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九十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九十九卷目錄
鉦部彙考
詩經〈小雅采芑〉
宋陳暘樂書〈金鉦 丁寧 鼓吹鉦 警嚴鉦 銅鉦〉
博古圖〈周穟草鉦圖說 周龜純鉦圖說 周瑞草鉦圖說 周隧鉦圖說 周雲雷
鉦圖說一 周雲雷鉦圖說二 周雷紋鉦圖說 周雲目鉦圖說 周通甬鉦圖說〉
明會典〈大駕鹵簿〉
鉦部藝文
鉦銘 後漢李尢
鉦部選句
鉦部紀事
鉦部雜錄
鐃部彙考
周禮〈地官 夏官〉
後漢劉熙釋名〈釋樂器〉
宋書〈樂志〉
宋史〈樂志〉
陳暘樂書〈大金鐃 小金鐃 銅鐃〉
博古圖〈漢舞鐃圖說一 漢舞鐃圖說二〉
明王圻三才圖會〈金鐃圖說〉
鐃部藝文
執鐃失位次判 闕名
鐃部選句
鐃部紀事
鐃部雜錄
樂律典第九十九卷
鉦部彙考
编辑《詩經》
编辑
《小雅采芑》
编辑
鉦人伐鼓。
〈正義〉《周禮》「有錞、鐲、鐃、鐸無鉦也。」《說文》云:「鉦,鐃也。以鈴柄中,上下通。」然則鉦即鐃也。《鼓人》云:「以金鐃止鼓。」《大司馬》云:「鳴鐃且卻,聞鉦而止。」是鉦以靜之。《大司馬》又曰:「鼓人三鼓,車徒皆作,聞鼓而起。」是鼓以動之也。《說文》又曰:「鐲,鉦也,鐃也。」則鐲、鐃相類,俱得以鉦名之。故《鼓人》注云:「鐲,鉦也,形如小鐘。」是鐲亦名鉦也。鐲似小鐘,鐃似鈴,是有大小之異耳,俱得名鉦。但鐲以節鼓,非靜之義,故知鉦以靜之,所謂鐃也。凡軍進退,皆鼓動鉦止,非臨陳獨然,文在「陳師鞠旅」之上,是未戰時事也。〈朱注〉「鉦以靜之,鼓以動之。」鉦、鼓各有人,而云「鉦人伐鼓」,互文也。〈大全〉濮氏曰:《周禮》云:「鼓人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無鉦名,則鐲、鐃通謂之鉦,而節止實用於鼓,故《詩》云然。
《宋陳暘樂書》
编辑
金鉦 丁寧
编辑《詩》曰:「鉦人伐鼓。」《國語》曰:「鼓丁寧。」《春秋傳》曰:「射汰輈而 著於丁寧。」韋昭曰:「丁寧,鉦也。」蓋自其儆人言之,謂之 丁寧;自其正人言之,謂之鉦,其實一也。後世合宮縣 用之,而有流蘇之飾,非周制也。
鼓吹鉦
编辑《說文》曰:「錚,金聲也。」《釋名》曰:「金,禁也。為進退之禁也。」《東 觀漢記》:「段穎有功而還,介士鼓吹錚鐸,金鼓雷震動 地。」然則鼓吹鉦,其來尚矣。今太常鼓吹部用之,然鉦、 錚一也,特其名異耳。繆襲作《魏鼓吹曲》十六篇,韋昭 作《吳鼓吹曲》十六篇,傅元作《晉鼓吹曲》二十二篇,沈 約作《梁鼓吹曲》十二篇,然則鼓吹鉦未嘗不協鼓吹 曲矣。
警嚴鉦
编辑《采芑》,「鉦人伐鼓」,然則警嚴鉦,其來尚矣。今太常鼓吹 部警嚴用之。
銅鉦
编辑鉦,如大銅疊,縣於簴而擊之,南蠻之器也。
《博古圖》
编辑
周穟草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一尺一寸八分,柄長六寸,徑二寸二分;上徑長 九寸七分,闊六寸四分;下徑長一尺一寸九分,闊八 寸六分。重六十三斤。無銘。「古之田役,令其目以旗幟, 令其耳以鼓鉦,於是聞鼓則知進,以鼓陽也;聞鉦則 知止」,以鉦陰也。蓋鉦亦不止用於節鼓而已。是鉦所 飾篆畫突起,兩面狀獸首,而中象黃目,周以穟草。其 製作為「周物」無疑也。
周龜純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一尺七寸八分,柄長四寸九分,徑四寸三分;上 徑長一尺七寸,闊一尺八寸;下徑長一尺九寸五分, 闊一尺四寸三分,重二百五十四斤。無銘。夫是器,鉦 也,其純飾以龜,蓋鉦以止鼓為義,龜位壬癸,於方則 止而靜,而其為物又性隱伏,故取之以為飾也。《周官》: 「公司馬執鐲。」鐲即鉦也。然則司馬掌兵,固陰類耳。先 王之於彝器,或飾之,或司之者,莫不各有其意。飾之 則睹器而能知所用,司之則用器而必稱其職,豈苟 然哉?
周瑞草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二尺一寸二分,柄長一尺二寸;上徑長一尺七 寸二分,闊一尺一寸五分;下徑長二尺一寸八分,闊 一尺四寸。重三百斤。無銘。觀此形制,上出柄而中空, 正許慎所謂「似鈴,柄中上下通」者是也。然慎又以鉦 為鐃。按《周官鼓人》「以金鐃止鼓」,而釋者亦云:「鐃如鈴, 無舌。」與慎之說蓋合。又許子銘鐘謂之鈴鐘,疑古之 鈴制與鐘同,而此鉦也,雖無枚篆之飾,大概與鐘相 類,則知似鈴之說亦不謬矣。其兩面四周皆作瑞草, 蓋連理芝草、蓂莢嘉禾,皆草之為瑞者,故《瑞應圖》曰: 「八方合為一家,則生連理。」古《瑞命記》云:「王者慈仁則 芝草生,白兔進。」亦曰:「德。至地則嘉禾生,蓂莢起。」而是 數瑞皆德之所致,則取以飾鉦,亦見王者之兵翦暴 除害,以德天下耳,故異《詩》人「何草不黃」之刺也。
周隧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一尺三寸三分,柄長七寸九分;上徑長一尺八 寸,闊四寸七分;下徑長一尺五寸二分,闊一尺九寸。 重七十八斤有半。無銘。柄中空,以夔為飾,兩面又作 蟠夔縈紆糾結之狀。目曰「隧鉦」者,《有鳧氏》言鐘之隧 攠制耳。然鉦之為用,非若鐘之下垂,植其柄於座而
鳴之,則鐘之隧當在下,而鉦之隧當在上也周雲雷鉦圖二
{{{2}}}
圖說
编辑前一器,高一尺五寸五分,柄長七寸九分;上徑長一 尺二寸六分、闊八寸;下徑長一尺七寸、闊一尺二分, 重一百五十斤,無銘。
後一器高八寸五分,柄長五寸八分;上徑長七寸九 分,闊五寸;下徑長一尺二分,闊七寸。重四十斤。無銘。 右二器皆以雲雷為飾。按《詩》之《常武》,美宣王能立武 事,而曰「如雷如霆,徐方震驚」,則兵所貴者,在能震服 而已。不特如此,雷為天威,而兵者所以將天威者也。 雷之收發必以其時,而兵者貴乎戢而時動者也。雖 然,雷之所作,澤必從之,則吾之兵非以毒天下也,乃 所以利之耳。又況其「止戈為武」,而鉦又取夫止戈,一 而已。
周雷紋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九寸五分,柄長六寸二分,徑二寸一分;上徑長 八寸九分,闊五寸四分;下徑長一尺二寸四分,闊七 寸六分。重五十一斤。無銘。是器通體周以雷紋,每面 作兩黃目。獨柄純素無紋,其規模復少變於他鉦耳。
周雲目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七寸五分,柄長四寸八分,徑一寸八分;上徑長 六寸九分,闊四寸三分;下徑長九寸四分,闊五寸四 分。重二十五斤四兩。無銘。是器內外遍飾雲紋,或輕 或重,兩面各設兩目,上為雲翳,四邊帀以連珠,比《百 寶鉦》為稍純質。然形制大概相類,蓋一時物耳。
周通甬鉦圖
圖說
编辑右高一尺一寸二分,柄長六寸,徑一尺。〈闕〉寸。上徑長 九寸四分,闊五寸二分;下徑長一尺一寸七分,闊七 寸八分。重四十五斤。無銘。是器兩面作獸形,突起蟠 夔,中設二目,緣閒飾以雷篆,正取其節鼓之義。且其 柄中通,若鐘甬然,故目曰《通甬鉦》云。
《明會典》
编辑
《大駕鹵簿》
编辑
金鉦、四面銅質、竹匡用紅。綆。《繫鉦》于匡。鉦徑九寸五 分
鉦部藝文
编辑《鉦銘》後漢·李尢
编辑
申嚴號令,誓飭師旅,以肅紀律,萬眾是聽。
鉦部選句
编辑漢《張衡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黃鉞。」
蔡邕《太尉橋公廟碑》:「文德銘於三鼎,武功勒於鉦鉞。」 梁簡文帝《金錞賦》:「刁斗暫捐,金鉦虛置。」
又《阻歸賦》:「聞繁鉦之韻水,聽流風之入笳。」
宋王禹《偁賦》:「肅肅戈㦸,鏜鏜鼓鉦。」 梁元帝詩:「涉江望行旅,金鉦閒彩斿。」
又:「玉節威雲夢,金鉦韻渚宮。」
隋《何妥詩》:「鈞天動絲竹,括地響錞鉦。」
唐陸龜蒙詩:「筆陣初臨夜正清,擊銅遙認小金鉦。」 宋蘇軾詩:「嶺上青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挂銅鉦。」 楊萬里詩:「一事新來偏可戀,夢中聞打放船鉦。」
鉦部紀事
编辑《路史》:「黃帝命岐伯作鼓吹鐃角,靈鞞神鉦以揚德,建 武厲士,風敵而威天下。」
《漢書東方朔傳》:「朔上書曰:『臣朔十五學擊劍,十六學 詩書,誦二十二萬言。十九學孫吳兵法,戰陣之具,鉦 鼓之教』。」
《平帝本紀》:「元始二年,使謁者大司馬掾四十四人持 節行邊兵,遣執金吾侯陳茂,假以鉦鼓。」
《夢溪筆談》:狄青在涇原,嘗以寡當眾,度必以奇勝。預 戒軍中盡捨弓弩,皆執短兵器,令軍中聞鉦,一聲則 止,再聲則嚴陣而陽卻。鉦聲止則大呼而突之,士卒 皆如其教。纔遇敵,未接戰,遽聲鉦,士卒皆止,再聲皆 卻。鹵人大笑,相謂曰:「孰謂狄天使勇?」時鹵人謂青為 天使,鉦聲止,忽前突之,鹵兵大亂,相蹂踐死者不可 勝計。
《郡國志》:「洞庭山有宮五門,東有石樓,樓下兩石鼓,扣 之其聲清越,世謂神鉦。」
《山川紀異》:「武安縣南有鼓山,上有二石如鼓,相傳鼓 鳴則兵起,一名神鉦。」
《唐書禮樂志》:「講武都外,大將立旗鼓之下,六軍各鼓 十二、鉦一。」
戰隊之法,「長者持弓矢,短者持戈矛,力者持旌旗,勇 者持鉦鼓。」
《南蠻傳》:韋皋作《奉聖樂》字,曲將終,雷鼓作於四隅,舞 者皆拜,金聲作而起,執羽稽首,以象朝覲。每拜跪,節 以鉦鼓。凡樂分四部:一龜玆部,二大鼓部,三胡部,四 軍樂部。鼓金鉦,皆四鉦鼓金飾蓋,垂流蘇。龜茲胡部, 其鉦棡鐃鐸皆覆以綵蓋,飾以花趺,上陳錦綺,垂流 蘇。按《瑞圖》曰:「王者有道,則儀鳳在鼓。」故羽葆鼓棲以 鳳凰,鉦棲孔雀。鉦棡,頂足又飾南方鳥獸「明澤」及飛 走翔伏。鉦棡鐃鐸,皆二人執擊之。
《續博物志》:昔有於王敦城下得一銅鉦,中閒鑄一物, 如羊頭,其身如篆文,乃「飛廉」也。
《夢溪筆談》:予昔年在姑熟王敦城下,土中得一銅鉦, 刻其底曰:「諸葛士全茖鳴鉦。」茖即古落字也,此部落 之落,士全,部將名。其鉦中閒鑄一物,有角,羊頭,其身如篆文,如今時術士所畫符旁有兩字,乃大篆飛廉 字,篆文亦古怪。則鉦閒所圖,蓋飛廉也。飛廉,神獸之 名。淮南轉運使韓持正亦有一鉦,所圖飛廉及篆字, 與此亦同。
《元史樂志》:「至元十九年,王積翁奏請徵亡宋雅樂器 至京師,置於八作司。二十一年與之。鐃六,單鐸、雙鐸 各五,鉦錞各八。」
元氏《掖庭記》:「帝自制宮漏,約高六七尺,為木櫃,藏壺 其中,運水上下。櫃上設四方三聖殿,櫃腰設玉女捧 時刻籌,時至輒浮水而上。左右刊二金甲神人,一懸 鐘,一懸鉦,夜則神人自能按更而擊。」
鉦部雜錄
编辑《捫虱新話》:沈存中《筆談》說:「《虞書》『戛擊鳴球,搏拊琴瑟 以詠』。謂鳴球非可以戛擊也,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 而至於戛且擊;琴瑟亦非可以搏拊也,和之至,詠之 不足,有時而至於搏且拊。所謂手舞足蹈之而不知 其然者。若然,則鳴球琴瑟當不成聲,何名為樂乎?觀 《詩新義》云:『方叔率止,鉦人伐鼓。鉦所以退而止,鼓所』」 以動而進。方其動而進也,鉦人亦奮而伐鼓,則士勇 於進可見矣。夫鉦鼓各自有人,今使鉦人奮而伐鼓, 不幾於亂行乎?此兩說自是一類。予嘗以其語戲作 《聯句》云:「士勇而前,致鼓鉦之亂,擊樂和之,至令球瑟 以無聲。」此亦可以一撫掌。
鐃部彙考
编辑《周禮》:
《地官》
编辑
鼓人以「《金鐃》止鼓。」
〈訂義〉鄭康成曰:「鐃如鈴,無舌有秉,執而鳴之,以止擊鼓。」《司馬職》曰:「鳴鐃且卻。」賈氏曰:「『按《左傳》,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哀公傳》《陳書》曰:『吾聞鼓而已,不聞金矣』。是進軍之時擊鼓,退軍之時鳴鐃。」王昭禹曰:「以金鐃止鼓,鼓退而止之。」
《夏官》
编辑
《司馬》「辨鼓、鐸、鐲、鐃之用,卒長執鐃。」
鄭鍔曰:「百人之卒長,知其當止則止,故使執鐃以止鼓。」 王氏曰:「鼓,陽也,尊者執之;金,陰也,卑者執之鐃以止鼓,與陽更用事焉,故卒長執之。」
《後漢劉熙釋名》
编辑
《釋樂器》
编辑
鐃聲鐃鐃也。
《宋書》
编辑
《樂志》
编辑
鐃,如鈴而無舌,有柄,執而鳴之。《周禮》「以金鐃止鼓。」漢 《鼓吹曲》曰鐃歌。
《宋史》
编辑
《樂志》
编辑
錞、鐲、鐃、鐸,古謂之四金。鼓屬乎陽,金屬乎陰,陽造始 而為之倡,故以「金錞和鼓」;陽動而不知已,故以「金鐲 節鼓」;陽之用事,有時而終,故以「金鐃止鼓。」「時止則止, 時行則行,天之道也」,故以「金鐸通鼓。」
《陳暘樂書》
编辑
大金鐃 小金鐃
编辑《周禮》鼓人「以金鐃止鼓。」《大司馬》:「卒長執鐃。」以其聲譊 譊然,故以鐃名之。《說文》曰:「鐃,小鉦也。」象鐘形,旁有二 十四銑,飾以流蘇,柄中上下通。漢鼓吹曲有鐃歌,所 以退武舞也。豈亦周之遺制歟?蓋其小者似鈴,有柄 無舌,執而鳴之以止鼓。大者象鐘形,旁有二十四銑, 宮縣用之,飾以流蘇,蓋應律聲而和樂也。
銅鐃
编辑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其名雖 與《四金》之鐃同,其實固異矣
《博古圖》
编辑
漢舞鐃圖二
{{{2}}}
第一器長六寸九分徑四寸重一斤四兩無銘
编辑第二器,長六寸六分,徑三寸九分,重一斤,無銘。 右許慎謂鐃,小鉦也。如鈴,無舌,鳴之以止擊鼓者也。 是器頗近其制,而特有舌焉,蓋欲便於作止,不待擊 而後鳴也。然不獨卒長職此而已,且舞人亦用之。《樂 記》曰:「復亂以武。」則以武為鐃。謂武人鳴此以治理之, 而又以為退卻之節也。
《王圻三才圖會》
编辑
金鐃圖
圖說
编辑如火斗,有柄,以銅為匡,疏其上如鈴,中有丸。執其柄 而搖之,其聲「《譊譊》然」以止鼓。
鐃部藝文
编辑《執鐃失位次判》闕名
编辑
分命庶官,各供所職,有厥居守,無相奪倫。「師貞丈人」, 或曜威而振旅;政成司馬,將作氣而利用。則擊鼓其 鏜,執鐃以節,苟遠盈竭,無乖疾徐。類援枹而可嘉,何 動旝而能擬。或其失位,訟匪有孚,我則辨明,訴乃「無 咎。」
鐃部選句
编辑梁簡文帝《南郊頌序》雲「䍐徐過,金鐃韻響。」 唐段成式《廣陽公宴詩序》:「輒鳴瓦缶,方應金鐃。」 劉禹錫詩:「江南千騎引金鐃。」
又:「山城迢遞敞高樓,露冕吹鐃屋上頭。」
《元稹詩》:「近浦聞歸楫,遙城罷曉鐃。」
陸龜蒙詩:「目曾窺絕洞,耳不犯征鐃。」
《韓偓詩》:「曳裾談笑殿西頭,忽聽征鐃從冕旒。」
鐃部紀事
编辑《通鑑外紀》:「岐伯作鼓吹鐃角靈鞞神鉦,以揚德建武。」 〈注〉《黃帝內傳》:「元女請帝鑄鉦鐃,以擬雹之聲。」今之銅 鑼,是其遺制也。
《建州圖經》:「鳴鐃,山名,一名大戈山。越王無諸乘象輅, 大將軍鳴鐃載旌畋獵,登於此山,故名。」
《隋書禮儀志》:「大業七年,征遼東,每騎兵四十隊,隊百 人,鼓吹一部,其棡、鼓、金鉦各二具。後部鐃吹一部,鐃 二面。」
《音樂志》:「三品以上,朱漆鐃,飾以五采騶哄。工人武弁 朱褠衣。」四品鐃及工人衣服同 《唐書·禮樂志》:「臨軒策皇太子,有司卜日,告天地宗廟。 皇太子遠遊冠,絳紗袍,三師導,三少從,鳴鐃而行。 武舞左干右戚,執旌居前者二人,執鞀執鐸皆二人, 金錞二,輿者四人,奏者二人,執鐃二人。」
《南蠻傳》:「貞元中,王雍羌聞南詔歸唐,有內附心,遣使 詣劍南節度使韋皋,請獻裔中歌曲,且令驃國進樂 人。於是皋作《南詔奉聖樂》。樂分四部,其鉦、棡、鐃鐸皆覆以綵蓋,飾以花趺,上陳錦綺,垂流蘇羽葆,鼓棲以 鳳凰,鉦棲孔雀,鐃鐸集以翔鷺。」
《宋史樂志》:「紹興十六年,降下古銅鐃一,增造其六,並 付太常寺掌之,專俟大禮施用。」
《畫史》:「濟州破朱浮墓,有石壁上刻車服人物、儀衛甚 多。十人騎馬作一隊,內一隊皆持鐃。」
鐃部雜錄
编辑《禮記·樂記》:「始奏以文,復亂以武。」〈疏〉《復亂以武》者,武,謂 金鐃也。言舞畢反復亂理,欲退之時,擊金鐃而退,故 云「復亂以武」也。
《管子問甲兵篇》:「兵車旌旗鼓鐃帷幕,師車之載幾何 乘。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