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六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六十六卷目錄
蠶桑部彙考三
農政全書三〈蠶事圖譜 火倉圖 抬爐圖並說 蠶箔圖並說 蠶筐圖並說
蠶盤圖並說 蠶槌圖上下並說 蠶椽圖並說 蠶架圖並說 蠶網圖並說 蠶杓圖
並說 團簇圖 馬頭簇圖並說 繭甕圖並說 繭籠圖並說 南繅車圖上 南繅車圖
下 北繅車圖上 北繅車圖下並說 熱釜圖並說 冷盆圖並說 蠶連圖並說 桑事
圖譜 桑梯圖並說 斫斧圖並說 桑鉤圖說 桑籠圖並說 切刀圖並說 劖刀圖並
說 桑網圖並說 桑碪圖並說 桑夾圖並說 附織紝圖譜 絲籰圖並說 絡車圖並
說 經架圖上 經架圖下並說 緯車圖並說 織機圖上 織機圖下並說 梭圖並說
砧杵圖並說 附纊絮圖譜 綿矩圖並說 絮車圖並說 撚綿軸圖並說〉
食貨典第六十六卷
蠶桑部彙考三
編輯《農政全書三》
編輯
《蠶事圖譜》
編輯
王禎曰:「蠶繅之事,自天子后妃至於庶人之婦,皆有 所執,以共衣服。故篇目以蠶室為首,示率天下之蠶 者。其作用之門,如曲植鉤筐之類,與夫軠斧繭絲之 法,必先精曉習熟,而後可望於獲利。今條列名件,一 一備述,又使世之繒纊其身者,皆知所自出也。」 《蠶室記》曰:「古者天子諸侯皆有公桑蠶室,近川而為 之,築」宮仞有三尺,棘牆而外閉之。三宮之夫人世婦 之吉者,使入蠶室,奉種浴於川,桑於公桑,此公桑蠶 室也。其民間蠶室,必選置蠶宅,負陰抱陽,地位平爽, 正室為上,南西為次,東又次之。若室舊則當淨掃塵 埃,預期泥補。若逼近臨時,牆壁濕潤,非所利也。夫縴 構之制,或草或瓦,須內外泥飾材木,以防火患。復要 間架寬敞,可容槌箔。窗戶虛明,易辨眠起。仍於上各 置照窗,每臨蠶暮,以助高明。下就附地,列置風竇,令 可啟閉,以除濕鬱。考之《諸蠶書》云:蠶時先辟東間,養 蟻停眠前後,撤去西窗,宜遮西曬。尤忌西南風起,大 傷蠶氣。可外置牆壁四五步,以禦所有。蠶神室、蠶神 像,宜於高空處安置。凡一切忌惡之事,邪穢之氣,辟 除蠲潔,夙夜齋敬,不致褻慢。如能依上法,自然宜蠶, 不必泥於陰陽家拘忌巫覡等誘惑,至使回換門戶, 諂禱神祇,虛費財用,實無所益。故表而出之,以為業 蠶者之戒。銘曰:「世業農桑,既興我室,比臨蠶月,復事 塗飾。桃茢祓除,神主斯立。曲植既具,錡筐乃集。連蟻 方生,若不」厭密。婦以母名,育有慈德。爰求柔桑,入此 飼食。寒燠身先,是為體測。上無疏薄,下無濕浥。簾箔 垂門,龕火在壁。夜窗或遮,風竇時窒。頗忌北風,空障 西日。他工莫興,外人勿入。庇護攸安,漸至捉績。祈祀 以時,願獲終吉。神實相之,簇如雪積。分繭秤絲,來告 功畢。
抬爐圖
{{{2}}}
《火倉圖說》〈附抬爐〉
編輯
火倉。凡蠶生室內四壁,挫壘室龕,狀如三星,務要玲 瓏,頓藏熟火,以通煖氣,四向勻停。蠶家或用旋燒柴 薪,煙氣熏籠,蠶蘊熱毒,多成黑蔫。今制為抬爐,先自 外燒過薪糞,舁入室內各龕,約量頓火,隨寒熱添減。 若寒熱不均,後必眠起不齊。《農書》云:「蠶,火類也」,宜用 火以養之。用火之法,須別作一爐,令可抬舁出入。火 須在外燒熟,以穀灰蓋之,即不暴烈生焰。夫抬爐之 制,一如矮床,內嵌燒爐,兩旁出柄,二人舁之,以送熟火。
蠶箔圖
《蠶箔圖說》
編輯
蠶箔曲薄,承蠶具也。《禮》具曲植,曲即箔也。周勃以織 曲薄為生。顏師古註云:「葦薄為曲。」北方養蠶者多,農 家宅院後或園圃間,多種萑葦,以為箔材。秋後芟取, 皆能自織,方可四丈,以二椽棧之,懸於槌上,至蠶分 抬去蓐時,取其卷舒易用。南方萑葦甚多,農家尢宜 用之,以廣蠶事。
蠶筐圖
《蠶筐圖說》
編輯
蠶筐,古盛幣帛竹器,今用育蠶,其名亦同。蓋形制相 類,圓而稍長,淺而有緣,適可居蠶、蟻蠶及分居時用 之。閣以竹架,易於抬飼。梅聖俞《前蠶箔》詩云:「相與為 蠶曲,還殊作筠筐。」北箔南篚,皆為蠶具。然彼此論之, 若南蠶大時用箔,北蠶小時用篚,庶得其宜,兩不偏 也。
蠶盤圖
《蠶盤圖說》
編輯
蠶盤,盛蠶器也。秦觀《蠶書》云:「種變方尺,及乎將繭,乃 方尺。」四織萑葦,範以蒼筤竹,長七尺,廣五尺,以為筐, 懸筐中間九寸,凡槌十,懸以居食蠶。今呼筐為槃。又 有以木為框,以疏簟為底,架以木槌,用與上同。
蠶槌圖下
{{{2}}}
《蠶槌圖說》
編輯
蠶槌《禮》:「季春之月具曲植。」植即槌也。《務本直言》云:「穀 雨日,豎槌立木四莖,各過梁柱之高。」夫槌,隨屋每間 豎之,其立木外旁刻如鋸齒而深,各每莖掛桑皮,繞 繩四角,按二長椽,椽上平鋪葦箔,梢下縋之。凡槌十 懸,中離九寸,以居抬飼之間,皆可移之上下。《農桑直 說》云:「每槌上中下閑鋪三箔,上承塵埃,下隔濕潤,中」 備分抬。
蠶椽圖
《蠶椽圖說》
編輯
「蠶椽架」,蠶箔木也,或用竹長一丈二尺,皆以二莖為 偶,控於槌上,以架蠶箔,須直而輕者為上,久不蠹者 又為上。
蠶架圖
《蠶架圖說》
編輯
蠶架閣,蠶槃、筐具也。以細枋四莖豎之,高可八九尺, 上下以竹,通作橫桄十層,層每皆閣。養蠶槃、篚隨其 大小。蓋筐用小架,槃用大架,此南方槃篚有架,猶北 方椽箔之有槌也。
蠶網圖
《蠶網圖說》
編輯
蠶網,抬蠶具也。結繩為之,如魚網之制,其長短廣狹, 視蠶槃大小制之。沃以漆油,則光緊難壞;貫以網索, 則維持多便。至蠶可替時,先布網於上,然後灑桑,蠶 聞葉者,皆穿網眼上食,候蠶上葉,齊手共提網,移置 別槃,遺除拾去,比之手替,省力過倍。南蠶多用此法, 北方蠶小時,亦宜用之。
蠶杓圖
《蠶杓圖說》
編輯
蠶杓,《集韻》:「杓作勺,量器也。」《周禮》:「勺容一升,所以𣂏酒。」 《說文》曰:「杓音標。」今雲酌物為杓,以勺從木姑與今同。 此作蠶杓。木刳之首大如棒,柄長三尺許,如槃蠶 空隙。或飼葉偏疏,則必持此送之,以補其處。至蠶老 歸簇,或稀密不倫,亦用均布。儻有不及,復以竹接其 柄。此南俗蠶法。北方箔簇頗大,臂指間有不能周遍, 亦宜假此以便其事,幸毋忽諸
馬頭簇圖
此處缺少一幅插圖。請考慮協助將書中此處的圖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以Imperial Encyclopaedia - Foods and Other Articles of Commerce - pic034 - 團簇圖.png、.jpg或.svg命名。 |
{{{2}}}
《馬頭簇圖說》
編輯
蠶簇。《農桑直說》云:「簇用蒿梢叢柴苫席等也。」凡作簇, 先立簇心,用長椽五莖,上撮一處繫定,外以蘆箔繳 合,是為簇心。仍周圍勻豎蒿梢,布蠶簇訖,復用箔圍 及苫繳簇頂如圓亭者,此團簇也。又有馬頭長簇,兩 頭植柱,中架橫梁,兩旁以細椽相搭為簇心,餘如常 法。此橫簇皆北方蠶簇法也。嘗見南方蠶簇,止就屋 「內蠶槃上布短草簇之,人既省力,蠶亦無損。」又按《南 方蠶書》云:「簇箔以杉木解枋,長六尺,闊三尺,以箭竹 作馬眼槅,插茅疏密得中,復以無葉竹篠從橫撘之, 簇背鋪以蘆箔,而竹𥰓透背面縛之,即蠶可駐足,無 跌墜之患。」此皆南簇,較之上文北簇,則蠶有多少,故 簇有大小難易之不同也。然嘗論之,南北簇法,俱未 得中,何哉?夫南簇蠶少,規制狹小,殆若戲技,故獲利 亦薄。北簇雖大,其弊頗多,蒿薪積疊,不無覆壓之害, 風雨侵浥,亦有翻倒之虞。復外內寒燠之不勻,或高 下稀密之易,所以致簇病,內生繭少,皆由此。故習俗 既久,未能遽革。今聞善蠶者一法,約量本家育蠶多 少,選於院內空地,就添椽木苫草等物,作連脊廈屋, 尋常別用。至蠶老時,置簇於內,隨其長短,先構簇心, 空直如洞,就地掘成長槽,隨宜闊狹,旁可人行,以備 火患。外則用以層架,隨層臥布,蒿梢以均。蠶居既畢, 用重箔圍之。若蠶少屋多,疏開窗戶,就內簇之亦可。 如此則上有芘覆,下無濕潤,架既寬平,蠶乃自若。又 總簇用火。便於照料南北之間。去短就長。制此良法。 宜皆用之。則始終無慊矣。
繭甕圖
《繭甕圖說》
編輯
繭甕《蠶書》云:「凡泥繭列埋大甕地上,甕中先鋪竹簣, 次以大桐葉覆之,乃鋪繭一重,以十斤為率,摻鹽二 兩上,又以桐葉平鋪,如此重重隔之,以至滿甕。然後 密蓋,以泥封之。七日之後,出而繰之,頻頻換水,欲絲 明快。蓋為繭多不及繰,故即以鹽藏之,蛾乃不出,其 絲柔韌潤澤,不得勻細。」此南方淹繭法,用甕頗多,可 不預備。嘗讀北方《農桑直說》云:「生繭即繰為上,如人 手不及,殺繭慢慢繰者。」殺繭法有三:一曰日曬,二曰 鹽浥,三曰籠蒸。籠蒸最好,人多不解日曬損繭、鹽浥 甕藏者穩。
元扈先生曰:「鹽著於繭,到底浥濕。今人只於甕中藏繭,另用紙或箬或荷葉,包鹽一二兩,置繭上亦可。但只須甕口密封,不走氣耳。此必用鹽泥乃可。」
繭籠圖
《繭籠圖說》
編輯
繭籠烝,繭器也。《農桑直說》云:「用籠三扇,以軟草扎圈, 加於釜口,以籠兩扇,坐於其上。籠內勻鋪繭,厚三指 許,頓於繭上,以手試之。如手不禁熱,可取去底扇,卻 續添一扇在上,如此登倒上下,故必用籠也。不要烝 得過了,過則軟了,絲頭亦不要烝得不及,不及則蠶 必鑽了。如手不禁熱,恰得合宜。」此用籠烝繭法也。將 已烝過繭,於蠶房槌箔上,從頭合籠,內繭在上,用手 撥動,如箔上繭滿,打起更攤一箔,候冷定,上用細柳 梢微覆了。只於當日都要烝盡。如烝不盡,來日必定 蛾出。如此繰絲有一般快釜湯內用鹽二兩,油一兩, 令所烝繭不致乾了。絲頭如鍋小繭多,油鹽旋入。
北繅車圖
{{{2}}}
《圖說》
編輯
繰車,繰絲自鼎面引絲以貫錢眼,升繅於星,星應車 動,以過添梯,乃至於軠,方成繰車。《秦觀蠶書》:「繰車之 制, 錢眼為版,長過鼎面,廣三寸,厚九黍,中其絲各 入錢一,出其端橫之,鼎耳後鎮以石 鎖星,為樞通 管,管長四寸。樞以圓木建兩竹夾鼎耳,縳樞於床。樞 管之轉,以車下直錢眼,謂之鎖星,星應車動,以過添 梯。添」梯,車之左端設環繩,其前尺有五寸,當床左足 之上。建柄長寸有半,貫柄為鼓,鼓生其寅,以受環繩之應。車運如環無端,鼓因以旋,鼓上為魚,魚半出鼓, 其出之中,建柄半寸,上承添梯者二人,五寸片竹也。 其上揉竹為鉤,以防絲竅。左端以應柄,對鼓為耳方 其穿,以閉添梯。故車運以牽環,繩繩簇鼓,「鼓以舞魚, 魚振添梯,故絲不過偏制。」車如轆轤,必活兩輻,以利 脫絲。竊謂上文雲車者,今呼為軠軠,必以床以承軠 軸,軸之一端,以鐵為裊掉,復用曲木擐作活軸,右足 踏動,軠即隨轉,自下引絲上軠,總名曰繅車。
熱釜圖
《熱釜圖說》
編輯
熱釜:秦觀《蠶書》云:「繰絲自鼎面,引絲直錢眼。」此繰絲 必用鼎也。今農家象其深大以盤甑,按釜亦可代鼎, 故《農桑直說》云:釜要大,置於竈上,釜上大盤甑,接口 添水,至甑中八分滿,可容二人對繰。水須常熱,宜旋 旋下繭,繰之多則煮損。凡繭多者,宜用此釜,以趨速 效。
冷盆圖
《冷盆圖說》
編輯
冷盆,《農桑直說》云:「冷盆可繰全繳,細絲中等繭可繰 下繳,比熱釜者有精神,又堅韌也。」
元扈先生曰:「冷盆絕略,當由王氏,北人不知冷盆之 利耳。《輯要》稍詳,今人亦少用,可急試也。」
又曰:「只說冷盆,令人如何用之,此則抄舊說,節略成 書耳,非實有意欲前民用者也。」
蠶連圖
《蠶連圖說》
編輯
蠶連,蠶種紙也。舊用連二大紙,蛾生卵後,又用線長 綴,通作一連,故因曰「連。」匠者嘗別抄以鬻之。《務本新 書》云:「蠶連厚紙為上,薄紙不禁浸浴,如用小灰紙更 妙。連須以時浴之,浴畢掛時,令蠶子向外,恐有風磨 損。冬至日及臘月八日浴時,毋令水極深浸浴取出, 比及月朢,數連一卷,桑皮索繫定。」
《務本新書》云:「蠶連不得用麻繩繫掛,如或不忌,後多乾死不生《本草》。」 陳藏器云:「以苧麻近蠶種,則不生,當遠之。」
庭前立竿高掛,以受臘天寒氣。「年節後甕內豎連,須 使玲瓏,安十數日,候日高時一出,每陰雨後即便曬 曝。」此蠶連浴養之法,直至暖種而生。
《桑事圖譜》
編輯
王禎曰:「夫蠶之用桑,必有鉤、筐等器以供其事。然遠 近之間,習俗不通,故其制度巧拙絕異。彼有併力而 不及,此或一工而兼倍。今特采輯,去短從長,使知所 擇。夫桑具,蠶之用也,故次於蠶事之後。」
桑幾狀如高凳,平穿二桄,就作登級叉。柔桑不勝梯 附,須登几上,乃易得葉。《齊民要術》云:「採桑必須高幾。」 《士農必用》云:「擔負高幾,遶樹上下。」今蠶家採彼女桑, 茲為便器。〈圖不載〉
桑梯圖
《桑梯圖說》
編輯
桑梯。《說文》曰:「梯,木階也。」夫桑之穉者,用幾採摘,其桑 之高者,須梯剝斫。梯若不長,未免攀附,勞條不還,則 鳩腳多亂,樛枝折垂,則乳液旁出。必欲趁手高下,隨 意去留,須梯長可也。《齊民要術》云:「採桑必須長梯,梯 不長則高枝折。」正謂此也。
斫斧圖
《斫斧圖說》
編輯
斫斧,桑斧也。其斧銎匾而刃闊,與樵斧不同。《詩》謂「蠶 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士農必用》云:「轉身運斧, 條葉偃落於外。」即謂以伐遠揚也。凡斧所剝斫,不煩 再刃者為上。至遇枯枝勁節,不能拒遏,又為上。如剛 而不缺,利而不乏,尤為上也。然用斧有法,必須轉腕 回刃,向上斫之。枝查既順,津脈不出,則葉必復茂。故 農語雲。「斧頭自有一倍葉。」以此知科斫之利勝。惟在 夫善用斧之效也。
桑籠圖
《桑籠圖說》
編輯
桑籠,《集韻》云:「籠,大篝也。」即今謂有係筐也。桑者便於 攜挈。古樂府云:「羅敷善採桑,採桑城南頭。青絲為籠 繩,桂枝為籠鉤。」今南方桑籠頗大,以擔負之,尢便於 用。
《桑鉤圖說》〈圖缺〉
編輯
桑鉤,採桑具也。凡桑者,欲得遠揚枝葉,引近就摘,故 用鉤木以代臂指攀援之勞。昔者親蠶皆用筐、鉤採 桑。唐上元初,獲《定國寶》十三,內有採桑鉤一,以此知 古之採桑皆用鉤也。然北俗伐桑而少採,南人採桑 而少伐。歲歲伐之則樹脈易衰,久久採之則枝條多 結。欲南北隨宜,採斫互用,則桑斧、桑鉤各有所施,故 兩及之。
切刀圖
《切刀圖說》
編輯
切刀,斷桑刃也。蠶蟻時用小刀,蠶漸大時用大刀,或 用漫鐁。蠶多者,又用兩端有柄長刃切之,名曰「懶刀。」
懶刀,如皮匠刮刀,長三尺許,兩端有短木柄,以手按刀,半裁半切,斷葉雲積,可供十筐。
先於長凳上鋪葉勻厚,人於其上,俯按此刀,左右切 之,一刃之利,可桑百箔。
劖刀圖
《劖刀圖說》
編輯
劖刀,剝桑刃也。刀長尺餘,闊約二寸,木柄一握。南人 斫桑劖桑,俱用此刃。北人斫桑用斧,劖桑用鐮,鐮刃 雖利,終非本器,殆不若劖刀之輕且順也。若南人斫 桑用斧,北人劖桑用刀,去短就長,兩為便也
桑網圖
《圖說》
編輯
桑網,盛葉繩兜也。先作圈木,緣圈繩結網眼,圓垂三 尺有餘,下用一繩,紀為網底。桑者挈之,納葉於內,網 腹既滿,歸則解底繩傾之。或人挑負,或用畜力馱送, 比之筐盤,甚為輕便。北方蠶家多置之。
桑碪圖
《桑碪圖說》
編輯
桑碪《爾雅》曰:「碪謂之。」郭璞註曰:「碪,木礩也,碪從石。」 從「木」,即木碪也。碪截木為碢,圓形豎理,切物乃不 拒刃。此北方蠶小時用刀切葉,碪上或用幾,或用夾。 南方蠶無大小,切桑俱用碪也。
元扈先生曰:「木碪傷葉,吳中用麥秸造者為佳。」
桑夾圖
《桑夾圖說》
編輯
「《桑夾》,挾桑具也。用木礩,上仰置叉股,高可二、三尺,於 上順置鐁刃,左手茹葉,右手按刃切之,此夾之小者。」 若蠶多之家,乃用長椽二莖,駢豎壁前,中寬尺許,乃 實納桑葉,高可及丈,人則躡梯上之兩足,後踏屋壁, 以胸前向壓住,兩手緊按長刃,向下裁切,此桑夾之 大者。南方切桑,惟用刀碪,不識此等桑具,故特歷說, 庶倣用之,以廣其利。
今人自三眠以後,食切葉二頓,即食帶枝全葉矣。
《附織紝圖譜》
編輯
王禎曰:「織紝婦人所親之事。《傳》曰:『一女不織,民有寒 者』。古謂庶士以下,各衣其夫,秋而成事,烝而獻功,𠎝 則有辟是也。凡紡絡經緯之有數,梭繀機杼之有法, 雖一絲之緒,一綜之交,各有倫敘,皆須積勤而得,累 工而至,日夜精思,不致差誤,然後乃成幅匹,如閨閫 之屬務之,不惟防閑驕逸,又使知其服被之所自,不」 敢易也。
絲籰
《絲籰圖說》
編輯
絲籰絡絲具也。《方言》曰:援兗、豫河濟之間又謂之轅。 《說文》曰:籰,收絲者也。或作從角間聲。今字從竹,又 從矍。竹器,從人持之矍矍然。此籰之義也。然必竅貫 以軸,乃適於用,為理絲之先具也
絡車圖
《絡車圖說》
編輯
絡車《方言》曰:「河濟之間,絡謂之給。」《說文》云:「車柎為柅。」 《易姤》曰:「繫於金柅。」《通俗文》曰:「張絲曰柅。」蓋以脫軠之 絲,張於柅上,上作懸鉤,引致緒端,逗於車上。其車之 制,必以細軸穿籰,措於車座兩柱之間。人既繩牽,軸 動,則籰隨軸轉,絲乃上籰。此北方絡絲車也。南人但 習掉籰取絲,終不若絡車安且速也。今宜通用。
經架圖
《經架圖說》
編輯
「經架」,牽絲具也。先排絲籰於下,上架橫竹列環,以引 眾緒,總於架前,經𥱼一人往來,挽而歸之紖軸,然後 授之機杼。
緯車圖
《緯車圖說》
編輯
《緯車方言》曰:趙魏之間謂之歷鹿車,東齊海岱之間 謂之道執,今又謂繀車。《通俗文》曰:「織纖謂之繀,受緯 曰莩。」其拊上立柱置輪,輪之上近以鐵條,中貫細筒, 乃周輪與筒繚環繩。右手掉綸,則筒隨輪轉,左手引 絲上筒,遂成絲繀,以充織緯
織機圖
此處缺少一幅插圖。請考慮協助將書中此處的圖片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以Imperial Encyclopaedia - Foods and Other Articles of Commerce - pic055.png、.jpg或.svg命名。 |
《織機圖說》
編輯
織機,織絲具也。按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儽祖始勤蠶 事,月大火而浴種,夫人副褘而躬桑,乃獻繭絲,遂稱 織紝之功,因之廣織,以給郊廟之服。見《路史》。《傅子》曰: 「舊機五十綜者五十躡,六十綜者六十躡。馬生者,天 下之名巧也,患其遺日喪巧,乃易以十二躡。」今紅女 繒惟用二躡,又為簡要。凡人之衣被於身者,皆其所 自出也。
梭圖
《梭圖說》
編輯
梭《通俗文》曰:「織,具也,所以行緯之莎。」
砧杵圖
《砧杵圖說》
編輯
砧杵,擣練具也。《東宮舊事》曰:「太子納妃,有石砧一枚, 又擣衣杵十。」《荊州記》曰:「秭歸縣有屈原宅女嬃廟,擣 衣石猶存。」蓋古之女子對立,各執一杵,上下搗練於 砧,其丁冬之聲,互相應答。今易作臥杵,對坐搗之,又 便且速,易成帛也。
《附纊絮圖譜》
編輯
王禎曰:「纊絮禦寒,古今所尚。然製造之法,南北互有 所長,故特總輯,庶知通用。今附於後。」
綿矩圖
《綿矩圖說》
編輯
綿矩,以木框方可尺餘,用張繭綿,是名綿矩。又有揉 竹而彎者,南方多用之。其綿外圓內空,謂之豬肚綿, 及有用大竹筒,謂之筒子綿。就可改作大綿,裝時未 免拖裂。北方大小用瓦,蓋所尚不同,各從其便。然用 木矩者,最為得法。酈善長《水經注》曰:房子城西出白 土,細滑如膏,可用濯綿。霜鮮雪耀,異於常綿。世俗言 房子之纊也,抑亦類蜀郡之錦得江津矣。今人張綿, 用藥使之膩白,亦其理也。但為利者因而作偽,反害其真,不若不用之為愈。因及之,以為世戒。
絮車圖
《絮車圖說》
編輯
絮車,構木作架,上控鉤繩,滑車下置煮繭湯甕。絮者, 掣繩上轉,滑車下徹,甕內鉤繭,出沒灰湯,漸成絮段, 《莊子》所謂「洴澼絖」者。古者纊、絮、綿一也,今以精者為 綿,粗者為絮。因蠶家退繭造絮,故有此車煮之法,常 民藉以禦寒,次於綿也。彼有搗繭為胎,謂之牽縭者, 較之車煮,工拙懸絕矣。
撚綿軸圖
《撚綿軸圖說》
編輯
撚綿軸,製作小碢,或木或石,上插細軸,先用叉頭掛 綿上軸懸之。撚作綿絲,即為紬縷,可代紡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