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二百二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二百二十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
前陰門一
黃帝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陰陽別論 診要經終論 熱論 風論 五臟生成
篇 脈要精微論 平人氣象論 大奇論 脈解篇 痿論 厥論 玉機真臟論 骨空
論 四時刺逆從論 至真要大論 五常政大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經脈篇 經筋篇 五味篇 五音五味篇 刺節真邪
篇 本神篇 本臟篇〉
張機金匱要略〈陰腫濕 陰吹 食忌 疝 陰蝕〉
華佗中藏經〈卵縮 驗病生死 疝脈〉
孫思邈千金方〈陰㿗 妬精瘡〉
朱肱活人書〈囊縮〉
嚴用和濟生方〈七疝 陰㿗〉
竇漢卿瘡瘍全書〈腎癰 陰囊毒 陰蝕瘡 左右便毒 小腸流注〉
劉完素六書〈㿗疝 小腸氣 陰疝 蠱疝 心疝〉
張從政儒門事親〈莖中痛 疝本肝經宜通勿塞論 七疝病形 便癰
下疳〉
李杲十書〈隱曲不利 論疝 論陰瘡〉
朱震亨心法〈疝痛 木腎 治法 囊癰 陰瘡〉
格致餘論〈疝氣論〉
羅天益衛生寶鑑〈疝 胞痹〉
虞摶醫學正傳〈疝氣論〉
王綸明醫雜著〈陰痿 陰虛疝〉
方賢奇效良方〈囊縮 疝論〉
戴思恭證治要訣〈囊縮 小腸氣 㿗疝〉
樓英醫學綱目〈運氣為疝〉
藝術典第二百二十卷
醫部彙考二百
编辑前陰門一
编辑《黃帝素問》
编辑
《陰陽應象大論》
编辑
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 矣。
〈註〉人年六十,已逾七八之期,天癸竭,腎氣大衰,而陰事痿矣。九竅為水注之氣,精水竭而精氣衰,則九竅為之不利也。精竭於下,水泛於上,而涕泣俱出矣。
《陰陽別論》
编辑
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 消。」其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註〉「二陽」者,足陽明胃經也。夫人之精血,由胃腑水穀之所資生,脾主為胃行其精液者也。二陽病則中焦之汁竭,無以奉心神而化赤,則血虛矣。水穀之精,脾不能轉輸於五臟,則腎無所藏而精虛矣。男子無精,有不得為隱曲之事,在女子無血,則月事不得以時下矣。此病本於二陽,而發於心脾也。精血兩虛,則熱盛而生風,風熱交熾,則津液愈消竭矣。火熱鑠金,而傳為喘急息肩者,死不治。蓋胃乃津液之生原,肺乃津液之化原也。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 索澤。其傳為頹疝。
〈註〉「三陽者,太陽之為病也。」太陽之氣主表,邪之中人,始於皮毛,邪正相搏,發為寒熱之病矣。太陽主開,病則開闔不得,邪氣從之,逆於肉理,乃生癰腫。太陽為諸陽主氣而主筋,筋傷則為痿,氣傷則為厥也,此皆太陽筋脈之為病也。太陽之氣主表,而經脈發原於下,是以始病寒熱之在上在表,而漸為癰腫痿厥頹疝之在內在下也。太陽之經氣,生於膀胱,膀胱者,主藏津液,氣化則出。太陽之氣,病熱於表,傳入於裏,則水津枯索而澤竭矣。頹疝,小腹控卵腫痛,所謂膀胱疝也。蓋始病標而及本,始病氣而及經與筋也。
《診要經終論》
编辑
「厥陰終者,中熱嗌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 終矣。」此厥陰經之所敗也。
〈註〉厥陰木火之氣欲絕,故中熱嗌乾也。肝所生病者,「遺溺」,肝氣下洩也。心煩者,包絡之氣上炎也。肝者筋之合,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甚則舌卷囊縮而終矣。此厥陰之所敗,經氣之所終也。
《熱論》
编辑
傷寒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 滿而囊縮。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 去,病日已矣。
〈註〉厥陰木火主氣。故煩滿。脈循陰器。故囊縮。傷寒之邪。為毒最厲。故曰大氣。十二日。邪氣漸衰。則正氣漸復矣。
其病兩感於寒,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 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死。
〈註〉少陽與厥陰為表裏。故見少陽之耳聾。厥陰之囊縮而厥。水漿不入。穀氣絕也。不知人者。神氣傷
也。此臟腑皆病。榮衛不行。故「經氣終而死也。」
《風論》
编辑
腎風之狀,多汗惡風,面痝然浮腫,脊痛不能正立,其 色炲,隱曲不利,胗在肌上,其色黑。
〈註〉風邪干腎,則水氣上升,故面痝然浮腫,風行則水渙也。腎主骨,故脊痛不能正立。腎主藏精,少陰與陽明會於宗筋。風傷腎氣,故隱曲不利。水氣上升,故黑在肌上,水乘土也。
《五臟生成篇》
编辑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 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
〈註〉四肢汗出當風,則風濕內乘於脾而為積氣。蓋風木之邪內干脾土,濕與陰土同氣相感,故留聚而為積也。脾氣不能灌溉於四旁,則逆於中而為厥氣矣。名曰厥疝者,氣逆而痛也。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 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註〉尺以候腎,黑脈之至,上堅而大者,腎臟有積,而腎脈堅大也。上堅者,堅大在上而不沉也;與陰者,小腹而兼於前陰也。腎臟寒水主氣,亦同氣相感也。
《脈要精微論》
编辑
帝曰:診得心脈而急,此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 名心疝,少腹當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為 牡臟,小腸為之使,故曰少腹當有形也。
〈註〉諸急為寒。心為陽臟而畏寒。故脈急。心為君主之官而不受邪。故脈見於臟。而形見於腑也。
《平人氣象論》
编辑
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
〈註〉「寸為陽,沉為陰。寸口脈沉而弱」,此正氣虛而陽邪直入於裏陰,陰陽相乘,故主寒熱。陽邪入裏,故又主疝瘕而少腹痛也。
脈急曰「疝瘕。」少腹痛。
〈註〉諸急為寒,故主疝瘕在內。
《大奇論》
编辑
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為疝。心脈搏滑急,為心 疝。肺脈沉搏,為肺疝。三陽急,為瘕。三陰急,為疝。
〈註〉大則為虛,急則為寒,沉為在下在裏,故皆為疝。心疝之有形在少腹,其氣上搏於心,故心脈搏而滑急也。肺脈浮而反沉搏,是肺氣逆聚於內,而為肺疝矣。瘕,假也,假物而成形。疝字從山艮止,高起之象。故病三陽之氣者為瘕,三陰之氣者為疝。
《脈解篇》
编辑
厥陰所謂㿗疝婦人少腹腫者,厥陰者辰也,三月陽 中之陰,邪在中,故為㿗疝少腹腫也。
〈註〉厥陰木火主氣,故主於三月四月之交。三月陽盛之時,而厥陰主氣,故為陽中之陰邪,為陰氣也。厥陰之氣在內而未得盡出,故為㿗疝腹腫也。
所謂㿗癃疝膚脹者,曰陰亦盛,而脈脹不通,故曰㿗 癃疝也。
〈註〉陰亦盛者,厥陰之氣亦盛於外,而脈脹不通,故㿗癃膚脹也。㿗癃疝者,陰器腫而不得小便也。
《痿論》
编辑
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 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 也。」
〈註〉思想無窮,所願不得,則肝氣傷矣。前陰者,宗筋之所聚。足厥陰之脈,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意淫於外,則慾火內動,入房太甚,則宗筋縱弛。陰痿白淫,乃慾火盛而淫精自出也。筋痿者,又生於所願不遂而傷肝,兼之使內入房之太甚也。
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 機關也。
〈註〉陽明為水穀血氣之海,五臟六腑皆受氣於陽明,故為臟腑之海。宗筋者,前陰也。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諸筋皆屬於節,主束骨而利機關。宗筋為諸筋之會,陽明所生之血氣為之潤養,故諸痿獨取於陽明。
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谿谷,與陽明合於宗筋。
〈註〉衝脈起於胞中,上循背裏,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滲灌於谿谷之間,與陽明合於宗筋。是以宦者去其宗筋,則傷衝任,血瀉不復,而鬚不生。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
〈註〉少陰太陰陽明、衝任、督脈,總會於宗筋,循腹上行,而復會於氣街。氣街者,腹氣之街,在衝脈於臍左右動脈間,乃陽明之所主,故陽明為之主也。
故陽明虛則宗筋縱。
〈註〉陽明為水穀之海,主潤宗筋。陽明虛則宗筋縱,宗筋縱弛,不能束骨而利機關,則成痿躄矣,故諸痿獨取陽明。
===〈註〉「宗筋根起於胞中,內連於腎臟。陰陽二氣,生於胃腑,輸於太陰,藏於腎臟。」太陰陽明合聚於宗筋者,中焦之太陰陽明,與下焦之少陰太陽,中下相合,而會合於前陰之間。
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 縮腫胻,內熱。
〈註〉足厥陰之脈,內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故厥則少腹腫痛而腹脹。其下循陰股,入毛中,環陰器,抵少腹,是以涇溲不利,陰縮而腫。肝主筋,膝者筋之會,筋脈厥逆,不能濡養筋骨,故好臥而屈膝。其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胻。厥陰木火主氣,榮俞厥逆,故胻內腫熱也。
《玉機真臟論》
编辑
風者,百病之長也。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 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
〈註〉邪聚下焦。故少腹冤熱而痛。溲出淫濁也。蠱言陰邪居下。而壞事之極。
《骨空論》
编辑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註〉七疝者,其病各異,其名不同。瘕者,假血液而時下汁沫;聚者,氣逆滯而為聚積也。衝脈之血氣,散於脈外之氣分,故病則逆氣裏急。
督脈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
〈註〉其脈從少腹直上貫心。故衝心而痛。繞於前後二陰之篡間。故不得前後。而為衝痛之疝。
《四時刺逆從論》
编辑
厥陰滑則病狐疝風。少陰滑則病肺風疝。太陰滑則 病脾風疝。陽明滑則病心風疝。太陽滑則病腎風疝。 少陽滑則病肝風疝。
〈註〉滑者陽氣盛。微有熱氣。病之謂疝。氣盛而生熱。則為疝痛。所謂風者。熱所生也。
《至真要大論》
编辑
太陽在泉,寒淫所勝,民病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痛,血見,嗌痛頷腫。
〈註〉丑未之歲,太陽在泉,寒淫於下,則膀胱與腎受之。膀胱居於少腹,故少腹痛。腎主陰器,故控引睪丸。太陽之脈,挾脊抵腰中絡心,故引腰脊。腎脈絡心,故上衝心痛。心主血而寒氣逼之,故血見嗌痛頷腫,乃小腸經病。小腸者,心之腑也,亦水邪上侮火臟火腑而然。
陽明司天,丈夫㿗疝,婦人少腹腫。
〈註〉㿗疝,少腹腫,皆肝經之病。
太陽之復,少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
〈註〉此亦厥陰之病也。
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 㿗疝,胸中不便,嗌塞而欬。
〈註〉金氣寒肅,故清發於中,金勝則木氣受虧,故為脅痛㿗疝。
太陰在泉,主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甚則為疝。
〈註〉主勝則寒氣逆滿者,水淫而上乘於土也。四之客氣,乃厥陰風木,食飲不下。甚則為疝者,濕氣上逆,而病及厥陰之經也。
《五常政大論》
编辑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胸中不利,陰痿,氣大 衰而不起不用。
〈註〉胸中不利,水氣上逆也。陰痿者,腎氣衰於下也。夫陽氣生於腎陰,而運用於膚表。腎氣大衰,故陰器不起不用。
《靈樞經》
编辑
《邪氣臟腑病形篇》
编辑
肝脈微大為肝痹,陰縮滑甚為㿉疝。
〈註〉大主肝氣盛,陰縮㿉疝,肝氣逆於下也。
心脈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
脾脈微大為疝氣。滑甚為㿉癃。濇甚為腸㿉。微濇為 內㿉,多下膿血。
〈註〉脾為陰濕之土,濕熱則為疝㿉。虛而有寒,則為腸㿉。脾臟多血少氣,故下膿血。
腎脈滑甚為癃㿉,大甚為陰痿。
〈註〉腎有熱。則為睪丸腫。㿉痿者。陰器痿而不舉也。
《經脈篇》
编辑
肝足厥陰之脈,是動則為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㿉 疝,婦人少腹腫。是主肝所生病者狐疝。
〈註〉腰痛不可以俛仰,蓋厥陰從少陽中氣之化,厥陰之化氣病也。㿉疝、少腹腫,皆厥陰之本氣病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 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弗榮則筋急, 筋急則引舌與卵,故脣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 辛死,金勝木也。
〈註〉足厥陰之氣主筋。故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肝者筋之合。謂厥陰之氣合於肝脈。肝臟之氣合
於筋也。聚於陰器者。脈氣之會於宗筋也。筋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榮於筋。則筋急而舌卷卵縮矣。厥陰氣絕。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而肝臟之木氣絕也。
《經筋篇》
编辑
手少陰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縱挺不收, 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焠刺》者,刺寒 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鍼,名曰季冬痹也。
〈註〉手少陰,其病在氣,而為經。筋之病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縱不收,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能伸。蓋少陰本陰而標陽,故有寒熱陰陽之證,少陰之從本從標也。少陰主氣,故為季冬之痹。
足厥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 諸筋。其病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 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陰。
〈註〉陰器乃宗筋之會而主筋,故連絡於三陰三陽之筋也。其病為「陰器不用,傷於內則陰痿不用,傷於寒則陰器縮入,傷於熱則陰挺不收。厥陰從中見少陽之火化,故有寒熱之分。」夫金氣之下,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厥陰之木氣本於水,故治在行水,以清厥陰之氣也。
《五味篇》
编辑
陰者,積筋之所終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註〉「陰」者,前陰積。筋者,宗筋也。宗筋者,筋之主也。酸入於宗筋,故走筋。蓋足厥陰肝經主宗筋,而外合於通體之筋。
《五音五味篇》
编辑
黃帝曰:「士人有傷於陰,陰氣絕而不起,陰不用,然其 鬚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獨去何也?願聞其故。」岐伯曰: 「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瀉不復,皮膚內結,脣口 不榮,故鬚不生。」
〈註〉宦者去其宗筋,傷其衝脈,血瀉而不復上榮於脣口,故鬚不生。此因割去前陰,而傷其先天之精氣也。
《有天宦》者,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衝不盛,宗筋不成, 有氣無血,脣口不榮,故鬚「不生。」
〈註〉「天宦」者,謂之「天閹。」不生前陰,即有而小縮,不挺不長,不能生子,此先天所生之不足也。其衝任不盛,宗筋不成,有氣無血,脣口不榮,故鬚不生。
《刺節真邪篇》
编辑
《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註〉莖垂者,乃宗筋之會。腎者胃之機關,主受藏津液。夫腎臟所藏之津液,從宗脈而上濡於空竅,故曰:「莖垂」者,身中之機,陰精之候,津液之道也。
《本神篇》
编辑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忘不精,不精則不正, 當人陰縮而筋攣,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註〉「悲哀」,肺之情也。如肝因悲哀動中,則傷肝臟所藏之魂,魂傷則狂忘不精。蓋肝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志傷,則不能處事精詳矣。膽為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臟氣傷,則腑志亦不正,而無決斷矣。肝主筋,而脈絡陰器,陰縮筋攣,脅骨不舉,情志傷而及於形也。
《本臟篇》
编辑
耳後陷者腎下,腎下則為狐疝。
〈註〉狐疝者,偏有大小,時上時下,如狐之出入無時,此腎臟之疝也。
《漢張機金匱要略》
编辑
陰腫濕
编辑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 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陰吹
编辑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髮煎導之。
食忌
编辑魚無腸膽者,不可食。食之三年陰不起,女子絕生。
疝
编辑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 邪正相搏,即為寒疝。寒疝遶臍痛苦,發則白津出,手 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裏急者,當歸生薑羊肉湯主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 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其脈數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弦者,當 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脈大而緊者,陽中 有陰,可下之。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 之。下之即胸滿短氣。
陰狐疝氣者。偏有小大。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陰蝕
编辑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華佗中藏經》
编辑
卵縮
编辑脾中寒。足熱。則皆使人腹中痛。不下食。又病其舌強 語澀。轉卵縮牽陰股中引痛。
驗病生死
编辑凡病舌卷卵縮者死。
掌腫無紋,臍腫出囊,莖俱腫者死。
疝脈
编辑「左手寸口陽絕,則無小腸也,六日死。」病則臍脾小腹 中有疝瘕也。
《唐孫思邈千金方》
编辑
陰㿗
编辑㿗有四種,有腸㿗、卵脹、氣㿗、水㿗;腸㿗、卵脹,難瘥;氣 㿗、水㿗,針灸易治。
妬精瘡
编辑有人自少至長,陰下常有乾癬者,宜依《癬方》主之。有 五勞七傷而得陰下癢濕,搔之黃汁出者,宜用補丸 散主之,仍須傅藥治之。亦有患妬精瘡者,以《妬精方》 治之。夫妬精瘡者,男子在陰頭節下,婦人在玉門內, 並以疳瘡作臼齊食之,大痛,疳即不痛也。
趺陽脈滑而數,法當下重。少陰脈滑而數,婦人陰中 生瘡。
《宋朱肱活人書》
编辑
囊縮
编辑傷寒六七日,煩滿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此足厥陰 肝經受病也。
脈浮緩,必囊不縮,外證必發熱惡寒似瘧為欲愈,宜 桂枝麻黃各半湯。若尺寸脈俱沉短者,必是囊縮,毒 氣入臟,宜承氣湯下之。
大抵傷寒病臟腑傳變,陽經先受病,故次第傳入陰 經。以陽主生,故太陽水傳足陽明土,土傳足少陽木, 為微邪也。陰主殺,故木傳足太陰土,土傳足少陰水, 水傳足厥陰木,至六七日當傳厥陰,肝木必移氣尅 於脾土,脾再受賊邪,則五臟六腑皆困而危殆,營衛 不通,耳聾囊縮,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氣湯下之,可 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熱病則五臟危。」又云:「土敗木 賊則死。」若第六七日傳厥陰,脈得微緩微浮,為脾胃 脈。故知脾氣全,不再受客邪無所容,否極泰來,榮衛 將復,水升火降,則寒熱作而大汗解矣。
《嚴用和濟生方》
编辑
七疝
编辑巢氏云:「疝者,痛也。皆由榮衛虛弱,飲食寒溫不調,致 風冷邪氣乘虛入於腹中,遂成諸疝。發則小腹疼痛, 痛或繞臍,或逆上搶心,引心背痛,甚則手足厥冷,自 汗嘔逆,或大小便祕難。大抵諸疝之脈當弦緊,蓋弦 者寒也,緊者痛也。疝有七證,厥疝、癥疝、寒疝、氣疝、盤 疝、附疝、狼疝是也。何以言之?厥疝則心痛足冷,食已」 則吐;癥疝,腹中氣乍滿,氣積如臂;寒疝,因寒飲食,卒 然脅下腹中痛。氣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盤疝,腹中 痛引臍旁。附疝,腹痛連臍下有積聚。狼疝,小腹與陰 相引而痛。諸疝不愈,邪氣留滯,乃成積聚。其為病也, 或左或右,脅下有如覆杯,或臍上下如臂,或腹大如 盤,令人羸瘦少氣,洒淅寒熱,嗜臥飲食不為肌膚,或 腹滿嘔泄,或遇寒則痛,其脈厥而緊,浮而牢,皆積聚 之脈也。但牢彊急者生,虛弱急者不可治。
陰㿗
编辑夫陰㿗之證有四種:一曰腸㿗,二曰氣㿗,三曰卵脹, 四曰水㿗是也。《聖惠》云:「腎氣虛,風冷所侵,流入於腎, 不能宣散而然也。」《三因》云:「陰㿗屬肝,係宗筋胃,陽明 養之。」考之眾論,俱為至當。多由不自衛生,房室過度, 久蓄憂思恐怒之氣,或坐臥冷濕處,或勞役無節,皆 能致之。病則卵核腫脹,偏有大小,或堅硬如石,或臍 腹絞痛,甚則膚囊腫脹,多成瘡毒。輕則時出黃水,甚 則成癰潰爛。大抵卵脹、腸㿗皆不易治,氣㿗、水㿗,灸 之易愈也。又有小兒有生以來便如此者,乃宿疾也。 《四㿗治法》,橘核丸用之屢驗。
《竇漢卿瘡瘍全書》
编辑
腎癰
编辑此毒年高者,因宿有疝氣疾,及感冒寒濕氣,辛勤少 壯,為因房事所得。初起陰囊赤腫,身發寒,熱,攻水道、 歸來二穴,痛不可忍,用手按之,皮寬不急,可用敗毒 散加入當歸,鬚川楝子發散。用手按之,急脹似火之 熱,急用陰囊毒之藥治之,更服黃礬丸。
倘或開刀,須待其熟,以油頭繩紮住腎子,以小刀開 海底穴,其膿血即流盡矣。外貼金絲等膏,少勞戒色, 并避湯火風氣及諸毒物。
陰囊毒〈即外腎癰〉
编辑此證因肝經濕熱不利,遂流毒於膀胱腎經,感冒寒 暑,邪氣偏盛於陰之經絡,以致血氣凝聚,寒濕不散, 陰囊上腫而痛,或潰爛皮脫,腎子懸挂。宜用「瀉肝清熱湯」服之,外用「鐵箍散」圍之。
此證腐壞,急用烏金散敷之。或潰爛飲食少思,日晡 發熱,急服加味小柴胡湯,痛甚加黃連,小便不利加 木通、車前子,口渴加天花粉、麥門冬、五味子。
陰蝕瘡
编辑陰蝕瘡之生,皆由臟中虛怯,腎氣衰少,風邪入腑,毒 惡損傷榮衛。或與有毒婦人交接,不曾洗淨,故時痛 時癢,以漸成竅作疳,膿水湧流。若不早治,命亦難保。 先用蛇牀子、地骨皮、桑槐枝煎湯溫洗。內服清熱消 疳解毒湯,外用摻藥。先用金絲膏,後用紫金膏,拔出 毒水,易能長肉。
夫陰蝕瘡者。即下疳也。陰汗臊臭。故莖根生疳瘡。乃 肝經所屬之分野。
內外蛀疳,身熱,小便澀滯。宜服小柴胡湯,加龍膽草、 黃連、車前子。
左右便毒〈又名血疝〉
编辑夫便毒者,生於小腹、兩腿合縫之間,或行路遠涉辛 苦,或上或下,低閃肭氣,或房事所傷,或男女大慾不 得直遂其志,故敗精滯血,留聚中途,或夢寐之間而 不洩,或妄想不能忘情息念,故結成毒。然腎者作強 之官,伎巧所出,一有所感,精血凝滯,此證遂生。初起 之時,寒熱交作,兩腿牽絆腫起,不能屈伸,乃證之漸 也。急服龍膽湯。
小腸流注
编辑此證受在心經。伏熱結聚成毒也。當用敗毒流氣飲。 再服清心流氣飲治之。時服蠟礬丸。
《金劉完素六書》
编辑
㿗疝
编辑㿗疝,少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寒極而土化 治之,故腫滿。經言:「丈夫㿗疝」,謂陰器連少腹急痛,其 婦人少腹腫,皆肝足厥陰脈之為病。《經》註曰:寒氣聚 而為疝也。又按《難經》言:五臟皆有疝,但脈急也。註言: 脈急者,寒之象。然寒則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非 急數而洪也。由緊脈主痛,急為痛甚,病寒雖急,亦短 小也。所以有痛而脈緊急者,脈為心之所養也。凡六 氣而痛,則心神不寧,而緊急不得舒緩,故脈亦從之 而見。欲知何氣為其痛,當適其緊急相兼之脈而可 知。如緊急洪數,則為熱痛之類。又《經》言:脾傳之腎,病 名曰疝瘕,少腹煩冤而痛出白液,一名曰蠱。註言少 腹痛,溲出白液也。一作客熱內結,銷鑠脂肉。如蟲之 食。故名曰蠱也。然《經》之復言熱為疝瘕。則亦不可止 言為寒。當以脈證別之。
小腸氣
编辑《甲乙經》云:「小腸病,結於腰上而不下,痛衝心,肺邪所 系,茴香棟實丸主之。」
陰疝
编辑足厥陰之脈,環陰器,抵小腹,腫或痛,腎虛寒水涸,宜 瀉邪補脈為治,蒺蔾湯主之。
蠱疝
编辑脾風傳腎,一名疝氣。小腹痛,出白液,名曰蠱。《左傳》云: 以喪志,名為蠱病,乃真精不守也。大建中湯主之。
心疝
编辑心脈急。小腹有形。心不受邪。必傳於腑。故小腹有形。 心氣逆不順。則痛不已。當兼心氣。冶不止。為有寒邪 所中。木香散主之。
《元張從政儒門事親》
编辑
莖中痛
编辑莖中痛者,先宜清劑、寒劑奪之,後以淡劑、甘劑分之。
《疝本肝經宜通勿塞論》
编辑
疝有七,前人論者甚多,非《靈樞》《素問》《銅人》之論,余皆 不取,非余好異也,但要窮其源耳。七疝者何?寒疝、水 疝、筋疝、血疝、氣疝、狐疝、㿗疝,是謂七疝。俗工不識,因 立謬名,或曰膀胱,或曰腎冷,或曰小腸氣,小兒曰偏 氣。立名既謬,併喪其實,何哉?蓋醫者既斷為膀胱腎 冷,小腸氣,又曰虛寒所致,其藥之用也,不鹿茸、巴戟, 「則杜仲、蓯蓉;不附子、烏頭,則乾薑、官桂;不棟實、蘹香, 則金鈴、補骨脂。朝吐暮餌,曾無殊效,三二十年,牢不 可去。間因微病,稍似開通,執此微芒,浸成大錯,標既 不除,本必歸甚,處處相傳,曾無覺者。」豈知諸疝皆歸 肝經,其奈通流歸之小腸脬囊。夫膀胱水腑,專司滲 泄,小腸水道,專主通流。腎為少陰總統二水。人之小 溲,自胃入小腸,滲入膀胱。膀胱者,脬囊也,氣化則水 出莖端,此常道也。及其為疝,乃屬足厥陰肝經。蓋環 陰器而上入小腹者,足厥陰肝經也。夫肝腎皆屬於 下,與衝、任、督相附。然《靈樞經》言足厥陰肝經病,則有 遺溺癃閉狐疝,專主腎與膀胱、小腸三經,則不言疝, 是受疝之處,乃肝之部分也。且《內經》言男子宗筋,為 束骨之會,而肝專主筋。睪者囊中之丸,雖主外腎,非 厥陰環而引之,則玉莖無由伸縮。在女子則為篡戶, 其內外為二,其一曰廷孔,其二曰窈漏,此足厥陰與 衝、任、督之所會也。《靈樞》言足厥陰之經,筋聚於陰器其病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 水清陰氣。故陽明與太陰、厥陰之筋,皆會於陰器,惟 厥陰主筋,故為疝者,必本之厥陰。《靈樞》又言:足厥陰 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循脛上睪,結 於莖。其病氣逆睪腫卒疝,實則挺長,虛則暴痒,取之 所別也,豈非厥陰為受病之處耶?《靈樞》又言:邪在小 腸,連睪系,屬於腎,貫肝絡肺。心系氣盛厥逆上衝腸 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取太陰 以平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 過之經以調之。此其初雖言邪在小腸,至其治法,必 曰取厥陰以下之,乃知諸疝關於厥陰,可以無疑。以 脈考之,《素問》云:「厥陰滑為狐風疝,少陽滑為肺風疝, 太陰滑為脾風疝,陽明滑」為心風疝,太陽滑為腎風 疝,少陰滑為肝風疝。凡此六疝,雖見於他脈中,皆言 風疝者,足厥陰肝經之氣也。《靈樞》亦曰:「心脈微滑為 心疝,肝脈滑甚為㿉疝,腎脈滑甚為癃㿉。」凡此三臟 脈之疝,亦以滑為疝也。《素問》又云:「脈大急皆為疝。心 脈滑傳為心疝。肺脈沉,傳為肺疝。三陰急為疝,三陽 急為瘕。」王太僕云:「太陽受寒,血凝為瘕;太陰受寒,氣 聚為疝。」此言太陰受寒,傳之肝經,可以溫藥逐之,而 不可以溫藥補之。若補之者,是欲病去而強挽留之 也。歷考《素問》,三陽為病,發寒熱,其傳為㿗疝。此亦言 膀胱非受病之處,必傳於厥陰部分,然後為疝也。又 言: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言 脈急者曰疝瘕,少腹痛。凡言少腹者,豈非厥陰之部 分耶?又言:脾風傳胃,名曰疝瘕,此謂非肝木不能為 風氣,名曰厥疝,蓋脾土虛而不能制水,又為肝木所 凌也。又言督脈為衝疝,蓋厥陰與衝、任、督,俱會於前 陰也,豈不明哉?至如《運氣》中又言:「歲太陽在泉,寒淫 所勝,民病少腹控睪。」蓋寒客於小腸膀胱,則肝木縮 而不得伸,此母傳之子也。陽明司天,燥淫所勝,丈夫 㿗疝,婦人少腹痛,此言肝氣不得上行,為金所抑,鬼 賊故也。又言:太陰在泉,土勝則寒氣逆滿,食飲不下, 甚則為疝,此亦言寒客太陰濕土,土不勝水,水傳之 肝經也。又嘗遍閱《銅人》俞穴,亦相表裏,如背上十三 椎俞。《肝經》言寒疝,腹部中行惟陰交一穴言寒疝,任 脈之所發也。關元一穴言暴疝,小腸之募,足三陰、任 脈之會也。中極一穴言疝瘕,膀胱之募,亦足三陰、任 脈之會也。曲骨一穴言㿉疝,任脈、足厥陰之會也。其 腹部第二行肓腧二穴言寒疝,衝脈、足少陰之會也。 四滿二穴言疝瘕,衝、任脈、足少陰腎之會也。其腹部 第三行,大巨二穴,言㿉疝,足陽明脈氣之所發也。氣 衝二穴,言㿗疝莖中痛,兩丸寒痛,亦足陽明脈氣之 所發也。其腹部第四行,府舍二穴,言疝痛,足太陰、厥 陰陰維之交會也。衝門二穴,言陰疝,足太陰、厥陰之 會也。其在側脅者,五樞二穴,言寒疝陰邪上入少腹, 帶脈下三寸也。其在足六經者,足厥陰穴十名。言疝 者七,謂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曲泉。足少陽 穴十四名。言疝者一,謂丘墟穴也。足太陰穴十一名。 言疝者一,謂陰陵泉也。足陽明穴十五名。言疝者一, 謂陰市穴也。足少陰穴十名。言疝者五,謂然谷、太谿、 照海、交信、築賓也。足太陽穴十八名。言疝者二,謂金 門、合陽也。由是言之,惟厥陰言疝獨多,為疝之主也。 其他經穴雖亦治疝,終非受疝之地,但與足厥陰相 連耳。或在泉,寒勝,木氣攣縮,禁於此經;或司天,燥勝, 木氣抑鬱於此經;或忿怒悲哀,憂抑頓挫,結於此經; 或藥淋外固,閉尾縮精,壅於此經。其病差別如此。不 知世間之方多熱補,信俗方則《素問》《靈樞》《銅人》非也, 信《素問》《靈樞》《銅人》,則俗方非也。嗚呼!余立於醫四十 餘歲,識練日久,因經識病,然後不惑。且夫遺溺閉癃, 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歸之。腎 冷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躄嗌乾,癃閉,少腹有 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 女子不謂之疝,而曰瘕,若少年得之,不計男子婦人 皆無子,故隱蔽委曲之事,了不干脬腎小腸之事,乃 足厥陰肝經之職也。俗方止言脬腎小腸,殊不言「肝 木」一句,惑人甚矣。且肝經,乙木也,木屬東方,為心火 之母也。凡疝者,非肝木受邪,則肝木自甚也,不可便 言虛而補之。《難經》所謂「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 方。」此言瀉火,木自平,金自「清,水自旺也。」昔審言為蔡 之參軍也,因坐濕地,疝痛不可堪,諸藥莫救。余急以 導水丸、禹功散,瀉三十餘行,腫立消,痛立減。又項關 一男子,病卒疝,暴痛不任,倒於街衢,人莫能動,呼予 救之。余引《經》證之,邪氣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 故病陰丸痛也。余急瀉大敦二穴,大痛立已。夫大敦 穴者,乃足厥陰之二穴也。殄寇鎮一夫病。「瘧發渴, 痛飲蜜漿,劇傷冰水,醫者莫知,瀉去其濕,反雜進薑 附,濕為燥熱所壅,三焦閉溢,水道不行,陰道不興,陰 囊腫墜,大於升斗。」余先以導水百餘丸,少頃以豬腎 散投之,是夜瀉青赤水一斗,遂失痛之所在。又一夫 病卒疝,赤腫大痛,數日不止,諸藥如水投石,余以導水一百五十丸,令三次咽之,次以通經散三錢,空腹 淡酒調下。五更下臟腑壅積之物數行,痛腫皆去,不 三日平復如故。《內經》曰:「木鬱則達之。」謂吐之令條達 也。肝積本當吐,然觀其病之上下,以順為貴,仲景所 謂上宜吐,下宜瀉也。
七疝病形
编辑寒疝,久而無子,其狀囊冷,結硬如石,陰莖不舉,或控 睪丸而痛,得於坐臥濕地,或寒月涉水,或置雨雪,或 坐臥磚石,或風冷處,使內過勞,宜以溫劑下之。 水疝,其狀腎囊腫痛,陰汗時出,或囊腫而狀如水晶, 或囊痒而燥出黃水,或少腹中按之作水聲。得於飲 水,醉後使內過勞,汗出,而遇風寒濕之氣聚於囊中, 故水多令人為卒疝。宜以逐水之劑下之。有漏針去 水者。人多不得其法。
筋疝,其狀陰莖腫脹,或潰或膿,或痛而裏急筋縮,或 莖中痛,痛極則痒,或挺縱不收,或白物如精,隨溲而 下。得於房室勞傷,及邪術所使,宜以降心之劑下之。 血疝,其狀如黃瓜,在大腹兩旁,橫骨兩端約中,俗云 「便癰。」得於重感,春夏大燠,勞動使內,氣血流溢,滲入 脬囊,留而不去,結成癰腫,膿少血多,宜以和血之劑 下之。
氣疝,其狀上連腎區,下及陰囊,或因號哭忿怒,則氣 鬱之而脹,怒哭號罷,則氣散者是也。有一治法,以鍼 出氣而愈者。然鍼有得失,宜以散氣之藥下之。或小 兒亦有此疾,俗曰「偏氣。」得於父已年老,或年少多病, 陰痿精怯,強力入房,因而有子,胎中病也。此疝不治, 惟築賓一穴言之。
狐疝,其狀如瓦,臥則入小腹,行立則出小腹,入囊中, 狐則晝出穴而溺,夜則入穴而不溺。此疝出入上下 往來,正與狐相類也。亦與氣疝大同小異,今人帶《鉤 鈐》是也。宜以逐氣流經之藥下之。
㿗疝,其狀陰囊腫縋,如升如斗,不痒不痛者是也。得 之地氣卑濕所生,故江淮之間,湫塘之處,多感此疾, 宜以去濕之藥下之。女子陰戶突出,雖亦此類,乃熱 則不禁固也。不可便謂虛寒,而澀之、燥之、補之,本名 曰瘕,宜以苦下之,以苦堅之。王冰云:陽氣下墜,陰氣 上爭,上爭則寒多,下墜則筋緩,故睪垂縱緩,因作㿗 疝也。已上七疝下去其病之後。可調則調。可補則補。 各量病勢。勿拘俗法。《經》所謂陰盛而腹脹不通者。㿗 癃疝也。故不可不下。
便癰
编辑夫便癰者,乃男子之疝也。俗呼為便癰,言於不便處 害一癰,故名便癰。便癰者,謬名也,《難》《素》所不載。然足 厥陰肝之經絡,是氣血行流之道路,衝、任、督脈,亦屬 肝經之旁絡。《難經》曰:「男子有七疝」是也。便癰者,血疝 也。治之以導水丸、桃仁承氣湯,或抵當湯投之,同瘀 血不散而治。大作劑料峻瀉一、二十行,次以玉燭散 「和氣血通經絡之類。」則是世只知多用大黃、牡蠣而 已。間有不愈者。是不知和血通經之道也。
下疳
编辑夫下疳久不愈者,俗呼曰「臊疳」是也。先以導水、《禹功》 先瀉肝經,外以木香散摻之,日上三兩度,然後服淡 粥,一二日則止。
《李杲十書》
编辑
隱曲不利
编辑經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釋之 者謂:男子則脾受之,而味不化,故少精;女子則心受 之,而血不流,故不月。分心脾為男女各受立說。竊獨 謂不然。夫二陽,陽明也,胃與大腸之脈也。腸胃有病, 心脾受之。發心脾,猶言延及於心脾也。雖然,脾胃為 合,胃病而及脾,理固宜矣。大腸與心,本非合也,今大 「腸而及心,何哉?蓋胃為受納之府,大腸為傳化之府。 食入於胃,濁氣歸心;飲入於胃,輸精於脾」者,以胃之 能納,大腸之能化也。腸胃既病,則不能受,不能化,心 脾何所資乎?心脾既無所資,則無所運化而生精血 矣。故腸胃有病,心脾受之,則男為少精,女為不月矣。 心脾當總言男女,不當分說。至隱曲不月,方可分說 耳。若如釋者之言,則男之精獨資於脾,而不資於心, 女之血獨資於心,而不資於脾,有是理耶?蓋男女之 精血,皆由五臟之相養而後成,可謂之男精資於脾, 女血資於心乎?《經》本曰:男女皆有心脾之病,但在男 子則隱曲不利,在女子則月事不來耳。
《論疝》
编辑
前陰分大寒大熱,囊垂縮。《陰陽別論》云:「三陽為病,發 寒熱,下為壅腫,及為痿厥腨㾓,其傳為索澤,又傳為 㿗疝。」夫熱在外,寒在內,則囊垂,此九夏之氣也。寒在 外,熱在內,則卵縮,此三冬之氣也。足太陽膀胱之脈 逆上迎手太陽小腸之脈下行,至足厥陰肝之脈不 得伸,其任脈並厥陰之脈逆,則如巨川之水,致陽氣 下墜。是風寒濕熱下出囊中,致兩睪腫大,謂之曰疝, 大甚則為㿗。足厥陰之脈,與太陽膀胱寒水之脈同至前陰之末。《傷寒論》云:足厥陰肝經為病,煩滿囊縮, 急下之,宜大承氣湯以瀉大熱。《靈樞·經筋》篇云:「足厥 陰肝傷於寒,則陰縮入。」前說囊縮為大熱,此說為大 寒。又說囊縮垂睪,下引㿗疝腳氣為大寒,風濕盛,下 垂為寒,與上二說不同,何也?曰:以平康不病人論之, 夏暑大熱,囊卵累垂,冬天大寒,急縮收上,與前三說 又不同,何也?曰:傷寒家囊卵縮,大熱在內,宜承氣湯 急下之。與《經筋》說陰縮入,大寒在外,亦是熱在內,與 傷寒家同,故再引平康人以證之。冬天陽氣在內,陰 氣在外,人亦應之,故「寒在外則皮急,皮急則囊縮。夏 月陰氣在內,陽氣在外,人亦應之,故熱在外則皮緩, 皮緩則囊垂。」此㿗疝之象也。三說雖殊,皆一理也。
《論陰瘡》
编辑
夫陰瘡者,大概有三等:一者濕陰瘡,二者妬精瘡,三 者陰蝕瘡,又曰「下疳瘡。」蓋濕瘡者,由腎經虛弱,風濕 相搏,邪氣乘之,瘙痒成瘡,浸淫汁出,如疥癬者是也。 妬精者,由壯年精氣盈滿,久曠房室,陰上生瘡,赤腫 作害,妨悶痒痛者是也。陰蝕瘡者,由腎臟虛邪熱結 下焦,經絡否澀,氣血不行,或房勞洗浴不潔,以致生 瘡,隱忍不醫,焮腫尤甚。由瘡在裏,措手無方,疼痛注 悶,或小便如淋,陰丸腫痛是也。或經十數日,潰爛血 膿,肌肉侵蝕,或血出不止,以成下疳。若身體壯熱,煩 渴惡寒,宜急治之。以大豆甘草湯漬之,漬毒之湯洗 浴之,服五香連𧄍湯、漏蘆湯等疏之,更以截疳抵聖 散乾摻之,四畔用摩風膏溫潤之,後以將護忌慎之。 渴不止者。服竹葉黃芪湯。大便軟者。宜服「托裏茯苓 湯」調治之。夫如是。則無不差矣。
《朱震亨心法》
编辑
疝痛
编辑疝痛濕熱痰積流下作病,大概因寒鬱而作,即是痰 飲、食積并死血。
專主肝經。與腎經絕無相干,大不宜下。
痛甚者不宜參、朮。
㿗濕多成疝氣,宜灸大敦穴,在足大指爪甲後一韭 葉聚毛間是穴。
食積與死血成痛者,梔子、桃仁、山樝、枳子。〈一作枳實〉吳茱 萸並炒,以生薑汁順流水煎湯調服。一方加茴香、附 子。
亦有水氣而腫痛者。
又有挾虛者,當用參、朮為君,佐以疏導之藥,其脈沉 緊豁大者是。
按之不定者屬虛,必用桂枝、山梔炒,烏頭細切炒為 末,畫汁糊丸。每服三四十丸,薑湯下,大能劫痛。 按戴思恭云:「疝本屬厥陰肝之一經,余常見俗說小 腸膀胱下部氣者,皆妄言也。」
木腎
编辑木腎者,心火下降,則腎水不患其不溫;真陽下行,則 腎氣不患其不和。既溫且和,安有所謂「木強」者哉。夫 惟嗜慾內戕,腎家虛憊,故陰陽不相交,水火不相濟, 而沉寒痼冷凝滯其間,脹大作痛,頑痹結硬,勢所必 至矣。不可純用燥熱,當溫散溫利,以逐其邪。邪氣內 消,榮衛流轉,如寒谷回春,蓋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者矣。
《治法》
编辑
凡治七疝,多用熱藥而獲效者,即《內經》從治之法耳。 須用寒涼藥監制之,不可純用大熱之劑,如烏頭、附 子之類,令人久服,多服,心變劇,不可治矣。但宜以二 陳湯加枳實、橘核、梔子、山樝等藥,煎入生薑汁,熱辢 飲之。
恐有瘀血作痛者,本方加延胡索、桃仁泥。
如有氣作痛者,本方加木香、茴香、楝實等藥。
如六脈沉細,手足厥冷者,本方加附子、乾薑、肉桂之 類以佐之。
如「睪丸痛甚者,加荔枝核、乳香、沒藥為細末」,調入本 方煎藥內,或另用順流水調服亦可。
如木腎腫大如升斗者,本方去甘草,加海藻、昆布、荔 枝核、茴香、川楝子等藥為末,順流水調服,作丸子服 亦可。
囊癰
编辑《外科精要》云:「癰疽入囊者死」,囊屬厥陰,今以死言之, 將以為屬少陰腎經邪?予親見入囊者七八人,悉以 濕熱入肝經施治,而用補陰藥佐之,雖膿潰皮脫,睪 丸懸掛可畏者,皆不死。但不知下虛年老者如何耳。 囊癰,濕熱下注也。有作膿者,此濁氣潤下,將流入滲 道,因陰道或虧,水道不利而然,膿盡自安,不藥可也。 惟在善於調攝耳。又有因腹腫漸流入囊。腫甚而囊 自裂開。睪丸懸掛水出。以杉木炭末傅。外以紫蘇葉 包裹。仰臥養之。
大抵此證,屬陰道虧,濕熱不利所致,故滋陰降濕藥 不可缺。常治腫痛,小便祕滯者,用除濕為主,滋陰佐 之。腫痛已退,便利已和者,除濕滋陰藥相兼治之。欲其成膿,用托裏為主,滋陰佐之。候膿成即針之,仍用 托裏滋陰。若濕毒已盡者,專用托裏。如膿清,或多或 斂遲者,用大補之劑,或附子餅灸之。
陰瘡
编辑男子陰瘡,又名「恥瘡。」或痛在莖之竅,或痛在莖之標, 皆手足太陽經不利,熱毒下傳,入於足厥陰經,故變 紫黑色,作蝕瘡,毀其莖而死。宜以子和泄水丸,散導 濕毒,無不愈者。若已成瘡,先泄其根,次從標而治。外 以蔥白、黑豆汁渫洗拭乾,以黃連、木香、密陀僧、乾臙 脂之類,細末搽之。如內潰膿不出,以追膿散上之。又 用子和泄水丸。如後竅膿少。可用黃連、木杳、臙脂等 貼之。
《格致餘論》
编辑
《疝氣論》
编辑
疝氣之有甚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有痛在睪丸者, 有痛在五樞穴邊者,皆足厥陰之經也。或有形,或無 形,或有聲,或無聲,有形如瓜,有聲如蛙。自《素問》以下, 歷代名醫皆以為寒。蓋寒主收引,經絡得寒,故收引 不行,所以作痛,理固然也。有得寒而無疝者,又必有 說以通之可也。予嘗屢因門戶雪上有霜沒臍之水, 踢冰徒涉,不曾病此,以予素無熱在內也。因而思之, 此證始於濕熱在經,鬱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則濕 熱之邪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論,恐為未備。 或曰:厥陰一經,其道遠,其位卑,鬱積濕熱,何由而致? 予曰:「大勞則火起於心,醉飽則火起於胃,房勞則火 起於腎,大怒則火起於肝,本經火積之既久,母能令 子虛,濕氣便盛。厥陰屬木,係於肝,為將軍之官,其性 急速,火性且又暴,今既為寒所束,宜其痛之大暴也。」 愚見有用烏頭、梔子等分作湯用之,其效亦敏捷,後 因此方,隨證與形加減用之,無有不應。然濕熱又須 分多少而施治,但濕者,腫多㿗疝是也。又有挾虛而 發者,當以參、朮為君,而以疏導藥佐之。診其脈有甚 沉緊。而豁大無力者是也。其痛亦輕。惟覺重墜牽引 耳。
下部㿗氣不痛之方,細思非痛斷房事與厚味不可, 若徒恃用藥,惟促其壽。若蒼朮、神麴、白芷、山樝、川芎、 枳實、半夏,皆要藥。人視其藥,皆鄙賤之物,以啟慢心, 又不能斷慾,以愛護其根本,非徒無益,而反被其害 者多矣。且其藥宜隨時月寒濕,更按君臣佐使加減, 大抵㿗疝屬濕者多。
《羅天益衛生寶鑑》
编辑
疝
编辑《至真要大論》云: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唾出清水, 及為白淫,甚則入心,善悲善忘。《甲乙經》曰:「邪在小腸 也。」小腸病者,小腹痛引腰脊,貫肝肺。其經虛不足,則 風冷乘間而入,邪氣既入則厥。其誤上衝肝肺,客冷 散於胸,結於臍,控引睪丸,上而不下,痛而入腹,其衝 心胸,蓋其經絡所屬所系也。
胞痹
编辑《痹論》云:「胞痹者,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 小便,上為清涕。」夫膀胱者,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 化則能出矣。今風寒濕邪氣客於胞中,則氣不能化 出,故胞滿而水道不通。其證小腹膀胱,按之內痛,若 沃以湯,澀於小便。以足太陽經,其直行者,上交顛,入 絡腦,下灌鼻竅,則清涕也。
《明虞摶醫學正傳》
编辑
《疝氣論》
编辑
愚按:子和論七疝病源至為詳悉,但其處方,一以攻 下之法為主治,不能使人無疑耳。既曰「多由房勞致 虛而作」,其可一例施之以攻下之法乎?大抵七疝為 病,若非房勞所致,即是遠行辛苦,涉水履冰,熱血得 寒而凝滯於小腸、膀胱之分,或濕熱乘虛而流入於 足厥陰之經,古方一以為寒,而純用烏附等熱藥為 治,我丹溪先生獨斷為濕熱,此發古人之所未發者 也。夫熱鬱於中,而寒束於外,宜其有非常之痛,故治 法宜驅逐本經之濕熱,消導下焦之痰血,而以寒因 熱用之法立方處治,即邪易伏而病易退也。其攻下 之法,愚故未敢試而行之,以俟識者。
《王綸明醫雜著》
编辑
陰痿
编辑男子陰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門火衰,精氣虛冷」,固有 之矣。然亦有鬱火甚而致痿者。《經》云:「壯火食氣,譬如 人在暑熱而倦怠痿弱,遇冬寒而堅強也。」予嘗親見 一二人腎經鬱火而有此證,令服黃蘗、知母清火堅 腎之藥而效。故須審察,不可偏認作火衰也。
〈註〉陰莖屬肝之經絡,蓋肝者木也。如木遇湛露則森立,遇酷熱則萎悴。若因肝經濕熱而患者,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火、導濕熱。若因肝經燥熱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腎水,養肝血而自安。
陰虛疝
编辑若陰虛兼有疝氣病者,「補陰丸」加蒼朮鹽水炒一兩半,黃連薑汁炒、山梔炒各六錢,川芎一兩、吳茱萸炒、 青皮去穰各五錢。
〈註〉疝證專主肝經者多。如運氣,或在泉,寒勝木氣攣縮,禁於此經;或司天,燥勝木氣抑鬱於此經;或忿怒悲哀,憂抑頓挫,結於此經;或藥淋外固,閉尾縮精,壅於此經,其病差別如此。且夫遺溺閉癃,陰痿脬痹,精滑白淫,皆男子之疝也,不可妄歸之。腎冷血涸,不月月罷,腰膝上熱,足躄嗌乾,癃閉,少腹有塊,或定或移,前「陰突出,後陰痔核,皆女子之疝也。」但女子不謂之疝,而謂之瘕,若年少而得之,不計男子婦人皆無子,故隱蔽委曲之事,了不干脬腎小腸之事,乃足厥陰之證也。竊謂前證,若因肝經濕熱,當用炒山梔、茯苓、黃蘗、澤瀉、川芎、當歸、吳茱萸、黃連、山樝。若肝腎二經濕熱,當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柴胡、山梔;若肝脾二經陰虛濕熱,宜補中益氣加炒山梔、炒黑黃連、吳茱萸。蓋疝名有七。形證所因不同,治法亦異。
《方賢奇效良方》
编辑
囊縮
编辑此厥陰經證,其筋脈循陰器,絡舌本。厥陰經受病,其 筋脈動急,故舌捲囊縮者難治。治用當歸四逆湯、吳 茱萸生薑湯治之。
《疝論》
编辑
巢氏《病源論》:「疝者,痛也,其名曰厥、曰癥、曰寒、曰盤、曰 氣、曰附、曰狼,此七者,疝之名也。其厥逆心痛,足寒嘔 吐,飲食不下,曰厥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 臂,曰癥疝。因寒飲食,即脅下腹中盡痛,曰寒疝。腹中 乍滿乍減而痛,曰氣疝。腹中痛在臍旁,曰盤疝。腹中 臍下有積聚,曰附疝。小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曰 『狼疝』」,其證發則可驗。又有石疝、血疝、陰疝、妬疝、氣疝, 此五者,有名而無形也。外有心疝、寒疝、饑疝、疝癖、數 者,其名不同,病則大同小異,世俗呼為小腸氣、膀胱 氣、奔豚氣、蟠腸氣、橫弦弦,偏墜,木腎,腎餘,陰腫,與 疝病其名有別也。至於張子和論七疝,曰:寒疝、水疝、 筋疝、血疝、狐疝、氣疝、㿗疝之名,又與諸論不同。且如 㿗疝者,外腎堅腫也;痛者為陰腫;不痛者為木腎;一 邊墜下者為偏墜疝。諸論立名,雖多且異。《靈樞經》云: 「邪在小腸,連睪系,屬腎,貫肝絡肺,系心,氣盛,厥氣上 衝也。」《內經》又云:「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 瘕聚。衝脈逆,為氣裏急。」然則任脈雖稱病,有七疝之 名,而無七疝之狀。而任脈者,是疝病之本源,各經是 病疝之支流也。又云:「厥陰脈滑為狐疝,少陽脈滑為 肝風疝,太陰脈滑為脾風疝,少陰脈滑為心風疝,太 陽脈滑為腎風疝,陽明脈滑為肺風疝。」此風非外入 之風,乃肝木陽臟氣動之風也。此六疝者,應乎六經, 在於五臟。何謂疝病?皆屬肝?病生於陰,起於下。陰者, 內之太陰脾,厥陰肝,少陰腎,皆足之陰經也。下者,地 下寒氣也,足常履地。蓋天地之風寒,皆入於地,人之 風濕,皆從足起。或因經虛,聚於脬囊小腹,兩陰相併, 二氣相搏,則為疼痛矣。或冷飲過情,水流歸腎;或坐 臥處濕寒搏留陰,以寒攻陰,則為疝痛。《經》曰:「痛者通 也。」疝氣作痛,宜通不宜塞,宜溫不宜涼。通謂瀉其實, 不瀉其虛;塞謂補其虛,不補其實。實者邪氣也,虛者 正氣也。若正氣虛極,則先溫而後瀉;若邪氣盛極,則 先瀉而後補。溫者必兼於氣,瀉者必兼於寒。寒則入 於經而導其邪,溫則疏其氣,養其正也。大凡內外之 氣,交人於腎者為腎氣;入於膀胱者為膀胱氣;入於 小腸者為小腸氣。腎與膀胱為臟腑,其氣相通,連為 外腎,系於睪丸,此三經乃相連而病者也。其脈當以 弦緊,弦則為寒,緊則為痛,從寒則痛,從濕則腫,始得 不愈,邪氣留滯,結成積聚,而為疼痛,或脅左右如杯, 或臍上下如臂,或腹大如蠱,令人羸瘦少氣,洒淅寒 熱,嗜臥,飲食不為肌膚,腹滿嘔吐,醫者當臨期審察。 若因七情而得者,當調其氣,安五臟。外邪相干者,散 濕祛寒為先,去邪之實,補肝之虛,無不愈矣。
《戴思恭證治要訣》
编辑
囊縮
编辑舌捲囊縮,不特陰中之陰有之,陽明之熱陷入厥陰 亦有之。蓋「陽明主宗筋,宗筋為熱風所吹,故弗榮而 急引舌與卵,是以舌捲囊縮。」當瀉陽以救陰,宜大承 氣湯。
厥陰舌捲囊縮。宜急下。如此等證。當速用利下之劑。 苟或當下而不下。則熱毒轉深。遂致失下,不可救療。 豈可一以下藥宜遲為說。
小腸氣
编辑氣因寒聚為疝,血因寒聚為瘕,即是疝氣,今謂之「橫 弦。」弦。繞臍走注。小腹㽲痛。宜「蟠葱散」吞下。「茱萸內 消丸。」或鹽酒調異功散。
不問何證,皆可用生料五苓散,加炒茴香半錢或一 錢。服藥未效,大痛攻刺不已,陰縮,手足厥冷,宜香附
子,仍炒鹽,乘熱用絹裹熨臍下。若大小腑不甚通者五苓散加桂,下青木香丸。初發或頭疼身熱,或憎寒壯熱,並宜參蘇飲加木香。 氣逆上攻,心下不覺痛而見心疼者,宜以生韭搗取 自然汁,和五苓散為丸,茴香湯下。亦於心痹疼證中 互言之。有腎氣纔動,心氣亦發,上下俱疼者,宜異功 散吞茱萸內消丸,或且專治下,下痛定則上痛定矣。
㿗疝
编辑一核偏墜,或俱腫脹,或一核縮入小腹,痛不可忍,用 手按捺,方得還舊,是為㿗氣,宜蟠葱散吞下茱萸內 消丸。若未愈,蓽澄茄散下大茴香丸。
若大小腑不通,宜木香丸半貼,以通潤之。卻以螌蝥 十箇,去頭足翅,剉碎同炒,去蝥出火毒,濃煎燈心湯 調五苓散,下五七十丸。或用燈心蔥入水酒內煎,去 燈心蔥,調五苓散。若痛入腹,逆上攻心,至成嘔逆,先 用鹽酒下養正丹,次用生料五積散加吳茱萸、茴香、 桃仁、延胡索,各炒入半錢。有因登高。傷外核以致 腫疼,或小便出血,或小便不通。宜五苓散和「復元通 氣散服。」
有陰㿗大如斗。諸藥不能效者。宜當歸四逆湯。加生 薑、茱萸。曾用之效。
《樓英醫學綱目》
编辑
運氣為疝
编辑疝痛,屬足厥陰肝經也,小腹亦肝經也。故疝痛與小 腹痛同一治法。所謂疝者,睪丸連小腹痛也。其痛有 獨在睪丸者,有獨在小腹偏於一邊者;有睪丸如升 斗者,㿗疝是也。又立臥出入往來者,狐疝是也。 運氣小腹痛有三:一曰肝病,小腹引脅痛是也。《經》云: 「厥陰之復,少腹堅滿,裏急暴痛」,是風氣助肝盛而然, 治法當瀉肝也。又云:「歲金太過,民病兩脅下痛,小腹 痛。」又云:「歲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脅痛,小腹 痛。」又云:「歲土不及,風乃大行,民病腹痛。復則胸脅暴 痛,下引小腹者,是燥邪攻肝虛而然,治法當補肝瀉 金也。」又寒氣客於厥陰之脈,則血泣脈急,故脅與小 腹相引痛者,治法亦同也。
二曰小腸。其病小腹引睪丸,腰脊痛是也。《經》云:「少陰 之脈,心下熱,善饑,臍下痛。」又云:「少陰之復,燠熱內作, 小腹絞痛」者,是熱助小腸盛而然,治法當瀉小腸也。 又太陽在泉,寒淫所勝,與太陽之復,皆病小腹控睪, 引腰脊,上衝心痛。及太陰司天,大寒且至,病小腹痛 者,是寒邪攻小腸虛而然,法當補小腸,瀉寒邪也。 三曰膀胱。其病小腹痛腫,不得小便是也。《經》云:「太陰 在泉」,病小腹痛腫,不得小便者,是濕邪攻膀胱,虛而 然,治法當補膀胱,瀉濕土邪也。
夫滑脈關已上見者為大熱,蓋陽與陽併也,故大熱。 滑脈尺部見為大寒,生㿗疝。滑脈者,命門、包絡之名 也,為丙丁火熱併於下,蓋丙丁不勝壬癸,故從寒水 之化而生㿗疝。 運氣㿗疝有一,《經》云:「陽明司天,燥淫所勝,丈夫㿗疝, 婦人小腹痛。」又云:「陽明之勝,外發㿗疝者,是燥邪攻 肝,氣虛而然,治法當補肝瀉燥金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