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十一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五
平陽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職方典第三百十一卷
平陽府部彙考五
編輯平陽府山川考四〈水利附〉 府志
編輯臨汾縣
汾河 在城西二里。明嘉靖間,副使趙祖元購江、浙善水車者為水車,引水灌田。知縣楊君璽造水車二十一具,疏渠十四道,灌田十八頃。後汾河淤徙不常,盡廢。後人相形度勢,此利仍可復也。
平水渠 在府城西,即平山平水也。晉劉淵僭據時,導金龍池,下合諸泉東流,分為上官河、上中河、下官河、北磨河,並廟後小渠,共溉劉村、叚村、馬務、東宜、西宜、泊莊、樊村、界峪、麻冊、青城、澗頭、席坊、祿穽、小榆、辛家莊、喬村、五級王默、蘭村下當、金店、下冊等村田,並襄陵諸處田三百六十餘頃。
通利渠 在府城西北。金興定間,開自汾西師家莊,將汾河水西分一派,歷趙城、石明等村,經洪洞、杜戍等村,流至臨汾、羊黃、南王、大明、閻侃、吳村、大澗、王曲、西孫等村,溉田一百六頃餘。康熙三十四年,地震,渠傾,知府秦棠捐俸發趙城知縣劉顯文督修,三縣之民共沾利焉。
澇河渠 府城東北。西三處即澇水也。出浮山烏嶺下,上有龍角山所出之潏水潏,合高梁水入澇。唐曾引入百金泊,溉田。澇會龍神溝,又會金水河,西流至樊家莊,離城八里。明嘉靖三十五年,同知劉衍祚築樊家莊石堰,引澇穿永利渠溉田。萬曆十八年,知縣邢雲路開渠十三里,溉焦堡北村田六十頃有奇。
利澤渠 府城北。元中統間,民段佑刱引汾河水溉田。大德間,臨汾尹石林給《不花》疏通,自趙城衛店將汾河水東分一派,歷洪洞、臨汾等村,溉田三十頃。
澐泉渠 府城東南,即東亢村之澐泉,溉田二百畝。
天幸渠 城中譙樓南。明嘉靖間,僉事王世隆作此渠以洩水患。會有張世朝之變,討平之,因名「天幸。」
永豐渠 城西北三十里。萬曆十八年,知縣邢《雲路》同縣丞胡宗明修濬,洩吳村水患。
永利池 在城內。明洪武間,知府徐鐸引利澤渠水並澇水,穿穴入城西北,浚內外蓮池,各方圓二百二十步,深七尋,名曰「永利」 ,以便民汲飲。成化間,知府李琮重修,後廢。嘉靖間,同知劉衍祚重修,亦廢。萬曆十八年,知縣邢雲路開澇河渠,引水復入池內,又名蓮花池。
皇清康熙年間,知府劉儀恕於內池建「晉山書院。」《徵》
合郡諸生讀書其中。三十四年地震,坍毀「千金堰 」 ,即澇河渠障水之堰,知縣邢雲路修流膏洞 ,即澇河渠引水之洞。千金堰西北三十步許,知縣邢雲路疏磚石修砌。
月池 ,即澇河渠之池,千金堰北。知縣邢雲路《疏》「其池形若半月。」
嘉泉 城西十里。周圍六十五步,遏其下流使滿,亦可灌田。
灰泉 ,城西南二十五里壇底村東。土沙如炭灰,水亦可溉田,注於汾。
馬跑泉 城西南二十里。周圍三丈,深不可測,出水溉田十餘畝。
襄陵縣
高石河 縣北二里。其源出平水泉,灌本縣北水關等里田七頃四十餘畝。
李郭渠 縣北二里。出平水泉,灌廣智坊等田一十頃有餘。
中渠 縣西南二里,源出平水泉,灌本縣崇仁坊等田十七頃有餘。
橫渠 縣西南五里,源出平水泉,灌本縣東柴等里田二十三頃有餘。
沙渠 即練溪泉,在縣南三十五里,接太平縣界,灌本縣劉村等里田二百餘畝。以上諸渠,俱東入於汾。
賈朱汧 縣南三十五里,源出鄉寧之豁都峪。
灌賈朱等村田七百餘頃。
洞子汧 縣南三十五里。源出豁都峪汧舊塞。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疏通,灌賈、朱等村田四十餘頃。
西王汧 縣西南四十里。出豁都峪,灌西王等村田五百餘頃。
關良汧 縣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灌京安等田八百餘頃。其下流司馬等村,汧經官路,值大水崩陷。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令築堤堰,水利遂通。
漹溝汧 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縣界,灌趙曲等里田六百餘畝。明弘治二年,知縣張文佐令加疏通,歲久壅塞。嘉靖三十八年,知縣侯延柱「復加疏濬,建橋,民深利之。」
阡陌汧 縣東南三十里。源出龜山,下,灌小郭、南梁、鄧莊等村。
雀水汧 縣南三十五里。源出三嶝山後,灌北戍等里田三百餘畝。明弘治十四年,知縣李高搆橋
焦家峪 縣東南五十里,源出臥龍山,灌陶寺等村田五百餘畝。
牛角汧 縣東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灌南梁等村田。
長伯澗 縣東南二十里,源出浮山峪,灌南梁、西梁等村田。
小石澗 縣東南三十五里,源出龜山峪,灌西鄧戶等村田六百餘畝。
洪洞縣
南霍渠 即霍水支派禁口往南流者是也。唐貞元間,導水開渠,溉洪洞、曹生、馬頭、堡裡、上莊、下莊、坊、堆石、橋頭、南秦、南羊、周壁、封村、馮堡十二村,地一百三十九頃奇。
通霍渠 ,即南北二渠下流,又名小霍,俗名北堰,縣北五里北洞村南。宋慶曆六年,導南北二霍,溢漏溝澗支派,上自趙城營田莊,下至洪洞李衛村崖下,於沙河內置堰導水至北洞村東南龍王廟後,砌石小堰為退水口,用則閉之,用訖退於惠遠橋下,西流入汾。小堰西南延壽觀東,立石水口三座,闊一丈一尺二寸,分七溝,槽北、槽南二溝,分水三尺二寸五分零,堰北溝分水二尺六寸一分零,苗村、賈村、高公、白羊四溝,分水五尺三寸五分零,溉七溝地三千三十三畝奇。明洪武五年,苗村里人周順等復疏通之,堰闊七尺,深一丈五尺,溉槽南溝地仍舊。其槽北等六溝原地七千四百八十三畝,節被汾水侵塌地沒河者四千九百六十四畝。近丈止存地二千五百一十九畝,溝各被塌,獨西苗、白陽二溝地盡塌,河中村落移入內地。又高公溝,嘉靖年河斷水絕,鄉民告縣,分賈村溝水為一小溝,入副霍渠,借流地亦無幾,地去糧存,民苦極矣。萬曆九年,知縣喬《因羽》丈地開豁,浮糧始得免徵。
副霍渠 即通霍下流,俗為南堰,縣北三里。明建文四年,羅漢寺僧李妙智疏導通霍支派,上開母渠一,下開支渠二,溉灣裡後坡、前坡、北關城西、羅漢寺前城鄉地十五頃五十畝奇。後堰毀,渠湮水壅,地旱,民甚苦之。正德年,舉義官張滿重修,伐石運灰,易土堰以石,加以柏棹鐵錠,堅固倍昔。渠濬深廣,水復通流。
利澤渠 ,元平陽、太原兩路管軍萬戶侯鄭鼎在趙城衛店村西置堰開渠,導汾水,溉洪洞、臨汾兩縣地三百頃奇,至焦堡村入汾。後地震河圮,民具奏差祕書官踏勘,復於趙城屈項村導汾溉地如故。正統間,渠復圮,故道無存。後兩縣民議「各隨便三節導水,上節導澗河,中節導小河,下節導高河。照畝起夫,隨時置」 堰。後時多旱,澗水不敷,洪洞知縣王彧念通霍、副霍二渠餘派空流入汾,可惜,令民易地開渠,自縣北賈村導二渠餘派,經城南合澗水,亦名「利澤渠。」 溉營裡、西池、王村、安樂村、張村、上下橋、皋陶、陽曲等村地,與舊利澤渠不蒙矣。後續開利澤渠,亦廢。通利渠 ,縣西北三十里,金興定二年,縣民閻張創置,自趙城石字村灘內置堰開渠,導汾水下流,溉地計二十一村,田二百二十六頃八十二畝。舊名「閻張」 ,後改「通利」 雲。
潤源渠 縣東三十里郭盆鎮南。宋天聖四年,於五龍廟下澗中置堰,赤沙河底,開口導水,溉蘇村、蜀村、故縣、董寺、李堡、周村、辛堡、梗壁、朝陽、城東九村地十一頃四十畝奇。明永樂間,山水泛漲,將古舊渠口衝斷,隨修隨廢,迄無成功。嘉靖三年,渠長李文傑告開,分巡僉事董琦知縣。
孫巨鯨親詣渠口踏勘,令渠長開鑿石口,導水溉地如故。嗣後田多豐收,皆賴水利之通也。沃陽渠 又名「廣陽天子渠」 ,相傳劉淵所開。縣東三十里餓虎崖下,下魯村東,於澗水中置堰,導水流至下魯村中,西南流至尹壁村南入水口。上流溉李村、師村、郭上、薄村、景村、范村、董莊、馮張、燕壁、董保、杜村、北羊各鄉地千頃奇,今廢河遺址尚存。
興利渠 縣北半里永安里,引汾水,今廢。麗澤渠 縣北一里,引沙河水溉南鄉地,今廢。清水渠 有二:一在苗村里,引霍水溉本村地;一在永寧,引霍水溉本村地。
陳珍渠 縣東三十里郭盆里。引澗水溉本村地六十畝。
先濟渠 縣東三十里下魯里。引澗水溉本村地二頃五十畝。
眾議渠 縣東二十五里蘇村里。引澗水溉一村地十三頃。
長潤渠 縣東三十里郭盆里。引澗水溉蜀村、故縣、董寺三村地十頃八十畝。
晉源渠 縣南三里許火星營引澗水溉一村地三頃奇。此渠今溉田一千七百餘畝。
廣利渠 縣南二里許。引澗水溉地四頃二十畝。
沃陽渠 縣東十五里,故縣里。引澗水溉本村、范村、董寺地二頃四十畝。三渠一名「毋」 ,亦襲舊名雲。此渠在澗北,今溉田五百餘畝。
「小渠 」 縣南二里姚莊里,引澗水溉本村地。園渠 姚莊里引澗水溉本村地十頃八畝。《要截》渠 縣南二里許秦堡里引澗水溉本村地十頃有餘。
晉源渠 縣德化坊,引澗水溉本坊地三十五頃。此即公孫渠。縣南十五里,屢被汾水淤塞,並未疏通。
連子渠 縣東二十里北張里。引泉水溉本村地十頃奇。
麗澤渠 縣南二里。西池引澗水溉西池、王村、張村、東左、皋陶、上橋、下橋、陽曲、羊解九村地三十頃十畝奇。
續公渠 趙城縣玉村開口,引汾水至本縣段村退水,溉張家莊、宋家莊、賈村共地四百畝有奇。
霍泉 縣東北三十里。源發廣勝寺下霍山南麓,泉從山根湧出,如臂如刀,下流成河。詳《趙城霍泉》下。
清泉 縣東十里。源出董寺村西尚家泉。宋慶曆年,鄉民用銀易泉,開渠導水西流,溉田數十頃。
普潤泉 縣西二十里,萬安鎮西百步許,泉水混出,溉地三頃六十畝奇。
普濟泉 縣西二十里萬安鎮西北百步許。泉水混出,溉地三頃八十畝奇。
華池泉 縣東十里李保村南。泉水湛碧盈池,視之深黑,俗傳內有蒼龍,一名「甘露泉」 ,又名「五龍池」 ,西流入清泉渠,經城東,溉地五頃奇。深泉 縣南二十里侯泉村東,溉本村地一頃有奇。
寶泉 縣南三十里侯泉村南,溉本村地一頃奇。
雙泉 縣東二十里師村北。金明昌五年,里人文都等疏導,一出龍王溝,一出小舌溝,溉本村田半頃餘。
東坡小泉 縣南三十里孫保村。東引泉水,溉地五十畝。
浮山縣
澇水 ,見《臨汾縣》。
柏河水 縣北。源出東山,居民引以溉田。楊村河 縣北。源出東山,經流楊村,民引溉田南河 縣南一里。邑鮮水利,獨此河有溉灌園圃之益。
趙城縣
善利渠 元中統二年,渠長郭元長等淘渠,接引汾水,灌溉本縣石明等里田地,至今如之。大澤渠 縣東北二十里,源出霍山,元中統四年,引至梗壁等里十三村,灌田一十頃,西入汾河。
清水渠 ,有二,一在城東三十里,聚引北霍瀝漏水及各堰涓滴透漏之水,及北霍渠內虞家澗,各得水八毫四絲。一在城東二十里,亦得三處,並作一渠澆兩縣十四村地一千四十頃七十六畝四分五釐,北霍發源霍山麓下,西流澆。
「梗壁」 等三村,水勢與北霍渠不同,利及於人一也。
通利渠 城西三里。金縣民閻張導汾水為渠,灌趙城、洪洞、臨汾三縣十八村田,稱閻張渠。《通志》曰:「汾水所過州縣,多引為渠,在洪洞,曰通澤。利澤,至臨汾縣,仍合入汾。」 通利,一名閻張利澤,今改引霍泉是也。
霍泉 ,源出城東南四十里霍山南麓。唐貞觀間,引水分二渠,名「北霍」 、「南霍。」 其小霍溉趙城、道覺等四村,洪洞、曹生等十三村,共田一百六十餘頃。其大霍灌趙城、營田等八村,洪洞、苗村等六村,共田一百三十五頃有奇。
北大澗 縣北一里許,出霍觀音溝中,居民或用以灌田。
「北小澗 」 城北二十里益昌鋪,出霍山谷中,有利於民,亦害於民,過跑地橋,西入汾河。
太平縣
豁都峪 縣西北三十里侯村村北渠,始開於金,皇統四年,溉田十餘村,其餘水入於汾河。尉㠔峪 縣西北一十五里尉村北渠,始開於金,皇統四年,灌田十六村,尉村、三公村、北高臾、南高臾、孝村、梁買、西黃、北黃、西曹路、南黃、李果村、焦彭相、李站、李蟠道、西安平,餘水入汾河。大柴峪 縣西八里南高臾里,水頗微。
煤峪 縣西二十里賈剛堡西,水頗微。按諸峪之水,皆從姑射山出。夏秋之間,大雨泛漲,灌田者資之,謂之「雷鳴水。」 西北諸鄉,民多力農者,以此。
靈景泉 一名「玉泉」 ,在縣東北景毛村南,灌田四村。
靈源泉 在陳郭村。明嘉靖二十一年,汙泥墊塞。
皇清康熙六年,居民陳一經、陳爰陞、陳元魁、陳孟道。
等尋故道,開之。十年,知縣何《煒然》相地度工,其泉突溢,
白波泉 縣東南二十五里永固村。
清水泉 縣西門外北。周圍一畝二分,灌田者以桔槔取之,其地宜蘆葦。遶流過城南關而東,古興泉 縣城西府君廟下。
焦村泉 縣西南十五里焦村西北。相傳獻公都晉時,引水入城後塞,今渠跡宛然。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侯有生開之,卒無功。
下尉泉 縣東下尉村,西北流,細而長,其池有葦。
岳陽縣
便民渠 縣治前
高壁渠 縣東一百里淘漚村。明洪武七年,引屬寨溝壑水流至高壁村,灌田。
大澗渠 ,溉田七頃七十畝。
寺頭莊渠 溉田二頃五畝。
下治渠 ,溉田二頃六十畝。
東鄔嶺渠 溉田一頃七十四畝。
賈賽渠 溉田一頃
獅子溝渠 溉田二頃
曲沃縣
清水河 縣南。合絳縣景明諸水,北流入澮溉田。西周、上裴莊、下裴莊、交里四村。
濟溪 城南。源出紫金山麓,澄澈細流,居民引灌田園。
沸泉 縣東南二十里景明村。源出絳縣,入沃境,溉田有分水渠。明成化間,民爭水數十年不息,知縣劉璣鑄鐵斛定分數,西孔六分,北孔四分,訟始罷。至萬曆間,奸民毀斛,復起爭端,知縣蒯諫更鑄鐵斛公分溉田,景明、林交、白水、下郇、東明德、西明德,凡六村。
溫泉 縣東三十裏海頭村,又名七星泉,又名七星海,以泉有七也。溉田共二十一村。
龍底泉 ,有二:一林交村,平地湧出,居民引以溉田;一冰巖下,晉時架水入城,環遶宮殿。「拔劍泉 」 ,任莊南。
《響水泉 》郇村溝內水響有聲。
金溝泉 按《平陽府志》:「在隘口,村民引以溉田」 ,今廢。
溢溝泉 東閻里,居民引以溉田。
夢感泉 柴村。昔有孝子,思得甘泉以奉母,夜夢北壑中有水如飴,明日探之,果得。後塞。成化中,知縣劉璣濬復,仍塞。今濬,居民引以溉田。滴水溝 蒙城鎮東十里石龕內,今廢。
滿水井 有二,一在濟溪,一在東陽里,深八尺,周圍丈餘,其水自底湧出。
翼城縣
灤水 出翔皋,又名「靈泉」 ,分流二渠,溉東南鄉十二村田,至李村與澮水合。唐嗣聖間,邑令張懷器導之。明弘治間涸,數年復出。
石橋渠 、東河渠、南河渠、石雲渠、下陽渠,俱出澮河,溉田一頃六十七畝八分。
賀水 出絳縣東賀水村,名「玉龍泉」 ,溉邑中賀水、西賀水、西莊三村田。三村舊總名「馬宣莊。」 沙泉 縣東南十五里下流村溉白馬里東尹、西尹二村田各二頃,每村五日輪灌。
馬泊泉 縣北二十五里壽城村北覆釜山下。俗傳有人以襖塞之,泉遂不湧,因易其名曰「襖泉」 ,民導以溉田。
汾西縣
善利渠 有「南關王莊」 、《水潤》師家莊、「後$1919$柏。」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蔣鳴龍以田地居「小河」上流,汾
水堪注灌地,隨捐俸督民郭𤣱倫等,鑿石開渠,導引汾河,灌地三頃二十五畝,迄今合里享利。又有伏朱知縣蔣鳴龍踏驗平地乏水灌溉,捐俸俾公直張林合等築渠,今民間永免亢旱之慮。又有前加樓,十年春知縣蔣鳴龍勸民種樹,因見一泓清水,旁流深溝,隨捐資著劉拱薇築堤引水,灌地三十八畝一分四釐,共七渠。猛水渠 有下$1919$柏、棗平,九年知縣蔣鳴龍重修,又有水潤鎮衛灘新築,十二年知縣蔣鳴龍因新砌漫地三十餘畝乏水,督率居民郭正己、李惟芳等築堤灌溉,共四渠。
「小河渠 」 灌本村田。
「上團柏渠 」 ,灌本村田。
新修猛水渠 、回坡渠 、張端渠 共三渠,俱灌本村田。
城內井 有三,各深三百六十尺,味甜。屬傅、孟、馬三戶。
北井溝井 泉源時出不竭。元至正間修砌,闔縣取之。
衛家灘井 深一百八尺。康熙十年,知縣蔣鳴龍捐資開鑿。
貼懃鋪井 深三百九十尺,真人王沖濟開鑿靈石。縣。
城下三渠 ,縣中舊無井,乃於城垣下鑿三暗渠,一在東門,一在北門,俱導入小河之水;一在西門,即汾水引使來焉。公私宇舍,活水通流灌溉。
小水北渠 知縣路一麟開,灌田三百餘畝。小水河 ,源出縣東北四十里綿山白石谷,居民引渠灌田。
興地峪河 柏溝村北。源出介休五龍溝、靈石、北塔溝諸澗水,流經旌、介等村,水利兩縣公沾,會小水河入汾。
蒲縣
通惠渠 水自庫拔村南入渠溉田,漸引至城,由縣治入學宮出,復溉民田。渠自知縣韓超然始,未幾壅塞,知縣鄭可行復疏通,今又塞溝渠水 。本縣河水不能灌溉,民築溝渠,借雨水以資溉田,概不入於河。近地多荒蕪,溝渠之水多入河,河水泛漲,齧田為害。
蒲州
涑水渠 州東三十里。源出絳縣橫嶺山,唐貞觀十七年,剌史薛萬徹開。按《水經》,涑水即古洮水之兼稱。《經》云:「出河東聞喜縣黍葭谷。」 今涑水自聞喜經猗氏、臨晉,入姚暹渠,同匯於五姓湖,至蒲州大澗入於河。
姚暹渠 州東三十里。源出夏縣巫咸谷,經安邑、解州、臨晉,至本州大澗,入於河。隋都水使者姚暹所開。
溥惠渠 州北復安里古城下。以上二渠,今俱湮。
永濟渠 州東,大通廂南。
青渠 州東北四十里。南通五姓湖。《史記》「戰於青渠之原」 ,即此。
大水澗 州南十五里。地名「大谷」 ,北入姚暹渠。白石澗 州南十五里。地名「韓陽」 ,西入於河。臨泉澗 州南五十里。地名「胡營」 ,南入於河。玉泉澗 州南一百二十里。地名「南張」 ,至永樂鎮灌溉田畝,餘流入河。
寒谷澗 州南一百里,地名「觀後」 ,南入於河。以上各澗,俱源出中條山。
義井 州東峨嵋原。明成化十二年,知州蔣容穿此以飲行旅。
臨晉縣
蘆子泉 搶峰西北麓,今引以灌田,詳《山川》。瀑布泉 ,王官谷天柱峰西,溉灌十五里許。居
民就地遠近,次第引水溉田。引水之法,以時刻計,名一「分水。」 自司空、《表聖》定法,後世因之不廢。今王官之水以分計者一百一十九焉。
姚暹渠 縣南五十里。詳《山川》。
榮河縣
泉四 ,一「南屈村」 ,一北幸莊,一孫石,一「王信」 ,皆可灌田,頗為民利。
瀵魁泉 南趙村洳澤方丈,知縣侯祁相地脈,掘得之。詳《山川》。
猗氏縣
黑龍潭 縣西南,久湮。邑紳王含光濬之,引開水田若干畝。
萬泉縣
東澗 縣東門外多泉,民咸汲,用引渠灌蔬。西澗 縣西門外,灌溉之利不及東澗。
雙泉 孤山東麓柏林迤西,二泉湧出,一在山半,一在山足,俗呼「上泉」 、「下泉」 ,歲旱不竭,遠近居民利賴之。
《漉漉》泉 縣東四十里稷王山下。近山居民多缺井,咸遠汲之。
井 縣止數眼,民用不給,半取澗水。其餘村落處,多者一二眼,無者則儲雨雪以供用,少旱則遠汲於他處,踰一二十里。
河津縣
遮馬峪泉 縣東北四十里一源坡下。唐貞觀中,縣尹長孫恕鑿山修為二渠,灌千澗故鎮民田。元大德間,下流溉故鎮者,仍舊上流;一渠溉千澗者,因猛雨衝斷,水落下停,民仍供水田稅糧,里社窘焉。明隆慶五年,知縣張汝乾捐俸鑿山通渠,水利復興。
瓜峪泉 縣東北四十里水母廟下。亦長孫恕開鑿者。以上二峪水,各有清濁二渠,築自唐時,清水自泉出,灌近山南北二午芹民田。濁水待天雨,谿壑水流灌僧樓南方平、孫彪、東長光、得下亭、清澗等里民田。宋大觀間,豎立二碑,刻石圖,置縣廳,今尚在焉。
解州
解鹽池 州東二里。見《鹽法》。
女鹽池 州西北三里。見《鹽法》。
《六》小池 ,州西北十五里。見《鹽法》。
通濟渠 州城南。歷來引噴雪巖水入城,灌園解民世濟其利。明弘治九年,知州李溥重為開濬。萬曆十六年,蒲人修堰壅水道,水不入城。萬曆二十五年,知州賈化醇申請鹽院,復其舊,民甚便之。
大水澗 會小水澗入女鹽池,水勢極大,有丑龍堰防之。其自城南者入通濟渠。
靜林澗 源出中條山頂,北流經紅臉溝,可溉田。
《黃花峪 谷》有水可以溉田。
安邑縣
青石泉 縣東南三十里,出中條山,溉田數頃。見《山川》。
苦池灘 縣東十三里。夏縣東山巫咸谷諸水流入,可引以溉田。
東郭灘 縣東南十里,餘與鹽池相鄰。其地數十頃,中有大堰,起自楊家莊,至東郭灘。堰東係膏腴之地,近奉
旨禁約,不許耕種堰西民田。水澤相半。
夏縣
《司馬渠 》引涑河之水以灌民田,相傳為司馬氏開濬,以灌民田園,故名。
橫洛渠 縣東北周村方山諸谷,每遇暑雨,淹沒民田,本縣歲加修理。流至縣西北尉郭,會縣北趙村北津諸河,至禹王城西南,會於白沙河。青龍河 ,縣北三十里,見《山川》。
白沙河 河流高出地上,去邑城僅半里許,上流闊十數丈,下流闊僅數尺,漸次狹隘,勢不能容,故河壅堤潰,無歲不然。決而南,則潰李綽堰,而害及鹽池,決而北,則害被城關,而餘波延及村落,為禍甚劇。治之者以疏濬下流為急,而增高堤岸次之。餘詳《山川》。
蓮花池二 一在城中,一在城東,見《山川》。湧金泉 縣西南十五里,見《山川》。
聞喜縣
羅公渠 發源絳縣煙莊峪,其堰有五,開於宋熙寧間者三,開於明洪武間者二。第一堰溉田東外喬寺、東山底、西山底等村,共地十頃,即《通志》所稱「康寧里。」 知縣李如蘭改為豐泉里第二堰另名王公渠,亦發源煙莊峪,宋熙寧間開濬。明正德間,知縣王琳以上流專利,渠屢壞考據。
景雲宮古碑,定分數,嚴界限,至今呼為「王公渠。」 溉柳泉愛里東觀底,東劉家院田渠口在絳縣磨裏村,堵截第三堰,溉田喬寺村,共地五頃一十畝,即《通志》所稱「義寧里。」 知縣李如蘭改為青中里第四堰,溉田西劉家院、元家院,大蔡謝,小蔡謝侯村等村,共溉地二頃五十餘畝,即《通志》所稱「晉寧里。」 知縣李如蘭改為南鹽里第五堰,溉田東下呂、西下呂等村,共地四十餘畝,即《通志》所稱榮田裡。知縣李如蘭改為常寧里。渠堰遼遠數十里,盜決占恡者不可勝計。明嘉靖三十九年,知縣羅田為置牌以定番次,倣古跡,酌時宜,選渠長以嚴其事,申盜決之禁。渠民戴德,故名羅公渠,刻石元家院。
《溫泉渠 》源出黃蘆莊,溉上谷口、下谷口、黃蘆莊田。
甘泉渠 源出黑龍溝,溉交水口上下東鎮諸田。
雷公渠 縣北十五里。源出野狐泉,由白土溝至城西北三里姚村出溝行平地,前代嘗引入城中。明嘉靖間,城北地中尚有通水瓦筩。先時溉田每多紛爭。萬曆三十四年,知縣雷復豫定其分數,民甚德之,故名「雷公渠。」
沙渠 縣東南二十五里。渠口在寺頭村東北,因村旁有廣教寺,係唐貞觀間敕建,故名唐渠。今俗呼廣教寺為沙渠寺,後因設寺頭村,俗又呼渠為寺頭渠。按:《唐地里志》云:「縣東南二十里有沙渠」 ,即此。
北河渠 水自橫嶺關來,沿河開渠,輪流溉灌。董村渠 ,渠口在村東秦王澗下,故有渠,久廢。明萬曆二年,知縣王象乾修,故名「新城王公渠。」 南陽渠 ,渠口在河底村南,溉南陽蘇村田。蘇村渠 ,渠口在本村東,溉本村田。
小寺頭渠 渠口在蘇村南,溉小寺頭陽社西郭田。
陽社渠 渠口在蘇村東溉陽社小寺頭田。西張渠 渠口在蘇村三皇廟前,故渠久廢。明萬曆初,知縣王象乾修濬,亦名「新城王公渠」 ,溉西張、東張田一頃一十畝。
坡神渠 渠口在本村東,溉本村田。
下莊渠 渠口在本村東坡神渠下,溉下莊馮村田。
「南姚村渠 」 渠口在本村北溝溉本村田。《平陸縣》。
盤南澗 縣東十里,源出中條,由石槽溝南下至盤南,有灌溉之利。
三汊澗 縣北三里五龍廟前。發源中條山,二溝合流至此,崖斷支分,東南入於河。臨溪,圃人引水灌溉,資以為利。
沙澗 縣東二十里。源出中條山東南谷,至沙澗入河,頗為民利,以澗口多沙石,故名。
響泉 縣北四十里中條山東。其泉甘澄,附近居民賴之。
魏公渠 縣北二里許。明萬曆乙巳,河東道詹思虞按部至邑,檄知縣魏學徵引水入城,疏通文脈,自縣署遶學宮之左,注泮池內,溢於南郊,民資灌溉。嗣登科第者相繼五人,仕至顯宦,士人德之,立碑北門外,初名「興文渠」 ,今呼「魏公渠」 雲。
芮城縣
大安池 縣北五里,居民引以灌田,餘流入黃河。
鹿跑泉 縣東北八里中莊村,一名「靜深泉。」 平地上清澈見底,大旱不減,霖雨不溢。上有龍神廟,居民引渠溉田。
葡萄澗 縣西二十里鄭村,有泉五眼,俗謂「五股泉」 ,南流入黃河。
地皇泉 縣西北十三里山麓地皇氏廟前,流經魏文侯故城,合通澤泉,可以溉田。伏流入沙,通澤泉 縣北八里,舊決渠引水入城,灌於衛生池泮池,今絕。
浢泉 ,源出東北山麓,即儀家溝水,俗謂「連撘溝。」
白龍泉 縣南十里王家莊。
恭水 ,源出甘棗山,即朱呂溝水。
小水泉 縣南十里太安莊。
觀音泉 縣西北十里
絳州
鼓堆,清濁二泉 ,合流而下,漸成大溝,溝上地水不能及。隋正平令梁軌謂:「水動物也,順之則下,激之則上。」 乃因地宜以激水。迄今千餘歲,雖小有變更,而大勢則因之。即今水道。清泉下建
木閘,激水灌溝東之地,三泉莊二晝二夜,白村併盧李村三晝二夜,李村並盧家莊一晝二夜,孝陵五晝五夜,石村五晝五夜,王莊二晝二夜,磨頭二晝二夜,祁郭三晝四夜,北關四晝四夜,舊靈丘王府一晝一夜,川衙一晝一夜,計二十九日,一周大溝,漸闊漸深,俗呼「天河。」 於席村北建石閘,激水東南灌白村地三頃。西南灌席村、李村、蒲城地九頃。「水西莊北建石閘,激水經莊東稍南鐵鑄分水口一口,灌南北王馬莊三晝三夜,龍泉莊三晝三夜,蘇村六晝六夜,古交莊三晝三夜,周劉村六晝六夜,計二十一日一周。」 一口注天河。至三林北,又建石閘,激水灌三林橋東。橋西地無番次。鼓堆西一渠經蔡村,灌三泉地八頃,無番次。今王府廢,水更番灌民田掌鎮泉 關廟前,一大泉,一支灌鎮南,一支灌鎮西各地三四頃。鎮東有水溝,溝左一泉名「大渠」 ,灌辛堡下堡韓梁左邊地,二十五日一番。溝右一泉名「小渠」 ,灌辛堡下堡韓梁右邊地,二十四日一番。其他灌地不等。
蘭村泉 ,西北山半出泉,水細無聲。每日卯、午、酉水湧出,有聲若潮汐然,俗呼「溢水。」 經史家莊、曲村、柏壁等地,不討數。
龍谷泉 州東北十八里龍香村,亦隋令梁軌鑿,溉三泉諸賽田。
《丁村泉 :灌本村葦地》不計數。
澤掌泉 又有「眠窩泉」 、漹泉、永和泉三泉,俱在澤掌西北二里。
龍頭泉 在眠窩,三泉東北一里合流灌本莊鼓堆、蔡村地二、三頃。此水性寒,不甚發苗。薛郭泉 灌古交地一、二頃。
馬首峪,雨水 自稷山三界莊而下,分為二渠,一經北董、北張燕村、行莊、南社塢,一經南董、李家莊、梁莊、郭馬武平,各灌地不等。
稷山縣
黃花峪澗 係清水,灌開張東西田,時出時沒,雨則混入猛水。東澗自上及下,溉開張等村。馬壁峪澗 係猛水,右分三路:東路首溉稷山界莊,如有餘水,方溉絳州北董莊、官莊、光馬莊等村;中路溉李老莊、大杜莊、廉城莊等村;西路溉范家莊、張家莊、劉家莊、東莊莊、高渠、西社、中社等村,皆稷境也。
晉家峪澗 內有浸水,遇雨有猛水,溉鄉寧山底村及本縣薛家莊、仁義等村田。明萬曆二十一年,知縣李希召均平水利,以息紛爭。
《小杜渠 》,猛水,溉小杜村田。
「東曲渠 」 猛水溉東曲村田。
三界莊池 城北三十里。明萬曆三十年鑿,引注馬頭山泉水以汲,莊人便之。
《西長池 》:城西南四十里。莊近南山,井深千尺許,居民艱於缾綆,貯水以供飲食雲。
姚池莊 城西北三十里。隱士姚綬所鑿筒,引十許里注水溉田以自給。
鋪頭堰 城東北三十里。沙溝廟前甃以障馬壁峪水,延衺可三四里。薛村堤 城西二十五里。薛村故有澗無堤。知縣吳峻行視郊野,令民築堤匯水,溉田二百餘畝。
葫蘆泉 縣北三里。形如葫蘆,故名。日溉田數畝。
白楊泉 小杜村,溉武平小村、上王村、洞治莊、甘陽村、東劉、西趙村諸地。
永濟泉 縣西北圈頭村。地勢高阜,難以鑿井。鄉人往山峪汲水,不勝艱苦。順治間,鄉耆黃朝立、李儒桂等倡義將莊北清水掘地為渠,暗以瓦筒,導流而下,於莊東門外鑿池二區,周圍磚砌,聚水其中。鄉人便之。
絳縣
洓水 ,發源縣東南十五里,自陳村峪出,伏流地中,至柳莊復出,居民灌田。
聖水 縣西十里楊村聖水寺中,地列三泉,甜苦異味,禱雨多應,疾者飲之能愈,古所謂「剎靈泉」 也。
故郡水 ,出縣東北四十里,源方二畝,其深不測。分三渠,一故郡,一陳景,一大交。俱灌田,流入澮水。
逆溝水 ,出縣東八里,泉自溝中北流入曲沃溉田。
玉龍泉 ,出縣東北五十里東賀水村之西,灌本莊田地。餘水順流而西,灌翼城中賀水、西賀西莊三村田地。餘水又灌本縣陳景村田地。灌水各村,分有日期。
沙峪雨水 縣東三十里。壁峰峭絕,上有一寨,亦可避兵。其峪中雷鳴雨水,可引溉田。
續魯峪,雨水 縣東五十里。亦通沁水,雷鳴雨水,灌田甚廣。
垣曲縣
堡頭渠 縣北七里。明萬曆間,知縣趙乾清引水灌田。
峽口渠 縣北三十里
峪子渠 縣北十里
店頭渠 縣北十里。明萬曆間,知縣呂恆引水溉田。
墱坂渠 縣北三十里。瞽塚渠 縣北四十里。
小趙渠 縣西六里。明萬曆間,知縣仝梧開後塞,知縣趙乾清復疏通。
亳城渠 縣西十五里
柳莊渠 縣西十五里
王茅渠 縣西二十里
五龍渠 縣西二十五里,即五龍祠。泉水民資灌溉。
交斜渠 縣西三十里
長直渠 縣西三十五里。
清廉渠 縣西四十里
官店渠 縣西六十里
杜村渠 縣西北二十五里。
皋落渠 ,縣西北五十里。
辛莊渠 縣西三里
《城西渠 》,縣西里許。
城東渠 縣東里許,即湛水,出河內。軹縣舊名「舜清河。」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董爾性鑿石開渠,引水灌田。
霍州
陶唐谷水 州東三十里。其水西流,灌田數百頃。
彘水 州南谷中。西流溉田。
石鼻谷水 州南五里。即彘水之源。引流灌田。古魚池 ,州東八里大張村引渠溉田。入汾方池 。州南十五里郭莊村引渠灌田。
龍池溝 州東北三里。泉流灌田。
霍泉 源出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渠,以溉本州趙城、洪洞三處田。
章丘泉 州東十里丘家崖下。散流入彘,以灌田。
普濟泉 州南十里。明萬曆間,知州張文炳引水溉田。
圓泉 州東南十五里陰地村,引渠溉田。「邢家泉 」 州東北三里許,引流灌田。
羅頭泉 州東北三十五里。馮村東溝南流,灌田入汾。
馬跑泉 州東北四十里。唐太宗取霍邑時,有杜十萬者以餉師功,求此泉為己利,遂賜之。今惟杜莊得以灌田。
鴨底渠 州東北三十里。師家泉引以灌田。碧玉渠 州東北十里許村崖下引汾水灌田。義成渠 州東南三十里。水出義成谷中,西流灌田。
官渠 州東,合大張等處,引流入渠灌田。白龍渠 、寺莊渠 俱州西,導汾流灌田。吉州
甘泉 州西街,深八尺,其味甘甜,作酒醋最釅。《鄉寧縣》。
《新濬河渠 》「明萬曆間,知縣彭萬里修濬河渠十三道,灌地三百三十五畝。」
豁都峪 縣東一百三十五里。即今官水峪。每大雨,西山諸水會於此,下通襄陵、太平界,溉田甚廣。
溫泉 縣南半里許高山南面一泉,嚴寒不凍,沿山麓西流,嶺畔石田資其灌溉。
柳渠泉 縣西南七十里。源出柳朴渠,經流上馬臺澗中,灌溉河津縣水田。
龍王池 ,城東南半里許,自石孔中出,州田資其灌溉,西入鄂水。
隰州
溫泉 州北二百里。舊溫泉縣。
大寧縣
麻束溝 源出捕狐山,南流達昕河。明成化間,知縣劉紹宗傍北山鑿石刳木為浮渠,引水入城,注學宮泮池中,且灌東關園田數十畝。今廢永和縣。
曲村渠 縣北五里
索陀川 ,縣東三十里。
坌口川 縣東北二十里。
東峪溝 縣東五里
西峪溝 縣西二里。以上俱開渠引水。
香巖 縣西北七十里有寺,頂有清泉,流入僧房,灌田五畝。
靈液泉 縣東城下。水味甜美,一邑之人,多飲於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