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景斋集
卷四
作者:禹成圭
1911年
卷五

与徐景襄赞奎

编辑

圭也以草野微踪。猥蒙河海之恩。未有涓埃之报。而归赋田园。庶几歌咏答升平矣。夫何挽近。骚讹四起。时事甚艰。耿耿一心。常悬北阙。而嫠妇之忧。何益之有乎。躄者之勇。何用之有乎。真西山退休而筑畒忠堂。处𤱶畒而不忘忠君之义也。夫子居鲁。退仕而吉月必朝服而朝。虽不在位而每以朔日朝谒之谓也。窃欲筑一坛于后园。以寓西山畒忠之义。以诞日及朔日。望拜于坛上。以仿夫子吉月朝服之义。未知如何。与汝七私议而疑未能决。玆以仰陈。可否间教示切仰。

答徐景襄

编辑

夫性字不可以一槩论者。以其有本然气质之异名也。本然之性云者。如子思所谓天命之性。孟子所谓性善之性是也。气质之性云者。如孔子所谓相近之性。程子所谓生之谓性。张子所谓形而后有气质之性。朱子所谓不全是性之本体之性是也。朱子曰本然之性。无气质。却无安顿处。又曰人生而静以上。只可谓之理。未可名谓性。大抵本然之理。在气质中然后乃得成性。而是所谓气质之性也。从气质上单指其理之本体。则是所谓本然之性也。本然之性则不兼气质而言也。气质之性则实包本然在其中矣。本然气质。既非二性。则何可以未发已发分属于本然之性气质之性耶。来教曰四七理发气发之说。先辈之公案已定云云。盖自退栗以后。理发气发之说。尚未归一。自湖洛以后。气质之性。未发已发之说。亦未归一。兄则以何说为公案耶。来谕欲明未发之軆而特言湛一之气者。其果以为未发之性。不可悬空独立。故必以湛一之气。言于未发之軆耶。夫未发者。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喜怒哀乐之气禀未发。则性之本体不为气所掩。故不偏不倚纯粹至善而大本立矣。此时节无论气之湛一与气之查滓。俱寂然未发。何可以湛一与查滓分属于未发已发乎。亦何可以气字带累言之于大本之地乎。来教又曰性在气中则有善恶而非未发也。虽欲单指。岂得为纯善乎。此则朱子曰才说性时。已涉形气。不得为性之本体。然性之本体。亦未尝离。要人就此上面见其性之本体未尝离。亦未尝杂耳。栗谷先生曰从气质上单指其理曰本然之性。兼本然与气质而命之曰气质之性。以兄论而较之。则朱子栗谷之说皆非耶。来教又曰从气质上单指其本然之性则此性字已离气而无挂撘处。只是悬空说。此则朱子曰所谓天命之性者。是就人身中拈出。这个是天命之性不杂乎气质者而言。以兄论而较之则朱子此说亦非耶。来教又曰无论心性。而气质者皆当言于发后。此则栗谷先生曰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不同。然但此所谓性。专指未发而言。人虽至恶者。未发之前。固无不善。以兄论而较之则栗谷此说亦非耶。来教又曰孟子言性善。溯其情而逆知之。今亦曰张子之言气质之性。溯其情而逆言之。此则孟子之言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因恻隐而知其有仁。因羞恶而知其有义。是所谓溯其情而逆知也。若张子之言气质性。本无恻隐羞恶之说。则其果以气质之性性字。作恻隐羞恶看乎。幸斤正回教如何。

答徐景襄别纸

编辑

大抵本然之性气质之性。只是一性。故程子曰二之则不是。今以未发已发之说。分而二之何也。兄则以为气质之性之外。更有本然之性耶。然则是二性也。固可以未发已发分属也。气质之性。实包本然在其中。则只一性而已。何可以未发已发分属乎。兄只知本然之性当属未发。而殊不知气质之性未发者。即是本然之性也。宜乎以未发已发。必欲分属于不可分属之地也。夫未发者。喜怒哀乐气禀之未发也。气禀未发之时。有何气禀之可言乎。湖说中未发前气禀本色之说。实有未安者。愚见本不如此。而盛喩斥之曰未发前气质之说。又曰气质不可言于未发。又曰以气质安于本然。此岂非无情之责耶。愚见则以为人生以前。只可谓天之道。未可名谓性。人生以后。禀受之性。即本然与气质合而成性者也。才说性时虽不是性之本軆。性之本体。亦未尝杂矣。气禀未发之时。则气不用事。故性之本体不为气所掩。而不偏不倚。大本立矣。此非异说也。即子思朱子之意。则其果如盛谕所斥云云之说耶。兄若以气禀未发之说为不可。则兄之所谓未发。指何处而言也。子思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者。即气禀未发之谓也。中者本然之軆也。若如兄论则子思亦以气质安于大本乎。朱子曰气不用事。故有善而无恶。气不用事者。即气禀未发之谓也。有善而无恶者。本然之体也。若如兄论则朱子亦以气质安于大本乎。栗谷先生曰人虽至恶者。未发之前。固无不善。人虽至恶。未发者即气质未发之谓也。固无不善者。本然之軆也。若如兄论则栗谷亦以气质安于大本乎。愚说中气质之性未发者。即是本然之性也。气质之性已发者。即是善恶之情云者。果有违于子思朱子栗谷之意耶。盛喩有曰中庸未发之谓中。此则本然未发也。栗谷曰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不同。其下又曰才发便有善恶。此则非气质之已发乎云云。盖子思之言未发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也。兄之言未发则曰本然之未发也。兄之语意。其果与子思之语意同乎。子思则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兄则本然之未发谓之中则可乎。夫本然之性。无形无为。而必资气机然后发用。故发与未发。皆指气禀而言也。今若曰未发前本然则可也。若曰本然之未发则大不可也。此则失子思之旨也。栗谷先生曰但此所谓性。专指未发。而其下又曰才发便有善恶。上一节指气质之性未发而言也。下一节指善恶之情已发而言也。兄则以才发便有善恶。看作气质之性耶。其上文丁宁以气质之性。谓专指未发而言。则兄必欲属之已发何也。此则失栗谷之旨也。更加三思如何。盛喩又曰言本然则单指未发。言气质则兼举軆用本末。此则指气质而言耶。指气质之性而言耶。若指气质则不可言軆言本也。若指气质之性则不可言用言末也。兄之辨论虽详。而反复推究。都无性情之界体用之别。胡为而然耶。栗谷先生心性情图。兄必曾见。而未发已发境界。暸然明白。试以此圈参考鄙说如何。此图圈内。即本然与气质合而成性处。而不是性之本体。然其在气禀未发时。则有善而无恶。即子思所谓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也。朱子所谓气不用事之时也。勉斋所谓气虽偏而理自正。气虽昏而理自明之时也。才发为情则善恶始分矣。此理昭昭。断然无疑。而洛说群贤俱以明辨笃行之学。莫不尊尚栗谷。而何不深究此图之义。必以气质之性。归之于已发之后。竟作后学之疑案。可胜惜哉。

答徐景襄

编辑

昨秋骚扰中拼别。迄犹怅仰。闻贵眷移入于鄙屋云。譬之若薰草之入于莸器也。莸虽移去而倘无馀秽之染在于器者否。以一器而或盛莸或盛薰。薰则必不化莸。而莸若化入于熏陶中。则岂非大幸耶。获拜惠讯。备审经体持服保重。蚕头泉石。必不似昔日之薖轴。继切代闷。成圭蛰伏深山。云林溪谷。非不佳美。然欲樵而心不在樵。欲渔而心不在渔。未知此心走作于何处而然耶。静言思之。直不过平日所工。未能得力于圣人操存之训。使本然之地。扰扰未定。而便作骚讹所夺。有时惊觉。只自瞿瞿。若使此身耳聋而目瞽。则浮说之以讹传䚹。何关于不睹不闻之地乎。古人诗曰或恐是非声到耳。故教流水尽笼山。今之弊居山樊。万仞壁立之处也。瀑流之喷激者。或成雷雨之声。涧流之淙铮者。或成锺鼓之响。人之起居动作。尽在于流水声中矣。以此作不睹不闻之境而与世相忘。则亦足为定心之一助。聊以自遣。

与朴致明海祐

编辑

一面未记何时也。忆昔委进高居。居然十馀年前事。则吾衰若是甚矣。兄则康健如昔日否。老去相思。尤倍于年少者矣。交情非有加减于老少也。少者则此亦齐类。彼亦齐类。出入皆齐类也。至若老者则入亦无伴。出亦无伴。安得不念念相及于平日相爱之间耶。今到龟岩讲舍。适逢令三从孙道卿。乃一等佳士也。为贺尊门后进之兟兟。而叙寒暄之馀。详探兄座近日节宣。倾写无量。弟衰惫苦无足仰溷。所可尚友者惟是卷中之人。而最妨者眼雾神耗。真所谓鱼鲁不辨也。闷怜闷怜。讲会韵一律构呈。俯览一如何。

答李戴尧亿祥

编辑

自春夏以来。弟当致书修敬于左右者有两事。一则剖破藩篱作大家。为子孙开德基而奠仁宅。此宜贺也。阅朔惟忧。杂试刀圭。而近得勿药之喜。亦宜问也。迩来衰耗。倦于笔砚。因循未果。而竟使惠书先之。既愧且感。如何可量耶。今于九日之会。与临斋兄相对。语及兄边。不堪少一之叹。兄或默揣否。幸得令允上舍周旋于读法之席。迄犹慰浣。书后有日。伏惟小春。经体崇旺。萧寺静界。思索玩绎之乐。想多日新之效。无负于揭扁自署之义矣。吾辈晩暮相勖。惟在于此一事而已。幸须益加自励。以启贤允之前程如何。成圭衰颓日甚。无力振作于寻数之事。因仍玩愒。虗负初志。自怜奈何。三伏日花台约会。竟失团圆。尚今怅缺。何以则更得一会。以摅积怀也。

答李戴尧

编辑

花台之游。弟则半涂而止。馀怅忡忡。尚今未弛。获拜惠讯。且承叙事之文。庄读屡回。足以摅当日未尽底怀。感荷感荷。谨审潦馀。德候增重。日新亭畔。乔俯梓仰。讲论不懈。世间清福。兄独全之。仰慰且羡。成圭少不勤学。到老追悔。而时或近书。猥以古人之道自期。旧忘新昧。莫可收晩暮之景。所可叹者。虗生此世也。自怜自怜。舟游记。辞到意尽。剩得前后事实。而第于其间。有一二可商量处。大抵洛江源流。始出于太白黄池。而至礼安陶山前。已成江势。至安东暎湖楼。便成大江。至醴泉三滩。与文藏台水相会矣。文藏台水则自报恩俗离山。历闻庆,旺陵,鹊川至兔栈。与草谷水相会而至三滩。犹未成江势而入于洛矣。今以文藏台水为洛江之源流。无乃失实耶。且赏花台杯岑。只一山而异其名者也。今不可曰台之下有杯岑。幸谅此而改正如何。

与李都事种杞

编辑

云林暂拜。出于稠座匆扰之中。未克稳承緖馀。迄犹怅失。顷年一命。在令兄固是分内。一书仰贺。亦后于人者。只缘侨居隔远。讨便未易也。伏惟经床震艮养静邱园。迓休崇毖。身超名利之关。神游理义之窟。所操益固。所守益坚。惟日慥慥。殆不知老之将至。乃心倾溸。日夕凝情。而一江中限。衰惫转甚。未能源源盍簪。以资丽泽。有愧于古人之神交大矣。成圭少而溺于功令。汩于世路。枉费了许多盛壮时节。而惟是秉彜之衷。终有所未泯者。以若茅塞之心。欲收桑楡之景。以朝闻之训。为究竟法。然既未就有道而正焉。徒钻古纸。眼昏嫌于翻阅。神迷妨于记得。程子所谓不学而便老且衰者。正为贱身著题语也。每中夜思之。汗未尝不沾衣。顾今异说横流。士趍靡定。举世滔滔。其不濡棠者无几矣。凡我同志之士。正宜明目张胆。定跟劲脊。不为流俗之挠夺。奋厉精神。讲明义理。思所以扶持世道也。如令兄较我则差可谓未老也。益复自力。使多士知所依归。使斯文无至坠地。

与尹圣伯东植

编辑

昨年一枉。出于积阻之馀。仅得一日之款。又复积阻。吾辈俱以大耋之年。一往一来。尽非容易事。则其势不得不然。伏惟老炎。静体万重。窃念贵村中似无年辈可与晤语者。则消受之方。岂不难哉。从古圣贤之格言大训。古今事变之可监可戒者。皆在于书。故竆理之要。莫若看书也。涵养之方。莫若看书也。贤兄素有看玩之癖。则弟言赘矣。然吾辈晩年相勖。无过于此也。虽素无看翫之癖。若因荛言而留念。得味于无味之中。则必不知老之将至矣。以此送馀年。不亦乐哉。院基事发于偶然寒暄之说。而适于其时。巧有李友书。则既目睹山丈勤念之状。故偶语及之。追悔实多。玆以非礼勿言。续箴以自警。俯览一笑如何。

与李圣民相契

编辑

昔年追随。遽然一纪于玆。而一纪者天道小变之节也。以时则一昼夜一变。以月则十二朔一变。以岁则十二年一变。天时之斡迁。人事之变易。同一气数矣。向之髧髦者。过一纪则突弁。向之突弁者。过一纪则壮大。向之壮大者。过一纪则老苍。况年龄衰惫者。又过一纪则势将衰益衰惫益惫。此是气数也公道也。夫孰能免于此哉。兄之强健。实非如我蒲柳之姿所可伦比。而今既阅一纪风霜。则寝啖视听依旧㨾耶。虽或差减于旧㨾。亦非异事也。何足介然于其间。然以兄沉静之质。温雅之姿。养德邱园。不求闻达。随分自适。心广軆胖。则气貌髭发。亦必胜昔。成圭德薄而学荒。既不得学问上广胖之效。则安能免气数中衰惫之常例耶。既聋且盲。无复有为于占毕。只自怜闷。近筑小室于楸下。抱书潜伏。期欲收㫰日已放之心。而克己工夫。最是一大关键也。未知所以用工之方。近读朱子书。得其一言曰人做不是这事。心却不安。此是良心。但为私欲蔽痼。无力争得出。须是大段着力与他战。不可输与他。知得此事不好。立定脚踉硬地。行从好路去。待得熟时。私欲自住不得。濂溪曰果而确无难焉。兄必曾见此条。而其果会心䌷绎否。吾辈之晩年相勖。无以易此。故聊一诵之。云林裁植。兄与我创论。而逐日董役者也。今已成十年之计。则想必茂密矣。愿一见之而尚未遂意。只切向𨓏。

与孙圣訚廷訚

编辑

江游之约。兄既后到。弟且径归。只得霎面而未克稳听緖馀。怅失无比。而且茶山之会。暎亭之集。实吾侪不易得之胜事。而瞻望行尘。只切欲从末由之叹。伏惟经体崇旺。流水笼山。不闻世间之是非。清风满衿。剩得自适之趣味。六十年读书之力。做得安贫快活境界。仰为之钦艶。成圭素以蔑裂之姿。虗费了盛壮时好个光阴。今虽衰暮。而惟是秉彝之天。终不忍自弃。思欲收拾桑楡。以补前过。然收拾之方。只在书册。而眼雾神耗。大有妨于观玩。此亦势也。其将终于无闻。自怜自怜。分韵两篇。温雅成章。辞到意尽。构拙和呈。一覆瓿如何。

答孙圣訚

编辑

船游序。幸得盛喩批评。摭决差谬。开示警切。节节称实。古人责善之意。始见于今日。感戢何可量。头辞则依教改正。录在别纸。至若名教乐地以下。猥酿之教。诚是诚是。以若孤陋寡闻。固不当论学互勖于朋友之间矣。内省无实践而其口则徒能言。安能免口耳之学耶。非不自知其猥。然第念程夫子曰莫将第一等让与别人。而且做第二等人。苟有志于斯学。而不以圣人自期。则便是将第一等让与别人也。不几于自弃乎。况今异端邪说。有滔天之势。虽冠儒服儒者。骎骎然胥溺。而谩不知伦纪之为何事。学问之为何术也。凡我同志之士。固当大开眼看觑。大开口说话。卫正斥邪。必如孟子之辟杨墨。韩子之论佛骨。尽心力而为之。彼强而此弱。似难得廓如之境。莫知末梢之如何矣。今玆之会。非寻常玩物探景之比。欲序此事。而苟不及论学箴䂓之辞。则无奈失其本旨乎。临斋兄亦云不必删去。故今姑存之。而更此仰烦。幸勿惮烦缕。可否间回教切仰。

与崔国彦蓍述

编辑

伏惟榴夏。经軆护旺。观玩之乐。俛焉孜孜。想必以毙而后已。为究竟法矣。每念吾兄固竆笃学。而志益坚于金石。操益清于冰玉。环顾一世。比肩者几人也。令人钦服无已。成圭衰颓仅存。而数间书屋。在于楸下。山静似古。日长如年。傍无一人可与晤语者。苟非卷中之人。则实难消受。而所妨者眼昏也。盛谕中亦有所云云。此是年老者通患。则岂独吾两人之同病相怜者耶。朱先生亦云恨不得早盲废。吾辈之自安于眼昏。是亦安分工夫中一端事也。苟能由此推之。则事事物物。随其所遇而各有其分。安往而无可安处乎。兄则固已能之。弟则未能而有跂及之心。故从兄之已能处相勖耳。

答崔国彦

编辑

春初惠书。获拜五朔吟病之际。未趁修复。因循度日。经夏及秋。自讼不敏。安敢望大度之包容耶。伏惟新凉。经体珍重。成圭昨冬大惫之馀。终未能振作。而今夏屡以暑痢经劫。此必是衰境例症也奈何。所谓案头之业。缘此而便成笆篱边物。虗负宿昔之志。时时抚躬自悼而已。气质性说。愚之所疑。在于未发之前。无气质性之说也。曾于夫仁讲舍。有所面商。又于往复书尺间。得承緖论。则大槩相符。窃幸己见之不妄。而第后书中至以气质性有善有恶之恶字。谓之未安。此则与鄙见同中有异也。敢不更质。以竟其端耶。程子曰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断自人生以后言之。理在气中而成气质性。虽不是性之本体。而气自气理自理也。荀扬所谓性恶善恶混者。只知有气质之性。而不知本然纯善之体。固自若也。子思言天命之性。而朱子释之曰子思就人身中拈出这个是天命之性。不杂乎气质而言。孟子言性善而朱子释之曰孟子分明就人身中挑出天之所命说与人。要见本原皆善。然则气质之性。实包本然在其中矣。本然之性气质之性。只是一性。而气质之性。固有未发时。亦有已发时。未发则是本然之性也。已发则是善恶之情也。人虽至恶者。未发之前。固无不善。其所以至恶者。拘于气禀而然也。其所以无不善者。气不用事而理为主故也。既随清浊粹驳之气而为清浊粹驳之性。则清粹是善也。而浊驳无乃非恶耶。论语性相近注。朱子曰气质之性。固有善恶之不同。观此则气质性之有善有恶。庶几无疑。更垂斤教如何。

与朴参奉在馨

编辑

迩来寒沍。经体崇旺。溪山之胜。书籍之娱。养得人间第一清福。令人健羡。成圭夙昔志愿。非不切于检饬。而此心之放逸为形役者久矣。到老始悟。而思欲为保晩之计。非敢忘圣贤之书。而神精已耗。旋得旋失。而终不为己有。如是而安能有寸进耶。自怜而已。教子要言。繤辑甚精而意趣极嘉。以若孤陋。无足以发挥盛意。而临别之托。亦不敢孤。故构拙仰呈。俯览斤之如何。

与李景辉以健

编辑

气质性之说。向于面叙时。略相讨论。而观盛意。则犹不以为必然。故玆更烦缕。僭率之罪。安敢自赎耶。朱子曰人生而静以上。只可谓之理。未可名谓性。又曰人生而静以上。只可谓之天道。下性字不得。又曰所谓天命之性。是就人身中拈出这个是天命之性不杂乎气质而言。又曰天命之性。非气质却无安顿处。又曰本然之性。已涉形气则已非性之本軆。然性之本体。亦未尝离。要人就此上面见得性之本体。未尝离亦未尝杂。大抵本然之理。在气中为气质之性。而从气质上单指其理。是所谓本然之性也。本然之性则不兼气质而言也。气质之性则实包本然在其中。若曰气质之外有本然之性则可也。若曰气质之性之外。有本然之性则不可也。本然之性气质之性。实非二性。则何可以未发已发分属乎。窃观湖洛是非。以未发已发之说。必欲分属于不可分属之地。故转相矛盾矣。气质之性。虽非性之本体。而其在喜怒哀乐气禀未发之时。则气不用事。故性之本体。纯粹至善而大本立矣。若无本然与气质合而成性处。则未发已发之说。将施之何处乎。必也以本然气质合而为成性处为基址。然后观其未发之体已发之用。乃可以暸然无疑矣。愚说中气质之性未发者。即是本然之性也。气质之性已发者。即是善恶之情云者。非以己见杜撰也。试以朱子说数条。参互考之如何。

与崔子顺时教

编辑

山游日。未克终始周旋以稳听緖论。归尚耿耿。而所得则甚多。尊门积累基业。在于夫仁一洞矣。自崇祯处士而肇基。至弗庵先生而昌大之。及止轩公而继述之。壁上之纶綍煌煌。洞中之条约井井。为学之䂓。裕昆之谟。其将与聋渊水石而永垂无竆矣。生长此乡。年及七耋而始克登临。如是而免孤陋耶。只愧无恋德之诚而已。及到高居则玉树芝兰。绕室盈庭。荀氏之六龙下食。马家之鸾停鹄峙。莫能专美于前。尽觉夫仁积累之荫。致此方兴未艾之象。钦诵健羡。伏惟经体增重。玩绎进修之工。日有深造自得之效否。窃想高明熏陶于诗礼之庭。而赜理持敬。便是箕裘之业。则操存必固矣。扩充必远矣。何以则源源追随以资丽泽也。成圭自少役役于举子之业。内讧外放。几失此心者久矣。及到衰暮。思欲收拾以补前过。然昏聩慵懒。每患因循。安敢望寸进耶。

与李士郁根永

编辑

经说辑要五六年留意。而今则庸学论语既毕。惟孟子数卷尚未了勘。拭昏眸考细注。实非衰颓者之所可堪。然缘此而心不走作。以是为幸。巴溪韵盛制已在黄鹤楼最上头。世无李青莲。谁能作凤凰诗拟之乎。惟是阁笔为三十六计中上策也。休咎如何。渊斋从游录。归来欲记之。则举皆忘却。略记在别幅笑。览亦如何。

答具圣刚然侃

编辑

令胤所慎。渐臻勿药否。观其箚意则可想其读书探赜之工精且详矣。义方之教。若是成就。乃可谓贤父兄。为之健羡。成圭不学而老已甚矣。回顾少壮时节。何由而费尽好个光阴也。悔莫能及。惟是秉彜之天。不欲归于无状小人。故拭昏眸励耗精。时翻圣贤之书。然才记而辄忘。仅得而旋失。如是而安能遂闻可之愿耶。

问目

编辑

大学首句。以明明德对至善言。则明德为本。至善为末欤。

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而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不可以明德与至善。对言本末也。

知止说理。能静说心。能安说身。能虑亦是说心。能得亦是说理乎。

知止而后。定静安虑得五者。或就理上说。或就身心上说。然其界分不甚相远。而其功效次第。相因而见矣。

物有本末。物则明德新民两物也。如本末则一物本末也。以两物属之于本末者何也。

明德新民。固是两物。而既明己之德。以新民之德。故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也。以两物而一为本一为末。晓然无疑。则何必以一物之本末。赘说于其间哉。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即明德之为本耶。前言本明德。此言本修身何欤。恐或就纲领而言则本明德。就条目而言则本修身乎。

格致诚正。是明德之条目。而即修身之事也。然则明德为本。修身为本。岂二事耶。来谕中在纲领则明德为本。在条目则修身为本者。明白说得耳。

孟子曰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明为在天之明。光为在地之光乎。

日月有明。是光之体也。容光必照。是光之用也。此章指道之有本而言。故取譬如是耳。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而好犯上者鲜矣。既为孝悌则必无犯上者。而亦言鲜矣者何也。与下章鲜字同欤。

下章巧言令色鲜矣仁之鲜字。圣人辞不迫切。鲜则可知其绝无也。此章而好犯上者鲜矣之鲜字。则善事父母兄长之人。宜无犯上之事。而所谓犯者。少有拂戾之谓也。如疾行先长者亦是犯上。则虽是孝悌之人。不知不觉之中。容或至于微失。安得谓之绝无也。所以谓之鲜矣。至于作乱事必不好。故曰未之有也。

曾子曰传不习乎。谓传习与学习。抑亦异乎。

本章集注曰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得无异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云云。夫子但聘诸侯之国。而但言千乘之国耶。言千乘之国则万乘在其中耶。

千乘之国。泛言诸侯之国也。非指夫子历聘之国而言也。盖是五者。即治国之要。而推其极则尧舜之治亦不过此矣。然此章所指。未及为政之事。而只言为政之心耳。

答崔季鹰廷翰

编辑

仲秋佳节。拟欲欣叙于鹤山斋。而竟失所图。重阳佳节。庶几惠顾于鄙斋。而又失所望。一会之期。若是难耶。幸于校隶便。得承惠书。欣慰交挚。而终不如一面之为愈也。因循稽谢。居然月改。更不审寒沍。经体护重。玩绎之工。无或为世故所妨否。幸劲着梁牢着脚。使凤岩草木倍生精彩。如何如何。成圭蒲柳易衰。筋骸精力。日觉耗败。前头地步。分寸难进。只抱盛壮时节虗度之恨而已。

答蔡禹成锡玄

编辑

昨秋与江左右诸益。作公山之游。意谓联尊旆而周旋于登山临水之际矣。及到盛才堂。则亦未免燕鸿之叹。怅然失图。而幸逢两胤欣叙。抑可以次于面晤耶。古语曰至要莫如教子。如贤则教两子而若是成就。可谓得其至要也。盛才堂韵付呈。考领如何。

答族人舜谦奎焕

编辑

自君居忧。每于营下驰晋时。即欲晋唁。而拘于邑务纷𣰇。难于旷日。故倏倏径归。只以书字往复。忡忡无已。又此胤君委访。兼承惠讯。恪询肇热。哀候连卫支啬。惟忧渐至苏完耶。圭弊局刷务。日事扰扰。闷然。奈城或问教彦已为誊去。尚未入览耶。此是未定草也。须即考其颠末。剔决差谬。一一校正而回示。深跂深跂。当此异端横流之际。此等文字往复。似是汗漫。然吾儒道学之说。即宇宙间元气也。岂有泯灭之理耶。居家训子。必以义方。使之先立乎大者。则异端虚无之说。浮俗奢华之习。必不能乘隙而入矣。勉旃勉旃。

答白华玉銮洙

编辑

顷年虗枉。责在微躬。时时内讼。迄犹怅悚。伊后惠讯屡承先施。不鄙不遐之盛意。令人感戢。肇夏贵族之委访也。又承耑翰。时则贱疴吟呻。五朔弥留之际也。昏耗委苶。莫能振作于笔砚之间。未即修谢矣。今则新凉入郊。㫰时壹郁之气。便成清凉之界。秋风病欲苏之句。尽非虗语也。㫰日惠幅。擎在丌头。尚未回敬。辄生不敏之悔。秋风悔心萌之语。亦非偶然也。秋是肃霜之气。而反有益于调病之人。秋是悲伤之候。而反有助于悔过之地。惟此秋风。便是今日之良医也。以是自幸。谨问玆辰。经体护重。三愚堂棐几益下砭愚之工。沉潜之味。玩绎之乐。想有深造自得之妙。而未得披襟对讨。稳承緖论。临风向仰而已。圭素质慵懒。重之以衰病。莫能留念于案头之业。志日退学日荒奈何。大抵治心之要。常常以圣贤之格言大训浸灌于胸次。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使其义若出于吾之心。优游厌饫。然后自无非僻之干矣。以若老废旧忘新昧。安能收分寸之效。而得洽浃快活底时节耶。

与夏极中祥洛

编辑

向日扰扰。未能稳叙。而且缘于事势。今番忌日。莫可晋参。情私未伸。如何可谕。恪询侍彩安胜。溸念切切。戚从以高灵之役。五六日苦恼而归。困惫难振奈何。忌祭墓祭俱不可行。而想必行无祝之礼。故祭需略干种付呈。考纳如何。大宅祭需一体送呈。而士钦从许忙未各幅。以是雷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