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古文觀止
卷三 周文
作者:吳楚材 吳調侯 
1695年
卷四

卷三 周文

編輯

祭公諫征犬戎

編輯

周語上 國語

主頁面:祭公諫征犬戎

  穆王將征犬戎,西戎也。欲征其不享之罪。債。公謀父甫, ○祭,畿內之國,謀父所封,時爲王卿士。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貫。兵。耀,明也。觀,示也。 ○一句領起全篇。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戢,聚也。時動,如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之謂。威,可畏也。觀則玩,玩則無震。玩,黷也。震,懼也。 ○四句,一正一反。以申明不可觀兵之意。是故周文公之《頌》曰:文,周公之謚。《頌·時邁》之詩,周公所作。『載戢干戈,載櫜高。弓矢。載,用也。櫜,韜也。言武王旣定天下,則收斂其干戈,韜藏其弓矢,示不復用也。 ○引證「不觀兵」。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肆,陳也。時,是也。中國曰夏。允,信也。言武王常求懿美之德,以布陳於中國,信乎王之能保天命也。 ○引證「耀德」。先王之於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茂,勉也。正德者,父慈子孝,兄愛弟恭,夫義婦順,所以正民之德也。如此而民之情性,未有不歸於厚者。阜其財求,阜,大也。大其財求,使之衣帛食肉,不飢不寒,所以厚民之生也。而利其器用。如工作什器,商通貨財之類。所以利民之用也。 ○三句,兼教養在內。明利害之鄉,如字, ○得教養爲利,失教養爲害。鄉,猶言所在也。明利害之所在,是耀德之實。以文修之,一句,包下修意五句。是不觀兵之實。使務利而避害,懷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滋,益也。此言「耀德不觀兵」之效。作一頓。下乃轉入周世。

  「昔我先王世后稷,后稷,舜時農官。父子相繼曰世。謂棄與不窋。以服事虞、夏。謂棄爲舜后稷,不窋繼之於夏啓也。及夏之衰也,謂啓子太康。棄稷弗務,棄,廢也。廢稷之官,不復務農。我先王不窋,質, ○棄之子。周禘祫文武,必先不窋,故通謂之王。用失其官,而自竄於戎、翟之間。堯封棄於邰,至不窋失官,去夏而遷於邠。邠西接戎,北近翟。不敢怠業,業,農業也。時序其德,纂同纘。修其緒,修其訓典,序,布也。纂,繼也。緒,事也。訓,教也。典,法也。三「其」字,指棄而言。朝夕恪勤,守以惇篤,奉以忠信,三句,承上三句,極寫其「不敢怠業」。奕世載德,不忝前人。奕世,累世也。載,承也。忝,辱也。自不窋以後至文王,皆繼其德而弗墜。○已上言周家累世耀德。至於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不欣喜。武王亦只是耀德。商王帝辛,大惡烏故切。於民,辛,紂名也。大惡,大爲民所惡。庶民弗忍,欣戴武王,以致戎於商牧。商牧,商郊牧野。 ○著「庶民弗忍」四字,便見武王不得已而用兵。是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恤,憂也。隱,痛也。非務武卽不觀兵之謂。勤恤民隱,卽耀德之謂。 ○已上言武王並不觀兵,下乃述邦制,以轉入征犬戎之非。

  「夫先王之制:一句直貫到底。邦內甸服,邦內,天子畿內。甸,田也。服,事也。以皆田賦之事,故謂之甸服。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邦外侯服,邦外,邦畿之外。侯服者,侯國之服。甸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侯、衛賓服,侯,侯圻。衛,衛圻。中國之界也。謂之賓者,漸遠王畿,而取賓見之義。侯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夷蠻要平聲。服,夷蠻去王畿已遠。謂之要者,取要約之義,特羈縻之而已。賓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戎翟荒服。戎翟去王畿益遠。以其荒野,故謂之荒服。要服外四面,又各五百里也。 ○一層詳五服之地。甸服者祭,祭於祖考。侯服者祀,祀於高曾。賓服者享,享於二祧。要服者貢,貢於壇墠。荒服者王。王,入朝也。世一見。各以其所貴者爲贄。○此言五服佐天子宗廟之供者不同。 ○二層,詳五服之職。日祭、祭以日至。月祀、祭以月至。時享、享以時至。歲貢、貢以歲至。終王,王以終世至。謂朝嗣王,及卽位而來見。 ○三層,言五服之地有遠近,故其供職有疏密。先王之訓也。鎖一句,前後照應,妙。有不祭,則修意,最近者知王意也。有不祀,則修言,稍近者聽王言也。有不享,則修文,漸近者申以號令。有不貢,則修名,已遠者播以仁聲。有不王,則修德。極遠者誕敷文德。 ○看五修字,便「見耀德」不是一味表暴,有反躬自治意。序成而有不至,則修刑。序,謂上五者次序。成,旣修也。刑,法也。見下文。於是乎有刑不祭,士師。伐不祀,司馬。征不享,諸侯承王命往征。讓不貢,告不王。行使讓者責其過,告者諭以理。 ○此修刑之序。於是乎有刑罰之辟,辟,怯也。有攻伐之兵,有征討之備,有威讓之令,有文告之辭。此修刑之具。 ○一意寫作兩層,卻不嫌其重複,故妙。布令陳辭,而又不至,則又增修於德,無勤民於遠。單承要荒二服。言遠國非近者可比,唯有益自修德,不可加兵,致勞吳民也。是以近無不聽,甸、侯、賓無不至。遠無不服。要荒無不至。 ○已上結完先王無觀兵於遠國之事,下方說到穆王身上。

  「今自大畢、伯仕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大畢伯仕,犬戎氏之二君。世終來王,荒服之職也。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觀之兵。』享,賓服之禮。則責犬戎,且示之以兵威。其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頓,壞也。旣廢先王待荒服之訓,恐終王之禮,亦自此壞矣。吾聞夫犬戎樹惇,能帥同率。舊德,而守終純固,其有以禦我矣!」樹,立也。惇,厚也。帥,循也。純,專也。固,一也。言犬戎立心惇厚,能率循其先人之德而守國,終於專一,有拒我之備矣。 ○廢先王之訓,則不可伐。有以禦我,則不能伐。是極諫意。

  「王不聽,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所獲止此,果有以禦我矣。自是荒服者不至。終王之禮,果自此壞。

「耀德不觀兵」是一篇主腦,迴環往復,不出此意。穆王車轍馬跡徧天下,其中侈然有自大之心,不過觀兵犬戎以示雄武耳,乃僅得狼鹿以歸。不但不能耀德,并不成觀兵矣。結出「荒服不至」一語,煞有深意。

召公諫厲王止謗

編輯

周語上 國語

  厲王虐、國人謗王。謗、誹也。邵、召康公之後、穆公虎也、爲王卿士。告曰、民不堪命矣。命虐、故不堪。 ○危言悚激。王怒、怒謗者。得衛巫、使監平聲、謗者。巫、祝也。衛巫、衛國之巫。監、察也。以巫有神靈、有謗輒知之。以告、則殺之。以謗者告、卽殺之。 ○寫虐命猶不堪。國人莫敢言、非但不敢謗也、深一層說。道路以目。以目相盼而已。 ○四字妙甚、極寫莫敢言之狀、不堪命之極也。王喜、喜字、與上怒字相對。告召公曰、吾能弭米、謗矣、弭、止也。 ○監謗弭謗、寫盡昏主作用。乃不敢言。如此四字、極寫能弭謗伎倆、痴人聲口如畫。召公曰、是鄣之也。鄣、防也。非民無言、是鄣之使不得宣也。 ○斷一句、便註定川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不可防、而口尤甚。 ○以民比川。川壅而潰、會、傷人必多。壅、鄣也。潰、水勢橫暴而四出也。 ○寫防川。民亦如之。寫防民。是故爲川者決之使導、爲民者宣之使言。爲、治也。導、通也。宣、猶放也。 ○合寫川民。 ○宣之使言一句、是一篇主意。下俱是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一句領起。使使字直貫到底、根上兩使字來。公卿至於列士獻詩、陳其美刺。瞽獻典、瞽、樂師也。典、樂典。陳其邪正。史獻書、史、外史。書、三皇五帝之書。有關治體。師箴、鍼、 ○師、小師也。箴刺王闕、以正得失。𥉡同瞍、賦、無眸子曰瞍。賦、所獻之詩。矇誦、有眸子而無見曰矇。誦、典書箴刺之語。百工諫、工、執藝事以諫。庶人傳語、庶人卑賤、見政事之得失、不能自達、相傳語以聞於王。近臣盡規、左右近臣、各盡規諫。親戚補察、父兄子弟、補過察政。瞽史教誨、瞽、太師、掌樂。史、太史、掌禮。相與教誨。耆艾修之、耆艾、師傅也。合衆職而修治之。而後王斟酌焉、斟、取也。酌、行也。是以事行而不悖。所行之事、皆合於理。 ○歷舉古天子聽言求治、句句與弭謗使不敢言相反。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有原隰習、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土、地也。其、指土而言。廣平曰原。下溼曰隰。下平曰衍。有溉曰沃。山川原隰衍沃、所以宣地氣而出財用、生衣食。 ○一喻寫作兩層、妙。上以防川喻止謗、此以山川原隰衍沃喻宣言。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跌出正意。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民所善者行之、其所惡者改之。阜、厚也。厚財用衣食、與山川原隰衍沃一般。 ○正意喻意、又夾寫一筆 、錯落入妙。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民素籌之於心、而後發之於言。當成其美而見之施行、豈可壅塞。若壅塞焉、其與我者能有幾何哉。言敗亡卽至也。 ○三壅字、呼應。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莫敢言、作章法。三年、乃流王於彘。流、放也。彘、晉地。

文只是中間一段正講、前後俱是設喻。前喻防民口有大害、後喻宣民言有大利。妙在將正意喻意、夾和成文、筆意縱橫、不可端倪。


襄王不許請隧

編輯

周語中 國語

主頁面:襄王不許請隧

  晉文公旣定襄王於郟、夾、 ○襄王後母惠後生叔帶、因翟人立爲王、襄王出奔鄭。晉文公納王、誅叔帶。郟、洛邑、王城之地。王勞去聲、之以地。王賞之以陽樊溫原欑茅之田。辭、不受。請隧焉。掘地通路曰隧。天子葬禮。

  王弗許、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開口便正大。規方千里、以爲甸服、規、畫也。甸服、畿內之地。以皆田賦之事、故謂之甸服。王城之外、四面皆五百里也。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備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百姓、百官有世功者。不庭、不來朝之國也。不虞、意外之變也。 ○著以供、以備、以待等字、見先王有此許多費用。其餘甸服之外。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寧宇、以順及天地、無逢其災害。寧、安也。宇、居也。亦使有供祭備用待患之資、所以能順天地、而無災害也。○著均分二字、見先王之土地亦有限。先王豈有賴焉。賴、利也。 ○一句結上起下。內官不過九御、外官不過九品、足以供給神祇而已、豈敢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九御、卽九嬪。九品、卽九卿。嬪與卿主祭祀。厭、安也。縱、肆也。度、法也。 ○著不過足以而已豈敢等字、見先王並無一點奢用。亦唯是死生之服物采章、以臨長掌、百姓、而輕重布之。隧爲死之服物、生字帶說。采章、采色文章也。輕重布、言貴賤有等。 ○亦唯是妙、始入正題也。上文許多說話、只要逼出亦唯是三字。王何異之有。葬禮外、王鮮有異。 ○只數語、說得隧字十分鄭重。下乃反覆寫其不許之意。

  今天降禍災於周室、謂叔帶之亂。餘一人僅亦守府、僅守故府遺文、不能有爲。又不佞以勤叔父、不佞、不才也。勤、勞也。天子稱同姓諸侯、曰叔父。而班先王之大物、以賞私德、班、分也。大物、隧也。私德、指納王而言。其叔父實應平聲、且憎、以非餘一人、餘一人豈敢有愛也。應、受也。憎、惡也。愛、吝也。言汝雖受私賞、心中未嘗不憎惡之、以非余行賞之不當、余豈敢吝而弗與也。○反如此說轉來、婉妙。下則純是刀砍斧截之語。先民有言曰、先民、前人也。改玉改行。玉、佩玉。所以飾行步。君臣尊卑、各有其節、故曰改。 ○直貫至大物未可改句。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平聲、姓改物、以創制天下自顯庸也、而縮取備物、以鎮撫百姓、餘一人其流辟闢、於裔異、土、何辭之與有。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創、造也。庸、用也。謂爲天子創造制度、自顯用於天下。縮、收也。備物、謂死生之服物采章。流、放也。辟、戮也。裔、遠也。○逆振一段、緊陗。若猶是姬姓也、未更姓。尚將列爲公侯、以復先王之職、未改物。大物其未可改也。不曰不可改、而曰未可改、冷雋。 ○直說出晉文請隧之非。叔父其茂昭明德、物將自至。物、隧也。 ○又逆振一筆、緊陗。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以忝天下、其若先王與百姓何。何政令之爲也。私勞、卽私德。在襄王爲德、在晉文爲勞。大章、卽服物采章。忝、辱也。先王唯是服物采章、以臨長百姓、而余變易之、其如先王百姓何哉。旣無以對先王百姓、何政令之爲也。○直說出不許行隧之意。若不然、叔父有地而隧焉、余安能知之。若晉文自製爲隧、余安能禁止、不待請也。○仍用逆筆作收、章法愈緊。

  文公遂不敢請、受地而還。

通篇只是不爲天子、不得用隧意。卻妙在俱用逆筆振入、無一筆實寫不許。而不許之意、一步緊一步。自使重耳神色俱沮。

單子知陳必亡

編輯

周語中 國語

主頁面:單子知陳必亡

  定王使單善、襄公名朝、定王卿士。聘於宋。聘、問也。諸侯之於天子、天子之於諸侯、諸侯之於鄰國、皆有聘。遂假道於陳、以聘於楚。自宋適楚、道經陳國。是時天子微弱、故以諸侯相聘之禮假道也。火朝覿矣、道茀拂、不可行、火、心星也。覿、見也。朝覿、謂夏正十月、心星早見於辰。道茀、草穢塞路也。 ○一。候不在疆、候、候人也。掌迎送賓客者。疆、境也。 ○二。司空不視塗、司空、掌道路之官。 ○三。澤不陂、卑、 ○陂、澤障也。古不竇澤、故障之。 ○四。川不梁、梁、橋梁也。古不防川、故梁之。 ○五。 ○伏辰角見一段案。野有庾與、積、恣、 ○庾、露。積、聚也。謂以穀米露聚於外也。 ○六。場功未畢、場、收禾圃也。築場未完。 ○七。道無列樹、古者列樹以表道。 ○八。墾田若蓺、卽、 ○蓺、茅芽也。旣墾之田、猶若茅芽、言其稀少也。 ○九。 ○伏周制有之一段案。膳宰不致餼、戲、 ○膳宰、膳夫也。掌賓客之牢禮。生者曰餼。 ○十。司里不授館、司里、里宰也。掌授客館。 ○十一。國無寄寓、寄寓、旅次也。 ○十二。縣無旅舍、去聲、 ○四甸爲縣。縣方六十里。旅舍、休息居止之處、以庇賓客負擔之勞。 ○十三。伏周之秩官一段案。民將築臺於夏氏。民、陳民。臺、觀臺也。夏氏、陳大夫夏徵舒之家。爲淫其母、欲藉以爲樂。 ○十四。及陳、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甫、 ○孔、儀、皆陳大夫。南冠以如夏氏、留賓弗見。南冠、楚冠也。如、往也。賓、謂單襄公。 ○十五。 ○伏先王之令一段案。 ○從單子入陳、至及陳所閱歷者、錯綜先敍、後從單子口中、分疏作斷、章法井然。單子歸、告王曰、陳侯不有大咎、國必亡。總斷二句、直是目見。王曰、何故。對曰、夫辰角見現、而雨畢、辰角、大辰倉龍之角。角、星名。朝見東方、九月初、寒露節也。雨畢者、殺氣日盛、雨氣日盡也。天根見而水涸、天根、亢氐之間也。涸、竭也。寒露後五日、天根朝見、水潦盡竭也本見而草木節解、本、氐星也。寒露後十日、氐星朝見、草木之枝節、皆脫落也。駟見而隕霜、駟、天駟、房星也。九月中、房星朝見、霜始降。火見而清風戒寒。火、心星也。霜降後、心星朝見、清風先至、所以戒人爲寒備也。○五句以星見定時至、起下文。故先王之教曰、引古。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節解而備藏、隕霜而冬裘具、清風至而修城郭宮室。除、修治也。備藏具、備收藏也。故夏令曰、夏后氏之令。 ○再引古。九月除道、十月成梁。水涸係九月、而此言十月成梁者、謂輿梁也。其時儆曰、至期儆告其民。收而場功、偫雉、而畚本、挶、菊、 ○季秋農事畢、使人興築作也。而、汝也。偫、具也。畚、土籠也。挶、土轝也。營室之中、土功其始、營室、定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於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火之初見、期於司里。期、會也。致其築作之具、會於司里之官。此先王之所以不用財賄、而廣施去聲、德於天下者也。惠而不費。 ○總一句。今陳國、徵今。火朝覿矣、而道路若塞、野場若棄、澤不陂障、川無舟梁、以舟爲梁、卽今浮橋也。是廢先王之教也。結火朝覿六句。周制有之曰、引古。列樹以表道、表道、謂識其遠近。立鄙食以守路、鄙、四鄙。十里有廬、廬有飲食。國有郊牧、國外曰郊。牧、放牧之地。同疆、有寓望、境界之上、有寄寓之舍、候望之人。藪有圃草、澤無水曰藪。圃草、茂草也。囿有林池、囿、苑也。林、積木。池、積水也。所以禦災也。禦、備也。災、兵饑也。其餘無非穀土、種穀之土。民無懸耜、言常用之、不懸掛也。野無奧草、奧、深也。野皆墾闢、無深草也。不奪農時、不蔑民功、蔑、棄也。有優無匱、優、裕也。匱、乏也。 ○從民無懸耜二句來。有逸無罷、同疲、 ○逸、安也。罷、勞也。 ○從不奪農時二句來。國有班事、國、城邑也。土功井然有條理。縣有序民。四甸爲縣。力役更番有次第。今陳國徵今。道路不可知、指道無列樹而言。田在草間、未墾者多。功成而不收、卽野場若棄。民罷於逸樂、疲於爲君作逸樂之事。是棄先王之法制也。結野有庾積四句。周之秩官有之曰、秩官、周常官篇名。 ○引古。敵國賓至、關尹以告、敵國、相等之國也。關尹、司關者。告、告君也。行理以節逆之、行理、小行人也。逆、迎也。執瑞節爲信、而迎之也。候人爲導、導賓至於朝也。卿出郊勞、去聲、 ○賓至近郊、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勞之。門尹除門、門尹、司門者。掃除門庭。宗祝執祀、宗、宗伯。祝、大祝。賓有事於廟、則宗祝執祭祀之禮。司里授館、授客館舍。司徒具徒、具徒役、修道路之委積。司空視塗、視道塗之險易。司寇詰姦、禁詰姦盜、防剽掠也。虞人入材、虞人、掌山澤之官。甸人積薪、甸人、掌薪蒸之官。火師監燎、火師、司火者。燎、照庭大燭。水師監濯、水師、掌水者。監滌濯之事。膳宰致飧、孫、 ○熟食曰飧。廩人獻餼、生曰餼、禾米也。司馬陳芻、初、 ○司馬、掌圉人養馬。芻、茭草。工人展車、展省客車、補傷敗也。百官各以物至。物、如供應之物。賓入如歸。是故小大莫不懷愛。小大、謂賓介也。 ○非一頓、文勢不平。其貴國之賓至、則以班加一等益虔、貴國、大國也、不比敵國。司事之官、皆用尊一級者、而更加敬。至於王使、去聲、則皆官正涖事、官正、官長也。用官長司事、班又加矣。上卿監之。監、察也。察其勤惰、尤致其虔。若王巡守、則君親監之。仍用官長司事、但自察之。班無可加、而虔極矣。 ○王使是主、說得十分鄭重。又帶廵守句、更凜然。今雖朝也不才、徵今。有分問、族於周、分族、王之親族也。承王命以爲過賓於陳。過賓、謂假道。而司事莫至、不但失班加益虔之制、且無以下同於敵國之賓矣。是蔑先王之官也。結膳宰不至餼四句。先王之令有之曰、引古。天道賞善而罰淫、故凡我造國、無從匪彝、無卽慆滔、淫、造、爲也。彝、常也。卽、就也。慆、慢也。各守爾典、以承天休。典、常也。休、慶也。今陳侯、徵今、不念胤印、續之常、棄其伉儷妃嬪、胤續、繼嗣也。伉儷、配偶也。而帥其卿佐、以淫於夏氏、不亦瀆姓矣乎。卿佐、孔儀也。夏徵舒之父御叔、卽陳公子夏之子、靈公之從祖父、嬀姓也、故曰瀆姓。 ○卽慆淫矣。陳、我大姬之後也、大姬、武王之女、虞胡公之妃、陳之祖妣也。棄袞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簡彝乎。𥳑彝、𥳑略常服也。 ○從匪彝矣。是又犯先王之令也。結民將築臺五句。昔先王之教、茂帥同率、其德也、猶恐隕越。茂、勉也。率、循也。隕越、墜落也。若廢其教而棄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將何以守國。居大國之間、而無此四者、其能久乎。大國、謂晉、楚。 ○總收一段、直結出不有大咎國必亡之故。六年、單子如楚。八年、陳侯殺於夏氏。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飲酒於夏氏、公謂行父曰、徵舒似汝、對曰、亦似君、徵舒病之、公出、自其廏射而殺之。九年、楚子入陳。楚莊王討夏徵舒、遂縣陳。 ○單子之言俱驗。

先敘事起、中分四段辨駁、引古徵今、句修字削。而分斷中、又復錯綜變化、讀之不覺其排對之迹。自是至文。

展禽論祀爰居

編輯

魯語上 國語

主頁面:展禽論祀爰居

  海鳥曰爰居。疏句起法。止於魯東門之外二日。臧文仲魯大夫、臧孫氏。使國人祭之。直是居蔡故智。展禽卽柳下惠、名獲、字禽。曰、越哉、臧孫之爲政也。越、謂越於禮。 ○不責其祀、而直責其政、立論最大。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節、制也。祀之節制、於國爲最大、乃政之所由以成、所關甚重。故慎制祀以爲國典。慎者、不輕之謂。制、立也。典、常也。祀有關國政如此、故慎立祭祀之法、以爲國之常經、不得有所加也。 ○此句極重、後俱根此立論。今無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兩語斷畢。夫聖王之制祀也、總冒一句。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災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族、類也。 ○先將制祀之意、虛論一番、下乃歷引以實之。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穀百蔬。夏之興也、周棄繼之、烈山氏、神農號。其後世子孫有名柱者、能植穀蔬、作農官。夏興、謂禹也。棄能繼柱之業。故祀以爲稷。稷、穀神也。恭、工氏之伯霸、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共工霸者在羲農之閒。有、域也。共工之裔子句龍、佐黃帝爲土官。九土、九州之土。故祀以爲社。社、土神也。 ○柱、棄、句龍、以勞定國。 ○已上社稷之祀、以下宗廟之祀。黃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同供、財、黃帝、軒轅也。命、名也。成命、定百物之名也。明民、使民不惑也。共財、供給公上之賦斂也。顓頊旭、能修之、顓頊、黃帝之孫、帝高陽也、能修黃帝之功。帝嚳哭、能序三辰以固民、帝嚳、黃帝之曾孫、帝高辛也。三辰、日月星也。序之使民知休作之候。固、安也。堯能單均刑法以儀民、單、盡也。均、平也。儀、善也。 ○四句、皆法施於民者。舜勤民事而野死、征有苗、崩於蒼梧之野。鯀障洪水而殛死、鯀障防百川、績用不成、堯殛之於羽山。 ○舜、鯀、皆以死勤事。禹能以德修鯀之功、修者、繼其事而改正之。 ○能禦大災。契爲司徒而民輯、司徒、教官之長。輯、和也。 ○法施於民。冥勤其官而水死、冥、契六世孫、爲夏水官。勤於其職、而死於水。 ○以死勤事。湯以寬治民而除其邪、除邪、謂放桀。 ○能捍大患。稷勤百穀而山死、稷、周棄也、死於黑水之山。 ○以死勤事。文王以文昭、文王演易、以文德著。 ○法施於民。武王去民之穢。去穢、謂伐紂。 ○能捍大患。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有虞氏、舜後。禘、大祭也。郊、祭天以配食也。祖其有功者、宗其有德者、百世不遷之廟也。有虞氏出自黃帝顓頊、故禘黃帝而祖顓頊。舜受禪於堯、故郊堯。祭法作郊嚳而宗堯。與此異者、舜在時則宗堯、舜崩則子孫宗舜、故郊堯。夏后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夏后氏、亦黃帝顓頊之後。故禘祖之禮同。虞以上尚德、夏以下親親、故夏郊鯀也。商人禘舜當作嚳。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嚳、契之父。契、商之始祖也。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嚳、稷之父。稷、周之始祖也。商人祖契。周人初時亦祖稷而宗文王、顧武王定天下、其廟不可以毀、故更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已上先總敍功德、後總出祀典。幕能帥同率、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幕、舜之後虞思也、爲夏諸侯。帥、循也。報、報德之祭。杼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杼、禹七世孫、少康子季杼也、能興夏道。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上甲微、契八世孫、湯之先也。高圉太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高圉、稷十世孫。太王、高圉之曾孫。 ○四代子孫、能帥循其祖德、皆爲以勞定國。 ○已上逐句出祀典、法變。凡禘郊祖宗報、此五者、國之典祀也。總鎖一句、結住上文。以下又於五祀典外、兼舉諸祀。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於民者也。社稷應前。山川、謂五嶽四瀆。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爲民質也。質、信也。民皆明而信之、故曰民質。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藉其光以見物。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五行、水火木金土、民皆賴之以生活。及九州名山川澤、所以出財用也。財用、如財木、魚鼈之類。 ○疊寫五句、是帶敍法。非是、不在祀典。禘郊祖宗報之外、必須有功於民者、方祀及之。皆非無故而加也。 ○收完制祀以爲國典句。今海鳥至、己不知而祀之、以爲國典。入題。己不知三字、妙。難以爲仁且知智、矣。再斷。夫仁者講功、愛人必講及人之功。而知者處物。格物必審處物之法。 ○又與仁知作注釋、妙。無功而祀之、非仁也。結上。不知而不能問、非知也。起下。今茲海其有災乎。夫廣川之鳥獸、恆知而避其災也。廣川、猶言大流。言避災而來、祀之絕不相涉、說出、一笑。是歲也、海多大風、冬煗。煖、 ○果有災。文仲聞柳下季之言曰、信吾過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書以爲三筴。筴、𥳑也。三書𥳑者、恐有遺亡故也。

一祀爰居耳、發出如許大議論。然亦只是無故加典一句斷盡。前云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後云非是不在祀典、總是不得無故加典也。文仲之失、在不能講功、而先在不能處物、是不智乃以成其不仁也。結出海鳥之智來、最有味。

里革斷罟匡君

編輯

魯語上 國語

主頁面:里革斷罟匡君

  宣公夏濫於泗淵、濫、漬也。漬罟於泗水之淵、以取魚也。里革魯大夫。斷其罟古、而棄之。罟、網也。陡然驚人。曰、一面斷一面說、所以下有公聞之字。古者大寒降、土蟄發、大寒以後、蟄蟲始振、孟春也。水虞於是乎講罛故、罶、柳、取名魚、登川禽、而嘗之寢廟、行諸國人、助宣氣也。水虞、掌川澤之禁令。講、習也。罛、大網也。罶、笱也。名魚、大魚也。川禽、鼈蜃之屬。是時陽氣起、魚陟負冰、故旣取以祭。復令民各取以薦、所以佐陽氣之升也。 ○第一段、言魚取之有時。鳥獸孕、印、水蟲成、春時。獸虞於是乎禁罝嗟、羅、矠錯、魚鼈、以爲夏槁、考、助生阜也。獸虞、掌鳥獸之禁令。罝、兔罟。羅、鳥罟。矠、刺取也。魚乾曰槁。阜、長也。禁取鳥獸之具、所以佐其生長也。 ○第二段、獸虞卻矠魚鼈是賓。鳥獸成、水蟲孕、夏時。水虞於是禁罝作罜、音主。䍡、六、設穽鄂、以實廟庖、畜功用也。罝䍡、小網也。鄂、柞格。所以誤獸也。廟、享祖宗。庖、燕賓客。畜、儲也。魚鼈爲民日用之需、非鳥獸比、故曰畜功用、不但助生阜已也。 ○第三段、水虞卻設穽鄂是主。且夫山不槎茶、櫱、岸入聲、澤不伐夭、魚禁鯤鮞、而、獸長掌、麑䴠、鳥翼鷇寇、卵、蟲舍蚳池、蝝、延、蕃庶物也。槎、所也。櫱、斫過樹根傍復生嫩條也。草木未成曰夭。鯤鮞、魚子也。麑、鹿子。䴠、麋子。翼、成也。生哺曰鷇。非乳曰卵。蚳蝝、螘子、可爲醢。蕃、息也。 ○第四段、草木鳥獸魚蟲、連類並舉、是賓主夾寫。古之訓也。總一句、與古者應。下緊入今字。今魚方別孕、別於雄而懷子。不教魚長、生者又未大。又行網罟、貪無藝也。藝、極也。 ○第五段、入題。見夏濫有違於古、不得不斷其罟而棄之。 ○每段末、下一斷語、最宜玩。公聞之曰、吾過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美里革。是良罟也、爲去聲、我得法。言此斷罟最善、乃代我得古人之法。 ○兼美斷罟、驚變爲喜、妙。使有司藏之、使吾無忘諗。審、 ○諗、告也。言是罟不可棄、使我見罟不忘里革之言。 ○斷罟藏罟、涉想俱佳。師存侍、師、樂師、名存。曰、藏罟、不如寘里革於側之不忘也。結語深雋有味、使好名之主意消。

述古訓處、寫得賓主雜然、具有錯綜變化之妙。入今事、只貪無藝也四字、是極諫意。宣公聞諫、私心頓釋。師存進言、意味深長、正堪並美。

敬姜論勞逸

編輯

魯語下 國語

主頁面:敬姜論勞逸

  公父甫、文伯魯大夫、季悼子之孫、公父穆伯之子、公父歜也。退朝、朝其母、母、穆伯之妻、敬姜也。其母方績。績、緝麻也。文伯曰、以歜觸、之家、只四字、便寫盡淫心。而主猶績、懼乾季孫之怒也。主、謂主母。干、犯也。季孫、康子也、時爲魯正卿。其以歜爲不能事主乎。注一句。其母歎曰、魯其亡乎。使僮子備官而未之聞邪。僮、頑癡也。備官、居官也。聞、謂聞大道。 ○子言家、母卻歎國、所見者大。居、吾語去聲、女。汝、昔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去聲、天下。瘠、瘦薄也。 ○勞字、是一篇之綱。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承勞民說、又從勞字、看出逸字、妙。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嚮義、勞也。承瘠土說、卻從沃土反證瘠土、妙。 ○已上泛論道理、下乃實敘。是故天子大采朝潮、日、與三公九卿、祖識地德、大采、五采也。天子春朝朝日、服五采。祖、習也。識、知也。地德廣生、修陽政也。日中考政、與百官之政事、師尹惟旅牧相、去聲、宣序民事、考字直貫下十七字。師尹、大夫官也。惟旅、衆士也。牧、州牧。相、國相也。宣、布。序、次也。去聲、采夕月、與太史司載、糾虔天刑、少採、三采也。秋暮夕月、服三采。司載、謂馮相氏、保章氏、與太史相偶。糾、恭。虔、敬也。刑、法也。天刑、肅殺、治陰教也。日入監平聲、九御、使潔奉禘郊之粢盛、成、而後卽安。監、視也。九御、九嬪之官、主祭祀者。卽、就也。 ○著而後二字、可見勞多安少。以下段段著而後字。 ○此言天子之勞。諸侯朝修天子之業命、晝考其國職、夕省其典刑、夜儆百工、使無慆淫、而後卽安。業、事也。命、令也。典刑、常法也。工、官也。慆、慢也。 ○此言諸侯之勞。卿大夫朝考其職、晝講其庶政、夕序其業、夜庀披上聲、其家事、而後卽安。庀、治也。 ○此言卿大夫之勞。士朝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無憾而後卽安。受業、受事於朝也。貫、事也。復、覆也。憾、恨也。 ○此言士之勞。自庶人以下、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句法變。 ○此言庶人之勞。 ○已上敍男事之勞、所以教文伯。以下敍女工之勞、所以自治也。王后親織玄紞、耽上聲、 ○紞、冠之垂者、用雜綵線織之。 ○王后勞。公侯之夫人加之紘宏、綖、延、 ○紘、纓從下而上者。綖、冠上覆。 ○公侯夫人勞。卿之內子爲大帶、卿之嫡妻曰內子。大帶、緇帶也。 ○卿內子勞。命婦成祭服、命婦、大夫妻也。 ○命婦勞。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列士、元士也。 ○士妻勞。自庶士以下、皆衣去聲、其夫、庶士、下士也。以下謂庶人。 ○庶民妻勞。社而賦事、烝而獻功、男女效績、愆則有辟、闢、古之制也。社、春分社日也。賦、布也。事、農桑之事。冬祭曰烝。獻功、告事之成也。績、功也。愆、失也。辟、罪也。 ○單就庶人男女作束、便括盡上文、妙。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先王之訓也。自上以下、誰敢淫心舍力。又以心力二字、總結勞字、以起下文。今我寡也、爾又在下位、寡、孀婦也。下位、下大夫之位。 ○兩句合來、便見勞當加倍、正破以歜之家句。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處事、處身於作事也。先人、謂穆伯。 ○一折。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應愆則有辟句。吾冀而朝夕修我、曰必無廢先人。冀、望也。而、汝也。修、儆也。 ○又一折。爾今曰胡不自安、點起、以是承君之官、勸母自安、則己之喜於自安可知。 ○應備官句。余懼穆伯之絕祀也。起言魯其亡乎、結言穆伯絕祀、俱作危言、以儆文伯。妙。仲尼聞之曰、弟子志之、志、記也。季氏之婦不淫矣。不淫、是能勞。結贊更奇。

通篇只以勞字爲主。自天子至諸侯、自卿大夫至士庶人、自王后至夫人、自內子士妻至庶士以下、無一人之不勞、無一日之不勞、無一時之不勞。讀此、如讀豳風七月詩。

叔向賀貧

編輯

晉語八 國語

主頁面:叔向賀貧

  叔向羊舌肸。見韓宣子、韓起、晉卿。宣子憂貧、叔向賀之。賀其貧、非賀其憂也。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實、財也。無以從二三子、不足以供賓客往來之費、難以置身於卿大夫之列。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問得好。對曰、昔欒武子欒書、晉卿。無一卒之田、百人爲卒。一卒之田、蓋十二井。其官不備其宗器、其掌祭祀之官、猶不能備其祭器。 ○貧。宣其德行、去聲、 ○宣、布也。 ○德字、是一篇之綱。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諸侯親之、戎狄懷之、以正晉國。行刑不疚、憲、則、皆法也。越、發聞也。刑、卽憲則。疚、病也。 ○此其德之宣於外內者。以免於難。去聲、 ○當身免於禍難。 ○貧而有德者可賀。及桓子、欒書之子、黶也。驕泰奢侈、貪欲無藝、藝、極也。略則行志、假貨居賄、毀、 ○忽略憲則、而行貪欲之志、貸貨取利、而蓄之於家。 ○不貧又無德。宜及於難、本屬可憂。而賴武之德以沒其身。賴武之貽德以善終。 ○武子不但能保身、且足以庇後、益見貧而有德者可賀。及懷子、欒黶之子、盈也。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改桓是貧、修武是德。可以免於難。本屬可賀。而離同罹、桓之罪、以亡於楚。離、遭也。亡、奔也。 ○桓子雖及身倖免、亦必貽禍於後、可見不貧而無德者可憂。 ○一舉欒氏爲證、以見貧之可賀。夫郤昭子、卻至、晉卿。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軍、三軍、與上一卒相對。 ○富。恃其富寵、以泰於國、寵、尊榮也。泰、驕慢也。 ○無德。其身屍於朝、其宗滅於絳。屍、旣刑陳其屍也。絳、晉舊都。陳屍滅族、較之貽禍於後者尤甚。 ○富而無德者可憂。不然、夫八郤五大夫三卿、其寵大矣、三卿、卻錡、卻至、卻犨。又有五人爲大夫。 ○忽作頓宕、文勢曲折。一朝而滅、莫之哀也、惟無德也。倒找德字、陡健。 ○一舉卻氏爲證、以見貧之不必憂。今吾子有欒武子之貧、吾以爲能其德矣、有其貧、必能行其德也。 ○吾以爲三字、妙甚。是以賀。正答何故二字。若不憂德之不建、而患貨之不足、亦欒桓卻昭之續耳、小則貽禍後嗣、大則殃及同宗。將弔不暇、何賀之有。貧可賀、憂貧又可弔、妙絕。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將亡、賴子存之。以其言可以保身、結欒武子一段。非起也敢專承之、其自桓叔韓氏之祖。以下、嘉吾子之賜。以其言可以全族、結卻昭子一段。

不先說所以賀之之意、直舉欒卻作一榜樣、以見貧之可賀、與不貧之可憂。貧之可賀、全在有德、有德自不憂貧。後竟說出憂貧之可弔來、可見徒貧原不足賀也。言下、宣子自應汗流浹背。

王孫圉論楚寶

編輯

楚語下 國語

主頁面:王孫圉論楚寶

  王孫圉楚大夫。聘於晉、定公饗之。趙簡子晉大夫、趙秧。鳴玉以相。去聲、 ○鳴其佩玉以相禮。問於王孫圉曰、楚之白珩恆、猶在乎。白珩、楚之美佩玉也。 ○開口問白珩、則鳴玉以相、分明有意炫耀。對曰、然。簡子曰、其爲寶也幾何矣。言白珩之爲寶、所值幾何。曰、未嘗爲寶。一句抹倒。楚之所寶者、頓一句鄭重。與下楚國之寶句緊照。曰觀貫、亦、父、甫、 ○楚大夫。能作訓辭、以行事於諸侯、使無以寡君爲口實。口實、猶言話柄。善於辭命以交鄰、使無以不文爲話柄。 ○是爲可寶。又有左史倚相、左史、名倚相。能道訓典、以敘百物、以朝夕獻善敗於寡君、使寡君無忘先王之業。敍、次也。物、事也。 ○明則有以正主志。又能上下說悅、乎鬼神、順道其欲惡、使神無有怨痛於楚國。上天神、下地祇、順道鬼神之情、所以悅之也。 ○幽則有以格神明。 ○是爲可寶。又有藪曰雲連徒洲、藪、澤也。雲、卽雲夢。連、屬也。徒、洲名。蓋雲夢連屬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龜珠角齒、皮革羽毛、竹之小者曰箭。 ○十六字要連看、猶言金木竹箭、龜珠角齒、皮革羽毛之所生也。所以備賦、以戒不虞者也。賦、兵賦也。不虞、意外之患。 ○治本國所資。所以共同供、幣帛、以賓享於諸侯者也。享、獻也。 ○交鄰國所資。 ○是爲可寶。 ○觀射父、左史倚相、曰能、曰使。雲連徒洲、曰生、曰所以。字法。若諸侯之好、去聲、幣具雲連徒洲。而導之以訓辭、觀射父。有不虞之備、雲連徒洲。而皇神相之、皇、大也。 ○左史倚相。 ○又將三段、串作一片。寡君其可以免罪於諸侯、鄰國有益。而國民保焉。本國有益。此楚國之寶也。正應一句收。若夫白珩、先王之玩也、玩則非有用之物。何寶焉。應未嘗爲寶句。 ○以上答白珩已畢、下乃重起奇文、以刺鳴玉、與白珩無干。圉聞國之寶、六而已。凡爲國者所寶唯六。聖能制議百物、以輔相國家、則寶之。聖、通明也。玉足以庇廕嘉穀、使無水旱之災、則寶之。玉、祭祀之玉。龜足以憲臧否、則寶之。憲、法也。珠足以禦火災、則寶之。金足以禦兵亂、則寶之。山林藪澤、足以備財用、則寶之。聖曰能、物曰足以、字法。 ○此雖是推開一層說、仍句句與上三段相映照、妙。若夫譁囂之美、鳴玉聲也。楚雖蠻夷、不能寶也。問甚矜張、答甚閒淡、機鋒射人。

所寶唯賢、自是主論。却著眼在雲連徒洲一段。蓋藪澤鐘美、皆堪有用、自當爲寶、正與好玩無用之白珩緊照。後一段于聖能制議之下、復接龜珠金玉。山林藪澤、皆可資之爲用者。跌到不寶嘩囂之美、處處針鋒相對。

諸稽郢行成於吳

編輯

吳語 國語

  吳王夫扶、差起師伐越、魯定十四年、吳伐越、越敗之於檇李、闔廬傷足而死。後三年、夫差敗越於夫椒、報檇李也。大夫種求成於吳、吳許越成。至是吳又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江。逆、迎戰也。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唯天所授、王其無庸戰。言唯天所命、不用戰也。 ○先頓一句。夫申胥、伍子胥奔吳、吳子與之申地、故曰申胥。華登、宋司馬華費遂之子、奔吳爲大夫。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簡服、練習也。挫、毀折也。言二子善於用兵。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決、以象骨爲之、著於右手大指、所以鉤弦開體。拾、以皮爲之、著於左臂以遂弦。言二子善用兵、衆心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以效之也。勝未可成。越之勝吳、殆未可必。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素、豫也。履、行也。授命、猶言致命。言當謀定後戰、不可輕出喪師。王不如設戎、約辭行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不如設兵自守、卑約其辭、以求平於吳、吳民必喜。乃所以驕夫差之心也。 ○廣侈吳王之心、是獻謀主意。吾以卜之於天、天若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不以吾爲足慮。將必寬然有伯霸、諸侯之心焉。所謂廣侈之也。旣罷疲、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心旣廣侈、則民必罷弊、而天祿盡。安受其燼、盡、乃無有命矣。燼、餘也。天之所棄、吾取者乃天之餘也。乃無有命、言吳更無天命也。 ○大夫種布算已定。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越大夫。行成於吳曰、下皆約辭。寡君句踐、使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敢私告於下執事曰、開口辭便約。昔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指檇李傷闔廬事。天王、尊之以名。天王親趨玉趾、謂敗越於夫椒。以心孤句踐、而又宥赦之。孤、棄也。破越不取、是心棄句踐而宥赦之也。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繄、是也。 ○感德語、所以侈其心。孤不敢忘天災、指上見禍言。 ○頓挫。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加此二句、見誠心感德。 ○已上述吳昔日之恩。今句踐申禍無良、申禍、重見禍也。無良、言己之不善。 ○作自責語。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陲之小怨、以重得罪於下執事。存國爲德之大、侵疆爲怨之小、重得罪、謂報見侵也。 ○作一振、逼入起師逆江意。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罪、頓顙於邊。委、任也。言起師逆之江者、乃帥二三臣、自任大罪、叩頭請服於境、非敢得罪於吳也。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越國固貢獻之邑也、頓挫。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寇令焉。若禦寇之號令。 ○越辭愈卑、其心愈侈。句踐請盟。以吳不察、故請盟。一介嫡女、執箕帚以晐同該、姓於王宮。晐、備也。曲禮、納女於天子曰備百姓。一介嫡男、奉槃同盤、移、以隨諸御。匜、洗手器。御、近臣宦豎之屬。春秋貢獻、不解同懈、於王府。應貢獻之邑句。 ○此言旣盟之後如此。天王豈辱裁之、亦征諸侯之禮也。天王豈能辱意裁製之、此亦天子征稅諸侯之禮也。 ○已上望吳今日之澤。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骨、之、是以無成功。搰、發也。 ○喻甚奇。今天王旣封殖越國、以明聞去聲、於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封殖刈亡、以草木自比。言吳今日之刈亡、徒勞昔日之封殖也。 ○忽作責吳語、妙。雖四方之諸侯、則何實以事吳。實、信也。 ○牽引諸侯、正以自爲、妙。敢使下臣盡辭、唯天王秉利度義焉。越服吳爲利、吳舍越爲義。

諸稽郢行成之詞、雖只是廣侈吳王之心、其中可罪者不少。如不敢忘天災、自強之心露。狐搰無成功、藐吳之意見矣。縱多巧辭、皆玩弄也。使非天欲棄吳、其說能終行乎。

申胥諫許越成

編輯

吳語 國語

主頁面:申胥諫許越成

  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於齊、欲伐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已先拒諫。若越旣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改、謂誠心改事吳也。反行、伐齊而反也。振旅、加兵也。 ○全不以越爲意。申胥諫曰、不可許也。斷一句。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旣非愛吳。又非懾畏吾甲兵之彊也。亦非懼吳。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旋、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還玩、轉弄也。 ○直破其奸。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蓋、猶尚也。病根被人看破。故婉約其辭、以從同縱、逸王志、婉約、卑遜也。縱逸、卽上篇廣侈之意。使淫樂於諸夏之國、以自傷也。自傷、猶言自害。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此言自傷之實。 ○兩使字、是還玩吳國作用。然後安受吾燼。燼、餘也。安受吳國未滅之餘、所謂得其志也。 ○句句與種言暗合、英雄所見略同。 ○以上論大夫種。夫越王好信以愛民、不好勝、而好信、不尚威、而愛民。四方歸之、得人心。年穀時熟、得天意。日長掌、炎炎、炎炎、進貌。 ○論越王。及吾猶可以戰也、及字、承上日以憔悴、日長炎炎兩句來、言過此吳日益衰、越日益盛、吾雖欲戰無及已。是危急語。爲虺毀、弗摧、爲蛇將若何。虺、小蛇也。摧、滅也。 ○一喻尤入情。吳王曰、大夫奚隆於越、越曾層、足以爲大虞乎。隆、尊也。虞、慮也。 ○侈心頓起。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存越則時可加兵、以張吾軍勢。 ○寫蓋威好勝如畫。乃許之成。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旣使諸稽郢請盟、又使諸稽郢辭盟、真是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盟爲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干、足以結信矣。以盟爲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不復如前之乞哀態矣、還玩吳國已極。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荒、空也。總是不以越爲意。

夫差廣侈已極、只越曾足爲大虞一語、雖有百諫諍、亦莫之入矣。胥、種謀國之智、若出一轍。而吳由以亡、越由以霸、用與不用異耳。

春王正月

編輯

隱公元年 公羊傳

主頁面:春王正月

  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人君卽位之始年。春者何、歲之始也。歲功之始。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文王、周始受命之王。曷爲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王者受命改正朔。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王者受命改正朔、自甸侯以至要荒咸奉之、故曰大一統。 ○起數語、是一部春秋中元年春王正月總注。公何以不言卽位、成公意也。從無文字處生文。何成乎公之意、公將平國而反之桓。桓、隱異母弟。平、治也。反、歸也。曷爲反之桓、桓幼而貴、隱長而卑、其爲尊卑也微、國人莫知。微、謂母俱媵也。國人無從分別。 ○先言可掩之勢、以見隱不負心、語絕含蘊。隱長又賢、諸大夫扳攀、隱而立之。扳、引也。隱於是焉而辭立、則未知桓之將必得立也。是時公子非一。 ○一轉。且如桓立、則恐諸大夫之不能相幼君也。旣欲立隱、必不能誠心相桓。 ○二轉。 ○虛作二轉、字字寫出隱深心微慮、以申平國意。故凡隱之立、爲去聲、桓立也。申欲反之桓意。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適、謂適夫人之子。子、謂左右媵及姪娣之子。 ○二句表明大義。桓何以貴、母貴也。右媵秩次貴。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子以母秩次得立、母以子立得爲夫人。 ○住語、法峻意圓。

透發將平國而反之桓句、推見至隱。末一段、又因隱桓而表揭立子之義。其下字連句、又跌宕、又閒靜、又直截、又虛活、不但以簡勁擅長也。

宋人及楚人平

編輯

宣公十五年 公羊傳

主頁面: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書、前楚鄭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己也。己、指華元子反、對君而言也。 ○提出主意。何大其平乎己。莊王圍宋、軍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先插子反語作敍事、文情妙絕。於是使司馬子反乘堙因、而闚宋城、宋華元亦乘堙而出見之。堙、距堙。上城具。 ○相見便奇。司馬子反曰、子之國如何。華元曰、憊敗、矣。憊、疲極也。曰、何如。問憊狀。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竟以實告。司馬子反曰、嘻、甚矣憊。倒句妙。若言憊甚矣、便無味。雖然、雖如子言。吾聞之也、圍者見圍者。鉗、馬而秣之、以粟飲馬曰秣。柑者、以木銜馬口、使不得食、示有蓄積。使肥者應客、肥、謂肥馬。示飽足也。是何子之情也。情、實也。 ○怪其以實告。子反之心已動。華元曰、吾聞之、君子見人之厄則矜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吾見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於子也。說出實告之故、尤足動人。司馬子反曰、諾、勉之矣。令勉力堅守。 ○已心許之、而語絕不露、妙。吾軍亦有七日之糧爾、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亦以實告。揖而去之、反於莊王。反報於莊王。莊王曰、何如。司馬子反曰、憊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莊王曰、嘻、甚矣憊。覆前語、不變一字、文法最紆徐有韻。雖然、雖然憊極。吾今取此、然後而歸爾。本將去而歸、轉欲乘其憊。司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軍有七日之糧爾。亦以實告。莊王怒曰、吾使子往視之、子曷爲告之。司馬子反曰、以區區之宋、猶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無乎、是以告之也。華元全以君子二字感動子反、子反全以不欺二字感動莊王。莊王曰、諾、舍而止。命子反築舍處此、以示不去。雖然、雖我糧盡。吾猶取此、然後歸爾。莊王被子反感動、欲取不可、欲去不甘、意實無聊、故復作此語。觀下臣請歸爾、吾亦從子而歸爾、便見。司馬子反曰、然則君請處於此、臣請歸爾。諧語正極得力。莊王曰、子去我而歸、吾孰與處於此、吾亦從子而歸爾。諧語得力如此。引師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結出主意。此皆大夫也、其稱人何、貶。曷爲貶、平者在下也。罪其專也。旣大之、復貶之、洗發經文無漏義。

通篇純用復筆、曰憊矣、曰甚矣憊、曰諾、曰雖然、愈復愈變、愈復愈韻。末段曰吾猶取此而歸、曰臣請歸爾、曰吾亦從子而歸爾、尤妙絕解頤。

吳子使札來聘

編輯

襄公二十九年 公羊傳

主頁面:吳子使札來聘

  吳無君無大夫、據向之會稱國。此何以有君有大夫、吳始君臣並見。賢季子也。何賢乎季子、讓國也。讓國二字、括盡全篇。其讓國奈何。謁也、餘祭債、也、夷昧也、與季子同母者四。與、並也。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爲君。父壽夢欲立之而不受、至是兄弟又同欲立之。 ○以國讓謁。謁曰、今若是迮謫、而與季子國、迮、驟也。季子猶不受也。可見前已不受、從謁口中補出、妙。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爲君、而致國乎季子。曲爲季子受地。皆曰、諾。三字、寫同欲立之如見、妙。故諸爲君者、皆輕死爲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於予身。悔、咎也。急欲致國於季子意。 ○自是發於至誠、不愧句吳後裔。故謁也死、餘祭也立。餘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則國宜之季子者也。頓句生姿。季子使去聲、而亡焉。因出使而不歸。僚者、夷昧子。長庶也、於三君之子爲長。卽之。就位也。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爾。聞僚旣立乃歸。 ○以國讓僚。闔廬謁之子。曰、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爲去聲、季子故也。先提一句。將從先君之命與、平聲、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兩意一正一反、闔廬之言亦是。僚惡烏、得爲君乎。後斷一句。於是使專諸刺僚、專諸、膳宰。僚嗜炙魚、因進魚而刺之。 ○讓變爲爭、奇。而致國乎季子。爭矣復讓、更奇。季子不受曰、爾弒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爲篡也。以分言、伏下義字。爾殺吾兄、殺兄之子、亦猶殺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以情言、伏下仁字。去之延陵、終身不入吳國。延陵、吳下邑。禮、公子無去國之義、故不越境。國謂國都、旣不忍討闔廬、義不可留事、故不入。 ○超然物外。故君子以其不受爲義、以其不殺爲仁。千古定論。 ○以國讓闔廬。 ○收完讓國事。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爲臣、則宜有君者也。以季子賢、許有大夫、則宜使有君。 ○又繳有君有大夫完密、下復洗發稱名作結、經義一字不漏。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或書字、或書子。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壹而足也。不以一事之美而遽足、以待之者嚴也。季子者、所賢也、曷爲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臣子尊榮、莫不欲與君父共之。故許之者、必使其可爲臣子。賢季子而稱名、所以使其爲吳臣子也。 ○奇思創解。

泰伯讓周、此則兄弟讓國、可謂無忝厥祖矣。然不可以爲訓也。迨于僚、光、骨肉相殘、非季子賢明、則流禍不止、此春秋所以重予之歟。

鄭伯克段於鄢

編輯

隱公元年 穀梁傳

主頁面:鄭伯克段於鄢

  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殺也。一語誅心。何以不言殺、見段之有徒衆也。段有徒衆、不易殺也。不易殺而卒殺之、故曰能殺。段、鄭伯弟也。何以知其爲弟也、殺世子母弟目君、母弟、同母弟也。目君、謂稱鄭伯。以其目君、知其爲弟也。段、弟也而弗謂弟、公子也而弗謂公子、貶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所以貶。賤段而甚鄭伯也。賤段、謂不稱公子及弟。甚鄭伯、謂目君也。 ○一語綰前後、有力。何甚乎鄭伯、甚鄭伯之處心積慮、成於殺也。段恃寵驕恣、彊足當國、鄭伯不能防閑以禮、教訓以道、縱成其惡、終致大辟。處心積慮、志欲殺弟。 ○一句斷盡。於鄢、遠也、猶曰取之其母之懷中而殺之雲爾、甚之也。鄭伯之殺段、蓋追恨姜氏愛段惡己也。讀之使人墮淚。然則爲鄭伯者宜奈何。緩追逸賊、親親之道也。設處得甚妙。

鄭伯以惡養天倫、使陷于罪、因以剪之。春秋推見至隱、首誅其意、以正人心。穀梁只處心積慮四字、已發透經義、核于他傳。

虞師晉師滅夏陽

編輯

僖公二年 穀梁傳

  非國而曰滅、重夏陽也。夏陽、虢邑。虞無師、晉滅夏陽、虞何嘗有師。其曰師、何也。以其先晉、不可以不言師也。人不得居師上、故言師。其先晉何也、據小不先大。爲主乎滅夏陽也。卽公羊首惡意。夏陽者、虞、虢之塞賽、邑也、塞、邊界。滅夏陽而虞、虢舉矣。舉、拔也。 ○此夏陽之所爲重也。句極宕逸。虞之爲主乎滅夏陽、何也。晉獻公欲伐虢、荀息晉大夫。曰、君何不以屈橘、產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屈地產良馬、垂棘出美玉、故以爲名。自晉適虢、途出於虞、故借道。公曰、此晉國之寶也、如受吾幣、而不借吾道、則如之何。晉君先愛戀馬璧。荀息曰、此小國之所以事大國也。提清一句。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幣、如受吾幣、而借吾道、斯朝取虢而暮取虞矣。則是我取之中府而藏之外府、取之中廄而置之外廄也。君何喪焉。 ○看得明、拏得定、快語斬截、是能成功。公曰、宮之奇虞賢大夫。存焉、必不使受之也。伏後兩諫。荀息曰、宮之奇之爲人也、達心而懦、又少去聲、掌、於君。達之心而懦於事。又自少至長、與君同處。達心則其言略、明達之人、言則舉綱領要。懦則不能彊諫、少長於君、則君輕之。先識透宮之奇。且夫進一層說。玩好去聲、在耳目之前、指馬璧。而患在一國之後、虢在先。 ○利近而害遠。此中知智、以上乃能慮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又識透虞君、借道之計必行矣。公遂借道而伐虢。宮之奇諫曰、晉國之使者、其辭卑而幣重、必不便於虞。言果略。虞公弗聽。遂受其幣而借之道。君果輕之。宮之奇又諫曰、語曰、脣亡則齒寒。其斯之謂與。果不能彊諫。挈其妻子以奔曹。獻公亡虢五年、而後舉虞。應滅夏陽而虞虢舉矣句。荀息牽馬操璧而前曰、璧則猶是也、而馬齒加長矣。以戲作收、韻絕。

全篇總是寫虞師主滅夏陽、筆端清婉、迅快無比。中間玩好在耳目之前一段、尤異樣出色、禍患之成、往往墮此、古今所同慨也。

晉獻公殺世子申生

編輯

檀弓上 禮記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因驪姬毒胙之讒也。公子重耳申生異母弟。謂之曰、子蓋同盍、言子之志於公乎。勸其明讒。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明其讒、則姬必誅、是使君失所安、而傷其心也。 ○省句、與左、國不同。曰、然則蓋行乎。勸其出奔他國。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言行將何往也。 ○兩答、想見孝子深心。使人辭於狐突申生之傅。曰、與之永訣。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伯、狐突字。初申生伐東山時、狐突勸其出奔。申生不敢愛其死。提過自己一邊。雖然、轉入正意。吾君老矣、一轉。子少、指驪姬子奚齊。 ○二轉。國家多難。將來必至有爭。 ○三轉。 ○十字三轉、一轉一淚。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不出而爲君圖安國之計、則已。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國安、則我雖死、亦受惠矣。 ○屬望深切、愈見慘惻。再拜稽首乃卒。無君命而自縊。是以爲恭世子也。陷親不義、不得爲純孝、但得謚恭而已。 ○結寓責備申生意、文情宕逸。

短篇中寫得如許婉折、語語不忘君國、真覺一字一淚。合左、國、公、穀觀之、方見是文之神。

曾子易簀

編輯

檀弓上 禮記

主頁面:曾子易簀

  曾子寢疾、病。病者、疾之甚也。樂正子春曾子弟子。坐於牀下、曾元、曾申俱曾子子。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點次錯落有致。童子曰、華而睆、緩、大夫之簀責、與。華者、畫飾之美好。睆者、節目之平瑩。簀、簟也。子春曰、止。使童子勿言也。曾子聞之、瞿據、然曰、呼。呵去聲。 ○瞿然、驚貌。呼、發聲欲問也。 ○止字呼字、相應甚警。曰、童子又言。華而睆、大夫之簀與。若爲不解、語足會心。曾子曰、然。曾子識童子之意、故然之。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以病不能自起而易、命元扶易。曾元曰、夫子之病革戟、矣、不可以變。革、亟也。變、動也。幸而至於旦、請敬易之。玩幸而至於旦句、始知前執燭二字、非浪筆。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彼、謂童子。君子之愛人也以德、所見者大。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姑息、苟安也。 ○所見者小。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已矣。垂沒而精神不亂、足徵守身之學。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可謂斃於正矣。

宋朱子云、季孫之賜、曾子之受、皆爲非禮。或者因仍習俗、嘗有是事、而未能正耳。但及其疾病不可以變之時、一聞人言、而必舉扶而易之、則非大賢不能矣。此事切要處、正在此毫釐頃刻之間。

有子之言似夫子

編輯

檀弓上 禮記

  有子問於曾子曰、問作聞。去聲、於夫子乎。仕而失位曰喪。曰、聞之矣。喪欲速貧、死欲速朽。上只問喪、此又帶出死字來、遂成一篇對待文字。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一辨。曾子曰、參也聞諸夫子也。一證。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又一辨。曾子曰、參也與子游聞之。又一證。有子曰、然。信有是言。然則夫子有爲去聲、言之也。開一解、伏末二段。曾子以斯言告於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平日門人皆以有子之言爲似夫子、故子游歎其甚。昔者夫子居於宋、見桓司馬卽桓魋。自爲石槨、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靡、侈也。死之欲速朽、爲桓司馬言之也。速朽之言有爲。南宮敬叔魯大夫、孟僖子之子仲孫閱。反、失位去魯而反國。必載寶而朝、欲行賂以求復位。夫子曰、若是其貨也、喪不如速貧之愈也。喪之欲速貧、爲敬叔言之也。速貧之言有爲。曾子以子游之言告於有子。有子曰、然。言果有爲。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複一句、結上生下。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於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定公九年、孔子爲中都宰、制棺槨之法制。以斯知不欲速朽也。以有棺槨之制、知速朽非夫子之言。昔者夫子失魯司寇、將之荊、蓋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荊、楚本號。將適楚、而先使二子繼往者、蓋欲觀楚之可仕與否、而謀其可處之位。以斯知不欲速貧也。以有行使之資、知速貧非夫子之言。

前二段、子游解欲速朽速貧之故。後二段、有子自言所以知其不欲速朽速貧之故。章法極整練、又極玲瓏。

公子重耳對秦客

編輯

檀弓下 禮記

  晉獻公之喪、秦穆公使人弔公子重耳。時重耳避難在狄、穆公使公子縶往弔之。且曰、弔爲正禮、故以且曰起下辭。寡人聞之、亡國恆於斯、得國恆於斯。斯、指此時而言。雖吾子儼然在憂服之中、喪去聲、亦不可久也、時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圖之。儼然、端靜持守之貌。喪、失位也。時、謂死生交代之際。勉其奔喪反國、以謀襲位。 ○是弔、是慰、亦是勸、情文婉切。以告舅犯。入而告舅子犯。舅犯曰、孺子其辭焉。辭其相勉反國謀襲之命。喪人無寶、仁親以爲寶。失位去國之人、無以爲寶、惟仁愛思親、乃其寶也。父死之謂何、又因以爲利、而天下其孰能說如字、之。父死謂是何事、若乘此而謀得國、是以父死爲利。天下之人、孰能解說我爲無罪乎。 ○一片假仁假義、妝飾得好。孺子其辭焉。複一句、丁寧無限。公子重耳對客曰、出而答秦使者。君惠弔亡臣重耳、身喪父死、不得與預、於哭泣之哀、以爲君憂。謝其來弔。父死之謂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義。他志、謂求位之志。辱君義者、辱君惠弔之意也。 ○意與上同、而文法更變。稽顙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不私、不再與使者私言也。 ○舉動饒有經濟。子顯作韅。 ○公子縶字。以致命於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仁夫二字、沉吟歎賞、心服之至。夫稽顙而不拜、則未爲後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則愛父也。起而不私、則遠去聲、利也。喪禮、先稽顙後拜、謂之成拜。乃爲後者所以謝弔禮之重。愛父、哀痛其父也。遠利、不以得國爲利、而遠之也。 ○從穆公口中解上三句、筆甚奇幻。

秦穆之言、雖若有納重耳之意、然亦安知不以此言試之。晉君臣險阻備歷、智深勇沉、故所對純是一團大道理、使秦伯不覺心折。英雄欺人、大率如此。

杜蕢揚觶

編輯

左傳作屠蒯 檀弓下 禮記

主頁面:杜蕢揚觶

  知智、悼子晉大夫、知罃。卒、未葬。平公飲酒、師曠、李調侍。與君同飲。鼓鐘。 杜蕢快、自外來、聞鐘聲。曰、安在。驚怪之辭。曰、在寢。杜蕢入寢、歷階而升。入字、對下出字。升字、對下降字。酌曰、曠飲斯。又酌曰、調飲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飲之。坐。跪也。 ○凡三酌者、旣罰二子、又自罰也。降、趨而出。布成疑陣、妙人妙用。平公呼而進之、曰、蕢、曩者爾心或開予、是以不與爾言。爾之初入、我意爾必有所開發於我、是以不先與爾言。爾飲去聲、曠、何也。曰、子卯不樂。桀以乙卯日死、紂以甲子日死、謂之疾日。故君不舉樂。知悼子在堂、在殯也。斯其爲子卯也大矣。君於卿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舉樂。悼子在殯、而可作樂燕飲乎。桀紂異代之君、悼子同體之臣、故以爲大於子卯也。 ○句法婉而多風。曠也、太師也、不以詔、是以飲之也。詔、告也。 ○責其曠職。爾飲調、何也。曰、調也、君之䙝臣也、爲一飲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飲之也。調爲近習之臣、貪於飲食、而忘君之疾日。 ○責其徇君。爾飲、何也。曰、蕢也、宰夫也、非刀匕比、是共、供、又敢與預、知防、是以飲之也。匕、匙也。宰夫不專供刀匕之職、而敢與知諫爭防閑之事、是侵官矣。 ○自責其越分。 ○三對、已注意晉君、特口未道破耳。 平公曰、寡人亦有過焉、酌而飲寡人。頓地開悟。杜蕢洗而揚觶。志、 ○揚、舉也。觶、罰爵。盥洗而後舉、致其潔敬也。 ○杜蕢至此、快心極矣。公謂侍者曰、如我死、則必毋廢斯爵也。欲以此爵、爲後世戒。至於今、旣畢獻、斯揚觶、謂之杜舉。至今晉國行燕禮之終、必舉此觶。謂之杜舉者、言此觶乃昔日杜蕢所舉也。 ○住句、閒情點綴、妙。

平公失禮燕飲、使杜蕢入寢而直斥其非、未必卽能任過。乃三酌之後、竟不言而出、先令猜疑、不知爲何故。及一一說出、乃不覺爽然自失矣。此易所謂納約自牖、終無咎者也。文甚奇幻。

晉獻文子成室

編輯

檀弓下 禮記

主頁面:晉獻文子成室

  晉獻文子成室、獻文二字、皆趙武謚、如貞惠文子之類。晉大夫發焉。發禮往賀。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輪、輪囷高大也。奐、奐爛衆多也。 ○二句、美其今。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歌、祭祀作樂也。哭、死喪哭泣也。聚國族、燕集國賓、聚會宗族也。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腰、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同原、也。古者、罪重腰斬、罪輕頸刑。先大夫、文子父祖也。九原、晉卿大夫之墓地。 ○就其贊詞、添接一解、無窮之味。北面再拜稽首。謝其祝。君子謂之善頌善禱。頌者、美其事而祝其福。禱者、祈以免禍也。張老之言善於頌、文子所答善於禱。

張老頌祝之詞、固迥然超于俗見。文子又添全要領句、見免刑戮、乃爲無窮之福、尤加于人一等。善頌善禱四字、爲兩人標名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