道光巢縣志/卷01
沿革
編輯- 巢縣,古巢國。殷周為南巢,為巢伯國。
- 春秋時,為楚屬國。
- 春秋文公十二年:楚人圍巢。杜註:巢,吳楚間小國,廬江六縣東有居巢城。 〈按:左傳稱巢,史記稱居巢。〉
- 漢為居巢縣,屬廬江郡。
- 後漢為居巢,侯國。
- 三國時,初屬袁術,後屬魏。
- 吳志周瑜傳:袁術欲以瑜為將,瑜求為居巢長,欲假塗東歸。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次於居巢,遂攻濡須。次年軍居巢,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操引軍還,留曹仁等屯居巢。
- 晉初為居巢縣,屬廬江郡。東晉後廢。自漢至晉隸揚州,東晉隸豫州。
- 晉地理志:廬江郡統縣十,有居巢、襄安。 〈按:自東晉僑立郡縣,而居巢之名沒。太元中,即其地置蘄縣。宋、齊、梁因之。又按:襄安在州南四十里,唐巢州之城口鎮,今無為州治即其地。東晉後廢,於是襄安之名亦沒。隋開皇廢蘄縣,改置襄安縣。雖有襄安之名,治非其故也。大抵漢晉之襄安,今無為州地。隋之襄安,今巢縣地。〉
- 宋、齊時為蘄,為扶陽,屬南譙郡,隸南豫州。
- 梁因齊制,亦為蘄,屬合州。
- 梁改合肥為合州,領郡八,魏因之。有南譙郡,領縣二。有蘄,為南譙郡治。詳魏書地形志。
- 隋為襄安,初屬廬州,後屬廬江郡。
- 隋地理志:廬江郡有襄安。注云:梁曰蘄,開皇初改焉。有龜山、紫微山、亞夫山、半陽山、白石山、四鼎山。開皇三年罷天下諸郡,始曰廬州。煬帝大業三年,改州為郡,復曰廬江郡。
- 唐為巢州,旋省為縣,屬廬州,隸淮南道。
- 唐地理志:廬州廬江郡上縣五。巢上本襄安。成德三年置巢州,並析置開成、扶陽二縣。七年,州廢省。開成、扶陽以巢來屬。東西四十里,有故東關。〈按:唐,州有輔、雄、緊、望、上、中、下七等,而廬州及巢縣為上。又隋開皇時屬廬州,大業時罷廬州為廬江郡。唐高祖武德三年,改郡為州,仍存郡名,故曰廬州廬江郡。〉
- 五代初屬揚吳,後屬南唐。
- 五代史職方表:廬州,梁、唐時屬吳。晉、漢時屬南唐。周乃有之,置保信軍。
- 宋初,以巢縣無為鎮建為軍,而屬焉。其後,或屬廬州,或屬無為軍,或升為鎮巢軍。
- 宋史志:太平興國三年,以巢縣之無為鎮建無為軍。尋廢。淳化中復置軍,屬淮南西路。熙寧三年,又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為軍治。嘉慶府志云:太平興國三年,以縣地置無為軍。其時巢縣治雖不在居巢,而縣境猶兼居巢。自熙寧析,縣南為無為縣。則巢縣之得古居巢境,蓋無幾矣。宋南渡高宗紹興十一年,縣屬廬州。十二年,還屬無為軍。理宗景定三年,為鎮巢軍,治屬沿江制置使。
- 元置鎮巢軍為縣,屬無為州。
- 元史地理志:至元十四年,升無為州為路。二十八年,降為州。罷鎮巢州為縣,以屬焉。
- 明為巢縣,屬廬州府無為州。
- 明地理志:以元廬州路為府,領州二、縣六,無為州領縣一:巢。
- 國朝為巢縣,屬廬州府,不屬州。領初隸江南布政使司。乾隆二十六年,分立安徽布政使司,縣為簡缺。
居巢考
編輯古巢,揚州之域。太平寰宇記:昔成湯放桀、芮伯命巢即此地。春秋:楚人圍巢。杜註:廬江六縣東,有居巢城。故云路史:故巢城在皖北六東,此其大畧也。秦置九江郡為橐皐。漢高帝四年,更九江郡為淮南國。武帝元狩元年,復故。屬縣有橐皐。廬江郡者,地理志:故淮南,文帝十六年別為國,屬縣有居巢、襄安、臨湖。按:九江國自高帝四年立,英布為淮南王,十年復以封皇子長。文帝十六年,分淮南地,立淮南、衡山、廬江三國。景帝四年,徙廬江土賜為衡山王,而以為郡。是廬江之置郡,在九江後矣。漢志橐皐、居巢分屬二郡,疑未立廬江郡時,但稱橐皐。班書特兩存之耳。東漢,九江郡省橐皐而於逡遒。注云:左傳哀公十二年:會吳於橐皐。杜預曰:在縣東南。宋均傳註:逡遒故城在今慎縣南十道。志:慎縣本漢逡遒縣。隋書志:慎東魏置平梁郡。陳曰:梁郡有浮闍山。今山在橐皐北三十里,為合巢之界,去今巢城九十里。而橐皐俗呼柘皐,蓋因漢志注孟康曰:音拓姑之誤耳。然則橐皐固省入居巢矣。郡國志註:居巢侯國范增塚,在郭東,今亞夫山,去城東五里。注又引廣志云:有二大湖。按:水經云:沔水東北出居巢縣難。注云:江水自濡須口又東,左會柵口,水遵巢湖,東逕南譙僑郡城南,又柵水東南積而為竇湖。中有洲,東出謂之竇湖口。意赤烏未陷以前,湖本為二。故路史云:合肥巢湖雲居巢陷者,其一即竇湖,未可知也。太平御覽:劉澄之豫州記曰:城父縣有巢湖,湖周五百里。中有三山。湖南有四鼎山。今湖中三山相去數十里,而四鼎山在湖之北。則御覽所云或有脫誤。又漢書地理志:沛郡有城父。註:夏肥水東南至下蔡入淮,過郡二,行六百二十里。通志云:城父縣在亳州東南七十里,今號城父鄉。以此計之,其道里適相符矣。陳壽三國不紀淪陷之說,而濡須、東興諸險要,載之特詳。武侯出師表曰:曹操四越巢湖不成。當是時,吳周泰、朱桓等督濡須,魏張遼、臧霸等屯居巢,未聞言橐皐也。蓋魏吳乃以巢湖為界耳。又漢志:沛郡領縣曰扶陽。註:侯國,莽曰合治。宋書州郡志:南譙太守,晉孝武太元中,於淮南僑立郡縣,曰蘄令,曰扶陽令。前漢屬沛,後漢晉太康志並無。南齊志亦稱南譙郡領縣曰蘄、曰扶陽。梁時,南譙郡移治於蘄。是知巢於南北朝為蘄,而唐置扶陽所自來矣。隋書地理志於襄安注曰:梁曰蘄,開皇初改焉。有龜山、紫薇山、亞夫山、半陽山、白石山、四鼎山。唐書志則曰:東南有故東關。水經注則曰:施水東注巢湖,謂之施口。又有濡須口、清溪水、附莀山、格虎山、南譙僑郡、潁川僑郡,凡茲舊跡,咸在今巢,善哉。夾漈之言曰:郡縣之跡,有時而更;山川之形,終古不易。此之謂歟!唐武德三年,以襄安地置巢州,析開城、扶陽為屬縣,旋亦省廢。五季屬吳、屬南唐,為昭順軍、德勝軍,周置保信軍。宋太平興國三年,以巢縣無為鎮建為軍。寰宇記:魏築城征吳,無功,因號無為。又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無為縣。嗣省入無為軍。於是附農、格虎、濡須、七寶以南濱江之地,俱為軍治。一統志以漢之臨湖、襄安屬無為,而以隋改蘄之襄安還居巢之舊,最為有據。昔諸葛恪率軍遏巢湖,修東興堤。左右結山,夾築兩城。通鑑注引水經注云:湖水東逕有右塘穴,山上有城。塘即東興堤,城即關城。胡三省謂:濡須、七寶兩山對峙,中為石樑,鑿石通水。今水道自南而徙北。故昔之山名猶存者,而水之經由曲折非故道矣。宋南渡紹興初,寄廬州治於巢縣。景定元年,升為鎮巢軍,屬沿江制置使。今高林河旁古城隍廟,有殘碑云:在鎮巢府東門外,宋淳熙年建。巢志舊云:是赤烏水陷者,豈其然乎?元至元中罷為縣,明因之。
國朝屬廬州府,今列表如左。
沿革表
編輯年代 | 統部 | 專轄 | 縣 |
---|---|---|---|
唐虞夏 | 揚州 | 古巢國 | |
商 | 揚州 | 南巢 〈商書序曰:夏師敗績,湯遂從之,遂伐三朡,俘厥寶玉。傳桀自安邑東入山,出太行,東南涉河陽。湯緩追之,遂奔南巢。路史:南巢氏,桀之封。〉 | |
周 | |||
己卯 武王十三年 | 揚州 | 巢國 〈竹書紀年:巢伯來賓。書序曰:巢伯來朝,芮伯作《旅巢命》。〉 | |
丙午 傾王四年 | 楚 | 〈左傳:楚人圍巢。註:巢,吳楚小國。廬江六縣東有居巢城。〉 | |
丁亥 簡王十二年 | 〈左傳:舒庸人以楚師之敗也,道吳人圍巢,伐駕,圍厘、虺。註:巢、駕、厘、虺,楚四邑。〉 | ||
癸丑 靈王二十四年 | 〈左傳:吳子諸樊伐楚,門於巢,巢牛臣隱於短牆以射之,卒。〉 | ||
癸亥 景王七年 | 〈楚薳啟疆城巢。〉 | ||
甲子 景王八年 | 〈左傳:楚子觀兵於坻箕之山,吳早設備,楚子懼吳,使沈射待命於巢。〉 | ||
壬午 敬王元年 | 居巢 〈史記:吳使公子光伐楚,故太子建母於居巢以歸。〉 | ||
癸未 二年 | 〈左傳:楚子為舟,師以畧吳疆。吳人踵楚,而邊人不備,遂滅巢及鍾離而還。史記:吳公子光伐楚,拔居巢、鍾離。〉 | ||
甲申 三年 | 〈左傳:楚子使熊相禖郭巢。註:為巢築郭也。〉 | ||
壬辰 十一年 | 〈史記:楚使子常囊瓦伐,吳迎而擊之,大敗楚軍於豫章,取楚之居巢。〉 | ||
癸巳 十二年 | 〈左傳:楚囊瓦伐吳,吳人見舟於豫章,而潛師於巢。遂圍巢克之,獲楚公子繁。註:守巢大夫。〉 | ||
甲寅 三十三年 | 〈史記:楚子西召故平王太子建之子勝於吳,以為巢大夫,號曰白公。〉 | ||
戊午 三十七年 | 橐皐 〈左傳:公會吳於橐皐。註:在淮南逡遒縣東南。〉 | ||
秦 | |||
戊寅 始皇二十四年 | 楚亡 | ||
庚辰 二十六年 | 〈秦並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置守尉監。〉 | 九江郡 〈漢志:秦置,高帝四年更名淮南國。〉 | 橐皐 〈音拓姑〉 |
漢 | |||
乙未 高帝元年 | 九江國 〈九江王英布,故楚將,二年降漢。〉 | ||
戊戌 四年 | 淮南國 〈漢立英布為淮南王,改九江為淮南國。十一年,布反,誅。國除。〉 | ||
乙巳 十一年 | 淮南國 〈立皇子長為淮南王。〉 | ||
丁卯 文帝六年 | 淮南郡 〈淮南王長謀反,廢。國除,置為郡。〉 | ||
癸酉 十二年 | 淮南國 〈復以淮南郡為國。徙封城陽王,後喜還王城陽。〉 | ||
丁丑 十六年 | 〈是年,分淮南地。立淮南、衡山、廬江三國。其後並除為郡。〉 | 淮南國 〈立長子安為王,都壽春。〉 | |
衡山國 〈立長子勃為王,都六。後徙濟北,改衡山郡為六安國。〉 | |||
廬江國 〈立長子熙為王,都九江。後徙衡山。〉 | |||
戊子 景帝四年 | 廬江郡 〈徙廬江王,賜為衡山王。元狩元年,國除,以廬江為郡。〉 | 居巢 〈應劭曰:春秋楚人圍巢,巢國也。〉 | |
臨湖 | |||
襄安 〈莽曰:廬江亭也。〉 | |||
己未 武帝元狩元年 | 九江郡 〈淮南國除,復以為九江郡。〉 | 橐皐 〈後漢省。〉 | |
乙亥 元封五年 | 揚州 〈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註:漢書儀云: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綬,有常治所,治以秋分行部,乘傳到所部郡國。〉 | 九江郡 〈領縣十五〉 | |
廬江郡 〈領縣十二〉 | 居巢 | ||
戊子 世祖建武四年 | 〈遣揚武將軍馬成伐李憲。憲於更始二年自立為淮南王。至是圍之於舒。六年,拔舒,獲李憲。〉 | ||
庚寅 六年 | 揚州 〈詔司隸州牧,各寔所部。省滅吏員縣國不足置長吏可併合者。〉 | 九江郡 〈十四城〉 | |
廬江郡 〈十四城〉 | 臨湖侯國 | ||
襄安 | |||
居巢侯國 | |||
戊辰 明帝永平十一年 | 〈漅湖出黃金,廬江太守以獻。註:在今廬州府合肥縣東南。郡國志曰:濡縣本漢水,出自巢湖,謂之馬尾溝。劉澄之豫州記曰:城父縣有巢湖,湖週五百里。湖中有三山,湖南有四鼎山。按:城父有二。左傳楚城城父註:今襄安城城父。又左傳:遷許於夷,實城父,屬譙郡。〉 | ||
甲申 章帝元和元年 | 〈詔廬江太守祠南嶽。〉 | ||
乙酉 二年 | 六安國 〈改廬江為六安國。〉 | ||
戊子 章和二年 | 廬江郡 〈六安復為廬江郡。註:即今廬州府廬江縣西,故舒城是。〉 | ||
癸丑 安帝永初七年 | 〈賑給廬江飢民。〉 | ||
甲申 順帝建康元年 | 〈九江賊徐鳳、馬勉等攻燒城邑。〉 | ||
乙酉 沖帝永嘉元年 | 〈九江都尉滕撫討馬勉等,斬之。〉 | ||
丁未 桓帝永康元年 | 〈廬江賊起,寇郡界。〉 | ||
癸酉 獻帝初平四年 | 〈袁術殺揚州刺史陳溫,據淮南。術時為曹操所敗,奔九江。〉 | ||
甲戌 興平元年 | 〈袁術使孫策攻廬江,太守陸康拔之。〉 | ||
甲寅 建安三年 | 居巢 〈吳志:袁術欲以周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途東歸。術聽之,遂自居巢還吳。〉 | ||
己卯 四年 | 〈孫策襲破廬江,太守劉勲走,降魏。〉 | ||
庚辰 五年 | 〈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馥單馬造合肥,建立州治。郡志云:自後,廬境惟無為屬吳,餘屬魏。〉 | ||
辛卯 十六年 | 〈孫權徙治秣陵城石頭,改為建業。聞曹操將來侵,築濡須塢。曹操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乃退。〉 | ||
癸巳 十八年 | 揚州 〈復禹貢九州。是年,廬江等郡戶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 ||
丁酉 二十二年 | 〈曹操次於居巢,遂攻濡須。次年軍居巢,權在濡須口築城拒守。操引軍還,留曹仁等屯居巢。〉 | ||
蜀漢 | |||
壬寅 詔烈帝章武二年 | 〈曹仁遣將常彫等晨渡濡須,別攻中洲,朱桓引兵拒之。〉 | ||
庚戌 帝禪建興八年 | 〈魏作合肥新城,吳築東興堤以遏巢湖〉 | ||
魏太和四年 | |||
吳黃龍二年 | |||
甲寅 十二年 | 〈吳主權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聞魏主獻將至,引還。〉 | ||
魏青龍二年 | |||
吳嘉禾二年 | |||
壬申 延熙十五年 | 〈諸葛恪率軍遏巢湖,修東興堤。左右結山,夾築兩城。通鑑注水經註:湖水東逕右塘穴,山上有城。塘即東興堤,城即關城也。堤在和州含山縣西南,接廬州府巢縣界。胡三省曰:濡須山在和州,謂之東關。七寶山在無為軍,謂之西關。兩山對峙,中為石樑,鑿石通水。〉 | ||
魏嘉平四年 | |||
吳建興元年 | |||
乙亥 十八年 | 〈吳孫峻軍東興,進橐皐。魏文欽詣峻降。〉 | ||
魏正元二年 | |||
吳五鳳二年 | |||
晉 | |||
戊子 武帝泰始四年 | 〈吳王皓出東關,丁奉至合肥。〉 | ||
吳寶鼎三年 | |||
庚子 大康元年 | 淮南郡〈統縣十六〉 | ||
廬江郡 〈統縣十〉 | 襄安 | ||
臨湖 | |||
居巢 | |||
庚午 懷帝永嘉四年 | 〈淮南守裴碩為周馥所襲,退保東城。〉 | ||
己卯 元帝太興二年 | 〈祖逖為石虎所敗,退屯淮南。〉 | ||
壬午 永昌元年 | 〈王敦陷淮南,祖約復之。〉 | ||
戊子 成帝咸和三年 | 〈祖約陷淮南,廬州守毛寶進兵東關,復之。〉 | ||
己丑 四年 | 豫州 〈僑立豫州於江淮之間,治蕪湖。〉 | 淮南郡 〈時淮南入北,乃分丹陽。立淮南郡居於湖。〉 | |
廬江郡 | |||
庚戌 穆帝永和六年 | 〈廬江守袁真克魏合肥〉 | ||
癸丑 安帝義熙九年 | 〈宋志云:晉割揚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屬豫州。豫其址自此而左。〉 | ||
南北朝 | |||
壬戌 宋武帝永初三年 | 揚州 〈領郡十〉 | 淮南郡 〈領縣六,後改屬南豫州。〉 | |
南豫州 〈詔淮西諸郡,可立為豫州。自淮以東為南豫。地理志云:淮東自永初至大明便為南豫。雖乍有離合,而分立居多。〉 | 南譙太守 〈領縣六。晉孝武太元中,於淮南僑立。水經註:巢湖東逕烏上城北,又東逕南譙僑郡城南。〉 | 扶陽 | |
蘄 〈宋書志豫州南譙太守領縣六、蘄令、扶陽令。僑立潁川郡屬南豫州。水經註:塘上有潁川,僑郡故地是也。〉 | |||
廬江太守 〈領縣三。〉 | |||
南汝陰太守 〈江左立,領縣五。〉 | |||
庚午 文帝元嘉七年 | 豫州 〈罷南豫州,並豫州。〉 | ||
己亥 孝武帝大明三年 | 南豫 〈分淮南北,復置豫州。〉 | ||
壬寅 六年 | 〈改豫州南梁郡巍為淮南郡,舊淮南郡並宣城。〉 | ||
癸卯 七年 | 〈車駕巡幸南豫州。〉 | ||
甲辰 八年 | 〈以豫州之淮南郡復屬南梁郡,復分宣城,還置淮南郡。〉 | ||
丙午 明帝泰始二年 | 南豫州 〈按:宋志:是年,並南豫州以淮南,宣城還揚州。九月,又分豫州,立南豫州。十二月,失淮北四周及豫州淮西地。〉 | 〈晉安王子勛兵寇廬江沈攸之等,大破之,追至姥山。〉 | |
丁未 三年 | 豫州 〈罷南豫州,並豫州。〉 | ||
己酉 五年 | 南豫州 〈分豫州、揚州,立南豫州。六月,罷。七年,又分豫州、南兗州,立南豫州。〉 | 〈於南豫州立南義陽郡,繼割屬郢州。〉 | |
壬子 泰豫元年 | 〈以南汝陰郡屬西豫州,以廬州郡屬南豫州。志云:自秦始,甫失淮西,復於淮東,分立兩豫。今南豫以淮東為境,使得兩豫分域地也。〉 | ||
庚申 齊高帝建元二年 | 豫州 〈南齊州郡志云:以西豫吏民寡刻,分置兩州損費甚多。省南豫,遣使巡慰淮、肥、徐、豫,尤貧遘難者。〉 | 南汝陰郡 〈南齊州郡志曰:二淮分置以桑堁子亭為斷。潁川、汝陽在南譙歷陽界內,悉屬西豫。廬江居晉熙、汝陰之中,屬南豫。〉 | |
甲子 武帝永明二年 | 南豫州 〈領郡六。割揚州、豫州六郡後,置南豫州。〉 | 淮南郡 | |
南譙郡 | 蘄 | ||
扶陽 | |||
廬江郡 | |||
丙寅 四年 | 〈以廬江郡還屬豫州〉 | ||
己巳 七年 | 〈仍以廬江郡屬南豫州〉 | ||
癸未 梁武帝天監二年 | 〈梁人斷東關,欲遏巢湖灌淮南。魏任城王請兵南伐。統軍進,次大峴、東關。〉 | ||
丙戌 五年 | 豫州 〈以合肥為豫州治。〉 | 〈韋叡取合肥、小峴諸城。〉 | |
丙午 普通七年 | 南豫州 〈以壽陽置豫州,合肥改為南豫州。〉 | ||
丁卯 大清元年 | 合州 〈梁置,魏因之。領郡八。是年,改合肥為合州。以縣瓠為豫州,壽春為南豫。〉 | 汝陰郡 〈領縣二。〉 | |
南譙郡 〈領縣二。〉 | 蘄 〈譙郡移治於此。〉 | ||
南梁郡 〈領縣二。〉 | |||
廬江郡 〈領縣三。〉 | |||
〈以上詳見魏書志。〉 | |||
己巳 三年 | 〈刺史蘄範以合州降魏乞援兵。〉 | 〈馬明據廬江東,荀朗據巢湖,各拒賊。韋載率三部兵,自巢湖出柵口,討侯景。〉 | |
壬申 元帝承聖元年 | 〈侯景遣將克合肥、羅城,燒民居。荀朗破之於濡須。又破郭元建於踟躕山。〉 | ||
癸酉 二年 | 〈齊遣郭元建治舟師於合肥,出濡須。侯瑱築壘東關,大破之。〉 | ||
丁丑 敬帝太平二年 | 〈領軍徐度入東關,至合肥。燒齊船三千艘。〉 | ||
己卯 陳高祖永定三年 | 〈侯瑱督眾軍,自江入合州。焚齊舟艦,眾軍獻捷。〉 | ||
庚辰 文帝天嘉元年 | 〈東關水長梁相王琳引合肥巢湖之眾,相次而下,為侯瑱所敗。〉 | ||
癸巳 宣帝太建五年 | 〈是年,復合州。任忠克外城,黃法氍克州城。〉 | 〈任忠次東關,克東西二城。克蘄城,進克合州。〉 | |
乙未 七年 | 〈以合州南梁郡隸入譙州,詔合、霍、南豫諸郡,置雲旗義士。〉 | ||
己亥 十一年 | 〈是年,淮南之地盡滅於周。〉 | 〈樊毅自東關入巢湖,領水師北伐。〉 | |
隋 | |||
辛丑 文帝開皇元年 | 廬州 〈梁置南豫州,又改為合州。開皇初改為廬州。〉 | 襄安 〈隋書志云:梁曰蘄,開皇初改焉。有龜山、紫微山、亞夫山、半陽山、白石山、四鼎山。〉 | |
丁卯 煬帝大業三年 | 〈是年,罷州為郡〉 | 廬江郡 | |
唐 | |||
戊寅 高祖武德元年 | 〈杜伏威為淮南道行臺,盡有淮南地。後入朝。輔公祏據地反,逾年,平。〉 | 廬州 〈是年,復改郡為州。〉 | |
庚辰 三年 | 巢州 〈以襄安地置巢州。〉 | 開成 〈析襄安地置。〉 | |
扶陽 〈析襄安地置。〉 | |||
甲申 七年 | 廬州 | 巢 〈廢巢州,省開成、扶陽,以巢縣屬廬州。〉 | |
丁亥 太宗貞觀元年 | 淮南道 〈是年,分天下為十道。〉 | 廬州 〈領縣四。〉 | 巢 |
癸酉 元宗開元二十一年 | 淮南道 〈是年,分天下為十五道。〉 | ||
壬午 天寶元年 | 廬江郡 〈改州為郡,改刺史為太守。〉 | ||
丙申 肅宗至德元年 | 淮南軍 〈置淮南節度使,領廬、壽等十二州,治揚州。〉 | ||
丁酉 二年 | 廬州 〈復改郡為州。〉 | ||
甲子 德宗興元元年 | 〈淮南節度使罷領廬州,升壽州。團練使為都團練,觀察使領之。治壽州。〉 | ||
戊辰 貞元四年 | 淮南軍 〈節度使復領廬州。〉 | ||
庚辰 十六年 | 〈置舒、廬等四州,都團練使,隸淮南節度。〉 | ||
丙申 僖宗乾符三年 | 〈賊王仙芝陷廬州。〉 | ||
癸卯 中和三年 | 〈淮南節度使高駢表楊行密為廬州刺史,此楊吳立國之始。〉 | ||
己酉 昭宗龍紀元年 | 〈蔡儔以廬州叛,附於孫儒。〉 | ||
壬子 景福元年 | 〈以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 | 〈蔡儔以廬州叛,附於朱全忠。〉 | |
癸丑 二年 | 〈楊行密復廬州。〉 | ||
己卯 乾寧二年 | 〈楊行密始全有淮西地。〉 | ||
壬戌 天復二年 | 〈詔以楊行密為東西行營都統,封吳王。〉 | ||
甲子 天祐元年 | 〈廢舒、廬等州為團練使。〉 | ||
己丑 詔宣帝天佑三年 | 〈楊行密卒,以其子渥為淮南節度副大使。〉 | ||
五季 | |||
戊辰 唐天祐五年 | 吳 〈唐亡,吳仍稱天祐年號。是年,渥卒。弟隆演立。〉 | ||
梁開平元年 | |||
己卯 天祐十六年 | 〈楊隆演即吳王位,改元。次年,卒。弟溥立。七年,稱帝。〉 | ||
梁貞明五年 | |||
吳武義元年 | |||
丁酉 普天福二年 | 昭順軍 〈吳亡,南唐主徐知誥代立。復姓李,改名昇,國號曰唐。〉 | ||
吳天祚三年 | |||
南唐昇元元年 | |||
戊午 周世宗顯德五年 | 保信軍 〈以淮南為保信軍。是年,唐盡獻江北地於周。去帝號,用周正朔。此從五代史。〉 | ||
宋 | |||
乙亥 太祖開寶八年 | 保信軍 〈江南平得州十九、軍三。〉 | 廬州 〈領縣二。〉 | |
戊寅 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 無為軍 〈宋史志云:以廬江、巢縣、無為鎮建為軍,同下州。以廬江、巢縣屬焉。〉 | ||
癸巳 淳化四年 | 淮南道 〈分天下為十道。〉 | ||
丁酉 至道三年 | 淮南路 〈分天下為十五路。〉 | ||
庚戌 神宗熙寧三年 | 無為縣 〈析巢、廬江二縣地置縣,屬無為軍。〉 | ||
壬子 五年 | 淮南西路 〈分東西兩路,領州七、軍二、縣三十三。〉 | ||
己酉 高宗建夷三年 | 〈金人犯廬州,守臣李會以城降。〉 | 〈無為軍守臣李知幾棄城走。〉 | |
庚戌 四年 | 〈無為軍設鎮撫使,以趙霖為之。〉 | 〈淮西敗將崔增陷焦湖水砦。〉 | |
辛亥 紹興元年 | 〈劉豫遣王世沖寇廬州守臣王亨,大破之。〉 | 〈寄廬州治於巢。〉 | |
癸丑 三年 | 〈王全犯廬州,尋降於鎮撫胡舜涉。〉 | 〈命酈瓊駐無為軍,為廬濠聲援。〉 | |
甲寅 四年 | 〈金、齊兵逼廬州,仇悆固守。岳飛遣徐慶、牛皐,敗走之。〉 | ||
乙卯 五年 | 巢 〈廢〉 | ||
丙辰 六年 | 〈劉豫遣於麟寇廬州,劉光世、楊存中等大破之。〉 | 巢 〈復設縣。〉 | |
丁巳 七年 | 〈楊存中、劉錡、王德駐廬州,酈瓊叛。九月,張俊屯廬州。〉 | ||
戊午 八年 | 〈張宗顏將兵屯廬州。〉 | ||
庚申 十年 | 〈王德還屯廬州。〉 | ||
辛酉 十一年 | 廬州 〈金人陷廬州,楊存中等大敗之於橐皐,又敗之於店步。遂復廬州。〉 | 巢 〈以巢縣隸廬州,關師古敗金人於巢。〉 | |
壬戌 十二年 | 無為軍 | 巢 〈復以巢縣,屬無為軍。〉 | |
辛巳 三十一年 | 〈金主亮至廬州,築土城於城北以居,遂入廬州。王權自昭關遁金人道至尉子橋,統制姚興戰死。十二月,楊椿復廬州。〉 | ||
丁亥 孝宗乾道三年 | 〈蠲廬州等賦一年。〉 | ||
癸巳 九年 | 〈修廬州城。〉 | ||
甲子 寧宗嘉泰四年 | 〈增廬州強勇兵為千人。〉 | ||
丙寅 開禧六年 | 〈金人犯廬州,田財拒,退之。〉 | ||
己巳 嘉定二年 | 〈沿江制置司言放廬州等,忠義軍歸。〉 | ||
丁丑 十年 | 〈廬州鈴轄、王辛敗金人於光山。〉 | ||
丁酉 理宗嘉熙元年 | 〈廬州圍解,守臣趙勝等與官一轉。〉 | ||
壬寅 淳祐二年 | 〈詔無為軍聽沿江制置司節制。〉 | ||
庚申 景定元年 | 鎮巢軍 〈升巢縣為軍,屬沿江制置使。〉 | ||
辛未 度宗咸淳七年 | 〈發屯田租穀十萬石,賑無為、鎮巢饑民。〉 | ||
甲戌 十年 | 〈夏貴縱敗兵沿江,大掠,歸廬州。〉 | ||
乙亥 帝顯德祐元年 | 〈知廬州朱煥至郡,夏貴拒不納。知無為軍劉權以城降。元都統洪福復鎮巢軍,尋以福知軍事。〉 | ||
丙子 二年 | 〈淮西地盡入於元。〉 | 〈夏貴以廬州降元,元兵入鎮巢軍,統制洪福死之。〉 | |
元 | |||
丙子 世祖至元十三年即 | 江淮行省 | 廬州路 | |
宋德祐二年 | |||
丁丑 十四年 | 無為路 〈宋以城口鎮置無為軍。是年,升為路。〉 | ||
己丑 二十六年 | 〈省江淮屯田,打補提舉司其鎮巢等十二所,尚存。〉 | ||
辛卯 二十八年 | 河南河北行省 | 廬州路 〈領司一、縣三、州三,州領八縣。〉 | 無為州 〈降為州,領縣三。〉 |
巢 〈罷鎮巢軍為縣。〉 | |||
甲辰 成宗大德八年 | 〈罷廬州路,榷茶提舉司。〉 | ||
乙丑 泰定帝二年 | 淮西道 〈分天下為十八道。〉 | ||
壬辰 十二年 | 淮南江北行省 | ||
甲午 十四年 | 〈安豐、正陽賊圍廬州,命右臣阿兒灰討之。〉 | 〈守帥王珪因舊址築磚城。〉 | |
乙未 十五年 | 〈左君弼據廬州城,明將徐達圍之。〉 | 〈巢湖水砦附於明。〉 | |
己亥 十九年 | 〈無為州入於明。〉 | ||
甲辰 二十四年 | 〈明兵克廬州,設行中書省。〉 | ||
明 | |||
戊申 太祖洪武元年 | 中書省 〈定都金陵,以畿內府州直隸中書省。〉 | 直隸廬州府 〈以元廬州路為府,領州二、縣六。〉 | 無為州 〈以州治無為,縣省入,領縣一。〉 |
巢 〈明史志云:南有七寶山,與含山縣濡須山相對峙,有西關在其上。巢湖在西,西北有橐皐河流入焉。南有石樑河,即濡須上流也。東南有清溪入焉。〉 | |||
辛亥 四年 | 〈設廬州等衞。〉 | ||
乙丑 熹宗天啓五年 | 〈巢縣軍民煽亂推官,徐日曦諭散之。〉 | ||
乙亥 莊烈帝崇禎八年 | 〈張獻忠犯廬州,知府吳大樸同士民固守。〉 | 〈無為州、巢縣陷,知縣嚴覺死之。自後,州縣被賊蹂躪,慘不勝載。〉 | |
戊寅 十一年 | 〈知縣寗承勳增築城垣。〉 | ||
壬午 十五年 | 〈五月,張獻忠陷廬州,守道蔡如蘅、通判趙興基、經歷鄭元壽死之。〉 | 〈巢復陷,典史韓志義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