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卷15
元和郡縣志 卷十五 |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五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二〉
晉州〈平陽望〉
〈開元户六萬八百五十三 郷一百四十八元和户六千五百六十七 郷五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即堯舜禹所都平陽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時屬韓後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又屬趙在秦為河東郡地也今州即漢河東郡之平陽縣也永嘉之亂劉元海僭號稱漢建都于此前趙録曰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元海曰蒲子﨑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昔都願陛下都之于是遷都平陽後魏太武帝于此置東雍州孝明帝改為唐州尋又改為晉州因晉國以為名也髙齊武城帝于此置行臺周武帝平齊置晉州總管義旗初建改為平陽郡武徳元年罷郡置晉州三年為總管府四年為都督府貞觀六年廢府復為晉州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二十四里〉
〈東至潞州三百九十里東南至澤州四百一十里〉
〈西至慈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燭賦 布 麻〉
管縣九
臨汾 襄陵 神山 岳陽 洪洞 霍邑趙城 汾西 冀氏
臨汾縣〈望郭下〉
本漢平陽縣屬河東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隋開皇元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
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名姑射山在縣西八里平水出焉尚書曰壺口治梁及岐
潏水今名三交水東自襄陵縣界流入
堯廟在縣東八里汾水東
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武徳元年敕置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鬱俯枕清流實晉之勝境也
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
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聰元海第四子也
襄陵縣〈緊西北至州二十六里〉
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髙齊省周平齊自臨汾縣移禽昌縣于今理屬晉州隋大業二年改禽昌為襄陵取漢舊名也縣東南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連昌以置縣故也
浮山在縣東南七里
潏水在縣北十五里
黒水經縣北二十五里
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
神山縣〈中西至州七十八里〉
本漢襄陵縣地也武徳二年僕射裴寂奏分襄陵縣置浮山縣屬晉州因山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見又改為神山縣焉
黒山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黒水出焉
羊角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武徳三年見神于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聖理一千年其年敕遣通事舎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
岳陽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榖逺縣地後魏孝莊帝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二年改為岳陽縣因山為名義旗初建屬平陽郡武徳元年罷郡改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里
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周迴四十里
東池堡在縣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見貯義倉北面絶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迴二里
洪洞縣〈望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楊縣即春秋時楊侯國也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肸漢以為縣屬河東郡魏置平陽郡楊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義旗初建改為洪洞縣因縣北故洪洞鎮為名也
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事具霍邑縣
汾水自趙城縣東流入
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城也姚最序行記曰周建徳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複控據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即此也禽昌故縣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連昌置因以名焉
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霍邑縣〈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彘縣也屬河東郡因彘水為名即周厲王所奔之邑後漢順帝改為永安縣屬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晉州因霍山為名隋末喪亂武牙郎將宋老生屯兵于此義師之至也老生陳兵據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當東南傍山取路我當助帝破之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髙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負我耶于是進師去城十餘里老生戰敗劉𢎞基斬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徳元年廢郡復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又隸晉州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禹貢曰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鄭𤣥注曰今河東彘縣霍太山是也
呂坂在縣西南十里有呂鄉晉大夫呂甥之邑也呂州取名于此
汾水經縣西二里
彘水出霍山經縣南一里
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以破宋老生于此置寺
周厲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趙城縣〈上南至州九十五里〉
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漢迄晉不改〈案後汾西縣志云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此云自漢迄晉不改有脫誤〉後魏太武帝廢趙城縣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徳元年廢郡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屬晉州汾水出縣西四里
霍山廟在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敕令修理
汾西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彘縣地屬河東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髙齊又于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徳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
汾水在縣東三十五里
冀氏縣〈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
本漢猗氏縣地也屬上黨郡〈猗音居義反〉至晉省後魏莊帝于猗氏城南置冀氏縣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
沁水在縣東一里
慈州〈文城下〉
〈開元户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五 鄉三十元和户一千八百七十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晉之屈邑獻公夷吾所居也左傳曰驪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闗嬖五使言于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無主乃使重耳居蒲夷吾居屈注曰二屈今平陽郡北屈縣也左傳屈産之乗亦此地秦兼天下縣屬河東郡漢北屈縣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北屈縣南二十一里置定陽郡即今州理是也隋開皇元年改定陽郡為文城郡貞觀八年改為慈州州内有慈烏戍因以為名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七百二十五里〉
〈東南至絳州太平縣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晉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絳州二百四十里西至龍門縣一百八十里〉
〈正西至黄河六十五里西北至丹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隰州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蠟 白密賦 布 麻〉
管縣五
吉昌 文城 昌寧 仵城 呂香
吉昌縣〈中郭下〉
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今州置定陽郡并置定陽縣會有河西定陽胡人渡河居于此因以為名隋開皇十八年改定陽縣為吉昌縣貞觀八年改置慈州縣依舊屬焉
壺口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風山在縣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未嘗暫止當其衝略不生草故以風為名
黄河北去縣六十里
姚襄城在縣西五十二里本姚襄所築其城西臨黄河控帶龍門孟門之險周齊交爭之地齊後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于此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其碑見存齊氏又于此城置鎮隋開皇廢武徳二年又置鎮九年廢城髙二丈周迴五里
文城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五里〉
本漢北屈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此置斤城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斤城縣為文城縣
孟門山俗名石槽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淮南子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水經注曰風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門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黄河之巨扼今按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東流懸注七十餘尺
文城故城在縣北三十里故老曰此城晉文公為公子時避驪姬之難從蒲奔狄因築此城人遂呼為文城昌寧縣〈中西北至州五十里〉
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分臨汾縣置太平縣孝文帝又分太平縣置昌寧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元年改屬耿州十八年又屬汾州大業二年改汾州為文城郡縣仍隸焉貞觀八年改為慈州縣又屬焉兩乳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有兩岫望如乳形因以為名
黄河北去縣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為之東北兩面據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黄河懸崖絶壁百餘尺其西南角即龍門之上口也以城在髙嶺非倚梯不得上因以為名城中有禹廟後魏孝文帝西廵至此立碑碑今見在
禹廟在縣西南一百五里龍門東岸上其碑是後魏孝文帝所立
晉荀息墓在縣東北六十里
仵城縣〈中下西南至州五十八里〉
本漢北屈縣地屬河東郡後魏于此置仵城郡領京軍縣孝文帝改京軍縣為仵城縣隋開皇三年廢仵城郡改屬文城郡皇朝改屬慈州
石門山在縣北六十里
拓定故城在縣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髙齊境因以為名隋廢
呂香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臨汾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于此置邢軍縣屬仵城郡孝文帝改為平昌縣隋開皇十六年省平昌入仵城縣義寧元年于此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為呂香縣因舊呂香鎮為名屬慈州
馬頭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形如馬首因以為名横嶺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隰州〈大寧下〉
〈開元户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三 鄉四十八元和户二萬三千三百四十九 鄉二十四〉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七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在漢為蒲子縣屬河東郡後魏初屬仵城郡孝文改蒲子為長壽縣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周宣帝大象元年于今州東百步置龍泉郡隋開皇五年改為隰州大業三年又改為龍泉郡武徳元年又為隰州爾雅曰下濕曰隰以州帶泉泊下濕故以隰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取慈州路至上都八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八百八十里〉
〈東南至晉州汾西縣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河中府六百里〉
〈南至河一百四十里西至延州三百六十里〉
〈北至石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汾州二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 白蜜 麝香 胡女布賦 布 麻〉
管縣六
隰川 蒲 大寧 温泉 永和 石樓
隰川縣〈中郭下〉
本漢蒲子縣地也屬河東郡魏少帝分河東置平陽郡蒲子縣屬焉劉元海僭號稱漢初理于蒲子後徙平陽又于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屬焉周宣帝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隰川縣南有龍泉下濕因以為名屬隰州
蒲水源出縣東北石樓山
黄櫨水出縣東北黄櫨谷
故横城在縣南三十五里隋仁壽四年楊諒作逆遣偽將呉子通屯兵築城于此横絶蒲州道因以為名蒲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蒲子縣地後魏于此置石城縣後廢周宣帝于石城故城置蒲子縣因漢蒲子縣為名也屬定陽郡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大業二年改為蒲縣
五秃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少草木故名五秃周迴七十七里
常安原在縣西南四十里東西廣四十里南北長二十里
仵城故城在縣西南六十三里後魏仵城郡也
大寧縣〈中東北至州八十六里〉
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于此置仵城縣尋廢周武帝又于廢縣西三里置大寧縣屬南汾州隋大業二年省武徳二年于此置中州復置大寧縣以屬焉貞觀元年廢中州以縣屬隰州
孔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穴如車輪三所東西相去名二丈其深不測因以名
黄河北去縣六十八里
蒲水一名斤水去縣六十步
浮圖鎮齊河清四年築隋移大寧縣理此即今縣理是也
温泉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土軍縣地也後魏于土軍故縣東七十里置新城縣屬吐京郡太武改為嶺東縣孝文帝改為新城縣武徳三年于縣東南四十里置北温州及温泉縣因縣南温泉為名貞觀元年省北温州及新城縣以温泉縣屬隰州
逺望山一名可寒堆在縣西七十里髙五里周迴七十五里
西陽泉源出縣東北去縣十里
永和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狐讘〈之涉反〉縣屬河東郡後漢省魏初復置狐讘縣屬河東郡魏廢髙齊後主于其城置永和鎮周宣帝廢鎮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屬汾州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十八年改臨河為永和縣以縣西永和闗為名也樓山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黄河東去縣六十里
狐讘故縣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石樓縣〈中下東至州九十里〉
本漢土軍縣也屬西河郡晉省後魏孝文帝于此城置吐京郡即漢土軍縣葢胡俗音訛以軍為京也隋開皇五年又以吐京屬隰州十八年改吐京為石樓縣因縣東石樓山為名也
石樓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水經注曰蒲水出石樓山黄河東去縣九十九里
龍泉水出縣東南去縣十里山下牧馬多産名駒故得龍泉之號
縣理城漢土軍城也其城圓而不方故謂之團城
元和郡縣志卷十五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