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七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叔姪部紀事二
叔姪部雜錄
叔姪部外編
家範典第七十九卷
叔姪部紀事二
编辑《北齊書河間王孝琬傳》:「孝琬,文襄第三子也。天保元 年封。天統中,累遷尚書令。初,突厥與周師入太原,武 成將避之而東,孝琬叩馬諫,請委趙郡王部分之,必 整齊。帝從其言,孝琬免胄將出,帝使追還,周軍退,拜 并州刺史。孝琬以文襄世嫡,驕矜自負。河南王之死, 諸王在宮,莫敢舉聲,唯孝琬大哭而出。又怨執政,為」 草人而射之。和士開與祖珽譖之云:「草人擬聖躬也。」 又前突厥至州,孝琬脫兜鍪抵地云:「豈是老嫗須著 此。」此言屬大家也。初,魏世謠言:河南種穀,河北生白 楊樹頭金雞鳴。珽以說曰:「河南、河北、河間也。」金雞鳴, 孝琬將建金雞而大赦,帝頗惑之。時孝琬得佛牙,置 於第內,夜有神光照室。元都法順請以奏聞,不從。帝 聞,使搜之,得鎮庫槊幡數百。帝聞之,以為反。訊其諸 姬,有陳氏者,無寵,誣對曰:「孝琬畫作陛下形哭之。」然 實是文襄像,孝琬時時對之泣。帝怒,使武衛赫連輔 元倒鞭撾之。孝琬呼阿叔,帝怒曰:「誰是爾叔,敢喚我 作叔!」孝琬曰:「神武帝嫡孫,文襄皇帝嫡子,魏孝靜皇 帝外甥,何為不得喚作叔也?」帝愈怒,折其兩脛而死, 瘞諸西山。帝崩後,乃改葬。
《河南康舒王孝瑜傳》:孝瑜字正德,文襄長子也。養于 神武宮中,與武成同年相愛。將誅楊愔等,孝瑜預其 謀。及武成即位,禮遇特隆。帝在晉陽,手敕之曰:「吾飲 汾清二盃,勸汝於鄴酌兩盃。」其親愛如此。武成常使 和士開與胡后對坐握槊,孝瑜諫曰:「皇后天下之母, 不可與臣下接手。」帝深納之。後又言:趙郡王父死非 命,不可親。由是叡及士開皆側目。士開密告其奢僭, 叡又言「山東唯聞河南王,不聞有陛下。」帝由是忌之。 尒朱御女名摩女,本事太后,孝瑜先與之通。後因太 子婚夜,孝瑜竊與之言。武成大怒,頓飲其酒三十七 盃,體至肥大,腰帶十圍,使婁子彥載以出,酖之於車, 至西華門,煩熱躁悶,投水而絕。
《安德王延宗傳》:延宗,文襄第五子也。母陳氏,廣陽王 妓也。延宗幼為文宣所養,年十二,猶騎置腹上,令溺 己臍中,抱之曰:「可憐,止有此一箇。」問欲作何王,對曰: 「欲作衝天王。」文宣問楊愔,愔曰:「天下無此郡名,願使 安於德。」於是封安德焉。
《楊愔傳》:「愔字遵彥,一門四世同居,家甚隆盛,昆季就 學者三十餘人,學庭前有柰樹,實落地,群兒咸爭之, 愔頹然獨坐,其季父暐適入學館見之,大用嗟異,顧 謂賓客曰:『此兒恬裕,有我家風。宅內有茂竹,遂為愔 於林邊別葺一室,命獨處其中,常以銅盤具盛饌以 飯之,因以督厲諸子曰:汝輩但如遵彥謹慎,自得竹 林別室,銅盤重肉之食』。」
《太原王紹德傳》:紹德,文宣第二子也。武成因怒李后, 罵紹德曰:「汝父打我時,竟不來救。」以刀環築殺之,親 以土埋之。
《樂陵王百年傳》:百年,孝昭第二子也。孝昭初即位,在 晉陽,群臣請建中宮及太子,帝謙未許。都下百寮又 請,乃稱太后令,立為皇太子。帝臨崩,遺詔傳位於武 成,并有手書。其末曰:「百年無罪,汝可以樂處置之,勿 學前人。」大寧中,封樂陵王。河清三年五月,白虹圍日 再重,又橫貫而不達,赤星見,帝以盆水承星影而蓋 之。一夜,盆自破,欲以百年厭之。會博陵人賈德胄教 百年書,百年嘗作數敕字,德胄封以奏。帝乃發怒,使 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 見帝於元都苑涼風堂,使百年書敕字,驗與德胄所 奏相似,遣左右亂捶擊之。又令人曳百年遶堂,且走 且打,所過處血皆遍地,氣息將盡,曰:「乞命,願與阿叔 作奴。」遂斬之,棄諸池,池水盡赤,於後園親看埋之。妃 把玦哀號不肯食,月餘亦死。玦猶在手,拳不可開,時 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開。後主時,改九院為二十 七院,掘得一小屍,緋袍金帶,一髻一解,一足有靴。諸 內參竊言,百年太子也。或言太原王昭德。
《封隆之傳》:「隆之字祖裔,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 轉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從之。」孝琬字子倩,七歲 而孤,獨為隆之所鞠養,慈愛甚篤。
《盧文偉傳》:文偉族人勇,字季禮。初,從兄景裕俱在學, 其叔同稱之曰:「白頭必以文通,季禮當以武達,興吾 門在二子也。」
《崔昂傳》:「昂字懷遠,年七歲而孤,伯父吏部尚書孝芬嘗謂所親曰:『此兒終當遠至,是吾家千里駒也』。」《邢邵傳》:「邵字子才,事寡嫂甚謹,養孤子恕慈愛特深。 在兗州,有都信云。恕疾便憂之,廢寢食,顏色貶損。及 卒,人士為之傷心,痛悼雖甚,竟不再哭,賓客弔慰,抆 淚而已。其高情達識,開遣滯累,東吳以還所未有也。」 《司馬子如傳》:「子如性滑稽,而撫諸兄子慈篤,當時名 士並加欽愛,以此稱之。兄纂先卒。子膺之,字仲慶,少 好學。天平中,子如別封須昌縣公,迴授膺之。」
《魏收傳》:收從叔季景,有才學,歷官著名,並在收前。然 收常欺忽季景。收初赴并,頓丘李庶者,故大司農諧 之子也,以華辯見稱,曾謂收曰:「霸朝便有二魏。」收率 爾曰:「以從叔見比,便是邪輸之比。」卿邪輸者,故尚書 令陳留公繼伯之子也,愚癡有名,好自入市肆,高價 買物,商賈共所嗤翫。收忽季景,方之不遜,例多如此。 《周書宣帝紀》:「宣皇帝諱贇,字乾伯,高祖長子也。西陽 公溫,杞國公亮之子,即帝之從祖兄子也。其妻尉遲 氏有容色,因入朝,帝遂飲之以酒,逼而淫之。亮聞之, 懼誅,乃反。纔誅溫,即追尉遲氏入宮。初為妃,尋立為 皇后。」
《晉蕩公護傳》:護字薩保,太祖之兄卲惠公顥之少子 也。幼有志度,普泰初,自晉陽至涼,時年十七,太祖諸 子並幼,遂委護以家務,內外不嚴而肅。太祖嘗嘆曰: 「此兒志度類我。」大統十五年,太祖西巡,至牽屯山,遇 疾馳,驛召護。護至涇州見太祖,而太祖疾已綿篤,謂 護曰:「吾形容若此,必是不濟。」諸子幼小,寇賊未寧,天 「下之事,屬之於汝,宜勉力以成吾志。」護涕泣奉命。 《齊·煬王憲傳》:高祖崩,宣帝嗣位,以憲屬尊望重,深忌 憚之。時高祖未葬,諸王在內治服,司衛長孫覽總兵 輔政,而諸王有異志,奏令開府于智,察其動靜。及高 祖山陵還,諸王歸第,帝又命智就宅候憲,因是告憲 有謀,帝乃遣小冢宰宇文孝伯謂憲曰:「三公之位,宜 屬親賢。今欲以叔為太師,九叔為太傅,十一叔為太 保,叔以為何如?」憲曰:「臣才輕位重,滿盈是懼。三師之 任,非所敢當。且太祖勳臣,宜膺此舉。若專用臣兄弟, 恐乖物議。」孝伯反命,尋而復來,曰:「詔王晚共諸王俱 至殿門。」憲獨被引進。帝先伏壯士于別室,至即執之。 憲辭色不撓,固自陳說。帝使于智對憲,憲目光如炬, 與智相質。或謂憲曰:「以王今日事勢,何用多言?」憲曰: 「我位重屬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寧復圖存!但以老 母在堂,恐留茲恨耳。」因擲笏于地,乃縊之,時年三十 五。以于智為柱國,封齊國公。又殺上大將軍、安邑公 王興、上開府獨孤熊、開府豆盧紹等,皆以昵于憲也。 帝既誅憲無以為辭故託興等與憲結謀遂加其戮 時人知其冤酷咸云:「伴憲死也。」
《柳霞傳》:霞字子昇,河東解人也。幼而爽邁,神彩嶷然, 髫歲便有成人之量,篤好文學,動合規矩。其世父慶 遠特器異之,謂霞曰:「吾昔逮事伯父太尉公,嘗語吾 云:我昨夢汝登一樓,樓甚峻麗,吾以坐席與汝,汝後 名宦必達,恨吾不及見耳。吾向聊復晝寢,又夢將昔 時坐席還以賜汝,汝之官位當復及吾,特宜勉勵,以」 應嘉祥也。
《李穆傳》:「穆字顯慶,兄賢遠。太祖進穆侍中,又賜穆世 子惇安樂郡,又以賢子為平高郡守,遠子為平高縣 令,並加鼓吹。穆自以叔姪一家三人皆牧宰鄉里,恩 遇過隆,固辭不拜。孝閔帝踐阼,又別封一子為縣伯, 穆請迴封賢子孝軌,許之。」
《李遠傳》:遠子基,字仲和,以兄植被收,例合坐死,為季 父穆所請,得免。武成二年,除江州刺史。既被譴謫,常 憂懼不得志。保定元年,卒于位,年三十一。申公穆尤 所鍾愛,每哭輒悲慟,謂其所親曰:「好兒捨我去,門戶 豈是欲興。」
《王勇傳》:「勇,代武川人也。魏恭帝元年,進爵新陽郡公。 又論討茹茹功,別封永固縣伯。時有別封者,例聽回 授次子,勇獨請封兄子元興,時人義之。」
《韋叔裕傳》:「叔裕字孝寬。長子諶年已十歲,魏文帝欲 以女妻之,孝寬辭以兄子世康年長,帝嘉之,遂以妻 世康。」
《劉璠傳》:「璠子祥,字休徵。幼而聰慧,占對俊辯,賓客見 者皆號神童。事嫡母以至孝聞。其伯父黃門郎璆有 名江左,在嶺南聞而奇之,乃令名祥,字休徵。」
《豆盧寧傳》:寧字永安,封楚國公。初,寧未有子,養弟永 恩子勣,及生子讚,親屬皆請讚為嗣。寧曰:「兄弟之子, 猶子也,吾何擇焉。」遂以勣為世子。世以此稱之。及寧 薨,讚襲爵。
《柳慶傳》:「慶字更興,解人也。保定三年,又入為司會。先 是慶兄檜為魏興郡守,為賊黃寶所害。檜子三人皆 幼弱,慶撫養甚篤。後寶率眾歸朝,朝廷待以優禮。居 數年,檜次子雄亮白日手刃寶於長安城中。晉公護 聞而大怒,執慶及諸子姪皆囚之,讓慶曰:『國家憲綱, 皆君等所為,雖有私怨,寧得擅殺人也』。對曰:慶聞父 母之讎不同天,昆弟之讎不同國。明公以孝治天下何乃責於此乎?」護愈怒,慶辭色無所屈,卒以此免。 《盧柔傳》:柔字子剛,少孤,為叔母所養,撫視甚於其子。 柔盡心溫凊,亦同己親,宗族歎重之。
《裴文舉傳》:文舉字道裕,河東聞喜人也。叔父季和為 曲沃令,卒於聞喜川,而叔母韋氏卒於正平縣,屬東 西分隔。韋氏墳隴在齊境,及文舉在本州,每加賞募。 齊人感其孝義,潛相要結,以韋氏柩西歸,竟得合葬。 《張元傳》:「元字孝始,村陌有狗子為人所棄者,元見即 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 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 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無仁心 也。是以收而養之。」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未幾,乃有狗 母御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隋書李穆傳》:「穆薨,孫筠嗣。叔父渾忿其恡嗇,陰遣兄 子善衡賊殺之,求盜不獲。高祖大怒,盡禁其親族。初, 筠與從父弟瞿曇有隙,時渾有力,遂證瞿曇殺之。瞿 曇竟坐斬,而善衡獲免。」
《楊素傳》:「素弟約字惠伯,拜浙陽太守。其兄子元感時 為禮部尚書,與約恩義甚篤。既愴分離,形於顏色。帝 謂之曰:『公比憂悴,得非為叔邪』?元感再拜流涕曰:『誠 如聖旨』。約由是徵入朝。」
《許善心傳》:「善心字務本。宇文化及弒逆之日,隋官盡 詣朝堂謁賀,善心獨不至。許弘仁馳告之曰:『天子已 崩,宇文將軍攝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 有代終,何預於叔,而低徊若此?善心怒之,不肯隨去。 弘仁反走上馬,泣而言曰:『將軍於叔,全無惡意,忽自 求死,豈不痛哉!還告唐奉義以狀白化及,遣人就宅』』」 執至朝堂,化及令釋之,善心不舞蹈而出,化及目送 之曰:「此人大負氣。」命捉將來,罵云:「我好欲放你,敢如 此不遜!」其黨輒牽曳,因遂害之。
《李安傳》:「安字元德,高祖作相,引之左右,遷職方中大 夫,復拜安弟悊為儀同。安叔父梁州刺史璋時在京 師,與周趙王謀害高祖,誘悊為內應。悊謂安曰:『寢之 則不忠,言之則不義,失忠與義,何以立身』?安曰:『丞相 父也,其可背乎?遂陰白之。及趙王等伏誅,將加官賞, 安頓首而言曰:『兄弟無汗馬之勞,過蒙獎擢,合門竭 節,無以酬謝。不意叔父無狀,為兇黨之所熒惑,覆宗 絕嗣,其甘若薺。蒙全首領,為幸實多,豈可將叔父之 命以求官賞』』!」于是俯伏流涕,悲不自勝。高祖為之改 容曰:「我為汝特存璋子。」乃命有司罪止璋身。高祖亦 為安隱其事而不言。高祖嘗言及作相時事,因愍安 兄弟滅親奉國,乃下詔曰:「先王立教,以義斷恩,割親 愛之情,盡事君之道,用能弘獎大節,體此至公。往者 周歷既窮,天命將及,朕登庸惟始,王業初基,承此澆 季,實繁姦宄。上大將軍、寧州刺史、趙郡公李安,其叔 璋潛結藩枝,扇惑猶子,包藏不逞,禍機將發。安與弟 開府儀同三司、衛州刺史、黃臺縣男悊,深知逆順,披 露丹心,凶謀既彰,罪」人斯得。朕每念誠節,嘉之無已。 「庸,冊賞宜不踰時。但以事涉其親,猶有疑惑,欲使 安等名教之方,自處有地。朕嘗為思審,遂致淹年。今 更詳案聖典,求諸往事,父子天性,誠孝猶不並立,況 復叔姪恩輕,情禮本有差降,忘私奉國,深得正理。宜 錄舊勳,重弘賞命。」于是拜安、悊俱為柱國,賜縑各五 千匹,馬百匹,羊千口。復以悊為備身將軍,進封順陽 郡公。安謂親族曰:「雖家門護全,而叔父遭禍,今奉此 詔,悲愧交懷。」因歔欷悲感,不能自勝。先患水病,于是 疾甚而卒。
《李士謙傳》:士謙事母以孝聞。伯父魏岐州刺史瑒,深 所嗟尚,每稱曰:「此兒吾家之顏子也。」
《張虔威傳》:虔威字元敬,性聰敏,涉獵群書。其世父暠 之,謂人曰:「虔威,吾家千里駒也。」
《房彥謙傳》:「彥謙字孝沖,事伯父樂陵太守豹,竭盡心 力,每四時珍果,口弗先嘗。」
《裴矩傳》:「矩字弘大,襁褓而孤,及長好學,頗愛文藻,有 智數。世父讓之,謂矩曰:『觀汝神識,足成才士。欲求宦 達,當資幹世之務』。」矩始留情世事。
《突厥傳》:「初,攝圖以其子雍虞閭性軟,遺令立其弟葉 護處羅侯。雍虞閭遣使迎處羅侯,將立之。處羅侯曰: 『我突厥自木汗可汗以來,多以弟代兄,以庶奪嫡,失 先祖之法,不相敬畏。汝當嗣位,我不憚拜汝也』。雍虞 閭又遣使謂處羅侯曰:『叔與我父共根連體,我是枝 葉,寧有我作主,令根本反同枝葉,令叔父之尊下我 卑稚,又亡父之命,其可廢乎?願叔勿疑。相讓者五六 處。羅侯竟立是為葉護可汗,以雍虞閭為葉護』。」 《唐書任瓌傳》,「瓌字瑋,廬州合淝人。父七寶,陳將忠之 弟,為陳定遠太守。瓌早孤,忠撫愛甚,每曰:『吾子雖多, 庸保耳。所以寄門戶者瓌也』。」 《杜如晦傳》:「如晦弟楚客,少尚奇節,與叔父淹皆沒于 王世充。淹與」如晦有隙,譖其兄殺之,并囚楚客瀕死。 世充平,淹當誅,楚客請于如晦,不許。楚客曰:「叔殘兄, 今兄又棄叔,門內幾盡,豈不痛哉!」如晦感悟,請之高祖,得釋。
《殷踐猷傳》:「踐猷字伯起,陳給事中不害五世從孫。博 學,尤通氏族、曆數、醫方,與賀知章、陸象先、韋述最善。 知章嘗號為《五總龜》,謂龜千年五聚,問無不知也。初 為杭州參軍,舉文儒異等科,授祕書省學士,用曹州 司法參軍,兼麗正殿學士。以叔父喪,哀慟歐血而卒。 踐猷族子成己,母顏,叔父吏部郎中敬仲,為酷吏所 陷,率二妹割耳訴冤」,敬仲得減死。
《元德秀傳》:秀字紫芝,河南人。德秀不及親在而娶,不 肯婚,人以為不可絕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嗣,吾何 娶為。」初,兄子襁褓喪親,無資,得乳媼,德秀自乳之,數 日湩流,能食乃止。既長,將為娶,家苦貧,乃求為魯山 令。
《魏徵傳》:徵字元成,魏州曲成人。以定五禮,當封一子 縣男,徵請封孤兄子叔慈,帝愴然曰:「此可以勵俗。」即 許之。
《盧邁傳》:邁字子元,河南人。每有功緦喪,必容稱其服, 而情有加焉。叔下邽令休沐過家,邁終日與群子姓 均指,使無位貌之異。再娶無子,或勸畜姬媵,對曰:「兄 弟之子猶子也,可以主後。」
《蕭復傳》:「復字履初,衡子生戚里。婣從豪汰,以服御輿 馬相夸。復常衣垢弊,居一室,學自力,非名士夙儒不 與游,以清操顯。衡兄華每歎曰:『此子當興吾宗』。」 《劉悟傳》:悟叔父全諒節度,宣武器其敢毅,署牙將。全 諒積緡錢數百萬,悟破縢鐍用之。
《王君廓傳》:「君廓,并州石艾人。少無行,善盜。大業末,欲 聚兵為盜,請與叔俱,不從。乃誣鄰人通叔母者,與叔 共殺之,遂皆亡命。」
《李勣傳》:勣子敬業,武后既廢中宗,又立睿宗,囚之。諸 武擅命,唐子孫誅戮,敬業起兵,魏思溫為軍師,敬業 之叔父思文為潤州刺史。敬業兵起,以使間道聞,固 守踰月,城陷。敬業責曰:「廬陵王繼天下,無罪見廢。今 兵以義動,何過拒邪?若太后是助,宜即姓武。」思溫等 欲殺之,敬業不許。及揚楚平,乃獨免。后遂賜武姓。 《柳公綽傳》:公綽字寬,京兆華原人。始生三日,伯父子 華曰:「興吾門者,此兒也。」因小字起之。幼孝友,性質嚴 重,起居皆有禮法。
《杜兼傳》:「兼字處弘,父廙。安祿山亂,為追騎所害。兼尚 幼,逃入終南山。伯父存介為賊執,臨刑,兼號呼願為 奴以贖,遂皆免。」
《賈餗傳》:「餗字子美,河南人。少孤,客江淮間。從父全觀 察浙東,餗往依之,全尤器異,收恤良厚。」
《郎餘令傳》:餘令博于學,擢進士第,授霍王元軌府參 軍事。從父知年,亦為王友。元軌每曰:「郎家二賢皆入 府,不意培塿而松柏為林也。」
《王珪傳》:「珪字叔玠,教撫孤姪,雖其子不過也。」
《薛收傳》:收字伯褒。從兄子元敬,隋選部郎邁之子,與 收及族兄德音齊名,世稱「河東三鳳。」收為長雛,德音 為鸑鷟,元敬年最少為鵷雛。
《鄭餘慶傳》:餘慶與從父絪家昭國坊,絪第在南,餘慶 第在北,世謂「南鄭相」、「北鄭相」云。
《田承嗣傳》:「承嗣從子悅,早孤,母更嫁平盧戍卒,悅隨 母轉側淄青間。承嗣得魏,訪獲之。年十三,拜㐲有禮, 承嗣異之,委以號令,裁處皆與承嗣意合。及長,慓悍 善鬥,冠軍中。賊忍狙詐,外飭行義,輕財重施,以釣美 譽,人皆附之。承嗣愛其才,將死,顧諸子弱,乃命悅知 節度事,令諸子佐之。帝因詔悅自中軍兵馬使府左」 司馬,擢留後,俄檢校工部尚書,為節度使。
《陽嶠傳》:嶠撫孤姪與子均,常語人曰:「吾備方伯,而心 亦昔時一尉耳。」
《崔引傳》:引,宰相慎由子也。慎由晚無子,遇異浮屠,以 術求生,引字淄郎。及為相,其季父安潛唶曰:「吾父兄 刻苦以持門戶。終為淄郎壞之。」
《韋夏卿傳》:「夏卿字雲客,性通簡,終年不見其喜慍。撫 孤姪恩踰己子。」
《薛播傳》:「播早孤,伯母林通經史,善屬文,躬授經諸子 及播兄弟。」故開元、天寶間,播兄弟七人皆擢進士第, 為衣冠光韙。
《因話錄》:李約初至金陵,于叔李錡坐,屢讚招隱寺標 致。一日,錡宴寺中,謂約曰:「十郎傳誇,招隱寺昨遊宴, 何殊州中?」約笑曰:「約所賞者疏野耳。若遠山將翠幕 遮,古松用彩物裹,腥羶涴鹿跑泉,音樂亂,山鳥聲,實 不如在叔父大廳。」錡笑。
《小學善行篇》:「唐河東節度使柳公綽子仲郢弟公權。 及公綽卒,仲郢事公權如事公綽。非甚病,見公權未 嘗不束帶。為京兆鹽鐵使,出遇公權于通衢,必下馬 端笏立候公權過,乃上馬。公權暮歸,必束帶迎候于 馬首。公權屢以為言,仲郢終不以官達,有小改。」 《五代史唐家人傳》:「太祖弟克寧為人仁孝,居兄弟中 最賢」,事太祖小心不懈。太祖病,召莊宗侍側,屬張承 業與克寧曰:「以亞子累公等。」太祖崩,莊宗告於克寧曰:「兒年孤稚,未通庶政,雖有先王之命,恐不足以當 大事。叔父勳德俱高,先王嘗任以政矣,敢以軍府煩 季父,以待兒之有立。」克寧曰:「吾兄之命,以兒屬我,誰 敢易之。」因下而北面再拜稱賀,莊宗乃即晉王位。初, 太祖起于雲、朔之間,所得驍勇之士,多養以為子,而 與英豪戰爭,卒就霸業,諸養子之功為多,故尤寵愛 之,衣服禮秩如嫡。諸養子麾下皆有精兵,恃功自恣, 自先王時常見優假。及新王立,年少,或託疾不朝,或 見而不拜。養子存顥、存實告克寧曰:「兄亡弟及,古之 道也。以叔拜姪,理豈安乎?人生富貴,當自取之。」克寧 曰:「吾家三世,父慈子孝,先王土宇,苟有所歸,吾復何 求也!」克寧妻孟氏素剛悍,存顥等各遣其妻入說,孟 氏數以迫克寧。克寧仁而無斷,惑于群言,遂至于禍。 都虞候李存質得罪于克寧,克寧殺之,而與張承業、 李存璋有隙,又求兼領大同軍節度使。于是幸臣史 敬鎔見太后,告克寧與存顥謀執王及太后以降梁。 莊宗召承業、存璋告之曰:「季父所為如此,奈何?然骨 肉不可自相魚肉,吾當避賢路,以紓禍于吾家。」承業 等請誅克寧,乃伏兵于府,置酒大會。《克寧》既至,執而 殺之。
《晉本紀》:出帝父敬儒,高祖兄也,早卒,高祖以其子重 貴為子。高祖六子,五皆早卒,而重睿幼,故重貴得立。 重貴少而謹厚,善騎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禮記》, 久之不能通大義,謂震曰:「此非我家事也。」高祖為契 丹所立,謀以一子留守太原,契丹使盡出諸子自擇 之,指重貴曰:「此眼大者可也。」遂拜金紫光祿大夫,行 太原尹北京留守。
《冊府元龜》:漢張瓘,同州車渡村人,故太原監軍使承 業之猶子也。承業佐後唐武皇、莊宗有功,甚見委遇。 瓘聞之,與昆仲五人自故里奔於太原,莊宗皆任用 之。瓘天祐十三年補麟州刺史。承業治家嚴毅,小過 無所容恕。一姪為磁州副使,以其殺河西賣羊客,承 業立捕斬之。嘗誡瓘等曰:「如車渡村百姓劉開道下 賊慣作非為,今須改行,若故態不除,死無日矣。」故瓘 所至,不敢誅求。
《南唐書顏詡傳》:「詡季父非理據鄉人桑詣邑求治,令 尹下詡評之,詡償以己緡,其訟遂止。」
《王輿傳》:「輿為光州刺史。先是,輿兄子拯為海州副使, 叛入北方,以為刺史。輿在光州,間遣親信通書幣,輿 執之以聞,因求罷郡,復為控鶴都虞候。」
《遼史耶律滌魯傳》:滌魯為都點檢,扈從獵黑嶺,獲熊。 上因樂飲,謂滌魯曰:「汝有求乎?」對曰:「臣富貴踰分,不 敢他望,惟臣叔先朝優遇,身歿之後,不肖子坐罪籍 沒,四時之薦享,諸孫中得赦一人以主祭,臣願畢矣。」 詔免籍,復其產。
《耶律曷魯傳》:「曷魯字控溫,父偶思,遙輦時為本部夷 离堇。曷魯其長子也。性質厚,在髫鬌與太祖遊,從父 釋魯奇之曰:『興我家者,必二兒也』。太祖既長,相與易 裘馬為好。然曷魯事太祖彌謹。會滑哥弒其父釋魯, 太祖顧曷魯曰:『滑哥弒父,料我必不能容,將反噬我。 今彼歸罪臺哂為解,我姑與之。是賊吾不忘也。自是』」 曷魯常佩刀從太祖,以備不虞。居久之,曷魯父偶思 病,召曷魯曰:「阿保機神略天授,汝率諸弟赤心事之。」 已而太祖來問疾,偶思執其手曰:「爾命世奇才,吾兒 阿魯者,他日可委以事,吾已諭之矣。」既而以諸子屬 之。
《蕭胡睹傳》:胡睹字乙辛,口吃視斜髮鬈。伯父孝穆見 之曰:「是兒狀貌,族中未嘗有。」
《宋史燕懿王德昭傳》:太平興國四年,從征幽州,軍中 嘗夜驚,不知上所在,有謀立德昭者,上聞不說。及歸, 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賞,德昭以為言,上大怒 曰:「『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退而自刎。上聞驚悔, 往抱其尸,大哭曰:『癡兒何至此邪』!」
《吳榮王顥傳》:「顥字仲明,元祐初,賜咸宜坊第一區,榜 曰『親賢。與弟頵對邸,車駕偕三宮臨幸,留宴終日,拜 太尉,諸子皆命賜官,制曰:先皇帝篤兄弟之好,以恩 勝義,不許二叔出居於外,蓋武王待周公之意。太皇 太后嚴朝廷之禮,以義制恩,始從其請。出就外宅,得 孔子遠其子之意。二聖不同,同歸於道,皆可以為萬』」 世法。朕承侍兩宮,按行新第,顧瞻懷思,潸然出涕。昔 漢明帝問東平在王家何以為樂?王言「為善最樂。」帝 大其言,因送列侯印十九枚,諸子五歲以上悉佩之, 著之簡策,天下不以為私。今王諸子性於忠孝,漸於 禮義,自勝衣以上,頎然皆有成人之風,朕甚嘉之。其 各進一官,以助其為善之樂。尚勉之「哉!毋忝父祖,以 為邦家光。」徙封徐王,詔書不名。顥被病,徙封楚王,病 益篤,帝親挾醫視診,令晝夜具起居狀,聞小愈則喜。 既而薨,年四十七。帝即臨哭,輟朝五日。
《真宗本紀》:「真宗,太宗第三子也。太祖愛之,育於宮中。 嘗登萬歲殿,升御榻坐,太祖大奇之,撫而問曰:『天子 好作否』?對曰:『由天命耳《范質傳》:「質字文素,為宰相從子。校書郎杲求奏遷秩, 質作詩曉之,時人傳誦,以為勸戒。杲字師回,少孤,質 視如己子。」
《石守信傳》:「守信子保,興世豪貴,累財鉅萬,悉為季弟 保從之子所廢。」
《仁宗張貴妃傳》:妃父堯封為石州推官,卒時,堯封兄 堯佐補蜀官,堯封妻錢氏求挈孤幼隨之官,堯佐不 收恤,以道遠辭。妃幼無依,錢氏遂納於章惠皇后,宮 寢。長得幸,有盛寵,而堯佐因緣僥倖,致位通顯云。 《康延澤傳》:延澤為供奉官,遷左藏庫副使,坐與諸姪 爭家財失官,居西洛卒。
《李濤傳》:「濤孫仲容,字儀父。三弟早卒,字其諸孤十餘 人如己子,當世稱其長者。」
《曹光實傳》:「光實從子克明,字堯卿。既生,會敵攻百丈 縣,父光遠遇害,姆抱克明,匿葦蒲中得免。既長,喜兵 法,善騎射,從父光實奇之,補為衙內都虞候。光實擊 敵於葭蘆川,戰沒。克明時護輜重在後,聞光實死,懼 軍亂,祕不發喪,陽令人西來,傳光實,令還軍銀州,而 潛與僕張貴入敵中,獲光實尸以還,葬京師。繇是顯」 名。
《陳希亮傳》:「希亮幼孤好學,年十六,將從師,其兄難之, 使治錢,息三十餘萬。希亮悉召取錢者,焚其券而去。 業成,乃召兄子庸諭使學,遂俱中天聖八年進士第。 里人表其閭曰『二儁』。」 《張去華傳》:「去華父誼,字希賈,好學不事產業。既孤,諸 父使督耕隴上,他日往視之,見閱書于樹下,怒其不 親穡事,詬辱之。誼謂其兄曰:若不就學于外,素志無 成矣。」遂潛詣洛陽龍門書院,與宗人沆、鑾、湜結友,故 名聞都下。
《李若拙傳》:若拙子繹知華州。蒲城民李蘊,訴人盜其 從子亡去,繹問曰:「若有仇邪?」曰:「無有。」曰:「有失亡邪?」曰: 「無有。」繹揮蘊去,因密刺蘊,蘊有陰罪。姪覺之,懼事暴, 殺之以滅口,遂收蘊致法。
《王珪傳》:「珪季父罕,字師言。珪少孤,罕教養有恩。後珪 貴,每予書,必以盛滿為戒云。」
《杜純傳》:「純字孝錫,少有成人之操,伯父沒官南海上, 其孤弱,柩不能還。純白父請往,如期而喪至。」
《曲珍傳》:「珍字君玉,好馳馬試劍。嘗與叔父出塞游獵, 猝遇夏人陷其圍中,馳擊大呼,眾披靡得出,顧叔不 至,復持短兵還決鬥,遂俱脫。」
《崔遵度傳》:遵度字堅白,純介好學。始七歲,受經于叔 父憲,嘗以《春秋》編年,《史》《漢》紀傳之例問于憲,憲曰:「此 兒他日成令名矣。」
《馬仁瑀傳》:仁瑀遷瀛州防禦使。兄子嘗因醉誤殺平 民,繫獄當死,民家自言非有宿恨,但過誤爾,願以過 失殺傷論。仁瑀曰:「我為長吏,而兄子殺人,此怙勢爾, 非過失也。豈敢以私親而亂國法哉。」遂論如律,給民 間布帛,為棺斂具。
《宋湜傳》:「湜字持正,父溫故弟溫舒,兄弟皆有時名。湜 幼警悟,早孤,勵志篤學。溫舒典耀州,湜侍行,代作牋 奏,詞斂而麗。溫舒拊背曰:『此兒真國器,恨吾兄不及 見也』。」
《王嗣忠傳》:「嗣忠尤睦宗族,撫諸姪如己子,著遺戒以 訓子孫,勿得析居。」
《王博文傳》:博文子疇,為開封府推官。宦者李允良訴 其叔父死,疑為仇家所毒,請發棺驗視。眾欲許之,疇 獨不可曰:「苟無實,是無故而暴屍,且安知非允良有 姦?」窮治,果與其叔父家有怨。
《李庭芝傳》:庭芝字祥甫,少穎異,日能誦數千言,而智 識恆出長老之上。王旻守隨,庭芝年十八,告其諸父 曰:「王公貪而不恤下,下多怨之,隨必亂,請徙家德安 以避。」諸父勉強從之。未浹旬,旻果為部曲挾之以叛, 隨民死者甚眾。
《胡安國傳》:寅字明仲,安國弟之子也。寅將生,弟婦以 多男,欲不舉。安國妻夢大魚躍盆水中,急往取而子 之,少桀黠難制,父閉之空閣,其上有雜木,寅盡刻為 人形,安國曰:「當有以移其心。」別置書數千卷于其上, 年餘寅悉成誦,不遺一卷。
《吳曦傳》:「曦僭王位于興州,使人告其伯母趙氏,趙怒 絕之。叔母劉日夜號泣,罵不絕口,曦扶出之。族子𠊨 為興元統制,見偽檄,色甚不平。」
《陳文龍傳》:「文龍字君貴。益王稱制于福州,文龍參知 政事。已而大軍入廣,建寧、泉、福皆降。王剛中徇興化, 文龍乃使其將林華偵伺境上,華即降,且導兵至城 下。通判曹澄孫開門降,執文龍與其家人至軍中,欲 降之,不屈。左右陵挫之,文龍指其腹曰:『此皆節義文 章也,可相逼邪』?強之,卒不屈,乃械繫送杭州。文龍去」 興化,即不食,至杭餓死。大兵既歸,文龍之姪瓚復舉 兵殺林華,據興化。未幾復破,瓚死之。
《鄭興裔傳》:「興裔父蕃,和州防禦使。興裔早孤,叔父藻 以子字之,分以餘貲,興裔不受,請立義莊贍宗族。及藻沒,遂解官,致追報之義。」
《蘇軾傳》:軾子過,字叔黨,軾謫貶遷徙,獨過侍之。凡生 理,晝夜寒暑所須者,一身百為,不知其難。初至海上, 為文曰《志隱》,軾覽之曰:「吾可以安于島夷矣。」因命作 《孔子弟子列傳》。時稱為小坡,蓋以軾為大坡也。其叔 轍每稱過孝以訓宗族,且言:吾兄遠居海上,惟成就 此兒能文也。
《呂蒙正傳》:「蒙正授太子太師,表請歸洛。上過洛,兩幸 其第,錫賚有加。上謂蒙正曰:『卿諸子孰可用』?對曰:『諸 子皆不足用』。」有姪夷簡任潁州推官,宰相才也。夷簡 由是見知於上。
《孫瑜傳》:瑜,奭之子。始奭之亡,朝廷錄其子孫,時瑜之 子為諸孫長,瑜曰:「吾忍因父喪而官吾子乎?」以兄之 孤上之。
《范鎮傳》:「鎮兄鎡卒于隴城,無子,聞其有遺腹子在外, 鎮時未仕,徒步求之兩蜀間,二年乃得之。曰:吾兄異 于人,體有四乳,是兒亦必然。已而果然,名曰百常。」 《歐陽守道傳》:「守道,歷著作佐郎。守道之兄之妻,蚤喪 其子演五歲餘,且多病。浚生甫數月,守道三十未有 室,顧無能乳哺者,日夜抱二子泣,里巷憐之。演既長, 出莫知所之,守道哭而求諸野,終不能得,三年不食 肉,顦顇不釋者終身。」 《史嵩之傳》:「嵩之遭父喪起復。嵩之從子璟卿嘗以書 諫曰:『伯父秉天下之大政,必能辦天下之大事,膺天 下之大任,必能成天下之大功。比所行,寖不克終。用 人之法,不待舉削而改官者有之,譴責未幾而旋蒙 敘理者有之,丁難未幾而遽被起復者有之。借曰有 非常之才,有不次之除,醲恩異賞,所以收拾人才,而 不知斯人者果能運籌帷幄,獻六奇之策而得之乎? 抑亦獻賂幕賓而得之乎?果能馳身鞍馬,效一戰之 勇而得之乎?抑亦效顰奴僕而得之乎?徒聞包苴公 行,政出多門,便嬖私昵,狼狽萬狀』」,《祖宗格法》,壞於今 日也。自開督府,東南民力困於供需,州縣倉卒匱於 應辦,輦金帛,輓芻粟,絡繹道路,曰「一則督府,二則督 府。」不知所幹者何事,所成者何功。近聞蜀川不守,議 者多歸退師於鄂之失。何者?分戍列屯,備邊禦戎,首 尾相援,如常山之蛇。維揚則有趙葵,廬江則有杜伯 虎,金陵則有別之傑。為督府者,宜據鄂「渚形勢之地, 西可以援蜀,東可以援淮,北可以鎮荊湖。不此之圖, 盡損藩籬,深入堂奧,伯父謀身自固之計則安,其如 天下蒼生何?」是以饑民叛將,乘虛擣危,侵軼於沅、湘, 搖蕩於鼎、澧,為江陵之勢。苟孤,則武昌之勢未易守, 荊湖之路稍警,則江浙之諸郡,焉得高枕而臥?況殺 降失信,則前日徹疆之「計不可復用矣。內地失護,則 前日清野之策不可復施矣。此隙一開,東南生靈特 几上之肉耳;則宋室南渡之疆土,惡能保其金甌之 無闕也?盍早為之圖,上以寬九重宵旰之憂,下以慰 雙親朝夕之望。不然,師老財殫,績用不成;主憂臣辱, 公論不容。萬一不畏強禦之士,繩以『《春秋》』」之法,聲其 討賊不「效之咎。當此之時,雖優游菽水之養,其可得 乎?異日《國史》載之,不得齒於趙普開國勳臣之列,而 乃廁於蔡京誤國亂臣之後,遺臭萬年,果何面目見 我祖於地下乎?人謂禍起蕭牆,危如朝露,此愚所痛 心疾首,為伯父苦口極言。為今之計,莫若盡去在幕 之群小,悉召在野之君子,相與改弦易轍,戮力王事, 庶幾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矣。如其視失而不知救,視 非而不知革,薰蕕同器,駑驥同櫪,天下大勢,駸駸日 趨於危亡之域矣。伯父與璟卿,親猶父子也。伯父無 以少年而忽之,則吾族幸甚,天下生靈幸甚,我祖宗 社稷幸甚。」居無何,璟卿暴卒,相傳嵩之致毒云。 《歸田錄》:燕王元儼,太宗幼子也。太宗子八人,真宗朝 六人,已亡歿,至仁宗即位,獨燕王在,以皇叔之親,特 見尊禮,契丹亦畏其名。其疾亟時,仁宗幸其宮,親為 調藥。平生未嘗語朝政,遺言一二事,皆切于理。余時 知制誥所作《贈官制》所載,皆其實事也。
《東坡雜記》:九江陳輔之有於陵仲子之操,不娶,無子。 曰:「我罪人也。」東坡曰:「子有猶子乎?」曰:「有。」坡曰:「『魯山道 州』,乃前比也。」輔之一笑曰:「賴古多此賢,陶彭澤不解 事,忍飢作此詩,意古賢能飽人。」輔之今為丹陽南郭 人。
《燕翼貽謀錄》:「歐陽修少孤,其叔父教之學。既貴,乞以 一官回贈,以報其德。詔從之。乃自員外郎贈郎中,後 世以為美談。不知又有先於修者,王曾為參知政事, 改葬叔,太子中舍宗元叔母嚴氏自言幼孤,叔父母 育之。詔贈宗元工部員外郎,嚴氏懷仁縣太君。」 《青箱雜記》:「龔穎,邵武人,先仕江南,歸朝為侍御史,嘗 憤叛」臣盧絳殺其叔慎儀,又害其家。後絳來陛見,舞 蹈次,穎遽前以笏擊而踣之。太祖驚問其故,穎曰:「臣 為叔父復讎,非有他也。」因俯伏頓首請罪,極言絳狼 子野心不可畜。太祖即下令誅絳而赦穎。
家世舊事,少師卜居醴泉,第舍卑狹。頤少時嘗到,宛然如舊,諸房門皆題「誰居」,先公太中所記也。後十年再到,則已為四翁房子孫所賣,更易房室,不忍復觀 矣。自少師貴顯,居京師醴泉第宅,大評事諸孫居之, 後遂分而賣之,先公未嘗問也。券契皆存,以其上有 少師書字,故不忍毀去。然收藏甚密,家中子弟有未 嘗見者。先公守鳳州時,四翁問欲得宅否,先公答以 叔有之,與珦有之正同,當善守而已。又出一少師小 印,合示頤曰:「祖物也,可收之。」頤曰:「翁能保之足矣,不 敢受者,所以安其疑心也。」又知太宗皇帝御書及少 監真像皆在,亦未敢求見。不意纔數年,四翁卒。比再 至醴泉,則散失盡矣,思之痛傷。後又二十年,頤到醴 泉,改葬少師,始求得少監段太君告于三翁家,少師 犀帶于長安太監薄家,少師綠玉枕于四翁女和家 鞍瓦于三翁家。
《欒城遺言》:「東坡伯達叔仲歸許昌,生事蕭然。公篤愛 天倫,曩歲別業在浚都,鬻之九阡,數百緡悉以助焉, 囑勿輕用。時公方降三官,謫籍奪俸。」
《竹坡詩話》:東坡嘗有書與其姪云:「大凡為文,當使氣 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澹。」余以謂不但 為文,作詩者尤當取法于此。
《瘦竹齋談藪》:韓𠈁胄冬月攜家遊西湖,覽南北二山 之勝,寘宴南園,同族判院與焉。席間有獻牽絲傀儡 為土偶負小兒者,名為「『遊春黃胖。韓顧族子汝名,能 詩可詠』。即承命一絕云:『腳踏虛空手弄春,一人頭上 要安身,忽然線斷兒童手,骨肉都為陌上塵』。韓大不 樂,不終宴而去,未幾禍作。」
《厚德錄》:趙閱道少保,寬厚長者,與物無忤。家于三衢, 所居甚隘,弟姪有欲悅公意者,厚以直易鄰翁之居, 以廣公第。公聞不樂曰:「吾與此翁三世為鄰矣,忍棄 之乎?」命亟還翁居,而不追其值。
《拊掌錄》張丞相好草,聖而不正,流輩皆譏笑之,丞相 似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其姪 錄之,當波險處,姪罔然而止,執所書問曰:「此何字?」丞 相熟視久之,亦自不識。詬其姪曰:「胡不早問,致吾忘 之。」
《倦遊錄》:陳恭公判亳州,遇生日,親戚多獻《老人星圖》, 姪世修獨獻《范蠡遊五湖圖》,且贊曰:「賢哉陶朱,霸越 平吳,名遂身退,扁舟五湖。」公即日納節,明年乞致仕。 《金史世紀》:昭祖諱石魯,剛毅質直,生女直,無書契,無 約束,不可檢制。昭祖欲稍立條教,諸父部人皆不悅, 欲坑殺之,已被執,叔父謝里忽知部眾將殺昭祖曰: 「吾兄子,賢人也。必能承家安輯部眾,此輩奈何輒欲 坑殺之!亟往!」彎弓注矢,射于眾中,卻執者皆散走,昭 祖乃得免。昭祖稍以條教為治,部落寖強。
《謝里忽》傳來流水烏薩札部,殺完顏部人,昭祖往烏 薩札部,以國俗治之,大有所獲,頒之于諸父昆弟,而 不及謝里忽。謝里忽曰:「前日免汝于死者,吾之力;往 治烏薩札部者,吾之謀也。分不及我,何邪?」昭祖于是 早起,自齎間《金列》鞢往餽之。時謝里忽猶未起,擁寢 衣而問曰:「爾為誰?」昭祖曰:「石魯先擇此寶,而後頒及 他人,敢私布之。」謝里忽既揚言,初不自安,至是乃大 喜。列鞢者,腰佩也。
《太祖諸子傳》:海陵謀弒立,畏宗敏屬尊且材勇,欲構 誣以除之。時熙宗屢殺大臣,宗敏憂之,謂海陵曰:「主 上喜殘殺,而國家事重,奈何?」宗敏言時,適左右無人, 海陵將以此為指斥構害之,自念無證不可發,乃止。 及弒熙宗,使葛王召宗敏。葛王者,世宗初封也。宗敏 聞海陵召,疑懼不敢往。葛王曰:「叔父今不即往,至明 日如何與之相見?」宗敏入宮,海陵欲殺之,尚猶豫,以 問左右。烏帶曰:「彼太祖子也,不殺之,眾人必有異議。 不如除之。」乃使僕散忽土殺之。《忽土》刃擊宗敏,宗敏 左右走避,膚髮血肉,狼藉遍地。葛王見殺,宗敏問于 眾曰:「國王何罪而死?」烏帶曰:「天許大事,尚已行之,此 蟣蝨爾,何足道者。」
《豫王永成傳》:章宗以永成誕日,親為詩以賜,有「美譽 自應輝玉牒,忠誠不待啟金縢」之語,當世榮之。 《劉徽柔傳》:徽柔字君美,遷洪洞令。徽柔明敏善聽斷。 縣人楊遠者,投牒于縣,以為夜雨屋壞,壓其姪死,號 愬哀切。徽柔熟視而笑曰:「汝利姪財而殺之,乃誣雨 邪?」叱付獄,其人立伏曰:「公神明也,不敢延死。」遂寘于 法。
《賈少沖傳》:「少沖字若虛,天會中再伐宋,調及民兵。少 沖甫冠,代其叔行。」
《龐迪傳》:「迪字仲由。官爵之廕,率先諸姪。」
《溫迪罕移室懣傳》:移室懣兄朮輦,國初有功,授世襲 謀克。移室懣性忠正強毅,善騎射,膂力過人。皇統初, 襲其兄謀克,積戰功為洮州刺史。謂人曰:「謀克,兄職 也。兄子斡魯古今已長矣。」遂以謀克讓還兄子。宗弼 聞而嘉之曰:「能讓世襲,可謂難矣。」
《董師中傳》:師中方在政府,近侍傳語,將錄用其子。師 中奏曰:「臣有姪孤幼,若蒙恩錄,勝于臣子。」上義之,以其姪為筆硯承奉。
《元史太祖本紀》:帝十世祖孛端義兒歿,子八林昔黑 剌禿合必畜嗣,生子曰咩撚篤敦。咩撚篤敦妻曰莫 挐倫,生七子而寡。莫挐倫性剛急。時押剌伊而部有 群小兒,掘田間草根以為食,莫挐倫乘車出,適見之, 怒曰:「此田乃我子馳馬之所,群兒輒敢壞之邪!」驅車 徑出,輾傷諸兒,有至死者。押剌伊而忿怨,盡驅莫挐 倫馬群以去。莫挐倫諸子聞之,不及被甲,往追之。莫 挐倫私憂曰:「吾兒不甲以往,恐不能勝敵。令子婦載 甲赴之,已無及矣。」既而果為所敗,六子皆死。押剌伊 而乘勝殺莫拏倫,滅其家。唯一長孫海都尚幼,乳母 匿諸積木中得免。先是,莫拏倫第七子納真於八剌 忽民家為贅婿,故不及難。聞其家被禍,來視之,見病 嫗十數與海都尚在,其計無所出,幸驅馬時兄之黃 馬,三次掣套竿逸歸。納真至是得乘之。乃偽為牧馬 者,詣押剌伊而,路逢父子二騎先後行,臂鷹而獵。納 真識其鷹,曰:「此吾兄所擎者也。」趨前紿其少者曰:「有 赤馬引群馬而東,汝見之乎?」曰:「否。」少者乃問曰:「爾所 經過,有鳧鴈乎?」曰:「有。」曰:「汝可為吾前導乎?」曰:「可。」遂同 行,轉一河隈,度後騎,相去稍遠,刺殺之。縶馬與鷹,趨 迎後騎,紿之如初。後騎問曰:「前射鳧鴈者,吾子也,何 為久臥不起耶?」納真以鼻衂對。騎者方怒,納真乘隙 刺殺之。復前行,至一山下,有馬數百,牧者唯童子數 人,方擊髀石為戲。納真熟視之,亦兄家物也。紿問童 子,亦如之。於是登山四顧,悄無來人,盡殺童子,驅馬 臂鷹而還。取海都并病嫗歸八剌忽之地止焉。海都 稍長,納真率八剌忽、怯谷諸民共立為君。
巴而朮阿而忒的斤《亦都護傳》:「亦都護者,高昌國主 號也。紐林的斤始封高昌王。子帖木兒補化為鞏昌 等處都總帥達魯花赤,奔父喪于永昌,請以王爵讓 其叔父欽察台。叔父力辭,乃嗣為亦都護高昌王。至 治中,其弟籛吉乃以讓嗣為亦都護高昌王。」
《布魯海牙傳》:「布魯海牙幼時,叔父阿里普海牙欺之, 盡有其產。及貴顯,築室宅傍,迎阿里普海牙居之,弟 益特思海牙以宿恨為言,嘗慰諭之,終無間言。」 《扈鐸傳》:「鐸,汴梁蘭陽人,蚤孤,育于伯父。及壯,事伯父 如所生。伯父老無子,鐸為買妾,歲餘產一女。其妾性 頗不慧,熟寐壓女死。久之,伯父卒,鐸喪之甚哀,遺腹 生一」男,鐸懲前失,告其母及妻妹護視之。已復廬戶 外,中夜審察,不敢安寢。弟能食,常自抱哺,與同臥起, 十年不少怠。弟有疾,鐸夜稽顙星斗哀禱曰:「天不伐 余家,鐸父子間可去一人,勿喪吾弟,使伯父無後也。」 明旦弟愈。
《楊一傳》:「一,懷孟人。至元間,憐其叔清家貧,密以分契 詣神祠焚之。與清同居者三十年,無間言。」
張本,東昌荏平人。篤孝,事伯父叔父皆甚謹。伯父常 病,本晝夜不去側,復載以巾車,步挽詣岱禱之。 張慶,真定人,善事繼母。伯父泰異居河南,慶聞其貧, 迎歸養之。供膳豐備,過于所生。
元善,大名人。父有昆弟五人,因貧流散江淮,久之,遂 客死。至大四年,善往尋其骸骨,并迎弟姪等一十五 喪而歸,改葬祖父母,以諸喪序列祔于塋次。州縣以 聞,並旌其家。
《張閏傳》:閏,延安延長縣人。兄顯卒,即以家事付姪聚, 聚辭曰:「叔,父行也,叔宜主之。」閏曰:「姪,宗子也,姪宜主 之。」相讓既久,卒以付聚。縉紳之家,自謂不如。
《闊里吉思傳》:「闊里吉思封高唐王,西北不安,請往平 之,陷敵不屈死焉,追封趙王。子朮安幼,詔以弟木忽 難襲高唐王。木忽難才識英偉,謹守成業,撫民御眾, 境內乂安。痛其兄死節,遣使如京師,表請卹典,又請 翰林承旨閻復銘諸石教養朮安,過于己子。命家臣 之謹厚者,掌其兄之珍服祕玩,待朮安成立,悉以付」 之。至大二年,木忽難加封趙王,即以讓朮安。三年,朮 安襲趙王,尚晉王女阿剌的納八剌公主。
《卜顏鐵木兒傳》:「卜顏鐵木兒性至孝,幼養于叔父阿 朮,事之如親父。」
《秦長卿傳》:「長卿尚風節,好論事。阿合馬專政,長卿請 誅之,由是大恨長卿,誣以折閱課額數萬緡,下吏殺 之。長卿從子山甫為建康府判官,聞長卿冤狀,即日 棄官,累薦不起以卒。」
《劉德泉傳》「有朱汝諧,濮州人。仲父子昭、子玉貧病,汝 諧迎至家,奉湯藥,甘旨甚謹。後卒,喪葬盡禮,鄉人賢 之。」
《許謙傳》:「謙字益之,生數歲而孤,甫能言。世母陶氏口 授《孝經》《論語》,入耳輒不忘。」
《廉希憲傳》:希憲從弟希賢,字達甫迫。父布魯海牙嘗 曰:「是兒剛果,當大吾家。」
《帖木兒不花傳》:「帖木兒不花,世祖孫鎮南王脫歡第 四子也。脫歡薨,子老章襲封鎮南王。老章薨,弟脫不 花襲封鎮南王。脫不花薨,子孛羅不花幼,帖木兒不 花乃嗣為鎮南王。文宗天曆初,賜帖木兒不花黃金五十兩、白金五十兩、幣三十匹。二年,孛羅不花已長, 帖木兒不花請以其位復還孛羅不花,朝廷以其讓」 而不居也改封《宣讓王》賜金印移鎮於廬州。
《史天倪傳》:武仙叛,天倪為仙所殺。子五人,其三人尚 幼,俱死于難,惟楫權在。楫字大濟,歲己亥,知中山府 事,尋遷征南行軍萬戶翼經略徇地蘄、黃,善撫士卒, 所向有功。壬寅,天澤引楫入見太宗奏曰:「臣兄天倪 死事時,二子尚幼,臣受詔攝行府事。今楫已成人,乞 解職授之。」帝嘉嘆曰:「今之爭官者多,讓官者少。卿此 舉,殊可嘉尚,朕自有官與之。」即以楫為真定兵馬都 總管,佩金虎符。
《孛羅帖木兒傳》:至正十一年,盜起,孛羅帖木兒同從 子馬哈失力與賊相持,孛羅帖木兒被重創,麾馬哈 失力使去,曰:「吾以死報國,汝無留此。」馬哈失力泣曰: 「死生從叔父。」既而孛羅帖木兒被執,賊請同為逆。孛 羅帖木兒怒罵之,遂遇害。馬哈失力帥家奴求其尸, 復與賊戰,俱沒于陣。舉家死者凡二十六人。
《姚燧傳》:燧字端甫,世系見《燧伯父樞傳》。父格。燧生三 歲而孤,育于伯父樞。樞隱居蘇門,謂燧蒙暗,教督之 甚急,燧不能堪。楊奐馳書止之曰:「燧,令器也,長自有 成,爾何以急為?」且許醮以女。
《伯顏傳》:「初伯顏欲以其姪脫脫宿衛,伺帝起居,懼涉 物議,乃以樞密知院汪家奴、翰林承旨沙剌班同侍 禁近,實屬意脫脫。故脫脫政令日修,而衛士拱聽約 束。伯顏自領諸衛精兵,以燕者不花為屏蔽,導從之 盛,填溢街衢。而帝側儀衛,反落落如晨星,勢燄熏灼。 天下之人,惟知有伯顏而已。脫脫深憂之,乘間自陳」 忘家徇國之意,帝猶未之信,遣阿魯世傑班日以忠 義與之往復論難,益知其心無他。遂聞于帝,帝始無 疑。是年,車駕自上都還京,伯顏數以兵巡行紅城諸 處,歸輒在後。三人謀益堅,伯顏不知,益逞凶虐,構陷 郯王徹徹篤,奏賜死,帝未允,輒傳旨行刑。復奏貶宣 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辭色憤厲,不待 旨而行,帝益忿之。伯顏且日益立威,鍛鍊諸獄,延及 無辜。六年二月,伯顏自領兵衛,請帝出田,脫脫告帝 托疾不往。伯顏固請太子燕帖古思出次柳林。脫脫 欲有所為,遂與世傑班、阿魯合議,白于帝。戊戌,脫脫 悉拘門鑰,受密旨,領軍阿魯、世傑班侍帝側傳命。是 夜,帝御玉德殿,主符檄,發號令。詳見《脫脫傳》。中夜二 鼓,遣太子怯薛月可察兒率三十騎抵太子營,取之 入城,夜半見帝。四鼓,命只兒瓦歹奉詔往柳林,出伯 顏為河南行省左丞相。己亥,伯顏遣人來城下問故, 脫脫倨城門上,宣言:「有旨黜丞相一人,諸從官無罪, 可各還本衛。」伯顏奏乞陛辭,不許,遂行。道出真定,父 老奉觴酒以進,伯顏問曰:「爾曾見子殺父事耶?」父老 曰:「不曾見子殺父,惟見臣殺君。」伯顏俛首有慚色。三 月辛未,詔徙南恩州陽春縣安置,病死于龍興路驛 舍。
《脫脫傳》:脫脫字大用,生而岐嶷,異于常兒。及就學,師 浦江吳直方。至元四年,脫脫伯父伯顏為中書右丞 相。既誅唐,其勢益無所忌,擅爵人,赦死罪,任邪佞,殺 無辜,諸衛精兵收為己用,府庫錢帛,聽其出納,帝積 不能平。脫脫雖幼,養于伯顏,常憂其敗,私請于其父 曰:「伯父驕縱已甚,萬一天子震怒,則吾族赤矣。曷若 于未敗圖之!」其父以為然,復懷疑,久未決,質之直方, 直方曰:「《傳》有之:『大義滅親』。大夫但知忠于國家耳,餘 復何顧焉?」當是時,帝之左右前後,皆伯顏所樹親黨, 獨世傑、班阿魯為帝腹心,日與之處,脫脫遂與二人 深相結納。而錢唐楊瑀,嘗事帝潛邸,為奎章閣、廣成 局副使,得出入禁中。帝知其可用,每三人論事,使瑀 參焉。五年秋,車駕留上都,伯顏時出赴應昌。脫脫與 世傑、班阿魯謀,欲禦之東門外,懼弗勝而止。會河南 范孟矯殺省臣,事連廉訪使段輔,伯顏風臺臣,言漢 人不可為廉訪使。時別兒怯不花亦為御史大夫,畏 人之議己,辭疾不出,故其章未上。伯顏促之急,監察 御史以告脫脫,脫脫曰:「別兒怯不花位吾上,且掌印, 我安敢專邪?」別兒怯不花聞之,懼,且將出。脫脫度不 能遏,謀于直方。直方曰:「此祖宗法度,決不可廢,盍先 為上言之。」脫脫入告于帝,及章上,帝如脫脫言。伯顏 知出于脫脫,大怒,言于帝曰:「脫脫雖臣之子,其心專 佑漢人,必當治之。」帝曰:「此皆朕意,非脫脫罪也。」及伯 顏擅貶宣讓、威順二王,帝不勝其忿,決意逐之。一日, 泣語脫脫,脫脫亦泣下,歸與直方謀,直方曰:「此宗社 安危所繫,不可不密。」議論之際,左右為誰?曰:「阿魯及 脫脫木兒。」直方曰:「子之伯父,挾震主之威,此輩苟利 富貴,其語一泄,則主危身戮矣。」脫脫乃延二人于家, 置酒張樂,晝夜不令出。遂與世傑、班、阿魯議,候伯顏 入朝禽之,戒衛士嚴宮門,出入螭坳,悉為置兵。伯顏 見之大驚,召脫脫責之,對曰:「天子所居,防禦不得不 爾。」伯顏遂疑,脫脫益增兵自衛。六年二月,伯顏請太 子燕帖古思獵于柳林。脫脫與世傑、班阿魯合謀,以所掌兵及宿衛士拒伯顏。戊戌,遂拘京城門鑰,命所 親信列布城門下。是夜,奉帝御玉德殿,召近臣汪家 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後入見,出午門聽命。又召 瑀及江西范匯入草詔,數伯顏罪狀。詔成,夜已四鼓, 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齎赴柳林。己亥,脫脫坐 城門上,而伯顏亦遣騎士至城下問故。脫脫曰:「有旨 逐丞相,伯顏所領諸衛兵皆散。而伯顏遂南行。」 《明外史章溢傳》:「溢字三益,寇破龍泉,執溢從子存仁。 溢曰:『吾兄止有一子,不可令絕』。」挺身出代存仁。賊得 溢大喜,就問計策,溢厲聲責之,賊怒,縛溢于柱,以刀 磨脅欲降之,溢不為屈,賊竟不敢害。
《何遵傳》:遵上疏極言江彬怙權倡亂,廷杖四十,遂卒。 時與遵同死杖下者,詹軾,字敬之。為人開爽磊落,善 談論。從父瀚,字汝約,時方為刑部主事,亦以諫受杖。 軾死,為經紀其喪以歸。嘉靖中,瀚爭大禮,再受杖。每 陰雨創痛曰:「吾無媿,敬之地下足矣。」
《王鈁傳》:「鈁字子宣。伯父誥,弘治年舉進士。時鈁初入 塾,或語之曰:『孺子讀書亦當如是』。鈁曰:『讀書但求進 士邪』?聞者異之。」
《李頤傳》:「頤字惟貞,餘干人。弟謙賢而早卒,己以廕畀 其子,鄉人稱焉。」
《汪褆傳》:「褆字介夫,祁門人。伯父有疾,率從兄弟臥床 下,不解衣帶。既卒,寢不離喪次。」
《鄭濂傳》:「鄭淵,字仲涵。從弟澧及妻早亡,遺三女,淵撫 之過于己生。」
《劉基傳》:基九世孫瑜,嗣伯爵。瑜孫世延卒,嫡孫萊臣 年幼庶足,藎臣僭襲其爵。藎臣卒,萊臣當襲,藎臣子 孔昭復據之。孔昭性兇戾,崇禎時,謟附溫體仁,搏擊 善類,為眾所疾。尋出督南京操江,即捕萊臣,斃之獄。 《襄王瞻墡傳》:瞻墡,仁宗第五子,母昭皇后,永樂二十 二年封。仁宗崩,監國,宣宗征漢留守。敬恪有令譽。宣 德四年就藩長沙。正統元年徙襄陽。七年來朝。英宗 北狩,諸王中瞻墡最長且賢,眾望頗屬。太后命取襄 國金符入宮,不果召。而瞻墡上書太后,請立英宗世 子,令郕王監國,募勇智士迎鑾。書至,景帝立數月矣。 英宗還京師,居南內,又上書景帝「宜旦夕省膳問安, 率群臣朔朢見,無忘恭順。」英宗復辟,石亨等誣戮于 謙、王文,有「迎立外藩」語,帝頗疑瞻墡。久之,從宮中得 瞻墡所上二書,而金符果在太后閤中。乃賜書召瞻 墡,比二書于金縢。入朝,宴便殿,避席請曰:「臣過汴,汴 父老遮道言按察使王概賢,以誣逮詔獄,願皇上加 察。」帝立出概,命為大理卿。數請反國,賜護衛、旂手、鷹 坊司,且令宮殿制如黃屋,瞻墡踧踖謝不敢。帝稱善, 親送至午門外,握手泣別。瞻墡拜,帝亦拜,瞻墡逡巡 復拜,如是者再。帝曰:「叔父欲何言?」頓首曰:「萬方望治 如飢渴,願省刑薄斂。」帝拱謝曰:「敬受教。」目送瞻墡出 端門,乃還。四年復入朝。帝為製《峴山漢水賦》及《襄陽 四時歌》,親餞之盧溝橋。六年又召,以老辭。歲時存問, 禮遇之盛,諸藩所未有也。
《漢王高煦傳》:高煦,成祖第二子。負氣力,凶很狡悍。嘗 以成祖命,同仁宗謁孝陵,仁宗體肥重,且足疾,兩中 使掖之行,恆失足。高煦從後言曰:「前人蹉跌,後人知 警。」皇太孫應聲曰:「更有後人知警也。」高煦回顧色變。 太孫,即宣宗也。宣宗即位,高煦遂反。帝親征高煦出 歸罪,群臣請正典刑,不允,同歸京師錮之。帝一日欲 往視高煦,左右止之不聽。及至,熟視久之,高煦出不 意,伸一足勾帝仆地,左右亟扶起,乃命壯士舁銅缸 覆之。缸約重三百斤,高煦項負之輒動。帝命積炭缸 上燃之。逾時,火熾銅鎔,高煦死,諸子並死。
《趙簡王高燧傳》,「靖王見灂嘗乘醉欲殺其叔父,詔奪 祿米三之二,去冠服,戴民巾。」
《陳旺妻唐氏傳》:「唐氏,汝陽人,隨其夫以歌舞,逐食四 方。正德三年秋,旺攜妻及女環兒、幼姪成兒,至江夏 九峰山。有史聰者,亦以傀儡為業,見婦女皆艷麗,而 旺且老,因紿旺出求食,至青山,夜殺之。明日,聰獨返, 攜其婦女幼姪入武昌山吳王祠。越數日,持利刃脅 唐氏,氏曰:『汝殺吾夫,吾不能殺汝以復讎,忍從汝亂 耶』?」遂遇害。賊裹以蓆,置荊棘中,明日徙蓑衣團。又數 日,賊迫環兒臨以刃,詈曰:「汝賊也,殺吾父母,吾恨不 能報,讎肯從賊為狗彘行乎?」詈聲振林木,賊亦殺之, 瘞糞壤中而去。其年冬至,賊被酒成,兒夜潛出告官, 擒于葛店市,伏誅。
《靖江王守謙傳》:守謙,太祖從孫。父文正,南昌王子也。 太祖起兵時,文正母王攜文正從軍中,帝與高后撫 如己子。比長,涉傳記,饒勇略。隨渡江取集慶路,已有 功,授樞密院同僉。太祖與語:若欲何官,文正對曰:「叔 父成大業,何患富貴,爵賞先及私親,無以服眾。」太祖 善其言,益愛之。太祖為吳王,命為大都督,節制中外 諸軍事。及再定江西,謂洪都重鎮,屏翰西南,非骨肉 重臣莫能守,乃命文正統元帥趙得勝等鎮其地。江 西之平,文正功居多。太祖還京,告廟飲至,賜常遇春廖永忠及諸將士金帛甚厚。念文正前言,知大體錫 功尚有待也,文正遂不能無少望。性素卞急。至是益 暴怒無常度,任掾吏衛可達,奪部中子女。按察使李 飲冰奏其驕侈觖望,太祖遣使詰責,文正慚懼,飲冰 益言其有異志。太祖即日登舟至城下,遣人召之。文 正倉卒出迎,太祖持之泣曰:「汝何為者?」遂載與俱歸。 廷臣請竟其事,高后力解之曰:「兒特性剛耳,無他也。」 免官,安置桐城。尋命督築荊州城,事竣,將復之,未幾 卒。飲冰亦以他事伏誅。文正之謫也,守謙甫四歲,太 祖撫其頂曰:「兒無恐爾父背訓教,貽我憂,我終不以 父故廢爾,育之宮中。」守謙幼名鐵柱,吳元年以諸子 命名告廟,更名煒。洪武三年更名守謙,封靖江王,祿 視郡王,官屬親王之半。
浦延禧妻《王氏傳》:王氏,蓬萊人。年二十,守節撫孤。崇 禎五年,李九成等叛,城陷,氏叔允章至其家,問所向。 答曰:『兒豈向患難中求活?時有麻索在床頭,叔以手 振之曰:『然則宜決計于此耳』。氏首肯,遂從容就縊』。」 《張以寧傳》:「以寧字志道,古田人。年八歲。或訟其伯父 于縣,逮繫獄,因詣縣伸理。尹異而詰之,以寧自言能 為」詩,命賦「《琴堂詩》,立就,伯父由是得釋。
呂柟鷲峰東所語何掌科說:「刑部有一婦人與小叔 通。此婦人夫喪了,止有一子,婦人又與他人通,嫁之 他人,後又出之。婦人歸小叔,遂收之為妻。其子恥之, 乃殺小叔。」刑部問以殺期親尊長死罪,大理評不當 死。刑部曰:「律無該載,請旨。」先生曰:「律有上下比附。《春 秋》梁人有繼母殺其父者,而其子殺之,有司欲當以」 大逆。孔季彥曰:「文姜與弒魯桓,《春秋》去其姜氏,《傳》謂 『絕不為親』,即凡人耳。方諸古義,宜以非司寇而擅殺 當之,不得以逆論。茲叔與嫂姦,是無人倫;弟無其兄, 姪可無其叔矣。其殺之不當死罪。」
叔姪部雜錄
编辑《詩經小雅伐木》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寧適不來,微 我弗顧。」〈大全〉孔氏曰:「稱之以父,親親之辭也。天子呼諸 侯同姓大國曰伯父,同姓小國曰叔父。」
《魯頌閟宮》篇:王曰:「叔父,建爾元子,俾侯于魯,大啟爾 宇,為周室輔。」〈註〉王,成王也。《叔父》,周公也。《元子》,魯公伯 禽也。啟,開宇,居也。
《輟耕錄》:宋張文潛《明道雜志》云:「『經傳中無『嬸』」、「妗』二字, 嬸字乃世母字,二合呼;妗字乃舅母字,二合呼也。二 合如真言中合兩字音為一。」
《日知錄》:古人于父之昆弟必稱伯父、叔父,未有但呼 伯叔者。若不言父而但曰伯叔,則是字之而已。《詩》所 謂「叔兮伯兮,伯兮朅兮」,「叔于田」之類,皆字也。
今之天子,稱親王為叔祖、曾叔祖,甚非古義。禮,天子 稱同姓諸侯曰伯父、叔父,稱其先君亦曰伯父叔父。 《左傳昭九年》,「景王使詹桓伯辭于晉曰伯父。」《惠公十 五年》,景王謂籍談曰「叔父」,唐叔皆稱其先君,為伯父 叔父之證也。故禮有諸父無諸祖。
叔姪部外編
编辑《冥祥記》:「晉唐遵字保道,上虞人也。晉太元八年暴病 而死,經夕得蘇,云有人呼將去,至一城府,未進頃,見 其從叔自城中出,驚問遵:『汝何故來』?遵答:『違離姑姊, 並歷年載,欲往問訊,本明當發,夜見數人急呼來此, 即時可得歸去,而不知還路。從叔云:『汝姑喪已二年, 汝大姊兒道文近被錄來,既蒙恩放,仍留看戲,不即』』」 還去,積日方歸。家已殯殮,乃入棺中。又搖動棺器,冀 望其家覺悟開棺。棺遂至,路落檀車下。其家或欲開 之,乃問卜者,卜云:「不吉。遂不敢開,不得復生。今為把 沙之役,辛勤極苦,汝宜速去,勿復住此。且汝小姊又 已喪亡,今與汝姑共在地獄,日夕憂苦,不知何時可 得免脫。汝今還去,可語其兒,勤修功德,庶得免之。」於 此示遵歸路將別,又囑遵曰:「汝得還生,良為殊慶。在 世無幾,儵如風塵,天堂地獄,苦樂報應,吾昔聞其語, 今睹其實。汝宜深勤善業,務為孝敬,受法持戒,慎不 犯一。去人身,入此罪地,幽窮苦酷,自悔何及。勤以在 心,不可忽也。我家親屬,生時不信罪福,今並遭塗炭, 長受楚毒,燋爛傷痛,無時暫休。欲求一日,改惡為善, 當何得耶?悉我所具,故以囑汝。勸化家內,共加勉勵。」 言已涕泣,因此而別。遵隨路而歸,俄而至家,家治棺 將竟,方營殯殮。遵既附屍,屍尋氣通,移日稍差,勸示 親識,並奉大法。初,遵姑適南郡徐漢長,姊適江夏樂 瑜,于小姊適吳興嚴晚,途路懸遠,久斷音息。遵既差, 遂至三郡,尋訪姑及小姊,姊子果並喪亡。長姊亦說: 「兒道文殮後,棺動墮車,皆如叔言。既聞遵說道文橫 死之意,姊追加痛恨,重為製服《冥報記》宋王胡者,長安人也。叔死數載,元嘉二十三 年忽見形還家,責胡以修謹有闕,家事不理,罰胡五 杖。旁人及鄰里並聞其語及杖聲,又見杖瘢跡而不 睹其形,唯胡猶得親接。叔謂胡曰:「吾不應死,《神道》須 吾算諸《鬼錄》。今大從吏兵,恐驚損墟里,故不將進耳。」 胡亦大見眾鬼紛鬧,若村外俄然。叔辭去曰:「吾來年 七月七日,當復暫還,欲將汝行,遊歷幽途,使知罪福 之報也,不須費設。若意不已,止可茶果耳。」至期果還, 語胡家人云:「吾今將胡遊觀畢,當使還,不足憂也。」胡 即頓臥床上,泯然如盡。叔於是將胡遍觀群山,備睹 鬼怪。未至嵩高山,諸鬼遇胡,並有饌設,餘族味不異 世中,唯薑甚脆美。胡欲懷將還,左右人笑胡云:「止可 此食,不得將還也。」胡末見一處屋宇華曠,帳筵精整, 有二少僧居焉。胡造之,二僧為設雜果檳榔等。胡遊 歷久之,備見罪福苦樂之報,乃辭歸。叔謂胡曰:「汝既 已知善之可修,何宜在家?白足阿練戒行精高,可師 事也。」長安道人足白,故時人謂為白足阿練也。甚為 魏主所敬,魏主敬事為師。胡既奉此訓,於其寺中遂 與嵩山上年少僧者遊學。眾中忽見二僧,胡大驚問 何時來?二僧答云:「貧道本住此寺,往日不憶與君相 識。」胡復說嵩高之遇此僧,云:「君謬耳,豈有此耶?」至明 日,二僧無何而去。胡乃具告諸沙門,敘說往日嵩山 所見,眾咸驚怪。即追求二僧,不知所在,乃悟其神人 焉。元嘉末,有長安僧釋曇爽,來遊江南,具說如此也。 隋東川釋慧雲,范陽人,十二出家,遊聽為務。年至十 八,乘驢至於叔家。叔睹其驢快,將規害之。適持刀往, 見東牆下有黃衣人,揚拳逆叱曰:「此道人方為通法 大士,何忍欲害?」叔懼告婦,婦曰:「君心無剛,眼華所致 耳。」聞已復往,又見西牆下黃衣人云:「勿殺道人,若殺, 大禍交及。」叔怖乃止。明旦辭往姊家,叔又持刀送之, 告雲曰:「此路幽險,故送師度難。」雲在前行,正在深阻, 叔在其後,揮刀欲斫,忽見姊夫在旁,遂得免害,雲都 不知。雲後學問,名德高遠。至開皇年中,領徒五百,來 過叔家,叔見闡化,深慚昔舋,乃奉絹十疋,夫妻發露, 雲始知之,乃為說法,永斷毒心。常以此事每誡門人 曰:「吾昔不乘好物,何事累人?」自預學徒,聞皆儉素,大 有聲譽,不測終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