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二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二十卷目錄
河部彙考四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二十卷
河部彙考四
编辑考
编辑按:《水經》,「河水又東過平陰縣北,湛水從北來注之。」河 水又東逕河陽縣故城南。〈注〉《春秋經書》:天王狩於河 陽,壬申,公朝于王所,晉侯執衛侯而歸于京師。《春秋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冬,會於溫,執衛侯。」是會也,晉侯 召襄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 以訓。」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言非其狩地。服虔、賈逵 曰:「河陽,溫也。」班固《漢書·地理志》、司馬彪、袁崧《郡國志》 《晉太康地道記》《十三州志》:「河陽別縣,非溫邑也。漢高 帝六年,封陳涓為侯國,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曰: 「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緣生《述征記》曰:「踐土今治坂 城,是名異春秋焉。非今河北見者,河陽城,故縣也,在 治坂西北,蓋晉之溫地,故群儒有溫之論矣。」《魏土地 記》曰:「治坂城,舊名漢祖渡,城嶮固,南臨孟津河,洛陽 西北四十二」里,故鄧鄉矣。
河水又逕臨平亭北。〈注〉《帝王世紀》曰:「光武葬臨平亭 南,西望平陰者也。」
河水又東,逕洛陽縣北。〈注〉河之南岸有二:〈宋本作一〉碑北 面題云「洛陽北界水二渚分為之也。」上舊有河平侯 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頒《世語》曰:「晉文王之世, 大魚見孟津,長數百步,高五丈,頭在南岸,尾在中渚。」 河平侯祠即斯祠也。
河水又東,逕平縣故城北。〈注〉漢武帝元朔三年,封濟 北貞王子劉遂為侯國,王莽之所謂「治平」矣,俗謂之 「小平」也。有高祖講武場。河北側岸有二城相對,置北 中郎府,徙諸從隸府戶,并羽林、虎賁領隊防之。河水 南對首陽山,《春秋》所謂「首戴」也。《夷》《齊》之歌所矣,曰「登 彼西山。」〈宋本作夷齊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上有夷、齊之廟,前有二 碑,並是後漢河南尹廣陵陳導、洛陽令徐循與處士 平蘇騰、南陽何進等立,事見其碑。又有周公廟,魏氏 起元武觀於芒垂,張景陽《元武觀賦》所謂「高樓特起 竦跱」《嶢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飆也。朝廷有 〈當作又古通用〉置冰室於斯阜,室內有冰井。《春秋左傳》曰:「日 在北陸而藏冰。」常以十二月採冰於河津之隘,峽石 之阿,北陰之中,即《邠詩》二之日鑿冰沖沖矣,而內於 井室,所謂納于陵陰者也。河南有鉤陳壘,世傳武王 伐紂,八百諸侯所會處,《尚書》所謂不期同時也。紫微 有鉤陳之宿,主鬥訟兵陣。故遁甲攻取之法,以所攻 神與勾陳并氣,下制所臨之辰則「秩。」〈疑誤〉「禽敵」,是以壘 資其名矣。「河水至」,〈謝作由一作於〉「斯有盟津之目。」《論衡》曰:「武 王伐紂。升舟陽侯波起。疾風疾。」〈當作逆〉流,武王操黃鉞 而麾之,風波畢除。中流,白魚入於舟燌以告天,與八 百諸侯咸同此盟,《尚書》所謂不謀同辭也。故曰孟津, 亦曰盟津,《尚書》所謂東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 《晉陽秋》曰:杜預造橋於富平津,所謂造舟為梁也。又 謂之曰陶河。魏尚書僕射杜畿以帝將許〈魏志云帝將幸許〉 試樓船覆於陶河,謂此也。昔禹治洪水,觀於河,見白 面長人,魚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圖》而還於淵。及 子朝篡位,與敬王戰,乃取周之寶玉,沈河以祈福。後 二日,津人得之於河上,將賣之,則變而為石。及敬王 位定,得玉者獻之,復為玉也。
河水又東,浿水入焉。〈注〉《山海經》曰:「和山,上無草木而 多瑤碧,實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典。」〈山海經作五曲〉「九水出 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陽多蒼玉,吉神,泰逄司之。」是 于《萯山》之陽。〈山海經作是好居於萯山之陽〉出入有光。《呂氏春秋》曰: 「夏后氏孔甲田於東陽萯山,遇大風雨,迷惑入於民 室。」皇甫謐《帝王世紀》以為即東首陽山也,蓋是山之 殊目矣。今於首陽東山無水以應之。當是今古世懸, 川域改狀矣。昔帝堯修壇河洛,擇良議沈率舜等升 於首山而導河渚。有五老遊焉,相謂《河圖》,將來告帝, 以期知我者,重瞳也。五老乃翻為流星。而升於昴。即 於此也。〈論語比考讖曰堯與舜等遊首山觀河渚有五老遊河一老曰河圖將來告帝期河圖將 浮龍銜玉苞刻版題命可卷金泥玉撿書成知我者重瞳黃姚歌訖五老飛入於昴〉 又東,沛水注焉。又東過鞏縣北。〈沛當作濟 注〉河水於此有 五社渡,為五社津。建武元年,朱鮪遣持節使者賈彊 討難,將軍蘇茂將三萬人,從五社津渡,攻溫。馮異遣 校尉與寇恂合擊之,大敗,追至河上,生擒萬餘人,投 河而死者數千人。縣北有山臨城,謂之崟㟲丘。其下 有穴,謂之鞏穴,言潛通浦,北達於河。直穴有渚,謂之 鮪渚。成公子安《大河賦》曰:「鱣鯉王鮪暮來遊」,《周禮》:「春薦鮪。」然非時,及佗處則無故河。自鮪穴已上,又兼鮪 稱。《呂氏春秋》稱「武王伐紂,至鮪水,紂使膠鬲候周師」 即是。
洛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注〉洛水於鞏縣而東,洛汭北 對琅邪渚,入于河,謂之洛口矣。自縣西來而北流注 洛,清濁異流,皦焉殊別。應瑒《靈河賦》曰:「資虛川之遐 源,出崑崙之神丘,涉津洛之峻泉,播九道於中州」者 也。〈原賦虛作靈峻作版〉
又東過成皋縣北,濟水從北來注之。〈注〉河水自洛口 又東,左逕平高縣南。又東,逕懷縣南,濟水故道之所 入,與成皋分河水。
河水又逕黃馬坂北。〈注〉謂之「黃馬關。」孫登之去楊駿, 作《書與洛中故人處》也。〈晉書云武帝崩楊駿輔政百官德己公室怨望天下憤然 駿自知素無美望乃徵高士孫登遺以布被登截被於門大呼曰斫斫剌剌旬日託疾詐死後駿果敗死 於馬廄〉 河水又東,逕旋門坂北。〈注〉今成皋西大坂者也。昇陟 此坂而東趣成皋也。曹大家《東征賦》曰:「望河、洛之交 流,看成皋之旋門」者也。
河水東逕成皋大伾山下。〈孫云按史記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陽東山在衛 州黎陽南張揖云今成皋非也注〉《爾雅》曰:「山一成謂之伾。」許慎、呂忱 等並以為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為再成曰伾,亦或以 為地名,非也。《尚書·禹貢》曰:「過洛汭至大伾者也。」鄭康 成曰:「地喉也」,流。〈宋本作沇〉出伾際矣。然則大伾在河內修 武、武德之界,濟、沇之水與滎、播澤出入自此,然則大 伾即是山矣。伾北即《經》所謂「濟水從北來注之」者也。 今沛水自溫縣入河,不於此也,所入者奉、濟、〈舊本作溝〉《水 耳》,即溝。〈舊本作濟〉沇之故瀆矣。成皋縣之故伾,上縈帶伾 阜,絕岸峻周,高四十許丈,城張翕嶮,崎而不平,《春秋 傳》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即東虢也。魯襄公二年七 月,晉成公與諸侯會于咸。〈左傳作戚〉遂城虎牢,以逼鄭,求 平也。蓋修故耳。《穆天子傳》曰:「天子射鳥獵獸於鄭圃, 命虞人掠林,有虎在乎?」〈舊本作於〉《葭中》,天子將至,七萃之 士高奔戎生擒虎而獻之,天子命之為柙,畜之東虞, 是曰「虎牢」矣。然則「虎牢」之名,自此始也。秦以為關,漢 乃縣之。城西北隅有小城,周三里,北面列觀,臨河岧 《岧孤》。上景明中,言之壽春,路直茲邑,昇眺清遠,勢盡 川陸,羇途遊至,有傷深情。
「河水」南對玉門,〈注〉昔漢祖與滕公潛出濟於是處也。 門東對臨河,側岸有土穴,魏攻此。〈宋本作宋〉同州刺史毛 德祖,於虎牢戰,經二百日不剋。城唯一井,井深四十 丈,山勢峻峭,不容防捍。潛作地道,取井余頃,因公至 彼,故往尋之,其穴處猶存。
河水又東合汜水。〈汜音似汜水在成皋故城東 注〉水南出浮戲山, 世謂之曰「方山」也。北流,車關水出於嵩渚之山也。泉 發於層阜之上,一源兩枝,分流瀉注,世謂之石泉水 也。東流為索水,西注為車關。西北流,楊蘭水注之。水 出非山,西北流注為車關水。又西北,蒲水入焉。水自 東涌,西流,與車關水合,而亂流注於汜汜水。又北,右 合石城水。水出石城山,其山複澗,重嶺,攲疊若城。山 頂泉流,瀑布懸瀉,下有濫泉,東流洩注。邊有數十石, 畦畦有聲。〈宋本作數〉「野蔬巖側石窟數口,隱跡存焉」,而不 知誰所經始也。又東北流,注入於汜水。汜水下北合 鄤水,水西出婁山,至冬則煖,故世謂之「溫泉。」東北流, 逕田鄤谷,謂之田鄤溪水。東流注於汜水。汜水又北 逕虎牢城東,漢破司馬欣、曹咎,於是水之上汜水又 北流注于河。《征難賦》〈盧諶有征艱賦〉所謂「步《汜口》之芳草,弔 周襄之鄙館」者也。余按〈疑脫一先字〉儒之論周襄所居在 潁川襄城縣,是乃城名,非為水目。原夫致謬之由,俱 以「汜」、「鄭」為名故也,是為爽矣。又按郭緣生《述征記》、劉 澄之《永初記》並言高祖即帝位,於是水〈當有之字〉陽,今不 復知舊壇所在。盧諶、崔雲「亦言是矣。」余按高皇帝受 天命于定陶,汜水又不在此也。於是求壇,故為髣髴 矣。〈定淘汜水音泛取其汜愛而潤下〉 河水又東,逕板城北。〈注〉有津,謂之「板城渚口。」
河水又東,逕五龍塢北。〈注〉臨長河塢有五龍祠。應劭 云:「崑崙山廟在河東滎陽縣。」疑即此祠所未詳。 又東過滎陽縣,蒗蕩渠出焉。〈注〉大禹塞滎澤,開之以 通淮、泗,即《經》所謂「蒗蕩渠」也。漢平帝之世,河、汴決壞, 未及得修,汴渠東侵,日月彌廣,水門故處,皆在水中。 〈御覽引此作門閭故處後漢書王景傳作皆在河中〉漢明帝永平十二年,議治 汴渠,上乃引樂浪人王景問理水形便。景陳利害,應 對敏捷。帝甚善之,乃賜《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及以 錢帛。後作堤,發卒數十萬,詔景與將作謁者王昊共 防,築堤修堨。〈後漢書及玉海皆作王吳御覽引此亦作吳下作治渠築堤防修堨〉起自 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有餘里。景乃商度地勢,鑿山 開澗,防遏衝要,疏決壅積,十里一水門,更相洄注,無 復潰漏之患。明年,渠成,帝親巡行,詔濱河郡國置河 堤員吏,如西京舊制,景由是顯名。王昊及諸從事者 皆增秩一等。順帝陽嘉中,又自汴口以東,緣〈宋本作緣河〉 積石為堰河。〈宋本無河字〉「通淮」古。〈疑作古淮〉《口,咸》曰「金堤。」靈帝 建寧中,又增修石門,以遏淮口,水盛則通注,津耗則輟流。〈御覽作自汴河口以東緣河積石為堰通淮曰金堤〉 河水又東北,逕《卷》之扈亭北。〈注〉《春秋左傳》曰:「文公七 年,晉趙盾與諸侯盟于扈。」《竹書紀年》:「晉出公二十二 年,河絕於扈」,即於是也。
河水又東,逕八激堤北。〈注〉漢安帝永初七年,令謁者 太山于岑,於石門東積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衝波, 謂之「八激堤。」
河水又東,逕卷縣北。〈注〉晉、楚之戰,晉軍爭濟,舟中之 指可掬。「楚莊祀河,告成而還」,即是處也。
河水又東北,逕赤岸固北,而東北注之。又東北過武 德縣東,沁水從之。〈注〉河水自武德縣,漢獻帝延康元 年,封曹叡為國,即魏明帝也。
東至酸棗縣西,濮水東出焉。〈注〉漢興三十有九年,孝 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大發卒塞之。故班固云:「文 堙棗野,武作《瓠歌》。」謂斷此口也。今無水。
河水又東北通,謂之「延津。」〈注〉石勒之襲劉曜,途出於 此,以河冰泮為神靈之助,號是處為靈昌津。昔澹臺 子羽齎千金之璧渡河,陽侯波起,兩蛟挾舟。子羽曰: 「吾可以義求,不可以威劫。」操劍斬蛟,蛟死波休。乃投 璧於河,三投而輒躍出,乃毀璧而去,示無恡意。趙建 武中,造浮橋於津上,採石為中濟,石無大小,下輒流 去,用功百萬,經年不就。石虎親閱作工,沈璧於河。明 日,璧流渚上,波蕩上岸,遂斬匠而還。
河水又東燕縣故城北,則有濟水自北來注之。〈注〉河 水於是有棘津之名,亦謂之濟津,故南津也。《春秋?僖 公二十一年》,「晉將伐曹,曹在縣東,假道於衛。衛人不 許,還自南河」,即此濟也。〈宋本作濟即此也左傳作二十八年亦作還自南河濟〉 河水於是亦有「棘津」之名。晉伐陸渾,亦於此渡。宋元 嘉年,遣輔國將軍蕭斌率寧朔將軍王元謨北入,宣 威將軍桓護之以水軍守石濟,即此處也。
河水又東,淇水入焉。又東,逕遮害亭南。〈注〉《漢書溝洫 志》曰:「在淇水口東十八里,有金隄,隄高一丈。自淇口 東,地稍下,隄稍高,至遮害亭四五丈。又有宿胥口,舊 河水北入也。」
河水又東,右逕滑臺城。〈注〉有三重,中小城謂之滑臺 城。舊傳滑臺人自修築此城,因以名焉。城即故鄭廩 延邑也,下有延津。《春秋傳》曰「孔悝為蒯蹪所逐,載伯 姬于平陽,行于延津」是也。廩延南故城即衛之平陽 亭也。今時人謂此津為延壽津。宋元嘉中,右軍到彥 之留建威將軍朱修之守此城。魏軍南伐,修之執節 不下,其母悲憂,一旦乳汁驚出,母乃號踊告家人曰: 「我年老,非有乳時,念忽如此,吾兒必沒矣。」修之絕援, 果以其日陷沒城,故東郡治。《續漢書》曰:延熹九年,濟 陰東郡、濟北平源河水清。襄楷上疏曰:〈襄楷詳後漢書〉《春秋 注記》未有河清而今有之。《易乾鑿度》曰:「上天將降嘉 應,河水先清。」京房《易傳》曰:「河水清,天下平,天垂翼,地 吐妖,民厲疾。三者並作,而有河清。」《春秋》麟不當見而 見,孔子書以為異。河者,諸侯之相。〈宋本作象〉「清者,陽明之 徵,豈獨諸侯有窺京師也。」明年,宮車晏駕,徵解瀆侯 為漢嗣,是為靈帝。建寧四年二月,河水又清也。 又東北過黎陽縣南。〈注〉「黎侯國也。」《詩:式微》「黎侯寓于 衛」是也。晉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逕其東,其山上碑 云:『縣取山之名,取水之陽以為名也』。」王莽之魏丞也。 今黎山之東北故城,蓋黎陽縣之故城也。山在城西, 城憑山為基,東岨為河。故劉楨《黎陽山賦》曰:「南蔭黃 河,左覆金城。青壇承祀,高碑頌靈。」昔慕容元明自鄴 率眾南徙滑臺,既無舟楫,將保黎陽。昏而流澌,冰合 於夜中濟訖,旦而冰泮。燕民謂是處為天橋津。東岸 有故城,嶮帶長河,戴延之謂之逮明壘,周二十里,言 逮明,石勒十八騎中城,因名焉。郭緣生曰:「城袁紹時 築。」皆非也。余按,《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三年,鄭釐侯 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 枳道與「鄭鹿」,鄭鹿即是城也。今城內有故臺,尚謂之 鹿鳴臺,又謂之鹿鳴城,王元謨自滑臺走鹿鳴者也。 濟取名焉,故亦曰鹿鳴津,又曰白馬濟。津之東南有 白馬城,衛文公東徙渡河都之,故濟取名焉。袁紹遣 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關羽為曹公斬良以 報效,即此處是也。白馬有韋鄉、韋城故津亦有韋津 之稱,《史記》所謂「修武下武渡韋津」者也。河水舊於白 馬縣南泆〈當作決〉通濮、濟、黃溝,故蘇代說燕曰:「決白馬 之口」,魏無黃濟陽。《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師 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斷,尚 謂之白馬瀆。東逕鹿鳴城南,又東北逕白馬縣之涼 城北。《耆舊傳》云:「耆舊」〈二字疑衍〉東郡白馬縣之神馬亭,實 中層峙,南北二百步,東西五十許步,狀丘斬城也。自 外耕耘墾斫,削落平盡。正南有陟躔,陛上方軌是由。 西南側城有神馬寺,樹木修整。西去白馬津可二十 許里,東南距白馬縣故城可五十里,疑即《開山圖》之 所謂白馬山也。山下常有白馬群行,悲鳴則河決,馳 走則山崩。注云:「山在鄭」,故「此鄭也」,所未詳。劉澄之云
「有白馬塞」,孟達登之長歎,可謂於川土疏妄矣。亭上舊曰置源城縣治此。白馬瀆又東南逕濮陽縣,散入濮水,所在決會,更相通注,以成往復也。
河水自津東北逕涼城縣。〈注〉河北有般祠。《孟氏記》云: 「祠在河中,積石為基,河水漲盛,恆與水齊。」戴氏《西征 記》曰:「今見祠在東岸,臨河,累石為壁,其屋宇容身而 已,殊似無靈,不如孟氏所記,將恐言之過也。」
河水又東北,逕伍子胥廟南。〈注〉祠在北岸頓丘郡界, 臨側長河。廟前有碑,「魏青龍三年立。」
河水又東北,為長壽津。〈注〉《述征記》曰:涼城到長壽津 六十里,河之故瀆出焉。《漢書溝洫志》曰:「河之為中國 害尤甚,故導河自積石歷龍門二渠以引河。一則漯 川,即今所流也;一則北瀆,王莽時空。」〈一作塞〉故世俗名 是瀆為「王莽河」也。
故瀆東北逕戚城西。〈注〉《春秋·哀公二年》,晉趙鞅率師 納衛太子蒯瞶于戚,宵迷,陽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 今頓丘衛國縣西戚亭是也,為衛之河上邑。漢高帝 十二年,封將軍李必為侯國矣。
故瀆又逕繁陽縣故城東。〈注〉《史記》:「趙將廉頗伐魏繁 陽者也。」
北逕陰安縣故城西。〈注〉漢武帝元朔五年,封衛不疑 為侯國。
故瀆又東北,逕昌樂縣故城東。〈注〉《地理志》:「東郡之屬 縣也,漢宣帝封王稚君為侯國。」
故瀆又東北,逕平邑郭西。〈注〉《竹書紀年》:「晉烈公四年, 趙城平邑。五年,田公子居思伐趙鄙,圍平邑。十年,齊 田汾及邯鄲、韓舉戰于平邑,邯鄲之師敗,遂獲韓舉, 取平邑、新城。」
又東北逕元城縣故縣西北,而至沙丘堰。〈注〉《史記》曰: 「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故縣氏焉。」〈此出漢地志應劭注非史記也 疑定誤〉郭東有五鹿墟,墟之在左右,多陷城。《公羊》曰:「襲 邑也。」《說》曰:「襲陷矣。」《郡國志》曰:「五鹿墟,故沙鹿,有沙亭。 周穆王喪盛姬,東征,舍於五鹿,其女叔㛗屆此思哭, 是曰女㛗之丘」,為沙鹿之異名也。《春秋左傳》,僖公十 四年,沙鹿崩。晉史卜之曰:「陰為陽雄,土火相乘,故有 沙鹿崩。後六百四十五年,宜有聖女興其齊田乎!」後 王翁孺自齊徙元城,正直其地,日月當之。王氏為舜 後,土也,漢火也。王禁生政君,其母夢見月入懷。年十 八,詔入太子宮,生成帝,為元后,漢祚道沿。〈宋本作道污〉四 世稱制,故曰「火土相乘而為雄也。」及崩,大夫揚雄作 《誄》曰:「太陰之精,沙鹿之靈,作合於漢,配元生成者也。」 漢獻帝建安中,袁紹與曹操相襲於官渡,紹逼大司 農鄭元載病,隨軍屆此而卒。郡守已下,受業者衰,絰 赴者千餘人。元注五經讖緯、候歷天文,經通於世故。 范曄贊曰:「孔《書》遂明,漢章中輟矣。」縣北有沙丘堰者, 不遵其道曰「降」,亦曰「潰。堰」,障水也。
「至於大陸」,北播於九河。〈注〉《風俗通》曰:河,播也,播為九 河,自此始也,《禹貢》兗州九河既道矣,謂徒駭、太史、馬 頰、覆釜、胡蘇、簡潔、勾盤、鬲津也。同為逆河。鄭元曰:下 尾合曰逆河,言相承受矣。蓋所潤下之勢,以通河海, 及齊桓霸世,塞廣田居,同為一河。〈尚書中候云齊桓之霸遏八流以自 廣〉故自堰以北,館陶、癭陶、貝丘、鬲般、廣光、信都、東光、 河間、樂成以東,城地並存,川瀆多亡。漢世河決金堤, 南北離其害,議者常欲求九河故跡而川之,未知其 所。是以班固云:「自茲距漢,北亡八枝」者也。
河之故瀆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河水故瀆東 北逕發干縣北城西,又屈逕其北。〈注〉王莽之所謂《戢 楯》矣。漢武帝以大將軍衛青破左賢王功,封其子登 為侯國。
大河故瀆又東,逕貝丘縣故城南。〈注〉應劭曰:「《左氏》『齊 襄公田于貝丘是也』。」余按,京相璠、杜預並言在博昌, 即司馬彪《郡國志》所謂「貝中聚」者也。應注於此,事近 違矣。
大河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南。〈注〉《地理志》之所謂 厝也,王莽改曰厝治者也。漢安帝父孝德皇,以太子 被廢為王,薨於此,乃葬其地,尊陵曰甘陵。桓帝建和 元年,改曰甘陵縣,亦取名焉,是周之甘泉帀地也。陵 在瀆北,丘墳高巨,雖中經發壞,猶若層陵矣,世謂之 唐侯冢,城曰邑城,皆非也。昔南陽文叔良以建安中 為甘陵丞,夜宿水側,趙人蘭襄夢求改葬叔良,明循 水求棺,果於水側得棺半許落水。叔良顧親舊曰:「若 聞人傳此,吾必以為不然。」遂為移殯,醊而去之。大河 故瀆又東逕艾亭城南,又東逕平晉城南。今城中有 浮圖五層,上有金露盤,題云:「趙建武八年,比釋道龍 和上竺浮圖澄,樹德勸化」,與立神廟。浮圖以〈當作已〉壞 露盤尚存,煒煒有光明。大河故瀆又東北,逕靈縣故 城南,王莽之播亭也。河瀆於縣別出為鳴犢河。河水 故瀆又東,逕鄃縣故城東。呂后四年,以父嬰功,封子 佗龍為侯國,王莽更名之曰善陸。
大河故瀆又東逕平原縣故城西,而北絕屯氏三瀆, 北逕繹幕縣故城東北,西流,逕平原鬲縣故城西。〈注〉 《地理志》曰:鬲津也。王莽名之曰「河平亭。」故有窮后國也。應劭曰:「鬲偃姓,咎繇。後光武建武十三年,封建議 將軍朱祐為侯國。」
大河故瀆又北逕修縣故城東,又北逕安陵縣西。〈注〉 本修之安陵鄉也。《地理志風俗記》曰:「修縣東四十里 有安陵縣,故縣也。」又東北至東光縣故城西,而北與 漳水合。一水分
大河故瀆北出為「屯氏河」,逕館陶縣東,東北出。〈注〉《漢 書溝洫志》曰:「自塞宣防,河復北決於館陶縣,分為屯 氏河,廣深與大河等。成帝之世,河決館陶及東郡金 堤,上使河堤謁者王延世塞之,二十日堤成。」〈前漢志作三十 六日〉詔以建始五年為河平元年,以延世為光祿大夫。 是水亦斷屯氏故瀆。水之又東北,屯氏別河出焉。屯 氏別河故瀆又東北,逕信城縣,張甲出焉。《地理志》曰: 張甲河及瀆,首受屯氏別河於信城縣者也。張甲河 及瀆北絕。〈一本絕下有清字〉河。於廣宗縣清分為二瀆,左瀆 逕廣宗縣故城西,又北逕建始縣故城東。田融云,「趙 武帝」〈三字有誤〉二十二年,立建興,治廣宗,置建始、興德五 縣隸焉。
左瀆又北,逕經城東,繚城西,又逕南宮縣西北,注「絳 瀆。」右瀆又東北,逕廣宗縣故城南,又東北,逕界城亭 北,又東北,逕長樂郡武彊縣故城東。〈注〉長樂,故信都 也。晉太康五年,改從今名。
又東北逕廣川縣,與水故道合。又東北,逕廣川縣故 城西,又東逕棘津亭南。〈注〉「徐廣曰:『棘津在廣川。司馬 彪曰:『縣北有棘津城,呂尚賣食之困,疑在此也』』。」劉澄 之云:「譙郡酇縣東北有棘津亭,故邑也。呂尚所困處 也。」余按《春秋左傳》,「伐巢,克棘,入州」來,無「津」字。杜預《春 秋釋地》又言棘亭在酇縣東北,亦不云有津字矣。而 竟不知澄之於何而得是說。然天下以棘為名者多, 未可咸謂之棘津也。又《春秋昭公十四年》,晉侯使荀 吳帥師,涉自棘津,用牲于洛,遂滅陸渾。杜預《釋地》「闕 而不書。」服虔曰:「棘津猶孟津也。」徐廣《晉紀》又言,石勒 自葛陂寇河北,襲汲入向水,於方頭濟自棘。棘津在 東郡、河內之間。田融以為即石濟南津也。雖千古茫 昧,理世元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 驗。司馬遷云:「呂望。東海上人也。老而無遇。以釣于」〈當作 干〉《周文王》又〈脫一云字〉《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七十則 屠牛朝歌,行年九十,身為帝師。皇甫士安云:「欲隱東 海之濱,聞文王善養老,故入釣於周。」今汲水城亦言 有呂望隱居處。起自東海,迄於鄷雍,緣其逕趣,趙魏 為密,厝之譙宋,事為疏矣。
張甲故瀆又東北至修縣東會清河。〈注〉《十三州志》曰: 張甲河東北至修縣入清漳者也。
屯氏別河,東枝津出焉。東逕信成城南,又東逕信陽 縣故城南,清河郡北。〈注〉魏清陽,徙置也。
又東北,逕陵鄉南,又東北,逕東武城縣故城南,又東 北,逕東陽縣故城南。〈注〉《地理志》曰:「王莽更之曰胥陵 矣。俗人謂之高黎郭」,非也。應劭曰:「東武城東北三十 里有陽鄉故縣也,又東散絕,無復津逕。」
《屯氏別瀆》又東北,逕清河郡南,又東北,逕清河故城 西。〈注〉漢高六年,封王吸為侯國。《地理風俗志》曰:「甘陵 郡東南十七里,有清河故城者,世謂之鵲城也。」又東 北經繹幕縣南,分為二瀆。
屯兵別河北瀆,東逕繹幕縣故城南。東邑大河故瀆 又東北,逕平原縣枝津北出,至安陵縣遂絕。
屯氏別河北瀆又東北,逕重平縣故城南。〈注〉應劭曰: 「重合縣西南八十里有重平鄉,故縣也。又東北逕重 合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定縣故城南。漢武帝元朔四 年,封齊孝王子劉成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饒安縣 東南三十里,有定鄉城,故縣也。」
屯氏別河北瀆,又東入信陽縣,今無水。又東為咸河, 東北流逕陽信縣故城北。〈注〉《地理志》:「渤海之屬縣也, 東注於海。」
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東絕大河故瀆,又逕平原縣 故城北。東北枝津又出,東北至安德縣界,東會商河、 屯氏別河。
南瀆又東北于平原界,又有枝渠右出,至安德縣,遂 絕。〈孫云按上下文屯氏別河南瀆當相續〉
屯氏別河南瀆,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瀆東出,亦 通謂之「篤馬河。」〈注〉即《地理志》所謂「平原縣有篤馬河, 東北入海五百六十里」者也。
東北逕安德縣故城西,又東北逕臨齊城南。〈注〉始,東 齊未賓,大魏築城以臨之,故「城」得其名也。
又屈逕其城東,故瀆廣四十步。又東北,逕重丘縣故 城西。〈注〉《春秋:襄公二十五年》:秋,同盟重丘,伐齊故也。 應劭曰:「安德縣北五十里有重丘鄉,故縣也。」
又東北逕西平昌縣故城北。〈注〉北海有平昌縣,故加 西。漢宣帝元康元年,封王長君為侯國,故渠川派東 入般縣為般河,蓋亦九河之一道也。《漢書》稱「公孫瓚 破黃巾於般河」,即此瀆也。又東為白鹿淵,水南北三 百步,東西千餘步,深三丈餘。其水冬清而夏濁,渟而不流,若夏水洪泛,水深五丈,方乃通注般瀆。
又逕般縣故城北。〈注〉王莽更之曰「分明」也。
東逕樂陵縣故城北。〈注〉《地理志》曰:故都尉治伏琛。晏 謨言:「平原邑,今分為郡。」
又東北逕陽信縣故城南,東北入海。
屯氏河故瀆,自別河東逕甘陵之信鄉縣故城南。〈注〉 《地理志》曰:「順帝更名安平。」應劭曰:「甘陵西北十七里 有信鄉,故縣也。」
屯氏故瀆又東逕甘陵縣故城北,逕靈縣北,又東北 逕鄃縣,與鳴犢河故瀆合,上承大河故瀆於靈縣南。 〈注〉《地理志》曰:「河水自靈縣別出為鳴犢河者也。」 東北逕靈縣東,東入鄃縣,而北合屯氏瀆。〈注〉屯氏瀆, 兼鳴犢之稱也。又東逕鄃縣城北,東北合大河故瀆, 謂之口。《十三州志》曰:「鳴犢河東北至修入屯氏,考瀆 則不至也。」
「又東北,右過衛國縣南。又東北過濮陽縣北,瓠子河 出焉。」河水東逕鐵丘南。〈注〉《春秋左氏傳》哀公二年,鄭 罕達帥師,郵無恤御簡子,衛太子為右,登鐵丘,望見 鄭師,衛太子自投車下。即此處也。京相璠曰:「鐵丘名 也。」杜預曰:「在戚南河之北岸,有目城。」〈後漢志作聶城〉城,戚邑 也。有子路冢。河之西岸有竿城。〈舊本在河之有竿城吳作河北非今據宋 本改正〉《郡國志》曰:衛縣有竿城者也。河南有龍淵宮。武 帝元光中,河決濮陽,汜郡十六,發卒十萬人塞決河, 起龍淵宮。蓋武帝起宮於決河之傍,龍淵之側,故曰 「龍淵宮」也。
河水東北流而逕濮陽縣北,為濮陽津。〈注〉「故城在南, 與衛縣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隄、宣房堰。粵 在漢世,河決金隄,涿郡王遵自益州刺史遷東郡太 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隄決壞。遵躬率民吏,投沈 白馬,祈水神,河伯親執圭璧,請身填隄,廬居其上。吏 民皆走,遵立不動,水波齊足而止,公私壯其勇節。」 河水又東北,逕衛國縣南,東為郭口津。河水又東,逕 鄄城縣北。〈一作國名 注〉故城在河南一十八里,王莽之鄄 良也。沇州舊治,魏武創業,始自於此。河上之邑,最為 峻固。《晉八王故事》曰:「東海王越治鄄城,城無故自壞 七十餘丈,越惡之,移治濮陽。城南有魏使持節、征西 將軍、太尉、方城侯鄧艾廟,廟南有艾碑,秦建元十二 年,廣武將軍、沇州刺史、關內侯安定彭超立。河之南 岸有新城,宋寧朔」將軍王元謨前鋒入河所築也。北 岸有新臺,鴻基層廣高數丈,衛宣公所築新臺矣。《詩》 齊姜所賦也,為廬關津臺。東有小城,崎嶇頹側,臺枕 河,俗為之底閣城,疑故關津都尉治也,所未詳矣。 河水又東北,逕范縣之秦亭西。〈注〉《春秋經》書,「築臺於 秦」者也。
河水又東北,逕委粟津。〈注〉大河之北,即東武陽縣也。 左會浮水故瀆。〈注〉故瀆上承大河於頓丘縣而北出, 東逕繁陽故城南。故應劭曰:「縣在繁水之陽。」張晏曰: 「縣有繁淵。」《春秋?襄公二十年經》書:「公與晉侯、齊侯盟 于澶淵。」杜預曰:在頓丘縣南,今名繁淵。澶淵,即繁淵 也,亦謂之浮水焉。昔魏徙大梁,趙以中牟易魏。故《志》 曰:「趙南至浮水繁陽。」即是瀆也。
故瀆東絕大河,故瀆東逕五鹿之野。〈注〉晉文公受塊 於野人,即此處矣。京相璠曰:「今衛國縣西北三十里 有五鹿地,今屬頓丘縣。」
浮水故瀆又東南,逕國邑。〈注〉城北,故衛公國也,漢光 武以封周後也。
又東逕衛國縣故城南,古斟觀。〈注〉應劭曰:「夏有觀扈」, 即此城也。《竹書紀年》:「梁惠成王二年,齊田壽率師伐 趙,圍觀,觀降。」〈左傳曰夏有觀扈謂五觀及有扈也〉 浮水故瀆又東,逕河牧城而東北出。〈注〉《郡國志》曰:「衛, 故觀國,姚姓。有河牧城。」
又東北,入東武陽縣東入河。又有漯水出焉。〈注〉戴延 之謂之武陽也。《地理志》曰:「漯水出東郡武陽縣。今漯 水上承河水於武陽縣東南,西北逕武陽新城東,曹 操為東郡所治也。引水自東門石竇北注於堂池,池 南故基尚存。中城內又立一石,甚大。城西門名冰井 門,門內曲中冰井猶存,門外有故臺,號武陽臺,匝臺 亦有隅雉遺跡。」
河水又東,逕武陽縣東,范縣西,而東北流也。又東北 過東阿縣北。河水於范縣東北流為倉亭津。〈注〉《述征 記》曰:「倉亭津,在范縣界,去東阿六十里。」《魏土地記》曰: 「津在武陽縣東北七十里,津河,濟名也。」
河水又歷柯澤。〈注〉《春秋左傳襄公十四年》:「衛孫文子 敗公徒於柯澤者也。」〈今左傳作阿澤〉
逕東阿縣故城西,而東北出流注。〈孫云此下疑有鄧里渠三字注〉河 水枝津東出,謂之「鄧里渠」也。
又東北過茌平縣西。河自鄧里渠東北逕昌鄉亭北, 逕碻磝城西。〈注〉《述征記》曰:「嚚磝。」〈李云當作碻磝〉津名也。自黃 河泛舟而渡者,皆為津也。其城臨水西南,崩於河。宋 元嘉二十七年,以王元謨為寧朔將軍前鋒入河平 碻、磝,守之。都督劉義恭以沙城不堪守,召元謨,令毀城而還,後登城之,魏立濟州,治此也。〈玉海引此作後更城之魏置鎮 守名濟州關〉河水衝其西南隅,又崩於河,即故茌平縣也。 應劭曰:「茌,山名也。縣在山之平陸,故曰茌平也。」王莽 之功崇矣。《經》曰:「大河在其西,鄧里渠歷其東」,即斯邑 也。昔石勒之隸師懽屯耕於茌平,聞鼓角鞸鐸之聲, 於是縣也。〈十六國春秋云石勒年二十餘為并州刺史司馬騰所執枷送冀州賣充軍賞東至 平原賣與茌平人師懽為奴每屯耕於野常聞鞸鐸音勒以告諸奴諸奴亦聞之〉而與柳城 分河。
河水又與鄧里渠水上承大河於東阿縣西,東逕東 阿縣故城北。〈注〉故衛邑也。應仲瑗曰:「有西,故稱東。」魏 封曹雄為侯國。〈按魏志曹植自雍丘王徙封東阿王非侯國也宗室中亦無曹雄〉大 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 嘗煮膠以貢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 之名。縣出佳繒縑,故《史記》云「秦昭王服太阿之劍,阿 縞之衣」也。
又東北逕臨邑縣,與將渠合。又北逕茌平縣東,臨邑 縣故城西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北流,逕四瀆津。〈注〉 津西側岸臨河,有四瀆祠,東對四瀆口,河水東分濟, 亦曰「泲水受河也。」然滎口水右,斷門不通,始自是出, 東北流,逕九里,與清水合,放泲瀆也。自河入濟,自泲 入淮,自淮達江,水徑周通,故有四瀆之名也。昔趙殺 鳴犢,仲尼臨河而嘆。自是而返曰:「丘之不濟,命也夫!」 〈鳴犢國語作鳴鐸竇犨字〉《琴操》以為孔子臨狄水而歌云:「狄水衍 兮風揚波,船楫顛倒更相加。」余按臨濟,故狄也,是濟 所逕也,得其通稱。河水又逕楊墟縣之故城東,俗猶 謂是城曰陽城矣。河水又逕茌平城東,城內有故臺, 世謂之時平城,非也。蓋茌時音相近耳。
又東北過高唐縣界。〈注〉河水於縣,漯水注之。水自城 東北,逕東武陽縣故城南。應劭曰:縣在武水之陽,王 莽之武昌也。然則漯水亦或武水也。臧洪為東郡太 守,治此。曹操圍張超於雍丘,洪以情義請袁紹救之, 不許,洪與紹絕。紹圍洪,城中無食,洪呼吏士曰:「洪於 大義不得不死。諸君無事,空受此禍。」眾泣曰:「何忍捨 明府也。」男女八千餘人相枕而死,洪不屈,紹殺洪。邑 人陳容為丞,謂曰:「寧與臧洪同日死,不與將軍同日 生。」紹又殺之,士為傷歎。今城四周,紹圍郭尚存,水匝 隍壍于城東北,合為一瀆。東北出郭,逕陽平縣之岡 城西。《郡國志》曰:陽平縣有岡城亭,逕陽平縣故城東。 漢昭帝元平元年,封丞相蔡義為侯國。漯水又北絕 莘道,城之西北有莘亭。《春秋·桓公十年》,衛宣公使伋 使諸齊,令盜待於莘,伋壽繼殞於此亭。京相璠曰:「今 平陽陽平縣北一十里有故莘亭,道阨陳蹊,要自衛 適齊之道也。」望新臺於河上,感二子於宿齡。〈當作夙齡〉詩 人乘舟,誠可悲矣。今縣東有二子廟,猶謂之「孝祠」矣。 漯水又東北,逕樂平縣故城東,縣故清也。漢高帝八 年,封空中於清。〈史記年表云清簡侯空中漢功臣表作室中徐廣雲一作窒中索隱云窒 中姓也〉宣帝封許廣少弟翁孫於樂平,並為侯國,王莽 之清治矣。漢章帝建始中,更從今名也。漯水又北,逕 聊城縣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 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臺秀出,魯 仲連所謂「還高唐之兵,卻聊城之眾」者也。
漯水又東北,逕清河縣故城北。〈注〉《地理風俗記》曰:「甘 陵故清河,清河在南一十七里,今於甘陵縣故城東 南,無城以擬之,直東二十里有艾亭城,東南四十里 有此城,疑即清河城也。後蠻居之,故世稱蠻城。」 漯水又東北,逕文鄉城東南,又東北逕博平縣。〈注〉故 城南有層臺秀上,王莽改之曰「加睦」也。
右與《黃溝》同注「川澤。」〈注〉黃溝承聊城郭水,水泛則津 注,水耗則輟流。自城東北出,逕清河城南,又東北逕 攝城北,《春秋》所謂「聊、攝以東」也。俗稱郭城,非也。城東 西三里,南北二里,東西隅有金城城,卑下,墟郭尚存, 左右多墳壟。京相璠曰:「聊城縣東北三十里有故攝 城。」今此城西去聊城二十五六里許,即攝城者也。 又東逕文鄉城,又東南逕王城北。〈注〉魏太常七年,安 平王鎮平原所築,世謂之「王城。」太和二十三年,罷鎮, 立平原郡,治此城也。
黃溝又東北逕,左與漯水隱覆,勢鎮河陸,東出於高 唐縣大河,右迤東注漯水矣。〈注〉桑欽《地理志》曰:漯水 出高唐。余按,《竹書穆天子傳》稱:「丁卯,天子自五鹿東 征,釣於漯水,以祭淑人,是曰祭丘。己巳,天子東征,食 馬於漯水之上。尋其沿歷逕趣,不得近出高唐也。」桑 氏所言,蓋津流出次於所間也。俗以是水上承於河, 亦謂之源河矣。
漯水又東北,逕援縣故城西。〈注〉王莽之東順亭也。杜 預《釋地》曰:「濟南祝阿縣西北有援城。」
漯水又逕高唐縣故城東。〈注〉昔齊威王使盻子守高 唐,趙人不敢漁於河。即魯仲連子謂田巴曰:「今楚軍 南陽,趙伐高唐者也。」《春秋左傳》哀公十年,趙鞅帥師 伐齊,取黎及轅,毀高唐之郭。杜預曰:轅即援也。祝阿 縣西北有高唐城。
漯水又東北,逕漯陰縣故城北。〈注〉縣故黎邑也。漢武帝元光三年,封匈奴降王。王莽更名翼城。歷北,漯陰城南,伏琛謂之漯陽城。南有魏《沇州刺史劉岱碑》。《地 理風俗記》曰:「平原漯陰縣,今巨漯亭是也。」
漯水又東北,逕著縣故城南,又東北,逕崔氏城北。〈注〉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成請老,崔氏者也。」杜預 《釋地》曰:「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
漯水又東南,逕東朝陽縣故城南。〈注〉漢高帝六年,封 都尉華寄為侯國。《地理風俗記》曰:「南陽有朝陽縣,故 加東。」《地理志》曰:「王莽之修治也。」
漯水又東,逕漢徵君伏生墓南。〈注〉碑碣尚存,以明經 為秦博士,秦坑儒士,伏生隱焉。漢興,教於齊魯之間, 文帝撰《五經尚書大傳》,安車徵之年老不行,乃使掌 故歐陽生等受《尚書》於徵君,號曰「伏生」者也。
漯水又東,逕鄒平縣故城北。〈注〉有鄒侯國,舜後。姚,姓 也。
又東北《逕界》東,鄒城北。〈注〉《地理志》曰:「千乘郡有東鄒 縣。」
漯水又東北,逕建信縣故城北。〈注〉漢高帝七年,封婁 敬為侯國。應劭曰:「臨泲縣西北五十里,有建信侯城, 都尉治故城者也。」
漯水又東北,逕千乘縣二城間。〈注〉漢高帝六年,以為 千乘郡,王莽之建信也。章帝建初四年,為王國。和帝 永元七年,改為樂安郡,故齊也。伏琛曰:「千乘城,齊城 西北一百五十里,隔會水,即漯水之別名也。」
又「東北為馬常坈。」〈玉篇有坈字而勇切云地名也按此注里數則坈是藪澤之名 注〉 坈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亂河枝流,而入於海。河 海之饒,茲焉為最。《地理風俗記》曰:「漯水東北至千乘 入海。河盛則通津委海,水耗則微涓經流。書浮于濟、 漯亦是水者也。」
又東北過楊墟縣東,商河出焉。〈注〉《地理志》曰:「楊墟,平 原之隸縣也。漢景帝四年,以封齊悼惠王子將廬為 侯國也。城在高唐城之西南,經次于此,是不北也。商 河首受河赤漯水及澤水所潭水也,淵而不流,世謂 之清水。」自此雖沙漲填塞,厥跡尚存。歷澤而北,俗謂 之落里坈。逕張公城西。又北,重源潛發,世謂之落里 坈,亦曰小漳河。商、漳聲相近,故字與讀移耳。 商河又北,逕平原縣東,又逕安德縣故城南,又東北, 逕昌平縣故城南,又東逕般縣故城南,又東逕樂陵 縣故城南。〈注〉漢宣帝地節四年,封侍中史子長為侯 國。
商河又東,逕初鄉縣故城南。〈注〉高后八年,封齊悼惠 王子劉辟光為侯國也。王莽更之曰張鄉也。應劭曰: 「般縣東南六十里有初鄉城,故縣也。」
《沙溝水》注之。〈注〉水南出大河之陽,泉源之不合河者 二百步,其水北流注商河。
商河又東北流,逕馬嶺城西北而流,屈而東注,南轉 逕城東。〈注〉城在河曲之中,東海王越斬汲桑,于是城 商河。又東北,逕富平縣故城北。〈注〉《地理志》曰:「侯國也。 王莽曰安樂亭。」應劭曰:「明帝更名。」闞駰曰:「厭次縣,本 富平矣,車騎將軍張安世之封邑。」非也。按《漢書》,昭帝 元鳳六年,封右將軍張安世為富平侯。薨,子延壽嗣, 國在陳留別邑。魏郡《陳留風俗傳》曰:陳留尉氏縣安 陵鄉,故富平縣也。是乃安世所食矣,歲入租千餘萬。 延壽自以身無功德,何堪久居先人大國,上書減戶, 天子以為有讓,徙封平原,並食一邑,戶口如故,而稅 減半。《十三州志》曰:「明帝永平五年,改曰厭次矣。」按《史 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高帝六年,封元頃為侯國。徐 廣《音義》曰:「《漢書》作侯爰類。」〈舊本有一字字〉是知厭次舊名,非 始明帝,蓋復故耳。縣西有東方朔冢,側有祠,祠有神 驗,水側有雲城。漢武帝元封四年,封齊孝王子劉信 為侯國也。
商河又分為二水:南水謂之「長聚溝。」〈注〉東流傾注為 海溝。南海側有蒲臺,臺高八丈,方二百步。《三齊略記》 曰:「鬲城東南有蒲臺。秦始皇東遊海上,於臺上蟠蒲 繫馬,至今歲蒲生,縈委,若有繫狀,似水楊,可以為箭。」 今東去海三十里。
北水,世又謂之「白薄瀆。」〈注〉東北流注于海水矣。 大河又東北,逕高唐縣故城西。〈注〉《春秋左傳》。襄公十 九年,齊靈公廢太子光而立公子牙,以夙沙衛為少 傅。齊侯卒,崔杼逆光。光立,殺公子牙於句瀆之丘。衛 奔高唐以叛。京相璠曰:「本平原縣也,齊之西鄙也。大 河逕其西而不出其東。經言『出東』,誤耳。」
大河又北逕張公城,臨側河湄。〈注〉衛青州刺史張治 此,故世謂之「張公城。」水有津焉,名之曰「張公渡。」 河水又北,逕平原縣故城東。〈注〉《地理風俗記》曰:「原,博 平也,故曰平原矣。」縣故平原郡治矣。漢高帝六年置, 王莽改曰河平也。晉灼曰:「齊西有平原河,河水北過 高唐縣,即平原也。故《經》言河水逕高唐縣東」,非也。按 《地理志》曰:「高唐,平原也。」高唐,漯水所出,平原則篤馬 河導焉,明平原非高唐,大河不得出其東,審矣。 大河右溢,世謂之甘棗溝。〈注〉水側多棗,故俗取名焉「河盛則委泛,水耗則輟流。」
故瀆又東北,歷長隄,逕溫陰縣北。〈溫陰宋本作漯陰注〉東逕著 城北,東為陂淀,淵潭相接,世謂之《穢野薄》。
河水又東北,逕陽阿縣故城西。〈注〉漢高帝六年,封郎 中萬訴為侯國。應劭曰:「溫陰。」〈宋本作漯陰〉縣東南五十里 有「陽阿鄉」,故縣也。
又東北過漯陰縣北。河水自平原左逕安德城東,而 北為鹿角津。東北逕般縣樂陵初鄉厭次縣,故「南厭 次河。」〈注〉漢安帝永初二年,劇賊畢毫等數百,乘船寇 平原,縣令劉雄、門下小吏所輔浮舟追至厭次津,與 賊合戰,並為賊擒,求代雄,毫縱雄於此津。所輔可謂 「孝盡愛敬,義極君臣」矣。
河水又逕漯陰縣故城北。〈一作右逕 注〉王莽之臣武縣也。 河水又東北漯沃津。〈孫云漯沃誤漢志千乘郡有涇沃縣注〉漯沃縣故 城南,王莽之延亭者也。《地理風俗記》曰:「千乘縣西北 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縣也。」魏改為後部 亭,今俗遂名之曰「右輔城。」
河水又東,逕千乘城北。〈注〉伏琛之所謂「千乘北城」者 也。
又東北過黎城縣北,又東北過甲下邑,濟水從西來 注之。又東北入于海。
河水又東,分為二水,枝津東逕甲下城南,東南歷常 沇注濟。〈孫云按上文有馬常坈此疑當作坈注濟注〉經言濟水注:河水自 枝津東北流,逕甲下邑北,世謂之倉子城,非也。又東 北流入于海。《淮南子》曰:「九折注為海,而流不絕者,崑 崙之輸也。」《尚書禹貢》曰:「夾右碣石入于河。」《山海經》曰: 「碣石之山,澠水出焉。東流注于河。」河之入海,舊在碣 石,今川流可導,非禹瀆也。周定王五年,河徙故瀆,故 班固曰:「商碣周移也。」又以漢武帝元光二年,河又徙 東郡,更注渤海,是以漢司空掾王璜言曰:「往昔天嘗 連北風,海水溢西南,出侵數百里。故張君云:『碣石在 海中,蓋淪于海水也』。」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城屆 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半。〈宋本作城垂淪者半〉王璜之言,信而 有徵。「碣石入海」,非無證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