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
作者:韓愈 

元和六年春,寒氣不肯歸。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圍。[1]崩騰相排拶,[2]龍鳳交橫飛。波濤何飄揚,天風吹幡旗。白帝盛羽衛,鬖髿振裳衣。[3]白霓先啟塗,[4]從以萬玉妃。[5]翕翕陵厚載,嘩嘩弄陰機。生平未曾見,何暇議是非。或雲豐年祥,[6]飽食可庶幾?善禱吾所慕,誰言寸誠微?

昔年因讀李白杜甫詩,長恨二人不相從。吾與東野生並世,如何復躡二子蹤。東野不得官,[7]白首誇龍鍾。[8]韓子稍姦黠,自慙青蒿倚長松。低頭拜東野,願得終始如駏蛩。[9]東野不廻頭,有如寸筳撞鉅鐘。[10]我願身爲雲,東野變爲龍。四方上下逐東野,雖有離別無由逢。[11]

平旦入西園,梨花數株若矜誇。旁有一株李,顏色慘慘似含嗟。問之不肯道所以,[12]獨繞百匝至日斜。忽憶前時經此樹,正見芳意初萌芽。[13]奈何趁酒不省錄,不見玉枝攢霜葩。[14]泫然為汝下雨淚,[15]無由反旆羲和車。東風來吹不解顏,蒼茫夜氣生相遮。冰盤夏薦碧實脆,斥去不禦慚其花。[16]

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17]誰將平地萬堆雪,[18]剪刻作此連天花。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暫入都交加。夜領張徹投盧仝,[19]乘雲共至玉皇家。長姬香禦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靜濯明妝有所奉,顧我未肯置齒牙。清寒瑩骨肝膽醒,一生思慮無由邪。

柏生兩石間,萬歲終不大。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柏移就平地,馬羈入廄中。[20]馬思自由悲,柏有傷根容。傷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21]馬悲罷還樂,[22]振迅矜鞍轡。[23]之罘南山來,文字得我驚。館置[24]使讀書,日有求歸聲。我令之罘歸,失得柏與馬。[25]之罘別我去,計出柏馬下。我自之罘歸,入門思而悲。之罘別我去,能不思我為。灑掃縣中居,引水經竹間。囂嘩所不及,何異山中閑。前陳百家書,食有肉與魚。[26]先王遺文章,綴緝實在余。《禮》稱獨學陋,[27]《易》貴不遠復。[28]作詩招之罘,晨夕抱饑渴。


玉川先生洛城裏,[29]破屋數間而已矣。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辛勤奉養十餘人,上有慈親下妻子。先生結髮憎俗徒,[30]閉門不出動一紀。至令鄰僧乞米送,[31]仆忝縣尹能不恥?[32]俸錢供給公私余,時致薄少助祭祀。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才及輒掩耳。水北山人得名聲,去年去作幕下士。水南山人又繼往,[33]鞍馬仆從塞閭裏。[34]少室山人索價高,[35]兩以諫官征不起。[36]彼皆刺口論世事,有力未免遭驅使。先生事業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繩己。《春秋》三傳束高閣,[37]獨抱遺經究終始。[38]往年弄筆嘲同異,[39]怪辭驚眾謗不已。[40]近來自說尋坦途,猶上虛空跨綠駬。[41]去歲生兒名添丁,[42]意令與國充耘耔。[43]國家丁口連四海,[44]豈無農夫親耒耜?先生抱才終大用,宰相未許終不仕。假如不在陳力列,[45]立言垂範亦足恃。苗裔當蒙十世宥,[46]豈謂貽厥無基阯。[47]故知忠孝生天性,潔身亂倫安足擬。[48]昨晚長須來下狀,隔墻惡少惡難似。[49]每騎屋山下窺闞,[50]渾舍驚怕走折趾。憑依婚媾欺官吏,不信令行能禁止。先生受屈未曾語,忽此來告良有以。[51]嗟我身為赤縣令,操權不用欲何俟?立召賊曹呼伍伯,[52]盡取鼠輩屍諸市。先生又遣長須來,如此處置非所喜。況又時當長養節,都邑未可猛政理。先生固是余所畏,度量不敢窺涯涘。放縱是誰之過歟?效尤戮仆愧前史。[53]買羊沽酒謝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先生有意許降臨,更遣長須改雙鯉。[54]

長安雨洗新秋出,極目寒鏡開塵函。終南曉望蹋龍尾,[55]倚天更覺青巉巉。[56]自知短淺無所補,[57]從事久此穿朝衫。歸來得便即遊覽,暫似壯馬脫重銜。[58]曲江荷花蓋十里,江湖生目思莫緘。[59]樂遊下矚無遠近,[60]綠槐萍合不可芟。白首寓居誰借問?平地寸步扃雲巖。[61]雲夫吾兄有狂氣,嗜好與俗殊酸鹹。日來省我不肯去,論詩說賦相諵諵。[62]《望秋》一章已驚絕,猶言低抑避謗讒。[63]若使乘酣騁雄怪,造化何以當鐫劖。[64]嗟我小生值強伴,怯膽變勇神明鑒。[65]馳坑跨谷終未悔,為利而止真貪饞。[66]高揖群公謝名譽,遠追甫白感至諴。[67]樓頭完月不共宿,[68]其奈就缺行扌韱々。[69]

非癡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或雲欲學吹鳳笙,[70]所慕靈妃媲蕭史。[71]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72]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73]罰一勸百政之經,[74]不從而誅未晚耳。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75]

灌池纔盈五六丈,築臺不過七八尺。[76]欲將層級壓籬落,未許波瀾量斗石。 規摹雖巧何足誇,景趣不遠真可惜。[77]長令人吏遠趨走,已有蛙黽助狼藉。[78]

無本於為文,身大不及膽。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79]天陽熙四海,註視首不頷。[80]鯨鵬相摩窣。[81]兩舉快一噉。[82]夫豈能必然,固已謝黯黮。[83]狂詞肆滂葩,低昂見舒慘。奸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淡。蜂蟬碎錦纈,[84]綠池披菡萏。[85]芝英擢荒蓁,[86]孤翮起連菼。[87]家住幽都遠,未識氣先感。來尋吾何能,無殊嗜昌歜。[88]始見洛陽春,[89]桃枝綴紅糝。遂來長安裏,時卦轉習坎。[90]老懶無鬥心,久不事鉛槧。[91]欲以金帛酬,舉室常顑頷。[92]念當委我去,雪霜刻以憯。[93]獰飈攪空衢,[94]天地與頓撼。勉率吐歌詩,尉女別後覽。

張生手持石鼓文[95]勸我試作石鼓歌。少陵無人謫仙死,才薄將奈石鼓何。周綱陵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戈。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磨。蒐於岐陽騁雄俊,[96]萬里禽獸皆遮羅。[97]鐫功勒成告萬世,[98]鑿石作鼓隳嵯峨。從臣才藝咸第一,揀選撰刻留山阿。[99]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呵。[100]公從何處得紙本,[101]毫髮盡備無差訛。辭嚴義密讀難曉,字體不類隸與蝌。[102]年深豈免有缺畫,[103]快劍砍斷生蛟鼉。[104]鸞翔鳳翥眾仙下,[105]珊瑚碧樹交枝柯。[106]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梭。[107]陋儒編詩不收入,[108]二雅褊迫無委蛇。[109]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娥。[110]嗟予好古生苦晚,[111]對此涕淚雙滂沱,[112]憶昔初蒙博士徵,其年始改稱元和。[113]故人從軍在右輔,[114]為我度量掘臼科。[115]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祇載數駱駝。[116]薦諸太廟比郜鼎,[117]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 。[118]觀經鴻都尚填咽,[119]坐見舉國來奔波。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120]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中朝大官老於事。[121]詎肯感激徒媕婀。[122]牧童敲火牛礪角 誰復著手為摩挲。[123]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哦。羲之俗書趂姿媚,[124]數紙尚可博白鵝。[125]繼周八代爭戰罷,[126]無人收拾理則那。[127]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崇丘軻。[128]安能以此上論列,願借辯口如懸河。[129]石鼓之歌止於此 嗚呼吾意其蹉跎。

雙鳥海外來,飛飛到中州。
一鳥落城市,一鳥集巖幽。
不得相伴鳴,爾來三千秋。
兩鳥各閉口,萬象銜口頭。
春風捲地起,百鳥皆飄浮。
兩鳥忽相逢,百日鳴不休。
有耳聒皆聾,有口反自羞。
百舌舊饒聲,從此恆低頭。
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
雷公告天公,百物須膏油。
自從兩鳥鳴,聒亂雷聲收。
鬼神怕嘲詠,造化皆停留。
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
蟲鼠誠微物,不堪苦誅求。
不停兩鳥鳴,百物皆生愁。
不停兩鳥鳴,自此無春秋。
不停兩鳥鳴,日月難旋輈。
不停兩鳥鳴,大法失九疇。
周公不為公,孔丘不為丘。
天公怪兩鳥,各捉一處囚。
百蟲與百鳥,然後鳴啾啾。
兩鳥既別處,閉聲省愆尤。
朝食千頭龍,暮食千頭牛。
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還當三千秋,更起鳴相酬。

羨君齒牙牢且潔,大肉硬餅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所存十餘皆兀臲。[130]匙抄爛飯穩送之,合口軟嚼如牛呞。[131]妻兒恐我生悵望,盤中不飣栗與梨。只今年才四十五,後日懸知漸莽鹵。[132]朱顏皓頸訝莫親,此外諸余誰更數。憶昔太公仕進初,口含兩齒無贏余。虞翻十三比豈少,遂自惋恨形於書。[133]丈夫命存百無害,誰能檢點形骸外。[134]巨緡東釣倘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135]

萬生都陽明,幽暗鬼所寰。嗟龍獨何智,出入人鬼間。不知誰為助,若執造化關。厭處平山水,巢居插天山。[136]列峰若攢指,石盂仰環環。[137]巨靈高其捧,[138]保此一掬慳。[139]森沈固含蓄,[140]本以儲陰奸。[141]魚鱉蒙擁護,群嬉傲天頑。[142]翾翾棲託禽,[143]飛飛一何閑。祠堂像侔真,擢玉紆煙鬟。群怪儼伺候,恩威在其顏。我來日正中,悚惕思先還。寄立尺寸地,敢言來途艱。籲無吹毛刃,[144]血此牛蹄殷。[145]至令乘水旱,鼓舞寡與鰥。林叢鎮冥冥,窮年無由刪。妍英雜艷實,星瑣黃朱班。[146]石級皆險滑,顛躋莫牽攀。尨區雛眾碎,付與宿已頒。棄去可奈何?吾其死茅菅。[147]

昵昵兒女語,[148]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149]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潁師彈,起坐在一旁。[150]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潁乎爾誠能,[151]無以冰炭置我腸。[152]

舉舉江南子,[153]名以能詩聞。[154]一來取高第,官佐東宮軍。[155]迎婦丞相府,誇映秀士群。[156]鸞鳴桂樹間,[157]觀者何繽紛。人事喜顛倒,旦夕異所雲。蕭蕭青雲幹,遂逐荊棘焚。歲晚鴻雁過,鄉思見新文。踐此秦關雪,家彼吳洲雲。悲啼上車女,骨肉不可分。感慨都門別,丈夫酒方醺。我實門下士,力薄蚋與蚊。受恩不即報,[158]永負湘中墳。[159]

猛虎落檻穽,坐食如孤㹠。[160]丈夫在富貴,豈必守一門。公心有勇氣,公口有直言。奈何任埋沒,不求自騰軒。仆本亦進士,頗嘗究根源。由來骨鯁材,喜被軟弱吞。低頭受侮笑,隱忍硉兀冤。[161]泥雨城東路,夏槐作雲屯。[162]還家雖闕短,[163]指日親晨餐。[164]攜持令名歸,[165]自足貽家尊。[166]時節不可玩,親交可攀援。[167]勉來取金紫,勿久休中園。

魯連細而黠,[168]有似黃鷂子。[169]田巴兀老蒼,[170]憐汝矜爪觜。開端要驚人,[171]雄跨吾厭矣。高拱禪鴻聲,[172]若輟一杯水。[173]獨稱唐虞賢,顧未知之耳。

吾老著讀書,[174]餘事不掛眼。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君來好呼出,踉蹌越門限。[175]懼其無所知,見則先愧赧。[176]昨因有緣事,上馬插手版。[177]留君住廳食,使立侍盤𧣴。薄暮歸見君,迎我笑而莞。[178]指渠相賀言,此是萬金產。吾愛其風骨,粹美無可揀。試將詩義授,如以肉貫丳。[179]開袪露毫末,自得高蹇嵼。[180]我身蹈丘軻,爵位不早綰。固宜長有人,文章紹編剗。感荷君子德,怳若乘朽棧。[181]召令吐所記,解摘了瑟僩。[182]顧視窗壁間,親戚競覘矕。[183]喜氣排寒冬,逼耳鳴睍睆。[184]如今更誰恨,便可耕灞滻。[185]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186]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187]蚍蜉撼大樹,[188]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189]惟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翦翎送籠中,[190]使看百鳥翔。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191]仙官敕六丁,[192]雷電下取將。[193]流落人間者,[194]太山一豪芒。[195]我願生兩翅,[196]捕逐出八荒。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刺手拔鯨牙,[197]舉瓢酌天漿。[198]騰身跨汗漫,[199]不著織女襄。[200]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201]與我高頡頏。[202]

昔尋李願向盤谷,正見高崖巨壁爭開張。是時新晴天井溢,[203]誰把長劍倚太行。[204]沖風吹破落天外,[205]飛雨白日灑洛陽。東蹈燕川食曠野,[206]有饋木蕨芽滿筐。馬頭溪深不可厲,[207]借車載過水入箱。平沙綠浪榜方口,[208]雁鴨飛起穿垂楊。窮探極覽頗恣橫,[209]物外日月本不忙。歸來辛苦欲誰為?坐令再往之計墮眇茫。[210]閉門長安三日雪,推書撲筆歌慨慷。[211]旁無壯士遣屬和,遠憶盧老詩顛狂。開緘忽睹送歸作,字向紙上皆軒昂。又知李侯竟不顧,方冬獨入崔嵬藏。[212]我今進退幾時決,十年蠢蠢隨朝行。家請官供不報答,無異雀鼠偷太倉。行抽手版付丞相,[213]不待彈劾還耕桑。[214]

昌黎先生集/卷五
作者:韓愈 
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人。詩故云睦州吏。

敲門驚晝睡,問報睦州吏。[215]手把一封書,上有皇甫字。拆書放牀頭,涕與淚垂泗。[216]昏昏還就枕,惘惘夢相值。 悲哉無奇術,安得生兩翅。<onlyinclude>

註釋

編輯
  1. 此即白樂天詩所謂:「元和歲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陰夜飛雪。」
  2. 子達切,又子末切。
  3. 髿或作{沙毛}。《選》「綠苔鬖髿乎研上」。上音參,下音沙。
  4. 《楚辭》曰:「白蜺嬰茀,胡為此堂。」蜺與霓同。
  5. 從,去聲。
  6. 《詩傳》:「豐年冬,必有積雪。」
  7. 東野前一年方罷河南水陸轉運從事,故云。
  8. 依字當作躘踵,盧仝詩:「盧子躘踵也,賢愚總莫驚。」《蘇鶚演義》「躘踵,不翹舉之貌,如䰐𩭹拉搭之類。」
  9. 《孔叢子》曰「北方有獸,名曰蟨。」愛蛩蛩駏驉食得甘草,必□以遺蛩蛩駏驉,見人將來必負蟨以走,蟨非愛駏蛩也,為其假足。二獸亦非心愛蟨也,為其得甘草而遺之也。夫禽獸猶知比假,而相報也。況士君子之欲名利者乎?駏音巨,蛩音邛。
  10. 筳字見二卷《答張徹》。
  11. 別離或作離別。

    註釋

    編輯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12. 此暗使「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事見《漢·李廣贊》。老杜《哀王孫詩》:「問之不肯道姓名。」
  13. 《漢傳》如「朱草萌牙」,「事有萌牙」,無用芽字。
  14. 枝或作杖。
  15. 《禮記》:夫子泫然流涕。泫,胡犬切。
  16. 斥去或作片雲,或作雲去,或作斥逐。張衡《思玄賦》「斥西施而不禦」,韓語原此。或本皆誤也。
  17. 女加切,或作拏。董彥遠云:挐從如,今人從奴,《唐韻》以挐為或體,非也。考相如《子虛賦》,王逸《九思》皆只作拏。今按:《說文》,拏從奴,牽引也。挐從如,持也。古書作拏,蓋通用。
  18. 將,方作堆。
  19. 公《寄盧仝詩》云:「偶逢明月曜桃李。」想此時也。
  20. 時之罘猶未第,故公以詩招之。有柏馬之喻,而後之工畫者,遂作為柏石圖,陳季常家藏之。蘇內翰為之銘云:「柏生兩石間,天命本如此。」又云:「韓子俯仰人,但愛平地美。」又云:「君看此槎牙,豈有可移理。」原公詩意,蓋以喻之罘遊從問學以成其才,故其下有「獨學陋」,「不遠復」之語,非謂以利遷也。若既槎牙而後移,則所謂時過然後學矣,覽者無以為異。
  21. 千或作百,日以或作不難,以或作已。
  22. 罷音疲。
  23. 迅或作頓,振迅字見《七月詩傳》、鮑昭《鶴賦》。
  24. (蓋)
  25. 失得,方作失待,或作實待,或作實失。今按:三本皆無理,唯嘉祐杭本作失得,似頗有理,而《舉正》不收。蓋其意曰:失得之計,觀於柏馬可見雲爾。
  26. 《史記·孟嘗君傳》:馮驩,遷之幸舍,食有魚矣。《左傳》:「肉食者鄙。」
  27. 《禮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28. 《易》:「不遠復,無祗悔。」
  29. 仝居洛陽,自號玉川子。《選·放歌行》:「雞鳴洛城裏。」
  30. 結髮謂少年時,猶李廣言「結髮與匈奴戰」也。
  31. 令或作今,非是。
  32. 尹一作令。
  33. 謂洛水之南北也,在洛陽城中。水北石洪,水南溫造。元和五年,烏重嗣為河陽三城節度使,辟石洪、溫造為從事。
  34. 從或作夫。
  35. 少,去聲。
  36. 李渤字浚之,刻誌於學,與仲兄涉偕隱廬山,久之徙少室山。元和元年以左拾遺召不至。四年,河陽尹遣吏持詔敦促,又不赴。公為河南令,遺渤書譬說,渤善公言,始出家東都。
  37. 三,方作五,或作左。今按:鄒、夾《春秋》,世已無傳,而當世見行三傳。作五、左皆非也。晉杜乂、殷浩,並才名冠世,庾翼弗之重,語人曰:「此輩宜束高閣。」
  38. 抱,方作把,非是。
  39. 仝《與馬異結交詩》云:「仝不同,異不異,是謂大同而小異。仝自同,異自異,是謂仝不往兮異不至。」
  40. 怪,一作謗。謗,一作怪。
  41. 虛空或作青雲,綠駬,今本二字皆從馬。按《穆天子傳》,《荀》、《列》、《史》、《漢》皆作綠耳。郭璞註《穆傳》「猶魏時鮮卑獻黃耳馬」,是以耳色言也。此詩豈以重韻妄刊耶?
  42. 仝有《添丁詩》。
  43. 《詩》:「或耘或耔。」耔,擁苗本,音子。
  44. 唐制:男子二十一為丁。
  45. 「陳力就列」,見《論語》。
  46. 《左》襄二十一年:「猶將十世宥之。」
  47. 《詩》:「貽厥孫謀。」阯或作址,阯字見《漢·疏廣傳》。
  48. 《論語》:「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49. 《荀子》:「無廉恥而嗜乎飲食,可謂惡少者也。」
  50. 或作瞰,苦濫切。
  51. 《魏志》:文帝《與吳質書》云:秉燭夜遊,良有以也。
  52. 漢郡國有賊曹,主盜賊事。張敞為京兆尹,有賊曹掾。伍伯或作五百。今按:伍伯,見《古今註》,什伍之長也。《東漢·禰衡傳》「令五百將出欲加箠」,註云:「五百,猶今之問事者。」
  53. 襄三年《左氏》:「晉侯之弟楊幹亂行於曲梁,魏絳戮其仆。」「二十一年,晉欒盈過周,周西鄙掠之。王曰:『尤而效之,其又甚焉』。」
  54. 《古樂府》云:「客從遠方來,贈我雙鯉魚。」
  55. 終南,長安南山,《賈公談錄》:「唐龍尾道在含元殿側。」白樂天詩云:「步登龍尾道,卻望終南山。」
  56. 徂銜切。
  57. 《漢·孔光傳》:「智謀短淺。」
  58. 杜詩:「將軍昔著從事衫,鐵馬馳突重兩銜。」
  59. 目思或作思自,或作思目,非是。
  60. 漢宣帝神爵三年,起樂遊苑在杜陵西北,今呼為樂遊廟。矚音燭。
  61. 扃或作局,一作屈。
  62. 女鹹切。
  63. 抑或作徊。
  64. 徂銜切。
  65. 《商頌》:「天命降監。」元微之詩:「洞照失明鑒。」皆作平聲。
  66. 利為利祿,言拘於利祿而不遊此山,是為貪饞之人矣。饞音毚。
  67. 《書》:「至諴感神。」
  68. 完或作見,或作皎。今按:《月蝕》詩有「完完上天東」之句,言月圓也,此亦同意,以下句「就缺 」推之可見。
  69. 或作纖纖。扌韱,蜀音所鹹切。《詩》:「摻摻女手。」《說文》與《石經》皆作扌韱々。
  70. 方作皇,非是。
  71. 《列仙傳》:「秦穆公時,有蕭史善吹簫。公女弄玉好之,公以妻焉,遂教弄玉作鳳鳴。居數十年,吹鳳凰聲,鳳來止其屋,公為作鳳凰臺。夫妻止其上,一旦皆隨鳳凰飛去。」媲,匹謁切。
  72. 太白詩:「乾死明月魂,無復玻璃魄。」
  73. 誨,方作悔。今按:作悔非是,大抵方意以奇為主,此類可見。
  74. 《中說》:「杜如晦問政,子曰:『賞一以勸百,罰一以懲眾。』」
  75. 或作以,非是。
  76. 七八,或作六七。
  77. 景,或作指。
  78. 藉,從草。《說文》曰:「草不編,狼藉。」今本從竹。《漢·陸賈傳》「名聲藉甚」孟康曰:「狼藉甚盛」蓋古字如藉,田皆只作耤,而從艸,從竹則浴義。以生此當以藉為正。
  79. 《說文》:「窞,坎中小坎。徒感切。」
  80. 李本頷作顉,《說文》:「顉,低頭也。」《列子》「巧夫顉其頤」。今按:《說文》「顉,五感切」,引衛獻公顉之而已為證,則與頷字自不同也。然《左傳》今本只作頷,未詳其說。或疑下有「顑頷」字,此不當重押,則作顉為是。然顑頷字見《楚辭》。顑,虎感、古湛二切。頷,戶感、魚檢二切。食不飽,面黃貌。則亦與不頷義不同也。
  81. 蘇骨切。
  82. 徒敢切。
  83. 《楚辭》:「尚黯黮而有瑕。」黯,烏減切。黮,徒感切。
  84. 蜂蟬,或作風蟬,或作蟬翼。今按:此與下句不對,未詳其說。
  85. 《爾雅》:「荷,芙蕖,其花曰菡萏。」披用荊公本定,或作垤,或作低,方從閣本作壞,皆非是。唯披壞聲相近耳。菡,戶感切,萏,徒感切。
  86. 或作榛。
  87. 《爾雅》:「菼,薍。」郭璞註云:「似葦而小。」連菼,叢葦也。菼,吐敢切。
  88. 昌蒲菹也。「文王嗜昌歜,孔子聞而食之」,見《呂氏春秋》。又《左氏》:「享有昌歜。」歜,徂感切。
  89. 元和六年春,公為河南令,始識島洛陽。
  90. 公是年秋遷職方員外郎,遂來長安裏,與之別十一月矣。坎,十一月,卦也。
  91. 鉛槧,事出《西京雜記》,詳見上《贈張籍、張徹》詩。槧,在敢切。
  92. 音見本篇不頷下註。《離騷》:「長顑頷亦何傷。」王逸註:「不飽貌。」
  93. 七感切。
  94. 攪,一作摺。獰,犬惡也。
  95. 張生,即張籍。
  96. 蒐,狩也。今岐山縣舊日岐陽左氏成有岐陽之蒐,左氏言成王,公今言宣王未詳。
  97. 萬,或作百。
  98. 成,或作盛。「封岱勒成」《東都賦》語。
  99. 揀,或作簡。撰,或作譔。
  100. 或作訶。
  101. 處,或作土。
  102. 隸書,始皇時程邈所定也。科,謂科斗書。魯共王破孔子宅得書《論語》《孝經》,人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文字也。科字,諸本皆同,方從《蜀粹》作蝌。今按蝌,乃科之俗體。後人以重韻而誤改耳。方知韓公不避重韻,乃疑於此何耶?
  103. 或作劃。
  104. 《禮記》「伐蛟鼉」此下皆狀石鼓文如此。鼉,唐何切。
  105. 《選》「鳳騫翥飛」翥,章恕切。
  106. 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周阿而生」碧樹,或作幽碧。
  107. 《史記》「宋大丘社亡鼎淪於泗水彭城下。秦始皇二十八年過彭城,欲出鼎,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漢武帝得鼎於汾水。晉陶侃少時漁於雷澤,網於一梭,掛於壁,有頃雷雨化為龍而去。龍騰一作騰龍。
  108. 收,一作得。
  109. 上,於為切。下,音移。《毛詩協韻補音》「蛇,唐何切。行貌。」楊雄《反離騷》「駕八龍之委蛇」今行歌字韻,當從補音。蛇,或作佗。
  110. 摭,或作,拾。《選》「劉季緒好掎摭利病。」掎,音奇。又舉綺切。摭,之石切。宿,音秀。
  111. 蘇內翰《鳳翔入觀詩》其一,石鼓其曰:「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後。」則此歌所謂:好古生苦晚也。
  112. 《詩》「涕泗滂沱」。
  113. 元和元年,公自江陵召為國子博士。
  114. 右輔,謂右扶風郎,鳳翔府也。
  115. 謂安石鼓處。
  116. 駱,或作馲。依字當作橐。《漢書·匈奴傳》云:「橐駝,言能負囊而駝物也。」
  117. 《春秋》「恆二年,取郜大鼎於宋,戊申納於太廟,郜音告。」
  118. 《詩》「如切如磋」。
  119. 漢靈帝元和元年二月,始置鴻都門學。熹平四年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命議郎蔡邕為古文,篆隸三體,書之刻石於太學門,外使後生晚學咸取正焉。碑始立其覲見及摹寫者,車乘日千兩填塞街陌。鴻都與觀經蓋二事,公併用之。
  120. 普禾切。
  121. 官,或作夫。
  122. 上,音庵。下,音阿。不決之貌。
  123. 《後漢》「薊子訓至長安,摩挲銅人。」挲,音娑。
  124. 王得臣《塵史》云:「王右軍書多不講偏旁」此退之所謂:「羲之俗書趂姿媚」也。
  125. 晉王羲之傅山陰道士愛養鵝,羲之求市之曰: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羲之寫畢,籠鵝而去。
  126. 八代,謂漢、宋、晉、魏、齊、梁、陳、隋,自周之下不啻八代。論其正統,又頗多說。今以石鼓所在言之,其秦、漢、魏、晉,元魏、齊、周、隋八代歟。
  127. 《左氏》「宣二年,犀兕尚多,棄甲則那。」
  128. 任,或作用。
  129. 晉王衍曰:「聽郭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130. 或作□𦤞,又作杌隉。臲音臬。
  131. 《說文》云:「吐而噍。」《爾雅》:牛曰齝,羊曰齥,牛食已久復出呞嚼之曰齝。與呞同。《楞嚴經》:「橋梵缽提有牛呞病。」呞音癡。
  132. 杭本作鹵莽,鹵莽本《莊子》「為政焉可鹵莽」,然唐人多倒用之。柳子厚「沈昏莽鹵」,又「食貧甘莽鹵」;白樂天「養生仍莽鹵」,「始覺琵琶弦莽鹵」,所用同也。莽,莫補切。鹵音魯。
  133. 比或作皆,或作此,今從蜀本雲。太公兩齒事,見古本《荀子》。虞翻《吳志》只載其上書,謂「臣年耳順,發白齒落」。豈在當時猶有可考也耶。
  134. 《莊子》:「申徒嘉謂鄭子產曰:『子與我遊於形骸之內,而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
  135. 《莊子》:「任公為大釣巨緇,五十牜害以為餌,蹲乎會稽,投竿東海。」《廣州記》曰:「鯨鯢長百丈,大亦稱之。」東坡詩:「嘗譏韓子隘且陋,一飽鯨魚何足膾。」
  136. 湫本在南山平地,一日風雷移居於上。或雲公《龍移》詩「天昏地黑蛟龍移」云云,即此也。
  137. 《古樂府》:「四角龍子幡,環環當江柱。」
  138. 薛綜《西京賦》註云:「華山首陽本一山,河神巨靈以手擘開其上。巨靈,神之有巨力者。」
  139. 《詩·采綠》:「不盈一匊。」慳,丘閑切。
  140. 鮑明遠詩:「銅溪晝森沈。」
  141. 陰奸為龍,猶《南山》詩所謂「凝湛閉陰獸」也。
  142. 揚子雲《羽獵賦》:「群嬉乎其間。」
  143. 揚子「朱鳥翾翾」。翾,許緣切。
  144. 少陵詩:「匣裏雄雌鳥,吹毛任選將。」又「突騎劍吹毛。」魯季欽引《吳越春秋》:「 幹將之劍,能決吹毛遊塵。」今《吳越春秋》無此語。
  145. 《淮南子》:「牛蹄之涔。」《左》成二年:「左輪朱殷。」註:血深也。殷,鳥閑切。
  146. 妍或作研,瑣或作鎖。
  147. 《詩》:「露彼菅芽。」菅音奸。
  148. 昵昵或作妮妮,或作呢呢。
  149. 古《木蘭詩》:「賜物百千強。」少陵詩:「四松初栽時,大抵三尺強。」算家以有餘為強。
  150. 或作傍,或作床。
  151. 乎或作師。
  152. 郭象《莊子註》:「喜懼戰於胸中,固已結冰炭於五藏矣。」
  153. 唐人以舉止端麗為舉舉。
  154. 暢《貢舉年對雪落》句云:「天人寧底巧,剪水作花飛。」《山齋玩月》云:「起來自擘書窗破,恰漏清光落枕前。」《經崔諫議林亭》云:「蟬噪入雲樹,風開無主花。」及登蘭省,遇雲陽公主下降,暢為儐相,有《詠簾》《詠行障》《催床》等作。內人以暢吳音,才思敏捷,以詩嘲之。暢酬曰:「粉面仙郎選聖朝,偶逢秦女學吹簫。須教翡翠聞王母,不奈烏鳶噪鵲橋。」觀此可見其能詩矣。
  155. 暢舉進士,為皇太子僚屬。
  156. 《禮記·王制》:「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
  157. 鸞鳴或作鳴鸞。
  158. 不即或作即不。
  159. 《墓》云:「溪除名,徙死湘中。明年立皇太子,有詔令許歸葬。元和八年,葬河南。」此雲湘中墳,豈公作此詩時尚槁葬湘中耶。
  160. 落一作知。食或作貪。荊公本如作茹。㹠或作豚,方從閣本云:「此乃司馬遷所謂猛虎在檻穽之中,搖尾而求食也。」今按:方說是也。然則坐當作求矣,但本皆作坐,故未敢改耳。
  161. 侮笑或作笑侮,硉兀或作矹硉。《選·江賦》:「巨石矻硉而前卻。」硉音聿,又勒沒切。兀,王忽切。
  162. 《劉表傳》:「雲屯田馬。」
  163. 或作短闕。
  164. 束晳《南陔》詩:「馨爾夕膳,潔而晨餐。」
  165. 《左氏》:「令名載而行之。」
  166. 謝安問獻之曰:「君書何如君家尊。」
  167. 音爰。
  168. 而,方作兒。
  169. 鷂音曜。
  170. 齊之辯者曰田巴,辯於狙丘而議於稷下,毀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弟子曰魯連,謂劫曰:「臣願當田子,使不得復說。」魯往見田巴云云,巴於是杜口易業,終身不談。兀一作無。陸機《嘆逝》詩:「鴉發成老蒼。」
  171. 《淮陽王傳》:「既開端緒,願卒成之。」
  172. 禪音擅。
  173. 輟或作啜。
  174. 諸本皆作嗜。著如「高士著幽禪」,「少年著遊宴」之著。
  175. 《選》潘嶽《射雉賦》:「已踉蹌而徐來。」踉音郎。蹌音鏘,又七醬切。
  176. 《孟子》:「觀其色赧赧然。」赧,乃版切。
  177. 《隋志》曰:「笏,晉宋以來謂之手版。」《唐輿服雜事》曰:「八座尚書執笏,余執手版。」
  178. 《論語》:「夫子莞爾而笑。」莞,胡版切。
  179. 初限切。
  180. 蹇或作𡾰,嵼或作產。《選》:「連崗巖以𡾰嵼。」屈原《九章》:「思蹇產而不釋。」王逸曰:「蹇產,詰屈也。」
  181. 朽,一作杇。《詩》:「有棧之車。」毛曰:「役車也。」怳,許往切。棧,仕版切。
  182. 《詩》:「瑟兮僩兮。」註:矜莊寬大也。僩,遐版切。
  183. 《說文》:「目矕矕也。」《前漢》:「矕龍虎之文舊矣。」覘,醜廉切。矕,戰版切。
  184. 《詩》:「睍睆黃鳥。」睍,胡顯切。睆,戶版切。
  185. 灞、滻,長安二水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曰:「終始灞滻,出入涇渭。」滻音產。
  186. 諸本焰作艷。《西京賦》:「光焰燭天庭。」
  187. 魏道輔云:「公作此詩為微之發,蓋雲稹作李杜優劣論,先杜後李故爾。」黃魯直云:「吾友黃介讀李杜優劣論曰,論文正不當如此,予以為知言。」
  188. 蚍蜉音毗浮。
  189. 垠,方作根。擺一作罷。硠,首郎切。左思《吳都賦》曰:「菈擸雷硠。」硠,磕石聲。郭璞《江賦》:「巴東之峽,夏禹疏鑿,絕岸萬丈,壁立霞駁。」又云:「豃如地裂,豁若天開,觸曲崖以縈繞,駭崩浪而相礌。」詩意謂李、杜文章,如禹疏鑿江峽,雖有跡可尋,而當時運量之巧,則今不可得而睹矣。
  190. 禰衡《鸚鵡賦》:「閑以雕籠,翦其翅羽。」
  191. 《書》:「厥貢惟球琳瑯玕」。蕭子良古今篆隸書體有金錯書,倒薤書,詳見《岣嶁山》詩。
  192. 《道書》:「陽官六甲,陰官六丁。」謂六甲中丁神也。
  193. 《異人記》云:「上元中,臺州道士王遠知善《易》,知人死生禍福,作《易總》十五卷。一日雷雨雲霧中,一老人語遠知曰:『所泄者書何在?上帝命吾攝六丁雷電追取。』」
  194. 流或作留。孔毅父嘗曰:「《漢·霍去病傳》:『諸將留落不偶。』今世俗皆作流落,如江總詩:『流落今如此。』少陵詩:『流落意無窮。』皆只作流落字。蓋留謂遲留,流謂飄流,自不可拘以一義也。」
  195. 豪,方作毫,云:李本作豪。按《孟子》《莊子》「秋豪之末」,班固《答賓戲》「銳思豪芒之內」,字皆作豪。然《楚辭》:「秋毫微而見容。」王逸曰:「銳毛為毫。」是毫字通。今按:毫,俗字,當作豪為正。
  196. 一作願生兩翅翎。
  197. 刺,刃之也。
  198. 魏道輔云:「高至於酌天漿,幽至於拔鯨牙,其思賾深遠如此,詎止於曹、劉、沈、宋之間耶?」
  199. 《淮南子》:「若士與汗漫期於九垓之上。」
  200. 《詩》:「跂彼纖女,終日七襄。」襄,駕也。或作相,非是。著,陟略切。
  201. 乞音氣,《後漢》:「乞楊生師。」
  202. 《詩》:「頡之頏之。」飛而上曰頡,下曰頏。頡,明結切。頏音航。
  203. 天井,關名,在太行山上。《水經》曰:「天井溪出天井關,北流註白水,世謂之北流泉。」
  204. 水自天井傾瀉而下,如長劍之倚山。宋玉曰:「長劍耿介倚天外。」行音航。
  205. 破或作波,非是。《楚辭》:「沖風起兮水揚波」。
  206. 燕川,地名。
  207. 《詩·邶風》:「深則厲,淺則揭」。註云:以衣涉水為厲。馬頭,溪名。
  208. 榜音謗,進船。《楚辭·九懷》「榜舫兮不流」。方口與前所謂燕川,皆盤谷旁近小地名。公《盆池》詩:「恰如方口釣魚時。」亦其地也。
  209. 探音貪。
  210. 或作渺茫。
  211. 推,或作堆。魏武帝曰:「慨當以慷,憂思難忘。」《選》:「中矯厲而慷慨。」抑揚意氣也。推,他回切。撲,弼角切。慷音康。
  212. 《詩》:「陟彼崔嵬。」
  213. 手版,見前篇《贈張籍》詩註。
  214. 還或作歸。
  215. 睦,或作乃。
  216. 或作泗。今從唐本及范謝校本,雲董令升編《嚴陵集》,亦定作四垂。四蓋以涕與淚分,言之猶《石鼓歌》所謂「對此涕淚雙滂沱」也。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遠遠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中虛得暴下,避冷臥北窗。不蹋曉鼓朝,安眠聽逄逄。[1]籍也處閭裏,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娛戲,金石日擊撞。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2]談舌久不掉,[3]非君亮誰雙。[4]扶幾導之言,[5]曲節初摐摐。[6]半塗喜開鑿,派別失大江。吾欲盈其氣,不令見麾幢。牛羊滿田野,解旆束空槓。傾樽與斟酌,四壁堆甖缸。玄帷隔雪風,照爐釘明酭。[7]夜闌縱捭闔,[8]哆口疏眉厖。[9]勢侔高陽翁,坐約齊橫降。[10]連日挾所有,形軀頓<月夆>肛。[11]將歸乃徐謂,[12]子言得無哤。[13]回軍與角逐。[14]所樹收窮龐。[15]雌聲吐款要,酒壺綴羊腔。君乃昆侖渠,籍乃嶺頭瀧。譬如蟻垤微,詎可陵崆。[16]幸願終賜之,[17]斬拔枿與樁。[18]從此識歸處,東流水淙淙。[19]

古史散左右,詩書置後前。
豈殊蠹書蟲,生死文字間。
古道自愚,古言自包纏。
當今固殊古,誰與爲欣歡。
獨攜無言子,共升崑崙顛。
長風飄襟裾,遂起飛高圓。
下視禹九州,一塵集豪端。
遨嬉未雲幾,下已億萬年。
向者夸奪子,萬墳厭其巔。
惜哉抱所見,白黑未及分。
慷慨爲悲咤,淚如九河飜。
指摘相告語,雖還今誰親。
翩然下大荒,被髮騎騏驎。

西城員外丞,[20]心跡兩屈奇。[21]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下驢入省門,[22]左右驚紛披。[23]傲兀坐試席,[24]深叢見孤羆。文如翻水成,初不用意為。四座各低面,[25]不敢捩眼窺。[26]升階揖侍郎,歸舍日未欹。佳句喧眾口,考官敢瑕疵?[27]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回首卿相位,通途無佗歧。[28]豈論校書郎,袍笏光參差。童稚見稱說,祝身得如斯。儕輩妒且熱,喘如竹筒吹。老婦願嫁女,約不論財貲。[29]老翁不量分,累月笞其兒。攪攪爭附托,[30]無人角雄雌。由來人間事,翻覆不可知。安有巢中鷇,[31]插翅飛天陲。[32]駒麛著爪牙,[33]猛虎借與皮。汝頭有韁系,汝腳有索縻。陷身泥溝間,誰復稟指捴。不脫吏部選,可見偶與奇。[34]又作朝士貶,得非命所旅。客居京城中,十日營一炊。逼迫走巴蠻,[35]恩愛座上離。昨來漢水頭,始得完孤羈。桁掛新衣裳,[36]盎棄食殘糜。茍無饑寒苦,那用分高卑。憐我還好古,宦途同險巇。[37]每旬遺我書,[38]竟歲無差池。[39]新篇奚其思,風幡肆逶迤。[40]又論諸毛功,劈水看蛟螭。[41]雷電生睒<目昜>,[42]角鬛相撐披。[43]屬我感窮景,抱華不能摛。[44]倡來和相報,愧嘆俾我疵。又寄百尺彩,緋紅相盛衰。巧能喻其誠,[45]深淺抽肝脾。[46]開展放我側,方餐涕垂匙。朋交日雕謝,存者逐利移。子寧獨迷誤,綴綴意益彌。舉頭庭樹豁,[47]狂飈卷寒曦。迢遞山水隔,何由應塤篪。[48]別來就十年,君馬記騧驪。[49]長女當及事,誰助出帨縭。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文字銳氣在,輝輝見旌麾。摧腸與戚容,[50]能復持酒卮。我雖未耋老,[51]發禿骨力羸。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玄花著兩眼,視物隔褷褵。[52]燕席謝不詣,遊鞍懸莫騎。敦敦憑書案,[53]譬彼鳥黏黐。[54]且吾聞之師,不以物自隳。[55]孤豚眠糞壤,[56]不慕太廟犧。[57]君看一時人,幾輩先騰馳。過半黑頭死,陰蟲食枯骴。[58]歡華不滿眼,[59]咎責塞兩儀。[60]觀名計之利,[61]詎足相陪裨。仁者恥貪冒,受祿量所宜。無能食國惠,豈異哀癃罷。[62]久欲辭謝去,休令眾睢睢。[63]況又嬰疹疾,[64]寧保軀不貲。[65]不能前死罷,內實慚神祗。舊籍在東都,茅屋枳棘籬。還歸非無指,灞渭揚春凘。[66]生兮耕吾疆,死也埋吾陂。[67]文書自傳道,不仗史筆垂。[68]夫子固吾黨,新恩釋銜羈。去來伊洛上,相待安罛箄。[69]我有雙飲<角戔>,其銀得朱提。[70]黃金塗物象,雕鐫妙工倕。[71]乃令千里鯨,幺麼微螽斯。[72]猶能爭明月,擺掉出渺瀰。[73]野草花葉細,不辯薋菉葹。[74]綿綿相糾結,狀似環城陴。[75]四隅芙蓉樹,擢艷皆猗猗。鯨以興君身,[76]失所逢百罹。[77]月以喻夫道,僶俛莫虧。[78]草木明覆載,妍醜齊榮萎。[79]願君恆禦之,行止雜燧觿。[80]異日期對舉,當如合分支。[81]

元和庚寅鬥插子,月十四日三更中。[82]森森萬木夜僵立,[83]寒氣屓奰頑無風。[84]月形如白盤,[85]完完上天東。[86]忽然有物來噉之,不知是何蟲?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狽兇。[87]星如撒沙出,攢集爭強雄。[88]油燈不照席,是夕吐焰如長虹。[89]玉川子,涕泗下,中庭獨行。[90]念此日月者,為天之眼睛。此猶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嘗聞古老言,疑是蝦蟆精。徑圓千里納女腹,[91]何處養女百醜形。杷沙腳手鈍,[92]誰使女解緣青冥。黃帝有四目,[93]帝舜重其明。[94]今天只兩目,何故許食使偏盲。堯呼大水浸十日,[95]不惜萬國赤子魚頭生。女於此時若食日,雖食八九無嚵名。[96]赤龍黑鳥燒口熱,[97]翎鬛倒側相搪撐。婪酣大肚遭一飽,[98]饑腸徹死無由鳴。後時食月罪當死,天羅磕匝何處逃女形。[99]玉川子立於庭而言曰:地行賤臣仝,[100]再拜敢告上天公。[101]臣有一寸刃,可刳兇蟆腸。無梯可上天,天階無由有臣蹤。寄箋東南風,天門西北祈風通。丁寧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飛廉慵。[102]東方青色龍,牙角何呀呀。從官百餘座,[103]嚼啜煩官家。月蝕汝不知,安用為龍窟天河赤鳥司南方,尾禿翅觰沙。[104]月蝕於汝頭,汝口開呀呀。[105]蝦蟆掠汝兩吻過,忍學省事不以汝觜啄蝦蟆。於菟蹲於西,[106]旗旄衛毿㲚。[107]既從白帝祠,又食於䄍禮有加。[108]忍令月被惡物食,枉於汝口插齒牙。烏龜怯奸怕寒,縮頸以殼自遮,終令誇蛾抉女出,[109]卜師燒錐鉆灼滿板如星羅。此外內外官,[110]瑣細不足科。臣請悉掃除,慎勿許語令啾嘩。並光全耀歸我月,盲眼鏡凈無纖瑕。[111]弊蛙拘送主府官,[112]帝箸下腹嘗其皤。[113]依前使兔操杵臼,玉階桂樹閑婆娑。[114]恆娥還宮室,[115]太陽有室家。[116]天雖高,耳屬地,感臣赤心,使臣知意。[117]雖無明言,潛喻厥旨。[118]有氣有形,皆吾赤子。雖忿大傷,忍殺孩稚?[119]還女月明,安行於次。盡釋眾罪,以蛙磔死。[120]

孟生江海士,[121]古貌又古心。嘗讀古人書,謂言古猶今。[122]作詩三百首,窅默鹹池音。[123]騎驢到京國,欲和薰風琴。[124]豈識天子居,九重郁沈沈。[125]一門百夫守,無籍不可尋。[126]晶光蕩相射,[127]旗戟翩以森。遷延乍卻走,[128]驚怪靡自任。[129]舉頭看白日,泣涕下沾襟。朅來遊公卿,[130]莫肯低華簪。諒非軒冕族,應對多差參。[131]萍蓬風波急,桑榆日月侵。奈何從進士,此路轉嶇嶔。[132]異質忌處群,孤芳難寄林。[133]誰憐松桂性,競愛桃李陰。朝悲辭樹葉,夕感歸巢禽。顧我多慷慨,窮檐時見臨。[134]清宵靜相對,發白聆苦吟。[135]采蘭起幽念,[136]眇然望東南。[137]秦吳修且阻,[138]兩地無數金。我論徐方牧,[139]好古天下欽。竹實鳳所食,[140]德馨神所歆。[141]求觀眾丘小,必上泰山岑。[142]求觀眾流細,必泛滄溟深。[143]子其聽我言,可以當所箴。既獲則思返,無為久滯淫。卞和試三獻,[144]期子在秋砧。

有鳥夜飛名訓狐,[145]矜兇挾狡誇自呼。乘時陰黑止我屋,聲勢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喚誰畏忌,[146]造作百怪非無須。聚鬼征妖自朋扇,擺掉栱桷頹塈塗。[147]慈母抱兒怕入席,那暇更護雞窠雛。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惡物常勤劬。縱之豈即遽有害,鬥柄行拄西南隅。誰謂停奸計尤劇?[148]意欲唐突羲和烏,[149]侵更歷漏氣彌厲,何由僥幸休須臾。咨余往射豈得已,候女兩眼張睢盱。[150]梟驚墮梁蛇走竇,[151]一夫斬頸群雛枯。[152]

君門不可入,勢利互相推。借問讀書客,胡為在京師?舉頭未能對,閉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終朝苦寒饑。宦途竟寥落,鬢髮坐差池。[153]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154]如今便當去,咄咄無自疑。[155]

規模背時利,[156]文字覷天巧。[157]人皆余酒肉,子獨不得飽。才春思已亂,始秋悲又攪。[158]朝餐動及午,夜諷恆至卯。名聲暫膻腥,腸肚鎮煎煼。[159]古心雖自鞭,[160]世路終難拗。[161]弱拒喜張臂,猛拿閑縮爪。見倒誰肯扶,從嗔我須齩。[162]

居閑食不足,從仕力難任。兩事皆害性,一生恆苦心。黃昏歸私室,惆悵起嘆音。[163]棄置人間世,[164]古來非獨今。

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黃簾綠幕朱戶閉,風露氣入秋堂涼。裁衣寄遠淚眼暗,搔頭頻挑移近床。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昏頭雪白。[165]此時提攜當案前,[166]看書到曉那能眠。一朝富貴還自恣,長檠高張照珠翠。[167]籲嗟世事無不然,墻角君看短檠棄。[168]

夏半陰氣始,淅然雲景秋。[169]蟬聲入客耳,驚起不可留。草草具盤饌,不待酒獻酬。[170]士生為名累,有似魚中鉤。[171]賫財入市賣,貴者恆難售。[172]豈不畏顦顇。[173]為功忌中休。勉哉耘其業,以待歲晚收。


註釋

編輯
  1. 諸本作逢逢,蜀本,音部江切,字當作逄。今按:潮本作逢。蓋逢從夆,逄從夅,音義各異。然古書如逢蒙、逢醜父、關龍逢,字皆只作逢,而音蒲江反。疑逢有蒲紅一音,而音蒲江者,由蒲紅而孳也,當考。
  2. 史記》:「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之鼎。」扛音江。
  3. 張儀掉三寸舌。掉,徒吊切。
  4. 亮或作諒。
  5. 幾或作機。
  6. 此字從手,或作樅,樅從木。從手者,《博雅》雲「撞也」。《子虛賦》「摐金鼓」。從木者,自木名也。
  7. 《選·西都賦》:「金酭銜璧。」註謂燈也。釘音定,又音訂。酭音江。
  8. 《鬼谷子》有《捭闔篇》。捭音擺。
  9. 哆,昌者切。
  10. 酈食其,高陽人。田橫立田廣為齊王,身相之,以拒漢。高帝使食其說橫,憑軾下齊七十餘城。降,胡江切。
  11. 上匹江切,下許江切。
  12. 將歸,方作歸將,雲「遠於將之』,《毛傳》「將,行也」。故古人以送將歸為三事焉。今按:《楚辭》言秋之可悲,如在遠行之處,而登山臨水以送欲歸之人,愈覺羈旅之牢落,故其意象慘戚而無聊耳。將字與《詩》,文同字異,安得強為一說,而謂送將歸為三事乎?必為三事而可顛倒言之,則《楚辭》之與此詩,皆不復成文理矣。
  13. 《管子》:「四民雜處,則其言哤。」註:哤,亂也。哤音厖。
  14. 軍或作君,非是。
  15. 史記》:「孫臏困龐涓,伏兵馬陵道左,斫大樹白而書之曰:『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公始也扶機導籍使之言,且匿其麾幢,解旆束扛而示之弱。籍乃縱其捭闔,如酈生之下齊。既連日挾其所有,軀病語哤,乃為公敗,是猶孫臏之收龐涓也。龐,皮江切。
  16. 或作崆岏。字見《南都賦》曰:「其山則崆嶱々。」蜀本苦江、五江二切。今本作岏,字書未見。
  17. 一作願終賜之教。
  18. 枿音蘗。偭,株江切。
  19. 籍既為公所敗,乃自以為領頭之瀧,不足以方昆侖之渠;蟻蛭之微,不足以陵崆之山,願終受教於公,而公所以導其所歸也。淙,土江切。
  20. 西城,謂藍田。元和初,立之以前大理評事,言事黜官,再轉為藍田縣丞。
  21. 謝靈運詩:「心跡雙寂寞。」屈或作崛,或作倔。《淮南子》:「聖人無屈奇之服。」高誘曰:「屈短奇長也,言服之不中。」《漢·廣川王》、《揚雄傳》,《選·西征賦》,皆只用屈奇字。今按:《漢書· 註》:「屈,奇異也,其勿反。」
  22. 唐進士皆騎驢,少陵詩有「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公與孟東野詩亦曰:「騎驢到京國,欲和薰風琴。」
  23. 紛或作分。
  24. 陶靖節詩:「兀傲差若穎。」王維詩:「兀傲迷東西。」惟公與李義山詩「傲殆逐戎旃」,皆作傲殆字用。
  25. 一作回。
  26. 捩音列,拗也。《苕溪詩話》云:音麗,琵琶撥也,謂左右窺。
  27. 或作玼,避重韻而誤改也。
  28. 途或作逵,或作達。
  29. 約不或作不約,貲或作資,亦避重韻之誤。此詩用二疵字,二斯字,不獨此也。
  30. 攪攪或作擾擾。
  31. 音寇。《選·陳琳檄文》:「譬猶鷇卵,始生翰毛,而便陸梁放肆。」
  32. 陲,邊也。《左氏》:「虔劉我邊陲」。音垂。
  33. 麛音迷。著音灼。
  34. 古人以遇合為耦,不遇為奇。偶與耦通用,《霍去病傳》:「諸將當留落不耦。」《李廣傳》:「衛青陰受上指,以為李廣數奇。」顏曰:「言廣命只,不耦合也。」奇,居宜切。
  35. 鮑明遠詩:「逼迫聚離散。」
  36. 周庾信《對燭賦》:「燈前桁衣疑不亮。」桁音行,又下浪切。
  37. 虛宜切。
  38. 遺,以醉切。
  39. 《左傳》:「何敢差池。」差,楚宜切。
  40. 幡或作燔。
  41. 劈或作擘。
  42. 睒音閃,<目昜>音釋。二字或從日,說見《永貞行》。
  43. 或作枝,亦以重韻而誤改也。
  44. 蜀本作把筆不能摛。不能或作能不。方從杭本云:「班固《答賓戲》『摛藻如春華』。蓋公得崔詩,正當冬月,故感窮景而不能摛發其春華耳。上文諸毛乃謂筆也。既隱其詞,則此不應又直言之,故作把筆者,亦非也。」今按:方本及說皆是,但其詞有未足者,故今略為補之。論諸毛功必是為《毛穎傳》而發,但蜀本之誤,不待以此為辨而自明耳。
  45. 巧或作功,方從唐、蜀本云:「《列子》:「矜巧能,修名譽。」今按:巧能喻其誠,言崔遺我書,並新篇彩帛,巧於能達其意,猶言工於某事雲爾,非以巧能為二字相連,如《列子》之意也。方說誤矣。
  46. 鮑明遠詩:「肝心盡崩抽。」
  47. 頭或作頸。
  48. 《詩·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註:土曰塤,竹曰篪。
  49. 《詩》「騧驪是驂。」註云:黃馬黑喙曰騧。《說文》:「驪,馬深黑色。」騧音瓜。驪音離。
  50. 或作居,或作眉。居當為容字之訛也,眉特以意定耳。戚作蹙亦通,《孟子》「其容有蹙。」
  51. 僖公九年《左氏》:「伯舅耋老,無下拜。」耋,謂年七十也。
  52. 上所宜切,下呂支切。方云:「離褷,毛羽初生貌,字本《海賦》。然離字字書無從衣者,惟王維詩有獨立何褷褵。嵇康《琴賦》作離簁,《古樂府》作離褷。陸羽《茶經》作籭簁,義皆通。今此作褷褵,豈古連綿字或可倒用。不然褷字自入韻,豈傳者誤耶。姚令威曰:唐本作視物劇隔簁,不知謝本何以不出。」今按:所見謝本實校作劇隔褷,下註澄字,然義亦未通,恐當作視劇隔褷褵。物字乃劇字之訛,而又重出,遂去褷字,以就五言耳,然亦無據。不如且從方說,徐更參考。
  53. 敦敦或作孜孜,今從閣、杭本作敦,音都回切。
  54. 醜知切,用以黏鳥。宋《幽明錄》:「多買黐以塗壁。」
  55. 自一作相。
  56. 眠一作服,或作伏。
  57. 《莊子》:「或聘於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綺,食以萏菽,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孤豚,其可得乎?』」
  58. 骴,殘骨,音疵。
  59. 歡或作權。
  60. 魏人章疏雲,福不盈眥,禍將溢世。退之則曰:「歡華不滿眼,咎責塞兩儀。」蓋工於前也。
  61. 或作實。今按:此句難曉,竊意計猶校也,言觀其所得之虛名,而校之以實利,不足相補也。
  62. 史記》:「臣不幸有罷癃之病。」上音隆,下音皮。
  63. 《說文》:「睢,仰視也。」《漢·五行志》:「萬眾睢睢,驚怪連日。」
  64. 又或作自。《選》:「思百憂而自疹。」註:疹,疾也。《集韻》:「疢疹<疒爾>三字通用。」醜刃切。
  65. 《後漢書》:「不足以償不貲之身。」貲,即移切。
  66. 流冰為凘,從水非。《離騷·九歌》:「流凘紛兮將來下。」
  67. 也一作兮。
  68. 不或作奚,《選·典論》:「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
  69. 《爾雅》:「 魚罟謂之罛。」江東呼小籠為箄。《詩》:「施畈罛濊。」魚網也。箄,亦取魚器。上音孤,下音插。
  70. 朱提,漢縣名,屬犍為郡,縣有朱提山出銀綱。漢朱提銀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他銀一流直一千,是為銀貨二品。朱音殊,提音時。
  71. 《莊子》:「工倕旋而蓋規矩。」註云:倕,堯時巧人也。音垂。
  72. 班彪曰:「幺麼不及數子」。《詩·螽斯》註:蚣蝑也,蝗類,以股鳴。言工人之巧,能使千里鯨魚小如螽斯也。麼,忙果切。螽,之中切。
  73. 渺瀰,大水貌。《選》:「渺瀰湠漫」。上弭沼切,下音眉。
  74. 《離騷》:「經薋菉葹以盈室。」王逸註:薋音咨,蒺藜也;菉音綠,王芻也;葹音施,枲耳也。
  75. 音脾,城上垣也。
  76. 或作興居狀,或作狀興居,皆非是。荊公本作狀君身近之,唐本作興君身,乃得其正。蓋興猶比也,君指崔立之而言。
  77. 《詩》「逢此百罹」,百憂也。
  78. 莫或作其。
  79. 醜或作臭。
  80. 雜或作親,或作新,皆非是。但洪本云:「澄作雜。燧觿,見《內則》,言當常禦此<角戔>,雜於所佩燧觿之間也」。此乃得之。
  81. 《通鑒》:「元魏熙平元年,立法,在軍有功者,行臺給券,當中豎裂。一支給勛人,一支送門下,以防偽巧。」 今人亦謂析產符契為分支帳,即此義也。公以雙<角戔>之一贈崔,故末句如此。
  82. 四或作五,此元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夜也,作五非是。
  83. 森森或作臨臨,殊無義理。按:盧詩乃作森森,蓋自森轉而為林,自林轉而為臨也。今改作森。
  84. 《選·西京賦》:「巨靈屓奰。」屓,平秘切;奰,虛器切。屓奰,諸本作贔屓,或作屓奰。方雲盧詩雖作贔屓,然公多不用。盧本語贔屓用力貌,屓奰,壯大貌。《詩傳》不醉而怒謂之奰,其義尤長。今按:諸本不同,未知孰是,姑兩存之。
  85. 李白詩:「少時不識月,喚作白玉盤。」
  86. 諸本作貌貌,或作皃皃,今從杭、範、荊公本作完。今按:完字說見《酬盧雲夫望秋》詩,洪本亦云:「古書完多誤作皃」,此又轉寫為貌耳。
  87. 《神異經》「狽無前足,附狼而行」。《選》:「亦狼狽而可慜。」狽音貝。
  88. 撒,方作摋云:「側手擊也,盧詩作撒,今本從之,非也。」今按:側手擊沙,於義不通。公於盧語固有損益,然改此字卻無文理,當只作撒。
  89. 如長或作長如。
  90. 獨下或有自字。
  91. 《白虎通》曰:「日月徑千里。」
  92. 杷或作爬,音義同。
  93. 諸本黃作皇,方從杭本云:《帝王世紀》,謂黃帝用力牧、常先等,分掌四方,各如己視,故號黃帝四目。一曰李賢《後漢註》:漢人書黃多作皇。皇字亦通。洪以皇帝為堯,則非也。
  94. 《淮南子》曰:「舜二瞳子,是謂重明。」
  95. 十日事見《淮南子》。
  96. 嚵或作饞。
  97. 黑鳥未詳,或謂日中三足烏也,鳥一作烏。
  98. 《楚辭》:「眾皆競進以貪婪。」註:愛財曰貪,愛食曰婪。婪與惏同,盧含切。
  99. 磕匝,或作𠥕匝。磕或作匌,或作㕎。或無女字。
  100. 或作今。汪本云:同字當句斷,亦與盧詩合。
  101. 上天或作天上。
  102. 《呂氏春秋》云:「風師曰飛廉。」《漢書音義》云:「飛廉能致風。」
  103. 此下或有從應二字,荊公刪去。
  104. 觰或作<角屠>,陟加切,角上張也。字亦作𧤺,作<角屠>訛。
  105. 或作齖齖,齒不正也。音牙,與開口義不合,此當音呼加切。《唐韻》「唅呀,張口貌也」。今詳或改此字,亦避重韻而誤也。
  106. 《左氏》:「楚人謂虎為於菟」。於音烏,菟音徒,蹲音存。
  107. 上音參,下音沙。
  108. 《禮記》:「天子大蠟八。迎虎,謂其食田豕。」䄍,助駕切,亦作蠟。
  109. 《列子》:「帝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註:誇娥,蓋有神力者也。蛾或作娥,今從《列子》校。抉或作扶,非是。
  110. 《漢·天文志》:「經星常宿中外官百一十八名,七百八十三星。」
  111. 全或作金,瑕或作霞,皆非是。
  112. 弊或作斃。今按:弊蛙,猶卓茂言敝人也。不然,則當改從斃字。蓋此時蛙雖未斃,而其罪已當死矣。
  113. 或作蹯。皤,腹下白處也,蹯,足蹠也,當作皤。《左氏》宣公二年:「皤其腹。」 皤音婆。
  114. 《酉陽雜俎》:「月中有桂,高五百丈。」
  115. 方作堂。
  116. 《禮記》:「君之與後,猶日之與月。」蓋室家之義也。
  117. 臣知或作知臣。今按:下文雲「雖無明言,潛喻厥旨」,則此句乃謂天感悟臣心,使臣默知天意耳。諸本多作使知臣意,非是。其下所雲「有氣有形」,以下即天意也。
  118. 明或作口。
  119. 大或作天。
  120. 磔音責。方云:「盧詩《新史》以為譏元和逆黨,然稽之歲月不合。蓋元和初宦官已橫恣,故譏之,非為逆黨也。」今按:盧、韓二詩,必有所為而作,但未有以見其所指為何人何事耳。《新史》固謬,方說恐亦未必然也。
  121. 生一作郊。
  122. 嘗或作常。
  123. 《莊子》:「黃帝之樂曰鹹池。」諸本窅作冥,李習之與張建封書引公此語,亦用窅字。
  124. 《家語》曰:「舜彈五弦之琴,曰南風之薰兮。」
  125. 王維《哀詞》:「連金華與玉堂兮,宮閣郁其沈沈」。
  126. 籍者為二尺竹牒,記其年紀名字物色,縣之宮門,按省相應,乃得入也。
  127. 《前漢》:「太陽之晶。」晶,亦光也。射,食亦切。
  128. 《漢·王商》:「單於仰視,遷延卻退。」
  129. 如林切。
  130. 竭音揭。
  131. 《藝苑雌黃》云:「古詩押韻,或有語顛倒,而理無害者,如退之以參差為差參,以玲瓏為瓏玲是也。」《漢臯詩話》云:「韓愈、孟郊輩才豪,故有湖江白紅慨慷之句,後人亦難仿效。」
  132. 王褒《洞簫賦》:「嶇嶔巋崎。」音區欽。
  133. 顏延年《吊屈原文》:「物忌堅芳,人諱明潔。」太白詩:「群沙穢明珠,眾草淩孤芳。」
  134. 檐或作閻,考《荀子》、《史記·子貢傳》,閻字為正。
  135. 聆或作恥,或作憐。
  136. 束晳《南陔》詩:「言采其蘭。」采蘭,言念親思歸也。起或作赴。
  137. 望或作思。
  138. 秦,長安。吳,東野所居。
  139. 張建封也。方一作州。
  140. 《詩義疏》曰:「鳳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141. 《書》:「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142. 《孟子》:「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岑,鋤簪切。
  143. 《孟子》:「觀水有術,必觀其瀾。」竹實、德馨、泰山、滄溟,皆言建封也。溟或作海。
  144. 《琴操》:「卞和得玉,獻楚懷王,遭刖;獻平王,又刖;平王之子立,復獻之。中果有玉,封陵陽侯。」
  145. 名或作呼。
  146. 喚或作唳。曹子建《鷂雀賦》:「不肯首服,列頸大喚。」
  147. 桷或作角,《選》:「欒拱夭矯而交結。」《書》:「惟其塗塈茨。」擺,補買切。掉,徒吊切。塈音洎。
  148. 尤或作猶。
  149. 羲和,日禦。《五經通義》:「日中有三足烏。」
  150. 《列子》:「而睢睢,而盱盱。」上音雖,下香於切。
  151. 梟音繞。走一作入。
  152. 夫,館本作矢,方云:「或謂矢何以能斬頸也?鮑明遠詩『黃間潛彀盧矢直,刎繡頸,碎錦翼』,詩人之語,顧隨所用耳。」今按:方說有理。然以詩考之,似只是公親往射,而梟驚墮梁,故佐之者得以刀斬其頸耳。不必改字強說也。
  153. 晉陶侃曰:「老子婆娑,正坐君輩。」坐字原此也。坐或作生。
  154. 嵇康《高士傳》曰:「許由字武仲,堯舜欲讓以天下,由乃遁耕於中嶽潁水之陽,箕山之下。」此即公《祭老成文》雲「當求數頃之田於箕、潁之上」之意也。
  155. 《後漢》:「咄咄子陵。」《晉史》:「殷浩為溫所廢,終日書空作『咄咄怪事』四字。」疑或作癡,亦通。一作女無癡,則誤矣。
  156. 模或作謨,或作謀。
  157. 此效東野。《酬樊宗師》云:「梁惟西南屏,山厲水刻屈。」此效宗師。魯直云:「子瞻詩妙一世,乃雲效庭堅體。」蓋退之戲效孟郊、樊宗師之比,以文滑稽爾。覷,七慮切。
  158. 古巧切。
  159. 初爪切。杭本煼作熖,俗字也。
  160. 鞭字蓋《莊子》「 從其後而鞭之」者也。
  161. 張衡《渾儀》「拗去其半」。於絞切。
  162. 《選》「口齩霜刃」。此聯公誌子厚墓所謂「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是也。齩,五巧切。
  163. 惆一作怊。
  164. 或作事。漢張子房:願棄人間事,從赤松子遊爾。
  165. 眵音蚩。
  166. 攜,方作挈。
  167. 高張或作焰高,珠或作朱。
  168. 蘇詩有云:「免使韓公悲世事,白頭還對短燈檠。」蘇時謫於黃,其侄安節下第遠來,故云。
  169. 淅或作晰,亦作晳,又作晢,明也。之世切。《高唐賦》「晰兮若姣姬,揚袂障日而望所思。」晰與晳同,故今本訛為淅也。今按:淅為淅瀝淒涼之義,晰為明義,此詩上雲陰氣始,下云云景秋,則與晰義不相應,而宜為淅瀝之意矣。蓋由淅而誤為晰,又因晰而轉為晳也。
  170. 待,方作持。
  171. 中,陟仲切,見一卷《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詩。
  172. 漢宣帝每買餅,所從買家輒大讎。讎與售同。
  173. 《選》:「顧僕夫之顦顇。」上音樵,下音悴。或作久憔悴。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