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八十六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八十六卷目錄
灊山部藝文二〈詩〉
江上望皖山 唐李白
謁天柱山真君祠 韋曾
天柱峰 獨孤及
送元盛還灊山 皇甫冉
過灊嶽 馬戴
題天柱峰 白居易
登灊山觀 竇參
別灊皖二山 宋王安石
南嶽山 曹灼
題灊山〈有序〉 黃庭堅
遊灊峰 徐俯
遊灊山 李師道
題灊山 曾惇
題霍山隱圖 應參
題灊山 孫僅
遊灊山敘寄蘇子平〈有序〉 張商英
登天柱山 明李庚
天柱寺 胡纘宗
天柱山 前人
馬上見天柱山 前人
望皖山歸來馬上盡見諸峰 前人
灊山古風 羅莊
皖山草堂為盧士恆題 胡儼
舒臺夜月 王士昌
喬公故址 前人
吳塘晚渡 前人
天柱晴雪 前人
九井西風 前人
丹竈蒼煙 前人
酒島流霞 前人
石牛古洞 前人
山谷流泉 前人
詩崖漱玉 前人
南嶽 楊守魯
前題二首 曹履吉
嶽頂天池 丁越
灊心石壁 前人
西山東湧 前人
故埠帆聯 前人
六寨晴霞 前人
會勝鐘聲 前人
迎恩報鼓 前人
古城夜月 前人
舒臺夜月 李匡
山谷流泉 前人
天柱晴雪 前人
丹竈蒼煙 前人
灊山部紀事
灊山部雜錄
灊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八十六卷
灊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江上望皖山 唐李白
编辑「奇峰出奇雲,秀水含秀氣。青冥皖公山,巉絕稱人意。」 獨遊滄江上,終日澹無味。但愛茲嶺高,何由訪靈異。 默然遙相許,欲往心莫遂。待我還丹成,投跡歸此地。
謁天柱山真君祠 韋曾
编辑天柱吐白雲,仙宮隔青靄。新亭皇黃家,舊封傳漢代。 猶持蘋藻奠,永荷閻閭泰。彷彿見群仙,凌風振青珮。 仰攀丹鳳翼,俯躍蒼龍背。暫息三峰前,還逐九霄外。 灊嶽高似掌,皖水遙疑帶。半壁風雨來,空林鬼神會。 今我何為者,赤紱仍皂蓋。遠愧黃與龔,流芳及千載。
天柱峰 獨孤及
编辑「早歲慕五嶽,常為塵機礙。孰知天柱峰,今與郡齋對。 隱嶙抱元氣,氤氳合青靄。雲崖迷遠空,石壁寒古塞。 漢皇南巡日,望秩此昭配。法駕到谷口,禮容振荒外。 燔柴百神趨,執玉萬方會。天旋物順動,澤布雨霶霈。 講武威以耀,學仙功未艾。黃金竟何成,洪業遽淪昧。 世度若瞬息,昨朝已千載。如今封禪壇,惟見雲雨晦。」 長望哀往古,勞生慚大塊。清輝幸相娛,幽獨之所賴。 寒城春方至,初日明可愛。萬殊喜陽和,予亦何時泰。 山色日夜綠,下有青淺瀨。愧余拳僂人,沉迷簿書內。 登臨嘆拘限,出處悲若夬。況聽郢中曲,復識湘南態。 思免物累牽,敢令道機退。浩然頌章句,持此秋蘭佩。
送元盛還灊山 皇甫冉
编辑「深山秋事早,君去復何如。」「裛露收新稼,迎寒葺舊廬。
題詩即《招隱》,作賦是《閒居》。別後因相憶,嵇康懶寄書過灊岳 馬戴
编辑塞上徵兵久,淮南賦斂多。抱琴方此去,為縣欲如何。 灊岳積蒼翠,皖溪生素波。真君松廟近,公退為誰過。
題天柱峰 白居易
编辑太微星斗拱瓊臺,聖祖琳宮鎮九垓。天柱一峰擎日 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玉光白橘香爭秀,金翠佳蓮蕊 鬥開。時訪左慈高隱處,紫清仙鶴認巢來。
登灊山觀 竇參
编辑山勢欲相抱,一條微逕盤。扳蘿歇復行,始得靈仙壇。 聞道葛夫子,此中還煉丹。丹成五色光,服之生羽翰。 靈草空自綠,餘霞復何餐。至今步虛處,猶有孤飛鸞。 幽幽古殿門,壓下浮雲端。萬丈水聲落,四時松色寒。 既入無何鄉,轉嫌人事難。終當脫塵鞅,高臥從所安。
別灊皖二山 宋王安石
编辑鄉壘新居惜舊殊,欲辭灊皖更躊躕。攢峰列岫爭譏 我,飽食頻來報禮虛。
南嶽山 曹灼
编辑七千七百七十丈。丈丈藤蘿勢入天。未必展來渾似 翅。不妨開去也成蓮。月將河漢隨崖轉。僧與龍蛇共 窟眠。直是畫工須閣筆。更無名畫可流傳。
題灊山〈有序〉 黃庭堅
编辑宋之問作《緱山詩》,援潘騎省《天陵山下家風詩》,奕奕有凌雲之氣。余家灊山,實為名山之福地,視天陵、緱山不足道也,作《灊山》詩。
「灊山帶荊衡,凌厲首開闢。撐空雲霞斷,半嶺陰晴隔。 灊峰競巑岏,司命最矜絕。遙看芙蓉峰,削立矯秋色。 叩之盡瓊户,晴雪上白壁。煌煌眾真居,樓臺自唐日。 簷牙陞雲雨,水罅見金璧。白鳥巢青松,丹鶴磊白石。 沖融波浸廣,咸池下輸液。詩崖與酒島,仙事凜可即。 胎禽歲仲春,千百盡舒翼。」云是採訪駕,來肅司命謁。 「發軔風日佳,旋斾雨函赤,復多靈芝草,代有棲霞客。 崖喬期羨儔,童顏常七十。意所不與投,必以惡言斥。 我昨脫褐歸,獨許望申拂。頃一行作吏,遂虛丹臺籍。 異時廬晦溪,實至灊左翼。繚以九江壯,康山遠相直。 澗水高下鳴,翠響聲蕭瑟。原田無旱枯,竹樹間疏密。 人家橘柚間,鐘梵煙雨側。蘭馥春被嶺,桂樹秋籠日。 桃源信逃秦,化成真仙出。似聞王方平,時過蔡經宅。 亦或回山人,榴皮醉題壁。溪旁往來久,不見歲月積。 俄忽似驚蓬,嶺海無暖席。三年墮瘴癘,髮脫不勝櫛。 皇恩吏嵩少,祕殿聯近職。稍喜還中州,左蠡入舟楫。 灊山忽在眼,浩蕩慰契闊。煙塵何日清,遺黎佇安集。」 吾亦理吾廬,雅志終「疇昔。溪園十畝強,露葉紫翠滴。 自種芝田草,更襭蟠桃實。調笑赤松子,汗漫遊八極。 臥聞灊山鐘,起先棲鳥發。新花醉晨露,遠水耿秋月。 平生棲霞志,緇塵變華髮。岸涼竹篠淨,洗我心源徹。 脫如樓仙子,風波振清越。眾真不我簡,原供鼎竈末。 涼風林薄喧,九日光翠潔。卻紆俗士駕,行當廣寒謁。」
遊灊峰 徐俯
编辑昔年會稽探禹書,探得《六甲開山圖》。圖載灊南天柱 山,上侵霄漢下淵泉。真人祕語世不傳,但見絕頂蒙 雲煙。漢武射蛟浮九江,舳艫千里來樅陽。築壇祈仙 瞻杳茫,茂林檜柏空青蒼。石牛一臥叱不起,白鹿還 歸深洞裏。二月靈鶴有來時,洞口桃花泛流水。
遊灊山 李師道
编辑「名山發天祖,奕世光寶胄。嚴嚴聖祖宅,高拱環星宿。 神仙艷粉壁,金玉煥雲構。盤基戴鰲足,峻宇排鶉咮。 真宮鎮下土,舉世登仙壽。崇岡指白鹿,事出天寶舊。 增祟興國年,祥瑞屢臻輳。」天高日月閒,露近松柏茂。 戶牖明九露,齋房麗三秀。朅來朝帝廷,玉陛嚴青綬。 天關無虎守,仙子可邂逅。乘風謁蓬萊,下視塵土臭。 「徐行轉山谷,古木驚哀狖。梯空到白塔,山翼橫飛鷲。 祖禪雲水空,遺跡荊蓁復。忘言對庭柏,秀色欣相就。 穿雲九井溢,飛瀑瀉天漏。松言曉生寒,山色晚凝秀。 憑高恣心賞,領略安敢後。淮雲茲地險,漢武昔巡狩。 肩輿轉機括,齒杖柱堅瘦。羹鼎薦溪魚,茶甌酌水溜。 語言不知痕,商略終宇宙。未禮暫寬容,劇談無滯留。 僊函燈火讀,若獲萬金富。丹經稍披尋,藥法屢研究。 夜聞更軟語,梅李分閒豆。身閒逢故人,一笑醉方酬。 豈辭青鞋底,故意群山囿。驩然造天樂,恍若洞庭奏。 坐起發詩情,風煙供斟侑。新篇出囊錦,逸韻金石扣。 揮毫四百言,善舞矜長袖。我非雲夢才,邾莒困偏陋。 萬人百不如,駑馬謝」馳驟。賫書買雲泉,但欲清永晝。 長謠語非工,圭玷空三復。
題灊山 曾惇
编辑「灊皖相崢嶸,江淮名最著。下枕大江流,浩蕩雲濤怒。 漢皇重封事,茲山奠南土。上帝眷此邦,司命福黎庶。 斟酌賞罰柄,惠澤均雨露。開元政熙洽,一夜一軟語。 皇家謹司鎖,劍戟生衛護。十年兵火餘,所存一二數。 茲地豈湮沒,棟宇僅如故。兩山勢若抱,巉崖如虎踞。 下視萬木杪,谿流更奔注。忽有羽客來,相尋恣幽步。 捫蘿度絕嶂,涉水得微路。巖石掩如扉,必有神僊駐昔年老真人,此是幽棲處。願君骨不凡,可以永期遇。」 欲下叩其扉,雷霆起煙霧。正恐渠相留,徘徊不能去。
題霍山隱圖 應參
编辑「若有人兮山之巔,乾坤為幕雲為氈。飢則餐兮困斯 眠,此中自得元中元。《參同》欲叩轉茫然,紫賢空下晤 真詮。何如子午抱丹田,灊臺屹立吾枕邊。茲山祀自 元封年,漢皇設畤求神僊,文成五利俱荒煙。惟嶽降 神古所傳,咄哉蓬萊非比肩。隱翁住山信有緣,藥物 況載《黃庭》篇。香芝寶瓶甘且堅,同產霍洞洞綿延。請」 翁試覓洞中天,采芝寄我同烹煎。皖山高與日月懸, 期君萬里雙飛騫。
題灊山 孫僅
编辑「勢參吳楚分,作鎮向同安。」地勝塵寰隔,天深洞府寬。 位將衡嶽敵,根與霍山盤。鹿見千年白,霞生萬仞丹。 崖秋爭峭拔,峰霽間巑岏。曰轉香爐煖,風生玉照寒。 石樓平郡堞,天柱倚雲端。絕嶺人遊少,高空鳥度難。 風雷生別壑,星斗繞層巒。寒暑巖間異,方隅頂際觀。 為霖同海內,倒影壓平阡。砂印猿蹤跡,池飄鶴羽翰。 「煙蘿交密蔭,瀑布落飛湍。磴道莓苔滑,松痕霹靂乾。 石奇疑虎伏,湫險認龍蟠。勝好當春賞,幽宜帶雪看。 氣蒸茶蕊嫩,香老菊花殘。青擢凌霄榦,紅垂受露蘭。 禪鄰祖師塔,仙接左慈壇。幾客歌《維嶽》,何人詠《考槃》。 元宗曾立廟,武帝亦鳴鸞。聖代崇何極,靈祠輯未闌。 青詞馳長吏,法服降中官。千古《圖經》裏高名」定不刊。
遊灊山敘寄蘇子平〈有序〉 張商英
编辑商英與子平別于廣漢二十八年。元祐癸酉會舒州,遂相與遊灊山。四月丁巳,出北門,遵松逕行十里,至靈仙觀,登正門半里許,有泉出松腹中,名「普光明泉。」 又百步登五雲亭,更衣進謁司命天尊。時峰巒斂氣,雲雨晴霽,出山入譙門以別。薄暮,宿獨山驛,感物念昔,作敘詩梗概以寄。
少年相別老相逢,月滿灊山照肺胸。恩錄破除仙錄 在,世緣消滅道緣濃。尋思鈍鳥難如鶴,比擬夭桃卻 是松。九井共投青竹簡,誰知老子自猶龍。
登天柱山 明李庚
编辑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躋猶未半,身己在蓬島。 憑虛鸞鶴隨,舉步煙雲遶。天下有奇觀,爭似此山好。
天柱寺 胡纘宗
编辑東有天柱山,西有皖伯山。上山引黃鶴,下山飛白鷴。
天柱山 前人
编辑皖國灊峰同揖讓,禹門砥柱獨縱橫。平臨北極星辰 動,俯視東溟日月生。瀑布傍天雲不凍,迴龍到地雪 偏晴。荒臺晝靜鸞猶舞,百代空瞻漢武名。
馬上見天柱山 前人
编辑遙見天柱峰,藹藹孤雲上。仙翁知我來,雙鶴盤筇杖。 上山掃碧霞,下山凌蒼漭。翩然咫尺天,相隨媿酬倡。
望皖山歸來馬上盡見諸峰 前人
编辑武帝臺高玉吐煙,皖公祠近樹飛泉。峰巒層疊龍俱 躍,巖壑槎牙鳳欲騫。江北九華漢南嶽,廬東五老唐 西天。翩翩細路迴雲上,緲緲朱旛下日邊。
灊山古風 羅莊
编辑「淮西勝地稱舒州,人煙浩渺林木稠。山奇水秀足靈 祕,古云十景何清幽。嵯峨天柱起天杪,俯視群峰絕 低小。年多積雪類瓊瑤,日炙風暄融未了。何人坐石 臨溪涯,笑把酒島傾流霞。一盃之泉天所釀,至今風 味猶堪誇。」山谷巖深泉澈底,清音亂入群僧耳。悠悠 深澗出前山,一色瑤光淨如洗。喬公二女秀所種,秋 水並蔕開芙蓉。只今零落遺故址,令人千古思餘風。 詩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聲如嗽玉。琉璃擊碎韻鏗 鏘,清氣逼人清徹骨。仙人煉藥已成丹,飆車一去何 當還。火冷丹爐煙未息,至今仙跡餘名山。舒王臺上 古時月,曾見舒王為相業。年年月出有盈虧,相業污 隆何足說。吳塘煙曉玉波溶,扁舟一葉西復東。紛紛 行客過復渡,猶詫曹瞞築堰功。古洞石牛生特異,頭 角崢嶸頗相似。當時魯直笑攀騎,鐵笛吹殘鞭不去。 九龍井畔多靈湫,西風日夕寒颼颼。居民不特少蚊 蚋,六月不熱疑清秋。天生好景在人世,閬苑蓬萊奚 足貴。何當結屋傍灊峰,收拾詩瓢貯清氣。
皖山草堂為盧士恆題 胡儼
编辑何處人家結草堂,皖公山下樹蒼蒼。行隨鶴步雲穿 逕,臥聽猿啼月滿房。砌古石粘苔暈碧,林疏風弄竹 陰涼。平生浩有幽棲志,遶望洪崖逸興長。
舒臺夜月 王士昌
编辑平臺縹緲瞰城闉,封土當年跡未陳。雲淨亭皋連北 渚,天空砧杵動西鄰。平輪素影飄金粟,萬里寒光到 白蘋。獨據胡床清坐嘯,南樓幽興豈沉淪。
喬公故址 前人
编辑岡迴原隰滿榛荊,坏土猶傳太尉塋。銅雀暮雲空鎖 恨,玉魚當日豈埋名。悲風霸氣餘華表,逝水軍容想 斾旌。不盡河山銷歇事,行人誰指漢佳城。
===吳塘曉渡 前人===青山迴合一溪分,春淨平沙漾縠文。十里舟航爭落 日,半空樓殿倚晴雲。鑿陂未信輸南餉,築堰何緣駐 北軍。塵蹟銷亡流水盡,霜鐘猶帶夜潮聞。
天柱晴雪 前人
编辑高標獨立皖峰西。瘞秩尊稱五嶽齊。棟宇直堪扶絳 闕。星河長自傍丹梯。飛來雪色晴猶凜,望入雲根迥 不迷。鶴背清商吹未徹。天書早晚下金泥。
九井西風 前人
编辑天劈蒼崖九派通,從來此地駐遊龍。奔流懸沫三千 尺,灌木連雲幾萬重。永夜商飆吹斷壑,清秋潭影倒 孤峰。為霖好待鞭霆發,梁父于今不議封。
丹竈蒼煙 前人
编辑古洞逶迤宿野煙,丹爐火燼草芊芊。衣冠源裏疑秦 世,雞犬雲中憶漢年。月冷半階元鶴瘦,春深千樹絳 桃然。大還欲問《無生訣》,誰信人間有謫仙。
酒島流霞 前人
编辑日氣蒸林花氣香,清樽林麓坐徜徉。漱流雲午川容 澹,藉草煙和石髮長。晉代《蘭亭》唯曲水,習家池館即 高陽。疏庸轉畏時名在,不道「當歌」醒更狂。
石牛古洞 前人
编辑嵒扉煙霽水潺潺,化石雲眠草木間。叩角《南山》歌莫 放,遺書函谷馭難攀。金輪隱見前朝寺,玉沼清新過 客顏。但使會心勞應接,松陰溪暝不知還。
山谷流泉 前人
编辑佛屋緣崖結構成,寒泉流到寺門清。霜痕曉結玻璃 淨,石乳秋懸佩玉鳴。丹鶴驚飛開士錫,缽龍穩浴化 王城。金莖霽漢空翹首,搖落文園病馬卿。
詩崖漱玉 前人
编辑秋盡看山處處宜,平生婚嫁了無期。鐫題盡日窮孤 嶼,封禪何年有「斷碑。」歲久莓苔湮姓字,夜深風雨鬥 神奇。薜蘿予未忘初服,分付山靈檄謾移。
南嶽 楊守魯
编辑漢家南嶽始登封,玉檢金泥祕霍蹤。天柱峰頭疏輦 道,日華巖下起爐烽。虛聞春仗迎宸幄,無復仙班集 覲容。七制靈光俱寂寞,千年佳氣尚蔥蘢。
《前題》二首 曹履吉
编辑
層霄嶽立萬峰君,便是天南赤社分。望處誰尋軒后 日,封中猶起漢皇雲。精纏上界星墟接,氣送長陵地 脈紛。只恐山靈藏異象,也如青玉《白編文》。
其二
嶽位宜尊最上頭,芙蓉獨拔與天浮。環騰萬馬當軒 伏,背繞雙星入漢流。向日珠宮丹籍在,何年玉檢翠 華遊。茂陵盛代應焚草,拱揖名山自帝丘。
嶽頂天池 丁鉞
编辑南嶽峰頭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寒蓮。不知漢武祠封 後,能潤山前幾處田。
灊心石壁 前人
编辑一石巉巖出水波,飛雲傍月影婆娑。濯纓含笑清流 遠,壁立秋風挂紫蘿。
西山東湧 前人
编辑細吐寒泉海脈深。瑤光一片挂東岑。臨風為唱《滄浪 曲》。開濯莊周萬古心。
故埠帆聯 前人
编辑賈子煙波下遠舟,帆檣映日水邊浮。西風鴈落霜華 白,夾岸蘆花動客秋。
六寨晴霞 前人
编辑千尺青峰百尺松,兵戈故壘憶從龍。平章去後山容 壯,日暮飛霞照萬重。
會勝鐘聲 前人
编辑山北天南午夜風,鐘聲徑度梵王宮。蒼茫曙色迎千 戶,絕勝朝陽「出《海東》。」
迎恩報鼓 前人
编辑畫鼓遙傳雨露盈,天開喜氣瑞華生。君恩只在青霄 上,雙鳳飛來到楚城。
古城夜月 前人
编辑日落荒城紫霧生藤蘿掩映月增明秋空獨立悲千 古滿地寒花一樣清。
舒臺夜月 李匡
编辑舒王臺榭高百尺,舒王事業人不識。至今忽見明月 來,臺上猶疑照顏色。月光皎皎入秋毫,當年何不照 青苗。登臨玩月發長喟,荊榛滿地悲猿猱。
山谷流泉 前人
编辑流泉一壑依蘭社,春去秋來寧或舍。夜深時浴聽經 龍,歲久不飲登埤馬。誰家老父善治田,剖竹遠引壑 間泉。發源積漸成普天,目極禾黍青芊芊。
天柱晴雪 前人
编辑群峰飛來一峰起,削壁屹立擎天柱。千年萬年雪不 消,五月六月寒常住。仙人馭鶴聲可聞,莫辨縞翅馳 車輪。我疑境內重官守,天教寶氣勝如銀。
丹竈蒼煙 前人
编辑老龍擘天神骨蛻,靈皋化石遺人世。尚勞鬼物為撝呵,時有煙雲久蒙翳。冥冥直欲連曉霞,爐傾無處尋 丹砂。逢人猶說洞門上,萬樹碧桃春自花。
灊山部紀事
编辑《灊山縣志》:「周匡俗一名續,字子孝,夏禹之裔。嘗乘雲 入關,師事老子,還廬山,受業劉越真人門,積功累行。 周成王時選舉,嘗于灊山棲隱,至今有遺跡存焉。」 《漢書郊祀志》:「元封五年冬,南巡狩,至于盛唐,即今霍 山縣。望祀虞帝于九嶷,登灊天柱山。」
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冬,灊霍山,四鑊見。帝徙南嶽, 祭于灊。霍山上無水,廟有四鑊,可受四十斛。祭時,水 輒自滿,事畢即空。積數十,歲,歲四祭。後但三祭,一鑊 自敗。
《灊山縣志》:漢樂長子,齊人,少好道,遇仙于霜林,受以 巨勝靈兆散方。仙人告曰:「蛇服此化為龍,人服為童 年。」樂長子遂服此藥,乃至一百八十歲,色如少女,棲 隱灊山,號灊山真君。其遺跡至今存。唐明皇為之贊 曰:「無為志性,元風自化。冰霜肌骨,龜年鶴駕。超然出 塵,視為高下,降節朝元,能延晝夜。」
漢獻帝建安五年庚申,江淮賊陳蘭、梅成據灊天柱 山,張遼攻破之。廬江梅乾等聚眾數萬,為盜江、淮間。 曹操表劉馥為揚州刺史,招懷群盜。蘭、成入灊天柱 山,遼攻之,斬蘭及成。
《霍山縣志》:「晉安帝義熙十一年,霍山崩,獲銅鐘六枚, 獻之。」
《灊山縣志》:「南宋文帝元嘉七年庚午,廬江霍山有鐘 聲十二,發地中。帝將征關洛山崩,有六鐘自出,制合 古式,聲中律呂。上有古文百六十字。」
梁崔真人名《文子》泰山人好黃老居灊山。
《霍山縣志》:「唐德宗建德二年,霍山裂。」
唐憲宗長慶四年,霍山水暴出。
宋嘉泰三年癸亥,舒州灊山中產異草,煎之飲人骨 肉,立化為水,釜則通體成金。此即「金英草。」
《灊山縣志》:「宋寶籙,姓陳名谷真,嘗修煉于灊山中,大 振元教,宋立大祚萬壽宮以祀之。」
鄭真人,名《景世》,隱于灊山。
張真人,名重華,灊山學道。
元順帝至正十二年壬辰冬十月,「灊霍山崩,前三日, 山如雷鳴,禽獸驚散,隕石數里。」
十七年丁酉,灊山大旱,左丞余闕詣嶽祠禱雨。 宗善姓鍾,號妙峰,元末為指揮使,從余忠宣守安慶。 及城陷,善披緇隱居灊永隆山。明初有題句云:「目擊 神州已陸沉,心隨野鶴與孤雲。茫茫宦海羞容膝,隱 隱禪林可托身。」又云:「坐假蒲團忘世慮,臥投方丈掩 忠精。埋名拋棄人間事,懶問山河屬大明。」後得道,為 永隆開山祖云。
熹宗天啟四年甲子秋七月,灊山崩,聲鳴數十里。石 遠禪師,崇師,慶祥之裔也,道著灊山。
《珍珠船開山圖》曰:「霍山南嶽山,有雨師、雲師。」註云:「雲 師如蠶,長六寸,似兔。雨師似蛹,長七八寸,似蛭。雲雨 之時,出在石上,肉甘,可熟而食。」
愍帝崇禎十五年夏二月十二日,大雷雨,灊山起蟄 蛟千百,漂沒田畝民舍無算。
灊山部雜錄
编辑《爾雅》:「大山宮,小山霍。」〈註〉宮,圍繞也。謂小山在中,大山 在外,圍繞之。山形若此,謂之霍。又曰:「霍之為言大小 也。」
《文穎》「天柱山在灊縣南,有祠,上有雲獅雨虎。」
徐靈期《南嶽記》:「衡山,五嶽之南嶽也。至軒轅乃以灊 霍之山為副。」
《灊山縣志洞天記》云:「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惟南 嶽衡山最遠,以灊霍副之。帝舜肇十有二州,歲五月 南巡狩,中祀大交霍山,貢兩伯之樂。唐皮日休作《霍 山賦》,託夢于祝融之相」,蓋以霍為古之南嶽云。 周大夫皖伯,史逸其姓氏,故只稱為周大夫。周封大 夫于皖,而皖之名始著。大夫則周之賢者也,是以得 封于皖。凡周之封爵無弗賢者,同姓之臣或得畫封, 異姓受封而不賢者鮮矣。其在《皖志》,逸其政蹟,然皖 山之陽有廟焉,五尺童子莫不知為皖伯廟,加禮敬 焉。無政與惠而有是乎?不賢與才而有是乎,可以占 皖伯矣。入為大夫,出為伯,奄有皖地。地與山者,以大夫名天下,傳後世。大夫之澤,其流不既長哉。
沖虛觀,故南嶽司天昭聖廟也,宋政和中修改為之。 《搜神記》曰:「霍山嶽廟有大鑊,受三十石。祭祀之時,水 輒自滿,事畢旋竭,人以為神。」今則無存矣。
《山海經》曰:「霍山之徑曰三公山,高五里,上多毒蛇。有 三石,相去各二百步。一高五尺,一高四尺,一高三尺。」 按:縣以山名,山以灊名,幽巖邃谷,窮之益深,灊之取 義也。水緣山行,故迂曲縈迴,若無來去,王荊公所謂 「窮源不得」者,信然。渟匯處時,其蓄洩,多利稻田。若吳 塘、烏石二陂,肇基漢世。其諸陂塘,悉洪武初奉檄開 刱者,聖朝重農軫稼、規模弘遠矣。先是胡守、宗丞並 加志《水利》,迄今歲久功湮、尚竢踵美者。
灊山部外編
编辑《黃庭內景經》:「霍山下有洞,通二百里司命真君之府, 有西北東南四門,中有五香飛華金瓶之寶,神膽靈 瓜,食之者至元。」
《灊山縣志》:「秦華長期,九江人。師事角里先生,受仙靈 隱寶方合服之,日老以還少,日行五百里,能舉千斤, 一歲十易,皮如蟬蛻,云隱于灊山,後昇仙去。」
《神仙傳》:「孔安國者,魯人也。常行氣,服鈆丹。年三百歲 色如童子,隱灊山,弟子隨之數百人,每斷穀入室,一 年半復出益少。其不入室則飲食如常,與世人無異。 安國為人沉重,尤寶惜道要,不肯輕傳。其奉事者五 六年,審其為人志性,乃傳之。有陳伯者,安樂人也,求 事安國,安國以為弟子。留三年,知其執信,乃謂之曰: 『吾亦少更勤苦,尋求道術,無所不至。雖不能得神丹 入石登天之法,唯受地仙之方,適可以不死。而昔事 海濱漁父,漁父者,故越相范蠡也,乃易姓名隱,以避 凶世哀我有志,授我祕方服餌之法,以得度世,則大 伍、司誠、子期、姜伯塗山,皆千歲之後更少壯。吾受道 以來,服藥三百餘年,以其一方授崔仲卿,卿年八十 四,服來,已三十三年矣。視其肌體,氣力甚健,鬚髮不 白,口齒完堅。子往與相見,事之』。」陳伯遂往事之,受其 方,亦度世不老。又有張合妻,年五十服之,反如二十 許人,一縣怪之,八十六生一男。又教數人,皆四百歲 後入山去。亦有不度世者,由于房中之術故也。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明《五經》,兼通星氣。見漢祚將 衰,天下亂起,乃嘆曰:「值此衰亂,官高者危,財多者死, 當世榮華,不足貪也。」乃學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 坐致行廚。精思于天柱山中,得石室中《九丹金液經》, 能變化萬端,不可勝記。魏曹公聞而召之,閉一石室 中,使人守視斷穀,期年乃出之,顏色如故。曹公自謂 「生民無不食稻,而慈乃如是,必左道也。」欲殺之,慈已 知,求乞骸骨。曹公曰:「何以忽爾?」對曰:「欲見殺,故求去 耳。」公曰:「無有此意。公卻高其志,不苟相留也。」乃為設 酒,曰:「今當遠曠,乞分盃飲酒。」公曰:「善。」是時天寒,溫酒 尚熱,慈拔道簪以撓酒,須臾,道簪俱盡,如人磨墨。初, 公聞慈求分盃飲酒,謂當使公先飲以與慈耳,而拔 道簪以畫盃酒中,斷其間相去數寸,即飲半半與公。 公不善之,未即為飲,慈乞盡自飲之。飲畢,以盃擲屋 棟,盃懸搖動,似飛鳥俯仰之狀,若欲落而不落。舉坐 莫不視盃,良久乃墜,既而已失慈矣。尋問之,還其所 居。曹公遂益欲殺慈,試其能免死否,乃敕收慈。慈走 入群羊中,而追者不分,乃數本羊,果餘一口,乃知是 慈化為羊也。追者語主人:「意欲得見先生暫還,無怯 也。」俄而有大羊前跪而曰:「為審爾否?」吏相謂曰:「此《跪 羊》慈也,欲收之。」于是群羊咸向吏言曰:「為審爾否?」由 是吏亦不復知慈所在,乃止。後有知慈處者告公,公 又遣吏收之,得慈。慈非不能隱,故示其神化耳。于是 受執入獄。獄吏欲拷掠之,戶中有一慈,戶外亦有一 慈,不知孰是。公聞而愈惡之,使引出市殺之。須臾忽 失慈所在,乃閉市門而索。或不識慈者,問其狀,言「眇 一目,著青葛巾青單衣,見此人便收之。」既而一市中 人皆眇目,著青巾青衣,卒不能分。公令普逐之,如見 便殺。後有人見之,便斬以獻公,公大喜,及至視之,乃 一束茅,驗其尸,亦亡處所。後有人從荊州來見慈,刺 史劉表亦以慈為惑眾,擬收害之。表出耀兵,慈意知 欲見其術,乃徐徐去。因又詣表云:「有薄禮,願以餉軍。」 表曰:「道人單僑,吾軍人眾,安能為濟乎?」慈重道之。表 使視之,有酒一斗,器盛脯一束,而十人共舉不勝。慈 乃自出取之,以刀削脯投地,請百人奉酒及脯以賜 兵士。酒三盃,脯一斤,食之如常。脯味凡萬餘人,皆周 足,而器中酒如故,脯亦不盡。坐上又有賓客千人,皆 得大醉。表乃大驚,無復害慈之意。數日,乃委表去,入 東吳。有徐墮者,有道術,居丹徒。慈過之,墮門下有賓客,車牛六七乘,欺慈云:「徐公不在。」慈知客欺之,便去。 客即見牛在楊樹杪行,適上樹即不見,下即復見。行 樹上又車轂皆生荊棘,長一尺,斫之不斷,推之不動。 客大懼,即報徐公:「有一老翁眇目,吾見其不急之人, 因欺之云公不在,去後須臾,牛皆如此,不知何等意?」 公曰:「咄咄!此是左公過我,汝曹那得欺之?急追可及。」 諸客分布逐之,及慈羅,布叩頭謝之。慈意解,即遣還 去。及至,車牛等各復如故。慈見吳主孫討逆,復欲殺 之。後出遊,請慈俱行,使慈行于馬前,欲自後刺殺之。 慈在馬前著木履,拄一竹杖,徐徐而行。討逆著鞭策 馬,操兵逐之,終不能及。討逆知其有術,乃止。後慈以 意告葛仙公,言當入霍山,合九轉丹,遂乃仙去。 《灊山縣志》:「梁白鶴道人,梁武帝時方士,愛舒州」灊山 奇絕,時有浮屠寶志者,亦欲其地,武帝命二人各以 物識其地,得者居之。道人以鶴止處為記,《寶志》以「卓 錫處」為記。已而鶴先飛去,忽聞空中錫飛聲,遂卓于 山麓,而鶴止他處。遂各以所識築室焉。
馬湘字自然,好經史,工文學,嘗與道侶遍遊方外,登 杭州秦望山,作詩曰:「太一初分何處尋,空留曆數變 人心。九天日月移朝暮,萬里山河自古今。風動水光 吞遠徼,雨添嵐氣沒高林。秦皇謾作驅山計,蒼海茫 茫轉更深。」後歸省兄,兄適出,謂嫂曰:「特歸與兄分此 宅,我惟愛東園耳。」待兄三日不歸,遽卒。明日兄歸,感 慟曰:「弟學道多年,是歸託化以絕望耳。」乃棺斂,遂窆 之東園。明年,東川奏梓潼縣道士馬自然白日上昇。 詔杭州發其棺,只一竹杖而已。曾修道于皖公山之 黑虎洞,至今猶有遺蹟云。
《列仙傳拾遺》:「張定者,廣陵人,童幼入學,天寒月曉起 早,街中無人,獨行百餘步,有一道士行甚急,顧見之, 立而言曰:『此可教也』。」因問:「汝何所好,答曰:『好長命耳』。」 道流曰:「不難致,汝有仙骨,求道必成。且教汝變化之 術,勿泄于人,十年外吾自迎汝。」因以口訣教之。定謹 訥小心,于家甚孝,亦曾私為此術,召鬼神,化人物,無 不能者。與父母往漣水省親。至縣,有音樂戲劇,眾皆 觀之,定獨不往。父母曰:「此戲甚盛,親表皆去,汝何獨 不看耶?」對曰:「恐尊長要看,兒不得去。」其父母欲往,定 曰:「此有青州大設,亦可看也。」即提一水瓶,可受二斗 餘,中空無物,置于庭中,定遂步繞三二匝,乃傾于庭 院內,見人無數,皆長六七寸許。官寮將吏,士女看人, 喧闐滿庭。又見設廳戲場,局筵隊仗,音樂百戲,樓閣 車棚,無不精審。如此宴設。一日父母與看之,至夕復 側瓶干庭,人物車馬,千群萬隊,邐迤俱入瓶內。父母 取瓶視之,亦復無一物。又能自以刀劍剪割手足,刳 剔五臟,分掛四壁。良久,自復其身,宴然無苦。每見圖 障屏風,有人物音樂者,以手指之,皆能飛走,歌舞、言 笑趨動,與真無異。父母問其從何學之,曰:「我師姓藥, 海陵山神仙也。已錫昇天之道,約在十年,今七年矣。」 辭家入天柱灊山,臨去白父母曰:「若有意念,兒自歸 來,無深慮也。」如是父母念之,即便還家,尋復飛去。一 日謂父母曰:「十六年後,廣陵為瓦礫矣,可移家海州, 以就福地。」留丹二粒與父母服之,百餘年無疾,自此 不復歸。父母服丹,神氣輕爽,飲食嗜好,倍于少壯者, 遂移居海州。乾符中,父母猶在。
王稚《登虎苑》。景雲元年,蕭志忠為衡山刺史,臘日將 畋,先期,樵人薪于霍山。夜半月白,見長人衣豹皮角 而光芒,虎兕狐狸千百從行,自稱元冥使者,奉帝命 以若屬充蕭使君。畋數群獸,哀號不起。使者曰:「當求 解于嚴。」四。眾人從至東谷中,見一人黃冠坐虎皮上。 使者告之故。黃冠曰:「蕭公仁者,本順時令,若滕六降」 雪,《巽》二起風,當不出矣。命狐狸求美女,醇醪書朱符, 分餉之,群獸皆歡鳴,黃冠唫曰:「昔為仙子今為虎,流 落陰崖足風雨。更將斑毳被余身,千載青山萬般苦。」 樵人歸未明,而風雪暴至,蕭公罷畋矣。讀其詩,知嚴 四為虎也。
《居易錄》:「宋道人者,長治人,少孤,為人牧羊霍山。一日 失羊,群牧皆徬徨無所措。宋年十三,獨入深山求之。 行二日,見一老僧瞑坐石窟中,四無人跡。僧面生黃 毛,長寸許,心知有異,跪陳其故,老僧張目曰:『爾羊固 在,須中秋可得,今且歸矣』。宋出告群牧,及期約伴結 束以往,果得羊,又溢四五百頭,尋老僧,已不見。眾議」 鬻其溢者,得百金。既而分金不平,遂聞之官,官盡歸 金于宋。其徒王姓者,心利其貲,故為好語致宋于家, 陽為權子。母夜令婦入室,而己踵其後,誣以姦而逐 之。宋失貲無所依,乃復入山。行久之,見一茅菴,別有 一老僧居之,泣拜告以故,請留執樵采,久之乃許。老 僧不甚食,廚中所有,唯燕麥、芋魁,食之,遂不飢。居五 載,僧遣之,宋願留侍不行,僧顧曰:「子愿謹,奈鈍根何?」 視壁上畫古大夫五,一正面,一側面,一背面。二人隅 坐其旁曰:「子但日目此骨節,寸寸皆須留意。」宋茫然 不解所謂,第日坐臥其下。夜夢二人自壁下指示銅 人穴道脈絡甚悉,宋忽豁然有省。一日,僧遠出,留宋居守,則虎狼蹄跡,交錯于菴之前後。越七日,僧歸,謂 宋曰:「山中檀越邀我誦經,汝當隨往。」比行及半途,又 謂:「汝且止此,聞木魚聲,乃來迎我。」遂徑去。宋候移晷, 飢甚,輒躡蹤往。道阻一河,河上有翁嫗,視二童子汲 水,叩師所往,曰:「此處無人居,安得延僧誦經者」不得 已,渡河而前,峭壁插天,更無蹊徑。倏聞木魚聲在北 山上,馳赴之,又聞聲在南山。顧視,日已晡,有虎百十 餘咆哮而來,急趨投翁嫗所。木柵石屋,亦有雞犬,翁 出叱之,群虎皆弭耳去。招宋留宿,啖以燕麥粥,昧爽 睡覺,則身臥磐石上,屋柵皆不見。驚愕久之。遵舊路 欲返菴中,道逢婦人井,汲而絡其背。問之,跌傷折骨。 宋審其穴脈,試按摩之,應手而愈。延過其家飯食之, 因留卜居焉。自是為人按摩,即骨已破碎,無弗愈者。 久之,娶妻生子。巡撫都御史圖克善雅重之,欲為其 子納粟太學,不受,亦不受人一錢。今在福山王尚書 第,年七十三矣。
《灊山縣志》:「劉度人,舒州人。每于灊山丹霞石上誦《靈 寶度人經》。一日,遇一神人邀至余雞石,見三仙子對 弈,一仙與劉一棋子,使吞之。後劉仙去,人視其殮,惟 履杖而已。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