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060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五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六十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六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六十卷目錄

 象部彙考

  象圖

  爾雅釋地

  禮緯含文嘉

  春秋緯運斗樞

  山海經南山經 中山經

  宋書符瑞志

  酉陽雜俎象六則

  嶺表錄異記象膽

  北戶錄象鼻炙

  桂海獸志象牙

  埤雅

  爾雅翼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氣味 主治 發明 肉氣味 主治 發明 膽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睛主治 皮主治 發明 骨主治 附方

 象部藝文一

  象贊           晉郭璞

  象耕鳥耘辨       唐陸龜蒙

  放馴象賦         獨孤授

  放馴象賦        獨孤良器

  越人獻馴象賦        杜洩

  越人獻馴象賦        闕名

  象賦           宋吳淑

 象部藝文二

  象            唐李嶠

 象部紀事

 象部雜錄

 象部外編

禽蟲典第六十卷

象部彙考

编辑

釋名

伽那。北戶錄

象圖

象圖

《爾雅》

编辑

《釋地》

编辑

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

象牙骨。

《禮緯》

编辑

《含文嘉》

编辑

《神靈滋液》。「百寶為用」,則「白象至。」

《春秋緯》

编辑

《運斗樞》

编辑

《瑤光之星》,散而為象。

《山海經》

编辑

《南山經》

编辑

《禱過之山》,其下多象。

《中山經》

编辑

岷山,其獸多犀象。

《鬲山》,其獸多犀象。

《宋書》

编辑

《符瑞志》

编辑

《白象》者,人君自養有節則至。

《酉陽雜俎》

编辑

《象六則》

编辑

《象》,舊說:「象性久識,見其子皮必泣。」

《釋氏書》言「象六牙」,牙生理必因雷聲。

又言:「龍象六十歲,骨方足,今荊地象,色黑,兩牙,江豬 也。」

象膽隨四時在四腿,春在前左,夏在前右,如龜無定 體也。鼻端有爪,可拾針。肉有十二般,唯鼻是其本肉陶貞白言,夏月合藥,宜置象牙於旁。合丹竈,以象牙 夾竈,得雷聲乃能發光。南人言象妬,惡犬聲。獵者裹 糧,登高樹,搆巢伺之,有群象過,則為犬聲,悉舉鼻吼 叫,循守不復去,或經五六日,困倒其下,因潛殺之。耳 後有穴。薄如鼓皮。一刺而斃。胸前小橫骨灰之酒服。 令人能浮水出沒。食其肉。令人體重。

《古訓》言象,孕五歲始生。

《嶺表錄異記》

编辑

象膽

编辑

廣之屬郡潮循州多野象,牙小而紅,最堪為笏。潮循 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云「肥脆堪作炙。」或云:「象肉有 十二膽,不附於肝,每月轉在諸肉,假令此月建寅,即 膽在尻肉上。」楚、越之間,象皆青黑,惟西方拂林、大食 國即多白象。余有親舊曾奉使雲南,見彼中豪族各 家養象,負重致遠,若中夏之畜牛馬也。

《北戶錄》

编辑

象鼻炙

编辑

廣之屬城、循州、雷州皆產黑象,牙小而紅,土人捕之, 爭食其鼻,云肥脆堪為炙。愚按象有十二肉,陳藏器 云:「惟鼻是其本肉,諸即雜肉。」梁翔法師云:「象一名伽 那。」

《桂海獸志》

编辑

象牙

编辑

象,出交趾山谷,惟雄者則兩牙。《佛書》云「四牙」,又云「六 牙。」今無有。

《埤雅》

编辑

象,南越大獸,長鼻牙望前如後,三年一乳,行孕肉兼 十牛,命在其鼻。其所食物,皆以鼻取之。蓋獸之象以 鼻致用而不以口,天之象以氣致用而不以言,故天 之象與獸之象同字。且今服馴巨象,以小斧刃斲之, 其金瘡見星月即合。又若與垂象宜應其理,抑有不 可得而推者。舊說象之所在,其土必豐。又云:象性久 識,能浮水出沒,體具十二肖肉,唯鼻是其本肉。膽不 附肝,隨月轉在諸肉,假令正月建寅,即膽在其虎肉。 鼻端有小爪,可以拾針。或曰:膽隨四時在足,春在前 膊左,夏在前膊右,如龜無定體也。其牙生花,必因雷 聲,故古者以為器飾。《左傳》曰:「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字說》曰:「象齒感雷,莫之為,而文生天」,象亦感氣,莫之 為而文生人。於象齒也,服而象焉,於天象也,象而服 焉,像象之也。《周官》:「玉路以祀,象路以朝。」玉,仁也;象,義 也。仁者人也,義者道也,故象路一名道車。弁師掌皮 弁,會五采,義綦象邸,玉綦以況基德。而象邸即莊周 所謂託宿於義者也。《詩》曰:「佩其象揥。」正言象揥者,明 有義也,以駮其君,褊急趨利,無德以將之。《袁子》曰:「虎 頭高峙,貉頭尖銳,鹿頭側長,犀頭高廣。」

《爾雅翼》

编辑

象南方獸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象長鼻牙,南越 之大獸。獸之最大者,形體特詭。或曰身有百獸,肉皆 自有分段,惟鼻是其本肉。鼻肉為炙,肥脆,少類豬而 含滑。《呂氏春秋》曰:「肉之美者,髦象之約。」三歲一乳,其 身倍數牛,而目不踰豕。鼻長七尺,大如臂,所食物,皆 以鼻取之。或食芻,必再三整齊乃食,能別道之虛實, 稍虛輒不肯過。故晉時,帝行則以象車導引,以試橋 梁。故象難獲者,以其陷阱不能試也。其鼻端有爪形, 得之可以拾針若磁石。肉有甘。音入屬。其膽不附肝,隨 身轉諸肉中。正月建寅,在虎肉上之類。其牙長一尺, 每雷震必倉卒間似花暴出,逡巡隱沒。《仙方》合丹,忌 雷震驚,以象牙夾丹竈,得雷聲乃能發光。其齒歲脫, 猶愛惜,掘地藏之,削木為偽齒,潛往易之,覺則不藏 故處。馴者教能拜起周章從人意,聽言則跪。古者軍 旅有象,以其牙足恃身毒。國人乘象以戰。王尋等圍 昆陽,亦驅虎豹犀象之屬。楚昭王奔隨,使子期執燧 象以奔吳師。蓋周有服不氏,掌養猛獸,而阜蕃教擾 之,古者軍旅皆有猛獸為備,顧後世不能擾而用之 爾。燧象者,繫燧於象尾,視敵所嚮而縱之。象迫於火, 肆其力,奔突以犯吳師。齊田單之火牛,其遺意也。象 性妬有別,不畜淫子。嶺南群象,行人不畏,尤畏孤象。 蓋孤象是象中之敗,群者無所容,無所發其怒,故尤 可畏。按世言物象蓋於象,凡有數義。夫物之形,有首 有尾。若象者望頭如尾,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 後,有混成之象。一曰象,感雷而齒又生,有象焉。一曰 象,有進止威儀之象,浮屠取之。一曰斧象者,見星月 而沒,亦合於天象。如韓非以為世人不識生象,見死 象,而髣象之耳。蓋象之合於物象,不一而足也。《春秋 運斗樞》曰:「瑤光之精散為象。」南蕃船上多以象皮鞔 鼓。鼓長頭尖,狀如棗核,謂之檳榔鼓。

《本草綱目》

编辑

《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許慎《說文》云:象字篆文。象耳牙鼻足之形王安石《字說》云:象牙感雷而文生,天象感氣而文生。 故天象亦用此字。《南越志》云:象聞雷聲,則牙花暴出, 逡巡復沒。古語云:「犀因望月文生角;象為聞雷花發 牙。」

《集解》

编辑

蘇頌曰:「《爾雅》云:『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今多 出交趾、潮、循諸州。彼人捕得,爭食其肉,云肥堪作炙』。」 陳藏器云:「象具十二生肖,肉各有分段,惟鼻是其本 肉,炙食糟食更美。世傳荊蠻山中亦有野象,然楚、粵 之象皆青黑,惟西方拂菻、大食諸國乃多白象。」樊綽 《雲南記》皆言其事。

李時珍曰:「象出交、廣、雲南及西域諸國,野象多至成 群,番人皆畜以服重,酋長則飾而乘之。有灰白二色, 形體擁腫,面目醜陋。大者身長丈餘,高稱之,肉倍數 牛。目纔若豕,四足如柱,無指而有爪甲。行則先移左 足,臥則以臂著地。其頭不能俯,其頸不能回,其耳下 躲,其鼻下垂至地。鼻端甚深,可以開合,中有小肉爪」 能拾針芥。食物飲水皆以鼻捲入口。一身之力皆在 於鼻,故傷之則死。耳後有穴,薄如鼓皮,刺之亦死。口 內有食齒,兩吻出,兩牙夾鼻。雄者長六七尺,雌者纔 尺餘。耳交,牝則在水中以胸相貼,與諸獸不同。許慎 云:「三年一乳。」《古訓》云:「五歲始產,六十年骨方足。」其性 能久識,嗜芻豆、甘蔗與酒,而畏煙火、獅子、巴蛇。南人 殺野象,多設機穽以陷之,或埋象鞋於路,以貫其足。 捕生象,則以雌象為媒而誘獲之,飼而狎之,久則漸 解。人言。使象奴牧之,制之以鉤,左右前卻,罔不如命 也。其皮可作甲鞔鼓濕時,切條可貫器物。

甄權曰:「西域重象牙,用飾床座,中國貴之,以為笏。象 每蛻牙,自埋藏之,崑崙諸國人以木牙潛易取焉。」《日 華》曰:「象蹄底似犀,可作帶。」

氣味

编辑

甘寒無毒。

主治

编辑

《開寶》曰:「諸鐵及雜物入肉,刮牙屑和水敷之,立出。治 癇病。刮齒屑炒黃研末,飲服。」

蘇頌曰:「諸物刺咽中,磨水服之,亦出舊梳屑尤佳。」 李時珍曰:「主風癇驚悸,一切邪魅精物。熱疾骨蒸及 諸瘡,並宜生屑入藥。」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世人知然犀可見水怪,而不知沈象可驅 水怪。按《周禮》:『壺涿氏掌水蟲,欲殺其神者,以橭木貫 象齒而沈之,則其神死而淵為陵』。註云:『橭木,山榆也。 以象齒作十字,貫於木而沈之,則龍、罔、象之類死也』。」 乂按:陶貞白云:「凡夏月合藥,宜置象牙於傍。合丹竈, 以象牙夾竈,得雷聲乃能發光。」觀此,則象之辟邪,又 不止於驅怪而已。宜乎其能治心肝驚癇、迷惑邪魅 之疾也。而昔人罕解。用之何哉。

肉氣味

编辑

甘淡平無毒。

主治

编辑

《開寶》曰:「燒灰和油,塗禿瘡。多食令人體重。」

《日華》曰:「生煮汁服,治小便不通。燒灰飲服,治小便多。」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按:《呂氏春秋》云:「肉之美者,旄象之約。」又《爾 雅翼》云:「象肉肥脆,少類豬肉,味淡而含滑。」則其通小 便者,亦淡滲滑竅之義。燒之則從火化,故又能縮小 便也。

膽修治

编辑

《雷斆》曰:「凡使,勿用雜膽,其象膽乾了,上有青竹,文斑 光膩,其味微帶甘。入藥勿便和眾藥,須先擣成粉,乃 和眾藥。」

氣味

编辑

苦寒微毒。

主治

编辑

《日華》曰:「明目,治疳。」

《海藥》曰:「治瘡腫,以水化塗之。治口臭,以綿裹少許貼 齒根,平旦漱去,數度即瘥。」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象膽明目,能去塵膜也,與熊膽同功。《雷斆 炮炙論》云:「象膽揮粘」是矣。

睛主治

编辑

陳藏器曰:「目疾,和人乳滴目中。」

皮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象肉壅腫。人以斧刃刺之。半日即合。故近 時治金瘡不合者。用其皮灰。

骨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解毒。」

附方

编辑

小便不通脹急者,象牙生煎服之。救急方小便過多,象牙燒灰,飲服之。總錄

痘疹不收:象牙屑、銅銚炒黃紅色為末,每服七八分 或一錢,白水下。王氏痘疹方

諸獸骨鯁象牙,磨水吞之。永類方

骨刺入肉:象牙刮末,以水煮白梅肉調塗,自軟。簡要濟眾 鍼箭入肉:象牙刮末,水和敷之,即出也。

內障目翳如偃月,或如棗花。用象膽半兩,鯉魚膽七 枚,熊膽一分,牛膽半兩,麝香一分,石決明末一兩,為 末,糊丸菉豆大,每茶下十丸,日二。總錄

象骨散:「治脾胃虛弱,水穀不消,噫氣吞酸,吐食,霍亂, 泄瀉膿血,臍腹疼痛,裡急頻併,不思飲食諸證。」用象 骨四兩炒、肉豆蔻炮、枳殼炒各一兩、訶子肉炮、甘草 各二兩、乾薑半兩炮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 八分,和滓熱服,食前,日三次。宣明方

象部藝文一

编辑

《象贊》
晉·郭璞

编辑

象實魁梧,體巨貌詭。肉兼十牛,目不踰豕。望頭如尾, 動若丘徙。

《象耕鳥耘辨》
唐·陸龜蒙

编辑

世謂舜之在下也,田於歷山,象為之耕,鳥為之耘,聖 德感召也如是。余曰:斯異術也,何聖德歟?孔子敘《書》 於舜曰:「濬哲文明」,聖德止於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 云乎?然象耕鳥耘之說,吾得於農家,請試辨之。吾觀 耕者行端而徐起,撥欲深,獸之形。魁者無出於象,行 必端,履必深,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舉手務 疾而畏晚;鳥之啄食,務疾而畏奪法。其疾畏,故曰鳥 耘。試禹之績大成,而後薦之於天,其為端且深,非得 於象耕乎?去四凶,恐害於政,其為疾且畏,非得於鳥 耘乎?不然,則雷澤之漁,河濱之陶,竟一無感召,何也? 豈聖德有時而不德耶?《孟子》曰:「堯舜與人同耳。」而好 事者飾張以就其怪,非聖人之意也。吾病其說之近 於異端,敺使合於道,人其從我乎?雖不從,吾亦不能 變其說。

《放馴象賦》以珍異禽獸無育家國為韻
獨孤授

编辑

「彼炎荒兮,王國是賓;此馴象兮,越俗所珍。」化之式孚, 則必受其來獻;物或違性,所用感於至仁。吾君於是 詔掌獸之官,諭如天之意。惟越獻象,不遠而致,推己 於物,曾何以異?徒見弭雄姿而屈猛志,安知不懷其 土而感其類。揆夫國用,芻豢之費則多;許以方來,道 途之勤亦至。與其紲之而厚養,孰若縱之而自遂。且 彼集於禁林,我則有五色九苞之禽;在於靈囿,我則 有雙骼共觝之獸。何必致遠物於外區,崇偉觀於皇 都。是用返諸林邑之野,歸爾梁山之隅。時在偃兵,豈 嬰乎燧尾;上惟賤賄,寧恤乎焚軀。非同委棄,罔或踟 躕。知拜跪兮則有,謝渥恩兮豈無。復得顧侶求群,跨 川登陸,食豐草以垂鼻,出平林而瞪目。逍遙乎存存 之鄉,保守乎生生之福。懷仁初就於牽掣,順理竟資 於亭育。游乎水同反身之龜,處乎山異放麑之鹿。大 道茲始,淳風不遐,感以和樂,亦參乎百獸率舞;驅之 仁壽,寧阻乎四海為家。奚必充帝庭之實,駕鼓吹之 車,然後可以為國華者哉。由是聖心孚於下國,物靡 不獲其所,化乃允臻其極。放一獸而庶類知歸,遂四 方而萬代作則。彼周驅犀象,漢放駿馬,未可論功而 校德。

《放馴象賦》以珍異禽獸無育家國為韻
獨孤良器

编辑

皇上御寶曆之惟新,闡乾符,發坤珍。德被華夷,敷雲 雨之廣澤;恩及飛走,含天地之全仁。乃卻走馬以反 素,斥馴象而不異。非耳目之可役,同寶玉之遐棄。放 之於無人之境,歸之於不毛之地。或群或友,伊飲齕 之無虞;載寢載興,信生成之自遂。解網之惠無聞,放 麑之仁克類。然後以儒為林,毓賢哲以為禽;以道為 囿,利忠良以為獸,亮功格於人神德齊於宇宙。是由 化與澤俱,仁與道符,賢為其寶,太康之訓不作獸用 不擾,虞人之箴遂無。徇物之情允著,好生之德式孚, 可以順天然,可以遂亭育。既絕燧尾之患,不虞焚身 之戮,去狂顧於人寰,徇野心於林麓。伊昔漢氏,惟其 晉家,焚雉頭之裘於前殿,卻千里之馬於後車,猶自 《颺休》垂美,有聞無譁。況我一人,溫恭允塞,本忽之而 勿營,非欲之而復抑,往籍之所未睹,前王之所不克, 誠可以懷四夷,柔萬國者也。

《越人獻馴象賦》以辭林邑望國門為韻
杜洩

编辑

惟彼馴象,產乎南夷。其形大也,因地而受氣;其性順 也,從心之所資。食豐草於幽巖之麓,飲清流於長江 之湄。不忌於人,如得其時;推誠於物,任以縶維。此吾 王之化被也。故遠人得而獻之。中心搖搖,其道遲遲。 左顧右盼,知出群之已遠;廣思遐想,與草澤而長辭。 修途是尋,疊嶂嶇嶔。或行於陸,但隨山而上下;或載於舟,距涉江之淺深。既濟水以次水,復出林而入林。 所過之邦,徒觀其骯髒之貌;所遇之眾,豈識其謙柔 之心。荒徼已違,王畿斯入。聞之者遐邇必至,睹之者 士女咸集。人不知其故,皆愕然而立。或告之曰:「所馭 之者越人,所出處者林邑。近之可仰,遠之可望。銓衡 不能舉其體,丹青足以圖其狀。揣輕」重者,我有倉舒 之智;高思柔服也,我有周公之德。王以之馳三軍,比 矛戟而齊鋒;以之和六氣,與《簫韶》而俱唱。稽其來也, 自南徂北。嘉彼所獻,充我王國。食以筐筥,牽以徽纆。 將致貢於昆夷,亦率職於邛僰。斯之為義,可得而論。 性之馴良,表邊夷之向化;體之固實,揣中夏之所尊。 以君好生之故,我身必壽;以君賤貨之故,我齒斯存。 豈克耕於野,輸眾人之力;曷如我入貢,霑萬乘之恩。 雖自慚於陋質,永願在乎王門。

《越人獻馴象賦》以辭林邑望國門為韻
闕名

编辑

「倬彼馴象,毛群所推。特稟靈於荒徼,思入貢於昌期。 豈不以獻我令辰,自林邑而來者,稽諸舊史,在成康 而紀之。」一則識王者之無外,一則見遐方之不遺。苟 形瓌之足偉,孰路遠之云辭。於是出豐草,去長林。殊 狒狒之被格,異猩猩之就擒。厲其容也,故獸伏我力; 和其性也,故人知我心。作蠻方之貢,為上國之琛。萬 國標奇,名已馳於魏闕;千年表慶,價實越於南金。況 乘之便習,或訛或立,動高足以巍峨,引修鼻而噓吸, 塵隨蹤而忽起,水將飲而迴入,牙櫛比而槮槮,眼星 飜而熠熠。中黃雖勇,力不能加,倉舒信奇,知之莫及。 服我后之早棧,光我唐之城邑,驅之則百獸風馳,翫 之則萬夫雲集,故其威容足尚,筋力殊壯。輪囷而重 若旄丘,贔屭而高如巨防。執燧奔戰,牽鉤委貺。遇之 者或驚駭而反行,覘之者或披靡而遙望。何斯象之 剛克,兼美義之不忒。懼有齒而焚軀,故全身而利國。 縱使牛能任重,馬有報德,徒久困於輪轅,又每傷於 銜勒。豈如我邈自遠藩,來朝至尊。辭桂林之小郡,入 閶闔之通門。負名聞之藉藉,守馴擾以存誠。幸投之 於芻槁,豈敢昧於君恩。

《象賦》
宋·吳淑

编辑

「南方之美者,梁山之犀象焉。周澄上言,可洗之而療 疾;倉舒有智,亦秤之而刻船。」則有束刃於鼻,繫燧於 尾,雖質大於牛,而目不踰豕。初一乳而三年,卒焚身 而以齒。若乃放於荊山之陽,養之皋澤之中,雖稟精 於瑤光,終見制於越童。至若出伊水之長洲,生乾陀 之異域,膽隨月轉,鼻為口役,遇師子而必奔,顧脫牙 而尚惜。見皮而泣,爭鼻而食。臨刑既聞於泣血,喪雌 亦致於《連洏》。出九真與日南,耕蒼梧及會稽。入彼夢 思,既見災於張茂;俾之率舞,亦歸功於賀齊。

象部藝文二

编辑

《象》
唐·李嶠

编辑

鬱林開郡畢,維揚作貢初。萬雅方演夢,惠子正焚書。 執燧奔吳戰,量舟入魏墟。六牙行致遠,千葉奉高居。

象部紀事

编辑

《帝王世紀》:「舜葬蒼梧下,有群象常為之耕。」又云:「禹葬 會稽祠下,群象耕田。」

《史記微子世家》:「紂始為象箸,箕子歎曰:彼為象箸,必 為玉桮,為桮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 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

《周禮秋官》:「涿壺氏掌除水蟲,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 午貫象齒而沈之,則其神死,淵為陵。」訂義鄭鍔曰:「橭,山 榆也。象齒,象之牙也,取山榆之牡者,十字交午貫穿 象牙,以沈乎水中,則可以殺水蟲之神。」賈氏曰:「以橭 為幹,穿孔,以象牙從橫貫之,為十字。」

《左傳定公四年》:「吳敗楚師,五戰及郢。己卯,楚子取其 妹季羋,畀我以出涉睢,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 象以奔吳師。」燒火燧繫象尾,使赴吳,師驚,卻之。 《漢書武帝本紀》:「元狩二年夏,南越獻馴象。」應劭曰: 「馴者,教能拜起周章,從人意也。」

《銷夏》漢武帝起神屋,以白珠為簾箔,玳瑁押之,象牙 為蔑,風至則鳴珩瑀。

《萬歲曆》:「成帝咸康六年,林邑王獻象一,知跪拜。」 《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為火龍。」

《漢書大宛傳》:「身毒國,其人乘象以戰。」

《後漢書天文志》:「王莽使司徒王尋、司空王邑將諸郡 兵出關東,牽從群象虎狼猛獸,放之道路,以示富強, 用怖山東。」

《光武本紀》:「王莽徵天下能為兵法者,有長人巨無霸, 驅虎豹犀象以助威武。」

《和帝本紀》:永元六年「春正月,永昌徼外夷遣使譯獻犀、牛、大象。」

《桓帝本紀》,「延熹五年夏四月,驚馬逸,象突入宮殿。」 《獻帝本紀》,「建安七年夏五月,于闐國獻馴象。」《馴象》 謂隨人意也。

《魏志鄧哀王沖傳》:「『沖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 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 知其斤重,訪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 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 祖大悅,即施行焉。」

《拾遺記》:「任城王彰,武帝之子也。時南越獻白象,彰手 頓其鼻,象伏不動。」

《吳志賀齊傳》:「齊被命詣所在,及當還郡,權出祖道,作 樂舞象,賜齊軿車駿馬。」

《外國傳》:「扶南王盤況,少而雄傑,聞山林有大象,輒生 捕取殺之,習乘騎。諸國聞而伏之。」

《江表傳》:「魏文帝遣使於吳求象牙,群臣以非禮,欲不 與,孫權敕付之。」

蜀將諸葛亮討賊還成都,孫權遣使勞問之,送馴象 二頭於劉禪。

《博物志》:「昔日南貢四象,各有雌雄,其一雄死於九真, 乃至南海百有餘日,其雌塗土著身,不飲食莝草。長 史問其所以,聞之輒流涕。」

《晉書穆帝本紀》:升平元年,扶南天竺旃檀獻馴象。詔 曰:「昔先帝以殊方異獸或為人患,禁之。今及其未至, 可令還本土。」

《晉諸公讚》曰:晉時,南越致馴象於皋澤中養之,為作 車,黃門鼓吹數十人,令越人騎之。每正朝大會,皆入 充庭。帝行則以象車導引,以試橋梁。後象以鼻擊害 人,有司啟之而殺象,象泣血流地,不敢動。自後朝議 以象無益於事,悉送還越。

《拾遺記》:「旃塗國獻鳳雛,載以瑤華之車,飾以五色之 玉,駕以赤象,至於京師。」

《異苑》:晉會稽張茂,字偉康,嘗夢得大象,以問萬雅,雅 曰:「君當為大郡守,而不能善終。大象者,大獸也,取諸 其音,獸者守也,故為大郡。然象以齒焚其身,後必為 人所殺。」茂永昌中為吳興太守,值王敦問鼎,執正不 移,敦遣沈充殺之,而取其郡。

《宋書沈攸之傳》:「攸之為荊州刺史時,有象三頭,至江 陵城北數里,攸之自出格殺之。」

《符瑞志》:「宋文帝元嘉元年十二月丙辰,白象見零陵 洮陽。」

元嘉六年三月丁亥白象見安成安復江州刺史南 譙王義宣以聞。

《宗愨傳》:「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愨自奮請行。義恭舉 愨有膽勇,乃除震武將軍,為安西參軍,蕭景憲軍副, 隨交州刺史檀和之圍區粟城,林邑遣將范毗沙達 來救區粟,和之遣偏軍拒之,為賊所敗,又遣愨。愨乃 分軍為數道,偃旗潛進,討破之,拔區粟,入象浦。林邑 王范陽邁傾國來拒,以具裝被象,前後無際,士卒不」 能當,愨曰:「吾聞獅子威服百獸。」乃製其形,與象相禦, 象果驚奔,眾因潰散,遂克林邑。

《五行志》:「宋順帝昇明元年,象三頭渡蔡洲,暴稻穀及 園野。」

《異苑》:「始興郡陽山縣有人耕田,忽遇一象,以鼻卷之, 遙入深山,見一象腳有巨刺,此人牽挽得出,病者即 起,相與躅陸,狀若歡喜。前象復載人就一污濕地,以 鼻掘出數條長牙,送還本處,彼境田稼常為象所困, 其象俗呼為大客,因語云:『我田稼在此,屢為大客所 犯,若念我者,勿復見侵。便見躑躅如有馴解。於是一』」 家業田絕無其患。

《南齊書祥瑞志》:「永明十一年,白象九頭,見武昌。」 《梁書臧質傳》:「中大通五年二月,高祖幸同泰寺,開講, 設四部大會,眾數萬人。南越所獻馴象,忽於眾中狂 逸,乘轝羽衛,及會皆駭散,惟質與散騎郎裴之禮嶷 然自若,高祖甚嘉焉。」

《南史林邑國傳》:「其王者出則乘象,國不設刑法,有罪 者使象蹋殺之。」

《魏書靈徵志》:「天平四年八月,有巨象至於南兗州。碭 郡民陳天愛以告,送京師,大赦,改元。王者自養有節 則至。」

《高宗本紀》:「和平元年冬十月,居常王獻馴象三十有 一。」

乾陁國,傳在烏萇西,本名業波,為嚈噠所破,因改焉。 其王本是敕勒,臨國民二世矣。好征戰,與罽賓鬥,三 年不罷,人怨苦之。有鬥象七百頭,十人乘一象,皆執 兵仗,象鼻縛刀以戰。

《洛陽伽藍記》:「永橋南道東,有白象、獅子二坊。白象者, 永平二年乾羅國胡王所獻,背施五彩屏風,七寶坐 床,容數人,真是異物,常養象於乘黃。曹象嘗壞屋敗 牆,走出於外,逢樹即拔,遇牆亦倒,百姓驚怖,奔走交

馳。太后遂徙象於此坊
考證
《周書。楊忠傳》:「于謹伐江陵,忠為前軍,屯江津,遏其走

路。梁人束刃於象鼻以戰,忠」射之,二象反走。

《三國典略》:「周軍逼江陵,梁人率步騎開北門出戰。初, 嶺南獻二象於梁,至是梁王被之以甲,負之以樓,束 刃於鼻。令崑崙奴馭之以戰,楊忠射之,二象反走。」 《隋書。劉方傳》:「方仁壽中授驩州道行軍總管。大業元 年正月,軍至海口,林邑王梵志遣兵守險,方擊走之。 師次闍黎江,賊據南岸立柵,方盛陳旗幟,擊金鼓,賊 懼」而潰。既渡江,行三十里,賊乘巨象四面而至,方以 弩射象,象中瘡,卻蹂其陣。王師力戰,賊奔於柵,因攻 破之,俘馘萬計。

《林邑國傳》群臣言林邑多奇寶者。仁壽末,上遣大將 軍劉方為驩州道行軍總管,率欽州刺史甯長真、驩 州刺史李暈、開府秦雄步騎萬餘及犯罪者數千人 擊之。其王梵志率其徒乘巨象而戰,方軍不利。方於 是多掘小坑,草覆其上,因以兵挑之,梵志悉眾而陣。 方與戰偽北,梵志逐之,至坑所,其眾多陷,轉相驚駭, 軍遂亂。方縱兵擊,大破之。

《酉陽雜俎》:咸亨二年,周澄國遣使上表,言:「訶伽國有 白象,首垂四牙,身運五足,象之所在,其土必豐。以水 洗牙,飲之愈疾,請發兵迎取。」

高宗時,加毗葉國獻天鐵熊,擒白象。

《唐書中宗本紀》:「神龍元年八月,幸洛城南門,觀鬥象。」 《朝野僉載》:「安南有象,能知人曲直。有鬥訟者,行立齅 之,有理者即過。負心者以鼻捲之,擲空中數丈,以牙 接之,應時碎矣。莫敢競者。」

《賢奕》,唐明皇所教舞象。祿山亂,大宴胡酋,出舞象,紿 曰:「此自南海奔至,以吾有天命,雖異類必拜舞。」令之 舞,象皆怒目不動,祿山盡殺之。

《避暑漫抄》。上西幸蜀,祿山以車輦樂器及歌舞衣服, 迫脅樂工,牽引犀象,驅掠舞馬,盡入洛陽,復散於河 北。向時之盛,掃地而盡矣。洎肅宗克復,方散求於人 間,其後歸於京師者,十無一二。初,祿山至東都,大設 聲樂,揣幽燕酋長多未之見,因誑之曰:「吾當有天下 大象,自南海奔走而至,見吾必拜舞。鳥獸尚知天命 有所歸,何況人乎?」於是左右引象來,至則瞪目憤怒, 略無拜舞者。祿山大懷慚怒,命置於檻穽中,以烈火 爇之以刀槊,俾壯士乘高投之洞中,胸臆血流數丈。 鷹人、樂工見者無不掩泣。

《舊唐書德宗本紀》:「大曆十四年閏月丁亥,詔文單國 所獻舞象三十二,令放荊山之陽。」

《唐書真臘國傳》:「德宗初即位,珍禽奇獸悉縱之。蠻夷 所獻馴象畜苑中,元會充庭者凡三十二,悉放荊山 之陽。」

《杜陽雜編》:上每臨朝,多令徵四方丘園才能學術直 言極諫之士。由是提筆貢藝者滿於闕下。上親自考 試,用絕請託之門。是時文學相高,公道大振,得路者 咸以推賢進善為意。上試制科於宣政殿,或有詞理 乖謬者,即濃筆抹之至尾。如輒稱旨者,必翹足朗吟。 翌日,則遍示宰臣學士曰:「此皆朕門生也。」是以公卿 大臣已下,無不服上藻鑒。宏詞獨孤授所司試《放馴 象賦》,及進其本,上自覽考之,稱嘆者久,因吟其句曰: 「化之式孚,則必受乎來獻;物或違性,斯用感於至仁。」 上以授為知去就,故特書第三等。先是,代宗朝,文單 國累進馴象三十有二,上即位,悉令放之於荊山之 南而受,不辱其獻,不傷放棄,故賞其知去就焉。 《舊唐書憲宗本紀》:「元和四年,安南都護張舟奏破環 王國三萬餘人,獲戰象兵械」

《酉陽雜俎》:「環王國,野象成群,一牡管牝三十,餘牝牙 纔二尺,迭供牡者水草,臥則環守。牡象死,共穵地埋 之,號吼移時方散。又國人養馴,可令代樵。」

《唐國史補》:「李汧公勉為嶺南節度使,罷鎮,行到石門 停舟,悉搜家人犀象,投於江中而去。」

《雲笈七籤》:「花姑者,道行高潔,臨川郡臨汝水西石井 山有仙壇,遂訪求之,躬申葺理。環壇數里,有樵採不 精潔者,必有怪異之驚,有野象中箭,來投花姑,姑為 拔之,其後每齋前則銜蓮藕以獻姑。」

《舊唐書真臘國傳》:「真臘有戰象五千,良者飼以飯肉。 與鄰國戰,則象隊在前,於背上以木作樓,上有四人, 皆持弓箭。」

《唐書南蠻傳》:「瞻博,或曰瞻婆,多野象群行。」

《地理志》:「嶺南道,厥貢象。」

驩州,日南郡,土貢:象齒。

《環王國傳》:環王衛兵五千,戰乘象。藤為鎧,竹為弓矢, 率象千,馬四百,分前後,不設刑,有罪者使象踐之。 《驃國傳》:驃國有巨白象,高百尺,訟者焚香跪象前,自 思是非而退。

《舊唐書訶陵國傳》:「訶陵國王悉用象牙為床。」

《嶺表錄異》:「蠻王宴漢使於百花樓前,設舞象。樂動即 優人引一象入,以金羈絡首,錦襜垂身,隨拍踏動,皆 合節奏《十國春秋·吳越武肅王世家》:「寶正六年秋七月,有象 入信安境,王命兵士取之,圈而育焉。」

《宋史五行志》:「建隆三年,有象至黃陂縣,匿林中,食民 苗稼。又至安復、襄、唐州,踐民田,遣使捕之。明年十二 月,於南陽縣獲之,獻其齒革。」

《太祖本紀》:「乾德二年春正月,有象入南陽,虞人殺之, 以齒革來獻。」

《五行志》:「乾德二年五月,有象至澧陽安鄉等縣。又有 象涉江入華容縣,直過闤闠門。又有象至澧州澧陽 縣北城。」

乾德四年五月,有象自至京師。

《南漢劉鋹傳》:「開寶三年十二月,潘美等攻韶州,鋹都 統李承渥以兵數萬陣蓮葉山下。初,鋹教象為陣,每 象載十數人,皆執兵仗。凡戰必置陣前,以壯軍威。至 是與美遇,美盡索軍中勁弩,布前以射之。象奔踶,乘 象者皆墜,反踐承渥軍,遂大敗,承渥僅以身免。」 于闐《國傳》:「開寶四年,其國僧吉祥以其國王書來上, 自言『破疏勒國得舞象一,欲以為貢』」,詔許之。

《大食國傳》:至道元年,大食國來貢方物,引對於崇政 殿,問其山澤所出,對云:「惟犀象香藥。」問犀象以何法 可取,對云:「象用象媒誘至,漸以大繩羈縻之耳。」犀則 使人升大樹,操弓矢,伺其至,射而殺之。其小者不用 弓矢,可以捕獲。

《續湘山野錄》:太宗剋復江南,得文臣徐鉉,博通今古, 擢居祕閣。一日,後苑象斃,上令取膽剖腹,不獲。上異 之,以問鉉,鉉奏曰:「請於前左足求之。」須臾,果得以進, 亟召鉉問,對曰:「象瞻隨四時在足,今方二月,故臣知 在前左足也。」朝士皆歎其博識。

《宋史劉珙傳》:「珙知潭州,湖南安撫使,過闕入見,極論 時事,言甚切至。上再三加勞,進資政殿大學士以行 安南貢象,所過發夫除道,毀屋廬,數十州騷然。珙奏 曰:『象之用於郊祀,不見於經,驅而遠之,則有若周公 之典。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於遠夷之野獸,豈仁聖 之所為哉』!」

《李昌齡傳》:「昌齡知廣州還,為樞密直學士。上言,雷化、 新、白、惠、恩等州山林有群象,民能取其牙,官禁不得 賣。自今宜令送官,以半價償之,有敢隱匿及私市與 人者,論如法。詔皆從之。」

《談苑》:郭逵伐交州,行師無紀律,付諸將文字各一大 軸,謂之「將軍下令。」內一事云:一交人好乘象,象畏豬 聲,仰諸軍多養豬,如象至,則以錐刺豬,豬既作聲,象 自退走。

《貴耳集》:周益公與韓無咎同賦詞科,試交趾國,進象 表有「備法駕之前陳」,此無咎句也。益公止改「陳」字作 「驅」字,遂中大科。「陳」字不切「驅」字,「象」上有用,又用「拜舞 周章」,出《本草註》。

《宋史五行志》:乾道七年,潮州野象數百食稼,農設穽 田間,象不得食,率其群圍行道車馬,斂穀食之,乃去。 《占城國傳》:占城民獲犀象,皆輸於王。國人多乘象或 軟布兜。正月一日,牽象周行所居之地,然後驅逐出 郭,謂之「逐邪。」當死者,以繩繫於樹,用梭槍舂喉而殊 其首。若故殺劫殺,令象踏之,或以鼻卷撲於地。象皆 素習,將刑人即令豢養,人以數諭之,悉能曉焉。 《癸辛雜識》:燕京昔有一雄象甚大,凡傷死數人,官吏 欲殺之,不得已乃明其罪,象遂弭帖就殺,凡得象油 四十八大甕。

《佛祖歷代通》載,帝與帝師坐,次一、亢二僧侍側。帝云: 「何不遊戲三昧?」亢以一年小云從小至大,為次一。遂 云:「海青身至小,天鵝身至大。海青徹天飛,天鵝生懼 怕。」亢云:「豬㹠身至小,象王身至大。象見㹠來欺,擲向 大千界。」帝師云:「我以大千界化為一釜竈,煮你四件 物,大小都容了。」帝大悅。

《元史賀勝傳》:「勝入宿衛,帝一日獵還,勝驂乘伶人,蒙 采毳作獅子舞以迎駕輿。象驚奔逸不可制,勝投身 當象前,後至者斷靷縱象,乘輿乃安。勝退,創甚,帝親 撫之,遣尚醫尚食視護,拜集賢學士,領太史院事,議 賜一品服。」

《劉好禮傳》:好禮為刑部尚書,俄改禮部,又改吏部。好 禮建言:「中書象力最巨,上往還兩都,乘輿象駕,萬一 有變,從者雖多,力何能及。未幾,象驚,幾傷從者。」 《九朝野記》:解學士縉與呂尚書震一日談及食中美 味,呂曰:「駝峰珍美」,震未之識也。解曰:「僕嘗食之,誠美 矣。」呂知其誑己。他日得一死象蹄踁,語解曰:「昨有駝 峰之賜,宜共饗焉。」解因大嚼去。呂寄以詩曰:「翰林有 個解癡哥,光祿何曾殺駱駝。不是呂生來說謊,如何 嚼得這般多?」為之哄然一笑。

《帝城景物略》:「三伏日洗象,錦衣衛官以旗鼓迎象出 順承門浴響閘,象次第入於河也,則蒼山之頹也。額 耳昂回,鼻舒糾,吸噓出水面,矯矯有蛟龍之勢。象奴 挽索據脊,時時出沒其髻,觀者兩岸各萬眾,面首如 鱗次貝編焉。然浴之不能須臾,象奴輒調御令起,云久則相雌雄,相雌雄則狂。」

《諸寺奇物記》:方山定林寺有象皮鼓,云是象皮所鞔 珍珠船。象洞在潮海之間,今屬武平縣。昔未開招時, 群象止於其中,乃謂之「象洞。」

《廣信府志》:「朝儀,每日早朝,午門外用象六隻,夾陛而 立,候左右掖門啟鑰,象始下,朝見者乃肅儀而拜,此 常儀也。象咸有俸,視年勞為多寡。嘉靖辛亥九月十 日值班之象偶病,令一象代之,其象已不樂行,象奴 強之,途間每噴噴作聲,若抱不平狀。及至西長安門, 方啟鑰,因天尚昧爽,門概尚存焉。象怒,以鼻觸之,門」 概斬然兩折,闖門而入,立承天門下不肯進。群象後 至者,相率導之,乃行。然猶有不平狀,象奴莫能制。嗟 夫!象一物耳,不平猶能為觸門之怒,況蒸黎哉!君子 平其政,慎焉可矣。

《廣東通志》:「象嗜稼,凡引類於田,必次畝而食,不亂蹂 也。未旬即數頃盡矣。島彝以孤豚縛籠中,懸諸深樹, 孤豚被縛,喔喔不絕聲。象聞而怖,引類而遁。」

象部雜錄

编辑

《書經·禹貢》:「揚州,厥貢齒、革、羽毛。」齒:象牙。

荊州,厥貢:羽、毛、齒、革。

《詩經小雅采薇章》:「象弭魚服。」以象骨飾弓弰也。大全 華谷嚴氏曰:「弭,受弦處,以象齒飾之,則弦之上下不 至齟齬也。」

《魯頌泮水章》「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 金。」正義《禹貢》徐州,淮夷蠙珠暨魚,其土不出龜象。僖公 伐而克之,以其國寶來獻,非淮夷之地出此物也。 《禮記玉藻》笏,諸侯以象,士竹本象可也。

明堂位尊用犧象。以象骨飾尊。一說「尊」為象之形 也。

《周禮·春官》:「巾車: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 以封。」《象路》,以象飾諸末,象南方獸文明之方也。其 齒堅強而不撓,皆明辨之義。鄭鍔曰:「象齒有文,以比 禮也。」

《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綦、象邸玉笄。」訂義《易》氏 曰:「象邸」者,以象骨飾弁,內項上之邸,以明託宿之義。 鄭鍔曰:「象以比禮,言用禮以為主。」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子產曰:「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 《戰國策》,魏文侯曰:「白骨疑象,碔砆類玉。」皆似之而非 者也。

《韓子解老篇》:「人希見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按其圖 以想其生也,故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 《淮南子氾論訓》:「蛇舉首尺,而修短可知也;象見其牙, 而大小可論也。」

《說林訓》:「蠪象之病,人之寶也。」象有牙,故人以為寶。 見象牙,乃知其大於牛,一節見而百節知也。 《晉書輿服志》:「玉、金、象三路,各以其物飾車,因以為名。」 《抱朴子備關篇》:「何必伏巨象而捕鼠,制大鵬以司晨 乎?」

《清鑑》篇:「象牙不出鼠口。」

《廣譬》篇:「大鵬無戒旦之用,巨象無馳逐之才。」

《喻蔽》篇:「巨象之瘦,不同羔羊之肥。」

《異物志》:「俗傳象牙歲脫,猶愛惜之,掘地而藏之。人欲 取,當作假牙,潛往易之,覺則不藏。」

《南越志》:「象牙長一丈餘,脫其牙則深藏之,削木代之 可得,不爾,窮其土,得乃已也。」

《始興記》:「伊水口有長洲,洲廣十里,平林滃然,有野牛 群象。」

《新論觀量》篇:「視象之牙,知其大於豕也。」

《傳燈錄》同在佛所,聞說一味之法,然所證有淺深。譬 兔、馬、象三獸渡河,兔渡則浮,馬渡及半,象徹底截流。 《酉陽雜俎》語各徵象事,須切不得引俗書,一寶之數, 無鉤不可。鼎上人唯猊可伏,非駝所堪。柯古坑中無底,跡 中無勝。文上人與馬同渡,負猿而行。善繼色青力劣,名香 幾重?夢復尾既出牖,身可取興。約上人《六牙生花。七支拄 地》。柯古形如珂雪,力絕羈鎖。善繼園開脅上,河出鼻中。柯古 《一醉難調》,六對曾勝。日高上人

《談苑》:「象耳中有油出,謂之山。性發,往往奔逸傷人。牧 者視象耳有油出,則多以索縻之矣。」

《物類相感志》:「煮象牙,用酢滷煮之,自軟。」

《聞見後錄》:南人謂象齒為「白暗」,犀角為「黑暗。」

《墨客揮犀》:「漳州漳浦縣地連潮陽,素多象,往往十數 為群,然不為害。惟獨象遇之,逐人蹂踐,至肉骨糜碎 乃去。蓋獨象乃眾象中最獷悍者,不為群象所容,故 遇之則蹂而害人。」

《暇日記》:舊說象膽在足。余見寧陵簿田世程說,「象營 死三象,其二膽果在足,其一不在足。」或言膽隨四時, 在四足,未必然也。皮骨齒皆輸內香藥庫,其肉理段 段不相屬,味各不同。舊說象肉千味,其然邪?

《西溪叢語》:江鄰幾云:「《山海經》云:『象膽在四足』。今《山海 經》無此語,象膽隨四時在足」,見《酉陽雜俎《法苑珠林》:「佛語羅雲:譬如戰象,兩牙二耳、四腳及尾, 九兵皆嚴,先須護鼻。所以者何?象鼻軟脆,中箭即死。 人犯九惡,唯當護口。所以護口,當畏三塗,十惡盡犯。 不護口者,如象損鼻。」

《真臘風土記》:象牙則山僻人家有之。每一象死,方有 二牙。舊傳謂「每歲一換牙者,非也。其牙以標而殺之 者,上也;自死而隨時為人所取者,次之;死於山中多 年者,斯為下矣。」

《賢奕象》善知地虛實,而終不免於人之手。

清言「猛士格虎剸象死制於螻蟻。」

象部外編

编辑

《洞冥記》:「太初四年,東方朔從支提國來。國人長三丈 二尺,三手三足,各三指,多力善走,國內小山能移之, 有澗泉飲能盡。結海苔為衣,共戲笑,取犀象相投擲 為樂。」

《吠勒國》,去《長安》九千里。人長七尺,披髮至踵。乘象入 海底取寶,宿於蛟人之舍。

《山川紀異》:「河南府有象莊,舊傳漢時西域僧以象馱 經至洛陽,化為石,今石象猶存。」

《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臨兒國。《浮屠經》云。「其國王 生浮屠太子。母夢白象而孕。及生從母左脅出。生而 有結。墮地能行七步。」

「蓮社。」《高賢傳》:「曇翼,餘杭人。初入廬山依遠公,後入關 中,見羅什。東還會稽,入秦望山,誦《法華經》十二年,感 普賢大士化女子身披采服,攜筠籠一、白豕、大蒜兩 根,至師前曰:『妾入山采薇,日巳斜,豺狼縱橫,歸無生 理,敢托一宿』。師卻之力。女復哀鳴不已,遂令居草床 上。夜半號呼腹疼,告師按摩,師辭以持戒,不應,手觸」 女號呼愈甚。師乃布裹錫杖,遙為按之。翌日,女以采 服化祥雲,豕變白象,蒜化雙蓮,凌空而上。謂師曰:「我 普賢菩薩,特來相試。」郡太守孟顗聞於朝,敕建法華 寺。

《佛國記》:「弗樓沙國有佛缽,昔月氏王大興兵眾,來伐 此國,欲取佛缽,既伏此國巳月氏王篤信佛法,欲持 缽去,故興供養。供養三寶畢,乃校飾大象,置缽其上, 象便伏地,不能得前。更作四輪車載缽,八象共牽,復 不能進。王知與缽緣未至,深自愧嘆。」

《酉陽雜俎》:「大象百頭,頭有十牙,牙端有百浴池。頂有 山,名曰界莊嚴。」鼻有河,如閻牟那河水散落世界為 霧。脅有二園,一名喜林,二名樂林;象名伊羅婆那光 明林,四維有意樹,帝釋將與修羅戰,入此林,四樹間 自見勝敗之相。甲胄林,甲胄從樹而生,不可破壞。 《因果經》:「太子年十歲,與兄弟角力,與萬眷屬將欲出 城」,時有一大象當城門住,諸人皆不敢前,太子以手 執象擲著城外,還以手接不令傷損,象又還甦。 銷夏。摩竭陁國,三世諸佛所生之處。次此向北度九 黑山,有大雪山名具吉祥,其山北邊有香醉山,是二 山間有大龍王名曰無熱,所居之池曰阿耨達。從此 池內出四大河東。請幫助識別此字。音擎「伽河」,從象口中流出銀沙,共 五百河流歸東海。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