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99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九百九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九百九十二卷目錄

 紹興府部彙考十

  紹興府驛遞考

  紹興府兵制考

  紹興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九百九十二卷

紹興府部彙考十

编辑

紹興府驛遞考    通志縣志合載

编辑

山陰縣

蓬萊驛 在縣西北五里迎恩門外。

錢清驛 在縣西北六十里。明正德十年革。《衝要》七鋪 ,府前為總鋪。縣西北十里為青田鋪,又十里為高橋鋪,又十里為梅墅鋪,又十里為柯橋鋪,又十里為白塔鋪,又十里為錢清鋪。次衝要四鋪 :縣西南為鑑湖鋪,又十里為金家店鋪,又十里為赤土鋪,又十里為洪口鋪。偏僻三鋪 ,縣東北十里為昌安鋪,又十里為鹿山鋪,又十里為三江鋪。

會稽縣

東關驛 ,在縣東九十里,即古東城驛。門樓三間,正廳三間,穿堂三間,後堂三間,房四,文行、忠信、正從鋪陳各一副。

站船 隨船正從鋪陳各一副。

紅船 隨船正從鋪陳各一副

舊驛在曹娥鋪右二百步,其左即曹娥舊壩,隔江岸二里許,泥濘難行。嘉靖間,里人共捐產開河,由曹娥場起,至鳳凰山下,移驛於壩邊,臨江滸,東近上虞。凡各上司往來差役,以江心為界,有站船、紅船、河船等水手,值馬夫,把門諸官,隨夫役,其擔負扯牽等項,名曰「募夫。」 募夫向有夫頭領縣工食,雇夫應用,工食入手,往往逃竄。三院司道及汛兵往來鎖栲,居民不遑寧居。萬曆年間,知縣某立法將募夫工食給附近十三、四、五都里長,免其雜項差役,承值募夫。

皇清順治年間,大兵過往如織,里長不能供應今兵。

役已寧,民始休息。總督趙嚴禁「拖遞」 等弊,碑立塔橋邊。

郵舍 俗呼為「急遞鋪」 ,每鋪計程十里,廳屋三間,日晷一座,各有鋪司鋪兵並出五雲門、五雲鋪  、織女鋪  、皋部鋪。

茅洋鋪  ,陶堰鋪  ,瓜山鋪。

黃家堰鋪 ,東關鋪  ,白米堰鋪。

曹娥鋪  ,小江鋪  ,桑盆鋪。

周家堰鋪

蕭山縣

日邊驛  。漁浦驛  。《夢筆驛》。

錢清驛

西興驛 在西興鎮運河南岸。元至正二十五年重建。廳三間。廳之東為轎房,西為茶房,各一間,川堂一間,後軒三間,廚房三間,左右廂六間,譙樓三間。廳之西北隅為官廨,凡十有一間。嘉靖三十五年,令魏堂重修。儀門一間。萬曆十三年劉會建。驛丞一人,攢典一人,領水夫九十八名。明裁十八人,內山陰八名,會稽六名。岸夫九十六名,明裁六人。內馬夫十名,除諸暨一名,中船十隻,俱係官造。

鳳堰鋪  、沙岸鋪  、十里鋪。

新林鋪  白鶴鋪 以上五鋪,每鋪兵五人。《諸暨縣》。

館驛 ,在縣東一百六十步,即舊經使華驛也。唐初名待賓館。大曆中,令丘岳改諸暨驛。宋興國間,號新驛,改「皇華」 ,仍復使華。元改暨陽站,罷革,又為驛館。

急遞鋪舍 一十四處,每鋪廳屋三間,東西廊各六間。郵亭前門日晷鋪司一名,鋪兵六名。縣前鋪 鼓樓西。

十里鋪 在縣東十里

張駝鋪 在縣東二十里。

新店灣鋪 在縣東三十里。

櫟橋鋪 在縣東四十里。

楓橋鋪 在縣東五十里。即公館驛。

干溪浦 在縣東六十里。

古博嶺鋪 在縣東七十里。

桐樹嶺鋪 在縣南十里。

鯉湖橋鋪 在縣南二十里。

寒熱畈鋪 在縣南三十里。

李家橋鋪 在南四十里。

湖頭鋪 在縣南五十里。

羅嶺鋪 在縣南六十里,後以址改「公館。」 《餘姚縣》。

姚江驛 在治東一里許。嘉靖間重建。有大門三間,今廢。儀門五間有廳五間有川堂,一間有後寢,五間有池亭,三間有左右廊各十間,今盡圮。崇禎八年,上虞欲移驛於壩上,三院已允其議。邑民徐宗周詣闕上疏,事下撫按,推官夏雨金申詳舊制,不得變易,而邑令朱芾煌由此調任去。

皇清順治間,虞人復爭之部院,屬知府劉桓審定如

故舊官一員,吏一名,今裁。館夫八人,水夫六十七人,陸夫十八人,看管什物夫八人,今照舊。站船七座,今廢。正副鋪陳十六床,今廢。

寧波驛 今廢

郵鋪 初自縣前及南官道,置急遞凡六。其後緣海置衛所,增置北海道之鋪凡九。

縣總鋪 在治東四十步。

常家鋪 在治東十里

桐下湖鋪 在治東二十里,入慈谿界。

任渡鋪 在治西一十里。舊在治西七里,名「七里鋪。」

曹墅橋鋪 在治西二十里。

三十里牌鋪 在治西三十里,入上虞界。以上為「南官道急遞鋪。」

方橋鋪 在治西北三十里。

化龍鋪 在治西北四十里。

道塘鋪 在治西北四十五里。

四門鋪 在治西北六十里。

臨山衛前鋪 在治之西北六十二里,入上虞界。

眉山鋪 在治東北四十里。

擔山鋪 在治東北五十里。

蔡山鋪 在治東北六十里。

洋浦鋪 在縣東北七十里,入慈谿界。以上為「北海急遞鋪。」

上虞縣

曹娥驛 舊在縣西三十里梁湖鎮,名曹娥站。元大德癸卯,江濤衝壞,遷置縣治西。明洪武初,復移置舊所總管廟邊。嘉靖間,又移驛出江口。驛丞仍給夫船迎送使客往來。其舊址居民納價佃訖,額設站船五隻,紅船二隻,中河船二十四隻,小河船一十二隻。撐駕站船水夫每隻三名,紅船水夫每隻三名,中河船水夫每隻二名,小河船每隻一名,共水夫八十一名,走差岸夫五十一名,館夫三名。餘姚「協濟」 站船二隻,工食料價俱餘姚支給。「分守道」 座船一隻,餘上二縣朋造。

金罍驛 在縣東等慈寺西。宋慶元中,令施廣求改「旌麾亭」 為之。今久廢。

池湖驛 在縣西南五十里。久廢。

百官驛 在百官市南。明朝建,隨革。今為梁湖巡檢司。

本邑東至下壩,接餘姚界;西至娥江,接會稽界。使客旁午,公文絡繹,是為孔道。故自縣治總鋪而東十里曰「通明鋪,二十里曰查湖鋪」 ,係一都界。「總鋪而西十里曰華渡鋪」 ,係二十二都界,「二十里曰蔡墓鋪,三十里曰新橋鋪」 ,係十都界。凡東西置鋪五所。

其西南一路,與夫沿江而上,通新嵊、天台至臨海,為兵巡道駐劄之所,故去縣西三十里曰崑崙鋪。「西南四十里曰蒿陡鋪」 ,係十一都界。「七十里曰池湖鋪」 ,別有旱路。亦「七十里曰蔡山鋪。」 「八十里曰十五板橋鋪」 ,係十三都界。凡置鋪亦五所。

其西北一路,乃臨山衛瀝海所經由之道,院司時或按臨,或委官查覆,故去縣北六十里曰夏蓋鋪,別有路亦六十里曰烏盆鋪,係五都界。去縣西北七十里曰達浦鋪,係七都界。八十里曰瀝海鋪,係八都界。凡置鋪四所。

「通、總鋪共置一十五所。」 鋪舊制各有郵亭、廳廊、門房,繚以周垣,設鋪司兵以守候,其兵數、工食多寡,以衝僻為差,第歲久圮壞,缺於修治。今惟總鋪在縣治側,兼為羈候之所,完葺如舊,餘多荒廢,止存基址而已。

嵊縣

訪戴驛 在縣左。嘉定六年,令史安之移置東曦門外五十五步。元至元中,置驛縣北六十里《三界》。

嵊惟南北為通衢,故鋪在南北凡八所。

縣前二十步曰《總鋪》。

由總鋪渡江而南,五里曰「五里鋪」 ,又十里曰「天姥鋪」 ,新昌縣境界。

由總鋪而北八里曰「八里鋪」 ,一名「迎恩鋪。」 又十里曰「禹溪鋪。」 又十里曰「仙巖鋪。」 又十里曰「楮林鋪。」 又十里曰「上館鋪。」 五里至三界上虞、會稽二縣境界。

館「各有廳三間,有廊房,有郵亭,有門,繚以周垣。明弘治間,知縣臧鳳及徐恂重修。」 萬曆十四年,知縣萬民紀重修。四十六年,知縣張時陽重修。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張逢歡、典史毛鼎鉉重修《總鋪》。

驛使一人,鋪司一人,鋪兵五人,各鋪鋪司一人,鋪兵四人,縣吏一人總領之,是曰「鋪長。」 各鋪鑼、鼓、旗帽、傘燈、日晷之類俱全。

新昌縣

《市西》鋪 司兵五名。

三溪鋪  ,柘溪鋪  ,小石佛鋪。

《赤土鋪  》,《斑竹鋪  》,《會墅鋪》。

冷水鋪  、關嶺鋪 :每鋪司兵四名。

以上九鋪,各為屋三楹,旁列兩廂,中為一亭,繚以周垣,榜曰「某鋪。」 各設司兵共計三十七名以急遞焉。

紹興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紹興府城守營副將一員,都司二員,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

馬戰兵一百八十名,步戰兵三百二十名,守兵一千一百六十七名。

紹興衛守備一員,康熙十年改印運。前幫左所千總一員,改後幫領運。右所千總一員,改後幫領運。中所千總一員,改前幫領運。前所千總一員,改溫州衛後幫領運。後所千總一員,改台州衛前幫領運。

紹興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

穀屬

早稻 六月即熟

《紫口甲 》觜微紫,粒細。

朝穧 俗謂之「老鴉烏。」

《麤稈   》「細稈   細珠。」

《早白黏 》,越人謂芒為「黏。」

晚白黏

《料水》白 ,歲遇甚潦,輒能長出水上。

《餘杭白 》粒圓而白,俗傳種自餘杭來。

《稚蒙 》,粒粗而黏最短。

《鳥㘅來 》,實類餘杭白,而色稍青,鵝腳黃。

《葉下藏 》,穗低而葉昂。

《健腳青 》熟時莖挺而色猶青。

宜興白 種自宜興來。以上俱秔類,宜炊榧糯   。青稈糯  。水鮮糯。

羊鬚   胭脂,糯  早黃黏。

秔粟   糯粟   《黃殼》糯,《紅黏》糯 ,其芒赤,糯之佳者。

《木粟 》稈尖幾徑寸,苗如蘆高丈餘。粒比粟殊大,皮黑性黏。

稷 ,越人謂之「穄粟。」

大麥 秋種,立夏前熟。

晚大麥 穗長而子多,與小麥齊熟。

六稜麥  、《中早麥》。

「《紅黏》糯麥 堪作酒。」 以上俱大麥。

小麥 小滿前熟

早白麥

《松蒲麥 》,芒禿如松房。

娜麥 「穗如大麥」 ,以上俱小麥。

蕎麥 :「三稜而赤,七月種,九月熟。」

烏豆   、白豆   、「青豆」

褐豆   、赤豆   、「菉豆」

茶菉豆  、赤小豆  、白小豆。

豌豆   、《七日豆》

《三收》豆 ,黑豆之小者,一歲三熟。

白匾豆 其黑者曰「白眼豆。」

羅漢豆 「蠶月熟」 ,又名「蠶豆。」

虎爪豆 :粒斑而大,九月熟。

刀豆 :莢長幾尺而厚,形似刀,醬食之佳。豇豆 莢長尺餘,最長而極軟,俗呼之為「裙帶豆。」

菰米 彫胡也

蔬屬

「蕺 」 ,昔越君所嗜「府城《蕺山》」 以此名。

油菜 其子可打油

白菜   、青菜   、芥菜

甜菜 :有冬、夏二種。

苦菜   、《萵苣菜  》《菠稜菜》。

薺菜   薹菜

芹 :一名「水英」 ,產白馬山者最美。

莧 :有紅、白、紫三色。

茼蒿

《萊菔 》即「蘿蔔。」

越瓜 《本草》云:「生越中。」

王瓜   、青瓜   、絲瓜

冬瓜

南瓜 :種自吳中來,易蕃。大如冬瓜而圓茄 ,又名「落蘇。」

水茄 :亦名銀茄,形如雞卵,云是《新羅種。瓠 四月熟,至六月不食》。

蓴菜 如荇菜而紫

茭白 《嘉泰志》云:「今謂之茭首。」

蔓青 或云即萊菔,非也。自別一種。

仙人菜 春夏雷雨驟作,俄產白水山,崖石立采可得,移時亡種。

芋 有水陸二種

薯蕷

筍 越中產最多,四時不絕。

蕨 越山谷間多有,土人不知食。

菌 :《呂氏春秋》:「菜之美者,越路之菌。」

木耳   石耳 ,生四明山絕壁,少微山亦有。

石芥 亦產四明山

蔥    、韭    、蒜。

薤    ,薑    荽。

果屬

楊梅 《嘉泰志》:「出項里,何塔,六峰塘裡。」

橘 :《述異記》:越多橘園,越人歲稅謂之棖橘、戶柚 。」 《列子》:「吳越有木曰櫾,碧實皮青,實丹而味酸。」 「《爾雅音義》:「櫾,亦作柚。橙 ,味酸,祗可糖漬食之。又有甜者曰甜橙,香圓 似柚,而大如升。」

金橘   金柑   ,《柑》。

梅 :《嘉泰志》:「越州昌源梅最盛,實大而美。桃    夏白,桃  ,秋桃。」

「方桃   」 、匾桃   、《上原金桃》。

《十月桃  》,「廟山早緋桃。」

蕭山水蜜桃

杏 :《嘉泰志》:「越人謂鴨腳子為杏。」

李 《嘉泰志》:「會稽有蠟李。」

「麥熟李  。」 「迎瓜李  。」 《白淡李》。

《紫末李  》。《皺李》。

井亭李 出諸暨

《粉翠李 》,出餘姚。

茄李 :其實類茄,七月後熟。

柰 :《漢武內傳》:「會稽有果名棎,亦柰屬也。林禽 與柰絕相似,但差小。」

綠柿 ,會稽謂之「椑。」

紅柿   、牛心柿  、《八月白柿》。

丁香柿

《上虞》、蠟柿 ,亦椑之別也。

枇杷 始寧墅多樹此。又剡坑吳莊最多石榴 ,越人呼為「金龐」 ,避錢鏐諱也。

梨 越人目為「梨頭」 ,其實不如北方之美。櫻桃 有大小二種,蕭山者勝,他邑亦有之。銀杏 俗謂之「白果。」

榧子 :有麤、細二種。

棗 牛頭山、江塘者佳。

《白蒲棗 》,出蕭山。

《九熟棗 》,出諸暨。

栗 《本草》:「生山陰。」 陶隱居曰:「會稽最豐,諸暨形大皮厚不美。」

青櫺子 產四明山,其味極甘,其堅不可猝破山查 ,北人謂之「山裡果。」

《梧桐子  》《楮子》

考證

葡萄 :有「漿水」 、瑪瑙二種。

《木瓜 》《陶隱居》曰:「山陰蘭亭尤多。」

《西瓜   甜瓜 》嵊之西太平鄉產奇瓜,紺翠如筒。

菱 一名芰,《屈到》嗜芰,即此也。

芡 亦水產

藕 六七月間最佳,謂之「花下藕。」 又白蓮藕,最甘脆多液。又羅紋藕,生禹廟前,名最特出,他皆不逮。

荸薺 亦謂地栗

核桃

花屬

古梅 八邑皆有之,《山會》餘姚有名。

《紅梅 》城圃中及他邑皆有之。

千葉黃梅 剡中為多

《蠟梅 》「越中自宋來頗有,亦剡中勝花。」

《鴛鴦梅 》·《雙頭千葉》。

杜鵑花 ,以二三月杜鵑鳴時開。一名「映山紅」 ,一名「紅躑躅。」 會稽有二種,其一先敷葉後著花者,色丹如血。其一先著花後敷葉者,色差淡。越人多植庭檻間。

四時杜鵑花 《平泉草木記》:「稽山之四時杜鵑山茶花 ,會稽甚多。」

貞同 《平泉草木記》:「稽山之貞同,其花鮮紅可愛,而且耐久。」

《海榴花 》:即石榴花。

牡丹 自吳越時盛於會稽。時錢傅瓘為會稽,喜栽植牡丹,其盛若菜畦。

海棠 :《平泉草木記》:「木之奇者,會稽之海棠、木犀 ,有黃、白、紅三種,今人謂之桂。」

四季桂 《寶慶續志》云:「植在剡之雪館,城圃亦有之。」

百葉木芙蓉 《平泉草木記》:「會稽之百葉木芙蓉。」

碧桃 :《李光》云:「吾里桃花色白而多葉,跗萼皆碧,世謂之碧桃。」

千葉白桃 千葉緋桃 今鏡湖之西如花涇容山諸處,彌望連岡皆是。

杏花   李花

荼蘼 :有紅、白、黃三種。

《薔薇 》越中頗多,自昔見稱於人。

梔子花  丁香

石楠花 ,二月開。冬時,葉尤可愛。嵊山谷間多瑞香。花 生嵊西太白山,餘姚上虞亦有此花。木蘭 。吳蛻《鎮東監軍使院記》「大廈前木蘭特異,越城中稱為一絕。」

《白丁香 》剡山絕多。

凌霄花 ,其蔓倚木直上,山陰最多。

紫荊   ,紫微   木槿。

木筆花  山丹

芍藥 有紅、白二種,越中所植,其花大有過尺圍者,而嵊尤盛。

蘭 《越絕書》:「勾踐種蘭渚山,王右軍蘭亭是也。」 今會稽山甚盛。餘姚縣西南,並江有浦,亦產蘭,其地曰蘭墅。

蕙 餘姚江邊多產之,因名「蕙江。」

菊 :《嘉泰志》:「昌安門內朱通直莊,有佳菊數十種。」

《水仙 》宋元祐間始盛得名。

蜀葵 又有小者曰「錦葵」 ,俱有五色。

鳳仙花 有五色

雞冠花 亦有白者

萱花 越人謂之鹿蔥花。《毛詩》作諼草。

《洛陽花 》有五色,甚媚。

《芭蕉   石竹   》:《玉簪》

「剪春羅  」 ,剪秋羅,

午時花 午開子落

《長春花 》:即《月月紅》。

罌粟花 又名「米囊。」 有千葉,有單葉。

「蝴蝶花  。」 《金絲花》

荷花 亦曰芙蕖

木屬

松 《嘉泰志》:「臥龍及蕺山絕頂,有松數株,蓋百年之木。」

柏 有渾、側二種,又有一片如手掌者,名曰《手掌柏》。

檜 柏葉松身

檉 似柏而香,四明山為多。

桐 《本草圖經》:「生桐柏山谷。」

梓 《十道志》:「越城多生豫章樹,每風雨聞鐘鼓聲。」 豫章即梓也。

桑 越中多有之

櫟 ,《水經注》:「宋謝靈運與惠連聯句,刻孤潭櫟側。」

檀 可為車,宋南渡初,製五輅須檀為軸,取諸嵊。

《楝 有花》,詩人常道之。

椿 剡溪谷多此木

楮 :陸機《草木疏》:「江南以楮搗紙。」

柞 周處,《風土記》:「始寧剡界,山多柞木。」

樟 出嵊,他邑亦多有之。

櫧 越中在在有之,土人多用以作器。

橡 出嵊

《榧 平泉草木記》:「木之奇者,稽山之榧,然嵊尤多。」

皂莢 四明山皂莢樹絕大,劉樊於此飛昇。貝多木 ,出諸暨寶掌巖,相傳為寶掌禪師所植。

相思木 ,《平泉草木記》:「得稽山之相思木。」 《㯶櫚 十道志》:「會稽棕山,又剡山谷多植黃楊 。」 《四明山記》:「山生黃楊。」

榆    ,楊    柳。

槐    烏柏   冬青

楓    、槿    、杉

朴    椐

草屬

蓆草 越人取以為蓆,產多而利博。

莎草 :《釋草》:「云臺:夫須可以為笠,又可以為蓑。」 三白草 :產鏡湖畔。

𦶜 即白芷。「芸 」 即七里香。

《長生草 》又名「卷柏」 ,生四明山,雖甚枯槁,得水即蔥翠,甚為異也。

鹿胎草 :獵士陳惠度射鹿剡山,鹿孕而傷產,子死猶以舌䑛之,母亦死。其處生草,名曰「鹿胎草。」

恆春草 ,鄉人名為《千年潤》。

《鼓椎草  》《馬鞭草  》《旱蓮草》。

鴨跖草  、《馬鬚草  》《魚腥草》。

上青下白草

蘋 似槐葉,生道旁淺水中。

藻 水草之有文者

萍 一名蓱,無根而浮,常與水平。

《菖蒲 》越中有一種,葉有脊如劍,謂之「鴈蕩菖蒲。」

蓼 生水澤間

大蓼 一名馬蓼

蒲 ,宋餘姚尉楊襲璋留家於汝湖之東,植蒲數里,遂名其地曰「東蒲。」

葛 :《吳越錄》:「越王種葛於此,其民歌曰:『令我採葛以作絲』。」

蘆    ,荻    苕。

藍    苔

芝 有五色

竹屬

箭竹 其別名曰「篠。」

淡竹 可煮以為紙

苦竹 筍:味苦,不堪食。

「筋竹 」 越中處處有之,嵊為多。

慈竹 :冬月筍生竹外,繞其母,故又名孝竹。斑竹 :《述異志》:「越中有顧家斑竹,用以作床椅及他器具,甚清雅。」

對青竹 惟會稽頗多,彼人呼為「黃金間碧玉」 ,今或稱曰「閃竹」 ,又曰間竹,又云《越閃竹》。

紫竹 可為籥管,九節者佳。

黃竹 出蕭山

笙竹 《寶慶續志》云:「樂部作笙,率以會稽臥龍山為貴。」

角竹 :節高而疏,筍味淡,有斑色。

《方竹 》「中堅而外方。」

《公孫竹 》高不盈尺,可為几案之玩。

人面竹 剡山有之

蘆棲竹 :嵊嶀山有蘆棲灣。《竹譜》:「竹膚是蘆,桃枝竹 。作篾殊韌,堪作簟。」

石竹 :《山居賦》注:「石竹,本科叢大以充屋榱。巨者,竿挺之屬。」

桃枝石竹 ,小而密,人家多植之,以當籬援。水竹 依水而生,亦細密,人家亦以為宅援燕竹 ,越人以其燕來時出筍甚美,因以為名。筴竹 可煮為紙,幹細而直。

請幫助識別此字。竹 即筀竹,越中俱有,而剡為多。龍鬚竹 長而秀,節疏

鳳尾竹 :葉細小,亦慈竹別種,止產越耳。鳥屬。

鵲 一曰「乾鵲」 ,今俗呼「喜鵲。」

鶌鳩 :《釋鳥》云:「鶌鳩,鶻鵃。」音「骨嘲。」

斑鳩 :項有《繡文》斑。

鵓鳩 ,灰色,無項繡。

鳲鳩 即布穀,一名戴勝。

爽鳩 ,鷹也,至二月則化為布穀。

《鷓鴣 背》:臆前有白圓點文。

杜鵑 一名「子規」 ,越人謂之「謝豹。」

烏 孝鳥也

燕 舊說紫胸輕小者謂之越燕。

鶯 即倉庚,一名黃鸝,詩人謂之「黃鳥。」

鸛 :《拾遺記》:「鸛能聚水,巢上,故人多聚鸛鳥以禳火災。」 然往歲會稽市火,相去尚遠,忽有𤍟燄如流星,獨焚倉西鸛巢,鸛飛鳴空中,竟不能救。鵯鵊 ,鴉舅也。

「吐綬 生」 嵊太白山。

斲木 :口如錐,長數寸,常斲木食蟲。

鶺鴒 蓋雀之屬

《黃雀 》白露來,霜降去。

《畫眉 越》所在有之。

《拖白練 嵊》《玉岑》最多,尤可玩愛。

鷴 ,「白羽紅冠,腹下作灰青點。」

《雪姑 》,其色蒼白,冬月群飛,鳴則大雪。

雉    :鴇䳓   ,桑扈,百舌   。鴝鵒   ,練雀。

《竹雞   》黃頭   白頭翁。

鶻    ,《鷂    鶚》

《鸕鶿 》,漁人畜之以取魚。

鵜鶘  「形似鶚而大,高足。」

鷺 ,色雪白,頂上有絲,長尺餘,山陰瀕水人家多畜之,皆馴不去。惟「白露一日必籠之,不然飛去。」

鷗    鸂𪆟   ,鴛鴦鷸    鳧。

鴨 《尸子》:「野鴨為鳧,家鴨為鶩。」

鵝 ,晉王右軍愛鵝,今蕺山、蘭亭、金庭山皆有鵝池存焉。

獸屬

《牛 餘姚乳餅》特有名。

羊    豬

野豬 ,大者二、三百斤;四明山氓及野僧饜之,不以入市。

獾:豬   ,馬    驢。

鹿

麂 :《孔曄記》:「龍泉山有三足白麂。」

虎    、犬    、獾。

豺    ,竹、狗   。貓。

栗鼠   松鼠

鼷鼠 即甘鼠

猿 ,山家謂之「鞠侯。」

猴 ,《嘉泰志》:柳子厚云:「猴好踐稼蔬,所過狼籍。會稽山間,豆、麥、壺、麻、萊、菔、蔬果、竹萌之類,多為殘天衣,寺僧法聰令捕一老猴,被以衣巾,多為細縫,使不可脫,縱之使去。老猴喜得脫逃,跳趨其群,群望而畏之,皆捨去。老猴趨之愈急,相逐日行數十百里,其害稍息。」

兔    狐    ,牛尾貍。

玉面貍 新昌山中有之。

九節貍

獺 似狐而小

魚屬

石首魚 和蓴作羹,開胃益氣。

鯔魚 色黑如緇衣

春魚 似石首而小,歲以仲春至。

梅魚 小於春魚而頭大,最先,至梅花時有之。箬魚 萊。請幫助識別此字。類箬,細鱗紫色,即比目魚也。請幫助識別此字。魚: 皤腹細鱗。春夏之交,其鱗微黑,彈塗 甚小,水涸則跳,亦名跳魚。

烏鰂 :一名「纜風」 魚,風波稍急,即以鬚黏石為纜。

鱸 :鏡湖中小者纔數寸許,最珍。間有四腮者。鯉 ,越中在在有之。

鯽 :一名鮒。鏡湖中鯽纔數寸,蕭山、湘湖之鯽珍美。餘姚之燭溪、上林二湖者亦特佳。

鯰 越人謂鱸之小者為《鱸靸》。鯉之小者為《鯉花》。鯽之小者為《鯽核》。鱧之小者為鱧賸。鯰之小者為鯰篦。

鱖 亦桃花時肥

鱨 性浮而善飛躍,土人謂之「黃鱨。」

《白魚 》嵊嶀祠下巨潭,大者二三尺。

鮆 有二種。亦呼為魛魚。魛魚堪鱠。亦曰刀鮆魴 。一名鯿鱅 。亦作鰫。《上林賦》注:似鰱而黑鰱 。一名鱮,土謂之白鱮。

青魚   鯇    鯶銀魚 「浙河以北所產,大如指,此州所產,僅如箸末,而軟美過之。」

鰣魚 其大如著,味頗似建業之鰣魚,產餘姚之梅嶼溪。小麥熟時有,亦名「小麥魚。」

鱓 :「土人夏至以後始食,入秋則不食。」 鰻鱺 形似鱓。府城塔山有靈鰻、井鰍。

介屬

龜    鱉    ,黿。

蟹 :《酉陽雜俎》:「蟹八月腹內有芒,真稻芒也。長寸許,向東輸與海神。未輸,芒不可食。」

紫蟹 :產上河,色紫,其味尢雋。苦棟花時,挾子而至,語曰:「苦棟開,紫蟹來。」

黃甲 :形甚大,產海涯,其螯無毛。

《蟛𧑅 》小止可及寸,《沙蟹 》更小味亦下。

蚌    :蛤    蟶

蜆    螺

蚶 :亦名「瓦稜子」 ,田種者佳。

蛇 種類甚多

《吐蛈 》狀類蝸而殼薄。

蛙 似蝦蟆而長踦,瞋目如怒。

竹蛙 :春中能升高而鳴,吐白沫,懸竹樹間,沫中皆小黑子。

蝦蟆 《本草》一名蟾蜍。

蛤蚧 亦蛙之屬

海蝦 擣潑生,食以案酒,殊俊快。河蝦殼強,可烹食耳。又謝豹啼時,漁人賣小蝦,名「謝豹蝦。」 又有小蝦,大如糠覈,曰「糠蝦。」

水母 一名蝦䖳,形如覆帽而無口眼。今三江斗門海浦,潮退,人可拾取。

蟲屬

蠶 陽物也

蜂 有兩衙,應潮主之所在,眾蜂旋繞如衛。蛺蝶 粉翅有鬚,一名「蝴蝶。」

螢 :《月令》:「腐草為螢。」

「蚇蠖   」 「蝸牛   」 蚱蜢。

莎雞   、螻蛄   、蜈蚣

「蝘蜒   」 :《蜻蜓   蟬》。

貨屬

鹽 郡,蓋有鹽課司五焉:山陰則錢清,三江,蕭山則西興,會稽則曹娥,餘姚則石堰。鹽利甚博,商販畢集。

茶 。府城內臥龍山瑞龍茶,山陰天衣山丁堄茶,蘭亭花鄔茶,會稽日鑄嶺日鑄茶,陶宴嶺高鄔茶,秦望山小朵茶,東土鄉鴈路茶,會稽山茶、山茶,諸暨石筧茶,餘姚化安瀑布茶,童家嶴茶,上虞後山茶,嵊剡溪茶,蕭山新昌亦產茶,而名不甚著。陸羽《茶經》:「浙東以越州上餘姚縣生瀑布泉,號仙茗,大者殊異,小者與襄」 州同。《嘉泰志》:「日鑄嶺下有寺,名資壽」 ,其陽坡名「油車」 ,朝暮常有日產茶絕奇,故謂之「日鑄。」

筍乾 品亦多盛行,差亞於茶。名「花筍」 者,第一《出山會》。

酒 府城釀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師盛行,近省城亦多用之。豆酒者,以綠豆為麯也。近又有薏苡酒、地黃酒、鯽魚酒,造法大約同豆酒,而間出新意,味俱佳。其名「老酒」 者,味稍次而特多,醋 味香酢,過於他處。

羅 《嘉泰志》:越羅最名於唐,杜子美詩:「屢道之綾 。」 《嘉泰志》:今出於剡縣。昔所謂十樣花紋者,今不盡見,惟樗蒲綾最盛。名樗蒲者,以狀如樗蒲子。

縐紗 :《嘉泰志》:「剡出縐紗尤精,其絕品以為署中燕服,如絓冰雪。然雖剡之居人亦不能常得矣。」

縠 舊有輕《容生縠》,數十年來縠頗出於蕭山,雖未臻絕妙,然與吳中機工略相當矣。今羅綾縐縠,越中絕無織,惟絹紗稍有焉。

絹 ,山陰蕭姓織者頗佳,謂之「蕭絹。」

紗 《嘉泰志》:「蕭山紗以暑伏織者為上,秋織者為下,冬織者為尢下。」 今郡城間有織者。

白疊布 自一種,古所謂白㲲巾者也,今無之。山梭布 一名皺布,《嘉泰志》云:「頗有名」 ,亦出於諸暨,今無織者。

強口布 強口者,地名,去嵊十里。《嘉泰志》云:「以麻為之,機織殊粗,而商人販婦往往競取以與吳人為市。」

綿紬 八邑俱有

《絲紬 》:緝絲為縷,光亮有彩色。

木綿 今人直謂之布

「苧紗木綿 ,苧經綿緯」 ,山叟之佳服。

紙 越中昔時造紙甚多。韓昌黎《毛穎傳》,稱紙曰「會稽楮先生」 是也。

《側理紙 》小說:王右軍在會稽,桓溫求側理紙,庫中有五十萬,盡付之。桓溫云:「右軍不節籐紙 出嵊。」

《玉版紙 》:「瑩潤如玉。」

《敲冰紙 》嵊之極西,水深潔,山又多籐楮,敲冰時為之,益佳,蓋冬水也。

羅牋 用蜀人《魚子牋法》。

澄心堂紙 ,用南唐澄心堂樣。

剡硾 出嵊,用木椎擣治,堅滑不凝筆,光白可愛。有籐竹二種。

竹紙 :《嘉泰志》:「剡之籐紙,得名最舊,其次苔牋。」 然今獨竹紙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彷彿,遂掩籐紙矣。

黃紙   草紙

麻 有黃白二種

箬 篠葉也

菜油   、麻油   、桐油

柏油

燭 多以柏油作之,甚堅耐燒。

靛青   、蜂蜜   、黃蠟。

《銀 出》銀山,舊有禁,毋得擅開。

銅    錫

器屬

箭 《爾雅》:「東南之美,則有會稽之竹箭。」 越中有竹名箭,宜為矢。自漢以來,乃併謂矢為箭。雖用柳用楛,亦呼曰箭。

簟 。《西京雜記》:「會稽貢流黃簟。」

《竹夫人 》又名「青奴。」

竹扇   。蒲扇   。草蓆

苕箒茶盌 。陸羽《茶經》:盌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洪州次。或者以邢州處越州上,殊為不然。蓋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祕色器 ,曾慥《高齋漫錄》:「今人祕色器,世言錢氏有國日,越州燒進,為供奉之」 物,臣庶不得用之,故曰祕色。嘗見《陸龜蒙集》有《越器》詩,乃知唐已有祕色矣。然陸詩初無「祕色」 字,安知非越州昔有此器,而錢氏乃用為供奉耶?《嘉泰志》云:「今耀州陶器名曰越器。」 而《餘姚志》又稱:上林湖燒祕色磁器頗佳,宋時置官監窯焉,尋廢。今各邑亦俱有民窯,然所燒大率沙礶、瓦尊之類,不出境,亦粗拙不為佳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