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第114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十三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一百十四卷
方舆汇编 山川典 第一百十五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十四卷目录

 云门山部汇考

  图

  考

 云门山部艺文一

  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叙    唐王勃

  云门寺寿圣院记      宋陆游

  云门寺记         元虞集

  游云门山记        明刘基

  云门山记         黄汝亨

 云门山部艺文二

  云门山         梁释洪偃

  游云门寺        唐宋之问

  宿云门寺          前人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孟浩然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

  往             前人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孙逖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  前人

  云门山五首         崔颢

  云门山           张渭

  前题            秦系

  宿云门上方道一上人院    王维

  上巳日与鲍侍御汎若耶游云门

               刘长卿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前人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前人

  同韩翃员外宿云门寺     严维

  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作   前人

  云门寺二首         姚合

  云门寺           喻凫

  前题           刘得仁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李嘉祐

  云门寺           项斯

  前题            罗邺

  前题           僧皎然

  酬皇甫冉         僧灵一

  云门寺          僧德圆

  前题          宋钱惟演

  云门山          范仲淹

  云门寺          苏舜钦

  前题            陆游

  云门山          明刘基

  前题            高启

  云门寺          唐之淳

  云门山          汪应轸

  泛若耶至云门寺三首    陶望龄

 云门山部纪事

 云门山部杂录

山川典第一百十四卷

云门山部汇考

编辑

晋王献之所居之“云门山。”

云门山在今浙江绍兴府城南三十里秦望山之南。 相传晋中书令王献之居此,有五色云见,诏建云门 寺,山遂以此得名。“若何山”,若刺涪山,皆其支脉也。云 门寺后分为云门、广孝、明觉三寺,雍熙显圣、寿圣三 院。

云门山图

云门山图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绍兴府云门寺在会稽县南三 十一里,今名雍熙,为州之伟观。昔王子敬居此,有五 色祥云,诏建寺,号云门。”

按《广舆记》:“浙江绍兴府云门山,在府城南,王献之居 此,旧有子敬亭。”

按《绍兴府志山川考》:“云门山在府城南三十里,秦望 山之南。晋义熙二年,中书令王献之居此,有五色云 见,诏建云门寺。后析为六,曰广孝、显圣、雍熙、普济、明 觉。今广孝寺独存。寺僧云:‘山本小阜,高可丈许。嘉靖 十年,僧法庆建楼其上,名曰看竹’。今竹间土阜,其故 址也。其旁有好泉亭、松花坛、丽句亭,今皆不存。” 何山在府城东南四十七里,与云门山相接,南宋何 引所居,王十朋谓“秦刻石在其上。”

刺涪山,在云门山南,一名“明觉山”,盖明觉寺基也,顶 有池。

《祠祀考》:“云门寺在云门山。《旧志》云:‘或谓云门寺本面 东,主秦望,而对陶、宴等山,如列屏障。会昌间寺废,止 存一小殿,面南未毁,遂附益以为寺,非复旧址。而旧 址乃皆犁以为田。宋绍兴中,淮僧广勤为雍熙副院, 尝因牛足陷得小铜维卫佛像于田中,盖古云门寺 地也。明天启二年,僧福坤于旧址重建,有僧雪峤住’” 持本寺,寻卒,瘗于寺之右垄,今修“雪峤塔。”

云门广孝寺在云门山,晋义熙三年建。寺有弥陀道 场,杭僧元照书额。门外有桥亭,名丽句。亭,刻唐以来 名土诗最多。先唐时,云门止有此一寺,后乃裂而为 四。“雍熙”者,忏堂也;“显圣”者,看经院也;“寿圣”者,老宿所 栖庵也。有宋高宗御书“传忠广孝之寺”六字碑。寺之 前有辨才塔。今按虞集所撰记,言云门,言广孝,其沿 革有分合矣。寺在云门山者,皆得称以“云门寺”,故昔 人题咏,动曰“云门。”今云门与广孝,号分为二。又山中 有六寺之目,而题咏自昔共之。无从分属,聊附于后 云。

雍熙院在云门寺南一里十步。初,僧重曜于拯迷寺 之西建忏堂,号净名庵。宋开宝五年,观察使钱仪广 之,为大乘永兴禅院。忏堂在佛殿后、法堂前。当时观 音像犹在。雍熙二年,改赐今额。绍兴元年,赐尚书陆 佃为功德院院额。钱惟治书院前桥亭曰好泉亭,取 范文正“岩有好泉来”之句。又有牧庵、朝阳亭,及范丞 相纯仁兄弟、章枢密楶、曾舍人巩、晁侍读说之、江少 卿纬、廉博士布题名今废。

显圣院周显德二年,于拯迷寺石壁峰前建,号“看经 院。”宋乾德六年赐号“云门寺”,至道二年改今额。院后 有王子敬《笔仓》,有经藏,甚灵异。院尝无主僧,郡牧或 毁其法堂以修园馆,然经藏如故。已复小葺,僧童无 产业,赖经藏以给。今废。

寿圣院晋天福六年建,初名上庵。宋熙宁三年,赐寿 圣额。隆兴元年改广福,今废。《嘉泰志》云:“云门四寺相 比,广福最在其上,小而秀邃可喜。旁又有云泉、云峰 庵,皆幽胜。”而《虞记》则云:“云门寺六,有普济、明觉。要之, 二寺相去远,只四寺为是。”

明觉寺在刺涪山,唐开元十八年建,会昌废,晋天福 八年复建。有千岁和尚塔,亦有碑,而其说荒怪,不可 考质。然院颇幽绝可爱,门外诸峰如柳,柳州所谓“林 立四野”者。入门,石壁屹立,盛夏爽然如秋。今废。

云门山部艺文一

编辑

《修禊云门献之山亭叙    》唐·王勃

观夫天下四方,以宇宙为城池;人生百年,用林泉为 窟宅。虽朝野殊致,出处异途,莫不拥冠盖于烟霞,披 薜萝于山水。况乎山阴旧地,王逸少之池亭;永兴新 郊,许元度之风月。琴堂寥落,犹停隐遁之宾;酿渚荒 凉,尚有逢迎之客。仙舟荡漾,若海上之槎来;羽盖参 差,似辽东之鹤起。或昂昂骋骥,或泛泛飞凫。俱安名 “利之场,各得逍遥之地。而上属无为之化,下栖元邈 之风。永淳二年暮春三月,修禊事于献之山亭也。”迟 迟风景,出没媚于郊原;片片仙云,远近生于林薄。杂 花争发,非止桃溪;群鸟乱飞,有逾莺谷。王孙春草,处 处皆青;仲统芳园,家家并翠。于是携旨酒,列芳筵,先 祓禊于长洲,却申交于促席。良谈吐玉,长江与斜汉 争流;清歌绕梁,白云将红尘并落。他乡易感,且凄恨 于兹辰;羁客何情,更欢娱于此日。加以今之视昔,已 非昔日之欢;后之视今,岂复今时之会。人之情也,能 不感乎?宜题姓字,以倾怀抱。使夫会稽竹箭,或推我于东南;崑阜琳琅,亦归余于西北。

云门寺寿圣院记      宋陆游

编辑

云门寺,自晋、唐以来名天下。父老言:“昔盛时,缭山并 溪,楼塔重复,依岩跨壑,金碧飞踊,居之者忘老,寓之 者忘归,游观者累日乃遍,往往迷不得出,虽寺中人, 或旬月不相觌也。”入寺稍西石壁峰,为看经院,又西 为药师院,又西缭而北为上方,已而少衰。于是看经 别为寺,曰显圣,药师别为寺,曰雍熙,最后上方亦别 曰“寿圣”,而古云门寺更曰淳化。一山凡四寺,寿圣最 小,不得与三寺班。然山尤胜绝。游山者自淳化历显 圣、雍熙,酌炼丹泉,窥《笔仓》,追想葛稚川、王子敬之遗 风,行听滩声,而坐荫木影,徘徊好泉亭上,山水之乐, 餍饫极矣。而亭之旁,始得支径,逶迤如线,修竹老木, 怪藤丑石,交覆而角立。破崖绝涧,奔泉迅流,喊呀而 喷薄。方暑,凛然以寒。正昼仰视,不见日景。如此行百 馀步,始至寿圣,崭然孤绝,老僧四五人,引水种蔬,见 客不知拱揖,客无所主而去,僧亦竟不知辞谢,好奇 者或更以此喜之。今年予来南,而四五人者相与送 予至新溪,且曰:“吾寺旧无记,愿得君之文,磨刻崖石。” 予异其朴野而能知此也,遂与为记。然忆儿时往来 此中,今三十年,屋益古,竹树益苍老,而物色益幽奇。 予亦有白发久矣,顾未知予之文辞,亦能少加老否? 寺得额以“治平后九十馀年。”绍兴丁丑吴兴陆游记。

云门寺记         元虞集

编辑

今天下名山为佛氏之奧区者,有五台、峨嵋、庐阜、衡 岳、天台之属,皆雄高奇伟,非坚志强力,忘年历险者, 不足以穷其胜也。其在国都会府,贵重严閟,游者以 瞻望为艰。而一丘一壑,昔人遗迹所存,其惟会稽云 门乎?曩有断江禅师恩公,住吴郡之开元,则韦太守 赋诗之地。予适吴,与之游,未尝不道云门也。盖会稽 有剡溪、鉴湖、兰亭、东山、禹穴,六朝以来幽人胜士之 所经历,好事者喜传之。且其为郡,地偏而安,俗醇而 秀,非有灵怪瑰异以荡人心,而故家遗俗,流风馀韵, 接千岁而不泯。良田沃泽,可以自给,无风尘陆梁之 虞,干戈不及。士大夫尚文而好静,乐仕是邦者,或不 复思去,有馀不至于侈,不足不至于陋,海内未有能 过之者也。予先世自永兴公始仕于唐,陪葬昭陵,遂 封其郡为雍人。永兴公之父太傅公墓犹在定水院 后也。后迁蜀而至于予,盖二十世矣。故闻恩公之说, 悠然故乡之思也。且云门之为寺,在秦望山之麓,宽 衍纡徐,无扪历之劳,千仞可以驯至。其人不厌宾客, 终年忘归,精舍静居,“环数十里,绝凡俗势利之纷纭, 秦望之高巅,杯分江海,一顾盼而尽得之。古人所谓 山川景物,应接不暇者。东峰西崦,不出于徙倚之从 容,而茂林修竹,崇山峻岭之内,又讵可一言而尽乎?” 自与恩公别二十有五年,虽隔存殁,而云门常往来 于怀也。于是云门僧住溧水之开福者曰清昱,使其 徒前龙潜侍者法坚来请《云门寺记》,则犹有恩公之 遗意也。其言曰:“寺本中书令王献之旧宅,东晋安帝 义熙三年,有五色云现其上。事闻安帝,是以有云门 之称也。”高僧帛道猷始居之。前有法旷之幽栖,中有 竺道一,从猷之招而至。后支遁、道林讲经于兹山焉。 逮至梁代,受业云门者,则有洪偃,避兵缙云,归葺庐 舍,结众励业。智永,名法极,右军七世孙,书有家法。其 兄子惠欣,亦出家能书,与永齐名,武帝重之,改号永 欣寺。智果,其弟子;智谐,其兄师也,皆以善书闻。辩才, 永师之孙,世传宝藏。右军《兰亭修禊序》:唐太宗使御 史萧翼以计取之,其人也。六祖慧能禅师说法曹溪 时,秦望山有“善现在弟子”之目。代宗时,茂亮以法师 教内庭,不自安而归其学者,昙一律师与之终老山 中。弘明法师诵《法华经》而瓶水自满,灵一、灵澈两律 师皆有盛名,于是时彻通禅观,诗文藏秘府,数百年 来,与地相接。因而闻者,则有任公钓石、陶隐君书堂、 葛元井、何引基、谢敷宅、郑弘泉。唐人之与寺僧游而 见诸吟咏者,则有王维、杜牧之、宋之问、顾况、刘长卿、 元微之、严维、郎士元、皇甫冉之流也。会昌,唐武宗沙 汰寺毁,宣宗大中六年,观察使李褒奏请重建,赐号 “拯迷寺。”五代之乱,净侣散去,海晏居之。为石霜诸弟 子,则青原石头、药山道吾之绪也。度人传派,以甲乙 主之,然门人去而为禅、为教、为律,不一也。晋高祖天 福中,子蒙作上庵。宋建隆壬戌,希宴作看经院。开宝 壬申,重曜作永兴忏院。曜从天台韶国师学,淳化五 年,又改曰淳化寺。天禧中,清外蕴言志、智圆、智端,皆 以其净行愿力,大修其寺。庆历七年,国子博士齐某 造山门殿栋,有皇祐元年识焉。彦强、仲皎有诗名禅 照大师者,杨文公亿、钱太傅惟演、王学士随,皆赋诗 送其归云门焉。是时明教嵩禅师尝过之,比至蜀,还 有诗赋,其怀慕之意,诸方诵之。咸淳中,宋且亡,广勤 居之,势家奏为坟寺,更曰“传忠广孝之寺”云。寺旧有 地田山三百馀亩,郡于南宋,为畿甸。将相家若韩、若 陆、若贾等,多所施与。为师者求弟子,极慎重,祝发于寺者,多衣冠子孙,是以至于我元而日加盛也。其寺 凡十有二房:曰紫霞、丹井、凝晖、朝阳、长春、云壑。西岩、 东隐、东院、东谷、东岩、寂照寺。常推尊宿以为之主,收 租赋供给寺事。每四房每岁择一人以相之,丰则分 其赢,俭则助其不给。又筑三庵于胜处:曰龙山、紫霞 之昙密、曰庆云、东岩之善用、曰深居,则丹井之允若 也。僧皆修洁,乐其幽暇,不事驰骛,是以能久安山川 之胜焉。力相与谋曰:“前代之可书者多矣,而湮没无 闻,其可慨乎!”各录其所知于书者,允若、清昱、起潜也。 其参伍不齐,则稽诸《法坚》而得之。数人者,又皆能诗 善书,其所由来远哉!今云门有寺六,广孝、恩、昱诸公 所居也。上庵曰广福看经院,曰显圣永兴忏院曰“雍 熙”,西曰“普济”,南曰“明觉”,各有胜地。岁月可书,兹不尽 记云。

游云门山记        明刘基

编辑

语东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会稽岂其他无山水哉? 多于山,则深沉杳绝,使人憯凄而寂寥;多于水,则旷 漾浩瀚,使人望洋而靡漫。独会稽为得。其中虽有层 峦复冈,而无梯磴攀陟之劳;大湖长溪,而无激冲漂 覆之虞。”于是适意者莫不乐往。而余宿闻会稽有云 门、若耶之胜,思一游而不可得。甲午之岁,始至越,以 事不得游。明年春,乃与天台朱伯言、东平李子庚、会 稽富好礼、开元寺僧偕往游,则知所谓“云门若耶”,果 不谬于所闻。于是慨然有留连徘徊之意,而以事复 止,不能如其愿,遂自广孝寺度岭,至法华山而归于 普济、明觉诸寺,名山古迹,多不得一寓目,而余之兴 终未已也。其年六月,乃复与灵峰奎上人往,颇得观 所未历,而向时同游之人皆不在焉。予每怪古人于 欢会之际,辄兴悲感,良非过矣。昔唐柳先生谪居岭 外,日与宾客为山水之游,凡其所至,一丘一壑,莫不 有记。夫岭外黄茆苦竹之地,有一可取,犹必表而出 之,而况于云门、若耶,以山水名于天下者哉!

云门山记         黄汝亨

编辑

余昔游山阴,览兰亭、禹穴、南镇之胜,而云门、秦望未 一著屐。今廿年馀矣,念之每为神往。顷过慈水访刘 抑之光禄,经山阴访张肃之司马、钱仲美大参,会稽 吊陶大司成、周望,因晤其弟君奭。而肃之诸郎尔韬、 葆生、尔含、尔袭,昔余门人相留为旬日《名山游》,余不 能辞,约自慈水还,了之。迨还,则腊月朔矣。肃之与诸 郎邀余宿陔萼楼上。次日拟作《云门游》,而天露甚似 酿雨,余同游门人罗珍卿体微病,遂止。肃之谓余:先 了城以内诸山,可乎?乃命舟之蕺山。蕺山占城北,从 小石桥入,是王右军故宅,舍为寺曰“戒珠”,与兰亭分 胜。山不甚峻,而登其上则溪流野色相萦回钩带,昔 人谓万壑争流之状,始验为快饮亭“上山后吐片石, 踞溪口,余谓此地可作一渔矶,而寺前塑右军当之 如韦驮。倘移而小筑置此,庶不减此老风流也。”肃之 深颔之。过午,下山寺,觅所谓墨池、鹅池,则已溷为污 沼。还经大小能仁寺,是许元度故宅,皆萧萧矣。复登 怪山阁,剧饮而还。三之日始作云门游。是日雾气四 塞,忧且雨,奈何尔?韬言周望先生为师,叙《天目游记》 曰:“勇者决此时也。”遂鼓棹出南水门,溪流处处不胜 指。禹陵南镇以旧游地,不再登。过渡东桥,经樵风泾, 泾为汉郑巨君微时负薪逢仙,得遗箭处。巨君云:“愿 朝南风,暮北风。”迄今犹然。从此即入若耶溪,溪水湛 碧,不减兰濲、圣湖色,而曲折沿洄过之,即西子采莲、 欧冶铸剑处也。顷之入平水,水受秦望、云门诸溪,下 接镜湖,即流波迅驶,而平广容与,可载可弄,林木秀 绕,触目都佳。因思“山阴如《兰亭》,胜处尽多,偶以诸贤 觞咏,独擅场耳。”自平水登岸,从野径入,为显圣寺,即 云门六寺之一,榛芜久矣。陶司成为重新之寺,在玉 笥峰下。岩岫环向,似东林虎谿。有僧湛然,司成亦尝 称之,余不得晤。寺后有王子敬《笔仓》,今为一眢井,可 慨也。复舟行,少顷又登岸,肩小舆行平野中,山霭竹 色,互映交加,令人失其远近。所过村舍俱幽,有陶诗 “犬吠深巷,鸡鸣树巅”之景。小进则云门矣,榜曰“云门 古刹”,是宫谕阳和先生所题也。盖晋义熙中王大令 所居,有五色云见,诏建云门寺。其前有盘古社木,大 数围,遮映。《天日记》云:是晋唐间物。又进为辩才塔。辩 才为智永和尚弟子,藏兰亭真迹。唐太宗遣萧御史 翼计取之,而厚赉师,师即以所赐建塔,今就颓败。余 谓肃之曰:“亟新之,毋又抹杀辩老也。”又半里许,至寺 门,左转为石桥。自秦望而下,诸山泉并注于此,流淙 活活,至冬不涸。当水盛时,飞泻喷薄,足与吾山灵隐 回龙桥相敌。宋苏舜钦有“五云山下石桥边,六月溪 风洒面寒”之句。旧有丽句亭、听泉阁俱废。后宫谕为 建溪风阁,亦废,惟溪桥无恙耳。进为宋高宗御书“传 忠广孝之寺”六字碑,书用朱,笔法遒劲。僧云:“每雨则 朱流滴滴,如红汗下。朱不加益而红不加减,真”奇事 也。又上为正殿,枕秦望山。右为金字山,环抱林木,疏

秀可挹,禅房斋阁俱楚楚,亦陶司成倡缘所重新。僧
考证
慧彬习静其中,殿故有司成题额,司成死,易以他颜。

予笑曰:“不重司成,顾不重周望耶?”为之一嘅。复起步 出殿右,则初月一湾出松际矣。退而就僧舍小饮,为 看竹楼宫谕故读书处。楼下题“漱石枕流”四字,是徐 天池笔,仿黄米意而稍恣。右为萧然楼,亦宫谕题。楼 后有石刻题咏,惟西淙少谷书绝佳。肃之云:“住僧向 颇饶富家翁色。自家宫谕居此,稍稍知禅诵,有萧然 意。今复苦萧然,起猎心矣。”相与大噱,遂酣饮,宿此楼 中,越夕作《秦望游》。

云门山部艺文二

编辑

《云门山         梁》释洪偃

杖策步前岭,褰裳出外扉。青萝转蒙密,幽径复纡回。 松高枝影细,山静鸟声稀。石苔时滑屐,虫网乍粘衣。 涧旁紫芝灿,岩上白云飞。杉梓排烟出,鸦鹳逐云归。 穹谷无往还,攀桂独依依。

游云门寺        唐宋之问

编辑

“维舟探静域,作礼事尊经。投迹一萧散,为心自杳冥。 龛依大禹穴,楼倚少微星。沓嶂围兰若,回溪抱竹庭。 觉花涂砌白,甘露洗山青。雁塔骞金地,虹桥转翠屏。 人天宵现景,神鬼昼潜形。”理胜常虚寂,缘空自感灵。 入禅从鹄绕,说法有龙听。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 摇摇不安寐,待月咏岩扃。

宿云门寺          前人

编辑

云门若耶里,泛溢路才通。夤缘绿篠岸,遂得青莲宫。 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飘飘杉上风。 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 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 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咏期春暮,当造林端穷。 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游云门寺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编辑

孟浩然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行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朅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

编辑

往             前人。

谓余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所往皆静者。 密篠夹路旁,清泉流舍下。上人亦何闲,尘念俱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此山门,谁能效丘也。

奉和崔司马游云门寺     孙逖

编辑

系马清溪树,禅门春气浓。香台花下出,讲坐竹间逢。 觉路山童引,经行谷鸟从。更言穷寂灭,回策上南峰。

酬万八贺九云门下归溪中作  前人

编辑

晚从灵境出,林壑曙云飞。稍觉清溪尽,回瞻画刹微。 独园馀兴在,孤棹宿心违。更忆登攀处,天香盈袖归。

云门山五首         崔颢

编辑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其二

落日山水清,乱流鸣淙淙。旧蒲雨抽节,新花水对窗。 溪中日没时,归鸟多为双。

其三

杉松引直路,出谷临前湖。洲渚晚色静,又观花与蒲。

其四

入溪复登岭,草浅寒流速。圆月明高峰,春山因独宿。 松阴澄初夜,曙色分远目。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陆。

其五

“乱花覆东郭,碧气销长林。四郊一清影,千里归寸心。 前瞻王程促,却恋云门深。”毕览有馀兴,到家弹玉琴。

云门山           张渭

编辑

共许寻鸡足,谁能惜马蹄。长空净雾雨,斜日半云霓。 檐下千峰转,窗前万木低。看花寻径远,听鸟入林迷。 地与喧哗隔,人将物我齐。不知樵客意,何事武陵溪。

《前题》
秦系

编辑

十峰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 岭,寒声犹入若耶溪。天开霁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亘 万畦。多少灵踪待穷览,却愁回驭日平西。

宿云门上方道一上人院    王维

编辑

一公栖太白,高顶出云烟。梵流诸涧遍,花雨一峰偏。 迹为无心隐,名因立教传。鸟来还语法,客去更安禅。 昼涉松蹊尽,暮投兰若边。洞房隐深竹,静夜闻遥泉。 向是云霞里,今成枕簟前。岂惟暂留宿,眠坐将穷年。

上巳日与鲍侍御汎若耶游云门

编辑

刘长卿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旧浦满来移渡 口,垂杨深处有人家。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 里赊。更见渔舟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霞

云门寺访灵一上人      前人

编辑

所思劳日夕,惆怅去西东。禅客知何在,春山到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白云中。请近东林寺,穷年事《远公》。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前人

编辑

寒霜白云里。法侣自相携。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髣髴知心处。高峰自会稽。

同韩翃员外宿云门寺     严维

编辑

《中令》遗踪在,仙郎此夕过。潭空观月定,涧静见云多。 竹翠烟深色,松声雨点和。万缘俱不有,对境自垂萝。

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作   前人

编辑

绝壑开花界,耶溪极上源。光辉三石座,登陟五云门。 深木鸣驺驭,晴山耀《武贲》。乱泉观坐卧,疏磬发朝昏。 苍翠新秋色,莓苔积雨痕。上方看度鸟,后殿听吟猿。 异迹焚香对,新诗酌茗论。归来还抚俗,诸老莫攀援。

云门寺           姚合

编辑

千重山崦里,楼阁影参差。未暇寻僧院,先看署寺碑。 竹深行渐暗,石隐坐多时。古塔龙蛇善,阴廊鸟雀痴。 云开上界近,泉落下方迟。为爱青桐叶,因题《满树诗》。

长松落落胜天台,佛殿经窗半岭开。郭里钟声山里 去,上方流水下方来。

云门寺           喻凫

编辑

幽深谁掩关,清净自多闲。一雨收众秫,孤云还远山。 花萎绿苔上,鸰乳翠楼间。岚霭焚香夕,容听半偈还。

《前题》
刘得仁

编辑

上方僧又起,清磬出林初。吟苦晓灯暗,露零寒草疏。 旧山多梦到,流水送愁馀。寄寺欲经岁,惭无亲故书。

同皇甫冉赴官留别灵一上人 李嘉祐

编辑

法许庐山远,诗传休上人。独归双树宿,静与百花亲。 对劫虽留兴。观空已悟身。能令折腰客,遥想竹房春。

云门寺           项斯

编辑

松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见人稀。月明古寺客初 到,风度闲门僧未归。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 停飞。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前题》
罗邺

编辑

千峰白露后。石壁挂残灯。曙色海边日。经声松下僧。 意闲门不闭。年去水空澄。稽首如何问。森罗尽一乘。

《前题》
僧皎然

编辑

“越山千万云门绝。”西僧貌古还明月。清朝扫石行道 归,松下眠禅看松雪。

酬皇甫冉         僧灵一

编辑

湖南通古寺,来往意无涯。欲识云门路,千峰到若耶。 春山子敬宅,古木谢敷家。自可长偕隐,那云相去赊。

云门寺          僧德圆

编辑

若耶溪边寺,幽胜绝尘嚣。一洞花将发,千岩雪未消。 依阴生径竹,野色映溪桥。渐赏登高处,钟声应寂寥。

《前题》
宋·钱惟演

编辑

精舍依岩𪩘,香林结薜萝。崇台含夕霭,危阁架春波。 净饭供蒲寡,真诠译《贝多》。几时辉昼锦,松下驻鸣珂。

云门山          范仲淹

编辑

一路入岚堆,还经禹凿开。林无恶鸟在,岩有好泉来。 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

云门寺          苏舜钦

编辑

翠嶂环合封白云,中有萧寺山为邻。老松偃蹇若傲 世,飞湍奔薄如避人。苍猿啸断夜月古,丹花开落阳 崖春。盘桓几日不忍去,舟出耶溪犹惨神。

《前题》
陆游

编辑

“萧寺久不到,偶来幽兴长。”螘穿珠九曲,蜂酿蜜千房。 雨过山横翠,霜新橘弄黄。年衰道不进,珍重一炉香。

云门山          明刘基

编辑

《平旦出云门亭午至灵峰山》“盘涧萦纡谷,深岩错重 竹。露滴皎皎,林霞散溶溶。度石苔藓滑,披萝烟霭浓。 颇喜禾黍成,可以慰老农。野草各有色,照水似衒容。 徐行恐触热,聊憩崖下松。时闻幽鸟鸣,亦足开心胸。 慨怀陶隐居,丹灶今无踪。干将与莫邪,俱已化为龙。 空馀远山色,菡萏青芙蓉。”

《前题》
高启

编辑

旅思旷然释,置身苍林杪。群山为谁来,历历散清晓。 奇姿脱露雨,奋首争欲矫。气通海烟长,色带州郭小。 曲疑藏啼猿,横恐截归鸟。流晖互荡激,下有湖壑绕。 佳处未遍经,一览心颇了。秦皇遗迹泯,晋士风流杳。 愿探《金匮篇》,振袂翔尘表。

云门寺          唐之淳

编辑

“昔在晋义熙,兹山有卿云。”问之何人居,丞相中书君。 云门诏所锡,塔庙日以蕃。珠宫映璇题,缥缈飞鸿骞。 长廊夹修竹,仰不见埃氛。天乐六时作,异香十里闻。 一缘兵马兴,烽火若云屯。向来五色物,化作烈焰焚。 萧条绀园夕,零落碧草根。山僧或哀号,识者兴叹言。 峨峨此名山,上与星辰连。宫墙被其臆,丹青涴其颜。 人事几摧灭,苍翠终古存。山川有至性,外物奚足论。

===云门山          汪应轸===
考证
“不到云门路,曾为越上人。”千年梦青嶂,万里脱红尘。

山鸟如迎客,林花欲驻春。登高有馀兴,子敬亭相邻。

泛若耶至云门寺      陶望龄

编辑

两岸十里苍筤根,中藏一溪云月髓。嫩粉生香笋出 林,老枝压地花成米。溪上老翁撑竹船,摘米炊枯弄 清泚。月下何人见往来,惟有山猿同卧起。

“结叶垂花老桤卧,四山无风午刚蹉。”攀花荫叶桥畔 凉,葛屦僧衣安稳坐。田家初饱麦上场,溪雨新过水 推磨。林间起步馀睡清,青梅满架雀卵大。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 尽,残僧惟有粥呼鱼。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 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云门山部纪事

编辑

《梁书何引传》:“引以会稽山多灵异,往游焉,居若耶山 云门寺。初,引二兄求、点并栖遁,求先卒,至是引又隐。 世号点为大山,引为小山,亦曰东山。”

云门山部杂录

编辑

元韩性《明觉寺记》:“沿若耶溪而南十里许,是为云门。 溪回路转,苍崖壁立,佛灯僧梵,危出山半,稍上数十 步,俯视飞鸿,远数众皱。山门横陈,是为明觉寺。寺右 苍石磊磊,是为宴坐岩。循庑而西,有小浮屠,是为宝 掌师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