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修山集
卷四
作者:李种徽
卷五

涵碧亭重修记

编辑

有数楹于听事堂之南。而二小池居其左右者。曰涵碧堂。不记其始建。而年久圮败。以县之僻而野。昔有此而今废。亦可见今太守之不如古也。用是之耻而辄谋于众。以涤场之暇。而合县底之力。穿两池之隔而一之。疏四隅之淤而拓之。愿丰楼者。南门也。又筑其外之水田而潴之。毁东南隅之子城而沟之。使内外池相属也。池长百五步。广四之一。而逶迤演漾。有江湖之势焉。故命之曰天光湖。驾木其上。以达南门。曰云影桥。西南畚土之积而有松如盖。曰一松坞。东南苫墩之旧而有竹如箦。曰百竹屿。内外池之交。水如束焉。而朝晖夕照之。与波凌乱者。曰金琶峡。其两边筑石为障。而穉竹小松之缘罅掩暎者。曰玉笋台。因堂之旧。而倾者持之。朽者易之。亏者完之。阙者具之。又加以丹雘。盖轮焉奂焉矣。遂浮二小舫水中。而听事之暇。沿洄溯泳。或啸或咏。以寓其趣焉。虽然。太守之有亭台池沼。非所以为民也。自丰乐醉翁之亭。超然凌虗之台。皆不得其为说。如不牵连傅会于丰和治成之馀。则辄皆自托于放浪形骸之外。要之非中道也。惟柳子厚永州亭记。以为郑之裨谌。谋诸野而获。盖萧散夷旷。使乱虑滞志。无得以容焉。所以发之政而措诸事。未始有失焉者。庶几近之。是为记。

六游堂记

编辑

凡文字能于笔墨之外。言所欲言者。意匠深远。神境旷爽。然后得之。此非徒古文古诗为然。士之攻乎科程文字者。亦复如此。无神境。无意匠。而以传注括帖。校试章式。规规于尺幅之内。况父兄之所教。师尊之所诲。又不免束缚而驰骤之。心气局促。以此为文。何暇议笔墨之外哉。且夫人虽有才。亦视其所生。生于隐屏。京洛之所远。山川之所阻。人物之所鲜。鸿显高壮之观。不接于目。幽奇古宕之事。不经于耳。神明何所练濯。胸腹何所开发。年或少迈。志或少挫。则才气顿尽。遂为乡人而止。可胜惜哉。玉之为县。既小而僻。湖南之尾尻䐐肕处也。宾客之所稀。美好之所无。士生于斯。无闻而止矣。自申侯始鸠材置斋。聚士劝课。今几十年。而规模稍立。支庤颇优。一乡年少。蛾述鸟习。亦庶彬彬焉矣。斋久无扁。余以六游为名。而告之曰。昔者圣人教人。据德依仁而游于艺。艺者。六艺也。六艺之中。礼则有威仪三百。曲礼三千。乐则有咸池大章象箾南籥五帝三王之乐。不一其数。书有六法。数有九九。射与御。控止驱驰。升降舍括之际。亦皆有法。其数甚多。则此其为游。日不暇给。而小学大学之中。八岁之儿。十五六之少年。于六者之中。名目度数。浩如烟海之场。而皆能溯其源而涉其流。乐而不厌。优游而自得。凡所以开发其胸腹。练濯其神明。不使之驰骤缚束。局促蹇涩。而为拘儒老生也。文章亦一艺也。较诸六艺。当居书礼之间。今人所专。惟此一艺。而后世学废。司马子长狭六艺之游。而博其游于山水。灵心洞脱。孤游浩杳。笔墨之外。能言其所欲言。虽无先王六艺之学。亦能深远其意匠。爽朗其神境。诚可谓壮于游矣。今诗赋四六。皆乐之流。而论策义疑。亦古六艺之遗旨也。苟能游心于笔墨之外。不束缚驰骤。而乐而无厌。优游而入之。如古人之于游于艺。则其为文字也。恢其神境。廓其意匠。精华甚充。颜色甚悦。出而耀于人。未有不目瞠而口呿者。以此求试。何科不得。不然。区区于幅尺之间。而矻矻于笔墨之内。依㨾效颦而止。则如人之生于滕薛之国。而不知有齐楚鲁卫之涂者也。顾何以游京周而观先王之礼乐。享明堂之锺鼓乎。诸生欲为雪山儒则已。不然。请以子长游为赠。虽然。游者。君子之所恶也。一或不戒则易流于慢傲。圣人不云乎。据于德。依于仁。又以为诸章甫终始之祝焉。岁乙巳。知县某记。

三乐门记

编辑

雪山。养士之所。余既以六游颜其堂。而其由之以出入之处。又谓之三乐门。斯非荣启期之三乐也。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谓之三乐。英才之乐育。虽居其第三。非英才。不能以传吾道而需世用。君子之所急可知也。申侯始开堂与门。而育士其中。余于申侯。间二人而为吏。所以兴起而导率之者。无能为役于前人。然仍其成规而利导之。数岁之间。财糓颇优。员额益多。其间。岂无所谓英才者出而可以为一县荣哉。今世之士。异于古。如汉所称跅弛泛驾之类。可使通绝国。斩楼兰。此非今所求。而茂才异等硏桑之心计。樗里甘罗之夙成。此皆得之天分。非人力之可容。今或有人家子弟读禹贡书。一过背诵。不错一字。八九岁。开口应尊长命题。若出唐人手。尝见村里儿。十二。能解尧典期三百注。布筹立得四分度之一。此其人可谓英才矣。然是三人者。恃其聪明慧智。不致力读书做工。毕竟止于庸人无闻。若此类甚多。可不惜哉。所谓英才者。不必如此。千古英雄。皆从战兢中得之。幼而鲁钝。矻矻勤业。未有不能长而名世者也。圣人言后生可畏。后生俊秀。固无可畏。而惟鲁而勤者最可畏。今日诸生聪明才慧。虽不可多得人。亦可得鲁而勤者。使皆鲁而勤。则入此门者。无非英才也。以是望于士。何患不得。且夫斋中财力。皆铢累寸积而得之。其劳甚矣。有司者不能量入为出。则不过为数十员数旬之资。寒多暴少。何以责效。昔者。李太白见妇人磨杵作针。入匡庐不出十年。范文正在山寺。粟饭一盂。分两块。葱薤一本折其半。以度一日夜。世谓太白天仙之才。希文岳降之姿。皆不可及。然其勤劳辛苦。使凡人而如此。未有不成才者也。诸章甫以此为心。则斋中百斛之米。未必为窘。而雪山一县之士。亦可户得英才也。如其不然。请受妄言之罪于诸章甫。

赞庆楼重修记

编辑

尝读斯干诗。昔之君子。爱君之深。祝君之切。虽宫室屋宇之间。而亦致其期望赞美之诚。盖其忠厚之至。睹物兴思。情见于辞。自不能已也。青松之县。以王后之本贯。升为府。沈氏先墓在其南。山水回抱。松柏蔚然。而庆毓于昭宪端懿二王后之圣。在昔河侯澹之营建斯楼。扁以赞庆。盖亦诗人之意也。岁辛亥韩侯光近。自银台斥守是府。政清事举。民安于慈惠。翌年孟春。邑人不戒于火。延爇二百家。玆楼亦被其馀焰。百年轮奂。俄然尽矣。侯早起而彷徨顾望而叹曰。吾既无诚。不能反风。而民既罹其灾。楼亦随之。民则有粟米麻丝朝家之恤典。可以仰体而无忧。至于楼。顾名以思。不轻而重。责既在吾。其何敢一日阙也。于是捐廪鸠财。募工兴役。以闰月癸丑。功告成。楼之在焦土燹壁之间。不过旬朔之近。而东西过客有数月之行者。其还也。徒见其眼前之突兀。如旧。自在。而所异者。屋有新盖。砌无苔缝。丹青黝碧。焕然增色而已。呜呼。世之宰百里者。其封域之内。临江倚山之地。楼台胜槩。颓为废址。荒为茂草。过客咨嗟而不忍去者。凡几处哉。为吏者。非不欲改修也。有其心而力不及。有其力而心不足。滔滔皆然。侯能心手相应。才力俱到。不移时而事成。可谓奇矣。是天假回禄氏一炬。俾换赞庆楼面目于俄顷之间。而益新其命。愈增其庆。以迓休祉于无穷也。岂不猗哉。因玆抑有感焉。峤南自古多名楼台。所谓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其高华显敞之观。胜于斯倍蓰矣。然而毁则置之。圮则已之。无大关于事理。而斯楼也则君有德而颂之。邦有庆而赞之。虽寻常屋宇之微。顾名而思。君子之情。有不容斯须已者。此侯所以不日修改而忠爱之诚。油然行于其间者也。斯不亦诗人之遗意也欤。

先春岭记

编辑

先春岭。高丽北界也。在今会宁府豆满江北七百里。古公崄镇及巨阳城西六十里。直白头山东北有苏下江。出白山北流。历公崄镇先春岭。至巨阳复东流百二十里。至阿敏。入于海。公崄南邻贝州探州。北接坚州。此三州。似是渤海及辽金古邑名。以东史考之。三韩之际。曷思王所居。曷思水者。疑今苏下江也。南京在锺城府江北近地。元志曰。开元府西南曰宁远县。又西南曰南京。又南曰哈兰府。哈兰今咸兴也。开元。古挹娄勿吉也。开元三万。亦扶馀古国。而今属宁固㙮之境。扶馀檀君之裔。而挹娄勿吉。皆其部落。则其地之系朝鲜无疑矣。盖高丽之界。极于先春岭。而南京巨阳。皆在境内。世以高丽肃宗。好大喜功。生事边境。虽得其地。四年而失之。秦皇汉武之流也。然此论非也。周世宗,宋太宗。规图山前。亲率六师。与契丹战者数矣。然君子不以为非。盖中国故地。中国之人力可复则复之。固其宜也。至于神宗之世。国势已弱。强弩之末。不足以穿缟。而乃欲从事于煕河。此其事虽是。而其时则非也。当肃王之时。高丽方强。女真方弱。其力可以得之。而牵于廷议。旋复撤还。然九城之地。非若秦之朔方。汉之河西。是皆箕高之故疆。如周宋之于幽燕也。宜其坚守。以待民力之渐振。虏势之自退。而既成之功。半涂而废。其后并与双城而弃之于元。岂不惜哉。嗟夫。使周世宗,宋太宗及其中国之盛。从事于幽燕。虽百战而得之。天下不以为黩。何者。以其故土也。今刺肃王以宋神宗。则此迂儒之见。岂可与论于时务也哉。然高丽之世。虽失九城。而自青石以东。南八站之地。鸭江内外数百里。尚属其边徼。虽不置郡县。而秃鲁江万户。尽有其地。胡元之季。我太祖进据兀剌城。东自王城。西至于海。为之一空。自后金之入燕。江北千里。无复人烟。古甲山会宁之间。有建州一部曰东良北。其地南及端川,吉州。其人亦徙老城。而今为空地。我肃宗朝。遂置茂山府于会宁之西。南通虗项岭而三甲与六镇民相往来。然老土旧墟。茂昌诸郡。尚属瓯脱。识者忧之。且白头左右青石以内。皆丽之界。而江外山川。尚系徐居正胜览中。其为我地明矣。东人漫不理会。何哉。窃尝论之。自惠山江外。回山那兰迤北数百里。东折行过白头山。北出公崄镇南界。自是通六镇甚便。而近且江界沟浦皇城之界。又正东南行过回山那兰界。不数日而出于白山之北。世以六镇为难守。谓其千里一线。孤悬易断耳。此路一通。则西北之援。不至十日而相接于千里。两江之南。皆为内地。渤海故土。亦将次第而复。然则三韩朝鲜。合而为一。而地方万里。可以雄视天下矣。此其势今不可以轻议。而胡运已穷之后。收其瓯脱。不过用数万卒。数十万石糓。移南道数万户。则不必割必争之辽东。而坐收数千里之疆土。岂不美哉。且自闾延江界。古渤海神州之域。东行四百里为中京显州之地。即回山那兰等处也。自此正北如东行六百里为上京。则在渤海五京。此为土中也。其地岂可弃也哉。昔诸葛武侯欲图中原。先收南蛮。秦因苏秦闭关十五年。而其间尽有巴蜀之地。蒙古欲与金争。亦先事西夏西域后。率东举而兵不留行者。根本已成故也。或曰。二江。所以据险也。舍此则荡荡矣。何以守之。曰。虏挠北界。陆则先春可以扼也。水则涑沬,苏下皆可守也。西界则自青石牛毛以东。至于深河也。凡皆水陆之险也。此岂二江之下哉。然宁固㙮。去先春甚近。虏肯听我哉。且青石旧隶于辽东。中国亦安能无索乎。此亦无难。若先春指尹碑以示之。青石据舆地而争之。昔契丹来讨渤海旧地。欲以岊岭为界。高丽遽折以箕高之疆。萧逊宁无辞而退。亦其验也。己丑六月二十七日。客有来言北关事。壬辰定界。方伯李善溥辞疾不会。虏使穆克登自断立碑。白头山遂系胡地云。当其时。如援古志为争。则高丽之界。可以复得。余感是事而作先春岭记。庄之箧。后有志士。可以览焉。

愚坡记

编辑

为地于洪阳之东南。曰上田。以其土厚而水深。岁约而收多。故配之于雍州黄壤。而为此称也。方言释上田为牛坡。而愚与牛。音又相近。故韩学士季明改之为愚坡。而谋数顷田。以老其中。请记于余。余以谓玆土凡三变。而至于愚。既不得有其实。名乌乎施。名既不得施。又安用记为。虽然。子既强名之。吾亦强言之可乎。夫愚者。智之反也。对智而乃见如颜回之愚。愚之上也。百里奚,甯武子之愚。愚之次也。是皆愚则愚矣。然圣人见其不违而谓之愚也。君子见其行藏而谓之愚也。非三人者之自号为愚也。凡世之自号为愚者。必其多智之人。或出于保名安身。或出于讳拙护短。或出于玩世愚人。以自托于其中者多矣。惟柳子厚少年涉世。身计败露。掩其愚而不得。则乃自号为愚。至于所居之泉溪丘池。咸以愚辱之。而世亦信其为愚也。此愚之真愚者也。今季明端详雅重。居世不殆。弃矜伐。绝怨欲。位虽卑。不可谓不达。居虽约。亦不至于穷。又乃栖心潇洒。掉头荣利。日诵田庐之乐于湖海松楸之乡。此其智非世人之所及也。顾乃以愚自命。幷其佳山美水而欲愚之。世谁肯信之哉。且季明自少笃志。沉淹经典。科臼之外。固有所存。近因阿睹之患。潜心闭户。温绎日进。其于识量智虑之间。盖有默修独造者。使其出而当官任职。必当有可观。而敛之若无。退巽不居。此其意无乃为犹龙氏大智若愚。漆园子圣人愚芚之戒所误耶。是殆近于术智君子所不道。季明甘心于此。欲以自愚而愚人。余固颛蒙而愚者也。又为季明之所愚。以作愚说。以益其愚。则世之笑我。其有既乎。虽然。季明之志。吾知之矣。君子处市朝之嚣。则不改山林之适。服轩冕之华。则不忘蓑箬之趣。智周万物而谦而不有。贵逼三孤而卑而自牧。则季明所以仕虽进而如退。心虽智而若愚。不害为君子之行也。而况身虽未往。而寤寐存想于湖海之庄。稻蟹之乡。于以放牛于青草之坡。深耕于上上之田。如愚而坐草堂。顾名而赋思颍。庶几其一得归。有以息嚣而存淡。处烦而寓静。则可谓不退而退也。不愚而愚也。虽使坡神闻之。不以愚为累矣。然则季明之谥愚。亦庶几陋巷之不愚。而余之为季明记。亦未可谓真愚也耶。姑书此以俟之。

林将军古台记

编辑

丹月驿东数里临达川。悬崖数仞。平其上。苔藓被石。云林义州庆业童子时所游。余南行。路出其下。时日将入。行甚忙。然为一登焉。乱山四拥。川水遇矶而鸣益壮。无他奇焉。然使余怅然徘徊而不能去。不知日之且昏。夫自京至昌七百里。所过奇胜亦多矣。鲜为之停骖。此盖慕林公之高义也。余尝观春秋传。列国之君子。可谓多矣。王室东迁。而齐晋宋鲁之大夫。力足以捍于艰。且以为陪臣之于天子。犹孙之于大父也。大父有难。以孙不之援。是与子之不孝无异也。然拱手越视。无一人忘死生而以之。虽以管子之贤。包茅问罪。假之以霸其君而已。为义不终。竟归于自私。惟林公生于山海之外。间关四千里。而以效力于所不知之天子。观其殚竭心力。奋不自顾。岂一毫动于利哉。公之此事。自有诸侯以来。立千古陪臣之法。事虽不成。大有系于纲纪之际。成败区区。不足以论其大体。呜呼。使公生于春秋之际。其所树立。当不可量。是以。吾尝著论以为周之东迁。恨无一林公。虽然。公之西归。以策干登,莱诸将。不用而还。嗟夫。登,莱诸将。不过耿仲明,孔有德类耳。岂用公哉。登,莱少西为河南。高杰,左良玉皆英雄可语。何不舍彼而就此。遽然东返欤。此欲起公问之而不可得也。于是。命从者取酒。遂为之歌曰。台下之水。西流万折兮。公心如水。千古不竭兮。山河之气。如一日兮。歌竟而去。东峰出月矣。

威远楼记

编辑

逾磨天岭。盖马左转。东薄海。北带豆满。为郡十。惟镜最大。三韩时地系北沃沮及东扶馀。当三国之际。高句丽灭北沃沮而置栅城等府。世为重镇。王常以岁时巡行。以察其民风谣俗。后为渤海所有。宋初入于契丹女真。女真者。古肃慎靺鞨之遗也。高丽逐女真。而镜为九城之一。本朝初。弃江边。而欲以龙城为界。金宗瑞以为不可。龙城者镜之北门也。自唐灭高句丽。而东国益南徙。王氏居开城。本朝治汉阳。距鸭江已千馀里。况镜在二磨之外。瑟海之西哉。是以。人之视镜。如适万里之远。穷荒绝漠。人不可居之所。议者或譬之珠崖儋耳。不关于得失。亦已过矣。尝试论之。东国自汉魏来。稍稍失其故土。高丽之时。渤海入契丹而箕高故疆。但馀十之五六。譬之中国。失其陕西河北。几乎晋宋之偏安耳。高句丽都丸都。当是时。镜在内地而平壤之为都。镜亦系奋武卫之甸。盖其近如此矣。在本朝。四王肇基王迹。奚关斡东。尚在江外。况镜是江南数百里之内乎。故以北关为远者。世俗之论也。中国以应天为南京。百官分司治之。南北京之间。馀三千里。而行者视之如堂适奥。不以为远。夫是以血脉流通。声信接续。军民之情伪。丝毫无不闻。虽滇黔越蜀之远。亦犹是也。故吏谨而民畏。事约而政行。岂如北关之吏民自以为远。而甘自弃于蛮荒之俗哉。镜之客馆古有楼。曰威远。今太守某仍以葺之。送人求记。呜呼。余既作望德亭记矣。既感威之不如德。而又悲其民之以远自怠。反其义而告之。使北人庶知吾土之本不遐。自待以邹鲁之人。而为太守者。亦无视以蜀人也。则北土之幸也。

梦山亭记

编辑

中国之山。居于中国者见之。若方外异域。海中三神山之属。其居人见之。而中国之人不得见。海外之于中国之山。亦犹是也。惟不得见则心向往之。发于情想。故中国人诗曰。愿生高丽国。一见金刚山。夫金刚之山。果未知孰为多于峩嵋,天台之类。而惟不见。故以为奇焉。海外之人。虽见金刚山。峩嵋,天台。犹在想中。亦犹中国之于金刚山也。余自幼好山水之游。海东虽多名山。亦不能遍。常以为病。然按其图记。诸山之形胜。历历在目。余茅屋在南山之下。一日梦至一处。峰峦拔地峭竖。奇形异状。浓绿浮艶之态。秀出天表。中横一带水。浪帖沙回。花竹明净。溪上山麓。缥缈一楼。尽得其趣。觉来点检。初非目所经。且东方诸胜。无足以当此者。窃想惟王维辋川,子猷苕霅。庶几近之。盖余茅屋。距中国万里有馀。虽非想所及。然余山水之愿。因而得之。如牧羊之人。因羊而念马。因马而念车。遂梦曲盖鼓吹。身为王公。况由山而梦山。虽万里之苕霅。亦非异事也。然苕霅余所不见也。以为奇而当之。然苕霅亦安知果能及此哉。虽然。天下之理无穷。而人得其理而生。故人之思虑所及。虽百变其事。而亦无无于理之理。虽梦亦犹是也。吾知天下必有是山与是胜得接于吾神。而亦莫知其何所也。然求天下之奇。固亦无出于此。盖亦山水之极于妙者也。余因玆有所感矣。盖君子之学。至于圣神而极矣。其初固若高且难焉。而及其行累而功积。亦不自觉其至于是焉而遂至焉者。亦犹余此念之积之之久而发之于梦。虽素所不见者。皆可一朝而有也。然是山也不过于依俙仿佛间见之而已。岂其真也。呜呼。有真境在。庶几因是而求之焉尔。于是余梦圆。而吾亭适无名。遂以识之。

甲山府学记

编辑

古者。兵农相寓。而文与武俱修。礼乐射御书数。其具也。孝悌忠信睦友任恤。其教也。学校庠序。其处也。士农工商。其民也。然此四民其初未尝不兴于学。与公卿大夫王公大人之子。而周旋于礼乐射御书数之间。故其十五六以后。虽判而为四。而文武之道。未有不知其大体者。及其国家有事而征发号召。则腰弓负戈。而与素炼之卒。无以异也。无事而各安其业。又无强悍桀骜难制之气。是以。夷狄敌国之患。无得以猝入。而上下相保。无奸民横发之虞。此古学校之教而先王之制也。东国自罗丽以来。已有郡县学。而其所以教肄之法。虽不得其详。然以其治考之。盖亦名存而实无。不足以语先王之制矣。甲山。故边荒之地。自丽末逐女真。而入我朝。始置府。自太祖元年。命孔州迤北至于甲山。皆建学校。奉安孔子以下诸子之版位。而具讲堂。聚生徒。皆如内地。夫当王氏之衰。北土荒残。胡虏日肆寇掠。当此时。兵民方日不暇给。而圣朝继之。首以此为务。登筑之声。与鸣镝相杂。而弁冕俎豆。修春秋释菜之礼于戎马之间。盖太祖圣意。知兵农相寓。文武俱修。虽边荒之邑。寇难之际。不可已也。由是观之。圣祖垂统。庶几先王之制。其意不难知也。呜呼。孔子尝辙环天下。仪封人见之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盖孔子之意。虽九州之外。六合之内。皆欲以中国之治治之。况甲山其地。于汉玄菟之盖马县。今虽系极徼。而皆古箕,高畿内。奋武卫之界。使其人皆修孔子之教。虽变而之邹鲁可也。其边荒非所忧也。府北惠山江外。有某姓兄弟白㙮。奇功壮丽。今弃在瓯脱中。夫白山。天下之穷处也。其人心力犹能以及此。使其不为佛而为儒。其所成就。又如何哉。岁己丑。太守某人重修其圮。凡瓦桷丹雘之费若干。为日若干。求余文为记。呜呼。甲虽陋矣。然东方孔子所欲居也。又圣祖革命而首建北方之学。使甲之民。不自以为陋。皆兴于学。庶几文武两进而边圉日固。则两圣人之意。可谓有待于今日。学者勉之。无愧于白㙮人而已。

暎碧楼记

编辑

青于五色居其一。而蓝与碧绿为其别名。然碧宜于山水之色。而比蓝与绿。盖浅而淡。故尤与水宜。汉之北江。其源出淮阳之金刚。南流而西折。至金城县北。其渡涉处曰菩提津。山水到此而淡青浓碧。上下成一玻璃界。潇洒清净。尘无一点。其北岸。古有楼。曰暎碧。据其最胜。人客东西行者。辄登而望焉。然鲜有知其暎碧之趣者。自柳思讷为记。而亦不能言其妙。盖尝倚其槛而深思焉。以为碧自水生。则㪺水在器。器不为染。以为从山生。则人物之来自山者。白者自白。黄者自黄。又以为楼自生碧。则凡瓦桷窗棂。房户轩栊。栏槛帐帷。障壁阶础及泥涂纸糊。竖藻横龟。揭扁钩帘。一切楼上之事。皆物自其物。色自其色。若又以为山水与楼照曜辉暎而碧生其间。则此楼上之有天。下之有地。旁有日月星辰。飞者走者。喙者蚑者。路人之来往者。野农之奔走者。与凡百汇万品之见闻于耳目者。有色无色。不一其形。未见其皆为碧也。尝试观之。山之积也厚。水之蓄也深。其气蒸渟。而楼当其间。葱蒨黛黝而空明洞透。相与照暎而碧生焉。凡物之在上下四旁者。混然而为一色。若是者。谓水碧可也。谓山与楼生碧。亦可也。凡楼之所见诸物。谓自生碧。皆可也。若是者何哉。以其有本也。故心生胜气。顾眄雄毅。心生道气。眉宇清爽。听鼙鼓者。面有武气。喜内典者。貌多禅气。岂惟此哉。彼道德之士。以义理存心。充然有得于其中。浩然无馁。而其气盎然发于背。睟然见于面。而施于四体。其有本者如是。则亦暎碧之类也。亭故属于官。后遂废为荒墟。村秀才某君某。好古耽胜。鸠材以营之。亭既成。属余以文。呜呼。君志高而意远。尝泛滥仙佛。而归宿于学。余思助其禅观。遂书此而归之。所以勉君以深厚耳。玆外如欲求其妙。君可自倚槛而得之。余非其人。何敢言。凡为费若干。为日若干。某年月日。记。

味菜轩记

编辑

天下之物。无不有其味。不惟饮食为然也。故善于知味者。能味无味之味。而天下之至味。乃见夫天下之所云八珍。如象素,駞峰。玄熊之掌。果之楂,梨,龙眼。鱼之鲿,鯋,鳣,鲔。其味非不美矣。然不如五糓之平和温顺。至于书。如庄周,老聃,释氏之圆妙。仙经道箓之真及稗说传奇怪力乱神艶情绮花之言。令人心醉眼明矣。然不如六经四书之简雅醇深。世之所谓无味者也。然天下之至味。不出于其中。今夫潢污行潦之水。涧溪沼沚之毛。盖亦天下之至薄而无味者也。村童里妇。皆厌而不欲顾。然君子不以味薄而弃之。何也。为其得之之无难。食之之无患也。然君子之常患于味之之难。何也。惟道得于其身而后。其口之乃甘。理熟于其心而后。其肠之乃饱。不得于道。不熟于理。而强欲味之。则膏粱膳瀡。寻又引之而去。其味之真。终不得矣。今夫朱门富贵之人。厌其粱肉。而山蔬一箸。自以谓胜于八珍。此其适于一时之口味。而终不能为常也。岂可谓知其味乎。是故。君子欲其味菜则必求之于圣人之书。于其世人之所谓无味者。而穷知其天下之至味。不然则园翁,野叟日食藜藿。而皆勉强不得已耳。何益于道哉。

利玛窦南北极图记

编辑

利玛窦南北极图。称中国为亚细亚地方。盖欧逻巴方言也。在小洋海中。中国及西域,东夷,北狄,南蛮。皆系焉。佛家所谓南赡部洲也。东北南。皆海环。西波斯之外连陆。曰欧逻巴世界。即所谓西洋也。大洋海环其西南北。其国曰古祃泥。曰鲁西亚。曰瓒利亚。曰矮人。曰都力。曰加西郞。曰拂郞察。曰莫勒亚。曰甘的亚。曰卧的亚。其山镇曰思祈匪利。曰沙勿牙。曰迷色。曰多罗。其川泽曰巴尔德峡。曰大劳混河。曰墨阿的。曰大乃河。曰诺沧。曰上海。曰下海。海中有一种咽几。那鱼长尺许。周身皆刺而大有力。遇船而贴。顺风不能动。西洋诸蕃之会。又有古里之国。其利沉香布。其畜马。其糓宜麦。其鸟多白鸠。其玩好琉璃甁椀,珊瑚,珠宝带。往往为黄金细丝。花缀,鸦骨石,珍珠,八宝饰之手巾。蕃花人马象其俗近古以石灰画地为禁莫敢犯行者让路。道不拾遗。王老不传子。传外孙。否则传弟。无外孙与弟。传善行人。此则诸国皆同。岂佛家所谓极乐世界耶。由欧逻巴而南且西。为利未亚世界。其国曰墨利。曰仙多。曰佛沙。曰息匿瓦。曰大儿瓦。曰亚毗心域。其山镇曰巴尔加也衣。下有䗶河之水。三伏三出。每隔二百里。西北入于欧逻巴之巴尔德峡。曰罗经正峰。曰檀杏树岭。岭上多檀杏之树故以云。其川泽曰黑江。曰波尔诺湖。曰地中海。曰西红海。曰绿峰岛。曰金河。其大洋海中。鳄鱼似巨舫大。四时有波浪。出没惊人。由利未亚而东且南。直亚细亚之南。为墨瓦蜡泥加世界。其国曰苏门答刺。于洪武中。奉金叶表贡方物。其山多石青。多龙涎。多大茄。大茄之树高丈馀。三四年不萎。子大如瓜。曰小瓜哇。有色青之盐。蔷薇花上露承之可以饮。曰哇阇婆。曰玛力肚。曰路客。其山镇曰白峰。曰加利麻那美峰。曰鹦𪃿地。曰师峰。其川泽曰甁河。曰仙色巴。曰南湾。曰小岛滨。大抵苏门答刺。为天下之极南。南方在卦为离。离为火。故其地热如洪炉。国东南大山横亘。夜常有火光烛天。人至少。故未审人物如何世界。大洋东南。有沧溟宗盖。乃众海之宗也。由墨瓦蜡泥加于东。直亚细亚。东南为南亚墨利加世界。南北东西皆海环。其国曰巴大温。古之长人国也。曰祈勤。曰帕齐那。曰玛八作。曰利玛。其山镇曰椰林峰。曰潮水峰。曰盘峩。曰阿林答。其川泽曰银河。曰马良河。曰金鱼湖。曰孛露河。大东北洋之内。有北亚墨利加世界。其国视诸他世界最多。不能尽记。记其大者云。曰富令那。曰大人尔。曰加拿大。曰亚利俺。曰新拂。曰多笼。曰郞察。其山镇曰耨茶。曰䗶山。曰吐会。曰雪山。其川泽曰皮六河。曰流鬼。曰众仙河。曰东红海。曰青球岛。出青色之球。曰亚泥俺峡。自此可通北海。古所谓两过之地也。北海之外。北极不远。其地半年有日光。半年无日光。沍寒人难到。不详其所有。冰海在其中。四时不泮云。凡六世界。为国三十三。为山镇十八。为川泽二十八。丙子流头之月。图自莲谷故李尚书家来。时雨中涔寂。展阅颇会心。令人有焱举区外之想。留之三日。被其索还之。而意不忍舍。遂手摸其亚细亚地方。而其馀五世界。记其国名及山镇川泽之号。皆取其大者。及名目颇雅者。又采人物风土杂出于诸书者以入之。而时观之以自释焉。尝观邹衍云。神州赤县为一州。而其外如神州赤县者九。乃所谓九州。各有裨海环之。又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而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今图所谓小洋海。即裨海。大洋海。即瀛海也。第自亚细亚为六州而无其三。岂玛窦亦不能尽见耶。邹衍死而世无其学二千年。观畸人十篇。其道术亦本于仁义节俭。斯非所谓闻其风而说者欤。

正言篇

编辑

王无党。问于余先生曰。难矣。今世之言也。欲为寓言乎。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虽然。鲲鹏本无物也。云风。本无质也。其蔽也。人将不信矣。欲为重言乎。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是为耆艾借古论之。虽然。无其人而有其言。是谓陈人。其弊也。人亦不信矣。然则其为卮言乎。卮言者。甘言美辞也。人之所是。己亦是之。人之所非。己亦非之。人之东之。己亦东之。人之西之。己亦西之。人之南之。己亦南之。人之北之。己亦北之。同异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倪。余先生曰。噫噫。子之言。邪伪之所窟。贤正之所摈也。无偏无党。荡荡平平。学胥馀之术而差者也。子独不见影之为乎。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其屯也。阴与夜其代也。其有待乎。其无待乎。形之俯而亦俯。仰而亦仰。坐而亦坐。起而亦起。行而亦行。止而亦止。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者。又待谁乎。心也。其所以待者。形也。心也影。比则无主宰者也。人而无主宰。鬼之一也。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不洎吾心悲。彼视三千锺。如鹳雀蚊虻相过于前也。彼亲为重。外物为轻。以己之重。易外之轻可乎。凡物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吾于以明。卞其可与不可。然与不然。然之不然之。可之不可之。则其于言也。庶乎其可也。王无党曰。言之道。已闻命矣。吾闻寿夭穷通在于命。吾子其知之乎。余先生曰。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耶。无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耶。孔子圣人也。罕言利与命。吾何以知之。正其道。不明其利。端其辞。不计其通。乐天而待命。君子以之。

难仕篇

编辑

虗无翁荐乌有子于魏武侯曰。乌有子呻吟裘氏之地。祗三年而为儒。河润九里。泽及三族。使其弟墨儒墨相与卞西河之人。相率以保之。居无几何。而户外之屦满矣。今君欲得贤才而为贞干。舍此何求焉。武侯曰。段干木何如。虗无翁曰。彼学仲尼之术。而昧其实喩其华者也。彼方此饰羽而画。从事华辞。以支为旨。忍性以视民。而不如不信。受乎心。宰乎神。以俗人之中而貌圣人之容。彼将使人支离曼延。离真而归伪。非所以新民也。为后世虑。不若休之。武侯曰。请因子得交于乌有先生可乎。虗无翁出见乌有子而曰。魏君将待子而为国。子盍图之。乌有子㗳然而默。𠹖然而笑曰。吾尝食于十酱。而五酱先馈。内诚不解。形谍成光以外服人心。使人得其贵老之养。而𩐎其所患。夫酱。人特为食羹之货。多馀之赢。其为利也薄。其为权也轻。而犹若是。而况于万乘之主乎。且子不闻河上之纬萧乎。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取石来锻之曰。夫千金之珠。必在于九重之渊。骊龙之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魏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魏君之猛。非直骊龙也。国卿之重。非直千金之珠也。且不见窦鸣犊舜华之杀乎。常视其良。既为秋柏之实矣。正考父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世人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嗟夫。今世之人。孰协唐许乎。吾宁为牵巢父之牛。从颍水而归耳。乃反效文绣之牺牛。欲为孤犊而不可得乎。虗无翁曰。夫子之所为计则是矣。独不惜魏国之众将胥溺耶。子将以己为有异于人。以贱魏国之众。齐人之井饮者。相捽也。是自专其汲。不欲公共也。造物者之报人也。岂如是乎。而况魏君提屦而曁门。待先生来。先生曾不欲为君发药乎。乌有子曰。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道物。夫太一形虗。若是者。迷惑乎宇宙。形累于物。不知太初。彼至人者。归精神于无始。而甘瞑乎无何有之乡。夫谁知孰为万乘之主。而孰为匹夫乎。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其理至玄。其乐无穷。悲乎哉。汝之为知。只在毫毛而不知太宁。虗无翁曰。夫子之言。是则是矣。独不见夫齐之二士乎。太公欲官二士。二士自遨而不返。违命而不来。太公杀之。今魏君安保其不如太公乎。夫士之处穷巷厄闾。困窘织屦。槁项黄馘。道虽长而施则短矣。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拥幼艾。陈竽瑟。鸣玉弹剑。利济于一世。威驾于四国。道之穷矣。命之达矣。一个之士。彼亦一时。此亦一时。何穷厄之足守乎。乌有子喟然而太息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蟪蛄不知春秋。吾于汝何诛。秦王病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欲使我治其痔耶。子又不见孤鸿乎。含芦入于冥冥。不为稻粱之恋。则詹何娟嬛。何所措其技乎。为外刑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离外刑者。金木讯之。离内刑者。阴阳食之。凡人心险如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使我卞其贤不肖。而居暴主之朝。则外刑未及。而我将先罹乎阴阳之内刑矣。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立于危乱之国者。其功外也。不亦悲乎。虗无翁茫然自失。三唯而退。

大观篇

编辑

天根游于空中之楼。遇主一翁而问焉曰。噫噫。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絯。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五行之气。惟火最烈。彼之人也。以甚忧两陷。而螴蜳其中。慰暋沈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焚其天和。月虽润下。固不胜火。我本托身于其所。彼将僓然而道尽。我将奚适。主一翁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流峙之善于人也。我将置子于其间。天根曰。目彻为明。耳彻为聪。心彻为知。知彻为德。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山高则目壅。水流则耳壅。虽善于君子人也。亦神者不胜。夫胞有重阆。心有天游。室无虗空。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天之穿也。日夜无降。人顾塞其窦。夫人之生也。有自然之生养。亦天之一也。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惟静净可以补病。眦𡟬可以休老。宁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务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者也。贪夫殉财。烈士殉名。名之与财。外物不可必。外物之一撄。天真丧。桀纣不仁而龙逄死。箕子狂。恶来死。飞廉诛。夫差不仁而伍员流于江。伯嚭灭于越。此数子者。贤而死。不仁而死。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苌弘藏血三年而化为碧。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履霜而悲。闵损单衣而寒。君不君则有忠臣。父不父则有孝子。宁不若无孝无忠之为愈也。余且之网。得白龟。箕圆五尺。窥阿门而乞生于宋元君之梦。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䇲。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小知不能大知也。婴儿生无石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予悲夫世之人汩汩乎小知。而久乃慁我为也。主一翁曰。子之言。美哉至哉。然则我将置子于诗礼之间。风而发之。雅以正之。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优哉游哉。其乐忘死。亦大丈夫之为也。天根曰。子之所言。真儒云乎。小儒云乎。儒名而俗行者。曰小儒。以诗礼发冢。一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时夜将旦。旷然无人。金椎在手。诗以咒之曰。青青之麦。生彼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擪其顪。廼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滔滔乎世之儒。皆守其筌蹄而忘鱼兔乎。哀哉。濠梁之人。闻中道有呼。顾视斗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升斗之水活我哉。人曰。诺。我将南游吴楚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如君言则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今子将置我于诗礼。还不如升斗之水耳。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䤾没而下。惊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𬊤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浙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夫扬竿累趋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子将与若人者。大观乎天下。逍遥乎宇宙。与造化而同归。访豨韦氏之流。而与今世不同波。一龙一蛇。与道俱化夫。焉有所倚。

人分篇

编辑

天不能重厚旁礴。地不能轻清运动。日不能夜。月不能昼。川不能峙。山不能流。此自然之分也。鱼能于水而不能于山。兽能于山而不能于水。鶢鶋能于林木而不能于锺鼓。马牛能于乘负而不能于襟裾。此自然之性也。圣人因其自然而导之。故天地有上下之分。而圣人则之为尊卑。日月有夜昼之分。而圣人则之有历象。山川有流峙之分。而圣人则之为动静。鱼性顺于游。兽性顺于走。禽鸟之性顺于飞。马牛之性顺于负乘。人性顺于仁义礼智。而圣人因而制法焉。使马牛无负乘之性。则如虎之在山。鹿之在野。不得以羁矣。使众人无仁义礼智之性。则如猴之不冠。兽之走旷。不得以驯矣。是故。豺獭之犷。而有报本之诚。虎狼之暴。而有父子之恩。鸿雁之微。而有长幼之序。蜂蚁之小。而有君臣之义。鸯雎之眇。而有夫妇之信。此皆仁义之一端。而不待圣人而有之也。夫濠梁之徒。以太古为至治。以姚姒为叔季。甚至于灭仁义。弃礼乐。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仁义不祛。诈伪不绝。夫太古之世。民无君臣之名。无父子之序。无长幼夫妇之义。牝牡相合。死生相乘。起则居居。行则于于。土处而病。木处而颠。是岂人之性。而反不如豺獭虎狼鸿雁雎鸯之微物乎。人之寐也。蘧蘧昏昏。及其觉也。了了惺惺。太古之荒唐。非人之寐乎。姚姒之礼乐。非人之觉乎。以寐为其真。以觉为其伪可乎。凡物之头在下者。无知无觉。草木是也。头不下不上者。半知半觉。禽兽是也。头在上而知觉备焉。惟人是也。何以谓知觉也。以其有仁义礼智之性也。长城之外有人。曰夷狄戎羌。人而无仁义礼智。故号其名。曰夷狄戎羌之人也。居无室庐。行无伦纲。子无常父。妻无常夫。贱老贵壮。畏强凌弱。以其无圣人者出而制其法也。故其俗简易。其风淳厖。无文字以记。呼兵分畜。用以结绳。此所谓太古之风而非今世之俗也。庄周列御寇者。生于其国。则何所用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哉。甚矣。人之好高也。夫仁义礼智。皆人之性也。犹天地之有刚健柔顺也。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皆人之分也。犹天地之有四时五行也。君臣既立。有富贵贫贱焉。贱不得逾贵。贫不得攘富。以其分也。彼富贵为天子。为公卿。为大夫为士。贫贱为舆儓。为医巫。为夏畦。皆有命焉。莫知为而为。莫知然而然。如草木至无情而有荣枯。禽兽至无知而有蕃衰。此自然之理也。今其言曰。盗贼并与其圣智之法而守之。又曰。圣人生而大盗起。此皆恣肆悖伦。虽不足深卞。亦有说焉。今天润雨露于春夏。厉雪霜于秋冬。理之常也。而或阴阳相乖。天地不交。则飞雹严霜。方夏而降。桃花李蘂。凌冬而荣。理之变也。此皆造物之运化而不待圣人而为之也。神农衰而蚩尤乱。周道降而盗跖田成子起矣。此皆仁义之贼。而夏雹冬华之变也。若其土阶茨宫。瓦樽抔饮。甘其食美其服。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若大同之世则可矣。必欲绝圣弃智。茹血衣皮。追结绳之风。则宁可毁冠裂冕。被发文身。与侏离左衽之人。同其犷俗。何必诟周骂孔。梦想橧巢之民为乎。

曲几说

编辑

树有俗称曰达邑者。亦不知其始何名。而其性类杻。方其小也。皮为兔刮。则往往立枯。实如梧子。不可食。山鸟亦不之顾。盖散木也。贞寝令某散步于斋后。见其根之朽而异其状。掘之为枕。轮囷郁纡。离奇而诘曲。左之有蚁穴空洞。而不堪受藉。右之则小根突怒而辄患骨发。且其体矮形攲而不可作倚几。见之者皆以为当用柳子待曲几之律。余亦可之。而姑藉之以睡。忽有缁衣绿发者颀然揖于前曰。余树神也。闻子将以柳子律处我子。果以柳子为何如人耶。以余观之。其中隘故其见粗。犹不卞白黑而轻重倒置者也。彼宥蝮蛇而断曲几。蝮蛇者。毒螫所发。其所啮草木。犹足以杀人。乃反掩护之不暇。鼓淫诐而为之辞。至如几之曲者。则不过其形之陋而已。休人之倦。息人之烦。其有益于人。亦大矣。至不能容而甘心于残害。其为人也如此。故奔驰浮诡。以伾文为周召。以冰山为可依。遂至于沦胥而不自知。悲夫。余虽物之微者。论余之寿。大率数百于玆。其萌芽之始。当明宣鸿朗之际。如白沙诸公上书。议复陵寝。忠义坌涌。感格神明。余且托根斯土。雨露之所润。膏泽之所涵。自萌芽甲拆。以至于拱把者。与当时人物。俱入于一气之陶匀。则今其世已远。其人已亡。而其树木之犹在者。独不可为今人之爱惜也耶。且其立于明阁之右而香楼之傍。不伤于斤斧。不穴于狐兔。以至于今而终其天年。则又岂非可爱之尤者欤。余以为咏孔明之柏。不若庄吾几。保曲阜之杏。不若传吾枕。或以易曲肱。或以供支颐。凡有识之士。皆当因物而想其世。按迹而思其人。相与勉为忠厚而耻为浮躁。则岂非反隅乎余欤。又何为袭柳子之浅陋而犯暴殄之戒耶。余觉而异之。遂书其语为记。

文说

编辑

凡为技术才艺者。君子之说其妙者多矣。然不过二言以蔽之。曰勤与存心耳。惟勤也。故能尽天下之方而不遗焉。惟心存乎此也。故能所遇而悟。所触而长以勿忘也。今夫所谓进技于道者。世人莫不闻。而终不能学者。何也。以其未勤而心不能久存也。自庄周为轮扁之说。读书者。宜知其妙。然未闻后世之人以周而悟读书也。韩子为高闲序以言草书之妙。而亦不闻闲之后因此而得草法也。马子才送盖邦式序。亦言司马子长之文。不在书而在乎游。然自邦式之后。亦未闻以山水之观而能悟文者。此特勤未至而心不存。则虽妙道神诀。莫能为益也。况周辈之言。当时虽妙。自后人观之。则亦未免为其所谓古人之糟粕也。后世之论文者。亦未能舍庄韩与马氏之论而言其妙者。然文士韩栐之言。颇有奇。余特著之。栐之言曰。学子长而能为文者。其初未必皆才胜耳。丈人有言。宜文不宜文。而窃皆存之于耳而不忘乎心。与丈人行。见其日用事为。而亦无不注之目而着之于心。有善有不善。窃皆习之。随丈人游于外。凡遇山川鸟兽虫鱼草木之物。而窃好问其所以然。以至无一物一事。亦皆不能放过于心。若然者。其文不勉而进。而其才不劳而成。其不成者。虽日闻善言。日见善行。犹无与也。山川鸟兽虫鱼草木。虽日接于前。而不知异也。若然者。虽日挞而求其文。不能得也。盖凡人之言语日用事为。与夫山川鸟兽草木虫鱼云烟霜露之变。皆文之本而文之具也。故其机之妙。盖与读书而相表里者如此。呜呼。此无他也。即向所谓勤与存心者尔。彼子长之游。张旭之书。皆由是而得之。苟无是心。而徒谓游观而解其技。则是溯淮江而探禹穴。经楚汉之战场。而乡射邹峄者。皆可以为文章。宜春苑中陈百戯。而观舞剑弄槊者。皆可以为草书。游匠人之市而睹挥斤运斧者。皆可以为读书之妙。若是者。岂不颠倒而爽误矣乎。嗟夫。士欲造乎艺而惟妙之求。则反深杳汗漫而不可入。其言愈玄而其去道也愈远。不如平易以求之。切近而思之。得之以渐也。所谓惟勤也。故能尽天下之方而不遗焉。惟存也。故能所遇而悟。所触而长以勿忘也。盖如此而已矣。

河道说

编辑

河有古今二道。禹之河。非尧之河也。何以言之。昔大禹之未治水也。黄河之水。出于孟门之上。孟门。地志在今平阳府吉州。而此特小小山冈耳。非古所谓孟门。孟门者。盖李复云。受降城东山冈数百里之地。皆古之孟门。如吕梁龙门者。随地而异号耳。贾让云。禹凿龙门。隳断天地之性。李复又云。禹凿龙门。起于东受降城。由是观之。尧以前。河之古道。出受降城之东。而龙门之上。经岚宪等州及交城寿阳平定乐平之界。逾井陉口而出。与衡漳合。今寿阳县。有龙门河。太原东。有大禹系舟山。此又一证也。或曰。禹行其所无事耳。舍便顺之古道。而必就开凿之巨劳者。无是理也。然此可以见禹之不得已也。夫九年之潦。洪水怀襄。中原陆沉。川泽不分。禹虽欲导之归海。而渭泾伊洛横漳之流。皆散涣无力。不能负众水而趍下。假令当时。暴之以七年之旱。其势不能杀。环中原之地。将为一大泽而后已。禹以为河水发源昆仑。从高注下。万里奔流。其性劲而泻。可以管辖百川。驱纳之大壑。于是焉斧山锯石。引而注之乎中条太行之南。如建瓴屋上。而中国之水。皆丝牵络引。头会纲敛。一趍于海而患乃息。禹岂不知千载之后。大伾以外河。患之无穷而不为之复故道哉。盖其势之不得已也。西京之汉河患益肆。元帝时。齐人延年上书。请从朔方治河。出之塞外。被诸辽碣之间。而归之海。帝下其议而不能行。此虽不识河之故道。而龙门之上。可以行河则延年亦默识之也。世传瀚海沙漠。鲧所以行河之地。延年之见。盖亦出此。而鲧之功。所以不成。亦在于此。盖不知中国水势强弱之所在也。故禹之治水。其功始于河。而河之役。必先龙门吕梁。而龙门之上。故道遂不复。然而中原之水有所管摄。而汴宋之外。遂不至于怀襄。则新河之力也。或曰。太原。天下之脊也。非河之所能逾。子之说恐妄矣。曰山断。曰陉井。陉者。太行之断处也。况自丰胜而观之。太原即一平地耳。安见其为脊也哉。

许由赞

编辑

许由。唐虞间隐君子也。太史公谓由不见称于夫子。遂疑其无焉。过矣。当尧之倦勤。虞舜未登庸。而四岳辞以否德。于斯时也。尧终不使不肖之丹朱。而居之于万民之上。其势不得不求天下之隐君子。以传其位。此帝之所以就见由也。由盖其时。隐居行义。四方莫不闻。非如虞舜玄德未闻。必待师锡而后知也。舜生三十征庸。而由与巢父为友。父者。老人之称也。以是观之。由亦舜之丈人行也。其名已在舜之先。帝之不疑而禅。又可知也。帝虽不遇舜。其必以天下传之人。何也。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之事业。不见于经。其可见者。乃荐鲧一事。帝则疑鲧。而岳请试可。夫治水者。大任也。岂试可之事哉。岳之识如此。而帝犹欲巽之。吾是以知尧之让天下。虽无舜而不可已也。或曰。许。四岳之胤也。故岳之姓为许。由盖四岳之名。而庄周假之为寓言。嗟夫。秦汉之季。尚有严光。以笑傲天子之贵富。独不能置一高士于唐虞之际哉。余于是。叹世人之多口也。曹子臧生于春秋之世。距夫子不远而经不言。则是子臧亦可疑也欤。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吾是以。谓由虽亡是乌有。犹可借以廉顽而立懦。况箕山之丘。又可语者耶。

赞曰。我知先生。如舜侧陋。盛德若愚。幽而孔炤。岳咨之前。衢游之后。我中子执。无待言授。曰有大宝。匪位匪富。一笑千年。水长山高。

王文成公像赞

编辑

世之论阳明者。论其学。不如论其功。论其功。不如论其才。论其才。不如论其节。何谓论其学。不如论其功。与其以指喩指之非指。为非指者之所非。以马喩马之非马。为非马者之所非。不若两忘。何谓论其功不如论其才。据冰鼓琴。射麋犒师。折旗摩垒而返。皆曰今日之役。我为上也。何谓论其才不如论其节。至若霜降水落。真面自露。劲草寒松。人亦不可诬也。大抵宇宙以来。世有三名士。张子房,诸葛武侯及公也。如子房之博浪一跌。从容步圯。及夫酬韩报汉。若无所事。商绮赤松。恍惚神变。诸葛公躬耕南阳。苟全性命。既而感激三顾。许人驱驰。鞠躬尽瘁。至死方已。正德之世。凶阉窃柄。呼吸山海。转动雷霆。公以千匀之弩。不惜一弹。薤粉靡悔。及乎海涛万里。天风吹生。龙场以后。万死之馀。鄱阳一发。重整乾坤。旋又谗讧交加。祸几不测。而委蛇葆光。乐不怨尤。余尝谓公才似武侯。功似子房。至于节。二公未及为之事。而公独自有。虽害公者众。忠义之炳然。则谁敢诬耶。然世之訿公者。乃以良知禅学而并与之才之功。哓哓不置。不已甚乎。余则曰。无论其他。士至于义理明而忠节立。则亦可言豪杰士矣。故曰。论阳明之学。不如论才与功。论才与功。又不如论其节。虽然。此亦回护世人之言也。请问之。古今除却张,葛之才之功。又谁有公之俦耶。走者为罔。游者为纶。飞者为矰。至于公。吾不能知其为人为龙。从其遗集中。得公像而摸之于缣。赞以系之曰。

盖彼范淳夫之女。心无出入。谓邹贤不识心。公之良知。亦复如是。醇能自佳。驳则易乱。良知之流。亦复如是。虽然。明于父子之伦。君臣之义。迤行直趍。而同归于国都。则公之所得。亦复如是。呜呼。阳明之洞。日月高揭。不孔不禅。为连为蠡。我求其人。云霄一羽。赞以系之。以俟于后。若有知者。万世朝暮。

项羽赞

编辑

楚名家。吴中豪。学敌万。力扛九。喑乌发。万马废。睨重瞳。藐一世。僇守通。毙冠军。西渡江。前无人。芜九宇。灰阿房。奋一剑。酬六王。於乎。赵壁一胜。束诸侯如群羊。函关西入。宰天下若一鹿。当时一世。惟知有项王。岂知有刘郞。虽复食尽垓下。歌悲虞兮。此实天亡。岂其战罪。而区区者。乃欲以成败论英雄。噫嘻。

梦剑铭幷序

编辑

春城南公。遭壬辰乱而为贼所掠。间其睡。夺之剑而逃。时年十八。及贵。恒宝其剑。有行必随之。尝珮而航海。还自京。卒无风涛惊。公谓赖于剑。留为子孙宝。剑短而甚利。东溪赵氏作为铭。以遗其后孙。余览是事于赵氏集中。至夜梦。人授是剑曰。南相公以遗女。剑可尺许。而自脊至铓。可四五寸。其光鉴人。脊有皮系。引而长之。甚浮而大。遂受而弆之。夫南公去余二百年。虽赵铭为因。而授受于梦中。亦异事也。遂为之铭曰。

以剑为幻。则手以擎之者。莲花水净而昭森眼前。以剑为真。则鞘而揭诸者。摩挲尘壁而不见其痕。昔则为黄扉之宝庄。而今则入布衣之梦中。又何贵贱之异于后先。盖其无形之锷。无体之铓。寓在两间。而神与相通。则古人不惜。畀之于今人。无论卑尊而愚贤。吾知南公之意。盖以剑之神而与我。而不以剑之体之顽夫。柔伏委顺。而伺其便于豺虎之际者。所以深閟不露。而免我于风尘。鹘起兔脱。防身而逃害者。所以砭其优游。而牖我于剸断。若夫其光如镜。毫发可鉴。则所以忧我之才暗而智短也。韦缑垂背。引长而不可穷者。所以勉我之性急而心狷也。凡若此者。变化如神而屈伸如龙。所谓非剑之剑。非梦之梦。其理妙微而不可见。固其用之自在。又何论其真与其幻。虽金销石泐。而此剑不亡。薪穷火传。而其神不泯。入海而蛟螭慑伏。处陆而魑魅流遁。嗟夫。使其志挥霍。其德强阳。是剑也。何必在古而贵。在今而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