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 (韓愈)
石鼓歌 (韓愈) 作者:韓愈 唐 |
|
張生手持石鼓文,[1]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于岐陽騁雄俊,[2]萬里禽獸皆遮羅。[3]鐫功勒成告萬世,[4]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5]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6]公從何處得紙本,[7]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8]年深豈免有缺畫,[9]快劍砍斷生蛟鼉。[10]鸞翔鳳翥眾仙下,[11]珊瑚碧樹交枝柯。[12]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13]陋儒編詩不收入,[14]二雅褊迫無委蛇。[15]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16]嗟予好古生苦晚,[17]對此涕淚雙滂沱,[18]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19]故人從軍在右輔,[20]為我度量掘臼科。[21]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祇載數駱駝。[22]薦諸太廟比郜鼎,[23]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24]觀經鴻都尚填咽,[25]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26]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27]詎肯感激徒媕婀。[28]牧童敲火牛礪角 誰復著手為摩挲。[29]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趂姿媚,[30]數紙尚可博白鵝。[31]繼周八代爭戰罷,[32]無人收拾理則那。[33]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34]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35]石鼓之歌止於此 嗚呼吾意其蹉跎。
註釋
编辑- ↑ 張生,即張籍。
- ↑ 蒐,狩也。今岐山縣舊日岐陽左氏成有岐陽之蒐,左氏言成王,公今言宣王未詳。
- ↑ 萬,或作百。
- ↑ 成,或作盛。“封岱勒成”《東都賦》語。
- ↑ 揀,或作簡。撰,或作譔。
- ↑ 或作訶。
- ↑ 處,或作土。
- ↑ 隸書,始皇時程邈所定也。科,謂科斗書。魯共王破孔子宅得書《論語》《孝經》,人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文字也。科字,諸本皆同,方從《蜀粹》作蝌。今按蝌,乃科之俗體。後人以重韻而誤改耳。方知韓公不避重韻,乃疑於此何耶?
- ↑ 或作劃。
- ↑ 《禮記》“伐蛟鼉”此下皆狀石鼓文如此。鼉,唐何切。
- ↑ 《選》“鳳騫翥飛”翥,章恕切。
- ↑ 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周阿而生”碧樹,或作幽碧。
- ↑ 《史記》“宋大丘社亡鼎淪于泗水彭城下。秦始皇二十八年過彭城,欲出鼎,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漢武帝得鼎于汾水。晉陶侃少時漁于雷澤,網于一梭,掛於壁,有頃雷雨化為龍而去。龍騰一作騰龍。
- ↑ 收,一作得。
- ↑ 上,於為切。下,音移。《毛詩協韻補音》“蛇,唐何切。行貌。”楊雄《反離騷》“駕八龍之委蛇”今行歌字韻,當從補音。蛇,或作佗。
- ↑ 摭,或作,拾。《選》“劉季緒好掎摭利病。”掎,音奇。又舉綺切。摭,之石切。宿,音秀。
- ↑ 蘇內翰《鳳翔入觀詩》其一,石鼓其曰:“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則此歌所謂:好古生苦晚也。
- ↑ 《詩》“涕泗滂沱”。
- ↑ 元和元年,公自江陵召為國子博士。
- ↑ 右輔,謂右扶風郎,鳳翔府也。
- ↑ 謂安石鼓處。
- ↑ 駱,或作馲。依字當作橐。《漢書·匈奴傳》云:“橐駝,言能負囊而駝物也。”
- ↑ 《春秋》“恒二年,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納于太廟,郜音告。”
- ↑ 《詩》“如切如磋”。
- ↑ 漢靈帝元和元年二月,始置鴻都門學。熹平四年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命議郎蔡邕為古文,篆隸三體,書之刻石于太學門,外使後生晚學咸取正焉。碑始立其覲見及摹寫者,車乘日千兩填塞街陌。鴻都與觀經蓋二事,公併用之。
- ↑ 普禾切。
- ↑ 官,或作夫。
- ↑ 上,音庵。下,音阿。不决之貌。
- ↑ 《後漢》“薊子訓至長安,摩挲銅人。”挲,音娑。
- ↑ 王得臣《塵史》云:“王右軍書多不講偏旁”此退之所謂:“羲之俗書趂姿媚”也。
- ↑ 晉王羲之傅山陰道士愛養鵝,羲之求市之曰: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羲之寫畢,籠鵝而去。
- ↑ 八代,謂漢、宋、晉、魏、齊、梁、陳、隋,自周之下不啻八代。論其正統,又頗多說。今以石鼓所在言之,其秦、漢、魏、晉,元魏、齊、周、隋八代歟。
- ↑ 《左氏》“宣二年,犀兕尚多,棄甲則那。”
- ↑ 任,或作用。
- ↑ 晉王衍曰:“聽郭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