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先生集/外集/卷一

昌黎先生集
作者:韓愈 
昌黎先生集/外集/卷一
消歧義頁
這是一個消歧義頁——使用相同或相近標題,而主題不同的條目列表。如果您是通過某個內部鏈接轉到本頁,希望您能協助將該內部鏈接指向正確的主條目。

昌黎先生集/外集/卷一可以指:

疑唐大曆末科舉試題(以「泠然感化,潔我烝嘗」為韻)

編輯

唐貞元八年壬申科舉試題(以「玄化無宰,至精感通」為韻)

編輯

唐德宗貞元八年壬申科,考官為兵部侍郎陸贄,試題為《明水賦——以「玄化無宰,至精感通」為韻》和《御溝新柳詩》。本科進士二十三人,狀元為賈稜歐陽詹名列第二、韓愈為第三;還有陳羽李觀馮宿王涯張季友齊孝若劉遵古許季同侯繼穆贄李絳溫商庾承宣員結胡諒崔羣邢冊裴光輔萬璫李博等,皆當時才子,人稱「龍虎榜」。

丈人庭中開好花,更無凡木爭春華。翠莖紅蕊天力與,此恩不屬黃鐘家。[1]溫馨熟美鮮香起,似笑無言習君子。霜刀翦汝天女勞,何事低頭學桃李。嬌癡婢子無靈性,[2]競挽春衫來比並。欲將雙頰一睎紅,[3]綠窗磨遍青銅鏡。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樂無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

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4]風波一蕩薄,魚鳥不可依。海水饒大波,鄧林多驚風。豈無魚與鳥,巨細各不同。海有吞舟鯨,[5]鄧有垂天鵬。[6]茍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我鱗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餘陰,一泉有餘澤。我將辭海水,濯鱗清冷池。我將辭鄧林,刷羽蒙籠枝。海水非愛廣,鄧林非愛枝。風波亦常事,鱗羽自不宜。[7]我鱗日已大,我羽日已修。風波無所苦,還作鯨鵬遊。

昔者十日雨,子桑苦寒饑。[8]哀歌坐空屋,[9]不怨但自悲。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褰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好事漆園吏,[10]書之存雄辭。千年事已遠,二子情可推。我讀此篇日,正當雨雪時。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為。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11]

四海失巢穴,兩都困塵埃。感恩由未報,[12]惆悵空一來。裘破氣不暖,馬羸鳴且哀。[13]主人情更重,空使劍鋒摧。

黃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14]豈不有陽春,節歲聿其周。[15]君何愛重裘,兼味養大賢。[16]冰食葛制神所憐。[17]填窗塞戶慎勿出,暄風暖景明年日。[18]


已見正集。

右。禮儀使奏:「謹按《周禮》:『天子七廟[19],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而七。』《尚書·咸有一德》亦曰:『七世之廟,可以觀德[20]。』荀卿子曰:『有天下者祭七代,有一國者祭五代[21]。』則知天子上祭七廟[22],典籍通規,祖功宗德,不在其數。

國朝九廟之制,法周之文 —— 太祖景皇帝始為唐公,肇基天命,義同周之后稷;高祖神堯皇帝,創業經始,化隋為唐,義同周之文王;太宗文皇帝神武應期[23],造有區夏,義同周之武王[24]。其下三昭三穆,謂之親廟,與太祖而七,四時常饗,自如禮文。」

伏以今年宗廟遞遷,玄宗明皇帝在三昭三穆之外,是親盡之祖,雖有功德,新主入廟,禮合祧藏太廟中[25]第一夾室。每至禘祫之歲,合食如常。謹議。

蠡既辭越到齊,乃移書文種,亦令亡去,以逃其長頸之難;遂使種假疾不朝,竟承賜劍之誅。悲夫!為人謀而不忠者,范蠡其近之矣。夫君存與存,君亡與亡,備三才之道,未有不顯然而自知矣。勾踐奮鳥棲之勢,申鼠竄之息,竟能焚姑蘇,虜夫差,方行淮泗之上,以受東諸侯之盟者,范蠡、文種有其力也。既有其力,則宜閉雷霆,藏風雲,截斷三江,叱開四方,高提霸王之器,大宏夏禹之烈,使天下徘徊,知越有人矣。奈何反未及國,則背君而去,既行之於身,又移之於人。人臣之節,合如是耶?且臣之於君,其道在於全大義,宏休烈。生死之際,又何足道哉?況君者天也,天可逃乎?君以長頸之狀,難以同樂,則舉吳之後,還越之日,泛輕身遊五湖者,豈惟範子乎?靜而言之,則知範子有匡君之智,而無事君之義明矣。其所以移文種之書,亦猶投勾踐之劍也。勾踐何過哉!予所謂為人謀而不忠者,其在於此也。

註釋

編輯
  1. 孫汝聽曰「富貴家」。
  2. 或作性靈。
  3. 睎,或作稀。
  4. 鄧林,事見《列子》。
  5. 《吳都賦》云:「長鯨吞航。」
  6. 事見《莊子》。
  7. 或作不自疑。
  8. 桑苦寒,或作來寒且。考《莊子·大宗師》篇,實作子桑。
  9. 或作房。
  10. 莊子嘗為漆園吏。
  11. 或無此二句。《山谷詩》,有次韻楊明叔見餞云:「桑輿金石交,既別十日雨。子輿裹飯來,一笑相告語。」云云。事意皆與公此詩同。
  12. 由未,或作未能,或作能未。今按:由、猶古字通。
  13. 裘破,或作破裘。氣,或作竟。馬羸,或作羸馬。
  14. 夜半,或作半夜。
  15. 或作「歲聿不其周」。節歲,或作歲節。
  16. 何愛下疑有脫字。養或作成。
  17. 神所,或作誠可。
  18. 或作需明年,非是。
  19. 《穀梁傳》云:「天子至於士,皆有廟,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
  20. 「尚書」至「觀德」十六字,《舊史》缺
  21. 或無「卿」字。「曰」上或有「亦」字。「祭七代」或作「事七世」。「祭五代」或作「事五世」,或作「祭五廟」
  22. 「廟」或作「代」
  23. 「應」或作「膺」
  24. 下或有「也」字
  25. 藏下或有遷字,或作「祧遷藏太廟中」。中下或有從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並且於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