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陰氣

編輯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蓋陽之精如日,光明洞達,故養神;陽之柔如春景和暢,故養筋。

日月之行,不違其道;樞機之運,不離其位;陽氣之動,不失其所;故曰:『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天氣也;陰氣,地氣也。天氣不治,則地氣上干矣。故曰:『陽氣者閉塞,地氣者冒明。』雲霧出於地,而雨露降於天。地氣不治,則天氣不化矣。故曰:『雲霧不精,則上應白露不下。』蓋天地陰陽,本出一氣,陽失則陰不能獨成,陰失則陽不能獨化,自然之道也。人與天地參,故肺氣象天,病則多及二陰;大小腸象地,病則多及上竅。仲景以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丹溪用吐法,治小便不通,豈非有見於此歟?

四氣

編輯

春氣,少陽初升之氣,陽方升而被抑,生氣不達,則臟氣內敗,猶木鬱則腐也。故曰:『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

夏爲盛長之氣,心爲太陽之臟。夏氣不長,則心氣不充,不充則內空若洞也。故曰:『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

秋氣應收而反泄,秋真氣不斂燥,反乘之,則清肅之化,轉爲鬱燠之化也。故曰:『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焦滿,猶煩滿也。

冬氣應藏而不藏,則少陰之經氣不歸,而腎中之臟氣獨沉。左氏所謂亂氣張脈,外強中乾是也。故曰:『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

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

編輯

主氣,應節候而分布,歲以爲常者也。客氣,隨司天而遞遷,六期而復始者也。而主客加臨,有相得、不相得之異。如子、午年,初之氣,主厥陰風木,客太陽寒水。二之氣,主少陰君火,客厥陰風木:以水加木,以木加火,母來生子,爲相得也。三之氣,主少陽相火,客少陰君火;四之氣,主太陰溼土,客太陰溼土。以火遇火,以土遇土,主客同氣,爲相得也;五之氣,主陽明燥金,客少陽相火:以火加金,金畏火制,爲不相得也。六之氣,主太陽寒水,客陽明燥金:以金加水,金能生水,亦相得也。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矣。其有相得而亦病者,如水臨金、金臨土、土臨火之屬,以子臨母,以下臨上,所謂不當位也,故亦病也。然須合歲運強弱而論之。如甲子年、歲土太過,三之氣爲少陰君火,以火加土,則土益旺而無制,是雖相得而不相和也。庚子年,歲金太過,五之氣少陽相火,以火加金,金有制 而反和,是雖不相得,而不爲病也。又如水臨金、火臨木之屬,設遇金、木不及之運,則金 得水而清,木得火而明,雖不當位,亦不病也。水臨土、木臨火之屬,設遇木、火太過之運,則土得火而堅,火得木而燔,雖當位,亦病也。更有進者,太過之土,木不能制者,金反得而泄之;不及之木,水不能滋者,火反得而養之;此天地生成之妙也。欲明運氣之理者,其可以淺求之耶?

天符歲會

編輯

應天爲天符,承歲爲歲直,三合爲治。天,謂司天;歲,謂歲支;曰應、曰承,謂歲運 也。 司天行天之氣,歲支行地之氣,歲營運氣交之化,三者其氣不必皆同,而亦有時而同者。如 戊寅、戊申歲,戊爲火運,寅、申又爲相火,是以歲運而同司天之氣,謂之天符。符者,同 也,同於天也。如甲辰,甲戌歲,甲爲土運,辰、戌又爲土,是以歲運而同歲支之氣,謂之 歲直。直者,值也,值其歲也。又曰歲會,會者,合也,合於歲也。若己丑、己未歲,歲運 之土,既同天氣,又同歲支,謂之太乙天符,即經所謂三氣併合爲治也。夫氣同者,其化同 ;其氣異者,其化異。化同則有相助爲虐之害,化異則有互相剋賊之憂。然以不及之運,而 得司天歲支之助,則不及之氣轉爲平氣,而氣反治;若歲運太過,其氣已盛,而復得司天、 歲支之合,三氣並治,其亢而害物,有不可言喻者矣。故曰: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 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

六元正紀

編輯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分列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統論六氣司天在泉之政,可謂詳 且盡 矣。然而驗之於事,合之於時,往往不能相符。且也一年之間,九州之內,有東南旱乾而西 北淫雨者,有西北焦槁而東南大水者,則九州分野,上應九宮,爲地氣之不齊也。且有宋元 豐四年,歲在辛酉,涸流之紀,而河決大水,則氣化勝復之異,胡源所謂歲水不及,侮而乘 之 者土也。土不務德,故以溼勝,寒時則有泉涌河衍涸流生魚,其變爲驟注,爲霖潰,名爲少 羽,而實與太宮之歲同者是也。是故五運六氣之理,不可不知也,亦不易知也。而況古今度 數之有差等,天人感召之有休咎。執而泥之,刻舟而求劍者也;廢而棄之,亡筌而求者也。 非沉潛之士,而具圓機之智者,烏足以誤此!

《靈》《素》不同

編輯

六節臟象論云:心爲陽中之太陽,肺爲陽中之太陰,腎爲陰中之少陰,肝爲陽中之少陽 。而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陽中之少陰肺也,陽中之太陽心也,陰中之少陽肝也,陰中之太陰 腎也。按《素》以肝爲陽者,言其時;《靈》以肝爲陰者,言其臟也。《素》以肺爲太陰, 腎爲少陰者,舉其經之名;《靈》以肺爲少陰,腎爲太陰者,以肺爲陰臟而居陽位,腎爲陰 臟而居陰位也。二經之不同如此。 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爲井,所溜爲滎,所注爲,所過爲 原,所行 爲經,所入爲合。故本輸篇云:膀胱出於至陰,爲井;溜於通谷,爲滎;注於束骨,爲; 過於京骨,爲原;行於崑崙,爲經;入於委中,爲合。膽出於竅陰,爲井;溜於俠溪,注於 臨泣,爲;過於丘墟,爲原;行於陽輔,爲經;入於陽之陵泉,爲合。胃出於厲兌,爲井 ;溜於內庭,爲滎;注於陷谷,爲;過於沖陽,爲原;行於解溪,爲經;入於下陵爲合。 而《根結篇》云:足太陽根起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足少陽根起 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足陽明根起於厲兌,溜於沖陽,注於下陵,入於 人迎、豐隆。是以井、滎、、原、經、合之處,即一經所言,而亦有不同如此。

《素問》傳寫之誤

編輯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故聖人傳精神,服天 氣而 通神明。按「傳」,當作「專」,言精神專一,則清淨弗擾,猶蒼天之氣也。老子所謂專氣 致柔;太史公所謂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班氏所謂專精神以輔天年者是也。若作 「傳」,與義難通。王注精神可傳,惟聖人得道者乃能爾。予未知精神如何則傳也? 因於寒、因於暑二節,丹溪重定章句,爲是。 脈乍疏乍數者死,謂氣亂而失常也。又少陽脈至,乍數、乍疏、乍短、乍長。夫少陽氣 即未 齊,其脈大小不同已耳!何至失其常度耳?按扁鵲陰陽法云:少陽之至,乍小、乍大、乍長、 乍短。大豈好異而云然哉! 春脈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王氏謂「忘」當作「怒」,是。 解脈令人腰痛,痛而引肩,目KTKT然,時遺溲。又云:解脈令人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 狀, 善怒。詳本篇備舉諸經腰痛,乃獨遺帶脈,而重出解脈。按帶脈起於少腹之側,季脅之下, 環身一周,如束帶然。則此所謂腰痛如引帶,常如折腰狀者,自是帶脈爲病。雲解脈者,傳 寫之誤也。 血溫身熱者死。按:「溫」當作「溢」。夫血寒則凝而不流,熱則沸而不寧,溫則血之 常也 。身雖熱,何遽至死,惟血既流溢,復見身熱,則陽過亢而陰受逼,有不盡不已之勢,故死 。今人失血之後,轉增身熱、咳嗽者,往往致死,概可見矣。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暑解」當是「骨解」,言骨散墮如解也。「骨」與「暑」相似 ,傳寫之誤也。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 乃可 診有過之脈。按營衛生會篇云: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夫陰方盡,何雲未動?陽氣方受, 何雲未散?疑是「陽氣未動,陰氣未散」。「動」謂盛之着,「散」謂衰之極也。

《甲乙》之誤

編輯

《素問》曰:陰氣盛於上則下虛,下虛則腹脹滿。又曰:陽氣盛於上,則下氣重上而邪 氣逆 ,逆則陽氣亂,陽氣亂則不知人。此二段乃岐伯分答黃帝問厥,或令人腹滿,或令人昏不知 人二語之辭。所謂陰氣者,下氣也。下氣而盛於上,則下反無氣矣;無氣則不化,故腹脹滿 也。所謂下氣者,即陰氣也。陽氣上盛,則陰氣上奔,陰從陽之義也。邪氣亦即陰氣,以其 失正而上奔,即爲邪氣。邪氣亦即陰氣,以其失正而上奔,即爲邪氣。邪氣既逆,陽氣乃亂 。氣治則明,亂則昏,故不知人也。《甲乙經》削「陽氣盛於上」五字,而增「腹滿」二字 於「下虛則腹脹滿」之下,「則下氣重上」之上。林氏云:當從《甲乙》,謂未有陰氣盛於 上,而又陽氣盛於上者。二公並未體認分答語辭,故其言如此,殆所謂習而弗察者耶!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軟而散者,當消環自己。按「搏堅而長」者,太過 之脈 。心象火,而脈縈舌;心火有餘,故病舌卷不能言也。「軟而散」者,不足之脈。心者生之 本,神之處;心不足則精神爲消,如卑、遺亡、恐懼之類是也。「環自己」者,言經氣以 次相傳,如環一周,復至其本位,而氣自復,病自已也。診要經終論云:刺中心者,環死。 義與此同。「環自已」者,經盡氣復則生;「環死」者,經盡氣絕則死也。《甲乙經》「環 」作「渴」,非。 推而外之,內而不外,有心腹積也;推而內之,外而不內,身有熱也;下而不上,頭項 痛也 ;按之至骨,脈氣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甲乙經》「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 下而不上」作「上而不下」,非。蓋「上而不下」者,上盛而下虛,下虛則下無氣,故腰足 冷;「下而不上」者,有降而無升,不升則上不榮,故頭項痛也。經文前二段是有餘之病, 故受病處脈自着;後二段是不足之病,故當病之處脈反衰。按之至骨而脈氣少,爲腰脊痛而 身有痹者,亦不足之診也。經文虛實互舉,深切診要,自當從古。

王注之誤

編輯

《素問》曰: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濃;味過於辛,經脈沮弛,精神乃央。注云 :苦 性堅燥,又養脾胃,故脾氣不濡,胃氣強濃;辛性潤澤,散養於筋,故令筋緩脈潤,精神長 久。按經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以五臟資生於味,而味過反傷 五臟。此所謂「脾氣不濡,胃氣乃濃」者,由脾不能爲胃行其津液,而胃亦不能輸其精氣於 脾也;胃不輸,脾不行,則津液獨滯於胃,而胃乃濃。「濃」猶滯也,寧強濃之足言哉?「 沮」,消沮也。「弛」,懈弛也。由辛散太過,而血氣消沮,筋脈懈弛,精氣衰及其半也, 豈潤澤長久之謂哉?以過爲正,以傷爲益,誤矣!誤矣! 切脈動靜,而視精明。精明者,兩目之精光也。注云:明堂左右近目之穴,非是。下文 云: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黑白,審短長。然則非目中之精明而何? 肺脈軟而散者,當病灌汗,至今不復散發也。「灌汗」者,汗出淋漓,如以水灌之。謂 肺氣 衰弱,故散而不收也。至秋肺金司令之時,其氣自收,其汗自斂,而不復散發也。非寒水灌 洗,皮密無汗之謂也。 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鬲、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喑、舌轉 可治 ,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死。王注云:「從」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也。然則經文何必 更出「其從者」三字?按《玉版論要》云:男左爲逆,右爲從;女子右爲逆,左爲從。本 文蓋謂男子發左,女子發右,於法爲逆,然不喑、舌轉,則受邪輕,故證雖逆,而猶可治; 若男子發右,女子發左,於法爲從,然喑則受邪重,證雖從,必三歲乃起也,設逆而邪重者 ,必死不治。從而邪微者,奚待三歲而後起哉? 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蓋西北寒束於外,而陽聚於內,故宜散而 寒;東南陽泄於外,而陰伏於內,故宜收而溫。非食冷、食熱之謂也。

心欲軟腎欲堅

編輯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蓋心於象爲離,腎於象爲坎。坎之明 在內 ,以剛健而行之於外,故欲堅;離之明在外,當柔順而養之於中,故欲軟。軟者,必以鹹;堅者,必以苦。鹹從水化,苦從火化也。夫坎水潤下,愈下則陷矣,故以行爲尚。《易》曰:行有尚吉,往有功也。離火炎上,愈上則焚矣,故以蓄爲吉。《易》曰:離利貞亨,畜牝牛吉也。然則所以堅之、軟之者,固欲其水上、火上,而成心腎交通之妙歟!

三陽在頭,三陰在手

編輯

三陽外感,診在人迎;人迎者,結喉兩旁動脈,故曰三陽在頭。三陰內傷,診在氣口;氣口即寸口也,故曰三陰在手。

脾氣外絕

編輯

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言脾虛氣下,不爲胃行精氣,而與大腸驅糟粕也。人有不能食而數便利者,非脾去胃歸陽明之故歟!

勞風

編輯

勞風法在肺下。其爲病也,強上冥視,唾出若涕,惡風而振寒。治之奈何?曰:以救俯仰,巨陽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黃涕,其狀如膿,大如彈丸、從口中或鼻中出,不出則傷肺,傷肺則死矣。讀此,可悟傷風不解成癆之故。勞風者,既勞而又受風 也。勞則火起於上,而風又乘之,風火相搏,氣湊於上,故云法在肺下也。肺主氣而司呼吸,風熱在肺,其液必結,其氣必壅,是以俯仰皆不順利,故曰當救俯仰也。救俯仰者,即利肺氣、散邪氣之謂乎?然邪氣之散與否,在平正氣之盛與衰。若陽氣旺而精氣引者,三日,次五日,又次七日,則青黃之涕從咳而出,出則風熱俱去,而肺無恙矣。設不出,則風火留積肺中而肺傷,肺傷則喘咳聲嘶,漸及五臟,而虛勞之病成矣。今人治勞,日用滋養而不少益者,非以邪氣未出之故歟?而久留之邪,補之固無益,清之亦不解,虛勞病之所以難治也。再按《脈解篇》云:太陽所謂強上引背者,陽氣大上而爭,故強上也。勞風之病,火在上而風乘之,風、火皆陽也;風性善行,火性炎上,非所謂陽氣大上而爭者乎?

結陽結陰

編輯

結陽者,腫四肢;結陰者,便血一升,再結二升,三結三升。結陽,陽聚而實也。四肢者,諸陽之本。陽實,則四肢腫也。結陰,陰氣凝聚,不與陽氣相通也。夫陽所以舉陰氣者也,陰無陽而獨,則不復周流四布,有墜而下出耳!再結、三結,謂二陰、三陰並結不解,結愈甚者,下愈多也。

胃脘癰

編輯

人病胃脘癰者,診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甚,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爲癰也。按人迎在頭,趺陽在足,皆胃脈也。雲當候胃脈者,謂趺陽也。趺陽脈不必沉且細,而今沉且細者,氣逆於上,而下乃虛,下虛則沉細也。人迎甚盛者,氣逆於上則上盛,上盛故人迎甚盛。夫氣聚於上而熱不行,胃脘壅遏,得不蓄積爲癰耶?

腸覃石瘕

編輯

覃,延也,肉蔓延,與腸相着。瘕,假也,假血成形,積於胞中。血積易去,故曰可導而下;肉漸大,則消之非易,故曰狀如懷子,久者離歲。

肺消

編輯

心移寒於肺,爲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肺居上焦,而司氣化。肺熱則不肅 ,不 肅則水不下;肺寒則氣不化,不化則水不布。不特所飲之水直趨而下,且並身中所有之津,盡從下趨之勢,有降無升,生氣乃息,故曰:「飲一溲二,死不治。」

四維相代

編輯

四維,四肢也。相代,相繼爲腫也。四肢爲諸陽所實之處,相繼爲腫者,氣餒而行不齊 也,故曰「陽氣乃竭」。

四肢不舉

編輯

玉機真臟論云:脾脈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靈樞》本神 篇雲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實則腹脹、涇溲不利。蓋脾虛則營衛涸竭,不能行其氣於四肢,而爲 之不舉;脾實則營衛遏絕,亦不能行其氣於四肢,而爲之不舉。九竅亦然。兩經互言之者, 所以窮其變也。

折髀

編輯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胃土太過,而火復益之,腑陽獨盛,臟陰受傷,則 髀痛如折也。

水液渾濁

編輯

水液混濁,有脾經谷氣不化,溼熱下流;亦有因肺金氣衰,而便液停凝。蓋肺司州都之 氣化,中氣不足,則溲便爲之變。未可執其「皆屬於熱」之一語而施治也。

巨陽主氣,故先受邪;少陰與其爲表裏也,得熱則上從之,從之則厥也。故有風熱小恙 ,而 亦面赤、足冷者。如是則解外之邪,必靖內之氣,設徒與表藥,真陽隨越,故曰表裏刺之, 飲之服湯。

煎厥

編輯

煎厥,即熱厥也。火迫於下,氣逆於上,爲厥逆而熱煩也。潰潰乎若壞都,乎不可 止者,言其精神散敗,若土之崩,若水之放,而不可復收之、掩之也。

氣泄

編輯

心脈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爲氣泄。氣泄者,氣隨便失。脾腸之病,即氣利 也,乃火不足,而土受病也。

瘧脈實虛

編輯

瘧脈緩大虛,調以甘藥。凡諸瘧而脈不見,刺十指間出血,血出必已。故初病脈不出者 ,多是氣血壅遏所致,無用張皇,遽投溫補,亦致敗事。

氣痹精少皆能生寒

編輯

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氣也,寒從中生者何?是人多痹氣也。又腎者水也,而生於骨 , 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是故氣痹、精少,皆能生寒,不必謂其定責陽虛也。

刺久病

編輯

刺久病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復取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愚謂此刺道也, 可通 藥之用矣。以其病久入深,故必深內;以其陰氣難得,故必久留。間日者,休其氣也。調其 左右,去其血脈者,調其未病之處,使血脈流通也。以丸藥攻其病,以甘藥養其正,且進 且止,毋速其效,以平爲期,藥之道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