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廣通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1

湖廣通志 全覽1 全覽2



  題為欽奉
  上諭纂修省志成稿謹奉
  表上
  進者等誠惶誠恐稽首頓首
  上言伏以
  帝徳光昭八表星辰拱極
  聖謨洋溢千秋江漢朝宗
  標駿業於金題左圖而右史
  煥鴻猷於玉簡一道以同風楚書以寳善為歸式遵條貫周禮有職方之載分挈綱維祗繪方隅恭祈
  宸鑒竊惟書列荆州之域地接雍梁傳稱鶉尾之辰星垂翼軫自古有雲陽之紀於周啟熊繹之封嶽惟五而峯表祝融瀆有四而江司奇相箘簵三邦之貢肇自唐虞魚龍七澤之區豈惟雲夢任地利則火耕水耨從王事則棘矢桃弧驗倚相之博聞資獻納於典墳邱索珍左徒之採佩託比興於蘭芷荃蘅唐煥鴻名浯水摩崖之頌宋開道脉濂溪太極之圖畫湘水之東西渺矣羣雄事業指洞庭之南北遐哉諸將功勲岳陽風土荆楚歲時覺見聞之猶古楚國先贒襄陽耆舊譜姓氏以如新欽惟我
  皇上
  治洽兩儀
  恩周六合
  誕敷文徳越裳傳南掌之名
  載纘武功青海紀西陲之績矧此舟車所至近在方岳之中瞻仰
  宸暉照臨南紀
  湛恩汪濊史不勝書瑞應紛綸圖莫能繪蠲租減税視曠古而有加整俗觀風顧羣黎而倍切在昔荆襄甫輯太和之金鳯齊鳴即今干羽初陳保靖之卿雲五色紅苗諸寨競稽首而稱臣永保二司請設官而置吏湖洲與江隄竝築感洽農商南闈與北院雙開歡騰儁乂厪
  聖心之籌畫致下土之盈寧
  皇上特念寰宇同文宜修一統之志又以藩宣分土先成列省之書於是採訪羣材廣徴巻軸既發凡以起例爰漬墨而磨丹信傳信而疑傳疑竹箭南金騐網羅之有據樂其樂而利其利羮魚稻飯紀風俗之常淳首揚
  堯典禹謨次及星垣輿地乃至人倫庶物燦若列眉政事文章瞭如指掌包舉一十六郡羅列三十二門雖殫力於編摩猶抱慚於挂漏等謹稽成憲釐定規條摭鮑羅袁盛之遺登一方於小史外史采習范鄒余之舊陳四始於周南召南將昭盛事於千秋竊效颺言於萬一伏願
  瑤圖益固
  玉燭長輝
  離照宏開綰璣衡而重光永耀
  泰階式叙銘岣嶁而萬國咸寧企幬載之同符覲圖書之協應修周六典羣瞻法紀之詳明作唐一經莫罄臣工之颺頌等無任瞻
  天仰
  聖激切屏營之至謹奉
  表隨
  進以
  聞






  湖廣通志凡例
  一我
  朝
  世祖章皇帝
  聖祖仁皇帝
  今上皇帝登極詔書及
  特下湖北南者煌煌
  天語萬世典謨舊志例載藝文今恭列巻首以冠全編
  後可續増俾垂久逺
  一星野直省各有定分今悉照廿一史考正其餘諸書不敢濫引至祥異中水旱蠲賑前代有可考者皆為補入我
  朝昇平永久間遇水旱必先蠲賑萬民感戴理宜備
  書
  一圖考凡地方新増新减及分𨽻併屬者俱繪新圖其餘重加校訂
  一建置沿革乃全書根據一有缺訛則山川人物皆罔所依據舊志不無舛錯今悉以廿一史為主參以文獻通考地理直音等書及府州縣志至近奉改撥添設府州縣其沿革縁由俱細為分析
  一疆域四至方位道里逺近俱據府州縣志册參訂編次
  一山川舊不分𩔗且多簡畧今分地分類竝分東南西北四正四隅道里逺近依次編序俱以府州縣志參訂凡有原委可考見於各書者備為採摭
  一自康熙甲子年纂輯通志以後凡修濬城池建葺學校必備書不敢没守土者之勞勩也
  一水利隄防有増修有新築俱照府州縣志册續訂至荆江隄岸洞庭舵桿洲
  皇上軫念農商發帑修建恭載簡編兼繪舵桿洲圖以
  昭
  聖朝盛典
  
  本朝各處駐防兵弁有増有汰有歸併有移駐俱按現在軍制條列其歴代兵防隨地因時一一詳載
  一祠祀寺觀俱分别時代依類序編
  一職官不論有無事績凡官楚者例得列名舊志文職止僉司武職止提鎮今悉分類増補文自郡守以上武自參遊以上咸得書
  一名宦鄉賢舊志有因地名偶同誤入者有本非楚而强入者有時代姓名官爵俱訛者有采取史傳而文義不貫者有數事牽合為一事及人地互相舛錯者有名宦載生平行事竟似人物志者有忠義漏載虧節濫録者俱照廿一史明一統志三楚文獻録楚紀橫雲史稿本傳改正悉標書目以明所據惟有明一代未有成書舊通志列傳間有較他書更為詳核者俱參互紀載
  一歴代名宦舊志不分巳未崇祀無從查核但據志載本傳參考他書漫無事績者刪之其確有功徳可紀者悉仍舊至新増名宦悉遵雍正二年 部冊核留者始行登載
  一歴代鄉賢祀典所闗宜另帙以示崇重舊志統於人物内今據郡邑學校印冊巳經崇祀者録出另為一編又按各志書間有久登爼豆行事卓然可紀舊志遺載者亦為補入惟
  本朝鄉賢一遵 部冊登載其未經崇祀而人品事
  功可為矜式者另入人物項内
  一舊志止載孝義列女我
  皇上特命各省州縣建立忠孝節義祠千秋爼豆有司行禮於以扶植綱常廣勵風俗誠歴代未有之
  盛典也謹分忠臣孝子義士列女四項各詳事蹟從此
  瞻祠宇而誦芳徽人心益加振興矣
  一凡忠臣孝子巳入名宦鄉賢如我
  朝糧道葉映橊總督額倫特仍立傳入忠臣志舊志老萊子孟宗董永之類仍立傳入孝子志其名宦鄉賢志内只註名云詳某志
  一人物志内首理學次行業次文苑次隱逸間有傳列於此而名仍註彼者傳從其重名取其稱
  一春秋傳所載楚地名卿大夫皆楚産也悉編入人物志内秦漢以後官斯土者始入名宦遵
  今制以編往事於義為當
  一古有願為良臣勿為忠臣之説其實良亦忠也今擇患難之臣以身許國者雖生死不同悉編入忠臣志内其有捐軀而害義如鬻拳之類不可為訓者不敢䦨入
  一孝義列女舊志有止載姓名而無事實者頗加采摭補録又凡郡邑志流傳巳久者酌存之自康熙甲子年以後惟巳經奉
  㫖旌表者按年編載
  一流寓凡正史各書巳載者則詳考本傳缺畧者補之謬訛者刪之間有流傳已久如宋米芾稱米襄陽之類雖宋史本傳不載其事亦先書本傳而録舊通志於後蓋既云流寓則行踪靡定不敢槩行刪除也
  一方伎仙釋俱詳考各書存其確有可據者一藝文凡各家文字有專本行世如鬻子離騷太極圖説等類亦止選載數篇詩集亦然至儒學諸記一學或有數首但擇其善者存之其大傳墓誌銘非名賢鉅公不敢泛載
  一自歴代暨我
  國家武功文徳有能賡颺其美者登載以備雅頌各體文字有闗地方時務及言忠孝節義之大可為勸懲者存之名山大川勝蹟留題者次之其餘風雲月露不敢槩録以庶幾采風問俗之意
  一舊志有備遺雜辯二項今統曰雜記凡荒謬錯誤辯證無當者刪之仍參考各書應増者采入若干條編類以便觀覽
  一通志於雍正八年二月二十七日開局雍正十年七月十五日開刻十月二十五日接到 部文議准湖南桂陽州改陞直𨽻州轄臨武藍山嘉禾三縣其輿圖疆域户口田賦及一切人物鄉賢等志巳漸次刋刻成書謹識沿革志末以備將來考核又各省咨册未齊凡有續増者亦以類載各志末云




  湖廣通志纂修官員
  總裁
  湖   廣   總   督  邁 柱陞  任 湖 北 巡 撫   魏廷珍陞  任 湖 北 巡 撫   王士俊湖   北   巡   撫  徳 齡湖   南   巡   撫  趙𢎞恩湖 南 觀 風 整 俗 使  李 徽
  提 督 湖 北 學 政    凌如煥陞 任 提 督 湖 南 學 政習 寯
  提 督 湖 南 學 政    呉大受湖   廣   巡   察  歸宣光
  提調
  原 任 湖 北 布 政 使  徐 鼎陞 任 湖 北 布 政 使  徐 本湖  北  布  政  使  鍾 保陞 任 湖 南 布 政 使  楊永斌湖  南  布 政  使   張 燦原 任 湖 北 按 察 使  王肅章陞 任 湖 北 按 察 使  刁承祖原 任 湖 北 按 察 使  唐繼祖湖  北  按 察  使   王 柔陞 任 湖 南 按 察 使  張 燦湖  南  按  察  使  胡 瀛
  原 任 湖 北 糧 道    張廷樞陞 任 湖 南 驛 鹽 糧 道 刁承祖湖 南 驛 鹽 糧  道   李正茂湖 北 分 守 武 漢 黃 道 朱 㵢湖 南 分 守 岳 常 澧 道 孫 元原 任 分 守 湖 北襄陽 道 趙之均湖  北 分 守 襄 陽 道 武𢎞彦湖  北  驛  鹽  道  楊 晏湖 南 分 守 衡 永 郴 道許登瀛
  陞 任 湖 北 分 巡 荆 州 道高 起湖 北 分 巡 荆 州 道  錢兆沆
  陞 任 湖 南 分 巡 辰 永 靖 道王 柔
  纂修
  日 講 官 起 居 注 翰 林 院 編 修夏力恕原 任 宜 都 縣 知 縣  柯 煜
  校閲
  日 講 官 起 居 注 翰 林 院 編 修夏力恕翰  林  院  檢  討  程光鉅
  分修
  原 任 孝 感 縣 知 縣  張鍾秀
  黃 州 府 學 教  授   彭士商
  永 州 府 學 教  授   王楙績
  鍾  祥  縣  進  士  李 蘇
  江 夏縣學 教 諭     侯執信
  東 安 縣 學 教 諭    譚尚笏
  長  沙  縣  舉 人      文 山善  化  縣  舉  人  李文炤
  善  化  縣  舉  人  黃文憲
  漢  陽  縣  廕  生  李能哲
  漢 陽 縣 副 榜 貢 生  方 璲
  寧  鄉  縣  監  生  陶 煊
  漢 陽 縣 學 生  員   李 灝
  益 陽 縣 學 生 員   曽 璋
  分校
  公  安  縣  知  縣  洪元聲
  學  習  進  士   沈孟堅
  學  習  進  士   陸 峻
  學  習  進  士   張 松
  學  習  進  士   楊璋森
  學  習  進  士   慕泰生
  學   習   進  士   方純儒
  學  習   進  士    沈爕文
  學  習   進  士    方暨謨黃  岡 縣  舉  人   王光佩蘄  州 學  訓  導   王一寧原 任 竹 縣 學 訓 導李正竒江 夏 縣 副 榜 貢 生  陳本立武  昌  縣  貢  生  賀 桓黃  岡  縣  貢  生  王道眀羅  田  縣  貢  生  徐乾源雲  夢  縣  貢  生  黃灝起寧  鄉  縣  貢  生  何中輝漢  陽  縣  監  生  張學誠
  漢 陽 縣 學 生 員    常生華
  漢 陽 縣 學 生 員    程秉禮
  蘄 水 縣 學 生 員    李生槃
  應 城 縣 學 生 員    王永祚
  監刋
  布 政 使 司 經  歴   卞 澍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湖廣通志       地理類三都會郡縣之屬目録
  聖制
  巻一
  星野 祥異附
  巻二
  輿圖
  巻三
  沿革湖北
  巻四
  沿革湖南
  巻五
  疆域 形勢附湖北
  巻六
  疆域 形勢附湖南
  巻七
  山川武漢
  巻八
  山川黃安
  巻九
  山川徳荆
  巻十
  山川襄鄖歸
  巻十一
  山川長衡永
  巻十二
  山川寳岳常辰永灃郴靖
  巻十三
  闗隘 津梁附湖北
  巻十四
  闗隘湖南
  巻十五
  城池 公署附湖北
  巻十六
  城池湖南
  巻十七
  户口
  巻十八
  田賦 屯田附 物産附湖北
  巻十九
  田賦湖南
  巻二十
  水利湖北
  巻二十一
  水利湖南
  巻二十二
  學校 貢院書院附湖北
  巻二十三
  學校湖南
  巻二十四
  軍政
  巻二十五
  祀典 祠廟附
  巻二十六
  世紀 后妃公主附
  巻二十七
  藩封
  巻二十八
  職官歴代
  巻二十九
  職官
  巻三十
  職官
  巻三十一
  選舉 武勲附薦舉
  巻三十二
  選舉進士
  巻三十三
  選舉進士
  巻三十四
  選舉舉人
  巻三十五
  選舉舉人
  巻三十六
  選舉舉人
  巻三十七
  選舉貢生
  巻三十八
  選舉貢生
  巻三十九
  選舉貢生 武勲附
  巻四十
  名宦總名宦
  巻四十一
  名宦總名宦
  巻四十二
  名宦總名宦
  巻四十三
  名宦武漢黃安
  巻四十四
  名宦徳荆襄鄖歸
  巻四十五
  名宦長衡永
  巻四十六
  名宦寳岳常辰永灃郴靖
  巻四十七
  鄉賢武漢
  巻四十八
  鄉賢黃州
  巻四十九
  鄉賢安徳荆襄鄖歸
  巻五十
  鄉賢湖南
  巻五十一
  人物理學暨總部行業武昌行業
  巻五十二
  人物漢黃
  巻五十三
  人物安徳荆
  巻五十四
  人物襄鄖歸
  巻五十五
  人物長衡
  巻五十六
  人物永寳岳常辰永灃郴靖
  巻五十七
  人物文苑
  巻五十八
  人物隱逸
  巻五十九
  忠臣總部
  巻六十
  忠臣湖北
  巻六十一
  忠臣湖南
  巻六十二
  孝子湖北
  巻六十三
  孝子湖南
  巻六十四
  義士 義民義僕附湖北
  巻六十五
  義士湖南
  巻六十六
  列女總部暨武昌
  巻六十七
  列女漢陽
  巻六十八
  列女黃州
  巻六十九
  列女安徳
  巻七十
  列女荆襄鄖歸
  巻七十一
  列女長衡永
  巻七十二
  列女寳岳常辰永灃郴靖
  巻七十三
  流寓
  巻七十四
  仙釋 方伎附湖北
  巻七十五
  仙釋湖南
  巻七十六
  風俗
  巻七十七
  古蹟 寺觀附湖北古蹟
  巻七十八
  古蹟寺觀
  巻七十九
  古蹟湖南古蹟
  巻八十
  古蹟寺觀
  巻八十一
  陵墓
  巻八十二
  藝文厯代御製
  巻八十三
  藝文賦古辭曲
  巻八十四
  藝文四言詩五言古詩
  巻八十五
  藝文七言古詩
  巻八十六
  藝文五七言排律
  巻八十七
  藝文五言律
  巻八十八
  藝文七言律
  巻八十九
  藝文五七言截句
  巻九十
  藝文
  巻九十一
  藝文
  巻九十二
  藝文
  巻九十三
  藝文
  巻九十四
  藝文
  巻九十五
  藝文啟頌箴
  巻九十六
  藝文
  巻九十七
  藝文論辯議
  巻九十八
  藝文考説䟦贊檄
  巻九十九
  藝文
  巻一百
  藝文
  巻一百一
  藝文
  巻一百二
  藝文
  巻一百三
  藝文
  巻一百四
  藝文
  巻一百五
  藝文
  巻一百六
  藝文
  巻一百七
  藝文
  巻一百八
  藝文
  巻一百九
  藝文
  巻一百十
  藝文
  巻一百十一
  藝文
  巻一百十二
  藝文
  巻一百十三
  藝文
  巻一百十四
  藝文
  巻一百十五
  藝文銘誌銘
  巻一百十六
  藝文銘誌銘
  巻一百十七
  藝文文誄
  巻一百十八
  雜記
  巻一百十九
  雜記
  巻一百二十
  雜記
  等謹案湖廣通志一百二十巻
  國朝總督湖廣等處地方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邁柱等監修楚中輿記見于前史者如盛宏之荆州記庾仲雍湘州記漢水記梁元帝荆南地志郭仲彥湘州記湘州副圖記陶岳零陵總記韋宙零陵録范致明巴陵古今記呉從政襄沔記類多湮沒不傳即傳者亦殘缺失次魏裳湖廣通志廖道南楚大紀陳士元楚故略出自近代又往往闕漏冗雜不足依據是志成於雍正十一年乃邁柱及湖北巡撫徳齡湖南巡撫趙宏恩奉
  詔纂輯以湖南湖北合為一書與江南通志合上江下江為一者體例相同大致據康熙甲子舊志為本而以類附益之其目或増或併總為三十一門又附見者十三門人物門内又别為四子目條分縷晰案籍可稽惟長沙逺隔洞庭當時開局武昌採訪未周故所載稍略不及湖北之詳備云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校官陸費墀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首
  聖制
  世祖章皇帝
  登極恩詔順治元年
  我國家受
  天眷佑肇造東土
  烈祖邁圖鴻緒
  皇考彌廓前猷遂舉舊邦誕膺
  新命迨朕嗣服雖在沖齡締念紹庭永綏厥位頃緣賊氛洊熾極禍明朝是用託重親賢救民塗炭乃方馳金鼓旋奏澄清既解倒懸非富天下而王公列辟文武羣臣暨軍民耆老合辭勸進懇切再三乃於今年十月初一日祇告
  天地
  宗廟
  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號曰大清定鼎燕京紀元順治緬維峻命不易創業尤艱況當改革之初更屬變通之會爰乃酌古凖今揆天時人事之宜庶㡬吏習民安彰
  祖功
  宗徳之大所有合行條例臚列於左
  祭告南岳文順治八年
  
  神靈臺秀壁寶洞仙巖鈞物養民昭儀銓徳朕誕膺
  天命祇荷神庥特遣専官用申殷薦惟
  神鑒焉
  聖祖仁皇帝
  登極恩詔順治十八年
  
  天承運
  皇帝詔曰惟我國家受
  天眷命
  祖功
  宗徳肇造丕基我
  皇考大行皇帝盛徳至仁英資大度纘承厯數統一寰區恩澤洽於多方政敎臻於上理方期邦國永慶雍熙不幸奄棄臣民遽升
  龍馭顧以大寶屬於藐躬朕煢煢在疚本不忍聞而諸王貝勒大臣文武官員人等僉謂神器既巳攸歸天位不宜久曠堅請再三朕是以俯徇輿志勉抑哀衷於是月初九日祇告
  天地
  宗廟
  社稷即皇帝位仰惟
  上天眷佑之篤
  祖宗付託之隆涼徳沖齡膺兹重寄敬圖覲光揚烈用紹無疆之休其以明年為康熈元年與天下更始式衍舊恩聿𢎞新化所有合行事宜開列於後
  諭祭沔陽州州同贈沔陽知州趙一柱文康熈元年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趙一柱性行忠直竭力戎事輓輸糧餉遇賊殉身朕用悼焉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祭告南岳文康熈六年
  
  神靈臺秀壁火徳亨嘉鈞物養民昭儀銓徳朕躬親政務祇承
  神庥特遣専官用申殷薦惟
  神鑒焉
  祭告舜陵文康熈七年
  自古歴代帝王繼天立極功徳竝隆治統道統昭垂奕世朕受
  天眷命紹纘丕基庶政方親前徽是景明禋大典亟宜肇修敬遣専官拜將牲帛爰昭殷薦之忱聿修尊崇之
  禮伏惟格歆尚其鑒享
  諭祭陜西商南縣知縣贈按察司僉事盧偀文康熈十七年
  烈士成仁齎志而殁忠臣報國捐軀以従爾盧偀矢志忠貞服官敬慎值逆賊之煽亂勵臣節以彌堅臨難不屈甘心殞命朕用悼焉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諭祭都督僉事管直𨽻三屯營副將事梅之信文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梅之信識時慕化率衆歸來忽焉云亡良可憫惻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嗚呼聿垂不朽之榮庶享匪躬之報爾靈不昧尚其欽承
  諭祭大理寺卿李昌祚文
  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李昌祚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方冀遐齡奄然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嗚呼聿垂不朽之榮庶享匪躬之報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諭祭貴州黔西總兵官左都督加贈太子太保李如碧文
  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李如碧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方冀遐齡忽焉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嗚呼寵錫重壚庶享匪躬之報名垂信史聿昭不朽之榮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勅封洞庭神祭文康熈十八年
  朕惟景運長隆允藉百靈之助明祇效順聿修咸秩之文是以詩誦懐柔禮惇禋祀緬稽祭義胥答鴻庥況乎肆征不庭佐國威於有赫罙入其阻彰神怒之式憑幽贊聿昭褒稱宜懋惟
  神徳符河海秀結東南納三峽之洪流滙九江之殊派膏吳潤楚普美利以成能浴日含雲協太虚而敷化粤自唐宋歴被崇封爰暨國家彌宣偉績頃者逆氛未靖天討用加地當師旅之屯衆賴精英之祐閲時八月波浪不驚俾我六軍舳艫共濟堅城立拔餘孽宵奔眷言撻伐之奇勲實屬
  神功之丕顯特申昭報式考彞章封為
  洞庭湖之神載諸祀典
  神其永膺嘉號配岳瀆而偕尊益著正符格馨香於勿替専官告祭惟
  神鑒知
  祭告南岳文康熈二十一年
  
  神陽居大夏徳著祝融鈞物養民以綏南服朕祇承神佑疆宇蕩平特遣専官用申殷薦惟
  神鑒焉
  祭告舜陵文康熈二十一年
  自古帝王受
  天顯命繼道統而新治統聖賢代起先後一揆成功盛徳
  炳如日星朕誕膺
  眷佑臨制萬方掃滅兇殘廓清區宇告功古后殷禮肇稱敬遣専官代將牲帛爰修禋祀之誠用展景行之志仰企
  明靈尚其鑒享
  祭告雞公山廟文康熈二十二年
  朕惟
  天鑒無私恒助順而討逆
  神威有赫每佑國以除殘禮洽懐柔典隆秩祀既誕彰夫靈異宜昭報以明禋惟
  神棲靈秀嶺斂福寰區普濟羣生功如響而斯應黙襄景運績在隠而彌彰往者小醜鴟張六師霆擊惟孤城之控扼當狂冦之咽喉方肆陸梁洊加矢石忽焉瞀亂虚覩軍營既禠魄以亡魂遂倒戈而棄甲幽助天誅載揚我武粤修䖍祭用答鴻庥
  神其丕顯正符鞏皇猷於勿替載歆毖祀翊景命而長新特遣専官惟
  神鑒格
  祭告南岳文康熈二十三年
  
  神位司南極徳奠離宫長養羣生昭融萬象朕欽承泰運時邁省方肅若膺章専官秩祀
  神其鑒焉
  諭大學士吴正治康熈二十三年
  朕聞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治法著為道揆布在方策用以昭示臣民垂憲萬世至𢎞逺也我
  太祖高皇帝大業開基規模肇造
  太宗文皇帝膚功耆定軌物聿興暨我
  世祖章皇帝統一寰區創垂兼裕諸凡命官定制靡不凖今酌古綱舉目張郁郁彬彬無以尚矣逮朕御極以來恪遵成憲率由弗渝間有損益亦皆因時制宜期臻盡善俾中外羣工知所稟承無致隕越顧其條例事宜多散見於巻牘在百司既艱於考衷而兆姓亦無由通曉今命部院大小等衙門各委屬員詳加察輯用成會典一書特命卿為總裁官其董率各員恪勤乃事務使文質適中事理咸備行諸今而無𡚁𫝊諸後而可徵悉心考訂克成一代之典俾子孫臣庶遵守罔愆以副朕法
  祖圖治之意卿其勉之欽哉
  諭大學士吴正治康熈二十五年
  朕纘承丕基孜孜圖治宵旰兢業二十五年於兹賴
  天之靈
  宗廟之福蠢爾小醜以次削平眷念吾民雖甫休息而閭井未盡安樂風俗未臻醇古允為治忽所繫實在朕躬日不遑寜勤求治道行一事惟恐或戾舊章發一言惟恐未孚衆志朕心乾惕常用歉然乃臣僚援古時政日厯及前朝寶訓體例請將歴年政令編輯成書朕未之許在廷諸臣合詞奏懇至再因思古之帝王建極陳常言期可法行期可則裒其政事著為一
  編用以式訓臣民昭兹來許厥有故事方策具存兹特允所請定名曰政治典訓命卿為總裁官其董率在館諸臣恪勤乃事以實綴錄惟質毋飾惟核毋浮豈徒云徵諸庶民質諸百世朕夙寢晨興思艱圖易萬㡬在御日慎一日藉用自考以比古者省嵗之意庶㡬茂登上理久道化成卿其勉之欽哉
  諭大學士吴正治康熈二十五年
  朕惟古帝王宅中圖治總攬萬方因天人以紀星野因地利以兆疆域因人官物曲以修政敎故禹貢五服職方九州紀於典書千載可覩朕纘紹丕基撫兹方夏恢我土宇達於遐方惟是疆域錯紛幅員寥濶萬里之逺念切堂階其間風氣羣分民情類别不有綴錄何以周知顧由漢以來方輿地理作者頗多詳略既殊今昔互異爰勅所司肇開館局網羅文獻質訂圖經將薈萃成書以著一代之鉅典名曰大清一統志特命卿為總裁官其董率纂修官恪勤乃事務使採蒐閎博體例指詳扼塞山川風土人物指掌可治畫地成圖萬㡬之餘朕將親覽且俾奕世子孫披牒而慎維屏之寄式版而念小人之依以永我國家無疆之厯服有攸賴焉卿其勉之欽哉
  祭告南岳文康熈二十七年
  
  神聳靈天柱配徳祝融萬品潔齊奠綏炎服朕纘承
  祖宗丕基䖍恭明祀以
  皇祖妣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后神主升祔太廟禮成特遣専官用申秩祭惟
  神鑒焉
  諭祭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僖吴正治文康熈三十一年
  朕惟國家酬庸奬勛之典必薦厚於恪恭端諒之臣存既屢錫崇階殁亦茂加寵錫凡以昭彞典而彰異數恩至渥也爾吴正治賦資醇樸制行和平早蜚詞
  翰之聲復任旬宣之寄既敭歴於中外旋晉秩於貳卿佐秋曹而著明允之稱秉邦憲而表清嚴之範允符輿望俾掌容臺典三禮以無愆矢一忱而靡忒遂膺特簡入贊樞機倚眷既殷成勞益懋恪勤供職常存篤棐之忱精白禔躬時殫靖共之誼方資亮績遂爾引年尚期養素於邱園豈意溘先於朝露聿循前典申命有司優䘏用頒専官致祭嗚呼几筵肆設𢎞敷五鼎之恩綸綍光昭永沛千秋之澤靈其不昧尚克欽承
  御製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諡文僖吴正治碑文康熈三十三年
  朕惟國家慎簡元臣授以股肱之任進則攄藎忠於朝宁退亦樹雅望於邱園迨至溘然徂謝追䘏之禮必備榮哀盖盛典也爾吴正治秉心精白植品端醇早列詞垣出司觀察旋膺内擢克矢靖共洎掌邦憲以肅霜臺務飭乃躬而持風紀筦工虞於水部省試惟䖍領典禮於春官寅清允協洊躋顯秩惟砥樸誠乃簡台衡預參宻勿永懐祇慎表奉職之精忱益殫勤勞奮亮工之茂績粤自謝綸扉而致政方期居里社以優游奄逝忽聞朕心憫焉爰考𢑴章用加優䘏錫以祭𦵏諡曰文僖嗚呼龍光所被聿昭懐舊之恩綸綍攸頒俾食匪躬之報勒諸貞石貽爾後人
  祭告南岳文康熈三十五年
  
  神位司南宫禋降炎服昭融萬類涵養羣靈朕勤恤民依永期殷阜邇年以來郡縣水旱間告年穀歉登蚤夜孜孜深切軫念用是専官秩祀為民祈福冀雨暘之時若庶稼穡之屢豐惟
  神鑒焉
  祭告南岳文康熈三十六年
  
  神位司離宫陽居大夏綏佑南服永奠炎方朕以勦除狡冦三履遐荒期掃邊塵乂安中外今日祗承
  神佑塞北永清用申成功専官秩祀惟
  神鑒焉
  特諭蠲免湖南地丁雜税康熈三十八年
  上諭户部朕君臨天下撫馭兆人無日不以休養生息為念嘉與元元共圖豐樂蠲租賜復時切於懐故從前於直𨽻各省權其緩急先後頻渙恩施今海宇昇平四方無事欲普天率土咸登阜饒惟湖南地方素稱魚米之鄉比來雖年榖順成而民間猶未盡充裕是用格外加恩以綏黎庶所有康熈三十九年湖南通省地丁雜税等項錢糧著一概蠲免爾部移文該督撫令徧飭所屬實心奉行家喻户曉務俾深山窮谷均霑朝廷徳惠以副朕愛民如子至意倘或借端徵派澤不下究事覺定行從重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諭巡撫趙申喬康熈四十二年
  湖南地方介在邊逺之境聞向來官吏積習相仍無藝私征種種不一計每嵗科派有較正供額賦増至數倍者有司征收錢糧加取火耗又視别省為獨重百姓窮蹙不支致多流離轉徙非將宿𡚁逐一剔除無以砥礪官方大甦民困除從前巳往諸事姑免察究外爾到地方嚴飭大小屬員痛改前非洗心奉職力減加耗盡革私征務使流移者復返鄉閭守業者獲安隴畝庶副朕軫念逺省民生至意如仍有藐法不遵重為民害者即據實糾參從重治罪決不輕宥特諭
  祭告舜陵文康熈四十二年
  自古帝王繼天立極出震承乾莫不道洽寰區仁週遐邇朕欽承丕緒撫馭兆民思致時雍常殷惕厲歴兹四十餘載今嵗時届五旬宵旰兢兢無敢暇逸漸致民生康阜世運昇平頃因淮黄告成親往巡歴再授方畧善後是期覩民志之歡欣滋朕心之軫恤遄回鑾馭大沛恩膏用遣専官敬修祀典黙贊郅隆之冶益𢎞仁夀之休尚鑒精忱俯垂昭格
  祭告南岳文康熈四十二年
  
  神徳表南疆靈標離位三峰聳峙庶物咸亨朕祇承庥命統馭寰區夙夜勤勞殫思上理歴兹四十餘載今者適届五旬海宇昇平民生樂業見輿情之愛戴沛下土之恩膏特遣専官䖍申秩祀尚憑靈貺益錫繁禧佑我國家共登仁夀
  神其鑒焉
  特諭全免湖北湖南地丁銀米康熈四十四年
  上諭户部朕宵旰勤民厪思愛養惟務減徵寛賦以期實惠黎元間有州縣水旱不登即詔所司亟議蠲賑其直𨽻各省每嵗應輸額賦有以次逓蠲者有頻蠲數年者有將帶徵積欠暫令停徵者凡以蠲除額賦専為小民樂業遂生一嵗以内足不踐長吏之庭耳不聞追呼之擾庶㡬休養日久馴致家給户足而民咸得所也曩年楚省錢糧雖累行豁免今巳經歴數載未經特蠲應將該省額賦全免一年以示朕加恩優渥之至意湖北湖南康熈四十五年除漕糧漕項外其餘地丁銀米一概免徵舊欠未完者竝停輸納爾部移文該督撫令各飭屬員張示徧諭窮鄉僻壤咸得周知倘不肖官吏於額徵之外巧立名色别有科派私圖肥巳者察出定治重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諭豁免康熈四十三年以前未完銀米康熈四十五年上諭户部朕子育黎元日求所以休養利濟之道惟念賜租減賦實有禆益於民生直𨽻各省錢糧次第全蠲一年者業經數舉獨是歴嵗逋負累積加増舊税新徵勢難兼辦縦使少寛民力分年帶輸而督令續完仍多拮据朕眷懐及此深切軫恤是用蠲逋巳責大沛恩膏俾閭閻獲免追呼官吏亦不罹參罰直𨽻山東積欠錢糧今年俱係蠲免其山西陜西甘肅江蘓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各省自康熈四十三年以前未完地丁銀二百一十二萬二千七百兩有奇糧十萬五千七百石有奇按數通行豁免或舊欠巳完在官而現年錢糧未完足者亦准扣抵諭㫖到日各該撫立行所屬張示徧諭如有不肖有司以完作欠蒙溷銷算及開除不清者該督撫即時題㕘嚴加治罪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重修南岳碑文康熈四十七年
  衡岳為天南巨鎮上應北斗玉衡亦名夀岳主靈長於禄位綿福祚於子孫載在星經由來尚巳往嵗専官致祭肅薦馨香復以廟貎傾頹勅命修葺蠲吉蕆事鳩工庀材不斂閭左之錢不費公旬之役羣臣歡忭庶民子來經始於四十四年七月訖工於四十六年九月不三嵗而落成榱桷一新丹碧重煥於時億萬臣民以兹岳為主夀之山咸欲伸其愛戴之悃為朕祝釐而督撫諸臣亦合詞籲請謂宜親頒文翰宣導輿情朕以萬邦為懐踐祚以來殫思治理區畫周詳敬
  天勤民不遑暇逸而於岳瀆諸祀典禮必䖍凡以洽神人和上下也維兹南岳靈爽斯憑亦期與吾民共樂雍熈同登仁夀大四海從風之治固萬年有道之基是則朕斂時錫福之至願云爾爰書重修嵗月以示崇徳報功之意俾勒之貞珉昭諸億禩焉
  諭蠲免地丁康熈五十年
  上諭户部朕誕膺大統撫育寰區夙夜孜孜不自暇逸凡以為民也勤圖利濟休養安全即無水旱之虞時布寛仁之政蠲租除賦務使遐方率土無不均沾或值雨暘偶愆出帑發粟多方賑䘏其有益於吾民者靡弗備舉而亟行之朕勤懇周詳之至意前四十九年所頒諭㫖申晰甚明原欲將五十年天下錢糧通行蠲免以諸臣集議恐需用兵餉撥解之際兵民驛
  遞益致煩苦故自五十年為始三年之内全免一週除將直𨽻奉天等九直省康熙五十年地丁錢糧一概蠲免及歴年舊欠錢糧一併免徵外山西河南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各撫屬除漕項外五十一年應徵地畝銀共八百四十萬四千兩有奇人丁銀共一百二十萬八千一百兩有奇著察明全免竝歴年舊欠共五十四萬一千三百兩有奇亦俱著免徵其五十二年應蠲省分至期𠉀
  㫖行民間舊欠既經豁免嗣後每年額徵錢糧務如數全完倘完不及額或有虧空託稱民欠即令督撫以下官員償補仍従重治罪該督撫須實心力行期副朕惓惓愛民之意如有指稱事故侵欺科派事發之日必嚴行究治諭㫖到日徧示城郭鄉村深山窮谷咸使知悉爾部即遵諭行特諭
  祭告南岳文康熈五十二年
  
  神表正離宫綱維南紀靈鍾岣嶁秀挺祝融朕纘受鴻圖撫臨區宇殫思上理夙夜勤求惟日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極五十二年適當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謐百姓乂和稼穡嵗登風雨時若維庶徵之恊應爰羣祀之䖍修特遣専官式循舊典冀益贊雍熈之運尚永貽仁夀之休俯鑒精忱用垂歆格
  祭告炎帝陵文康熈五十二年
  自古帝王繼
  天出治建極綏猷莫不澤被生民仁周寰宇朕躬膺寶厯仰紹前徽夙夜孜孜不遑暇逸兹御極五十餘年適當六旬初届所幸四方寜謐百姓乂和稼穡嵗登風雨時若惟庶徵之恊應爰羣祀之咸修特遣専官式循舊典冀益贊雍熈之治尚永貽仁夀之休俯鑒精誠用垂歆格
  祭告南岳文康熈五十八年
  
  神正位離宫儲靈南紀功高長養徳茂恢𢎞朕纘承
  祖宗丕基䖍恭明祀兹以
  皇妣孝惠仁憲端懿純徳順天翼聖章皇后神主升祔太廟禮成特遣専官用申秩祭惟
  神鑒焉
  祭告炎帝陵文康熈五十八年
  自古帝王受
  天景命建極綏猷垂萬世之經常謹一朝之典禮朕欽承帝祉臨御九圍夙夜惟寅敬將祀典兹以
  皇妣孝惠仁憲端懿純徳順天翼聖章皇后神主升祔太廟禮成特遣専官代將牲帛用展苾芬之敬聿昭禋祀
  之䖍仰冀明靈尚其歆格
  皇上
  登極恩詔康熈六十一年
  
  天承運
  皇帝詔曰惟我國家受
  天綏佑
  聖祖
  神宗
  世祖皇帝統一疆隅我
  皇考大行皇帝臨御六十一年徳茂功高文經武緯海宇
  寜謐厯數悠長不謂謝棄臣民遽升
  龍馭親授神器屬於藐躬朕
  皇考大行皇帝
  徳妃之子昔皇二子弱齡建立深為
  聖慈鍾愛寢處時依恩勤倍篤不幸中年神志昏憒病類
  瘋狂
  皇考念宗社重任付託惟艱不得巳再行廢斥待至十有
  餘年沈疾如故痊可無期是以
  皇考升遐之日詔朕纘承大統朕之昆弟子姪甚多惟思一體相關敦睦罔替共享昇平之福永圖磐石之安孔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我
  皇考臨御以來良法美政萬世昭垂朕當永遵成憲不敢
  少有更張何止三年無改至於
  皇考知人善任至明至當内外諸大臣朕方極資翼贊以期始終保全務期竭盡公忠恪守亷節俾朕得以加恩故舊克成孝思倘或不守官箴自干國紀既負
  皇考簡拔委任之恩又負朕篤愛大臣之誼部院屬吏直省有司亦宜實心任事潔巳奉公不得推委上官自曠厥職天下百姓受
  皇考恩澤日久蠲賑頻施勸懲備至間有愚氓干犯律令皇考每遇讞決必加詳審爰書累牘披閲靡遺少有可生之路立施法外之仁凡我百姓各宜孝親敬長畏罪懐刑以副朕仰法
  皇考如天好生之意兹因諸王貝勒大臣文武官員人等
  僉謂天位不可久虚
  宗社允宜早主再三陳請朕勉循輿情暫抑悲痛於是月
  二十日祇告
  天地
  宗廟
  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為雍正元年仰惟
  先志之宜承深望
  皇圖之永固遹昭新化期衍舊恩於戲追慕
  前徽繼述無忘於夙夜廣推
  聖澤恩膏願被於寰區凡爾親賢文武共矢藎誠各輸心膂用昭無疆之業永垂有道之庥佈告天下咸使聞知
  祭告南岳文雍正元年
  
  神表正離宫綱維南極靈鍾岣嶁秀挺祝融朕纘承丕基新承景命竊念
  皇考膺圖以來百靈效順四海従風坐享昇平六十餘載兹當嗣位之始宜隆祀享之儀特遣専官䖍申昭告惟冀時和嵗稔物阜民安淳風徧洽乎寰區厚徳長敷於率土尚其
  歆格鑒此精誠
  祭告帝舜陵文雍正元年
  自古帝王繼
  天出治建極綏猷莫不澤被生民仁周海宇惟我皇考峻徳鴻勲嫓美前古顯謨承烈垂裕後昆朕以藐躬纘膺大寶當兹嗣位之始宜修享祀之儀特遣専官䖍申昭告惟冀時和嵗稔物阜民安淳風徧洽乎寰區厚徳長敷於率土尚其
  歆格鑒此精誠
  諭湖北湖南分闈考試士子取中定額雍正元年上諭禮部湖南士子赴湖北鄉試必經由洞庭湖湖水浩汗無涯波濤不測六七月間風浪尤險間有覆溺之患朕心深為惻然或致士子畏避險逺裹足不前又非朕廣育人材之意今欲於湖南地方建立試院每科叧簡考官俾士子就近入塲永無阻隔之虞共遂觀光之願明年二月為鄉試之期爾部可即行文湖南巡撫若能於二月之前預備塲屋則於明春即分湖北湖南兩闈考試倘為期巳迫預備不及則於下科舉行至於湖廣通省取中原有定額今既分兩闈其取中之數應如何分别湖南湖北巡撫公議着湖廣總督從公酌定具奏特諭
  諭祭總督河道陳鵬年諡恪勤文雍正元年
  夙夜不遑臣子勵匪躬之節初終罔替朝廷𢎞恤下之仁特賁絲綸式光俎豆爾陳鵬年才猷敏練操履潔清膺縣綬而著循聲剖郡符而宣愷惠繼因詿誤入事校讐仰惟
  聖祖仁皇帝重念河防俾爾署理朕誕膺寶位授以實銜方宣力而効忱洵鞠躬而盡瘁遽聞溘逝良切軫懐畀嘉諡以易名沛殊恩而賜賻賁顯親之榮綍予廕子之華資於戲盡臣節於生前無慚職業奬賢能於身後用勸臣僚靈其有知尚能歆格
  御製總督河道陳鵬年諡恪勤碑文雍正元年朕惟河渠重任允資利導之才綸綍殊榮用表靖共之節茍生膺峻秩能敬事以忘身斯没表豐碑爰酬庸而勸績所以風臣僚示奕禩也爾陳鵬年秉姿果毅矢志潔清早自科甲洊膺州郡儉約每同乎寒素撫字允協夫循良繼緣詿誤解官遂以纂修供職
  皇考念周河務簡署篆以宣勞迨朕纘御丕基授實銜而委重殫心區畫精詳克副乎疇咨盡力經營風雨不辭其勞瘁何乃設施未竟奄逝遽聞倍深軫悼之情因厚飭終之禮頒以異數錫之嘉名於戲龍章丕煥俾知亷吏當為馬鬛常新益念勞臣無替勒諸碣石永賁松楸
  祭告炎帝陵文雍正二年
  自古帝王繼
  天立極表正萬邦愷澤徧於寰區仁風及於奕禩朕丕承大統遙契曩徽兹於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五日恭奉
  聖祖合天𢎞運文武睿哲恭儉寛裕孝敬誠信功徳大成
  仁皇帝主
  圜丘禮成特遣専官䖍申昭告惟冀永贊修和之治益昭
  安阜之庥鑒此精誠尚其
  歆格
  諭督撫提鎮嚴飭各處土司不許科派土民雍正二年上諭四川陜西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督撫提鎮等朕聞各處土司鮮知法紀所屬土民每年科派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馬牛奪其子女生殺任情土民受其魚肉敢怒而不敢言莫非朕之赤子天下共享樂利而土民獨使向隅朕心深為不忍然土司之敢於恣肆者大率皆漢奸為之撥制或緣事犯法避罪藏身或積惡生奸依勢横行此輩粗知文義為之主文辦事敎之為非無所不至誠可痛恨嗣後督撫提鎮宜嚴飭所屬土司愛恤土民毋得
  視為魚肉毋得濫行科派如申飭之後不改前非一有事犯土司參革従重究擬漢奸立置重典勿姑容寛縱以副朕子惠元元遐邇一體之至意特諭
  諭湖廣督撫動支庫銀採買榖石收貯雍正四年上諭户部湖廣為産米之鄉穀石最宜多貯將來運往别省皆為近便今查湖廣通省存倉之穀只數十萬石為數無多今嵗湖廣收成豐稔着即行文該省督撫令其動支庫銀十餘萬兩遴委賢員採買穀石於省倉及府州縣應貯之處加謹收貯此時只宜陸續採買不可因官價一時採買致令穀價騰貴設若民間穀價稍昂即便停止俟明年再行採買江南浙江今嵗俱獲豐收着該撫就近商酌若亦可動項採買穀石有益着即一面定數奏聞一面採買可也特諭
  諭祭貴州巡撫張謙文雍正四年
  鞠躬盡瘁臣子之芳踪䘏死報勤國家之盛典爾張謙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服官年久著有勤勞方冀遐齡忽焉奄逝朕用悼焉特頒祭𦵏以慰幽魂嗚呼聿昭不朽之榮庶享匪躬之報爾如有知尚克歆享
  諭荆江兩岸隄防發帑修築雍正五年
  㫖據傅敏奏稱荆州地方沿江隄岸例係民隄民修今請動用耗羨銀兩修築令監修官防䕶等語朕思耗羨銀兩亦係小民脂膏凡地方應修工程於民生實有裨益者即當動用帑金辦理不必取給於耗羨但此處既係民隄若修理之後即算欽隄則凡遇隨時補葺之處小民不敢干涉轉致踈忽且恐頑劣之民恃有朝廷嵗修之例不肯用心防䕶以致潰決害及田廬而民受其累此等處皆當預為籌及荆州沿江隄岸著動用帑金遴委賢員監督修理修成之後仍算民隄令百姓加意防䕶隨時補葺俾得永受其益其如何令地方官員稽察照看俾永逺保固之處著該督撫會議具奏該部知道欽此
  諭蠲免湖北沿江被水縣衛錢糧雍正五年
  上諭上年湖北地方有數州縣被水收成歉薄巳降諭㫖令該有司動用倉穀減價平糶以惠窮民今聞本年四五月間有數處雨水稍多江流泛漲沿江之地未免近水被淹如武昌府屬之咸寧蒲圻嘉魚三縣武昌武左二衛漢陽府屬之漢陽漢川二縣荆州府屬之江陵縣荆州衛黄州府屬之黄陂黄梅二縣俱係濵江之地田畝有被水之處米價漸昂朕心深為軫念著該地方官加意撫恤朕又思此縣衛數處既稍覺被水若仍令其輸納錢糧民間未免竭力著將今嵗錢糧全行蠲免倘有已經完納者准作雍正六年應完之項此朕格外施恩該地方大小官吏務須實力奉行使小民均沾惠澤倘有絲毫侵隠假借之處一經查出定行従重治罪再各省藩庫俱有酌留銀兩備用因湖北竝無存剩銀兩是以未曽酌留今既有蠲免之州縣恐俸餉公用等項一時或有不敷查湖南藩庫有存貯銀三十萬兩著將銀十萬兩就撥解湖北布政司再將兩淮鹽課銀撥動二十萬兩以十萬兩解送湖南補項以十萬兩解送湖北備用湖北既有銀二十萬兩則公項需用可以動支俟徵收還庫之時即充藩庫酌畱之數又聞湖南近江州縣亦有數處被水著總督巡撫確實查明亦照湖北咸寧蒲圻等縣衛之例將今嵗錢糧蠲免户部即遵諭行
  諭沔陽潛江監利及屯坐衛所低窪之地照咸寧等處例將錢糧全免雍正五年
  上諭前因湖廣近江濵湖之州縣如咸寜蒲圻數處平時易於被水者今嵗又畧被水特頒諭㫖將今嵗錢糧全行蠲免外沔陽潛江監利一州二縣及屯坐此州縣之衛所亦皆屬低窪之地與咸寜等處大畧相同著照咸寜等處之例將今嵗錢糧全免其有已經完納者准抵筭明年錢糧之數朕因軫念楚省窮民巳發帑銀二萬兩令該督撫加意賑恤此銀倘有不敷查湖北現有買穀備用之銀六萬兩著即將此項銀兩動支於應用之州縣分給賑恤務令均霑實惠特諭
  諭湖南被水州縣發帑賑濟雍正五年
  上諭前聞湖南濵湖之州縣有數處被水巳降諭㫖令湖廣總督會同湖南巡撫查明加恩賑恤今據布蘭泰奏報今年五月以後雨水稍多兼之川襄水發彚赴洞庭其近湖低窪之處有湘隂益陽巴陵臨湘華容澧州安鄉岳州武陵龍陽沅江等十一州縣衛申報被水巳經委員查勘動支公用銀兩賑恤其餘長靖等九府州屬各報早稻已於六月初約計收成有八分九分十分不等俱係豐收其中晚二稻盡皆秀發八月俱可收穫目今米麥價值俱巳平減等語朕前令該督撫行查湖南被水之地今據布蘭泰奏報十一州縣衛甚屬明晰此數州縣連年被水甚為可憫著照湖北被水之地一體加恩雖據布蘭泰奏稱巳經動用銀兩委員賑恤朕恐所發之銀或未敷用著再動用司庫帑銀二萬兩作速確查散給務使窮民均霑實惠若王國棟巳經到任即交與王國棟料理至湖北湖南近江濵湖之地雖地勢低窪易至泛濫然居民常被水患朕心深為憫惻或有隄岸未修或有疏濬不力務須設法經理以安民居俟邁柱到任後會同湖北湖南巡撫悉心商酌將如何興修防䕶之處詳悉速議具奏又聞近日湖南米價稍貴之時即有奸民撐駕小舟指稱被水災民求乞米糧而搶刼客舟財物者凡屬良民㫁無有因一時被水米貴而肯甘心為盜者此皆平素兇惡匪類胷懐詭詐乘地方小有旱潦遂以迫於饑寒為名煽惑衆心妄行不法甚屬可惡即如向來京城地方偶值隂兩車輛難行而米價亦覺驟長此尋常各處必有之事豈容小民藉口以為非乎據布蘭泰奏稱湖南生事為首之奸民巳被擒獲著該督撫嚴加審訊或叧有指使之人或再有兇惡之黨務期究問明白不可言迫於饑寒不得巳之所為少加寛縦也著分别首従定擬具奏
  諭社倉之設務俾民間踴躍樂輸量力儲蓄不可䋲以官法雍正五年
  上諭社倉之設所以預積貯而備緩急原屬有益民生之事朕御極以來令各省舉行曽屢頒訓諭務俾民間踴躍樂輸量力儲蓄不可繩以官法誠以此事若非地方官勸率照看則勢有所難行若以官法相繩則又恐勉强催迫轉滋煩擾是以再三訓飭惟期設法開導使衆樂従不致一毫擾累乃為盡善也數年之内各省督撫中奉行最力者則湖廣總督楊宗仁今據傅敏陸續盤查具奏前來始知湖廣所屬州縣社倉一案原報甚多而現貯無㡬此中情弊想因不肖有司侵蝕入巳或那移以掩其虧空又或因楊宗仁始初料理此事之時意在鋭於舉行而所屬各官迎合其意遂虚報穀石之數以少為多均未可定總之舉行社倉之法其中實有甚難者我
  聖祖仁皇帝深知其難行之處是以李光地奏請而未允張伯行暫行而即罷此實事勢使然也盖以民間積貯言之在富饒之家自有蓄積雖遇歉收而無須乎社倉之穀則當輸納之時往往退縮不前而貧乏之家其仰給社倉固為殷切而每嵗所收僅供生計又無餘粟可納社倉以備緩急此責諸民者之難也至於州縣官員實視為一體者豈可多得今以常平之穀為國家之公儲闗係巳身之考成尚且侵欺那用虧空纍纍至於民間之社倉安能望其盡心經理使之實貯而濟用乎朕之舉行社倉實因民生起見又諸臣條奏者多言之鑿鑿是以令各省酌量試行以觀其成效何如竝非責令一概施行也今湖廣社倉虧缺之數即交與傅敏悉心清查分别核實倘穀巳如數交倉而州縣侵蝕那移忍以百姓預備之需充
  一巳之私用者着即於原侵那之州縣名下嚴追賠補㫁不容短少顆粒如或民間原未交倉或交倉之數與原報之數多寡不符者若必欲令民間照數完納恐小民力有未敷未免竭蹷非朕曲體民隠之意傅敏辦理此事必須至公至當方與吏治民生兩有裨益也自古有治人無治法必有忠信樂善之良民方可以主社倉之出入必有清亷愛民之良吏方可以任社倉之稽查各省官民果能實力奉行而善全無𡚁朕實嘉之至於繩以官法而好尚虚名則有司奉行之不善負朕本意矣
  諭嗣後土司効力者酌量功績大小分别加恩雍正五年四月接准部咨議叙茅岡土司覃純一拿解奸匪龍文兆一案雍正五年閏三月二十八日題本月三十日奉
  㫖這本内援引李𨋬之例議賞覃純一朝衣等語土司養民薄賦係職掌應為之事今覃純一拿解奸匪非循分稱職者可比當加議叙以示奬勵嗣後土司効力者應酌量功績之大小分别等次加以恩典着該部定議具奏
  諭桑植保靖俱准改土為流設官綏輯彈壓雍正五年九月接准部咨雍正五年八月十四日奉
  㫖此議是桑植土司向國棟保靖土司彭御彬暴虐不仁動輒殺戮且骨肉相殘土民如在水火朕聞之深加憫惻既有被害男婦紛紛來歸情願編入版籍以免殘虐若拒而不納則結怨之土民必致無遺類矣朕撫有四海内地苖疆皆朕版圖漢土民人皆朕赤子若一夫不獲當厪朕懐况數千土民安忍置之度外今俯順輿情俱准改土為流設官綏輯彈壓其應當審理之舊案著該督一併審結但帶兵入内官弁等須仰體朕心不得殺戮無辜竝曉諭平日奉法之土司仍各安居樂業不必疑懼其土民向被桑植保靖二土司殘虐者著加意撫恤去其苛政務使出水火而登袵席以副朕除暴安民之意如助惡黨羽即予翦除倘歸誠嚮化皆従寛釋其向國棟彭御彬應安挿何省不令失所之處着該督撫酌量定議以廣朕法外之仁仍將此曉諭附近土司咸使悉知朕意楊凱着授為桑植司副將餘依議
  諭土司望風歸向願為内屬當加意撫綏安輯共登袵席嚴禁兵丁胥吏生事滋擾雍正五年
  上諭向來雲貴川廣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邊隅肆為不法擾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殺争奪不休而於所管轄苗蠻任意殘虐草菅民命罪惡多端不可悉數是以朕命各省督撫等悉心籌畫可否令其改土歸流共遵王化此朕念邊地窮民皆吾赤子欲令永除困苦咸樂安全竝非以煙瘴荒陋之區尚有土地人民之可利因之開拓疆宇益増版圖而為此舉也今幸承平日久國家聲教逺敷而任事大臣又能宣布朕意勦撫兼施所在土司俱巳望風歸向竝未重煩兵力而願為内屬者數省皆然自此土司所屬之夷民即我内地之邊氓土司所轄之頭目即我内地之黎獻民胞物與一視同仁所當加意撫綏安輯使人人得所共登袵席而後可副朕懐也但地方遼濶文武官弁需員甚多其間未必盡屬賢良之輩且恐官弁等之意以為土民昔在水火今既内附以脱從前之暴虐即畧有需索亦屬無傷此等意見則萬萬不可者著該督撫提鎮等嚴切曉諭不妨至再至三且須時時留心訪察稍覺其人不宜苖疆之任即時調換竝嚴禁兵丁胥吏之生事滋擾務俾政事清明地方寜謐安居樂業共享昇平倘有不遵朕㫖絲毫苛索於土民地方者著該上司立即參劾從重治罪即係平日保舉之人亦不可為之容隠果能據實糾參朕必宥其失察之愆嘉其公忠之誼該督撫提鎮等可共體朕心各盡懐保邉民之道特諭
  諭地方有司平日當撫綏百姓毋使輕棄故鄉雍正六年上諭上年聞湖廣廣東江西等省之民因本地歉收米貴相率而遷移四川者不下數萬人巳令四川督撫設法安挿毋使失所但思上年江西收成頗好即湖廣廣東亦非歉嵗不過近水之地略被淹損何至居民輕去其鄉者如此之衆也因時時留心體察今據各處陸續奏聞大約因川省曠土本寛米多價賤而無知之民平日既懐趨利之見又有傳説者謂川省之米三錢可買一石肉價則一錢可買七觔此等之言最易動愚賤之聴又有一種包攬棍徒極言川省易於度日一去入籍便可富饒每户得銀包送愚民被其煽惑不獨貧者墮其術中即有業者亦鬻産以圖富足其情弊大抵如此獨不思川省食物平賤之故盖因地曠人稀食用者少是以如此若逺近之人雲集一省則食之者衆求如従前之賤價豈可得乎況彼此相隔或至千里或數千里小民離棄鄉井扶老挈幼跋涉山川安有餘資以供路費中途困阨求救無門不相率為匪勢將為溝中之瘠矣此時追悔亦復何及豈非輕舉妄動者自貽之累乎草野識見庸愚必須訓示為地方有司者當撫綏之於平日而勸敎之於臨時開其愚蒙恤其窮困念念如保赤子時勤訓導使百姓知故土之可戀轉徙之非宜則愚民之不醒悟者亦少矣且各省皆有可墾之田土即如廣東高雷亷三府儘有荒地可以耕鑿而所以任其廢棄者聞其故有二一則民俗好為争競也當其未墾之時則置之不問及至既墾之後則羣起相争是以將可種之壤抛為曠土甚為可惜一則墾田必須工本而寒苦之民不能措辦以致委諸草莽為有司者當如何經其疆界以息争端助其耔種以資工作寛其陞科之年優其上農之賞則百姓㫁無有不踴躍鼔舞趨事赴功者矣凡地方荒棄田土皆地方官不實心愛養體恤百姓之所致也朕宵旰勤勞無刻不以小民生計為念數年以來所以為閭閻籌畫者盡朕苦心兹頒諭㫖竝非禁百姓之謀食於他方也祇以愚民無知圖利心切惑於邪説見異而遷遂輕舍故鄉甘受流離之苦朕心實為不忍不思在彼在此皆吾赤子若本籍果逢歉嵗難以資生該地方有司自能仰體朕心即時奏聞朕必沛以恩膏使之得所何必分散他方以希冀不可必得之利乎著各督撫將此通行曉諭所屬官民等咸使聞之特諭
  諭發福建熟練水汎兵丁赴湖廣各水師營教習竝考拔千把分湖北湖南督提考定雍正六年
  上諭各省水師兵丁惟福建者最為熟練朕前降㫖令藍廷珍㨂選五十人發往浙江照陜西兵丁赴浙之例令其補充營伍敎習浙江水師兵丁其起身盤費及到浙安揷之處令高其倬李衛照例賞給查湖北湖南共有水師七營向來操演亦未精純須得閩人為之敎導著照浙江之例令藍廷珍㨂選熟練之兵丁五十名發往湖廣交與總督提督分撥各營令其敎習其起身盤費及在楚安挿之處亦著高其倬邁柱等照浙江之例料理賞給再舊例湖廣鎮標協標考拔千把先行咨送提督轉送總督再加考試方行補用但湖南湖北路途遙逺又隔洞庭之險微弁往返艱難資斧不易且致久曠汎守嗣後以湖北二十四營千把専𨽻總督考定知會提督湖南二十四營千把専𨽻提督考定知會總督俾微弁得省逺行之費而汛守亦不致於或曠若新任總督提督到楚之時南北各標武職等官仍聴總督提督通行調試分别優劣特諭
  諭發帑銀六萬兩修築湖廣各屬隄塍雍正六年上諭據湖廣總督邁柱奏稱湖廣各屬隄塍歴係業户按糧派出夫土逐年嵗修今各業户感戴皇恩軫念民生至計莫不踴躍歡呼自出夫土照上年水㾗加高修築其支河淤塞之處業户亦照嵗修之例自行挑濬等語朕念修築江隄疏濬河道該地方既有嵗修之定例今百姓踴躍従事加高修濬甚屬可嘉用沛特恩助其力作查康熈五十五年湖北湖南地方興修隄垸河道工程蒙
  聖祖皇帝特恩賞助米糧人工之費共計銀六萬兩今朕遵照此例將帑銀賞賜六萬兩令邁柱於湖北湖南二省酌量工程多寡分派散給竝飭地方有司實心料理使小民均沾實惠工程永逺堅固以副朕愛養楚民之至意餘照該督所請行該部知道
  諭湖南各府雜税項下報出贏餘銀兩添入各官養亷之用雍正六年
  上諭湖南官員養亷之資巳令該撫將通省耗羨計算均勻分給又該省各府雜税銀兩項下有報出贏餘銀七千二百二十兩著該撫將此項添入亦可少資各官養亷之用
  諭湖南照浙江福建之例設觀風整俗使勸諭化導雍正七年
  上諭従來天人感應之理捷於影響書經曰惠迪吉従逆凶又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古昔聖人言之詳矣凡地方水旱災祲由人事乖舛之所致或朝廷事有所闕失或督撫有司不得其人又或一郡一邑之中人心詐偽風俗澆漓又或有一二大奸巨惡之徒滅棄倫常隂懐悖逆此數端者皆足以干天和而召災異數年以來朕以此理曉諭訓導内外臣工及萬方黎庶者不啻三令五申矣乃湖南地方連嵗之中屢遭荒歉朕以彼地之人事推之如奸民謝録正等逞兇肆惡潛蓄邪謀又如前年偶被水災即有匪類多人乘機刼取米糧擾害良善近聞又有搶奪當舖之事甚至有大逆之曽静張熙等滅絶天良性同梟獍地方有此等逆天背理之人乖戾之氣上通於
  天以致旱澇不時民人困阨雖朝廷之政敎頻施有司之
  職業無忝安能代凶惡頑民祈禱
  天恩而寛其譴責乎楚風愚悍自昔為然朕念率土之人皆吾赤子同歸於善甚切殷懐著照浙江福建之例
  設觀風整俗使一員勸諭化導之御史李徽著補授都察院僉都御史為湖南觀風整俗使一切儀制俱照浙閩之例行特諭
  特恩蠲除常徳府武陵縣宿郎堰額賦竝雍正四六兩年舊欠及本年錢糧全行豁免雍正七年
  上諭朕覽邁柱王國棟所奏甚為明晰武陵縣宿郎堰隄岸濵臨洞庭地勢低窪既難修築則淹没之田地何以責令輸納錢糧若將此項難征之糧派令通邑均攤完辦亦屬不可著將每年額賦三百二十四兩零悉行蠲除其雍正四六兩年舊欠及本年錢糧全行豁免該督等亦轉飭有司實力奉行特諭
  諭豁免永順府秋糧一年雍正八年
  上諭任土作貢古今之通義聞新設永順一府所轄永順龍山保靖桑植四縣向來三土司每年秋糧共銀二百八十兩永順一百六十兩保靖九十六兩桑植二十四兩皆由土司交納雖有秋糧之名實不従田畝徵收永順則名火坑錢民間炊㸑每一坑徵銀二錢二分保靖則名鋤頭錢每一鋤入山納銀三五錢不等桑植則名煙户錢與火坑相等所交秋糧即於此内量行撥解至於成熟之田土官多擇其肥饒者自行種收餘復為舎把頭人分佔民間止有零星碕角之地每年雜派數次任意輕重此土司徵民之陋規也改土歸流之後各有司因田畝未經清丈或按土户均攤或照土司田種舊册攤派以完秋糧二百八十兩之數雖較土司陋規十不及一民皆歡欣樂輸然無田之民或以火坑等項尚未盡除而有力之家隠佔田畝不輸賦税殊非任土作貢之義惟是若令有司勘丈又恐愚民無知轉生疑畏再四思維惟有令本人自行開報一法著將永順一府秋糧二百八十兩豁免一年俾土民咸知向日火坑等項従此永逺蠲除其有産之家令有司詳明勸諭許將伊等祖父遺留或用價置買或招佃開墾巳經成熟田若干畝開明四至併將上中下地畝價值若干之處限一年内自行開報地方官給與印照准其永逺為業此次免其税契俟一年報齊之後有司照册確查按田肥瘠分别升科以完此秋糧二百八十雨之額賦如有隠漏者照例究治一切雜派私徵嚴行禁革如此則無業之民得免竭蹷輸將而有力之家可以永為世業庶得愛養均平之道是在該督撫等督率有司善於經理開導使土衆民人明白曉喻共受國恩倘奉行不善仍令土民不免疑懼則咎有攸歸特諭
  諭湖北湖南九年分額糧各蠲免四十萬兩雍正八年上諭朕臨御萬方宵旰勤求惟以愛養斯民為念數年以來除租減賦疊沛恩膏不但旱澇歉收之處蠲賑兼施即該省年穀順成不須寛賦而朕欲使民力寛裕每加格外之恩盖國家經費既敷則藏富於民俾各家給而户足乃朕之至願也查各省錢糧朕特降諭㫖蠲免者巳多今次第舉行應及於江西湖北湖南三省著將辛亥年江西湖北湖南三省額徵錢糧各蠲免四十萬兩又念直𨽻乃畿輔首善之地應沛殊恩山東今嵗被水之州縣稍多朕心深為軫念除二省澇溢地方巳加意賑恤竝將本年額賦照例蠲免外著將辛亥年直𨽻山東通省錢糧各蠲免四十萬兩以上五省共免正賦二百萬兩各該督撫應仰體朕心嚴飭有司敬謹奉行務令閭閻均沾實惠倘奉行稍有不善或被官吏侵漁或有衿棍包攬等弊一經發覺必重治其罪竝將大小官員嚴加議處特諭
  諭發平餘銀二十萬兩建築舵桿洲石臺雍正九年上諭朕聞洞庭一湖綿亘八百餘里自岳州出湖以君山為標凖一望杳𣺌横無涯際而舵桿洲居西湖之中去湖之四岸或百餘里或二百餘里舟行至此倘遇風濤陡作無地停泊亦無従拯救多有傾覆之患昔人曽經創議若於此處建築石臺則狂風巨浪之中商船有灣泊之所實有禆益祇以水中立基工用浩繁事不果行朕以勤求民瘼為心凡内外逺近地方疏濬修建工程可以利濟羣生者無不樂為興舉況商賈行旅之往來可以避風波之險而登袵席之安尤事之所當舉者查營田水利捐納項内有平餘銀二十萬兩著將此項銀兩解送楚省交與總督邁柱令邁柱會同巡撫趙𢎞恩遴選賢能之員相度估計悉心經理建築石臺以為舟船避風停泊之所務期修造堅固以垂永久毋得草率塞責特諭
  諭六里苖應輸雜糧免徵三年雍正九年
  上諭六里苖户舊有應輸雜糧乾州同知經徵壹百貳拾壹石叁斗零鳳凰營通判經徵㭍拾叁石㭍斗零此項糧石苗户往往拖欠致經管官員有賠補之苦今六里苗衆遵舉法度踴躍輸誠當安設營汛之初應沛蠲租之澤着將應納之雜糧壹百玖拾餘石免徵三年以示朕撫恤苗衆之恩着該督撫轉飭有司遵奉施行特諭
  右恭錄
  詔諭為首巻而拜手稽首颺言曰我
  世祖章皇帝光宅天下咸與維新
  聖祖仁皇帝宵衣旰食六十一年海内蹈徳詠仁聿臻上
  理我
  皇上繼述大𡥉丕顯丕承一日而勅萬㡬一心而周萬
  
  昭代典誥訓詞涵括三才綱領庶事疆域之所以有截星緯之所以咸若官方之所以澄叙民生之所以奠寜至於制田賦秩典禮揆文敎奮武衛鉅細逺邇兼綜條貫煥乎雲漢天章輝映日月昭示億載永永無斁矣


  湖廣通志巻首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一
  星野志祥異附
  欽惟我
  皇上御極以來嘉祥協應日月合璧五星聮珠慶雲見芝草生黄河清鳳凰集天苞地符無不備至然猶
  聖不自聖朝乾夕惕兢兢以人事為本洪範曰王省惟嵗言敬用五事之徵也司馬遷云三光者隂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夫三極之道立則隂陽和而萬物得所矣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翼軫為楚分野太㣲位焉較衆星之共尤為親切中星所在四時必驗於南方堯命羲和首及朱鳥朱鳥南方之宿也瞻雲就日仰慶我
  國家
  萬年有道之長其在兹乎









  史記天官書云翼為羽翮主逺客正義云翼二十二星為天樂府又主逺客占明大禮樂興四裔服 晉書天文志云翼二十二星天之樂府俳倡又主逺客負海之賔星明大禮樂興四裔賔動則蠻裔使來宋史天文志云東甌五星在翼南蠻裔星也 宋兩朝天文志云翼二十二星距中央西第二星去極一百四十度 東甌五星距西南去極一百二十九度入張宿七度








  史記天官書云軫為車主風其旁有一小星曰長沙星正義云軫四星主冢宰輔臣又主車騎亦主風占明大則車騎用長沙一星在軫中主夀命占明則主長夀子孫昌索隠云軫與㢲同位為風車動行疾似之也 晉書天文志云軫四星主冢宰輔臣也主車騎主載任有軍出入皆占於軫又主風軫星明則車駕備動則車駕用轄星附軫兩旁主王侯左轄為王者同姓右轄為異姓 宋史天文志云青丘七星在軫東南蠻裔之國號守常則吉 軍門二星在青丘西一曰在土司空北天子六宫之門主營𠉀設豹尾旗與南門同占 器府三十二星在軫宿南樂器之府也明則八音和君臣平 土司空四星在青丘西主界域亦曰司徒均明則天下稼穡豐 宋兩朝天文志云軫四星距西北星去極一百三度半 右轄星去極一百一十度半入翼宿十六度半 左轄星去極一百一度半入軫宿五度 軍門二星距西南星去極一百一十二度半入翼宿十二度 土司空四星距南星去極一百二十度入翼宿十四度 青丘七星距西北星去極一百二十四度半入軫宿五度 器府三十二星距西北星去極一百三十七度半入軫宿八度半 張衡周天大象賦云爰周翼軫厥土惟荆驅風驛之千乗奏雲門之六英長沙明而獻夀車轄朗而陳兵青丘廕於韓貊器府總於琴笙軍門坐甲於軍閫司空掌土於司平








  史記天官書云中宫天極星 春秋文曜鈎云中宫大帝其精北極含元出氣流精生一 張衡云紫宫為帝皇之居 晉書云北極北辰最尊者也又曰天運無窮而極星不移 楊泉物理論云北極天之中極南為太陽極北為太隂日月五星行太隂則無光行太陽則能照故為昏明寒暑之限極也 元史云衡岳北極出地二十五度鄂州北極出地三十一度半








  張衡云下臨黄道天子之宫庭 晉志云太微為衡衡主平也又為天庭理法平辭監升授徳列宿受符諸神考節舒情稽疑也 宋兩朝天文志云太㣲十星右執法去極八十四度入翼宿十二度半 左執法去極八十六度入軫宿初度半 謁者一星去極八十三度入軫宿一度 三公三星距東星去極八十四度半入軫六度 九卿三星距西北星去極七十五度入軫七度 内五諸侯五星距西星去極七十度入軫一度 五帝座五星距中大星去極七十一度半入翼十一度 屏四星距西南星去極八十度入翼十度 太子一星去極六十六度半入翼十一度半 従官一星去極六十四度半入翼八度半 𦍒臣一星去極六十六度半入翼十五度 郎位十五星距西南星去極六十度入翼十八度 郎將一星去極四十七度半入軫十一度 常陳七星距東星去極五十一度半入軫初度 虎賁一星去極六十二度少入翼二度 上台為司命上星主兖豫下星主荆揚








  晉志云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房心東北主𫞐衡主聚衆 石氏曰主四方邊國 宋天文志云天市垣二十二星在氐房心尾箕斗内宫之内東蕃十一星南一曰宋二曰南海三曰燕四曰東海五曰徐六曰吴越七曰齊八曰中山九曰九河十曰趙十一曰魏西蕃十一星南一曰韓二曰楚三曰梁四曰巴五曰蜀六曰秦七曰周八曰鄭九曰晉十曰河間十一曰河中象天王在上諸侯朝王王出臯門大朝會西方諸侯在應門左東方諸侯在應門右其率諸侯幸都市也亦然謹按天市垣西蕃第二星主楚之財帛明大則吉








  史記天官書云北斗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 後漢書天文志注云北斗玉衡第四星主荆州常以五夘日𠉀之乙夘為南陽巳夘為零陵辛夘為桂陽癸夘為長沙丁夘為武陵凡五郡 晉書天文志云北斗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燕六主趙七主齊 宋史天文志云北斗第一星曰天樞其分為秦漢志主徐州二曰璇其分為楚漢志主益州三曰璣其分為梁漢志主冀州四曰權其分為吴漢志主荆州五曰玉衡其分為燕漢志主兖州六曰闓陽其分為趙漢志主揚州七曰摇光其分為齊漢志主豫州








  宋史天文志云十二國十六星在牛女南近九坎各分土居列國之象九坎之東一星曰齊齊北二星曰趙趙北一星曰鄭鄭北一星曰越越東二星曰周周東南北列二星曰秦秦南二星曰代代西一星曰晉晉北一星曰韓韓北一星曰魏魏西一星曰楚楚南一星曰燕有變動各以其國占之陶隠居云越星在𭒀女南鄭一星在越北趙二星在鄭南周二星在越東楚一星在魏西南燕一星在楚南韓一星在晉北晉一星在代北代二星在秦南齊一星在燕東謹按女主生育故十二國之人民係焉魏西一星曰楚觀其微盛而楚國之人民可推矣占法大約與天市垣同












  宋史天文志云五車五星三柱九星在畢宿北五帝座也又五帝之車舍也又主五穀豐耗一車主蕢麻一車主麥一車主豆一車主黍一車主稻米西北大星曰天庫主太白秦分及雍州主豆東北一星曰天獄主辰星燕趙分及幽冀主稻東南一星曰天倉主嵗星魯分徐州衛分并州主麻次東南一星曰司空主填星楚分荆州主黍粟次西南一星曰卿主熒惑魏分益州按魏疑當作蜀主麥此五車有變各以所生占柱外出一月穀貴三倍出二月三月以次倍貴外出不盡兩間主大水謹按五車主穀食而三柱之出入司其貴賤東南一星主楚分荆州占法倣女宿推之








  新唐書云斗牽牛星紀也初南斗九度餘千四十二秒十二太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














  新唐書云東井輿鬼鶉首也初東井十二度餘二千一百七十二秒十五太中東井二十七度終栁六度














  新唐書云栁七星張鶉火也初栁七度餘四百六十四秒七少中七星七度終張十四度
  謹按翼軫鶉尾也此其圖星紀鶉首鶉火何近也近揚翼終斗初也近豫咮張餘分也近雍東井相錯也星度微𣺌難知多為之圖斯測驗無遺矣翼軫宿各一圖兼及雜座星紀鶉首鶉火以一舍為一圖弗及雜座翼軫楚分宜詳餘不必詳也

  分野
  晉書天文志云翼軫楚荆州南陽入翼六度南郡入翼十度江夏入翼十二度零陵入軫十一度桂陽入軫十度應作六度武陵入軫十度長沙入軫十六度唐書天文志云翼軫鶉尾也初張十五度餘千七百九十五秒二十二太中翼十二度終軫九度自房陵白帝而東盡漢之南郡江夏東達廬江南部濵彭蠡之西得長沙武陵又逾南紀盡鬱林合浦之地自沅湘上流西達黔安之左皆全楚之分自富昭度象龔繡容白㢘州以西亦鶉尾之墟古荆楚鄖鄀羅權巴䕫與南方蠻貊之國翼與咮張同象當南河之北軫在天闗之外當南河之南其中一星主長沙逾嶺徼而南為東甌青丘之分安南諸州在雲漢上源之東陽宜屬鶉火而栁七星張皆當中州不得連負海之地故麗於鶉尾又唐書地理志云山南道古荆梁二州之域江陵峽歸䕫澧朗復郢襄房為鶉尾分淮南道古揚州之域安黄申光蘄為鶉尾分江南道古揚州南境岳鄂潭衡永道彬邵黔辰錦施叙奬夷播思費南溪溱為鶉尾分鶉尾者象鶉鳥之尾也又謂之鳥帑帑猶言後也自唐一行分天下山河為二戒觀兩河之象與雲漢之所終始而分野定焉故由漢水之隂趨均州光化穀城棗陽析而隨州抵應山於域為南陽郡淮源桐栢控荆豫之交也接張十七度終入翼凡六度故漢志曰張周分也亦為楚自襄陽宜城南漳歴荆州安陸二府西盡三峽東盡竟陵析以岳之華容東境皆古南郡地凡入翼十度由孝感西南抵漢川漢陽逾武昌泛樊口入黄州括二郡全境以至徳安之安陸雲夢應城其地為江夏郡入翼十二度由興國以南蘄州以北濵彭蠡廬江於域為揚州吴楚之境其星為斗牛盖翼十二度終而斗之十度始入焉負五嶺而郡為桂陽則今之彬也而衡之耒陽常寧與夫藍山臨武領於桂陽之州入軫六度武陵則今之常徳也奄及辰沅挈領諸邑越華容西境至澧州石門慈利安鄉極於永順靖州之轄縣暨保靖宣慰司皆武陵入軫十度之野其十一度為零陵則永州之轄治也而城步武岡達於新寜附以長沙之湘鄉皆屬焉軫四星其次中小者名長沙而長沙入軫十六度今考湘鄉屬古零陵餘州縣十有一北抵岳州之巳陵以及臨湘平江南袤之衡陽衡山酃縣安仁迤而西南得寶慶之邵陽新化皆古長沙地為軫之終度焉其西北界雍州則鄖陽七縣故漢中郡古為梁庸商麋諸國是秦楚之隅其星東井輿鬼東井居兩河之隂自三河上流當地絡之西北輿鬼居兩河之陽自漢中東盡華陽與鶉火相接當地絡之東南終栁六度接于鶉火従施州上瞿塘以盡忠州諸衛其地跨梁益屬巴郡舊法參七度新法觜四度星蜀而
  緯星
  史記天官書云吴楚之疆𠉀在熒惑占於鳥衡晉書天文志云熒惑主大鴻臚主司空又為司馬主楚吴越以南按石氏星經云南宫赤帝其精朱鳥司夏司火司南岳又云熒惑主霍山揚荆交州張衡云熒惑為執法之星其精為風伯之師或童兒歌謠嬉戲晉灼云熒惑常以十月入朝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無道出入無常也二嵗而周天凡五星之行闗於人事其變皆有徵應而熒惑為火火性烈而不常又為執法之官故其應為甚焉
  月令
  爾雅曰嵗在巳曰大荒落説文云四月陽氣巳出隂氣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為蛇象形月令孟夏之月昏翼中若七月日躔鶉尾之次則律中仲吕孟秋之月日在翼新唐書曰鶉尾建巳之月内列太微為天廷其分野自南河以負海純陽地也又唐書曰古荆楚鄖鄀羅權巴䕫與南方蠻貊之國翼與咮張同象當南河之北軫在天闗之外當南河之南其中一星主長沙逾嶺徼而南為東甌青丘之分禹貢云荆及衡陽惟荆州以其當朱明之𠉀也
  按周禮以星土辨九州保章氏司焉漢司馬遷作天官書以經星二十八舎主十二州班固取劉歆三統厯以十二次配十二野其説最詳繼以費直説周易蔡邕月令章句魏陳卓景初厯皇甫謐世紀互有同異至唐僧一行為大衍厯定嵗差之法以為天分度而有餘嵗分日而不足故天度常平運而舒日道常内轉而縮天漸差而西日漸差而東此嵗差之由也其説始自漢洛下閎至晉虞喜謂五十年退一度宋何承天謂其太過乃倍其年而又不及隋劉焯折其中為七十五年至一行定為八十三年而退一度朱子嘗有言曰今造厯者愈精愈宻而愈多差由不得古人一定之法也自宋以還元許衡明於天人之理郭守敬通星厯之學參以古制創立新法故元之授時厯自大衍之後推為特出前明雖更大統之名而積分仍授時之數
  皇清時憲厯法定天周為三百六十度而嵗周則為三百六十五日天度既整然後以整馭零嵗差之法亦凖諸此
  皇上御製厯象考成開闢前古數千百年未發之秘厯法至今日所以至精至備盡美盡善者也夫天包地外地居天中以天度之不齊而地之里差南北高下因之矣楚本鶉尾之次為翼軫分野今則合張與翼而居巳分軫與角而居辰較唐大衍厯之宫度差十五度有奇竊考地圎之理地心地面之説治厯者固因地以測諸差而言地理者即可因諸以定宫度求與天合不必求與古合
  本朝之厯法法天者也厯法定而星野在其中厯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唐虞之所以欽若也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成周之所以敷錫也豈不盛哉
  祥異
  炎帝
  荆州記帝母感神龍生帝於烈山九井自出今隨州地
  
  尚書中𠉀堯即位七十載徳政清平景星出翼軫
  
  拾遺記帝遷寶露鼎於衡山之上故衡嶽有寶露壇又遷寳甕於零陵之上
  
  吴越春秋禹東巡登衡嶽血白馬以祭之仰天而嘯忽然而臥夢赤繡文衣男子稱蒼水使者顧謂禹曰欲得我山神書者請齋於黄帝之嵓禹退齋三日以季之日登宛委山發石取書得通水之理遂周行天下 吕氏春秋禹南巡狩濟江中流有兩黄龍負舟
  
  通鑑孝王十三年江漢冰
  左傳文公十六年楚大饑
  左傳靈王二十七年嵗滛於元枵禆竈曰楚子其將盡乎
  水經注靈王時岣嶁山裂毁祝融墳得營丘九頭圖家語敬王三十一年楚昭王渡江有萍實如斗觸舟左傳哀公六年有雲如衆赤烏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太史曰其當王身乎
  
  前漢書五行志高后三年夏漢中南郡大水流四千餘家 八年夏漢中南郡水復出流六千餘家 南陽沔水流萬餘家
  文帝元年四月楚地山二十九所同日俱大發水潰出
  景帝中六年七月晦日有食之在軫七度 後元年七月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十七度
  武帝元光元年七月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在翼八度昭帝元平元年三月流星出翼軫東北有光少頃聲如雷三鳴乃止
  宣帝本始二年七月辰星與翼出皆為蚤 四年七月辰星在翼月犯之
  元帝建昭二年楚地大雪深五尺
  成帝河平二年四月楚國雨雹大如斧蜚鳥死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僵地三月復起立故處後漢書五行志光武十年十二月大流星如𦈢出栁西南行入軫 十二年八月水見東方翼分
  明帝永平九年春正月客星至翼出牽牛長八尺至房南古今注歴斗建箕房過角亢至翼芒東指滅見五十日
  章帝建初六年六月晦日有食之在翼六度
  和帝永元七年八月水土金三星俱在軫 十二月三星合軫 十二年夏閏四月秭歸山裂殺百餘人七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八度
  安帝元初五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八度順帝永建二年七月朔日有食之在翼九度 四月荆部滛雨傷稼
  桓帝元嘉二年秋七月日有食之在翼四度
  靈帝時江夏黄氏之母浴而化黿入於深淵其後時出見初浴簪一銀(⿰釒义)-- 釵猶在其首
  獻帝初平三年長沙桓氏死棺殮月餘復生占曰至隂為陽下人為上其後曹操由庶士起 建安初荆州童謠作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占為應在劉表 建安二年九月漢水溢害民人四年二月武陵充縣女子李娥死𦵏於城北十四日復活 七八月中長沙醴陵山鳴如牛呴聲積數年後豫章賊攻没醴陵殺畧吏民 十二年冬十月有星孛於鶉尾時劉表據荆州
  蜀漢
  晉書五行志照烈帝章武二年六月秭歸縣黄氣見長十餘里
  晉書天文志魏黄初六年五月熒惑入太微八月吳遂圍江夏冦襄陽大將軍宣帝救襄陽斬吳將張霸明帝太和六年冬十月有星孛於翼近太微上將嘉平五年十一月彗星見軫長五丈在太微左執法西東南指百有九十日滅
  正元二年正月彗星見於楚西北竟天
  晉書五行志魏景元元年十二月黄龍見華容縣井中吴志吴黄龍元年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黄龍鳳凰見 赤烏二年三月零陵甘露降 八年夏茶陵洪水溢出漂二百餘家
  建興元年十二月雷雨天災武昌端門
  永安三年西陵言赤烏見 六年四月泉陵言黄龍見
  吴厯是嵗青龍見於長沙
  晉書五行志天册中龍乳於長沙人家啖雞雛
  
  晉書五行志武帝泰始四年春正月彗星見軫青白色目西北行又轉東行是年十月吴冦江夏襄陽十年十二月有星孛於軫
  咸寧二年八月有星孛於太微至翼北斗三台 閏月荆州郡國五大水 三年七月荆州大水九月始平 四年七月荆州大水螟 九月太白當見不見其占曰是為失舍時羊祜表求伐吴許之五年十一月兵出太白始見於西方
  惠帝元康四年上庸地震 五年六月荆州大水六年五月荆州大水 八年九月荆州大水
  永康元年襄陽得鳴石撞之聲聞七八里
  光熈元年太白失行自翼入尾箕
  懐帝永嘉三年七月當陽地裂三所廣三丈長三百餘步 五月大旱江漢皆可涉 十月荆襄二州地震宜都夷道山裂 十一月襄陽火燔死者三千餘人
  愍帝建興元年十月荆州夜有赤氣曜於西北元帝太興元年武守太守王諄牛生子兩頭八足兩尾共一腹三年後死 四月武昌西陵地震涌水出山裂 二年八月太白犯嵗星在翼 四月王敦在武昌鈴下儀仗生華如蓮花五六日始萎落干寶以為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華之發不可久也後敦果以逆見戮 太興中武昌有雌雞化為雄 武昌災
  明帝太寧元年十一月白虹貫日史臣不見桂陽太守華包以聞 武昌有大蛇居神祠空樹中每出頭従人受食占曰不出三年有大兵國有大憂尋有王敦之逆
  成帝咸康元年八月荆州長沙之攸縣醴陵武陵之龍陽雨水浮漂屋室殺人害稼
  穆帝升平元年六月太白晝見軫 五年三月月犯填星在軫
  𡥉武帝寧康初南郡州陵女唐氏漸化為丈夫太元六年十月有奔星東南經翼軫聲如雷占曰楚地有兵十二月苻堅荆州刺史梁成襄陽太守閻震率衆伐竟陵桓石䖍擊大破之 荆州大水 十四年六月太白晝見於翼 九月又晝見於軫 十七年殷仲堪在荆州童謠作曰芒籠目繩縛腹殷當敗桓當復未㡬殷敗桓𤣥遂有荆州 十九年九月太白見於軫 七月荆州大水傷秋稼 二十年六月荆州又大水
  安帝隆安四年荆州有雞生角
  元興二年衡陽有雌雞化為雄八十日而冠萎後桓𤣥僭號八十日而敗 三年五月江陵地生毛是後江陵數見龍交戰大風拔木是月桓𤣥敗於峥嶸洲身首屠裂 十二月大風江陵人多死者 荆江二州界竹生實如麥
  義熙元年七月太白晝見翼軫 三年六月熒惑犯辰星在翼占曰天下兵起 七年六月太白晝見在翼
  南北朝
  宋宋書文帝元嘉十三年四月武昌縣章山水側出寶鼎 十四年白燕集荆州府門 二十二年十一月甘露降南郡江陵方城里 二十三年甘露降襄陽郡治二十五年十一月嘉禾生巴東甘露降於南郡明年三月降於武昌秋七月降於江降 二十七年二月白兔見竟陵
  𡥉武帝大明二年五月白燕産江陵民家 七年六月武陵臨沅白獐見
  明帝泰始五年十月郢州獲𤣥璧廣八寸三分安西將軍蔡興宗以獻
  齊齊書高帝建元元年郢州監利縣天井湖出綿百姓取以為纊
  武帝永明八年巴陵郡樹連理四株 三月武陵白沙戌槻木連理 九年臨湘獲白鹿 十一年白象九頭見武昌
  鬱林王隆昌元年正月襄陽獲紫芝
  東昏侯永元三年十一月辰星及太白俱見南方是日荆州長史蕭頴胄奉南康王寶融起兵後即位是為和帝
  梁梁書武帝天監六年九月嘉禾一莖九穗生江陵縣 十年荆州言騶虞見
  世祖大寶元年二月衡陽内史周𢎞直表言鳳凰見二年十月有紫雲如車盖臨江陵城
  元帝承聖三年十一月江陵大風流星墜城中陳陳書宣帝太建五年衡州馬生角
  後主貞明二年郢州南浦水黒如墨
  
  唐書五行志高祖武徳四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四度
  太宗貞觀三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五度 十三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四度 十八年秋穀襄荆大水 二十二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五度高宗乾封二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六度 九月朔日有食之在軫十八度
  景龍元年七月彬州大風發屋拔木 三年七月澧水溢害稼
  𤣥宗開元五年十一月潭州災延燒州署州人見火精赤暾暾飛來旋即火發 九年九月朔日有食之在軫十八度 十五年七月衡陽災初有物大如甕赤如燭籠所至火即發燔三百餘家 二十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七度 二十七年三月澧州水肅宗乾元二年正月嵗星蝕月在翼
  代宗廣徳元年十二月夜鄂州大風火發江中焚舟三千艘延及岸上民舍二千餘家死者數千人大厯二年秋湖南水災 三年八月彬州黄岑山裂壓死數百人
  乾元二年正月嵗星蝕月在翼
  徳宗貞元元年江陵度支院火焚江東租賦百餘萬二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軫八度 三年三月江陵大水 十二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八度 二十一年朗州五溪水鬭
  順宗永貞元年夏朗州五谿水溢 秋荆南湖南鄂岳等州旱 武陵龍陽二縣江水溢漂萬餘家 四年正月朔夜地震房州尤甚江溢山裂人皆露處憲宗元和二年荆南大水 八年江陵大火 九年四月道州二青龍見於江中 十年八月朔日有食之在翼十八度
  穆宗長慶元年正月有星孛於翼 四年襄均復郢四州漢水溢
  開成三年夏江漢漲溢壊房均荆襄等民居及田産殆盡 冬十月有星孛於軫長二丈餘漸長西指四年六月襄州竹有實成米民採食之
  文宗太和四年夏荆襄鄂岳湖南大水 五年復大水 六年十月太白熒惑鎮星聚於軫 八年襄陽水害稼 蘄州湖水溢 七月太白熒惑合相犯度在翼近太微占曰有兵起 九年夏太白晝見自軒轅至於翼軫
  武宗會昌元年七月襄州漢水溢壊州郭均州亦然二年六月熒惑犯嵗星於軫其占曰旱
  懿宗咸通七年荆州民家牛生犢五足 咸通中成汭為荆南節度使城中犬皆夜吠 九年十一月有星出如匹練亘空化為雲而没在楚分是謂長庚見則兵起
  僖宗乾符三年九月朔日有食之在軫十四度光啟二年荆襄蝗大饑斗米錢三千人相食
  
  宋史五行志太祖建隆二年襄州漢水漲溢數丈冬十月太白犯軫 三年二月安州火燔民舍軍營六百餘區 有象至黄陂縣匿林中食稼又至安復襄唐州踐民田明年於鄧州南陽獲之獻其齒革乾徳二年五月有象至澧州安鄉醴陽等縣入華容直過闤闠 三年七月蘄州大雨水 永州文氏女將適人俄化為男子 四年二月岳州衙署廩庫火三月潭州火燔民舍五百餘區 開寶三年八月
  辰州廨火燔軍資庫 八年十月江陵府有虎白晝入市咥二人
  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七月復州蜀漢江漲壊城及民田廬 五年七月復州江漲隄塘皆壊 七年六月均州溳水均水漢江竝漲壊民舍人畜死者甚衆漢陽軍江水漲五丈 八年五月荆門軍長林縣山水暴漲溺死五十餘人 雍熙二年七月熒惑嵗星合於軫 三年光化軍火 九年五月施州麥秀兩岐 端拱元年三月衡州火燔州縣官舍倉庫軍營三百餘區又崇賢坊有鳥啣火燔數十處七日不滅二年七月施州虸蚄虫生害稼 淳化元年六月
  黄梅縣堀口湖漲壊民田廬舍皆盡江水漲二丈八尺 四年二月永州保安津舎火 至道二年四月蘄州甘露降 桂陽監鎔銀自涌成山峯狀
  真宗咸平元年二年荆湖旱 三年八月黄州羣雞夜鳴至冬不止 十月黄州西北雷聲如盛夏時漵浦民家牛生二犢 景徳四年十一月郢州火倉庫殆盡 大中祥符三年四月鄂州芝草生 十一月安鄉縣謝山獲芝二十二本狀如珊瑚而色紫四年四月有流星出栁至翼没 五年冬湖南饑十一月有流星出太微郎位東色赤黄有尾至軫北迸為數星没 天禧元年荆州蝗蝻生 石門縣層山院牛生二犢 四月有星出軫至器府北没光照地 邵陽竹生穗如米民饑食之 二年永州大風發屋拔木數日止 三年六月永州軍營火延燔民舍百餘區
  仁宗天聖三年二月蘄州𣙜貨務火 四年九月火犯土在翼十五度 七年二月蒼黑雲長三十丈貫弧矢翼軫占曰荆楚水 明道元年八月黄州竹橘木及柿木連枝 景祐元年八月有星孛於張翼長七尺濶五寸十三日伏 四年九月火犯土在翼十五度 慶厯三年閏八月太白犯辰星在軫四度七年六月太白熒惑在翼一度半
  英宗治平元年鄂州施州光化軍水 二年十月火犯土在翼二度 四年二月月食虧見西方在翼十五度 十月月犯熒惑主荆楚兵
  神宗熙寧元年益陽縣雷震山裂出米可數十萬斛齎至京師色如炭 荆襄間天雨白氂如馬尾長者丈餘瀰漫山谷 二月壬戌星出角東太如大白西急行至翼没赤黄有尾迹 三月潭州雨毛 三年七月彗出西北太微垣郎位南癸未白氣長一丈斜指東南在軫度中丙戌向西北方行在翼度中 五年夏隨州地震木折獲石其下 八年十月彗星出東南軫度中
  哲宗元祐元年正月星出近軫南如太白急流至噣没 六年二月流星出翼東南 正月𡥉感天雨土紹聖元年漢陽軍麥秀雨岐 二年十一月桂陽
  慶雲見
  徽宗崇寧三年四月流星出軫西北漫流入太微垣政和二年益陽山溪浮出生金數百斤 四年湘
  州野蠶成繭 五年正月湖南提舉常平劉欽言蘆荻衝出生金重九斤八兩狀𩔖靈芝祥雲 六月辰州沅陵縣江漲流出楠木二十七條 重和元年十二月𡥉感楚令尹祠獲周鼎六 二年永州瑞木生民劉思砍薪中有文曰天下太平 五年二月流星出北河東北如杯東南漫流至軫没
  高宗建炎三年二月望月食於軫 四月鼎州桃源洞大水巨石隨流而下石間成文可識者三十二字四年五月洞庭湖夜赤光如火見東北亘天如紹
  興元年潭州得白玉於州城蓮池中孔彦舟以獻詔郤之 三年彬州桂陽監饑 五年湖南大饑殍死流亡者衆 六年湖南衡州旱 十九年湖廣甘露降 二十一年夏襄陽大雨十餘日 二十二年五月襄陽大水平地五尺水冒城而入 二十六年潭州南嶽廟火 三十年八月朔日食於翼 施州大風雨 三十一年建始大水漂民舍死者甚多孝宗隆興元年襄陽棗陽軍隨州大饑斗米六七千錢 七月大蝗襄隨尤甚 七年湖南十餘郡饑乾道元年正月徳安應城縣廐驛火 三年六月蘄州水壊苗稼漂人畜 八月襄陽大水漂民廬盖藏為空 四年六月襄陽旱 五年八月朔日食於翼衡湘間趙生妻李氏首化為虎此人痾也後死李
  素悍妬 六年十一月洞庭湖巨黿走沙擁舟黿身廣長皆長丈餘升舟以首足壓重艦没水 七年春湖南北皆大旱 九年六月徳安澧州大水 鄂州大水漂軍壘民舍三千餘區 十月己丑夜蒼白氣見東南方入翼 淳熙元年六月潭州南嶽廟火 彬桂旱大饑 三年夏常徳復州隨州金州江陵徳安荆門漢陽皆旱大饑 四年春襄陽府旱首種不入尤饑 十一月鄂州南市火暴風通夕燔千餘家五年八月江陵異䑕見其色黒白青黄相雜為車馬踐死者不可勝計 六年正月望月食於翼既 七年二月江陵沙市火燔民居數千家延及江舶焚溺無算 永州螟 湖南春旱江陵府蘄黄衡永州興國大旱蠲賦予粟或一道十四五萬石 八年九年江陵徳安鄂州復州興國漢陽荆門等處皆旱 十年五月襄陽府大水漂民廬盖藏為空 十二年鄂州自夏徂冬水浸民廬 十月鄂州大火燔萬餘家江風暴作結廬隄上泊艦岸下者焚溺無遺舊志載詔郡守賑恤之 十三年閏七月五星聚於軫 八月日月五星俱聚軫 十四年七月興國大旱 十五年五月荆江溢鄂州大水漂軍民壘舍三千餘復岳澧江陵常徳徳安漢陽皆水 八月朔日食於翼 十六年潭州疫 五月沅靖州山水暴溢至辰州常徳府城没一丈五尺
  光宗紹熙元年蘄州旱 二年蘄州饑 七月襄陽大雨連旬漢水溢害稼壊隄防民舍殆盡 三年五月常徳大雨通晝夜九日 十二月鄂州火燔民居八百家 四年六月興國軍及大冶縣大水漂民廬舍多溺死者 秋南嶽祝融峯有山自摧
  寧宗慶元元年永州民産兒有角翅 三年七月望月食於翼既 八月金火木三星合於翼 六年荆襄旱 嘉泰二年衡彬武岡桂陽亡麥軍乏食 三年邵永州大饑民多剽竊 開禧元年鼎州澧州大旱 二年湖南北郡縣旱命宣諭使賑恤 三年鄂州漢陽軍大水 十二月太白晝見 七年四月流星出自軫宿 嘉定元年正月襄陽火作風暴選鋒軍校于友直死於救焚 七月徳安江陵旱 二年春荆襄大饑斗米數千錢人食草木詔發廩賑恤皆十餘萬石令州郡設粥活之 四年八月鄂州火燔五百餘家 六年江陵徳安漢陽軍旱 正月燈夕黄梅黒雲暴作覿睫莫辨遊人踐踏死者無數 十一年八月木星留守東井 十三年華容鄧氏馬産龍駒事聞命有司立馬監於此以識其祥後復産於其鄰 十六年五月湖北霖雨鄂州江湖合漲城市沈没累月不洩 九月朔日食於軫 十七年六月岳州火燔岳陽樓州獄帑庫延及民居八十餘家興國學宫池瑞蓮生駢花竝實 冬鄂州暴風壊戰艦二百餘夀昌軍壊戰艦六十餘
  理宗端平三年三月蘄州大雨水是年襄陽漢江皆大水 淳祐三年星殞於棗陽境内是日孟琪卒寶祐二年正月荆南饑
  度宗咸淳八年冬襄陽饑人相食
  
  元史五行志世祖至元六年二月興國雹大如馬首小者如雞子斃禽獸甚衆 二十一年太隂犯軫二十八年常徳路水 二十九年岳州華容縣水成宗元貞元年常徳沅江澧州安鄉大水 二年湖南澧陵州水 十二月江陵潛江沔陽玉沙等縣水大徳元年五月澧州大水 七月耒陽酃縣大水
  溺死者百餘人 十一月武陵縣大水 三年五月荆湖諸郡及桂陽寶慶興國三路旱 十月隨黄等州旱 五年六月襄陽平江大水 七年七月常徳路饑 九年七月桂陽郡蝝漢陽漢川旱 沔陽玉沙縣江溢 十年武昌路火 四月漢陽饑 七月黄州沅州永州饑 十二年道州營道縣暴雨山裂百三十餘處
  武宗至大四年江陵松滋桂陽臨武大水
  仁宗皇慶二年五月沅陵水 延祐元年五月武陵雨水壊廬舍溺死者五百人 二年十二月漢陽路饑 三年五月潭永澧桂陽道寶慶饑 四年四月徳安府旱 五年寜逺山裂 七年五月江陵水六月黄蘄二郡及荆門軍旱
  英宗至治元年正月蘄水饑 八月安陸雨七日江水大溢被災者三千五百户 九月京山長夀二縣漢水溢 二年十一月平江大水損民田四萬九千六百頃 三年十一月沅州黔陽饑 十二月歸澧二州饑 泰定元年正月岳州華容臨湘等縣饑二年五月潭州茶陵州興國永興縣旱 江陵公安水 七月隨州旱 三年六月興國永興縣蝗 四年七月武昌江夏縣饑
  文宗天厯二年十月漢陽武昌常徳澧州饑 七月江夏縣火 十二月又火
  至順二年五月徳安屯田水 三年五月雲夢應城水
  順帝元統十年興國路自春及夏城中火災不絶日數十起 至元元年芝草生於荆門州當陽縣覆船山 至正三年秋興國大旱 四年漢陽地震 七年五月黄州大水 八年五月寶慶大水 六月中興路松滋驟雨水暴漲平地深丈有五尺漂流六十餘里死者一千五百人 九年襄陽民張氏妻生子甫四嵗暴長四尺 七月公安石首潛江監利等縣及沔陽大水 夏秋蘄州大水傷稼 五月興國有大鳥百餘飛至郡西白朗山巔狀如人立去而復至者數次 十二年蘄州黄州大旱人相食 六月松滋驟雨水漲漂民居千餘家溺死七百人 十三年黄州大疫 十四年寶慶大旱 十五年六月荆州大水 二十一年六月熒惑嵗星太白聚於翼 二十七年二月永州城中晝晦
  
  洪武三年岳州蟻鬬而死處處積成小堆 十年正月黄梅夜雨黒水如墨 十一年岳州大水 十三年荆州大水 二十二年七月荆州雨米約二石餘形如小麥色淡黄爨為飯香甜 二十三年湖南大有年 秋八月滛雨漢水暴溢由郢以及廬舍人畜漂没無算州城㡬陷五日乃止 二十六年六月望日隕石於蒲圻是日方午空中有聲如雷民於水中得一石色青黄狀𩔖狗頭人莫能測
  永樂初施州地大震 元年安鄉大旱 二年湖廣大水命御史郭林賑恤 五年酃縣冬大疫 安陸地震 二十年湖南大有 洪熙元年新化大饑宣徳元年黄梅大水 夏嘉魚大旱 九年武昌大水 安鄉慈利大旱 十年夏慈利大旱疫
  正統元年二月湖廣饑後免税糧子粒六十餘萬石三年長沙文廟楹芝草生 六年湖南北饑散各
  倉賑恤 七年南嶽新廟自徙風雷暴至徙去半里許 十一年七月武昌火燔公署民居無算 黄梅大旱 十三年湖廣各屬大旱免秋糧屯糧共四十萬石
  景泰元年湖廣大饑免二年税糧子粒十八萬八千四百七十石 四年寧逺芝草生 七年安鄉大旱天順二年漢陽漢川京山醴陵慈利大旱饑自五月至九月不雨 三月巴陵常徳大旱 五年黄陂隨州大水 興寜大旱虫食苖大疫
  成化元年隨州大饑 靖州大水 襄陽雨黒子彗星見西北隅長二丈有奇二月乃伏地震有聲 長沙文廟芝草生 四年荆襄安沔徳安黄陂大饑發附近倉糧及庫銀十萬一千兩賑之免秋糧二十八萬石有奇 二月襄陽甘露降於學宫柏樹 五年石門大旱蝗饑 冬十月朔安陸地震有聲城垣傾者數丈 辰州大水 六年夏應山大旱民流於荆襄 七年漢陽水 秋武陵牛生麟民馮貴家牛産一犢麕身馬蹄周身鱗甲輝映信宿民怪而殺之有司以聞 十一年湖廣大水免秋糧 郴大火燔官民廨舍殆盡 十四年夏嘉魚通山漢陽大旱秋大水 十五年夏嘉魚旱 九月黄梅地震 十六年祁陽學宫芝草生 十八年衡州寶慶益陽醴陵大水漂民廬舍 二十年安陸大旱民多殍 二十一年春均州旱饑僵屍載道 二十三年祁陽武昌常徳大旱道殣枕藉 七月靖州大水壊城淹軍營數百區 九月衡陽徳安地震
  𢎞治元年武昌漢陽辰州常徳黄陂徳安旱免本年夏税 荆州慈利華容安鄉大旱人相食 安陸饑虎入城為害 襄陽妖氣見市有黒氣如霧恍如人形觸人小兒中之死人為罷市 二年春應山大饑正月華容大疫有闔門無一存者 三月漢陽應山雨豆種之蔓生不實 夏沔陽大旱 三年春二月施州石信山裂有大石二𩔖人形卓立路傍距五里清江南㟁山裂大石塞江水為不流遂壅為灘 四年五月祁陽旱 五月應山高貴山頂水忽起乾明寺僧皆溺死 六年六月平江水 八月常徳熊入城傷六人 十年荆州大水饑自沙市決隄灌城衝塌公安城樓民田陷溺無算 十二年咸寜大水舟入市 四月華容民王金妻生子異形一身四頭四耳兩口兩牙 安陸饑 秋華容民家所藏稻穀化蛾飛去 興國火 十四年華容紅柿村劉福家雞三足 十五年祁陽江水凍合 十七年漢陽羣䑕害稼 十八年春安陸饑 七月益陽水溢漂民居施州大水
  正徳元年華容楓開花如蓮 徳安黄州大旱 二年正月興國大昕五色雲見自儒學㦸門外拔地起宜章大水 襄陽甘露降於松柏 慶雲見於翼
  軫占者謂世宗起於興邸此其符瑞 夏衡陽旱大饑 四月隨州芝草生 應山婦生髭民張必顯妻生髭長三寸 三年保康大饑 襄陽徳安武昌黄州漢陽大旱 五月蒲圻大水 九月咸寧雨黒子襄陽甘露降鳳凰山松樹味如飴人争取食之
  十一月郴州有鳥蔽天聲如雷時苗民作亂 四年春棗陽天鼓鳴地震 襄陽白霞貫日 五月武昌大旱 夏衡州巴陵臨湘武昌漢陽黄州荆州旱茶陵饑 祁陽李樹結黄𤓰 興國旱天雨黒穀如棗核 祁陽地裂泉溢 郴大饑 寶慶大旱 七月江夏地震生白毛 九月祁陽夜雨桂子狀如皂角子較大有糞草處獨多又云娑羅樹子取種之葉似橄欖長六七寸即壊 冬十月靖州地震一日三次 五年巴陵雨麥 辰州大水 正月安陸學宫芝草生 荆州大饑 五月靖州地震 六月應山大水 興國大旱 五月蒲圻大水漂没廬舍 八年九月祁陽雨黒子狀𩔖皂角子堅如石 洞庭冰合人騎可行 九年棗陽旱蝗害稼 新寧盆溪鄉産嘉禾一本三穗 秋七月應山雹殺禾稼 十年夏沔陽黄龍見 秋安鄉禾一稃二米 荆州地震有聲 十一月復震 辰州雨黄土着人衣及樹葉皆成泥 十一年宜城大水入城 常徳澧州南漳地宸 夏襄陽虫生於屋瓦牆壁旋掃旋生 襄陽漢水溢齧新城及圻潰者數十丈 施州大水壊城漂民居馬欄寺山裂 辰州蝗 七月初五鼔巴陵東南天裂長三丈餘紅光刺人 八月武昌地裂漢川應城華容大水 應山星隕有聲如雷 荆州大水饑 十二月麻城熊飛過縣至北郊獲之 十二年武昌漢陽大水 荆州春疫夏大水 荆州豕生象 安陸漢水大溢壞民居民多溺死 祁陽寶慶蟲殺禾大旱是嵗大疫 靖州大旱饑 八月江夏地震 十三年武昌漢陽黄州大水饑 二月夷陵大火三日燬民居無算 四月衡州善化雨雹大者如雞子如磚石城野瓦屋盡壊山嶺坍裂百處秋應城稻田土黒起煙苗半灼死 辰州大旱 十四年五月黄州雨雹 六月安仁霖雨水溢山裂流殺八十九人壊田七百餘頃 十五年夏武昌大水至冬不涸 十六年安陸芝草生
  嘉靖元年三月黄陂地震 棗陽穀城地震 夏衡陽大水城圮 長沙大水七日風雷電大作沿江地震至嶽麓山而定城郭多没 二年湖廣大旱 岳州衡州大水 三年酃縣芝草生 襄陽宜城均州地大震 四年永興有虎入於學宫 五年麻城民宋氏婦生兒兩頭四臂四足 漢水決洋渡初渡口忽陷成穴有女子衣絳緑恒坐其上一夕痛哭河遂決 石門熊入縣治 六年六月沔陽雨雹 七年沔陽漢陽黄陂襄陽郴州大旱饑人相食御史張祿繪饑民十圖以獻請内帑數萬緡賑濟 二月新化地震有聲如雷八月夜復震 臨湘縣火頻發莫知所従其煙綠其氣似硫黄旬日乃息 八年春襄陽大疫 秋漢水溢 冬十月甘露降於顯陵 江陵夜天爆有聲 九年八月黄岡大水有星如月流西北聲如雷 十年大水免湖廣各府及衛所秋糧六月應山民劉思祿妻生兒異形赤髮肉角三目手口如鷙鳥 秋穀城蝗蝻竝生 十一年夏荆岳辰州大水 崇陽襄郡縣蝗 京山芝草生 荆州旱自正月不雨至於五月秋滛雨彌月虫殺稼 十二年二月徳安甘露降於學宫柏上三月又降於吉陽山 榖城白虎見於張家村 秋大疫 光化文廟兩楹芝草生 十三年二月昧爽安仁雨黒水 夏榖城蝗蝻生害稼民多疫 武昌大旱 八月衡州星隕如雨 麻城生草妖菜花不實皆生人物禽虫龍鳳之狀 十四年蘄水大旱 十五年湖廣大水發本省倉糧及事例銀兩賑饑 十六年夏興國旱大水 十七年南漳雨穀細粒如五穀狀五月雨傷稼 四月漢陽大旱 六月羅田河溢水入城殺人沔陽虎入千户王詔宅乳二豹一虎忽不見 十
  八年正月均州大雨雹是嵗饑 七月襄陽榖城大旱 十九年三月徳安甘露降 四月靖州大雨水溢城中深丈餘 七月郴州黄陂大水 襄陽蝗徳安冬不雨至於明年四月 廣濟五色慶雲見於西南盤旋半日 二十年沔陽松滋大蝗 五月隨大雨三日黄連村地裂為壑有聲如雷周五里皆震再越月乃止 六月沔陽龍吟於赤水聲聞二十里半日止 九年有星隕於興寜民舍化為石 平江民婦生女二頭 二十一年五月益陽地震邵河青龍遊水上 平江民家豕異形面足似人 二十二年春郴積雨夏旱秋大饑 三月耒陽大雨雹風拔木裂瓦須㬰水溢堂室六尺 二十三年漢陽澧水沔陽石門黄岡黄梅大旱 春東安縣北巨石乗風雨屹立聲聞數里 三月興國雨雹大者重四五斤劈視之中雜泥土椽瓦盡為摧折殺鳥獸草木是嵗五月至於九月不雨 夏安陸旱 郴州蝗秋大疫大饑 耒陽大饑 二十四年夏衡州安陸大饑武昌地大震 二十六年辰州大旱 秋榖城大水二十七年保康大水 二月道州黒𤯝見自廣東
  來為螢為猿怪無定形四五日晝晦如夜毒者輒死三月麻城豕生子異形一牛首項頂有肉角一猿
  首一豕首 正月武陵龍陽地震有聲 三十年宜都光化大水 秋新化山塘産嘉禾一本四穗或六穗 辰州旱 七月均州大水 三十一年光化有魚長數丈飛仙馬鄉 三十二年五月麻城黄岡縣道觀河見水怪大雨水溢民溺死者以千計 十二月均州地大震 三十三年平江黄陂蘄水大旱春雲夢大疫饑 十二月澧州徳安襄陽鄖陽地震鍾祥榖城震有聲 武昌沔陽公安大水 三十七年衡陽黒𤯝見魘婦女即口流血而死或現異狀滅燈燭 四月宜城縣東雨雹殺麥 三十八年五月襄陽大水九月復漲 通山饑民採蒻實食之 三十九年鍾祥民家牛生六足 四月襄陽宜城蘄水靖州寶慶大水七月荆州岳州武昌大水荆門破寸金隄水至城下高二丈六門皆築土填塞凡一月方退 八月龍陽大水 九月岳州地震 黄岡大水四十年春荆州大疫死萬餘人 棗陽雨黒水池
  魚死食之多殺人 四十一年江陵旱 九月鍾祥地震有聲 冬十月長至甘露降於純徳山松 城步張千户家桂葉盡落忽開梅花 四十二年春孝感饑秋大旱 七月京山甘露降於學宫古柏城步民胥應時妻生子異形二頭三手齒髮全與睂齊孝感陡岡埠民壁間有聲人叩以吉凶得失往往
  奇中 四十四年荆州岳州長沙寶慶龍陽大水秋襄陽大風雨蕎麥黒豆 棗陽歸州大旱 四十五年江夏武昌光化荆州黄梅大水 逺安雨蝗殺稼 十二月沔陽鄖陽地震
  隆慶元年夏至日襄陽大雨雹 七月榖城大水入城 二年南漳天雨雪子如豆人可食 五月大雨雹 三年荆州岳州襄陽承天大水 榖城大饑四月夜雨桂子狀如正徳間所落 四年四月榖城産瑞麥五岐者一莖三岐者一莖 保康麥秀兩岐竹谿大饑 石門慈利旱蝗 五年黔陽山裂水
  湧出漂没居民無𮅕 辰州常徳安鄉華容大水入城市武陵衝淤田地決隄毁橋 武昌大水 
  一穴數十稻熟聚食之 
  雨雹是嵗大饑 安陸牛生五足 江夏異䑕羣聚害稼 巴東縣治學宫災延燒民舍三百餘區 十一月岳州城西天鳴如礲磨聲自寅時起至辰刻定六月二月黄梅雨雹破屋瓦殺禽獸 五月通山
  月光晝見月下有二星隨之 桂陽縣蝗嵗饑 江陵松滋大水蝗 是年綏寜蝗
  萬厯元年正月夜襄陽白氣見自東向西其色如銀其聲如雷 棗陽大疫 三月黄州田䑕食禾殆盡五月鄖陽上津夾河水溢壊城六十餘丈漂没民
  舍無算 咸寜大水秋大旱 廣濟大旱 八月靖州蝗殺稼大饑 十月夜有火起於宜城龍象橋水中自東徂西有聲如雷 光化遷學宫決渠獲石馬松滋宜都蝗 二年七月澧州螟 江陵公安大
  水 鄖縣城東北竹園張家地湧出金蓮 三年二月𡥉感北城獲銅鼎一枚城工甫畢偶於北城隙地獲之知府馬文煒上其狀巡撫趙賢命推官梁柱臣作寶鼎篇以紀其盛 三月蒲圻西江得古磚一窯知縣胡其高夢有雷文祥者與談建城事亡何父老於西江獲古磚上有見夢者姓名 五年三月均州有山西普州僧明惠朝山變為驢五日死 漢陽南紀樓火 六年五月鍾祥大水 七年黒𤯝見靖州狀似狐 十年徳安大旱 鍾祥潛江大水 十二年春徳安大疫 十三年黄州清源門災 十四年沔陽大水 十五年大水 十六年京山大饑 沔陽旱 四月潛江雨雪磚 漢陽黄州徳安大旱人採木皮以食饑死者甚衆 十七年黄州郡縣復大旱十八年夏四月黄岡雨雹如磚郡縣復大疫 十
  九年黄岡大有 漢川鍾祥沔陽潛江大水 衡州府民家雌雞化為雄 二十一年鄖房饑 二十二年鄖陽府治災 二十四年黄州府文廟災 二十五年七月荆門災黄陵陂山高數尋一夕平地 二十九年京山大旱 三十年漢陽大水 三十一年八月五色雲見馬良山産靈芝 三十二年黄州府治災 春蘄州大泉東南裂百餘丈濶二丈至懐宗初漸合 三十四年黄岡大水 三十五年彗星見夏黄州大水舟入城 鍾祥大饑 鄖房大水
  三十六年鍾祥大有年 羅田鄉民家牛産麟肉角文身金光滿室怪而鋤之斃 三十七年鍾祥天雨粟 沔陽大旱 三十九年沔陽秋大有 四十一年蘄州廣濟沔陽大水 四十二年羅田蝗食苗黄州大旱 沔陽大水 徳安蝗入城大祲 四十三年黄安蝗 四十四年襄陽飛蝗食稼 四十五年黄安漢陽襄陽榖城飛蝗害稼 十一月太白經天 四十六年蝗 秋蚩尤旗見東方 是年黄安漢陽蝗復為災大旱 九月彗星見 靖州大疫辰州大水入城 四十八年安陸甘露降於寢園松柏 七月蘄州夜見白氣長數丈起東北止西南至八月乃滅
  天啟元年春正月黄州郡縣大雪四十餘日人多僵死 鄖縣大疫 寶慶府雷震移署鴟吻於學門赤鯉飛集泮池 三年漢陽大水 荆門州隕石入地三尺有聲 七月鄖陽旱 三年正月漢口大火傷人無數有一家焚死五十三口者 辰州府民家有牛産犢異形兩頭四目四耳八足二尾 五年六月熒惑入南斗 七年襄陽大疫作 蘄州田䑕害稼武陵縣民家有牛生犢異形自脊以前岐為二兩
  頭兩項四足一尾初生時二口俱食
  懐宗元年鄖陽旱 漢陽大水 二年蘄州大饑漢陽大水 京山大旱饑 三年六月太白經天五年漢陽大水 九月長沙衡州雨黒水 七年正月流賊冦房城 二月京山雨黒豆四月雨血 八年春正月日光摩盪不時黄霧四塞賊始至 九年黄安紫雲寨兵刃有火 八月鍾祥蝗 十年正月日光摩盪 五月京山羊祜嶺自行五十餘步 衡陽民家婢生子兩頭四足 十一年正月徳安雨土地浸白 流賊薄城下遍戈矛出火有光 騾産駒秋黄安有野彘突入城 十二年鍾祥旱 三月
  沔陽地震 六月徳安大水 十三年鄖陽大饑春襄陽民家産牛兩頭四目 五月蘄州雨土黄霧四塞旬日始霽 八月西門旗杆上出火大如斗飛落城河 十四年沔陽鍾祥京山大蝗 荆門州泮水赤三日 十二月狼入鍾祥南門城樓鴟吻吐煙三日 岳州飛蝗蔽天禾苗草木葉俱盡 十五年黄州郡縣蝗大饑繼以疫人相食 廣濟胡是恭家馬生角八寸從耳中出 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蘄州黑風四塞大雪明日賊陷蘄州 五月日將西見青氣二道撐日脚廣各二丈七月始散 黄州清源門三日鬼哭 三月藍山縣南門河水色赤如血
  皇清順治元年荆襄野麥自生時大亂初平貧民賴以活不耕而穫人謂太平之兆
  三年徳安大有 黄安趙家山石驟長
  四年沔陽大有我師平定長沙先是湖南為賊蹂躪嵗旱大饑至是有秋
  五年廣濟民家牛生五角或出背上耕如常 湖南大有年
  六月漢陽大水七月有星黄光屢晝見於北 長沙疫
  七年夏漢陽大雨龍屢見 湖南大有年
  八年二月沔陽地震 湖南大有年 江夏火藥局災磚石噴激傷人延燒民舍千餘
  九年漢陽旱饑發賑 四月雨黑米 湖南旱 是年湖南竹結實味甘可食
  十年湖南嵗稍歉蠲逋賦自四年至十年荒種逃亡人丁悉豁免
  十一年湖南大有年
  十二年長沙水 是嵗辰州尚為黔冦所據有鳥萬計色黒如鳩自北而南其飛下處草為之盡赤識者以為我師南征戡定草賊殄滅之兆後果驗
  十三年九月望有白光自東射西南數丈 黄州郡城敎塲有白氣起平地蜿蜒如龍至空不見 甘露降於江華
  十四年五月京山學宫虹見 十月蘄州城内鴉銜火集人屋屢灾 湖南大有年
  十五年武昌大水
  十六年沔陽饑有司賑恤 漢川大水 靖州旱十七年湖南有年蠲免十二年至十五年逋賦十八年湖南有年
  康熈元年武漢荆襄各部彩雲見 三月永州雨米其色黒名青䭀飯食之愈疾 秋武昌黄州旱有司賑恤
  二年復旱賑恤如元年 湖南有年 七月初二夜白氣西起一道如匹練南落光芒燭天
  四年永州竹結實如麥民取以為食釀酒味甘芳且清冽
  五年鍾祥旱有司賑恤 湖南有年
  六年春夏黄州郡縣旱賑恤 五月長沙螟
  八年三月鄖城灾雨雹 湖南大有年
  九年湖南大有年
  十年蒲圻蟲 湖南旱蠲賦十分之二
  十一年湖南有年
  十二年湖南有年
  十三年鄖陽大旱有司賑恤 三月八日太和山真武殿角四金鳳齊鳴聲若笙瑟移時神光四照越二日逆冦俱平
  十四年湖北各郡大稔時大兵駐荆州就近採買米豆充饒價平
  十五年夏五月武昌大水秋復大水
  十六年鄖縣鄖西縣大饑發賑
  十七年我師破賊於永興恍惚雞公巖神兵旌旗璧壘行陣滿山遂大捷
  十八年江夏自四月不雨至冬官督撫各官捐銀米賑 湘隂瀏陽醴陵湘鄉寜鄉益陽安化衡陽衡山安仁耒陽常寜邵陽新化巴陵平江臨湘華容安鄉石門慈利澧州武陵桃源龍陽沅江旱蠲賦共五萬五千九百九十八兩零 是嵗臨武夏旱秋大熟有瑞禾
  十九年漢川陽臺山産芝數十本 秋安仁耒陽常寜旱蠲賦共六千六十五兩零
  二十一年秋武昌大水 夏平江旱 華容安鄉水蠲賦共五千五百八十兩零
  二十二年春武昌大雨城内外俱浸
  二十三年湖北大稔 八月城步縣慶雲現
  二十四年江夏通城黄岡蘄水麻城黄陂黄梅廣濟羅田鍾祥沔陽荆門江陵監利水賑榖一萬三千十五石零
  二十五年榖貴免秋糧
  二十七年穀貴免明年地丁錢糧
  二十九年武昌嘉魚蒲圻崇陽通城漢陽漢川黄岡黄陂黄安蘄水羅田蘄州黄梅廣濟鍾祥荆門潛江沔陽天門京山當陽安陸雲夢應城孝感隨州應山江陵公安石首監利夷陵枝江江夏饑賑穀共八萬二百二十八石零又米九萬五千八百五十六石零湖南大有年
  三十年湖南大有年
  三十二年黄岡蘄水蘄州黄梅廣濟等州縣旱蠲賦共二萬四千六百二十一兩零 平江旱蠲賦二千四百九十九兩零
  三十三年黄岡蘄水蘄州黄梅廣濟江夏武昌興國大冶旱賑榖共十一萬八千五百六十四石零又米共八千五百八十六石零
  三十六年潛江沔陽江陵逺安監利并荆左荆州荆右沔陽等州縣衛饑賑穀共八萬四千八百四十五石零
  三十七年湖南大有年
  三十八年沔陽水蠲賦共五千九百六十八兩零秋鍾祥京山荆門安陸應城隨州應山并武昌武左徳安等州縣衛所賑穀共八萬六千八百八十九石零 夏華容安鄉水蠲賦共四千一百九十四兩零賑穀共七千六百一十七石零
  三十九年沔陽州并沔陽衛水賑穀共一萬六千七百六十五石零
  四十年湖南大有年
  四十一年沔陽州水蠲賦共六千八百二十兩零賑穀共一萬五千四百八十九石零
  四十二年潛江沔陽江陵監利等州縣并沔陽衛水蠲賦共二萬四千七百二十二兩零賑穀共五萬六百九十五石零 夏攸縣安化衡陽安仁耒陽酃縣旱蠲賦共六千四百三十七兩零賑穀共一萬九千二百六十五石零
  四十三年漢川潛江天門沔陽監利等州縣并沔陽衛水蠲賦共四萬一千七百八十四兩零賑穀共七萬五千八百四石零 秋武陵桃源旱蠲賦共四千五百五兩零
  四十四年江夏嘉魚漢陽漢川潛江天門沔陽監利等州縣并沔陽荆州荆左荆右四衛水蠲賦共三萬七千六百六十七兩零賑穀共九萬八千二十石零夏華容安鄉水蠲賦共三千二百九十一兩零
  冬石首縣民張芝若之妻吳氏一産三男
  四十五年漢川鍾祥天門荆門江陵監利京山潛江沔陽鄖縣鄖西等州縣并沔陽荆州荆左荆右等衛饑賑穀共九萬三千三百六十二石零 江華慶雲現 夏臨湘辰溪旱賑穀共八千六百七十五石零四十六年湖南大有年
  四十七年江夏嘉魚漢陽蘄州黄梅廣濟沔陽江陵監利鄖縣鄖西房縣保康等州縣并武昌武左荆右沔陽等衛水旱蟲䑕灾蠲賦四萬二千六百四兩零賑穀共十七萬三千二百九十二石零 夏益陽巴陵華容安鄉武陵水蠲賦共五千四百六十一兩零賑穀共一萬九千八百四十五石零
  四十八年漢陽漢川潛江天門沔陽荆門孝感應城江陵監利等州縣并武昌荆左二衛水蠲賦共四萬二千九百五十五兩零賑穀共十八萬二千一百八十七石零 冬麻城縣民陶有光之妻張氏一産三男
  五十年湖南大有年
  五十一年全免湖北湖南地丁錢糧并歴年舊欠共銀一百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兩零
  五十二年湖南大有年
  五十三年嘉魚漢陽漢川雲夢孝感應城京山潛江天門沔陽江陵監利等州縣并武昌武左沔陽荆州荆左荆右等衛水旱灾蠲賦共二萬六千四百九兩零賑穀共八萬七千五百石零 湖南大有年五十四年江夏嘉魚漢陽漢川沔陽等州縣并武昌武左沔陽三衛水蠲賦共一萬六千九百七十六兩零賑穀共五萬二千二百二十七石零 夏巴陵華容安鄉武陵水蠲賦共八千五百六十三兩零賑穀共二萬八千二百一十二石零
  五十五年江夏嘉魚漢陽漢川黄陂黄梅廣濟潛江天門沔陽江陵監利等州縣并沔陽荆州荆左三衛水蠲賦共五萬三千八百三十兩零賑穀共二十一一萬二千八百一十二石零 夏巴陵平江華容安鄉武陵龍陽沅江水蠲賦共八千九百六十六兩零賑穀共三萬八千五百二十四石零
  五十六年湖南産嘉禾一莖數穗巡撫李發甲作樂嵗亭
  五十七年鍾祥京山潛江荆門安陸雲夢孝感應城隨州應山等州縣并武右徳安荆州荆右等衛旱蠲賦共五萬六百二十一兩零賑穀共十三萬七千五石零
  五十八年長沙縣民常旭旦之妻一産三男
  五十九年漢川潛江天門沔陽等州縣并沔陽荆右二衛水蠲賦共一萬八千七百兩零賑穀共六萬六千三百四十二石零 湖南大有年
  六十年長沙湖湘書院芝草生 甘露降於益陽縣署叢竹上
  六十一年鍾祥荆門江陵等州縣并武昌荆州荆左荆右等衛旱蠲賦共二萬二百六十七兩零賑穀三萬四千四百七十三石零
  雍正元年江華文廟芝草生
  二年潛江天門沔陽江陵等州縣水蠲賦共一萬八千四百四十四兩零 秋臨湘旱蠲賦一千三百五兩零賑穀六千四百五石零
  三年武漢衡湘大有年 秋沔陽州水蠲賦共六千六百五十二兩零 甘露降於永州松枝
  四年江夏武昌嘉魚漢陽漢川黄梅黄陂沔陽潛江江陵監利等州縣并武昌武左沔陽荆州荆左荆右等衛大水蠲賦共五萬三千七十一兩零賑米共三萬九千七百二十六石零 夏巴陵臨湘華容安鄉澧州武陵龍陽沅江水蠲賦共一萬三千三百六兩零賑穀共三萬八千九百四石零
  五年夏興國黄岡蘄州廣濟公安石首等州縣并武昌武左沔陽荆州荆左荆右黄州蘄州
  一萬一千九百八兩零賑穀共一十二萬九千
    石零 又全蠲免銀共四十三萬一千四十六兩零 江華産嘉禾一莖數穗 長沙益陽湘隂巴陵臨湘華容安鄉澧州武陵龍陽沅江水全蠲免銀二十六萬一百四十二兩零 仍撥銀二十萬兩發湖北十萬兩發湖南買米賑濟
  六年湖北春麥大熟 湖南大有年
  七年湖北春麥大熟 京山縣民田禹疏之妻一産三男 秋臨湘華容安鄉石門澧州武陵龍陽旱蠲賦共二萬七千三百五兩零賑穀共四千四百七十九石零
  八年湖南産嘉禾自一莖九穗多至三十穗共萬餘本 五月永順保靖慶雲現自午至酉 沅陵辰谿慶雲現自辰至酉 長沙慶雲現自未至酉 六月湘隂南泉寺芝草生 九月六里苗人獻芝草 十一月鎮筸池河營慶雲現
  九年湖北湖南大有年
  十年五月房縣民吴世貴之妻蔡氏一産三男 湖北湖南大有年



  湖廣通志巻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
  輿圖志
  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此圖之所由昉也繪事相仍萬象昭著觀天察地皆可按而求焉楚固禹貢荆州之域控揚距豫引蜀連黔襟帶江漢包絡湖湘蔚然南國奥區若夫山川城郭開巻瞭然則圖之為功不淺矣
  國家太平日久地日以開圖日以増百蠻歸懐三楚式廓而我
  皇上惠民之至意懐逺之宏模皆燦然於億萬人之心
  目矣猗歟盛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二>















  湖廣通志巻二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三
  沿革志
  荆州列於禹貢居五州之後至周之職方揚為首而荆次之豈不以幅𢄙之廣闢歟
  本朝統一寰宇全楚為川陸通塗歴代紛紜建置今則
  綱舉目張規模畫一矣
  聖天子盛徳大業光被四表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苗人
  藉其土地求隸版圖
  詔㫖念其誠悃爰許設官置吏土宇版章增其式廓自古武功之所僅得今誕敷文徳自然率服拓地寧人盛矣哉古未有也至於歸州澧州之改直隸黄陂孝感之改屬漢陽施州衞之改為恩施縣永定九溪二衞改為安福縣其改撥貴州者靖州之天柱縣及五開銅鼓二衛皆度地制宜之大者故備著之
  全省
  禹貢荆州之域商稱荆楚周文化行江漢為周南周禮職方東南曰揚兼得楚與南越之交波溠為豫又屬漢東秦韓之分荆居正南山曰衡山藪曰雲夢川曰江漢浸曰潁湛春秋戰國時楚都郢後遷夀春曰郢楚兼有吳越曰越楚其地延袤六千里西黔中巫郡東夏州海陽南洞庭蒼梧北陘塞郇陽秦始郡縣天下為南郡長沙黔中屬古荆州而揚則九江豫則南陽之東北界連與南郡之北境參隸焉漢初楚析為四項羽自王西楚而番君吳芮王衡山英布王九江共敖都江陵自淮北沛陳汝南南郡為西楚彭城以東東海吳廣陵為東楚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長沙為南楚是稱三楚漢髙殄秦併楚郡國雜治武帝置十三州荆及揚豫各相繫屬更置牂牁五溪光武因舊荆理南陽南郡江夏桂陽武陵零陵長沙六郡一國其豫揚稍屬焉三國蜀漢始領七郡旋屬孫吳魏守沔口及於宜城吳始都鄂後據江南不過荆郢荆理南郡郢理江夏以建平西陵樂都南郡巴丘夏口武昌命為重鎮尋得沔口邾城蜀漢以後荆州並建魏以南陽名荆吳以江陵名荆西晉平吴分置州郡十九於荆則江夏南郡襄陽南陽順陽義陽新城魏興上庸建平宜都南平武陵天門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桂陽武昌安城於豫則弋陽更益西陽竟陵東晉自元至成退屯榖城淮漢以北悉陷苻堅堅敗再復未幾荆河司州陷於姚興梁益陷於譙縱進兵屯戍不越襄漢而鎮守之地止於上明江陵夏口武昌義熙移宋荆理南郡郢理江夏湘理臨湘雍理襄陽司理義陽後魏南侵取其西境蕭齊奄有沔北諸郡梁大通間克夀春復漢中及侯景亂江北之地悉陷於齊漢東之地吞於西魏太抵雍州下溠戍夏口乃其重鎮梁亡𧦴立江陵南陳境限長江太建中盡復淮南之地後没於周魏孝文渡沔乃及樊城宣武遣兵遂拔義陽至孝武分東西魏髙氏據有河北襄汝迨陳師侵軼亡其南境宇文後平江陵西迄於江東南盡於長沙隋廓定江表始析中省分部刺史州郡唐開元設十五道採訪使始以山南東道理襄陽轄江陵等九郡江南西道領長沙等八郡黔中道領潭陽等十三郡安陸分屬淮南道連山分屬嶺南道方鎮以後各置為軍朱温南有荆吴馬殷稱王於湘髙季興節度荆南其後髙氏僅保江陵馬氏居湖南兼理潭鼎石晉時自江而南二十一州為南唐自湖南北十州為楚而荆歸峽三州為南平太平興國分為江南淮南咸平時分為荆湖南北路北治江陵南治潭州而思黔施播諸州則隸蜀之䕫路興國軍隸江西路建炎京西南路皆屬金惟存襄均隨棗陽光化五郡而荆湖南北二路則仍宋版後岳飛復襄陽迄元乃置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及江南湖北道又置荆湖北道川南江北道湖南道及嶺北湖南道明初仍置行省尋改湖廣等處承宣布政使司領府十三武昌黄州荆州常徳永州寳慶辰州長沙衡州襄陽岳州漢陽徳安州四安陸沔陽郴靖置都指揮使司領衛二十八守禦千户所五後割川湖雲南地為貴州布政司成化間析襄陽府四縣建鄖陽府嘉靖七年又以安陸沔陽二州併荆州之荆門當陽潜江為承天府共府十有五州二縣一百有九衛三十二所四十三宣慰二宣撫四安撫九長官司二十八
  皇清因之順治二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十三年併上津縣入鄖西康熙三年湖南北分設布政司北仍治武昌轄八府南治長沙轄七府二州置都使司管理各衛所雍正二年裁以衛所分隸南北布政司五年析天柱縣入貴州六年陞歸州為直隸州改施州衛為恩施縣七年陞澧州為直隸州改永順司為永順府九溪永定二衛為安福縣保靖司為保靖縣桑植司為桑植縣現在共領府十六直隸州四州十二縣一百一十二撥清浪平溪五開銅鼔等衛歸黔省現在共衛十所一
  武昌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周夷王時地屬楚東周因之秦屬南郡漢屬江夏郡三國時吴分江夏更置武昌郡治武昌縣徙都焉晉以武昌隸江州江夏隸荆州東晉僑置汝南郡劉宋於江夏縣置江夏郡轄以郢州梁分置北新州隋改置鄂州大業初為江夏郡唐復為鄂州天寳初改江夏郡乾元初復為鄂州屬江南西道元和初陞武昌軍節度五代梁後唐時為吴楊氏鄂州地晉漢周時為南唐李氏鄂州地宋以鄂州屬荆湖北路元至元中置鄂州路大徳中改武昌路明洪武初改武昌府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九
  武昌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虞   荆
  三代   荆
  春秋   楚
  秦   南郡       鄂
  漢   荆州   江夏郡  沙羨 下雋 下雉 鄂
  鍾武 鄳
  東漢   荆州   江夏郡  鄳 沙羨 下雉 鄂
  三國吳      武昌郡  武昌 陽新 沙羨 蒲圻晉   荆州   江夏郡  沙羡 武昌 沙陽 鄂江州   武昌郡  陽新 蒲圻 鄳 鍾武
  東晉       汝南郡  汝南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陽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陽新 鄂
  南齊   郢州   江夏郡  汝南 沙陽 蒲圻 武昌
  武昌郡  陽新 鄂
  梁    郢州   武昌郡
  北新州  江夏郡
  上雋郡  蒲圻
  隋         鄂 州 江夏 武昌 蒲圻 永興
  江夏郡  富川
  唐   江南西道 鄂 州  江夏 永興 武昌 蒲圻
  江夏郡  唐年
  五代南唐      鄂 州 嘉魚 永安 唐年 大冶
  蒲圻
  宋   荆湖北路 鄂 州   江夏 崇陽 武昌 蒲圻
  咸寧 通城 嘉魚 興國軍
  永興 大冶 通山
  元   湖廣行中書省 鄂州路  江夏 咸寧 嘉魚 蒲圻
  武昌路   崇陽 通城 武昌 興國
  永興 大冶 通山
  明   湖廣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魚 咸寧
  蒲圻 崇陽 通城 興國州
  大冶 通山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武昌府 江夏 武昌 嘉魚 咸寧
  蒲圻 崇陽 通城 興國州
  大冶 通山
  附考漢江夏郡明一統志舊通志武昌府志皆云治沙羨今考後漢書郡國志云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兩漢書江夏郡先書西陵最後乃書沙羨可見漢江夏郡治西陵非治沙羨也然則宋書言江夏太守治安陸何居是晉制也觀晉書江夏郡首安陸可知矣漢陽府志又謂漢江夏郡首安陸亦失考
  西陵有二吳孫權改夷陵為西陵漢屬南郡漢江夏郡治之西陵今雲夢漢陽黄陂麻城黄岡等縣地是 夏口一曰沔口見水經注在江北夏口城乃孫吳所築水經注云對岸則入沔津故城以夏口名可見在江南武昌府志沿革一條有云今之武昌古為鄂渚一名夏口是謂夏口在江南矣不可不辨 楚熊渠封中子紅為鄂王在今武昌縣漢名鄂縣吴改為武昌縣武昌府志紀江夏縣沿革混入熊渠偽封事非是
  武昌府屬州縣沿革
  江夏縣附郭
  沙羡縣地三國吴屬武昌郡後省復置沙羡縣屬江夏郡後改汝南縣南北朝汝南縣移江夏郡治此改江夏唐 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六十二里舊編户六十三里順治三年併下鸚二里歸上鸚里
  武昌縣
  秦鄂縣因之三國吴武昌縣因之又别立鄂縣南北朝俱仍舊省鄂縣入武昌因之陞夀昌軍為武昌縣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七里
  附考武昌縣稱鄂自熊渠封中子紅始至隋唐宋置鄂州轄諸縣唐宋又有鄂岳觀察制置等使鄂乃不専屬武昌縣矣輿地記云雲夢之南號鄂渚泛辭也 鄂有二玉篇南陽有西鄂稱西所以别於東鄂也東鄂武昌也
  嘉魚縣
  漢沙羡縣地分置沙陽縣南北朝梁置沙州尋廢併入蒲圻縣後置鮎瀆鎮五代南唐改為塲保大中陞嘉魚縣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二里
  蒲圻縣
  沙羡縣地三國吴置蒲圻縣屬武昌右部屬長沙郡南北朝宋齊俱屬江夏郡梁屬上雋郡屬鄂州唐 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里
  咸寧縣
  江夏縣地永安鎮五代揚吴改為塲南唐陞永安縣改咸寧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六里
  崇陽縣
  長沙下雋地南北朝梁上雋郡陳改雋州併入蒲圻唐年縣屬鄂州五代南唐復為唐年改崇陽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一里
  通城縣
  下雋縣地唐年縣地屬鄂州元和中置通城鎮陞為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五里
  興國州
  鄂及下雉地三國吴析置陽新縣改富川縣又改永興縣因之永興軍尋改興國軍興國路舊隸江西至元中改屬湖廣初改興國府尋降為州省永興入并大冶通山隸武昌府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里
  大冶縣
  武昌縣地大冶夀山塲院五代南唐大冶縣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五里
  通山縣
  永興縣地因之五代吴置羊山鎮南唐始置通山鎮陞為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六里
  漢陽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周鄖國地後屬楚秦屬南郡漢為江夏郡安陸縣地三國屬魏後屬吳皆為重鎮晉立沌陽縣為江夏郡治後郡移治安陸宋齊并屬江夏郡梁分江夏郡地置梁安郡西魏改梁安郡為魏安郡尋改汊川郡北周為復州地隋初仍舊大業間為沔陽郡地唐置沔州治漢陽縣天寳初改漢陽郡乾元初復為沔州寳厯初廢沔州為鄂州地屬江南西道周世宗平淮南以漢陽縣置軍宋熙寧中廢為縣紹興中復置軍元至元中陞為漢陽府屬湖廣行省明初裁後復置
  皇清因之舊領縣二雍正七年撥黄州府之黄陂徳安府之孝感縣來屬領縣四
  漢陽府沿革表
  總部  郡   縣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鄖國地
  戰國  楚地
  秦   南郡地
  漢   荆州  江夏郡 安陵 西陵
  東漢  荆州  江夏郡 安陸 西陵
  三國   先屬魏後屬吴 江夏郡 魯山
  晉   荆州   江夏郡 沌陽
  南北朝宋 郢州  江夏郡 沌陽 灄陽
  南齊  郢州   江夏郡 沌陽 灄陽
  梁        江夏郡
  梁安郡
  西魏       魏安郡 江州
  汊川郡
  北周       復 州  甑山
  隋        沔陽郡  漢陽 甑山唐   江南西道 漢陽郡  漢陽 汊
  五代周      漢陽軍
  宋   荆湖北路 漢陽軍  漢陽 漢川元   湖廣行中書省 漢陽府 漢陽 漢川明   湖廣布政使司 漢陽府 漢陽 漢川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漢陽府 漢陽 漢川 黄陂 孝感附考按舊通志及明一統志廣輿記皆載漢陽即古沌陽或以今府治在沌水之北古何以稱沌陽遂疑沌陽别一地不知古人稱謂與今不同春秋穀梁魯僖二十八年傳云水北為陽沌北為沌陽與此傳合然則古沌陽即今漢陽奚疑
  漢陽府屬縣沿革
  漢陽縣
  安陸縣地屬江夏郡東漢因之初置沌陽縣於臨嶂山屬江夏郡尋廢入安陸南北朝宋齊俱為沌陽灄陽二縣梁屬梁安郡開皇末置漢津縣屬復州大業初改漢陽屬沔陽郡漢陽縣屬沔州後廢州以縣入鄂五代周世宗平淮南以漢陽縣置軍廢軍為縣紹興中復置軍元 明俱仍為縣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九里
  漢川縣
  屬江夏郡南北朝西魏置江州後周置甑山縣廢江州沔析漢陽置汊川縣屬鄂州五代周屬安州初改義川縣後改曰漢川屬漢陽軍熙寧中并入漢陽縣元祐初復置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黄陂縣
  西陵屬江夏郡西陵屬弋陽郡南北朝後齊黄陂縣屬南司州後  州黄陂縣南司州武德中置後改縣屬黄州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漢陽府編户四十里
  孝感縣
  漢安陸縣地南北朝劉宋改孝昌縣西魏置岳州岳山郡後周置澴岳郡屬安州澴州並置澴陽縣後復為孝昌五代改為孝感縣宋 元俱仍舊洪武九年改為州後復為縣屬徳安
  皇清初因之雍正七年改屬漢陽府編户二十九里黄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春秋黄弦國地後屬楚楚徙邾君於此曰邾城秦屬南郡漢曰西陵屬江夏郡三國魏為重鎮後屬吳晉曰弋陽劉宋曰西陽南齊曰齊安隋開皇間改為黄州又分蘄州為蘄春郡大業間改永安郡唐復置黄州屬淮南道宋初屬淮南西路南宋隸沿江制置副使司元為黄州路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明曰黄州府添置黄安縣
  皇清因之舊領州一縣八雍正七年撥黄陂入漢陽府領州一縣七
  黄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虞   荆州域
  三代   荆
  春秋
  秦   南郡地
  漢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蘄春 邾
  東漢   荆州  江夏郡 西陵 西陽
  三國   先屬魏後    蘄春
  晉   豫   弋陽郡 西陽 蘄春 邾 西陵
  新蔡郡 蘄陽 永興
  南北朝宋 郢州  西陽郡 西陽 蘄陽 蘄水 浠水南齊   郢州  西陽郡 西陽 蘄陽 蘄水 浠水
  齊安郡 齊安 蘄水 浠水 南安
  隋       黄 州 黄岡 黄陂 木蘭 麻城
  蘄春郡 蘄春 浠水 蘄水 黄梅
  永安郡 羅田 新蔡 黄陂
  唐   淮南道  黄 州 黄岡 麻城 蘄州 蘄春
  永安郡 黄梅 廣濟 蘄水 南司州
  宋   淮南道  黄 州 黄岡 麻城 蘄州 蘄春
  沿江制置副使     廣濟 蘄水 羅田 黄陂
  元   河南江北行省 黄州路 黄岡 麻城 蘄春 蘄水
  廣濟 黄梅 羅田  蘄州
  黄陂
  明   湖廣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岡 蘄水 羅田 麻城
  黄安 蘄州 廣濟 黄梅
  黄陂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黄州府 黄岡 蘄水 羅田 麻城
  黄安 蘄州 廣濟 黄梅
  附考楚宣王滅邾徙邾君於黄故黄州有邾城舊通志封建條載魯僖公十二年黄人不修楚貢楚遂滅黄徙邾君按魯僖與楚宣相去數百年滅黄與徙邾自是兩時兩事舊志頗混 漢吳芮初封邾稱衡山王其後北齊北周置衡州於此盖襲其號也今之衡州則以禹貢衡陽得名
  黄州府屬州縣沿革
  黄岡縣附郭
  西陵地東漢西陽因之南北朝南齊南安北齊巴州黄岡木蘭省木蘭五代 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八十二里
  蘄水縣
  蘄春地屬江夏郡蘄春地屬弋陽郡南北朝宋浠水梁析置蘄水蘄春又為浠水蘄水蘄春蘄水武徳初改蘄水為蘭溪縣天寳初復宋 元俱仍舊蘄水縣
  皇清因之編户五十八里
  羅田縣
  蘄春地三國因之屬弋陽郡羅田屬蘄春郡省入蘄水復置元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五里
  麻城縣
  西陵屬弋陽郡南北朝梁信安北齊西陽陳定州北周改亭州麻城屬永安郡亭州陽城後復為麻陽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七十四里
  黄安縣
  嘉靖末以地多盜割黄岡之上中和麻城之太平仙居黄陂之仙源鄉置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七里
  蘄州
  蘄春地東漢蘄春國三國吴改蘄春郡蘄春縣東晉蘄陽南北朝宋齊俱屬西陽郡北齊置齊昌郡後州改蘄州蘄春郡蘄州仍舊景定初移治龍磯改蘄州路初改蘄州府領蘄春蘄水黄梅廣濟羅田五縣洪武十二年罷蘄春撥蘄水羅田屬黄州府仍以蘄州領黄梅廣濟並隸焉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八里
  附考隋書地理志云蘄春郡統縣五又廬江郡襄安縣梁曰蘄又彭城郡有蘄縣今考廬江郡之襄安兩漢晉宋無名蘄者惟梁以蘄名彭城郡蘄縣漢屬沛郡陳涉起此蘄春郡在漢為蘄春侯國今之蘄州也
  廣濟縣
  漢蘄春地因之南北朝周廣濟因之宋 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里
  黄梅縣
  蘄春地置新蔡郡及永興縣開皇初改新蔡縣後改黄梅黄梅後改南晉州黄梅嘉熙間中州黄梅復舊治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二里
  安陸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春秋戰國屬楚秦屬南郡兩漢屬江夏郡晉初因之元康問置竟陵郡宋齊因之梁為南司北新二州及梁寧郡之境西魏改置温州北周分置石城郡兼置郢州隋廢温州入安陸郡廢郢州入竟陵郡唐復置郢州治長夀置温州治京山貞觀初廢郢州以長夀縣隸鄀州尋復置郢州以温鄀二州省入後改富水郡乾元初復為郢州宋為郢州富水郡元為安陸府隸河南行省明洪武中改為州直隸湖北布政使司嘉靖十年以潜藩陞承天府
  皇清仍改安陸府領州二縣五
  安陸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   荆州域
  虞   荆州域
  夏   荆州域
  商   荆州域
  周   荆州域
  春秋  楚郊郢地
  戰國  楚郢地      竟陵
  秦   南郡地
  漢        江夏郡 江陵 竟陵 安陸 雲杜
  東漢       江夏郡 江陵 當陽 竟陵 雲杜
  新市
  三國       江夏郡 雲杜 竟陵 當陽
  晉        江夏郡 雲杜 竟陵 長夀 當陽
  竟陵郡 新市 霄城 新陽
  南北朝宋 郢州  竟陵郡 長夀 竟陵 新市 霄城南齊   郢州  竟陵郡 新陽 雲杜
  梁   北新州 梁寧郡 長夀
  南司州
  西魏      温 州 角陵 富水 盤陂 建興
  北周      石城郡
  隋       安陸郡 長夀 京山 富水 沔陽
  竟陵郡  竟陵 當陽
  唐       郢 州  長富 京山 富水
  富水郡
  五代          竟陵
  宋   京西南路 郢 州  長夀 京山 潛江 竟陵
  富水郡 荆門軍 長林 當陽
  元   河南行省 安陸府 長夀 京山 潜江 竟陵
  荆門州 長林 當陽
  明   湖廣布政使司 安陸州 京山
  承天府   鍾祥 京山 潜江 沔陽州
  竟陵 荆門州 當陽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安陸府 鍾祥 京山 潜江 沔陽州
  天門雍正年改荆門州 當陽
  附考元志云郢城在安陸州乃古之郊郢按郊郢即左傳所謂君次於郊郢以禦四邑者是也亦謂之郢中宋玉所謂客有歌於郢中者是也又三國志云魏黄初元年三月以荆揚江表八郡為荆州孫權領牧故也荆州江北諸郡為郢州九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荆州按魏主疆理南土迄無成局黄初郢州之名舊志不載今亦從略又按歴代所置郢州不同劉宋郢州治江夏轄郡者也唐宋郢州在今府治郡所轄者也
  安陸府屬州縣沿革
  鍾祥縣附 郭
  雲杜竟陵地屬江夏郡東漢新市縣地三國因之元康初立長夀縣屬竟陵郡南北朝宋齊俱因之梁置梁寧郡後周置石城郡廢石城郡以長夀縣為竟陵郡治隸郢州五代 宋俱因之屬安陸府初改安陸州省長夀入嘉靖十年陞承天府置今縣為府治所十八年割荆門州馬梁望鄉等鄉益焉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二十一里
  京山縣
  雲杜安陸地屬江夏郡東漢雲杜新市二縣地三國因之雲杜縣地南北朝南齊置新陽縣梁置北新州西魏改角陵富水二縣又置盤陀縣置京山縣隸安州安陸郡武徳間以京山富水二縣置温州後州廢改屬郢州五代因之省富水入京山縣京山縣屬安陸州嘉靖十年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三十一里
  潜江縣
  江陵縣地屬南郡東漢 三國 晉 唐 五代俱因之乾道初陞白伏巡為潜江縣屬江陵府屬中興路屬荆州府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二十三里
  沔陽州
  為江夏竟陵縣地東漢 三國俱因之雲杜縣地屬江夏郡南北朝梁置沔陽郡西魏置建興縣開皇初為復州大業初改為沔陽州又為沔陽縣仍為復州沔陽縣五代晉改竟陵初屬竟陵郡後并竟陵屬復州為復州路又改為沔陽府屬河南洪武九年降為州隸湖廣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三十六里
  天門縣
  荆州地又鄖子國戰國竟陵因之屬江夏郡東漢 三國 晉俱因之南北朝齊置建安郡西魏置日光川為竟陵縣仍為竟陵屬復州五代晉改竟為景屬復州屬沔陽府屬沔陽州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雍正四年改為天門縣編户二十四里
  荆門州
  古荆州地臨沮當陽編鄀四縣地俱屬南郡三國魏分臨沮屬襄陽府仍編鄀地南北朝宋齊臨沮編地屬南郡為長林縣武徳中仍為長林縣貞元中析置荆門縣為荆門軍長林當陽自江陵來隸為荆門州初屬荆州府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五十九里
  當陽縣
  荆州地又權國當陽縣屬南郡東漢因之三國吴改長陵縣後廢屬南郡南北朝後周置平州領安逺漳州二郡開皇中改王州又改為昭丘人改曰荆臺尋廢為當陽初置平州又改玉州尋為當陽屬江陵府五代髙氏置荆門軍為當陽縣屬荆門軍屬荆門州初屬荆州府改屬荆門州洪武十年省入荆門州十三年復置仍屬川嘉靖十年改屬承天府
  皇清屬安陸府編户四里原編户八里新并四里
  徳安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周職方氏荆州澤藪曰雲夢即此地春秋為鄖子國戰國楚地秦屬南郡漢晉俱屬江夏郡劉宋置安陸郡梁兼置南司州尋廢西魏置安州北周改為溳州隋初郡廢大業初州廢復為郡唐改安州尋為安陸郡乾元初復為安州貞元中置安黄節度觀察使治安州五代梁置宣威軍後唐改安逺軍宋因之隸京西路宣和初陞為徳安府後徙治漢陽元還舊治隸湖北道宣慰司尋改隸鄂州行省後隸黄州路至治中改屬中興路明洪武初復為徳安府
  皇清因之舊領州一縣五雍正七年撥孝感縣屬漢陽府領州一縣四
  徳安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   荆州域
  虞   荆州域
  周   雲夢荆州澤
  春秋  隋鄖國地
  戰國  楚地
  秦   南郡
  漢   荊州  江夏郡 安陸 西陵 隨東漢  荆州  江夏郡 安陸 西陵 隨晉   荆州  江夏郡 安陸 隨
  南北朝宋 郢州 安陸郡 安陸 應城 隨 永陽
  司州      平靖 雲夢
  西魏       安 州 吉陽 應安 孝昌
  北周       溳 州 安陸 吉陽 應陽
  隋        安陸郡 雲夢 應山 隨  孝昌唐   淮南道  安 州 安陸 雲夢 應城 孝昌
  安陸郡 應山 禮山 吉陽 隨州
  隨  澴州 澴陽
  五代       安逺軍 應城 孝感
  宋   荆湖北路 安逺軍 安陸 雲夢 應城 應山
  徳安府隨州 隨 孝感
  元   荆湖北道 徳安府   安陸 雲夢 應城 隨州
  隨  孝感 應山
  明   湖廣布政使司 徳安府 安陸 雲夢 應城 隨州
  應山 孝感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徳安府 安陸 雲夢 應城 隨州
  應山
  附考謹按宋神宗初署安州觀察使封安國公宣和元年升安州為徳安府以神宗潜藩故也明廖道南楚紀云徳安舊為鄖子之國亦一都㑹也神宗潜邸於此盖偶然耳然漆沮興周芒碭啟漢哲王既往嘉名猶炫盖存乎其人耳
  徳安府屬州縣沿革
  安陸縣
  安陸縣屬江夏郡江夏郡治南北朝安陸郡治安陸縣省吉陽入焉復置吉陽縣徳安府治開寳中吉陽縣廢因之洪武九年改府為州縣省八十三年復置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附考縣志云周夷王時屬越章王執疵史記云楚熊渠封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熊渠擅封信矣其分地則史記未有明文今亦不敢質言
  雲夢縣
  秦南郡地西陵安陸二縣地屬江夏郡南北朝西魏於雲夢古城置縣隋唐俱因之雲夢鎮省入安陸元祐初復置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六里
  應城縣
  唐虞蒲騷春秋鄖子近邑安陸縣地南北朝南齊為應城縣西魏又置城陽郡改應陽縣武徳初復為應城五代 宋 元俱因之洪武十年併入雲夢十二年仍復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隨州
  虞夏荆豫二州境春秋厲國戰國隨國地屬南陽郡隨縣屬南陽郡屬義陽郡南北朝齊隨郡梁置西陵郡漢東郡改置隨州天寳中改漢東郡乾元初復為隨州乾徳五年置崇義軍開寳中改為崇信軍紹興初復為隨州仍舊洪武初改縣十三年復為州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九里
  應山縣
  隨縣地因之南北朝梁置永陽縣西魏置平靖縣為應山縣省平靖入焉屬安陸郡武徳初置應州並析置禮山縣後州廢省禮山復為應山屬徳安府屬隨州洪武九年省入隨縣十三年復置屬隨州並隸徳安府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荆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春秋時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漢初改臨江郡尋復三國初歸蜀漢後屬吴晉改新郡尋復曰南郡為荆州刺史治所東晉為重鎮南北朝宋齊俱仍南郡梁元帝都此隋沿西魏為江陵總管府又曰南郡唐初復為荆州天寳初改江陵府上元初號南都宋為荆湖北路治所淳熙初改荆南府尋復為江陵府元改江陵路天厯初改中興路明洪武初改荆州府
  皇清因之舊領州二縣十一雍正六年陞歸州為直隸州以興山巴東長陽隸焉今領州一縣八
  荆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   荆州
  虞   荆州
  商   荆楚
  周  楚國
  春秋  郢都
  渚宫
  秦  南郡      郢 夷陵
  漢  荆州  南 郡  江陵 孱陵 臨沮
  臨江國  夷道 華容 枝江
  夷陵 髙成
  東漢  荆州  南 郡  江陵 孱陵 華容 臨沮
  枝江 夷道 夷陵
  三國  荆州  南 郡  江陵 公安 枝江 監利
  西陵 夷道
  晉  荆州       江陵 孱陵 江安 石首
  枝江 監利 松滋 夷道
  夷陵 髙安
  南北朝宋 荆州  南 郡  江陵 監利 松滋 枝江
  南齊          宜州 拓州 硤州 夷陵
  夷道 宜昌
  西魏   江陵總督府
  隋       南 郡  江陵 公安 監利 宜昌
  枝江 松滋 安興 夷陵
  夷道 逺安
  唐   山南東道 江陵府 江陵 公安 枝江 石首
  南 都  監利 松滋 長寧 峽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五代   荆南  江陵府  峽州
  南平
  宋   荆湖北路 江陵府  江陵 公安 監利 松滋
  荆南府  石首 建寧 枝江 峽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元  荆湖北道 上路總管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監利
  中興路  松滋 枝江 峽州 夷陵
  宜都 逺安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荆州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監利
  松滋 枝江 夷陵 宜都
  逺安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荆州府 江陵 公安 石首 監利
  松滋 枝江 夷陵 宜都
  逺安
  附考按宋書云荆州刺史漢治武陵漢夀齊書云漢靈帝時荆州刺史王叡治江陵足正宋書之疎又宋書云魏晉治江陵王敦治武昌陶侃前治沔陽後治武昌王廙治江陵庾亮治武昌庾翼進襄陽復還夏口桓温治江陵桓冲治上明王忱還江陵此後遂治江陵王忱以前不常厥治要之所部皆荆疆域遼逺不必南郡江陵也今荆州府太守所理與古荆州異疆域因之矣 荆州緣荆山得名或曰荆強也警也皆失之鑿
  荆州府屬州縣沿革
  江陵縣附郭
  春秋楚郢都郢縣屬南郡江陵屬南郡東漢 晉 南北朝隋俱仍舊省安興入江陵屬中興路屬荆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百二十五里
  附考按史記楚熊渠立長子康為句亶王張瑩云在今江陵又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蠻之地至春秋時楚大城陳蔡不羮踵熊渠而起也亦僣矣然左國載東遷後事句亶無稱焉其後楚熊貲都郢郢亦江陵也句亶國除可知矣史記又云熊渠畏厲王伐楚亦去其王後為熊母康徐廣云即渠之長子然則句亶非帶礪當與鄂越章並刪
  公安縣
  漢孱陵屬武陵郡東漢因之三國屬漢公安孱陵江安屬南平郡南北朝宋因之陳置荆州公安開皇𥘉省孱陵入唐 五代俱仍舊公安軍後為公安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二里
  石首縣
  華容地屬南郡東漢 三國俱因之石首以山為名南北朝因之石首縣屬荆州五代因之石首縣熙寧中又置建寜縣石首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一里
  監利縣
  華容地東漢因之三國吴置監利縣又改華容縣因之南北朝宋監利屬巴陵郡屬沔州屬復州五代屬江陵府仍舊屬中興路屬荆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三里
  松滋縣
  唐虞鳩茲地鄖地髙城縣屬南郡松滋縣南北朝宋因之齊屬河東郡屬南郡屬江陵府宋 元俱仍舊屬荆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五里
  枝江縣
  楚遷羅國於此後其地復為楚併戰國秦破楚將屈匄取丹陽於此南郡地始置縣以蜀江至此分枝為諸洲故名晉 隋俱因之屬南郡長寧枝江後省長寧入仍舊省入松滋尋復屬荆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夷陵州
  春秋楚地伐楚燒夷陵即此屬南郡三國魏置臨江郡蜀改宜都郡吴改西陵縣太康改夷陵縣南北朝梁置宜州魏改拓州後周改硤州夷陵郡改峽州因之改為路洪武初置峽州府九年復改夷陵州
  皇清因之編户九里半新編五里
  宜都縣
  漢夷道縣屬南郡三國蜀改置宜都郡因之南北朝劉宋析置宜昌縣宜昌縣屬南郡宜都置江州又置東松州貞觀中州廢改屬峽州宋 元俱仍舊屬夷陵州
  皇清併隸荆州府編户八里半
  逺安縣
  臨沮地屬南郡髙安縣南北朝周改逺安屬夷陵郡屬峽州五代宋 元俱仍舊屬夷陵州
  皇清併隸荆州府編户八里
  襄陽府
  禹貢荆豫二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周為榖鄧樊鄾盧羅鄀之地春秋屬楚秦為南郡南陽郡地漢因之東漢末劉表為荆州刺史徙治襄陽縣三國魏始置襄陽郡治宜城以地在襄水之陽故名晉亦為荆州治所東晉於襄陽僑置雍州梁置南雍州西魏改曰襄州隋初郡廢州存立山南道行臺并總管府煬帝時州府並罷復置襄陽郡治襄陽縣唐初復置襄州山南東道治此復為襄陽郡又為襄陽府復為襄州五代梁唐置忠義軍宋改襄州宣和初復為襄陽府元改為襄陽路明復為襄陽府成化中置鄖陽府割鄖縣竹山房縣上津隸焉
  皇清因之領州一縣六
  襄陽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    荆豫二州域
  
  周   榖鄧樊鄾盧羅
  春秋  楚
  秦   南郡
  漢   荆州  南 郡 襄陽 宜城 邔 臨沮
  南陽郡 中廬 筑陽 武當 舂陵
  蔡陽 隂 鄼
  東漢  荆州  南 郡 襄陽 宜城 邔 中廬
  南陽郡  臨沮 蔡陽 襄鄉 隂
  鄼 章陵 筑陽 武當
  三國魏  荆州  襄陽郡  襄陽 樊城 宜城 臨沮
  中廬 邔 山都 筑陽
  武當
  晉   荆州  襄陽郡  宜城 中廬 臨沮 邔
  襄陽 山都 鄧城 鄾
  筑陽 武當
  南北朝宋 雍州   襄陽公相 襄陽 中廬 邔 宜城
  鄀 上黄
  西魏  襄州       率道 義清 南漳 隂城
  安養 重陽 沮州 思安
  昌州 南荆州
  隋       襄陽郡  襄陽 安陽 率道 榖城
  義清 南漳 棗陽 光化
  唐  山南東道 襄州襄陽郡 襄陽 臨漢 鄧城 率道
  宜城 義清 南漳 榖城
  光化 棗陽 武當 均州
  五代   山南東道 忠義軍
  宋   京西南路 襄陽府 襄陽 鄧城 宜城 南漳
  中廬 榖城 棗陽 均州
  武當 光化 乾徳
  元   京湖北道 襄陽路 襄陽 宜城 南漳 棗陽
  榖城 光化 均州 武當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襄陽府 襄陽 宜城 南漳 棗陽
  榖城 光化 均州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襄陽府 襄陽 宜城 南漳 棗陽
  榖城 光化 均州
  襄陽府屬州縣沿革
  襄陽縣附郭
  樊城鄾鄧地春秋屬楚襄陽縣屬南郡東漢因之三國魏屬襄陽郡為襄陽鄧城二縣南北朝宋齊俱為襄陽縣西魏改安養縣置河南郡後周廢樊城山都二縣入焉為襄陽安養二縣地為襄陽臨漢二縣貞元中改臨漢五代復為鄧城忠義軍為襄陽鄧城二縣地襄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五里
  宜城縣
  陽縣仍舊豫地鄀國春秋又為鄢國屬楚邔縣屬南郡惠帝三年東漢三國更名宜城俱因之宜城縣南北朝又為邔縣宋僑立畧陽縣梁
  改率道縣率道天寳宋 元 明中改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六里
  附考謹按宜城古鄀國即楚之鄢都楚昭王避吴患徙此命曰郢然史記六國表載楚頃襄二十年秦拔鄢二十年秦拔郢王亡走陳鄢仍舊名楚是時已弗都鄢也郢破走陳以國都破故走陳也意昭王時暫徙鄢而後復歸郢歟羅泌路史亦云然徴諸史記益信
  南漳縣
  春秋盧戎南郡地臨沮中廬二縣地屬南郡東漢 三國俱因之為中廬山都臨沮三縣地屬襄陽郡又析為穰屬義陽郡南北朝西魏置重陽縣北周置沮州又改思安縣為南漳義清二縣地唐 五代俱因之為南漳中廬二縣紹興中省中盧入焉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九都
  棗陽縣
  豫地春秋謝國地為棘陽蔡陽舂陵三縣地屬南陽郡東漢分立襄鄊縣光武改舂陵為章陵改安昌縣南北朝後魏置南荆州齊改建安郡西魏改昌州北周置廣昌改棗陽縣屬舂陵郡開元中析置唐城縣屬隋州漢東郡為棗陽軍改屬襄陽路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二里半
  榖城縣
  春秋榖國地筑陽縣屬南陽郡東漢 三國俱因之為筑陽縣屬順陽郡南北朝梁改義城郡西魏改為酇城郡開皇中改榖城縣榖城縣置鄼州後州廢又省隂城入焉五代因之榖城縣元 明俱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九里
  光化縣
  豫地春秋亦榖國地隂鄼地屬南陽郡鄼侯國鄼縣屬順陽郡南北朝西魏置隂城縣為光化縣屬漢東郡屬隋州漢東郡五代因之改光化軍置乾徳縣後復為光化尋復為乾徳為光化縣屬襄陽路仍舊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三里
  均州
  豫雍地春秋麇國地為武當縣屬南陽郡漢 東漢 三國俱因之武當縣屬順陽郡南北朝後魏置武當郡南齊屬始平郡又改齊興郡復改興州北周改豊州為均陽屬淅陽郡改均州又為武當郡乾元初復為均州改武當軍至元中復為均州均州省武當縣入焉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里
  鄖陽府
  禹貢雍梁荆三州之域天文參翼軫分野古麇庸地春秋曰鍚穴戰國屬楚秦置漢中郡漢始置鍚縣隸焉東漢置房陵上庸庸縣屬益州刺史部三國魏置魏興新城上庸三郡晉又置北上洛郡南北朝宋無上洛餘悉因之齊更置齊興郡西魏置光遷國北周置遷州隋為房陵郡唐屬均房二州宋屬保康武當二軍元屬襄陽路明初仍舊成化十二年分置為府隸湖廣布政使司領縣七
  皇清因之順治十六年併上津入鄖西領縣六
  鄖陽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唐   雍州地
  虞   雍州地
  周   麇庸國地
  戰國  楚地
  秦   屬漢中郡
  漢   益州地  漢中郡 房陵 上庸 鍚 西城東漢  益州地  漢中郡 鍚 上庸 房陵
  三國魏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興郡 鍚
  晉   荆州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興郡  西城 鍚
  南北朝宋 梁州  新城郡  房陵
  上庸郡  上庸
  魏興郡  西城 鍚
  齊       南新城郡 房陵
  齊興郡  上庸 房陵 安城
  魏興郡 西城
  西魏        光遷國
  北周        遷 州
  隋        房陵郡 光遷 永清 竹山 上庸唐   山南東道  房 州 房陵 竹山 上庸 鄖縣宋   京西南路  保康軍 鄖鄉 房陵 竹山
  元            房州 竹山    房陵明   湖廣布政使司 鄖陽府 鄖  房  竹山 上津
  竹谿 鄖西 保康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鄖陽府 鄖 房 竹山 竹谿
  鄖西 保康
  鄖陽府屬各縣沿革
  鄖縣附郭
  麇國地春秋鍚穴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東漢 三國 晉俱因之南北朝劉宋鄖縣又錫 --(右上『日』字下一横長出,類似『旦』字的『日』與『一』相連)鄖鄊屬淅陽郡因之屬均州仍舊屬襄陽路初隸襄陽府後分置鄖陽府以鄖縣為附邑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九里
  房縣
  麇庸二國地春秋房子國戰國楚地房陵縣屬漢中郡漢 東漢俱仍舊三國屬新城郡晉 南北朝俱因之光遷屬房陵郡屬房州屬保康軍屬襄陽路房縣初屬襄陽府後改屬鄖陽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五里
  附考明一統志云舜封堯子丹朱於房即此地此誤也秦徙趙王遷于房陵唐武后徙廬陵王於房州地處僻逺事同幽廢豈帝舜之所以待虞賔乎考南陽府内鄉縣有丹水有丹朱塜漢志云堯處子朱於丹淵為諸侯此為近理房縣之為古房國爵姓無考不得以虞賔實之
  竹山縣
  古庸國地戰國楚地上庸地漢 東漢俱因之三國魏上庸郡地因之南北朝梁安城縣魏置羅州竹山仍舊武徳初析置武陵縣後省入屬保康軍屬襄陽路初屬襄陽後來屬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二里
  竹谿縣
  成化十二年割竹山尹店社置
  皇清因之編户九里
  鄖西縣
  成化十二年割鄖之武陽上津之津陽置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七里
  附考謹按西魏置上津縣明成化十二年置鄖西縣順治十三年省上津入鄖西其地在春秋時屬晉是謂晉隂前漢地理志𢎞農郡商縣注云秦相衛鞅邑後漢州郡志京兆商縣注引帝王世紀云契所封也並是此地然南宋紹興間金人求商州乃割其半與之而上津仍在則舊上津特商之一隅今商州自在陜西西安府
  保康縣
  明𢎞治十一年割房縣之修文宜陽二里置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直隸歸州
  禹貢荆州之域天文翼軫分野周為䕫子國地戰國屬楚秦漢屬南郡三國吴屬建平郡晉劉宋俱因之南齊屬巴州北周置秭歸郡治長寧縣隋初郡廢改縣屬巴東郡唐置歸州天寳初改巴東郡乾元初復為歸州宋屬荆湖北路建炎中屬䕫州路元至元中陞歸州路㝷降為州明洪武九年廢州為秭歸縣屬夷陵州後復為歸州轄興巴二縣尋屬荆州府
  皇清因之雍正六年陞為直隸州領縣四
  直隸歸州沿革表
  總部  郡   縣
  唐    荆州
  虞    荆州
  商    荆楚
  周    楚
  春秋  䕫國
  戰國  楚
  秦   南郡      巫
  漢       南 郡 秭歸 佷山 巫
  東漢      南 郡 秭歸 佷山 巫
  三國      建平郡 秭歸 巫 沙渠
  晉       建平郡 秭歸 佷山 興山 巫
  夜郎
  南北朝齊    巴 州 長寧 佷山巫  信陵
  北周      秭歸郡 歸鄉 樂鄉清江
  隋          秭歸 長陽 睦州 巴東
  施州
  唐   山南東道 歸 州 秭歸 長陽 興山 巴東
  巴東郡 施州
  宋   荆湖北路 歸 州 秭歸 長陽 興山 巴東
  巴東郡 施州
  元   湖廣等處行中書省 歸州路  秭歸 長陽 興山 巴東
  施州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荆州府  歸州 長陽 興山 巴東
  施州
  皇清  湖北布政使司  歸 州  長陽 興山 巴東 恩施歸州屬縣沿革
  長陽縣
  漢佷山縣屬武陵郡東漢屬南郡屬宜都郡南北朝宋齊俱因之長陽縣屬南郡開皇中置睦州後州廢武徳初置巴山鹽水二縣後省鹽水以長陽巴山隸東松州州廢隸峽州天寳初省巴山宋 元入焉俱因之屬夷
  皇清併隸荆州府改屬歸州編户六里
  興山縣
  漢陵州秭歸地興山縣屬建平郡武徳三年析秭歸復置興山縣屬歸州巴五代宋東郡俱因之屬歸州路正統七年併入歸州𢎞治二年復置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巴東縣
  䕫子國戰國屬楚巫縣地屬南郡因之巫縣屬建平郡南北朝宋因之梁置信陵郡又為歸鄉樂鄉二縣地巴東縣屬巴東郡為歸州巴東郡宋 元俱因之巴東縣洪武九年屬夷陵州後仍屬歸州
  皇清因之編户九里半
  恩施縣
  春秋巴國戰國楚巫郡地屬黔中郡南郡地三國吴為沙渠縣屬建平郡夜郎屬建平郡南北朝周置亭施二州及清江郡郡廢州存大業初改庸州冶清江縣尋改清江郡 寧初改為施州隸江南道開元間改清江郡天寳初改清化郡乾元初復為施州因之屬䕫洪武初置施州衛屬夔州府二十三年改衛置軍民指揮使司左右中三所屬湖廣都司
  皇清因之改置守備雍正六年改恩施縣編户三里




  湖廣通志巻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四
  沿革志
  長沙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周以前本楚地成王封楚熊繹其後為楚國之南境六國時為楚巫中秦取巫中為黔中郡分黔中為長沙郡漢為長沙國東漢復為長沙郡屬荆州三國呉蜀分荆州長沙郡屬呉晉永嘉初析荆州十郡置湘州長沙郡城為治焉後湘州徙治稍北而郡仍漢舊宋南齊梁陳並因之隋改置潭州總管府大業初府復改為長沙郡唐為潭州長沙郡𨽻江南西道五代楚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宋復為潭州長沙郡置武安軍於此𨽻荆湖南路元改潭州路天厯初改天臨路𨽻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洪武初為潭州府五年改長沙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十一
  附考按詩商頌奮伐荆楚毛傳以為荆州之楚國史記亦云楚蠻之地是楚地不始於周之封國又今長沙之地號曰熊湘史記五帝紀南至於江登熊湘二山名也俗乃謂楚鬻熊始封於此楚自周成王以封熊繹非鬻熊又楚始封在秭歸之丹陽城非長沙杜佑又云古三苖國三苖左洞庭右彭蠡非其地也
  史記天官書軫旁小星曰長沙舊志云郡地上與相應故名杜佑又云有萬里沙祠故曰長沙水經注云臨湘縣故城秦立長沙郡漢高帝五年封呉芮為長沙王城即芮築也永嘉元年分荆州湘中諸郡立湘州治此城之内是臨湘為長沙郡治又為湘州刺史治明矣又云湘州北對長沙郡郡在水東州城南舊治在城中後乃移此又云城西北有故市北對臨湘縣之新治是湘州臨湘並移新治而長沙郡自治臨湘故城又明也水經注又云湘水左逕麓山東右逕臨湘故城西今之府城臨湘故城是也
  舊志長沙郡劉宋復為長沙國此因宋志長沙内史之稱不知内史官所出遂有此誤漢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改為京兆尹左馮翊晉世改太守為内史劉宋内史太守分置諸郡湘州領郡十首長沙宋志甚明
  長沙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長沙郡
  漢   荆州  長沙國 臨湘 羅 攸 益陽
  茶陵 湘南
  東漢  荆州  長沙郡 臨湘 茶陵 攸 羅
  湘南 益陽 醴陵
  三國  荆州  長沙郡
  晉   荆州  長沙郡 臨湘 攸 醴陵 瀏陽
  湘州      建寧 羅
  宋   湘州  長沙郡 臨湘 醴陵 瀏陽 羅
  攸 建寜
  南齊  湘州  長沙郡  臨湘 羅 湘隂 醴陵
  瀏陽 建寜
  梁   湘州  長沙郡
  陳   湘州  長沙郡
  隋   潭州總管府
  長沙郡  長沙 衡山 益陽
  唐   江南西道 潭州長沙郡 長沙 湘潭 湘郷 益陽
  醴陵 瀏陽
  五代       長沙府
  宋    荆湖南路 潭州長沙府置武安軍 長沙 衡山 安化 醴陵
  攸 湘鄉 湘潭 益陽
  瀏陽 湘隂 寜鄉 善化
  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潭州路  長沙 善化 衡山 寜郷
  天臨路  安化 以上縣五 醴陵 瀏陽
  茶陵州  攸 湘鄉 湘潭 益陽
  湘隂 以上州七
  明    湖廣布政使司  長沙府  長沙 善化 湘潭 湘隂
  瀏陽 湘鄉 寜鄉 醴陵
  益陽 攸 安化 以上縣十一茶陵州一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長沙府
  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長沙府  長沙 善化 湘潭 湘隂
  湘鄉 醴陵 攸 益陽
  瀏陽 寜鄉 安化 以上縣十一
  茶陵州一
  長沙府屬州縣沿革
  長沙縣附郭
  青陽之地立長沙郡臨湘縣為長沙國都東漢為長沙郡治三國呉因之永嘉元年置湘州治臨湘後置臨湘縣新治而郡治為臨湘故城宋 南齊 梁陳並因之平陳更名長沙縣仍為長沙郡治為潭州長沙郡治因之開寶
  中省長豐縣入焉置天臨路置長沙府並倚郭
  皇清因之編户十二里
  附考按史記秦本紀荆王獻青陽以西漢書鄒陽傳曰越水長沙還舟青陽蘓林曰青陽長沙縣是也林為三國魏人而隋始改臨湘為長沙縣當是以郡名繫縣也
  隋書地理志長沙縣舊曰臨湘置長沙郡平陳郡廢縣改名焉按臨湘縣載在漢書隋平陳在文帝開皇九年縣改長沙始此煬帝大業初廢潭州總管府復長沙郡郡與縣同名始此
  善化縣附郭
  哲宗元符元年以長沙縣五鄉湘潭縣兩鄉立因之洪武十年省入長沙縣十三年復為善化縣附長沙府治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五厢
  湘潭縣
  湘南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治湘南分湘南置湘西縣因之徙衡陽郡治湘西南齊因之為湘潭縣廢茶陵攸水隂山建寜四縣入焉屬衡山郡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十八里
  附考按水經云漣水東北過湘南縣南又東北至臨湘縣西南注云漣水自湘南縣東流至湘西縣界於臨湘縣為西南者矣此臨湘縣者所謂長沙郡城西北故市北對臨湘縣新治者也漢立長沙郡者臨湘縣故城也湘西於臨湘縣為西南而湘南又在湘西之西南今湘潭正在府治之西南而當時所謂臨湘縣者更當在今府城之北則所云於臨湘縣為西南者實為今湘潭縣地是湘西非湘南矣
  湘隂縣
  南北朝宋元徽二年分漢長沙之羅益陽晉衡陽郡之湘西立𨽻湘東郡南齊改𨽻長沙郡置岳陽郡及羅州廢州廢郡及湘隂入岳陽縣置玉州㝷改岳陽為湘隂廢玉山入焉省羅縣入焉𨽻岳州巴陵郡又自鼎州𨽻岳州㝷𨽻潭州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八里四廂
  湘鄉縣
  置屬零陵郡東漢因之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屬衡陽郡省入衡山縣復析衡山置湘鄉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六里三厢
  醴陵縣
  東漢置屬長沙郡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長沙縣武徳四年析長沙置醴陵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四里一廂
  附考按水經湘水又北過澧陵縣西澧字从水不从酉書禹貢導江東至于澧鄭氏云經言至者或山或澤也明傅寅曰澧宜山澤之名澧陵其以陵名為縣乎
  攸縣
  漢置屬長沙國東漢 晉 宋並屬長沙郡南齊屬湘東郡省入湘潭武徳四年置南雲州又析置茶陵安樂隂山新興建寜五縣貞觀元年州廢并省五縣以攸屬衡州屬潭州長沙郡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里
  益陽縣
  置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縣𨽻焉晉 宋 南齊並因之併新康縣入焉屬長沙郡武徳四年復析置新康縣七年復省新康入益陽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三里
  附考按舊志益陽晉改新康而晉志有新康益陽宋南齊志同凡此𩔖著一二以例其餘
  瀏陽縣
  三國呉置屬長沙郡晉 宋並因之本劉陽宋改劉為瀏南齊因之省入長沙縣景龍二年復析長沙置瀏陽屬潭州長沙郡因之陞州屬天臨路復改為縣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四里六厢
  寜鄉縣
  三國呉新陽縣地屬衡陽郡改曰新康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益陽復析益陽置新康㝷省置寜鄉縣治故新康之玉山鎭屬潭州長沙郡屬天臨路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安化縣
  熈寜六年置改七星砦為鎭入焉屬潭州屬天臨路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九里
  茶陵州
  茶陵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屬湘東郡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入湘潭聖厯元年後置茶陵縣并析攸縣入焉屬潭州長沙郡南渡後陞茶陵為軍㝷復為縣陞州屬嶺北湖南道初改縣後復陞州屬長沙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四里
  衡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春秋屬楚秦屬長沙郡漢髙祖分長沙為桂陽郡武帝又分長沙為零陵郡三國呉孫權又分長沙為衡陽湘東二郡並屬荆州晉因之永嘉初立湘州長沙零陵桂陽衡陽湘東並改𨽻焉宋南齊因之梁天監七年分湘州并廣州之地置衡州陳天嘉元年分衡州之始興安逺二郡為東衡州皆廣州地而西衡州為湘州地隋改西衡州為衡山郡蕭銑稱梁仍立衡州唐武徳初為衡州衡山郡天寶初改為衡陽郡屬江南西道宋屬荆湖南路元為衡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改衡州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九
  衡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長沙郡
  漢   荆州   長沙國 郴 烝陽 湘南
  桂陽郡 郴 臨武 南平耒陽桂陽
  零陵郡 鍾武
  東漢   荆州   長沙郡 酃  湘南
  桂陽郡 郴  耒陽 南平 臨武
  桂陽
  零陵郡 重安 烝陽
  三國  荆州   衡陽郡
  湘東郡
  桂陽郡
  晉    荆州湘州   衡陽郡 重安 湘南 烝陽 衡山
  湘東郡 酃 臨烝 新平 新寜
  桂陽郡 郴 耒陽 臨武 南平
  南北朝宋 湘州  衡陽郡 湘南
  桂陽郡 郴 耒陽 南平 臨武
  湘東郡 臨烝 新寜
  南齊  湘州  湘東郡 新寜 臨烝 重安
  衡陽郡  衡山
  桂陽郡  郴 臨武 南平 耒陽
  梁        衡 州
  陳        東衡州西衡
  隋        衡山郡  衡陽 洡隂 新寜
  桂陽郡  郴 臨武 盧陽
  唐   江南西道 衡州衡陽郡  衡陽 衡山 常寜 耒陽
  郴州桂陽郡  郴 臨武 藍山
  宋   荆湖南路  衡州衡陽郡 衡陽 耒陽 常寜 安仁
  桂陽軍本桂陽監 藍山 臨武
  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 衡州路  衡陽 安仁 酃
  桂陽路 臨武 藍山
  耒陽州常寜州
  明   湖廣布政使司 衡州府 衡陽 衡山 耒陽 常寜
  安仁 酃 桂陽州 臨武
  藍山 嘉禾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衡州府
  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衡州府  衡陽 衡山 耒陽 常寜
  安仁 酃 桂陽州 臨武
  藍山 嘉禾
  衡州府屬州縣沿革
  衡陽縣附郭
  三國呉置本曰衡陽屬衡陽郡改名衡山宋 南齊並因之省臨烝重安新城三縣入衡山屬衡山郡武徳四年改置臨烝七年省重安新城二縣入焉開元二十年烝為衡州屬衡陽郡因之為衡州路倚郭附衡州府治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五里
  衡山縣
  湘南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衡陽郡治晉 宋 南齊並因之省郡為衡山縣併舊衡陽郡之衡山湘鄉湘西三縣入焉屬長沙郡改屬衡州復屬潭州屬潭州路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六里
  附考按隋志兩衡山一屬長沙一屬衡山郡皆非今衡山縣也長沙郡之衡山舊置衡陽郡者酈道元所謂宋太守何承天徙衡陽郡治於湘西今湘潭縣是也衡山郡之衡山舊置湘東郡者所謂湘東臨烝縣即故酃縣縣即湘東郡治今酃縣是也漢志長沙國之湘南縣衡山在其東南者所謂呉孫亮分長沙西部立衡陽郡治湘南今衡山縣是也
  耒陽縣
  秦長沙郡地置耒陽縣屬桂陽郡東漢 晉 宋 南齊並因之耒作洡改曰洡隂屬衡山郡武徳四年復名耒陽屬衡州衡陽郡因之耒作來陞為耒陽州屬嶺北湖南道復為縣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八里
  附考按漢志耒陽師古曰在耒水之陽後漢書紀志傳都作來陽水經注郴縣有來水出來山葢耒來異字同音隋書作洡宋史復作來皆讀平聲為是
  常寜縣
  三國呉新平新寜二縣地屬湘東郡以新平併入新潭宋 南齊並因之屬衡山郡天寶元年改曰常寜屬衡陽郡因之陞州屬嶺北湖南道復為縣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七里
  安仁縣
  乾徳二年陞安仁塲為縣屬潭州長沙郡屬衡州路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酃
  酃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置湘東郡治酃太元二十年省入臨烝南北朝俱省嘉定四年析茶陵軍之康樂雲陽常平三鄉置酃縣屬茶陵軍屬衡州路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一里
  附考按杜佑謂衡陽漢酃縣有酃湖地志遞相㳂襲復見宋史分茶陵三鄉置酃縣遂謂宋取古酃為名歴千百年莫有考而正之者三國呉置湘東郡治酃縣酈道元謂郡治在湘水東故名而衡陽在湘水西安得謂衡陽漢酃縣也宋志云晉孝武太元二十年酃水經注云省𨽻臨烝今之衡陽實臨烝之地然道元所謂臨烝故酃是隋所省之臨烝隋志併入衡山縣者自在湘東今衡陽為臨烝是唐所立之臨烝唐志武徳四年改置臨烝縣開元二十年改名衡陽者自在湘西今欲移湘東縣而西之不可也宋史曹彦約傳擊破李新於酃洣是酃縣雖從晉省其地仍以酃水為名謂之酃洣洣水實流經今酃縣西俗謂之洣江而杜氏云衡陽有酃湖葢失之逺矣水經云耒水北過酃縣東北入於湘注云縣有酃湖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十三州志云大别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酃與耒皆在湘東安得在衡陽也隋志又云耒陽縣有肥水酃水今肥水在耒陽俗亦謂之肥江其兼云有酃水者或隋之耒陽併有酃舊地要與今衡陽如風馬牛矣宋志酃縣注云因酃湖為名是邑有省置水泉無改其明證矣茶陵三鄉酃水在焉在宋不為復舊乎又湘東記云酃縣西南母山周迴四百里今酃縣西南萬陽山志稱周迴三百里荆南衡嶽之外郴嶺以北别無盤亘如萬陽者其為母山無疑然則綜其山川彊域今酃縣治或非漢立故城新城同是一地杜氏罔究東西舊志遂妄譚名實不亦舛歟府志以衡陽零湖為酃水又云與耒水通葢慿兹臆决綴彼舊聞一紙之内自相牴牾又無足深論者焉桂陽州
  長沙郡地分置桂陽郡屬荆州東漢因之三國呉分桂陽為始興郡元康元年以桂陽郡度江州永嘉元年置湘州郡改屬焉宋 南齊並因之平陳郡廢置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而郴為縣又以陳置盧陽郡改縣入焉為郴州桂陽郡因之後陞為軍陞桂陽路洪武元年改桂陽府九年改為州屬衡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一里領縣三
  臨武縣
  漢置屬桂陽郡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因之初屬郴州大業初仍屬桂陽郡因之如意元年改臨武為隆武神龍元年復舊名五代石晉省紹興十一年復置屬桂陽軍屬桂陽路屬衡州府桂陽州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一里五分
  附考按五代石晉省據宋史凡五代沿革非正史所載不録
  藍山縣
  漢南平縣屬桂陽郡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並因之咸亨二年復置屬郴州桂陽郡天寶九年改南平為藍山初因之景徳三年改𨽻桂陽軍屬桂陽路屬衡州府桂陽州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五里
  嘉禾縣
  季割桂陽州臨武縣地置屬衡州府桂陽州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四里
  永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其地為楚秦屬長沙郡漢武帝分長沙為零陵郡𨽻荆州三國呉蜀分荆州零陵以西為蜀後併於呉孫皓分零陵立始安邵陵二郡至晉並屬荆州後屬湘州㝷又分零陵立營陽郡宋零陵營陽二郡並屬湘州南齊因之梁置永陽郡改營陽為縣治焉隋平陳置永州總管府㝷復改為零陵郡又改永陽郡為縣𨽻焉唐為永州零陵郡武徳四年分零陵郡置營州五年改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更名道州江華郡屬江南西道五代楚有永州宋仍為永州零陵郡屬荆湖南路元為永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洪武初改為永州府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七
  永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長沙郡
  漢   荆州  零陵郡 零陵營道營浦泠道泉陵東漢  荆州  零陵郡 泉陵零陵營道營浦泠道三國 荆州  零陵郡
  晉   荆州  零陵郡 泉陵 祁陽 零陵 營浦
  湘州       永昌
  營陽郡 營道 舂陵 泠道
  南北朝宋 湘州   零陵郡 泉陵 零陵 祁陽 永昌
  營陽郡 營浦 營道 舂陵
  南齊   湘州   零陵郡 泉陵 零陵 祁陽 永昌
  營陽郡 營陽 泠道 營浦 舂陵
  隋    永州總管府
  零陵郡 零陵 永陽 營道 馮乗
  唐   江南西道 永州零陵郡  零陵 祁陽
  道州江華郡 營道 延唐 江華永明 厯
  五代      永州
  道州
  宋   荆湖南路 永州零陵郡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江華郡 營道 江華 寜逺 永明
  元   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 永州路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路   營道 寜逺 永明 江華
  明   湖廣布政使司 永州府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
  寜逺 永明 江華 新田
  皇清  湖廣布政使司 永州府
  湖廣湖南布政使司 永州府 零陵 祁陽 東安 道州
  寜逺 永明 江華 新田
  永州府屬州縣沿革
  零陵縣附郭
  杲陵縣為零陵郡治東漢 三國呉 晉 宋 南齊 梁陳並因之平陳改泉陵曰零陵廢零陵郡又省應陽永昌祁陽三縣入焉大業初復置郡為永州零陵郡治因之置永州路為永州府治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五里
  附考按明一統志云泉陵東漢零陵郡治按漢志武帝分桂陽置零陵郡而水經注云泉陵縣零陵郡故楚矣是前漢泉陵為郡治也
  祁陽縣
  三國呉置屬零陵郡因之泰始初屬湘東郡五年復舊南齊 梁陳並因之省入零陵縣復析零陵置祁陽屬永州零陵郡因之屬永州路屬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四里
  東安縣
  康熈元年陞東安塲為縣屬永州零陵郡屬永州路屬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道州
  營道縣屬零陵郡東漢 三國呉並因之江左屬營陽郡宋 南齊並因之併泠道舂陵二縣入焉屬零陵郡武徳四年以零陵郡之營道永陽等五縣地置營州五年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更名道州江華郡十七年省入永州上元三年復置屬江南西道五代楚有道州仍為道州江華郡屬荆湖南路為道州路屬嶺北湖南道洪武初為道州府九年改為州屬永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一里領縣四
  附考舊通志營道縣為營陽郡治按水經注晉江左立營陽郡治營浦非營道也
  寜遠縣
  漢泠道縣屬零陵郡以泠道之舂陵鄉析置舂陵縣㝷省東漢因之三國呉復置舂陵縣江左立營陽郡舂陵改𨽻焉泠道仍屬零陵郡舂陵屬營陽郡泠道屬廣興郡南齊並屬營陽郡省泠道舂陵二縣並入營道屬零陵郡蕭銑改營道為梁興改唐興長夀二年改武盛神龍元年復曰唐興天寶元年改延唐大厯二年析延唐置大厯縣屬道州乾徳三年更名寜逺省大厯入焉仍屬道州屬道州路屬永州府道州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一里
  附考按水經注舂陵縣本泠道縣之舂陵鄉漢長沙定王分以為縣宋志舂陵漢舊縣舂陵侯徙國南陽省葢省後復為舂陵鄉後漢泠道縣有舂陵鄉是也酈道元謂長沙定王分為縣者定王以景帝後二年益封武陵零陵桂陽此益封後所分也永明縣
  營浦縣地屬零陵郡東漢 三國呉並因之江左置營陽郡治營浦宋南齊並因之置永陽郡因之廢永陽郡為縣并營浦謝沭二縣入焉屬零陵
  貞觀八年復省永陽縣入營道天授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更名永明縣屬道州熈寜五年省永明縣為鎮元年復為縣仍屬道州屬道州路屬永州府道州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七里
  江華縣
  兩漢馮乗縣屬蒼梧郡三國呉分蒼梧立臨賀郡縣屬焉因之改郡名為臨慶南齊復為臨賀屬如故改屬零陵郡武徳四年析馮乗置江華縣文明元年改曰雲龍元年復曰江華屬道州因之屬道州路屬永州府道州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新田縣
  季割寜遠縣之南北二鄉置即唐時大厯之故墟也其地舊有新田營因以名縣屬永州府道州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三里
  寶慶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武帝分長沙為零陵郡東漢改長沙為郡並𨽻荆州三國呉分零陵北部置邵陵郡治昭陵仍𨽻荆州晉元嘉初改𨽻湘州宋以邵陵郡之都梁扶二縣屬營陽郡南齊復並來屬隋廢邵陵郡為邵陽縣屬長沙郡唐武徳四年析邵陽置南梁州貞觀十年改為邵州邵陽郡𨽻江南西道宋寶慶元年以理宗潛藩陞邵州邵陽郡為寶慶府淳祐六年復陞為寶慶軍𨽻荆湖南路元改為寶慶路𨽻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為寶慶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四
  寶慶府沿革表
  總部  郡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長沙郡
  漢    荆州  長沙國  昭陵
  零陵郡 夫夷 都梁
  東漢   荆州  長沙郡 昭陵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卷四>





  寶慶府屬州縣沿革
  邵陽縣附郭
  長沙郡地置昭陵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改昭陵曰邵陵為邵陵郡治晉 宋 南齊並因之曰邵陽屬長沙郡廢舊邵陵郡并扶夷都梁二縣入焉武徳四年復析邵陽置邵陵建興二縣七年復省邵陵入邵陽屬邵州邵陽郡因之理宗陞邵州為寶慶府治邵陽改府為路又改路為府治邵陽如故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二里坊厢二
  附考按東漢零陵郡昭陽縣前漢所無晉武帝改曰邵陽屬邵陵郡宋又改屬營陽郡此晉邵陽也昭陵縣前漢所立後漢因之屬長沙郡三國呉改曰邵陵隋始改曰邵陽此隋邵陽也今邵陽縣為隋邵陽與東漢昭陽縣無涉水經注邵陵縣故昭陽近刋此書者亦頗詳覈以為昭陽疑作昭陵也或隋之邵陽併舊邵陵邵陽為一但無考耳新化縣
  熈寜五年開梅山峒以其地置縣屬邵州邵陽郡後州陞為寶慶府縣屬焉屬寶慶路屬寶慶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一里
  城步縣
  武岡縣地屬邵州自隋以前詳下武岡州崇寜五年以邵州之武岡縣陞為軍熈寜六年廢白沙砦置關硤武陽城歩三砦屬武岡軍屬武岡路洪熈間置城步巡檢司𢎞治十七年置城步縣屬寶慶府
  皇清因之編户九里半
  附考按城步地元世莫可考元學録趙長翁有儒林書院記其地則城歩之儒林鄉屬武岡也其時則皇慶二年元仁宗之世也然武岡為郡城步為邑與元史不合明李贒據以入一統志姑仍之武岡州
  長沙郡地置都梁夫夷二縣屬零陵郡三國呉屬邵陵郡武帝分都梁立武岡縣宋 南齊並因之初井入邵陽縣屬長沙郡後復置武攸縣武徳四年更名武岡屬郡州復省建興縣入焉崇寜五年陞為武岡軍領武岡綏寜臨岡三縣屬荆湖南路南渡後省臨岡增新寜為武岡路領武岡綏寜新寜三縣屬嶺北湖南道初改路為府仍領武岡新寜而割綏寜𨽻靖州洪武九年改為州省武同縣入焉而領新寜屬寶慶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八里猺里二共三十里領縣一附考按晉武帝分都梁立武岡縣見宋書志而晉志邵陵郡無武岡
  新寜縣
  兩漢夫夷地元豐四年以谿峒徽州置蒔竹縣屬卲州八年建臨口砦於蒔竹縣地崇寜五年改砦為臨岡縣紹興二十五年省臨岡増置新寜縣於水頭江北屬武岡軍屬武岡路屬寶慶府武岡州
  皇清因之編户七里半
  附考按宋史志新寜漢夷地當是漢夫夷地夫夷都梁俱漢縣實今武岡州所屬地也
  闕疑宋書志扶縣漢晉曰大夷今云扶者疑避桓温父嫌諱去夷然夫不可為縣故改扶南齊志亦稱扶縣然水經注夫水逕扶陽縣南本夫夷隋志夫夷又不云隋復舊其縣名屢有沿改莫詳時代
  岳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三苗之地蒼梧之野六國時為楚秦為南郡長沙郡漢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復改為郡而南郡並仍秦舊屬荆州三國蜀呉並因之晉太康元年析呉之巴丘城置建昌郡屬湘州㝷省仍入長沙郡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南齊因之梁置巴州陳因之隋改曰岳州大業初改曰羅州㝷復為巴陵郡而華容縣自兩漢屬南郡至是亦改𨽻焉唐為岳州巴陵郡屬江南西道宋宣和元年賜岳陽軍額紹興二十五年改岳州為純州改軍曰華容三十一年復舊屬荆湖北路元改岳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二年為岳州府㝷改為州十四年復為府二十九年析常徳府所領澧州石門慈利安鄉三縣入焉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七雍正七年
  㫖陞澧州為直𨽻州領石門慈利安鄉三縣今岳州府領縣四
  附考按杜佑云岳州古羅子國而漢志長沙國羅縣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非本羅子國也其云三苗國地則水經注固云三苖之國左洞庭者矣但不當云長沙衡陽諸郡皆古三苖之地耳
  水經注云巴陵故城本呉之巴丘邸閣城也晉太康元年立巴丘縣於此後置建昌郡宋書志云建昌郡晉惠帝元康九年分長沙下雋諸縣立是晉置建昌郡甚明而晉志不載然晉志湘州九郡帝紀作八郡自相牴牾而宋志湘州八郡與晉紀合要是晉志脱建昌耳
  闕疑杜佑云岳州古䴢子國左傳文公十一年楚子伐䴢成大心敗䴢師於防渚潘崇復伐䴢至於錫穴防渚錫穴按注皆䴢地今不可考水經云湘水北過下雋縣微水從東來注之注云微湖世或謂之䴢湖䴢或麋字之訛今地志麇子國多訛為麋也麇音軍
  岳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荆州   南郡
  長沙郡
  荆州   南郡   華容
  長沙國  下雋 羅
  東漢   荆州   南郡  華容
  長沙郡 下雋 羅
  三國呉蜀  荆州   南郡
  長沙郡
  晉    荆州   南郡  華容
  湘州   建昌郡 巴邱
  湘州   長沙郡 下雋 羅 巴陵
  南北朝 荆州   南郡  華容
  郢州   巴陵郡  巴陵 下雋
  南齊   荆州   南郡  華容
  巴陵郡  下雋 巴陵
  梁         巴陵郡  巴陵
  南安湘郡
  陳         巴陵郡
  隋         岳州
  羅州










  岳州府屬縣沿革
  巴陵縣附郭
  下雋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呉為巴丘邸閣城太康元年即呉故城立巴丘縣後置建昌郡㝷省入長沙為巴陵縣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省巴陵縣入焉㝷復置南齊因之為巴陵郡治為岳州巴陵郡治因之屬岳州路仍倚郭洪武初改岳州路為府九年改岳州省巴陵入焉十四年復為岳州府治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四里
  附考舊志皆云尚書禹貢導江過九江至于東陵東陵即今巴陵縣按尚書孔傳東陵地名不詳其處水經注云廬江郡東陵鄉江夏有西陵縣故是言東矣尚書至于東陵者也葢在蘭谿㝷陽之間然楚地記云巴陵瀟湘之淵在九江之間朱子曰頃在南康考其山川形勢疑晁氏九江東陵之説以為洞庭巴陵者為可信葢江流自澧而東即至洞庭而巴陵又在洞庭之東若謂九江即今江州其下少東便合彭蠡之口不應言至東陵然後東迆北㑹于滙也九江為洞庭則東陵為巴陵審矣臨湘縣
  淳化元年陞王朝塲為縣㝷改臨湘屬岳州巴陵郡屬岳州路屬岳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平江縣
  羅縣屬長沙國東漢屬長沙郡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 梁並因之開皇九年省呉昌湘濵二縣入焉改屬巴陵郡武徳九年省羅縣入湘隂神龍三年復析湘隂置昌江屬岳州巴陵郡為平江縣屬如故陞州屬岳州路復為縣屬岳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二里
  華容縣
  置屬南郡東漢 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並因之屬巴陵郡垂拱二年改華容為容城神龍元年復舊屬岳州巴陵郡因之屬岳州路屬岳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六里
  附考按漢志南郡華容縣應劭曰春秋許遷於容城是也又云雲夢澤在其南爾雅十藪楚有雲夢郭璞曰巴丘湖是也今之華容縣在唐改曰容城則許遷之故墟巴丘湖正居其南則漢縣之舊封隋志獨云舊曰安南而後之為地志者遂支離附㑹不知華容自漢至今惟唐一改名未嘗併省復立不必據隋志也 又按地理今釋華容漢縣今荆州府監利石首二縣地非岳州府之華容縣此又不然尚書禹貢傳云華容縣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亦謂之沱夏水受江東北流今監利石首當其地而華容在江以南故釋者謂今華容非漢縣也不知漢南郡有華容無石首監利晉三縣參立俱屬南郡當時分析建置雖不可考要是析華容置石首監利也則何以知石首監利為漢華容而今華容為非漢縣乎漢志華容雲夢澤在南夏水首受江東入沔葢漢之華容北至夏水受江之地南至巴丘湖釋者知其一説而不知又有一説也
  常徳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荆梁二州之域六國時為楚巫中地秦置黔中郡漢髙祖改為武陵郡屬荆州東漢因之三國呉蜀分荆州武陵以西為蜀後併入呉孫休分武陵置天門郡至晉屬荆州如故宋初武陵天門俱屬郢州後以天門還屬荆州南齊因之陳天嘉元年天門武陵二郡俱改𨽻武州太建七年改武州為沅州隋平陳廢武陵郡改為朗州大業初復置武陵郡唐朗州武陵郡屬山南東道宋祥符五年改朗州為鼎州政和七年陞為常徳軍紹興元年置荆湖北路安撫使治鼎州乾道元年以孝宗潛藩陞為常徳府元至元十二年置常徳府安撫司十四年改為總管府後改為常徳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復為常徳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附闕疑陳世祖紀天嘉元年分荆州之天門義陽南平郢州之武陵置武州宣帝紀太建七年改武州為沅州而隋志並云梁置其建立時代既已不同又據陳本紀言之分荆郢二州置武州又改沅州是天門武陵所𨽻之州也據隋志言之武陵郡梁置武州後改沅州是武陵所改之州也今兩存之以俟博考者
  常徳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黔中郡
  漢   荆州  武陵郡  索 沅 佷山 義陵
  
  東漢   荆州   武陵郡  臨沅 漢夀 充三國  荆州   武陵郡
  天門郡
  晉   荆州   武陵郡 臨沅 龍陽 漢夀
  天門郡 充
  南北朝宋 南齊 郢州   武陵郡  臨沅 龍陽
  荆州   天門郡
  梁陳        武州
  沅州
  隋         朗州










  常徳府屬縣沿革
  武陵縣附郭
  臨沅縣為武陵郡治東漢 三國蜀呉晉 宋 南齊並因之分置武州後改曰沅州平陳改武陵郡為朗州併臨沅沅南漢夀三縣置武陵縣大業初復置武陵郡仍為朗州武陵郡治置常徳府置常徳路又置常徳府並倚郭
  皇清因之編户四十五里
  附考按漢臨沅縣為武陵郡治水經注甚明自明一統志以前相承不繆舊通志改臨沅為索縣葢因荆州刺史治漢壽漢壽故索而不知武陵太守自治臨沅也
  桃源縣
  宋乾徳中析武陵縣地置陞州復為縣屬常徳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六里
  龍陽縣
  索縣東漢陽嘉三年改曰漢夀為荆州刺史治屬武陵郡三國呉析置龍陽縣屬郡如故晉 宋 南齊並因之屬武州再屬沅州屬武陵郡屬朗州大觀中改龍陽曰辰陽紹興三年復舊五年陞為軍移治黄城砦三十年復為縣屬常徳府陞州領沅江縣屬常徳路洪武九年復為縣屬常徳府
  皇清因之編户十五里
  沅江縣
  兩漢 晉 宋 南齊俱益陽縣地置縣曰藥山仍為郡平陳改郡為縣又改縣名曰安樂十八年改曰沅江屬巴陵郡乾寜中改曰橋江屬岳州復為沅江改𨽻鼎州復𨽻岳州後屬常徳府屬常徳路龍陽州洪武十一年改龍陽州為縣省沅江入焉㝷復置屬常徳府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辰州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荆梁二州之域六國時其地為楚巫中秦昭襄王拔巫中置黔中郡漢高帝改黔中為武陵郡屬荆州東漢因之三國呉蜀分荆州武陵以西為蜀後併於呉至晉屬荆州如故宋孝武分屬郢州南齊因之陳置沅陵郡隋平陳改置辰州大業初復置沅陵郡唐天寶元年改為辰州盧溪郡屬江南黔中道宋屬荆湖北路元改辰州路屬江南湖北道明為辰州府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州一縣六 鳯凰營康熈四十六年改五寨土司增置編苖一百十五寨乾州康熈三十九年改乾州哨增置編苖一百五寨雍正九年改六里為永綏恊編苖二百二十八寨俱附𨽻辰州府
  附考舊志漢置義陵郡漢有義陵縣無義陵郡也後漢郡國志注武陵先賢傳曰晉代太守趙厥問主簿潘京曰貴郡何以名武陵京曰鄙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與夷相接為所攻破光武移東遂得見全傳曰止戈為武高平曰陵於是改名焉臣昭案前書本名武陵不知此對何據而出梁剡令劉昭之説是也舊通志武陵郡漢高祖更名洛陽郡檢後漢志云武陵郡本黔中高祖五年更名洛陽南二千一百里知是以更名二字連下洛陽為句誤也
  辰州府沿革表
  總部  郡直𨽻州附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黔中郡
  漢    荆州  武陵郡  沅陵 辰陽東漢   荆州  武陵郡  沅陵 辰陽三國   荆州  武陵郡
  晉    荆州  武陵郡  沅陵
  宋    郢州  武陵郡  辰陽 沅陵














  辰州府屬州縣沿革
  沅陵縣附郭
  置屬武陵郡東漢 三國 晉 宋 南齊並因之置沅陵郡治沅陵平陳郡廢縣為辰州治大業初復置沅陵郡為辰州盧溪郡治因之置辰州路置辰州府並倚郭
  皇清因之編户五十九里内附新屯庄
  瀘溪縣
  漢沅陵縣地東漢 三國 晉 宋 南齊 梁 隋並因之武徳三年始析沅陵置盧溪縣屬辰州盧溪郡因之屬辰州路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一十二里
  辰谿縣
  辰陽縣屬武陵郡東漢 三國因之武陵郡領縣十辰陽省仍置辰陽屬武陵郡南齊因之改曰辰谿屬沅陵郡屬辰州盧溪郡因之屬辰州路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溆浦縣
  武徳五年析辰溪縣置屬辰州盧溪郡因之屬辰州路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三十四里
  沅州
  兩漢巫縣在巫山之陽屬南郡咸寜元年置建平郡巫縣屬焉因之於巫縣地置龍桗縣因之屬辰州貞觀八年以辰州之龍標縣置巫州天授二年以巫山不在州界改沅州開元中又改巫州大厯五年改溆州潭陽郡𨽻江南黔中道初為懿州後為沅州潭陽郡𨽻荆湖北路為沅州路𨽻江南湖北道為沅州府後為州屬辰州府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七里領縣二
  黔陽縣
  宋元豐三年并鎭江砦人户入黔江城為縣㝷廢鎭江砦為舖入焉屬沅州潭陽郡屬沅州路屬辰州府沅州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里
  附考按唐武徳元年析彭水縣置石城天寶元年改名黔江屬黔州黔中郡今黔陽縣城即黔江但未詳黔江省何時代故不敢入沿革内也
  麻陽縣
  唐武徳三年析沅陵辰溪二縣置屬辰州盧溪郡垂拱二年復析置錦州盧陽郡四年復析置龍門縣㝷復省龍門入焉熈寜七年以潭陽縣析置之盧陽辰州之招諭二縣并麻陽俱𨽻懿州八年復并錦州砦及舊招諭縣入麻陽為二縣屬沅州潭陽郡屬沅州路屬辰州府沅州
  皇清因之編户七里
  永順府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楚巫中秦黔中郡地漢𨽻武陵郡東漢三國蜀呉晉宋南齊梁並因之陳𨽻沅陵郡隋𨽻辰州唐天授二年析辰州置溪州靈溪郡屬江南黔中道五代時仍為辰州楚馬氏所據宋為永順州有上中下溪三州熈寜八年置㑹溪城𨽻辰州盧溪郡元為㑹溪施容等處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明洪武六年為永順宣慰使司𨽻湖廣都司
  皇清因之附𨽻辰州府雍正七年苖人慕義輸誠籲請願設官制賦比内地疆土督撫具奏奉
  恩㫖俞允改永順宣慰使司置永順府𨽻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附考按舊志云宋為永順州宋史地理志不載西南溪峒諸蠻傳云乾道七年知辰州章才邵上言辰之諸蠻與羈縻保静南渭永順三州接壤此宋為永順州之証也
  舊地志元時彭萬潛自改為永順軍民安撫司似未𨽻版圖考元史至元二十年四川行省討平九溪十八洞設官立總管府二十八年割八畨洞蠻自四川行省𨽻湖廣行省思播州改入湖廣而㑹溪施溶等處及拉儒魯達諸洞皆𨽻思州軍民安撫司不知萬潛自改之説何據
  永順府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黔中郡
  漢    荆州  武陵郡
  陳        沅陵郡
  隋        辰州
  唐    江南黔中道 溪州靈溪郡
  五代楚馮氏     辰州
  宋        永順州







  永順府屬縣沿革
  永順縣
  為溪州之地置永順州於此為永順軍民宣慰使司治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置永順縣為永順府治編户十八保
  龍山縣
  元為白崖洞地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屬永順宣慰使司
  皇清雍正七年立龍山縣屬永順府編户一十五里
  保靖縣
  宋保静州曰保靖屬新添葛蠻安撫司初置保靖州安撫司尋陞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𨽻湖廣都司
  皇清因之附𨽻辰州府雍正七年立保靖縣屬永順府編户一十六都
  桑植縣
  元有上桑直下桑直屬新添葛蠻安撫司為桑植宣慰使司
  皇清因之附𨽻岳州府雍正七年立桑植縣併省九谿衛之安福所入焉屬永順府編户一十四里
  直𨽻澧州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荆梁二州之域楚巫中地秦黔中郡漢分置武陵郡屬荆州三國呉分武陵置天門郡晉武帝以秦漢時南郡江南之地分置南平郡並屬荆州宋南齊因之陳改天門郡為石門郡隋平陳置松州尋改澧州後為澧陽郡併改石門南平二郡為石門孱陵二縣𨽻焉唐為澧州澧陽郡屬山南東道宋屬荆湖北路元為澧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初為澧州府㝷改為州𨽻常徳府十九年改𨽻岳州府
  皇清因之領縣三雍正七年
  㫖陞澧州為直𨽻州併永定九谿二衛為安福縣𨽻焉屬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
  直𨽻澧州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黔中郡
  南郡
  漢   荆州   武陵郡  零陽 充 孱陵東漢  荆州   武陵郡  零陽 充 孱陵 作唐三國 荆州   天門郡
  晉   荆州   天門郡  零陽充 臨澧 澧陽
  南平郡  作唐 孱陵
  南北朝宋 南齊荆州  天門郡  零陽 充 臨澧 澧陽
  南平郡  作唐 孱陵
  陳        石門郡
  南平郡
  澧陽郡
  後周       衡州
  隋       松州
  澧州
  崇州
  澧陽郡 澧陽 石門 孱陵 安鄉
  崇義 慈利










  直𨽻澧州屬縣沿革
  安鄉縣
  漢孱陵縣屬武陵郡東漢析置作唐縣武帝置南平郡治作唐宋 南齊梁 陳並因之廢郡改作唐為孱陵與安鄉並𨽻澧陽郡貞觀元年又省孱陵
  入安鄉屬澧州因之屬澧州路屬岳州府澧州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户十一里
  附考按水經注晉分孱陵縣立南安晉志作安南屬南平郡隋志廢南平入澧陽郡郡統縣六無安南有安鄉而巴陵郡華容縣注舊曰安南梁置南安湘郡郡廢縣改名焉此十六字當在安鄉之下華容漢縣安南晉縣自漢晉至南齊史志並列安得云舊安南隋改名華容也若云隋之華容移治於安南則舊華容又别無省入之縣也梁置南安湘郡應即南安縣地而隋改縣名自是改安南為安鄉華容接壤皆在洞庭湖正北於南安湘郡取名之義尤合 又按水經注東漢分孱陵置作曺而隋志澧陽郡孱陵縣注則隋改作唐為孱陵葢漢舊置之孱陵巳於開皇九年省入南郡之公安縣此澧陽之孱陵實東漢以來作唐之地耳石門縣
  兩漢零陽縣屬武陵郡三國呉為天門郡治太康四年分置澧陽縣為郡治如故宋南齊並因之為石門郡治改石門郡為石門縣屬澧陽郡屬澧州
  因之屬澧州路屬岳州府澧州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户八里
  慈利縣
  漢零陽充二縣地太康四年置臨澧縣屬天門郡宋 南齊並因之後周置衡州開皇中置零陵縣十八年改名慈利屬澧陽郡麟徳元年省隋置崇州之崇義縣入焉屬澧州因之陞州屬澧州路復為縣𨽻岳州府澧州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屬直𨽻澧州編户一十八里附考按水經注古老傳言充縣尉與零陵尉共論封境因相傷害化而為石臨澧即其地舊志臨澧為零陽充二縣地之説是也
  安福縣
  明九谿永定二衛地洪武中析澧州石門慈利地為九谿衛又析為羊山衛㝷改羊山為永定
  皇清因之雍正七年裁併置今縣編户
  直𨽻郴州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為楚巫中地秦為黔中郡又分置長沙郡漢高祖分長沙置桂陽郡治郴屬荆州東漢三國呉並因之晉永嘉元年改湘州宋南齊並因之陳天嘉元年以桂陽郡之汝城縣置盧陽郡隨平陳改桂陽為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又改盧陽郡為縣𨽻焉蕭銑稱梁於荆州有郴州之地唐為郴州桂陽郡屬江南西道五代楚馬氏南漢劉氏相繼竊據宋郴州桂陽郡屬荆湖南路紹興初改屬東路㝷復舊元為郴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嶺北湖南道明為郴州自明以前俱仍漢舊郡之地治郴縣元改郴縣為郴陽明始省郴陽入郴州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五
  附考按明一統志云郴州五代晉改為敦州按五代史職方攷凢州改名皆書而不及郴郴州為楚南漢先後竊據石晉不過遥制而已地志云石晉改名郴什九出於偽撰郴州其一也宋史南漢劉氏世家云晟因馬氏之亂襲取桂郴賀等州乾德中太祖命師克郴州獲其内品十餘人未嘗有敦州之稱唯元史郴陽縣注云本敦化又未嘗有改郴州為敦州之説也
  直𨽻郴州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長沙郡
  漢    荆州   桂陽郡 郴 桂陽
  東漢   荆州   桂陽郡 郴 桂陽 漢寜三國  荆州   桂陽郡 郴 桂陽 陽安
  晉    荆州湘州   桂陽郡 郴 晉寜 汝城南北朝宋 南齊湘州   桂陽郡 郴
  梁        桂陽郡
  陳        桂陽郡
  盧陽郡
  隋        郴州
  桂陽郡   郴 盧陽
  唐    江南西道 郴州桂陽郡 郴 義章 資興 義昌
  五代楚 南漢      郴州
  宋    荆湖南路 郴州桂陽郡 郴 桂陽 宜章 永興
  興寜 桂東






  直𨽻郴州屬縣沿革
  永興縣
  漢郴縣為桂陽郡治東漢 三國晉 宋 南齊並因之平陳改置郴州大業初復置桂陽郡開元十年析郴置安陵縣天寶元年改名髙亭屬郴州桂陽郡熈寜六年始改曰永興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皇清因之編户十六里
  宜章縣
  以前俱桂陽郡郴縣地蕭銑析郴縣置義章武德七年省八年復置屬郴州桂陽郡太平興國初改為宜章縣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皇清因之編户八里
  興寜縣
  東漢永和元年置曰漢寜屬桂陽郡三國呉改陽安太康元年改晉寜宋南齊因之初復置改曰晉興貞觀八年咸亨三年復置改曰資興屬郴州桂陽郡嘉定二年始改曰興寜屬如故屬郴州路屬郴州
  皇清因之編户十里
  桂陽縣
  汝城縣屬桂陽郡宋 南齊並因之天嘉元年改桂陽之汝城縣為廬陽郡平陳改盧陽郡為縣屬郴州㝷復置桂陽郡縣𨽻焉曰義昌屬郴州桂陽郡五代後唐改義昌為郴義太平興國初改為桂陽仍屬郴州桂陽郡屬郴州路屬郴州
  皇清因之編户十七里
  附考按宋史錦州之盧陽今為辰州府麻陽縣地與桂陽相隔殊遠此隋志桂陽郡之盧陽舊置盧陽郡陳書文帝紀作盧陽也
  宋史郴州桂陽郡桂陽縣注唐義昌後唐改郴義五代縣名唯此出正史餘以無稽不録
  桂東縣
  宋嘉定四年析桂陽之零陵宜城二鄉置屬郴州桂陽郡屬郴州路屬郴州
  皇清因之編户五里
  直𨽻靖州
  禹貢荆州之域新唐書云古揚州南境六國時楚巫中地秦為黔中郡漢改武陵郡屬荆州武帝元鼎二年開牂牁郡屬益州東漢三國漢晉宋並因之南齊為南牂牁郡隋置牂州後復置牂牁郡並立牂牁縣為郡治唐貞觀九年以隋牂牁縣地置郎州十三年改名播州播川郡屬江南黔中道又置城州徽州皆溪峒州也宋初楊氏居之號十洞首領太平興國四年始内附元豐三年以沅州貫保砦為渠陽縣屬誠州以徽州為蒔竹縣屬邵州六年移渠陽縣為城州治元祐二年改為渠陽軍㝷復改軍為砦屬沅州五年復以渠陽為城州崇寜二年改為靖州大觀元年為靖州郡㝷復為州紹興八年又移渠陽析置之永平縣入焉屬荆湖北路元改靖州路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湖北道明洪武三年為靖州府九年改為州𨽻湖廣承宣布政使司
  皇清因之康熈三年分𨽻湖廣湖南承宣布政使司領縣四雍正五年析天柱縣入貴州黎平府領縣三附考按舊志靖州為南北朝夷播叙三州之地詳考之惟通道為播州地餘皆溪峝中地又夷播叙三州唐始置南北朝無此州名也
  直𨽻靖州沿革表
  總部  郡   州縣
  虞夏  荆州
  商   荆楚
  周   荆州楚
  秦       黔中郡
  漢   荆州  武陵郡
  益州  牂牁郡
  東漢  益州  牂牁郡
  三國   益州   牂牁郡
  晉    益州   牂牁郡
  南北朝 益州   牂牁郡
  南齊   益州   南牂牁郡
  隋         牂州
  牂牁郡 牂牁
  唐         郎州
  江南黔中道 播州播川郡 遵義
  溪峒誠州
  溪峒徽州
  宋         誠州  梁陽
  徽州
  渠陽軍
  荆湖北路 靖州  永平 㑹同 通道





  直𨽻靖州屬縣沿革
  㑹同縣
  宋置三江縣崇寜二年改曰㑹同屬靖州屬靖州路屬靖州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二里
  通道縣
  牂牁縣屬牂牁郡貞觀元年以牂牁地置恭水縣十四年改恭水曰羅䝉十六年改羅䝉曰遵義本屬郎州後屬播州播川郡崇寜二年始改名通道屬靖州屬靖州路洪武九年省十三年復置屬靖州
  皇清因之編户漢民一里苗民三里
  綏寜縣
  唐谿洞徽州元豐三年以徽州為蒔竹縣屬邵州後改曰綏寜縣紹興十一年移治武陽砦二十五年復舊屬武岡軍屬武岡路洪武三年改屬靖州
  皇清因之編户二十一里
  附識
  雍正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接到 部咨議准湖南撫臣趙𢎞恩
  題奏衡州府屬之桂陽州改陞直𨽻州轄臨武藍山嘉禾三縣奉
  㫖依議欽此理合登載以備考核詳凡例末









  湖廣通志巻四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五
  疆域志形勢附
  書曰荆及衡陽惟荆州荆衡皆山也九州方域惟荆獨以山表而江漢洞庭合萬川以東注則跨於江之南北者澤國居多焉其疆宇之廣北通雍豫南踰五嶺東抵揚州西接巴蜀舟車所集天下莫能加矣以形勢言之則長江為四瀆之長古稱天塹洞庭為五湖之長古稱天險鄂州當荆呉江漢之衝要潭州控交廣之户牖扼呉蜀之咽喉荆州距三峽而介重湖襄陽倚湖湘而面關洛常德為六省通衢五溪要害歴代相傳各為重鎮論形勢者所務詳也
  湖廣全省
  湖廣方輿於九州之土最稱曠邈自省城東至江西九江府瑞昌縣界五百二十里西至四川酉陽宣撫司界一千五百九十里南至廣西桞州融縣界一千四百八十五里北至河南汝寜府羅山縣界五百四十二里東北至江南安慶府宿松縣界五百八十二里東南至廣東韶州府乳源縣界一千三十五里西北至陜西漢中府平利縣界一千七百四十一里西南至貴州黎平府界一千四百六十五里東西廣一千六百四十七里南北袤一千九百四十七里
  武昌府
  東五百二十里至江西九江府瑞昌縣界西七里至漢陽府漢陽縣界南四百里至岳州府臨湘縣界北七十二里至黃州府黃岡縣界由府治北三千一百五十五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五百三十二里南北袤四百七十二里江夏附邑也 東至武昌縣界七十二里 西至漢陽府漢陽縣界七里 南至咸寜縣界一百三十七里 北至黄州府黄岡縣界七十二里
  府東北一百八十里為武昌 東至黃州府蘄州界八十里 西至江夏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大冶縣界十五里 北至大江界五里
  東南二百八十里為嘉魚 東至咸寜縣界八十里西至岳州府臨湘縣界一百三十五里 南至蒲
  圻縣界五十五里 北至漢陽府漢陽縣界一百里東南三百六十里為蒲圻 東至咸寜縣界七十里西至岳州府臨湘縣界四十里 南至崇陽縣界
  四十里 北至嘉魚縣界四十里
  東南二百四十里為咸寜 東至興國州界五十里西至蒲圻縣界四十里 南至通山縣界五十里北至江夏縣界四十五里
  南三百六十里為崇陽 東至通山縣界四十五里西至通城縣界六十五里 南至江西南昌府寜
  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蒲圻縣界三十里
  西南五百里為通城 東至崇陽縣界五十里 西至岳州府臨湘縣界四十里 南至岳州府平江縣界四十里 北至崇陽縣界十里惟東南與江西寜州石門接壤雍正五年奉查七年立碑定界
  東南三百八十里為興國州 東至江西九江府德化縣界九十五里 西至崇陽縣界二百五十里南至江西南昌府武寜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大江心六十里
  東北一百五十里為大冶 東至興國州界三十里西至武昌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興國州界五十
  里 北至武昌縣界七十五里
  南一百八十里為通山 東至興國州界三十里西至崇陽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江西武寜縣界八十里 北至咸寜縣界三十里
  漢陽府
  東七里至武昌府江夏縣界西二百里至德安府雲夢縣界南二百四十里至安陸府沔陽州界北二百三十里至河南羅山縣界由府治北三千一百五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二百七里南北袤四百七十里
  漢陽附邑也 東至武昌府江夏縣界七里 西至漢川縣界九十里 南至安陸府沔陽州界二百四十里 北至黃陂縣界五十里
  府西一百二十里為漢川 東至漢陽縣界三十里西至沔陽州天門縣界九十里 南至安陸府沔
  陽州界一百里 北至德安府雲夢縣界四十里東北一百二十里為黃陂 東至黃州府黃岡縣界五十里 西至孝感縣界六十里 南至漢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河南羅山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一百四十里為孝感 東至黃陂縣界六十里西至德安府雲夢縣界十里 南至漢川縣界三十里 北至河南羅山縣界二百七十里
  黃州府
  東五百一十里至江南安慶府界西一百五十五里至漢陽府界南十里至武昌府武昌縣界北四百七十里至河南汝寜府界由府治北三千二百六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六百六十五里南北袤四百八十里黃岡附邑也 東至蘄水縣界四十里 西至漢陽府黃陂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武昌府武昌縣界十里 北至麻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府東南一百一十里為蘄水 東至江南英山縣界九十里 西至黃岡縣界七十里 南至蘄州界五十里 北至羅田縣界九十里
  東一百六十里為羅田 東至江南英山縣界五十里 西至黄岡縣界三十里 南至蘄水縣界十五里 北至河南商城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東北一百八十里為麻城 東至羅田縣界九十里西至黄安縣界五十里 南至黄岡縣界五十里北至河南汝寜府光山縣界一百里
  北二百四十里為黄安 東至麻城縣界四十里西至漢陽府黄陂縣界四十里 南至黄岡縣界八十里 北至河南汝寜府光山縣界八十里
  東一百八十里為蘄州 東至廣濟縣界四十里西至大江界十里 南至武昌府興國州界十里北至蘄水縣界四十里
  東二百五十里為廣濟 東至黄梅縣界七十里西至蘄州界三十里 南至大江界七十里 北至蘄水縣界五十里
  東三百五十里為黄梅 東至江南安慶府宿松縣界二十五里 西至廣濟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江西九江府德化縣界一百里 北至蘄州界七十里
  安陸府
  東二百七十里至德安府應城縣界西二百五十里至荆州府江陵縣界南六百二十五里至岳州府臨湘縣界北一百二十里至襄陽府宜城縣界由府治北三千二百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五百二十里南北袤七百四十五里鍾祥附邑也 東至京山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荆門州界八十五里 南至潛江縣界一百九十里北至襄陽府宜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府東一百五十里為京山 東至德安府應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鍾祥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天門縣界六十里 北至德安府隨州界一百二十五里
  南二百二十里為潛江 東至沔陽州界三十里西至荆州府江陵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荆州府監利縣界八十里 北至京山縣界六十里
  南三百二十五里為沔陽州 東至漢陽府漢川縣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潛江縣界一百里 南至岳州府臨湘縣界二百二十五里 北至天門縣界七十里
  東南二百二十里為天門 東至漢陽府漢川縣界九十里 西至京山縣界九十里 南至沔陽州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應城縣界八十里
  西九十里為荆門州 東至鍾祥縣界八十五里西至當陽縣界六十里 南至荆州江陵縣界一百六十五里 北至襄陽府宜城縣界一百八十里西二百一十里為當陽 東至荆門州界七十里西至荆州府夷陵州界七十里 南至荆州府枝江縣界六十里 北至荆州府遠安縣界八十里
  德安府
  東八十里至漢陽府孝感縣界西三百里至襄陽府棗陽縣界南二百里至漢陽府漢川縣界北一百八十里至河南信陽州恨這關界由府治北三千四百八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三百八十里
  安陸附邑也 東至雲夢縣界六十里 西至隨州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應城縣界八十里 北至應山縣界九十里
  府東南六十里為雲夢 東至漢陽府孝感縣界三十里 西至應城縣界二十里 南至漢陽府漢川縣界五十三里 北至安陸縣界四十里
  南八十里為應城 東至雲夢縣界三十里 西至安陸府京山縣界六十里 南至漢陽府漢川縣界六十里 北至安陸縣界四十三里
  西北一百三十里為隨州 東至安陸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安陸府鍾祥縣界二百里 南至安陸府京山縣界九十里 北至河南南陽府唐縣界二百五十里
  北九十里為應山 東至漢陽府孝感縣界七十里西至安陸縣界四十里 北至河南信陽州界九
  十里
  荆州府
  東二百里至安陸府沔陽州界西五百二十五里至歸州界南一百九十里至岳州府澧州界北二十里至安陸府荆門州界由府治北三千二百八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七百二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江陵附邑也 東至安陸府潛江縣界七十五里西至枝江縣界四十里 南至公安縣界五十里北至安陸府荆門州界二十里
  府南一百二十里為公安 東至岳州府安鄉縣界七十里 西至松滋縣界五十里 南至澧州界六十五里 北至江陵縣界七十里
  東南一百八十里為石首 東至監利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公安縣界七十里 南至岳州府華容縣界三十里 北至監利縣界八十里
  東二百四十里為監利 東至安陸府沔陽州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江陵縣界八十里 南至岳州府華容縣界二十五里 北至安陸府沔陽州界一百三十里
  西南一百二十里為松滋 東至公安縣界八十里西至枝江縣界四十里 南至澧州界一百九十
  里 北至江陵縣界九十里
  西一百八十里為枝江 東至江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宜都縣界三十里 南至松滋縣界六十里 北至宜都縣界三十里
  西三百四十里為夷陵東至安陸府當陽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歸州界一百一十五里 南至宜都縣界六十里 北至襄陽府南漳縣界三百五十里
  西北一百八十里為宜都 東至枝江縣界五十里西至歸州長陽縣界五十里 南至澧州界八十
  里 北至夷陵州界五十里
  西北二百四十里為遠安 東至安陸府荆門州界七十里 西至夷陵州界五十里 南至安陸府當陽縣界十五里 北至襄陽府南漳縣界一百里
  襄陽府
  東二百一十里至德安府隨州界西四百六十里至鄖陽府鄖縣界南一百八十里至安陸府荆門州界北九十里至河南南陽府新野縣界由府治北三千六百二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七百七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
  襄陽附邑也 東至棗陽縣界七十里 西至榖城縣界六十里 南至宜城縣界六十里 北至河南新野縣界九十里
  府東南一百二十里為宜城 東至棗陽縣界七十里 西至南漳縣界五十里 南至安陸府鍾祥縣界七十里 北至襄陽縣界五十里
  西南一百二十里為南漳 東至宜城縣界八十里西至鄖陽府保康縣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荆州府遠安縣界三百六十里 北至榖城縣界六十里東北一百四十里為棗陽 東至德安府隨州界八十里 西至襄陽縣界八十里 南至安陸府鍾祥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河南唐縣界六十里西北一百四十里為榖城 東至襄陽縣界九十里西至均州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南漳縣界一百
  一十里 北至光化縣界三十里
  西一百八十里為光化 東至襄陽縣界六十里西至均州界六十里 南至榖城縣界二十五里北至河南鄧州界五十里
  西北三百九十里為均州 東至光化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鄖陽府鄖縣界五十里 南至榖城縣界一百四十里 北至河南内鄉縣界一百二十里
  鄖陽府
  東一百五十里至河南淅川縣界西五百六十里至陜西平利縣界南一百二十里至襄陽府均州界北二百八十里至陜西商州界由府治北二千五百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七百一十里南北袤四百里
  鄖縣附邑也 東至襄陽府均州界六十里 西至鄖西縣界七十里 南至房縣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陜西商州界一百二十里
  府南三百一十里為房縣 東至保康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竹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歸州興山縣界四百五十里 北至鄖陽縣界八十里西南三百六十里為竹山 東至房縣界六十里西至竹谿縣界一百一十里 南至房縣界九十里北至陜西白河縣界二百四十里
  西南五百九十里為竹谿 東至竹山縣界六十里西至陜西平利縣界五十里 南至四川奉節縣界三百六十里 北至竹山縣界四十里
  西一百四十里為鄖西 東至鄖縣界七十里 西至陜西白河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鄖縣界五十里 北至陜西山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二百里為保康 東至襄陽府榖城縣界五十里 西至歸州興山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襄陽府南漳縣界九十里 北至房山縣界一百里
  歸州
  東至夷陵州界一百九十里西至四川䕫州府巫山縣界一百八十里南至澧州石門縣界一百七十五里北至鄖陽府房縣界二百七十里由州東北三千八百一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三百里南北袤四百四十五里
  州東南一百九十五里為長陽 東至宜都縣界一十五里 西至巴東縣界五里 南至澧州石門縣界八十五里 北至歸州界六十里
  西九十里為巴東 東至歸州界五十五里 西至四川䕫州府巫山縣界九十里南至長沙縣界三百五十里 北至鄖陽府房縣界六百里
  北九十里為興山 東至夷陵州界一百里 西至巴東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歸州界四十里 北至鄖陽府房縣界二百七十里
  西南四百五十里為恩施 東至歸州界三百一十里 西至四川酉陽宣撫司界 南至安定峒 北至石柱宣撫司界
  形勢
  全省
  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周禮職方氏其山鎮曰衡山其澤藪曰雲夢其川曰江漢其浸曰穎湛左傳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國䇿楚天下之彊國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呉志沃野千里有金城之固晉陸機論長江制其區宇峻山帶其封域廣輿記大江中貫五溪外錯漢水為帶衡嶽為鎮洞庭雲夢為池此形勢之大概也荆州當巴蜀之衝鄖陽綰商陜之要襄德北枕河雒辰沅南蔽滇黔郴永上連兩粤蘄黃下接三呉地之四通五達莫楚若矣鄭元慶史約控雍引揚連粤兼豫襟帶江漢包絡湖湘跨壓羅施役屬谿洞地居津要舊志荆於九州之土最稱閎衍包絡衡貫神禹之迹遍焉
  武昌府
  呉趙咨使魏對江漢為池記室新書扼束江湖襟帶呉楚晉左思呉都賦郊圻之内奥都邑之綱紀劉宋何尚之議通接雍梁實為津要齊志地居形要控接湘川邊帶漢沔喬大觀南樓賦地接峴荆江吞雲夢南齊志黄鵠磯邊江峻山險唐趙憬鄂州新廳記當荆呉江漢之衝要宋志南扺五嶺北連襄漢元巴延鄂城議襟山帶江江南要區元元明善武昌路學記墉山而城塹江而池
  江夏縣附郭
  武昌縣史記北背漢水南鎮雉峯西山鎖樊口之險鳯臺塞石盤之流
  嘉魚縣韓陽學記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衝之區蒲圻縣唐岳縣記挹蓴川之清流有龍潭之美跡山川綢繆人物偉麗
  咸寜縣何廷韜登髙記鍾臺白望排左堆青紫潭黄塘右眺罨靄
  崇陽縣舊志中州二水平分壺頭萬山迴合金城踞白石之港龍泉泓丹井之巔
  通城縣劉賢建邑治碑文北背雋水南面銀山東連黄龍幕阜之竒西挹衡嶽洞庭之勝
  興國州呉國倫碑銘内包山澤外塹長江
  大冶縣虞集學記在江湖之表山川包絡形氣涵蓄通山縣王星耀羊山賦荆揚之介翼斗之墟奄兹包絡山川縈紆
  漢陽府
  禹貢江漢朝宗于海元和郡志前枕蜀江北帶漢水唐賈至秋興亭記仰眂大别之固俯眺滄浪之浸通鑑路通荆雍控引秦梁宋蔡純臣寥廓臺記山光水色四環交映
  漢陽縣附郭
  漢川縣尹大本去思碑地瀕江漢衆流之滙
  黃陂縣王朴題名記木蘭拱秀灄水包環
  孝感縣舊通志九𡽀疊嶂於東南澴水洄濴於西北
  黃州府
  齊安志淮楚之交唐李勣制濵帶江淮唐刺史修文宣王廟記前界大江後接崇阜宋王禹偁月波樓詩淮甸上游宋蘇軾黄州詩長江遶郭蘇軾赤壁賦山川相繆王禹偁表地連雲夢城倚大江宋張耒雜志一大藪澤宋關詠神光觀記古淮壖上腴郡志鎖鑰金城三楚重鎮
  黄岡縣附郭
  蘄水縣王鎔學記鳯棲玉臺之迴翔登瀛天馬之拱向
  羅田縣晏清志序枕固陵控英六勢當要衝
  麻城縣梅國正漕運議介在萬山之中襟一衣帶之水
  黄安縣舊志東南峙三角五雲之竒觀西北連天臺僊居之勝槩
  蘄州興復舊治記北接光蔡東峙灊皖
  廣濟縣張鳯梧學記邑介江黄地僻以簡
  黄梅縣黎淳學記龍坪破額諸山争竒競秀於萬里雲山之表
  安陸府
  唐劉丹記西浮江漢東馳京嶺郡志上接漢江下連湘水風土考古記舟車往來水陸之衝輿地紀勝維兹七澤之南實倚重湖之右宋朱昂廣澤廟序襟帶隨郢腹背呉楚地窪而卑水漾而瀦荆門軍記西控巴峽扼其喉咽東連鄢郢為之襟帶宋陸九淵議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
  鍾祥縣附郭
  京山縣舊志北眺聊屈南望潛沔
  潛江縣舊志江沱漢潛環水以為固道隆清溪據嶺以為高
  沔陽州復州廳壁記地濵江漢川澤之區
  天門縣張允之德政頌南流襄漢東盡滄浪
  荆門州荆門軍鼓角樓記環列重山帶繞大澤當陽縣袁昌祚四公祠碑臂引宛洛掖控秦韓膺附襄沔脉維呉楚
  德安府
  漢東志介襄郢申漢之間元和郡縣志其城三重西枕溳水李白代答孟少府移文連翼軫之分野控荆衡之遠勢文獻通考巖石隘狹道路交錯宋李元衡鎮楚堂記為一都㑹宋黄世長詩接秦頭分楚尾安陸縣附郭
  雲夢縣丘堂賦東南奥區上流淵藪
  應城縣舊志靈池炎歊潛行乎楚國温泉淵静奮發乎京山
  隨州趙賢儒學碑記隨居漢東表介周楚厲山氏之遺墟
  應山縣顔木修城記彊域險阻鎮重威遠
  荆州府
  周官職方氏辨九州之國正南曰荆州山海經景山東北曰荆山顔師古曰北據荆山南及衡山之陽漢書西通巴巫南有雲夢之饒亦一都㑹蜀諸葛亮傳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呉㑹西通巴蜀呉甘寜傳山陵形便江川流通元和志上流重鎮宋王庶議左呉右蜀前臨江漢郭見義三游洞記距三峽之口介重湖之尾宋史楊霆傳雄據上流表裏襄漢
  江陵縣附郭
  公安縣趙南豐文據荆南之扼塞為楚北之要區石首縣江朝宗題名碑馬鞍龍葢峙於前繡嶺八仙環於後巴蜀之水右順其趨荆楚之流左通其滙監利縣劉環築城碑記襟江帶漢為南郡之望松滋縣張居正縣治碑西接䕫峽面江阻山亦南郡之要區
  枝江縣舊志江分數枝以瀠洄洲横百里而擁䕶夷陵州歐陽修至喜堂記地濵大江楚之西境江山美秀無不可愛
  宜都縣郭璞江賦虎牙桀竪以屹崒荆門鬭竦而磐礴
  遠安縣左傳江漢睢漳楚之望也
  襄陽府
  舊實録跨連荆蜀控扼南北呉魯肅説孫權云外帶江漢内阻山陵魏司馬懿云水陸之衝禦冦要地晉順陽國碑挾大漢以為池面崇山以為固晉習鑿齒記檀溪帶其西峴山亘其南晉庾亮表北接宛許南阻漢水晉庾翼文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宋陳亮傳南極湖湘北控關洛
  襄陽縣附郭
  宜城縣舊志黌序倚毓秀之山雙池湧跳珠之水南漳縣李詞伯御書閣記古稱壯縣後並中廬密邇畿甸
  榖城縣舊志東連三峴西接上流
  棗陽縣王祖商學記介唐鄧之間扼襄樊之要光化縣王從善新建城記中原之襟喉一郡之障蔽均州沈暉學記襄郡大州漢水出其西北荆南諸山環其東南
  鄖陽府
  楚紀東通襄鄧西逼秦蜀南接荆澧北控商洛溪流湍激厓徑險﨑府志四塞奥區三邊重鎮孫繼魯明倫堂記環山帶漢居荆襄宛洛之間為國家要害地房州譙樓記楚蜀咽喉之㑹
  鄖縣附郭
  房縣薛綱集十盤山影八度泉聲重重天險之地竹山縣舊志東接均房西踞岷漢北通漢水南抵荆衡有方城天險之保障為上庸子國之分封
  竹谿縣舊志上庸雄峻鎮於北畵屏竒秀標於西鄖西縣王世貞文集南通漢水西逼商州
  保康縣徐學謨詩澗水流城岩巒湧郭
  直𨽻歸州
  秭歸志面施黔背金房舊志五峯環其東客星峙其西舊志荆巴之㑹
  長陽縣田思遠書序川巖險阻星分軫度之次楚郢間一都㑹
  巴東縣宮夢仁志序控房陵拊夜郎亘夔蜀為荆南要害
  興山縣舊志練成諸山環繞於北建陽一峽利涉於南
  恩施縣舊志東臨荆湖西抵巴蜀近瞰巫峽遠控夜郎











  湖廣通志巻五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六
  疆域志形勢附
  長沙府
  東三百五十里至江西袁州府之宜春縣界西六百五十里至常德府之沅江縣界南二百三十里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北三百六十里至岳州府之巴陵縣界由府治北四千五百五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一千里南北袤五百里
  長沙縣附邑也 東至瀏陽縣界百里 西至寜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善化縣界五里 北至湘隂縣界八十里
  善化縣附邑也 東至瀏陽縣界九十里 西至寜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湘潭縣界六十里 北至長沙縣界五里
  府西南百里為湘潭 東至醴陵縣界九十里 西至湘鄉縣界七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善化縣界四十五里
  北一百二十里為湘隂 東至岳州府之平江縣界七十里 西至常德府之沅江縣界一百五十里南至長沙縣界六十里 北至岳州府界六十五里西南二百一十里為湘鄉 東至湘潭縣界三十里西至寳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七十里 南至衡州
  府之衡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寜鄉縣界四十里
  西一百里為寜鄉 東至善化縣界五十五里 西至湘鄉縣界八十里 南至安化縣界一百三十六里 北至益陽縣界二十里
  西北二百里為益陽 東至湘隂縣界五十里 西至善化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寜鄉縣界九十里北至常德府之龍陽縣界五十里
  東一百五十里為瀏陽 東至江西之寜州界一百三十四里 西至善化縣界一百里 南至醴陵縣界一百一十五里 北至岳州府之平江縣界七十五里
  西北二百六十里為安化 東至寜鄉縣界八十里西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三十里 南至寶慶府
  之邵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常德府之武陵縣界一百里
  南二百九十里為醴陵 東至江西之萍鄉縣界五十里 西至湘潭縣界七十里 南至攸縣界六十里 北至瀏陽縣界八十里
  南二百八十里為攸縣 東至江西之安福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衡山縣界六十里 南至茶陵州界三十里 北至醴陵縣界八十里南四百八十里為茶陵州 東至江西之永新縣界八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六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酃縣界七十里 北至攸縣界八十里
  衡州府
  東三百四十里至江西吉安府之永寜縣界西一百二十里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南四百九十里至廣東之連州界北一百三十五里至長沙府之湘潭縣界由府治北四千九百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四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二十五里衡陽縣附邑也 東至安仁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永州府之祁陽縣界九十里 北至衡山縣界五十里府治西北一百里為衡山 東至長沙府之攸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衡陽縣界四十五里 南至衡陽縣界五十里 北至長沙府之湘潭縣界三十五里
  東南一百五十里為耒陽 東至安仁縣界八十里西至常寜縣界六十里 南至郴州之永興縣界
  五十里 北至衡陽縣界五十五里
  西南一百二十里為常寜 東至耒陽縣界五十里西至永州之祁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桂陽州界
  五十里 北至衡陽縣界三十里
  東一百五十里為安仁 東至長沙府之茶陵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衡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郴州之永興縣界五十里 北至衡山縣界三十里
  東三百里為酃縣 東至江西之永寜縣界三十三里 西至安仁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郴州之桂東縣界一百五里 北至長沙府之茶陵州界十五里南二百六十里為桂陽州 東至郴州界三十里西至嘉禾縣界五十五里 南至臨武縣界四十里北至常寜縣界九十里
  州南一百四十里為臨武 東至郴州之宜章縣界四十里 西至藍山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廣東之連州界四十里 北至嘉禾縣界五十五里
  東一百里為藍山 東至臨武縣界五十里 西至永州府之寜遠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廣東之連州界五十里 北至桂陽州界五十五里
  西南六十里為嘉禾 東至桂陽州界四十里 西至藍山縣界十五里 南至臨武縣界七里 北至永州府之新田縣界三十里
  永州府
  東二百里至衡州府之常寜縣界西一百四十里至廣西桂林府之全州界南四百二十里至廣西平樂府之富川縣界北一百七十里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由府治北六千八百八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三百四十里南北袤五百九十里
  零陵縣附邑也 東至寜遠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廣西之全州界一百四十里 南至道州界六十五里 北至祁陽縣界六十五里
  府東北一百里為祁陽 東至衡州府之常寜縣界一百里 西至東安縣界九十里 南至零陵縣界三十五里 北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二十七里
  西九十里為東安 東至零陵縣界五十五里 西至寶慶府之新寜縣界三十五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二十里 北至寶慶府之邵陽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一百五十里為道州 東至寜遠縣界四十二里西至永明縣界四十里 南至江華縣界三十五
  里 北至零陵縣界九十里
  州東七十里為寜遠 東至新田縣界四十里 西至道州界二十里 南至衡州府之藍山縣界五十里 北至零陵縣界八十里
  西七十里為永明 東至道州界三十里 西至廣西之恭城縣界三十里 南至廣西之富川縣界四十里 北至廣西之灌陽縣界三十里
  東南七十里為江華 東至廣東之連州界二百五十里 西至永明縣界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富川縣界一百里 北至道州界三十里
  東北一百七十里為新田 東至衡州府之桂陽州界十七里 西至零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寜遠縣界二十二里 北至衡州府之桂陽州界二十里
  寶慶府
  東一百二十里至衡州府之衡陽縣界西三百二十里至靖州之綏寜縣界南一百一十里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北二百八十里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由府治東五千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六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三十里
  邵陽縣附邑也 東至長沙府之湘鄉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武岡州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九十里 北至新化縣界七十里府北一百八十里為新化 東至長沙府之湘鄉縣界一百里 西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一百里 南至邵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九十里
  東北四百二十里為城步 東至新寜縣界五十里西至靖州之綏寜縣界六十里 南至廣西之義
  寜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二百五十里
  西南二百八十里為武岡州 東至邵陽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靖州之綏寜縣界三十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一百六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溆浦縣界一百四十里
  州南九十里為新寜 東至永州府之東安縣界一百四十五里 西至武岡州花溪山界七十里 南至廣西之全州界八十里 北至武岡州壺山口界四十五里
  岳州府
  東二百里至湖北武昌府之通城縣界西一百八十里至直𨽻澧州之安鄉縣界南二百九十里至長沙府之瀏陽縣界北三十里至湖北荆州府之監利縣界由府治東北四千二百五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三百四十里
  巴陵縣附邑也 東至湖北之通城縣界二百里西至華容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湖北之監利縣界三十里府東北九十里為臨湘 東至湖北之蒲圻縣界九十里 西至湖北之監利縣界二十五里 南至巴陵縣界六十五里 北至湖北之嘉魚縣界七十里東南二百四十里為平江 東至江西之寜州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一百二十里南至長沙府之瀏陽縣界六十里 北至巴陵縣
  界七十里
  西一百八十里為華容 東至巴陵縣界四十五里西至澧州之安鄉縣界六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
  沅江縣界九十里 北至湖北之石首縣界四十里
  常德府
  東一百六十里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西二百六十里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南一百二十里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北九十里至直𨽻澧州界由府治東北三千九百八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四百二十里南北袤六百二十里
  武陵縣附邑也 東至龍陽縣界四十里 西至桃源縣界五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界九十里
  府東北八十里為龍陽 東至沅江縣界七十里西至武陵縣界三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八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之安鄉縣界一百里西八十里為桃源 東至武陵縣界五十里 西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二百里 南至長沙府之安化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直𨽻澧州之慈利縣界二百一十里
  東北二百七十一里為沅江 東至長沙府之湘隂縣界四十里 西至龍陽縣界三十里 南至長沙府之益陽縣界七十里 北至龍陽縣界四十里
  辰州府
  東一百四十里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西六百里至貴州之鎮遠府界南二百五十里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北一百八十里至永順府界由府治東四千三百四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七百九十里南北袤四百三十里 附乾州東至瀘溪縣界 西至鳯凰營右汛界 南至五寨司界 北至永保苖寨界 鳯凰營東至麻陽縣界西至貴州之銅仁府界 南至紅苗地界 北至
  瀘溪縣界 永綏恊 東至鎮筸所屬紅苗界 西至貴州木樹汛界 南至貴州芭茅坪汛界 北至保靖新寨汛界
  沅陵縣附邑也 東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瀘溪縣界五十里 南至溆浦縣界八十里 北至澧州之安福縣界二百四十里
  府南一百一十里為瀘溪 東至沅陵縣界六十里西至鎮溪所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辰谿縣界六
  十里 北至六保界二十四里
  南一百七十里為辰谿 東至溆浦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麻陽縣界二百三十里 南至沅州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瀘溪縣界十五里
  南二百七十里為溆浦 東至寶慶府之新化縣界一百九十里 西至辰谿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三百四十里 北至沅陵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二百七十里為沅州 東至黔陽縣界六十六里西至貴州之鎮遠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便水
  驛界五十二里 北至麻陽縣界五十二里
  西三百三十里為黔陽 東至辰谿縣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沅州界九十里 南至靖州之㑹同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懐化驛界一百二十里
  西二百四十里為麻陽 東至辰谿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洗溪司界五十里 南至沅州界五十里北至五寨司界五十里
  永順府
  東二百里至辰州府之沅陵縣界西三百里至四川重慶府之酉陽司界南三百里至乾州六里花園界北三百五十里至湖北之容美司界由府治東四千八十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五百里南北袤五百五十里
  永順縣附邑也 東至茅岡司大河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龍山縣朱欄溪界二百里 南至保靖縣石
  溪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桑植縣萬民岡界一百四十里
  府西二百二十里為龍山 東至永順縣擂茶坡界一百三十里 西至酉陽司八面山龍巖界一百八十里 南至保靖縣磨子茄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湖北之恩施縣忠峝司紅旗坡界六十里
  南一百四十里為保靖 東至永順縣田家洞界三十五里 西至酉陽司爛泥灣界一百三十五里南至永州府之乾州喜鵲營九里臘兒堡界一百一十里 北至永順縣誓溪河界三十里
  北一百二十里為桑植 東至澧州之慈利縣茅花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永順縣木頭坡界五十里南至澧州之慈利縣松公坡界八十里 北至容美司杉村界一百八十里
  直𨽻澧州
  東一百二十五里至岳州府之華容縣界西三百二十里至永順府界南一百二十里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北八十五里至湖北荆州府之公安縣界由州治東北三千四百七十八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四百三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五里
  州東八十里為安鄉 東至岳州府之華容縣界三十五里 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 南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九十里 北至湖北之公安縣界六十里西六十里為石門 東至本州界四十五里 西至慈利縣界二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七十里 北至湖北之長陽縣界四百里
  又西八十里為慈利 東至石門縣界六十里 西至永順府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七十里 北至容美宣撫司界二百八十里西北一百七十里為安福 東至常徳府之武陵縣界五十里 西至石門縣界八十里 南至常徳府之桃源縣界六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直𨽻郴州
  東三百里至江西吉安府之龍泉縣界西四十里至衡州府之桂陽縣界南一百里至廣東韶州府之乳源縣界北一百三十里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由州治東北四千一百一十二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五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三百九十二里州北八十里為永興 東至興寜縣界三十里 西至衡州府之耒陽縣界四十里 南至本州界二十五里 北至衡州府之安仁縣界五十里
  南九十里為宜章 東至桂陽縣界七十九里 西至衡州府之臨武縣界五十里 南至廣東韶州府之乳源縣界四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東八十里為興寜 東至桂東縣界六十里 西至本州界四十里 南至桂陽縣界一百里 北至永興縣界四十里
  東南一百六十五里為桂陽 東至江西南安府之大庾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宜章縣界七十五里南至廣東韶州府之樂昌縣界一百里 北至江
  西南安府之崇義縣界九十里
  東二百七十里為桂東 東至江西吉安府之龍泉縣界六十里 西至興寜縣界九十里 南至江西南安府之崇義縣界六十里 北至衡州府之酃縣界二十里
  直𨽻靖州
  東二百六十里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西一百一十里至貴州之黎平府界南一百九十里至廣西桞州府之融縣界北一百八十里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由州治西北六千里達於
  京師東西廣三百六十里南北袤三百七十里
  州東一百一十里為綏寜 東至寶慶府之武岡州界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義寜縣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會同縣界二百四十里
  南八十里為通道 東至綏寜縣界十五里 西至貴州之黎平府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廣西之融縣界八十里 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北九十里為㑹同 東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七十五里 西至改𨽻貴州之天柱縣界六十里 南至本州界四十里 北至辰州府之黔陽縣界一百一十里
  形勢
  長沙府
  晉書譙王傳湘州南楚險固在上流之要控三州之㑹南齊書州郡志南通嶺表脣齒荆區元和郡國志南以五嶺為限北以洞庭為界唐張謂風土碑五嶺南指三湘北流鄰聯滄浪邊遥岣嶁宋史地理志潭州為湘嶺要劇宋呂和叔集左振牂蠻右馳甌越控交廣之户牖扼呉蜀之咽喉
  長沙縣附郭
  善化縣附郭
  湘潭縣李騰芳戍兵議水陸之㑹上下交集之門户湘隂縣史大成為唐侯紀異序東南距水西北距山湘鄉縣魏了翁集漣水横陳鳯山對峙
  醴陵縣晏朝寅文昌閣記左東山右鳯凰玉龜為屏建安為枕
  攸縣淳祐志潭之門户衡之逕庭
  益陽縣蔣信益陽書院記龍峯蟠如羣洲鱗如瀏陽縣蔣擢縣學記處萬山中實南楚之僻壤寜鄉縣舊志三面要衝背負梅山之險
  安化縣呉致堯集廣谷髙嵓獨據形勝
  茶陵州劉用行修城記介三路之間崖谷深峭列聯諸洞
  衡州府
  元和郡國志東傍湘江北背烝水圖經衡之為郡直鴈峯之北瀟湘帶其左函史南連谿峒東犄桂陽山水甲天下為湖右奥區羅洪先輿地圖山川險要周士儀志綰轂湖湘襟領百粤繡錯千里碁置十坬列於望郡
  衡陽縣附郭
  衡山縣宋張栻遊南嶽序羣峯錯立湘水環帶耒陽縣舊志南引郴廣西控衡沙北帶茶攸東連吉贛
  常寜縣蔣學成修城記據楚上遊界聯郴桂
  安仁縣伍讓縣學記熊峽南峙鳯嶺東翔江流縈抱如帶
  酃縣舊志東通吉贛上接宐韶
  桂陽州宋練亨甫桂陽五雲觀記襟帶湘江控引交廣
  臨武縣周士儀志縣治四塞層巒跨湘江走郴桂盤迴五百餘里
  藍山縣宋劉晦之學田記地界楚尾極南為外邑嘉禾縣郭槃桂華樓賦望四山之岌嶪奠衡嶽之南垠
  永州府
  唐桞宗元逰南池序環以羣山延以林麓曹中永州謝表後依列嶂前瞰重江宋掌禹錫鼓角樓記南控百粤之徼北凑三湘之域南宮誠知軍州題名記列地千里髙運虚爽得江山之助函史南接九疑北連衡嶽
  零陵縣附郭
  祁陽縣白玉蟾集祁山枕其北瀟水滙其南
  東安縣舊志文壁清溪著竒南服
  道州宋掌禹錫設郡守廳記古有庳國地居越徼寜遠縣郭崇嗣書院記地偪九疑猺峒相雜
  永明縣蒲秉權舊志序襟五嶺控百粤永屬粤區江華縣舊志白芒沱洑壯麗竒險
  新田縣黃中通學記萬山巉叢鳥道險絶
  寶慶府
  圖經東距洞庭西連五嶺輿地紀勝旁連荆襄外接交廣邵陽圖志序介長沙零陵之間有唇齒輔車之勢宋鄧均軍學記旁通徼外控帶粤蜀堡砦相望隱然形勝函史控制谿峒彈壓諸蠻為湖嶺要衝邵陽縣附郭
  新化縣宋毛漸開梅山頌粤惟梅山形阻壤沃城步縣元趙長翁書院記其地八十四團盤錯聯絡南通桂廣西接古徽
  武岡州呂調陽外城記擁湖南上㳺萬山四塞新寜縣李東陽石城記地險且崎溪迴洞旋
  岳州府
  史記左洞庭右彭蠡通典晉為重鎮宋史地理志岳處江湖之都㑹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岳陽志四瀆長江為長五湖洞庭為最江湖之勝巴陵兼有之
  巴陵縣附郭
  臨湘縣楊柱朝志二湖襟帶魚梁拱於前白馬擁於後
  平江縣徐學謨岳陽風土記序地當文明正位山川環聚清奥
  華容縣張文光志序背大江襟洞庭岳西巖邑之最
  常徳府
  武陵志左包洞庭之險右控五溪之要方輿勝覽南楚上游重湖舊壤宋史地理志旁通溪洞宋袁申儒三亭記沅水演迤陽山雄峙函史荆渚唇齒明胡文煥風土志六省通衢五溪要害
  武陵縣附郭
  桃源縣賀竒志南楚上游故郢裔邑
  龍陽縣元納恰台墨池記金牛居南芷江在北沅江縣舊志居鄂岳之上流分洞庭之右㲼
  辰州府
  風土記重岡複嶺截然險峻内控諸蠻咽喉外為武陵障蔽函史辰沅捍蔽雲貴五溪外錯荆楚之阸塞備焉王世隆郡城記據楚上游當西南孔道其形勢阸塞捍阻外内視諸郡最為要害
  沅陵縣附郭
  瀘溪縣元和志深林絶壑蜿蜒環繞幽阻之區蠻夷淵藪
  辰溪縣陳性學辰陽塔記沅水包絡居楚上游溆浦縣侯加地志左右雲洞盧峯面背桃花鳯凰兼以雙龍為之襟帶
  沅州郭正域學記水襟帶而瀠旋山森列而環抱黔陽縣沈鍾呉侯碑記地多深巖峻谷路當雲貴要衝
  麻陽縣戴敏石城記華夷之交山水奥僻
  永順府
  五代史楚世家溪州西接牂牁兩林南通桂林象郡宋史西南諸蠻傳五溪諸州連接十洞控西南夷戎之地為辰州牆壁障䕶明一綂志依山為郡乃四通八達之地廣輿記東抵荆湘西通巴蜀南近辰陽北距歸峽
  永順縣附郭
  龍山縣圖説僻處邊隅萬山旋繞
  保靖縣廣輿記四山環抱澗水中流
  桑植縣圖説南近慈陽北連容美
  直𨽻澧州
  唐戎昱澧州新城頌倚連岡以起伏面長江以演漾宋澧州郡守題名記左界洞庭右接巫峽沅湘衡嶽接其前漢沔荆峴帶其後圖經彭阜聳其西蕭山列其東蘭江前陳仙洲外蔽所謂神仙窟宅也州志肘腋蠻洞交通滇黔地形阸塞為四衝要域
  安鄉縣歐陽蒸德政碑常澧下衝當洞庭要害石門縣舊志地介蠻獠壤狹而偪
  慈利縣李盤縣治記山有騎龍道人之崒嵂川有漊江澧水之浩瀚
  安福縣永定衛志永保之後户辰沅之要衝
  直𨽻郴州
  唐韓愈集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高山益峻水清而益駛其最高而横絶南北者嶺郴之為州在嶺之上測其高下得三之二焉陳純夫學記北瞻衡嶽之秀南直五嶺之衝練亨甫靈壽山記郴環山而為州在海㠐之北衡湘之南函史山竒變水清㵼為五嶺之衝
  永興縣陳邦器圖説永興為水陸衝要
  宜章縣鄺埜縣令題名記荆楚南裔境接百粤興寜縣舊志三瀧水激四面山横
  桂陽縣曾鑑修城記南距粤東北控江右界乎羣山之間
  桂東縣王敬賔學記桂東環邑皆山
  直𨽻靖州
  宋史西南諸蠻傳為重湖二廣保障實南服之要區宋蘇轍處置渠陽奏劄山谿重複道路險絶魏了翁觀亭記南距廣西東障湖南北抵辰沅西極夜郎文獻通考夷播叙三州之境明一綂志漢牂牁武溪之間乃荆楚西南百蠻襟喉之地山川險阻為辰沅寶武之藩籬
  㑹同縣舊志東亘湖南西連雲貴金龍按其脊洪江衍其瀦
  通道縣縣志黔粤邊隅渠陽右臂
  綏寜縣元陳敬改路記綏寜在西南萬山間層巒疉巘道路阻深



  湖廣通志巻六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七
  山川志
  記稱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楚之衡山長江各居其一其山川靈秀甲於天下者又不止酈道元柳宗元之所紀也我
  國家徳洽懷柔禮加殷祀百神咸秩瑞應駢臻南征而洞庭之鯨波頓息勦鄖而篸嶺之金鳳齊鳴此豈人力所能致哉仰惟
  聖徳懋勤
  皇圖孔固
  上天之眷佑至深嶽瀆之感通有自也
  武昌府
  江夏縣
  髙觀山城内東南黄鵠山左東有鳳凰窩西有烏龍池有清風明月二井為邑之望
  臙脂山山脊皆石色赤如脂
  崇府山俱城内東南
  梅亭山髙觀山南三里中和門子城下山頂有明太祖分封御製碑文
  蕭山城南晉蕭丹隱居處南城借以為塹下有蕭山磯石壁巉巖猶有古舟師篙跡
  黄鵠山城内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黄鶴昔仙人子安騎黄鶴憩此志云黄鵠山蛇行而西吸於江其首嶐然黄鶴樓枕焉下有黄鵠磯石照亭在樓之西臨崖有石如鏡西日照之炯然發光
  鳳凰山城北貢院坐山郡國志呉黄龍初鳳凰見因名唐岑參詩路指鳳凰山外雲即此
  洪山縣東十里一曰東山山下有寳通寺邑之巨觀山石曰堆雲曰翠屏曰獅子峯古有洪山賦鐫山石榛莽間明楊士竒有記
  烽火山縣東四十里梁將侯瑱逼江夏伐齊屯兵於山舉烽火相應因名
  豐禾山縣東六十里土人報賽處
  九峯山環抱如城郭列峯九松柏蒼蔚最爲幽勝九峯曰獅子曰缽盂曰寳蓋曰沙碧曰石門曰陽邏曰馬驛曰竹管曰黄檗獅子峯下有髙僧無念塔靈泉山上有泉旱禱頗應下爲楚昭王及諸王墓峽山其山重疊因名俱縣東六十里
  嵋梁山縣南五十里臨湯孫湖
  八分山縣南五十里有水分流如八字旁有八分湖建康錄武昌有山無林政可圖始不可居終山分八字數不及九即此有石洞名白雲洞逶迤半里始透天光相傳舊有龍短尾唐貞觀時禱雨輙應歴封嘉澤侯顯應侯靈惠侯元時郡守李貞以旱歩禱祠前見蟹浮出潭中黒雲陡起雷雨大作為建八分山泉新亭今土人以龍隱見占年
  大觀山縣南五十里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其土赤色如金又名金華山
  錦繡山縣南七十里山多桃李每春時爛如錦繡大覺山縣南八十里又名鴿子山邑諸山之祖係省城来脉
  夜泊山縣西南四十里元守將陳額森屯兵於此通紀爲夜婆山
  驚磯山縣西南七十里俯臨大江下有石磯波濤迅激商旅驚駭故名
  青山縣北三十里尾亘長湖首枕大江山下有磯宋季僑置黄陂縣治於此
  紫荆山縣東北三里明太祖曽駐師於此勒石山頂禁營葬樵採西北石壁有呂仙跡
  石子岡去紫荆山一里相傳古縣治建此
  呂公洞黄鵠磯上初無洞穴但石跡隱然如門叩之有聲陸游南樓記與章冠之游仙洞石壁數尺皆直裂無洞穴之狀舊傳有仙人隱其中今鄂人謂之呂公洞
  費禕洞黄鵠山後舊經費文禕昇仙處李宗孟詩空遺費仙跡不見庾公遊草木有新色江山餘故愁大江自嘉魚入境㑹沔漢二水至白湖入武昌縣經大冶興國境凡六百餘里
  東湖縣東四里滋陽橋北
  墩子湖一名南湖在髙觀山之陽内有墩隨水消長夏以荷勝可資遊賞明賀文忠殉節處
  明月湖縣南三里文昌門内火星堂前有橋曰明月橋
  賽湖縣東三里
  梁子湖縣東八十里通興國大冶武昌凡岔九十有九湖中山五十有竒稱最者曰梁子山三山洞山月山南練山黄陂山水深魚美林巒隱蔚為一郡之勝湯孫湖縣東南十五里
  郭鄭湖縣東南四十里
  南湖望山門外
  魯湖縣南八十里
  斧頭湖縣南百二十里
  白楊湖縣北十里一曰北湖口北通大江
  余家湖縣東北五里
  塗水縣南九十里在塗口一名金口晉汝南郡建此至今商賈輻輳人烟鱗集稱上游重鎭
  黄鵠磯黄鵠山麓一名汝南磯荆州圖經夏口城西南因磯爲墉枕江流而峙激浪噴震舟人恒危之昔侯景沉鮑泉於此前有弱水一規毎風濤恬息時試以木屑羽毛無不沉者水經注黄鵠磯在鸚鵡洲之下尾
  張公洲縣南二十五里晉隱士張公灌園處
  金沙洲縣西南明時百貨雲集商賈輳泊今移漢口鸚鵡洲城西大江中黄祖殺禰衡處嘗作鸚鵡賦故遇害之地得名上有禰處士墓按陸游入蜀記洲上有茂林神祠逺望如小山則宋時洲形頗髙後雖淪没毎秋冬水落猶有洲形今不可復識矣
  新沙洲與鸚鵡洲對明永樂十年楚府立水母祠以鎭之
  夏口荆江中正對沔口左傳呉伐楚楚沈尹戍奔命於夏汭杜注漢水入口今夏口也晉志武昌沙羡縣有夏口對沔口水經注對黄鵠岸入沔津一名夏首東漢謂之夏口戍本在江北孫權以對岸為夏口而江北之名始晦又云魯口即夏口正對魯山
  蕎麥灣城南五里每江漲成淵里人以為患謀棄地徙居他所故大司馬熊廷弼爲建子隄䕶之時蕎麥正盛因以名灣
  鳳凰池縣東舊名義方
  南浦縣南三里離騷送美人兮南浦即此
  天鵝池武當宮内
  放生池城内宋淳熈間郡守王齊疏請立
  卓刀泉縣東十五里世傳關忠義行軍卓刀得泉明楚昭王蒐而飲之味甚甘冽爲甃石覆以亭亭前有拜將䑓
  飛錫泉在八分山貞觀時頭陀師卓錫成泉因建道塲久旱不涸
  鹿跑泉縣南五十里大觀山上禱雨有應
  蘆花泉在鸚鵡鄉東湖驛左
  桃花泉在縣南七十里石灰山口
  銅盤井縣東昔有銅盤蓋底日汲不竭
  蜘蛛井鐡佛寺内唐時有紅白二蜘蛛化妖婦媚人故鑄鐡佛鎭之
  沒福井布政司左明正徳間左布政周李鳳濬劉績有記
  義井長街右
  明井鍋葢營明諸生明睿闔門殉節處
  浪花井洪山小塔寺下名曰無影塔水嘗沸湧如浪其脉通江
  八分井縣東南四十里
  武昌縣
  虎頭山縣東三里舊名鳳闕呉黄龍元年鳳集於此仙堂山縣東十五里相傳有仙人修煉於此彩雲繚繞白畫飛昇遺有堂基山頂有菴
  蓮花山縣南五里山若蓮花浮水故名
  銅榮山縣南一百二十里
  三角山巍然數峯秀出天表
  白雲山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武昌山在縣南搜神後記晉時宣城秦精入山採茗遇一毛人長丈餘引至山曲示以叢茗臨别探懷中橘遺之精怖負茗而歸括地志山以縣名武昌其一也
  虬山山隂有龍穴續搜神記居民每見神虬飛翔出入旱禱即雨後人築塘其下名曰虬塘
  靈溪山在縣南百五十里髙四十丈周五十里南有靈溪觀今廢止有靈溪寺
  清溪山縣南百九十里髙八十丈周四十里涌溪源石門山廣輿記山石對峙如門唐武昌令馬珦與元結同遊石刻尚存宋郭祥正有詩
  西山在縣西三里宋蘓轍九曲亭記山有精舍西曰西山是也蘇軾居黄州與武昌令鄧璧㑹此玉堂話舊詩憶從樊口載春酒歩上西山尋野梅
  樊山縣西五里舊名袁山一名樊岡一名夀昌山産銀銅鐡紫石髙九十丈周二十里水經注孫權治袁山即此下有寒溪中有蟠龍石蘓軾詩武昌樊口幽絶處東坡先生留五年春風摇江天漠漠暮雲捲雨山娟娟
  郎亭山樊山西路出退谷下有窊樽石唐元結修以盛酒
  萬松嶺即九曲嶺在樊山臨江萬松夾路因名上有九曲亭蘇軾兄弟遊息之處建炎後邑人伐爲棟宇遂荒
  礦嶺縣南百四十里
  南岡南湖側晉書王敦病使郭璞筮璞曰夀不乆敦怒曰卿夀幾何曰命在今日敦遂收璞璞曰吾必死雙栢下果然即此地
  挂榜巖縣南百三十里宋永國公孟宗政墓前面山白石峻削如挂榜然
  龍蟠石縣東北一里江中太平御覽世傳龍蟠於此五丈湖縣東舊名南湖晉太康地記武昌南湖通江夏冬則水涸靡所産植陶太尉侃立塘以遏水常自不竭取瑯琊郡隔湖菱魚以著湖菱甚甘美所産鲋魚長三尺
  車湖縣東二十里晉車應所居宋王文輔亦居此蘇軾寓黄時嘗與往來欲買宅老焉㑹量移不果西窪湖縣東五十里
  杯湖樊山郎亭下唐令孟仕元居此
  浮石湖縣南百二十里湖内有石周二十歩水漲不沒
  馬飲漿湖縣西南百里
  烏翎湖縣西南百五十里
  磧磯湖縣西五十里
  蚲舟湖縣西九十里
  炭門湖縣西七十里
  五磯縣東庾仲雍江水記作五圻水經注江水東得五丈口又東得沙浦經五磯
  安樂磯縣東三十里孫權使子登出師次於安樂全琮諌止之即此
  黄子磯縣西三江口下世傳黄巢置砦於此亦險要地
  白鹿磯神人山下
  敗船磯又名敗舶灣樊山下江表傳孫權新製大船名爲長安汎之釣臺下泝流而行時風甚猛谷利云當取樊口權曰當取邏洲利拔劍白柁工曰不取樊口者斬工即轉柁入樊口甫至岸而敗故名
  楊葉洲縣東即白田洲陳初周將獨孤盛領水軍趣巴湘太尉侯瑱自尋陽禦之破盛於此
  蘆洲縣西三十里亦名邏洲輿地志伍子胥去楚出關於江上見漁父求渡漁父歌曰日昭昭兮寖巳馳與子期兮蘆之漪子胥既渡解劍與之曰此値千金其勿露漁父知其意遂覆舟死
  崢嶸洲縣西北江中一曰新生洲晉劉毅破桓𤣥處半屬黄州
  囘洑大囘在樊口小囘在釣臺唐元結有歌
  樊口縣西北五里蘇軾謫黄州嘗遊於此時有潘生者善釀酒軾每至輙飲其家
  五丈口洋瀾湖水出此吳太子孫登葬於其原寒溪武昌記樊山東有小溪夏時懷袖恆有寒氣故謂之寒溪唐元結嘗居此上有寺乃陶侃讀書處䑓基尚存宋張舜民詩傳與寒溪莫惆悵漫郎今巳借舟遊吳處厚亦有詩
  散花灘縣西北寒溪之側呉王以赤壁戰勝散花犒軍處按歐陽修集古錄散花灘疑當時苑囿之别名牧馬港縣東十里孫權牧馬處其上即呉王故城長港江套縣西五里
  水門港縣西六十里
  洗劍池西山松風閣下世傳呉王淬劍於此有石刻洗劍池三字岸有井甘冽異常
  聰明池即今泮池元至正五年
  清思池城東鳳凰䑓下多蓮
  陷池縣東南百二十里小石嶺旁土崖陡絶故傳何氏宅嘗得龍卵徑七寸與他物同藏噐中物隨充滿置之金榖亦然後因誤置鹽中龍化而宅陷先有犬銜麻穗而戲何女逐之其處亦陷淪爲井禱雨多應寒泉呉王讀書䑓下世傳呉王井
  滴滴泉西山之陽東晉時書此三字於崖上四時泉滴不絶
  白巖泉縣南百六十里泉石清秀幽致竒絶有馬祖道塲
  醴泉井縣堂左令贒則泉出𢎞治五年知縣聶贒来任醴泉復出遂淘滌置欄建亭
  夀井縣治盆家橋南宋嘉定時縣尉鄒應博置四眼鐡盤一鐡蓮子形欄四語人曰後當有登髙位獲巍科享上夀者
  金牛井縣南金牛鎭
  嘉魚縣
  仙師山縣東五里
  白面山山皆白石本名白雲山雨澤大降則雲氣預生
  横山在縣南十里山平如案
  梅山山多梅樹故名下有洞
  青林山在縣南五十里
  秦鐘山縣南潛確𩔖書世傳秦時於此鑄鐘其下爲太平湖
  穿石山縣西南十里
  虎帽山縣西南三十里林木葱蔚近逺望之儼若帽然
  龜湖山縣西南四十里
  九壠山龜湖之東九壠廻合
  大崖山九域志山髙萬仞古洞深窈上有牛眼泉兎兒泉號南嘉第一峯
  赤壁山縣西南八十里大江濵西界烏林有諸葛拜風䑓古蹟沔陽州圖經漢建安十三年周瑜破曹操於此上有赤壁二字並名人詩賦刻石現存
  柘山縣西南百里
  金澥山 左徑山俱縣西南
  魚嶽山縣西一里水經注在大江中楊子洲南今距江二里許蓋水勢決彼塡此而然也山皆石獨西一面峭壁髙聳崖洞竒險以其臨江又名江島山官山縣西八十里
  礶磯山縣西北半里上有五嶽廟今廢為社稷壇舊臨江因水衝磯石故名今名鳳凰山
  龍潭山縣治北山足有潭淵深不測世傳有龍潛焉宋淳熙間知縣姜偃建文廟於山陽其名始著仙跡山相傳葛仙飛昇處
  浮石山在縣北
  百疋山縣北五里山勢綿延東西二十里如百疋練其下臨江即練子口
  蜀山縣東北三十里漢昭烈㑹呉征曹操於此韓婆嶺縣東五十里
  禄嶺縣北三十里
  大琛嶺縣東北六十里
  大崖縣南三十里
  白鷺墩縣東
  紫石潭湖縣東二十五里
  黄顙湖 謝小船湖 連珠兒湖 破鼔湖 大小攝湖 茭湖 蘆洲湖 蚌蛤湖 陶陵湖 網湖謝婆湖 致思湖 明湖 赤城湖 古城湖
  岳公湖俱縣東
  太平湖縣南三十里方輿勝覽近歳中涸夜有光怪漁者誌其處而掘之得古鎛鐘秦少游爲弔鎛鐘文梅海湖其寛如海梅氏世業故名
  楊汊湖一水中分爲汊上有楊樹因名
  李婆湖夫亡婦守其業故名
  石山烏土湖土色黒在石山上游
  大小溷湖通大小湖而納諸水
  龜湖中有石如龜
  江池湖在江島山近江
  小蘆湖 蜜泉湖水甘故名俱縣南
  大小左湖縣北
  西保湖西保里合蒲圻江夏咸寧之民皆有漁業産菱芡歲歉人採以為食
  <span id="大湖勢濶如大竹">[[#大湖勢濶如大竹|大湖勢濶如大竹]]
  深湖 五重湖 劉婆湖 金網湖 黎園方家湖梅李湖 李成湖 陽港湖 南寧湖 陂口湖彭湖 蔡家湖 老湖 張家湖 雁湖俱在縣東北
  黄岡蒲潭湖縣西
  蒼湖 黄家湖 鯉魚湖 沙地湖 黄岡湖 燒錢湖 楊湖 舒濟湖 金澥湖 石頭口俱縣西南八十里
  陸口縣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陸溪口三國時呉以此為控制要地舊志魯肅自江陵下屯陸口肅卒呂䝉代之後呂岱又領潘璋士卒屯於此水經注陸水經呂䝉城西又經蒲磯山北入大江謂之刀環口又謂之蒲磯口長港縣西南
  落星池文廟内池中一石傳為落星
  蒲圻縣
  金疊山縣冶
  疊秀山縣治半里
  豐財山縣東二里
  靈應山縣東三里
  㸃筆山縣東七里
  梘木山 幽蘭山有趺仙石上有掌痕俱縣東二十里
  黄葛山縣東三十五里
  石尖山縣東四十里有玉樞觀
  石馬山縣南十五里
  白石山縣南二十五里下有白石廟祀唐三顔公側有白石泉汲之輙雨
  雲䑓山 金紫山俱縣南三十里
  吳城山縣南四十里孫權城其下
  鳳凰䑓縣西三里三峯秀出山半有泉有池有洞下有鳳凰寺
  五洪山縣西十里五水合流有温泉曰湯塘有寒泉曰泠塘
  仙芝山 蒲首山俱縣西四十里為蒲圻首山明祭酒魏觀讀書處
  瑞雲山縣西四十五里
  小梅山縣西北五里
  龍翔山縣北二里屏障河岸有窪樽石方平五六尺許中一孔如罋可注酒上刻熙寧癸丑上巳等字茗山縣北十里産茶
  黄表山 竹山洞中有石傘石罋在山麓俱縣北三十里
  神山 芙蓉山峯巒秀麗如花俱縣北四十里鳳隱山縣東北二十五里
  龍蟠山縣東北四十里
  石筆山縣東北六十里
  <span id="長嶺縣西十五里">[[#長嶺縣西十五里|長嶺縣西十五里]]
  梅隱岡 金䑓岡 雲盤岡
  荆泉洞縣南十二里中有石田溝塍悉具居民視其燥濕以占凶穰自洞門深入别有門甚狹好事者裹糧而進出則在崇陽縣葛藤坪相距百餘里洞内有六泉左曰荆泉名最著合流數里入於鐘潭
  迓鼓洞豐財山下
  行將洞縣北七里行將山
  蒲圻湖即西梁湖以湖多蒲故吳置蒲圻縣
  梅湖縣西南四十里
  盤石湖縣西三十里
  大羅湖縣西四十里
  龍坑湖 活湖 馬蹄湖 滄湖俱縣西五十里柳山湖縣西六十里
  正湖縣西七十里
  錦湖縣北七里
  蒲圻河 新店河俱縣西四十里
  石牛灘二四都
  筒車灘十五都
  荆港縣南十里
  車埠港 泉港俱縣西十五里
  龜坑港縣北八十里通大江
  赤馬港縣東北一里
  龍翔潭 平落潭大羅湖口
  鏡潭上三都
  馬蹄潭縣東四十里
  白公潭縣西北二十五里
  洗馬池荆港
  湯泉縣南冬夏常沸
  神山泉神山下湖中
  咸寧縣
  相山縣治東南數百歩宋參知政事馮京讀書其上舊有相山書院今廢
  東髙山縣東里許與相山並峙
  龜山縣東四里其形如龜
  浮山縣東八里一名湖山卓立塘中若浮上有太子祠其神無攷歲旱禱雨輙應
  輞山突起平陽圓聳如車輞一石宛若神駿上有祠相傳元兵入境王華父子三人率鄉兵禦河界獲勝一方得全土人徳之因祠其上並名橋為賀勝石門山石門天成行人往來其間俱縣東四十里香罏山縣東四十五里其隂有泉港寺
  牛鼻山縣東八十里有潭四面青蘿綠竹
  金鷄山縣東南五十里髙數十丈峯頂有巨石上有穴如碗可受二升四時清泉不涸飲之輙愈疾取水若盡頃復如故鄉人建廟今爲寺
  白望山縣東南六十里屹然獨立望極江夏白湖故名
  鐘䑓山縣東南百里寰宇記上有桃花洞李邕讀書其中石室石臺尚存
  金燈山縣南一里晉善暉禪師住錫夜有光如燈至曉乃散山之陽爲金山寺後遷城内名資福寺遂以遺址為山川壇古松兩株尚存
  鷄子山縣南十里相傳有玉雞飲啄林磵一名玉雞林
  潛山縣南二十里形如展旗上有壇舊傳葛洪煉丹處宋馮京築室山間讀書有潛山碑
  五輪山上有腴田可種
  銅鼓尖山雄峙峭立紅巾之亂土人避其上賊不能窺下有張口泉
  禪䑓山其形峭直上至三里許有地平坦僧寺在焉傍有天泉四時不竭泉中有蒲草人動草則水縮僧以香茶滲之水復出俱縣南三十里
  鳳凰山縣西三里以形似名
  斧頭山縣北二十里
  長嶺縣東二十五里發源官埠
  實竹嶺縣東四十里
  蓮荷嶺縣西南五十里崇陽分界
  仙人墩縣西北三都
  石龜洞黄茅山下洞門甚狹既入輙寛平有石盆石牀又有石如龍首水自中吐入石盆禱雨輙應今名石燕湖
  白崖洞十二都深窅莫測旱禱有應
  九龍洞縣南三十五里舊名寓仙懸嵒峭壁既入洞門甚髙廣有龍王祠乆廢洞旁有門門内深黒髙低莫辨東循而行二里許上有白石若幕滴乳凝成龍蛇狀水涔涔出其口下有石盆盛之寒氣襲人雖六月如冬正徳間都御史呉廷舉賑濟湖南駐節在縣因旱率官民詣洞爲文以告大雨如注仍命鑿石為龍像祠之於此更今名
  官墠湖縣東八里
  紫潭湖縣北十里一名咸寧湖
  黄塘湖縣東北三十里接江夏界
  西河 官埠港俱縣東十里
  赤土港縣東北十里
  金蓮池學宮前
  石燕泉縣東四十里
  蘆花泉在白望山下昔有白衣男子告邑人祈雨者以縣之髙槎泉可致仍指叢蘆為識即此
  沸泉縣南十五里
  廖家泉縣南四十里一名張口泉
  飛沙洞泉縣西南四十里洞口有仰山廟龍王廟鄉人旱禱輙應
  沉泉縣西五十里源出蒲圻境入縣界數里下注大石竇中聲如萬鼔遂伏流不見
  金雞井縣東南金雞山
  黄荆巷井縣右百歩
  利民井驛前
  崇陽縣
  金城山縣東十五里宋黄庭堅讀書處名太史書院至今祠之
  鏡面山縣東四十里
  靈女山接通山境山頭有古城號女城不知所自雨山一名乳山其泉如乳祈雨輙應五峯筍立綿亘無際俱縣東四十五里
  銅鐘山縣南二十里相傳山頂寺鐘隨龍水流至江僧取至鐡佛寺欵識大厯年鑄下有深潭善沒者云潭有銅鐺人從鐺耳出入
  金櫃山縣南三十五里山有石洞髙數十丈
  拏牙山縣南四十里一名楂枒
  黄龍山縣南九十里産竹木
  白崖山縣西南四十里上有五龍靈應行宮天然石竈引水入釜
  龍泉山周二百里上有洞遊者持炬而入行數十歩坦平如室可容千百衆有石渠流泉清冽號曰魯溪巖産茶甚甘美
  茱萸山唐存制禪師建金界寺以山多蛇虺種茱萸辟之故名俱縣西南四十里
  巖頭山縣西五十里廣輿記周百餘里北抵臨湘境有二崖一曰羅漢崖極幽邃中有石䑓可坐臥一曰寳陀崖上圓下平如菴廬其外軒豁如大厦唐有禪師居此
  䑓山縣西七十里山頂有卓錫龍霖二泉歲旱禱之投楮於泉沉則雨
  破岡山縣西北五里宋令張詠鑿山引水溉田至今賴之
  灌溪山縣西北十五里唐釋智閑道塲有漚麻池劈箭橋
  黄角山縣西北二十里
  白泉山縣西北三十里張詠引水爲陂處
  方山縣西北四十里跨蒲圻臨湘界頂有泉流若瀑布旱雩輙應
  金山縣西北五十里
  大集山縣北五里自通城龍窟山發脉歴方山大石嶺而來至此諸山叢聚故名
  壺頭山形如罌壺山有溪水名桃花洞
  葛仙山山有葛洪丹竈石隙出泉雩多應俱縣北二十五里
  東泉山縣東北四十里有泉流入蒲圻溉田甚廣有龍崖龍洞
  連河嶺縣東八十里
  棠嶺縣南七里
  桃源嶺縣西四十里
  泉湖大丘嶺縣西七十里
  龍頭巖縣東二十里有流泉石激之聲聞百歩上有亭
  仙師巖縣東三十里石屋邃厰東西洞户嵌岩深窅有石牀旱禱於此
  龍窟巖縣東四十里壁立如列屏上有洞梯棧而下青山巖縣南二十三里下有龍潭潭上有石壁石門石屋巖縣西南三十里
  魯溪巖縣西南四十里巖間有詩漫漶剝落止存二句云飯和䑕耳蒸來軟羮雜羊蹄味帶酸紹興中李孝亷避宼於此作也
  許仙巖縣西北二十里相傳許遜逐蛟過此有挿劍池石上有許仙巖三大字天門道院在其上
  羅漢巖縣西北四十里
  田東洞縣東三十里
  白羊洞縣東四十里
  虎巖洞縣西十里
  龍潭洞縣西八十里
  戴家湖縣西八里
  肥田湖 長湖俱縣西二十五里
  髙梘河縣南五十里
  太原河縣南七十里
  白泉河 龍坊河俱縣西三十里
  城下河縣西五十里
  鐡束河縣西八十里
  荻洲河縣西北十五里
  許仙巖河縣西北二十里
  柘亭河縣北二十里
  雋水源出通城本漢下雋地故名
  墖前灘縣西百歩
  六石灘距縣四十里
  白馬灘縣西八十里
  小港縣東五里
  白石港縣東十五里
  新安港縣東二十里
  鯉港縣東三十里
  深渡港縣東三十五里
  東港 黄沙港俱縣東南六十里
  呉城港縣西南十里
  梓木港縣西南三十五里
  崇陽港縣北三十里
  龍潭縣西三十五里
  石牛潭縣西北十十里
  白雲潭縣北十五里
  河田潭縣北二十五里
  芙蓉池西城内甘棠橋下
  白龍池縣西二里西禪寺前
  挿劍池縣西三十里許仙崖
  分水泉縣東四十里
  石屋泉縣東有石如屋
  白崖泉縣南三十里雩有應
  雞籠泉縣南四十里
  湯泉縣北十里方數丈水沸如湯
  柘亭泉縣北二十五里
  段馬泉浪口下二里
  南宮井縣前百歩
  揉藍井官塘橋西北
  葛洪井縣北二十里葛洪煉丹處
  通城縣
  錦山 寳葢山俱縣東五里
  茹山縣東十里一
  湯管山縣東二十五里
  昭靈山縣東四十里
  蜜巖山縣東南二十里蜂多釀蜜巖下嘉靖初山頂夜忽有光土人因祠普菴禪師
  大盤山縣東南四十里有盤旋之勢上有墖
  幕阜山縣東南五十里廣輿記周廻五百餘里水四出東南入湘西入洞庭北入雋呉太史慈為建昌都尉拒劉表從子盤於此置營幕因名
  九峯山縣南一里山有九峯縣之來脉也
  南山當縣門
  錫山縣南三里舊云産錫今無下有靈泉歲旱禱之輙應
  華山縣南十里
  夀隆山縣南十三里
  黄鶴山縣南二十里頂列三大峯舊傳葛仙翁跨黄鶴憩此
  相師山縣南三十里舊傳黄石公隱此後為漢相張良之師故名
  梧桐山縣西南十五里山多梧桐
  遥廣山縣西十里
  鼓鳴山縣西十五里産青礞石
  虎巖山縣西三十里
  白雲山縣西四十里
  大龍山縣西北二十里
  鐡束山縣北十里
  龍窖山縣北三十里有巨壑雲氣常聚
  斗牛山縣東北二十里上舊有古寺
  雲蓋山時有雲氣如蓋
  萬峯山縣東北二十五里
  走馬嶺縣東南二十五里昔廖忠走馬於此
  九嶺縣南二十五里
  大岐嶺縣北三十五里
  石門洞縣東四十里
  蘘荷洞縣東五十里
  桃源洞縣東南十里四時流水潺潺又春月桃花灼灼故名
  雲溪洞縣東南三十五里
  錫山洞縣南十里
  龍潭洞縣南十五里
  東源洞縣西二十里
  陸水即雋水自巴陵歴通崇經蒲滙呉口呉呂岱嘗屯兵於此出一統志
  秀水縣南五十歩源自龍潭流經朝宗橋過縣西北與雋水合
  龍灣口縣東北十五里
  老龍潭縣南三十五里龍潛其中每旱禱輙應百丈潭縣西南三十五里每隂雨潭有聲如鐘鳴歲旱可禱
  石壁潭縣北七里
  義井縣東二十五里晉呉述道七世同居共飲此水故名
  甘泉井甘泉坊下
  興國州
  大坡山潛確𩔖書旁有石樓拔出霄漢里人於此造茶名曰坡山鳳髓蘇軾謫黄州過此有埽壁歌刻於石
  雞籠山世傳伍子胥屯兵處俱州東五十里
  鍾城山州東南十里相傳晉鍾離嘉飛昇之處黄嶺山州東南三十七里
  印山湋湖之中形如印浮水面圓正清碧武昌圖經陽新縣月山髙二十丈有石髣髴如印云
  靈仙山俱州南十里上有靈仙觀宋光宗書額渫泉山州南十三里
  顔子山州南三十里竦立文廟前宋道士雷時中居之山有三峯相連狀如筆架景甚清雅
  桃花尖山州南五十里上有泉水甚甘潔里人以造茶味勝他方名其茶曰桃花絶品
  鍾山州南八十里上有墨池世傳鍾繇洗筆池水盡黒宋韓克佐有詩
  闔閭山州南九十里郡縣志世傳伍子胥屯兵處有闔閭城
  天柱山 雪巖山 赤溪山俱州南百里
  太平山州南百九十里與九宫山相連宋道士章自然仙蜕於此山景二十有二侍講揭萬石毎景賦一絶句
  白巖山州西南二十五里有白巖洞
  烏巖山州西南百二十里
  菁山州西南百八十里山有蕪菁武昌記昔有婦人其夫出征至此望之死化為石雙履之跡猶存黄土山州西南二百里南抵武寧東連九江西與通山接境
  龍蟠山文廟後蜿蜒起伏至州而止一為州治後山一爲州學後山勢若盤龍三面皆水
  白閬山州西四十里
  百福山州西五十里又名石榴山四面險絶元末人多避亂於此
  小箕山州西七十里
  大箕山州西八十里
  石鼓山州西八十五里山有石鼓鳴則雨
  龍角山州西九十里上有七峯兩峯相對初名龍耳後改龍角
  大墓山州西百一十里廣輿記世傳唐李靖母墓在其上有讀禮堂及墨池上有三十六峯峯下靈泉禱雨輙應
  天尊山州西北二十里山至髙周四十餘里
  大銀山州北十五里
  犀牛山州北二十里上有石䑓平如掌稱仙姑䑓傳有仙姑經此而化犀牛遺跡道側猶存
  大丫山 小丫山俱州北五十里
  赤馬山州北六十里崖石皆赤狀如馬
  五龍山州北八十里隋地理志永興有山名五龍謂其狀也
  三角山州北九十里天欲雨山有聲如吹角然馬鞍巖州南二十七里
  柳峯巖州南三十里元末黃普祿率衆避兵處太平巖州南元末楊普雄據此以拒敵
  得勝巖州南三十里
  風火巖州南百二十里
  鳳棲巖州西百里地名新陽門髙四丈濶二丈五尺内有石寳葢石龍石鼔石鐘雪山白石如雪
  鳳山洞州東百八十里
  荆橋洞 石屋洞俱州南五十里
  南巖洞州西百六十里
  甔甀洞北郭外蓮花池上壘石爲之邑人呉國倫著書處
  歐家湖 石灰湖 海口湖俱州東
  明湖州東三十里
  網湖州東四十里
  濁子湖州東南十里
  西湖州東南十五里
  戎湖州東南三十里
  舒婆湖州東南十五里
  富池湖州南
  肘湖州西南十五里
  門枋湖州西南二十里
  常湖 東灣湖 西灣湖俱州東十里
  長河洙湖州西十餘里
  湋源湖州西北七十里
  富水湖 渾湖以色渾得名
  茅田湖州西南八十里
  山溪河州西八十里
  妙子洲州東三十里
  龍港州西南七十里
  慈口港州西百里
  雞口港州西北三十五里
  墨池州南鍾山上鍾繇洗筆處
  玉泉蘇軾有記
  富池源出故永興縣至富池口入江州故多水然皆滙於長河而洩於富池
  雙泉州東南六十里
  西湖泉州南三十里有宋封惠澤龍王祠雩應龍泉州西六十里
  石潭泉側有宋封金谷龍王廟
  玉山泉雩應州西八十里
  三潮泉州西北四十里
  逆龍泉州西北八十里
  西潭泉州北六十里
  大冶縣
  章山縣東二十五里宋元嘉十三年武昌縣章山出神鼎江州刺史南譙王義宣以獻
  吉祥山縣東四十里齊永明僧道凝有記獨異記隋文帝建吉祥寺居武昌下三十里疑即此山
  瑶山磁湖上垂石懸江昔蘇轍阻風於此有寄兄子瞻詩
  磁湖山俱縣南五十里
  西塞山一名道士洑髙一百六十丈周三十七里土俗編呉楚舊境也括地志孫䇿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劉裕攻桓𤣥唐曹王臯復淮西皆於此江夏風俗記延連江側東望偏髙謂之西塞山對黄石九磯兩山之間如關塞也圖經峻崿横江危峯對岸長江所以東注髙浪為之飛翻唐張志和漁父詞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又宋張耒詩巳逢娬媚散花峽不怕危亡道士磯
  囘山俱縣東九十里元結讀書處
  鹿角山縣南七里
  天䑓山縣西南三十里羣峯涌疊勢若陣雲
  書堂山縣西南四十里
  果城山縣西南五十里四山圍裹如城
  慈雲山縣西一里
  靈峯山縣西二十里其峯尖峭四面望之如一一曰曼倩山
  鶴泊山 靈應山俱縣西三十里
  梅山縣西四十里三峯秀麗最多梅樹
  茗山縣西五十里有二峯是為大茗小茗絶巘挿天清泉澄澈最宜㵸茗
  沼山縣西北七十里中峯聳拔崖下有沼可鑑將軍嶺山縣北半里以宋謝千牛將軍宅廟得名牛馬隘山縣北二十里
  東方山邑主山也氣勢磅礴中多藥草實為武昌東界故曰東方俗傳東方朔隱處
  長樂山縣北三十里
  鐡山縣北四十里連起數十峯有石洞毎隂雨龍出入以洞口草偃仰為騐旱取洞中水禱輙應
  白雉山縣北六十里髙百餘丈周廻五十餘里峯巒絡繹其冣髙者曰芙蓉峯前為獅子嶺後為金雞石相傳曽有白雉之祥
  黃荆山縣東北四十里上産仙人韭
  神遊洞縣東三十里宋建炎中有夜聞吹笛者往視之見一道人危坐劃然長嘯凌空而去
  𤦺玗洞一名飛雲洞縣東九十里在西塞囘山上洞有三上出雲中出風下出水嵌巖面江幽窅幻怪絶頂異泉流注飛瀑百丈下三石巖竒怪尤絶唐元結避亂於此
  大泉洞縣西南三十里有二洞東西相對中有石出三十六區石砂如稻顆有臥仙石石鐘石鼓叩之則鳴西洞更隂慘寒氣逼人曽有樵者見龍鱗於洞口妙子洞縣西三十里俗云東方朔之子隱處
  磁湖縣東四十里
  河涇凌家灣湖 華家湖俱縣東北
  金湖縣東三十里
  新生洲縣東三十里
  散花洲西塞山前相傳周瑜既破曹操呉王駐此釀酒散花以勞軍士
  牯牛洲縣東九十里湋源口江上俗傳妖蛟化牛至此登岸
  金水潭縣東五里
  龍王潭縣西南四十里
  虎塘池縣東九十里相傳虎碾成池
  放生池縣西半里
  白蓮池東方山下僧智印所鑿以種白蓮畜文魚今乆涸
  異泉在囘山上滑滑涌出不知所自内有古鐡牌旱禱者深入求之得風牌則風得雨牌則雨
  大泉小泉縣南十里二泉相連可雩
  天䑓山泉天䑓山下
  龍窟洞泉縣西南三十里四時不竭可灌田三頃百丈巖泉縣南五十里可灌田五十餘畆
  北泉縣西三十里
  核桃泉茗山
  蓮花泉井縣西南五十里
  東方井東方山深丈餘不溢不涸
  五泉井縣北六十里
  普濟井普濟寺
  隆濟石井啟石里雩應
  通山縣
  石航山縣東二里許山勢自下流綿亘數十里而上壁立水口
  沉水山縣東三十里上有大龍潭號仰天湖張道清始修於此後住九宫又四里有仙人巖懸石若鐘鼓扣之有聲舊志唐李靖騎龍行雨曽入此巖中石壓山縣東五十里
  石梯山縣南五里
  大城山髙峻環結上有四石門若城郭然中平衍寛廣數十畆有張平子宅遺址
  張公山俱縣南六十里
  九宫山縣南九十里昔晉安王兄弟九人居此造九宫殿一云伏虎禪師道塲其山自下而上髙峯九層故名又云山應南嶽長沙九江廬山九十九峯之數又有九宫觀崇奉九眞以應九宫之名未知孰是宋張道清來住此山建欽天瑞慶宫於上宋謝枋得元虞集俱有詩
  翠屏山縣西南半里蒼翠如屏
  白鶴山縣西一里許與東石航對崔嵬秀異其形象鶴故云
  白羊山縣西三十里世傳東晉永昌中有三人乗白羊入此山故名至今每有白羊見於山上則雲雨興羅阜山縣北突出羣山之表
  朦朧山縣東南二十里適江西必由之路
  新開嶺縣北四里宣徳間鑿為適興國必由之路噴雪巖縣東南八十里
  㑹仙巖縣南二十五里岩内通明如屋可容遊宴懸石若鐘鼓扣之有聲
  觀音巖縣西南二十里宋紹興間居民萬俊見山上雲盤異常跡之得一洞窈然而入中有石磬石榻石盞石果石像侍郎朱廷立記
  大贒洞縣西南三十里介於泉䑓翠壁間
  石牛潭縣東三里有石如牛開其頤世傳南唐洪都廩米常耗占者云石牛所啖當在武昌之南因索得之鑿其頤米不復耗水滸懸崖怪石嶒崚若肺肝狀侍郎朱廷立鑴銅肝鐡膽四字於石上
  漢陽府
  漢陽縣
  鳳棲山府治後宋知軍劉辟疆記古有鳳凰集於此山之林故名
  文寺山縣西南三十里下臨沌水斜對龜山
  小軍山縣西南四十五里
  大潭山 煙樓山俱縣西南五十里
  尉武山世傳唐太宗遣尉遲恭與朱粲戰於此故名大軍山俱縣西南六十里水經江水東逕大軍山南注曰山東有山屯夏浦江水左迤江中有石浮出謂之節度石右則塗水注之舊志呉魏相持陳軍大小兩山之間故云故老相傳元時風雨之際聞金鼔聲山髙百餘丈與九眞龍霓大别頡頏稱巨觀焉千子山縣西南七十里
  百人山縣西南八十里下即大江水經江水北逕百人山南注昔周瑜與黄蓋詐魏武大軍所起處九眞山縣西南九十里昔有九仙女煉丹於此唐咸通間賜名仙潛山輿地紀勝即五藏山上有煉丹壇九眞廟又有九泉水甚清澈爲全郡祖山
  龍霓山兩山竝峙雲起則雨故名
  香罏山以形似名元世祖南征嘗駐此 俱縣西南九十里
  梅山縣西三里其山多梅今無
  女郎山縣西二十里
  湯家山在衆湖中山環水聚雲起則雨中有簸箕洞漢南山漢水之南三峯竝峙又名三山景
  摩旗山俱縣西二十里
  漢隂山縣西四十里以漢隂丈人得名又名馬鞍山臨嶂山縣西六十里今城頭山下臨漢水水經注沔水又東逕林嶂故城北晉建興二年太尉陶侃爲荆州鎭此舊志晉江夏郡沌陽安陸縣宋徳安府皆治此
  烏梅山縣西六十五里
  嵩陽山縣西百里
  土繭山縣西百二十里
  呉家山 空山 馬頭灘山 香城山俱縣西北三十里
  栢泉山 廣王山俱縣西北四十里
  玉笋山縣西北六十里輿地紀勝其山有白石參差如筍故名
  胡蓋山縣北二十里山形似蓋南臨漢水西帶大湖大别山縣東北半里禹貢嶓冡𨗳漾東流為漢内方至於大别蔡氏注云左傳呉與楚戰濟漢而陣自小别至於大别今漢陽軍漢陽縣北大别是也元和志魯山一名大别山在漢陽縣東北一百歩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水上有呉將魯肅神祠故一名魯山又名翼際水經江水又東逕魯山南注曰古翼際山也山上有呉太守陸渙所治城山南即沔口舊志呉置魯山縣梁武築漢口城以守魯山東昏侯云吾自圍魯山以攻沔皆相此
  頓家嶺縣西南二里地勢髙聳樹本陰森世傳有頓姓者家此
  分金嶺縣西百一十里
  烏林峯臨嶂山南
  梅巖鳳棲山南石壁上有梅巖二字
  桃花洞魯山前有桃花夫人廟即息夫人
  藏馬洞大别山陰一名關王洞相傳關忠義嘗憇此石上有馬槽
  洗馬洞呉王磯側相傳關忠義洗馬於此
  菖蒲洞九眞山下産菖蒲一寸九節
  梅子洞分金嶺下
  磨刀石大别山關帝廟前
  飛昇石九眞山下舊傳九仙女於此飛昇
  卓錫石嵩陽山卓錫泉側世傳駱禪師卓錫於此大江縣東南城外上接蜀川瀟湘洞庭諸水合流東南入本府界一百十里轉烟波灣四十里入黃州府界
  漢縣北五里禹貢嶓冡𨗳漾東流爲漢是也
  郎官湖縣治南與縣學泮池相竝今淤唐孚白有𪵬郎官湖詩竝序見藝文
  月湖大别山陰東以長隄限江西通洪水古有卻月城在沔口左湖或以此得名
  刀環湖縣西南三十里寰宇記湖形彎曲如刀環太子湖縣西十五里相傳梁昭明太子食采於此太白湖在九眞山南一名白湖周二百餘里舊傳太白遊泛於此春水漲與新灘馬飲蒲潭皆合冬涸始分
  沔水水經注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按明一綂志城西南三十里源出襄水南入大江與漢水合流三國志以前書傳多稱漢不言沔三國志以後多稱沔不言漢先儒皆疑漢沔為一然今二水源流不同惟書疏引應劭云沔水下尾與漢合乃入江爲得其實今據漢陽郡縣志城西南三十里止有沌水入江竝無所爲沔水入江疑漢沔止一水耳
  沌水沌音撰縣西南三十里漢水别出三汊滙太白湖至於沌口南入於江今名其地曰沌口晉郭舒畱沌口税湖澤以自結周文悉衆禦之史炤曰江夏安陸有沌水其地曰沌口水經注沌水上承陽縣之白湖東南流爲沌水逕陽縣南注於江謂之沌口有陽都尉焉按白湖即太白湖陽字上疑有缺文宜曰沔陽也逕陽縣南及陽都尉上疑應有沌字晉沌陽縣或在此
  灄水其水自黃陂入漢陽界與淪索二水合流南入大江舊有灄陽廢縣
  栢水俱縣北四十里栢泉寺前
  劉公洲縣南大江中宋延祐八年有沙洲涌出知軍事劉誼種荻其上令民採用民感之遂以名洲舊志洲自三里坡直抵南紀門蘆葦茂盛嘉靖後漸沒近水退屢見
  漢口在大别山陰即漢水與溳水合流入江處洗馬口縣東二里臨大江相傳關忠義洗馬處沔口縣西南三十里今名沌口劉澄之山水記沔口古滄浪水世傳屈原遇漁父處
  溳口縣西北百里溳水入漢處舊志其源出陪尾經徳安孝感至此名溳口晉陶侃爲杜曽所敗將奔溳口即此通典安陸縣有溳水亦名溳口唐人有詩曰暮雨不知溳口處是也水經注溳水又南分爲二水東通灄水西入於沔謂之溳口
  張王磯南紀門外上有張巡廟又曰祀張柬之未知孰是
  吳王磯縣東北一里一名禹功磯吳魏相持時皆以沔口爲重鎭吳守此以爲險要故名磯
  煙波灣縣東北三十里舊志云其水清澈晴則嵐煙起風則水波生旁有煙波里唐詩煙波江上使人愁永濟港縣南二十里南入大江
  直陽港縣西四十五里與沌水合流
  鳳凰池即府學泮池明嘉靖七年知府孔鳳甃砌放生池一在興國寺前一在寺東大别山下唐乾元初肅宗詔凢州縣臨江帶郭皆置放生池今兩地相對呼為蓮花池
  栢泉山川紀異栢泉寺有古井世傳大禹植栢於大别山其根盤曲至井底今栢根尚存
  卓錫泉縣西九十里唐僧駱禪師卓錫於此
  義井鳳山門内宋人鑿
  煉丹井九眞山下
  漢川縣
  史家山縣東十三里
  雙山縣東二十里
  高觀山縣東南三十里梅城鄉其山高聳可觀景物仙師山縣東南三十五里
  馬城山縣東南四十里
  小别山縣南十里寰輿記山形如甑諺名甑山左傳定公四年吳人伐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陣自小别至於大别即此江左之際亦爲兵區後周時縣治建此屬竟陵
  擔山縣南十五里
  陽臺山隋志甑山縣有陽臺山一名仙女山
  汉山縣南四十里唐武徳四年置汉川縣於此鳳凰山 石鏡山俱縣南四十里
  龍門山縣南六十里山麓一洞有龍潭禱雨汲水輙應
  姚公山縣西南二里
  内方山縣西五十里舊志云禹貢𨗳嶓冡至於荆山内方至於大别即此按漢志章山在竟陵東北即禹貢之内方蔡沉書註内方在竟陵縣東北荆州志又有内方山在州東内方之名不一而漢志與禹貢蔡氏註同宜從之
  石龍岡縣南五十里
  白潭岡縣北四十里
  龍耳岡縣北九十里
  裘羊岡縣東北三十五里
  蟠龍石縣南五十里狀如龍蟠
  女郎石縣西二里仙女山上
  漢自天門入境繞縣治東流入漢陽縣界
  横湖縣東五里
  許家湖縣東二十里
  叚庄湖縣南三十里
  白石湖縣南三十五里
  卻月湖縣南七十里
  大松湖縣北十八里
  野猪湖 汈汊湖 五湖俱縣西四十里
  清水湖縣西北六十里
  小松湖縣北二十里
  𤓰子湖縣北三十里
  安漢湖縣東北二十里
  赤河 舞龍河俱縣西北二十里
  包河縣西北五十里
  算河縣北三十里源出隨州經孝感縣出柘樹口與溳水合
  安河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隨州經孝感縣界合於溳臼水縣東北七十里源出縣西北界流入漢水左傳楚王奔隨將渉成臼即此水
  溳水水經溳水出蔡陽縣東南逕隋縣又南過江夏安陸西又東南入於夏
  麻埠港縣東南五里其源即漢水支流下復與漢水合
  鷄鳴汊縣西北二十里元末徐夀輝為亂威順王寛徹普化鎭武昌命其子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餘隻攻夀輝將倪文俊且載妃妾以行至此水淺船擱不得行文俊以火筏盡焚其船即此
  黃龍潭縣東二十里
  小里潭縣西南百里漢水所注
  養魚池縣東南二十里
  白龍泉高觀山下相傳有龍蜿蜓其下故名
  黄陂縣
  魯臺山縣東一里二程讀書處常登此山眺望東魯甘露山縣東十五里峯巒疊出林木蓊然相傳陳武帝時有甘露降
  太陽山縣東三十里峯高地囘日出照耀
  礦山縣西北八十里
  大悟山縣西北百二十里洪山祖師悟道處
  伏馬山縣北三十里
  木蘭山縣北七十里有木蘭將軍冢將軍垇黃石巖洞
  試刀山相傳漢關忠義試刀處
  柏葉山俱縣北八十里
  金鼔山縣北百里丹崖壁立秀拔雲表惟有禽鳥可棲
  嵳峩山縣北百二十里山勢秀麗有花崖洞
  響山山巔人躡之輙作響聲
  白龍山俱縣東北三十里
  大陂山縣東北三十三里下有大陂溉田百畝黄石崖洞木蘭山
  仙人洞礦山
  試劍石世傳老君試劍處
  鴨兒湖縣南十里
  武湖縣南二十五里相傳江夏太守黄祖習戰處宋謝晦走武湖即此
  石子湖縣南三十里
  洋漫湖縣西南五里
  後湖縣西南四十里
  舊鎭界河縣西六十里發源徳安府南出與藤子港合
  龍驤水縣南七十里相傳晉龍驤將軍王濬屯兵處魯臺潭魯臺山下
  圑潭縣西南五里
  鐡鎻潭縣西一里
  石門潭縣北三十里
  大城潭縣北八十里
  放生池縣城下連鐵鎻潭
  聰明池縣西南一里灄河南岸二程讀書堂處木蘭井縣西
  孝感縣
  鳳凰山一名乳鳳岡四面皆水晉永和四年鳳産九子於東岡方輿勝覽岡在孝感縣東南四十里今名鳳凰臺
  金牛山縣東四十里一名金璧山
  三山縣西北百四十里三峯鼎峙故名
  牛跡山縣北四十里山有石牛跡
  逰風山縣北五十里
  馬家山 陡山俱縣北六十里
  敖子山縣北七十里一名教子山旁有九子墩松林岡
  磨山縣北九十里楚䝉榖不受爵祿自棄於磨山中磨城子胥所築以此名城
  牙山縣北百三十里
  大山縣北百七十里
  牛頭山縣北二百里旁有清風山葢頂山
  五峯山縣北二百二十里五峯竝峙旁有黃巖山龍泉山縣北二百三十里
  風山 雨山俗云旱禱即雨俱縣東北八十里九𡽀山縣東北八十里一作九宗上有寳陀羅漢諸峯層巒疊嶂林壑幽深不減長安之九𡽀舊圖經五代王鐵槍居此宋范雍詩山奇號九𡽀名與雍州同大悟山縣東北百二十里一名上界山上有平壤可田高二百餘丈周四十里一綂志云靈濟道塲雙峯山縣東北九十里高三百餘丈有瀑布水石人山縣東北百二十里即白雲山元平章察罕隱居於此
  望府山縣東北百二十里下有仙姑洞洞前橘一株高數丈大數圍不知何代物洞門高七尺許相傳有二人秉燭入行約二十餘里忽見天日溪水横抱有斷石橋水深不得渡隔溪茅屋駢列花木繁盛溪邊一女汲水遥語二人曰此非塵世也渡此不得返矣二人遂歸
  黃草山在雙峯東
  朝陽山在雙峯黄草之際
  小悟山 金馬山 界山 大觀山 小觀山 石壁山 磨刀山 風洞山 青山 觀音山 四方山俱邑東北百里外
  黃雲山在大山北雲色多黄與諸山異
  七屏山在了心菴前
  五岳山距邑百八十里旁有粟榖山大魁山小魁山磊山兎城山光城山
  離城山距邑百八十里有馬踏石
  兠鍪山在邑西二百里外申陽之水逕焉
  鶴山在三山西
  望湖山近蒲湖
  白楊嶺 黃茅嶺俱縣北
  童子巖縣南十里按邑治有桐子巖在小悟山三巖明一綂志九𡽀山王鐵槍所居上有八境寳陀羅漢三巖
  殷家巖縣北
  觀音巖縣東北百三十里又有黃龍獅子老虎豹子寳陀羅漢八境諸巖
  白陂湖縣東
  董家湖縣東五里又東為天門陂相傳織女昇天處羊馬湖縣東南二十里
  注泉湖縣西
  朱思湖縣西
  七里湖縣西十里
  後湖縣西北隅溉田甚溥
  白水湖縣西北三十五里
  黃臺湖距邑百里其初臺也相傳黃臺寺厨中有笋出地老僧令其徒以冷水澆之徒恚一日老僧方濯足脫鞋犬銜鞋去老僧起逐犬其徒以熱湯灌笋厨中龍起寺陷爲湖而老僧獨免至今湖岸尚有半臺存焉
  蒲湖在邑東四十里俗名野瀦湖縱三十餘里横十餘里
  龍坑湖在板橋坂
  淮水出縣境東北諸山於龍王砦㑹青山口諸水下晏家河
  馬溪河縣東南五十里
  澴河縣北五十里源出河南信陽州逕應山鷄頭山至天磨河入境縣北二百五十里經新店㑹清風澗水為雙河口為太公潭縣北一百六十里爲小河溪縣北一百二十里至兩河口為晏家河縣北九十里為澴河鎭縣北五十里一支㑹白沙河合西河而東入漢一支㑹白龍潭水又㑹入埠口水入漢一支㑹馬溪河滻川陡山蒲湖水至黃陂五通口入江按澴河三支其二入漢其一則縣河也堯治南迤邐而東十里爲龍宮潭又東有相見灣曰流不通邑治以此卜盛衰循舊則吉衝决則凶董家湖羊馬湖諸水前後注之經竹子港過北涇嘴始㑹馬溪諸水而入漢之水亦至此而㑹葢澴河有二支入溳非入漢也入溳之後至溳口始分流入漢而其全勢仍逆走西北經北涇嘴南與縣河合故澴之支流始入於溳而溳終入澴且漢在溳南澴在溳北謂澴徑入漢誤矣西河小河上通澴河入漢
  淪河即鄖水支流逕雲夢入埠口
  瀖河源出白兆山達雲夢入溳
  三汊埠東河源出橫陂㘭西河出石堰頭下滻川河孫家河栗樹埠至三汊埠南與東河合流於蒲湖白沙河澴河之南流者
  界河黃陂孝感之界水也
  陳家河出磨刀山
  北涇嘴河上承溳水澴水下㑹馬溪諸水
  兩河口在晏家河上
  小河溪在治北百二十里
  哭竹港在白雲鄉相傳孟宗哭竹處
  鳳凰港縣東五十里源出丁家砦南繞鳳凰臺龍宮潭縣東十里下有隄名流不通
  太公潭縣北二百里石臺上有跡
  磨陂泉縣東北八十里
  老龍泉縣青山
  五眼井縣南





  湖廣通志巻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卷八
  山川志
  黄州府
  黄岡縣
  黄岡山從府城南度濠塹綿亘而行平岡迤𨓦其土黃色即蘓子瞻赤壁賦所云與客過黃泥之坂也覇王山縣東五十里相傳項羽與漢王戰此
  赤壁山城西北漢川門外屹立江濱截然如壁而有赤色因名按水經及方輿勝覽皆謂之赤鼻山宋蘓軾遊此作前後二賦指為吳魏鏖兵處非是辯見雜紀中
  樟松山縣西北百一十里下為樟松湖
  萬松山距樟松山一里
  上干山縣西北二百里一名上官上有龍井黃安縣界
  聚寳山縣北二里山多小石日照之紅黃燦然蘓軾作怪石供即此
  兩耳山狀如兩耳與聚寳山相連
  泰定山縣北五十里團風鎮
  廻龍山縣北五十里有東嶽廟
  金雞山縣北七十里
  孔子山縣北九十里天中記孔子自陳蔡適楚嘗登山上有坐石草木不侵有硯石每雨墨水浸出前為孔子河橋橋北十里曰回車埠葢自此返蔡焉東三里曰顔子港其左右為長沮桀溺阪石刻孔子使子路問津處八字楚狂接輿亦其地也元時龍仁夫嘗築書屋於其麓嗣建 文宣廟仲子祠置田供祭創問津書院並詳雜紀
  蓬萊山縣北百二十里陽邏鎮
  武磯山在陽邏鎮世傳黃祖屯兵蒐武其上
  龍岡山縣北二十里古者掘地得龍骨因名
  香罏山縣北百二十五里宋咸淳間元世祖登此以渉大江望武湖命巴延巴哈特穆爾敗宋將夏貴遂㧞陽邏
  七丈山縣北百五十里上有七丈潭因名
  鳯凰山縣北百八十里相傳昔有鳯凰止此因構臺於其上
  城山縣東北七十里
  鏨佛山縣東北八十里有石佛龍井居人廟祀之輒應
  白雲山縣東北百二十里
  石屋山縣東北百四十里逺望如屋下有石板潭通麻城髙岸河
  馬臺山在庶安鄉
  泉華山 豹子山俱縣東北百五十里
  大﨑山縣東北百六十里山勢巃嵸飛瀑下注治内之山莫髙於此來自麻城龜峯廻繞郡治之祖山至巴河方盡嶺有龍井歲旱取水輙應
  小﨑山去大﨑十里與麻城分界巖壑更竒天中記山上有飛來石下有石柱推之可轉而不仆
  觀音巖縣西北百六十里紫潭河石巖如屋上有釣臺
  獅子巖縣北百二十里
  徐公洞勝覽圖經徐公名邈蘓軾云非有洞穴但深邃耳
  飛來石在城西板橋寺宋太平興國間因雷雨有石墜寺故名
  牛踏石在紫潭河中石上有牛跡
  大江自武昌流入黃陂界至赤壁磯東過蘄水蘄州入九江
  沙湖縣東二十里蘓軾嘗買田其間
  灄湖縣東四十里
  零殘湖縣西北三十五里
  鮑湖縣北六十里
  樟松湖縣西北百一十里
  王九塘湖縣北九十里
  舊洲長河湖縣北九十五里源出河南光山縣南入團風江
  安仁湖縣北百二十五里
  武湖縣北百三十里一名黃漢湖漢黃祖守武昌時習水戰閱武於其中因名後宋謝晦走武湖戍主生執之即此地
  上巴河縣東八十里發源治西北迤𨓦至一流河抵魚博下巴河達江
  草埠潭河縣西北發源南流至黃陂縣三十六灣通武河口
  街埠河發源黃陂縣界
  沙武河口發源孝感逹大江近武湖因名宋史沙洑夏貴與元將巴延戰處即此地也在縣西北百三十里
  感化河縣西北百五十里黃安縣界發源羅山至雙河口㑹舊洲長河
  孔子河縣北九十里孔子山前
  道觀河縣北百二十里源出﨑山南㑹大江
  沙河縣北百四十里與麻城分界
  三台河縣東北十五里
  大壯洲縣城大江中
  崢嶸洲在赤壁山前江半崛起俗名得勝洲晉劉毅破桓南郡處酈道元水經注冠軍將軍劉毅破桓南郡於此洲
  新生洲縣西北三十里一名江家洲
  鴨蛋洲縣西北五十里團風鎮大江中
  水鵝洲縣北九十里雙柳舖大江中
  白龜渚在赤壁山下晉書咸康中豫州刺史毛寳戍邾有一軍人於武昌市買得白龜長五寸置甕中養之漸大放江中後邾城遭石虎攻䧟赴江者莫不沉溺所養龜人披甲投水中覺如墮一石上須臾視之乃是先所放龜旣抵岸廻顧而去
  太平港在中和鄉即塔石港
  徐家港 蓮花港 童家港俱在中和上鄉
  柳子港縣北百二十五里源出路灌口入麻城界㑹岐亭河西流至三家店環川其水橫亘店口亦云橫河
  馬家潭縣東八十里
  石頭潭縣北九十里
  龍潭縣北百一十里
  紫潭縣北百六十里
  烏龍潭在庶安鄉
  洗墨池城南報恩寺後即蘓軾洗硯處
  君子泉近赤壁宋通判孟震亨稱孟君子庭中有泉蘓軾因以名之黃庭堅詩雲夢澤南君子泉水無名字託人賢
  義井縣東市中
  東坡暗井縣東儒學後
  金甲井在赤壁磯宋紹興間浚得金甲二具葢劉宋謝晦所投也傍有古墓相傳即晦塜
  華山井縣西百八十里元隱士吳國澍所鑿
  温水井在永寧鄉有三泉上燠中可燖牲下可浴蘄水縣
  雲登山縣城内儒學前
  玉臺山縣東一里張道陵自蜀還修煉於此丹井尚存
  鳳棲山縣東二里世傳張道陵煉丹者三雞食其一化為鳳棲此因名東有陸羽烹茶泉
  宻峯山縣東二十里宋劉平居此
  金谷山縣東四十里
  斗方山峯方如斗唐無著禪師宋佛印嘗住此山有羅漢洞百合洞及飛來石梁石磢石柱
  斑竹山俱縣東五十里
  查兒山縣東七十里
  太公山縣東南三十里
  分流山水分兩派
  榾柮山相傳伍子胥遺跡上有環刀石俱縣南二十里
  燈籠山縣南三十里
  月子山縣南三十五里上有龍潭
  青獅山縣南四十里
  闍黎山縣西南二十里
  龍泉山縣西南三十五里上有龍泉
  玉鏡山縣西二十里巔有大石圓如月故又名月峯白荆山縣西二十里
  神山縣西二十五里昔孫權進兵赤壁屯駐此山今有廟存
  劄馬山縣西二十六里
  調軍山縣西三十五里
  華桂山縣西北九十里羅田黃岡之間
  茶山縣北三里産茶唐劉禹錫詩薤葉照人呈夏簟松花滿椀試新茶
  䕶山即白石山縣北十里石色皆白瑩潔如玉大楚總志蘄之秀葢鍾於此
  石鼓山縣北十五里有巨石如鼓叩之有聲
  邵藤山縣北六十里晉王長休有道術嘗遊此神保山縣北七十里
  觀音巖縣東五十里
  君子巖石鼓山之陰巖内有石椀如臼
  廻瀾石在城南蘓軾䥴激湍二字不數武有李白所書鳶飛魚躍四字
  打鼓石城南龍潭直上巨石髙數十尺邑中遇有鼓聲輙應
  太公石縣西二十里明立義士李清七清八之祠於此今名二烈祠
  花膏石縣西三十里石璘璘如花膏
  𡽗石縣東北六十里石梁橫截河中飛泉瀑布有聲楊歴湖縣西南四十里
  圻湖縣西南五十里
  荷蕩湖縣西十里
  望天湖 魯家湖俱縣西四十里
  白港河縣東五里
  樊家河縣東十里
  閻家河縣東三十二里
  倒流河縣東四十里流廻曲折
  白蓮河縣東四十五里
  蔡家河縣東六十里
  廻風磯縣南五十里
  伍洲縣西四十五里大江中昔伍員適吳過此後人名之
  浠水縣城南門源出英山六安繞縣西流合衆流入大江而滙於蘄州蘓軾浠水歌誰道人生難再少君㸔流水尚能西蓋謂此水西流也劉宋立浠水縣以此名
  蘭溪縣西四十里圖經源出苦竹山其地多蘭唐以此名縣杜牧詩蘭溪春盡碧泱泱映水蘭花雨發香楚國大夫憔悴日應尋此路去瀟湘
  六神港縣西南二十里
  苦竹港縣西三十五里
  龍潭有二一在縣南一里蘓軾嘗乗月泛舟於此書擊空明三字於石壁一在月子山上有龍女祠溪潭在龍泉山側亦曰罧潭
  陸羽泉縣東二里鳳淒山下唐陸羽茶經以為天下第三泉宋王禹偁詩甃石封苔百尺深試看茶味少知音惟餘夜半泉中月留得先生一片心
  義井縣東昔關忠義淬劍於此劍跡尚存
  丹井城東南玉臺山下張道陵鍊丹處
  雙井縣古槐下
  伍員井縣西伍子胥過此淬劍
  羅田縣
  鳳山縣治主山
  玉屏山縣東五里大唐建立禪院山巔有塔故又名塔山
  王道山縣東十里昔王姓者修道於此因名頂有蒼松一株龍鱗虬枝相傳植自漢代
  鳳凰山縣東三十里崇山夾峙石澗怒號形如鳳凰飛舞昔人因以設關
  朦朧山煙霧朦朧其上
  淨瓶山俱縣東四十里
  藤子山縣東四十一里
  魁山縣東六十里形勢嵯峨髙出衆山因名漢唐宋建縣治於此
  石柱山縣東北一十里其山髙峻屹立如柱
  馬家山縣東南四十五里有瀑布數丈
  月山縣東南五十里昔有兄弟五人修道功成誓曰見險則過遇月則止至此月出遂止上有廟
  觀音山縣東南六十里山頂石壁數丈相傳大士於此現身有正像二背像一纖毫悉具皆天成者印臺山縣南一里許山平如案列縣治前
  文明山縣南三里俗名鉢盂山
  迎山縣南十里雲見雨集諺云迎山雲起大雨千里謂其迎雨也
  望江山縣南十五里去大江凡一百四十五里登之江在目前
  虎母山縣南二十五里髙聳若虎衆山纍纍如子隨母因名
  黨家山縣西三里
  鼓羊山縣西六十里
  烏雲山縣西北七十里
  大霧山縣北五十里天欲雨霧起潝然巖下有水井不甚深常見二蟹浮其上水即湧起如注土人資以漑田名龍挂尾
  梳髻山又名蘓雞山
  掛弓山在縣北六十里
  揚旗山山形如揚旗
  雞鳴山石矗如笋四圍斗絶登者必拽鎻而上居民常聞上有雞鳴因名俱縣北七十里
  七娘山縣北八十里昔有女子七人於此昇仙石上鞋跡猶存
  松子山縣北百四十里
  藍柴山縣東北一十八里
  南保山縣東北六十里
  獨尊山縣東北八十里髙聳入雲羣山皆出其下峨眉山縣東北百里
  多雲山山勢崇嶐四時雲氣不絶
  泊髙山又名鶴髙峯俱縣東北百二十里
  鹽堆山縣東北百五十里
  岐嶺縣東百三十里上有四關
  仙人巖縣東三十里昔有修仙者於此上昇今頂上遺有鞋跡
  麻姑巖縣東八十里相傳麻姑飛昇於此巖間履跡纍纍
  龍觜巖縣東南百里觜出水即雨雩祀輙應
  豹龍巖山形蹲踞如豹起伏曲折如龍因名
  練巖有瀑泉㵼於兩峯之間俱縣西三十里
  山韭巖縣西九十里石鏬産韭葉大如蒜名仙人韭李木巖縣西北二十里山脊石壁突起如城週里許上有龍泉雩祀多應
  坐荆巖縣東北二十里有荆百餘叢昔有人設教於此取荆為教刑因名
  練石洞縣南三十里山半有洞飛瀑髙五六丈燕洞縣西五十里有門可入内藏雙燕翠羽其大如雞
  含風洞縣北百五十里其風肆出禾稼盡㧞居民苦之時操牲醴以祭得免
  湯河縣東四十里温泉可浴
  八迪河縣東五十里元時有兄弟八人居此俱迪功郎因名
  落翎河縣東南五十里相傳仙人跨鶴過此墮二翎因名
  龍潭河有二一在縣東南七里一在縣東北七十里官渡河縣南城源出峨眉紫檀冲西流與多雲河合經縣出蘄水界河過黃岡巴河石潭口注之江洑澤河縣南三十里
  白蓮河縣南五十里源出英山合蘄水蘭溪入江石險河縣南六十里怪石盤踞猙獰鼓浪景趣竒絶平湖河縣北三十里源出松子山流至尤河觜與縣前河合流入巴河
  新昌河縣北七十五里
  黃石河縣北八十里其石皆黃
  竹臺河縣北百三十里
  橫河縣東北二十里
  九雉河縣東北百二十里巖石有九雉河三大字筆力遒勁傍有小字翳苔痕中莫辨
  神仙港縣西北七里
  老虎溝縣南十里
  玉虹泉縣東五十里常有虹氣覆其上因名宋紹興間王錫汝勒詩於石見雜記
  玉泉縣西北十五里淨練如玉
  東坡井縣西北蘓軾訪王經過此取而飲之因名麻城縣
  柏子山縣東三十里相傳唐虛應禪師立寺於上種柏百株因名
  舞龍山縣東三十五里
  大勅嶺山縣東五十里相傳唐太宗避暑於此螻蟻皆避遂勅封故名
  龜峯山縣東六十里山勢嵯峨上有巖刻唐人詩又有黑白二龍井雩祀有應元和志麻城縣東南八十里有龜峯山舉水所出春秋吳楚戰於柏舉即此什子山龜峯東十里攢峯挿漢宋端平間徙縣治於此
  雨流山縣東一百里
  白臬山縣東南三十里一名白山多怪石上有雁臺靜明山縣西十里
  大安山縣西二十五里
  奉道山縣西四十里中有蓮花石仙人石風穴龍泉紫雲山縣西七十里
  九螺山在故縣鎮即岐亭宋張憨子隱此自號九螺山人
  陽臺山縣西九十里
  五腦山縣北八里即土主飛昇處有紫微侯廟道觀山縣西北十五里
  霸王山縣北十里世傳西楚霸王項籍駐兵於此仙居山縣北十二里上有鳳凰巖下有仙洞石室雲泉即麻姑修真處俗呼麻姑洞
  陰山縣北四十里上有陰山關
  木陵山縣北百里上有木陵關樹木茂宻岡陵欎然為一邑之望
  玉霧山縣東北三十里
  春風嶺縣東八十里嶺多梅花宋蘓軾自新息渡淮由此有詩
  觀音巖在龜峯山巖虛如屋中有石觀音碁盤石噴雪巖在龜峯山有泉飛流如雪
  萬人巖縣西四十五里下有拜郊城
  鳳凰巖在仙居山
  人跡石在龜峯山頂唐真應禪師立化處足跡印於苔蘚間深四寸山下有馬跡石世傳唐太宗駐蹕於此
  卧龍石縣東北有大石勢如卧龍
  縣前河縣城外有兩源一出商城界經虎頭關陰山阪合界至縣前一出光山界經黃土岡至栢塔河合陰山阪河至縣前
  閻家河縣東十五里源出商城石門山相傳唐洪州都督閻伯嶼所居故名
  義州河縣東百里
  髙岸河縣南十里合桃林河下岐亭入江
  麻溪河縣南二十里源出唐殿至汝陰河合縣河下岐亭
  白杲河縣南三十里源出經鳴山至汝陰河口合縣河
  岐亭河縣西七十里
  界河縣北九十里光山界
  龍吼潭縣南五里
  螺壳潭縣西六十里
  栲栳潭縣北七里
  化龍池縣西四十里
  龍池縣北門外
  瀑布泉縣北麻姑洞口其泉飛白如練
  落鱗陂縣東十五里世傳此陂龍昇鱗落故名鳳陂縣東三十里舊傳曾有鳳浴於此東南五里有山名鳳凰臺
  義井縣治南街旱不涸雨不溢
  清泉井儒學前
  泉水井縣西南六十里
  黃安縣
  三角山縣東三十里三峯品峙邑治左翼也
  五雲山縣南二十五里郡邑志山有仰天窩最為險絶嵸籠霞舉僅通一線平田千頃其中可耕遊者以為不減桃源云
  大金山縣南五十里
  似馬山縣西南八里上有石狀如馬及一線天諸勝境
  龍王山縣西南七十里
  陽臺山縣西北四十里
  僊居山神仙傳仙居山在縣西北六十里昔有神仙居之挿竈依然人跡罕及
  白石山縣北
  老君山縣北六十里脉接天臺相傳李老君煉丹於上丹竈猶存
  天臺山方輿志天臺山在縣北八十里其頂廣平可容千家以牛耳崖為北門梯之乃達
  輔弼嶺縣東
  黃石巖縣北相傳黃石公曾坐巖上
  聖人湖縣北十五里
  松溪河縣東源出紫雲山鹿皮冲南達宋家埠紫潭河縣南源出白沙關
  東流河縣西四十里由三河口南下至縣西
  灄水縣西源發汝之羅山西南入漢
  仙女山縣南
  勿羃泉縣城内
  杏花井縣東二里杏花村
  三公井縣南四十里
  蘄州
  麒麟山州治儒學皆依此山上産白艾
  鳳凰山州治儒學向山
  大泉山州東十里下有大泉
  野狐山州東十二里
  龜鶴山州東十五里兩山相對一蟠一翔似龜鶴百家冶山上産蘄竹
  安陽山俱州東三十里
  夫妻山州東三十里兩山相並
  雲峰山州東百一十里
  還元山州東百一十二里
  金鵝山州東百二十三里相傳嘗有金鵝出石間上有鵝籠石
  四隘山有四隘口因名
  道觀山舊有天常觀俱州東百五十里
  鏡臺山州東百五十二里
  將軍山州東百五十五里
  小泉山州東百五十六里
  白雞山州東百五十八里
  石人山州東百六十二里有石如人
  六合山州東百六十三里有東洞龍王神井
  大桴山州東百六十四里有九十九灣羅州故城之祖山
  河槎山州東百七十里
  太原山州東二百五十里
  茅平山州東二百五十三里
  龍山州東二百五十五里
  寳蓋山州東二百五十七里
  迎山州東南八里俗名銀山髙季迪修行於此有荆和王劉妃墓
  圓峯山州西五十里形如覆釜西竺二梵禪師塔院在焉
  馬下山州西六十里髙峻難登漢髙祖討英布下馬過此
  白雲山輿地攷白雲山在州西北五十里自旦及暮常有白雲繚繞其上隋時建墖寺焉嘗開汴湖得入定僧二人遣使送至蘄州白雲山再召之二僧遂入古井中隱沒
  茅山州西北六十里臨大江山下有石磯十三處古云九里十三磯
  靈虬山州西北八十里產茶
  周公山州北一里其山屬官今為漏澤園
  蟠龍山州北五里上有石鼓院麻衣道者無藥禪師二真身在焉
  呂玉山州北七里即缺齒山
  龍峰山州北八里山麓有石穴名花蛇洞春夏水沒八月則見舊產白花蛇
  髙山 宣撫山俱州北三十五里
  細石山 石牛山俱州北四十五里
  蘄山 廣教山俱州北六十里
  雲霧山山麓齒刺一石石上有虎足跡相傳唐伏虎禪師伏虎於此亦名虎踏石
  策山自英山發脈俱州北七十里
  九潭山州東北百里有龍井九處一名九龍山燕子巖山州東北百一十里
  三角山州東北百二十里峰巒秀㧞矗起三尖因名上有二龍潭祈雨有應因立三峰院
  四流山山嶺迤邐水有西南二流俱入蘄水縣界北流入霍山縣界東流入太湖縣界故名四流
  堆金山俱州東北百三十里
  龍目山州東北百六十五里相傳宋髙宗南渡時過此見其險峻注目久之因名
  鼓角山州東北百六十七里天欲雨先聞鼓角聲一名鼓吹山
  相山州東北二百五十八里抵太湖縣界
  小隘嶺州北百五十里
  熊畫嶺州東北一里許相傳舊芭茅山熊秀四始居此善丹青因名之
  土峰嶺州東北二百里
  僊人洞州東十里大泉山之陰相傳昔有仙人居此赤東湖州北十里入水之處為掛口渡
  蘄河州北五十里
  西河州北六十里包絡羅州舊城之西
  黃城河州東北八十里
  宗渡河州東北百八十里舊傳宋髙宗南渡經此故名
  隆磯州東亦名龍眼磯
  新生磯州南
  鴻宿洲去州一里大江中秋冬多鴻集
  鈷鉧水在州前源出櫨梨山入蘄河
  翻車水州東南八十里九江王英布背項羽歸漢於此水築城名翻車城
  雙水州東北百四十里
  蓮花池州治北
  湯泉州北四十里常沸如湯有硫磺氣
  東洞井州東百二十里
  西河井州北六十里舊産緑毛龜大者重十錢小者重五錢極小者尤佳今井湮不復産他溝澗中或有之
  丹井州治東北井底有四竅按四時出泉世傳王全真煉丹於此
  廣濟縣
  靈山縣東二里相傳麻姑仙降此
  金仙山縣東七里上有朝斗壇相傳唐時女子昇仙處
  石牛山縣東二十里
  明水山縣東二十五里上有龍潭飛瀑竒絶
  東衝山縣東三十里髙起衝霄因名
  獨山縣東南三里衆山環擁一峯孤迥
  武山上有樊噲城
  善潭山上有南北二泉雩禱輙應俱縣南五里多雲山縣南十五里天欲雨則山先出雲有水出此山流入羅田縣界
  石臼山縣南二十里昔羅翼仙人搗藥於此
  龍池山山頂池中相傳唐時有鯉魚化為龍去因名黃花山俱縣南四十里
  青林山 陽城山 盤塘山俱縣南六十里
  仙姑山縣南六十五里相傳何許陳三仙女修煉處元時白晝雷雨乘雲而去
  積布山名山志積布山在縣南百里下臨大江疊石森立形如積布即水經注所云積布磯也
  白石山縣北里許白石磊落如玉
  白家源山縣北二十里崖有白鶴伏卵化龍去下二湫雩祀應
  橫岡山縣東北二十五里
  靈泉洞縣南六十里有泉自洞中流出一名石燕源其洞内巨石如卧床
  七星石縣東如七星布列
  大江縣南七十里
  梅川縣南源出橫岡山流入武山湖
  武山湖縣南四十里
  青林湖縣南六十里
  連城河縣南六十里
  真惠泉縣東南四十里
  石洞靈泉縣南六十里石山中有巖穴廣三丈餘中有七洞約深二十里
  善潭雙泉縣西五里
  清淨井縣治左昔四祖禪師父司馬氏為本縣令飲是泉禪師生時汲此水浴之又名浴佛井明正德間雙峰真身自焚感夢荆王鑄銅像送寺道經井前井涸數十年至是泉涌如舊
  黃梅縣
  筆架山縣東南十里
  德章山舊有廣巖二大師及清身道者真身
  礦山俱縣東南十五里出鐵礦舊置爐今廢
  東觀山縣東南四十里抵宿松界
  蔡山縣南五十里出大龜杜佑通典蔡山屬廣濟今為黃梅界
  西山縣西三十里
  黃梅山縣西四十里山多黃梅隋以此名縣
  考田山縣西北三十里
  小溪山縣北三十里
  四祖山縣北四十里一名破額山即四祖大醫禪師道塲上有香爐峰慈雲塔唐柳宗元詩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遥駐木蘭舟春風無限瀟湘意欲採蘋花不自由
  烏牙山上有靈峯院唐白居易撰碑
  多雲山俱縣東北十五里
  五祖山縣東北二十五里一名馮茂山即五祖大滿禪師道塲山頂有池生白蓮花又名蓮峰
  龍坪山縣東北五十里亦名鳳坪形勢峭險宋時戚方常於此置寨
  鼓角山縣東北七十里
  墜腰石在東禪寺六祖墜腰舂米者
  黃齡洞在考田山晉安帝時有番禺刺史宋益隱此後人於洞前立廟祀之
  鬭法洞相傳五祖入東山五顯神爭其地祖坐山窩五顯飛石來擊祖竪指却之石墜於地四擊四却遂成一洞故名
  源湖縣東南三十里有大源小源
  感湖縣東南五十里
  太白湖縣西南四十里
  柴池湖縣西南九十里
  五阜湖縣西百一十里中有五阜洲禹貢九江納錫大龜世傳出此
  縣前河縣南其源有三一出鼓角山一出龍坪一出小溪河
  黃梅水源出黃梅山南流入感湖
  散花洲縣南六十里大江之北周瑜戰勝犒士散花於此
  濯港縣西南二十里
  鳯凰池相傳羅真人丹成以一粒療龍疾一粒被鄰雞破嚢啄之化為鳳飛鳴大市池中故名今淤西池縣治内
  廣濟池縣北瀦水漑田民頼其利
  玉蟾池縣治東北昔人鑿池得白石狀類玉蟾萬家泉縣治内邑人萬氏所鑿因名
  義井縣㕔側
  學井儒學右
  安陸府
  鍾祥縣
  從岵山縣城内
  太子山縣治
  樠木山縣里許一名武陵左傳楚武王伐隨出師自丹陽心蕩至樠木下卒即此
  純德山縣東十里舊名木林山明興獻帝陵在焉炭埠山縣東四十里
  瓦埠山 龜山 花山舊傳靈濟祖師過此百草皆花俱縣東六十里
  聊屈山縣東七十里
  黃仙洞山相傳黃石公憇此因名洞有龍潭深不可測城子山上有古城俱縣東百里
  雞籠山縣東百里髙數百仭與焦山對峙山勢秀麗八峯環抱而此峯居中
  老鸛山縣東北二十里
  團山縣東南十五里
  寳鶴山有郢靖王墓
  清平山有岳懷王崇寧公主二墓俱縣東南二十里瑜靈山縣東南三十里有梁莊王墓
  羅小山縣東南四十里
  章山縣南半里西魏平漢東立基州仍統章山即此火爐山縣南三十里
  石城山縣西十里
  三尖山縣漢江西三十里
  關門山縣漢江西三十五里
  屏風山縣漢江西六十里
  内方山縣西七十里漢江上即禹貢所謂内方也一名章山一名馬仙山唐司馬子徽煉丹於此
  龍爬山縣北二十里上有龍爬痕
  焦山縣北九十里
  獅子山 象山俱在縣北百里仙潭口兩山對峙若二獸蹲踞水中為郡城之鎮稱竒勝云
  小焦山 馬䭾山 仙潭山 烏頭山 子母山有二十二峰俱縣北百里
  周家山縣北百餘里
  窄山縣北百一十里
  臺陂山縣東北八十里
  歐家山縣東北百二十里
  界山縣東北百五十里接隨州界
  盤石嶺縣東三十五里石路盤𢌞故名
  梅花嶺縣東七十里
  桐木嶺縣北七十里
  天子岡純德山前
  望城岡縣北二十里
  石羊岡縣北百八十里上有石羊
  孤樓崖上建樓下有龍潭又有水乳滴成佛象鬚眉宛然消石崖黃仙洞山側
  赤壁崖縣北六十里山赤谷虛人呼則應
  白水崖縣東北六十里有泉飛瀑如練
  陽明洞縣東百里雞籠山北門如城闉有石屏洞門外石峰如筍凢洞皆暗此獨明
  石鳳洞縣西三十五里關門山下
  華巖洞縣東七十里
  石門洞縣北百里
  宋玉石二宋李昉守郡得之榛莽間後移白雪樓側今失漢江縣西五里按水經沔水自武都至樂城稱沔渡口至姚方稱漢襄陽至沙羨又稱沔其實一水也今郢城上遡宜城下至沔陽東岸逕鍾祥京山天門三縣西岸逕鍾荆濳沔四州縣境入漢陽府界
  龍母湖縣南三十里水溢通漢江
  赤馬野猪湖 蘆洑長河湖俱縣西南百二十里城北湖縣北五里泛流通漢江
  牛磨河縣東三十里
  蒿河縣東六十里
  芹菜河縣東八十里
  穴河縣南百三十里
  方河 殷家河俱縣西北十五里
  寨子河出京山縣西北八十里橫嶺
  直河縣北十五里其水直注於漢
  瓦埠河縣北三十里
  洋子河縣北六十里
  豐樂河縣北九十里源出大洪山西北流逕盤石嶺灌漑甚廣歲賴以豐
  長壋河縣東北六十里
  温峽河 泉河俱縣東北九十里
  敖水縣東百里源出黃仙洞西流合枝水逕洋SKchar河殷家河適河注於漢
  温峽口縣北七十里兩山對峙東山諸水俱由此出金港縣東一里源出樠木山流入漢江宋時嘗於此披沙求金今湮塞為民居
  龍鳳港縣南四十里乃漢江支流舊傳楚王嘗乘彩舫載嬪御遊此
  唐港縣漢江西三十里
  石板灘縣東二十里
  刷馬灘縣南十五里相傳關忠義刷馬處
  羊馬灘縣北三十里
  金花灘縣北六十里
  曲水池城東威武門外梁郡守王綸雅好客慕蘭亭流觴之勝鑿此
  青泥池縣東一里樠木山三國志樂進與關壯繆相拒青泥山即此
  鹿湖池縣東六十里深不可測舊傳有白鹿入此白鹿池縣東七十里聊屈山上
  龜鶴池縣東南郭内相傳漢梅福養龜鶴處
  猪龍池泉 龍池泉俱縣東三十里
  白水泉縣東六十里
  雙泉縣東九十里
  歐家山泉縣東百里
  洗羅陂縣南三十里
  竹篠陂縣南四十里
  五龍堰縣南二十里漑田數百頃
  蓮花堰縣北三十里
  楚賢井縣東一里亦名宋玉井在府學泮池側煉丹井縣東南郭内相傳漢梅福煉丹於此
  京山縣
  鳳凰山縣治南百歩相傳虞帝時有鳳凰集此京源山縣東十五里隋改角陵曰京山義取此山窟下舊有石刻詩十首以巖枯草莖瘦水清魚影寒為韻今為野火所燬
  中盤山縣東
  倪子山縣東南四十五里
  東龍尾山縣東南五十里與西龍尾竝蜿蜒象龍躍青山縣東南百里望之若黛
  惠亭山縣南一里一名鴨嘴
  七寳山縣南五十里
  子陵山山半有子陵洞旁有帝星井

  寳香山縣南九十里北眺諸山南望潛沔舊傳慈忍尊者過此手焚異香因名
  臨溪山縣西五十里
  大蹟山 磨石山相傳關忠義磨刀處
  石符山俱縣西南七十里
  月掌山縣西南八十里其形半類月半類人掌虎爪山縣西三十里
  潼泉山縣西四十里
  五泉山縣西八十里
  沙子山縣西百一十里
  扈家山縣西北十五里
  雞籠山縣西北九十里
  大洪山縣西北百二十里上多異蹟東安鄂西襄郢南江漢一覽可盡
  張良山縣北八里峯巒髙峻峭壁間有一橫逕多馬跡相傳漢張良息兵於此
  芭蕉山縣北六十里
  石人山縣北七十里半崖間有石類人
  青崖山縣北八十里
  太陽山縣北九十里
  聖境山縣東北三十里
  興陽山縣東北百里
  梅花嶺縣東五十里
  聖人嶺縣南五十里相傳孔子適楚經此
  關王嶺縣北百里上平如掌有毬塲及故城壘觀音巖縣東二十里巖巔飛泉瀑布石龕中有石肖觀音故名
  空山洞縣南二十五里洞口有石鼓擊之有聲中有石仙女石鏡石臺
  仙女洞縣南三十里峭壁挿天水紋紆石如篆洞口有石床石枕石鏡宋有道士秉燭入遊數日而出即隨州也
  王莽洞縣南五十里相傳王莽經此
  子陵洞在子陵山半相傳漢嚴子陵嘗隱此
  董仲符石縣南五十里地多蛇虺漢董永子仲過此嘗書二符於石上其害遂絶
  縣前河縣治前下流至天門縣蒿臺湖入江漢撞河縣東北八十里源發隨州洪山白龍池下流至漢川縣入大江
  富水河縣東北八十里即水經注所謂大富水小富水也大富水東南逕潭濱河至䨥河口而與小富水㑹二水旣合是曰富水
  温湯水縣東南十五里元和志珢岸重沙端淨可愛冬月細氣如煙其湯有十八眼水經注溳水又東㑹温水出竟陵郡新陽縣東口徑二丈五尺其熱可以燖鷄指此水也
  泗水縣西南百二十里即泗汊
  臼水縣西南百四十里源出聊屈山合澨水注於沔左傳魯定公四年吳師入郢昭王奔隨濟於成臼謂此水也
  澨水縣治西七十里源出磨石山下納新市仙女洞泉潼泉逕天門縣界入於漢
  白沙水縣東北六十里
  多寳鐘潭縣西二里宋時寺為火所燔鐘自巨熖中躍入潭不復可睹
  滚鐘潭縣東南三十里富水郡志相傳有寺鐘忽自樓出滚入此潭故名
  司户潭縣北八里昔有曹司户者禱雨未應因委身潭中少頃甘霖大沛
  京源泉縣東十五里出京源山
  馬跑泉縣西北十里富水郡志相傳關忠義於此駐兵乏水馬跑地得泉旁有卓刀石
  五泉縣西北八十里泉有五穴漑田甚廣
  珍珠泉在子陵洞
  新羅泉在石人山下相傳有新羅僧修煉於此一日語衆欲歸有神止之僧言思鄉中水耳神指其地泉即湧出僧嘗之與故鄉同遂不歸
  師故泉縣北七十里
  潮水泉縣北百里泉出金子山隱石間日再潮潮有聲如雷
  帝星井在子陵山旁漢嚴子陵隱此夜分有帝星臨於井上光芒燭天光武起兵南征至此因名
  八角井縣西南八十里
  潛江縣
  壽靈山潛江境内無山王謙大佛寺記荆之潛江有壽靈山舊志註疑即寺基勢若嶐起明一統志山在潛江縣之西里許
  道隆嶺縣南五里
  清溪嶺縣西南六十里
  柘陂岡 棠梨岡俱縣西南六十里
  潛江爾雅水自江出為沱漢出為潛水經注潛水乃漢水枝分潛出今潛江漢水循源而下經本縣界入大江
  枝江湖縣西南二十里
  東西北湖縣西南五十里
  陸家垸湖縣西十五里
  青陽湖縣縣西百里
  太平湖縣北
  蝦子湖縣北五十里
  鄭家湖縣北六十里
  觀前河在縣
  洛江河縣東十里
  蘆洑河縣東北三十里漢水分流處
  馬市潭縣南三里
  南池 北池縣東南二十里
  淨水池城西大佛寺前
  沔陽州
  黃蓬山上有魯公城俗傳孫吳魯肅嘗屯兵於此

  大江州南二百里
  復池湖州境後周武帝置復州取此為名
  白鷺湖州東十五里
  鼉湖州東二十里
  陽名湖州東北七十里
  沙湖州東二百四十里
  太白湖州東二百五十里水經注沌口通沔陽之太白
  西港湖州東南百五十里
  下五湖州東南二百八十里
  直歩湖州南七十里
  司馬小陽湖州南百三十里
  西湖州南百五十里
  黃蓬湖在黃蓬山下
  白螺湖 烏流湖 千金湖俱州南二百里
  官港湖州西南四十里
  賽港湖州西南四十五里
  百石湖州西五里
  三陽湖州西十里東曰朝陽南曰南陽北曰水陽故名
  白黿湖州北
  李二河州東南百五十里
  漕河州西南江水潛水所入
  襄河州西里許漢水所入
  汊河州北流入漢陽府界
  中下襄河州東北六十里漢之潛也
  滄浪水州東禹貢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水即此白沙水州東北里許
  夏水州南四十里今名長夏河水經注即睹口為中夏水輿地廣記夏水入沔陽謂之睹口冬涸夏流故曰夏水
  七里沔州北周地圖記夏水合諸水同入漢自漢入瀦名七里沔州名蓋取諸此
  雲夢澤州東雲與夢本二澤而相連左傳雲夢跨江之南北
  剅河新掘口州北七十里
  殷子小港州南五十里
  陽孟池州東百四十里
  許家池州東南百五十里
  張家池州東南百七十里
  陸子泉州西廣教院一名文學泉因唐陸羽品泉得名裴迪有詩
  涌玉泉州北
  滌塵井州東南元妙觀
  天門縣
  見龍山縣城南四百餘歩蜿蜒如龍環拱縣左白螺山縣西南里許
  天門山縣西六十里一名火門山世傳漢光武行兵舉火夜度此因名唐陸羽傳負書火門山從鄒夫子學即此後因俗避火字改今名
  青山縣西北六十里
  龍穴山縣北六十里旁有龍穴坡一名龍尾山五華山縣東北七十里相傳伏羲後封此
  巾戍山縣東北百九十里晉元熙間得古銅鐘七枚於此
  諸葛嶺縣南二十里世傳諸葛亮屯兵處
  東岡縣東七十里
  東湖縣東門外
  下帳湖縣東南百里
  南湖縣南城外
  上帳湖縣南七十里
  西湖縣西百里
  靑山湖縣西三十里
  蒿臺湖縣東北七十里
  義河縣城南宋太祖微時嘗渡此以錢遺舟人不受即位後詔免漁課因名
  便河縣南三十里
  三澨水縣南三十里禹貢過三澨即此蔡傳三澨水名今郢州長夀縣磨石山發源東南流者名澨水至復州天門縣界來又名汊水疑即三澨之一索隱曰竟陵有三參水俗云三澨水韓汝節以汊澨漳澨薳澨為三澨或云在淯水入漢處乃襄樊之間但據説文澨水際則又非水名可知矣
  西江水縣西襄江之一派
  囘河水縣東北七十五里自今府治池河水東流至此
  覆釜洲縣西里許陸羽隱居地
  車湘港縣東十里
  板港縣東二十里
  甘魚陂縣西左傳楚公子比為王次於魚陂杜預註竟陵縣西北有甘魚陂
  石堰渠縣北十里其流自五華山西通巾水唐咸通中刺史董元素開
  潱馬潭縣南三十里
  洗墨池中有青錢亭李翺讀書處
  文學泉縣西北一名陸子井陸羽嘗以太子文學徵故名
  萬人井縣南門
  荆門州
  伯夷山州東二十里
  鳳凰山州東六十里
  百頃山州東九十里
  東山州東南一里
  内方山州東南百里漢江上即禹貢所謂内方也一名章山
  仙女山相傳有七仙女於此圍碁跡存上有梳粧臺廟址
  緑麻山俱州東南百二十里
  虎牙山荆州記郡西沂江六十里南岸有山名曰虎牙楚之西塞
  撒石山相傳關忠義於此撒石
  荆門山張栻記峰巒對峙上開下合厥狀如門宜都記即楚西塞俱州南五里
  三星山相傳唐司馬子徽昇仙處有塔
  聚仙山俱州南三十里
  龍尾山 龜山 子牙山俱州南四十里
  紫雲山州南二百里相傳元無聞和尚於此注金剛經有紫雲見
  中城山俱樂鄉西南
  䝉山州西一里兩峰對峙如蛾睂上有浮香潄玉諸亭為逰憩之所山麓二泉北曰䝉南曰惠
  西山州西三里
  靈鷲山州西天中記山有穴曰龍洞深五里春月水流聲如鐘鼓管籥宋熙寧中山泉溢有髹器車流出誌字曰嘉州蓋泉與蜀通也
  杏子山州西十里
  屏風山州西北四里絶頂平衍中有兩泉宋開禧間郡守李直炳徙居於此
  荆山州西北二十里卞和得玉處
  武陵山 雲夢山俱州西北四十里
  金箔山州西北八十里
  磨劍山州西北百里
  仙居山州西北百三十里
  都亭山州北二十里
  白峯山 馬仰山俱州北三十五里
  紅花山 雞頭山 大名山唐靈濟禪師嘗卓錫於此俱州北六十里
  象河山州北七十里
  黑牛山 㫰臺山靈濟禪師於此㫰衣俱州北百里火爐山州北百二十里有楚王放鷹臺
  嚴山州東北六十里相傳嚴子陵隱此
  白馬山州東北七十里
  馬鞍山州東北百里
  斑竹岡州東百三十里唐韓翊送人赴江陵詩斑竹岡迎山雨暗正此
  太子岡州北五十里元文宗自潛邸歸即位嘗駐此松林岡州北六十里
  土門岡州北九十里
  抱玉巖潛確𩔖書在荆門州西北有潛玉亭址即卞和采璞處
  黑龍洞州東四十五里
  潭靑洞州北百二十里漑田甚溥
  磨劍石州西北九十里有秦王磨劍石多礪痕掇刀石州南二十里相傳關忠義掇刀於此遺跡儼然
  直江州西北九十里南流入潜江界平塘湖達三湖以合沔水
  屯湖州東九十里
  喬母湖州東南七十里
  蒿臺湖州東南八十里
  滕湖州東南百里
  平塘湖州東南百五十里南流入二湖東合沔馬良湖州馬良村
  藻湖州北百八十里
  長湖州北二百里
  金鰕河州城内
  岨河州西南百六十里南流至潛江界與沔水合流入大江
  象河州北七十里
  官堰河州北百里
  建陽河州北百三十五里一名建水又名陽水亦名大漕河
  潤鄉洲州東南百四十里江陵縣界古諺云流盡潤鄉田荆門出狀元
  後港州南百三十里
  孟子港州西南五十里唐孟浩然嘗往來於此曹將軍港州北百八十里即權水唐曹全政劉巨容嘗敗黃巢於此
  洗馬潭州南門外關忠義洗馬處石崖上有坐痕白龍潭州西䝉山北
  七星潭州北三十里
  冷泉州東
  温泉州東九十里
  䝉泉 惠泉俱州南二里源出象山分為二派後人名其北泉曰蒙南泉曰惠䝉泉水常寒晝夜兩潮水溢數寸惠泉水常温宋知州彭乗為三沼延其流至竹陂河入漢江民引以灌田
  南泉州北二十里
  珍珠泉州東北三十里
  子陵井 響井俱州東
  義井州北三里
  鹽井州北九十里
  當陽縣
  玉陽山縣署西北一名仲宣臺沮水之陽
  許由山縣東十里相傳許由隱此下有洗耳溪按許由隱箕山而此亦以許由名不知何據大率皆附㑹也
  方山漳水上
  香爐山俱縣東四十里
  圓臺山縣東六十里上有燦霞觀舊址相傳唐玉貞公主所建有碑乃陳宗遜撰庾逺書
  柴紫山 狼尾山俱縣南五十里
  紫蓋山縣南五十里道書稱第三十三洞天寰宇記紫蓋有南北二峯頂上四垂若繖狀林石皆紺色下出綵水厥味甘馨毎遇晦日輙有金牛出食光照一山漢劉綱夫婦上升於此山有五帝仙祠竝葛洪煉丹井又名倒扳井
  紫金山縣南八十里
  鳳凰山縣西四里
  玉泉山縣西三十里色白而瑩又曰珠泉泉南為天台智者道塲即關帝遣鬼工所造按晉郭璞遊仙詩序此泉潛行九萬八千里通天竺注震旦者也唐李白玉泉詩序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其狀如掌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亘古未覿因以詩答之使後之髙僧大德知玉泉掌茶蓋發乎中孚禪子及靑蓮居士李白也
  鐵山縣西北八十里
  張飛山在長坂西即飛斷橋拒曹操處
  綠林山縣東北百二十里王莽末綠林兵起處遊學洞縣南五十里即鬼谷子與張儀蘓秦遊學處鐵人谷在沮水北山谷間有四石甚巨鐵色人形故名
  當陽坂縣北百里曹操追昭烈於長坂使張飛將二十騎斷後即其地
  沱江分自大江逕縣南又東南與沮漳合經枝江縣東入江禹貢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即此
  沮水縣北一里源出房陵縣過臨沮縣與漳水合流通沱江至枝江界入大江
  漳水縣北源出漳縣南逕當陽與沮水合流入江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即此
  丹溪縣北七十里
  金沙灘縣南百二十里其地多流沙光耀如金金龍潭縣北十五里
  玉泉在玉泉山下舊志玉泉有二碑邵子明李安期撰
  熨斗陂縣東南八十里宋郡守吳獵嘗遏阻馬湖熨斗陂之水西北至李公櫃以䧟戎馬
  丹井縣南五十里
  扳倒井縣南八十里

  湖廣通志卷八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九
  山川志
  徳安府
  安陸縣
  紫金山府治前一名竹塢山明一統志訛載城西二十里
  科斗山一名小鶴山縣東三十里相傳土人掘得大小石子開匣飛翔視其落處故名
  章山縣東四十里舊志豫章即今章山李白流夜郎有寄内詩云南來不得豫章書謂此
  鳯凰山縣南關外
  郝甑山縣西三十里有唐甑山公郝處俊釣魚臺後周以此名縣
  石梁山連接白兆其形如梁
  白兆山一名碧山唐李白讀書其下有妙濟法師寫經臺及飛僊洞俱縣西三十里
  大安山縣西六十里四面陡峭髙聳傑立頂平衍可數里許周遭有泉唐許紹家此即李白婦翁也宋黄晦叔有詩
  自遊山縣西七十里西連大洪唐僧善信遊此故名石巖山縣西八十里山有石巖晉張昌作亂於此山織竹為鳯形衣以五彩聚肉其傍而集百鳥詐言鳯凰降因偽建元神鳯
  燕子山縣西百里形如燕巢
  陪尾山一名夀山禹貢𨗳淮自桐柏至於陪尾即此史記正義引括地理志原載去安陸六十里又舊志云陪尾山下居民有夀至百餘歲者故楊繪詩竟以夀山為陪尾山
  夀山俱縣西北五十里
  石柱山縣北舊有石柱髙二丈餘
  鐵城山唐史載髙霞寓大敗於鐵城疑即此山綱目質實鐵城未詳
  槎山 蔽山俱縣北四十里
  月落嶺縣西七十五里山巖巉削髙百餘丈熊爾良曰每雨後夜半見月光蕩漾其巔
  金峰縣西南二里石壁峭立下有金泉
  虎子巖縣南十里
  桃花巖縣西白兆山麓李白讀書處題詠極多司馬巖縣西北城麓相傳温公讀書處石上刻司馬巖三字
  洗足石縣西一里山麓有石濱溳方輿記云五代周世宗微時隠水西寺濯足於此
  紫石河縣東十八里
  石河縣西十里
  瀖水縣西北九十里出大洪山東流㑹於漳
  溳水城西一里出大洪山黒龍池流遶城西隅南流與漳水合㑹襄水沔水東流至漢口入江俗稱府河漻水縣西北五十里水出應山㑹於溳
  龍鳯港 梅家港俱縣東
  蒿橋港縣西五里
  女兒港縣西六十里
  三波港縣西北二十五里
  孝義港縣西北三十里
  洑水港縣北
  七里港縣北五里
  駱駝潭縣南五里
  青龍潭縣西三十里溳水所經
  石牛潭縣西北二十五里俗名鬭牛石舟人畏之輿地紀勝水中有石如牛溳水所經
  滚鐘潭城外東北隅相傳有鐘滚於此遂成潭水遶城而西㑹至東三板橋入於溳
  天鵞池縣北五里
  龍井縣西十里
  雲夢縣
  葛藤山上産葛根
  神山即觀音岡俱縣東北四十里
  韓王岡上有韓信廟
  石羊岡俱縣東北十五里
  楓梓岡縣東北三十五里
  落洋湖縣東十里
  孟家湖縣東南十里
  石羊湖縣東南三十里經劉家隔㑹流出溳口鄭衕湖縣東三十里
  紫雲湖縣南四十五里
  楊林湖縣南五十里
  臺湖縣南六十里
  縣河城南十里
  西河縣西二里即溳水
  雲夢澤舊志云去安陸南五十里今縣治去安陸六十里葢安陸境山自鄳阨蔓延至此乃盡而迤南數郡大澤衍溢實自此始故以此名按寰宇記澤半在江南半在江北其水中土丘半出杜預所謂雲澤藪巴丘湖是也酈道元謂自江陵東界為雲夢藪孟浩然詩氣蒸雲夢澤是則夾江南北皆其地矣
  黄江口縣南十里
  觀音灘縣西北二十里
  盛家灘縣北二十五里
  三眼井縣西
  應城縣
  髙樓山縣東三十五里
  京山縣西五十里山有温泉澤中深浄如鑑聞人發聲則湯沸可以燖鷄
  團山縣西北二十五里形如彈
  丸﨑山縣北四十里
  伍家山縣東北三十五里相傳伍子胥居處
  聚石岡縣北四十里
  燕子巖縣北十五里
  清水湖 龍骨湖俱在縣南四十里
  菱湖縣南五里
  三臺湖縣西南五十里中有土臺三
  西河一名縣河源出大洪山
  東港縣東三十里
  漁子港縣南三里
  湯池港縣西五十里源出玉女泉入天門境注漢至溳口省港縣北三十里
  黄家灘縣東南十里
  玉女泉縣西五十里一名温泉流為湯池港
  白龍泉縣東北伍家山旱禱多應
  三眼井縣署右
  隨州
  龍鬭山州東三十里
  烏山州東南三十里
  善光山隋帝女仙城君修靜於此
  君子山居民俗厚故名
  府君山俱州東南七十里
  鴨兒山州東南九十里
  水南山州南
  隨城山州南七里峯巒特起列嶂如城因以名州三爪山隨城山南有三阜如爪形
  獨宗山州南十里
  卓劍山州南三十里巉然挿天如卓劍
  現光山州南八十里呉師入郢楚昭王避居于此相傳有雲罩其上光䕃於山
  落石山 青林山山木蔚然青翠故名頂有古寨元末兵亂鄉人置砦禦賊保衆於此俱州南百里大猿山州西南四十里一名大狐南都賦天封大狐即此一統志作大猿
  龍居山州西南五十里隋文帝微時居此
  溳山州西南七十里山川俱為溳鄉亦因之
  十九山州西南九十里上有砦
  大洪山州西南百八十里寰宇記四面陡險絶頂有大湖靖康間土人避亂於此相傳為慈忍盧尊者道塲
  龍井山州西七十里上有龍井
  馬鞍山州西百里
  天橋山州南百六十里下有娥皇洞
  界山州西二百里明嘉靖間尚書顧璘嘗秉火行數十里石壁云西南可行東北勿徃遂返
  大浪山州西北七里一名龍泉山疊峰如浪故名香爐山州西北八十里
  松葢山州西北九十里山多大松逺望如葢
  梁皇山州西北百里昔梁皇二逸士居此
  僊人山州西北百五十里逺望如僊掌
  栲栳山州西北二百里或曰黄山周禮職方荆河之浸曰溠黄山葢其源云宋章潛有詩
  赤石山州北三十里山石皆赤唐天寳間改名赫山厲山州北四十里禮記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植百穀註厲山氏炎帝也起於厲山西漢志隨故厲國皇甫謐云今隨之厲鄉荆州記隨郡北界有厲鄉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相傳神農生此即以此為神農社年常祠之
  碁盤山在神農洞左頂有古垣址傳云神農下碁於此遺子於土或圎或方人常拾得故名
  塔兒山厲山旁支
  雷公山頂左有泉一泓號白龍池右泉一泓號黒龍池山上有洞俗傳雷公藏於此俱州北四十里歴山州北六十里相傳舜耕處
  驢泉山州北九十里山上有池大旱不涸昔有神驢出其中荆州記驢泉山石鹵潤牛馬經過貪其味甘不能去
  大義山州北百五十里周環百里民居其間貧富共相取足有義風故名
  田黄山舊傳昔有田黄二隠士居此
  田下山山頂有田出泉灌溉俱州北百七十里太平山或名胎簪最峻東北諸山皆宗之淮水出其下北流入桐柏按蔡註亦言淮水出胎簪山
  風山頂有風聲即雨
  晃山一名礦山上有延福禪院世傳洪山祖師擇修道之所以足踏山動摇故名俱州北百八十里四龍山 界牌山俱州北接唐縣
  五水山州東北八十里
  石女山州東北八十五里有石如女子狀
  鸚鵡山州東北百五十里形似鸚鵡故名
  玃弩山晏公𩔖要玃弩山在隨州山有此獸昔人射之不中棄弩而去故名
  走馬嶺州西北四十里世傳關忠義乘馬至此踏石跡存
  太平嶺州北百八十里頂上有太平寺因張子房修道於此像祀之
  九里岡州西十里
  娥皇洞洪山西北
  神農洞州北厲山荆州記山有二穴神農生處浮纓河州西一里昔劉太保領兵渡此纓落於河故名聖水河州西八十三里
  魯城河州北百一十里昔魯肅過此愛山水幽麗築城休夏垣址四門猶存
  扶恭河從栲栳山流入州達安陸界合漢流
  石魚河大洪山下
  漳水州東三里源出大洪山沈括筆談清濁相揉者為漳章文也漳與溳水合流色如螮蝀十里方混故曰漳
  浪水州南四十里源出大狐山
  均水州西四十里
  溠水州栲栳山汪家店東南與魯城河㑹於唐縣鎮至治西安貴㑹㵐水入溳左傳楚除道梁溠營軍臨隨即此一名槎水西魏改㵐西曰下溠
  㵐水州西北南流入溳水水經注㵐水出桐柏山之陽又東南流於溠西魏置㵐西郡以此
  暖水出大洪山下入溳
  忤水州東北百五十里其水逆流故名
  黿潭 雲潭俱州東南六十里
  夜光池隨侯救蛇得珠處
  白龍池大洪山南
  黒龍池大洪山北即溳水源也泉穴極深
  龍井大浪山
  九井州北厲山山有兩重塹中有九井相傳神農既育九井皆穿
  應山縣
  應山輿地紀勝在縣郭外縣以此名東南有應臺山山當縣治頂平如印又名應臺
  孔山縣東三十里一名洞山山有洞穴每大風起穴先有聲
  覆手山縣東六十里一峯五澗望之狀如覆手禮山縣東八十里梁於此置禮州齊置禮山關隋又置禮山縣
  大城山縣東百里上有古城寨
  凍山縣東南四十里一名蜂兒山宋元豐間太守滕甫自卞赴官路經此無風雨而寒甚故名
  吉山縣南三十里有南吉北吉山之陽即古吉陽縣也
  夀山縣南五十里巔有室僊關帝二祠麓有龍泉萬安普照五龍等寺如意夀泉等菴山下之民常有夀至百餘歲者李白謂其攅吸雲雨綱紀四方云蔽山縣南五十五里屬安陸
  合髻山縣西南三十里兩山如合髻然
  三鐘山輿地廣記縣西五里山有三堆如鐘之垂俗名團山有五色石如龍形自山上蟠屈至於澗底石井山縣西三十里
  洞庭山縣西四十里郡縣志中有一穴深不可測筆山 峯子山俱縣西四十五里
  將軍山縣西六十里馬平港北
  鐵城山縣西北四十里石色如鐵其隂有古寨香爐山縣西北六十里以形名
  四望山縣西北百里山髙可周望四方
  杏仁山縣北二十里
  石龍山縣北三十里荆州記永陽縣石龍山出石斛如金釵
  兜鍪山以形似名
  興安山俱縣北四十里
  髙貴山縣北六十里接平靖闗山頂有石如龜山上有靈濟祠前有聖水井嘗有白龍見
  花山縣北百里接信陽州
  横山縣東北二里
  㑹龍山 牛心山上有寨俱縣東北七十五里松子山縣東八十里地名新店
  望城岡縣東五里
  塔兒岡縣北五里
  仙人洞縣北四十里
  東河一名方家河縣東三里
  白沙河自山懸而下入溳水
  中界河逕太平鎮與上三水合流入廣水俱縣東三十里
  黄沙河縣東五十里合廣水
  大洪河縣西南三十里
  界河縣西南六十里
  汶水河縣西入方家河
  漢東河縣西四十里
  汶水縣城外自西北逕城而南
  馬平港縣西南六十里漢東大洪馬坪三水㑹為漻水
  荆州府
  江陵縣
  擲甲山城西北隅相傳呂䝉襲荆城内軍士棄甲於此上有關聖祠
  岳山城東五里
  龍山西門外附郭晉書桓温同參佐九日宴此風吹孟嘉㡌落嘉不覺温令孫盛作文嘲之嘉應聲而答四座嘆賞後人於其側建落㡌臺李白詩九日龍山飲黄花笑逐臣醉看風落㡌舞愛月留人按龍山郡志載附郭而縣志注八嶺山又曰蜿蜒若游龍或云即龍山也况落㡌臺現在八嶺山旁尤為足據附郭之山寺亦好事者踵而成之與
  太暉山城西五里自八嶺山至此長岡綿亘上建太暉觀觀前虬松偃葢長橋跨水踞一郡勝槩
  西山縣城西晉書王子猷為桓温參軍以手板柱頰云西山朝來致有爽氣
  八嶺山城西北四十里蜿蜒若游龍張居正詩笙鳯度雲迴仗影洞龍銜雨聽松聲
  紀山城北四十里府之鎮山也西北與當陽諸山相接昔智者禪師卓錫於此上有龍洑
  畫扇峯城東安瀾門外一峯迥然逺而望之如畫扇然
  諸倪岡縣東三十里五代髙季興以將軍倪福可有功分賜土田子孫世居守之
  髙陵岡縣西二十里梁孝宣二公主塟此
  大江縣南七里源出蜀之岷山歴歸州夷陵宜都枝江松滋經本縣而東過公安石首監利至武昌與漢水合流今縣境吳河柘林倚南倚北等湖皆江水之或流或滙者盛𢎞之云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乗奔御風不加疾也
  羅湖縣東五里傍有羅臺
  柘林白沙湖縣東十里多魚
  瓦子湖縣東五十里水面空濶無風亦瀾一名長湖倚南湖縣東九十四里
  倚北湖縣東北一十里
  蓼臺湖縣東百二十里三湖之一隅也傍有楚平王墓
  西湖縣西十里子城之西亦有西湖故遼邸别墅髙沙湖縣西北七里齊聘士文範家此
  赤湖縣西北十五里盛𢎞之云昭王十年呉通漳水灌紀南城入赤湖進灌郢州又晉桓𤣥挾帝西幸劉毅等追斬其黨血流水為之赤故名
  東湖縣東北五里廣袤數十里一郡勝槩今涸為田地
  漕河縣北四里晉元帝時鑿自羅堰口入大漕河直通襄漢今草市河是
  龍洲縣西南江中週三十里一名龍陽洲晉李衡隠居種橘址存
  鶴澤縣境羊祜鎮荆州澤中多鶴取以教舞娯客五色潭西門外水氣上浮時成五色淵渟鏡淨晶焉冲照亦謂龍潭相傳下有九牛三鑊禁遏水災上有龍祠
  黄潭縣東南大江逕此以隄為郡邑之障水勢衝激潭深不測此隄最稱險要防禦極難為力
  白龍潭縣北四十里潭石黯黒相傳中有伏龍歲旱取水祈雨輒應
  感通泉東門草市嶽廟内祈神者以紙錢投之誠則沉否則浮元人覆亭於上名曰感通
  髙氏井子城内五代髙季興後苑之井
  八角井城東下有海眼通江觀泉水之増減識江流之消長後人作石塔鎮之
  九陽井東門外景明觀内相傳吕仙煉丹處
  澆花井潛確𩔖書井在縣東南章臺寺内傳為楚靈王所鑿按章華臺即楚離宫又謂之豫章臺西北有豫章岡因以為名
  公安縣
  太歲山縣東六十里邑地勢卑下此山㦸地而立連起岫巒其中峯最髙名曰太歲碑
  黄山縣東南七十里中峰髙矗平地三里許每旱雲出山頂則雨界石首安鄉之交三縣皆望祀之於邑在巳方學宫官署俱指為文星天馬一名金峰山上有祠祀宋縣令謝麟旁有雲井玉井二井相貫旱祈輒應時人名為金峰玉井
  洋港湖縣東三十餘里
  重白湖縣東四十里
  蒲家湖縣南三十五里
  責紀湖縣西二十里
  軍湖縣西北二十五里
  神油湖縣北二十餘里茅穗鄉府碑載指水為油事相傳智者遺跡
  栁浪湖舊縣西南湖中髙阜數十畝皆種栁每春夏之交濃隂遮樾午無曦陽中有栁浪館為袁宏道别業
  白蓮湖距舊城三里數十頃皆白蓮風香花色蕩漾數里鄒司徒文盛莊也
  虎渡口支河在縣東大江自虎渡口支分而南入縣境逕港口㑹孫黄河便河之水東過焦圻一箭河至滙口入洞庭即禹貢𨗳江所謂東至於澧也袁宏道澧遊記酈道元注水經於江陵枚迴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陵谷變遷大江獨專其澎湃而南江之跡稍湮僅為衣帶細流然江水㑹澧故道猶可考云按明虎渡口兩旁皆砌以石口僅丈許故江流之入甚細自呉逆蹂躪石盡拆毁今濶數十丈矣夏秋水漲江流奔突南水逆泛數百里汪洋浩瀚幾與大江等
  油河縣東三十一里水經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注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東逕其縣西與洈水合水出髙城縣洈山東逕其縣下東至孱陵縣入油水也縣治故城漢更名孱陵蜀漢孫夫人權妹也又更城之其城背油向澤經又東北入於江注油水自孱陵縣之東北逕公安縣西又北流注於大江按油水在舊縣斗湖隄西舊由此入江後淤
  孫黄河縣南五里西自土司天平麻寮所歴松滋經縣境孫黄渡下至港口合流南入洞庭
  石浦河舊縣東一里明正統初縣令俞雍開今圯入江靈溪隋地理志公安有靈溪水沈約宋書武帝紀何無忌劉道規既至江陵與桓振戰於靈溪
  劉郎浦舊縣油江渡口宋趙抃過公安詩劉郎浦上公安渡我過髙吟老杜詩煙浪幾重江幾曲算應風物似當時按石首亦有劉郎浦
  彩石洲舊縣東北十里湧出江心長六七里洲皆五色石子或潔白如玉或紅黄如瑪瑙邑人常掉舟遊飲以獲石子為優劣近益増長葢舊城水口靈秀所鍾也
  黄金口縣東二十五里自虎渡口支分江水至此東入茶船口合呉達河諸水為東河下至箭子溪繞黄山之麓而東入洞庭
  濯足池縣南四十里相傳吕洞賔濯足於此縣志舊有碑云回道人濯足處
  石首縣
  龍葢山縣東二里輿地記邑之主山也有石湫傳為龍窟每雲放則雨唐李靖擒蕭銑下江陵駐兵於此俗傳衞公夜半奉雷母檄行雨今置祠其上祈雨輒應有司歲致祭焉
  列貨山縣東三十里小港南通洞庭每水漲商賈舠艇俱艤山下
  東山縣東七十里一名白鶴山七子峯鹿角峯暨建寧縣舊址皆相望
  焦山縣東南六十里相傳焦公於此耀兵焦河經其下馬鞍山大南門外形如馬鞍呉陸遜與蜀戰解鞍休兵處
  繡林山縣西南二里郡國志舊名岐陽山相傳漢昭烈嘗泊舟江北孫夫人於此望之一名望夫山又北有劉郎浦即先主迎婚處杜甫詩掛㠶早簇劉郎浦是也
  麓湖山縣西南四十里下有湖
  楚望山縣西髙五十餘丈上有錦幘三國紀畧孫權以妹妻昭烈駐繡林山昭烈入蜀夫人嘗登此望之故俗名望夫山
  八仙山縣西二里腰有石洞舊傳羣仙憇此石枰尚存
  石首山縣西北二里大江中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縣以此名
  鸛巢河縣東三里
  平湖縣東十里内多蓮藕溉田亦廣民利之
  萬乗河縣東四十里昔昭烈屯兵於此
  披甲湖縣東六十里昭烈與曹操披甲飲馬其中冷水湖縣東七十里
  白泥湖縣東南二十里土色純白
  上津湖縣東南三十五里
  栗田湖縣東南六十五里
  黄田湖縣南十五里土多黄色
  熟田湖縣西南二十五里
  田坪址湖縣西南四十五里
  曹屯湖縣西南四十五里相傳曹操屯兵飲馬於此沙湖縣西十里四面多流沙
  澧田湖縣西三十里北通熟田湖
  張屯湖縣西四十里張飛屯兵處
  陳家湖大江北四十五里多魚民賴之
  便湖縣西二里達洞庭久淤明嘉靖間知縣丘九仞疏浚之置官倉於此輸賦者便之
  龍穴水縣西五里水經大江右有龍穴水口注江浦右迤也昔禹濟江黄龍夾舟故名
  新口縣東十里
  斷岡口縣東二十五里宋楊么作亂鑿岡口以通舟院子口大江北三十里
  調絃口縣南六十里
  楊林口縣南三十里
  西湖口縣南六十里抵公安界西通洞庭
  栁子口大江北六十里
  小岳套縣西大江北十五里
  槎灘縣北九十里俗傳張騫乗槎過此
  焦山港縣東六十里通洞庭以山得名
  彭田港列貨山下水泛通洞庭
  藕池縣西五里産蓮藕
  廉泉井縣治前瑩潔清泠大旱不渇
  監利縣
  獅子山縣東一百一十里上有軒轅井昔黄帝張樂洞庭之野曽憩此煉服者目為井云
  楊林山縣東百三十里古名楊岐髙不百丈纍纍數片石林立江干勢若蜺拏虹飲山前有磯
  白螺山縣東北四十里細石磷磷突起平地上接洞庭下俯小沙洪湖皆在襟帶間與鴨欄山對峙為荆江大關鎖徃來商旅㠶船鱗集
  走馬岡縣北七十里相傳五代時南平王躍馬處白灧湖 大叱湖 小叱湖 蔣師湖 小沙湖東江湖 䕨纒湖俱縣東
  朱義湖縣西南十五里
  蓮頭湖 南江湖俱縣西
  古江湖 石頭湖俱縣西北環江入夏
  蓮花湖縣北六十里
  化坵湖縣北十五里
  分鹽湖縣北七十里
  離湖縣北百里即離湖讀騷處
  爛泥湖縣北百二十里
  三汊河縣東六十里
  大馬長川河縣西夏水入漢周環縣之西北東會於沔二百餘里
  漕河縣西靈王築章華臺漕運所通
  臙脂河縣北七十里陳友諒侍妾脂粉之需以此河魚利供之
  分鹽河縣北七十里荆水分流處
  盛洪堰河縣北八十里通沔陽界魚利甚多
  朱家河縣東北今為大市
  林長河縣東北三十里西岸林木最稱蓊蔚
  柴林河縣東北二十里監沔交界諾水會合之處夏水縣東南五里禹貢傳註華容有夏水首出於江尾入於沔一謂之沱監利本漢華容地傳云尾入於沔即夏水
  上洪口縣東
  栁港口縣東二十五里
  蓼湖口縣東
  魯洑口縣南關門東相傳魯肅伏兵於此
  尺八口縣東南
  黄歇口春申君故宅胡魯有過黄歇口弔古詩錦水口縣西北四十五里即八景錦水晴嵐處黄蓬口縣北四十里有横河南通半頭港
  毛家口縣東北二十二里夏水經流處
  曹鞭港縣東二十五里曹操敗歸至此擲鞭東北四里有趙藎庵社前有鷄冠溝相傳關聖追操祭旗翦鷄遺址岸北古楊一株宛若龍盤騷人徃徃題咏白水池縣治前
  瑞蓮池縣學後永樂庚子産竝蒂蓮明年裴綸及第孟家池縣東一里
  許家池縣東南百里其廣如湖民漁其中
  縣市井縣前深丈餘味極甘美相傳井脈與化邱湖通
  松滋縣
  竺園山縣東三十里郡縣志隋開皇歲有西方僧過此指謂人曰此山似吾舍衞國竺園因名
  龜山縣東三十里山下有洞深不可測旱禱即應名靈龜洞
  虎頭山縣南五十里髙昻如虎頭
  鶴山縣南八十里狀似睡鶴故名
  鳯凰山縣南九十里其形如鳯
  起龍山縣南髙矗霄漢登臨可望數百里西有峯對峙峯腰一石髙三五丈頂覆如蓋飛簷四出俗呼為轎兒崖上有棲靈寺寺傍即磙鐘坡草木下垂前有池名黒龍天霽則澄泓一碧將雨則煙雲四布居人每望之以騐隂晴
  程子山縣南百二十里崛起平原嶙峋壯麗相傳明道先生遊此
  文公山縣南百二十五里昔朱文公守潭州時曾講學於此後人立廟其上額曰文公講學處
  雲臺山縣南百三十里髙峯秀出髙數百丈每雨前即有雲氣出其中俗名擡山
  髙峯山縣西南上有二池唐慧禪師棲此
  九岡山縣西九十里秀色如黛蜿蜒虬曲舊有亭為一邑勝覽昔人題云江分三峽濁山挹九岡青秀峯縣南三里四時常葱鬱
  雙劍峯縣南七十里上有煉丹臺呂洞賔所憇走馬嶺縣南十五里漢昭烈入蜀馳馬於此
  星辰洞去縣四十里洞門屹立中有龍潭深不可測歲旱祈雨即應
  僊女洞去縣百四十里洞門九重一竅極深逺燃炬可達四五重中有流水潺然其空嵌處約髙八九丈峭石懸岩明季居民避兵於此全活甚衆
  丘家湖縣東三十里
  張伯湖涴市南十五里接江陵界濶二十餘里黒淘河縣南三十里相傳宋黄山谷洗筆處
  裹河洲縣東南九十里
  上菜洲縣北三里
  龍潭縣東十里相傳有龍潛此

  天鵞池明湘獻王養天鵞於此今没於江
  石泉縣東仁威觀前
  竹泉縣南九十里輿地紀勝苦竹寺傍宋至和間有僧浚井得筆黄庭堅謫黔過之視筆曰此吾蝦蟆碚所遺也其詩曰松滋縣西竹林寺苦竹林中甘井泉巴人漫説蝦蟆碚試裹春芽來就煎
  義井縣西南五十里寳教寺旁
  麻山井縣西南五十五里旁有漢景帝祠
  枝江縣
  金雞山城内大通寺後相傳有金雞擁彩雲曬翅於此
  紫山縣南三里漢昭烈初入蜀載景帝木主息馬此山著紫衣故名孤峯獨聳髙插雲端松柏挺秀江城第一竒觀
  官木山縣西南三十里
  金紫山縣西五里曉日光映山色如金紫絢耀射目石龍口山縣西二十里以形名
  羅老洞縣西南二十五里約深二里昔有羅姓者隠此自號青城山人
  石簰縣東南三里江邊有石如簰冬月水涸浮水面登之似乗槎
  石鼓縣東南十里峙立江濱髙八九尺形如鼓老鴉湖縣西一里今半為田
  孫家湖縣北七十里
  滄灘湖縣北百六十里
  沱水源自岷山禹貢沱潛既道蔡註南郡枝江有沱水
  浰洲縣東五里大江中
  漷洲浰洲下約寛十里
  關洲漷洲下寛三十里
  灞洲 偏洲俱縣東六十里
  南渚洲縣東南六十里一名羊角洲
  蘆洲縣東南七十里
  澌洲洋洲今合為一名澌洋洲約五十餘里在蘆洲下
  澕洲在洋洲上
  百里洲縣東北六十里周百餘里梁史陸法和有異術隠此相傳縣有九十九洲滿百出王者桓𤣥有闚鼎之心乃漕一洲以充百數僭號未久洲尋没宋文帝在藩邸忽生一洲未幾嗣位明嘉靖間水衝為二今名上百里洲下百里洲
  董灘口縣東六十里即董市
  堆烏灘縣東對江岸響如雷入蜀第一灘
  礶子灘百里洲南岸
  蓮花池縣治前昔傳周茂叔於此觀蓮蓮皆紅産白蓮則兆年豐
  飲馬池縣南三里相傳漢昭烈關張飲馬於此石笋泉縣東南六十里其石如笋旁有井泉
  大通井大通寺内水可療疫
  儒井縣學内
  鐵索井城西隅昔有女曉汲見鐵索盤繞井欄懼而歸家人求之弗得
  夷陵州
  東山州東五里山勢昻藏為一州之鎮
  郭道山州東昔郭景純結廬於此其基尚存有一井一鐘又名葛道山相傳葛穉川修煉處
  髙筐山州南四十里荆南圖志故老相傳堯時洪水此山不没如筐篚然俗名鷄籠山
  五龍山州西十五里五峯連峙蜿蜒如龍
  黄牛山州西八十里水經江水又東逕黄牛山酈道元注曰下有灘名黄牛灘南岸重嶺髙崖間有石如人負刀牽牛人黒牛黄行者謠云朝發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幽深迴望如一矣名山志山上有廟曰黄陵廟相傳山神佐禹治水有功故立祠祀之諸葛亮有記
  石鼻山州西北三十里髙五百餘仞下臨江流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簰筏故一名石簰後周常移州治於此西陵山州北十五里蜀江之險始此方輿勝覽載呉陸遜守峽備蜀處
  馬鞍山州北九十里三國志漢昭烈為陸遜所敗升馬鞍山陳兵自遶即此
  明月峽州西二十里懸崖間白石如月庾信詩客行明月峽猿聲不可聞
  西陵峽州西北二十里三峽之一宜都記自黄牛灘東入西陵界百里許山水紆曲林木髙茂哀猿發聲岩谷響應行者聞之莫不懐土
  三遊洞州西北二十里明一統志唐白居易與弟行簡及元稹三人遊此作記刻石因名宋蘇軾與弟轍及黄庭堅亦遊焉軾詩云凍雨霏霏半成霜遊人屐冷蒼苔滑不辭攜被巖底眠洞口雲深夜無月白起洞州西百十五里秦白起駐兵於此
  蝦蟆碚州西五十里明一統志江之右有石大數丈𩔖蝦蟆其上出泉陸羽品其水味居第四宋黄庭堅云從舟中望之頤瑱口吻宛然陸游詩巴東峽裏最初峽天下泉中第四泉
  浣紗河州西秋冬間水色淨麗若浣紗然按藝文志以伍員浣紗女事載入似非
  赤磯州西北五里步闡築城之所東會大江
  青草灘州南十五里呉俞彦詩青草灘長雲滿渡紅花套遠水含煙
  查波灘州西八十里宋冦準赴巴東見水中有人裸體挽舟詰之曰我灘神公異日當大用故來擁䕶耳以錦袱授之被體而去
  虎頭灘 鹿角灘 狼尾灘俱州西三峽中唯此數峽最險
  使君灘水經注江水東流經羊腸虎臂灘楊亮為益州刺史過此覆舟人懲其波瀾故名
  洗墨池州治東晉郭璞註爾雅嘗於池洗硯宋蘇軾亦嘗學書於此
  姜詩井州舊無井相傳姜詩寓此事母至孝母好飲江水舍旁忽湧泉味如江水甚甘一名甘泉
  神泉井州小南門内明正徳中參政鍾文俊平蜀盜至州以城中無井鑿此
  宜都縣
  虎牙山縣東大江北岸狀如虎牙昔公孫述遣將依此作浮橋拒漢下有虎牙灘又名武牙宋歐陽修詩醉裏人歸青草渡夢中船下虎牙關
  石羊山縣東三十里髙一百八十餘丈山畔白石伏地如羊
  龍鞏山縣南十五里
  三台山縣西十五里
  大梁山縣西五十里峯凌霄漢可以逺矚
  宋山縣西北二十里嵂崒懸崖常有雲氣
  荆門山縣西北五十里大江南與虎牙山相對唐陶雍詩兩崖開盡水迴環一葉纔通石罅間
  丹山袁崧記郡西北陸行四十里有丹山山間時有赤氣籠葢林嶺
  走馬嶺縣東四里呉陸遜窺蜀曽習馬於此
  明星嶺縣南三里傳有明星隕此
  界嶺縣北六十里山勢綿亘為夷陵當陽交界仙女洞有二一在石羊山一在馬鬃嶺下
  石門洞縣西四十里洞門深邃潭深莫測旱禱則應桃子洞縣西四十餘里石竅出水洞口曽有桃數株故名
  漢洋河縣西十里發源天正山經漁洋關至夷水下㑹清江入大江
  雲池大江中水涸則見
  五眼泉縣西二十五里水泓深清澈味甚甘美無盡井縣東五里
  僊井縣北二十里宋山下旱禱輒應
  逺安縣
  雲夢山縣西南六十里崔巍髙拔上有演武峽召將臺諸古蹟
  鳴鳯山縣西十五里峯巒髙峻秀麗甲諸山上有石泉清冽可愛相傳邑令侯鳴鳯避亂於此因名鹿溪山縣西北十五里梁居士陸法和云著脚名山多矣未有如鹿溪幽邃者遂栖隠焉
  百井山縣西北百里山髙廣多井迤西有深壑茂林亭子山縣北五里
  鳯凰山縣北十五里九域志唐韋臯為令時鳯集於此
  白馬山縣北三十里唐書縣有神馬山本白馬山天寳元年更名山阿有漢髙帝廟
  招僊巖縣北十五里鹿苑寺傍多仙蹟
  仙女洞縣東十里有泉出九子溪
  老龍洞縣東十五里山髙洞深有石崖石門石牀之異
  鬼谷洞青溪寺迤西十里洞門髙濶内有石龕相傳鬼谷子講易之所
  觀音洞縣西十五里石壁峭峙竒拔可愛
  甘霖洞縣西二十里有泉東流過新城北又東為石洋河入沮水
  洪巖洞縣西五十里洪巖寺後有泉灌田千畝呼兒洞縣東北三十里甚髙峻深不可測
  官湖舊縣一里水極深
  香橋湖縣西六十里源出百井山
  梘水口縣北八十里源出雞頭山石穴中土人作梘引水灌田南入於沮
  大漢口 小漢口俱縣北三十五里髙巖絶壁下有小徑通荆州相傳關聖於此拒曹
  將軍灘縣西十里
  聖泉井 滌心井俱縣學内
  聖水井在太平山俗名石井















  湖廣通志巻九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
  山川志
  襄陽府
  襄陽縣
  鳯凰山縣東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廢
  白馬山縣東十里下有白馬泉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後山簡日飲其上更名髙陽池南雍州記每年三月三日刺史褉飲於此
  谷隠山縣東十三里習鑿齒隠此一作穀隠
  玉山縣東三十里
  鹿門山縣東三十里漢光武夢蘇嶺山神命習郁立神祠刻二石鹿夾道口故名漢龎徳公唐龎藴孟浩然皮日休俱隠於此
  陽橋山縣東五十里近橋故名春秋傳楚為陽橋之役
  虎頭山縣南三里山上有漢昭烈濯筆池金史烏珠駐馬此山築鹿門新城等堡
  鳯山縣南五里唐書孟浩然傳樊澤曽為刻碑鳯林山南即此
  峴山縣南七里襄陽耆舊傳晉羊祜每登此山置酒嘗謂從事鄒湛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哲登此山者多矣皆湮滅無聞對曰公徳冠四海聞望當與此山俱傳祜殁襄陽人感其徳立祠刻碑於其上唐孟浩然有詩
  山在縣南十里下有習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在縣南十里
  百丈山縣南三十里舊傳有麝香獸棲止劉表嘗遣人採藥遇坎穴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元兵逼襄陽宋來興國以百艘侵百丈山即此
  龜山縣西南五里括地志襄人上巳日來遊多臥其上謂可免灾
  望楚山縣西南八里舊有三名曰楚山馬鞍山筴山圖經秦與齊韓魏攻楚方城秦君登山以望楚因名一云宋武陵王駿屢登陟以望見鄢城改今名晉劉𢎞山簡九日嘗登髙於此
  募旗山縣西南十里相傳昔有兵卒於此募旗故名或云其形似旗其山起伏九里又名九里山
  伏龍山縣西南二十里宋曽鞏知郡事嘗禱雨於山有應
  桃花山縣西南二十五里舊傳山有桃千樹故名襄山縣西五里以水駕山而下故名
  七里山 大城山俱縣西七里
  阿頭山縣西十里下有曲隈相傳昔鄭交甫遇仙女解佩處
  萬山襄沔記以峴山萬山紫蓋山為三峴
  馬鞍山即劉𢎞山簡宴處在縣西四十里
  隆中山縣西三十里有隆中書院遺址即孔明讀書處有十景曰三顧堂六角井古栢亭躬耕田梁甫岩控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庵
  土門山縣西四十里其形如門
  鶴子山縣西五十里近鶴子川故名
  獨樂山縣西北六十里水經沔水又東徑樂山即此孔明每登遊好為梁父吟
  方山縣西北下有水曲之隈乃漢女昔遊處張衡南都賦遊女弄珠漢臯之曲即此
  紫蓋山縣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峴山
  栁子山縣北七里
  陳庄山縣北三十里
  梅林山縣北四十里
  謝公巖縣西南五里昔謝希逸遊此故名
  峴巖縣西南七里
  楚巖縣西南十里
  黄龍洞 風洞俱縣南三十里
  白馬洞縣南
  鹿門洞縣南三十五里
  僊女洞縣西北三十里
  碧雲洞縣西五里檀溪南
  漢江由均州歴光化縣西北里許别入榖城縣徑繞本縣又經宜城東四里入安陸府境
  淳河縣東三十里
  滚河縣東六十里
  唐河縣東二百里源出河南南陽府唐縣入漢江清泥河縣西北三十里
  七里河縣北七里東流入白河
  白河 清河俱縣東北十里
  泥河縣東北九十里
  襄水縣西北五里源出栁子山北流為檀溪南流為襄水又名涑水
  檀溪縣西十里漢昭烈乗的盧過此彭年林水錄云溪水出自鴨湖北經漢隂谿之陽為徐元直崔州平故宅習鑿齒畣謝安書每省家舅於檀溪念崔徐之交未嘗不撫膺躊躇惆悵彌日
  五娘子洲縣東五里
  蔡洲縣東漢水中後漢蔡瑁居此
  虎尾洲縣南三十里
  解珮渚縣西十里鄭交甫遇江妃解珮處
  斬蛟渚縣北郡守鄧遐斬蛟處
  鐵窗口府城西北四里樊城西
  田堘港縣東南三十里
  隆盛港縣東南四十里
  沙河港縣南四十五里
  土山港縣南五十里
  石牌港縣西三十里
  竹篠港縣北三十里
  黄龍港縣東南四十五里
  峴潭縣南
  魚浦潭縣南八里
  沉碑潭縣西北五里南部新書晉杜預南征紀功勒為二碑一立萬山上一沉萬山下潭中
  萬人潭萬山下
  黒龍池縣東五里
  習家池縣南八里襄陽記峴山南習家有大魚池山簡每臨此輒大醉歸曰此我髙陽池也城中小兒歌之曰山公何所徃來至髙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
  濯筆池縣西虎頭山上漢昭烈濯筆於此
  白馬泉即習家池縣東南十里
  甘泉縣西南七里峴山上
  飲馬泉縣西南十里
  孝義井縣城内以唐孝子尹怦得名
  韓公井唐韓思復傳襄州有昭王井傳言服者死人雖渇不敢飲韓朝宗移書謝神自是飲者無恙人便號韓公井
  王粲井在習家池杜詩應同王粲宅留井峴山前葛井縣西二十里
  宜城縣
  毓秀山儒學後
  五車山縣東二十里俗傳有龎徳公舁金棄此山下鷄鳴山縣東三十五里相傳真武遊此值鷄鳴故名兩乳山縣東三十里有龍潭古寺兩山如乳狀兩耳山以形似名
  天龍山俱縣東四十里有天龍坑
  卧牛山縣東五十里
  南泉山縣東七十里山南有泉
  鐵砧山縣東八十里
  偏頭山鷄鳴山東
  赤山縣東南五十里土石皆赤下有深潭相傳吕尚嘗釣於此名釣魚洞
  覆船山縣南四十里
  鳯凰山縣南四十四里
  鷂子山牛心山南上有風洞
  牛心山縣西南二十里
  女冠山縣西南二十五里
  紫蓋山縣西里許
  菜公山縣西二十五里土産仙韭故名
  石梁山縣西三十里上有龎徳公祠
  蚌山縣西三十五里山形似蚌
  王家嶺縣東里許
  走馬岡縣東南六十里
  赤湖岡縣南五十里
  古羊岡縣西北四十里
  夫子埡去城四十里相傳夫子曽遊此
  上滴水巖五車山下有伍子胥廟
  下滴水巖赤山下
  卧虎巖縣北
  僊人洞赤山半巖濶丈許相傳有仙居此
  臭湖故襄城東
  楊栁湖縣東一里
  泰山湖縣南一里
  石子湖縣南四十里
  天鵞湖縣西十五里
  糠皮湖縣西北七里
  磨珠湖縣北二里相傳有龍磨珠於此
  長渠縣西四十里曽鞏記荆及康郎楚之西山水出二山之間秦白起攻楚壅水為渠以灌鄢即此潘家河縣東七十里
  蠻河縣西南四十五里發源房縣界經南漳入縣西南至破河腦入漢江按春秋時名鄢水左傳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是也後曰夷水水經所謂漢水又南逕宜城縣東夷水注之是也又其後曰蠻水酈道元謂避桓温父名故改曰蠻水
  交丫灘在破河腦因蠻河水出漢二水交流故名灌子灘縣北二十里
  連四洪灘灌子灘下一灘四洪相連
  拖鎗港縣東十里
  隂港 朱家港俱縣東三十里
  王成港縣東五十里
  清水港縣東南十五里
  練港縣東南四十里
  龍潭港縣西南里許
  毛家港縣北二十五里
  蓮花池去縣里許報恩寺前
  洗馬池縣東南六十里相傳關忠義洗馬處
  龍池縣南十五里韓愈宜城驛記所謂白起堰是也月牙池縣西二十里
  金沙泉縣東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謂宜城春又名竹葉春今塞梁元帝詩宜城醖酒今朝熟停鞭繫馬暫棲宿温岐詩宜城酒熟花覆橋沙晴綠鴨鳴交交皆咏此
  珍珠泉縣東七十里入漢江
  南泉縣東九十里入漢江
  雙池泉縣西南二十里
  甘泉井縣城中
  杜康井縣東
  關王井縣東六十里
  八角琉璃井縣南二里
  林公井縣西門外
  朱公井縣西倉邊
  千佛井報恩寺北
  南漳縣
  玉溪山縣治前其峯髙峻有溪水聲淙淙如玉佩故名
  舞旗山縣東三十里
  八疊山縣東南六十里晉司馬懿鑿山開道屈曲八疊
  四望山縣南三十里一名太府山東望襄陽西望房陵南望荆門北望穀城皆見故名
  清溪山縣南六十里其山髙峻東有泉郭璞嘗遊此賦詩清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
  老鴉山縣南七十里上接文陽洞下接三泉山周迴四十餘里洞險峻幽深人不可近相傳神農所居禱雨有應
  鳯凰山縣西三里
  十㑹山縣西十五里
  雞頭山縣西百八十里北臨漳水一名臨漳山荆山縣西北八十里通典南漳漢臨沮地有荆山相傳周卞和宅上有抱璞巖左傳昭四年司馬侯曰荆山九州之險十二年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荆山寰宇記荆山頂上有池喬松翠柏列繞其旁羊角山縣西北百二十四里
  司空山縣西北百三十里
  七里山縣北五十里
  一鍬巖縣西南里許
  僊女洞荆山上抱玉巖東去縣八十里
  聖馬洞縣西南一里有石室可容三十人舊傳有白馬飲水其中故名
  笋石縣北五十里石門寺内石上生成玉兎望月又生笋紋數莖
  清涼河縣東十二里源出西溪洞與蠻河合
  漳河縣南百三十里其水由當陽境入漢江
  蠻河縣西南一里發源自房縣經南漳入宜城西南六十里入漢江
  沮水縣南五十里王粲登樓賦倚曲沮之長洲即此潮水縣西百里水一日一潮
  珍珠池縣西南二十里人於池旁蹴嘑則四圍水湧如珠
  一椀泉縣西二百里
  三湧井靈泉寺内晉時僧聰達見此井祝曰吾教若興水湧者三果如其言故名
  𬃷陽縣
  武王山縣東五十里唐書地理志舂陵有霸山即此相傳楚武王遊獵處
  赤眉山縣東八十里傳赤眉嘗軍此地名北寨資山縣東南六十里深邃濶逺可以耕種脩篁大木環山之民皆資焉故名
  獅子山縣南四十里上有漢光武廟
  無量山縣南七十里
  青山縣西南六十里
  瀴源山縣西南七十里上有二石名東西石虎大阜山縣東北五十里上有仙人曬藥臺洗藥池椒山縣東北六十里上有寺
  甘泉山縣東北七十里地肥而水甘故名
  九十九岡縣東北二十五里宋邢居實詩岐路劇羊腸重岡九十九
  華陽河縣東四十里
  白河縣南四十里
  中河縣南五十里
  沙河縣西南一里元張翥詩沙河岸邊秋草白即此鎮北河縣北八十里
  瀴水縣東五十里西流入漢江西魏置瀴河縣以此濜水縣南三十里源出濜山漢張衡南都賦滍澧𤄶濜是也
  蔡子池縣北半里相傳漢蔡倫造紙池
  汝泉縣南八十里
  義井縣西北七十里
  榖城縣
  赤山縣東南八十里丹崖壁立下臨漢水故名永安山縣東南九十里
  老軍山縣南十里
  髙亭山縣南十五里上有髙臨廟
  屛風山縣南五十里相傳白玉仙人得素書於此金牛山縣南八十里唐廣徳寺鑄鐘以牛負之路經於此故名
  薤山縣西南八十里山有孤竹三莖三年生一筍筍成竹枯代謝不巳每諸山雲起此山無雲終不雨人以為騐
  倒驢山縣西九十里髙峻險絶行者驢每倒死故名開林山縣西北四里漢蕭何子封筑陽侯建國此山下
  穀山縣西北十里有古穀城即春秋穀伯綏舊國又有穀神山在縣西十里上有石城
  界山縣西北百二十里
  黒水河縣東六十里
  白石河縣西南三十里中有白石
  黄土河縣西南三十五里
  乾汉河縣北五里
  古洋河縣東北一里
  粉水在縣南雍州記云蕭何夫人於此漬粉鮮潔異於衆水故名時人呼為粉青河又俗稱南河東南入漢江
  沅漕洲縣東五里
  小樊洲縣南七十里
  卧牛池縣南八十里
  古靈泉縣南五十里古靈寺旁
  靈泉廣徳寺後
  光化縣
  馬窟山縣東五里中有石窟荆州圖記漢時有白馬數匹從此窟出形小似滇池馬故名
  固封山縣西北十里本名崇山唐改今名
  三尖山縣西北六十里盤折幽邃抵河南南陽府境牛頭山縣北五里今名麒麟山
  杏兒山縣北七十里多産杏
  蒿堰河縣東南三十五里
  陡溝河縣南三十里
  泥河縣北十里
  龍潭縣西北五里
  黒龍潭縣北五里
  均州
  烏頭山州東三十里
  大觀山州東南三十五里
  小觀山大觀山下
  大嶽太和山州南百二十里水經注武當山一曰太和山亦名嵾山又曰仙室荆州圖副記山形特秀異於衆岳峯首狀博山香爐亭亭逺出藥石延年者萃焉晉咸和中歴陽謝允舎羅邑宰遯於此故亦曰謝羅山其峯最髙者為天柱昔真武曽棲止修煉於此後人謂非𤣥武不足以當之更名武當其紫霄南巖舞龍真慶舊有宫元末燬於兵明永樂中改今名建太和南巖紫霄舞龍玉虚等宫觀天柱巔冶銅為殿範以泥金恢宏壯麗副於五嶽嘉靖間賜名元嶽周八百餘里為峯七十二巖三十六洞三十四臺五井五泉三潭十四天門三洞天一福地一
  石階山太和山内一名華嶽地肺
  寳蓋山 赤山 龍山 砲山 元望山 横山黄峰山 廟垜山 大界山 小界山 二隴山大龍山 康家山俱太和山七十二峯外
  鶴鳴山太和西
  外朝山太和後外向
  逺山州西北二十里
  方山州北十五里
  冷水山州北三十里上有泉性冷味清
  天柱峯 顯定峰 萬丈峯 獅子峰 皇巖峯中筆峰 紫霄峯 靁石峰 貪狼峯 巨門峰祿存峯 文曲峰 廉貞峯 武曲峰 破軍峯中笏峰 千丈峯 大蓮峰 小蓮峯 大筆峰小筆峯 落㡌峰 白雲峯 紫蓋峰 松蘿峯桃源峰 隠仙峯 疊字峰 金鼎峯 伏龍峰舞龍峯 靈應峰 陽鶴峯 健人峰 太師峯太傅峰 太保峯 始老峰 真老峯 皇老峰𤣥老峯 元老峰 僊人峯 隠士峰 大名峯中鼻峰 聚雲峯 手扒峰 竹篠峯 槎牙峰竈門峯 九卿峰 伏魔峯 玉笋峰 拄笏峯大彝峰 把鍼峯 丹竈峰 天馬峯 鷄鳴峰鷄籠峯 眉稜峰 復朝峯 香爐峰 九渡峯展旗峰 金鎻峯 青羊峰 七星峯 繫馬峰㑹仙峯 茅阜峰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計七十二峯九里岡州境
  玉虚巖 太子巖 崇福巖 滴水巖 靈應巖靈虚巖 紫霄巖 卧龍巖 尹喜巖 隠仙巖太上巖 沈仙巖 歘火巖 黒龍巖 白龍巖黒虎巖 風巖 皇后巖 白雲巖 三公巖 朱砂巖 天馬巖 藏雲巖 隠士巖 雲母巖 楊仙巖 常春巖 集雲巖 書字巖 謝天地巖北斗巖 昇真巖 碧峯巖 九卿巖 雷巖 僊龜巖以上俱均州太和山計三十六巖
  白龍洞 雷洞 桃源洞 花花洞 試劍洞 磨鍼洞 試心洞俱太和山
  澮河州南六里
  浪河州南九十里
  響河州北十里
  趙峪河 西河 蒿口河 梅溪河 白浪河 淄河 小淄河 黄沙河 屈原河 界河
  均水州東漢地理志丹水東流入均水
  滄浪水按易氏曰均州武當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滄浪洲又名滄浪水蓋漢沔合流即禹貢又東為滄浪也
  中洲州西北五里
  滄浪洲州東北四十里
  浮洲
  亂石灘州東南十五里水中亂石簇立如鋩
  石門灘州東南二十里
  磨鍼澗州太和山北相傳真武修煉久之未契亟欲出山至澗遇老嫗操鐵杵磨鍼問曰難乎嫗曰功至自成真武大悟
  黒龍潭太和山紫霄澗中
  白龍潭在太和山
  天池 太乙池 蒼水庫池 上善池 上龍池煉丹池 飲馬池 日池 月池俱太和山
  白花泉在太和山 甘露泉 益人泉 烈士泉金泉宋王齊有記 參斗泉相傳二星所臨
  龍井在太和山
  甘露井太和山玉虛宫内
  鄖陽府
  鄖縣
  滄浪山縣城山横似舟産古松三株下有聖水寺龍門山縣東九十里兩巖對峙如門水從中出可通楫
  古塞山縣東南八十里戰國時楚城此以備秦今名大塞山
  天馬山縣南二里又名天馬崖舊傳崖裂出天馬王三字
  寳蓋山縣南三里又名西山上有石蝦蟆倉卒視之了不能辨山北有崖旁視之一穴甚明號星牖羊尾山縣西百五十里
  白龍山縣西二百二十里上有石盤如龍
  鴉鶻山縣西北二里
  三臺山縣西北八十里
  錫義山縣西北百八十里一名天心山道書福地記天心之山方圓百里四面有門上有石壇相傳列仙所居山髙谷深多産蘅其草風至不動風静反摇黎子山縣北七十里
  斧山縣東北二十里
  雷峯山縣東北六十里
  風火山縣東北六十五里
  石鷄山縣東北七十二里
  紅巖縣東南二里舊名赤壁龍滚灘側髙峻色赤日光霞彩朝夕掩映為一郡勝槩云
  尖巖縣南百五十里峭削屹立千尺
  仙女洞縣境内
  武陽洞縣西五十里懸崖深邃旱禱多應
  逺河縣東五十里
  龍門河縣東六十里源出龍門山
  神定河縣東南二十里源出竹山縣流入漢江將軍河縣南百五十里北與紅石河合流入漢江堵河縣西三十里
  趙河縣北七十里西流至府東為盛水堰溉田百畝沄洲縣東南五里
  龍滚灘縣東二里相傳有龍降於此
  馬嘶泉縣東北百四十里相傳漢光武屯兵處有馬忽嘶於地掘之得泉元至正間立有黑龍廟
  靈源井縣明倫堂東教授林典所鑿
  通益井縣東城角指揮蔡洪鑿
  品字井縣前知縣戴琰鑿
  胡公井縣前知府胡倫鑿
  房縣
  牛心山縣東二里
  青峯山縣東八十里
  見日山縣東百里
  十盤山縣東百四十五里
  倒驢山縣東二百里髙險上有張果老倒驢跡建鼓山縣東南二百里袁崧記云登勾將山見馬鬛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國志建鼓與馬騣山相接冬夏積雪
  南山縣南三里宋陳與義避兵奔此有詩
  石門山宋陳與義詩石門泄風無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定山宋呉曽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子園三十六所俱縣南七里
  南荒山縣南十五里
  阜山縣南百五十里左傳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於阜即此
  望夫山縣南二百里
  景山山海經荆山之首曰景山雁北歸必經其上因名為雁塞山寰宇記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此其發源處也
  房山縣西三十里四面有石屋如房
  九室山縣西四十里相傳陳摶修煉處
  黄竹山縣北百里竹色皆黄
  楊子山縣北百里
  馬嘶山縣北百三十里最髙險馬陟其巔則嘶香耳山縣東北百里
  明月山去縣四十里下有崖誌公修行處夜望光如朗月
  瑶峯嶺縣東二百五十里
  誌公巖縣西四十里相傳誌公結庵處
  湖溪巖縣西北十五里
  八渡河縣境内源出滴水崖流入漢江旁有八河渡馬欄河縣東三十里
  南梘河縣西一里
  北河縣北一里
  沮水縣南五里源出景山東流入漢江左傳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粉水縣東北五十里雍州記蕭何夫人於此漬粉鮮潔異於諸水俗名粉漬水又盛𢎞之荆州記筑陽縣西有粉水源出房陵縣取其水為粉鮮潔異於錦水故因名粉水
  小湯池縣東十里青崖山下
  大湯池縣東十五里土地嶺東山下四時常温澄澈愈痼疾瘡癬
  湯泉縣東五里宋洪邁夷堅志泉中有硃砂
  八角琉璃井縣西南隅上有真武廟
  竹山縣
  霍山縣東三里
  方城山縣東四十里山上平坦四面絶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楚使盧戢黎侵庸地方城即此
  香爐山縣東南五十里
  龍祇山縣南二里舊道士王若冲於此山服柏葉上昇雞公山縣南三里
  上庸山縣西南四十里上庸水源出此雄峻為一方鎮古以上庸置邑
  庸城山縣西五里庸人昔居於此上置鼓故又名懸鼓山與横鞍山相連
  筑山縣西五里筑水所出漢昭烈屯兵筑口即此馬鞍山縣西五里
  鼇山縣西十里
  黄茅關山縣西十五里
  十轉山縣西二十五里
  觀山縣西三十里
  燕子山縣西三十五里
  寳峯山縣西七十里
  女媧山縣西九十里俗傳女媧煉石補天處下有女媧廟宋劉光祖詩女媧山下少人行洞谷聲中一鳥鳴
  白馬山縣西百里水經注蜀孟達降魏文帝以為新城太守治房陵有白馬山山石似馬望之逼真達登之嘆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更失之乎為上堵吟音韵哀切有惻人心今水次尚歌之
  聖母山縣西北三十里世傳有聖母仙登此見惡蛇舉而擲之迄今周迴四十里無蛇
  中山縣西北百五十里
  礜石山縣北十里舊云山有礜石其白如雪
  倉樂山縣東北百五十里昔有邑人徐元周積穀於此救饑鄉人徳之故名
  九里岡縣北七里
  魚舵巖縣西北百八十里
  韭菜巖縣東北百里
  霍河縣境合庸水即堵水
  北星河縣北二里發源陜之白河界合水坪㟍峪觀音溝諸水北來入庸水東注
  堵水縣境一里源出陜西平利縣界下流縣東流入漢江
  筑水縣西五里源出筑山
  鼇水縣西十里又名龜水其水多蛇龜邑人云莫飲鼇谷水水中有蛇龜
  上庸水縣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南流入孔陽中有潭相傳投石潭中雷雨即作
  孔陽水縣西九十里源出檀溪嶺水宜洗物除垢應刀劍亦甚利後周以此水名縣
  秦口縣東六十里
  兩河口縣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至此相合故名
  一碗水縣西二十里
  千尺井縣境宋殷隠容家濬井千尺無水濬者不覺至一國題云梯仙國初得道者送此修行及還家巳三世矣濬者莫知所之
  竹谿縣
  誥軸山縣東隅
  白巖山縣東三十里
  馬鹿山縣東六十里
  竪棋山 峒﨑山俱縣東百六十里
  騎牛山縣東南百二十里
  大峪山 五峯山俱縣南十五里
  鼓圓山縣南六十里兩山相峙南為南鼓圓北為北鼓圓下各有洞
  紅土一山縣南百二十里
  算盤山 白楊山俱縣南百五十里
  張家山縣南百八十里
  左旗山縣西三十里
  望葫蘆山縣西百五里
  連錢山 雞籠山俱縣西北六十里
  上庸山縣北十里雄峻為一方鎮古以上庸置邑獨松山縣北四十里
  五星峯縣治前
  畫屛峯縣西五里
  車停岡縣南十里
  椒林岡縣北四十里
  白雲巖縣東十五里
  鹽井巖縣南百里
  風洞縣東三十里
  北鼓圓洞 南鼓圓洞縣鼓圓山之南北
  峒溪洞縣西南三十里
  水坪河縣東三十里
  縣河縣東六十里
  樊停河縣東北四十里
  住峪河縣東南六十里
  柿河縣東南百二十里
  浪河縣南五十里
  南江河縣南七十里
  小葛河縣南百七十里
  順河 蠶河俱縣南二百里
  竹谿河縣西五里發源雞山
  淨峪河縣東北五里
  兩河口縣東南七十里縣河與龍堰河相連又名潭口鄖西縣
  南門山縣南
  黄山縣北里許
  槎牙山縣東十里
  石門山縣東南十五里
  火車山縣東南三十里
  娘娘山縣西南八十里
  羊尾山縣西南百五十里
  光㸃山縣西六十里
  廣順山縣北五里
  黄龍山在上津舊縣東五十里山下有洞洞有泉禱雨輒應
  趙湖山在上津東五十里
  嵩山在上津南六十里
  礦山在上津南百里産鐵
  十八盤山在上津西百五十里高峻盤折十八盤方至其巔
  周恭山在上津西北二十里昔周恭耕此
  五峪山在上津北五里有五峯
  磨石嶺縣南二十里
  界牌嶺縣西一里以南門背峪川分東西而嶺居其中故名
  觀軍嶺在上津南十五里
  懸鼓巖縣西三里
  滴水巖縣西三十里
  觀音巖縣西南三十里
  白巖在上津南百里
  如來巖在上津東北四十里内有佛像
  老龍洞縣西百八十里又上津南四十里亦有龍洞娘娘洞縣西北八十里娘娘山下其泉九處出如沸鼎垂若素練聲似震雷麓田悉資其灌溉
  仙人洞在上津西百一十里内有三教神像
  激浪河縣東二里
  五里河縣東二里至縣前與天河合流入南門㑹漢水石門河縣東南十五里空洞如門
  歸仙河縣東南五十里
  芋門溝河縣南五里
  南門河縣南二里
  七里溝河縣南三十五里
  火梅溝河冷箭流河俱縣南五十里
  天河縣西南一里
  小河縣西門隅
  麥峪河縣西北十里
  黄沙河縣西北七十里源出上津縣龍山入漢水東河縣西北八十里
  五里坪河縣東北十里
  八道河縣東北八十里
  箭河在上津東南二十里
  冷水河在上津東南八十里
  八里河在上津西南三十里
  罳峪河在上津西北五里
  漢水在縣南五十里出嶓塜山經漢中東流至大别入江
  吉水在縣境源出陜西商縣鐵鶻嶺過縣西南百里入漢江俗呼夾河
  聖鐘潭在天河内相傳有鐘飛入潭風雨則鳴動心潭在縣西南一里其深莫測視之令人心悸月兒潭在縣西北二十里
  相公池在縣北七里宋相張士遜遊覽處
  蓮花池在上津南八里
  天池在上津西南百二十里上有泉並池有二畝許不由人力
  一碗泉在縣北六十里有石孔大如碗泉自中湧出寒而清冽
  惠澤靈泉在上津龍王廟前
  方井在上津東關
  保康縣
  筆架山縣學前
  蛇峪山去縣五十步一名萬朝山
  三十六榜山縣東南十七里
  天馬山縣南十里
  石人山縣南二十五里
  司空山縣南八十里
  老架山縣南百里
  樓鼓山縣南百二十里
  馬盤山縣西南百里
  冬𤓰山縣西四十里
  梭塞山縣西百八十里
  萬安山縣西北十五里
  烏呼山縣西北十五里
  五臺山縣西北十里
  三尖山縣西北九十里
  萬連山縣北三里萬峯相連疊翠可觀
  懸壺嶺縣東南九十里
  深谿河縣東南百里
  鷄冠河縣南百五十里
  板倉河縣南五十里
  湯峽河縣西三十里水温可愈疾一名湯羊河桑坪河縣西百里
  大市河縣西百二十里
  豆沙河縣西北十五里
  粉青河縣北三十五里
  蔣口河縣北四十五里
  清溪河縣東北十五里
  蘇泉縣後山下知縣蘇惠和因山前疏鑿民皆便之遂名
  直𨽻歸州
  楚臺山舊城内楚襄王遇神女處建臺其上
  卧牛山州東四里形如卧牛唐翰林李矗為刺史建亭其上
  破石山州東十五里有大石破為十字登陟咸經其間
  鷄籠山州南二十里踞兵書峽口
  香爐山州南二十五里以形名
  龍王山州南六十里祈雨輒應
  牛角山州西一里
  八學士山州西十里山有八垤皆朝州治唐李矗建學士樓以對此山
  野猪山州北十里在八學士山旁
  相公嶺州東二里上有宋王宅址
  五老峯州署前一名文筆山
  銅鼓岩州南六十里懸岩上四乳突出以石擊之其聲清越
  兵書峽州東二十里漢諸葛武侯藏書處
  空舲峽州東四十里自州至長陽四百里内峽水奔流石磧險惡夏月水漲必空舲乃可上灘
  白狗峽州南二十里兩崖如削白石隠狀𩔖狗唐杜甫詩白狗斜臨北黄牛更在東
  鐵棺峽白狗峽東隋唐嘉話王果為雅州刺史舟經此峽仰見懸崖間一棺視之骸骨存焉旁有石誌云三百年後水漂我將及長江垂欲墮欲墮不墮遇王果果愴然為殮塟而去
  都里峽州北五十里
  玉虚洞州南香溪二里内唐天寳中有人遇白鹿於此薄而窺之有洞可容千人石壁異文成龍虎花木之狀有石乳結成物象温潤如玉左有二小洞名青蓮水簾景極幽異
  蓮花洞州南五十里中有石若蓮花
  雷鳴洞叱灘中駭浪觸石聲若雷鳴
  烏牛石州前江中
  白馬石與烏牛石相對
  鐵心肝石大江峭壁懸石如伏肝
  大江源出蜀之岷山由烏山經巴東入州出夷陵羅沱州西六十里有石可為硯
  䕫沱即周武王封熊繹處今䕫子國地
  五象溪州南十里有屈原碑嘉靖間被水衝没香溪州南二十里源出興山至州左入大江傳為昭君洗粧處按康熙初年㑹合三省官兵攻李㓂於茅麓立塘運糧於此
  九龍灘州前怪石錯出如九龍狀
  新灘州東二十五里原為坦地嘉靖間山圯兩岸壁立大石横江怒濤如雷商賈必停舟卸装過此叱灘州西三里水石相激如噴叱聲舟行至此多覆一名人鮓甕黄庭堅詩命輕人鮓甕頭船
  蓮花灘州南三里江水湧沸似蓮花
  躍金灘兵書峽北宋冦萊公過黄牛峽夫人擲金簪於水黙禱河伯舟至此有鯉魚躍入舟剖之得簪洗馬池得勝門外一里相傳楚襄王洗馬處
  獨清泉湧泉門外冬夏不涸清潔甘美
  清泠泉州東五里水極清泠
  濯纓泉州東南十里内有神蛇人穢其水蛇輒見楚王井楚臺山北
  張公井州舊無貯水處明正徳間張僉事伐石甃井人咸稱便
  洗面井昭君洗面於此
  長陽縣
  石橋山縣東三里
  蓮子山縣東四里
  金子山縣南二里
  紗㡌山儒學案山
  方山縣南三十里明一統志山四面俱方有風穴口大如甕夏則風出冬則風入春秋分則靜袁崧云一名風井山重源濬發北注夷水清涼浚洌異於他溪縱伏暑之辰不敢澡濯
  香花山縣南三十里
  馬鞍山縣南三十五里
  蘆黄山縣西南教善里外交石門界
  雪山縣西南教善里外交容美界
  巫靈山 寳尖山 綺黄山俱縣西三十里
  石笋山縣西四十里
  桑木山縣西八十里
  石柱山 雲遶山俱縣西北
  雞公山縣北四里
  青相山縣北五十里
  若葉山 櫻桃山 黄連山俱縣北五十里
  龍角山清江北方域志山穴内有隂陽二石隂石常濕陽石常燥旱鞭隂石則雨澇鞭陽石則霽
  桃山安寧鄉
  將軍山隔江山勢雄峻崖石如帶鎧甲狀上有藺將軍廟
  望川山山勢髙聳望見夷陵
  東峯嶺縣東一里
  馬鬃嶺縣南八十里
  老鴉嶺縣西八十里
  青岡嶺縣西
  蒲嶺縣西百二十里
  文筆峯縣東十里
  髙峯縣南徳興里外交松滋界
  掛榜巖文筆峯側峯屹懸河石色青白相間如掛榜觀音巖縣東二里
  白馬巖縣東南十五里清江之南石狀如白馬故名雙柱巖縣南三十里
  掛鐘巖縣南九十里
  龍頭巖 象鼻巖俱縣西十里兩巖相對
  麂子巖縣北十里
  赤巖縣北三十里
  獅子巖縣北磨市里
  仙人巖縣境内
  仙人洞縣西二十里
  藏書洞縣西二十里宋郭雍藏書處
  聚雲洞三際和尚飛昇於此
  龍門洞兩崖劍立岩穴幽邃泉瀑飛注
  仙女洞清江南
  石笋縣南二石若笋
  百里荒横百里縱不知幾百里深林茂箐熊虎之藪蠻獠盤踞
  清江縣治南一名夷水源出舊施州開蠻界經建始縣境流入本縣至宜都縣入大江蜀水皆濁此獨清鱉浪灘 秋浪灘 西寺灘 石羊灘 靖安灘龍吟灘 虎嘯灘俱縣西北
  馬達溪 磨石溪 鵞溪 株木溪
  興山縣
  青龍山縣東草木鮮華峯巒雄秀
  盤龍山縣東二十五里
  仙侣山縣東三十里層峯疊嶂曲折幽靜荆州志昔有人入山採藥愛其竹樹葱蒨留居數載一日相挈而出摘蘭葉化小舟泛溪水而去
  天池山縣東四十五里四圍壁立一線通頂上有一池雖旱極不涸
  五指山縣東五十里五峯如指上有鐵瓦殿仙人橋萬夀宫玉皇閣夾路石欄扳鎻而上旁有小石柱髙百餘丈頂上老松數株雀巢如壘可望而不可至髙蘭山縣東六十里峯巒秀起
  老君山縣西髙三十里
  髙頭山縣西三十里一峯侵漢萬木凌雲對峙青龍拱揖羅經雖發脈萬朝山而綿亘迴繞為邑屛翰茅麓山縣西北七十里周圍百里髙三十里峻壁陡巖險阻莫比逆冦李來亨盤踞其上凡十一年康熙三年始討平之
  羅經山縣北二十里周五十里上有雙峯直干霄漢峯迴壑轉聳青曵翠望之如兩㦸然
  天竺山縣北七十里峯插雲漢周圍百餘里
  金紫山縣北八十里
  萬朝山自老君山分𣲖六十六峯兹山特出髙五十餘里羣山環拱萬木蒼森積雪經年未溶
  建陽峽源出寧都曲折四十八渡約十餘里至建陽村流入香溪
  龍口峽縣北二百五十里
  響水洞縣東五里洞門懸岩僅容人内平坦如屋冷氣襲人山後有小穴石級百步盡則平坦約方里許緣木而下有石柱數莖如蓮花蓋托之狀再進數步一石如橋懸架兩岸其下波沸如雷傳有神龍居焉屈老洞縣東五十里瀑布懸空夏凉冬温相傳屈原讀書於此
  深渡河縣西十里源出龍潭隨山曲折二百里逹縣南陽河源出當陽飛瀑如雷流三百里至縣西與深渡河㑹南入香溪達川江
  建陽河源出寧都曲折至建陽峽四十八渡南流至香溪入川江
  東陽河縣東五十里
  㸃軍河縣北五十里
  平水河縣北七十里
  新奔灘縣南三十里
  白馬灘縣南七十里
  珍珠潭縣南一里相傳昭君盥水墜珠花於此黄龍潭縣西七十里
  龍口潭縣北百里周四十里水從石澗迸出即縣西河源
  白龍潭縣東北百里髙山之上潭濶數十丈
  龍池縣北十五里
  洗墨池縣北三十里
  清泉學宫後引流遶大成殿後環入泮池至觀瀾門外㑹香溪入大江
  巴東縣
  羅頭山縣東七里
  七寳山縣東八十里
  鐵爐山 紅葵山俱縣東三百二十里
  金籠山縣東三百四十里
  巴山縣南一里又名金字山一峯分三岡而下形如金字縣治依之
  桐水山縣南五十里
  石柱山縣南二百五十里
  髙大山 虎頭山俱縣南二百里
  天寳山縣南安居里
  馬鞍山縣西南三里
  安居山縣西南五十里
  野龍山縣西二十里
  覆磬山縣西四十里
  雙𥖝山縣西三百里
  畫眉山 鎮南山俱縣西三百一十里
  苦竹山 刀尖山俱縣西三百三十里
  招蜂山縣西北十里
  明月山 紫陽山俱縣西北四十里
  石羊山 三盆山俱縣西北五十里
  小戒山縣西北六十里勢極髙峻一道從崖間入止容一人過此則平曠可容百家昔人多避兵於此蜀口山 長豐山俱縣西北百里
  飛鳯山縣北五里
  羊乳山縣北三十里
  金蓋山縣北七十里
  梁臺山縣北三百二十里
  石門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徑深若重門漢昭烈為陸遜所破走逕此門追者甚急乃燒鎧斷道得免
  向王山縣東北五十里與明月山相連髙大無樹木常有雲氣冬則先有雪傳古向王耕此
  龍㑹山縣東北歸州界上有水火風三洞
  青銅山去縣北二十里嘗産青銅今絶
  長嶺縣東南三百一十里
  長子嶺縣西南三百里
  馬嶺縣西南四百二十里
  仙人巖縣西北後一都
  馬巖清江南後一都
  破石峽縣東歸州界
  門扇峽縣西大江兩峯相對峭壁如門
  巴峽縣西三峽之一袁崧記巴東三峽猿鳴悲猿鳴三聲淚沾衣杜詩即從巴峽穿巫峽
  無源洞縣東五里中有溪流飛㵼如銀深邃莫測兩岸可容萬人居民每避兵於此
  羅頭洞縣東五十里
  鎻洞縣西北四十里
  下馬洞縣北十里
  秋石洞縣北二十里
  大沱石縣西北大江處歐陽修硯譜其色青黒斑斑其文微麗亦頗發墨
  將軍石長豐里石直立百餘仭
  楊栁荒縣西南建始里
  青電荒縣北在市里
  大江源出蜀之岷山自巫山經縣屬萬流驛西瀼東瀼牛口等處入歸州
  清江河自施州經縣屬野三關桃符口南灘長灘等處入長陽
  三垻河源出九江坪一流入房縣一流入大寧一流入西瀼溪與大江合
  三潮水石間有水一日三潮
  東瀼溪 西瀼溪縣東西二水入大江唐杜甫常居此草堂址尚存
  羅溪長豐里
  紫陽溪 赤溪俱長豐里
  八斗灘縣東十五里有二上八斗近香爐灘下八斗近横梁灘
  石門灘縣東三十五里
  清水灘縣西十里江水泛急觸而為漩舟人戒嚴於此
  白磁灘縣南二百一十里
  温凉井縣南三百里
  隂晴井縣南四百里井上有雲則雨無雲則晴塔院井西嶺上去江五里江長則長江消則消消不至涸長不至溢
  舊鹽井縣北八十里元置鹽課司
  通幽井相傳飲此可療疾下嘗有鼓樂聲
  相公井夀寧寺
  恩施縣
  回龍山城内昻然竒秀如龍回頭
  象耳山城内一名舵樓山
  龜山城内城隍廟居上
  成山城内土主廟在上
  連珠山縣東五峯如貫珠宋政和中封山神為嘉惠侯與此山相接控清江之口者曰龍首山
  金瓦山縣東四十里岩石鱗次𩔖瓦而色黄
  石盤山縣東四十九里項有大石如盤
  天樓山縣東五十六里山勢聳拔如危樓倚天畫屛山縣東六十里
  羊角山縣東百餘里尖峯髙聳天半
  巾子山縣東百六十里
  東門山縣東南百餘里舊有關在山之東土蠻以此分界
  文筆山縣南二里卓立如筆
  天成山縣南十五里上有天生橋
  金柱山縣南七十二里
  翠濤山文筆山西南山石髙起數十尋中有竅通北透明俗號通明山
  客星山縣西七里南連雪嶺髙出雲霄
  猿啼山客星山北猿啼最多宋黄知命詩大猿呌罷小猿啼箐裏行人白晝迷春夏常積雪又名雪嶺藥山縣西二十里下瞰麒麟溪
  石乳山縣西北七十里周迴百餘里多生石乳宜山縣西北與月臺對
  赭馬山縣西北百一十二里
  銅甕山縣北七十六里
  都亭山縣北二百里崇岡深麓映帶左右山下多良田廣囿後周置亭州取此
  飛鳯山縣北
  朝陽山大田所北門外與城内山連
  碧波峯縣東抱城西遶委折如波
  旗峯縣北十里與鼓水俱近演武場
  朝霞嶺大田所東五十餘里
  瘦驢嶺縣西七十里宋黄庭堅詩艱危寧度瘦驢嶺奔走莫隨肥馬塵
  通天巖縣東八里上有竅通天下有澄潭莫測洪巖縣南三十里
  大龍洞城東十五里
  影娥洞城南十五里日影水光相盪照人洞境甚異雙城洞縣北四十五里
  清江遶城而東至宜都入大江
  西北江大田所西二十里有二溪合流下入洞又有橋髙十餘丈若天生然
  頭渡河大田所東十里派出龍洞口流為河
  萬頃湖大田所西南二百里與酉陽接界
  鐵溝水城東蘇軾贈喬太傅詩城東坡壠何所似風吹海濤低復起城中病守無所為走馬來尋鐵溝水朝貢水縣東六十里
  麒麟溪城南相傳宋雍熙中麒麟出此
  黔黎溪城西南三百四十里源出北荒中
  通潮溪連珠山北其水朝長暮消與海潮相通盤龍溪清江東北
  嘉蓮池縣前一名鼓角池符瑞志宋端拱元年七月旋州鼓角池生嘉蓮
  蝦蟇池縣南百二十里池多蝦蟇春水漲輒跳躍出岸間後距先爪前趾變羽即隨衆鳥飛去土人徃徃張羅得之
  馬公泉縣北一里
  宜泉城北味極甘美
  文明井儒學内
  龍岡井回龍山下景泰中鑿清冽甘美
  廣利井大田城内













  湖廣通志巻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一
  山川志
  長沙府
  長沙縣
  谷山在縣西七十里
  大富山在縣北七里
  鵞羊山在縣北二十里杜光庭福地記鵞羊山許遜斬蛟處宋史食貨志長沙一郡烏山銅鑪之所六十有四麻潭鵞羊山銅户數百餘家
  書堂山在縣北五十里唐歐陽詢讀書處
  智度山在縣北五十里
  雲母山本名銅官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水經注湘水又北逕銅官山西臨湘水山土紫色内含雲母故亦謂之雲母山也列仙傳長沙雲母服之長生
  定王岡在縣東寰宇記定王廟連岡一丈俗謂之定王岡
  湘江在城外水經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又東北過隂山縣西又北過澧陵縣西又北過臨湘縣西注湘水又逕船官西湘州商舟之所次也又右逕臨湘故城西縣治湘水濵臨川側故即名焉
  瀏渭水在城北五里經瀏陽縣前名瀏水西名渭水水經瀏水出臨湘縣東南瀏陽縣西北過其縣東北與澇溪水合西入於湘
  溈水在城北水經注溈水出益陽縣馬頭山東入臨湘縣歴溈口戍東南注湘水
  穿水在城内
  靖港在縣西北五十里明一統志李靖討蕭銑駐兵於此
  銅官浦在城北六十里水經注湘水右岸銅官浦出焉荆州記程普闗公分界於此鑄銅棺為誓相侵者以銅棺貯之方輿勝覽銅官浦在寧鄉縣界三十里舊志楚鑄錢處唐杜甫銅官渚守風詩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山
  鴛鴦洲在城西北
  明月池在城内明一統志世傳在長沙星下故不涸宋政和中取醴陵明月石置池上故名
  流杯池在城北五里明一統志五代馬希範鑿為上已祓禊宴集之地
  龍門泉在縣北智度山下
  善化縣
  闗山在縣東四十里
  伏龍山在縣東五十里
  昭山在縣東五十里下有潭曰昭潭水經注湘水又北逕昭山西九域志長沙縣有昭山
  嶽麓山在縣西五里隔湘江舊名麓山水經注湘水又北逕麓山東其山東臨湘川西傍原隰息心之士多所萃焉盛𢎞之荆州記長沙西岸有麓山其下有精舎左右林嶺環囘泉澗旁有礬石每至嚴冬其水不停霜雪元和郡國志嶽麓山在長沙縣西隔湘江水六里盖衡山之足徐靈期南嶽記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鴈為首嶽麓為足方輿勝覽嶽麓山又名靈嶽峯乃嶽山七十二峯之一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峯疊秀下瞰湘江嶽麓寺在山上百餘級乃至今名惠光寺下有李邕麓山寺碑
  尖山一名圭峯在縣西二十里
  雲葢山在縣西二十里峯巒秀麗望之如蓋上有虎溪蛇井
  華林山在縣西六十里
  錫山在縣南三里隋書地理志長沙縣有錫山騫旗山在縣南三里
  妙高峯在縣南高聳雲表江流環帶宋張栻建城南書院於此
  仙女嶺在縣西七十里
  金牛岡在縣西湘中記漢武時有田父牽一赤牛告漁人求渡漁人曰舟小豈能勝牛田父曰但相容不重君船於是登舟及半牛糞於船田父曰以此相贈既渡漁人怒其汚以橈撥棄水欲盡方覺是金訝其異躡之見人牛俱入嶺遂掘之不可得
  抱黄洞在嶽麓山
  靳江即瓦官水在縣西二十里其水自湘鄉萬載塘經寧鄉之麻山過楚靳尚墓前入湘江水經注湘水又北左會瓦官水口湘浦也九域志長沙有靳江漏水在縣西
  昭潭在縣東水經注湘水又北逕昭山西山下有旋泉深不可測故言昭潭無底也亦或謂之曰湘州潭元和郡國志隋改湘州曰潭州取昭潭為名
  橘州在縣西四里水經注湘水又北逕南津城西西對橘洲或作吉字為南津洲尾水西有橘子洲戍故郭尚存寰宇記橘洲在江中時有大水洲渚皆沒此洲獨存故湘中諺云昭潭無底橘洲浮
  國朝雍正七年
  勅建江神廟於洲上
  禁蛙池在嶽麓山下明一統志相傳宋張栻讀書於此厭蛙聲聒耳禁之蛙遂無聲
  湘潭縣
  壺山在縣東三十里上有巨石如壺
  五頂山在縣西七十里
  石鰭山在縣西九十里
  隠山在縣西一百一十里
  銀山在縣西一百四十里
  陶公山在縣西一百四十里明一統志晉陶侃卜築於此
  石馬山在縣南五十里
  曉霞山在縣南七十里
  歴山在縣南二百里
  昌山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夷堅志昌山周四十里多篠簜花結實每石得米五斗宋慶元間米翔貴民頼以飼上有雷祖廟禱之始獲有米
  金紫山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
  石龍峯在縣西百里
  琵琶峯在縣南百里南嶽七十二峯之一
  玉几峯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草衣巖在縣西百里明一統志五代周時蜀僧奉初結草為衣居巖中
  落星石在縣北
  雲湖在縣南六十里受烏石四十八泉灌田千畆㳙水在縣西南十五里發源南嶽北合數溪逕縣之龍口東流入湘江
  鑿石浦在縣西百里唐杜甫有宿鑿石浦詩
  晩洲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唐杜甫詩晚洲適知名秀色故異状
  錦灣在縣西
  洗硯池在縣南
  空泠峽在縣西北六十里水經注縣北有空泠峽驚浪雷奔迅同三峽又作空舲十道四畨志湘水空泠灘荆州記空舲峽甚高峻又作空靈唐杜甫詩空靈霞石峻楓栝隠奔峭
  稠青泉在縣北三十里
  碧泉文獻通考湘潭有碧泉方輿勝覽碧泉在湘潭縣西南七十里沉碧如染溉田五十餘畆
  湘隂縣
  白鶴山在縣東五十里
  玉池山在縣東六十里
  神鼎山在縣東六十里
  壘石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水經注湘水自汨口西北逕壘石山西而北對青草湖亦或謂之青草山也青山在縣南三十里
  白霞山在縣南五十里
  黄陵山在縣北四十五里大江之濆上有舜二妃廟水經注黄水西流入於湘謂之黄陵口
  汨羅山在縣北七十里汨羅江畔上有屈原墓玉笥山一名石㠶山在縣北七十里屈潭之左隋於此置玉州水經注羅水西逕玉笥山羅含湘中記云道士遺言此福地也一曰地脚山甄列湘中記屈潭之左玉笥山屈平之放棲於此山而作九歌焉太平廣記漢武好仙於玉笥山頂上置䧏真壇大設丹竈道士晝夜祈禱天感其誠乃䧏白玉笥置壇上武帝遣使取之至其壇側飄風大震巻玉笥而去因名玉笥山焉
  汨羅江在縣北七十里漢書地里志羅縣註盛𢎞之荆州記云縣北帶汨水沿汨西北去縣三十里名為屈潭屈原自沉處隋書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因鼓櫂争歸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戱水經注汨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西逕羅山北謂之羅水又西為屈潭即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沉於此故淵潭以屈為名昔賈誼史遷皆甞逕此弭檝江波投弔於淵汨水又西逕汨羅戍南西流注於湘世謂汨羅口異苑長沙羅縣有屈原自投之川山水明净異於常處民為立祠在汨潭之西岸盤石馬跡猶在相傳云原投川之日乘白驥而來
  青草湖在縣北百里詳岳州府
  三十六灣水在縣南湘水也北流至縣門涇江口析𣲖東流為三十六折唐許渾詩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灣秋月明
  黄水在縣北四十里水經注湘水又北逕黄陵亭西又合黄陵水口黄水又西流入於湘
  文洲武洲在縣南三十里明一統志水中二洲左右相對
  湘鄉縣
  東臺山在縣東十里
  蟹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龍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九域志湘鄉有龍山珍漣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
  葛仙山在縣北一百八十里明一統志上有丹竈洗藥池世傳葛仙翁煉丹處
  石魚山在縣西南十里水經注漣水東入湘鄉縣歴石魚山下多𤣥石山高八十餘丈廣十里石色黒而理若雲母開發一重輙有魚形鱗鰭首尾宛若刻畫長數寸魚形備足燒之作魚膏腥因以名之酉陽雜爼湘鄉有石魚山石黒色理若生雄黄有魚形嶽龜山在縣西南三十里
  龍梅山在縣西南百里
  韶山在縣西北四十里明一統志世傳韶氏三女於此昇仙
  望嶽峯在縣東九十里與南嶽祝融峯相望
  文筆峯在縣南九十里
  金紫峯在縣南百里
  芭蕉嶺在縣南二十五里
  龍巖在縣西三十里
  鳴水洞在縣南
  八仙石在縣南九十里有鉅石八相對而峙
  漣水在縣儒學前水經注漣水出連道縣西澬水之别水出邵陵縣界控引衆流合成一谿東入湘鄉縣湑水在縣東出安化縣龍安山
  洗筆池在縣北明一統志唐禇遂艮貶潭州行部至邑洗筆池上後人為立祠宋邑令榜曰唐大都督褚公洗筆池咸淳間邑令趙必槐於池上得斷碑刻禇公湘潭偶題詩逺山𡷾崒翠凝煙爛熳桐花二月天遊遍九衢燈火夜歸來月挂海棠前
  銅坑龍井在縣東明一統志凡旱禱雨投以楮幣受則沉否則浮洪武七年封為銅坑龍井之神
  仙人井在縣東
  薌水井在縣南水芬馥如蘭
  醴陵縣
  玉仙山一名王喬山在縣東十里周王子喬煉丹於此上有三空洞登真觀宋太宗御書閣後漢書郡國志醴陵縣注荆州記曰縣東西四十里有大山山有三石室室中有石牀石臼父老相傳昔有道士學仙此室即合金沙之臼唐書地理志醴陵縣有王喬山小溈山在縣東三十里
  東山在縣東
  西山在縣西二里明一統志唐李靖駐兵於此石壁上有靖遺像
  鳯凰山在縣西五里
  吉仙山在縣西二十里明一統志昔有吉仙修煉於此
  丁仙山在縣南七里明一統志上有石壇世傳丁令威得道處
  五鳯山在縣南六十里
  章仙山在縣北七十里明一統志世傳臧真人得道於此後訛臧為章
  姜嶺在縣北二里
  水(⿱𥫗亷)-- 簾洞在縣西南七里
  淥水在縣儒學前水經漉水出醴陵縣東漉山西過其縣南注淥漉相近後人藉便以淥為稱通典醴陵有漉水又名淥水
  金魚洲在縣南
  狀元洲在縣南
  角鯉池在縣東
  醴泉在縣北五里
  醍醐泉在縣西鳯凰山
  梅花泉在縣南續搜神記長沙醴陵縣有小水一處名梅花泉有二人乘船取樵見岸下土穴中水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水流上有深山人跡樵人異之相謂曰可試入水中看何由爾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才容人行數十歩便開明朗然不異人世
  攸縣
  鶴嶺山在縣東四十里
  司空山在縣東四十里南齊司空張岊得道於此唐天寳七年勅建朱陽觀宋致和二年改陽昇觀唐蘇師道司空山記畧司空山者乃梁朝張司空輕舉之地當南嶽之東隅連雲陽之福地振瀟湘之勝境作郡邑之崇丘下有溫水源故名溫泉山亦名紫麟山及司空隠此得道遂名司空山焉有古壇三級方廣數文故老相傳云司空朝斗之壇也旁有杉松松皆偃蓋每新秋皓月居人過客靜夜之間往往猶聞步虛杵臼之聲東南隅有秀峯十二聳翠卓立又司空宅在山之西壇井宛然在焉
  鸞山在縣東九十里名山記宋彭天益入對徽宗問攸州風景對曰鸞山配鳯嶺金水對銀坑邑人譚淵創鸞山書院盧思道神仙篇寥廓南山右超越鳯州西
  明月山在縣北九十里
  甘棠山在縣北百二十里
  紫雲山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朝天峯在縣北一里
  鳯嶺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顯聖巖在縣東南寳相寺後
  攸水在縣東十五里水經注攸水出東南安城郡復縣封侯山北帶攸谿蓋即谿以名縣也
  蔡公潭在縣東三里
  洗藥池在司空山唐蘇師道記池水冬溫夏冷異香襲人掬飲可以愈病
  溫水泉在縣東六十里
  洗藥井在縣東南
  益陽縣
  浮丘山一名浮梁山在縣西百里隋書地理志益陽有浮梁山唐書志永泰元年都督翟灌開新道自望浮驛經浮丘至湘鄉
  九岡山在縣西二百里
  小廬山在縣南六十里上有香罏峯瀑布泉宋張栻詩峯勢香鑪直溪聲夾水潺居然一蘭若喚作小廬山
  龜臺山在縣東南
  白鹿山在縣西南宋楊億詩澬江水急魚行澁白鹿峯高鴈度遲明一統志唐裴休讀書山上白鹿啣花出聽因名
  五溪山一名軍山在縣西北五十八里文獻通考益陽有五溪山明一統志三國吳潘濬討五溪蠻營兵於此
  梓梁巖一作子良在縣西九十里
  平岡在縣南後漢書郡國志益陽縣南十里有平岡岡有金井數百淺者四五尺深者不測俗傳云有金人以杖撞地輙便成井
  澬江源出寳慶之路山流經縣境入洞庭水經注澬水東北出益陽其間逕流山峽名之為茱萸江又東逕益陽縣北又謂之澬水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今無益水亦或澬水之殊目矣
  喬江即高水在縣南八十里澬水經喬口入湘江水經注湘水之左岸有高口水出益陽縣西北逕高戍南高水又西北右屈為陵子潭東北流注湘
  𪷸洲在縣前
  闗侯灘在縣西南五里水經注縣有闗羽瀨所謂闗侯灘也南對甘寧故壘昔闗羽屯軍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之於是水寧謂肅曰羽聞吾欬唾之聲不敢渡也渡則成擒矣羽夜聞寧處分曰興覇聲也遂不渡荆州記石子山溪西有小溪闗羽南征曾憩此因名羽灘
  瀏陽縣
  寳蓋山在縣東七十里
  大圍山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杜光庭三十六洞天記大圍山好生上元洞天三百里在潭州
  太湖山在縣西三峯鼎峙上有巨湖
  猿啼山在縣南
  霜華山在縣南八十里
  道吾山在縣北十五里元歐陽𤣥詩道吾山頭白龍臥疊障層江深紫羅
  大光山在縣東北九十里
  洞陽山在縣西北六十里明一統志唐孫思邈煉丹於此山間有潭龍神居之
  弄光巖在縣東五十里
  雙楓浦一名青楓浦在縣南方輿勝覽瀏陽有雙楓浦名勝志瀏水至縣南三十五里為青楓浦縣有八景楓浦漁樵其一也唐杜甫詩輟棹青楓浦雙楓舊巳摧
  中洲在縣儒學前
  義井在縣西
  寧鄉縣
  大溈山在縣西一百五十里唐裴休塟此文獻通考寧鄉有大溈山
  石鼓山在縣南
  鶩山在縣西南一百里
  七星嶺在縣西六十里
  青龍巖在縣西大溈山
  玉潭在縣南半里通鑑紀事五代漢乾祐元年馬希蕚以羣蠻攻迪田馬希廣遣牙内指揮使崔洪璉将兵七千屯玉潭
  安化縣
  芙蓉山在縣東六十里宋張栻芙蓉山詩上頭壁立起千尋下到羣峯次第深兀兀籃輿自吟咏白雲流水此時心
  移風山在縣東七十里明一統志梅花猺於此歸化因名
  浮泥山在縣北七十里
  大峯山在縣北七十里
  浮青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文獻通考安化有浮青山宋畢田詩山色有無青欲浮
  黄羅巖在縣南百里
  靈龜洞在縣南四十里
  觀音洞在縣北三十里
  青羊潭在縣東芙蓉山下明一統志唐天寳六載有樵者登山見青羊出臥潭側
  明鏡泉在縣南
  茶陵州
  鄧阜山在州東六十里
  雲陽山在州西十里湘中記雲陽之墟可以避世隠居文獻通考茶陵縣有雲陽山楚紀遁甲記沙土之祇雲陽氏之墟羅泌路史云沙為長沙雲陽為茶陵之雲陽非秦之雲陽也茶陵之山其峯有雲陽其上有雲陽氏冡
  青臺山在州南六十里
  泰和山在州北六十里
  會仙峯在州東二十里
  石人峯在州東八十里
  靈巖在州東念仙山下
  秦人三洞在州西雲陽山明一統志上有石門深不可入時聞洞中有鐘磬聲世傳秦人遯迹於此褒書石在州二十二都
  洣水在州南水經注洣水出江州安城郡廣興縣太平山西北流逕茶陵縣之南地理志謂之泥水者也漢書志茶陵縣有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
  衡州府
  衡陽縣
  石窟山在縣東三十里湘水記昔有人掘山作穴高十丈長一里許溪水經其下
  清泉山在縣東四十里山有清泉溉田數十頃界浦山在縣東一百里耒陽界上接浦口故名雨母山在縣西二十里亦云雲阜其上有石壇湘水記舜南廵經此後立祠每祭有雲氣起按唐書地理志衡陽有西母山或西雨字近訛稱也
  伊山在縣西三十里晉桓伊讀書處亦名桓山唐張祐伊山詩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萬㸃香大雲山在縣西一百里跨衡邵祁三縣界申泰芝飛昇處
  石鼓山在縣北二里烝湘合流其下前有潭水深不測水經注臨烝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經皷鳴則土有兵革之事羅君章云扣之聲聞數十里此皷今無復聲
  花藥山在縣西南二里明一統志相傳神仙煉丹於此有五色禽棲牡丹樹上故名
  花光山在縣西南十五里宋僧花光善盡梅居此石盤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石盤
  巨庇峯在縣東七十里峯巔有天池冬夏不涸回鴈峯在縣南里許徐靈期南岳記南岳周迴八百里回鴈為首岳麓為足唐杜荀鶴詩猿到夜深啼岳麓鴈知春信别衡陽
  碧雲峯在縣西南衡岳志上有紫金臺雲氣如黛岣嶁峯在縣北五十二里九域志衡陽有岣嶁山湘中記岣嶁山有玉牒禹案其文以治水上有禹碑唐韓愈岣嶁峯詩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摹竒會善峯在縣北五十三里衡岳志古名毛女峯下有會善寺乃十八高僧相會處一云即女善峯也白石峯在縣北五十五里
  天聖巖在縣西南四十里巖有小龜出輙雨至下多仙跡
  分水岡在縣北一百十三里湘鄉界
  馬嶺岡在縣東南五十九里
  黄龍岡在縣西北三十里
  曾青岡 靈壽岡俱在縣西北界衡山記衡山有曾青岡出曾青可合仙藥有靈壽岡多靈壽木
  虎崖在縣東八十里怪石怒立如虎踞
  湘水在縣東水經湘水又東北過重安縣東又東北過酃縣西承水從東南來注之元和郡國志衡陽城東傍湘水北背烝水九域志衡陽有瀟湘水
  烝水在縣西朱子考定禹貢九江之一漢書地理志承陽縣注應邵曰承水之陽師古曰承水源出零陵永昌縣界東流注湘也承音烝水經注承水出衡陽重安縣西邵陵界邪薑山東北流至重安縣逕舜廟下廟在承水之隂又東北逕重安縣南故零陵之鍾武縣武水入焉水出鍾武縣西南表山東流至鍾武縣故城南而東北流至重安縣注於承水至湘東臨承縣北東注於湘謂之承口郡國志臨烝縣俯臨烝水其氣如蒸故曰臨烝九域志衡陽縣有烝水上潢水在縣北三十里出岣嶁峯屈曲流六十里入於湘
  西湖在縣儒學前周迴十頃
  零湖在縣東二十里府志指為酃湖此偽撰也説見參考
  三角潭在縣東一百里
  雲集潭在縣南每雲興則雨集
  龍祖潭在縣南百里
  石皷潭在縣北二里石皷山下
  七里灘在縣北三十里
  東洲在縣南湘水中
  白沙洲在縣南十里
  朱紫潭在縣南一里回鴈峯左
  畧塘在縣北九十五里周迴十里今名客塘水經注承水東合畧塘相傳云此塘中有銅神今猶時聞銅聲於水水輙變淥作銅腥
  烟雨池在回鴈峯下
  義水井在縣東二十里
  靈照井在縣南太平寺後昔龎蘊居此井為蘊女靈照所汲
  蘇家井在縣南二里王昌齡詩作臨蘇躭井復向衡陽求
  羅家井在縣南三里
  金烏井輿地勝覽金烏井在衡陽縣北二十里春溪井在縣西南花藥山下
  衡山縣
  衡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是為南岳尚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於南岳如岱禮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又岷山之陽至於衡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南曰荆州其山鎮曰衡山爾雅釋山江南衡風俗通衡山一名霍山言萬物霍然大也白虎通南方為霍霍之為言䕶也言太陽用事䕶養萬物也後漢書郡國志湘南侯國衡山在東南郭璞曰山别名岣嶁水經注湘水又北逕衡山縣東山在西南有三峯一名紫蓋一名容峯容峯最為竦桀自逺望之蒼蒼隠天故羅含云望若陣雲非清霽素朝不見其峯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經謂之岣嶁山為南岳也山下有舜廟南有祝融冡楚靈王之世祭山得金簡玉字之書容峯之東有仙人石室學者經過往往聞諷誦之音矣衡山東南二靣臨映湘川自長沙至此湘江七百里中有九脊故𩵾者歌曰㠶隨湘轉望衡九面羅含湘中記度應權衡位直離宫故曰衡山徐靈期南岳記衡山者朱陵之靈臺太虚之寳洞上承翼軫鈐總萬物故名衡山下踞離宫統攝火師故號南岳赤帝館其巔祝融宅其陽逮於軒轅以潛霍二山副焉
  武陽山在縣南文獻通考衡山縣有武陽山
  祝融峯在縣西北三十里道書第二十四福地湘州記祝融峯上有青玉壇方五丈有蓋香行道處酉陽雜爼祝融峯下有石榴花春秋皆發名山記鐵脚道人採藥衡岳夜半登祝融峯觀日出仰天大呌曰雲海盪吾心胸唐韓愈詩祝融萬丈拔地起欲見不見輕烟裏
  紫蓋峯在岳廟東有宋徽宗御書壽嶽二字盛𢎞之荆州記山有三峯其一名紫蓋天景明徹有一雙白鶴迴翔其上樹萱録岳之諸峯皆朝於祝融獨紫蓋一峯勢轉東去唐杜甫望岳詩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昂紫蓋獨不朝争長嶪相望
  天柱峯在岳廟西北即雙柱峯衡岳志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此為第六柱也太平廣記唐咸通間中秋苦雨趙知㣲領客登天柱峯𧢇月月色如晝
  石廩峯與紫蓋峯相接湘中記形如倉廩有二户一開一閤閉則嵗豐開則嵗儉唐韓愈謁岳廟詩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祝融
  芙蓉峯在岳廟後盛𢎞之荆州記衡山有三峯一峯名芙蓉上有泉水飛流如一幅練分映青林直注山下
  朱明峯在岳廟後衡岳志昔有鄺仙修真於此一日偶復遊羅浮騎牛入朱明洞不復出云此南岳前洞也
  赤帝峯在岳廟後古名煉玉峯上有惠車子尸解處獅子峯在岳廟後即柿蒂峯下有靈源但聞石間泠泠然而不見水
  烟霞峯在岳廟右
  擲鉢峯在岳廟後世傳思大和尚擲鉢於此故名彌陀峯在衡山左東北有巖虛險而暗古木怪藤䕃蔽其間下有彌陀寺唐栁宗元為記
  香爐峯與朱陵洞近
  架鶴峯即紫霄峯晉尹真人飛昇於此
  軫宿峯在祝融峯南
  瑞應峯在岳廟西北
  紫雲峯在岳廟左有胡文定書院湛甘泉精舍集賢峯在岳廟右衡岳志唐李泌張九齡舊遊地有南嶽書院宋胡文定與子致堂五峯朱晦菴張南軒講學其中
  華蓋峯在岳廟後産靈芝亦名靈芝峯
  天堂峯在岳廟右
  安上峯在岳廟後下多古刻不可辨
  永和峯在岳廟右
  觀音峯在衡山右亦名碧蘿峯
  雲居峯在岳廟西南有雲居寺寺内有唐太宗御書梵經五十巻
  紅花峯在岳廟西南即石榴峯
  雲龍峯在岳廟右
  明月峯在岳廟右
  雙石峯在岳廟西南下有雙峯能仁二寺
  潛聖峯在岳廟西衡岳志昔高僧希遷遊南岳尋方廣寺訪惠海尊者一日見精舍號方廣遇尊者止宿送出返顧人宅俱無
  妙高峯在崇岳鄉衡岳志中有平坦一區為惠海尊者誦經處時有五白衣長者聽經乃龍王也願獻寺基一夕擁沙為平地故建方廣寺
  天台峯在方廣寺西有智者顗禪師拜經臺遺址蓮花峯在崇岳鄉四水環繞山如蓮花擁出有宋徽宗題天下名山四字
  青岑峯在岳廟後
  白馬峯在縣治西
  永參峯在岳廟右
  仙嶺峯在永叅峯右
  朝日峯在岳廟左仙傳拾遺赫胥氏塟於衡山之朝陽峯
  惠日峯在岳廟東衡岳志昔有高僧憩此隋帝賜號惠日因以名峯
  靈藥峯在岳廟左
  瑰霄峯在岳廟左
  會仙峯在岳廟右
  降元峯在岳廟西仙籙云昔炎帝之女致齋於此感元君降故名
  文殊峯在岳廟北衡岳志唐宣宗太子慕道自霍之衡至峻坡西望見金色瑞相彌陀僧以為文殊降故名
  金簡峯在衡山後東為大禹巖衡山記天柱之掖有金簡峯禹治水時獲金簡玉書處
  雲密峯在衡山西北衡山記雲密峯有大禹治水碑皆蝌蚪文字碑下有石壇流水瀠之最為勝境仙巖峯在衡山後下有石巖南有大洞道家謂為朱陵洞天之東門
  翠鷲峯在岳廟北
  崱屴峯在衡山後世傳惠車子修行處
  祥光峯亦名鶴鳴峯在岳廟西
  雷祖峯在衡山後當祝融之麓
  白雲峯在紫蓋鄉有白雲洞為朱陵洞天之東便門九女峯在紫蓋鄉
  靈禽峯在岳廟西北
  雲隠峯在紫蓋鄉
  耆闍峯在岳廟北
  喜陽峯在祝融峯之左
  鳯凰峯在永平鄉衡岳志昔祝融君登南岳謁元君感碧雞鳯凰集此故名記云上有峻坡生梧桐朱鳥薦瑞故來儀焉馬融賦云惟梧桐之所生兮在衡山之峻坡
  采霞峯在武陽鄉即應相峯衡岳志齊禇白玉字元璩隠南山十餘年采霞而食因名
  曉霞峯在縣東每旭日衘山丹霞掩映
  巾紫峯在縣北山無林木多杜鵑花狀若紫巾上有紫金臺下有白龍潭流杯池
  吐霧峯與巾紫相連山霧升騰雖晴亦雨
  日華峯在岳廟東一名日盖峯
  聖燈巖在衡山金簡峯巖有珊瑚芝每隂晦之夜靈光上下如秉燭狀
  靖居巖在縣西二里有飛泉古木羅漢果樹瀉洪亭在其上宋張公綬瀉洪亭詩潺潺石磴瀉洪泉路躡丹梯入紫烟應有高人無問處菴羅雙樹碧參天懶殘巖在衡山後唐異僧懶殘居此甘澤謡懶殘者名明瓚衡嶽寺執役僧也遇食即収所餘而食性懶而食殘故號懶殘也鄴侯外傳甞於衡嶽寺讀書懶殘謂曰慎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
  朱陵洞在衡山有泉懸若垂簾洞淵集衡山洞名朱陵太虛之天漢武帝外傳西王母謂上元夫人曰共造朱陵山食靈𤓰其味甚美憶此有七千嵗矣唐杜光庭三十六洞天記朱陵洞天七百里在衡州衡山縣朱子詩詩成天柱峯頭月酒醒朱陵洞裏風毘盧洞在衡山芙蓉峯衡岳志毘盧洞往往有佛光顯現常於望日亭見之甚確竺菴禪師曰山形似洞故以洞名周圍五十餘里傳即古禹王城也
  静谷在衡山巾紫峯右明忠誠伯茹瑺遊息處試心石在衡山會仙橋衡岳志路並石側足以入前崖挺出下臨萬仭之壑
  飛仙石在衡山黄庭觀魏夫人飛昇處衡岳志魏夫人壇是一巨石其上圓闊其下尖浮寄於他石之上一人試手推即動人多致力即不動遊人至潔焚香以指㸃之亦㣲動或云麻姑送夫人乗雲至此雲化為石也
  響石在岣嶁峯洽聞記岣嶁峯有響石呼喚則應興樂江在縣三都受衡陽諸小溪水入於湘宋張栻遊南岳唱酬詩序乾道丁亥十有一月與晦菴聨騎渡興樂江宿霧盡巻諸峯玉立心目頓快
  茶陵江在縣南源出芝水會安仁之水入於湘烏石港在縣西南十里水出衡山東入於湘
  龍隠港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出衡山下東入湘舜溪在衡山又名舜井
  夕陽溪在衡山石榴峯下
  甘溪 苦溪在縣東出武陽鄉入於洣
  石灣浦在縣東發源鳯凰山入湘
  雷家浦在縣南三十里
  絡絲潭在衡山岳廟後
  觀湘洲在縣東上有觀湘書院
  壽澗在紫盖峯下
  雷池在祝融峯
  流杯池在巾紫峯下石上九曲可以流觴
  老龍池在崱屶峯右
  洗衲池在衡山方廣寺側世傳梁惠海尊者洗衲於此
  虎爬泉在祝融峯
  貫道泉在衡山湘南寺後
  白龜泉衡岳志在九真觀泉自巖竇迸出清泚甘冽其色早晚兩變有白龜大如錢白如玉隠於石竇間人罕得見遇者吉祥延壽
  白鶴泉在白龜泉側羅含湘中記衡山有懸泉滴瀝嵓間聲泠泠如絃音白鶴迴翔其上如舞
  金井在縣西北
  耒陽縣
  虎踞山在縣東四里
  侯計山在縣東七十里水經注耒陽縣有漢水東出侯計山廣輿記一名侯憇山諸葛武侯甞憇此石臼山在縣西二十里明一統志有石臼巨人跡舊傳蘇躭甞遊此有蘇仙祠在焉
  馬阜山在縣北二里盤踞二十餘里
  侯曇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九域志耒陽有侯曇山明一統志一名侯堂山跨安仁縣界有石井常涸遇旱祀之則水出祀畢水仍乾
  鷔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其形獨秀不與衆山連舊傳有白鷔翔於上故名
  相公山在縣東北四十里蜀相諸葛武侯甞駐兵於此因名
  城岡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明一統志岡巒秀㧞東西有銀瓶皮㡌二峯對峙北有清溪水注白馬渡天門嶺在縣東南四十里石巖中有流泉禱雨多應樟楻嶺在縣南二里漢處士羅訓隠此
  獅子巖在縣西三十里明一統志巖有石乳滴成獅子狀宋隠士侯彭老避暑於此亦名侯公巖
  直釣巖在縣東南六十里無械仙翁修煉處
  五色石范綰雲林石譜衡州耒陽縣土中出石磊塊巉巖大小不等石質稍堅一種色青黒一種灰白色一種黄而斑四面竒巧扣之無聲
  耒水在縣東南漢書地理志耒陽縣注師古曰在耒水之陽水經耒水出桂陽郴縣南山又西北過耒陽縣之東又北過酃縣東北入於湘注耒陽東傍耒水水東肥南有郡故城又耒水西北至臨承縣而右注湘水謂之耒口
  肥水在縣南三十里水經注漢水東出侯計山其水清澈冬溫夏冷西流謂之肥川隋書地理志洡隂縣有肥水
  大别水在縣東三十里水經注十三州志曰大别水南出耒陽縣太山北至酃縣入湖也
  潯水在縣東五十里源出安仁界流至鷔山鄉入於耒
  馬水在縣東北七十里出馬水鄉至小江口入耒白沙浦在縣南十五里
  雨瀬在縣西南耒水中荆州記耒陽有雨瀬縣時旱百姓共壅塞之則甘雨溥降若一鄉獨壅則雨亦偏應隨方所祈信若符刻
  靴洲在縣東耒水中俗傳塟杜甫遺靴於洲上明解縉詩蔡倫池上霧如紙杜老祠前秋日黄為問靴洲江上水流船三日到衡陽
  石盧塘在縣東七十里水經注肥川之北石盧塘塘池八頃其深不測有大魚常至五月輙一奮躍水涌數丈波襄四陸細魚奔迸隨水登岸不可勝計湯池在縣東南其水夏溫冬沸水經注溫泉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畝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榖熟溫水所溉年可三登其餘波散流入於耒水也
  蔡倫池在縣西南二里庾仲雍湘州記應陽縣有蔡子池南有石臼云是蔡倫舂紙臼劉澄之江州記蔡子池南有石穴深二百許丈石色堪為書硯
  常寧縣
  逍遥山在縣東六十里九域志常寧有逍遥山墖山在縣東南山腰有阿育王疊石墖藏典昔阿育王疊石建釋迦真身舍利白玉淨相寳塔其在南瞻部洲者十有九此其第九墖也
  盟山在縣北七十里
  舂水水經注湘水又西北得舂水口水上承營陽舂陵縣西北潭山又北逕新寧縣東又西北流注於湘水也隋書地理志新寧縣有舂江
  吳水在縣西源出永州界逕縣入湘
  樟水在縣北合宜水入湘
  宜水在縣北水經注湘水又北與宜溪水合水出湘東郡之新寧縣西南新平故縣東衆川㵼浪共成一津西北流東岸山下有龍穴宜水逕其下天旱則擁水注之便有雨降宜水又西北注於湘隋書地理志新寧縣有宜溪水
  安仁縣
  鳯凰山在縣東南二里
  熊耳山在縣東南十里明一統志山高峻狀若熊耳有逺天湖可容萬家
  楊梅峯在縣西北十里明一統志五代時馬殷将歐陽頵於此立寨屯兵以備南漢宋沈通父子亦保障於此
  大石嶺在縣東二十里
  寳墖嶺在縣東南十里
  李朝洞在縣南七十里
  巨人跡石在縣大石嶺
  小江水在縣南合洣水入湘九域志安仁縣有小江水
  永樂水在縣南源出郴州清溪逕縣境流至衡山義塘合洣水入湘
  白沙江水在縣北三十里
  藥湖在縣東南四十里世傳神農洗藥於此
  潭湖在縣北二十里
  月潭在縣東南寳墖嶺下
  酃
  吾登山在縣西二里舊名湘山明嘉靖間知縣易宗周更名
  雲秋山在縣西四十里廣輿記雲烟黯淡常如秋時青臺山在縣北十里
  萬陽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府志周迴三百里上有古木怪石蓋衆山之宗按即漢書志酃縣母山也一名萬陽山
  黄陽山在縣西炎帝陵前十里兩峯並峙如雙幢然橋頭峯在縣北茶陵界
  大風嶺在縣東四十里
  牛嶺在縣東永寧界世傳許旌陽逐蛟蛟化牛伏此集雷巖在縣東八十里
  洣江在縣西水經洣水出茶陵縣上鄉西北過其縣西府志洣泉在縣東洣水之源合雲秋水北流逕茶陵州之南西北過攸縣與容水洋湖水會入湘水斜瀬水在縣西二十里
  雲秋水在縣西四十里經雲秋山下東北流縣治東復折西北合洣水入湘
  沔渡水在縣東源出萬陽山
  河漠水在縣西十里與斜瀬水會
  酃湖後漢書郡國志酃縣注荆州記曰有酃湖周迴三里水經注縣有酃湖湖中有洲洲上民居彼人資以給釀酒甚醇美謂之酃酒嵗常貢之湖邊尚有酃縣故治宋史地理志嘉定四年酃縣因酃湖為名按宋置酃縣今酃縣也與漢酃縣皆以酃湖名府志曲附通典載入衡陽酃酃湖竟無可考然詳按水經酃居耒洣之間今縣洣江北去耒水南來酃湖在酃縣無疑與衡無渉
  桃溪在縣南五十里源出雲陽北流合雲秋水至茶陵會洣水入於湘
  鳴玉泉在縣治
  龍王井在縣東洣泉坊
  桂陽州
  鹿頭山在州治東
  大凑山在州西廣輿記舊經云出銀礦當其盛時烹丁紛錯商旅輻凑故名開寳二年上覽桂陽監嵗入白金數謂宰相曰山澤之利雖多頗聞採納不易詔減三分之一
  龍渡山在州南三十里
  潭流嶺在州北一百三十里
  職方巖在州西南宋黄照隣讀書處照隣官職方因名
  屯湖水在州南三十里源出龍渡山北流入郴界為招旅江民田多資灌溉
  湟水距州七十里水經注徐廣曰湟水一名洭水出桂陽通四會亦曰漼水也漢武帝元鼎元年路博徳為伏波將軍征南越出桂陽下湟水即此水矣桂水其别名也又桂水出桂陽縣北界山山壁高聳三面特峻石泉縣注瀑布而下北逕南平縣而東北流屆鍾亭右會鍾水通為桂水也故應劭曰桂水出桂陽東北入湘
  烏龍潭在州北十里
  十八灘在州西水石相激㡬二十里
  錦泉在州治内
  臨武縣
  韓張山在縣治後明一統志唐韓愈張署同時遷謫韓令陽山張令臨武及北還會宿於此故名宋紹興間僉判范寅因作韓張亭
  舜峯山在縣西三十相傳舜南廵駐此上有舜祠山頂平衍四面壁立邑民嘗據巔築寨為避兵之地華隂山在縣西三十里隋書地理志臨武縣有華隂山廣輿記跨臨武藍山兩縣高秀如華嶽
  石龍巖在縣西二十里明一統志有石如龍嵗旱洗之即雨
  秀巖在縣南十五里石室天成可坐數百人四壁璀璨彩色俱備下有二穴水出其左為溪流二百餘步復入右穴伏而不見泠泠之音乍逺乍近宋邑令王淮以米南宫所書秀巖二字䥴諸石壁以名之金粟巖在縣西北二十里石壁峭㧞飛泉下注龍洞在縣北二十里中有潭潭中石龍長丈餘時有烟雲繚繞
  溱水在縣南水經溱水出桂陽臨武縣南繞城西北屈東流注溱水導源縣西南北流逕縣西而北與武谿合山海經曰肆水出臨武西南注於海入畨禺西肆水盖溱水之别名也
  騾溪水在縣西南源出西山東北流與武水合武水在縣西北水經注武溪水出臨武縣西北桐栢山東南流右合溱水亂流東南逕臨武縣西謂之武谿縣側臨谿東因曰臨武縣通典臨武縣有武谿湯池在縣東五十里石山連峙池在山半水如湯沸石欄内幽草竒卉隆冬不萎下有田數畝四時可種山巔一池乃其源也其熱尤甚旁石皆熱即寰宇記所謂焦石
  賈公井在縣治後明初邑令賈元凱鑿
  藍山縣
  茅龍山在縣西十里
  九疑山在縣西五十里寧逺界九域志藍山縣有九疑山詳永州府
  黄蘖山在縣西九十里廣輿記山産黄蘖故名亦謂之都龎山與連州分界即五嶺從東第三都龎嶺是也
  石柱山在縣北五十里明一統志一名天柱下有巖洞石乳融結竒怪萬狀
  東樓峯在縣南五十里其下有巋水
  藍嶺在縣北四十里山勢廣袤跨桂臨寧逺藍山之界四時蒼翠邑以此名九域志藍山縣有藍山羊車嶺世傳有仙以羊駕車經此
  舜巖在縣西舜鄉石窟中有水騰沸即舜水之源鍾水在縣東水經鍾水出桂陽南平縣部山北過其縣東又東北過宋渚亭又北過鍾亭與雞水合注部山即部龍之嶠也五嶺之第三嶺也鍾水即嶠水也庾仲初曰嶠水南入始興漼水注於海北入桂陽湘水注於江是也雞水即桂水也
  舜水在縣西源發舜巖經縣西合巋水歴桂陽常寧界入湘
  巋水在縣南三里源出九疑東北合春水入於湘藍溪水在縣北四十里出藍嶺下與舜水合
  疑水九域志藍山縣有疑水
  嘉禾縣
  石燕山在縣北十里廣輿記頂有石壁夏秋雨過小石墜下如燕雌雄相比可為藥
  石門山在縣北十里有巖穴如門巋水貫其中桐梁水源出晋巖飛流懸注
  珠泉在縣城北吐沫如珠
  永州府
  零陵縣
  高山在城内一名東山上有法華寺
  輝山在城内旁有綠井
  萬石山在府治後唐崔能作萬石亭栁宗元為記九域志零陵縣有萬石山
  香零山在城東五里明一統志唐栁宗元甞登蒲洲石磯以望之名勝志地産香草唐世上供郡人若之刺史韋宙奏罷
  西山在城西唐栁宗元記窮山之高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袵席之下零陵山水志自朝陽岩至黄茅嶺而北長亘數里皆西山也
  羣玉山在城西宋董居誼宅仙洞記零陵縣西二里為羣玉山地勢清勝一郡之竒觀也山之下有宅仙洞
  石城山在城西五里
  小石城山在城西黄茅嶺北唐栁宗元有記
  嵛山在縣南二十里孤峯秀出
  雲莊山在縣南四十里
  鵶山在縣南一百五里
  陽明山在縣東南一百里山高嶮絶明嘉靖間有僧秀峯禪定於此今為秀峯道場
  戴花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永山在縣西南一百里永水出焉永州因山得名石角山在縣東北五里
  福田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明一統志崖壁峭絶中有孤峯巋然俗名阿育王塔下有如意泉
  芝山在縣西北去西山二里蔣本厚永州山水紀山頂一洞入數十步稍暗從東北出見瀟湘合流處焦山在縣西北一百里晏殊𩔖要帝舜南巡憩息之所
  乳泉山在縣西北一百四十里
  金牛嶺在縣東二十里
  石門嶺在縣東五十里明一統志嶺上有石門如樓閣羚羊往來其間
  五星嶺在縣南四十里蔣本厚永州山水紀零陵山水之佳無過東南東南最高者無過五星嶺壁立千尋行徑止容一人至絶頂衆山羅列如兒孫
  鳴水嶺在縣南一百十里有瀑布泉聲聞數里黄龍嶺在縣北二百里下有黄龍觀
  黄蘗嶺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連亘道州猺獞居之華嚴巖在府儒學後唐為石門精室栁宗元有詩朝陽巖在城西瀟水之滸巖有洞名流香洞唐元結以巖東向遂名朝陽且為之銘
  火星巖在朝陽巖之上石上多鐫宋人題識明太守唐珤更名徳星
  澹山巖在城南宋王淮記巖去城二十五里許昔有澹姓者家焉遂名澹巖舊經云有周正實者秦時人隠居於此未來之事皆能先知
  丹崖在縣南百里廣輿記唐永泰間隴西令唐節去官家崖下自稱丹崖翁元結刺道州特訪之作銘曰磳磳丹崖其下誰家門前釣舟籬下釣車不知㡬峯為爾四墉竹出巖下泉飛户中
  承平洞在縣西一百里林泉深邃
  紅玉洞在縣西四十里相傳何仙姑修煉處
  龍洞在縣西南七十里明一統志唐世旻所居地劉建鋒舉為永州刺史馬殷攻之不屈而死後或聞鉦鼓聲且數晝見甞有一木自洞流出止於石荆岸人送之中流詰旦復還如是者數四適天旱禱而雨遂取其木像而祀之今石荆岸有廟
  小丘在城西鈷鉧潭朱子雲莊山詩小丘横翠几層嶂復嵯峩
  鸂鶒石在府治雲林石譜永州署依山有一石聨綴石上宛若水禽有唐人刻字目之為鸂鶒石
  化石在城南八十里有石狀如人郡國志昔淮南王兵敗被逐至此化為石
  湘水在城西水經湘水東北過零陵縣東又東北過洮陽縣東又東北過泉陵縣西錢邦芑湘水考湘水自全州而下至永州府城北與瀟水合曰瀟湘歴祁陽合桂陽諸水過迴雁峯下至衡州城北與烝水合是為烝湘經湘隂入洞庭與沅水合又曰沅湘此三湘也
  瀟水在縣西朱子考定九江之一即營水也水經注營水出營陽泠道縣南流山西流逕九疑山下又西逕營道縣又東北逕營浦縣南又西北逕泉陵縣西又北流注於湘水朱子韓文考異曾子開曰湘水出全瀟水出道二水至永合而為一以入洞庭地理今釋瀟水一名營水出今湖廣永州府寧逺縣北注湘水按水經注洞庭之淵瀟湘之浦瀟者水清深也繹其大指猶曰清湘云爾非二水也然朱子考定九江以瀟烝易潕澧又於考異中著曾子開之説必有所據今以營水考之其所出泠道今寧逺也所經泉陵今府治也導源委輸瀟營合一異名同水盖不誣矣永水在縣南百里源出永山流入瀟水
  黄溪在縣東七十里栁宗元記環永之治百里其間名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黄溪最善
  愚溪在城西一里栁宗元愚溪詩序灌水之陽有溪焉東流入於瀟水或曰冉氏甞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謂之染溪今予家是溪凡為愚者莫我若也得專而名焉宋蘇軾詩應同栁州栁遂使愚溪愚
  高溪在縣北九十里廣輿記宋乾徳中有唐叟者世居溪上一日厭喧雜登舟而去往來垂釣伏臘則暫歸受子孫謁見如是者三十年楊萬里為之建高風亭
  石簰灘在縣北四十里明一統志其石皆片斷連綴狀如簰筏或云秦始皇造橋於上有異人乘簰往助之後棄簰去
  垂幔灘在縣西南百里枕湘江之岸峭壁倚穴遥望如帷幔
  鈷鉧潭在城西唐栁宗元記鈷鉧潭在西山西冉水自南奔注其清而平者且十畝
  小石潭在縣西唐栁宗元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伐木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
  石馬潭在縣北五十里
  蒲洲在縣東十里栁宗元甞登蒲洲石磯有詩南池在城東栁宗元遊宴南池序于暮之春徴賢合姻登舟於兹水之津連山倒垂萬象在下浮空泛景蕩若無外横碧落以中貫凌太虛而徑度
  聖泉在府學内
  袁家渴在城東唐栁宗元記由朝陽巖東南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上與南館高嶂合下與百家瀬合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在袁家渴西南栁宗元記渠之廣或咫尺或倍尺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鱗環周
  石澗在石渠西北栁宗元記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亘石為底逹於兩涯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司馬塘在縣北以栁宗元名
  湮塘在縣東北百餘里其深莫測明一統志相傳昔有民得一鱔將烹之有老叟曰此湘江之龍也烹之恐禍及民怒以為誕排之翼日一村俱湮
  發珍井在府治内明唐瑶銘有冽寒泉瀟湘通脉一勺分甘民力乃足載聞易訓井井往來涖兹土者尚慎之哉
  紫巖井在城内宋張浚號紫巖居永濬此因以名井吕虎井在城東山上明一統志吕䝉駐兵於此挿劍泉湧謂其有力如虎因名
  祁陽縣
  龍山在縣儒學後
  大寳山在縣東四十里與祁山對峙其中流水紆曲凡十餘渡山腹有路蜿蜒達梅溪青岡
  白水山在縣東六十里九疑諸水至此合流雙峯夾峙束而為溝名紫羅峽名山記山下有水白如練苦竹山在縣東一百里
  包山在縣西一百四十里
  祁山在縣北十五里名山記縣居此山之南故名祁陽
  烏符山在縣北六十里宋逸士蔣暉所居有吕嵓題壁詩白玉蟾鎮蛟符
  四望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山最高登其巔望見衡邵永道四郡
  三台山在縣東北十五里三峯秀出
  白鶴山在縣東北三十里明一統志昔楚白公出奔避此其末孫屈處靜煉丹絶頂跨鶴仙去仙壇丹竈存焉
  雲頭山在縣東北四十里
  石門山在縣東北九十里高巖夾立一水湧波又名峽山有似三峽也
  排山在縣東北百里為衡祁兩縣界置驛
  石鷰山在縣西北九十里水經注湘水又東北得𣲭口水東南流逕石鷰山東其山有石紺而狀鷰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風雷相薄則石鷰羣飛頡頏若真鷰矣羅君章曰今鷰不必復飛也九域志祁陽縣有石鷰山
  竹嶺在縣東六十里
  熊羆嶺在縣北三十里
  樓真巖在縣北三十里
  靈巖在縣東北六十里
  雷澤洞在縣西七里
  獅子垘在縣南一里湘江之側有巨石狀如獅子古䜟云獅子衘毬出狀元明成化庚子水泛垘口沙壅如圓毬時姚江王華館於邑寗良家明年辛丑華廷對第一遂應其䜟云
  鏡石浯溪考在磨崖碑之左以溪水拭之可鑑人鬚眉昔有竊去者石遂暗歸則明徹如故吳璥祁陽石鏡銘楚之南粤之北惟祁之陽懿厥質江山千里何咫尺天之蒼蒼其正色
  祁水在縣東即寳慶之餘谿水也入縣境東北流九十里至縣城北入湘水羅含湘中記零陵有祁水注湘水經注湘水逕祁陽縣南餘谿水注之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縣東南流注於湘其水揚清汎濁水色兩分
  清江水在縣東百里源有七泉流至歸陽市與白河江合
  白河江水在縣北百里源出馬江步大泉陂流至兩江口會清江合流入湘清江水綠白河江水白如涇渭兩分天下名勝志浯溪流入湘江有清江白河江及三江水皆注之
  浯溪在縣南五里唐元結刺道州愛其山水因家焉作大唐中興頌顔真卿大書磨崖石刻之溪上有峿臺𢈪亭浯溪考自雙井發源遶漫郎宅過渡香橋北入湘范成大⿰馬叅 -- 驂鸞録浯溪近山石澗也歕薄有聲流出江中臨江石厓數壁纔高尋丈中興頌在最大一壁碑之上餘石無㡬所謂石厓天齊者丹鉊總録浯水有二北浯在瑯琊南浯在九疑零陵陸容菽園雜記浯溪峿臺𢈪亭皆在今永州府祁陽縣治南五里唐元結次山愛其勝異遂家其處命名制字皆始於結字從水從山從广曰吾者旌吾獨有也
  溘浪灘在縣東八十里灘上有潭潭底有巨鐘一巨鍋一有時而鳴鍋鳴則旱鐘鳴則雨
  龜潭在縣東二里深不可測明一統志昔人有龜潭二字刻於崖上
  甘泉在縣治北一里許水色深靚甘芳清冽湘南第一泉也鄒浩甘泉銘山下出泉其甘如醴井冽而食大國百里莫之令而自均民到於今受其利雲行雨施自今伊始水不可以中止其孰止之
  寒泉在縣西南元次山文編湘江西峯直平陽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峯上有老木壽藤垂䕃泉上近泉堪戙維大舟惜其䝉蔽不可得見踟蹰行循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太寒故名曰寒泉
  東安縣
  象鼻山在縣東一里
  八十四山在縣北一百五十里山周四十餘里盧洪水出焉經此山者凡八十四涉故名
  赤石山在縣西五里巖石皆赤
  金鳯山在縣西三十里上有天寧寺
  唐㡌山在縣北一里
  黄華山寰宇記昔有獵者於此見二鹿俄有人問云見二馬否答曰但見二鹿其人曰吾為虞帝五至衡山與安上道士相聞是吾二馬也
  獅子嶺在縣東三十里
  金字嶺在縣西四十里下有舜廟亦名舜峰
  諸葛嶺在縣南三里明一統志先主牧荆州遣諸葛亮督零陵長沙桂陽三郡調賦屯駐於此
  石牛嶺在縣北一百十里
  龍巖在縣北一百里明一統志相傳昔有樵者遇黄衣九老曰吾九龍居此久矣語訖不知所在
  盧洪江水在縣東源出清化鄉流入零陵高溪江口入湘
  道州
  元山在儒學後以唐李郃宋吳必達樂雷發三狀元得名
  安定山在州西二十里宋周惇頤故宅在其麓山西石壁刻道山二大字
  營山在州西四十五里隋書地理志營道縣有營山九域志縣有營道山
  五老山在州西北五里山下有五龍井詳祠祀瀟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
  白鷄山在州西北六十里與廣西全灌諸山聨接穿巖在州西三十里一名月巖名山記東西兩門通道巖前有石如走猊伏犀其狀不一明王會月巖圖記自東觀之如月上弦自西觀之如月下弦就中觀之如月之望隨行進退盈虧萬狀
  斑竹巖在州南五十里述異記昔舜南巡塟蒼梧之野堯之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相與協哭淚下沾竹竹文上為之斑斑然
  含暉洞在州南五里唐劉禹錫記薛景晦為道州得異境有石室穹然如夏屋因名曰含暉錢邦苞記洞内鐫周惇頥同隣人蔣瓘陳賡歐陽麗治平四年三月六日同遊道州含暉洞二十八字
  窊尊石在州東唐元結集州東左湖湖東有小石山山巔有窊石可以尊乃作亭尊上又詩巉巉小山石數峯載窊亭窊石堪為尊狀𩔖不可名
  五如石在州東唐元結序涍泉之陽有怪石焉名之曰五如建五如亭郡國志五如石在道州左北岸前後左右及登山巔皆相似故以五如名
  祁寮石郡國志在道州子城西開元寺前江東王安中謫居每乘舟往來在上刻祁寮維舟石五字濓溪在州西二十里道山之下宋周惇頥世家其間宋史周惇頤傳知南康軍因家廬山蓮花峯下前有溪取營道所居濓溪以名之名山記道山下有石竇深廣不可窮有泉溢竇而出者濓溪也按今江西九江府濓溪周子詩云吾欲固易足名廉朝暮箴又蘇軾詩云先生本全徳廉退乃一隅則九江自為亷溪而營道乃濂溪也
  庳灘在州宜陽鄉舟行至此入瀧有險灘二十四巫灘麻灘流灘其尤也
  愛蓮池在州儒學西濂溪書院之北
  知時泉在州望仙門内明一統志鑿石像龍以導其流夏至則盈秋分則涸宋紹興間郡守辛斆建亭泉上
  七泉在州城東唐元結七泉銘序凡人心若清惠必忠孝守方直終不惑也故名五泉其一曰潓泉次曰𣷡泉次曰涍泉汸泉淔泉欲來者飲潄其流有所感發矣一曰漫泉自旌漫浪也一出東山命曰東泉聖脉泉在州西濂溪故里名山記清冷瑩徹如飛霜噴玉大旱不涸積雨不溢知州方進刻其上曰聖脉故人呼聖脉泉
  寧逺縣
  九疑山在縣南六十里亦名蒼梧山山海經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塟在長沙零陵界中郭璞曰山今在零陵營道縣南其山九峯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總名其地為蒼梧也漢書武帝紀注九疑山半在蒼梧半在零陵又地理志營道縣九疑山在南水經注盤基蒼梧之野峯秀數郡之間羅巖九舉各導一谿岫壑負岨異嶺同勢遊者疑焉故曰九疑山唐元結集九疑山方二千餘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峯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疑亦曰舜登九疑疑巳而悲從人有作九悲之歌因謂之九疑有九水出於山中四水南流注於南海五水北注合為洞庭若度其高卑比洞庭南海之崖直上可二三百里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則㡬焉九疑山圖説九峯簫韶女英石城娥皇朱明桂林華盖巴林石樓也明一統志九峯之外障曰萬嵗山
  天門山在縣東南四十里
  追凉山在縣東北七十里
  舂陵山在縣東北七十五里五山相接舂水出焉石梯嶺在縣西北八十里
  玉琯巖在縣南九疑山去舜源峯五里晉書律厯志漢章帝時零陵文學奚璟於泠道舜祠下得玉琯十二上於朝
  高士巖在縣南舜祠之西明一統志舊名野猪巖亦名嘯父昔有獵者見羣豕逐入巖不見因得樂噐一部無為觀道士獻於朝
  龍巖在縣西南丹桂鄉
  紫虛洞在縣南唐道州刺史薛伯高命曰斜巖宋至道初太守張觀改名有㓂凖題名
  碧虛洞在縣南亦名嘉魚洞唐元結名曰無為洞上有李嶠篆刻中有水通九疑山之碧虛橋南注舜溪彭祖石在縣南明一統志地名彭祖村有池池内有石若釣磯上有人跡世傳彭祖甞至此
  舜源水在縣南六十里源出舜源峯流至縣東西折西北與沲瀟二水合流經府城入湘
  舂水在縣北源出舂陵山又名都谿水流經衡州府入湘羅含湘中記零陵有舂水注湘水經注都谿水入舂陵縣北二十里仰山南逕其縣西縣本泠道縣之舂陵鄉盖因舂谿為名矣又西與五谿俱會縣有五山山有一谿五水會於谿門故曰都谿也西北流逕泠道縣北又北流注於湘水也
  天湖在九疑山九疑志在麓牀三級之上水常自溢中有禽大如雁錦羽尾長六尺湖東有洞洞左右二石人如冠劍而立
  採藥池在縣北五里
  青澗王歆之神境記九疑山過半路皆行竹松下夾路有青澗澗中有黄色蓮花芳氣竟谷
  永明縣
  亭山在縣治後一里
  白塔山在縣西五里唐武徳中置縣治於此
  鎮峽山在縣西六十里為入粤通衢
  大掩山在縣北十五里掩水出焉
  白鵞山在縣西北十五里
  都龎嶺在縣北五十里通典道州江華郡有都龎嶺今謂之永明嶺明一統志東北連掩山西南連荆峽鎮其絶頂曰都逢土人語訛呼逢曰龎
  遨水在縣西南源出廣西富川縣木馬山流入縣界掩水在縣西北源出大掩山東流與沲水合經三江口與瀟水舜源水合
  江華縣
  沱山在縣治後舊名三華土人謂之鳯嶺
  吳望山在縣南五十里九域志江華有吳望山明一統志舊名秦山吳孫權未建號時山忽有聲如雷因開洞穴石有文彩權以為瑞唐天寳中改名吳望山冬冷山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接粤西賀縣界
  歌父山在縣東南五十里盛𢎞之荆州記馮乘縣有歌父山傳云老父少不娶妻而善於謳歌年八十餘病將終命鄉里六七十人與上穴中隣人辭歸老父歌而送之聲振林薄響遏行雲
  白芒嶺在縣西通典道州有甿渚嶺今謂之白芒即五嶺之一也
  陽華巖在縣東南五里宋黄潛獅子巖記瀟湘水石之富甲於天下元次山作陽華巖銘謂其下可家焉暖谷在縣南五里寒亭之側蔣之竒記方盛寒入此谷中其氣溫然雖挾纊熾炭不若也
  沱水在縣東九域志江華縣有沱水明一統志源出九疑山石城娥皇二峯流至縣别為二又十里合為一經三江口合瀟水舜源水北流入湘
  砯水在縣東南源出九疑山女英峯與沱水合水中多石湍急有聲
  秦水源出吳望山廣輿記水聲嗚咽如秦隴
  新田縣
  鳯凰山在縣東一里又名鷓鴣山
  鰲魚山在縣南五里
  五龍山在縣北二十里
  遷官嶺在縣西十里上有峻石名曰遷官



  湖廣通志巻十一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二
  山川志
  寶慶府
  邵陽縣
  六亭山在城内宋毛憲郡州鎮邉樓記州治西南可半里許羣山崛起髙下牙錯煙朝月夕貢異納竒昔人作六亭囊括其勝繡谷遐觀峙其肩蒼雪寒碧䕶其趾楚望杏岡丹井月池映帶左右士君子往往作為歌詩記文以侈其事
  小佘湖山在城東三里有申泰芝祠
  馬鞍山在城東四里以形似名
  龍山在城東八十里明一統志龍山秀峰四出面面相𩔖頂有龍池泉如湧潮分二泒一入湘鄉為漣水一入邵陽為邵水
  四望山在城南二十里居邵陽東安零陵祁陽之間其上皆可望見故名水分數泒流於府境者為霞水逕花橋下㑹邵水
  髙霞山在城南一百里唐李霞飛昇處下有李霞觀臨霞水
  大禹山宋陳伯震大禹山慈壽寺記邵陽縣之北四十五里有大禹山而廟在焉居邵河六十六灘之上石門山在城北四十五里兩山夾峙如門資水歕激而下為茱萸灘
  七里花山在城北新寧鄉時見白雲生其上有望雲寺多古木異卉
  大佘湖山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山有石巖巖有石如懸歲旱有水自懸石滴下則雨唐申泰芝冲舉於此
  邪薑山在城東南一百三十里一名大雲山為南嶽七十二峯之一水經注承水出邵陵縣界邪薑山洛陽山在城東北二里明一統志洛陽山有石室唐申泰芝往來其中明皇感夢以像求得之賜號大國師泰芝世家洛陽故以名山資邵二水㑹流其下棊盤山在城南五里明一統志石盤廣六尺有棊痕名勝志諸葛亮犒師於此名祭旗坡
  資水在城北源出路山禹貢九江之一漢書地理志都梁縣路山資水所出東北至益陽入沅過郡二行千八百里水經注資水出武陵郡無陽縣界唐糺山謂之大谿水東北逕邵陵郡武岡縣南
  邵水在城北源出龍山岳平頂水經注邵水東㑹雲泉水水出零陵永昌縣雲泉山西北流至邵陵南又北注邵陵水謂之邵陵水口
  應水水經注應水出邵陵縣歴山崖隥嶮阻峻崿萬尋𪷁淵湛於下應水涌於上東南流逕應陽縣南注湘水按今邵陽縣北有歴江當即應水以水出歴山得名也
  餘谿水水經注餘谿水出邵陵縣東南流注於湘詳見永州府祁水
  白羊灘在城西
  孔雀灘在城西其勢峻急
  茱萸灘在城北四十里廣輿記茱萸灘水勢險惡昔人甞建銅柱於岸側以便牽挽俗謂五十三灘四十八難此其首也又湘州記邵陵縣有大溪名茱萸江䣃甲池在六亭山下相傳漢張飛䣃甲於此因名龍池在城東龍山中多五色鯉又新化縣文仙山亦有龍池
  彩塘在城東
  野鷄塘在城西三十里明一統志塘側石崖峭壁上有二鷄形毛羽宛然
  慈惠泉在城内
  濂泉在城南宋濂溪周惇頤來攝事常飲此泉故名仙泉井在城市東一名曹婆井明一統志昔有曹婆賣酒甞有道人來索媪飲之不厭道人與藥一丸云投井中則作酒媪如其言井水皆香美成酒後道人復來媪言無糟飼豕復與一丸投之則皆水矣新化縣
  梅山在縣南四里宋史西南諸蠻傳梅山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熈寧五年開梅山得其地詔置新化縣章惇開梅山詩開梅山開梅山萬仞摩星躔捫蘿鳥道十歩九曲折時有僵木横崖巔負厓直上視南嶽回首蜀道猶平川宋吳致堯開逺橋記介荆湖之間有兩梅山焉新化為上梅山安化為下梅山
  火溪山在縣南四十里
  石槽山在縣南六十里半山有飛瀑數丈
  金鳳山在縣南一百里
  牛欄山在縣南一百里山徑險峻舊為控扼之所文斤山在縣南一百里唐書地理志邵陽有文斤山明一統志山有三峯石壁峭絶半山有石室石橋可陟而登旁有龍池晉髙平令文斤修煉於此
  熊膽山在縣北一百里多出異獸其山迤邐延袤西接巴黔
  青雲洞在縣北熊膽山下洞深不可測有瀑布飛流數丈
  青山洞在縣北蒼石環起呀若洞府鸞騫虎踞竒怪萬狀
  城歩縣
  太古山在縣東九十里
  蓮荷山在縣西四十里道通綏寧明萬厯間知縣竹宻建堡於此
  黄茅嶺在縣北九十里
  武岡州
  都梁山在州東一百三十里水經注大谿又逕都梁南縣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淺其中悉生蘭草緑葉紫莖芳風藻川蘭馨逺馥俗謂蘭為都梁山因以號縣受名焉荆州記山上有水其中生蘭草因名都梁香形似藿香
  紫陽山在州東一百五十里漢諫議周儀讀書於此楓門山在州西四十里
  古山在州南五里上有瀑布泉
  雲山在州南十五里為道書第六十九福地明一統志山有七十一峯宋郡守汪中立建七十一峯閣有日華山月華山杏花塢投龍洞猿藤水道者巖侯公洞宋陳與義雲山詩崒嵂竒峯萬疊横山花開後暖風輕楚天曙色纔分處一帶烟光畫不成
  雷霆山在州南二十里
  禮仙山在州南上有洞其深不測
  武岡山在州北五里水經注左右二岡對峙重岨齊秀間可二里舊傳漢伐五溪蠻蠻保此岡故曰武岡縣即其稱焉
  角尖山在州北一百八十里
  寳方山在州東南五里有洞凡八門其徑竇委宛相屬洞之上怪石參錯不可名狀而天柱雲根最有名南山在州東南十里
  金城山在州東南一百三十里為道書第六十八福地輿地志石真人修煉此山號曰仙都
  竹坪山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
  唐糺山在州境後漢書郡國志都梁有路山水經注唐糺山蓋路山之别名也
  銅鼓巖在州北三十里
  金鐘巖在州東南二十里翠乳交滴成鐘形
  圓通洞在州東三十里中有石乳結如寳葢
  和合石在州城内二石相合髙二丈上有秦盧侯二生仙跡
  都梁石在州南城下髙圍丈餘嶄然獨峙
  都梁水廣輿記水出武岡州城西南㑹夫夷水經新化益陽界入洞庭
  濟水源出城歩經州城南東流與資水合文獻通考武岡有濟水
  白香湖在州境
  黄塘坡在州城西
  明月池在州城内深百丈
  武陵井在州治西南舊傳與武陵溪相通
  新寧縣
  峎山在縣西十五里上有石如人狀
  樟木山在縣西四十里廣輿記下多猺民皆鳥言花溪山在縣西七十里猺獠環居其下
  九龍山在縣境九域志蒔竹縣有九龍山
  夫夷水由縣左達大羅江入資水水經注夫水出零陵縣界少延山東北流逕扶陽縣南本零陵之夫夷縣也夫水又東注邵陵謂之邵陵浦水口
  岳州府
  巴陵縣
  巴丘山在城内亦名巴蛇冡岳陽風土記羿屠巴蛇於洞庭積骨為丘三國吳魯肅以萬人屯巴丘即此君山在城西洞庭湖中本名洞庭山又名湘山山海經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麋蕪芍藥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逰於江淵沅澧之風交瀟湘之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拾遺記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於山頂博物志君山上有美酒數斗得飲者不死水經注君山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郭景純所謂巴陵地道者也是山湘君之所逰處故曰君山矣漢武帝登之射蛟君山志君山洞庭孤絶處也又名湘山狀如十二螺髻道書第十一福地北夢𤨏言夏潦後江漲勢髙遏住湘波溢為洞庭湖凡數百里君山宛在水中秋水歸壑此山復居於陸
  艑山在洞庭湖中本名湘山又曰編山史記五帝紀南至於江登熊湘正義括地志云湘山一名艑山在岳州巴陵縣南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箎竹兩山相次去數十里迥峙相望孤影若浮
  響山在城西君山志響山一名鳴山擊之鏗然有聲白鶴山在城南三里岳陽風土記山有白鶴寺其陽有兩池内潛巨蟒吕翁招出化為劍又有江叟者甞遇樵夫遺以鐵笛吹之無聲一日登此吹於紫荆臺響震林谷忽見二女子出授藥云服此當為水仙女子葢龍女也
  七里山在城北七里宋岳飛屯兵處
  金鶚山在城東南五里昔有異鳥飛集其上故名烏石山在城東南十五里岳陽風土記五山相連亦名五龍山水中有石如墨咽之愈喉膈之疾亦可代
  墨作書
  大雲山在城東南一百里盤旋七十餘峯上有龍湫石屋
  雞子山與大雲山相接髙四百丈周圍險峻惟臨湘一路攀援可登其頂寛平可容數千人有井
  福聖山在城東南一百里松柏極茂宋元時兵過伐之斧斤不能入以為神異
  九龜山在城西南五里九山相連
  九馬觜山在城西南四十里有九峯出湖上舟行甚險
  鹿角山在洞庭湖中有鹿角廵檢司通鑑紀事後梁開平二年楚攻朗州𢎞農王遣將冷業收之楚王殷遣許徳勲拒之追之鹿角鎮
  隠磯在城東水經江水自彭城磯東逕如山北注北對隠磯二磯之間有獨石孤立大江中山東江浦世謂之白馬口
  城陵磯在城西北十五里蜀江西來洞庭南注適㑹此磯之下水經注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按磯即城陵山下磯也
  大江在城西北從荆州府石首縣北流過城陵磯下合洞庭諸水北㑹漢水
  三江在城下水經注城跨岡嶺濵岨三江其洲南𪎕湘浦北對大江故曰三江也三水所㑹或謂之三江口矣
  洞庭湖在城西南北接華容安鄉二縣西南接常徳府龍陽縣東南接長沙府湘隂縣界本禹貢九江一名雲夢澤一名巴丘湖一名太湖書禹貢過九江至於東陵蔡氏集傳曾氏曰東陵今之巴陵今巴陵之上即洞庭也因九水所合遂名九江地理今釋九江即洞庭湖宋曾彥和以沅漸無辰叙酉湘資澧水合洞庭中東入於江朱子考定九江去無澧二水易以瀟烝爾雅十藪楚有雲夢郭璞曰巴丘湖是也後漢書郡國志巴丘湖江南之雲夢也山海經湘水入洞庭下郭璞曰洞庭地穴也在長沙巴陵水經注湘水左㑹水青口資水也世謂之益陽江湘水左則沅水注之謂之横房口右屬微水經所謂微水經下雋者也西流注於江謂之麋湖口湘水左則澧水注之世謂之武陵江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㑹大江名之五渚羅含湘中記湘水之出於陽朔則觴為之舟至洞庭日月若出沒於其中也盛𢎞之荆州記洞庭湖亦謂之太湖韓愈集避風太湖七日鹿角方輿勝覽西吞赤沙南連青草横亘七八百里岳陽風土記鼎澧沅湘合諸蠻南黔之水滙於洞庭至巴陵與荆江合青草湖在洞庭湖南水經注湘水自汨口西北逕壘石山又東北為青草湖口右㑹茍逕北口與勞口合又北得同拌口皆湘浦右迆者也荆州記巴陵南有青草湖週迴百里湖南有青草山故因以為名岳陽風土記青草湖與洞庭相通其南羅水出焉荆江夏秋暴漲則逆泛洞庭瀟湘清流頓皆混濁岳人謂之翻流水南遷録洞庭西岸有沙洲堆阜隆起上有青草廟一湖之中有此洲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謂重湖也杜甫詩洞庭猶在目青草續為名
  赤沙湖在洞庭湖西水經注澧水逕南安縣又東與赤沙湖㑹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謂之決口岳陽風土記郡有洞庭青草巴丘三湖夏秋水泛與洞庭為一涸時惟見赤沙王粲詩悠悠澹澧口下㑹赤沙湖㴩湖在城東南五里亦名翁湖水經注湖之右岸有山世謂之笛烏頭石石北右㑹翁湖口水上承翁湖左合洞浦唐張說集㴩湖者沅湘澧汨之餘波夏潦奔注則溢為此湖冬霜既零則涸為平野岳陽風土記春冬水涸昔人謂之乾湖水漲即𣺌瀰勝千石舟通閣子鎮㴩湖諸山出茶謂之㴩湖茶
  紫港湖在縣西岳陽風土記與洞庭㑹北通於江閣子湖在縣東南岳陽風土記閣子即角子以在洞庭之角故名通鑑紀事後唐天成二年吳攻楚之岳州至君山楚王殷遣許徳勲擊之潛軍角子湖楓橋湖在縣東南
  斗子湖在縣東南栁隂夾岸荷香清暑號小西湖白石湖在縣北
  翟家湖在縣城北
  新墻河在縣南六十里明一統志發源臨湘縣相思山至灌口㑹洞庭
  三湘浦元和郡國志岳州巴陵縣侯景浦在縣東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天監中寳誌道人為符書云起自汝蔡迄於三湘後侯景東起於懸瓠汝水之南而敗於巴陵三湘之浦也
  黄金潭幽明録巴邱縣有黄金潭莫測其深古有釣於此潭獲一金鏁引之遂滿一船有金牛出奮踴躍而還潭潭因此取名
  石壁潭在閣子鎮岳陽風土記一名釣絲潭其深莫測多蛟蜃為行旅之患
  金沙洲在洞庭湖中君山志一名龍堆延袤數里與鹿角對杜甫詩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
  剪刀池在縣東北隅岳陽風土記池中有鼎耳髙數尺可容人往來上有識文善泅者常得見之
  白鼉池在縣北
  秦皇井在洞庭湖岸風土記湖岸有石井二俗號秦皇井味甚美
  㴩湖井在縣南風土記井水煎白鶴山茶氣成白鶴飛舞
  駝鶴港在縣西風土記岳陽樓舊岸有駝鶴港商人泊船於此勝千石載
  栁毅井在君山異聞録唐儀鳳中儒生栁毅下第將還湖濱見有婦人牧羊於道畔曰妾洞庭龍君小女也欲以尺素寄託毅如其言訪於洞庭取書進之洞庭君明日毅辭歸洞庭君贈遺珍寳怪不可述因適廣陵娶於盧氏因話昔事即洞庭君之女也後居南海四十年春秋積序容狀不衰開元中歸洞庭不知其跡
  臨湘縣
  樓閣山在縣東七十里羣峯聳翠狀如樓閣
  了髻山在縣東三十里兩峯秀拔
  望城山在縣南四十里山下有泉灌田千頃
  金竹山在縣南五十里生小竹金色
  漿山在縣南百里山上有泉旱禱輙應
  鳳凰山在縣南六十里
  魚梁山在縣南山下有湖
  旋風山在縣東南九十里一峯髙峻林木隂翳龍窖山在縣東南一百里上有龍湫因名又有雷洞石門岳陽風土記山極深逺居民以耕畬為業古仙巖在縣南四十里一名隠仙有洞多竅穴中虚如屋深數里内生石乳烏藥昔有靈谷仙人隠此得道飛昇
  巖嶺在縣西南四十里抵巴陵界怪石壁立連絡數峯鳥道一綫康熈十五年
  王師取道此嶺克復長沙
  鴨欄磯在縣東北十五里欄本蘭字水經江水又左逕白嬴山南注右歴鴨蘭磯北江中也東得鴨蘭冶浦二口夏浦也
  暉落磯在縣西南二十里水經注城陵山東接微落山亦曰暉落磯按即道人磯也通鑑後唐天成三年吳人進軍荆江口攻岳州至道人磯即此
  蓴湖在縣東五里岳陽風土記岳陽水鄉蓴最難得惟此湖間有之
  連家湖在縣東五里上接白泥下通清江
  黄蓋湖在縣東九十里赤壁鏖兵時吳黄蓋屯兵於此
  㫁山泉在縣東八十里泉㵼㫁岩之間灌田千頃平江縣
  昌江山在縣東四里下臨昌水故名三國吳魯肅屯兵於此後人廟祀之又名魯徳山
  純山在縣東五十里水經注汨水西南逕吳昌縣北與純水合水源出其縣東南純山
  福石山在縣東五十里
  盧山在縣東五十里一名獨石有七仙井
  道巖山在縣東九十里上有天池池前㫁石相傳許旌陽淬劍䖏
  湖源山在縣西九十里髙數百丈
  梅仙山在縣北三十里岳陽風土記梅福隠處有丹井梅水出焉
  永寧山在縣北六十里四壁削成其巔沃衍可耕天岳山在縣北九十里髙一千八百丈週迴五百里石崖壁立郡以山名山又名幕阜壁鐫篆文夏禹治水至此道書第二十五洞天
  龍門山在縣東北一百里汨水經其下
  石牛山在縣東北一百里宋紹興間劉鍾入㓂邑人喻國瑞羅孝芬率鄉勇據山險拒之
  仙女巖在縣南三十里下有石室曰仙郎洞
  龍影洞在縣西北邃六千餘尺週三十里石壁瑩然上有龍影屈伸蜿蜒鱗甲如繪
  汨水在縣東一百一十里水經注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水東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與純水合
  羅水在縣西水經注汨水西逕羅縣北謂之羅水又西逕汨羅戍南西流注於湘春秋之羅汭矣岳陽風上記洞庭之南羅水出焉
  純水在縣南水經注吳昌縣北純水水源出其縣東南純山西北流又東逕其縣南又北逕其縣故城下又右㑹汨水
  昌水在縣北源出天岳山逕縣南
  天池在縣東香鑪岩有巨石竅通東西流泉不竭謂之天池
  華容縣
  東山在縣東明一統志峯巒秀潤連亘百餘里古松夾道驛騎經其中
  石門山在縣東三十里一名仙廬山七峯甚髙有晉張驚喜煉丹處
  墨山在縣東四十里張說集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道觀天下絶境
  禹山在縣南四十里有禹廟
  鼎山在縣北十五里有漢昭烈廟昭烈秭歸之敗過此又有逐偹嶺
  鼓樓山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有石室中可藏數千人團山在縣東南七十里山多赭石可為硯
  明山在縣東南上有洞庭神祠
  青湖在縣南與赤沙湖㑹入大江
  田家湖在縣西南方十餘里
  華容河在縣北晉書杜預𫝊舊水道惟沔漢達江陵千數百里北無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㑹表裏山川實為險固荆蠻之所恃也預開楊口起夏水達巴陵内㵼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
  雲母泉在縣東墨山寰宇記墨山有泉發源如乳大浸不盈大旱不竭自墨山至石門廣二十里盡生雲母墻堦道路烱烱如列星井泉溪澗色皆純白鄉人多夀考無癖痼疥搔之疾其雲母石斵之可為屏
  常徳府
  武陵縣
  木瓜山在城東七里唐李白木瓜山詩朝㸔東日出暮觀西鳥還客心自酸楚那對木瓜山
  武山在城西二十五里又名大和山有巨石彎環如牛水出石下謂之武陵溪
  髙吾山在武山側一名西山周環百餘里其下武陵溪與沅水合流
  鹿山在髙吾山後廣輿記古有鹿穴土人甞射鹿逐入穴中見一石梯因歴級而上忽開朗桑果成林後再探之莫知所在
  善濟山在城西八十里昔有妖女祠唐袁映焚之後人因名是山曰善濟並立袁烈士祠
  平山在城南水經注沅水又東逕平山西南臨沅水寒松上䕃清泉下注棲託者不能自絶於其側金霞山在城南八十里
  大龍山在城北三十里山勢蜿蜒若龍隋書地理志武陵縣有龍山
  陽山在城北三十里圖經陽山之女雲夢之神甞以夏首秋分獻魚山上望江如環望湖如鏡
  風門山在梁山側有石門焉每風起氣出若煙霧人以為𠉀
  五泉山在城北六十里下有五泉
  文殊山在城北八十里雁門村舊有雙松亭宋黄庭堅詩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鳴琴我登雙松亭時歩雙松隂中有寂寞人安禪無古今
  龍巖山在城北九十里中有石橋巖壁嵌空石乳如筍行可五里有穴泠然水流不可俯視禱雨輙應善徳山在城東南十五里舊名枉山亦曰枉人山水經注沅水又東歴小灣謂之枉渚渚東里許便得枉人山山西帶循溪一百餘里茂竹便娟披谿䕃渚長川逕引逺注於沅唐書地理志武陵縣有枉山廣輿記隋刺史樊子葢以堯時善巻居此因名善徳山即道書第五十三福地
  三尖山在城西南一百里
  龍門洞在陽山北麓廣輿記石巖如屋中通一門門外有橋下曰龍潭唐司馬劉禹錫有龍門禱雨歌三雅洞武陵記在城西昔有人鑿池得三銅器其下有銘曰伯雅仲雅季雅盖漢末劉氏所製器也沅江自辰州界東南流入府境下注洞庭水經注沅水又東得關下山又東帶緑蘿山又東逕平山西又東經臨沅縣南縣南臨沅水因以為名又東入龍陽縣下注洞庭湖方㑹於江九域志武陵有沅水白馬湖在城西七里一名白蟒湖
  鷹湖在城東北六十里漸水所經
  枉水在城南源出枉山又名枉渚楚辭朝發枉渚九域志武陵有枉水
  朗水在城南八十里廣輿記酉水自辰州流至此謂之朗江
  潛水在城東北十五里溯源九溪下合大江
  漸水在城西北源出陽山禹貢九江之一又名澹水漢書地理志武陵郡索縣有漸水東入沅水經注澹水出漢壽縣西陽山南流東折逕其縣南縣治索城即索縣之故城也
  武陵溪在城西三十里源出武山入沅水唐孟浩然詩武陵川路狹前棹入花林莫測幽源裏仙家信幾深水迴青嶂合雲渡緑溪隂坐聽閒猿嘯彌清塵外心
  流花口港在城東四十里沅江之旁通華容交港抵荆江可避洞庭之險
  雷家洲在城西十五里
  丹洲在城西二十里土赤色故名舊有神鼎寺雙柏泉在府治西其泉清洌舊植雙柏於上
  卓刀泉在城西三十里廣輿記昔蜀關忠義過此渴甚以刀卓地出泉後人嘉其清洌又名清勝泉萊公泉在縣北六十里宋𩔖苑鼎州甘泉寺介官道之側宋冦凖南遷日題於東楹曰平仲酌泉經此回望北闕黯然而去未幾丁謂過之題於西楹曰謂之酌泉禮佛而去後范諷安撫湖南留詩於寺云平仲酌泉回北望謂之禮佛向南行煙嵐翠鎻門前路轉使髙僧厭寵榮淳熈中張栻榜曰萊公泉
  孝女泉在城北六十里老學菴筆記甘泉寺山有孝女泉及祠在萬竹間幽邃可喜
  白鶴池在府堂後名勝志唐李翺為刺史時見賣墨道士以芒鞋一雙投之池中化為白鶴飛去上有亭曰白鶴軒
  玉斚池在府學左傳宋時有掘地得三玉斚因名龍池在城東宋謝承為守時有黄龍見於水中承拜表上賀因名
  明月池在城北水經注沅水又東歴臨沅縣西為明月池白壁灣灣狀半月清潭鏡澈上則風籟空傳下則泉響不斷行者莫不擁楫嬉逰裴回愛翫
  學書池在城東北九十里廣輿記晉髙士伍朝别塾池水微黒
  丹砂井在府治北武陵廖氏譜廖平以丹砂三十斛置所居井中飲以延齡抱樸子曰余祖鴻臚為臨沅令有民家世夀考或百嵗或八九十嵗後徙去他人居其故宅復奕世夀考由是疑其宅井水殊甚赤試掘之得所埋丹砂數十斛去井數尺皆丹砂汁是以飲其水而得夀
  臙脂井在城北十五里
  桃源縣
  萬陽山在縣西百二十里明一統志山髙萬丈旱禱輙應上有卓錫泉
  緑蘿山在縣南十五里山下有潭道書第四十二福地水經注沅水東帶緑蘿山頹巖臨水縣蘿釣渚𩵾詠幽谷浮響若鐘
  桃源山在縣南三十里髙五里周三十有餘里下有桃川宫宫傍有空心杉後有煉丹臺其南為秦人洞九域志桃源縣有桃山
  欽山在縣南六十里壁鐫欽山二大字
  靈巖山在縣北七十里山下五洞相通旁為靈巖寺桃花洞在桃源山下一名秦人洞洞前石橋横跨兩山名遇仙橋洞口瀑泉千丈落石壁下距洞里許伏地不見至北三里為桃花溪水合流入江相傳即晉陶潛所記桃花源也按唐韓愈題桃源圖詩云神仙有無何𣺌茫桃源之説誠荒唐宋蘓軾云世傳桃源事多過其實考淵明所記止言先世避秦來此則漁人所見似是其子孫非秦人不死者也蘓軾之言近是其實秦人漁父不必有其人桃花源不必有其地陶潛髙士寓興幽遐彷彿孫綽遊天台賦馳神運想如已再升者也俗又更立漁人姓名謂為神仙漁隠今削而不載
  琵琶洞在縣西俗傳昔人遊洞中隠隠聞琵琶聲方山洞在縣北八十里方山之巔洞中有八景延溪在縣東五里寰宇記武陵延溪有柘樹枝條暢茂甞有烏集其上枝下垂及地烏去枝偶折羣烏號嘯不已土人取其枝為弓名曰烏號
  大敷溪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源出辰州界下與沅水合
  夷望溪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俗訛為魚網溪源出安化流入大江水經注臨沅縣與沅南縣分水沅南縣西有夷望山孤竦中流浮嶮四絶昔有蠻民避冦居之故為夷望也南有夷望谿水南出重山逺注沅黄石溪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源出香山村下合沅水爛船洲在桃源洞後五里廣輿記相傳晉時漁郎捨舟入洞後出其舟已爛故以名其地
  洞神池在縣東十三里
  江月井在縣東一里水中有白石如月
  龍陽縣
  軍山在縣東八十里明一統志吳治中潘濬討樊伷屯此
  金牛山在縣南六十里上有金牛寺亦祖庭也龍陽山在縣南九十里舊名横山唐天寳中改今名九域志龍陽縣有龍陽山
  良山在縣西南六十里良水出焉
  滄山 浪山俱在縣西南九十里二山之水合流入沅為滄浪水也
  大滄湖在縣東二十里圖經大滄湖又名白查湖隋書地理志龍陽縣有白查湖
  太白湖在縣東八十里會天心湖北入洞庭
  洞庭湖跨龍陽沅江二縣界詳見岳州府
  滄浪水在縣西二十里楚詞漁父篇漁父歌滄浪之水即是水也九域志龍陽縣有滄浪水
  鼎口水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水經注澹水又東歴諸湖方南注沅亦曰漸水也水所入之處謂之鼎口廣輿記大中祥符五年神鼎見改朗州為鼎州白鶴洲在縣北五里
  橘洲在縣西北五十里本名氾洲吳志孫休傳注李衡於氾洲上種甘橘千株敇兒曰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歳上一疋絹水經注沅水又東歴龍陽之汜洲洲長三十里吳丹陽太守李衡植柑於其上太史公曰江陵千樹橘可當封君此之謂矣吳末衡柑成嵗絹千疋今洲上猶有陳根餘枿葢其遺也玉帶池在縣學東南
  洞庭夾在縣東一百里往來舟楫𠉀風之所水大則由洪沾水小則由此夾皆可入湖唐温如宿洞庭夾詩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沅江縣
  道塲山在縣東八十里為沅湘交㑹處上有水府廟觀音山在縣南明王守仁觀音山詩煙鬟霧髻動青波野老傳聞似普陀那識其中真色相一輪明月照青螺
  赤山在縣東北五十里為洞庭右翼髙聳雲霄綿亘數十里唐天寳中改為蠡山上有范蠡廟武陵娘子祠
  七仙洞在縣北一百里
  芷江在縣西南湘水分𣲖逆行數十里北㑹沅水入洞庭楚辭云沅有芷兮澧有蘭故别名芷江云
  辰州府
  沅陵縣
  天寧山在城内東隅
  怡容山在城外沅江東岸峯巒竒秀
  三峿山在城東二里有三峿寺
  夸父山在城東界俗名撑架山朝野僉載夸父山在辰州東三山鼎足直上各數千丈古老傳曰鄧夸父與日競走至此煮飰此三山者夸父支鼎之石也壺頭山在城東一百三十里後漢書馬援傳注武陵記曰此山頭與東海方壺山相似神仙多所遊集因名壺頭山也又曰壺頭山邉有石窟援所穿室也室内有蛇如百斛船大云是援之餘靈也水經注山髙一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際有新息侯馬援征武溪蠻停軍處徑曲多嶮其中紆折千灘九域志沅陵縣有壺頭山
  馬鞍山在城東一百五十里山勢起伏以形似得名明月山在城一百五十里一峯削立江干山上有名月池碧崖翠葉倒映如畫
  虎谿山在城西二里雲樹披暎陽明書院在焉金華山在城南五里上有石碎金疊起山以得名茗山在城北二百三十里水經注東谿水南出茗山山深迴嶮人獸阻絶
  筆架山在城東南九里連峯列峙
  小酉山在城西北二十里元和郡國志小酉山在辰州府又名烏速山在酉溪口山下有石穴中有書千巻舊云秦人避地隠學於此又曰自酉溪北行十餘里與大酉山相連故曰二酉九域志沅陵縣有小酉山
  甕子洞在城東一百八十里洞下削厓危磯激波斗險巉巖無徑百丈莫施行旅病之善士廖翰文蠲貲命工鑿石為穴冶鐵為縆横貫兩端扶空如帶艫人攀援篙師盡力舟得沿𣶮而上歳乆斷缺郡守劉應中重造圍徑首尾倍加於舊應中撰記刻石别見藝文
  酉水在城北境禹貢九江之一漢書地理志充縣酉原山酉水所出南至沅陵入沅行千二百里水經注酉水導源益州巴郡臨江縣故武陵之充縣酉源山東南流逕無陽故縣南又東逕遷陵縣故城北又東酉陽故縣南縣故酉陵也又東逕沅陵縣北又南注注沅水
  明溪在城西北一百里源出永順府賀虎山即樠溪水經注武陵有五溪謂雄谿樠谿力谿無谿酉谿夾谿悉是蠻左右所居故謂此蠻為五谿蠻也宋史西南諸蠻傳天禧元年溪州蠻冦擾二年知辰州錢綘等入下溪州破寨栅刺史彭儒猛亡入山林詔捕來獻儒猛上狀自訴求歸上許釋罪儒猛乃奉上所畧民口器甲詔通判劉中象召至明灘與挿血要盟遣之
  九磯灘在城東二十里九磯嶙峋盤曲水流㵿潝清浪灘在城東一百二十里怪石嵳峩激流數里上有伏波祠
  瀘溪縣
  秤鉈山在縣東隔江二里山有石長三尺許隠見不常號為神石
  上勞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有二洞其中崖泉㸃滴聲𩔖絲竹
  思門山在縣西一百五十里二峯對立如門
  崇山在縣西二百六十里苖寨環之
  武山在縣西一百八十里水經注武溪源出武山石上有盤瓠迹猶存矣盤瓠者髙辛氏之畜狗也髙辛氏患犬戎之暴募有能得犬戎吳將軍頭者妻以少女下令之後盤瓠遂啣吳將軍首於闕下帝大喜未知所報女以為信不可違請行盤瓠負妻入南山上石室中所處嶮絶人跡不至帝悲思之遣使不得進經二年生六男六女盤瓠死因自相夫妻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裁置皆有尾其母白帝賜以名山其後滋蔓今武陵郡蠻即盤瓠之種落也唐書地理志瀘溪縣有武山
  三台山在縣北十里舊名虎頭寨有三峯並聳巴刀山在縣西南一百一十里
  辛女巖在縣西南三十里有石屹立如人傳為髙辛氏女所化
  瀘溪在縣西東入沅九域志沅州盧陽縣有瀘水洗溪在縣西二十里舊縣治在焉
  武溪在縣西一百五十里古今注武溪深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門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武溪深其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鳥飛不渡獸不能臨嗟哉武溪多毒滛九域志辰水又逕沅陵縣西有武溪源出武山南流注於沅九域志瀘溪縣有武溪鵶溪在縣西二百六十里源出崇山流合武溪注沅水
  武口洲在縣東二十里其洲延袤五里武沅二水分流於此
  辰溪縣
  時住山在縣東三里明一統志蜀漢諸葛亮行師駐此
  大酉山在縣東十里元和郡國志大酉山在辰溪山下有洞名大酉洞杜光庭三十六洞天記大酉山大酉華妙洞天在辰州界
  龜山在縣東十里
  五城山在縣東十五里九域志辰谿縣有五城山明一統志楚威王使莊蹻畧黔中蹻因山築城遂由此名也
  五現山在縣南十里五峯相倚
  香爐峯在縣東二十里峭壁天成矗立雲表
  瞿仙峯在縣東北昔傳瞿柏廷於此修道故名仙門巖在縣北三十里巖有仙棋
  大酉洞在縣東大酉山雲笈七籖大酉山洞名曰大酉華妙洞天尹真人治之
  鐘鼓洞在縣東龜山石壁峭立入數十武二石懸焉扣之作鐘鼓聲王守仁詩見説水南多異迹崖頭時有鐘鼓聲
  辰水在縣北境禹貢九江之一水經注沅水又東逕辰陽縣南東合辰水水出縣三山谷東南流獨母水注之辰水又逕其縣北舊治在辰水之陽故即名焉楚詞所謂夕宿辰陽者也辰水又右㑹沅水名之為辰溪口九域志辰谿縣有辰溪
  龍溪水在縣西南六十里水經注沅水又東逕辰陽縣縣有龍溪水南出於龍嶠之山北流入於沅水嵩溪在縣東二十里述異記辰州嵩溪有丹青樹枝葉直上籠雲下無枝條上有五色葉圓如華蓋故號丹青樹俗謂之五采樹今在辰陽縣
  溆浦縣
  紅旗山在縣東二十里明一統志五代馬希範遣兵收武陵蠻至此見洞中紅旗隠見遂屯兵於上今蘆菔葱薤野生人呼為馬王菜山髙脊平可屯數萬人盧峯山在縣西十里其山綿亘八十餘里世傳善巻朝遊盧峯暮宿大酉之巖
  大溆山在縣西三十里
  嵯峨山在縣西六十里又名磨嵯山
  無時山在縣西一百四十里九域志溆浦縣有無時山
  桃花山在縣北一里名勝記昔人甞種桃千樹至今呼桃花圃一名華葢山
  鄜梁山在縣東北百里漢書地理志武陵郡義陵縣有鄜梁山序水所出東入沅
  雙龍水在縣治前俗名雙龍江其水自龍潭龍灣二水發源故名
  龍潭水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水自黔陽界中東流滙為潭伏行二里復出雙龍江之源也
  龍灣水在縣東南發源於武岡州頓家山流經縣境七十里㑹雙龍江入沅
  溆水在縣東北境禹貢九江之一字亦作序水經注沅水又東與序谿合水出義陵郡義陵縣鄜梁山西北流逕義陵縣治序谿最為沃壌良田數百頃特宜稻修作無廢九域志漵浦縣有溆水
  沅州
  花山在州東四十里明一統志石色青紫相映如繡保牢山在州東一百里
  髙眀山在州東一百三十里
  燕子岩山在州北五里為上㳺名勝
  明山在州北二十里九域志沅州盧陽縣有明山明一統志髙數百丈飛雲濃巒望之如畫熈寜中封其神為順應侯
  瀑布山在州北五十里上有飛泉懸注
  雙髻山在州西南五十里
  沅水在州西境禹貢九江之一山海經沅水出象郡罈城西入下巂西合洞庭中水經沅水出牂牁且蘭縣為旁溝水又東至罈城縣為沅水東逕無陽縣又東北過臨沅縣南又東至長沙下巂縣西北入於江烏溪在州西二十里
  西溪在州西一百三十里出狤狑境
  五郎溪在州北二十里源出明山東南流入沅龍井在州城東四時泉湧居民資以溉田味甘尤宜煑茗
  黔陽縣
  龍標山在縣治東唐王昌齡詩龍溪只在龍標上明月孤山兩相向
  馬腦山在縣東八十里為安江雄鎮居民立寨其上以避苖患
  七寳山在縣南九域志黔陽縣有七寳山今訛為赤寶
  紫霄山在縣北十五里九域志黔陽縣有紫霄山羅公山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名山志黔陽縣羅公山四面險絶上有鵂鶹鳴即雨應明一統志昔羅翁隠此山有道術土人祈請輙應絶頂池水廣數里夜隂霾或有物如明月遊其上
  大溪峯在縣北十五里
  雙石巖在縣南九十里明一統志二石對立又名屛風崖三面如一傳言石随水髙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犯明景泰間苖警居民避其上因築寨置戍名為安江雙崖城
  卧龍巖在縣西南四十里旁為諸葛古城有洞深邃泉湧不竭
  㵲水在縣北境本無水字又作潕禹貢九江之一水經注無水出故且蘭南流至無陽故縣又東南入沅謂之無口九域志黔陽縣有㵲水
  渠水今名黔江在縣南
  獅子灘在縣東三里下有伏石狀如獅
  麻陽縣
  龍門山在縣東六十里兩石對峙勢欲傾堕
  浮石山在縣東七十里孤峙水濵水漲若浮
  包茅山在縣東九十里上有三脊茅可以縮酒犀迷山在縣西二十里
  石梯山在縣西一百一十里
  西晃山在縣南三里氣澄烟歛輙紫翠萬狀九域志沅州盧陽縣有西晃山
  都督山在縣北九十里
  青紅山在縣東南十里明一統志岩嶺幽竒花竹掩映如畫
  齊天山在縣東南五十里
  錦水在縣西境東流經縣治前名錦江九域志盧陽縣有錦水
  龔溪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西晃山
  劍潭在縣東舊名官潭昔人取魚得劍因名
  永順府
  永順縣
  飛霞山在城東二十里
  福禄夀山在城南三十里後為華葢山巋然挿雲古木森䕃
  蟠龍山在城南八十里上有真武廟雨暘禱之輙應羊峯山在城西八十里
  心印山在城西九十里
  觀音山在城北十里有玉泉古洞
  玉屏山在城北十五里
  太平山在城東南三十里
  錫㡌山在城東南三十里上有古樹一株四時䓤翠土人名曰錫㡌挿金花
  天馬山在城東南三十三里
  飛鳳山在城東北三十里
  龍洞在城南三十里旱禱輙應
  猛洞河自城西北忠建司發源逕府東北南流入王村河雍正九年開濬通舟楫
  白沙河在城西南左右兩泉噴涌曲折縈繞滙於靈溪大河源出東流司南逕散毛司折而東逕龍山縣又逕其縣西北又南流卯洞水注之又南流東得兩江口又得列夕河口㑹流入辰水
  靈溪在城南三十里源自七乞流入王村河唐置靈溪郡蓋以溪名郡也
  施溶溪在城東南一百九十里元史地理志㑹溪施溶等處設長官司
  榔溪在城東南四十里
  茶灘在城東宋史諸蠻𫝊熈寜五年進彭師晏為下溪刺史築下溪州城并置砦於茶灘南岸
  茨灘在城東二百八十里
  鳳灘在城東二百八十五里
  十泉在城北五十里石上有古刻十泉二字
  龍山縣
  鐵爐山在縣東八十里
  洛塔山在縣北七十里懸崖峭壁徑懸一綿
  卯洞灘在縣西南四十里迸泉穿山而出
  保靖縣
  霞林山在縣治
  馬鞍山在縣東二里
  獅子山在縣西十里
  煙霞山在縣西二十里翠嶂倚空煙籠霞映
  雲臺山在縣北十二里
  呂洞山在縣東南四十里
  小河在縣東源出雲路九江至兩江口與大河㑹龍馬灘 古牛灘 㜑樹灘 碁歩灘並在縣境桑植縣
  鶯嘴山在縣境
  杉木山在縣境
  立雪峯在縣舊安福所
  洪浦河在縣境
  緑水河在縣境
  直𨽻澧州
  澧州
  章觀山在州東十五里杜光庭福地記章觀山在澧州澧陽縣
  關山在州東十五里
  彭山在州西十里
  欽山在州西十五里唐文邃禪師卓錫處
  將軍山在州南六十里明一統志世傳漢紀信所居信忠事漢王人義之立祠其上
  藥山在州南九十里隋書地理志澧陽郡澧陽縣有藥山名山志唐惟儼禪師居藥山刺史李翺問道師曰雲在青天水在瓶
  太浮山在州西南百三十五里九域志澧陽縣有太浮山明一統志一名獨浮跨武陵桃源石門三縣界有石室户牖虚明上有玉清壇又有丹竈白鹿池十八洞相傳浮丘子浴丹之所
  横山在州西北百二十里山南有潺水洞旱禱輙應太清山在州西北百六十里逺澗飛巖靈泉秘洞傳為李凝陽得道處
  澧江禹貢九江之一源出慈利縣西漊水注之至石門渫水注之至澧州安鄉涔水澹水注之入洞庭書禹貢岷山導江東别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水經注澧水自充縣東逕臨澧零陽二縣故界又東逕零陽縣又東逕澧陽縣南又逕作唐縣南又東與赤沙湖水㑹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謂之決口又東南注於沅水曰澧口蓋其枝瀆耳澧水流注於洞庭湖俗謂之曰澧江口也
  蘭江在州城東地多蘭蕙楚詞捐余珮兮澧浦又沅有芷兮澧有蘭故楚人别名澧水曰蘭江
  繡水在州東二里
  涔水在州北七十里流經安鄉入澧水經注作唐縣後漢分孱陵置澧水入縣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門郡界南流逕涔坪屯屯堨涔水溉田數千頃又東南流注澧水
  雙泉在州西九十里明一統志兩泉相近聞人聲則怒濤異常
  安鄉縣
  黄山在縣北六十里本曰皇山隋書地理志澧陽郡安鄉縣有皇山明一統志一名金峯山上有謝公廟又名謝山
  古田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山有古田觀
  大鯨湖在縣西七里相傳昔有老翁漁於此湖二日雨雪有大鯨躍波間翁捨舟跨鯨遂乘空去
  大通湖在縣西二百里
  澹水在縣北一里水經注澧水又東澹水注之謂之澹口王仲宣贈孫文始詩曰悠悠澹澧者也九域志安鄉縣有澹水
  白龍泉在縣北黄山西麓地名井峯
  石門縣
  花山在縣西十五里
  石門山在縣西十五里元何有成詩縣治十餘里天然石作門不煩人用力能使路通村
  石櫃山在縣南十里明一統志上有方石其形如櫃紫和山在縣東南十里有仙女洞
  夾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指月録善㑹禪師開席夾山僧問如何是夾山境師曰猿抱子歸青嶂裏鳥衘花落碧巖前
  層山在縣東北三里一名層歩山水經注澧水又東歴層歩山髙秀特出山下有陗澗泉流所發南流注於澧水九域志石門縣有層山
  黄石山在縣西北百二十里有溪産雄黄
  道水在縣西北四十里源出花子坪昔傳為浮邱子洗藥處至道口入澧曰道澧
  渫水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巴東流經縣境合陽泉雄黄諸水至縣西入澧水經注澧水又逕澧陽縣右㑹渫水水出建平郡東逕合黄水黄水北流注於渫水渫水又東注澧水謂之渫口
  黄水在縣西北水經注渫水又左合黄水水出零陽縣西北連巫山溪出雄黄頗有神異甞以冬月祭祀鑿石深數尺方得佳黄故溪水取名焉
  䝉泉在縣西花山有宋黄山谷書字
  慈利縣
  月山在縣東南十里山頂灣如半月
  九渡山在縣西三十里水經注澧水又東九渡水注之水南出九渡山九域志慈利縣有九度山
  赤松山在縣西一百六十里明一統志山與天門山對峙赤松子甞隠此上下數十里號赤松村
  歴山在縣西漢書地理志武陵郡充縣注歴山澧水所出東至下巂入沅
  騎龍山在縣南明一統志山有石室其内有石形如龍頭口中吐水下流灌田俗呼為黑龍泉
  崇山在縣南二百里大庸所城東通典澧陽縣漢零陽縣地有崇山即放驩兠之所
  天門山在縣西南二百里後漢書郡國志武陵郡松梁山有石開處數十丈其上名曰天門宋書州郡志松梁山石開處其髙以弩仰射不至水經注吳永安六年武陵郡有嵩梁山髙峯孤竦素壁千尋望之苕亭有似香罏其山洞開元朗如門髙三百丈廣二百丈孫休以為嘉祥分武陵置天門郡
  龍茹山在縣西北茹水所出
  燕子洞在縣東南二里名山記岩洞深廣石乳瑩結中有石燕子故名
  九渡水源出縣西九渡山水經注九渡水南出九渡山山下有谿又以九渡為名山獸咸飲此水而逕越他津皆不飲之九渡水北逕仙人樓下旁有石形方陗世名之為仙樓水又北流注於澧水
  温水在縣北境水經注澧水東與温泉水㑹水發北山石穴中長三十丈冬夏沸湧常若湯焉温水南流注於澧水
  茹水在縣西北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水出龍茹山水色清澈漏石分沙莊莘説楚襄王所謂飲茹溪之流者也
  漊水在縣西北水經注澧水又東漊水入焉水源出巴東界東逕天門郡婁中縣北又東逕零陽縣注於澧水九域志慈利縣有漊水
  鴛鴦浦在縣治北
  安福縣
  鳴鳳山在縣東山下有洞昔有人避風雨聞簫鼓之音因名仙侣洞
  太清山在縣北山有厓虛敞如室
  檳榔洞在縣茅岡隘之南其地北達安福所南通桑植明一統志此羣蠻來往之徑昔猺人侵擾邀擊而服與之盟畫此為界鐫石象人立於道左
  花石在縣武口寨明一統志石上有花如堆心牡丹枝葉繚繞或以物擊碎重拂拭之其花復見
  直𨽻郴州
  郴州
  東山在州東舊有興化寺唐丞相劉瞻讀書於此魚𩷭山在州東三十里上有栁毅祠明一統志宋秦觀甞逰此謂其形勝絶𩔖華山之隂而沃潤更倍之寶蓋山在州東四十里
  坦山在州西二十里
  龍渡山在州西七十里上有龍渡廟山麓有泉分流郴桂之境
  文明山在州南一里上有塔
  香山在州南五里廣輿記有香木香泉泉味甘洌靈壽山在州南二十里舊名萬嵗山水經注黄岑水入武谿又側千秋水注之水出萬嵗山山有石室室中有鍾乳山上悉生靈壽木谿下即千秋水也隋書地理志郴縣有萬嵗山元和郡國志天寶六年改為靈壽山有靈壽木可為杖漢帝甞以賜孔光
  黄岑山五嶺之一亦名黄箱山嶺北為郴州南為宜章晴霽雨雪氣侯頓殊山之麓為摺嶺明嘉靖間知縣胡勃鑿山開道水經注耒水又西黄水注之水出黄岑山山則騎田之嶠五嶺之第二嶺也唐韓愈集衡之南八九百里地益髙山益峻水清而益駛其最髙而横絶南北者嶺郴之為州在嶺之上測其髙下得三之二焉
  馬嶺山在州北二十里後漢書郡國志郴縣有馬嶺山山有仙人蘓躭壇水經注黄谿東有馬嶺山髙六百餘丈廣圓四十里許漢末有郡民蘓躭棲逰此山辭母云受性應仙當違供養後見躭乘白馬還此山中百姓為立壇祠民安嵗登因名為馬嶺山
  黄相山在州東南九里上有瀑布泉宋阮美成黄相山詩東帶連山接五羊西分郴水入三湘
  五蓋山在州東南六十里明一統志山有五峯望之如蓋鄉人每嵗以雪占年諺曰五蓋雪普米賤如土雪若不均米貴如銀
  雲秋山在州東北三十里一名仙臺山
  鳳梧山在州西北三十里范伯慈煉丹於此
  話石山在州西北六十里湘中記甞聞山作人語聲因名
  劉仙嶺在州北東麓為鷓鴣坪南有泉出滙為北湖桂門嶺在劉仙嶺北上鑿石為關
  萬華巖在坦山有宋郡守趙不退勸農古碑張栻書萬華巖三大字
  武丁岡在州西五里一名白虎岡又名騾岡東漢時仙人成武丁𦵏於此
  乆留岡在州東北二十里明一統志漢太守衛颯還京父老送别扳留於此
  郴水在州東亦曰郴江即黄水發源黄岑山水經注黄水東北流按盛𢎞之云衆山水出注於大谿號曰横流谿庾仲初云嶠水南入始興溱水注於海即黄岑水入武谿者也北入桂陽湘水注於江即是水也黄水又北流注於耒水謂之郴口隋薛道衡入郴江詩杖節遵嚴㑹揚舲泝急流征途非白馬水勢𩔖黄牛跳波鳴石磧濺沬擁沙洲岸迫槎倒轉灘長船卻浮沿崖須㫁挽掛壁屢移鈎還憶青絲騎東方來上頭宋秦觀詞郴江本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騾溪水在州西三十里源出迷穴
  千秋水在州南水經注黄水東北流入桂陽湘水又側千秋水注之水出西南萬歳山其水下合黄水栖鳳水在州北五十里源出桂陽州龍渡山東北流至州界又西北流逕栖鳳渡合白豹水入郴水桂水在州西南六十里自桂陽州界北流㑹白豹水出郴口入耒水水經注桂陽郡漢分長沙置地理志曰桂水所出因以名也按即郴水
  北湖在州西五里灌田甚廣唐韓愈集航北湖之空明覷鱗介之驚透注貞元二十一年愈徙掾江陵待命於郴
  陷浦在州北二十里一名陷池明一統志昔傳有萬氏居此一旦雷雨陷没栁宗元詩遊鱗出陷浦唳鶴繞仙岑
  流杯池在州南二里石罅天然盤曲流注有雙石對峙前為蓮花池
  古鋂泉在州東北百餘里山崖峭立下有泉方圓十餘里
  劍泉在州西石罅間躍沙而上宋張舜民有銘刻石燕泉在州西方輿勝覽燕泉以燕來時泉生燕去時泉涸
  圓泉在州南二十五里水經注黄水又東北右合除泉水水出郴縣南湘陂村有圓水廣圓可二百歩一邊煖一邊冷冷處極清緑淺則見石深則見底煖處水白且濁元素既殊凉燠亦異厥名除泉其猶江乘之半湯泉也水盛則㵼黄谿水耗則津徑輟流明何孟春圓泉記畧圓泉水在郴州㑹勝寺側張又新煎茶記自述於僧室得一書見陸羽與李季卿論水之目二十而郴之圓泉其第十八者也
  温泉在州北二十里平地湧出如湯東流合郴水後漢書郡國志郴縣西北有温泉其下流有十數畝田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新榖便登一年三收
  橘井在州東
  浪井在州南黄岑山舊傳其井一日三湧又有潮泉在州南二十里
  永興縣
  鳳凰山在州東一里即雞公巖上有真武廟
  國朝康熈十七年賊犯縣城神昭顯靈異旌旗壁壘行列滿山賊望風大潰康熈二十二年奉
  㫖遣官致祭
  御製碑文
  賜名佑國寺
  僊母山在縣東二里下有蘓仙觀一統志宋縣令徐經孫曾刻碑於仙母山石岩
  高亭山在縣西三十里唐以此山名縣九域志永興有髙亭山
  白鶴山在縣西七十里上有泉井旱禱多應白豹山在縣西九十里廣輿記山勢險峻下有白豹泉
  土富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明一統志山有銀井鑿之轉深昔人有遇三老翁以杖授之忽不見視其杖皆
  銀因名土富山井曰三翁井
  觀音巖在縣西五里壁立瞰江江心有獅子石金花巖在龍耳山後有龍潭馮允中金花巖詩龍耳千尋雪桐灣百尺潭
  白豹水在縣西源出白豹山東流與桂水合
  潮水在縣西八十里明一統志水日夜兩潮後鑿渠引水以灌田遂彌年不潮今則復潮矣
  潦溪水在縣北源出黄沙泉北流至衡州安仁縣界又北流入郴水
  灌泉在縣西三十里
  紫井在縣北明一統志紫井色紫重於他水取以定銅壺滴漏時刻不爽
  宜章縣
  桄榔山在縣東一里上多竒石
  八面山在縣東六十里明鄺埜奏疏八面山離天三尺三葢甚言其險也郴屬故獨得折色軍糧八面數十里止有小菴
  郴侯山在縣西三十里明一統志漢昭帝封楚王孫暢為郴侯故名歳旱禱此燕自岩出即應
  石菌山在縣北三十里上有仙亭鐵瓦石壁扁曰鳴豐閣
  浦溪山在縣東南六十里頂有天鵝池龍鬚帶劉江仙祠在焉
  石牛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明一統志有石牛特異土人望之以占一冬寒燠雪冐其頂謂之雪過嶂雪不復作矣
  題詩嶺在縣東十五里石上有蝌蚪文不可讀人稱仙跡
  九峯嶺在縣西五里連簇九峯竒石前峙如鑪鄉人創九仙亭於上
  兠率巖在縣西三十里舊治西南有石鐘石鼓擊之有聲
  資興水在縣東六十里發源八面山鈷鉧泉過舊縣至瀘渡合耒水西流入郴江
  熱水在縣東七十里地名周門明一統志周門有數池其沸如湯不可跣渉
  漏天山在縣東北九十里明一統志萬山環合多雨少晴故名
  莽山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延袤百里有九十九峯舊碑言山形如寒蘆在宿莽中猺人所居接廣東楠木横水界
  艮巖在縣南二里舊有亭臺石橋明鄧庠艮巖詩一鑑水光涵薜荔半巖花影浸玻璃
  野石巖在縣北十五里臨官道湖南帥潘疇書野石巖三字於上宋吳鎰詩夏夜渾如秋氣清夢回雨露濕桃笙
  玉履石在縣東四十里元和郡國志舊傳越王渡水遺玉履於岸今遺跡尚存
  章水在縣西三十里有大章小章二水流經縣北合流入武水九域志宜章縣有章水通典縣北臨章水亦漢郴縣地
  武水在縣南四十里發源臨武縣桐柏山東流入縣界與大小章水合
  長樂水在縣西南源出莽山
  温泉池在縣東二十里又縣西六十里有桃花湯其水冬夏常煖
  靈泉在縣南五十里常涸天旱禱之則泉出
  興寧縣
  程鄉水在縣西北亦曰程水一名渌醽水水經注郴縣有渌水出縣東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於耒謂之程鄉溪郡置酒官醖於山下名曰程酒獻同酃也元和郡國志程水鄉出美酒九域志郴縣有渌𨤀水金箭灘在兠率巖下明一統志巖上有漢李廣所射箭每風雨晦冥舟行見之
  桂陽縣
  洞靈山在縣東十七里廣輿記上有九曲池遇旱取水即雨
  耒山在縣南五里九域志桂陽縣有耒山
  烏龍白騎山在縣南五十里水經注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
  獨秀峯在縣南十五里一名孤山
  太平巖在縣西十里坪坡可容數百人有泉出石壁中取之不竭
  鹿角巖在縣北十五里有九石井
  耒水在縣南西流㑹資興水又西北㑹郴水經衡州之耒陽注於湘漢書地理志郴縣注耒水西至湘南入湖水經注耒水發源出汝城縣東烏龍白騎山西北流逕其縣北西流三十里中有十四瀨各數百歩濬流奔急竹節相次亦為行旅渉𣶮之艱難也九域志桂陽縣有耒水
  愛蓮池在縣治東宋周惇頤邑令時所鑿
  白芒温泉在縣北三十里
  桂東縣
  三峯山在縣南三十里即石峯山突起二峯蜿蜒十餘里
  屏水山在縣北三十里懸崖飛瀑形若畫屏
  蛟潭在縣北二十里潭有潛蛟旱禱常應
  元泉在縣西水味甘冽稱第一泉
  直𨽻靖州
  靖州
  五老山在州東二里
  飛山在州西五里俗呼為勝山比諸山甚髙峻突出雙峯四面陡絶九域志渠陽縣有勝山宋史西南諸蠻傳熈寧八年置飛山一帶道路巡檢明姚履素遊飛山記其地有米穴掘土中隨處可得宛然米粒也嚙之如炭心懣者服之輙復嘻笑焉飛山洞詳關隘香鑪山在州西十五里上有石如香鑪故名横雲山人集明景泰二年陳友偕王來等擊賊香鑪山自萬潮山入明許檖詩人境疑仙跡鑪烟𣺌𣺌通泉流清到地日影淡浮空
  艮山在州西十五里多古柏怪石舊建香山寺青蘿山在州西二十里攅峯起構一名大青山侍郎山在州南五里明一統志宋侍郎程敦厚以言事忤秦檜謫居靖州嘗遊此山山因得名宋魏了翁詩風引征衣堕古城手披荆棘上前京侍郎山下尋仙李柱史亭前訪老程蜑雨蠻風鳶外落洞雲谿月鴈邉明驚心忽忽未全穏似聽於莬谷嘯聲
  九疊山在州南二十五里自鴻陵而南九峯駢列古木蒼翠如畫
  鴻陵山在州東南四十里自金紫嶺迆而南峻拔干雲冬春雪凝玉立天表
  寳溪山在州東北二十里
  鶴山在州東北舊名純福山
  則融嶺在州境宋史西南諸蠻𫝊元豐三年知邵州關杞請於徽誠則融嶺擇要害地築城砦以絶邉患飛珠巖在州西飛山之腹巖泉下滴如珠巖上⿰釒𮥼 -- 鐫白雲洞天四字有小閣飛珠正落窻外
  中洞巖在州西六十里
  龍分巖在州西南三十里最深邃中有湧泉流為潩溪
  翠雲洞在州北十五里有茂林竒石明湯价建亭洞中
  渠江在州南源出佛子嶺九域志渠陽縣有渠水明許檖詩曉角横吹渠水月霜鴻南引洞庭秋
  後山溪在州東二里自飛山之麓東流入渠江六王溪在州西永平故縣宋置貫保砦於此
  潩溪自龍分巖流逕青蘿山下帶城西南滙於渠江銅鑼灘在州西三里明一統志世傳楊文廣之妹討儂智髙經此墜鑼於水因名
  洗馬池在飛山上
  星泉在飛山之麓宋郡守許成之構亭其上
  安樂井在州北門内安樂坡下水清味甘病者飲之多愈因名
  白鶴井在州北門内純福坡下魏了翁居靖時所鑿龍井在飛山上歳旱禱雨多應
  㑹同縣
  天馬山在縣東二里以形似名
  梁山在縣東四十里唐李白甞遊其巔手引一泉清凉甘美俗名凉山
  金龍山在縣東五十里
  白社山在縣南三十里有白社舊志載李白謫夜郎經此結社
  崖屋山在縣北三里明沈朝煥遊崖屋記客雅談㑹邑之崖屋偶於役過之盤折里許始即山麓有谷呀然峭側幽静紫翠之竹生滿谷中藂峯積坳風韻自生靄素自留稍上山益峻凡五折坡陂偨俿陘巘相屬最上則壁開三穴置屋供像錯以金璧羣山盡低天漢可摘洞復燠潔泉瀑不穿虵䑕不害真選佛之塲髙明之宇也
  圭雲山在縣西南二十里
  雪峯在縣東北四十里冬後唯此峯積雪
  洪江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明一統志九溪曰郎曰㵲曰雄曰龍曰辰曰叙曰桂曰武曰酉而雄溪為衆水之㑹號為洪江源出邵州界
  郎江在縣西南二十里源出湖耳山逕托口與沅江合即唐之郎溪郎又作狼宋史地理志靖州砦四有狼江
  沅江在縣西北五十里與郎江合流産九肋鱉青陂湖在縣南五十里
  若水溪在縣東八十里有二源一出檀木山一出關硤合流入於洪江宋置若水砦
  鑿字溪在縣南二百里接廣西界明一統志宋元豐間於溪旁得古碑乃唐將王思齊率兵征蠻過此鐫石以記嵗月而猺人以為鑿字溪
  玉山潭在縣境其水㑹於渠河入郎江
  通道縣
  月山在縣東二里形如半月故名
  玉柱山在縣東三里
  壽字山在縣南三十里以形似得名
  福湖山在縣南六十里明一統志山極蒼翠中有山神祠猺人敬畏不敢近樵採宋元豐中開路通廣西佛子嶺在縣東南百里為渠江發源處
  多星江在縣南七里宋置多星堡
  芙蓉江在縣南七十里下有芙蓉洲葢唐之芙蓉縣溪也張籍湖南曲瀟湘多别離風起芙蓉洲魏了翁詩介然用之便成圃下眎更得芙蓉洲
  綏寧縣
  金紫山在縣西六十里
  雲霧山在縣南五十里自粤西鸚哥山迤邐相屬二百八十餘里
  文筆山在雲霧山左
  髙功山與雲霧山相對
  天堂嶺在縣西三十里
  鷺鶿嶺在縣南一百里
  鎻字巖在縣東南六十里元陳敬遊鎻字巖詩仰面半規山月小回頭千里洞雲低
  黄石河在縣東四十里
  關硤河在縣東八十里
  大金溪在縣東五里
  白水頭溪在縣東五十里岩洞竒峭水石相薄歕浪如雪
  湖廣通志巻十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三
  關隘志津梁附
  楚豫之交關有三焉武勝最雄南跨漢東北接申羅夙稱阨塞之地湖南六里峻嶺懸巖即古之崇山居楚黔蜀三省之中苗蠻據為巢穴邃古以來莫之能馴也我
  國家幅𢄙廣大逺近梯航楚地為九㑹通衢南方鎖鑰永慶昇平紅苗自昔梗化今臣服效順以我衣冠易彼介鱗仰惟
  皇上徳威所被股肱宣力易稱王公設險書曰慎固封守以康四海亶其然乎橋梁之設亦關王政徒杠輿梁之成於冬也為北地言之也南服利稱舟楫而石梁鐵索有以千百年計者實與關津相表裏故備著之
  武昌府
  江夏縣
  金口鎮在縣南六十里
  滸黄洲鎮在縣北三十里
  八吉堡在縣北五十里雍正六年撥守備一員千總一員兵六十名輪流貼防
  武昌縣
  雞鳴關在縣東明一統志即孫吴東宫門俗云吴工夜役鬼工爲城未合雞鳴而罷
  樊山砦在縣西五里南史宋永初元年刺史王明擊鄂州破萬餘人於武昌拔樊山砦
  金牛鎮在縣南百二十里
  華容鎮明一統志在縣西五十里即唐禪林寺白湖鎮在縣西九十里
  嘉魚縣
  簰洲鎮在縣東北四十里
  石頭口鎮在縣西南八十里
  陸口鎮在縣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陸溪口三國吴以此爲控制要地吴志魯肅傳肅初住江陵後屯陸口恩威大行衆増萬餘人肅卒吕䝉代之後吕岱又領潘璋士卒屯於此
  蒲圻縣
  羊樓鎮在縣南六十里
  咸寜縣
  成山寨明一統志在縣西五里周廻十餘里容數千人四面峻峭惟一徑可入宋建炎間民聚糧保守賊不能窺
  崇陽縣
  東關在縣南六十里
  興國州
  古龍關在州西北五里
  栁峯砦在州南三十里元末邑人黄普禄率衆於此避兵
  太平砦在州南百九十里
  石榴砦在州西五十里百福山四面險峻元季人多避兵於此
  富池鎮在州東六十里宋建炎中立寨於此名曰池口
  國朝設千總一員帶兵七十六名駐防
  黄顙鎮在州北六十里
  大冶縣
  西塞在縣東九十里一名道士洑江夏風俗記延連江側東望偏髙謂之西塞山對黄石九磯兩山之間如關塞也括地志孫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劉毅攻桓𤣥唐曹王臯復淮西皆砦於此南齊書沈攸之反世祖遣軍據西塞令堅壁以待其疲卒平攸之
  國朝設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帶兵二百六十三名駐防雍正九年改設都司僉書
  長虹堡在縣北五十里
  田家鎮在縣境有外委把總分防
  保安堡在縣西六十里
  通山縣
  九宫隘在縣南九十里九宫山明萬厯中知縣張書紳立於要害處以備不虞
  朦朧嶺在縣東南三十里險峻陡絶爲江西武陵必經之地
  羊都堡在縣西三里
  漢陽府
  漢陽縣
  鐵門關在禹功磯旁古置戌守
  沌口鎮在縣西南三十里晉書列傳陶侃爲荆州刺史領西陽江夏武昌鎮此
  漢川縣
  劉家隔在縣北三十里明一統志楊琚撫治荆襄創築劉家隔諸要隘明末獻賊來攻邑令孫光祚率衆敗之於此
  黄陂縣
  金竹關在縣北百九十里
  鐵林寨在縣東三十里
  潘家寨在縣東四十里
  克敵軍寨在縣北五里前代築以禦寇
  灄口鎮在縣西南四十里
  沙口鎮在縣東南五十里
  大城鎮在縣北百二十里
  孝感縣
  黄峴關在縣北三百里土名九里關魏書地形志南司州宋安郡東隨縣注有黄峴關即古大隧爲豫楚險隘南北朝屢爭之
  鎮陽城在縣東北八十里黄草山西壘石爲城四山陡絶一徑僅通古避兵處也
  白雲寨在縣西南九十里白雲山層巒削壁相傳古避兵地
  附徳安府志明季流賊充斥人無所庇參政夏時亨因諸生唐烈等請言於縣令雍鳴鸞立寨此山崇禎十六年二月賊突至寨下攻五晝夜貢生彭清典等督義勇拒却之時吏部員外程良籌亦移家寨内與貢生夏㷆等同心守禦賊乗夜暗襲則令健兒礨石擊之一發常殺數人賊不能拔引去已而賊詐降潛襲寨潰良籌死之十一月賊率馬歩三千人來攻時亨密令劉體縉等夜斫其營斬首百餘級撫按嘉之並以良籌死事狀上聞贈廕如例清典等授職有差
  國朝順治二年靖逺大將軍英王帥師逐賊賊望風奔竄王素聞白雲義舉至徳安使召時亨於是亨子舉人煒及丁之鴻屠奏疏等陳白雲抗賊狀王承
  制授奏疏等以官寨衆乃解
  黄州府
  黄岡縣
  三江口關明一統志在縣北三十里有江三路而下至此㑹合爲一亦屬武昌縣
  大活關在縣北二百三十五里唐書地理志縣北有大活城隋唐於此建關
  陽邏鎮明一統志在縣西百二十里宋置堡於此東接蘄黄西抵漢沔南渡江至鄂北距五關乃要害地元史列傳至元十一年巴延大舉伐宋次蔡店往觀漢口形勢宋淮西制置使夏貴等以戰艦萬艘分據要害都統王達守陽邏堡荆湖宣撫朱禩孫以逰擊軍扼中流兵不得進巴延徑趨沙蕪口遂入大江麾諸將攻堡三日不克巴延密謀於阿珠曰此堡甚堅攻之徒勞汝今夜以鐵騎三千泛舟直趨上流爲𢷬虚之計詰旦渡江襲南岸已過則速報我乃分遣人先以歩騎攻陽邏堡阿术出其不意泝流西上對青山磯而泊乗夜雪率衆抵南岸巴延因揮諸將急攻破陽邏堡斬王達夏貴潰走
  國朝設把總一員駐防
  團風鎮在縣北五十里
  蘄水縣
  大靈寨在縣北六十里大靈山舊有城塹相傳陶琳立寨處明季里人楊楚材陳恪於此築寨避冦保全甚衆
  石門寨在縣西北六十里石門山峭壁臨河明季里人何彬然築寨禦冦屢攻未破
  巴河鎮在縣西七十里
  闌溪鎮在縣西南四十里
  羅田縣
  平湖關在縣西北四十里抵麻城界
  松子關在縣西北百八十里抵商城界
  石門關在縣東北百里抵英山界
  岐嶺關在縣東北百八十里抵六安界乃陸遜追曹兵處
  青苔關在縣北百八十里
  栗子關在縣東百八十里
  銅鑼關在縣西百四十里
  周家寨在縣北六十里最險要
  石壠寨在縣東南四十里
  鼓羊寨在縣西北四十里
  雁門寨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仙人騎牛古跡望英寨在縣東北三十里
  熊崖寨在縣東北四十里
  觀音寨在縣東南六十里
  光山寨在縣東六十里即石馬山寨
  天堂寨在縣東百六十里勢極峻險
  麻城縣
  虎頭關在縣北七十里商城界宋史寧宗嘉定十二年金人自光州至麻城冦關孟珙集各屬戰士守之黄土關在縣北九十里光山界金史列傳定興五年布薩安貞伐宋至洪門山宋黄統制團兵五千保此關關絶險素有備堅壁不出安貞分左右軍潛登别以兵三千逼關門翼日左右軍㑹於山巔俯瞰關内守關者氣奪不能立中軍急攻宋兵潰遂奪關白沙關在縣北九十里與黄土關相近山路峭壁委折而上梁置沙州治白沙城後魏因之
  大城關在縣北九十里今屬黄安
  木陵關在縣北百里齊陳分界處唐書元和十二年李道古代栁公綽鎮鄂討吴元濟道古自將出木陵關士卒驕不能制
  附宋李𡌴乞復五關之險疏畧云虎頭關形勢最險兩山千仞一澗激衝黄土關形勢聳峭白沙關與黄土相去密邇木陵關山路峭壁委折而上大城關山勢不甚高峻而横斜盤繞修善關亦在其旁使諸關之兵據險效死豈能遽入乎
  修善關在五關之旁
  隂山關在縣北六十里據高臨下北望二十里皆在目中
  長嶺關在縣東北百里商城縣界明嘉靖中盜起九龍灣兵備僉事沈龍議建守備府於此
  鐵壁關在縣西四十里土名鵞籠山明嘉靖中西山盜起分巡僉事林遂建議設巡檢司
  黑石寨光山縣界
  臺山寨在縣西百里
  岐亭鎮在縣西七十里隋揭素居永安造大艦大舉伐陳陳南康内史吕仲肅屯岐亭素登陸先攻其寨仲肅夜潰
  黄安縣
  金局關在縣西北四十里
  大城關宋時爲羅山界元世祖已未二月入此關戌軍皆遁後屬麻城今分屬黄安
  清泉寨在縣南五十里清泉山東連尾斗頂有清泉元季孟維忠建寨於上屢捍大冦爲東南屏障鮑家寨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木城寨在縣北六十五里
  黄楊寨在縣北七十里楚豫交界地週環如壁其上平衍宋元之季土人於此立寨避兵全活億萬事鐫天臺石壁
  蘄州
  茅山鎮在州西六十里
  大同鎮在州北百八十里
  廣濟縣
  保定營明季邑令張登衡招聚士民於大江洲上立營防禦流冦
  武穴鎮在縣南七十里設把總一員帶兵二百二十三名分防
  馬口鎮在縣南七十里
  龍坪鎮
  清江鎮
  黄梅縣
  北隘通蘄州後山
  東北隘通宿松太湖亭前驛
  東隘通宿松佛坐嶺
  西隘通廣濟雙城驛
  西南隘通廣濟龍坪鎮
  南隘通潯陽江清江鎮
  東南隘通湖口江
  下新鎮
  安陸府
  鍾祥縣
  塘港關在縣南三十里
  池河關在縣西北十五里
  京山縣
  洪山寨元史中統中張柔屯兵曹武以逼宋遣别將鞏彦暉攻洪山寨破之
  大洪寨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五年棗陽萬力府言李均收撫大洪寨爲宋朱都統所害命賜銀千兩賙其家
  潛江縣
  興隆鎮在縣北十五里水路要衝
  沔陽州
  侯埠關在州東六十九里
  范溉關在州北百三十里
  天門縣
  鴻漸關在南門外
  義水關在義河
  荆門州
  虎牙關在州西三里勢極險峻
  樂鄉關在州北八十里
  沙陽堡在州東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一年巴延伐宋舍郢順流直下次沙陽使招守將王虎臣等虎臣斬其使㑹日暮風大作巴延命順風掣金汁砲焚其廬舍烟焰漲天城遂破虎臣等被擒
  當陽縣
  百寶砦在縣北五十里四壁陡絶山腰有洞下瞰沮流傳爲石劉屯兵處
  徳安府
  安陸縣
  諸葛寨明一統志在縣東羅陂村相傳諸葛亮所築高竅鎮在縣南三十里
  雲夢縣
  高臺砦在縣南
  利塘鎮在縣北
  應城縣
  﨑山鎮關在縣北四十里
  随州
  平林關即隋平林縣地在州之上名鄉當楚豫之交乃咽喉地
  順義關即晉順陽地隋煬帝大業元年改順義仵水關在州北百二十里
  田王寨在州北百八十里古避兵處石垣尚存蒼臺營在州東南七十里
  界山嶺即大悲店在州西北九十五里
  關兒口在州北二百三十里接桐柏界古隘道界牌口在州北二百四十里界河南亦古隘道石門在州南七十里段家岡原有石坊今址存土門在州西一百七十里夾山中通一路今有門樓椵樹埡在長崗店西五十里
  附舊志隨之險要左馬坪舖右界山嶺前漢東橋後界牌口有土門以衛之有石門以界之立蒼苔營爲南之保障置關兒口爲北之鎖鑰仵水關之險要椵樹埡之陡峻可攷而知也
  應山縣
  平靖關在縣北七十里即古㝠阨地吕氏春秋天下扼塞有九冥阨其一林木叢欝怪石嶙峋車不方軌馬不並騎史記無忌謂魏王曰秦不敢攻冥阨之塞俗傳漢忠義侯過此竊竊憾之因名憾這關又曰杏遮關綱目集覽作行者坡
  白雁關在縣西北五十里即黄土關又名百雁關密邇中州昔人屢爭之
  武勝關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即古直轅雄據上流俯瞰諸方險阨之地用武之所梁曰武陽魏書列傳中山王英伐梁次義陽將取三關英策之曰三關相須如左右手若克一關兩關不待攻而定攻難不如攻易宜先取東關恐其并力於東乃使長史李華率五統向西關分其兵勢身督諸軍向東關先是馬仙琕使雲騎將軍馬廣率衆拒屯於長薄軍主胡文超别屯松峴英至長薄馬廣夜遁入於武陽英進師攻之聞梁遣冠軍將軍彭瓮生等援武陽英乃緩軍曰縦之使入此城吾先曽觀其形勢易攻耳取之如拾遺也諸將未之信瓮生等既入關英促圍攻之六日而廣等降於是進擊西關馬仙琕等皆遁走果如英策黄陵砦在縣東二十五里
  牢城砦在縣東五十里
  大城砦在縣東八十里大城山之陽有古城址鴉狐砦在縣東北四十里何家山
  牛心砦在縣東北六十里東接武勝關
  狄將軍砦在縣東北八十里舊傳宋狄青常屯兵於此下有古洞
  興安砦在縣北四十里相傳楊平章立
  鐵城砦在縣西北四十里唐書志元和十年節度使高霞寓與吴元濟戰於鐵城敗績即此
  附縣志形勢險要論畧應爲楚之北門自古必爭之地吕覽謂天下扼塞有九冥阨其一而大隧直轅左右虎據三關鼎峙號稱天險東有太平鎮鎮濱河水繞其山下通孝昌上達羅山商賈往來奸慝錯雜守禦維難水之従西南來者經馬坪過平市南入於溳應山隨州遂得因河岸東西以爲界接壤安陸曰夀山聳西南之巖峻以迴向乎郡城是應山者郡之保障也依乎腹心則溳城亦爲邑之砥柱焉内外表裏相爲屏衛舊志云鄖子國在熊繹封北永邑又在鄖北直與申伯國聨岡巒礌矹三國隘險九砦爲烈屹然北門鎖鑰也申畫郊圻慎固封守厥維重哉
  荆州府
  江陵縣
  司馬休之壘在縣東十里十六國春秋初休之以討庾楷王恭有功遷平西將軍都督荆雍六州後子文思作亂劉裕率師擊之魯宗之自襄陽來㑹休之築壘於江津以拒裕綱目休之兵臨峭岸裕軍無能登者將軍何藩以刀頭穿岸埒容足指騰之而上直前力戰裕軍乗之休之遂大潰
  馬家寨在縣東三十里
  公安縣
  劉王營在縣東九十里相傳昭烈帝居吴時屯兵於此
  監利縣
  南寨在縣西五十四里傳蜀漢立寨於此
  王家堡在縣東北
  松滋縣
  西平寨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昔人屯兵之所紅崖子寨在縣南一百里
  上明鎮在縣東晉書桓冲傳冲都督江荆等州軍事疏言自中興以來荆州所鎮隨宜迴轉臣兄溫經畧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鎮之事與時遷勢無常定且兵者詭道示之以弱今宜全重江南輕戌江北南平孱陵縣界地名上明土田膏粱可以資業軍人在吴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敵至則舊郢以北堅壁不戰接㑹濟江路不去逺乗其疲惰撲剪爲易於是移鎮上明
  夷陵州
  南津關在州南一里
  西津關在州西大江右
  白虎關在州東北六十里
  石門寨
  林家寨
  長嶺砦
  連山砦
  神機砦
  佛頂寨
  宜都縣
  普通關界當陽夷陵枝江宜都四縣境明成化間設巡檢司
  江關在荆門虎牙二山之門後漢書岑彭傳建武十一年公孫述遣其將任滿田戎程汛將數萬人乗枋箄下江關據荆門虎牙横江水起浮橋鬬樓立攢柱絶水道結營山上以拒漢兵彭與吴漢等將兵六萬人㑹荆門彭令軍中募攻浮橋先登者上賞於是偏將軍魯竒應募而前時東風狂急彭竒船近流而上直衝浮橋而攢柱鈎不得去竒等乗勢殊死戰因飛炬焚之風怒火盛橋樓崩燬彭悉軍順風並進所向無前蜀兵大亂遂斬任滿明成化間設巡司於此附縣志關隘論畧邑山川扼要雄據上游昔公孫子陽倚江關以爲重而後遂爲吴蜀所必爭葢荆州控制巴蜀爲全楚之咽喉而宜都鎖鑰荆南又爲荆州之頷頞也不有重關要隘何以塞潛渡之奸况乎背拊樊保臂指夜郎而西南逼近土司萬谷千巖又豈一夫可當哉
  逺安縣
  洪恩砦
  五爪砦
  包巾砦
  北砦
  石柱砦
  千金砦設把總一員駐防
  襄陽府
  襄陽縣
  鳳林關在縣南五里
  觀音閣關在縣南九里
  栁子關在縣西七里
  老龍隄關在縣西北十里
  樊城關在縣北三里
  七里店關在縣北十里
  李百户營
  龔家營
  傅王家營
  韓家營
  宜城縣
  郭海營雍正八年爲請
  㫖事案内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防
  南漳縣
  雞頭關在縣南百里
  瑪瑙關在縣西三十里
  猫兒關在縣西四十里
  隘門關在縣西百里
  鳳凰寨
  青龍寨
  紫山寨設把總分防
  天門寨
  天保寨雍正八年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防石門寨在縣北四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胡家營
  武安鎮設有把總分防
  穀城縣
  翠屛寨
  古山寨
  獨山寨
  范家寨
  太平寨
  光化縣
  傅家寨雍正八年因地方遼濶撥外委把總一員分防
  左旗營堡在縣北五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陳家營
  均州
  石古關在州東六十里
  小江口關在州東南八十里通河南陸路
  槐樹關在州北五里通陜西路
  油瓶關在州北六十里
  沙沱營
  鄖陽府
  鄖縣
  鄖關史記南陽西通鄖關即此
  黎子關在縣東百二十里
  雷峯𡹄關在縣東北七十里
  𡶄峪關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天馬關在縣南
  石門關在縣西南
  青桐關在縣西北七十里
  百桑關
  梅家舖堡在縣東北百四十里
  黄柿坪堡在縣北百一十里
  馬山口堡在縣西五十里
  房縣
  湯池關在縣東十五里
  東欄關在縣東三十五里
  房山關在縣西三十五里
  瑤峯關在縣西二百五十里
  老寨在縣南五十里
  高良坪堡在縣東南二百里
  望夫山堡在縣東南三百里
  竹山縣
  吉陽關在縣西百里
  黄茅關在縣西北五十里
  崔家寨
  紅岩寨
  萬興寨
  官渡堡在縣南百二十里
  洪坪堡在縣南二百里
  鄭家埧堡在縣南三百里
  三界堡接白河竹溪界
  竹溪縣
  磁瓦關在縣東四十里
  五陵關在縣西五十里
  白土關在縣西六十里明成化中設縣河巡檢司守之小關子與秦蜀交界
  牛頭寨
  中峯寨
  鄖西縣
  李四關在縣西北八十里
  雞嶺關在縣西五十里
  馬鞍關在縣西七十里
  六郎關在縣西南百七十里
  廟川堡在縣西北二百六十里
  南關堡在縣西
  保康縣
  瑪瑙關在縣南
  瑪良坪在縣南百里
  直𨽻歸州
  金雞寨在州北三十里
  石柱寨在州北百二十里
  和尚寨在州南二十里險峻不可攀援
  五峯寨在州南三十五里
  中嶺寨在州南百里
  三角寨在州西北三十里野桑坪中有將軍嶺擂鼓臺
  長陽縣
  古捍關明一統志在縣南七十里本佷山縣地楚肅王立以拒蜀蘇秦云秦自汶山浮江以下不十日而抵捍關史記注在巴郡魚復縣
  梅子八關明一統志俱在縣境四臨江南四臨江北元時設以備峒蠻明改設二巡檢司
  招徠舊關堡在縣西北二百里
  梭草關在縣西二百里明設巡檢司
  長毛關在縣西南二百三十里交長毛司界
  百年關在縣南西至峝口交容美土司界
  漁洋關在縣南百二十里
  菩提隘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
  附縣志關隘論畧明設巡檢三員凑撥額數弓兵以守關隘土蠻不許出境漢人不許入峝天啟元年土司侵邊菩提隘巡檢兵寡難禦遂退札漁洋關至七年裁漁洋關巡檢而土蠻出沒抄擄愈不可制矣
  國朝設把總一員帶兵五十名駐防分汛
  興山縣
  猫兒關
  高雞寨在縣東北百里
  關口埡設把總一員帶兵九十名駐防
  巴東縣
  野三關在縣西南三百五十里
  紅砂堡設把總一員帶兵一百五十二名駐防恩施縣
  五峯關在縣東連珠山下
  東門關在縣東南東門山
  石乳關在縣西石乳山
  勝水關在忠建宣撫司境
  振武關在縣北
  深溪關在大田所酉陽路口
  土地關在木册忠峝路口
  附續文獻通考明隆慶五年湖廣撫臣劉慤以土冦覃壁平條議五事一議處監制請以川東道所轄巫山建始黔江萬縣行川湖撫按官㑹議改屬湖廣上荆南兵備道凡漢土官民詞訟兵糧悉聴經理及湖廣有應𨽻川東者并議改屬一議處置荆州去施州衛道里險逺不能巡察夷陵以西有國初頴國公傅有徳所闢取蜀故道名百里荒者抵衛僅五百餘里請移巴東之石柱巡檢司於野三關施州衛之荆門驛於河水舖三㑹驛於古夷舖俾閭井聨絡而於百里荒及東卜隴仍創建哨堡各一令千户一員督夷陵長陵二所班軍各百人更番戌守一議軍民職掌施州衛道里延袤甚廣物産甚饒衛官每肆脧削致民逃匿諸土司爲亂宜裁撫夷通判更設同知一員俾撫治民夷嵗額錢糧外有該衛公費必不可廢者仍依軍三民七照例編審均徭册報分守道覆實派徴衛官不得額外横索一議金峝管轄謂覃氏世不忍遽絶宜姑貸其罪削安撫司職改爲峝長聴支離所百户提調有抗違故縦土民生事即寘之法一議防制土司謂國初施州衛所轄十四土司官舍應襲俱令赴部邇因衛所交通奸徒誘引率皆私擅名號無所顧忌請嚴行撫按官訪治凡諸土司應襲官舍必關白該道兩院始許承替署理司事兵巡道每嵗巡歴亦預行知㑹調集各官舍面加奬諭並令赴學觀禮兵部覆奏俱従之
  津梁
  武昌府
  江夏縣
  冶塘渡在縣東三十里
  北嘴渡在縣東南
  引振渡在縣東南九十里
  南嘴渡在縣東南一百里
  游家渡在縣南八十五里
  山門渡在縣西南
  女冠渡在縣西南七十里
  漢陽渡在縣西舊用民渡江濶水險輕舠遇風多危明萬厯間布政陳瑞置巨艘八隻將江夏縣嵗編操船水手十二名改募渡夫領之今仍復民渡
  白羊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八分渡一名張公渡
  滋陽橋在城内墩子湖萬厯中郭承奉修
  分金橋在望山門内
  明月橋 清風橋俱在文昌門内
  浮橋在望山門外江水支流所經兩岸相峙明洪武間知府冒政造舟爲梁正徳庚辰周儀改造嘉靖壬子知府嚴忠増修其水夏溢冬涸楚藩駕木爲橋更名王惠今廢用舟渡
  新橋保安門外明經畧熊廷弼建
  廣平橋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二里跨南湖宋紹興間建
  土橋在忠孝門外
  伏龍橋明一統志在府城東相傳許遜自豫章追蛟至此蛟化白驢伏橋下
  雨落橋在縣東四十里
  楊橋在縣東五十里
  踏泊橋在縣東南七里
  老人橋在縣東南十五里
  長虹橋在縣南五里熊廷弼重修築新隄障水𢎞濟橋在縣南二十里舊名李家橋
  太平橋在縣南七十里有亭
  獅子橋在縣南七十五里有亭
  青林橋在縣西南二十里今圯舟渡
  廖家橋在縣西南七十里
  龍穴橋在縣北四里
  北洋橋在縣北二十里明𢎞治中邑孝子周璽建萬厯間中丞常居敬重修有碑
  孟井橋在縣東北三十里相傳孟宗建
  武昌縣
  梁子渡在縣南九十里
  方家渡在縣西南十五里
  赤馬渡在縣西北七十里
  大江渡在縣北通淮州
  韓婆橋在縣東
  石盤橋明一統志在縣東十里舊名石盤渡鄉民往來病渉明景泰二年建橋
  石橋在縣東三十里
  蟠龍橋在縣東南
  黄荆橋在縣南
  南湖橋在縣南二里
  泗洲橋在縣南百三十里
  鶴礲橋在縣西南
  大橋在縣西南百二十里金牛鎮
  卧仙橋在西五里
  萬松橋 寒溪橋俱在西山下
  梅橋在縣西二十里
  馬橋在縣西三十里當驛路之衝
  丁橋在縣西六十里
  柘橋在縣西七十里
  舊石橋在寒溪寺前
  黄龍橋在金牛鎮
  清思橋在虎頭山下
  嘉魚縣
  頭陀港渡在縣東四十里
  大橋渡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三㲼渡在縣東南五十里
  陸磯口渡在縣西南六十里
  石頭口渡在縣西南八十里
  上夾口渡在縣北九十里
  駕部口渡在縣東北即宋文帝黒龍負舟處
  丁家渡在縣東北
  淨寶橋在淨寶寺前
  大橋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官橋在縣南二十里
  紅硃橋在縣西北
  熟湖橋在熟湖寺前
  魚山橋  官路橋  董公橋  清溪橋龍津橋
  蒲圻縣
  聶泗渡在縣東十里
  石坑渡在縣東南四十里
  嘉水橋  藍港橋  黄沙橋  花木橋夜珠橋  太平橋  大姑橋  小姑橋峽山橋  七寶橋  白水橋  斗門橋長泉橋  羅田橋  弓背橋  大礲橋俱在縣河南
  五洪橋在縣西十里元皇慶初建學士程巨夫有記浮橋在縣北門外
  杉嶺橋上爲黄公隄
  懃橋  樊師橋  下礲橋  梅澥橋普惠橋  月仙橋  雙港橋  青龍橋沙橋   官塘橋  解水橋  汀泗橋俱在咸蒲兩邑界
  上已橋  楊橋   洪口橋  高橋
  竹山橋  琅橋   江施橋  卧虹橋馬駟橋  泉口橋  洪水橋  濟川橋霞落橋  黄龍橋  龍鵲橋  栗柴港橋俱在縣河北
  雙路口橋 慧林橋  荆港橋  無疆橋鳳凰橋
  咸寧縣
  三元橋在縣東初名永安即唐永安鎮
  金塘橋在縣東三里
  東川橋在縣東四里
  上好橋在縣東七里
  官埠橋在縣東十里
  横港橋  駕城橋  小金橋  楊湖橋俱在縣東二十里路通興國
  洗馬橋在縣東三十里路通武昌
  下好橋在縣南三里
  平家橋在縣南十里
  芙蓉橋在縣南二十里
  救苦橋在縣南三十里
  白沙橋在縣南四十里
  富庶橋在横街西
  西河橋在縣西半里知縣曹應聘始甃以石邑宦趙嗣芳成之橋洞七上列石欄
  國朝雍正五年夏洪水浸頹知縣戴惟樞倡修
  皇風橋在縣西三里
  黄家橋在縣西五里
  北洪橋在縣西十里
  竹劄橋在縣西十五里
  馬橋在縣西二十里
  黄石橋在縣北三十里
  賀勝橋明一統志在縣北四十里宋末兵起里人王華聚衆保障與賊戰勝因以名橋
  觀山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西河橋在縣西蒲圻驛路
  崇陽縣
  史家渡在縣東五里
  吴城渡在縣南九十里水従吴城港出
  穆林渡在縣西五十里
  雙湖橋在縣東十里
  白泥橋  東流橋俱在縣東十五里
  福善橋在縣東三十里
  西冲橋  西溪橋俱在縣西南十五里元岳麓山長徐源明有記
  九都橋在縣西南三十里
  義城橋明一統志在縣西二里宋令張詠建
  浮溪橋在縣西五里
  楊栁橋在縣西二十里
  石屋橋在縣西三十里
  白馬橋在縣西七十里
  柘橋在縣西八十里
  桃花橋  穆林橋俱在縣西
  桃溪橋在縣北二里昔有泉水流花出
  栁樹橋在縣北十六里
  朱紫橋明一統志在縣西三里宋孟珙書朱紫橋三大字碑存橋廢
  鵓鴿橋  櫺星橋官塘橋水所經出
  甘棠橋宋史張詠令崇時民多種茶爲業詠曰茶利厚官將𣙜之不如栽桑後果𣙜茶崇邑獨免又爲鑿山引水溉田惠愛甚沃民爲立橋以志不忘
  劈箭橋  官塘橋  長平橋  湖南橋張公橋  黄犬橋  楊洪橋
  通城縣
  毛公渡在縣北五里
  太平橋在縣東五里
  朝宗橋在縣南
  第一渡橋在縣西南二十里
  石潭橋在縣西二十里
  烏橋在縣西北五里
  拱北橋在縣北門外
  星華橋在縣北一里
  興國州
  石浮礲渡在州東十五里
  城南渡在州東三十里
  軍山渡在州東十五里
  楊林渡在州東南五里
  南市渡在州南十里
  沬口渡在州西十里
  大瑶渡在州西三十五里
  率州渡在州西四十五里
  華潭渡在州西五十里
  湄潭渡在州西七十五里
  丘家渡在州西九十里
  陽辛渡在州西百里
  門枋渡在州東北二十里
  懷坡橋在州東半里
  荻田橋在州西二十里
  大塘橋在州西三十里
  永濟橋在州西北十五里
  三濟石橋在州西北四十里
  恩波橋在北城外
  湄峯橋在州北五里
  良薦橋在州北二十里
  大冶縣
  磁湖渡明一統志在縣東四十里湖邊之石多磁𩔖産菖蒲蘇子由嘗阻風於此作詩寄兄
  金隄渡在西關外即茅嶺渡
  青山渡在縣西五里古青山場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
  碧石渡在縣北六十里
  源潭橋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採芹橋在西市
  備禮橋在縣西十五里
  栖儒橋在靈峯山下
  換縧橋宋嘉定間造相傳鍾吕二仙換縧於此新雁橋在道士洑市
  通山縣
  黄沙渡在縣東三十里
  寶石渡在縣東南四十里
  賽公渡在縣西南
  通津橋在縣南半里
  青雲橋在縣西
  桃花橋在縣西洞淵觀
  行逺橋在縣西五里
  高橋在縣西二十里
  舉橋在縣西三十里
  花橋在縣東北十五里
  多寶橋在多寶寺南
  漢陽府
  漢陽縣
  漢陽渡明一統志在縣東門外唐李白詩鸚鵡洲横漢陽渡水引寒烟沒江樹
  沌口渡在縣西南三十里
  平塘渡在縣西二十里
  龔家渡在西北八十里
  迎恩橋在縣東
  迎春橋在縣西宋大觀初建石上刻迎春二字永安橋在縣西三里
  官橋在縣西六十里
  王公橋在縣東北三里明知府王宗本修
  洗馬橋在洗馬口
  九如橋在漢口循禮坊
  漢川縣
  陽臺渡明一統志在陽臺山下宋曽慥詩渺渺陽臺去茫茫鸚鵡洲干戈迷大别烟雨瞑南樓
  南河渡在縣南六十里龍門山下
  安河渡在縣東北三十里
  迎恩橋在縣東關
  甑山橋在縣東十五里
  南虹橋在縣南關
  道觀橋在縣南二里
  新陂橋在縣西北四十里大赤鄉
  義橋在縣北十五里
  廣濟橋在劉家隔西
  土橋 青雲橋俱在劉家隔
  黄陂縣
  魯臺河渡在縣郭外
  許家河渡在縣東四十里
  灄口渡在縣南四十里
  油湖渡在縣西五十里
  十潭渡
  平易橋在縣前
  駱駝橋在縣東二十里明一統志魏人來伐以駱駝載輜重墜橋下因名
  甘棠橋在縣東四十里
  黄婆橋明一統志在縣西舊志云宋太祖微時過此渴求水黄婆見而異之具禮數進酒且曰酒禁嚴慎勿洩後即位捐闔邑𣙜酤
  大板橋在西郭外
  丁公橋在縣西二里
  和尚橋在縣西四十里
  石港橋在縣北十五里
  孝感縣
  縣河渡  注泉渡  澴河渡  白沙渡萬夀橋在東關外
  高埠橋在縣東十二里
  魯班橋在縣東三十里
  深溝橋在縣南五里
  後湖橋在城西
  理絲橋在縣東北十里
  滻川橋在縣東北四十里
  績麻橋世傳居民女績麻所建
  丘址港橋 白沙橋  雲公橋  願藏橋太平橋
  黄州府
  黄岡縣
  巴河渡在縣東四十里
  長河渡  雙溪渡俱在縣北
  趕化渡  陽邏渡  大江渡俱在城西
  三江口渡 團風口渡 張家店渡 松湖壩渡舊州渡  柴埠湖口渡
  蘄水縣
  縣溪渡  蘭溪渡  青蒿渡  陸神港渡巴河渡
  緑楊橋蘇軾醉卧橋上有解鞍欹枕緑楊橋之句遂名
  昭化橋  盡街橋  青萬港橋 苦竹港橋麻橋   浮橋
  羅田縣
  界河渡在縣西十里
  源清橋  通濟橋  龍門橋  霸城橋板橋灣  河口橋  三里橋  花石橋黄䜿公橋 李莽崖橋 關口橋  祝家畈橋觀音橋
  麻城縣
  縣前河渡 岐亭河渡 高安河渡 浮橋河渡白塔河渡 白杲河渡
  花橋   南門橋  太平橋
  岐亭橋宋陳李常與蘇軾逰㑹處
  橙林橋在縣北
  黄安縣
  高栁橋在縣北
  陽真橋  遇仙橋  銀錠橋  通濟橋太平橋
  蘄州
  西河渡  黄桑口渡 乾明渡  歐家渡滑石橋  新興橋  轉蓬橋  芭茅橋大名橋  吴公橋  駱駝橋  橋舟橋廣濟縣
  伊家渡  鄧家渡  北港口渡
  仁夀橋  荆竹橋  春風橋  車枋橋雙城橋
  滄浪橋在縣西門内
  黄梅縣
  清江觜渡 濯港渡
  松陽橋康熈四年知縣黄玉鉉重建
  平政橋在縣小南門外
  馬頭橋  明月橋  蘆花橋  上沿港橋上谷塘橋 上山橋  下山橋  靈潤橋白湖渡橋
  安陸府
  鍾祥縣
  寨子渡在縣東山溪之水時漲時消船隻久廢唐港渡  石碑渡  臼口渡  瓦子灘俱在縣南
  漢江渡在縣西
  直河渡  豐樂渡俱在縣西北
  洋梓渡  殷家渡俱在縣東北
  昇僊橋在縣東青泥凹相傳漢梅福上昇處諺云昇僊橋倒狀元歸即此
  通濟橋在縣東
  後寺橋在縣城東祥吉寺前嵗久傾圮康熈初修通津橋即閘口橋今毁
  東港橋在縣南三十里
  朝宗橋在縣西門外
  武定橋在縣西門外又名板橋今易名
  西門大橋在縣石城西嵗久圮齧康熈初郡守張崇徳司李史颺廷知縣程起鵬修舊止三眼今増爲五橋東西建二坊
  利渉橋在縣𤣥妙觀後即古利市順治間重修曽家橋即古土橋明司空曽省吾易以石嵗久傾圯康熈初郡守張崇徳司李史颺廷知縣程起鵬修橋東西建坊
  豐樂橋在豐樂渡上小河新橋
  龍鳳橋
  甎橋 公濟橋俱在縣北
  洋梓橋在縣東北三十里
  京山縣
  南河渡在縣南
  溾河渡在縣南最後設輟南河渡額充之
  土橋渡  石灘渡  黒流渡  青山渡沙洋渡  小河渡  三板橋渡
  㑹僊橋在縣東門外漢張楷跨驢逰此故名橋建數百年至今未壞
  塌橋在縣東四里
  湖家橋在縣南
  雙河橋在縣南
  三板橋在縣南泗湖西
  宿食橋在縣南八十里漢光武宿食處
  樂濟橋在縣西三里
  機枋橋在縣西四里
  三女橋在縣西
  廣濟橋在縣西十五里
  沙河橋  孫家橋
  潛江縣
  總口渡在縣東四十里
  龍淵渡  横隄渡  棠黎渡俱在縣西南新口渡在縣西五十里
  排沙渡在縣西北五里通天門縣
  策口渡在縣東北十五里通安陸府
  永興渡在縣東十里成化初知縣汪志修萬厯間知縣朱熈洽重修
  陶村橋在縣西南相傳張居正遺石所造
  利渉橋在縣西南今廢
  通僊橋在縣西南八十里蒿口元建相傳吕巖曽經此知縣吕文汪志胡璘皆重修𢎞治初安福義民劉佐僊建於白湖舖之前知縣史華重修
  廣濟橋在縣西五里成化間知縣胡璘創𢎞治間水衝知縣史華重修
  普濟橋在元妙觀左
  楊胥橋在縣西六十里古埠垸知縣陳敏政創建成化初知縣汪志重修
  沔陽州
  油榨洚渡 三江口渡 上江渡  拖船渡窑頭渡  剅河渡  南黄渡  荆南門渡小北門渡 劉家渡  漕河渡  江北渡泗港橋在州東十里
  孫江口橋在州東七十里
  城西浮橋春夏水泛則行舟
  劉家渡橋在州西十里渡接中埂隄傾圯知州郭僑重修
  江北橋  侯埠橋
  天門縣
  官城渡在縣東十里
  板港渡在縣東二十里邑太學胡來俊修
  義河渡在縣城南一里
  十里隄渡在縣南十里
  漿陂港渡在縣南三十一里
  獅子渡在縣南五十里獅子河今淤
  東湘渡在縣南五十一里
  東尾渡在縣南七十九里
  芙蓉渡在縣南八十里
  漁泛洪渡在縣西南五十里
  黒流渡在縣西南七十里
  古角渡在縣西二十五里青山湖口
  皂角渡在縣東北七十里
  北大渡  北小渡
  浮橋在縣南門外元知府白景亮作今廢
  觀音橋在縣西北十五里舊橋敝且隘知縣周端改作可通車馬
  雁橋世傳得陸羽處鴻雁集西陂覆小兒於下僧史積見而收育之因以雁名橋
  馬溪河橋在縣西北三十一里義民載鸞建
  河橋在縣北拱門北昔有巡道經此策馬不起得孔聖遺像嘉靖間僉憲柯即其地改爲儒學因以爲泮池焉
  栁河橋在縣北四十里康熈三十五年修建石橋荆門州
  沙洋渡  新城渡  大江渡俱在州東南建陽渡在州南九十里
  樂鄉渡在州北八十里
  平正橋在州城外西南
  䝉惠橋在州西
  惠政橋在州北
  建陽橋  樂鄉橋  龍陂橋  石橋
  聚仙橋  仁義橋  泥水橋  甎橋
  板橋
  當陽縣
  沮水橋  河溶渡  清溪渡
  朝天橋在縣東十里
  普通橋在縣東六十里明景泰初重建
  玉陽橋在縣西二里
  太平橋在縣西
  普濟橋在縣西北六十里明正統中重建
  倒流橋在縣西北六十里相傳曹操追劉先主至此張飛據橋大呼水爲逆流魏兵不敢進
  徳安府
  安陸縣
  櫻桃渡在縣西南三里
  竹籮渡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紫石橋在縣東二十里
  金龍橋在縣東三十里
  普安橋在縣東三十五里
  通濟橋在縣西一里知府周鐸建
  七里橋有三一在縣西南通應城一在縣東南通雲夢一在縣西通京山
  雲夢縣
  西河渡  沙鳥渡  利塘渡
  萬金橋在東門濠上久圮義民劉𢎞試新修
  好石橋在縣北
  七里橋在縣北驛路
  無量橋在縣東北通陳家店應山縣諸路
  應城縣
  西河渡在縣西一里
  楊家河渡在縣北四十里
  三里橋在縣東
  雙橋在縣東
  龍港橋在縣東南八里
  東門橋  青龍橋
  七里橋有二一在縣東一在縣西
  女兒橋在縣南三里本名旅利橋俗訛邑人周啟泰建
  隨州
  析河口渡在州東南十五里
  西河渡
  兩河口渡在州西南三里
  木瓜園渡在州西二里
  嵗豐橋知州李克嗣重修
  七里橋明末水衝塌知州陳秉化修
  高家橋今名五眼橋
  樂善橋在州東南
  光化橋在州東南三十五里
  雲潭橋在州東五十五里
  阜民橋在州城南一里
  通津橋在州南關内
  紫石橋在州南六十里
  僊人橋在州北門外
  囘龍橋在州北二十五里
  應山縣
  渡蟻橋宋郊編橋渡蟻處後人於此立橋遂名之紫石橋在平里市萬厯間知縣江墉修
  永固橋在縣東十五里
  廣水橋在縣東三十里
  漢東橋  永定橋  月港橋俱在縣東五十里石井橋在石井舖東
  杜僊橋在縣南十五里
  廣濟橋在縣南百三十里
  西關外橋萬厯間建
  惠化橋在縣西二百歩
  官橋在縣西三十里
  井子橋在縣西五十里
  馬坪橋在縣西六十里
  汶水橋在縣北三百六十歩
  仁義橋在縣東北五里
  荆州府
  江陵縣
  虎渡在龍洲南宋張景對仁宗兩岸緑楊遮虎渡一灣芳草䕶龍洲即此
  㑹通橋在縣西衆水之㑹下有鐵牕大渠
  武安橋在公安門外
  普濟橋在南紀門外
  華張橋  華筵橋  安興橋  新堰橋倪軍橋  梅槐橋  祕師橋  賀市橋新壋橋  白水橋  白雲橋  板橋
  塔兒橋  白鱔橋
  東市橋在草市漕河
  沙橋在縣西一里
  王猛橋俗名海子橋後秦王猛孫鎮惡居荆州故名分水橋有二一在公安門外一在新東門外濠隄上明𢎞治中江水泛漲衝塌城樓荆州左衛指揮張朝造此以殺水勢
  龍陂橋  雙橋   岳山橋  寧賓橋公安縣
  孫黄渡  芭芒渡  蘇家渡  大江渡太嵗渡  簡家渡  嚴灘渡  辛家渡霸城河渡 焦石溪渡 江管渡  惠果渡王家堰渡 杜橋渡  新渡   大陽渡尹家渡
  鎮安橋在縣東一里
  石浦橋  䝉城橋  南星橋  三穴橋黄鍾橋  界溪橋
  孝港橋因謝鱗過此故名
  新隄堰橋 積善橋  横橋
  車公橋相傳車應曽居此
  秀峰橋  浮盆橋俱在茅穗村
  白馬橋在縣魯陂里明嘉靖間司徒鄒文盛致政時建易名恩波
  石首縣
  金牛渡在縣南七里
  沙埠渡  調絃
  黄金橋在縣南三里以黄金隄得名
  黄陵橋  龍塘橋  逺通橋
  照影橋在縣西八仙下下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監利縣
  雞鳴渡在縣西北三十里世傳東漢馬援行兵渡此時值雞鳴
  龎公渡在縣西北二里相傳魏龎涓曽過此渡兵石家渡  馬公渡
  滿心橋  新橋   長林橋  濟衆橋石橋   乾港橋  兔兒洲橋 馬鞍橋松滋縣
  荆江渡  三水渡  裴家河渡 虞氏渡湘王橋在草埠湘獻王建
  隄尾橋舊板架明𢎞治中典史張璉甃以石正徳中縣丞徐雄重建
  天星橋在縣南二里
  三里橋在縣南三里
  花溪橋在縣西五里
  東門橋  通濟橋
  洋溪橋在縣東二十里
  枝江縣
  白水渡  北河古渡 對江津渡
  天生橋在縣南三里三即溪上兩岸通近水中卧巨木如天生然故名
  東門橋  花溪橋  通濟橋
  夷陵州
  臨江渡  長渡   浣紗渡
  廣福渡在州大南門外
  普濟橋去州十里跨大溪
  童公橋明童世彦建
  仙夀橋在州西一里
  龎家橋在州北五里
  宜都縣
  白水渡  白洋渡  清江渡
  朝天橋明成化間知縣建
  迎薰橋  官莊橋  太平橋  東溪橋三溪橋  瀾漲橋
  逺安縣
  李家渡在縣南
  譚家渡
  永濟橋在縣西
  東門橋  濟民橋  深水橋  迎恩橋青溪橋  延夀橋  新橋
  襄陽府
  襄陽縣
  東津渡在縣東八里
  蔡村渡
  陳稍渡在縣南四十里
  漢江渡在小北門外沿江
  通濟橋在縣南三里
  乾溝橋有二一在縣南十里一在樊城北三里隂徳橋在吕堰驛南
  檀溪橋在縣西檀溪
  砲石橋在縣北十里宋守襄陽元兵立砲石於此攻城習池二橋成化間都督王信建
  漢江浮橋𢎞治間都御史沈暉副使王炫建舟凢七十二隻霜降水涸則比之而加板其上以通行旅今廢
  陡溝橋久廢雍正十年重建石橋
  齊里橋在紅林舖
  宜城縣
  龍王洲渡在縣南五十里
  蠻河渡在縣西南五十里
  卧虎崖渡在縣北十五里灌子灘
  保同河渡
  利濟橋在縣東門外知縣雷嘉祥修
  下磚橋在縣東一里久廢
  鯉魚橋在縣南一里
  上磚橋在縣北一里今廢
  雲水洲橋在縣東三里
  韓公橋在縣東十里韓文公過此因名
  南漳縣
  普濟橋在城東隅
  流化橋在縣東三里
  清涼橋在縣東三十里
  武靈橋在縣東四十三里
  下壋橋在縣東六十里
  丁蘭橋在縣東七十里
  石花橋在縣南五里
  清溪橋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棗陽縣
  優梁橋在縣東十里
  華陽橋在縣東四十里
  驌驦橋在縣東八十里左傳唐成公有兩驌驦馬因以名橋西魏建
  車橋在縣南八十里
  周濟橋在縣西南五里更名龍頭橋
  青龍橋在縣西四十里
  羔兒橋在縣北門外今更名平橋
  榖城縣
  南河渡在縣南三里
  仙人渡在縣南十里
  柴店渡在縣南三十里即漢江
  柴店梁在縣南三十里
  楊公橋  鎖風橋
  光化縣
  方城堰渡在縣南十里
  杜家河渡在縣西北二十里
  臨江渡在縣北北通商鄧南通均房
  大河梁橋在縣東五十里
  溫泉橋在縣南五里
  陡溝橋在縣南三十里
  紅崖橋在縣西南七里
  孟橋在縣西北六十里
  泥河橋在縣北三里
  均州
  青石渡在州南百里
  大石渡在州北十五里
  一里陂橋在州南一里
  七里橋在州南七里
  中橋在州南三十里
  迎恩橋永樂間建
  分道橋在元和觀前在州南四十五里
  上梅溪橋 中梅溪橋 蒿口橋在州南六十五里玉虚宫前
  天津橋  大聖橋在紫霄宫前俱州南八十里歩雲橋在州南百里飛昇臺前
  梯雲橋在州南百一十里朝天宫下
  集仙橋  摘星橋俱在州南百二十里
  禹蹟橋在紫霄宫東北五里
  復正橋  仙都橋  仙源橋  東菜橋望梅橋  尋正橋  蓮花橋  西天門橋磨針澗橋
  黄沙河橋康熈六十年知縣錢士俊修
  鄖陽府
  鄖縣
  沄洲渡  逺河渡  金家漫渡 時家灣渡泥河渡在縣西南六十里
  永濟橋在縣東門三里四省交㑹之區明正徳中知府鄭諌立
  神停橋在縣東十五里
  金魚口橋在縣西一里秦蜀孔道竹房各邑郵遞經此
  房縣
  斗河渡在縣境
  西河橋在縣境明萬厯五年知縣朱衣重修
  北河橋在縣境其水三㑹不可通舟遇冬支木以渡竹山縣
  南門渡在縣南
  將軍灘渡在縣南一里通房縣路
  北門渡  苦桃河渡 西河口渡 峪口渡官渡
  麻家橋  僊濟橋   石橋
  竹溪縣
  縣河渡  大瀾湍渡 水平河渡 南江河渡積慶橋  甎橋   坪河橋  望川橋鄖西縣
  偏橋   天橋   勝輿橋  迎恩橋保康縣
  隔渡在縣東四十里
  猪腸渡在縣西十里
  掌口渡在縣北五十里
  惠政橋  通濟橋  普濟橋  界山橋
  直𨽻歸州
  通渡橋在城外
  萬夀橋在城東三里
  鳳凰橋在州南十里傳有鳳凰集於此
  高橋在州北一里
  蘇溪橋  寺橋
  長陽縣
  縣河渡通漁洋澧州石門
  長流渡  白石渡
  花橋有二一在縣南安得鄉一在縣西安寧鄉俱建自元鑴有花草故名
  青龍橋通庠建
  永河橋  東關橋  白石橋  白鶴橋萬英橋  西來橋
  僊人橋有二俱邑人李英建
  霧河橋在縣西二里通椒山碼碯長官司諸路興山縣
  東門橋  三里橋  渡橋   竹谿橋梁村橋舊無橋因山西運夫隂雨有阻康熈初創建木橋尋被水衝後重造下鎮巨石上牽長纜往來利渉
  巴東縣
  大江渡  西瀼渡  牛口渡
  觀音橋有二一在江北一在江南
  惠民橋在巴山驛右
  見龍橋在江東北二里
  飛鳳橋在江北與縣對岸
  東瀼橋  源洞橋  普安橋
  恩施縣
  南陵渡在縣東二里
  清平渡在縣東九十里
  石信渡在縣東一百里
  東津渡在縣東一百里
  長灘渡在北門外七里
  清江渡
  枝里渡在縣北九十里
  登龍橋在城中圓通寺前
  凌虚橋在縣東六十里龍溪上
  振武橋明一統志在北門外明宣徳間指揮孫本建正統中指揮馮廣重修
  盤龍橋明一統志在縣北百餘里山岩極高昔人鑿石架木爲橋
  踴鯨橋跨腰帶溪
  跨虹橋跨巴公溪
  覽勝橋通朝溪口
  便冬橋跨麒麟溪



  湖廣通志巻十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四
  關隘志津梁附
  長沙府
  長沙縣
  喬口鎮在縣西北九十里舊有營寨唐書地理志長沙縣有喬口鎮兵
  善化縣
  龍囘關在縣東四十里關山兩山相連中僅一路五代史楚世家唐乾寧元年劉建峰馬殷入湖南次醴陵潭州刺史鄧處訥發邵州兵戍龍囘關建峰等至關降其戍將蔣勛直趨潭州
  蘆塘寨在八都石壁嶺
  湘潭縣
  黄茅堡在縣南路通衡山順治十三年巡撫袁廓宇疏増黄茅驛并建堡後裁
  朱亭堡在縣西南一百九十里
  湘隂縣
  磊石寨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屹立湖濱三面背水一面阻山宋岳飛結營於此明劉基徇湖南斷其東北脈因名半升米凹
  穆屯寨在縣北七十里岳飛討楊么駐兵於此營田鎮在縣西縣志宋末李芾守潭州元巴延下鼎澧阻洞庭之險以偏師由間道走沅江先遣遊騎至邑河西之青山潛渡湘江駐師於此今其地有山名營盤明末闖賊潰卒蹂躪巴平沅益諸邑巡撫章曠建水寨於營田蘆林建連珠六寨於銅旗沙平新牆賊偵知有備悉就撫
  蕭婆鎮在縣北五十里
  湘鄉縣
  永豐堡在縣西一百里
  武障市在縣西一百四十里路通寶慶府有巡檢司
  醴陵縣
  石門關在縣北十五里
  建安寨在縣北二十里
  渌口鎮在縣西北一百里唐書地理志長沙有渌口戍
  攸縣
  大洲堡在縣西與衡山接界
  益陽縣
  瓦湖鎮在八子腦
  瀏陽縣
  瞿家寨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明宣徳間立巡司後裁天巖寨在縣東十六都
  西山寨在縣西
  大圍堡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明隆慶間設把總一員後裁
  寧鄉縣
  釋臨關在縣南二十里今存舊關遺址
  三角寨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
  栁林堡在鄉西與安化湘鄉接壤
  安化縣
  七星寨在縣東七十里宋史地理志熈寧六年改七星砦爲鎮
  梅子口寨在縣南五里
  首溪寨在縣北九十里
  白沙寨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蜉蝣寨在縣西南九十里縣志宋漢陽扶氏避罪匿梅山依甲首頓氏爲長僭稱王太平興國六年命翟守素發潭州兵擊之築梅子七星白沙首溪蜉蝣五寨以資防禦
  茶陵州
  視渡關在州南八十里舊有巡司今移在高岡南關
  衡州府
  衡陽縣
  上關在縣南二里
  鐵關在縣南四十里
  下關在縣北二里
  樟木關在縣北三十里
  沙坪堡在縣西長樂鄉
  水口堡在縣西慕化鄉明嘉靖間巨盜李萬𤦺等猖獗始置堡守之
  三合橋堡在縣西北八十里府志沙坪水口三合橋三處爲衡陽祁陽湘潭湘鄉邵陽四達之路奸匪易於溷迹一郡要害
  栢坊在縣南八十里府志元至正間紅巾冦起邑人王汝榮督義兵萬人守禦栢坊諸要害羣盜莫敢入
  衡山縣
  草市鎮在縣東與攸縣接界有巡檢司
  耒陽縣
  鵞公寨在縣西四十里元末多流冦鄉民立寨禦之
  常寧縣
  象江堡在縣東五十里與耒陽接界
  杉樹堡在縣西四十里爲諸峒猺要路
  白沙堡在縣東南七十里與桂耒接界
  安仁縣
  曹婆山寨在縣南五十里山徑險僻舊有寨
  楊梅峰寨在縣西北十里府志五代馬殷將歐陽頵於此立寨以備南漢宋沈通亦保障於此元至元間賊發沈濟才立寨設備率民聚居賊不能犯
  酃
  湘山寨在縣西二里
  月嶺寨在縣西三十里明張治月嶺寨碑畧正徳六年峒賊冦郴桂乗虚驟入既退邑人羅宓明乃㑹邑之達者議曰酃宻邇郴桂冦去必復來流離奔走殆非長計月嶺在目可以爲寨其嶺平坦可廬而處東南二面崖陡壁絶易於守禦於是聞於當事數月而寨成未幾賊果復來聞邑人登寨乃謀攻刼宓明令人於寨左發藥矢中渠魁三人賊大懼引去
  黄烟堡在縣東三十里與江西永寧接界明天順間梅花峒賊越境剽掠江西湖廣各遣都指揮一員率兵駐黄烟路防禦後設堡鎮之今存舊址
  烟竹堡在縣南一百里與桂東接界
  桂陽州
  泗洲寨在州北八十里有巡檢司
  臨武縣
  騾溪關在縣南
  花塘關在縣西
  舜峰隘在縣西三里舜峰山山頂平衍三面壁立前開一徑以通上下元末鄉民於此壘石避冦明天順間猺人以三千衆入冦主簿李濬合衆禦之據舜峰樹栅對壘者三晝夜猺人遂退
  藍山縣
  毛俊堡在縣東南三十里堡東南有大水源汛堡西南有漿峒汛地近連州猺人出入皆由兩汛而毛俊實兩汛總口有千總駐防其地
  寧溪所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有城把總一員駐防其地
  大橋司在寧溪所西南三十里有城千總巡檢各一員協防其地
  嘉禾縣
  兩路口在縣東十里舊有巡檢司
  永州府
  零陵縣
  湘口關在縣北十里瀟湘二水合流處
  大橋關在縣北六十里
  雷石鎮在縣南六十里新唐書志永州零陵郡有雷石戍
  鳴水鎮在縣西南一百里抵全道二州界
  祁陽縣
  普樂營在縣東南六十里
  火夫營在縣東南九十里
  山斗營在縣東南一百里
  永鎮堡在縣北一百里
  東安縣
  黒土營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路當險要
  盧洪鎮在縣北一百十里新唐書志永州有盧洪戍今設巡檢司
  道州
  高橋營在州南有把總防守
  界牌營在州南有千總防守
  午田營在州西南有把總防守
  寧逺縣
  城頭寨在縣東五里險峻如城
  黄家寨在縣南十五里
  大小二源澗口有把總防守
  旺岡寨在縣西南三十里
  梅岡塘在縣東北七十里有百總防守
  福僊寨在縣西北五里路窄而險
  永明縣
  鎮峽關即龍虎關在縣西六十里與廣西恭城接界有百總防守
  枇杷所在縣南四十里有城百總巡檢協守
  桃川所在縣西南四十里
  白象營在縣南與廣西富川小水峽接壤有把總防守
  祖山岡營在縣東南與富川長澮村接壤有把總防守
  秀山寨在縣南與富川接壤有石碑爲界路當險要馬礛隘 义山隘 石盤隘 班鳩隘 𨔝州隘自馬礛以下皆在縣南與富川接壤爲猺獞往來要路而石盤隘猺性尤刁悍防禦更宜嚴密
  山口隘在縣東南與富川接壤爲上五堡猺人出入路
  江華縣
  錦田所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有城千總巡檢協防所東十里大坪寨與廣東連州接壤所南四十五里李蕩坪與廣東連山接壤兩處各有百總分防
  白芒營在縣南與富川牛巖灘接壤有百總防守青絲井營在縣南與富川龍窩村接壤有把總防守嶺東營在縣東南與廣西賀縣開山峒接壤有把總防守
  新田縣
  白面寨在縣南有巡檢司
  三門寨在縣南四十里
  石佛寨在縣西南三十里縣志縣城未建之先邑多猺冦旦夕有警輒避山隅此諸寨所由立也
  附府志論營堡畧道州永明江華密邇富賀猺蠻出沒不常如道州之高橋午田界牌皆冦所必經之地然猶曰内地也至永明則要害矣祖山岡尤爲喫𦂳過此則龍虎關咽喉也枇杷桃川兩處相距數十里越山踰嶺聲息不聞至江華尤爲猺賊淵藪嶺東錦田白芒諸處相距逺者百里近亦數十里重山複嶺徑路多岐汛廣兵單區畫當盡善也又論猺峒畧宋制猺之法明倣之凡良猺稟聽官府號令即宋之所謂熟户近猺也其田有税而無役即宋之有丁米而無他料也其耕民田者富民役屬之有盜賊亦可用以守禦即宋之任其耕種邊界有警而極力爲衛也每谿峒間猺所聚居必立猺老以長之小爭則猺老徑自分解大事乃訟於官即宋之設爲總首彈壓以猺制猺之意也各鄉設團夫擇其可以服人者爲團長以率之其迫近谿峒要害之處又設營堡召募勇力者分布各營以守之
  本朝裁衛所置官兵分汛哨守一遇有警聲援𠞰捕此亦宋之團結邊民形格勢禁之意也猺以山貨易民米鹽而有司亦時有米鹽之犒此亦宋之與民轉易官爲羈縻之法也近年以來熟猺納糧當差令行禁止與民無異生猺雜處山谷自食其力不爲民害司土者果能制馭盡善化導有方復何猺蠻之足慮哉
  寶慶府
  邵陽縣
  白馬關在縣東八十里
  巨口關在縣北六十里
  羊田凹寨在縣東六十里
  羊阿寨在縣東八十里
  隆道寨在縣東一百里元守將唐隆道所築
  同堡寨在縣西二十里
  竹林寨在縣西二十里
  雲飛寨在縣西八十里
  五百寨在縣南三十里
  大爭寨在縣北五十里
  杉木江寨在縣東北五十里
  新化縣
  花橋關在縣東九十里
  油溪關在縣東北八十里
  牛羊隘關在縣東北
  城歩縣
  䝉洞隘在縣南一百里
  横水隘在縣南一百二十里二隘與廣西義寧接壤係苗人往來要路
  皮水隘在縣南一百二十里與義寧接壤有黄茅坪苗蠻所居
  排子隘在縣東南八十里與廣西全州接壤深山窮谷易於藏奸
  筸子隘在縣東南一百里與全州接壤有侯家寨其地苗猺雜處最爲𦂳要
  武川隘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與義寧接壤有長安寨苗人所居
  附子隘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與義寧接壤有横坡寨苗人所居府志明𢎞治十四年扶城横水蠻李再萬作亂巡撫都御史閻仲宇率師討平之置城歩縣初仲宇集三司議曰賊境險逺其桃林蓬溪横水扶城等四十八寨悉皆集惡巢穴而興安義寧泥田小江陽鳥大千萬山等處又多逃避之岐路若非分股攻擊逐處把截則彼或得併力拒敵或得窺隙潛通皆非全勝善後之計於是分兵爲四哨一由横水進至黄茅坪止攻取十二寨一由下邊溪進至高平大地止攻取十寨一由下團進至都溫獨樹止攻取一十六寨一由牛石進至小江泥田止攻取八寨其附近向化苖寨恐生警疑給與旗牌差官坐鎮是嵗冬十一月進師明年正月悉平行人吴宗周論處置城步蠻冦疏畧臣聞此四十八寨控引廣西襟帶湖廣向來叛服靡定祗以谿峒僻逺未嘗得一處置之方綏之則豹噬鴟張干紀流毒急之則鳥驚魚散依險逃誅而李再萬者輒敢僭稱名號荼毒生靈邇來鎮巡等官受命討罪臣愚以爲莫若因征𠞰既平之後編集其人民比依施南芒部諸宣慰宣撫長官司例爲衙門彈壓而其長亦惜官禄以傳子孫此上策也又或度道里逺近分𨽻貴州廣西湖廣舊額撫慰司衙門分派裂幅以殺其烏合之勢此中策也二策果行小民有定業酋長有官職而獠民各得其所矣
  武岡州
  石羊關在州東二十里
  紫陽關在州東一百五十里
  硤口隘在州東有巡檢司
  蓼溪隘在州北有巡檢司
  石門隘在州西南有巡檢司按宋史西南諸蠻傳紹興三年臣僚言武岡軍谿峒舊嘗集人户爲義保蓋其風土習俗服食器械悉同猺人故可爲疆塲捍蔽靖康間調之以勤王其後湖南盜起征歛百出義保無復舊制困苦不勝乃舉其世業客依蠻峒州縣猶驗舊籍催科胥𨽻及門則挈家逺徙官失其税蠻獠日強兼武岡所屬三縣悉爲猺人所有逺戍之實已無而鄉户弩手之名尚在乞檄本路監司詳議以聞詔從之明行人甯良論武岡等處賊情疏畧臣近往武岡公幹訪各隘賊形容詭異熟於探聽稍失防禦隨機侵擾人民艱窘晝夜憂惶若更多調官軍又恐艱於供給且賊近日流刼東出西沒一聞軍來即奔入峒軍纔囘營隨復竊發爲害一方甚爲可憫乞選才能智謀之士前去督理軍務相其風土教以牯牛釵法及多方差人緝探流賊所在或先邀其歸路據險設伏以多擊寡未有不取勝者
  新寧縣
  北關在縣北一里
  黄桑隘在縣西六十里
  盆溪隘在縣南三十里
  魚峒隘在縣南三十里
  石門隘在縣南四十里
  羅遶峒在縣西三十五里
  麻林峒在縣西六十里
  大絹峒在縣西七十里
  黄卜峒在縣西九十里
  茶沖峒在縣西九十里
  圳源峒在縣西九十五里
  桃盆峒在縣西九十五里
  深沖峒在縣西一百二十里縣志明正統已巳峒蠻楊文伯叛隨討平之景泰辛未知縣唐榮招撫城歩縣猺人給田世住分爲八峒把守各隘猺路服王化通聲氣號爲熟猺内擇峒丁有能幹者本縣給帖命爲峒長外擇近猺漢民給帖命爲千長隘長使其兩相約束世守邊疆毋令生苗越界作崇盆溪額設千長一名統制黄卜峒石門額設隘長一名統制大絹等峒石田額設隘長一名統制深沖羅遶兩峒魚峒額設千長一名統制麻林等峒此居地守地近苗制苗長久不易之良法也
  附宋史兵制荆湖路義軍土丁弩手不見創置之始北路辰澧二州南路全邵永道四州皆置蓋溪峒諸蠻保據巖險叛服不常其控制須土人故置是軍皆選自户籍蠲免猺賦畨戍砦栅大率安其風土則罕嬰瘴毒知其區落則可制狡獪有禦武之備而無饋餉之勞其後荆南歸峽鼎郴衡桂陽亦置
  岳州府關隘無
  常徳府
  武陵縣
  河洑關在縣西三十里
  七里關在縣城北地名七里澗宋書沈約自序林子字敬士歸高祖參中軍軍事義熈十一年賊黨郭亮之撥集蠻兵屯據武陵太守王鎮惡出奔林子率軍討之斬亮之於七里澗納鎮惡
  桃源縣
  白馬關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龍陽縣關隘無
  沅江縣關隘無
  辰州府
  沅陵縣
  辰龍關在縣東界亭驛下三里長一里許廣僅容雙馬兩旁石壁高二丈餘巉巖峻峭猿鳥莫踰
  馬鞍關在縣東六十里
  武勝關在縣南六十里舊云伏波練兵處
  瀘溪縣
  龍潭關在縣東十五里
  里巖關在縣東十五里
  烏𣲍關在縣西十里
  雲頭寨在縣西八里明末干戈紛紜城中居民避其上賴以保全
  辰谿縣
  酉陽關在縣南十五里
  木州關在縣西二十里
  溆浦縣
  盧峯關在縣東五里
  龍堆關在縣南十里
  沅州
  七里關在州東十里
  鎮江關在州東八十里
  便溪關在州西五十里宋史志沅州便溪砦崇寧三年以蔣州改
  蜈蚣關在州西六十五里
  西隴關在州西五十里
  奬州寨明一統志在州西一百里本唐舞州後改曰奬州宋廢爲砦
  若溪寨在州西二百里宋史志沅州若溪寨崇寧三年
  黔陽縣
  鼇魚關在縣東十里
  蟠龍關在縣南二十里
  安江寨宋史志沅州安江砦有洪江銅安二鋪洪江寨宋史志沅州洪江砦元祐五年
  茭托鋪明一統志在縣東一百六十里自安江至茭托皆谿峒猺人出入要道宋時特置砦鋪以控扼之托口寨明一統志在九衙諸蠻之衝
  竹灘鋪在縣西南二十里控扼要路宋史志托口砦有竹灘一鋪
  麻陽縣
  天河關在縣南二里
  雄關在縣南二十五里
  鳳凰營即五寨司附𨽻辰州府南與貴州銅仁府聨界西北壤接紅苗康熈三十九年以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爲鎮筸鎮總兵官四十三年復移辰沅靖道駐其地添設鳳凰營通判一員吏目一員革去土司統歸管轄雍正四年改吏目爲巡檢七年將乾州舊轄拜亭以下灣溪以上紅苗一百零五寨百户五名改歸鳳凰營管轄
  王㑹營在司南六十里營係原設近亭子關接壤銅仁府
  池河營新設在司西邊直連貴州并本省六里新撫紅苗西蜡耳東糯塘最關𦂳要移遊擊一員添設把總一員帶兵二百名駐防
  岩口新設在司西係各寨要隘移晒金塘守備帶兵一百名駐防其晒金塘已屬内地改駐千總
  地良坡新設在司西北抵六里設千總帶兵一百名總控五沖
  栗林新設在司西與六里鴉有寨交界設把總帶兵四十名駐防
  押寶寨新設在司西北設把總領兵四十名駐防陽孟寨新設在司西北與六里排彼交界移守備帶兵一百名駐防
  乾州
  乾州附𨽻辰州府州城附近皆五寨司及瀘溪縣管内地東北至鎮溪所爲州所轄地康熈三十九年以沅州鎮遊擊一員移駐其地四十二年添設同知一員巡檢一員五十三年設下哨百户十九名六里百户五名約束苗人自拜亭以下至鎮溪所紅苗二百二十寨俱歸管轄雍正七年除改歸鳳凰營管轄外實轄紅苗一百一十五寨
  鎮溪所在州東北舊轄有苗地十里其上六里隔保靖境今新設吉多營管轄唯下四里仍屬所轄東連瀘溪縣北連永保二縣西與紅苗接壤康熈三十一年設守備一員駐防今改駐千總
  總督鄂海進呈
  聖祖仁皇帝御筆改定撫苗碑銘并序
  
  皇上智勇天錫自臨御以來仁育羣生義征不惠徳威遐暢逺邁前古始者三藩肆逆臺灣負險
  皇上神謨獨運指授方畧决機萬里以次削平及噶爾丹
  跳梁沙漠特勤
  法駕三征不庭元惡就殱脅従率服由是薄海内外盡
  入版圖航浮索引重譯稽首獻見於
  闕下者皆書傳所未嘗紀自生民以來未有功徳若斯之盛者也惟紅苗僻處南服虞夏以來未聞向化依巖據谷時出爲民患康熈五十年臣鄂海膺
  命總督湖廣披圖按籍以鎮筸邊牆宜用舊址修築繪
  圖奏請
  皇上睿慮淵深謂如爾議未足捍禦紅苗
  令同提督巡撫㑹勘臣鄂海於九月已酉偕提督巡撫總兵諸臣自司城北出舊邊牆馳入苗地庚戍至毛都塘苗人吴老鐵等率其子弟導迎申述誠欵壬子復自司城至乾州苗境宣
  上徳意徧諭諸寨渠長羣苗踴躍忭舞咸頓首曰皇上如天覆幬物各得所苗人雖阻絶荒逺然戴高履厚何敢自棄皆願爲編氓輸賦供役以奉
  天子於是本年十二月至五十一年五月毛都塘等五十二寨計户八百有八計口三千一十二相率至武昌歸順自六月至八月盤塘窩等生苗八十三寨計户六百八十三計口三千一百八十一亦先後來歸臣鄂海等次第奏聞
  皇帝曰惟紅苗憑恃深阻従未歸化今既各輸悃誠嚮風慕義朕視天下内外一體地方文武諸臣務體朕懷令皆安堵樂業咸遂生養従容化導教之禮讓其有侵蝕擾害者督撫糾察以聞臣竊思自古以來未能馴伏之苗乃不耀一兵不折一矢而絡繹内附願同蒸黎皆由我
  皇上天授神武赫聲濯靈有以懾服羣苗之心而又湛恩汪濊浹髓淪肌故一旦革面洗心與萬邦黎獻共
  
  聖化自今伊始凡三楚文武大吏暨郡縣令長其保䕶勸
  導輕徭緩刑以仰副
  聖天子勞來匡直之至意而苗民世世子孫畏威懷徳長
  爲良民我
  皇上神功駿烈永永無極是宜勒諸豐碑昭示萬世臣鄂
  海等拜手稽首而作銘曰
  帝徳廣運澤被萬方顧兹鎮筸與苗接疆率梗弗順僻在
  要荒
  皇帝仁聖不𠞰而撫苗悔前非式歌且舞相率來歸永奠
  禹土
  帝有恩言恤苗新順爾官爾吏懷撫誠信耕織以時孝弟是順苗民樂業供輸恐後萬口一詞祝
  天子夀視此豐碑與天地久
  附府志鎮溪所所轄原係瀘溪縣五種蠻民明洪武初因賦重有不服造册者爰設鎮溪軍民千户所將舊糧額一萬三千有零除一萬石置正千户一員副千户二員相兼管事以其地一百二十四苗寨分爲十里命楊二等充百夫長其畸零不成户者一百三十二名編充支糧土軍有事奉調聚則爲軍事平班師散則爲民故名軍民所其族多祖盤瓠悍獷不常下四里頗遵漢法服役輸租但與永順
  連壤爭境經久乃結獨上六里叛服不常與保靖司攙界其地係永順擔承永欲藉報保讐輒唆苗攻刧保屢招附又多反覆後來永保互有爭構爲邊境患至第九里大稍寨苗牽摟出沒邊燧時聞明推官侯加地各哨所總説按邊哨稱鎮筸西北有溪曰鎮東北有坪曰筸子故統括曰鎮筸云其五寨則主將駐劄地迤而北則長寧箭塘盛華永安永寧鳳凰王㑹迤而東則清溪靖江洞口筸子轉而之東北則乾州強虎轉而之西則石羊小坡其他小營堡各附其地而以鎮溪所終焉轄地廣袤八百餘里東距瀘溪南抵麻陽西接烏羅北連永保東南一百里界乎辰溪東北二百里界乎沅陵西北三百里界乎蜀之酉陽石耶邑梅西南一百五十里界乎黔之銅仁其中苗獠雜處種𩔖甚繁邊民屢遭刧掠各哨唯圖自保不相救援非所以安邊也如五寨哨係中軍重地則巖坎江之防飭宜先長寧哨最密邇苗穴則麻里沖之暗越宜慮乾州哨城連守備而屯餉易危則暴木沖諸路不可不塹永寧哨地近貴苗而募兵易撓則火草嶺一吭不可不搤麻陽之庫獄賴小坡而保故雷打坡之四處埋伏防出沒也倉厰之積貯恃石羊而完故水田營之把寨屯軍杜窺伺也筸子哨地隣洞口而上下營之戒嚴實彼先聲洞口哨壤接清溪而烏牌隘之坑塹誠伊左臂強虎哨雖雄據萬山然三面受敵一不設備而都羅鬼黨跳梁矣永安哨雖外倚籓蔽然強冦在旁一不加警而田沖巖坎揭筸矣他如王㑹哨之皮沖江口盛華哨之都梅坡箭塘營之石灰窰靖疆營之油草塘要害相均哨伏宜謹慎麻陽庠生田英産平苗議畧苗之巢穴即古之崇山居楚蜀黔三省之中東接楚之五寨長官司北接永保二宣慰司南接黔之銅仁府及平烏二長官司西接蜀之酉陽宣撫司及平茶長官司且與酉陽婚嫁相通其初𨽻於楚之筸子司團爲四十八寨始猶賦役不缺後漸梗化横行隂相煽動麻瀘二縣頻遭出刧其出刧者每每邀串酉陽土兵助黨充數而酉陽所轄地方遼逺耳目弗周所宜諭以大義俾嚴行約束共圖撲滅庶苗之右臂斷而蕩平可期此尤爲禦苗第一要策也
  吉多營在吉多坪爲上六里四應之地扼要之區東接鎮筸屬紅苗西接貴州木樹汛南接貴州芭茅坪汛北接保靖新寨汛雍正八年苗民向化建造新營設永綏協副將一員都司同知各一員經歴一員把總二員駐其地
  望高嶺在營東外委一名兵二十九名分防
  排彼寨在營東與筸屬紅苗陽孟寨接界外委一名兵十九名分防
  排補寨在營東守備一員巡檢一員外委一名兵九十九名分防
  巖落寨在營東千總一員兵三十名分防
  隆團寨在營西守備把總各一員巡檢一員兵一百一十名分防
  米糯寨在營西與四川酉陽接壤千總一員兵八十五名分防
  補抽寨在營南把總一員兵四十名分防
  葫蘆寨在營南把總一員兵四十五名分防
  夯尚寨在營南外委一名兵十四名分防
  鴨保寨在營北把總一員兵五十名分防
  尖巖在營北千總一員兵五十名分防
  長潭寨在營北把總一員兵五十名分防
  谷坡寨在營北外委一名兵十四名分防
  鴨由寨在營東南把總一員兵五十五名分防排料寨在營東南外委一名兵十四名分防
  老王寨在營西北與四川酉陽接壤外委一名兵十九名分防
  花園寨在營西北千總一員兵一百名分防
  湖南巡撫趙𢎞恩奉
  命開六里苗紀事兩湖西南境逼五溪苗界山雄而拔水駛而迅舟陸不易渉諸苗憑險阻迫則匿縦則恣歴代征蠻軍難之迨伏波希範後先殫力告功繼此者無論矣然苗情狡常爲良民患雍正庚戍秋奉
  命撫六里苗𢎞恩計易之則苗忽忽則𠞰苗將戮矣乃先黠者往聲余兵萬二千西人也善恐喝人既怖駭復檄僉事王柔遊擊王進昌由花園進周鎮兵由陽孟進苗梗僉事鎮兵撓其背或阻周兵進昌扼其後苗勢乃分𢎞恩統大軍震之將不刃而服爰戒諸路勿擾民將帥皆輕騎徐行以仁格莫以刀斧懲也驍騎李吉邑令何潛捧檄繞苗寨云賚萬計用恤爾苗苗以西兵詰云謠也毋恐十月十日𢎞恩衝雨抵筸嚴部伍申號令以身先之詰朝霽行四十里止教場坪爲苗民分界所無人跡多茂草十二日行三十里營瓦窰前軍壘石渡水斬竹通徑或盤旋峯頂或紆迴澗曲苗之茅舍竹籬掩映於丹楓白荻間依然江南村墅也明日行二十里至池河又明日行三十里至盤搭溝距崇山衛計一日程十五五鼓分三部従容進過鴨由寨抵補抽晤周鎮合兵時日色融和苗男婦千人皆拜馬首𢎞恩宣
  天子徳教俾絶域沾化育知忠孝戒勿貪勿以強凌弱
  犯者坐以法羣酋獻芝祝
  聖夀爭薙髪領賞是日抵吉多坪與崇山故址相望地平天曠水草肥澤以一軍鎮之與川黔聨絡如建瓴之勢可以俯視諸苗留一日約鎮道經畫之議合賞苗如昨十六日也黎明越二十里至龍潭潭爲苗之腹心境較他州稱桀驁焉猙獰而披髪跣足野性不馴畜兵器善伏草婚嫁以牛易男女同室無親疎有所利必攫之惡俗不易移也呼之聚罪者宥之勿二咸泣悔誓釋故習𨽻版圖余揚兵示武羣苗皆股栗將昔年所擄民挈之出向慮其愚悍勿克免誅戮兹來也傾城歸化豈難於古者獨易於今悍於彼者忽馴於此蓋有由焉夫徳化所及豚魚可孚今
  天子神聖邁千古重譯至者凡幾蕞爾山陬引領内望今日歸化之民即昔日梗化之族斧鉞之革面不若忠信之革心矣十九日由花園歴永保回辰二十五夜矣此役也九月望後發星沙泊朗江溯清浪由辰瀘歴石羊哨登岸藉水勢泛漲舟無阻得雨之力入苗疆破巉巖俯幽壑攀藤援葛人馬忘疲得晴之力撫既定苗疆既闢疏請設員弁二十人文則司馬一首領一巡檢二武則協一都司一守二分汛弁十二兵千六百卜吉多建城立官廨逺近二十五所倉庫俱焉其險要如隆團排補等隘各設汛計二十六以前兵分駐營房亦如之司舖者廿三葺水陸十二程畧定逾五旬返署計兩登陸四易舟督軍政者十日賞苗三千五百出陷民十四責誤夜者三計將賚兵需馬食夫糧舟楫藥餌費不及三千金而苗賞軍餉動
  國帑者未與焉𢎞恩以
  天子徳宜昭示永久謹銘十六字
  聖慈柔逺仗節西來爾苗入化絶域雲開識年月勒壁永順府
  永順縣
  野毛關在縣東一百七十里
  紙蓬關在縣西二百里
  榔溪關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
  龍山縣
  大毛坪汛在縣東
  馬羅峒汛在縣西
  保靖縣
  白溪關在縣東與永順接壤
  里耶在縣西壤接酉陽濫泥灣以溪河爲界係水陸要路把總巡檢協防
  古銅溪在縣南與六里花園交界有把總防守
  桑植縣
  桐油關在縣西
  野雉關在縣南
  洪家關在縣北
  大木坪在縣北與容美土司之竒峯關接壤以杉木村爲界
  六兒口在縣北路抵杉木村界
  直𨽻澧州
  澧州
  滙口在州東
  高填洲在州東
  煖水界在州西
  瓜子峪在州西
  羌口在州南
  名山港在州南
  焦圻在州東北
  鼎港在州東北
  三汊在州東北州志州境東連洞庭西隣巫䕫北通荆豫南抵滇黔西南極容桑諸峒誠爲四達之區然無上游可據無絶險可負兵法所謂散地也守禦之策尤爲要圖
  安鄉縣關隘無
  石門縣
  龍溪隘在縣北
  長梯隘在縣北
  遥兒隘在縣東北
  磨崗隘在縣西北
  細沙隘在縣西北
  遥望隘在縣西北
  魚洋隘在縣西北
  石磊隘在縣西北
  忠靖隘在縣西北
  走避隘在縣西北
  慈利縣
  龍巖寨在縣九都明初征覃垕軍據其地横雲山人集洪武三年慈利安撫使覃垕連搆諸洞蠻爲冦征南將軍周徳興平之
  横崖寨在縣北後江横崖山壁間昔人於此搆室拒蠻明季里民復居其上避冦
  白菓坪在縣西北與容美之五里坪接壤以大岩關爲界
  安福縣
  金藏關在縣東
  百丈關在縣西即百丈峽通天平所爲容美小路閘口關在縣西高崖壁立中劈一徑路通桑植容美二司今桑植已改土歸流而把守容美要道左則黄家隘爲大隘口右則青山隘爲小隘口
  直𨽻郴州
  郴州
  石頭城關在州東二里
  武昌關在州西五里
  香山㘭關在州南五里
  永興縣
  高亭司在縣西五十里
  宜章縣
  栗源堡在縣東五十里
  笆籬堡在縣南八十里
  黄沙堡在縣西九十里自縣南門外過南卡塘汛分東南西三路路通三堡堡各有城相距各三十里爲控扼沿邊之所笆籬設把總一員餘各有弁兵防守糍粑營在縣西南一百里糍粑嶺下逾嶺爲莽山内有猺峒今於嶺下設羅陣塘爲笆籬堡𦂳要隘口中峒汛在糍粑營南十五里
  天堂汛在中峒南十里與廣東陽山接壤向止設塘糍粑以防莽山峒猺出口後増設此二塘甚爲扼要蓋粤冦之來必經此地二塘既設不獨粤猺不敢窺伺併莽猺亦鮮援結易於控禦
  興寧縣
  乾坑關在縣南七十里鳥道臨坑不可仞計處險邀擊一夫當百
  滁口關在縣南七十里通桂陽延夀賊巢
  瑪瑙堡在縣東六十里接桂東界
  桂陽縣
  延夀隘在縣南三十里
  磚頭隘在縣西南六十里與廣東樂昌接壤
  益將司在縣東四十里
  鎮安司在縣南七十里
  桂東縣
  烟塘隘在縣東六十里與江西龍泉接壤
  烟竹堡在縣東五十里
  寒口堡在縣東南六十里
  新坑堡在縣東南五十里
  州志論畧郴州諸屬腹内皆猺防守少疎即行竊發今宜章設宜郴營桂陽設兩桂營兼防興寧各以參將一員守備一員駐其地塘汛星羅式遏至密尤在專閫者布恩信謹約束毋激以生釁毋玩以致冦焉
  直𨽻靖州
  茶陵關在州西與貴州開泰接壤
  黄泥關在州西左接貴州錦屏界右接貴州天柱界有把總分防其地
  零溪司在州南六十里舊爲零溪堡宋史志靖州零溪堡政和三年
  渠陽古鎮在州東路通綏寧宋蘇轍論處置渠陽事劄子畧渠陽諸蠻蟠據山間道路險絶中國之兵入踐其地雖跬步不得便昔郭逵知邵州困於楊光潛李誥従章惇自沅州入境過界即敗逵誥皆西北戰將然並有敗而無成者地形不便也臣訪問湖南北士大夫皆言羣蠻難以力爭可以智伏欲行窺伺攻討必用土兵若以中國強兵敵之終不能成其算又聞渠陽諸蠻與宜州羣蠻相接宜蠻部族衆多與渠陽合謀作過勢益猖熾卒難剪滅乞指揮廣西預行招撫雖不得其用但弗與協力亦不爲無益
  飛山峝在州西宋史志靖州飛山堡大觀二年置通鑑紀事本末後梁開平四年蠻酋潘全盛冦武岡楚王殷遣昭州刺史吕師周將衡山兵五千討之師周引兵攀藤縁崖入飛山洞襲潘全盛擒送武岡斬之
  㑹同縣
  若水司在縣東南六十里舊爲若水砦宋史志靖州若水豊山二砦崇寧二年置又西南諸蠻傳元祐二年楊成臺冦文村堡知渠陽軍胡田措置無術蠻結西融州砦蠻粟仁催往來兩路爲民患調兵戍渠陽至萬人朝廷方務省事議廢堡砦撤戍守而貫堡豊山若水等砦皆罷戍擇授土官
  伍招堡在縣東三十五里
  相見堡在縣東六十里
  黄強堡在縣西七十里
  連山堡在縣南三十里
  浪江堡在縣北四十里
  黄檐堡在縣北七十里
  通道縣
  收溪砦在縣南五十里舊有巡司宋史志靖州收溪砦元豐六年置明一統志誠州與廣西古無道路宋知州周仕隆始遣人由小徑趨廣西觀山川形勢自收溪至廣西佛子坡開路三十里
  上埃寨在縣西南九十里與廣西懷逺縣接壤黄強寨在縣西北十五里
  多星堡在縣南十里宋史志靖州堡元豐六年置多星七年置大由天村元祐三年崇寧二年復置又西南諸蠻傳元豐三年趙揚言上江多星銅鼓牛鎮潭溪上和上誠天村大由等團並至誠州城下貿易可漸招撫並乞下湖南邵州蒔竹縣招諭芙蓉萬驛諸團従之上江等諸團果皆納土於是増築多星等寨
  綏寧縣
  綏寧營在縣南三十里黄桑坪雍正五年設遊擊守備千總各一員駐剳其地防兵一百四十四名藍溪堡在縣東七十里
  關硤堡在縣東八十里明嘉靖五年湖南逋冦引山苗出擾分守叅將童㫤遣守備王表督兵往捕表怯於賊鋒逗留關硤㫤選精鋭數百人親率以往五月六日抵綏寧次日馳至關硤督表同入次鹽井賊聞遁入深山㫤乃廣詢鄉老使各指畫林壑曲折及砦穴所在遂擒元兇李政父子並其黨一百一十六人上冒江口堡在縣南三十里
  長安堡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有把總一員防守筸子隘在縣南六十里有把總一員防守
  錫坡哨在縣東一百六十里有千總一員防守鎮夷哨在縣西六十里有把總一員防守
  津梁
  長沙府
  長沙縣
  東屯渡在縣東十五里
  銅官渡在縣西北六十里
  濴灣渡在大西門外
  學士橋在縣東北七十里
  麻陵橋在縣東北八十里
  善化縣
  靈官渡一名朱張渡在縣南三里西河街口此處江心有洲無風波之險宋朱子與張栻講學往來城南嶽麓問渡於此舊有坊曰道岸文津
  洗藥橋在縣儒學前玉溝水逕其下
  萬古橋在縣東南五十里
  湘潭縣
  珂里橋在縣前
  湘陰縣
  潭市渡在縣西南
  文星橋在縣儒學前宋淳祐間知縣胡嚞建
  湘鄉縣
  霹靂渡在縣三十一都通寧鄉安化
  虞塘橋在縣虞塘司
  永豐橋在縣永豐堡宋祥符間蕭龔彭李賀謝唐七姓公建
  醴陵縣
  倉前渡在縣西
  香水渡在縣東西四十里
  渌安橋在縣北四十里
  攸縣
  明月橋在縣北九十里宋寶慶五年陳夀興建渌溪橋在縣南五十里宋寶祐間蔡夢祥建
  益陽縣
  碧津渡在縣城南
  太平橋在縣治東北
  仙風橋在縣東十里
  瀏陽縣
  城南渡在縣前
  洗藥橋在縣東孫隱山下以唐孫思邈洗藥得名
  寧鄉縣
  魯家橋在縣南一百四十里張南軒墓前
  玉潭橋在縣南門外長四十丈邑人唐友賢建
  安化縣
  兜牛渡在縣豐樂鄉
  開逺橋在縣南宋吴致堯有記
  仙溪橋在縣北三十里
  茶陵州
  亭子渡在小西門外
  獅子口橋在儒學西一里
  衡州府
  衡陽縣
  泉溪津在城東三十里耒水
  松亭津在城西十里烝水今建橋
  七里津在城北四十里湘水
  柘里渡在城西十里烝水
  瀝江渡在城南八十里
  瀟湘浮橋在城東湘水上明知府劉春造舟爲梁左泊瀟湘門右連江東岸聨舟七十二艘郡人御史陳宗契有記
  杜陵橋在城東五十里舊傳杜甫宿此因名
  小江口橋在城東七十里
  松亭橋在城西十里
  渣江橋在城西八十里
  三華橋在城西八十里
  獅子橋在城西一百里
  青草橋在城北一里跨烝水宋淳熈十三年知州薛伯宣建明永樂十四年水溢橋壞正統間鄒良守衡重建越五年乃成嘉靖二十四年火災時巡道姜儀知府林允宗知縣郭文習募匠徴夫伐山鑿崖盡易以石爲七隧陵跨蜿蜒亘若長虹脩四十五丈濶一丈七尺高五丈更名曰永濟
  土潢江橋在城北三十里
  下潢江橋在城北
  龍潭橋在城北四十九里
  玉泉橋在城東南五十里
  市江橋在城西南五十里
  衡山縣
  中津在縣東
  上津在縣南古明王渡
  下津在縣東南古芳草渡
  司馬橋在縣西北岳廟後司馬劉堯誨建故名龍隱橋在府北八十里縣西南二十里有水名龍隱港港源發於南嶽濶二十餘丈瀦蓄泓深橋因港名焉
  㑹仙橋在縣南嶽中
  師姑橋在縣南嶽中
  獅塘橋在衡陽界
  耒陽縣
  白沙津在縣西
  白馬津在縣西
  肥江津在縣南
  化龍橋在縣儒學前
  望仙橋在縣儀門外即蕭禪和飛昇處
  金牛橋在縣東通津門下有金牛浦
  紙橋在縣南相傳爲蔡倫造紙處
  伍相橋在縣北世傳五員過此因名上有子胥祠杜公橋在縣北杜公祠前明嘉靖間邑令劉永吉重修橋上有石其跡如梅花諺云莫道耒陽無好景杜陵橋上一枝梅亦云洞陽橋
  常寧縣
  柏坊津在縣北三十里衡陽界
  亷政橋在縣西門外宋淳祐甲辰嵗建元皇慶癸丑達嚕噶齊金剛努敦武重建明成化二十一年水漲橋圯知縣謝廷舉重新之萬厯辛夘圯知縣陳勲修天啟元年知縣樊來聘重修
  安仁縣
  杉坊津在縣南三十里
  烏陂津在縣北三十五里
  騰蛟橋在縣南三十里
  樟橋在縣南三十里
  酃
  沔津在縣東十一都
  安濟橋在縣西溪
  南橋在縣南溪
  桂陽州
  百家津在州西六十里
  犂田津在州西八十里
  斗下津在州北三十里
  集仙橋在州南
  文盛橋在州南門外
  永濟橋在州北三十里即斗下渡明萬厯間知州羅大奎建長四十三丈
  臨武縣
  呉家津在縣東十五里
  通濟橋在縣南
  藍山縣
  五里津在縣東
  子來橋在縣東門外
  偕樂橋在縣北
  嘉禾縣
  桐梁橋在縣東北三十里
  大石橋在縣治前
  永州府
  零陵縣
  保安渡在城南門外
  百家渡在城南二里百家瀨宋蘇軾詩有云百家渡西日欲落青山上下猿鳥樂
  湘口渡在城北湘口驛前一里
  高溪渡在城北七十里
  蕪江橋在城東四里俗呼茅江橋唐栁宗元易名蕪江橋
  平政橋在城西門外黄葉渡爲粤西往來孔道愚溪橋在城西愚溪上
  五馬橋在城西七十里入粤通衢
  接履橋在城北二十里
  水字橋在城西南四十五里宋黄庭堅有題識鐵爐步在城北唐栁宗元有鐵爐步志
  祁陽縣
  浯溪渡在縣西南五里寒泉之下
  東江橋在縣瀟湘門外祁水於此入湘
  龍泉橋在縣東一百里清江白河江兩水滙流逕橋下入湘
  渡香橋在縣南浯溪寺前
  大忠橋在縣南六十里
  雙江橋在縣北大小二渡一跨餘谿一跨湮江望浯橋在縣西南一里
  福星橋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東安縣
  渌浦渡在縣東十五里
  臺步渡在縣北湘江口
  永安橋在縣治南清溪寺前
  沈公橋在縣南門外
  濫橋在縣盧洪江
  道州
  斜陂渡在州北十里
  雲龍橋在州西門外儒學前舊名小浮橋宋嘉定間易今名跨營濓二水之交
  臯陶橋在州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年建
  寧逺縣
  把截渡在縣北三十里
  望仙橋在縣儒學前
  永明縣
  邑口渡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歐家渡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高成橋在縣西五里
  學士橋在縣西南六十里宋蘇軾過此因名
  江華縣
  宜政橋在縣治南
  龍岩橋在縣北三里
  古子橋在縣北二十里
  新田縣
  天榜橋在縣北五里
  寳慶府
  邵陽縣
  臨津渡在城外
  資江渡在城北門外
  甘棠渡在城東三十里
  青龍橋在城東門外宋建有鐵柱鐵犀
  渡頭橋在城東十五里旁有召伯祠
  洪橋在城東四十里明知府周思忠重建
  新化縣
  上渡在縣東半里
  三江口渡在縣西十五里
  下渡在縣北半里
  通濟橋在縣東明知府郭轔建
  慶豐橋在縣西邑民周邦達募建
  城步縣
  漁江渡在縣東五里
  武岡州
  紫陽渡在州東一百五十里
  安濟橋在州薫和門外宋唐日宣建明宋純仁修改名梯雲
  化龍橋在州城内始名義濟明知州宋純仁修改名化龍
  濟川橋在州東二十五里石羊渡宋武岡進士李友直建
  新寧縣
  白沙渡在縣東二十里
  白水渡在縣南半里
  水西渡在縣盆溪村通西延
  㑹龍橋在縣西十里明知縣沈文系建
  江口橋在縣西三里明知縣彭商英建汪紹英構亭飛山橋在縣西三十里明知縣沈文系建亭三十四楹
  鉎田橋在縣東北九十里明知縣馮福謙建
  岳州府
  巴陵縣
  君港渡在城南五十里
  新牆渡在城南六十里
  大江渡在城北門外
  上游渡在城東北六十里
  落馬橋在縣東門内
  楓橋在城東五里
  岳陽橋在城東十里
  鎮湖橋在城南門外
  廣通橋在城北七里山
  永濟橋在城北城陵磯通翟家湖
  萬年橋在城東南十五里舊名通和橋明泰昌元年改萬由
  皇清順治十三年改今名
  臨湘縣
  長安渡在縣東五十里
  沙窩渡在縣西二里
  太平渡在縣西南四十五里
  迎恩橋在縣東五里
  長安橋在縣東四十里
  永興橋在縣南二里
  太平橋在縣西南四十里
  平江縣
  浮橋渡在縣東
  澄清渡在縣西南
  長樂渡在縣西北
  鹿鳴橋在縣東舊名緑波橋每賓興餞士於此忠孝橋在縣西
  晝錦橋在縣北二里
  華容縣
  黄羊渡在縣西三十里
  南河渡在縣東南一里
  北河渡在縣東北一里
  狼跋渡在縣西南三十里
  磨鏡橋在縣東四里
  永昌橋在縣東五里
  青紫橋在縣東五里
  徳政橋在縣北舊名惠政宋縣令趙希哲改龍津明初改今名
  常徳府
  武陵縣
  徳山渡在縣東十里
  龍灣渡在縣西三十里
  鎮江渡在縣上南門外
  石公渡在縣北六十里
  麻濠渡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韓公渡在縣東北七十里
  㑹節橋在府治東火星池玉斚池二水合流逕其下新陂橋在縣東十里明同知錢夢松建
  莫公橋在縣西門外明陳大秀建
  萬相橋在縣西十里跨馬子溪口
  車橋在縣西十里
  南湖橋在縣西二十里滇黔孔道邑人冀文明建仁智橋在城南門外
  沙石港橋在縣南三十里
  李七橋在縣南七十里明知縣黨應秋建旁爲松梵菴後應秋舉家被兵菴僧祀焉
  七里橋在縣北七里明知縣鍾鑾建
  潛水橋在縣北一十五里邑人熊致建
  善橋在縣北二十五里漸水逕其下
  石門橋在縣東南三十里
  拱辰橋在府治西北即歸老橋宋栁拱辰建曽鞏記
  桃源縣
  延溪渡在縣東一里
  鄒溪渡在縣東四十里
  白馬渡在縣南二十里
  白洋渡在縣北二十里
  利兵橋在縣東二里傳馬援曽駐軍於此
  龍潭橋有二一在縣西十五里一在縣北四十里通道橋在縣南一里
  清風橋在縣南桃川
  㑹仙橋在縣南三十里
  龍陽縣
  徳勝渡在縣西二十里
  東滄渡在縣南四十里
  龍津渡在縣南七十里
  謝家渡在縣南五十里
  陡門橋在縣西三里
  龍潭橋在縣南
  文武橋在縣南六十里
  太平橋在縣治北
  文步橋在縣東南六十里
  沅江縣
  上瓊湖渡在縣西
  下瓊湖渡在縣西
  沅江渡在縣南
  赤江渡在縣南
  上瓊橋在縣西其東又有下瓊橋今易名上安下安横龍橋在縣西三十里
  河渡橋在縣南二十里
  白駝橋在縣南三十里
  辰州府
  沅陵縣
  藍溪渡在縣東十里
  老鴨溪渡在縣南
  北河口渡在縣北一里
  燕子溪渡在縣北五里
  桃溪渡在縣北二十里
  余家橋在縣東五里
  太平橋在縣東十里
  通河橋在縣城西關外
  永安橋在縣城外江南
  瀘溪縣
  𨥾鉈山渡在縣江東
  下都渡在縣西一百里
  大庄渡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𢎞逺橋在縣西
  接龍橋在縣北
  辰溪縣
  沙溪渡在縣東十里
  嵩溪渡在縣東二十里
  張家溜渡在縣西十里
  龍埠渡在縣南二十里
  中河橋在縣南六十里爲雲貴要津當春夏泛漲沙石横流舟不能渡興築多載於雍正六年告成
  溆浦縣
  雲洞橋在縣東下有石岩嘗生雲霧
  天平橋在縣南二十里
  義陵橋在縣北五十里
  沅州
  七里渡在州東七里
  便溪渡在州西五十里
  晃州渡在州西五十里
  楊溪渡在州南十里
  昇平橋在州城東街
  浮蓮橋在州東四十里
  龍津橋在州城西爲雲貴通衢築磴水中搭巨木甃以土石旁建屋可列市肆
  黔陽縣
  安仁渡在縣東九十里
  沅水渡在縣西門外
  黔江渡在縣南門外
  登龍橋在縣南一百里
  大岳溪橋在縣南二十里
  魚藏溪橋在縣東南二十里路通洪江
  麻陽縣
  觀音橋在縣城外江東
  永寧橋在縣西二十里
  南村橋在縣東南十里
  永濟橋在縣東南二十里
  永順府
  永順縣
  竹橋在縣西三十五里
  自生橋在縣南五十里
  榔溪橋在縣東南四十里
  保靖縣
  普濟橋  接龍橋  世徳橋  興龍橋
  桑植縣
  迴龍橋  浮牛橋
  直𨽻澧州
  澧州
  東關渡在州城東爲南北孔道
  津市渡在州東二十里往安鄉路
  涔河渡在州北六十里原有石橋今廢設舟一窰波渡在州東南二十五里
  通濟橋在州北五十里宋時州人謝琰建元虞集詩澧有蘭兮沅有芷相望涓涓隔秋水蛟龍迴夜隱波深虹蜺乗晨駕空起
  澧陽橋在州東北三里
  張公橋在州東北四十里
  黄橋在州西北五里
  安鄉縣
  景港渡在縣東四十里
  縣江渡在縣治北舊名安流渡
  中澌渡在縣東南十五里
  銅盤渡在縣西北五十里
  毛公橋在縣東十里
  車公橋在縣西此四十里
  石門縣
  易家渡在縣東十五里
  將軍渡在縣西十五里
  白沙渡在縣西北十五里
  水南渡在縣西北百五十里
  天門橋在縣東一里
  麒麟橋在縣東二里
  梅公橋在縣西四十五里
  官渡橋在縣南三十里
  慈利縣
  永安渡在縣西北
  雲溪橋在縣東五里
  道人橋在縣北十里
  鯉魚橋在縣東南
  安福縣
  芙蓉渡在縣南
  七里橋在縣東
  永昌橋在縣東
  無事溪橋在縣西
  直𨽻郴州
  郴州
  牙石渡在州南上江
  司馬渡在州南
  棲鳳渡在州北達永興
  招旅渡在州西北
  蘇仙橋在州東門外邑人崔巖建
  化龍橋在州西知州范廷謀建
  王仙橋在州南張允文陳光斗建
  永興縣
  龍灘渡在縣東
  虎渡在縣東十里
  中洲渡在縣西門外
  漳家渡在縣北
  青雲橋在縣東上流
  高亭橋在縣西
  崇賢橋在縣西
  宜章縣
  白石渡在縣東十五里
  梅田渡在縣南三十里
  赤石渡在縣南
  大小章橋在縣北三十里
  三星橋在縣東南
  興寧縣
  東江渡在縣東三十里達郴入湘
  乙陂渡在縣東六十里
  登瀛橋在縣東
  九仙橋在縣西
  桂陽縣
  何公渡在縣南
  山店渡在縣南
  平政橋在縣南
  永康橋在縣東南七十里
  九塘橋在縣東北一里
  桂東縣
  普渡在縣東門外
  青雲渡在縣南
  普渡橋在縣東
  高橋在縣南
  直𨽻靖州
  靖州
  渠河渡在州東渠江
  貫保渡在州北三十里
  浮橋在州東渠河明知州伍璣建湯价重修
  文昌橋在州東後山溪明叅將祝公明建
  永安橋在州西二里
  迎仙橋在州西飛山下
  喬頭木橋在州西三十里路通銅鼓
  永濟橋在州南門外明總兵李震參將高端建南薰橋在州城南
  通濟橋在州南潩溪
  明月橋在州治北
  安樂橋在州北門外
  諸葛橋在州北二十里
  城田橋在州北二十里
  中央橋在州西南七里
  㑹同縣
  三江渡在縣南五里
  楊家渡在縣南三十里
  朗江渡在縣西北四十里
  江東渡在縣西北百里
  步雲橋在縣東門外
  木臻橋在縣東二十里
  伍招橋在縣東三十里
  攀龍橋在縣南門外
  通道縣
  犂嘴渡在縣西一里
  蕭家渡在縣北五十里
  道濟橋在縣東三里
  江口橋在縣東北十里
  綏寧縣
  黄石渡在縣東四十里
  雙溪渡在縣東五十里
  十豐橋在縣東
  金溪橋在縣東六里
  大涷橋在縣東十里知縣楊九鼎倡修
  定逺橋在縣東八十里知縣范成龍建
  蓮荷橋在縣西三十里




  湖廣通志巻十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五
  城池志公署附
  周禮掌修城郭溝池之官謂之掌固氏蓋崇墉濬隍所以壯國威戒不虞也楚地方城漢水控吳扼蜀其險固甲於寰區而洞庭南北闉闍雉堞參錯於江山溪嶺之間皆守土者及時修築之責也永順新立郡縣金城湯池鎮撫百蠻規模宏逺視昔有加焉若夫公署之設或仍舊基或係經始謹而識之有官守者履其庭登其堂其思羔羊自公之節乎
  武昌府
  武昌府城舊在黃鵠山孫吳赤烏中築謂之夏口城墉山塹江周二三里對岸為沔津故以夏口名宋齊梁陳皆因之劉宋郢州治此更名郢城唐牛僧孺始陶甓甃之宋皇祐中知州李堯俞修又有古萬人敵城在黃鵠山頂據勝設險元因之明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徳興增拓修築周十七里有竒計三千九十八丈東南髙二丈一尺西北髙二丈九尺池周三千三百四十三丈深一丈九尺濶二丈九尺池外餘十丈許南有龍窩西即大江為門九東曰大東曰小東西曰竹簰曰漢陽曰平湖南曰新南曰保安曰望澤北曰草埠嘉靖十四年都御史顧璘重修門仍九易大東曰賓陽小東曰忠孝西易竹簰曰 曰漢陽曰平湖南易新南曰中和曰保安易望澤曰望山北易草埠曰武勝
  皇清總督祖澤逺增修雍正六年重修
  江夏縣附郭
  武昌縣城章武元年吳主孫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八月城武昌後廢隋大業中始築土城唐元和中廢宋嘉祐中陞武昌軍於四隅置門四東曰鳴鳳西曰文昌南曰朝都北曰鎮江後廢明天順間知縣楊子奎增修各門造巡警樓嘉靖間知縣張鐸築衙城以衛倉庫萬厯二年左布政陳瑞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知縣李有朋始鑿石築城榜其四門東曰通淮南曰文昌西曰望楚北曰朝京懷宗末鄒逢吉增築沿城窩舖於雉堞間以資守禦
  皇清康熈五年知縣熊登重修
  嘉魚縣城明正徳中知縣陸槐因沙洋城故址拓築土牆週迴二百雉髙一丈二尺厚六尺門四曰望東曰南薰曰西戍曰北鑰萬厯間始築以石
  皇清雍正五年知縣王邦鼐重修
  蒲圻縣城明萬厯三年左布政陳瑞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知縣胡其髙建築週迴七百尺髙一丈七尺磚堞髙五尺廣一丈六尺城樓凡六南曰迎薰北曰拱極東曰聚奎西曰寳城又西曰豐樂又北曰水門三十八年知縣張光前修懷宗時知縣林增志重修後兵燹
  皇清康熈九年知縣張圻隆重加完繕雍正四年知縣朱霖毛之琇繼修
  咸寧縣城明𢎞治間知縣王介創建正徳中知縣丘魁補修嘉靖中知縣蕭立業重修萬厯六年知縣葛應蛟增築城垣周六百八十八丈五尺髙一丈九尺厚一丈二尺水洞四門四東曰升陽西曰便門南曰來薰北曰帶河警舖凡八二十五年知縣周曰庠始議修隄起東山之麓繞城三面直接西河渡長三里廣三丈中建隄樓名永安樓隄内浚為濠深廣與隄相等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魏鈿八年知縣戴惟樞重修崇陽縣城明成化中知縣劉信創築土城覆以瓦後圯𢎞治中知縣李鋭增築髙八尺厚四尺周五百八十八丈為門四萬厯二年參政鄭雲鎣僉事劉自存議詳巡撫趙賢檄通判鄧之松拓建始甃以石
  通城縣城明成化初知縣杜敏創建土城為四門𢎞治中知縣陳珮加修萬厯癸未知縣趙廷儼改建石城廣袤五百零五丈濶一丈二尺頂濶九尺女牆髙三尺堞八百有竒共髙一丈七尺五寸四門捲石洞上竪樓各三間明季兵燬
  皇清順治八年知縣盛治重修
  興國州城舊無城為門六元末兵燬明洪武初始築小城正徳六年知州婁睿陶甓砌築十一年知州唐珉増修為門五嘉靖甲寅知州唐寧拓基建石城周七百八十丈三尺大東門至小西門髙一丈七尺小西門至小東門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為門八曰大南門水南門小南門北門東門小東門大西門小西門
  皇清雍正八年知州魏鈿重修
  大冶縣城舊無城池兩市衢首止設柵欄隆慶間典史黄鍾損俸甃石為門上建敵樓凡四座東曰迎恩西曰永安北曰拱極南曰通津
  皇清康熈二十一年知縣陳邦寄復增二門
  通山縣城舊為土城歲久傾圯嘉靖間知縣林金建樓四座萬厯十一年知縣張書紳新之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任鍾麟重葺東曰升恒南曰絃歌西曰卿雲北曰景星
  漢陽府
  漢陽府城水經云翼際山上有吳時江夏太守陸渙所治城唐元和郡縣志云即漢陽軍故城宋宣和三年圯明初跨鳳棲山築之東南臨大江周七百五十六丈為門三東曰朝宗西曰鳳山南曰南紀嘉靖三年知府孔鳳奉㫖修築裏城天啟元年知府周三錫周砌陴牆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曲聖凝守備董朝祿各分南北修飾裏城増髙數尺重建鳳山南紀二門樓雍正四年增修東南數尺
  漢陽縣附郭
  漢川縣城治在漢上舊無城明懷宗九年丙子知縣孫光祚創建周圍八百八十丈約共七里三分門五南曰繡豸西南曰歡樂東曰雲鶴西曰伏龍北曰承徳
  皇清雍正四年城四面共圮三十三丈有竒七年知縣胡國選增修
  黄陂縣城原土城明初甲辰年管軍總制王興守禦本縣重修髙一丈二尺周圍二千七百六十歩洪武二年調往徳安守禦城因坍塌止存土塹正徳十一年知縣周昺周圍蓋造營房萬厯元年巡撫都御史趙賢巡按御史舒鼇奏建甎城周九百八十三丈九尺有竒髙一丈八尺濶一丈二尺設六門東曰昭明南曰景福小南曰康阜大西曰豫泰小西曰豐亨後於城之㢲隅復開一門曰文昌懷宗時賊毁
  皇清順治間知縣張尚忠楊廷藴相繼増修
  孝感縣城明正徳七年中原盜起知縣王賢築土為垣周圍一千二百丈髙二丈濶一丈五尺九年知縣翁素繼之為門四各建樓嘉靖十九年西湖水漲城圮知縣汪克思築隄障之至今湖水瀦於城内者號汪公池二十一年知縣鄔志皋新闢小東門三十年盜起知縣龍興重築土垣三十九年南門圯於水隆慶六年知縣劉琨重建城樓甃以石萬厯元年知縣易元始奉檄建甎城二年工始竣周七里増文昌門於文廟之前門六大東曰朝陽小東曰復旦南曰時薰曰文昌西曰迎祥北曰拱辰明季邑潰垣圮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張擢士鳩工庀材城復盡甃黄州府
  黄州府城宋元在今城南一里許西臨大江東傍湖泊水漲湮沒不常明初甲辰年指揮黄榮展築今處後指揮曹奉郭顯相繼築周九里許一千八百二丈八尺有竒髙二丈一尺繚以輜塹池遶之為四門東曰清淮南曰一字西曰清源北曰漢川正徳中漢川門水潦知府鄭信修葺萬厯乙酉清源門火知府范可竒修葺懐宗癸未獻賊屠城驅婦女平城及址知府周大啟重修
  皇清康熙丙戌水圯知府李彦瑁修葺雍正二年連雨水漲坍塌城數十丈竝清源門樓一座清淮門樓一座知府康忱捐修
  黄岡縣附郭
  蘄水縣城明萬厯三年僉事楊松奉巡撫趙賢巡按李栻檄知縣劉憲董選創築圍七百六十丈髙一丈五尺門五東曰來泰南曰麗文曰便門西曰永豐北曰拱辰後益以二門東南曰躍龍西南曰阜成明季寇警知縣龔鼎孳増城濬濠以守後獻賊驅婦女掘城如平地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孔惟時修復之
  羅田縣城明初無城至成化已亥信陽賊入寇知縣沈雷始築土城嘉靖庚寅水圮知縣勞樟築石城髙一丈五尺為門四東曰長春西曰義和大南門曰來薰小南門曰永興知縣沈越祝珝繼修
  皇清康熙丙戍水圮知縣沈廷正復修
  麻城縣城舊有土城麻秋所築後廢明𢎞治已未知縣韋厚甃以石建樓於上萬厯元年巡撫趙賢巡按舒鼇奏建甎城
  皇清雍正五年知縣潭苓七年知縣楊思溥相繼修築黄安縣城明嘉靖時同知袁福徵經理築城周五百九十九丈有竒髙一丈八尺為門四隆慶間為雨圮半同知王可大重葺萬厯二年増髙五尺明季寇警知縣趙利珍浚城濠建敵樓設重門於四城知縣李元玉改建南門建延秀樓於上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蕭恒重建西城樓雍正六年知縣賈多男修
  蘄州城舊羅州城去治六十里宋嘉定中金人攻陷知州李誠之死之後元兵據白雲山安撫使王益遷城麒麟山至明太祖遣指揮趙應清千户許勝修砌後胡善李廣胡瑄李泰田正相繼補修周九里三十三步一千一百三十丈髙一丈八尺其池東南北濶十丈八尺西即大江為門六建有樓正徳中知州楊清重修
  皇清雍正五年知州華文振重修
  廣濟縣城舊無城縣治為市民擁衛外聞四門東曰覿陽南曰迎薰西曰繼旻北曰得朋又西北曰保和有慶而大河中注之治居西唯東南二門在河東明懷宗十二年議建城自西徂東跨河為之包南山壞原田興工數月不果成
  黄梅縣城舊無城明成化中知縣朱璧築周五里髙一丈惟南近大河無城建門四萬厯間巡撫郭維賢題請創建石城周圍凡七門東曰仁育北曰拱辰西曰正義南曰文明西南有利道門化龍門東南有小南門利道門乆塞止有六門獻賊破毁知縣張聯芳復繕之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李珣重修
  安陸府
  安陸府城古石城戍上據崇丘旁控石城下臨漢水池因之夾城而南入於漢舊有白雪樓冠其上宋乾道淳熙間都綂趙樽郭果相繼增築子城門四曰行春曰富水曰宣風曰雄楚元末兵燹明初指揮吳復因石城故址拓之𢎞治中北展數十丈周圍七里有竒計一千六百丈髙二丈五尺為門五南曰陽春東曰閱武威武西曰石城北曰拱辰門各有樓而陽春石城各有月城凡為樓七嘉靖間又建陽春門及月城重門門各有樓榜正樓曰顯親達孝懷宗十一年巡按林銘球題請加增五尺内添女牆荆西道呉尚黙知府賈元勲知縣蕭漢復建外城
  皇清順治八年知府李起元知縣佟養沖相繼補葺康熙元年知府張尊徳知縣程起鵬重修池周一千二十丈廣十丈至十五丈深二丈至五丈年久傾圮雍正五年知縣王世經重修
  鍾祥縣附郭明一統志嘉靖十年陞州為府以府城北境置縣名鍾祥
  京山縣城舊無城明成化六年寇入治内知縣趙欽築土垣正徳間知縣夏元外甃以石卑薄尋圮知縣呉琠増修甃石始完固髙一丈五尺周四里有竒為門五因溾為池嘉靖十五年夏大雨城西南隅圮知縣楊東築補易大東門曰迎恩西門曰廣澤知縣向辰易小東門曰應徳舊南門曰南陽新南門曰萃景三十五年知縣張元以内址皆土易於頺壞乃悉包以石天啟二年夏大水城渰沒傾圮數十丈知縣龎景忠補修懷宗十二年知縣章聚奎復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侯康民增飾城垣鼎新城樓而更其名東曰紫來西曰通郢南曰光被雍正五年城復倒塌知縣林鵬揚重修六年知縣程世繩續修潛江縣城舊土城周四百丈有竒髙一丈五尺環城皆池藉為濠東瀕⿰氵⿳⿰天天一日 -- 潜水舊常衝決成化七年縣丞李庸外築大隄歲久就堙嘉靖三十年知縣夏泗重築土城髙固勝前長倍之俱覆以瓦萬厯五年知縣朱熙洽修建磚城周九百二十八丈髙一丈七尺城樓五東曰襄渚西曰⿰氵⿳⿰天天一日 -- 潜陽南曰漢别北曰北鑰西北曰歸辰水門一曰朝宗一曰通㑹巡堡一十有四石剅三以洩水十一年水決城二十丈知縣王建中修葺二十年知縣曹珩又増修堡舍旗臺
  皇清康熙九年後水衝異常城址數圮隨築隨没沔陽州城宋為鎮明初指揮沈友仁循故址築城正徳中知州李濂増築周一千一百有六丈髙二丈四尺為門六各有樓東曰仁風西曰同仁南曰南紀西曰長夏北曰建興東北曰楚望嘉靖中僉事柯喬増修東有蓮花二池西南北皆倚河朱昻記云環城皆水因河為池形若螃蠏是也
  皇清雍正七年重修
  天門縣城城最久漢唐宋皆為郡治明初指揮李廷琛知縣張天麟循故址更築後圮於水成化中知縣張繼宗復築土城正徳中知縣陳良玉甃以甓周六百八十五丈髙二丈為門四曰南薰曰東陽曰西成曰北拱四面皆湖因以為隍嘉靖中南城圮知縣李仲撰修萬厯癸未西城圮辛卯東北圮知縣陳席珍林雲龍相繼修築
  皇清雍正四年知縣呉文瑄修濬
  荆門州城唐時在樂鄉闗名樂鄉縣宋始立治於此明初守禦指揮使梅福即宋陸九淵所築故址重築之周八百丈有奇髙一丈六尺𢎞治末圮於水知縣韓銑修為門四東曰東作西曰西成南曰平泰北曰北辰各有樓嘉靖中僉事柯喬徙南門置學宫前城北有池東西南引蒙惠泉水為池明末流賊犯境知州石琢玉堅守三晝夜得不破賊退旋請修築髙二丈厚八尺周七百丈又増設小南門月城至十五年賊隊大至城遂陷
  皇清順治八年寇踞西山不時攻城城門樓盡燬五年副将張文富重修十二年守備孫光哲建樓北門相繼修葺當陽縣城舊無城明成化初鄖陽盗起同知嚴瑞築尋圮知縣姜英又築之正徳初劉千斤反知縣劉程甃以石周六百四十丈有竒髙二丈厚一丈二尺門四東曰紫盖西曰玉陽南曰鳳川北曰清漳樓櫓亦四北題曰仲宣從古名也水門五皆甃以甎石西北跨玉陽山東南以沮水玉泉水為池引西北真武港水為環萬厯三年參議玉璇僉事鄧林喬知府趙睿詳巡撫趙賢修拓經歴任夢榛知縣方岳督成之
  皇清康熙四十四年署事縣丞張士琪修補東西南北城樓及正附城後圮塌雍正五年知縣王仲枉補修正城西南城樓
  徳安府
  徳安府城明洪武二年守禦千户王興修築十二年千户楊總闢廣之鄖山東來二澗夾流而盡於溳水城據其間三面水遶如玦惟北城髙阜無濠池城周一千一百八十六丈五尺計六里二百十三步東南髙二丈四尺西北減三尺為門四上建重樓成化中樓圮千户趙威重修又遶城為濠深一丈三尺東南濶十丈一尺西北半之城西南隅架濠而衢舊有橋潦水為患浸及壩隄千户趙威開拓舊基用巨石甃砌斜坡長七丈濶三丈有竒成化中水復為患坡亦衝決千户張能加石修砌正徳十四年知府馬龠復民侵地建橋水遶如故嘉靖二十六年知府李逢牓其門東曰通江南曰拱漢西曰道漢北曰拱淮三十一年水患薄城知府徐貢元築隄百里許稱徐公隄三十四年知府陳甘兩創築北門月城周二十六丈髙一丈六尺左右為門四十五年巡撫徐南金増垣如其髙勢亦壯固天啟中知府李行志再修懷宗時巡道趙振業各城皆崇三尺竝二堞為一又增建敵樓
  皇清康熙元年二年東西城樓南北城及北樓傾圮知府髙翺増修四年縣令髙聨捷更新南樓二十一年知府傅鶴祥復新西樓二十二年西北城圮於水鶴祥甃石為脚置閘洩之二十四年重建西樓東城圮知縣劉世英捐修之
  安陸縣附郭
  雲夢縣城明成化七年知縣鍾弼築土為垣長五里髙一丈五尺正徳八年知縣孫復置北門樓嘉靖二十四年知縣郭貴徳復甃三門各建樓東曰朝陽南曰迎薰西曰觀成北曰拱極後知縣王廷佐増垣二尺萬厯二年知縣陸勲奉檄修磚城周五百七十丈有竒髙二丈二尺建置四門樓濠久淤為居民園舍懷宗七年知縣蔡宗虞搜括原址鑿濬如舊九年寇圍七晝夜恃以無恐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呉宗孟重修四門置小亭其上補修週城整砌礱密
  應城縣城明成化中知縣汪清築土為城周五里有竒廣七百四十丈袤四百五十丈濠環之為門六曰懷仁輔義立禮秉智小南小北池二一自東而西入西河一自古城港迄懷仁而東入漁子港正徳五年中原盜起知縣王亨拓垣東出二十八丈西濱河縮入五十丈南出三丈北出四十五丈周圍一千二百九十丈嘉靖十三年知縣李調元改題六門城基仍舊二十一年知縣盧湘修賔陽門樓三十六年知縣呉哲始甃以磚周八百七十一丈崇二丈址廣三丈有竒更題門額萬厯七年知縣李學詩增甃城五尺懐宗九年獻賊攻城知縣張紹登守禦七日力竭城陷復為隍次年逰擊馮再榮奉檄修城又次年知縣李同春草創官舍漸次修葺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王化洽以城陴坍卸築寛丈餘下脚倍之二十四年巡道祖澤深知府傅鶴祥協鎮尤三省知縣齊國政見樓堞頺廢各捐俸修建竝兩濠皆疏濬之雍正五年春城垣倒塌㡬二百丈知縣唐琳捐俸接修於六年七年間補葺一百四丈有竒刻期告成
  隨州城舊土城明洪武元年守禦鎮撫李富等始城之以南畔湫下徙而北者半悉甃之周六百二十五丈計三里一百七十步髙二丈五尺南西北三門各建樓南樓右増鐘樓為敵舍二十三為女牆九百五十𢎞治十三年知州李充嗣設闗外門四各建樓沿闗築隄周四里許濠遶城周圍七百五尺深一丈正徳中百户張瑄朱元判官孫益開鑿西北復為隄五十七丈西建橋嘉靖二十五年僉事鄭汝舟闢南北二門復侵地為橋甃以石知州朱天秩更闢二濠始就故道嘉靖三十七年知縣孫鋭加砌以石郭外又作甎城髙丈餘周十里樓六座以防水備盗
  皇清雍正五年知州費永鋐捐資修濬
  應山縣城舊無城明初四衢設門正徳九年知縣譚一鳳増修嘉靖九年知縣王尚用築土為垣採石陶甎知縣王朝璲繼成之既而頺圮
  皇清順治初知縣蒋永修重加修葺周六百九十九丈髙二丈厚二丈五尺為門四各建樓東曰環秀南曰聚奎西曰寳成北曰拱宸環城為池半臨汶水由西遶南而東滙為深淵西架二橋以通行旅東建橋閘以司蓄洩至今稱為鞏固間有圮卸隨時修補其東西城樓及城門近漸傾圮知縣姚孔鑾捐俸鳩工修整完好
  荆州府
  荆州府城明一綂志云蜀闗忠義所築晉桓温増修之明洪武甲辰平章楊璟依舊基修築周一十八里三百八十一步髙二丈六尺有竒嘉靖九年重修為門樓六重新東門曰鎮流樓曰賔陽公安門舊名楚望南紀門樓曰曲江西門舊名龍山樓曰九陽小北門曰古漕舊名維城大北門曰拱辰舊名柳門城外掘土為池濶一丈六尺深一丈許東通沙橋西通祕師北通龍陂諸水癸未獻賊平其城
  皇清順治三年巡道李棲鳳總鎮鄭四維率兵民重築悉如舊址康熙二十三年
  㫖特設滿洲將軍都統領八旗大兵駐防荆州駐城東其西為官署民居中設有間牆雍正五年霖雨傾圮六年官給帑銀三千兩有竒修築完固城内界城雍正七年給帑金六百兩重修各門樓俱係雍正三年知府王景臯捐修
  江陵縣附郭
  公安縣城舊名吕蒙城正徳辛未周龯築土為城尋圮嘉靖二年知縣周臣奉議疉磚石築之以濱江衝決城漸潰知縣楊雲才議遷椒園至知縣高鳳翔始改遷懷宗時復徙祝家岡知縣張大韶修砌庚辰知縣趙繼鼎重修癸未獻賊殘燬殆盡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王百男建署於舊邑斗湖隄八年知縣何國棟始移祝家岡之新城後令許盤陸守埰相繼修葺雉堞雄壯又康熙三十八年許盤新開便河五十六年知縣楊之駢更加修濬
  石首縣城𢎞治中知縣何洽築土城萬厯二年巡撫趙賢撫治都御史孫應鼇巡按李栻檄知縣張一鯤始建磚城周一千五十六丈髙一丈一尺女牆四尺加其上門樓五池繞城懷宗時兵燹傾頺
  皇清順治中知縣王大年修復康熙七年知縣魏應嘉重修城垣間有坍卸知縣鄧士燦捐俸修補
  監利縣城正徳中巡撫秦金檄縣丞杜漸築土為城萬厯初知縣李純朴始建磚城周一千八十丈為門五為池深二丈一面小河通大江明季兵火圮毁殆盡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藺完瑝繕修缺毁重建城樓康熙十九年知縣程藻修濠補缺
  松滋縣城舊無城成化間始築土城名楊城周五里髙一丈二尺為門建樓有四池濶二丈五尺深八尺北一面臨大江懷宗時知縣何志孟因四方寇警修築磚石獻賊屠城蕩為平地
  皇清康熙六年始議修復漸次創興二十三年知縣陳麟修葺完固
  枝江縣城洪武二十二年設枝江守禦千户所防容美洞蠻創築土城成化四年指揮李震許英築磚城周千有餘丈髙一丈五尺為門五各建有樓池東臨大江西臨峻嶺𢎞治三年知縣李智開鑿欲通江水繞城以便舟楫將成智遷去議遂寢至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田禹稼詳請修築未告成三年知縣周廷桂始諭衆鳩工修舉完備雍正三年知縣陳悳榮四五六年知縣許慶逺喬汧七八年知縣傅埰相繼捐修竝詳請遵例發帑修築在案
  夷陵州城舊在江左宋徙江右元復徙江左明洪武十二年千户許勝因舊基甃砌周八百六十三丈髙二丈二尺為門七曰東門曰中水曰大南曰小南曰大北曰小北曰鎮川各建有樓東南北三面皆濠濶四丈五尺深二丈惟西一面臨大江成化間知州周正千户常垕甃以磚懷宗時獻賊平城
  皇清順治十三年遊擊張琦奉委修葺康熙三年傾圮六年知縣鮑孜繕修完鞏雍正五年霖雨倒塌一百六十丈零知州何廣廷奉文發帑捐銀興修
  宜都縣城三國時呉陸遜拒蜀於此築城號曰陸城明成化時都御史楊璿因舊修築土城戊戌知縣劉端修徐斌重修周圍六百五十餘丈髙一丈二尺濠八百餘丈門五東曰朝天南曰迎薰西曰太平北曰臨川東北曰合江萬厯丙子知縣許夢熊以土城不堪防禦始易以磚石碑曰許公城懷宗時賊陷盤踞不一次
  皇清順治四年移寓白洋城垣盡圮虎穴其中康熙元年總督張長庚檄知縣葉大生修築創建城樓十三年又為呉逆殘缺三十六年知縣劉顯功捐修始復舊觀今年久間有傾圮知縣張廷琛現在修濬逺安縣城古城臨沮在南漳界元遷亭子山下明成化間築城東荘砌以磚石周八百餘丈髙一丈八尺為東西南北門四建有樓千户朱綱増築䕶城隄以防水池濶二丈深丈餘懷宗甲戌寇至城陷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周㑹隆涖任露處山麓請修城堞因河為池十一年水漲城圮知縣盧運昌營築十五年大水城復圮知縣安可願重修至康熙四十一年倒塌止存基址
  襄陽府
  襄陽府城舊有城負漢屏峴其北周以斷岸故不池東西南鑿山為池與樊城市對晉羊祜杜預朱序宋吕文煥所守皆此城也元季頺廢明初乙已衛國公鄧愈因舊址修築新城周一十二里而贏髙二丈五尺為門六曰東南西大北小北東長俱有子城各為角樓者一南門樓一成化中都督王信重建其東南西南各樓一東北角樓一花樓十東西大北東長門樓四𢎞治中副使毛憲重建知府萬振孫易東曰陽春南曰文昌西曰西成大北曰拱辰小北曰臨漢東長曰震華焉城北以漢江為濠計四百丈東西南三濠通計二千一百一十二丈三尺濶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正徳丙子夏漢水大溢新城塌者三十餘丈按察副使聶賢躬督堙塞水少殺即傭工取石仙人洞犬牙甃砌精堅逾舊起大北門至東長門修砌泊岸長二百八十丈髙二丈又築子隄於江以䕶舊岸址濶八尺髙五尺長二百八十丈襄人呼為聶公堤嘉靖三十年漢水屢溢分巡陳紹儒分守雷賀修復三十九年大水知府汪道昆重修隆慶二年隄復潰新城圮分巡副使徐學謨檄府益甃老龍隄䕶城居民始安懷宗辛已春獻賊寇襄城樓警舖俱燬都御史袁繼咸親督修砌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樓暨西南城獅子樓壬午冬被闖賊殘燬
  皇清順治二年都御史徐起元檄委同知賈若愚自小北門城上西至南城各險要處用磚石修砌禦敵砲臺二十九座五年都御史趙兆麟檄副使蘇宗貴重修西城大樓檄知府冀如錫重建南城大樓檄同知涂騰茂張仲重修大北門城樓建小北門城樓檄知縣董上治重建東城大樓以至城外三橋竝敵樓濠岸俱各完葺
  襄陽縣附郭
  宜城縣城宋孝武永初元年築宜城大隄為縣周十一里元仍舊制明成化初知縣郭泰築土城二里許後知縣海澄重修王緒建四門樓林典闢馬道倍城趾正徳六年知縣朱崇學創置磚城髙一丈五尺周八百丈池深一丈周九百丈為門四曰望江凝暉來逺拱辰嘉靖三十年知縣郝廷璽拓城西岡避水患添小南門隆慶六年水潰城隄知縣雷嘉祥重甃磚周圍五里有竒髙一丈七尺基廣三丈面濶一丈餘五門俱建樓萬厯二年巡撫趙賢㑹撫治孫應鼇移檄督工修砌加崇五尺増建警舖五座視前尤為壮麗
  南漳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初劉石倡亂有司更築周三里嵗乆頺塌𢎞治中知縣趙泰新之髙一丈六尺厚一丈五尺上施木架覆以瓦為門三正徳丙子知縣蕭浩甃以磚為門四嘉靖六年知縣宋屏因城逼近西山拓城北廣一里今北郭無門又增小東小西二門凡門五池濶二丈深一丈
  棗陽縣城舊土城即宋縣令孟宗政所守故址無樓櫓城隍明景泰間知縣夏亨修鑿成化間知縣楊瑛始甃五門曰向明觀光寅賔阜城西成𢎞治間知縣王顯髙置樓正徳七年流賊逼攻棗陽城㡬陷知縣安邦創置磚城周四里二分髙一丈一尺厚一丈八尺為門五各建樓一池廣十丈深六尺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李翼龍重修萬厯元年知縣王應辰移南門於文廟前改門名崇文建樓其上周圍加六尺視昔愈固懷宗時知縣金九陛增髙週城各五尺濬池亦如之
  皇清雍正六年知縣邱彦升補修
  穀城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初知縣王溥增築之周二里髙一丈二尺厚五尺後知縣段錦為三門正徳十年知縣康琮始甃以磚髙一丈五尺厚一丈池深二丈濶如之知縣楊文煥增修隆慶二年分巡副使徐學謨檄知縣蘇繼文修砌萬厯四年知縣王執中修完増建西郭門周迴加髙三尺鑿深城濠懷宗己卯獻賊掘平巡撫宋一鶴撫治袁繼咸委保康知縣陶懋中造磚修砌知縣周建中告成
  皇清雍正二年被水傾塌知縣歸璉補修
  光化縣城明初創築土城正徳九年知縣黄金甃以磚周九百六丈髙一丈五尺為四門知縣王瀊修石隄以障水城不浸者四十年至嘉靖三十年大水泛溢城始墮知縣王郁鄭曼繼修復圮隆慶六年本府通判馬昌署縣事請十三里橋東依隂城鎮為新城延袤一千六百步髙一丈八尺濶一丈二尺俱磚石砌四門各建樓曰迎暉登雲通江拱辰四隅各為小樓曰攬萃思賢曙光挹漢東西濠各長四百五十步濶二十五步南北稱是
  均州城明初守禦千户李春修築永樂中甃以磚石周六百丈有竒髙二丈五丈濶一丈二尺池深三丈濶六丈為門四左右開水門以便樵汲惟西夕照門雖設今塞東以漢水為濠西南北俱鑿濠深一丈五尺廣稱之
  皇清雍正二年知州髙澤寧七年知州許大壯相繼増修鄖陽府
  鄖陽府城舊無城明天順八年盗起知縣戴琰為土城備之成化十二年建行都司置府衛撫治都御史原傑展築甃以磚石周六里八百餘丈髙一丈五尺為門四東曰宣和南曰迎薫舊名敷惠西曰平理北曰拱辰舊名水門其池西臨江東北繞山麓諸溪正徳中知縣王鎮濬之嘉靖三十六年都御史章煥又以東北一帶開築二百餘丈許六里有竒正東増一門曰時雨盖府學面門也四十五年秋大水東南城圮都御史劉秉仁修築之髙二丈一尺厚一丈八尺城上為警舖二十為門樓七為甕城樓三為角樓一規制始備北城大半皆枕山西南一帶阻漢水唯東門外鑿池濶二丈二尺深九尺長五十餘丈
  皇清雍正二年夏漢水泛漲東南城圮里許知縣盧上進捐資修補
  鄖縣附郭
  房縣城舊土城明洪武中修築成化初増修髙二丈周圍七百二十五丈二尺計四里有竒為東南西北四門城樓下有池懷宗七年流冦陷房樓舖俱燬十年知縣郝景春捐俸補修一百七十餘丈池之淤塞者濬之十二年張獻忠陷房屯營三月城垣盡平十四年撫治王鼇永請發帑金勅均陽營副將李成章督兵修築以房令劉天民監之城工始竣各樓警舖未建而賊至
  皇清順治九年郝逆據房逮癸卯厯十有二年城復圮壞是年賊平秦帥王一正發兵修之康熙六年知縣傅六吉典史髙標補修
  竹山縣城舊土城在上庸水之北明成化三年山冦石和尚等嘯聚始甃石築今城周三里髙一丈四尺十四年展築計周五里為門四東曰迎賓西曰廣澤南曰迎恩北曰觀瀾七年守備指揮李仁王綱等重修𢎞治九年都御史戴珊復拓之正徳五年分守道白金慮廣澤門西通川省築土月城隨甃以石知縣何潔建樓其上隆慶元年知縣雍世哲改迎恩門於縣治之東南而以舊門為水門又修廣澤月城明末甲戌獻賊陷城悉為平地今尚未修築
  竹谿縣城舊土城在竹谿河之北明成化十二年都御史原傑創築周三百四十九丈髙一丈為東西南北四門建樓無池𢎞治元年知縣吕聰濬鑿十三年知縣傅亨昌修葺正徳九年知縣張瓉以土城易圮難備不虞取石更築萬厯甲戌知縣周繼文議増髙五尺添設四角樓工未畢知縣陳希歐續成之獻賊掘為平地
  上津縣城明成化四年始築土城明末兵燬
  鄖西縣城舊土城明成化十二年參議楊琚副使費臻僉事周謨奉撫治原傑檄督通判鄭理創築成化十九年都御史王睿復檄知縣侯爵鼎修築之周六百三十步髙一丈三尺覆以瓦為門四各建樓鑿池繞之池深一丈正徳八年知縣陳謐計度磚砌未果十六年知縣范繼志成之其角樓四警舖八則嘉靖九年知縣邵陽建後北門外泥溝水發衝城知縣黄珝以石甃城内址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賀繩烈重修
  保康縣城舊無城明𢎞治十一年知縣蘇惠和始築土城十六年撫治王鑑之展築周五百一十五丈髙一丈三尺覆以瓦為門五迎暉迎秀迎明迎思迎翠外繞以池嘉靖十二年都御史胡東臯甃以磚石後河水衝頺西北知縣張世勣重修外築石隄七十餘丈久雨復潰通判温大通修之知縣潘可賢又修水塹及陽河口溝隄明末流冦出沒城盡傾圮
  直𨽻歸州
  歸州城舊城原在江南明嘉靖十四年地忽陷裂城舍傾圮始遷於江左今丹陽地周圍六里一千八十一丈五尺髙一丈九尺為門四東四迎和南曰興賢西曰瞻䕫北曰拱極明季為冦往來盤踞城垣頺廢
  皇清康熙三十年知州曹熙衡始入城芟蕪集衆立城門四十二年知州魏國璘捐修興門及城樓雍正七年瞻䕫門圮知州郭良昭重修
  長陽縣城前後有東峯鳳凰諸山壁立環繞四面阻塞西則施州建始諸水奔流赴壑㑹為清江東出大河而治中域焉誠天然城塹也宋元築土城明因之懷宗十六年知縣朱方乾詳請修築於臨江一面甃以石竝建東南西門城樓後山一面累土為城覆以瓦十七年土官唐鎮邦率蠻兵攻陷懷宗時隳於闖賊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樊維翰修復
  興山縣城舊無城明𢎞治初知縣劉孜築土城正徳中知縣譚溥胡安葉槐繼修髙一丈厚七尺周圍三百二十四丈為門三東曰迎恩南曰觀瀾西曰來逺嘉靖九年知縣李廷實因北山麓増築土城礱石為基闢北門以守禦然山水驟漲屢修屢圮自明末賊變傾廢殆盡
  巴東縣城舊無城按巴東前臨川江後聳崇山自然之城塹也
  恩施縣城即施州衛舊城在今元妙觀及睡師崖下地因山為之元仍舊明洪武十四年指揮朱永拓址甃石周九里有竒髙二丈五尺東北帶清江南環溪水皆天然城塹上設串廊警舖女牆為門四東曰清江西曰西順南曰南陽北曰拱北
  大田所城附明洪武二十二年千户鄭瑜用石甃築周五百丈有竒濶一丈髙二丈池深一丈濶二丈為東西南北四門
  公署
  武昌府
  總督部院在望山門内後因移駐荆州提鎮居此康熙二十一年總督董衛國還鎮重修
  巡撫都察院明景泰四年建署於布政司有隆慶五年都御史張仲羽遷於鳳凰山南癸未火
  國朝順治十二年巡撫劉兆麒遷於後所營要路口巡撫王新命重修康熙五十六年巡撫張連登重修二堂三堂
  提督學院明正統十一年建於按察司左明季兵燹
  國朝順治十七年學使周起岐即舊址建堂署考厰康熙七年總鎮劉應志乞作鎮署十年總鎮奏裁按察使閻廷謨移作司署十七年學使蒋永修於前所營買地修建今因之
  巡按御史察院明永樂元年設於布政司左正統十一年災正徳八年重修
  國朝順治十八年裁今廢
  總鎮府在布政司西南明季燬
  國朝順治中提督柯永盛僦居民舍康熙初移鎮荆州十年還鎮武昌即總督新署居之二十三年移駐常徳
  湖北承宣布政使司在黄鵠山隂明洪武改行中書省正統十一年灾十三年左布政馬瑾重建癸未兵燬
  國朝康熙四年左布政劉顯貴重建宏厰倍於舊制後布政徐惺繼修
  經歴司在司署右
  照磨所在司署左
  廣備庫大使在司署右
  右布政使司在司左康熙三年分藩移駐長沙督糧道舊在布政司西明季兵燹
  國朝順治間參政李發藻移建前撫街今仍之
  永豐庫大使在道署前
  分守武昌道署在學院署右明季兵燬
  國朝康熙十二年徐惺即舊署修之雍正七年移駐黄州
  湖北提刑按察使司在平湖門内黄鵠山南明洪武三年正統十一年灾後重建明季兵燬
  國朝初即民居為署在靈山寺北康熙四年按察使閻廷謨仍移平湖門王毓賢重修
  經歴司在司署右
  司獄司在府署右
  驛傳鹽法道署在學院署左
  都指揮使司在文昌門内明季燬
  國朝順治中都指揮包鴻陸即舊趾重建康熙中改為都司署雍正二年
  知府署在漢陽門内明洪武甲辰剏建正統十一年天順三年重建明季兵燬
  國朝順治七年知府王維屏即舊趾重建康熙七年知府張璠杜毓秀武廷适尤汶相繼修葺
  同知署在府署左
  通判署在府署左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右
  照磨所在府署右
  司獄司在府署右
  大有倉在府北
  積榖倉原貯贖穀備賑後廢巡撫劉兆麟重修常平倉在平湖門内貯贖榖備賑總督祖澤逺建雍正六年更建於新興一舖
  軍民永利倉在文昌門外濱江明成化中設貯全楚漕米倉成洪波洶湧鑄兩鐵犀鎮之明季兵燹
  國朝置倉屯貯本府兑軍漕米
  南糧倉在花隄
  錢局舊在長街西雍正七年復設寳源局於保安門内料鈔厰在漢陽門外
  教塲在武勝門外正㕔三楹明季兵燹
  國朝總督羅繡錦巡撫遲日益重建
  小教塲一名閲馬厰在廢藩左正㕔三楹巡撫劉兆麒建
  育嬰堂一在賔陽門外舊建一在漢陽門内雍正九年督撫司道捐建
  養濟院在忠孝門外
  勸農亭在小塔寺左
  漏澤園在賔陽門外
  江夏縣
  知縣署明洪武九年建漢陽門内後改置鳳凰山下
  國朝因之大門儀門堂宅知縣劉朝英重建金廷襄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舊在縣署左今移明月橋右
  典史署舊在縣署左今移崇府山下
  金口鎮巡檢司在縣南六十里
  𩽴魚口鎮巡檢司在縣南五里
  滸黄洲鎮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
  東湖馬驛在縣東南六十里
  山坡馬驛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将臺馬驛在縣東康熙四十四年裁歸縣
  社倉雍正元年總督楊宗仁 題請設建分貯各鄉四十四處
  武昌縣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創建嘉靖中增修
  國朝順治十七年知縣張春枝熊登相繼修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明洪武三年
  典史署在縣署右明洪武三年
  金子磯巡檢司在金牛鎮縣南一百二十里
  白湖鎮巡檢司在縣西九十里
  常平倉在東闗外
  社倉分貯各里共三十七處
  嘉魚縣
  知縣署在龍潭山前東嶺明洪武甲辰建成化間相繼増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東
  石頭口鎮巡檢司在縣南八十里
  簰洲鎮巡檢司在縣北四十里
  常平倉在縣署右
  社倉分貯各里共一十二處
  蒲圻縣
  知縣署在儒學後明洪武二年成化九年改造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儀門内左
  羊樓巡檢司在縣西七十里雍正五年
  官塘驛在縣東六十里
  港口驛在縣西六十里
  鳳山驛在縣北雍正六年裁歸縣
  常平倉在縣署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四處
  咸寧縣
  知縣署在永安橋西明洪武甲辰創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咸寜驛在縣西雍正六年裁歸縣
  常平倉在縣城南
  預備倉五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九處
  崇陽縣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常平倉在縣署内
  預備倉在縣西
  社倉分貯各鄉共三處
  通城縣
  知縣署在邑中央明洪武乙已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内
  常平倉在縣署内
  社倉貯化成寺
  興國縣
  知州署在龍蟠山南明洪武甲辰建二十五年重
  國朝康熙五十八年知州髙夢龍重建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州判署在儀門内
  吏目署在州署内
  富池鎮巡檢司在州東六十里
  黄顙口鎮巡檢司在州北六十里
  常平倉在富池鎮
  漕糧倉在富池鎮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處
  大冶縣
  知縣署明洪武甲辰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舊在縣署東雍正三年知縣周之相縣丞張國樑捐建西市
  典史署在縣署東南
  道士洑巡檢司在縣東十里
  常平倉在城東市四舖
  社倉分貯各里共六十二處
  通山縣
  知縣署在羅阜山麓明洪武三年嘉靖二十一年重修
  國朝康熙五十八年知縣許鼎新雍正二年知縣李埂相繼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東南
  常平倉在縣治西
  足民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二處
  漢陽府
  知府署在鳳棲山南麓明洪武三年嘉靖十五年修明季兵燬
  國朝順治間寄治民居康熙元年知府楊必達即舊趾重建七年知府陳國儒繼修規制始備
  通判署在府治西雍正五年移駐漢口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右
  照磨所在府治東今裁
  司獄司在府南
  通濟倉在縣西南
  預備倉在三槐里
  便民倉在大禹廟側
  常平倉雍正七年奉文以通判舊署改建
  漢陽縣
  知縣署在府署西明洪武二年建正徳間火知縣襲重建明季兵燬寄治民居
  國朝康熙中知縣張介眉建於府學東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東
  漢口鎮巡檢司禮智司署為通判移駐巡檢暫寓民舍雍正五年添設仁義司居廢天主堂
  沌口鎮巡檢司在縣西南三十里兵燹後移鎮下蒲潭
  蔡店鎮巡檢司在縣西北六十里
  新灘鎮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
  百人磯巡檢司在東江腦今裁
  社倉分貯各里共二十七處
  漢川縣
  知縣署在陽臺山東明洪武初建宣徳中重修
  國朝康熙中知縣梅琮増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西
  劉家隔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
  預備倉在縣東一里
  便民倉在劉家隔西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處
  黄陂縣
  知縣署在魯臺山西洪武初建明季兵燹
  國朝順治間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縣署右
  大城鎮巡檢司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預備倉在縣東
  便民倉在灄口市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五處
  孝感縣
  知縣署明𢎞治中建正徳中修葺明末兵燬
  國朝順治間知縣張士擢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左
  小河溪巡檢司在縣北一百二十里
  馬溪河巡檢司在縣東四十里
  預備倉在縣東南
  社倉分貯各里共十處
  黄州府
  分守武漢黄道署在清源門内雍正七年自省移駐知府署在城西南清源門内髙阜即古西城明洪武時創建正徳中嗣後
  國朝因之
  同知署在府署西
  通判署在府署東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左
  照磨所在府署右
  司獄司在府署西
  軍儲倉在府北
  預備倉在府南半里
  便民倉在城南二里
  教塲在城外
  黄岡縣
  知縣署在府署東明洪武戊申建嘉靖中增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右
  典史署在縣署左
  團風鎮巡檢司在縣北五十里
  陽邏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李坪驛在縣北五十里
  陽邏水馬驛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齊安驛在清源門外雍正六年裁歸縣
  社倉分貯各里
  蘄水縣
  知縣署在城東南明洪武初建正徳間増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縣署左
  蘭溪巡檢司在縣西南四十里
  巴河巡檢司在縣西七十里
  巴水驛在縣西四十里
  浠川驛在縣西雍正六年裁歸縣
  預備倉在縣南
  便民倉在縣北
  社倉分貯各里
  羅田縣
  知縣署明洪武中建於官河渡成化中重修嘉靖辛丑増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多雲鎮巡檢司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預備倉在多雲鎮
  便民倉在縣南一里
  社倉分貯各里
  麻城縣
  知縣署明洪武七年建正徳中重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縣署右
  兵備㕔在縣西七十里岐亭舊設捕盗通判
  國朝分本府同知駐守
  虎頭闗巡檢司在縣東七十里
  鵞籠山巡檢司在縣西四十里
  預備倉五縣署東二閻家河一白杲河一白塔河一社倉分貯各里
  黄安縣
  知縣署明嘉靖中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中和巡檢司在縣南十里
  雙城巡檢司在縣北三十里
  預備倉在縣署左
  便民倉在縣南
  社倉分貯各里
  蘄州
  知州署明𢎞治十一年建
  國朝順治間重建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州判署在州署右
  吏目署在州署東
  茅山鎮巡檢司在州西六十里
  大同鎮巡檢司在州北一百八十里
  西河驛在州北六十里
  蘄陽驛在州西裁
  便民倉在州北門外
  廣儲倉在州東南
  社倉分貯各里
  廣濟縣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嘉靖間増修
  國朝順治八年知縣毛華鵬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馬口巡檢司在縣南七十里
  武家穴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
  廣濟驛附郭
  雙城驛在縣東六十里
  預備倉在縣西
  社倉分貯各里
  黄梅縣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成化中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右
  新開口巡檢司在縣西六十里
  清江鎮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
  亭前驛在縣東北
  孔壠驛係清江鎮巡檢帶理
  通㑹倉在縣西一里
  便民倉在清江嘴
  社倉分貯各里
  安陸府
  知府署即舊安陸州署明嘉靖十年改州為府
  國朝順治初修葺康熙五年燬知府張尊徳重修同知署舊在府治東北雍正七年移駐沔陽州黄蓬山
  通判署舊在府治西雍正七年移駐沔陽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厯司在府署左
  照磨所在府署右
  新添舖公館在府北四十里
  舊口公館在府南九十里
  預備倉四陽春門外一城南村右一城北村一新興村一
  鍾祥縣
  知縣署即廣盈倉舊址在威武門内明季燬於兵火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陳起鵬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西
  石城驛附郭雍正六年裁歸縣
  郢城驛在縣東
  豐樂驛在縣北六十里
  常平倉在閱武門内雍正七年即天主堂改建新倉社倉分貯各里
  京山縣
  知縣署明洪武元年創建嘉靖十七年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西
  預備倉在縣署東
  便民倉在縣東一百五十里
  新倉十積字倉貯字倉上字倉闗字倉國字倉計字倉常字倉平字倉下字倉軫字倉
  社倉分貯各里
  潛江縣
  知縣署明洪武元年建𢎞治十二年増修隆慶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裁
  主簿署在縣署西
  典史署在縣署東
  預備倉在縣西
  便民倉二縣南一縣西一
  常平倉在西闗
  社倉分貯各里
  沔陽州
  知州署在州西隅長夏門内即衛署改建
  州同署在州署西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州判署在州署東
  吏目署在州署西
  沙鎮巡檢司在沙湖
  茅鎮巡檢司今移駐鍋底灣
  預備倉在州西北
  便民倉在州西北
  社倉分貯各里
  天門縣
  知縣署明洪武三年即衛址改置成化中重修
  國朝因之康熙間知縣李廷輔武介谷潘經世前後續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西
  乾鎮巡檢司在縣東八十里
  預備倉在縣西
  便民倉在縣東雍正三年知縣呉文煊建
  新倉在岳家口
  社倉分貯各里
  荆門州
  知州署明洪武二年建成化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州同署在州署西今移駐沙陽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署東
  新城鎮巡檢司
  仙居口巡檢司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建陽司巡檢司
  荆山驛附郭雍正八年裁歸縣
  建陽驛在州南九十里
  石橋驛在州北六十里
  麗陽驛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預備倉四都察院旁一新城鎮一却陂村一紅花村一
  便民倉三沙洋鎮一石簰鎮一後港鎮一
  社倉分貯各里
  當陽縣
  知縣署在玉陽山東南明洪武遷萬城尋復故址
  國朝因之雍正七年知縣王仲桂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裁
  典史署在縣署西
  漳河口巡檢司在縣北一百里
  預備倉在縣署東
  社倉分貯各里
  徳安府
  知府署在城西北隅明洪武元年創建正徳嘉隆間相繼修葺明季兵燬
  國朝順治七年知府李慎修重建十二年知府李藯春増修
  同知署在府署東
  通判署在府署西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左
  照磨所在府署右康熙三十八年
  司獄司在府署西
  大盈倉在府署東
  義倉順治十八年知縣宋爾祁建
  安陸縣
  知縣署在府署南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左
  髙竅鎮巡檢司在縣南三十里今改置隨州合河店常平倉在縣南新建
  社倉分貯各里
  雲夢縣
  知縣署城西北隅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預備倉在縣署北
  社倉分貯各里三十五處
  應城縣
  知縣署明景泰二年建正徳中増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﨑山鎮巡檢司在縣北二十五里
  預備倉在縣西北
  常平倉在縣南
  餘字厫新設
  社倉分貯各里
  隨州
  知州署明洪武元年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署東
  合河店巡檢司在州南七十里
  唐縣鎮巡檢司在州西北九十里
  出山店巡檢司在州西北八十里
  梅邱鎮巡檢司在州西北九十里
  預備倉在州北
  便民倉在州城外半里
  義倉五髙店一唐縣鎮一梅邱鎮一觀庄店一雲潭港一
  厫所八以時和年豐民安物阜編號係新設
  社倉分貯各里
  應山縣
  知縣署明洪武十三年創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東
  平里市巡檢司原在縣西南雍正十年移駐黄土闗三里店
  預備倉在縣北
  富積倉在縣北
  便民倉在平里市鎮
  社倉分貯各里五十二處
  荆州府
  分巡荆州道署在城西南
  知府署原在南紀門北洪武初以其地為湘府因遷城東
  國朝因之康熙二十二年禁旅駐城東乃以府署為将軍府二十四年以總督府為署府在西城
  同知署在府署東
  理事同知署在府署南托塔坊
  通判署舊在府署西雍正七年移駐沙市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左
  照磨所在府署右今裁
  司獄司在府署西
  工部抄闗分司在府治西南新置
  教塲在城北
  常積倉在府南
  預備倉在公安門外
  江陵縣
  知縣署明建湘府城中自沙市遷此正統成化相繼増修
  國朝因之康熙中遷建城隍廟西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右
  虎渡口巡檢司在縣西南二十里
  沙市巡檢司在縣東南十里
  郝穴口巡檢司在縣南九十里
  龍灣市巡檢司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荆南驛在城西雍正八年裁歸縣
  便民倉在沙市
  社倉分貯各里
  公安縣
  知縣署在縣中央明末遷城創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西南
  典史署在縣署西
  孱陵驛在縣北六十里
  孫黄驛在縣南五里雍正八年裁歸縣
  預備倉在縣南孫黄驛
  社倉分貯各里
  石首縣
  知縣署在龍盖山西明洪武初建成化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東
  典史署在縣署右
  預備倉在縣北門内
  便民倉在縣西二里
  社倉分貯各里
  監利縣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縣署右
  窑圻巡檢司在縣西三十里
  白螺磯巡檢司在縣南一百四十里
  瓦子灣巡檢司在縣東八十里
  分鹽鎮巡檢司在縣西北二十里
  預備倉在縣東南
  社倉分貯各里
  松滋縣
  知縣署在瀼口上明洪武初建嘉靖中増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左
  紅崖子寨巡檢司在縣南一百里
  便民倉在縣東十五里
  社倉分貯各里
  枝江縣
  知縣署在金雞山麓明洪武初建成化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廣濟倉在縣南
  社倉分貯各里
  夷陵州
  知州署在城西南明洪武中建正統中重修明末兵燬
  國朝順治中知州朱長䕃建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州判署在州署東
  吏目署在州署西
  預備倉在城東南
  廣濟倉在州東
  社倉分貯各里
  宜都縣
  知縣署在清江口明成化中重修明末兵燹
  國朝康熙元年知縣葉代生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善通闗巡檢司在安福舖
  預備倉在縣東
  義倉二一在白洋渡一在興山坊
  社倉分貯各里
  逺安縣
  知縣署明成化中建十七年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逺安倉在縣北
  預備倉三縣東一舊縣一梘口一
  社倉分貯各里
  襄陽府
  分守襄陽道署在城内
  知府署在南門内明洪武乙已建𢎞治庚戌重建
  國朝因之
  同知署雍正元年移駐樊城
  通判署在府署東
  敎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厯司在府署左
  照磨所康熙三十八年
  司獄司在府署内
  樊城公署明季兵燬
  國朝順治間撫治趙兆麟檄知縣董上治重建
  常平倉
  預備倉二府前一府西一
  襄陽縣
  知縣署在府署西北隅明洪武中建天順初重修明季兵燬
  國朝順治初移建學校坊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縣丞署在縣署左
  典史署在縣署右
  油坊灘巡檢司在北泰山廟
  雙溝巡檢司在縣北七十里
  樊城巡檢司改置柳樹頭
  漢江驛在縣南五里雍正八年裁歸縣
  吕堰驛在縣北七十里
  社倉分貯各里
  宜城縣
  知縣署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清水港
  鄢城驛附郭雍正八年裁歸縣
  預備倉在縣東
  存留倉在縣南
  常平倉
  社倉分貯各里共三十三處
  南漳縣
  知縣署在城西明洪武初創建正統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右
  方家堰巡檢司在縣東五十里
  存留倉在縣署西
  常平倉
  社倉分貯各鄉
  棗陽縣
  知縣署在沙河北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預備倉在縣東
  存留倉在縣西
  常平倉儀門内二儀門外二
  社倉分貯各里
  穀城縣
  知縣署在城西明洪武中建成化初重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預備倉在縣西北
  便民倉在縣東
  常平倉在縣署東西二處
  社倉分貯各里
  光化縣
  知縣署在古酇城西南隅明洪武中建正徳中重修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左旗營巡檢司康熙二十八年移駐周家嘴
  預備倉在縣西
  常平倉二處
  社倉分貯各里
  均州
  知州署在城西南隅明永樂中建明季燬
  國朝康熙八年知州佟國玉買民基擴創公署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署内
  預備倉在州西
  廣積倉在州西北
  社倉分貯各里共四十五處
  鄖陽府
  知府署在城西明成化十三年
  國朝因之
  通判署在府署左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署左
  大豐倉在府西南
  預備倉在府署内
  鄖縣
  知縣署舊在府治西明洪武初設明末兵燹今移府治東察院後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内
  常平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里
  房縣
  知縣署在城西隅舊為州明洪武八年改縣明季兵燹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傅六吉即舊址創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板橋山巡檢司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
  常平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竹山縣
  知縣署在城西南隅洪武中建明末燬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蕭功一於舊址重建三十三年知縣程溥於舊治之東改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西
  常平倉建立八社
  社倉分貯各里
  竹谿縣
  知縣署在城東明成化中建明末燬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曹席珍即舊址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内
  常平倉六縣城内五中峯寨一
  社倉分貯各里
  鄖西縣
  知縣署在城東隅明成化中建明末燬
  國朝順治五年知縣賀繩烈於南門内築室為垣梓潼廟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内
  常平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里
  保康縣
  知縣署在蛇峪山麓明𢎞治五年建明末燬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李粹白於舊址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内
  常平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里
  直𨽻歸州
  知州署在楚峯山下瞻䕫門之南明洪武初建正徳中増修明末兵燹
  國朝康熙四年知州曹熙衡重建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州判署在州署西康熙二十八年雍正八年復設吏目署在州署西
  南羅口巡檢司在州東十五里
  牛口巡檢司在州西九十里
  預備倉在州西
  社倉分貯各里
  長陽縣
  知縣署在鳳棲山東明洪武初建正徳中重修明末兵燹
  國朝康熙戊寅知縣朱登俊捐建雍正三年知縣李恂修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左
  蹇家園巡檢司在縣西三百里
  預備倉在縣左
  社倉分貯各里
  興山縣
  知縣署在羅經山前明𢎞治初建後燬
  國朝康熙辛酉知縣王熙隆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髙雞寨巡檢司在縣東北一百里
  預備倉在縣東
  社倉分貯各里
  巴東縣
  知縣署在巴東山下明洪武初建正徳間盛杲嘉靖間王魯萬増修後燬鄒光裕改建夀亭寺髙尚徳復故地燬於兵
  國朝康熙初蔣希古司世教陳説次第修建康熙十九年齊祖望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署右
  野三闗巡檢司在縣西南三百五十里
  預備倉在縣西山川壇前
  便民倉在縣東
  社倉分貯各里
  勸農亭在縣西南二百里
  恩施縣
  知縣署即原衛守備衙門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即原千總衙門
  大田所巡檢司即原大田所衙門











  湖廣通志巻十五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六
  城池志公署附
  長沙府
  長沙府城漢長沙王吳芮築迄宋元俱仍舊址明洪武初守禦指揮丘廣壘址以石尋以上至女牆巔以甓趾廣三丈巔四之一髙二丈四尺周二千六百三十九丈五尺計一十四里有竒女牆四千六百七十九堞堞崇二尺池深一丈九尺廣亦如之門九東曰新開小吳瀏陽西曰德潤驛歩朝宗通貨南曰黄道北曰湘春門各有樓
  皇清順治四年總鎮徐勇知府張宏猷修十一年經略洪承疇増修康熙二十年知府任紹爌同知熊中鶴倡捐修築堅固踰於舊
  長沙縣附郭
  善化縣附郭
  湘潭縣城縣舊無城明萬厯二年巡撫趙賢檄知縣吴仲城之周二千五百丈髙一丈六尺門七覆以樓東曰文星枕湖熙春西曰瞻嶽南曰觀湘通津北曰拱極水門一曰通濟明末推官李猶龍署縣事甃以磚石
  皇清康熙三十三年知縣姜修仁重修
  湘隂縣城宋紹興初建於赤竹城五年遷今治眀嘉靖間巡道荀延庚檄推官翟台相基建築隆慶間知縣彭以復成之延袤三里餘髙一丈五尺門七西曰望湘南曰通津北曰鎮朔東南曰文星西南曰南薫西北曰廣儲挹清眀末知縣祖守節増築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唐懋淳重修
  湘鄉縣城縣舊無城眀萬厯庚寅知縣掲士竒議建未果僅設四門於街口門各有樓
  皇清因之
  醴𨹧縣城縣舊無城眀嘉靖十四年兵道羅文蔚檄知縣南東於東北傍山築土城西南沿江立木柵萬厯間知縣晏朝寅創立門樓東曰啟賢西曰攬勝南曰向眀北曰拱極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張法孔増修
  攸縣城縣舊無城眀嘉靖壬午知縣于良相始建土城眀末邑紳文士昂䟽請建築磚城知縣余𦐹因舊址易土而磚工未竟知縣頼尚臯成之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朱英幟増修門五東曰迎旭西曰涵嶽南曰時薫北曰望雲東南曰映波
  益陽縣城舊城在今儒學後吳魯肅築唐移今治眀洪武初指揮胡海洋築土為城嵗久傾圮嘉靖壬子知縣劉激拓故址而城之址廣二丈巔半之髙一丈二尺門四東曰永安西曰常泰南曰迎㤙北曰拱極門各有樓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江闓修築
  瀏陽縣城舊有土城年久傾圯明嘉靖間知縣周宗武築土牆沿河砌石嗣後知縣李朝佐杭廷對楊一桂相繼増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撫按檄知縣宗時亨増髙五尺門四東曰朝宗西曰望月南曰向陽北曰拱辰水門五寧鄉縣城縣舊無城依通衢建立四門圍以柵欄東曰朝陽西曰通安南曰迎薫北曰拱極
  皇清因之
  安化縣城縣舊無城眀萬厯元年知縣張思羙立木柵置門五上建石樓東曰迎恩西曰進賢南曰迎薫北曰拱極小南曰嵩陽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吳兆慶増修
  茶𨹧縣城宋紹定中知縣劉子邁築東南枕江鑄鐵牛以殺水勢列木石其下而土其上周五里髙二丈五尺廣如之東南因江為險西北浚池深一丈濶六丈五尺
  皇清知州周士先馬崇詔相繼修葺舊門五東曰聚星大西曰紫薇小西曰通湘南曰迎薫北曰朝天康熙戊午知州熊應昌復開一門曰大成
  衡州府
  衡州府城周顯德間始立木柵宋咸平曁紹興兩興版築工未訖元景定中知州趙興說始成之眀洪武初指揮龎虎大繕修成化間知府何珣増飭雉堞髙二丈五尺周一千二百七十丈八尺合七里三十歩甃以石䕃以串屋門七東曰賔日曰閲江南曰廻雁西曰安西曰望湖北曰瞻嶽東北曰瀟湘各有樓眀季増築之髙壘五尺厚培五尺池濠自南而西北袤八百二十六丈深四尺濶一十三丈迤東則以湘水環繞為塹
  皇清因之
  衡陽縣附郭
  衡山縣城縣舊無城眀正德十二年知縣鄒岡始築土城嘉靖元年大水城圮知縣彭簮甃以石髙二丈四尺周四百九十六丈中廣一百二十丈袤一百一十丈覆以串樓門六南曰迎恩北曰朝天東南曰觀湘曰通津曰便民西北曰望嶽
  皇清因之
  耒陽縣城縣自元代築城後遭兵燹傾圮眀正德六年知縣王睿踵築砌以磚石髙一丈七尺周五百五十丈厚一丈二尺門五東曰環秀西曰迎恩南曰振武北曰興文東南曰通津
  皇清因之
  常寧縣城縣舊無城明洪武十八年峝㓂攻劫衡州衛副千户鄧旺議設排柵正統八年旺子鄧英易柵築城天順八年副千户胡綱甃以石萬厯元年知縣陶敬圖修築内外俱用青石上用蓋石為永久計周六百七十四丈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二尺門四東曰青陽西曰西江南曰臨桂北曰望湘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張問明重修
  安仁縣城舊為鎮塲無城眀成化二十一年知縣吴興始築土城正德十二年知縣韓宗堯請於臺使拓其地甃以石萬厯二年知縣袁達繼之乃畢工周四百五十五丈髙一丈九尺門五東曰仰髙西曰觀瀾南曰來薫曰啟秀北曰迎恩
  皇清因之
  酃縣城邑舊無城明正德六年知縣陳釧始議版築十二年知縣陶璐舉工未竣嘉靖二年知縣易宗周繼之乃訖工周四百八十丈髙一丈五尺上覆以瓦屋四百八十問門四東曰𢎞文西曰安濟南曰迎恩北曰鎮武
  皇清因之
  桂陽州城州在宋為監城又為軍城明洪武二年仍舊基修築成化四年甃以石周五百二十八丈東南髙二丈一尺厚一丈三尺西北髙二丈二尺厚一丈為垜一千二百門四東曰朝陽西曰聚寳南曰迎薫北曰拱極後以形家言塞東門别開小東門城舊覆以屋眀季撤去之城下有濠向有八池眀季濬為長池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池齧城趾知州董之輔築隄培之臨武縣城眀天順七年副使沈慶累土為城成化九年知縣桂寧甃以石正徳六年知縣莫潜盡用磚石甃之嘉靖四十一年知縣費懋文復加完繕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吴從謙増修撤舊堞覆以瓦周五百八十二丈髙二丈厚一丈二尺有竒門四東曰迎暉西曰鎮逺南曰來薫北曰拱極各建敵樓城西南濵臨溪通小門以便汲自東以北迤西鑿濠池廣二丈深八尺自南迤西因武溪為池城下築石岸以防水
  藍山縣城縣舊治在南平鄉宋遷今治明天順八年知縣蕭祓建土城周五百二十丈髙一丈三尺厚八尺城堞六百四十為樓六百四十間正德間知縣任山劉文華相繼砌石覆以磚列雉五百有竒東南臨江西北有塹隆慶元年知縣吳國噐以形家言北東南三門各増築月城天啟元年知縣任承慰易串樓為平城門四東曰熙陽西曰永安南曰南薫北曰拱辰各有樓
  皇清因之
  嘉禾縣城縣設自明季畫民田為城基周四里髙不逾數尺旋因兵火輟工譙樓雉堞未偹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湯學尹建東門城樓
  永州府
  永州府城即漢零陵郡城至五代仍舊宋咸淳中始擴而増焉眀洪武六年永州衛指揮更新之周九里二十七歩髙三丈廣一丈四尺五寸東北池深二丈濶如之西阻瀟水西南至東隄水為池門七東曰正東南曰正南曰太平西曰正西曰永安曰瀟湘北曰正北門各有樓
  皇清順治四年漸次増修
  零𨹧縣附郭
  祁陽縣城舊臨湘江眀景泰中移築東北髙阜為今縣城成化甲午拓城基周七里髙一丈五尺廣一丈二尺池深一丈濶如之門六東曰渡春南曰長樂曰望祁西曰控粤東南曰鎮南東北曰進賢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童欽承建城門樓
  東安縣城縣舊無城眀洪武二十五年始築土為之僅容縣治景泰中拓基成化中増髙後知縣周命新又加増修周三百五十丈髙一丈八尺廣一丈二尺池深八尺濶五尺門三東曰賔陽南曰揆陽西曰餞陽門各有樓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王基鴻重修
  道州城舊城夾江為之宋淳熙中増築元廢眀洪武二年守禦千户劉珍改築於江之北周五里九十六歩髙二丈六尺濶一丈五尺池深一丈廣亦如之門五東西南北四小西一
  皇清因之
  寧逺縣城縣舊為泠道城在簫韶峯下宋乾德三年更名寧逺始遷今治眀洪武二年築土城二十九年縣設守禦千户所拓城西為軍營嘉靖十八年知縣周諒重修周四里髙一丈一尺廣七尺池深一丈濶倍之門五東曰文昌南曰布薫西曰武定曰拱辰東南曰㑹濓
  皇清因之
  永明縣城明初為土城天順八年創立磚城袤三百六十丈髙一丈六尺廣一丈南阻江東西北三面浚池深五尺濶倍之舊止東南西三門嘉靖二十五年兵廵道陳仕賢闢門直學宫名曰興文門各有樓
  皇清因之
  江華縣城舊築土城眀天順六年始砌以石覆以串樓立東西南北四門周三百六十餘丈髙一丈廣八尺成化間苗警塞西北二門嘉靖間知府史朝富増修外城隆慶二年知縣蔡光廣城之東南二百三十五丈萬厯十一年知縣江光運復廣西北二百六十丈開西北一門周八百五十五丈廣一丈五尺池深五尺濶七尺門各有樓
  皇清因之
  新田縣城眀季建縣衡州府同知張恂董其事即新田營舊址甃石為城周五百三十七丈髙一丈五尺廣五尺池深五尺濶一丈門四東曰隅陽南曰文明西曰西成北曰迎恩門各有樓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鍾運泰重修
  附枇杷守禦千户所城在永眀縣南四十里眀洪武二十四年築石為城周六百四十八丈髙一丈二尺廣一丈池深一丈濶三丈門五各有樓
  皇清康熙二十七年奉裁衛所官屯糧歸併州縣城仍舊桃川錦田二城同
  桃川守禦千户所城在永眀縣西南四十里眀洪武二十九年築土城周五百五十丈髙一丈五尺廣一丈池深一丈五尺濶如之門四各有樓
  錦田守禦千户所城在江華縣西南一百八十里明洪武初築周三百二十四丈髙一丈廣五尺池深五尺濶如之門各有樓
  寳慶府
  寳慶府城舊傳為楚白善所築歴代仍之眀洪武初總制胡海洋指揮黄榮重築天順中指揮髙泰増修髙二丈五尺周一千五百二十九丈西南月城二眀季知府陶珙造敵臺二
  皇清順治十二年偏沅廵撫袁廓宇増修敵臺雉堞門四東曰朝天西曰定遠南曰大安北曰豐慶
  邵陽縣附郭
  新化縣城明洪武初總制胡海洋指揮賀興隆築土城成化二十三年知縣雷冲増築正德十四年知縣郭轔即舊址創砌石城周七百六十丈髙一丈八尺濶一丈一尺門四東曰通濟西曰永隆北曰拱辰南曰進寳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張際龍増砌四尺十八年知縣于肖龍修康熙十二年知府李益陽知縣𡩋誥重修城歩縣城舊城周五里髙一丈八尺濶八尺嘉靖癸夘知縣饒檟重修後署縣事通判徐機教諭楊志禮拓南城臨江増東西各二十四丈導溪水入城以便汲者二十六年知縣諶延錦復開小南門三十八年知縣竹宻建議用石砌溪溝一道引水至小南門開井注之四十二年知縣汪察傍江築隄引水入城為池環甃以石東注西洩居民稱便
  皇清因之
  武岡州城眀洪武初江隂侯吳良増築舊壘為城周七百四十六丈髙二丈濶八尺門四東曰宣恩西曰定逺南曰濟川北曰迎祥正德間知州龔震又建新南門嘉靖二十九年岷康王奏添東北土城一座同知叚有學甃砌知縣蒋時謨繼成之
  皇清増加修葺
  新寧縣城縣舊無城眀景㤗間知縣唐榮築土為之成化間都御史吴琛檄知府謝省等甃石髙一丈五尺周二里門四東曰迎陽南曰永阜西曰懐逺北曰拱極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王蔚重修
  岳州府
  岳州府城三國吴築巴丘邸閣城至宋元嘉十六年立巴陵郡因吳舊址増築即今府城也内跨岡嶺外濵三江歴代俱仍其舊有門三曰楚澤曰碧湘曰㑹泉眀洪武四年始更拓之二十五年指揮音亮重加甃砌周一千四百九十八丈計七里髙三丈六尺有竒雉堞一千三百六十有六髙四尺為門六永樂後堵其二今門四東曰朝陽西曰岳陽南曰迎薫北曰承恩門有月城東南門外各有橋北鑿河周千餘丈深二丈濶二十餘丈即古湟也城西濵大江嘉靖中圯知府王柄趙之屏金蕃姜繼増相繼修築費帑金萬計迄無成功隆慶初副使施篤臣創議自江濵起築壁立直上而别築土隄禦水工費鉅萬六年同知鍾崇文於岡上加砌女城自南抵北周數百丈髙六尺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縣王國英重修
  巴𨹧縣附郭
  臨湘縣城縣舊無城眀成化十一年知縣唐絹始築土城十八年知縣羅俊𢎞治十六年知縣黄嵩相繼修砌萬厯三年廵撫都御史趙賢議建磚城同知韓希龍知縣陸勲甃磚疊石門四東曰平湖西曰盤山南曰瞻嶽北曰望江周五里髙一丈六尺五寸基厚如之女牆髙二尺五寸總計六百二十八丈門有樓
  皇清因之
  平江縣城唐之昌江縣治也宋改名平江舊無城眀成化八年知縣劉庭刱築正德七年廵道陳良珊同知閻鎧踵成之周六百餘丈髙五尺隆慶元年知縣夏子諒拓城基周一千二百一十五丈濶一丈二尺髙一丈五尺門四各有樓水門六
  皇清因之
  華容縣城舊有土城周七百餘丈宋至和間築元至正丙申張䧺鎮守岳州砌以石後圯眀成化十三年知府戴濬知縣鮑徳修築土城髙一丈五尺厚倍之二十年知縣梁澤砌以磚門四東曰平江西曰西門南曰沿江北曰石首
  皇清因之
  常徳府
  常德府城六國時楚遣張若築城拒秦即今府城址也後唐沈如常於城之西南百歩東南一里各造二石櫃以捍水固城宋元豐間李湜開溝渠置斗門後並圯毁元至順三年郡守納琳布哈築土城眀洪武中總制胡汝即舊城修之六年指揮孫德闢舊基壘以磚石覆以串樓髙二丈五尺周一千七百三十三丈門六東曰永安上南曰成鼎下南曰臨沅西曰清平北曰拱辰西北曰常武南臨大江東西北濠環之眀末督師楊嗣昌重築髙三丈雉堞城樓俱極壯固
  皇清因之
  武𨹧縣附郭
  桃源縣城明成化十六年通判張瑛築土城低窪處立柵𢎞治十年知縣李文顯補築門四東曰迎恩南曰通道東南曰迎薫北曰通郭眀末督師楊嗣昌奏建磚城分廵副使陳瑾董成東北隅
  皇清因之
  龍陽縣城元至正十六年築土城明成化十一年知縣周泰甃以磚髙一丈二尺周八百八十七丈門六東西南北各一又有小南小北眀末知縣劉光裕吳孩存重修増髙五尺
  皇清因之
  沅江縣城眀成化十一年知縣范珏築土城城髙六尺周五里門四正德十二年知縣金露重修
  皇清因之
  辰州府
  辰州府城城自漢為武陵郡治至宋隆興間為水所圮明洪武初衛參軍詹彦中採石甃之成化五年復圯衛指揮髙翔修築髙一丈九尺周九百六十六丈濠深一丈濶五尺又於東西拓二百四十七丈雉堞䧺壯視昔有加𢎞治初知府汪正更建城樓門六東曰朝陽西曰通河南曰水星北曰拱辰南之兩隅曰環碧曰沐波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府劉應中四十年知府朱國柱踵修四十四年積潦淹頺知府遲煓修築又於各門増建守舍
  沅陵縣附郭
  瀘溪縣城縣治舊在洗溪宋紹興初徙盧江口眀萬厯元年再徙今治無城明季知縣梁𢎞創築
  皇清因之
  辰溪縣城眀正統間知縣杭宗道築土城周四百七十丈嘉靖間半決於水萬厯中知縣曹行健採石砌南城知縣左天德復於餘三面皆易以石
  皇清因之
  溆浦縣城縣舊無城元至正間邑人築土為之眀萬厯問署知縣事王京重修門四東曰朝陽西曰阜成南曰迎薫北曰星拱
  皇清因之
  沅州城宋熙寧初章惇平田元猛時所築建炎間郡守張長源増築甕城眀洪武間江夏侯周德興復拓二里有餘門四東南曰澄霽西南曰籌邉東北曰秀水西北曰威逺各有樓明末圮
  皇清康熙二年廵撫周召南修築屹然改觀
  黔陽縣城舊有土垣明正統間燬於苖靖逺伯王驥復築周二百八十餘丈成化中都御史吳琛因邑請展城命靖州衛指揮陶武拓之東北展築一百七十丈周五里甃以石隆慶五年大水僅存西北一隅知縣劉輔牟衡相繼肩修且拓東隅以培地軸門四東曰寅賔西曰安逺南曰迎薫北曰拱辰各有樓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張扶翼二十七年知縣于棟如五十三年知縣劉訥増修
  麻陽縣城眀洪武初築土城後毁成化間因舊基重築正德中知縣張熇甃以磚周四百四十一丈嘉靖中知縣朱瓉復拓北門一面採石修築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黄志璋三十一年知縣陳輝璧相繼加修
  附鳯凰營五寨司城康熙五十四年守道周元文監修甃以石
  乾州鎮溪所城康熙五十九年同知佟世英築土城四百八十丈
  永順府
  永順府城
  皇清雍正七年設府治在舊永順司西北岢塲地建城周五里三分計九百四十四丈髙一丈五尺廣五尺五寸現今興築
  永順縣附郭
  龍山縣城
  皇清雍正七年設縣治在麂皮壩地建城周三里三分計五百九十四丈髙一丈五尺廣七尺現今興築保靖縣城
  皇清雍正七年設縣治在茅坪地建城周三里三分計五百九十四丈髙一丈五尺廣七尺現今興築桑植縣城
  皇清雍正七年設縣治在舊安福所地建城周三里三分計五百九十四丈髙一丈五尺廣七尺現今興築
  直𨽻澧州
  澧州城眀洪武初總督蕭傑築土為城永樂初甃以磚髙一丈五尺周千丈餘上加女牆外有濠成化後歴加修築
  皇清順治六年守道王燧知州欒元魁建造門樓康熈二十二年知州朱士華重修
  安鄉縣無城
  石門縣無城
  慈利縣城縣舊無城眀正德中知縣劉最於東西街口累堞闢其下為門隆慶間遷縣治于官墖坪萬厯中以水患復遷今址為城周千丈髙一丈六尺
  皇清因之
  安福縣
  皇清雍正七年置縣以裴家河為治現議建城
  直𨽻郴州
  郴州城漢太守楊璆築後周顯德三年増築子城宋淳熙已酉太守丁逢建城樓眀正徳七年千户胡勲増修嘉靖乙丑州守趙恂創築外城景泰間千户髙景春重修周三里五分髙二丈厚八尺門四東曰來鶴南曰迎薫西曰仙桂北曰瞻極濠濶八尺深五尺
  皇清因之
  永興縣城舊有土垣正德庚午苖㓂竊發守禦指揮周輔申詳修築知縣程仁周佩相繼成之
  皇清順治丙申知縣閆之麟以遭水圮重修康熙庚申知縣王典重修周二里四分後髙二丈二尺濶一丈前泊岸髙二丈六尺濶六尺門五東曰永安西曰永興上南曰便江下南曰太平北曰長慶
  宜章縣城宋淳熙間知縣吴鎰築土城眀成化八年知縣劉寧砌以磚周二里六分髙二丈五尺厚一丈濠濶八尺深四尺正德間知縣丘雲漢申詳砌石南北築月城又築三關於城外城有四門東曰麗春南曰迎薫西曰慶豐北曰拱辰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鹿廷瑛修
  興寧縣城舊屬土垣眀洪武戊申知縣杜堅始建磚城正德三年復加串樓八年知縣程瓊増築周一里三分髙二丈厚五尺門二南曰鎮南西曰迎恩
  皇清因之
  桂陽縣城縣舊無城宋時創築周一百六十歩僅容二署眀洪武初知縣李源浚濠成化元年展築土城周圍加廣八年廵撫吴琛易以石𢎞治八年南贑都御史金澤築今城周二里門三曰南薫曰北拱曰朝陽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盛民譽修
  桂東縣城縣舊無城明成化乙夘都御史英琛檄築土城正德癸酉南贛都御史王守仁易以石下浚大濠周一里三分門三東曰右文南曰阜財西曰靖武嘉靖乙已知縣陳席珍復築月城
  皇清因之
  直𨽻靖州
  靖州城舊城在渠江上流宋崇寧間遷於純福坡下即今州城眀洪武三年増築砌石覆瓦周九百四十二丈有竒髙一丈九尺厚一丈二尺門五嘉靖庚申知州吴松修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州常光裕増修
  㑹同縣城宋崇寧間築土城周三里眀天順間知縣張昌増修髙一丈八尺厚一丈一尺門三成化間知縣薛敬承砌以石
  皇清因之
  通道縣城眀洪武十四年建土城成化八年知縣周鑑砌以磚門三
  皇清康熙五年知縣杜毓秀修二十一年知縣殷道正重修
  綏寧縣城世傳諸葛武侯所築眀初拓之周二里三分成化間増修砌石髙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門三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公署
  長沙府
  湖南廵撫都察院在府城内西北舊駐節沅州兼轄偏橋衛為偏沅廵撫都察院後偏橋衛割𨽻貴州移駐長沙仍名偏沅廵撫雍正二年撫臣魏廷珍以官名與地不相符咨部改偏沅為湖南今為湖南廵撫都察院
  湖南觀風整俗使都察院在府城内西雍正八年建提督湖南學院在府城内南門舊府署
  湖南承宣布政使司在府城内東康熙三年建 理問㕔在夲司右 庫大使在夲司内
  湖南提刑按察使司在府城内西南康熙三年駐舊廵道署康熙七年建 照磨所在夲司側 司獄司在夲司側
  湖南驛𫝊糧儲鹽法道在按察司右 庫大使在夲道内
  知府署舊在城南門内右順治四年知府張宏猷重建後知府任紹爌蘓佳嗣相繼修葺康熙四十五年知府崔岱齊遷建於府城内東中舖新街
  同知署在舊府治左康熙十八年同知熊中鶴建後同知趙寧増修
  通判署在舊府治右康熙二十四年通判王駿修建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舊府治側
  司獄司在舊府治側
  醫學在舊府治側
  隂陽學在舊府治側
  錢局在小吴門内舊局基雍正七年
  府倉在府治東
  育嬰堂在城内燈籠巷雍正二年
  長沙縣
  知縣署在朝宗門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朱前詒建縣丞署在縣治側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上舖雍正九年典史胡歩青建橋頭驛在縣北六十里
  縣倉在府倉右
  社倉分貯各鄉
  善化縣
  知縣署在府城南門内康煕二十二年知縣滕天御建二十四年知縣孫謙重修
  縣丞署在縣治左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雍正九年
  縣倉在府倉右
  社倉分貯各鄉
  湘潭縣
  知縣署在城北順治初知縣閻安邦劉應泰相繼修建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姜修仁重建
  縣丞署雍正六年移駐朱亭市在朱亭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湘潭驛在縣治東
  黄茒舖司廵檢在縣城外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湘隂縣
  知縣署舊在赤竹城宋縣令李植徙古羅縣東遂因之
  國朝知縣冉應竒唐懋淳相繼増修
  縣丞署在縣治左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歸義驛在縣北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治西
  縣倉在縣成内
  社倉分貯各鄉
  湘鄉縣
  知縣署在舊太平街眀洪武初知縣吳顯建
  國朝知縣劉履泰汪觀王國棟相繼重修
  縣丞署在縣治右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武障市司廵檢在縣南五十里
  醫學在縣西
  隂陽學在縣東
  縣倉在縣南
  社倉分貯各鄉
  寧鄉縣
  知縣署在通安街北
  國朝知縣蔣應泰權持世相繼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醫學在縣城
  隂陽學在縣城
  縣倉在縣城
  社倉分貯各鄉
  益陽縣
  知縣署在城内正中舊在城西臨資水三國魯肅建即今儒學後唐移今治
  國朝知縣唐朝宣王福舜江闓江成相繼修建
  縣丞署在縣治西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
  醫學在縣治西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瀏陽縣
  知縣署在城南門内舊在十三都眀洪武二年知縣史希賢改遷今治
  國朝順治初知縣徐宣諭重建康熙十八年知縣曹鼎新増修
  縣丞署在縣治左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梅子園司廵檢在縣治南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北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安化縣
  知縣署在城南門内舊在北橋之伊溪東後遷清塘鄉北岸伊溪西眀洪武元年主簿羅謙亨始創
  國朝知縣汪濓吴兆慶相繼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典史丁應揚建
  醫學在縣東
  隂陽學在縣東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醴陵縣
  知縣署在渌江北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醫學在縣治右
  隂陽學在縣治右
  縣倉在縣西
  社倉分貯各鄉
  攸縣
  知縣署在城南門内
  國朝順治十二年知縣朱英幟修建康熙十八年知縣張潛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北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茶陵州
  知州署在聚星門内明洪武初知州成麟建
  州判署在州治側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側
  視渡司廵檢在州治南關
  醫學在州治南
  隂陽學在州治南
  州倉在州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衡州府
  分廵衡永郴道署舊在永州府今移駐夲府城内知府署在城東北隅眀洪武三年知府髙崇訓建
  國朝知府范眀宗李光座張竒勲相繼修建
  同知署在府治東
  通判署在府治東康熙二年通判吕之繹建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治東
  司獄司在府治東
  醫學在府治南
  隂陽學在府治南
  府倉在府治西北
  衡陽縣
  知縣署在府城西門内眀洪武初建
  國朝順治十五年知縣余天溥重建康熙十九年知縣孫都生重建
  縣丞署在縣治左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縣倉在縣北
  社倉分貯各鄉
  衡山縣
  知縣署在巾紫𡶶下明洪武六年知縣陸伯良建
  國朝康熙六年知縣王家賢改建十三年知縣孫維震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草市司廵檢在縣東南
  永夀司廵檢在南嶽廟前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耒陽縣
  知縣署在城北門内眀洪武二年知縣余煜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東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常寧縣
  知縣署在城西門内
  國朝知縣張芳張問眀相繼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北
  社倉分貯各鄉
  安仁縣
  知縣署宋初縣治在宜陽鄉咸平五年徙永安舖之香草坪今治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酃縣
  知縣署康熙元年知縣李朝事修建後知縣汪曽垣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醫學在城内北
  隂陽學在城内北
  縣倉在城内南
  社倉分貯各鄉
  桂陽州
  知州署在城内北順治十八年署州事王錕康熙八年知州吴宗祀相繼修建
  知同署在州治東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西
  醫學在州治左
  隂陽學在州治左
  州倉在州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臨武縣
  知縣署眀洪武三年知縣賈元凱建
  國朝康熙七年知縣侯七鼎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南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北
  社倉分貯各鄉
  藍山縣
  知縣署在城内南宋縣令趙汝澹始建
  國朝康熙八年知縣鄭夢坤剏新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治西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南
  社倉分貯各鄉
  嘉禾縣
  知縣署眀末初設縣本府同知張恂攝縣事創建縣治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永州府
  知府署在城中近北倚山明洪武十四年
  國朝因之
  同知署雍正八年改理猺同知移駐江華縣在縣城内新建
  通判署在府治右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治内
  司獄司在府治南
  醫學 隂陽學俱在府治東
  府倉在府治南
  零陵縣
  知縣署在府城南門内宋縣令吕行中建
  國朝康熙五年知縣李如淓重修建
  縣丞署在縣治左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縣倉在縣治北
  社倉分貯各鄉
  祁陽縣
  知縣署在長樂門内眀洪武七年主簿王孝亷建
  國朝康熙八年知縣王頥復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排山驛在縣東北一百里
  歸陽司廵檢在縣東一百里
  永隆司廵檢在縣北一百里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治南
  縣倉在城南
  社倉分貯各鄉
  東安縣
  知縣署在城内南洪武初知縣吉嶽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蘆洪司廵檢在縣西北一百里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左
  縣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道州
  知州署在城内西北隅
  州判署在州治左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右
  醫學在州治北
  隂陽學在州治東
  州倉在州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寧逺縣
  知縣署在南門内眀洪武二年知縣朱公慶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九疑魯觀司廵檢在二峝口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治西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永明縣
  知縣署在城内亭山前眀洪武二年縣丞彭德謙建
  國朝順治九年知縣尹足法重建康熙三年知縣譚惟一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白面司廵檢今移駐枇把所在縣東南三十里桃川司廵檢在縣西南四十里
  醫學在縣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江華縣
  知縣署在城内黄岡眀天順六年
  國朝康熙八年署縣事施埏寳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錦岡司廵檢在縣南六十里
  錦田司廵檢在縣東二百五十里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新田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北
  國朝順治十三年知縣沈維垣康熙六年知縣鍾運泰相繼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白面寨司廵檢在縣南三十里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南
  社倉分貯各鄉
  寳慶府
  知府署在城中正街宋理宗為防禦使舊基
  國朝順治初知府張惟養建康熙二十一年知府梁碧海重修
  同知署雍正九年改理猺同知移駐城歩縣在縣城内新建
  通判署在府治南
  經歴司在府治右
  司獄司在府治右
  醫學在府治前
  隂陽學在府治前
  府倉在糧捕㕔後
  邵陽縣
  知縣署在府城北正街
  國朝知縣楊演顔堯揆張起鵾劉允元相繼重修縣丞署在縣治左康熙二十一年縣丞趙勉周建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康熙二十一年典史張禹甸建隆囘司廵檢在縣北一百八十里
  縣倉在縣治側
  社倉分貯各鄉
  新化縣
  知縣署在城北南面大街北抵城垣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蘓溪司廵檢在縣北一百里
  醫學在城内
  隂陽學在城内
  縣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城歩縣
  知縣署在城内正中明知縣林宗建
  國朝知縣趙良橒重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城内
  隂陽學在縣城内
  縣倉在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武岡州
  知州署在州城内南舊在城中宋武岡軍治故址眀正統間改遷今治
  國朝知州吴從謙修建
  州同署在州治左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左
  紫陽司廵檢在州東北五十里
  蓼溪司廵檢在州西七十里
  硤口司廵檢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石門司廵檢在州南六十里
  醫學在州城内
  隂陽學在州城内
  州倉在州治宣風樓後
  社倉分貯各鄉
  新寧縣
  知縣署在城内南明知縣唐榮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儀門外
  社倉分貯各鄉
  岳州府
  知府署在城内西眀洪武二年知府易善新建
  國朝康熙五年知府王勤民修建
  同知署在府治左
  通判署在府治右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治内
  司獄司在府治内
  醫學在府治南
  隂陽學在府治南
  府倉在府治後
  巴陵縣
  知縣署在府城南門外眀洪武初知縣郎子文建
  國朝順治十年知縣王篤慶移府城内在府治東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青岡驛在縣南六十里
  鹿角司廵檢在縣南六十里
  縣倉在縣治南
  社倉分貯各鄉
  臨湘縣
  知縣署在城内北明洪武初知縣李汝霖建
  國朝康熙八年知縣潘大臺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雲溪驛在縣南四十里
  長安驛在縣東南五十里
  土門司廵檢在縣東南
  城陵司廵檢在縣南五十里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治西北
  社倉分貯各鄉
  平江縣
  知縣署在城西門内宋初由羅縣遷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蘭英澤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南
  大荆驛在縣西
  長夀司廵檢在縣東南
  醫學在縣治西
  隂陽學在縣治西
  縣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華容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隅宋縣令黄照遷建
  國朝順治八年知縣方躍龍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黄家穴司廵檢在黄家穴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治東南
  縣倉在縣治左
  社倉分貯各鄉
  常徳府
  知府署在城中朱履坊明洪武初署知府事馬汝舟建
  國朝順治四年知府髙明鼎康熈八年知府胡向華相繼修建
  同知署在府治東
  通判署在府治西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厯司在府治前
  司獄司在府治東南
  醫學 隂陽學俱在府治西
  府倉在府治西
  武陵縣
  知縣署在府城内西南眀洪武初知縣張子源建
  國朝康熙七年知縣黎上材創修
  縣丞署在縣治右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大龍驛在縣北六十里
  縣倉在縣治西
  社倉分貯各鄉
  桃源縣
  知縣署在城内正街眀洪武初署縣事曹簡建
  國朝康熙三年知縣陳洪範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鄭家驛在縣西南七十里
  新店驛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
  桃源驛在縣西南三里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鄉
  龍陽縣
  知縣署在城内南眀洪武初知縣叚旻建
  國朝康熙三年知縣張若椷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治側
  社倉分貯各鄉
  沅江縣
  知縣署在城内北眀洪武初知縣錢文英建
  國朝康熙三年知縣成眀瑞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在縣東
  隂陽學在縣東
  縣倉在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鄉
  辰州府
  分廵辰永靖道署舊稱辰沅靖道駐沅州今因新設永順府稱辰永靖道移駐鳯凰營五寨司
  知府署在城内西北眀洪武初知府馮惟德建
  國朝康熙二十四年知府劉應中修建
  同知署在府城四牌樓下
  乾州同知署在鎮溪所城内
  吉多營同知署在吉多坪
  通判署在府治右
  鳯凰營通判署在五寨司城内
  教授訓導署在學宫内
  經歴司在府治東
  吉多營經歴司在吉多坪
  乾州司廵檢在鎮溪所
  鳯凰營廵檢在五寨司
  五寨司廵檢在五寨司
  醫學在府治東
  隂陽學在府治西
  府倉在府城
  沅陵縣
  知縣署在府治西北元亷訪使張繼建
  國朝知縣張至善楊萬里相繼修建
  縣丞署在縣治東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國朝典史楊之昌建
  辰陽驛在縣江南岸
  界亭驛在縣東
  馬底驛在縣南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瀘溪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北眀永樂初建
  國朝康熙五年知縣邵時英修建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移攝乾州學事在乾州
  典史署在縣治西
  船溪驛在縣南三十里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東
  縣倉在縣治北
  社倉分貯各鄉
  辰溪縣
  知縣署在城内北眀景泰初知縣杭宗道建
  國朝康熙五年知縣朱兆梓重建雍正七年知縣陳承虞重修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山塘驛在縣西南三十里
  醫學在縣南
  隂陽學在縣南
  縣倉在縣治左
  社倉分貯各鄉
  溆浦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北眀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南
  龍潭司廵檢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醫學在縣治東
  隂陽學在縣治西
  縣倉在縣東
  社倉分貯各鄉
  沅州
  知州署在城内西北明洪武初知府馮泰建
  國朝康熙二十三年知州楊希震修建
  州同署在州治東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東
  晃州驛在州西南一百一十里
  便水驛在州西南五十里
  懐化驛在州東北一百二十里
  羅舊驛在州東北四十里
  醫學在州南
  隂陽學在州南
  州倉在州西南
  社倉分貯各鄉
  黔陽縣
  知縣署在城内南眀洪武初知縣郭原建
  國朝康熙元年知縣張扶翼康熙四十三年知縣周溥雍七年知縣王光電先後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
  安江司廵檢在縣東九十里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西南
  縣倉在縣北
  社倉分貯各鄉
  麻陽縣
  知縣署在南門内北隅宋熙寧中始基眀洪武初知縣王儼建萬厯間知縣蔡心一重修
  國朝康熙五十六年知縣陳輝璧重修
  教諭署在學宫内
  訓導移攝五寨司學事在五寨司
  典史署在縣治右
  巖門司廵檢在縣東北五十里康熙元年廵檢郭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前
  社倉分貯各鄉
  永順府
  知府署在新城舊岢塲
  同知署在府治左
  通判署在府治右
  經厯司在府治前
  永順縣
  知縣署在府治西
  典史署在縣治右
  施溶司廵檢在王村
  田家岡司廵檢在舊永順司
  縣倉在縣城
  龍山縣
  知縣署在新城舊麂皮壩
  典史署在縣治右
  龍頭司廵檢在龍頭鎮
  縣倉在城内
  保靖縣
  知縣署在新城舊茒坪
  典史署在縣治右
  張家壩司廵檢在張家壩
  縣倉在縣城
  桑植縣
  知縣署在新城舊安福所
  典史署在縣治右
  縣倉在縣城
  直𨽻澧州
  分守岳常澧道署在州城内
  知州署在城西門内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州判署在州治東南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西北
  清化驛在州東南
  順林驛在州東南
  嘉山鎮司廵檢在州南
  醫學在州南
  隂陽學在州南
  州倉在州城
  社倉分貯各鄉
  安鄉縣
  知縣署宋始建
  國朝順治六年知縣吴治滙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醫學在縣治南
  隂陽學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城
  社倉分貯各鄉
  石門縣
  知縣署明洪武元年知縣王欽始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醫學在縣西
  隂陽學在縣西
  縣倉在縣城
  社倉分貯各鄉
  慈利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北眀洪武元年知縣吴伯達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右
  醫學在縣西
  隂陽學在縣北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安福縣
  知縣署在澧南裴家河雍正七年改九谿永定二衛新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側
  九谿司廵檢在舊九谿衛
  醫學在縣城
  隂陽學在縣城
  縣倉在縣城内
  社倉分貯各鄉
  直𨽻郴州
  知州署在城内東北明洪武初州判焦潤建
  國朝康熙七年知州葉臣遇康熙二十四年知州陳邦噐相繼修建
  州判署在州治西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東
  石陂司廵檢在州東
  醫學在州治西
  隂陽學在西塔側
  州倉在州治東
  社倉分貯各鄉
  永興縣
  知縣署在城内東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髙亭司廵檢在縣西南
  醫學在縣西
  縣倉在縣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鄉
  宜章縣
  知縣署在城内北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赤石司廵檢在縣東
  白沙司廵檢在縣南
  醫學在縣前
  隂陽學在縣前
  縣倉在縣治側
  社倉分貯各鄉
  興寧縣
  知縣署在城内北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
  滁口司廵檢在縣南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南門外
  縣倉在縣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鄉
  桂陽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北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東
  益將司廵檢在縣東北
  鎮安司廵檢在縣西
  醫學在縣城
  隂陽學在縣城
  縣倉在縣儀門内
  社倉分貯各鄉
  桂東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明洪武初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城
  縣倉在縣西
  社倉分貯各鄉
  直𨽻靖州
  知州署在城内西眀洪武九年州判孫復禮建
  國朝康熙二十一年知州常光裕重建
  州判署在州治西
  學正訓導署在學宫内
  吏目署在州治東
  零溪司廵檢在州南六十里
  鎮逺司廵檢在州城外
  醫學在州治左
  隂陽學在州治左
  州倉在州治北
  社倉分貯各鄉
  會同縣
  知縣署在城南門内眀景泰五年署縣事羅永徳建
  國朝因之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若水司廵檢在縣南一百里
  醫學 隂陽學俱在縣治南
  縣倉在縣儀門外
  社倉分貯各鄉
  通道縣
  知縣署在城南門内眀成化八年知縣周鑑建
  國朝康熙四年知縣杜毓秀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左
  播陽司廵檢在縣南四十里
  醫學在縣治前
  隂陽學在縣治前
  縣倉在縣治後
  社倉分貯各鄉
  綏寧縣
  知縣署在城内西隅明景泰五年知縣羅永德建
  國朝康熙六年知縣楊九鼎修建
  教諭訓導署在學宫内
  典史署在縣治西
  臨口司廵檢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
  青坡司廵檢在縣東北一百里
  醫學在縣治西
  隂陽學在縣治西
  縣倉在縣東
  社倉分貯各鄉

  湖廣通志巻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七
  户口志
  國家積徳累仁休養生息户口之繁庶葢不待太人之占而慶室家之溱溱矣
  萬年之景祚三萬里之版籍生齒日増賦額仍舊皇恩浩蕩又亘古所未有焉至於户口之數湖北較贏湖南較絀葢曩者雲霓望殷而來蘇處後
  干羽化格而繹騷在前從此沐浴於深仁厚澤之中林林總總其可量乎
  歴代户口
  秦以前無考
  
  前漢書地理志元始二年南陽郡户三十五萬九千一百一十六口一百九十四萬二千五十一 南郡户十二萬五千五百七十九口七十一萬八千五百四十 江夏郡户五萬六千八百四十四口二十一萬九千二百一十八 桂陽郡户二萬八千一百一十九口十五萬六千四百八十八 武陵郡户三萬四千一百七十七口十八萬五千七百五十八 零陵郡户二萬一千九十二口十三萬九千三百七十八後漢書郡國志南陽郡三十七城永和五年户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 南郡十七城户十六萬二千五百七十口七十四萬七千六百四 江夏郡十四城户五萬八千四百三十四口二十六萬五千四百六十四 零陵郡十三城户二十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四口一百萬一千五百七十八 桂陽郡十一城户十三萬五千二十九口五十萬一千四百三 武陵郡十二城户四萬六千六百七十二口二十五萬九百一十三 長沙郡十三城户二十五萬五千八百五十四口百五萬九千三百七十二
  
  晉書地理志江夏郡統縣七户二萬四千 南郡統縣十二戸五萬五千 襄陽郡統縣八户二萬二千七百 宜都郡統縣三户八千七百 南平郡統縣四户七千 武陵郡統縣十户二萬四千 天門郡統縣五户三千一百 長沙郡統縣十户三萬三千衡陽郡統縣九户二萬一千 湘東郡統縣七戸
  一萬九千五百 零陵郡統縣十一户二萬五千一百 邵陵郡統縣六戸一萬二千 桂陽郡統縣六户一萬一千三百 武昌郡統縣七户一萬四千八百
  
  隋書地理志南郡統縣十户五萬八千八百三十六夷陵郡統縣三户五千一百七十九 巴東郡統
  縣十四户 萬一千三百七十 竟陵郡統縣八户五萬三千三百八十五 沔陽郡統縣五户四萬一千七百一十四 沅陵郡統縣五户四千一百四十武陵郡統縣二户三千四百一十六 襄陽郡統縣
  十一户九萬九千五百七十七 房陵郡統縣四户七千一百六 安陸郡統縣八户六萬八千四十二永安郡統縣四户二萬八千三百九十八 蘄春郡統縣五戸三萬四千六百九十 江夏郡統縣四户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一 澧陽郡統縣六户八千九百六巴陵郡統縣五户六千九百三十四 長沙郡統
  縣四户一萬四千二百七十五 衡山郡統縣四户五千六十八 桂陽郡統縣三戸四千三百六十六零陵郡統縣五户六千八百四十五
  
  唐書地理志天寳元年江陵府江陵郡户三萬三百九十二口十四萬八千一百四十九 峽州夷陵郡户八千九十八口四萬五千六百六 歸州巴東郡户四千六百四十五口二萬三千四百一十七 澧州澧陽郡户萬九千六百二十口九萬三千三百四十九朗州武陵郡户九千三百六口四萬三千七百六十襄州襄陽郡户四萬七千七百八十口二十五萬二
  千一 均州武當郡户九千六百九十八口五萬八百九 房州房陵郡户萬四千四百二十二口七萬一千七百八 復州竟陵郡户八千二百一十口四萬四千八百八十五 郢州富水郡户萬二千四十六口五萬七千三百七十五 蘄州蘄春郡户二萬六千八百九口十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九 安州安陸郡户二萬二千二百二十一口十七萬一千二百二 黄州齊安郡户萬五千五百一十二口九萬六千三百六十八 鄂州江夏郡户萬九千一百九十口八萬四千五百六十三 岳州巴陵郡户萬一千七百四十口五萬二百九十八 潭州長沙郡户三萬二千二百七十二口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七 衡州衡陽郡户三萬三千六百八十八口一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八 永州零陵郡户二萬七千四百九十四口十七萬六千一百六十八 道州江華郡户二萬二千五百五十一口十三萬九千六十三 郴州桂陽郡户三萬三千一百七十五口闕 邵州邵陽郡户萬七千七十三口七萬一千六百四十四 辰州瀘溪郡户四千二百四十一口二萬八千五百五十四
  
  宋史地理志太祖建隆四年取荆南得州府三縣一十七户一十四萬二千三百平湖南得州一十五監一縣六十六户九萬七千三百八十八 崇寧中北路江陵府江陵郡户八萬五千八百一口二十二萬三千二百八十四 鄂州江夏郡户九萬六千七百六十九口一十四萬七百六十七 徳安府安陸郡户五萬九千一百八十六口一十四萬三千八百九十二 常徳府武陵郡户五萬八千二百九十七口一十三萬八百六十五 澧州澧陽郡户八萬一千六百七十三口二十三萬六千九百二十一 峽州夷陵郡户四萬九百八十口一十一萬六千四百岳州巴陵郡户九萬七千七百九十一口一十二萬八千四百五十 歸州巴東郡户二萬一千五十八口五萬二千一百四十七 辰州瀘溪郡户一萬七百三十口二萬三千三百五十 沅州潭陽郡户九千六百五十九口一萬九千一百五十七 靖州户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二口闕 南路潭州長沙郡户四十三萬九千九百八十八口九十六萬二千八百五十三 衡州衡陽郡户一十六萬八千九十五口二十萬八千二百五十三 道州江華郡户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五口八萬六千五百六十三 永州零陵郡户八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口二十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二 郴州桂陽郡户三萬九千三百九十二口一十三萬八千五百九十九 寳慶府邵陽郡户九萬八千八百六十一口二十一萬八千一百六十全州户三萬四千六百六十三口一十萬六千四
  百三十二 桂陽軍户四萬四百七十六口一十一萬五千九百 京西南路襄陽府襄陽郡户八萬七千三百七口一十九萬二千六百五 隨州漢東郡户三萬八百四口六萬七千二十一 房州房陵郡户三萬三千一百五十一口四萬七千九百四十一均州武當郡户四萬七千二百八十一口七萬八
  千七百二十七 淮南西路蘄州蘄春郡户一十一萬四千九十七口一十九萬三千一百一十六 黄州齊安郡户八萬六千九百五十三口一十三萬五千九百一十六 江南西路興國軍户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二口一十萬五千三百五十六
  
  元史地理志湖廣等處行中書省轄武昌路户一十一萬四千六百三十二口六十一萬七千一百一十八 岳州路户一十三萬七千五百八口七十八萬七千七百四十三 常徳路户二十萬六千四百二十五口一百二萬六千四十二 澧州路戸一十萬九千九百八十九口一百一十一萬一千五百四十三 辰州路戸八萬三千二百二十三口一十一萬五千九百四十五 沅州路戸四萬八千六百三十二口七萬九千五百四十五興國路戸五萬九百五十二口四十萬七千六
  百一十六 漢陽府戸一萬四千四百八十六口四萬八百六十六 歸州戸七千四百九十二口一萬九百六十四 靖州路戸二萬六千五百九十四口六萬五千九百五十五 天臨路戸六十萬三千五百一口一百八萬一千一十 衡州路戸一十一萬三千三百七十三口二十萬七千五百二十三 永州路戸五萬五千六百六十六口一十萬五千八百六十四 道州路戸七萬八千一十八口一十萬九百八十九 郴州路戸六萬一千二百五十九口九萬五千一百一十九 全州路戸四萬一千六百四十五口二十四萬五百一十九 寳慶路戸七萬二千三百九口一十二萬六千一百 武岡路戸七萬七千二百七口三十五萬六千八百六十三 桂陽路户六萬五千五十七口一十萬二千二百四 茶陵州戸三萬六千六百四十二口一十七萬七千二百二 耒陽州戸二萬五千三百一十一口一十一萬一十常寧州戸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一口六萬九千
  四百二 又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轄襄陽路戸口闕 蘄州路三萬九千一百九十口二十四萬九千三百二十一 黄州路戸一萬四千八百七十八口三萬六千八百七十九 中興路户一十七萬六百八十二口五十九萬九千一百二十四 峽州路戸三萬七千二百九十一口九萬三千九百四十七 安陸府户一萬四千六百六十五口三萬三千五百五十四 沔陽府戸一萬七千七百六十六口三萬九百五十五 荆門州戸二萬九千四百七十一口一十六萬五千四百三十五 徳安府戸一萬九百二十三口三萬六千二百一十八
  
  續文獻通考洪武初湖廣戸七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萬二千六百六十丁一百四十三萬九千九百六十一 成化八年戸五十一萬七千一十三口四百一十七萬三千三百八十五 𢎞治十五年戸五十萬四千八百七十口三百七十八萬一千七百一十四 正徳七年戸七十七萬五千八百五十一口四百七十萬二千六百六十 嘉靖四十一年戸五十三萬八千七百三十九口四百四十六萬四千八百五十一 萬厯六年戸五十四萬一千三百一十口四百三十九萬八千七百八十五丁一百三萬三千五百六十一 武昌府戸四萬二千八百六口五十萬八千六百五十七丁一十二萬九千七百三十 漢陽府戸六千一百六十四口三萬二千九百一十七丁六千八百八十八 黃州府戸七萬六千五十九口八十七萬一千二百七十五丁九萬六千一十 安陸府戸三萬七千九百一十七口二十五萬八千一百六十七丁六萬三千九百六十一徳安府戸一萬二千七百三十五口二十萬一
  千九百八十七丁五萬三千六百七十四 荆州府戸五萬五千一十四口三十萬七千二百四十四丁六萬三千四百七十六 襄陽府戸二萬三千四百五十一口一十九萬四千一十四丁五萬三千一百七十五 鄖陽府戸一萬一千六十三口一十萬七千四百六十九丁一萬九千一百六十五 長沙府户六萬六千六十五口四十二萬七千一百六十四丁一十四萬八千二十二 衡州府戸五萬一千九百六十一口三十五萬八千九百一十六丁八萬六千八百六十六 永州府戸二萬三千八百八十一口一十四萬一千六百三十二丁五萬四千九百九十 寳慶府戸二萬六百三十八口二十二萬一千二百七丁五萬三三八百八十三 岳州府戸四萬六千二百一十七口二十八萬三千七百八十八丁六萬五千九百一十三 常徳府戸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五口一十四萬四千五百四十丁三萬八千三百九十三 辰州府户二萬三百三十二口一十五萬六千七百二十四丁三萬五千七百七十六 郴州戸一萬五千八百六十六口九萬四千三百九十丁四萬三千三百六十 靖州戸九千九百七十六口八萬八千六百九十丁一萬九千七百一十九
  皇清
  湖北戸口
  原額民賦更名戸口竝節屆審編額外新増及恩施縣原報屯丁三十二名共人丁五十五萬三千二百九十六丁六分八釐九毫二絲六忽額徴丁銀一十五萬六千四百一十七兩四錢八分一釐九毫一絲四忽六微三塵三纎四𣺌三漠六茫四沙二灰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竝無徴人丁一十萬二百五十三丁一分九釐六毫三絲八忽九微豁除丁銀三萬五千三百四十七兩四錢八分五釐六毫八絲七忽八微二塵三纎三𣺌六漠一茫四灰八漂
  實在人丁四十五萬三千四十三丁二分九釐二毫八絲七忽一微實徴丁銀一十二萬一千六十九兩九錢九分六釐二毫二絲六忽八微一塵七漠五茫三沙七灰二漂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
  三次編審
  盛世滋生増益人丁二萬一千六百五十丁欽奉恩詔永不加賦
  武昌府
  原額戸口竝節屆審編額外新増人丁一十四萬四千一百九丁九分四釐四毫二絲額徴丁銀二萬八千六百四十一兩四錢八分三釐七毫六絲九忽五微四塵八纎九漠三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人丁一千二百五十二丁豁除丁銀二百四十七兩二錢九分五釐六毫六絲七忽三微九塵一纎一𣺌八漠
  實在人丁一十四萬二千八百五十七丁九分四釐四毫二絲實徴丁銀二萬八千二百九十四兩一錢八分八釐一毫二忽一微五塵六纎九𣺌一漠三茫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五千九十六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漢陽府
  原額除撥歸漁田隨丁外民賦更名戸口竝節屆審編額外新増及黄陂孝感二縣歸併共人丁三萬九千九丁額徴竝新加共銀八千六百一十七兩三錢七分一釐三毫四絲四忽七微四塵六纎五𣺌五漠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人丁八百八十五丁豁除丁銀二百一十九兩九錢八分七釐八毫六塵八纎一𣺌
  實在人丁三萬八千一百二十四丁實徴丁銀八千三百九十七兩三錢八分三釐五毫四絲四忽六微七塵八纎四𣺌五漠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百七十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黄州府
  原額戸口竝節屆審編額外新増除黄陂撥歸漢陽管轄外共人丁八萬三千一百二十五丁額徴竝新加共銀二萬六千二百九十四兩四錢六分二釐一毫五絲一忽九微六塵七纎四𣺌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人丁一千五百六十五丁豁除丁銀四百九十九兩九錢六分一釐一毫一絲六微三塵一纎
  實在人丁八萬一千五百六十丁實徴丁銀二萬五千七百九十四兩五錢一釐四絲一忽三微三塵六纎四渺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五千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安陸府
  原額戸口竝節屆審編外新増共人丁七萬二千二百九十二丁額徴丁銀二萬三千二百五十五兩六錢七分三毫四絲五忽五微四塵三纎九𣺌五漠三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竝無徴人丁二千九百三十九丁二分三釐七毫四絲豁除丁銀一千六百六兩六錢二分六釐七絲四忽二塵九纎一𣺌三漠三茫八沙二灰八漂
  實在人丁六萬九千三百五十二丁七分六釐二毫六絲實徴丁銀二萬一千六百四十九兩四分四釐二毫七絲一忽五微一塵四纎八𣺌二漠一沙七灰二漂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十七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徳安府
  原額戸口竝節屆編審額外新増除孝感縣撥歸漢陽府管轄外共人丁五萬三千五百一十五丁額徴竝新加共銀一萬二千九百八十五兩九錢七分七釐六毫七絲八忽三塵四纎七𣺌一漠九茫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人丁一百二十四丁豁除丁銀五十三兩八錢一分五毫三忽七微七塵一纎九𣺌九茫
  實在人丁五萬二千九百九十一丁實徴銀一萬二千九百三十二兩一錢六分七釐一毫七絲四忽二微六塵二纎八𣺌一漠三茫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三百七十四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荆州府
  原額戸口竝節屆審編額外新増除歸州新改直𨽻轄長興巴恩四縣外共人丁五萬五千七百八十七丁一分三釐額徴竝新加共丁銀二萬一千八兩五錢七分八釐八毫四絲四忽六塵一纎三𣺌一茫四沙二灰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竝無徴人丁二萬七十二丁四分二釐四毫二忽四絲六微豁除丁銀八千八十五兩四分二釐二毫六絲三忽二微三塵四纎五𣺌五漠七茫五沙二灰
  實在人丁三萬五千七百一十四丁七分五毫七絲五忽四微實徴丁銀一萬二千九百二十三兩五錢三分六釐五毫八絲八微二塵六纎七𣺌四漠三茫九沙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一百七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襄陽府
  原額民賦更名戸口竝節屆審編新増共人丁六萬一千九丁二分二毫額徴竝新加共丁銀二萬一千一百四十三兩三錢八分八釐一毫三絲三忽三微三塵六纎二漠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竝無徴人丁三萬四千八百七十二丁五分四釐五毫五絲豁除丁銀一萬二千三百九兩八錢五分五釐三毫九絲六忽四微五塵八纎一漠九茫七沙
  實在人丁二萬六千一百三十六丁六分五釐六毫五絲實徴丁銀八千八百三十三兩五錢三分二釐七毫三絲六忽八微七塵八纎三沙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千二百四十三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鄖陽府
  原額民賦更名戸口共二萬九千二百七十四丁六分一釐八毫四絲三忽額徵丁銀九千六百二十七兩三分八釐四毫八絲五忽内除康熙四年豁免運夫竝無徴人丁二萬三千八百九十丁七分六釐三毫豁除丁銀七千八百一十一兩三錢五分二毫七絲二忽九微一塵六纎三𣺌三漠五茫
  實在人丁五千四百三丁八分五釐五毫四絲三忽實徴丁銀一千八百一十五兩六錢八分八釐二毫一絲二忽八塵三纎七𣺌六漠五茫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二百七十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直𨽻歸州
  原額戸口竝恩施縣原報屯丁一萬五千五百五十四丁五分額徴丁銀四千八百四十三兩五錢一分一釐一毫六絲二忽三微九塵五纎四𣺌内除豁免無徴人丁一萬四千六百五十二丁二分六釐六毫二絲四忽三微豁除丁銀四千五百一十三兩五錢五分六釐五毫九絲九忽三微二塵三纎一𣺌三漠
  實在人丁九百二丁二分七釐三毫七絲五忽七微實徴丁銀三百一十九兩九錢五分四釐五毫六絲三忽七塵二纎二𣺌七漠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又於雍正七年
  題請隨糧帶派其自康熙五十五年起至雍正四年三次編審滋生増益人丁一百七十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湖南戸口
  原額除靖屬天柱縣歸併黔省管轄外共民屯更名户口竝節屆審編及新增隨畆丈出以及黔省歸併共人丁五十一萬九千七百六十六丁四分五毫一忽二微七纎八渺一漠六茫内除沅州開發黔省玉屛縣管轄人丁三十二丁四分九釐七毫三絲五忽又除通道縣老㓜不成丁八百四十五丁又除苖丁竝開除丁三千七百九十丁又除清審豁免西山故夫隨畆失額竝冲潰新舊迯亡以及隨畆減則共人丁一十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五丁一分九釐八毫一絲一忽五微四纎六𣺌一漠八茫二沙
  實在人丁三十六萬八千一百七十三丁七分九毫五絲四忽七微三纎一𣺌九漠七茫八沙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更名滋生共人丁七千三百五十五丁内除沅州開撥玉屛縣管轄人丁五分三釐五毫四絲六忽
  實在滋生人丁七千三百五十四丁四分六釐四毫五絲四忽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長沙府
  原額民屯更名户口竝前屆審増寧鄉縣隨畝丈出共人丁一十一萬七千一百九丁二分二釐一毫七忽二塵九纎五𣺌一漠六茫内除西山故夫竝隨畝失額新舊迯亡以及隨畝減則共人丁四萬一千九百三十丁一分七釐八毫四絲九忽三微三塵九纎六𣺌一漠八茫二沙
  實在人丁七萬五千一百七十九丁四釐二毫五絲七忽六微八塵九纎八𣺌九漠七茫八沙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滋生共人丁一千七百一十一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衡州府
  原額民屯戸口竝前屆審増共人丁六萬一千六百八丁二分七毫四絲四忽一微七塵八纎三𣺌内除西山故夫竝新舊迯亡人丁二萬二千九百五十二丁
  實在人丁三萬八千六百五十六丁二分七毫四絲四忽一微七塵八纎三𣺌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二千一十八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永州府
  原額民屯戸口竝前屆審増共人丁五萬九千六百六十八丁内除清審豁免竝西山故夫迯亡人丁七千一百四十四丁
  實在人丁五萬二千五百二十四丁丁銀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五百三十四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寳慶府
  原額民屯戸口竝前屆審増及黔省歸倂共人丁五萬四千一百三十二丁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滋生人丁二百五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岳州府
  原額民賦更名共人丁二萬六千六百三十一丁内除新舊迯亡人丁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九丁四分二釐四毫
  實在人丁九千六百九十一丁五分七釐六毫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賦滋生人丁八百六十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常德府
  原額民屯更名戸口竝前屆審増共人丁四萬九千九百二十六丁内除西山故夫竝冲潰新舊迯亡人丁一萬四千一百七十二丁
  實在人丁三萬五千七百五十四丁丁銀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賦滋生人丁三百四十五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辰州府
  原額民屯戸口竝前屆審増及黔省歸併共人丁三萬九千四百三十六丁四分七釐六毫五絲内除沅州開撥黔省玉屛縣管轄人丁三十二丁四分九釐七毫三絲五忽又除西山故夫竝新舊迯亡人丁二萬五千七百二十八丁五分九釐五毫六絲二忽一微六塵五纎
  實在人丁一萬三千六百七十五丁三分八釐三毫五絲二忽八微三塵五纎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屯滋生人丁四百二十九丁内除沅州開撥玉屏縣管轄人丁五分三釐五毫四絲六忽
  實在滋生人丁四百二十八丁四分六釐四毫五絲四忽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新設永綏協户口
  五里新舊三十一寨五百七十户男婦二千六百六十五名口
  上六里新舊二十一寨五百九十五户男婦二千六百四十九名口
  下六里新舊二十七寨六百二十三户男婦二千六百五十六名口
  上七里新舊一十七寨三百二十四户男婦一千三百五十三名口
  下七里新舊二十五寨四百八十三户男婦一千三百七十九名口
  八里新舊一十二寨三百六十三户男婦一千九百七十三名口
  九里新舊五十八寨九百四十一户男婦五千七百一十九名口
  十里新舊三十七寨八百七十户男婦三千九百三十二名口
  以上各里共四千七百六十九户男婦共二萬二千三百二十六名口
  永順府
  闔府共滋生人丁三萬一百八十八丁
  新併安福所屯丁二百八十一丁
  二共人丁三萬一千四百六十九丁
  直𨽻澧州
  原額民賦户口共人丁二萬六千七百九十七丁内除新舊逃亡人丁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九丁
  實在人丁一萬二千九百二十八丁丁銀遵奉
  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賦滋生人丁六百八十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直𨽻郴州
  原額民賦戸口竝前屆審増共人丁三萬四千四百六十二丁五分内除原迯亡人丁四千一百七丁
  實在人丁三萬三百五十五丁五分丁銀遵奉部文以康熙五十年定為常額業經
  題請隨糧帶派
  又康熙五十五年六十年雍正四年編審増益民賦滋生人丁五百一十九丁欽奉
  恩詔永不加賦
  直𨽻靖州
  原額民屯戸口竝前屆審增除天柱縣歸併黔省外共人丁一萬八千五百二十一丁内除通道縣老㓜不成丁八百四十五丁又除苖丁竝開除人丁三千七百九十丁又除豁免西山故夫人丁八十三丁
  實在漢丁一萬三千八百三丁州縣丁銀原係隨糧帶派








  湖廣通志巻十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八
  田賦志屯田物産附
  按禹貢以稽田賦古今不同葢人力有殊焉史稱荆漢廣沃火耕水耨又有啙窳偷生之患然年榖順成利頼者衆居江浙之上㳺為財賦重地宜矣
  國家子𠅤元元革無藝之徴除積荒之額其為惟正之供復奉
  聖恩屢蠲屢減政至平徳至渥也屯田亦有賦其差役彷彿宋之廂軍惟勾稽出納各舉其職始不至有遼濶往來之擾矣若夫物産之書
  本朝有定賦無貢獻不寳逺物不貴異物亦録其土之
  所常有者而巳
  厯代賦税
  
  夏書荆州厥土惟塗泥厥田惟下中厥賦上下
  
  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乃辨九州之國使同貫利正南曰荆州
  大司徒頒職事於邦國都鄙使以登萬民一曰稼穡二曰樹藝
  小司徒之職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地夫一㕓田百畮萊五十畮餘夫亦如之中地夫一㕓田百畮萊百畮餘夫亦如之下地夫一㕓田百畮萊二百畮餘夫亦如之
  太宰以九賦歛財賄一曰邦中之賦二曰四郊之賦三曰邦甸之賦四曰家削之賦五曰邦縣之賦六曰邦都之賦七曰關市之賦八曰山澤之賦九曰幣餘之賦
  
  前漢書食貨志漢興天下既定民無葢藏於是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税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
  文帝十二年詔賜民租税之半明年除民田租武帝時詔以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畮三甽歲代處故曰代田古法也
  後漢書光武帝紀建武六年詔郡國收見田租三十而税一如舊制十五年詔州郡檢覆墾田頃畝及戸口年紀
  
  晉書食貨志武帝平呉之後置戸調之式丁男之戸歲輸絹三匹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為戸者半輸男子一人占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其外丁男課田五十畝丁女二十畝次丁男半之女則不課成帝咸和五年始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畝税米三升
  哀帝即位乃於田租畝收二升
  孝武帝太元二年除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三斛唯蠲在身之役
  
  唐書食貨志唐制度田以步二百四十步為畝百畝為頃成丁者人一頃其八十畝為口分二十畝為世業凢授田者丁歲輸粟二斛稻三斛謂之租丁隨鄉所出歲輸絹二匹綾絁二丈布加五之一綿三兩麻三斤非蠶鄉則輸銀十四兩謂之調用人之力歲二十日閏加二日不役則日為絹三尺謂之庸
  代宗時始以畝定税而歛以夏秋永泰二年分天下財賦置二使湖南荆南道以轉運使劉晏領之徳宗時楊炎為相遂作兩税法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以大厯十四年墾田之數為定憲宗元和中供歲賦者八道六曰鄂岳八曰湖南
  
  宋史食貨志太祖建隆初命官分詣諸道均田制歲賦其𩔖有五曰公田之賦曰民田之賦曰城郭之賦曰丁口之賦曰雜變之賦遣使監輸民程荆湖夏税以五月一日起納七月十五日畢秋税以九月一日起納十二月十五日畢後以荆湖土多秔稻須霜降成實自十月一日始收租
  淳化元年詔諸州籍頃畝之數均其賦減十分之三以為定制 四年詔荆湖諸路長吏勸民益種諸穀
  仁宗嘉祐四年裁定郴永桂陽衡道州所輸定米及錢絹雜物無業者弛之有業者減半
  神宗熙寧五年重修定方田法詔司農以均税條約幷式頒之天下 十年荆湖北路田二十五萬八千九百八十一頃二十九畝官田九百三頃七十八畝見催額税錢一百七十五萬六千七十八貫南路田三十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七頃九十六畝官田七千七百七十二頃五十九畝見催額税錢一百八十一萬六千六百一十二貫
  紹興二年都督行府言潭鼎岳澧荆南歸業之民以附近閒田予之免三年租税
  孝宗淳熙三年劉邦翰林樞奏湖北州縣請佃官田幷歸業人戸見耕田期以一季自陳分三限起税 五年詔湖北佃戸開墾荒田止輸舊税
  
  元史食貨志元之取民大率以唐為法其取於内郡者曰丁税曰地税此倣唐之租庸調也太宗乃定科徴之法令諸路驗民戸成丁之數每丁歲科粟一石驅丁五升新戸丁驅各半之老㓜不與其間有耕種者或驗其牛具之數或驗其土地之等徴焉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納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納丁税
  世祖申明舊制於是輸納之期收受之式關防之禁會計之法莫不備焉至元十七年命戸部大定諸例全科戸丁稅
  初阿爾哈雅克湖廣時罷宋夏稅依中原例改科門攤每戸一貫二錢葢視夏稅増鈔五萬餘錠矣大徳二年宣慰張國紀請科夏稅於是湖湘重困俄詔罷之三年又改門攤為夏稅而倂徴之每石計三貫四錢之上視江浙江西為差重云
  
  續文獻通考太祖既定天下遂覈實天下土田造成册籍既而以天下墾田不實乃遣國子生武淳等分徃各省隨其稅糧多寡分為區區立糧長四人暨耆民沿丘履畝丈量圖其田形之方圓大小書其主之姓名及田之四至彚編為册曰魚鱗册分官田民田重租田輕重起科有差是時湖廣官民田土二百二十萬二千一百七十五頃七十五畝 夏稅米麥一十三萬八千七百六十六石絹二萬六千四百七十八匹 秋糧米二百三十二萬三千六百七十石
  孝宗𢎞治十五年官田一十八萬五千八百九十六頃二十三畝六分 民田二百五萬三十二頃二十三畝四分 夏稅米麥一十三萬一千四百石四斗七合二勺六抄九撮三圭八粒九粟 絹二萬二千九百八十九匹七尺七寸 農桑絲折絹四千九百九十二匹一丈九尺九寸 綿花折布一十二匹二丈二尺 秋糧米豆芝麻二百三萬六千一百二石一斗六升四合九勺八抄八撮一圭一粒 賃鈔一百七十五貫八百七十一文課程苧麻折米五十七石一升五合 課程綿
  布七百三十八匹八尺八寸
  景泰三年革湖廣所屬各州縣正副糧長令里甲催徴
  世宗嘉靖元年令安陸州幷荆山縣民田秋糧自本年為始停免起運兌軍花絨祿米俱作存留支用
  萬厯六年田土二百二十一萬六千一百九十九頃四十畝一分
  皇清田賦
  湖北總省
  原額田地山塘堰共五十三萬六千二百七頃八畝四分九釐一毫七忽八微額編米麥八十二萬七千七百七石一升三合九抄六撮九圭一粒七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九十二萬一千三百四十八兩八錢七分五釐一毫八絲二忽三微二塵二纎三𣺌九漠二茫内除撥歸更名竝荒蕪無徴銀一十四萬一千一百二十二兩四錢八分六釐五毫五絲八忽九纎七𣺌實徴銀七十八萬二百二十六兩三錢八分八釐六毫二絲四忽三微一塵二纎五𣺌九漠二茫又麂皮京摃銀二十六兩二分九毫三絲九忽五微八塵二纎二𣺌二漠一茫又荆州府屬宜都縣桑絲額徴銀二錢一分四釐二毫黄州府屬蘄水縣原載英山縣民置買過田地米折銀一百一十兩一錢七分一釐四毫安陸府屬民糧帶派福租除荒實徴銀一百一十七兩八錢四分八釐八毫九絲二忽五微七塵九纎四𣺌五漠七茫徳安府屬溢額銀一百七十一兩六錢四分一釐七毫二絲二忽四微四纎一𣺌二漠四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五百九十四頃八十二畝八分四釐九毫二絲七忽四微五塵一纎二𣺌三漠四茫七沙應編米麥五百八十九石九合三勺三抄六撮七圭九粒應折徴銀六百五兩二錢二分七釐六毫九絲九忽一微七纎三𣺌六漠二茫又麂皮京摃銀一分三釐九毫九絲七忽五微六塵九纎五漠六茫
  原額徴驢脚米折銀一萬九千九百五兩八錢七分三釐五毫七絲内除荒銀一千四百四十兩七錢三分八釐七絲九忽六微六塵九纖二渺七漠實徴銀一萬八千四百六十五兩一錢三分五釐四毫九絲三微三塵七𣺌三漠
  節年額外清出開墾驢脚米折銀二十八兩四錢五分二釐六毫九忽六微六塵二纎七𣺌
  安徳二府原額歸倂屯田九百九十三頃三十七畝三釐八毫四絲八忽額編屯糧一萬二千七十八石七斗七升三合五抄八撮折徴銀六千三十九兩三錢八分六釐五毫二絲九忽内除荒蕪坍䣃無徴銀七百三十三兩六錢五分六釐四毫八絲四忽七微五塵實徴銀五千三百五兩七錢三分四絲四忽二微五塵
  額外清出屯田七十頃三十畝二分二釐應編糧二百八十一石二斗八合八勺應折徴銀一百四十兩六錢四釐四毫
  又徳安府屬歸附阮粤等戸田糧銀一十兩三錢一分八釐二毫六絲八忽九微九塵
  原額更名田地山塘六萬五千三百三十六頃六十七畝九釐五絲七忽二微額徴租餉穀折膏稅銀一十六萬三千一百九十二兩二分九釐二毫九絲四忽五塵七纎四𣺌五漠八茫内除荒蕪坍䣃無徴銀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一兩五錢八分六釐九毫九絲七忽六微五塵一纎三𣺌一漠四茫實徴銀一十四萬四千一十兩四錢四分二釐二毫九絲六忽四微六纎一𣺌四漠四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地一千六百三頃二十四畝一分二釐二毫六絲四忽七微四塵四纎二𣺌一漠應編米麥七十二石四斗七升五合二勺九抄七圭五粒三粟應徴租餉銀二千五百四十四兩八錢一分一釐三毫四絲四忽三微八塵九纎八茫
  沔陽州額外清出淤田二千八百七十七頃三十二畝一分六釐一毫三微應徴租餉銀二千五百三十八兩五錢二分二釐一毫六絲九微三塵又柴山官地徴銀九兩九錢七分四釐七毫二絲二忽九微二塵八漠
  一丁糧外派蔴鐵線膠課鈔商稅門攤官地學租班匠魚油茶稅堦基城濠等項共一萬六千八百四兩一錢三分八釐五毫二絲九忽五微八纎九𣺌内除荒減豁免竝無徴銀二千八百八十四兩九錢五分七釐七毫六絲八忽七微七塵七纎實徴銀一萬三千九百一十九兩一錢八分七毫六絲七微三塵一纎九𣺌
  人丁項下額徴新加銀數巳載戸口志内
  通計地丁正雜原額竝新加共銀一百二十九萬二十九兩三錢二分九釐一毫四絲二忽五微六塵四纎六𣺌九漠五茫四沙二灰内除荒減坍䣃竝豁免運夫丁銀共二十萬一百二十八兩八錢九分一釐九毫二絲六忽一微一塵八纖九𣺌六漠七茫四灰八漂實銀一百八萬九千三百兩四錢三分九釐二毫一絲六忽四微四塵五纎七𣺌二漠八茫三沙七灰二漂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銀八十七萬六千一百九十六兩二錢六分八釐九毫七絲三忽六微二塵二纎九𣺌三漠七茫四沙二灰内除荒減坍卸無徵竝豁免運夫丁銀一十二萬三千五百六十二兩二錢二分九釐三絲九忽二微八塵三纎四𣺌九漠九茫九沙二灰實徴銀七十五萬二千六百三十四兩七分九釐九毫三絲四忽三微三塵九纎四𣺌二漠七茫五沙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二十二萬八千九百一十五兩六錢二分四釐四毫七絲七忽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四萬七千五百六十四兩三錢六分二釐九毫九絲九忽六微八塵三纎六𣺌六漠三茫二沙七灰五漂實徴銀一十八萬一千三百五十一兩二錢六分一釐四毫七絲九忽五微九塵九纎八𣺌三漠六茫六沙四灰五漂
  隨漕楞木松板淺船正費驢脚米折等銀六萬五千六百九十六兩六錢一分六釐九絲四忽四微三塵三纎三𣺌五漠八茫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三千七百八十九兩二錢三分二釐七毫三絲八忽一微九塵四纎七𣺌一漠七茫二灰六漂實徴銀六萬一千九百七兩三錢八分三釐三毫五絲六忽二微三塵八纎六𣺌四漠九沙七灰四漂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一十一萬九千二百二十兩八錢二分内除荒竝故丁銀二萬五千八百一十三兩一錢四釐八毫八絲九忽一微五塵三纎一𣺌七漠六茫七沙四灰七漂實徴銀九萬三千四百七兩七錢一分五釐一毫一絲八微四塵六纎八𣺌二漠三茫二沙五灰三漂
  一優免充餉銀三萬二百三十五兩五錢九分一釐七毫二絲六忽七微八塵四纎二𣺌内有優免丁銀四千七百九十四兩九錢九分二釐四毫九絲八微二塵七纎五𣺌五漠五茫一沙五灰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正耗除荒實徴竝節年清出首墾陞科米一十五萬四千二百二十二石七斗五升四合七勺零内除大冶通山黄梅麻城黄安五縣南米二萬七千二百二十三石四斗三升八合八勺零於特請
  皇仁等事案内自康熙三十九年為始每石折徴銀七錢解道派支各營兵米實徴本色南糧一十二萬六千八百九十九石三斗一升五合九勺零
  原額幷節年陞科漕糧正耗米一十五萬一千四百四十六石六斗四升九合九勺一抄四撮八粒二粟
  一本色
  漢陽縣租田本色大麥六十石
  鍾祥縣租田本色黄豆五十三石
  天門縣租田本色大麥九十三石
  鄖陽府額編米一萬二千六百四十一石三升二合二勺九抄六撮六圭六粒一粟仍照徴本色以充兵餉
  又鄖屬本色米麥七石一斗四升九合五勺四抄六圭四粒一粟
  一額外
  武昌長江關税正額銀一萬三千兩酌定盈餘銀二萬兩
  荆關𣙜稅正額銀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兩二銀六分七釐溢額銀五百八十兩五錢羡餘銀七千九百四兩八錢七分八釐此項原無定額節年增減不同
  武昌府
  原額田地山塘五萬三千五百四十二頃一十五畝二分六毫二絲六忽内除江夏縣撥歸更名田地一千六百八頃二十一畝三分二釐一毫又興國州撥歸更名地五十一頃五十三畝二分八釐六毫六絲實在田地山塘五萬二千三百八十二頃五十畝五分九釐八毫三絲六忽額編米麥一十七萬二千五百七十八石八斗六升七合二勺二撮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七萬六千九百九十六兩二錢三釐七毫九絲二忽四微六塵五纎一𣺌麂皮京摃銀五兩五錢五分八釐四毫
  節年陸續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四十四頃一十六畝八釐七毫五絲九忽五微九塵五纎六𣺌應編大麥一百二十石九斗七升三合六抄折徴銀一百三十七兩二錢三分五釐六毫二絲三忽五塵五纎三𣺌四漠五茫又麂皮京摃銀一釐七毫四絲六忽五微七塵八𣺌九漠六茫又額徴南糧驢脚米並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三千九百八兩三錢二分九釐一絲八忽二微八纎二𣺌七漠九茫
  原額更名田地山塘除改歸蘆課外共三千五十八頃九十四畝三分四釐六毫一絲四忽五微額徴租餉銀一萬三千二百一十五兩五錢八分四釐六毫五絲九微四塵二纎八𣺌六漠八茫除荒並坍䣃外實徴銀一萬一千九百九十六兩五錢二分三釐八毫九絲三忽六微四塵二纎八𣺌六漠八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地一百二十八頃二十八畝三分七釐七毫七絲八塵三纎應徴租餉銀一百七十一兩四錢六分三釐六毫一絲三忽四微五塵六纎四𣺌四漠六茫
  一丁糧外派乾魚蔴鐵線膠課鈔商稅門攤官地學租區役班價等銀三千七百七兩五錢一分九釐一毫八絲七忽七微二塵二纎五𣺌内除原減免豁除魚鮓椒料竝無徴銀二百七十三兩三錢一分七釐五絲四忽實徵銀三千四百三十四兩二分五釐一毫三絲三忽七微二塵二纎五𣺌
  通計地丁正雜共額徴銀二十二萬六千七百八十三兩四錢七分九釐八毫一絲九忽八微八塵五𣺌二漠七茫内除荒减坍䣃竝豁免運夫丁銀一千七百三十九兩六錢七分三釐四毫七絲八忽六微九塵一纎一𣺌八漠實徴銀二十二萬五千四十三兩八錢六釐三毫四絲一忽一微八塵九纎三𣺌四漠七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一十六萬五百一十二兩四錢二分七釐八毫一絲三忽三微三塵二纎五𣺌九漠五茫内除荒减坍䣃竝豁免運夫丁銀一千六百四十六兩一錢三分九釐九毫六絲六纎二𣺌九漠二茫實徴銀一十五萬八千八百六十六兩二錢八分七釐八毫五絲三忽一微二塵六纎三𣺌三茫内 戸部項下地丁雜課更名租餉竝各案内清出開墾等銀一十四萬一千八百四十兩六錢四分三釐三毫九絲二忽六微四塵八纎二渺九漠九茫除坍卸竝豁免運夫外實徵銀一十四萬二百九十六兩五錢七分一釐三毫四絲七微七塵六纎七茫禮部項下地丁芽茶等銀四百二十六兩八
  錢三分四釐九毫三絲八忽一微七塵五纎除豁免運夫竝鱘鰉椒料外實徴銀三百七十五兩八錢二分七釐八毫四絲四微九塵五纎二𣺌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一萬七千五百九十四兩八分三釐八毫七絲三忽八微七塵九纎三𣺌九漠六茫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萬七千五百四十四兩九錢八釐七毫四絲六忽七塵一纎八𣺌九漠六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六百五十兩八錢六分五釐六毫八忽六微二塵九纎九𣺌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六百四十八兩九錢七分九釐九毫二絲五忽七微八塵三纎二𣺌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二萬九千八百六十三兩一錢七分七釐五毫四絲内除豁免運夫丁銀四十八兩五錢三分五釐六毫七絲九忽三微二塵三纎七𣺌二漠實徴銀二萬九千八百一十四兩六錢四分一釐七毫六絲六微六塵六纎二𣺌八漠
  隨漕淺船驢脚米折竝清出開墾共銀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四兩四錢一分五釐四毫二絲四忽九微四塵五纎八𣺌三漠二茫内除豁免運夫丁銀一兩三錢二分七釐六毫七絲四忽三微九塵八纎實徴銀一萬七千六百八十三兩八分七釐七毫五絲五微四塵七纎八𣺌三漠二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共銀一萬八千七百二十三兩四錢五分九釐七毫六忽一微八塵一纎一𣺌除故丁無徴銀四十三兩六錢七分六絲四忽七微五塵三纎一𣺌六漠八茫實徴銀一萬八千六百七十九兩七錢八分九釐六毫四絲一忽四微二塵七纎九𣺌三漠二茫
  一優免充餉銀四千三百九十三兩九錢九分五釐八絲三忽四微四塵四纎二𣺌内有優免丁銀七百六十八兩七分一釐九毫六絲八忽八微六塵一纎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竝節年清出首墾正耗米共三萬三千五百六十九石四斗二升八勺零内除大冶通山二縣南米六千六百五石一斗八升八合八勺零於特請
  皇仁等事案内改徴折色解道派支各營兵米外實徴本色南糧二萬五千九百六十四石二斗三升二合零
  原額漕米竝節年陞科正耗米四萬六千五百二十一石三合五勺内除荒故無徴米七百一十石三斗七升二合二勺八粒三粟實徵漕米四萬五千八百一十石六斗三升七勺九抄九撮九圭一粒七粟
  一額外
  長江關稅正額銀一萬三千兩酌定盈餘銀二萬兩
  漢陽府
  原額田地山塘堰湖河竝新轄黄陂孝感二縣民賦田地共四萬四千九十四頃二十四畝五分五釐九毫九絲七忽五微内除漢陽縣撒欵少地山七百九十九頃九十九畝九分九釐九毫二絲又除撥歸更名田地三千一百二十三頃五十七畝八分四釐六毫實在田地四萬一百七頃六十六畝七分一釐四毫七絲七忽五微額編米麥五萬六千三百六十一石九斗一升三合八抄九撮六圭二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六萬八千五十兩三錢二分三釐一毫二絲一忽六微二塵二纎五𣺌麂皮京摃銀九錢四分一釐四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草塌一百九頃九十四畝八分九釐九毫一絲三忽二微六塵五纎五𣺌二漠七茫應編米麥一百六石五斗五升四合一抄五撮六圭六粒五粟折徴銀一百一十七兩六錢四分三釐八毫四絲九忽三塵九𣺌四漠六茫麂皮京摃銀四毫四絲三忽八微八塵七纎一漠四茫額徴南糧驢脚米竝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一千七百一十九兩四錢二分六釐四毫三絲九忽七微四塵九纎
  原額更名地九千八百九十一頃二十七畝七分一釐八毫八絲六忽七微額徴租餉竝帶派漁夫共銀二萬三千二百七十八兩三錢五分四毫八絲八忽二微九塵除荒蕪無徴外實徴銀二萬二千九百九十兩七錢七分一釐四毫九絲四忽一塵七纎四𣺌四漠六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地二百二十六頃五十四畝五分六釐一毫三絲四忽六微六塵一纎二𣺌一漠應徴米麥七十二石三斗七升五合二勺九抄七圭五粒三粟折徴銀二百一兩八錢六分一釐七毫三絲八忽一塵五纎四𣺌一漠五茫
  一丁糧外派乾魚蔴鐵班匠
  朝覲門攤商税房地租餉湖課補徴歲貢等銀三千三百八十兩三錢九釐四毫一絲六忽二塵八纎九𣺌内除無徴竝原减免鰣魚椒料撰表工食等項共銀八百八兩八錢一分二釐三毫二絲九忽實徴銀二千五百七十一兩四錢九分七釐八絲七忽二塵八纎九𣺌
  通計地丁正雜共額徴銀一十萬五千三百六十六兩二錢二分八釐二毫四絲一忽三微七塵二𣺌二漠五茫内除無徴竝豁免鰣魚椒料及運夫丁銀一千三百一十六兩三錢七分九釐一毫二絲三忽三微四塵六𣺌五漠四茫實徴銀一十萬四千四十九兩八錢四分九釐一毫一絲八忽二塵九纎六𣺌七漠一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七萬四千三百一十九兩六錢七分二釐二毫三忽六微八塵三纎五𣺌五漠九茫内除無徴豁免及運夫丁銀共一千二百一十四兩七錢一分七釐一毫九絲一忽九微五塵九纎二𣺌一漠三茫四沙三灰六漂實徴銀七萬三千一百四兩九錢五分五釐一絲一忽七微三塵四纎三𣺌四漠五茫五沙六灰四漂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門攤雜課商稅更名租餉竝各案内清出開墾等銀六萬九千九百三十二兩九錢七分八釐四毫五絲五忽九微二纎三𣺌四漠五茫除荒竝豁免及運夫丁銀外實徴銀六萬八千九百八十四兩四錢四分七釐八毫八絲二忽七微五塵三纎一𣺌三漠一茫五沙六灰四漂 禮部項下地丁銀三百三十四兩七錢一分四釐六毫七絲二忽二微三塵二纎除豁免竝運夫丁銀外實徴銀三百二十七兩一錢四分二毫一絲三忽七微三塵二纎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三三千八百四兩二錢四分三毫七絲七忽五微四塵九纎四𣺌一漠四茫除豁免運夫竝無徴外實徴銀三千七百四十七兩七錢四分五釐八絲六忽六微四塵九纎二𣺌一漠四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二百四十七兩七錢三分八釐六毫九絲八忽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二百四十五兩六錢二分一釐八毫二絲八忽六微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一萬六千五百三十六兩二錢二分八釐二毫二絲五忽内除豁免運夫銀七十五兩六錢三分四釐六毫六絲八忽八微二塵二𣺌實徴銀一萬六千四百六十兩五錢九分三釐五毫五絲六忽一微七塵九纎八𣺌
  隨漕楞木松板淺船正費驢脚米折共銀五千一百六十一兩八錢四分四釐四毫四絲八忽五微七塵八纎二𣺌六漠六茫内除豁免運夫銀一兩五錢七分九釐九毫三絲四微八塵九纎七𣺌實徴銀五千一百六十兩二錢六分四釐五毫一絲八忽八塵八纎五𣺌六漠六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九千三百五十五兩八錢三釐三毫六絲四忽一微八纎五𣺌内除故丁無徴銀三十一兩七錢六分七釐三毫三絲二忽八塵一纎五𣺌四漠五沙六灰四漂實徴銀九千三百二十四兩三分六釐三絲二忽二塵六纎九𣺌五漠九茫四沙三灰六漂
  一優免充餉銀六千二百五十五兩五錢三分四釐五毫六忽八微九塵内有優免丁銀六百四兩五錢三分九釐四絲二忽五微八塵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竝節年清出額外首墾正耗米共一萬四千三百二十八石五斗五升三合五勺零
  原額漕糧竝節年陞科正耗米共一萬三千三百六十七石七合六抄六撮六圭七粟
  一本色
  額編租田大麥六十石
  黄州府
  原額田地山塘六萬九千六百七十三頃七十九畝四分五釐八毫五絲内除黄安縣撥歸更名地二百二頃五十八畝五釐又除黄陂縣改屬漢陽府田地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二頃八十四畝三釐實在田地山塘五萬七千七百一十八頃三十七畝二分七釐八毫五絲額編米麥二十三萬八千二百六十一石五斗六升六合八勺六抄二撮七圭三粒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二十萬三千七百一十八兩二錢八分七釐八毫七絲三忽二微二纎三𣺌麂皮京摃銀九兩二分八釐八毫又英山縣民置買過蘄水縣田米折銀一百一十兩一錢七分一釐四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四十七頃六十九畝九分二毫三絲一忽應編米麥一百二石六斗六升二勺五抄五撮三圭四粒折徴銀九十一兩五錢四分五釐八毫一絲八忽四微五塵六纎六漠六茫麂皮京摃銀四釐八毫八忽一微一塵八纎五𣺌八漠三茫
  額徴南糧驢脚米竝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七千四百二十二兩九錢一分六釐九毫三忽九微四塵八纎二𣺌
  原額更名田地二百二頃五十八畝五釐額編米五百八十三石四斗七升折徴租餉銀七百兩九錢四釐一毫一絲一忽八微七塵
  一丁糧外派湖洲雜課門攤商稅乾魚蔴鐵線膠活雁匠役班價竝新徴籽粒等銀三千三百五十六兩四錢七分九釐九毫二絲二忽三微二塵二纎六𣺌内除開除黄梅縣鈔課又除無徴豁免銀三百五十兩五錢三分五釐一毫六絲九忽八微一塵九纎又除豁免鰣魚銀一兩五錢實徴銀三千四兩四錢四分四釐七毫五絲二忽五微三纎六𣺌
  通計地丁正雜額徴新加共銀二十四萬一千七百三兩九錢一釐七毫八絲九忽八微八塵五纎一渺四漠九茫内除無徴竝豁免鰣魚及運夫丁銀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九分六釐二毫八絲四微五塵六渺五漠四茫實徴銀二十四萬八百五十一兩九錢五釐五毫九忽四微三塵五纎一𣺌四漠九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一十五萬六千二百七十二兩四錢六分三釐一毫二絲一忽八微三塵七纎一渺七漠内除無徵豁免及運夫丁銀六百三十四兩八錢二釐五毫五絲七微七塵二纎四渺三漠一茫實徴銀一十五萬五千六百三十七兩六錢六分四毫七絲一忽六塵四纎七𣺌三漠八茫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門攤雜課更名租餉等銀一十四萬四千七百四十七兩一錢二分二釐八毫六絲五忽一微八塵八纎四𣺌八漠七茫除豁免竝無徴及改歸外實徴銀一十四萬四千二百八十一兩一錢七分三釐六毫八絲五忽一微六塵七纎一𣺌五漠五茫 禮部項下地丁銀六百七十四兩六錢二分二毫九絲二忽八微三塵七纎五𣺌除豁免運夫竝鰣魚外實徴銀五百七十兩六錢三分三釐九絲六微六塵三纎五𣺌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九千九百四十八兩一錢六分一釐六毫五絲五忽四微九塵二纎一𣺌八漠三茫除豁免運夫竝無徴外實徴銀九千八百八十八兩五錢九分一釐三毫八絲五忽八微五塵九纎一渺八漠三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九百二兩五錢五分八釐三毫八忽三微一塵九纎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八百九十七兩二錢六分二釐三毫九忽三微七塵四纎九𣺌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三萬八千五百六十八兩三錢八分九釐四毫六絲五忽一塵一纎除豁免運夫丁銀一百三十七兩八錢六分三釐八毫九絲三忽六微九塵四𣺌實徴銀三萬八千四百三十兩五錢二分五釐五毫七絲一忽三微二纎六𣺌
  隨漕地丁銀二萬三千八百一十六兩二錢二分四釐七毫一絲一微九塵九纎四𣺌七漠九茫内除豁免運夫丁銀九兩七錢九分三釐九毫九絲七忽六微九塵六纎四𣺌實徴銀二萬三千八百六兩四錢三分七毫一絲二忽五微三纎七漠九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二萬三千四十六兩八錢二分四釐四毫九絲二忽八微三塵七纎五𣺌内除故丁無徴銀六十九兩五錢三分五釐七毫三絲八忽二微七塵二纎七𣺌六漠八茫實徴銀二萬二千九百七十七兩二錢八分八釐七毫五絲四忽五微六塵四纎七𣺌三漠二茫
  一優免充餉銀四千八百三十九兩九錢一分五釐六毫六絲八忽一微四塵内有優免丁銀一千三百七十八兩一錢九分七釐二毫九絲八微於詳請丁隨糧派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竝節年清出額外首墾正耗米共六萬一千八百五十八石四斗七升四合一勺零内除黄梅麻城黄安三縣南米二萬六百一十八石二斗五升零於特請
  皇仁等事案内改徴折色解道派出各營兵米實徴本色南糧四萬一千二百四十石二斗七升四合一勺零
  原額漕糧竝節年陞科正耗米共四萬九千一百一十四石五升三勺八抄六撮六圭一粒
  安陸府
  原額田地山塘湖共一十二萬九百五十四頃三十畝四分九釐七毫二絲八忽額編米麥一十萬四千九百四十石三斗八升一合七抄八撮九圭四粒五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三萬五千四百九十九兩七錢六釐八毫七絲一塵三纎九𣺌五漠除荒蕪無徴銀七千九百六十二兩三分九釐八毫七絲二忽一微三塵六纎五𣺌六茫實徴銀一十二萬七千五百三十七兩一錢六分六釐九毫九絲七忽八微七塵七纎四𣺌四漠四茫又麂皮京摃銀三兩九錢八分五釐二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屯田地二十頃四十三畝三分一釐二毫三絲八忽應編米麥二百八十五石五斗九升六合九抄四撮九圭八粒八粟折徴銀一百四十六兩二錢八分八毫七絲一忽七微五塵八纎九𣺌三漠八茫又麂皮京摃銀三絲二忽五塵三纎五𣺌四漠一茫
  又民糧帶派福租銀一百三十一兩三錢四分六釐八毫八絲一忽六微除荒蕪無徴銀一十三兩四錢九分一釐九毫八絲九忽二塵五𣺌四漠三茫實徴銀一百一十七兩八錢四分八釐八毫九絲二忽五微七塵九纎四渺五漠七茫又額徴南糧驢脚米竝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三千三百八十五兩二錢八分三釐八絲六忽七微六塵三纎二𣺌
  原額更名田地三萬五千八百四十八頃五十一畝二分八釐四毫八絲六忽額徴租餉銀七萬七千七百一十八兩六錢三分一釐一毫四絲四忽六微五塵内除荒銀三千七百三十兩四錢五釐二毫五絲一忽九微二塵七纎四𣺌七漠六茫實徴竝墾銀七萬三千九百八十八兩二錢二分五釐八毫九絲二忽七微二塵二纎五𣺌二漠四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地八百二十一頃二十三畝三分九釐二絲七忽應徴租餉銀七百七十三兩一錢八分二釐九絲五忽四微四塵九纎一𣺌一漠五茫
  又額外清出驢脚米折銀一十七兩八分三釐四毫六絲四忽九微一塵一纎
  一安陸衛歸併屯田八百五十一頃二十二畝四分一釐三毫二絲八忽額編屯糧一萬六百四十石三斗一合四勺一抄折徴銀五千三百二十兩一錢五分七毫五絲内除荒銀七百三十三兩六錢五分六釐四毫八絲四忽七微五塵實徴銀四千五百八十六兩四錢九分四釐二毫二絲二微五塵又額外清出屯田七十頃三十畝二分二釐應編屯糧二百八十一石二斗八合八勺應折徴銀一百四十兩六錢四釐四毫
  又沔陽州額外清出淤田三千八百七十七頃三十二畝一分六釐一毫三微應徴租餉銀二千五百三十八兩五錢二分二釐一毫六絲九微三塵又清出柴山官地應徴銀九兩九錢七分四釐七毫二絲二忽九微二塵八漠
  一丁糧外派蔴鐵線膠門攤商稅課鈔匠匠等銀一千八十一兩九錢二釐七毫八絲七忽二微六塵八纎七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一十五兩六錢八分八釐二毫實徴銀一千六十六兩二錢一分四釐五毫八絲七忽二微六塵八纎七𣺌
  通計地丁正雜共額徴銀二十四萬九千六十二兩九錢四分二釐三毫七絲九忽七微八塵九纎二𣺌七漠七茫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三兩六錢三分五釐八毫八絲八微四𣺌五漠七茫八沙二灰八漂實徴銀二十三萬四千八百一十九兩三錢六釐四毫九絲六忽九微八塵八纎八𣺌一漠九茫一沙七灰二漂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一十八萬一千一百八十七兩二錢一分一釐七毫九絲二忽二微七塵八纎二𣺌七漠七茫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六千九百五十二兩九錢二分四釐二毫二絲五忽五塵七纎八𣺌六漠七茫實徴銀一十七萬四千二百三十兩二錢八分七釐五毫六絲七忽二微二塵四𣺌一漠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門攤商茶稅雜課竝歸併屯糧更名地餉等銀一十六萬九千三百五十八兩九錢四分一釐三毫五絲一忽八微七塵七纎四𣺌三漠六茫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十六萬二千一百八十三兩二錢九分六釐五絲四忽六微九塵七纎六𣺌六漠四茫 禮部項下地丁銀一百二十四兩三錢四分八釐四毫三絲四微五塵五纎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百二十兩二錢三分七釐六毫六忽七微三塵二纎八𣺌九漠八茫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價等銀一萬一千九百四十三兩九錢二分四釐八毫一絲八忽三微三塵六纎八𣺌四漠一茫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萬一千七百五十七兩九錢一分八釐九毫一絲九忽三微六塵一纎五𣺌六漠二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一百七十五兩三分六釐六毫九絲一忽六微九纎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百六十八兩八錢三分四釐九毫八絲六忽四微二塵八纎二𣺌八漠六茫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四萬四千九百七十一兩五錢七分四釐六毫六絲五忽内除荒竝豁免運夫銀四千八百七十一兩三錢四分八釐一絲八忽九微二塵九纎三𣺌四漠九茫一沙四灰八漂實徴銀四萬一百兩二錢二分六釐六毫四絲六微七塵六𣺌五漠八沙五灰二漂
  隨漕淺船竝驢脚米折共銀八千三百三十三兩二錢四分二釐七毫四絲八忽一微一塵一纎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六百五十九兩四錢二分一釐四絲六忽六微五塵八纎四𣺌七漠六茫又除當陽縣因不通舟楫編入正項買米交兌銀四百一十五兩三分九釐五毫實徴銀七千二百五十八兩七錢八分一釐七毫一忽四微五塵三纎五𣺌二漠四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一萬四千五百七十兩九錢一分三釐六毫七絲四忽四微内除荒故無徴銀一千三百四十兩九錢三釐八絲六忽七微五塵四纎七𣺌六漠五茫六沙八灰實徴銀一萬三千二百三十兩一分五毫八絲七忽六微四塵五纎二𣺌三漠四茫三沙二灰
  一優免充餉銀五千七百一十九兩六錢九釐九毫四絲五微二塵内有優免丁銀六百八十兩四錢五釐二毫六絲三忽一微五塵七纎五𣺌五漠五茫一沙五灰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除荒竝節年清出首墾正耗米共二萬二十九石一斗一升九合七勺零
  原額漕糧竝節年陞科正耗米共二萬二千五十二石八斗六升九勺八抄八撮三圭二粒三粟
  一本色
  鍾祥縣租田本色黄豆五十三石
  天門縣租田本色大麥五十三石
  德安府
  原額田地山塘除孝感縣改屬漢陽府管轄外共三萬三千八百一頃四十七畝二分一釐二絲七忽内除應城縣免舖稅山塘七百六十八頃一十九畝三分一釐實在田地山塘三萬三千三十三頃二十七畝九分二絲七忽額編米麥二萬七千三百六十石九斗八升六合六勺四抄一撮九圭八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四萬二千九百三十兩六錢三分八釐七毫三忽九微四塵二纎九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五釐三毫六絲一忽六微七塵四纎四渺五漠二茫實徴銀四萬二千九百三十兩六錢三分三釐三毫四絲二忽二微六塵八纎四𣺌四漠八茫麂皮京摃銀一兩一錢二分三釐一毫九絲七忽八微一塵五纎八𣺌一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二百七十四頃二分三毫三絲七忽七微九塵一𣺌七茫七沙應編米麥一百二十七石四斗七升一合一勺四抄八撮六圭六粒五粟折徴銀一百三十兩七錢九分九釐五毫七忽八微二塵六纎四𣺌八漠三茫又麂皮京摃銀六釐六毫九忽一微九塵九纎八漠四茫又溢額銀一百七十一兩六錢四分一釐七毫二絲二忽四微四纎一𣺌二漠四茫又額徴南糧驢脚米竝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七百九十四兩九錢五分四釐五毫一絲二忽五微二塵六𣺌
  原額更名田地一千八百四十七頃七分二釐三毫額徴租餉竝膏稅折銀一萬二百五十三兩一錢七分七釐一毫四絲六忽二微三塵五纎内除荒蕪無徴銀四百一十八兩五錢七分一釐七絲七忽四微七塵八纎二𣺌七漠二茫實徴銀九千八百三十四兩六錢六釐六絲八忽七微四塵九纎七𣺌二漠八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地三百二十三頃二十一畝五分六釐八毫三絲三忽應徴租餉銀一千三百五十九兩三分五毫八絲七忽七微四塵
  又安陸衞歸併屯田地一百四十二頃一十四畝六分二釐七毫二絲應編糧一千四百三十八石四斗七升一合六勺四抄八撮應徴銀一百一十九兩二錢三分五釐八毫二絲四忽又歸附阮粤等戸田糧銀一十兩三錢一分八釐二毫六絲八忽九微九塵
  一丁糧外派魚油蔴鐵課鈔門攤地租酒醋茶稅竝匠役班價等銀三百九十六兩一錢六分三釐四毫三忽六微三塵七纎四𣺌
  通計地丁正雜額徴新増共銀六萬九千七百五十三兩六分七釐四毫七絲一微五纎七𣺌一漠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四百七十二兩三錢八分七釐二毫五絲七微三塵六纎二𣺌二漠九茫實徴銀六萬九千二百八十兩六錢八分二毫一絲九忽四微一塵四纎四𣺌八漠一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四萬四千三百二兩五錢二分五釐四毫三忽三微五塵八纎二𣺌二漠五茫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四百三十七兩七錢七分五釐五毫五絲九忽七微八塵一纎一𣺌五漠一茫九沙四漂實徴銀四萬三千八百六十四兩七錢四分九釐八毫四絲三忽五微七塵七纎七漠三茫九灰六漂内 戸部項下地丁遼餉雜課歸併屯糧更名地租膏稅等銀四萬一千八百二十一兩一錢七釐一毫九絲七忽二微六塵三纎七𣺌四漠一茫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四萬一千三百八十六兩二錢二釐五毫一絲五微七塵六纎七𣺌八漠八茫九灰六漂 禮部項下地丁銀八十六兩二錢五分三釐七絲二忽七微五塵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八十六兩一錢四分三釐六毫九絲一忽一微六塵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二千二百一十三兩八錢六分二釐七絲三忽八微三塵六纎四𣺌八漠四茫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二千二百一十一兩三錢九釐一毫一絲九忽八微六纎二𣺌八漠五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一百八十一兩三錢四釐八毫五絲九忽五微八纎除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百八十一兩九分四釐五毫二絲二忽三塵八纎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一萬三千九百四十六兩五錢二分四釐五毫八絲内除豁免運夫丁銀外實徴銀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四兩七錢六分七釐一毫四絲四忽五微六塵二纎四漠四茫
  隨漕淺船驢脚等銀二千一百五十六兩二錢七分六釐五毫九絲八忽八塵六纎八漠五茫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一錢九分三釐四毫三絲三忽四微四塵九纎八𣺌五漠二茫實徴銀二千一百五十六兩八分三釐一毫六絲四忽六微三塵八𣺌三漠三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九千三百四十七兩七錢四分八毫八絲八忽六微六塵六纎八𣺌内除荒故無徴銀六十二兩七錢六分八毫二絲二忽二塵二纎六𣺌五茫三沙九灰六漂實徴銀九千二百八十五兩八分六絲六忽六微四塵四纎五𣺌三漠四茫五沙四漂
  一優免充餉銀五千七兩一錢一分七釐八毫三絲六忽七微五塵内有優免丁銀七百九十一兩六錢二分四釐八絲五忽六微五塵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又隨州起運増墾浮額銀一百二兩一錢六分七釐九絲九忽六微五塵六纎四𣺌七漠五茫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竝節年清出額外首墾正耗米共六千六百二十四石六斗一升九合二勺二抄零
  原額漕糧竝節年陞科首墾正耗米共六千三百九十二石五斗二升二合八抄八撮七圭一粟
  荆州府
  原額田地山塘除歸州新陞直𨽻轄長興巴恩四縣不開外共九萬三千一百二十頃四十畝九分八釐二絲三忽六微内除江陵石首二縣撥歸更名地二千五百三十六頃九十四畝八分七釐六忽一微實在田地山塘九萬五百八十三頃四十六畝一分一釐一絲七忽五微額編秋糧米麥一十三萬五千八百四十二石四斗二升六合一勺九撮一圭四粒九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五萬一千二百七十二兩七錢八分七釐三毫二絲七忽六微一塵三纎七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四萬七千八百六兩二錢六分三釐三毫九絲六忽七微一塵七纎三𣺌四漠二茫實徴銀一十萬三千四百六十六兩五錢二分三釐九毫三絲八微九塵六纎三𣺌五漠八茫麂皮京摃銀四兩九錢二分九釐九毫五微六塵三纎六𣺌四漠五茫又宜都縣額派桑絲銀一兩四錢七分除荒實徴銀二錢一分四釐二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民賦田地一百四頃四畝四分三釐七毫四絲七忽六微八塵一纎應編米一百二十六石一斗三升四合六勺六抄一撮二圭一粒七粟折徴銀一百二十兩一錢一分四釐六毫五絲九忽三微三纎七𣺌八漠麂皮京摃銀三毫一絲一忽九微六塵七纎四𣺌二漠九茫
  額徴南糧驢脚米竝節年清出額外開墾驢脚米折銀二千二百四十五兩二錢三分八釐八絲九忽五微八塵五𣺌三漠
  原額更名田地九千三百九頃八十四畝九分二釐七毫七絲額徴租餉銀二萬六千五百六兩六錢九分四釐六毫六絲二忽五微九塵五纎七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六千二百二十三兩一錢六分三釐五毫四絲五忽六微六塵三纎五𣺌四漠三茫實徴銀二萬二百八十三兩五錢三分一釐一毫一絲六忽九微三塵二纎一𣺌五漠七茫
  節年清出額外開墾更名田三頃九十六畝二分二釐五毫應徴租餉銀五兩三錢九分六釐八毫五絲八忽九微九塵二沙三漠九茫又監利縣額外清出租餉銀三十三兩八錢七分六釐四毫五絲五微二塵九纎七𣺌九漠三茫
  一丁糧外派湖課鈔乾魚蔴鐵線膠班匠商稅等銀三千六百八十二兩四錢二分六釐二毫一絲四忽七微五塵八纎内除荒蕪無徴銀一千五十七兩七錢五毫五絲九忽五微七纎二𣺌實徴銀二千六百二十四兩七錢二分五釐六毫五絲五忽二微五塵八𣺌
  通計地丁正雜額徴竝新加共銀二十萬六千一百四十三兩三錢九釐八絲二忽五微五塵二𣺌四漠三茫四沙二灰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六萬四千四百三十五兩二錢二分一釐三毫二絲七忽七微八纎八𣺌七漠五沙二灰實徴銀一十四萬一千七百八兩八分七釐七毫五絲四忽八微四塵一纎三𣺌七漠一茫九沙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一十四萬三千一百二十一兩二錢六分九毫七絲六忽二微九纎三𣺌四漠六茫四沙二灰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四萬一千四百五十三兩一錢五分四釐三毫五絲三忽四微六纎七𣺌二漠八沙八灰實徴銀一十萬一千六百六十八兩一錢六釐六毫二絲二忽八微二纎六𣺌二漠五茫五沙四灰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雜課商稅更名租餉等銀一十三萬六千二百四十七兩五錢九分二釐三絲二忽九微四塵六纎一𣺌一漠七茫四沙二灰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九萬六千六百八兩四錢七分五釐七毫五微九塵五纎八𣺌二漠三茫九沙九灰 禮部項下地丁銀三百四十五兩一錢五分四釐六毫八絲二忽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二百五十五兩八錢一釐九毫五忽七微九塵三纎四𣺌五漠八茫二沙五灰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五千八百二十六兩二錢一分二釐三毫六絲四忽一微六塵三纎二𣺌二漠九茫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四千二百八十七兩二錢六釐一毫六絲六忽五微二塵九𣺌九漠五茫八沙 光祿寺項地丁銀七百二兩三錢一釐八毫九絲七忽一微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五百一十六兩六錢二分二釐八毫四絲九忽八微九塵二纎三𣺌四漠七茫五沙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三萬八千五百九十九兩三分六釐八毫九絲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一萬四千四百九十六兩六錢三分一釐五毫五毫七微八塵四纎八𣺌九漠三茫七沙七漂實徴銀二萬四千一百二兩四錢五釐三毫三絲九忽二微一塵五纎一𣺌六茫二沙九灰三漂
  隨漕驢脚銀八千六百五十一兩五錢八分五釐三毫七絲六忽五微一塵八纎九漠六茫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二千九百二十五兩五錢三分六釐八絲六微五塵一纎四漠一茫一沙二灰六漂實徴銀五千七百二十六兩四分九釐二毫九絲五忽八微六塵七纎五漠四茫八沙七灰四漂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一萬五千七百七十一兩四錢二分五釐八毫三絲九忽八微二塵二纎八𣺌内除荒故無徴銀四千八百五十九兩八錢九分九釐三毫四絲二忽八微六塵六纎二𣺌一漠四茫八沙七漂實徴銀一萬二百一十一兩五錢二分六釐四毫九絲六忽九微五塵六纎五𣺌八漠五茫一沙九灰三漂
  一優免充餉銀三千七十兩六錢四分二釐九毫四絲七忽七塵内有優免丁銀五百五十三兩六錢八分一釐二毫五絲四忽四微八塵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一南漕二糧
  原額南糧竝節年清出額外首墾正耗米共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二石五斗六升六合四勺零
  原額漕糧竝節年清出首墾正耗米共一萬四千七百九石八斗四升五合五勺八抄三撮九圭二粒三粟
  一額外
  荆關𣙜稅正額銀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九兩二錢六分七釐溢額銀五百八十兩八錢羡餘銀七千九百四兩八錢七分八釐此項原無定額節年増减不同
  襄陽府
  原額田地山塘七萬九千八百二頃五十七畝七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忽額編米麥六萬七千六百四十五石五斗四升一合七抄九撮一圭四粒六粟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十萬一百七十四兩三錢八分五釐九毫三絲一忽四微八塵八纎六𣺌四漠二茫内除荒蕪無徴銀五萬一千九百四十七兩四錢六分三毫一絲三忽五微六塵七纎八𣺌七漠五茫實徴銀四萬八千二百二十六兩九錢二分五釐六毫一絲七忽九微二塵七𣺌五漠七茫麂皮京摃銀七分六釐八毫五絲八微九塵一纎四𣺌九漠三茫
  又額外開墾淤地一頃八十四畝二分應編米麥八斗二升八合九勺折徴銀二兩二錢一分一釐七毫六絲九忽七微五纎八𣺌四茫麂皮京摃銀二絲七忽八微三塵二纎五𣺌九茫
  原額更名田地五千一百四十四頃一十畝四釐額徴租餉銀一萬一千五百二兩九錢五釐四絲一忽八微九塵二纎六𣺌九漠内除荒蕪無徴銀七千二百九十四兩九錢四分四釐二毫二絲六忽二微三塵五纎五𣺌六漠九茫實徴銀四千二百七兩九錢六分八毫一絲五忽六微五塵七纎一𣺌二漠一茫
  一丁糧外派門攤商稅酒醋街基課鈔漁油蔴鐵線膠房租學地城壕漁課班匠等銀八百二兩五錢四分八釐四毫二絲六忽四微五塵八纎内除荒蕪無徴銀一百四十二兩三錢六分五釐二毫七絲四微五塵八纎實徴銀六百六十兩一錢八分三釐一毫五絲六微
  通計地丁正雜額徴竝新加共銀一十三萬三千六百二十五兩六錢一釐三毫三絲七微一塵三纎六𣺌六漠五茫内除荒蕪無徴銀七萬一千六百九十四兩七錢一分三毫五絲五忽八微二塵七纎九𣺌八漠七沙實徴銀六萬一千九百三十兩八錢九分九毫七絲四忽八微八塵五纎六𣺌八漠四茫三沙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八萬四千二百一十九兩一錢六分四釐六毫二絲五忽八微四塵四𣺌六漠五茫内除荒蕪無徴及豁免運夫丁銀四萬五千二百四十兩九錢五分六釐九毫九絲五忽一塵六纎八𣺌三漠九茫七沙實徴銀三萬八千九百六十八兩二錢七釐六毫三絲八微二塵三纎六𣺌二漠五茫三沙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門攤雜課商稅更名餉摃新増人丁竝歸併屯糧等銀八萬一千三百八十三兩六錢三分三釐六毫四絲三忽三微三塵五纎九𣺌五漠六茫除荒竝豁免運夫無徴外實徴銀三萬七千五百九十六兩四釐六毫三絲三忽五微一塵九纎八𣺌一漠四茫一沙 禮部項下地丁銀九十八兩六錢七分七釐一毫三絲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四十八兩八錢八分五釐七毫一絲五忽一微八塵二纎三漠五茫九沙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班匠等銀二千五百四十兩一錢五分三釐四毫八忽六微九塵五𣺌九茫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千二百二十七兩五錢二分三釐九毫一絲四忽五微二纎五𣺌二漠六茫八沙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一百九十六兩七錢四毫四絲三忽八微一塵四纎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九十五兩七錢九分三釐三毫六絲七忽六微一塵九纎二𣺌四漠八茫五沙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三萬五千二百九十兩四錢五釐六毫七絲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一萬八千九百七十七兩四錢八分八釐六毫四忽九微四塵九纎四漠五茫九沙實徴銀一萬六千三百一十二兩九錢一分七釐六絲五忽五塵九纎五漠四茫一沙
  隨漕淺船正費銀二百二兩三錢三分三釐五毫二絲八忽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一百七兩三錢二分七釐三毫一絲九忽八微七纎三𣺌五漠九茫九沙實徴銀九十五兩五釐七毫八忽一微九塵二纎六𣺌四漠一沙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一萬三千九百一十三兩六錢九分七釐五毫六忽八微七塵三纎二𣺌内除荒故丁銀七千三百五十八兩九錢三分六釐九毫三絲六忽六塵二纎八𣺌三漠五茫二沙實徴銀六千五百五十四兩七錢六分五毫七絲八微一塵三𣺌六漠四茫八沙
  一優免充餉銀九百二兩九錢七釐九毫四絲三忽九微七塵内有優免丁銀一十八兩四錢七分三釐五毫八絲五忽三微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均入通省糧銀數内派徴
  鄖陽府
  原額田地塘四萬九千二百六十九頃八畝一分三釐九毫七絲五忽八微額編米麥一萬三千三百三十八石三斗一升一合四勺九抄三撮二粒額徴竝新加共銀二萬七千五十七兩五錢一分一釐三絲一忽二微二塵四纎五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一萬九千二百二十四兩二錢五分三釐七絲三忽三微七塵九纎五𣺌四漠七茫實徴銀七千八百三十三兩二錢五分七釐九毫五絲七忽八微四塵四纎九𣺌五漠三茫麂皮京摃銀三錢七分七釐一毫九絲三微一塵一纎二𣺌八漠五茫
  原額更名田地三十四頃四十畝額編米麥七石一斗四升九合五勺四抄六圭四粒一粟折徴租餉銀一十五兩七錢八分二釐四絲七忽五微八塵一纎二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七兩八錢六分三釐一毫四絲四忽七微六塵六纎九𣺌實徴銀七兩九錢一分八釐九毫二忽八微一塵四纎三𣺌
  一丁糧外派門攤蔴鐵線膠商稅等銀三百八十兩一錢一分九毫二絲四忽三微二塵除無徴銀二百三十五兩三分九釐一毫八絲六忽三纎二𣺌三漠五茫實徴銀一百四十五兩七分一釐七毫三絲八忽三微二塵
  通計地丁正雜共額徴銀三萬七千八十一兩六錢七分九釐八絲八忽一微二塵五纎七𣺌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二萬七千二百七十九兩三錢六分五釐八絲六忽七微五塵一纎四𣺌七漠實徴銀九千八百二兩三錢一分四釐一忽三微七塵四纎二𣺌三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徴銀二萬一千五百五十一兩一錢一分四釐二毫四絲六忽九微三塵九纎二𣺌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一萬一千二百四十八兩一錢五分一釐五毫七絲三忽六微七塵四𣺌三漠七茫五沙實徴銀五千三百二兩九錢六分二釐六毫七絲三忽二微六塵八纎八𣺌三漠二茫五沙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雜課商稅更名租餉等銀二萬五百六十九兩一錢一分五釐九毫六絲四忽四微一塵五纎二𣺌除荒無徴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四千九百六十三兩七錢七分七釐五毫五絲七忽九微四塵九𣺌七漠八茫五沙 禮部項下地丁銀三十二兩五錢二分四釐二毫三絲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一十八兩三錢四分五釐七毫二絲八忽三微一塵六纎一𣺌七漠一茫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等銀八百八十六兩四錢九分九釐八毫一絲五忽三微二塵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二百八十三兩八分一釐一絲九忽一微一塵一𣺌二漠九茫光祿寺項下地丁銀六十二兩九錢七分四釐二毫三絲七忽二微四纎除荒竝豁免運夫外實徴銀三十七兩七錢五分八釐三毫六絲七忽九微一纎五𣺌五漠四茫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等銀五千九百六十三兩一錢一分五釐七毫内除荒蕪無徴竝豁免運夫丁銀四千一百四十二兩一錢六釐七毫二絲四忽六微八塵九纎五𣺌一茫實徴銀一千八百二十一兩八釐九毫七絲五忽三微一塵四𣺌九漠九茫
  隨漕淺船銀七十一兩二錢九分四釐八毫六絲内除荒竝豁免運夫丁銀五十二兩二錢七分三釐一毫九絲二忽三微一塵七纎三漠九茫實徴銀一十九兩二分一釐六毫六絲七忽六微八塵二纎九𣺌六漠一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九千四百九十六兩一錢五分四釐二毫八絲一忽一微八塵六纎五𣺌内除荒竝故丁銀五千八百三十六兩八錢三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忽七塵四纎五𣺌八漠九茫五沙實徴銀三千六百五十九兩三錢二分六毫八絲五忽一微一塵一纎九𣺌一漠五沙
  一優免充餉銀五十五兩八錢六分七釐八毫一本色
  原額編本色米麥七石一斗四升九合五勺四抄六圭四粒一粟
  額編米一萬二千六百四十一石三升二合一勺九抄六撮六圭六粒一粟仍照徴本色以充兵餉
  直𨽻歸州
  原額田地一萬一千五百八十七頃八十四畝一分二毫八忽額編米麥一萬一千三百七十七石五升八合五勺四抄一撮各折不等共折徴銀一萬五千六百四十八兩九錢三分五毫三絲七微四塵八纎七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一萬四千一百八十一兩九錢六分四釐五毫四絲五微三塵三纎九𣺌六漠八茫實徴銀一千四百六十六兩九錢六分五釐九毫九絲二微一塵四纎七𣺌三漠二茫
  一丁糧外派蔴鐵線膠等銀一十六兩六錢七分八釐二毫四絲七忽
  通計地丁正雜共額銀二萬五百九兩一錢一分九釐九毫四絲一微四塵四纎一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五兩五錢二分一釐一毫三絲九忽八微五塵七纎九漠八茫實徴銀一千八百一十三兩五錢九分八釐八毫二微八塵七纎二茫
  一起運
  各部寺項下共額銀一萬二百九十五兩三錢八分九釐二毫九絲一微四塵四纎一𣺌内除荒蕪無徴銀九千三百四兩五錢二分七釐二絲九忽四微二塵二纎六𣺌二漠五茫五沙實徴銀九百九十兩八錢六分二釐二毫六絲七微二塵一纎七𣺌七漠四茫五沙内 戸部項下地丁條遼改設屯糧等銀九千九百二十兩二錢三分六釐九毫六絲一忽五微三塵九纎一𣺌除荒竝無徴外實徴銀九百四十一兩一錢三分一釐七毫二絲一忽一微二纎三𣺌二漠五茫 禮部項下地丁銀二十五兩二錢六分七毫七絲四忽除荒外實徴銀二兩一錢八分一毫四忽七微七纎四𣺌六漠三茫六沙 工部項下地丁蔴鐵等銀二百二十四兩三錢三分八毫九絲七忽六微除荒外實徴銀三十三兩七錢九分四釐一毫四絲四忽五微六塵七纎六𣺌五漠四茫 光祿寺項下地丁銀一百二十五兩五錢六分六毫五絲七忽五纎除荒外實徴銀一十三兩七錢五分六釐二毫九絲三微四塵四纎三漠一茫九沙
  一撥運存留
  驛站項下排夫脚馬紅船水手江濟等銀除巴東縣新増戰船水手銀二十兩四錢係桐油茶稅内支給不在地丁之内外共銀五千一百八十一兩四錢九分一釐二毫五忽内除荒蕪無徴銀四千八百四十七兩三錢一分六釐七毫七絲三忽三微五塵六纎一𣺌四漠實徴銀三百三十四兩一錢七分五釐四毫二絲六忽六微三塵三纎八𣺌六茫
  隨漕地丁淺船等銀三十四兩四錢三分八釐四毫除荒無徴銀三十一兩七錢七分九釐五毫六絲二忽七微二塵六纎八𣺌四漠九茫實徴銀二兩六錢五分八釐八毫三絲七忽二微七塵三纎一𣺌五漠一茫
  官俸役食厯日表夫祭祀部寺解費廪糧竝新設
  關廟三祭等銀四千九百九十七兩八錢一釐四絲五忽除荒無徴銀四千五百一十一兩八錢九分八釐七毫六絲九忽三微四塵一纎四𣺌二漠九茫五沙實徴銀四百八十五兩九錢二釐二毫七絲五忽六微五塵八纎五𣺌七漠五沙
  屯田
  歴代屯政
  玉海漢文帝募民耕塞下巳有屯田之説武帝屯渠犁始有屯田之規成於昭宣廣於魏晉而極盛於唐大抵漢以兵屯唐以民屯歴代或兵或民葢不一也
  
  前漢書列傳宣帝神爵元年後將軍趙充國引丘撃先零𦍑請罷騎兵留屯田迺奏便宜十二事大率謂屯田内有亡費之利外有守禦之備於是詔罷兵獨畱充國屯田
  後漢書列傳光武帝建武四年命將軍劉隆討李憲憲平遣隆屯田武當
  後漢書列傳建武五年拜大中大夫張純監諸將營將兵屯田南陽
  後漢李通傳建武六年夏領破姦將軍侯進及將軍王霸等十營擊延岑還屯田順陽
  
  晉書列傳武帝泰始五年以羊祜都督荆州軍事鎮襄陽祜懐綏逺近甚得江漢之心與呉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减戍邏之卒分以墾田八百餘頃大獲其利祜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乃有十年之積
  太康元年既平呉當陽侯杜預還鎮荆州修召信臣遺跡激用滍淯諸水以浸原田萬餘頃分疆刋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衆庻賴之號曰杜父
  
  唐書食貨志唐開軍府以扞要衝因隙地置營田天下屯總九百九十二司農寺每屯三頃州鎮諸軍每屯五十頃水陸腴瘠播種地宜與其功庸煩省收率之多少皆决於尚書省苑内屯以善農者為屯官屯副御史廵行莅輸諸屯以地良薄與歲之豐凶為三等具民田歲穫多少取中熟為率凡屯田收多者褒進之歲以仲春籍來歲頃畝州府軍鎮之逺近上兵部度便宜遣之
  
  宋史食貨志真宗咸平中襄州襄陽縣有屯田三百餘頃知州耿望請於舊地括荒田置營田上中下三務調夫五百築隄堰仍集隣州兵每務二百人荆湖市牛七百分給之是歲種稻三百餘頃五年以其煩擾罷之
  神宗熙寧七年章惇初築沅州亦為屯田務元豐二年以所收不及額罷之
  髙宗紹興元年鎮撫使知荆南府解濳奏措置荆南歸峽荆門公安五州營田其後軍食仰給省縣官之半
  三年徳安復州漢陽軍鎮撫使陳規倣古屯田凡軍士所屯之田相其險隘立為堡寨其弓兵等半為守禦半為耕種農時則就田作有警則充軍用二十二年督視湖北京西軍馬汪澈言荆湖兩軍屯守襄漢糧餉浩瀚襄陽古有二渠長渠溉田七十頃木渠溉田三千頃兵後堙廢今先築堰開渠募邊民或民之老弱耕之既省餽運又可安集流亡從之
  
  元史兵志元初用兵征討遇堅城大敵必屯田以守之海内既一於是内而各衞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資軍餉或因古之制或以地之宜天下無不屯之兵無不耕之地
  
  續文獻通考明興天下既定髙帝承元制改管軍萬戸府為軍衞以統兵遂撤民屯罷屯田萬尸府悉以衞軍從事其法每衞一指揮督千百尸及各旗軍且畊且守以十分為率七分守城三分屯耕一人約受田三十六畝歲收籽粒十有八石人月糧十二石餘六石上倉餘丁所受納以差次降永樂間更定屯田則例徴牛朝鮮分給屯所詔各荒空土不拘主客軍民官舎盡心開墾永不起科巳設屯田副使紀綱之其後日久弊生軍屯舊額或勲臣貴戚之家占作莊田或鎮守統制之官侵為巳業軍士無田可屯矣隆慶初命大臣分督屯田竟以無功而罷萬厯初又嚴屯糧完納條欵而侵漁乾没卒如故
  武昌衞屯田一千六百八十六頃八十畝三分四釐三絲 屯糧一萬八千六百六十六石一斗四升三合六勺三圭
  武昌左衞屯田一千二百九十八頃七十二畝八分三釐四毫一絲 屯糧一萬五千二百四十四石一斗四升三合六勺
  顯陵衞屯田九百七十六頃一十八畝九分五釐九毫八絲九忽五微 屯糧一萬一千七百一十四石二斗七升五合一勺八抄七撮
  安陸衞屯田八百八十二頃五十九畝九分二釐八毫三絲七忽 屯糧一萬零五百九十四石五斗六升六合五勺
  沔陽衞屯田九百七十頃零九畝七分 屯糧一萬一千四百九十四石七斗八升八合
  襄陽衞屯田一千二百七十二頃二十畝七分五釐一毫六絲 屯糧一萬五千三百七十三石六斗八升八合
  均州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零九頃三十六畝六分二釐二絲 屯糧六百三十二石二斗六升九合三勺六抄四撮二圭
  鄖陽衞屯田八百九十七頃六畝七分一釐六毫屯糧三千五百八十六石六斗一升二合四勺
  竹山守禦千户所屯田一百零七頃五十二畝九分八釐 屯糧一千二百六十七石九斗八升三合五勺
  房縣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六十五頃一十五畝四分九釐三毫 屯糧一千九百八十五石六斗八升七合
  徳安守禦千戸所屯田六百二十一頃六十六畝七分六釐九毫六絲七微 屯糧七千一百六十九石一斗
  隨州百戸所屯田一百一十七頃零四畝八分一釐三毫三絲 屯糧一千四百七石四斗九升三合三勺五抄六撮八圭
  黄州衞屯田七百四十七頃八十九畝二分六釐一毫三絲 屯糧一千四百零二石一斗六升三合三勺
  蘄州衞屯田六百三十六頃五十畝二分五釐二毫五絲 屯糧七千五百六十九石八斗七升六合六勺六抄
  荆州衞屯田八百二十五頃九十七畝一分二釐二毫六絲 屯糧九千八百四十三石五斗九升三合六勺
  荆州右衞屯田一千六頃一十九畝五分二釐五毫 屯糧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五石一斗八升四合一勺二抄八撮
  夷陵守禦千戸所屯田三百二十四頃五十四畝二釐五毫五絲 屯糧三千八百四十九石二斗八升六合
  枝江守禦千戸所屯田四百五十九頃六十二畝四釐七毫 屯糧五千一百六十四石九斗二升四合八勺
  逺安守禦千戸所屯田六十七頃四十一畝二分九釐九毫 屯糧八百零八石九斗四合
  長寧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六十六頃九十二畝一分三釐三毫 屯糧一千六百五十二石一斗三升二合
  岳州衞屯田六百八十三頃九十四畝三分三釐三毫三絲 屯糧八千一百八十八石七斗六升四合三勺四抄
  永定衞屯田一千四百六十七頃二十五畝 屯糧五千一百六十八石
  大庸千戸所屯田一百七十五頃九十九畝 屯糧九百九十三石三斗七升二合
  澧州守禦千戸所屯田二百六十一頃零五畝九分六釐五毫 屯糧三千零三十石零四升七合一勺
  九谿衞屯田一千四百六十七頃二十五畝 屯糧六千七百九十五石八斗八升三合八勺八抄安福千戸所屯田三百二十頃一十九畝五分七釐 屯糧二千一百四十三石三斗五升
  添平千户所屯田無 屯糧無
  麻寮千戸所屯田無 屯糧無
  長沙衞屯田一千四百二十八頃五十四畝八分九釐二毫 屯糧一萬五千四百八十八石六斗三升五合八勺二抄八圭
  茶陵衞屯田一千四百三十九頃九十七畝六分三釐四毫 屯糧一萬四千九百一石四斗四升七合三勺
  寳慶衞屯田八百八十頃一十一畝四釐八毫三絲八忽八微 屯糧一萬零五百一十六石六斗二升五合五沙七撮二圭
  武岡千戸所屯田一千四十一頃八十九畝五分屯糧二千一百二十七石六斗八升七合五抄
  城步千戸所屯田七十頃四十三畝二分七釐屯糧八百四十二石一斗二升八合二勺
  衡州衞屯田一千二百二十三頃零二畝七分四毫四絲 屯糧一萬四千零五十七石二斗五升九合四勺七抄五撮四圭八粒
  桂陽千戸所屯田五十二頃四十一畝八分八釐三毫六絲六忽 屯糧七百六十一石九斗常寧中千戸所屯田七百九十二頃五十六畝二釐八毫 屯糧三千三百九十八石五斗一升六合六勺四抄
  寧溪守禦千戸所屯田九十六頃六十五畝八分屯糧一千一百六十二石六斗四升
  常徳衞屯田一千零七頃三十五畝八分四釐三毫 屯糧一萬二千七百九十五石四升三合八勺四抄四撮
  辰州衞屯田一千零三十三頃九十一畝九分六釐二毫六絲九忽六微九塵七纎 屯糧一萬二千四百一十六石三斗六升六合三勺二抄沅州衞屯田七百零五頃五十七畝五分四釐四毫四絲九忽 屯糧八千三百石六斗六升七合五勺四抄七撮二圭
  平溪衞屯田二百五十六頃六十一畝五釐八毫四絲 屯糧三千八百五十三石零九升五合三勺
  永州衞屯田一千四百零二頃六十七畝六分一釐一絲 屯糧一萬四千五百七十八石零五升四合四勺八抄
  寧逺衞屯田三千七十頃七十四畝 屯糧四千二百六十一石九斗五升九合四勺
  枇杷守禦千戸所屯田九十四頃六十九畝四分七釐五毫 屯糧九百六十二石零二升四合七勺
  桃川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六十六頃八十七畝三分七釐六毫 屯糧一千九百零五石九斗二升三合九勺
  錦田鎮前千戸所屯田八十三頃七十一畝五分屯糧九百零九石六斗六升五合四勺二抄一
  
  江華守禦右千戸所屯田五十七頃九十九畝零三釐五毫 屯糧五百五十七石二升二合寧逺守禦左千戸所屯田八十六頃五十畝 屯糧一千零四十一石
  東安守鎮百戸所屯田四十六頃七十畝三分九釐一毫 屯糧五百石零七合
  靖州衞屯田二百九十四頃一十一畝七釐五毫一絲六忽 屯糧三千五百三十七石一斗四升七合
  天柱守禦千戸所屯田七十七頃七十四畝八分五釐 屯糧六百七十三石一斗六升
  汶溪千戸所屯田五十一頃五十畝 屯糧六百四十八石九斗
  郴州守禦千戸所屯田二百四十九頃八十一畝二分八釐五毫二絲 屯糧二千九百九十八石八斗九升七合三勺三抄三撮
  廣安守禦千戸所屯田五十頃七十三畝四分五釐五毫 屯糧五百七十八石五斗五升二合宜章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六十頃三十一畝六分五釐 屯糧二千二百九十一石二斗九升施州衞屯田二百零六頃六十畝 屯糧二千零五十八石
  清浪衞屯田三百八十九頃四十一畝二分八釐二毫三絲 屯糧四千五百七十四石五斗六升四合
  偏橋衞屯田二百八十二頃二十四畝四分五釐屯糧三千七百九十三石五斗二升八合七勺
  三抄六撮六圭
  鎮逺衞屯田二百零八頃七十八畝八分三釐五毫 屯糧二千五百一十二石四斗五升一合五勺六抄
  銅鼓衞屯田三百五十四頃七十五畝 屯糧四千六百五十三石二斗五升五合四勺
  伍開衞屯田一千二百五十一頃四十畝三分七絲 屯糧一萬六千五百九十八石七斗八升五合六勺一抄
  大田軍民守禦千戸所屯田一百五十五頃六十畝 屯糧一千五百五十六石
  瞿塘衞屯田三百四十三頃三十一畝八分七釐八毫六絲 屯糧三千九百六十八石七斗七升六合六勺
  忠州守禦千戸所屯田二百四十三頃八十九畝九分 屯糧二千七百零一石二斗六升六合
  皇清屯田丁糧合編
  湖北省
  原額屯田地山塘三萬一千七百五十一頃五十九畝三分八毫三絲一忽内除荒蕪並坍䣃田地一萬一千七百八十三頃九十畝一分三毫七絲九忽七微一塵五𣺌六漠一茫五沙實在成熟田地山塘一萬九千九百六十七頃六十九畝二分四毫五絲一忽二微八塵九纎四𣺌三漠八茫五沙成熟糧九萬四千六百六十四石七斗一升六合九勺六抄五撮一圭八粟實折徴銀五萬三千三百四十一兩七錢一分三釐七絲五忽八微九塵七𣺌五漠七沙八灰
  又徳安所額外首墾屯地一頃八十一畝二分六釐六毫應編糧四石三斗五升三勺八抄四撮應折徴銀二兩四錢三分六釐二毫一絲五忽四塵
  人丁項下原報屯丁七百一十九名共額徴銀一百四十三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計入通省屯餉銀内均攤派徴
  通計屯餉丁糧共徴銀五萬三千四百八十七兩九錢四分九釐二毫九絲九微三塵七𣺌五漠七沙八灰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糧銀四萬三千八百四十四兩三分五釐三毫一絲三微三塵七𣺌五漠七沙八灰馬駒銀六兩五錢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二千八百六十五兩一錢七分一釐九毫八絲六微
  又軍三造船銀一千五百四十一兩六錢二釐湖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五百八兩八錢又軍三造船銀六百一十兩九錢七分
  一存留
  各衞所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二千八百三十五兩六錢六釐
  武昌武左二衞留造火藥鉛鐵彈子並看守庫局啓閉門禁鎻鑰等項屯丁四百名共兌食屯糧銀一千二百七十五兩二錢六分四釐
  武昌衛
  原額屯田地三千四百三十一頃四十二畝二分四釐内除荒蕪田地四百二頃七十九畝一分二釐九毫二絲一忽六微八塵七纎八𣺌一漠二茫七沙實在成熟田地三千二十八頃六十三畝一分一釐七絲八忽三微一塵二纎一𣺌八漠七茫三沙内除雍正五年開墾民田八頃三畝五分五釐應於六年後起科外現成熟糧一萬四千四百六十七石三斗三升八合六抄二撮五圭七粟應折徴銀七千九百一十三兩六錢三分三釐九毫二絲一微九塵一纎三𣺌二漠九茫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五十五名額徴銀一十一兩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増銀一十二兩二錢六分六釐七毫八絲二共實徴銀二十三兩二錢六分六釐七毫八絲
  通計丁糧額徴並新増共銀七千九百三十六兩九錢七毫一微九塵一纎三𣺌二漠九茫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六千一百五十一兩八錢七分六釐三毫一絲九忽五微九塵一纎三𣺌二漠九茫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五百三十二兩五分三毫八絲六微又軍三造船銀三百二十兩七錢三分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製造火藥鉛鐵彈子並看守庫局啓閉門禁屯丁二百名共兌食屯糧銀六百三十兩一錢四分
  武昌左衛
  原額屯田地一千二百六十三頃七十一畝一分四釐二毫内除京山等縣代徴籽粒田地八十一頃一十六畝九分一釐八毫又除荒蕪田地五十四頃六十三畝二分四釐八毫九絲七忽八塵九纎實在成熟田地一千一百二十六頃九十八畝七分五釐二毫八絲六微八塵八纎八𣺌應編糧一萬三千三百三十石五斗一升二合九抄九撮六圭應折徴銀七千四百六十五兩八分六釐七毫七絲五忽七微七塵六纎
  又開墾屯田九十二畝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二塵二纎二𣺌應編糧八石三斗折徴銀四兩六錢四分八釐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五十四名額徴銀一十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增銀一十一兩一錢七分三釐一毫二絲二共實徴銀二十一兩九錢七分三釐一毫二絲
  通計丁糧額徴並新増共銀七千四百九十一兩七錢七釐八毫九絲五忽七微七塵六纎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六千一百六十二兩六錢二分七釐八毫九絲五忽七微七塵六纎
  湖北糧道軍三造船銀三百八十一兩八錢六分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製造火藥鉛鐵彈子並看守庫局啓閉門禁屯丁二百名共兌食屯糧銀六百四十五兩一錢二分
  黄州衛
  原額屯田地山塘七百五十六頃六十三畝一分四釐二忽内除江夏麻城二縣代徴籽粒屯田地一十八頃九十六畝五分七釐四絲七忽又除明季逺年坍䣃田地三十七頃七十八畝二釐四毫八絲七忽五微六纎五𣺌四漠又除荒蕪田地九畝一分九釐四毫八絲六忽九微八塵六纎四𣺌三漠實在成熟田地六百九十五頃七十七畝八分一釐一毫六絲二忽一微七塵四纎六𣺌六漠應編糧八千三百四十九石六斗六升四合三勺三抄四撮五圭六粒二粟折徴銀二千九百四十七兩四錢三分一釐五毫一絲一微三𣺌八漠六茫
  節年開墾屯田地五頃一十八畝八分八釐九毫三絲四忽九微九塵二纎三𣺌七漠額糧六十二石二斗六升六合七勺二抄一撮九圭九粒二粟折徴銀二十一兩九錢八分一毫五絲二忽八微六塵三纎一𣺌七漠六茫應於六年後起科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五十九名額徴銀一十一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減銀三兩一錢五分三釐二毫七絲實徴銀八兩六錢四分六釐七毫三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二千九百五十六兩七分八釐二毫四絲一微三𣺌八漠六茫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二千三百三十九兩四錢三分八釐二毫四絲一微二𣺌八漠六茫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一百六十九両四錢四分又軍三造船銀一百四十五兩一錢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蘄州衛
  原額屯田地九百五十頃三十六畝八分二釐六毫七忽内除荒蕪坍䣃屯地四十七頃一十八畝二分二釐二毫八絲六忽三塵九纎實在成熟田地九百二頃二十二畝一分八毫八絲一忽三塵九纎編糧七千四百二石六斗八升八合八勺六抄六撮四粒一粟折徴銀二千九百六十六兩一錢七分四毫六忽一微四塵九纎八漠一沙
  又開墾屯地九十六畝三分九釐四毫三絲九忽九微二塵二纎編糧四石七斗一升折徴銀一兩九錢三分七釐一毫七忽應於六年後起科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八十二名額徴銀一十六兩四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减銀七兩六錢八分五釐九毫一絲實徴銀八兩七錢一分四釐九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二千九百七十四兩八錢八分四釐四毫九絲六忽六微四塵八纎九𣺌一漠九茫九沙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二千三百九兩六錢七分六釐八毫九絲六忽一微四塵九纎八漠一沙又馬駒銀六兩五錢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二百一十七兩三錢七分七釐六毫又軍三造船銀一百三十九兩二錢三分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沔陽衛
  原額屯田並新收桑棗菓園等處共一千一百七十頃九十六畝五分三釐四毫四絲五忽内除節年淹没沉塌田二百九十七頃六十五畝三分九釐九毫八絲三忽四塵四纎又除荒蕪照則更正屯田四十三頃七十一畝九分六釐五毫五絲三忽五微一塵七纎六𣺌又除荒塌運軍膳田二百五十一頃三十畝六分三釐一毫九絲三忽五微六塵實在成熟並撥回天門縣屯田奉裁堪種運軍膳田照則更正田共五百七十八頃二十八畝五分三釐七毫一絲四忽八微七塵八纎四𣺌額編糧六千三百五十四石三斗八升六合四抄二撮九圭三粒九粟折徴銀三千五百七十五兩八錢五分七毫五忽七微五塵七𣺌九漠於沉田重賦等事案内减糧三千二百二石七斗三升七勺六抄八撮三圭三粒减銀一千八百三兩九分三釐五毫九絲六微九塵六纎四𣺌四漠八茫九沙實成熟糧三千一百五十一石六斗五升五合二勺七抄四撮六圭九粟折徴銀一千七百七十二兩七錢五分七釐一毫一絲五忽五塵四纎三𣺌四漠七茫二沙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三十四名額徴銀六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减銀一兩五錢六分八釐四毫八絲實徴銀五兩二錢三分一釐五毫二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一千七百七十七兩九錢八分八釐六毫三絲五忽五塵四纎三𣺌四漠七茫二沙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糧銀一千三百八十四兩二錢五分八釐六毫三絲五忽五塵四纎三𣺌四漠七茫二沙
  湖北糧道衙門軍三造船銀九十一兩六錢三分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徳安所
  原額成熟田地塘二千四百七十三頃四十四畝一分二釐三毫二忽成熟糧七千三百二石七斗五升一合九勺八抄一撮折徴銀四千八十九兩五錢四分一釐一毫九忽三微六塵
  又額外首墾下則屯地一頃八十一畝二分六釐六毫應編糧四石三斗五升三勺八抄四撮折徴銀二兩四錢三分六釐二毫一絲五忽四塵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四十八名額徴銀五兩六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增銀六兩四錢六分八釐四毫九絲共徴銀一十二兩六分八釐四毫九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四千一百四兩四分五釐八毫一絲四忽四微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二千二百三兩四分三釐八毫一絲四忽四微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一千六百二十兩八錢六分四釐又軍三造船銀一百六十三兩四錢三分二釐
  一存留
  千總官役俸薪工食銀一百一十六兩七錢六釐荆州衛
  原額田地山塘及歸併枝夷長逺並新加長寧所増出田地共五千一百五十四頃七十六畝五分五釐六毫六絲六忽内除荒蕪田地二千四百三十一頃四十五畝四分八釐一絲七忽一微一塵五纎四𣺌二漠六沙實在成熟田地二千七百二十三頃三十一畝七釐六毫四絲八忽八微八塵四纎五𣺌七漠九茫四沙實在成熟糧一萬一千三百五十五石六斗三升四合五抄三撮一圭六粒五粟折徴銀五千八兩二錢六分六釐二毫四絲八忽四微七纎八𣺌二漠八茫四沙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六十八名額徴銀一十三兩六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増銀二錢五分七釐九毫二絲共銀一十三兩八錢五分七釐九毫二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五千二十二兩一錢二分四釐一毫六絲八忽四微七纎八𣺌二漠八茫四沙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糧銀四千三百四十四兩一分四釐一毫六絲八忽四微七𣺌八纎二漠八茫四沙
  湖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二百一十六兩又軍三造船銀一百六十兩一分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荆州左衛
  原額屯田地二千七百八十九頃二十二畝四分三釐内除荒蕪田八百五十一頃三十五畝八分三釐二毫八絲七忽九微三塵六纎九𣺌五漠一茫九沙實在成熟田地一千九百三十七頃八十六畝五分九釐七毫一絲二忽六塵三纎四漠八茫一沙成熟糧八千一百九十二石三斗二升八合三勺九抄三撮五圭折徴銀四千九十六兩一錢六分四釐一毫九絲六忽七微五塵
  又額外丈出新増田二百九十四頃一十一畝六分五釐三毫三絲三忽新増糧一千一百八十二石八斗八升一合八勺一撮二圭折徴銀五百九十一兩四錢四分九毫六微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七十四名額徴銀一十四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减銀七錢六分八釐六毫實徴銀一十三兩六錢三分一釐六毫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四千七百一兩四錢三分六釐四毫九絲七忽三微五塵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糧銀四千八十六兩五錢八分八釐二毫九絲七忽三微五塵
  湖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七十二兩又軍三造船銀二百四十兩五錢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荆州右衛
  原額屯田二千九百一十二頃四畝七分二釐二毫二絲三忽内除坍䣃並荒蕪田七百九十三頃三十一畝二分二釐五毫一絲四忽七微五塵一纎二𣺌三漠六茫三沙實在成熟田二千一百一十八頃七十三畝四分九釐七毫八忽二微四塵八纎七𣺌六漠三茫七沙成熟糧一萬七百四十五石三斗八升二合五勺六抄五撮九圭二粒四粟折徴銀四千一百三十八兩四錢一分二釐八毫七絲六忽三微六塵九纎六𣺌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六十五名額徴銀一十三兩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减銀一兩七分二釐七毫三絲實徴銀一十一兩九錢二分七釐二毫七絲
  通計丁糧實徴共銀四千一百五十兩三錢四分一毫四絲六忽三微六塵九纎六𣺌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糧銀三千五百八兩六錢四分六毫五絲六忽三微六塵九纎六𣺌
  湖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二百二十兩八錢又軍三造船銀一百一十八兩八錢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襄陽衛
  原額屯地一萬六百五十五頃三畝三分六釐六毫内除荒蕪屯地六千四百六頃三畝九分五釐一毫六絲又除鄖均房衞所南岸並本衞屯坐穀城縣河西廟攤地方賊殘荒地一百五十二頃六十三畝九分二釐八毫一絲實在成熟新舊首墾陞科屯地四千九十六頃三十五畝四分八釐六毫三絲成熟糧九千三百八十一石八斗七升九合五勺三抄三撮折徴銀一萬二千三百五十二兩八錢八釐一絲七忽一微三塵二纎一𣺌八漠八灰
  又首墾屯地二十一頃八十八畝二釐九毫應編糧二十七石五斗八合三勺四抄八撮應折徴銀三十六兩二錢一分九釐三毫二絲四忽六微八塵三纎二𣺌七漠八茫六沙八灰
  人丁項下原報人丁二百二名額徴銀四十兩四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通省均攤應减銀一十五兩八錢九分九釐六毫二絲實徴銀二十四兩五錢三毫八絲
  通計丁糧額徴共銀一萬二千三百七十七兩三錢八釐三毫九絲七忽一微三塵二纎一𣺌八漠八灰
  一起解
  湖北布政司衙門丁糧銀一萬一千三百五十八兩五錢一分八釐三毫九絲七忽一微三塵二纎一𣺌八漠八灰
  湖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三百二十五兩四錢四分又軍三造船銀三百九十一兩二錢五分
  一存留
  守千官役俸薪工食等銀三百二兩一錢
  物產
  武昌府
  藍出江夏縣其種有三曰蓼藍曰團葉曰木藍可造澱敗醬本草云生江夏山谷間花黄根紫色似柴胡攻暴熱癰腫産後諸病八月採根
  鱘魚出大江
  縮項鯿出武昌縣樊口
  蓴菜出蒲圻縣
  春子魚出咸寧縣
  頻伽鳥出崇陽縣岩頭畔
  銀出興國州黄姑山
  皮紙 苧 九節狸 俱出興國州
  銅出大冶縣白雉山
  鐵出大冶縣團爐山
  茶出通山縣者上崇陽蒲圻次之
  火紙出各縣
  漢陽府
  橘 橙 枳殻 南星 俱出漢陽縣
  楚石即墨石出漢陽東至山
  水獺江邊多有之
  葛出黄陂縣又出孝感小河溪
  棉花出孝感縣視他處為多
  黄州府
  粳米即香晚 連翹 松蘿 俱出黄州
  魚子糯出黄岡縣宜釀酒張文潛亟稱之
  苧布 包茅 俱出麻城縣
  羅漢菜出蘄州三角山
  蘄艾可治濕疾 蘄竹 蘄簟 鹿毛筆 白苧布烏稍蛇背有三稜至死眼不枯 綠毛龜極小者佳白花蛇頂有方勝尾有指甲長尺餘能療風疾俱出蘄州魶俗呼邵荷魚江上多有
  鱄䱐俗呼為江𧳯江上多有
  蟹江上多有
  安陸府
  白蜜 郢蘭 觀音竹 俱出鍾祥縣
  薺米出潛江縣
  木棉出天門縣
  黄精二月採根隂乾黄帝云太陽之草名黄精服之可以長生 石綠 蓽薢二八月採能治腰痛 俱出荆門州
  𩿞鴒出當陽縣
  花猫出各縣
  徳安府
  青紵布 根子菜根似蔓菁而大 白蠟 㯃山谷間有之非常産 葈耳一名蒼耳一名巻耳 景天四七月採花苖隂乾極利瘡科一名救火俗呼獨脚蓮 石青 俱出安陸縣
  柺棗詩云南山有杞即此其子著枝端大如指長數寸味甘美能解酒毒宅旁種此釀多不成作屋柱酒味亦薄出雲夢縣
  石膏 銀魚 俱出應城縣
  京三稜平苦無毒能消癥瘕霜降後採 丹參五月採 沙參八月採 旋覆花一名戴椹治痰飲諸症俱出隨州
  桔梗 蒼术各境極蕃 壞香壞後香 赤小豆俱出應山
  荆州府
  方文綾 貲布 梔子 貝母 覆盆子 烏梅龍芮 龍 草 十歲萬草 積雪草八九月採合二八月採根補中益氣 俱出江陵縣
  青綠石出松滋縣鳳凰山
  金出枝江縣董灘口
  通草 茜草 紅花 俱出枝江縣
  箭竹 白猸子狸屬 錦雞 桃花魚 芒硝 五加皮 鬼白 杜若 朴稍 俱出夷陵州
  秦椒八九月採冷風邪除寒痺 丁公藤療風痺出逺安縣
  核桃 仙茅 大黄 俱出逺安縣
  襄陽府
  綸艸 𠂀蔗 于薑 俱出襄陽縣
  白蘘荷生荆襄江湖間
  防蠱周禮蔗氏以嘉草除蠱宗懔謂嘉草即蘘荷是也
  沙金出宜城南漳二縣
  紅豆出南漳縣
  菉木出穀城縣西山
  麝香 山雞尾 羚羊 駝牛 龍膽草 杜菅鳯眼草 淫羊霍 俱出均州
  萬年枝 騫林葉 靈夀杖 隔山消 九仙子茅香 石燈心 金沸草 刺春 松鼠 我師禽樃梅 俱出均州太和山
  鄖陽府
  錫 軟棗 俱出鄖縣
  蒼礬 鍾乳 雷丸 石 虎 豹 猿 青蛇白鷴 竹 鹿 俱出房縣及太和山多有之羊扗 樟花栗 俱出房縣
  直𨽻歸州
  秦龜鼈 秦椒 巴㦸天 厚朴 碼碯石 俱出歸州
  木鼈子 黄連 貝母 錦雞 白鷴 俱出長陽縣
  枳殻 麥冬 黄薑 柴胡 俱出興山縣
  薏苡 茶 漆 黄蘖 鱖魚 蝮蛇 俱出巴東縣















  湖廣通志卷十八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十九
  田賦志屯田物産附
  湖南省總
  原額民屯更名及黔省歸併田地山塘湖圫壩除岳州府屬平江縣民潘文明置買湘隂縣連界田糧歸併平江縣徵解又除天柱縣歸併黔省不開外共額三十萬九千六百二十四頃一十九畝八分六厘八絲二忽七㣲四塵七纎五𣺌三漠六茫内除沅州砂田二十六頃二十五畝八分八厘原全書刋載闔州攤派如遇取砂通州派取又除沅州開撥黔省玉屏縣管轄田地塘二十一頃七十七畝六分八毫三絲又除青溪縣歸併荒蕪田一百五頃九十六畝七分二厘一毫七絲一忽二塵八纎内除長屬之長沙湘隂瀏陽湘潭益陽茶陵六州縣水剗成河荆棘成林失額田地塘四千四百六十八頃八十八畝五分四厘七絲二忽二㣲五塵五纎又除寧鄉攸縣二縣丈缺田九百六十九頃八十二畝五分八厘八絲九㣲五塵九纎五𣺌三漠又除衡永岳澧常郴六府州屬荆棘砂堆水沖失額慈利縣軍買民田武陵縣豁免宿郎堰荒蕪共田地山塘湖圫壩三千八百八十八頃二十一畝四分七厘九忽一㣲一塵五纎五𣺌四漠九茫
  實在成熟田地山塘湖圫壩三十萬一百四十二頃二十七畝五厘九毫一絲九忽三㣲八塵九纎四𣺌五漠七茫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屯更名田地山塘五千二十九頃七十四畝九分二毫二絲二塵七纎六𣺌五漠六沙内除沅州開撥黔省玉屏縣管轄田畝三畝三分六厘九毫
  實在額外田地山塘五千二十九頃七十一畝五分三厘三毫二絲二塵七纎六𣺌五漠六沙
  原額民屯更名地丁條餉並自首開墾新舊歸併屯餉麂皮京摃湖課班價等項除天柱縣歸併黔省外共額銀一百三十一萬七千八百四十七兩五錢二分六厘二絲五忽三㣲四塵一纎六𣺌七漠一沙六漂二灰内除開撥黔省玉屏縣管轄額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七厘六毫四絲二忽一㣲一塵五纎七𣺌三漠九茫八沙七漂又除長衡永岳澧常郴七府州屬荆棘砂堆坍缷衝潰失額慈利縣軍買民田及黔省撥收荒蕪屯餉並迯亡無徴減則豁免荒蕪瀏陽縣民李長興等買減田畝是荒非熟永照地則應減共銀一十四萬二千六十四兩三錢五厘二絲二忽七㣲八塵九纎五𣺌六漠五漂
  實徵銀一百一十七萬五千六百六十七兩二錢九分三釐三毫六絲四㣲三塵六纎三𣺌七漠二沙四漂二灰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九十九萬八兩四錢一分五釐一毫一絲七忽六㣲四纎五漠四茫一沙六漂二灰内除開撥黔省管轄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七釐六毫四絲二忽一㣲一塵五纎七𣺌三漠九茫八沙七漂又除荆棘砂堆坍䣃衝潰失額迯亡無徵減則及豁免荒蕪永照地則應減並免徵籽粒共銀九萬七千七百五十六兩四錢五釐八毫四絲五忽八㣲八塵一𣺌九漠八茫二沙五漂六灰又撥補湘隂湘潭二縣舖兵不足工食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九釐五絲八忽四㣲七塵五纎九𣺌三漠六茫四沙七漂
  實徵銀八十九萬一千八百一十二兩九錢五分二釐五毫七絲一忽一㣲三塵二纎一𣺌七漠九茫五沙六漂六灰内除長屬寧鄉益陽安化三縣寶屬邵陽武岡二州縣岳屬臨湘縣原額芽茶一百二十二觔遵奉
  部文每觔價銀六分該價銀七兩三錢二分原係採買本色起解於康熙三十二年
  文免解本色折銀起解充餉
  實徵充餉銀八十九萬一千八百五兩六錢三分二釐五毫七絲一忽一㣲三塵二纎一𣺌七漠九茫五沙六漂六灰
  外新化縣原額芽茶一十八觔照定價值一例折銀一兩八分起解充餉
  一撥運存畱項下
  撥運存畱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等項及奉復廪糧三分之一及新設永寧司巡檢靖州復設州判俸工歸還支給共額銀二十五萬八千八百二十一兩八錢一分八釐四毫六絲四忽七㣲九塵五纎一渺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及逃亡無徵並減則及豁免荒蕪共銀三萬四千二百九兩八錢九分三毫三絲五忽七㣲八塵八纎五𣺌七漠五茫九沙一漂七灰
  實徵銀二十二萬四千六百一十一兩九錢二分八釐一毫二絲九忽六纎五𣺌二漠四茫八漂三灰又起運内撥補湘隂湘潭二縣舖兵不足工食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九釐五絲八忽四㣲七塵五纎九𣺌三漠六茫四沙七漂
  二共實徵銀二十二萬四千九百三十五兩五分七釐一毫八絲七忽四㣲八塵一纎四𣺌六漠五沙五漂三灰内有康熙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進茶長夫稅課司遞運所大使原坐編湖北按察司司獄喬口司暮雲市江東司潭湖司黄陽堡湘口驛三浯驛靖位司大城扁山連松河泊所鼎港口池⿺辶𦮔司江湘市收溪司古樓司白水市鴨欄司營田司溪洞司毛俊堡安平司大刺稅課各巡檢平溪舖舖司黄堡驛岳陽驛蘭江驛府河驛桃源驛沅水驛各驛丞以及衙門燈夫銅鼓五開二衛歸併黔省裁革辰永靖道舖兵各官俸役食等項共銀一萬八千四百八十九兩八錢三分二釐八絲八忽一㣲三塵四纎三漠一茫七沙六漂五灰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三萬一百九十六兩四錢一分五釐七毫八絲六忽五㣲七塵内除荆棘砂堆衝洗失額減則豁免荒蕪共銀四千五百七十七兩九錢二分二釐六絲八忽三㣲六塵八纎六𣺌八漠七茫三沙九漂五灰
  實徵銀二萬五千六百一十八兩四錢九分三釐七毫一絲八忽二㣲一纎三𣺌一漠二茫六沙五灰
  隨漕楞木松板等項共額銀三萬八千五百四十兩八錢七分六釐六毫五絲六忽三㣲七塵二纎五𣺌一漠六茫内除荆棘砂堆衝洗失額減則豁免荒蕪無徵銀五千五百二十兩八分六釐七毫七絲二忽七㣲五塵二纎九漠八茫四沙八漂二灰
  實徵銀三萬三千二十兩七錢八分九釐八毫八絲三忽六㣲二塵四𣺌一漠七茫五沙一漂八灰
  永順府屬額徵銀二百八十兩
  一丁糧另派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銀九千二百一十九兩四錢五分五毫四絲三忽八㣲一塵九纎六𣺌六漠九茫内除衝潰失額迯亡無徵荒蕪共銀一百六兩五錢八分八釐七毫一絲六忽一㣲七塵二𣺌九茫一沙八漂
  實徵銀九千一百一十二兩八錢六分一釐八毫二𢇁七忽六㣲四塵九纎四𣺌五漠九茫八沙二漂
  一南漕二糧項下
  南糧正耗並更名丈増首報共米一十六萬一千一十五石四斗七合五勺四抄三撮七圭八粒九粟八糠四粃内除荆棘砂堆衝洗失額減則豁免荒蕪無徵米二萬七千四百七十六石三斗二升三合八勺五抄一撮一圭九粒六粟
  實徵米一十三萬三千五百三十九石八升三合六勺九抄二撮五圭九粒三粟八糠四粃
  原額里納驢脚並更名及丈増共銀一萬九千三百二十二兩一錢五分四釐一毫七絲四忽八塵六纎七𣺌九漠九茫六沙一漂三灰内除荆棘砂堆失額減則豁免荒蕪無徵銀三千二百九十七兩一錢六分九毫六𢇁九忽七㣲二塵九纎五𣺌八漠三茫五沙九漂
  實徵銀一萬六千二十四兩九錢九分三釐二毫四忽三㣲五塵七纎二𣺌一漠六茫二漂三灰
  漕糧正耗脚増並更名及丈増共米一十九萬一千九十五石五斗三升四合五勺七抄五撮一圭四粒三粟六顆四粃内除荆棘砂堆失額減則豁免荒蕪無徵米三萬一十石八斗八升九合五勺七抄四撮八圭二粒二粟
  實徵米一十六萬一千八十四石六斗四升五合三圭二粒一粟六顆四粃
  一本色
  寶靖二府州秋米一萬七千二百七石七斗九升六合九勺一抄七撮八圭六粒八粟
  一黔省撥歸鎮逺施秉二縣歸併米荳二百九十二石一斗二升一合三勺九抄一撮三圭九粒三粟
  一額外
  附徵平江縣民潘文明原置買長沙府屬湘陰縣連界田地塘一百五十一頃八十六畝八分七釐七毫七忽五㣲共額銀九百三十七兩七分九釐五毫一絲四忽三𣺌一漠五茫内除報墾減則銀二百一十八兩七錢二分七毫五絲二忽一㣲六塵四𣺌二漠五茫
  實徵銀七百一十八兩三錢五分八釐七毫六絲一忽八㣲三塵九纎八𣺌九漠
  一永寶常辰四府知府項下
  帶徵商稅銀六千五百二十一兩六錢一分七釐六毫一絲三忽七㣲内除荒蕪無徵銀二百五十一兩三分四釐六毫五絲七忽五㣲
  實徵銀六千二百七十兩五錢八分二釐九毫五絲六忽二㣲
  長沙府
  原額民屯更名田地山塘湖圫壩除岳州府屬平江縣民潘文明置買湘隂縣連界田糧歸併平江縣徵解不開外共額九萬九千二百九頃二十三畝三分八釐九毫五絲二㣲八塵五纎二𣺌三漠内除長沙湘隂瀏陽湘潭益陽茶陵六州縣水剗成河荆棘成林失額田地塘四千四百六十八頃八十八畆五分四釐七絲二忽二㣲五塵五纎又除寕鄉攸縣二縣丈缺田九百六十九頃八十二畆五分八釐八絲九㣲五塵九纎五渺三漠
  實在成熟田地山塘九萬三千七百七十頃五十二畝二分六釐七毫九絲七忽七塵七渺
  節年陸續報墾民屯更名共田地山一千一百一十四頃一十八畝六釐五毫六絲七忽二微三塵七纎四渺五漠三茫六沙
  原額民屯更名地丁條餉自首開墾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匠等項共額銀四十萬二千九百四十三兩七錢六分五釐六毫七絲一忽五微五塵二纎五渺三漠八茫七沙二漂内除失額荆棘冲塌迯亡荒蕪無徵以及瀏陽縣民李長興等買減田畝是荒非熟永照地則應減共銀五萬一千二兩五錢六分三釐四絲六忽八微六塵七纎一茫九沙
  實徵銀三十五萬一千九百四十一兩二錢二釐六毫二絲四忽六微八塵五纎五渺三漠六茫八沙二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三十一萬八千四百七十二兩九錢一分七釐四毫八絲一忽五微一塵三纎三渺七沙二漂内除失額迯亡無徵減則荒蕪併永照地則應减共銀三萬七千一百二十二兩四錢八分七釐六毫八絲七忽四微七纎八渺六漠五茫九沙四漂又撥補湘陰湘潭二縣舖兵不足工食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九釐五絲八忽四微七塵五纎九渺三漠六茫四沙七漂
  實徵銀二十八萬一千二十七兩三錢七毫三絲五忽六㣲二塵九纎四渺九漠八茫三沙一漂内除寧鄉益陽安化三縣原額芽茶六十二觔遵照 部文每觔價銀六分該價銀六分七錢二分原係採買本色起觧内於康熈三十二年奉 文免解本色折銀起解充餉
  實徵充餉銀二十八萬一千一百二十三兩五錢八分七毫三絲五忽六微二塵九纎四渺九漠八茫三沙一漂
  一撥運存留頃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𠪱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等項及奉復廪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五萬七千四十六兩二錢二分三釐三毫四絲五忽七微二塵五纎内除失額逃亡無徵減則荒蕪共銀一萬三百一十三兩四錢五分五釐八毫七絲一忽六微六塵五纎四渺七漠七茫五沙七漂三灰
  實徵銀四萬六千七百三十二兩七錢六分七釐四毫七絲四忽五塵九纎五渺二漠二茫四沙二漂七灰又起運内撥湘隂湘潭二縣舖兵不足工食銀三百二十三兩一錢二分九釐五絲八忽四微七塵五纎九渺三漠六茫四沙七漂
  二共實徵銀四萬七千五十五兩八錢九分六釐五毫三絲二忽五微三塵五纎四渺五漠八茫八沙九漂七灰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進茶長夫原坐編湖北按察司司獄及本府照磨長沙縣喬口司善化縣暮雲布府屬燈夫湘隂縣營田司各官俸役食等項共銀三千二十七兩三錢二分一釐二絲九忽四微八塵九纎一渺五漠九茫七沙六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七千七百三十兩六分九釐八毫六絲三忽四微七塵内除失額無徵減則荒蕪共銀八百六十三兩六錢五分三釐一毫八忽七微二塵八纎三渺五漠二茫四沙三漂七灰
  實徵銀六千八百六十六兩四錢一分六釐七毫五絲四忽七微四塵一纎六渺四漠七茫五沙六漂三灰
  隨漕楞木松板等項共額銀一萬九千六百九十四兩五錢五分四釐九毫八絲八微四塵四纎二渺三漠八茫内除失額無徵逃亡減則荒蕪共銀二千七百二兩九錢六分六釐三毫七絲九忽六塵五纎三渺五茫九沙五漂
  實徵銀一萬六千九百九十一兩五錢八分八釐六毫一忽七微七塵八纎九渺三漠二茫五漂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額銀三百六十四兩九錢六釐七毫九絲八忽八㣲五塵二纎八渺六漠五茫内除原報荒蕪無徵銀五兩四錢七分一釐五毫四忽七㣲九塵六纎五渺
  實徵銀三百五十九兩四錢三分五釐二毫九絲四忽五塵六纎三渺六漠五茫
  一南漕二糧項下
  南糧正耗並更名丈増首報共米九萬一千五石九斗七升一合八勺八抄一撮二圭六粒四粟八糠四粃内除失額並減則荒蕪及永照地則應減共米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二石一斗四升二合二勺五抄四撮四圭五粒七粟
  實徵米七萬六千五百三十三石八斗二升九合六勺二抄六撮八圭七粟八糠四粃
  原額里納驢脚并更名丈増共銀一萬九百二十一兩一釐一毫一絲五忽九微三塵四纎八渺八漠四茫七沙内除失額並減則荒蕪及永照地則應减銀一千七百三十六兩六錢五分九釐一毫五絲六忽七㣲一塵一纎八渺四漠八茫五沙八漂
  實徵銀九千一百八十四兩三錢四分一釐九毫五絲九忽二微二塵三纎三漠六茫一沙二漂
  漕糧正耗脚増並更名丈増共米一十一萬五百七十六石八升二勺九抄六撮二圭二粒五粟六顆四粃内除失額並減則荒蕪及永照地則應減米一萬七千二十七石九斗一升五合九勺七抄五撮四圭九粒九粟
  實徵米九萬三千五百四十八石一斗六升四合三勺二抄七圭二粒六粟六顆六粃
  一本色
  原額孤貧米二百八十八石四升二合三勺五抄六圭八粒五粟内除失額減則米五十三石八斗三升四合四抄九撮二圭五粒八粟
  實徵米二百三十四石二斗八合三勺一撮四圭二粒七粟
  衡州府
  原額民屯田地山塘堰共四萬七千七百五十八頃一十畝二分六釐六毫九絲六忽九㣲七塵四纎三渺内除衡陽衡山安仁耒陽酃縣五縣荆棘砂堆荒蕪并水衝失額田地塘一千一百六十頃八十畝五釐六毫三絲二忽三微五塵一纎五渺八漠五茫
  實在成熟田地山塘堰四萬六千五百九十七頃三十二畝二分一釐六絲四忽六㣲二塵二纎七渺一漠二茫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屯田地塘九百九十八頃一十四畝二分七釐七毫一絲五忽一微八塵七纎三渺九漠七茫
  原額民屯地丁條餉并節年丈出自首開墾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價等項共額銀二十二萬二千二十四兩二錢一分七釐三毫五絲九忽四微三塵六渺一茫七沙六漂七灰内除衡陽衡山安仁耒陽酃縣五縣荆棘沙堆荒蕪並水衝失額逃亡無徵及減則共銀一萬五千九百一十八兩六分九釐二毫六絲三忽二塵九纎五渺八漠三茫三沙四漂
  實徵銀二千萬六千一百六兩一錢四分八釐九絲六忽三微九塵一纎一漠八茫四沙二漂七灰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一十七萬五千二百九十四兩六錢六釐一毫七絲四忽一微五塵一茫七沙六漂七灰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逃亡無徵及减則共銀一萬一千二百七十六兩九錢五分三釐五毫九忽三微九塵一纎七渺五漠一茫一沙六灰
  實徵銀一十六萬四千一十七兩六錢五分二釐六毫六絲四忽七㣲五塵八纎二渺五漠六沙六漂一灰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桂陽州魚利應留修理應朝盤纒等項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三萬三千八十三兩三錢三分七釐六絲七忽七微八塵六渺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逃亡無微及減則共銀肆千一十七兩六錢四分四釐七毫五絲八忽七微九塵七纎四渺八漠一茫二沙三漂四灰
  實徵銀二萬九千六十五兩六錢九分二釐三毫八忽九微八塵三纎一渺一漠八茫七沙六漂六灰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及續裁安仁縣潭湖安平二廵檢本府照磨衡陽縣江東司廵檢府屬燈夫衡山縣黄堡驛驛丞各官俸役食共銀三千四百一十七兩八錢三分九釐六毫三絲四忽四微七塵二渺八漠九茫五沙七漂五灰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四千八百七十八兩三錢六分九釐四毫五忽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無徵及减則共銀二百一十五兩二錢六分一釐九毫六絲三忽八㣲四塵五纎四漠九茫一沙六漂八灰
  實徵銀四千六百六十三兩一錢七釐四毫四絲一忽一微五塵四纎九渺五漠八沙三漂二灰
  隨漕楞木松板等項共額銀八千七百六十七兩九錢四釐七毫一絲二忽五微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無徵及減則共銀四百八兩二錢九釐三絲一忽五纎三渺一茫八沙三漂二灰
  實徵銀八千三百五十九兩六錢九分五釐六毫八絲一忽四微九塵四纎六渺九漠八茫一沙六漂八灰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一千七百七兩三錢九分七釐九毫五絲二忽四微二塵一纎四渺四漠内除水衝失額荒蕪逃亡無徵銀三十九兩五錢一分六釐九毫三微一塵四纎三渺八茫六沙
  實徵銀一千六百六十七兩八錢八分七釐三毫四絲三忽一微七纎一渺三漠一茫四沙
  一南漕二糧項下
  南糧正耗共米三萬六千六百七十七石七斗三升五合三勺八抄六撮三圭四粒八粟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無徵及减則共米一千八百一十一石四斗四升三合九勺三抄六圭七粒七粟
  實徵米三萬四千八百六十六石二斗九升一合四勺五抄五撮六圭七粒一粟
  原額里納驢脚並丈増開墾自首共銀四千四百一兩三錢四分九釐八絲二忽一微八塵五渺九漠一沙一漂三灰内除荆棘砂堆水衝失額荒蕪無徵及减則共銀二百一十七兩三錢七分三釐二毫九絲六忽四微二塵八纎一渺九茫四沙八漂
  實徵銀四千一百八十三兩九錢七分五釐七毫八絲五忽七微五塵二纎四渺八漠六沙九漂三灰
  漕糧正耗脚増共米四萬三千八百一十五石九斗八升五合三勺九抄二撮八圭内除荆棘砂堆衝洗失額荒蕪無徵及减則共米二千二百六十二石一斗六升七合五勺七抄九撮五圭九粒
  實徵米四萬一千五百五十三石八斗一升七合八勺一抄三撮二圭一粒
  永州府
  原額民屯田地塘二萬五千二百三十六頃九十四畝一分七毫一絲六忽五微内除坍䣃無徵田五頃七十七畝二分六釐三毫三絲二忽八四塵四纎八渺三漠
  實在成熟田地塘二萬五千二百三十一頃一十六畝八分四釐三毫八絲三忽六微五塵五纎一渺七漠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屯田地塘一百九十頃四十九畝二分五釐一毫四絲四忽二微二塵
  原額民屯地丁條餉並節年丈出首報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價等項共額銀一十一萬五千九百一十六兩九錢四分七釐六毫七絲七忽七微八塵三纎六渺五漠六茫三沙内除逃亡並招安黒白二猺下山向化籽粒免徵共銀一千九百八十九兩一分六釐六毫二絲九忽五微三塵八纎一渺四漠六茫九沙六漂
  實徵銀一十一萬三千九百二十七兩九錢三分一釐四絲八忽二微四塵五纎五渺九茫三沙四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九萬五百四十八兩六錢三分七釐九毫五忽一微八塵三纎六渺五漠六茫三沙内除坍䣃逃亡並招安黒白二猺下山向化籽粒免徵共銀一千七百九十五兩一錢一分三釐四毫三絲三忽二微八塵二纎三渺七漠六茫四漂
  實徵銀八萬八千七百五十三兩五錢二分四釐四毫七絲一忽九微一纎二渺八漠二沙六漂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二萬三千四百八十二兩九錢八分八釐五毫四絲七忽五微内除逃亡無徵銀一百八十八兩五錢一分五釐九毫一絲八忽九微一塵四纎四渺二漠三沙二漂
  實徵銀二萬三千二百九十四兩四錢七分二釐六毫二絲八忽五微八塵五纎五渺七漠九茫六沙八漂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零陵縣黄陽堡廵檢湘口驛驛丞祁陽縣三浯驛驛丞並本府照磨江湘市白水市廵檢府屬燈夫各官俸役食等項共銀二千六百三十八兩七錢二分七釐四毫一絲四忽八微八塵五纎一渺一漠一沙八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一千五百四兩七錢七分四釐九毫七絲三忽一微
  淺船額銀三百八十兩五錢四分六釐二毫五絲二忽内除逃亡無徵銀五兩三錢八分七釐二毫七絲七忽三微四塵一纎三渺五漠六沙
  實徵銀三百七十五兩一錢五分八釐九毫七絲四忽六㣲五塵八纎六渺四漠九茫四沙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銀一千四百三十五兩一錢八釐一絲七忽一微六塵二渺八漠
  一帶徵商稅
  知府項下帶徵商稅銀五十九兩五錢五分
  寳慶府
  原額民屯及黔省歸併田地塘共二萬五千七百五十六頃一十九畝一分五毫八絲一忽九微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屯田地塘一千八百六十一頃四十九畝五分八釐六毫二絲一忽一微四塵七纎一渺
  原額民屯地丁條銀九釐餉銀並丈出自首開墾黔省歸併屯餉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價等項共額銀八萬八千八百七十一兩六錢四分一釐九毫三絲四忽一微七塵九纎九漠八沙九漂九灰内除原荒無徵銀一十四兩六分六釐五絲二忽
  實徵銀八萬八千八百五十七兩五錢七分五釐八毫八絲二忽一微七塵九纎九漠八沙九漂九灰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二兩九錢九分七釐七絲七忽九微九塵四纎七渺九漠八沙九漂九灰内除原荒無徵銀一十四兩六分六釐五絲二忽
  實徵銀七萬一千六百七十八兩九錢三分一釐四絲五忽九微九塵四纎七渺九漠八沙九漂九灰内除邵陽武岡二州縣原額芽茶四十四觔遵照 部文每觔價銀六分該價銀二兩六錢四分原係採買本色起解於康熈三十二年奉 文免解本色折銀起解充餉
  實徵充餉銀七萬一千六百七十六兩二錢九分一釐四絲五忽九微九塵四纎七渺九漠八沙九漂九灰
  外新化縣原額芽茶一十八觔照定價值一例折銀一兩八分起解充餉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等項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一萬五千九百二十七兩一錢六分五釐三毫六絲八忽八微八塵四纎三渺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進茶長夫新寧縣靖位司廵檢本府照磨並府屬燈夫等項共額銀一千三百八十八兩五錢七分四釐七毫五絲二忽七微七塵
  江濟水夫額銀一千四十二兩一錢九分一釐六毫七絲
  淺船額銀二百九兩二錢八分七釐七毫九絲七忽三微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銀一千七百三十三兩九錢三分七釐一毫五絲五忽七微五塵八纎八渺八漠一茫
  一本色
  原額並首報共米一萬一千六百三十石六斗一升八合六勺三抄七撮七圭四粒四粟
  一帶徵商稅
  知府項下帶徵商稅銀三千七百三十兩一錢三分九釐一絲五忽
  岳州府
  原額民賦更名田地山塘二萬三千六百七十九頃六十六畝七釐九毫七絲六忽六塵三纎内除巴陵平江臨湘三縣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田地塘一千八百一十六頃二十一畝六分四釐八絲七忽一微七纎
  實在成熟田地山塘二萬一千八百六十三頃四十四畝四分三釐八毫八絲八忽九微五塵六纎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賦更名田地山塘一百五十六頃四十五畝二分八釐八毫一微七纎四渺
  原額民賦更名地丁條餉並丈出首報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價等項共額銀一十二萬一千九百八十兩二錢二分八釐五毫一絲二忽六微九塵二纎二渺七漠六茫一漂内除巴陵平江臨湘三縣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及逃亡無徵並减則共銀三萬九千一百二十七兩四錢三分五釐七毫五絲三忽三微八塵三纎六渺九漠四茫二沙
  實徵銀八萬二千八百五十二兩七錢九分二釐七毫五絲九忽三微八纎五渺八漠一茫八沙一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七萬七千六百八十四兩三錢六分九釐九絲五忽六徵六塵三纎九渺九漠八茫一漂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逃亡無徵及减則共銀二萬五千三百五十八兩九錢一分二釐六絲二忽五微四塵四纎七渺二漠四茫八沙六漂
  實徵銀五萬二千三百二十五兩四錢五分七釐三絲三忽一微一塵九纎二渺七漠三茫一沙五漂内除臨湘縣原額芽茶一十六觔遵照部文每觔價銀六分該價銀九錢六分原係採買本色起解於康熈三十二年奉 文免解本色折銀起解充餉
  實徵充餉銀五萬二千三百二十四兩四錢九分七釐三絲三忽一微一塵九纎二渺七漠三茫一沙五漂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額銀二萬五千五百八兩四錢三分一釐四絲五忽九微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逃亡無徵及減則共銀八千三百七十六兩六分六釐九絲九塵八纎八渺八漠二茫二漂
  實徵銀一萬七千一百三十二兩三錢六分四釐九毫五絲五忽八微一纎一渺一漠七茫九沙八漂内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臨湘縣解茶長夫城陵磯稅課司逓運所大使巴陵縣大城扁山河泊所臨湘縣連松河泊所本府知事照磨華容縣古樓司巡檢臨湘縣鴨欄司巡檢府屬燈夫巴陵縣岳陽驛丞官俸役食等項銀一千二百二十二兩八錢六分四釐九毫二絲五忽七微一塵五纎四渺八漠四茫六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一萬三百七十五兩八分七釐五毫一絲九忽五微内除衝洗坍䣃衝潰失額無徵減則銀三千一百六兩四錢五分四釐七毫五絲三忽九塵四漠三茫二沙一漂
  實徵銀七千二百六十八兩六錢三分三釐一毫六絲六忽四微九纎九渺五漠六茫七沙九漂
  隨漕楞木松板等項共額銀八千四百一十二兩三錢四分四毫五絲一忽六微二塵八纎二渺七漠八茫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逃亡無徵並減則共銀二千二百八十六兩二釐八毫四絲七忽六微五塵四漠四茫一沙一漂
  實徵銀六千一百二十六兩三錢三分七釐六毫三忽九微七塵八纎二渺三漠三茫八沙九漂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額銀一千二十四兩三錢九分六釐五毫二絲二忽六微七塵二纎五渺内除衝洗失額原荒無徵共銀四兩六錢四分三釐六毫一絲一忽六微五塵二渺一漠二茫五沙八漂
  實徵銀一千一十九兩七錢五分二釐九毫一絲一忽二塵二纎二渺八漠七茫四沙二漂
  一南漕二糧項下
  南糧正耗並更名及丈増首報共米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一石七斗二勺七抄六撮一圭七粒七粟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無徵並減則共米七千四百一十五石三斗一升八合七勺八抄七圭五粒四粟
  實徵米二萬二千一百三十八石九斗六升二合六勺一抄一圭一粒五粟
  原額里納驢脚並更名及丈増首報共銀三千九百九十九兩八錢三釐九毫七絲五忽九微七塵一纎三渺二漠四茫八沙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無徵及減則共銀一千三百四十三兩一錢二分八釐五毫一絲六忽五微八塵九纎六渺二漠五茫五沙九漂
  實徵銀二千六百五十六兩六錢七分五釐四毫五絲九忽三微八塵一纎六渺九漠九茫二沙一漂
  漕糧正耗脚増並更名及丈増首報共米三萬四千八百三十石三斗六升八合八勺六抄五圭八粒七粟内除衝洗坍䣃並衝潰失額無徵及減則共米一萬七百二十石八斗六合四抄九撮五圭三粒四粟
  實徵米二萬四千一百九石五斗六升二合八勺一抄一撮五粒三粟
  一額外
  附徵平江縣民潘文明原置買長沙府屬湘隂縣連界寄庄田地塘一百五十一頃八十六畝八分七釐七毫七忽五微共額銀九百三十七兩七分九釐五毫一絲四忽三渺一漠五茫内除報墾減則銀二百一十八兩七錢二分七毫五絲二忽一微六塵四渺二漠五茫
  實徵銀七百一十八兩三錢五分八釐七毫六絲一忽八微三塵九纎八渺九漠
  常徳府
  原額民屯更名田地塘二萬九千九百八十六頃一十六畝六分四釐五絲五忽三微六塵八纎四渺八漠八茫内除失額並豁免武陵縣宿郎堰荒蕪田地塘四百二十四頃三十一畝二分九釐二毫七絲六忽八微一塵二纎一渺三漠四茫
  實在成熟田地塘二萬九千五百六十一頃八十五畝三分四釐七毫七絲八忽五微五塵六纎三渺五漠四茫
  節年陸續報墾民屯更名田地塘七十八頃四十三畝八分一釐六毫五絲二忽
  原額民屯更名籽粒地丁條餉並節年審増自首千斤茶薗紙課基租湖課門攤商稅麂皮京摃班價新増基租等項共額銀一十萬九千六百九十五兩二錢五分三釐六毫九絲三忽五微七塵九渺五漠六沙四漂内除荒蕪失額逃亡無徵及豁免武陵縣宿郎堰荒蕪共銀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兩四錢二分八毫九絲一忽五微七纎三渺五茫九沙七漂
  實徵銀九萬八千五百六十二兩八錢三分二釐八毫二忽六微三纎六渺四漠四荒六沙七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八萬七百七十四兩八錢七分七釐八毫一忽四微六塵一纎二渺五漠六沙四漂内除失額逃亡無徵並減則豁免共銀七千七百六十四兩七錢一分三釐四毫二絲三忽三微五塵四纎六渺六漠四茫八沙九漂
  實徵銀七萬三千一十兩一錢六分四釐三毫七絲八忽一微六纎五渺八漠五茫七沙五漂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二萬七千二百八十六兩三錢九分三釐六毫三絲二忽八微九纎七渺内除失額逃亡無徵並減則豁免共銀三千二百二十五兩八錢七分七釐三毫七忽四微九塵六纎六渺三漠五茫四漂
  實徵銀二萬四千六十兩五錢一分六釐三毫二絲五忽三微一塵三纎六漠四茫九沙六漂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龍陽縣鼎港口巡檢本府照磨府屬燈夫府河桃源二驛驛丞各官俸役食等項共銀一千八百六十四兩四錢八分五釐一毫二絲二忽七微五塵三纎五渺四漠九茫二沙八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一千三百九十三兩七錢九分四釐四毫五絲内除失額無徵並減則豁免共銀一百三兩一錢五分七釐四毫四絲七忽三微三塵一纎五渺四茫二沙一漂
  實徵銀一千二百九十兩六錢三分七釐二忽六微六塵八纎四渺九漠五茫七沙九漂
  隨漕淺船額銀二百四十兩一錢八分七釐八毫九忽三微内除失額逃亡無徵並減則豁免共銀三十八兩六錢七分二釐七毫一絲三忽三微二塵四纎五渺一茫八沙三漂
  實徵銀二百一兩五錢一分五釐九絲五忽九微七塵五纎四渺九漠八茫一沙七漂
  一丁糧另𣲖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額銀七百九十七兩五錢八分五釐二毫一絲二忽六微五塵五漠内除失額迯亡無徵銀五十六兩九錢六分二釐九毫九絲四微九纎一渺八漠八茫
  實徵銀七百四十兩六錢二分二釐二毫二絲二忽二微四塵八渺六漠二茫
  一帶徵商稅
  知府項下帶徵商稅額銀三百二十六兩五錢六分七釐一毫九絲五忽一微内除荒蕪無徵銀二百五十一兩三分四釐六毫五絲七忽五微
  實徵銀七十五兩五錢三分二釐五毫三絲七忽六微
  辰州府
  原額民屯并鎮溪所及黔省歸併共田地塘一萬五千二百八十七頃五十三畝九分四釐三毫二絲五忽三微一塵六纎五渺一漠八茫内除沅州砂田二十六頃二十五畝八分八釐原全書刋載闔州攤派如遇取砂通州派取又除沅州開撥黔省玉屏縣管轄田地塘二十一頃七十七畝六分八毫三絲又除青溪縣歸併荒蕪田一百五頃九十六畝七分二釐一毫七絲一忽二塵八纎
  實在成熟田地塘一萬五千一百三十三頃五十三畝七分三釐三毫二絲四忽二微八塵八纎五渺一漠八茫
  節年陸續民屯丈出報墾田地塘六十七頃四十二畝五分一釐六毫五絲八忽二微四纎五渺内除沅州開撥黔省玉屛縣管轄田三畝三分六釐九毫
  實在額外田地塘六十七頃三十九畝一分四釐七毫五絲八忽二微四纎五渺
  原額民屯地丁并新舊歸併屯餉及丈出新増自首湖課商稅麂皮京摃班價等項共額銀九萬七千八百七兩七錢五分六釐九毫四絲六忽三微一塵二纎二渺九漠二茫五沙内除開撥黔省玉屏縣管轄額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七釐六毫四絲二忽一微一塵五纎七渺三漠九茫八沙七漂又除荒蕪逃亡無徵銀九千八百一十二兩四錢七分二釐六毫二忽四微八塵七纎九渺九漠七沙二漂
  實徵銀八萬七千八百七十九兩三錢五分六釐七毫一忽七微八纎五渺六漠一茫九沙一漂
  一起運
  户禮工三部共額銀六萬八百八十六兩七錢五分三釐三絲五忽九微三塵八纎七渺九漠二茫五沙内除開撥黔省管轄額銀一百一十五兩九錢二分七釐六毫四絲二忽一微一塵五纎七渺三漠九茫八沙七漂又除荒蕪逃亡無徵銀五千二百三十九兩七錢八分七釐四毫七絲一塵二渺一漠七茫四沙三漂
  實徵銀五萬五千五百三十一兩三分七釐九毫二絲三忽八微一塵二纎八渺三漠五茫二沙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祭祀雜支并各部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三萬六千九百四兩六釐九毫六絲一忽五微七塵三纎五渺内除逃亡四千五百七十兩五分七釐一毫五忽六微四塵三纎七渺九漠九茫八沙三漂
  實徵銀三萬二千三百三十三兩九錢四分九釐八毫五絲五忽九微二塵九纎七渺一沙七漂内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本府照磨沅陵縣池蓬司巡檢府屬燈夫瀘溪縣溪洞司巡檢沅州平溪舖舖司沅水驛驛丞大刺司稅課巡檢各官俸役食共銀一千九百二十四兩三錢二分二釐五毫五忽六微九塵九纎七渺二漠一茫六沙二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隨漕項下淺船額銀一十六兩九錢九分六釐九毫四絲八忽八微内除逃亡無徵銀二兩六錢二分八釐二絲六忽八微三塵三纎九渺七漠三茫四沙六漂
  實徵銀一十四兩三錢六分八釐九毫二絲一忽九微六塵六纎二漠六茫五沙四漂
  一黔省撥歸鎮遠施秉二縣歸併米荳二百九十二石一斗二升一合三勺九抄一撮三圭九粒三粟
  一帶徵鹽木商稅
  知府項下帶徵鹽木商稅并天柱闗木稅及加増共銀二千四百五兩三錢六分一釐四毫三忽六微
  乾州鎮溪所額徵雜糧一百二十一石三斗八升鳯凰營五寨司額徵雜糧一百五十七石七斗
  永順府
  通共闔府共報田地七百八十二頃四十九畝五分二釐七毫二絲
  共該額徵銀二百八十兩
  直𨽻澧州
  原額民賦更名田地山塘二萬三千九百頃八十四畝三釐三毫三絲二忽五微内除安鄉縣失額并慈利縣應除軍買民田四百八十一頃一十一畝二分一釐六毫八絲
  實在成熟田地山塘二萬三千四百一十九頃七十二畝八分一釐六毫五絲二忽五微
  節年陸續報墾民賦田地三頃五十一畝七分三釐
  原額民賦更名地丁條餉并麂皮京摃湖洲雜課班價等項共額銀七萬一千九百四十九兩五錢四分八釐四絲九忽八微七塵四渺四漠三茫九沙内除安鄉縣失額并慈利縣應歸永定衞納米及減則逃亡無徵共銀一萬一千八百一十二兩六錢一分七毫七微六塵一纎一渺二漠一茫四沙八漂
  實徵銀六萬一百三十六兩九錢三分七釐三毫四絲九忽一㣲九纎三渺二漠二茫四沙二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五萬一千七百一十九兩八錢五分四釐五毫四絲一忽五微六塵四渺四漠三茫九沙内除失額并應歸永定衞納糧及減則逃亡無徵共銀八千四百八十八兩八錢四分一毫九絲六忽一塵一纎八渺五漠五茫二沙一漂
  實徵銀四萬三千二百三十一兩一分四釐三毫四絲五忽五微四塵八纎五渺八漠八茫六沙九漂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一萬六千七百一十三兩六錢二分二釐二毫四絲二忽八微一塵内除失額並應歸永定衞納糧及減則逃亡無徵共銀二千九百六十三兩七錢一分九釐七毫九絲四忽八微九塵二纎六漠六茫二沙
  實徵銀一萬三千七百四十九兩八錢九分二釐四毫四絲七忽九微一塵七纎九渺三漠三茫八沙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逓運所大使坐派岳州府照磨知事安鄉縣河泊所州屬燈夫澧州蘭江驛驛丞各官俸役食等項共銀一千五十五兩七錢五分九釐二毫九絲三忽九微四塵二纎二漠七茫二沙九漂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銀二千九百二十八兩六錢五分三釐九毫五忽五微内除失額並應歸永定衛納糧及減則無徵共銀二百八十九兩三錢九分四釐七毫九絲五忽三微七塵三纎七渺三漠八茫三沙七漂
  實徵銀二千六百三十九兩二錢五分九釐一毫一絲一微二塵六纎二渺六漠一茫六沙三漂
  隨漕淺船楞木松板等項共額銀五百八十七兩四錢一分七釐三毫六絲内除失額並應歸永定衛納糧及減則逃亡無徵共銀七十兩六錢四分五釐九毫一絲四忽四微八塵三纎四渺六漠一茫七沙
  實徵銀五百一十六兩七錢七分一釐四毫四絲五忽五微一塵六纎五渺三漠八茫三沙
  一丁糧另派
  不准優免奉裁充餉銀八百五十三兩七錢九分三毫八絲七忽八塵五纎四渺一漠八茫
  一漕糧項下
  漕糧正耗脚増並更名共米一千八百七十三石一斗二抄五撮五圭三粒二粟
  直𨽻郴州
  原額民賦田地塘一萬一千三百四十八頃六十七畝七分八釐三毫四絲九忽三微四塵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賦田地塘三百八頃八十三畝三分八釐一毫六絲八忽二微六塵五纎八渺
  原額民賦地丁條餉並節年審増自首並湖課麂皮京摃土壙靛稅陞課米折班價等項共額銀五萬九千五百六兩三分九釐六毫一忽三微九塵八纎五渺七漠五沙内除逃亡無徵並荒靛稅共銀一千二百三十兩八錢六分七釐八毫四絲三忽二微四纎七渺一漠五茫四沙八漂
  實徵銀五萬八千二百七十五兩一錢七分一釐七毫五絲八忽一微九塵三纎八渺五漠五茫二漂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四萬六千五百五兩八分三釐五毫四絲一忽五微八塵六纎五渺七漠五沙内除逃亡無徵并荒靛稅共銀六百八十五兩六錢二分五釐三絲八忽二微一塵六纎七渺六漠六茫七沙八漂
  實徵銀四萬五千八百一十九兩四錢五分八釐五毫三忽三微六塵九纎八渺三茫七沙二漂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祭祀雜支並各部寺解費及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共額銀一萬二千五百八兩五錢六分九釐八毫一絲四忽八微一塵二纎内除逃亡無徵銀五百三十九兩七錢七分八釐三毫一絲五忽三微五塵二纎七渺四漠七沙
  實徵銀一萬一千九百六十八兩七錢九分一釐四毫九絲九忽四微五塵九纎二𣺌五漠九茫三沙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州屬燈夫工食共銀一千一十一兩八錢四釐五毫八絲九忽二微四塵七纎九渺三漠九茫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江濟水夫額徵銀三百四十三兩四錢七分三釐六毫
  淺船額銀一百四十八兩九錢一分二釐六毫四絲五忽内除逃亡無徵銀五兩四錢六分四釐四毫八絲九忽六微三塵五纎二渺八茫
  實徵銀一百四十三兩四錢四分八釐一毫五絲五忽三微六塵四纎七渺九漠二茫
  一丁糧另派
  不准優免實徵銀一千三百二兩三錢二分八釐四毫九絲七忽二微一塵八纎二渺三漠五茫
  直𨽻靖州
  原額民屯除天柱縣歸併黔省外田地塘六千六百七十八頃三十四畝九分八釐三毫七絲八忽五微
  節年陸續丈出報墾民屯田地塘二百四十二頃七十六畝九分八釐八毫九絲三忽六微五塵八纎
  原額民屯地丁條餉並丈出自首開墾米折班價等項除天柱縣歸併黔省外共額銀二萬六千八百七十二兩一錢二分六釐五毫七絲八忽五微五塵一纎二渺四漠八茫九沙二漂六灰内除豁免西山故夫無徵銀二十四兩七錢八分二釐二毫四絲
  實徵銀二萬六千八百四十七兩三錢四分四釐三毫三絲八忽五微五塵一纎二渺四漠八茫九沙二漂六灰
  一起運
  户禮工光四部寺共額銀一萬六千四百二十八兩三錢一分八釐四毫四絲二忽五微五塵一纎二渺四漠八茫九沙二漂六灰内除故夫無徵銀九兩九錢六釐九毫七絲三忽六微五塵九纎九渺七漠六茫
  實徵銀一萬六千四百一十八兩四錢一分一釐四毫六絲八忽八微九塵一纎二渺七漠二茫九沙二漂六灰
  一撥運存留項下
  撥運存留官俸役食驛站夫馬厯日表夫雜支並通道縣米折凑支等項及各部寺解費並奉復廩糧三分之一及通道縣原裁廩生米折及原裁州判俸工歸還支給共額銀一萬三百六十一兩八分四毫三絲七忽内除原故夫無徵銀一十四兩七錢六分五釐一毫七絲二忽九微二塵七纎七漠三茫
  實徵銀一萬三百四十六兩三錢一分五釐二毫六絲四忽七塵二纎九渺二漠七茫内有康熈十七年奉裁心紅備用等項通道縣收溪司巡檢俸工州屬燈夫辰沅靖道舖兵工食及銅鼓五開二衛歸併黔省管轄等項共銀九百三十八兩一錢三分二釐八毫一絲九忽一微六塵七𣺌五漠一茫裁歸起運項下充餉
  隨漕項下淺船正費額銀八十二兩七錢二分七釐六毫九絲九忽内除故夫無徵銀一錢一分九絲三忽四微一塵二纎九渺五漠一茫
  實徴銀八十二兩六錢一分七釐六毫五忽五微八塵七纎四漠九茫
  一本色
  原額漢夷上倉額徵並報墾自首共米五千五百七十七石一斗七升八合二勺八抄一圭二粒四粟
  一蘆課湖北南共七府併附載於此
  武昌府
  額徵蘆課並清丈新増共銀二千九百四十六兩四錢五分七釐七絲七忽八微二纎除坍䣃外實徵銀二千八百五兩二錢八分八釐九毫七絲四忽九微三塵七纎八渺
  漢陽府
  額徵蘆課並清丈新増共銀一千五百六十一兩七分二釐一絲七忽二微三塵六渺
  黄州府並黄州蘄州二衛
  額徵蘆課並清丈新増共銀二千五百二兩七分六釐二毫八絲二忽二微七塵三纎六渺六漠除坍䣃外定徵銀二千四百二十兩二錢五分四釐八絲九忽三微三塵四纎四渺一漠
  岳州府
  實徵原額蘆課銀二十七兩七分四釐五毫六絲一忽一塵五纎
  黄州府
  額徵蘆課並清丈新増共銀一千八百六十兩三分五釐七毫九絲一忽七微六塵九纎除坍䣃外實徵銀一千八百五十七兩三錢一分五釐六毫七忽六微五塵五纎
  岳州常德二府屬巴陵臨湘華容武陵龍陽五縣蘆
  洲稀密地
  原額共一千六百一頃六十九畝三分二釐四毫七絲額徵課銀一千三百三十九兩一錢九分六釐九毫一絲八忽八塵此項課銀因係蘆洲地畝坍䣃淤漲原無定額節届查丈増減不一厯係按丈造報雍正七年奉丈實共地一千四百八十五頃三十一畝七分五釐四毫六絲七忽三微九塵九纎五渺實共課銀一千七十七兩四錢九分五釐一毫三絲八忽一微八塵二纎八渺四茫
  岳州府屬巴陵臨湘華容三縣蘆洲地畝
  原額共一千五百五十頃六十七畝九分三釐八毫三絲額徵銀一千二百七十一兩一錢七分一釐六亳二忽九微此項課銀因係蘆洲地畝坍䣃淤漲原無定額節届查丈增減不一歴係按丈造報雍正七年奉丈巴臨華三縣實共地一千四百二十九頃七十四畝六分九釐七毫三絲三忽三微九塵九纎五渺實共課銀九百九十五兩七分四釐二毫一絲八忽二微一塵八纎二渺三漠四茫
  常德府屬武陵龍陽二縣蘆洲地畝
  原額共五十一頃一畝三分八釐六毫四絲額徵課銀六十八兩二分五釐三毫一絲五忽一微八塵此項課銀因係蘆洲地畝坍䣃淤漲原無定額節届查丈増減不一歴係按丈造報雍正七年奉丈實共地五十五頃五十七畝五釐七毫三絲四忽實共課銀八十二兩四錢二分九毫一絲九忽九微六塵四纎五渺七漠
  又巴陵縣城陵磯
  原額民房基地一萬一千三百一十丈
  額載租銀五百六十五兩五錢此項租銀因係基地㘱荒原無定額節届查丈増減不一厯係按丈造報雍正七年奉丈實共基地二百六十二丈七尺五寸實該租銀一十三兩一錢三分七釐五毫
  屯田
  厯代屯政
  漢
  
  唐
  
  元
  明 以上俱詳十八巻
  皇清屯田丁糧合編
  湖南省
  岳州衛並九谿永定二衛澧州安福大庸三所新定
  安福縣
  原額屯田地山塘並安福所上下二峝田共七千三百一十二頃三畝五釐四毫二絲五忽六微内除有主無主荒蕪並坍䣃田地塘及免派草山一千四百三十六頃二十二畝八分三釐七毫七微六𣺌八漠五茫七沙實在成熟田地塘五千八百七十五頃八十畝二分一釐七毫二絲八忽八微九塵九纎三渺一漠四茫三沙實徵屯餉銀一萬八千六百九十五兩九錢三分五忽二微四塵二纎二𣺌七漠一茫一沙
  人丁項下原報屯丁九十九名額徵銀一十九兩八錢於詳請丁隨糧派等事案内計入屯餉内均攤帶徵
  通計丁糧額徵共銀一萬八千七百一十五兩七錢三分五忽二微四塵二纎二渺七漠一茫一沙
  一起解
  湖南布政司衙門屯餉丁銀一萬六千七百五十四兩四錢一分五釐三毫三絲八忽五微七塵五纎六𣺌七漠一茫一沙又茅崗土司認納糧銀三兩八錢四分
  湖南糧道衙門運軍安家糧銀並軍三造船銀共九百四十一兩六錢四分八釐
  一存留
  縣衛官役俸薪工食廩餼膳食並
  闗廟三祭等銀一千一十九兩六錢六分六釐六毫
  六絲六忽六微六塵六纎六渺
  物産
  長沙府
  硃砂長沙善化湘潭出
  鸕鷀湘隂縣出
  水銀安化縣出
  鐵攸縣瀏陽安化醴陵四縣皆出
  海金沙長沙善化攸縣湘潭四縣出
  苧布湘鄉茶陵攸縣瀏陽四縣出
  鉛醴陵縣出
  茶安化縣出
  衡州府
  蚤稻衡陽衡山耒陽常寧安仁五縣出
  葛布耒陽常寧二縣出
  鉛桂陽州出
  竹常寧縣出
  鷓鴣出衡陽解諸毒
  地榆出衡山二八月取可作金瘡膏
  紙出耒陽
  鍚耒陽常寧二縣出
  山礬各縣出
  蠟桂陽州並酃縣出
  萬年松 長髪草 龍鬚草各縣出
  永州府
  鍚江華縣出
  鐵零陵祁陽寧遠永明江華五縣出
  石磬零陵縣出亞於徐州
  石屏白鶴山出
  石燕 青碌俱祁陽縣出
  綄線 剋絲俱零陵祁陽二縣出
  葛祁陽縣出
  苧布府屬俱出
  杉木祁陽縣道州出
  瀟湘竹零陵縣出
  猫竹祁陽縣出
  方竹 斑竹 淚竹俱道州出
  柑橘府屬俱出
  柚 橙俱祁陽縣出
  佛頭柑 佛手柑 蜜陀柑俱永明縣出
  嶷茶寧逺縣出
  蘭江華縣出
  香茅山川記永州野有香茅貢以縮酒春秋楚貢包茅不入即此
  零陵香生湘源所生處香聞數十歩
  苣勝子零陵縣出
  桐油 巴豆 砒俱江華縣出
  異蛇桞宗元捕蛇者說云黒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脂之以為餌可以巳大風攣踠瘻癘去死肌殺三蟲
  寳慶府
  棉布 苧布各縣俱出
  秔稻 秫稻各縣俱出
  黄豆 菉豆俱各縣出
  南竹 實竹俱各縣出
  松木 楓木 蠟𣗳俱各縣出
  菘菜 芥菜 莧菜俱各縣出
  茶武岡新化出
  生鐵 煤俱新寧出
  岳州府
  方竹 斑竹 茶俱出君山
  絹出巴陵
  木耳出平江
  鱉甲 鐵 河豚魚俱出巴陵
  文魚出臨湘沅潭一名春魚味甘美長一二分小滿日出餘日無
  麪條魚出巴陵丹鉛録云此魚惟城陵磯有之
  菘菜各縣俱出唐人所謂濶葉呉松是也
  麥飯食出府城下湖水涸時取之可愈喉隔之疾蓴菜出臨湘
  常徳府
  稻有稉秫二種
  豆菽總名
  白花菜其色略如野莧
  鬼芋葉如南星即張騫之蒟醤也
  林禽一名來禽味甘來衆禽也又名花紅
  萱草俗呼鹿葱一名忘憂一名宜男
  碧桃花白微緑無實
  三脊茅書云包匭青茅春秋桓公責楚包茅不入無以縮酒宋大中祥符元年遣使沅江采三脊茅三十束有老人王皓識之補州學賜粟帛
  蠟𣗳其葉常青四時不改即冬青𣗳綴虫生蠟故名蠟𣗳
  棕一名㯶性堅
  黄精根葉大概似薑博物志太陽之草名黄精食之令人長生
  滛羊藿一名仙靈毗又名三枝九葉草根如黄蒼术而多鬚
  鮆山海經所謂刀魚是也
  𩶠無鱗骨東坡詩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藥人寄語天公與河伯何妨乞與水晶鱗
  鵪鶉此鳥無常居而有常匹性善鬭
  白頭翁似雀而大以其頭有白羽故名
  青翠其羽可剪為花
  獺水居青黑色身如伏翼善食魚孟春取魚四方陳之進而弗食謂之獺祭
  辰州府
  稻沅黔俱有
  芝蔴白黑二色
  棗 柿俱沅州
  栗 銀杏俱沅陵
  香橙 核桃俱黔陽
  芹 莧 蕨 笋各邑俱有
  𤓰 荳 蕌子俱麻陽
  牡丹 芍藥 山茶 茉莉 玉簮 石榴海棠 水僊 木樨 薔薇 芙蓉 紫荆柏  梓  桐  椿俱沅陵
  黄柏 黄精 薄荷 茱萸 半夏 何首烏五加皮 車前 五棓 荆芥 紫蘇 黄絹葛俱辰溪
  黄蠟 桐油 蔴油 木耳 蜂蜜俱沅陵鐵辰溪
  白蠟瀘溪
  茶 漆 紫草俱溆浦
  永順府
  通草 木耳 桐油 五棓子 紫草 花椒蜂蜜 黄連 苧蔴 土紬 洞巾 獐 麂兎 鹿  山牛 山羊 野猪 茨猪
  畵眉鳥 斑鳩 野鷄 錦鷄 竹雞 寒雞
  直𨽻郴州
  竹簟 石青 石緑俱出澧州
  玉靣貍 蜜 漆 鐵俱出澧州慈利
  石鯽出慈利重唇䨇鱗常至東陽潭止不過石門縣
  黄精出石門
  緑毛魚 黄魚 紫芍藥 四季蘭 五色菊石楠 石松 石耳 石笋俱出慈利
  䱺魚 重唇魚 鬼車 野牛 桐油 葛粉通草 芙蓉 辛夷 櫻桃 葡萄俱出安福縣永定衞
  直𨽻澧州
  稻州縣俱出
  芝蔴紅白黑三色
  棗 柿俱出永興
  栗 銀杏俱出宜章
  香橙 核桃俱出興寕
  芹 莧 蕨 笋各縣俱出
  𤓰 荳 蕌子俱出桂陽
  牡丹 芍藥 山茶 茉莉 玉簮 水仙石榴 海棠 木樨 薔薇 芙蓉 紫荆栢 梓 桐 椿俱出桂東
  黄栢 薄荷 半夏 何首烏 五加皮 車前五棓子 荆芥 黄絹 葛俱出永興
  桐油 木耳 蔴油俱出興寧
  茶 紫草俱出宜章
  直𨽻靖州
  葛布 桐油各處俱産
  茶油州屬俱出
  九肋鱉出㑹同縣鴻門可療疾
  五棓子州屬俱出
  白蠟出綏寜通道文溪
  鐵岀綏寧縣新坡
  靛出綏寧縣
  夢花綏寧縣出
  粘秔 糯稻各州縣出
  湖廣通志巻十九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
  水利志
  古者大川之上必有涂焉後世浚河渠修隄防亦川涂之遺意顧障於此者太過斯壑於彼者可虞其利害常相因也蜀江之水直下荆州而北溢於漢沔間其奔突衝決則湖北近南之地受之楚南羣厓之水滙於洞庭至岳州北與江合逆流灌湖漫湧而上則南北濵水之地均受之
  皇上軫念民生大沛
  恩膏
  特命動支帑金築柁桿洲修沿江諸隄皆極髙堅農商
  永賴耒耜舟楫之利溥矣
  武昌府
  江㟁江自嘉魚至㑹城下合漢流水漲則逼繞城趾舊恃金沙洲障之後洲徙水泛横流直衝江㟁因甃以石長十餘里明正徳迄萬厯間㟁石倒塌漢陽平湖二門禹龍港董家坡而上墊沒幾不可支郡守韓濟修之費千四百金其後復圮郡守張以謙請於御史大修之費五千金自王惠橋至閲兵樓長一千一百三十五丈髙廣各四丈有竒凡用石十萬松樁一萬二千松片二千一百俱以鐵錮之鑄鐵犀四以鎮焉
  江夏縣
  花隄在平湖門内宋政和間江溢壊城知府陳邦光築以障水至今賴之
  郭公隄在湖心自長街東至新開路二里宋都統制郭果所築
  萬金隄在縣西南長隄之外宋紹興間役大軍築之建壓江亭
  路隄自縣南金沙洲起至龍牀磯止雍正五年水決六年奉
  㫖發帑修築
  部隄即金口長隄自赤磯山起至嘉魚縣下田寺止雍正五年水決六年奉
  㫖發帑修築其烏洲及李老等湖隄工修後復塌七年
  復領帑銀修築完固
  西徑村陂二 來蘇村陂一 三城村陂一 湘東村陂一
  附江夏縣隄防考畧金口之有長隄自赤磯山至陶家馬頭凡四十里其間自鯉魚漻以西為馬船港烏洲湖李老湖白楊港滚打洲名雖有五相距止三里土性直下盡屬淤泥隨築隨塌屢年保䕶用夫工無筭故議改築舊由赤磯山而南至雨灌山有横隄今自雨灌山邐迤而西歴南廟山范家港至隆家溝過大青口之鎮口港斜抵西北直接陶家馬頭中間横距舊隄十五里長六十里因勢較舊隄稍曲故贏二十里夫舊隄本以防江水但江自嘉魚下田寺二十里過陶家馬頭至赤磯四十里水為隄限不得溢而南由赤磯十里至金口則内有長港溯流凡九十里為法泗洲以上則有斧頭黄塘西梁等湖及嘉蒲咸三縣諸湖並山澗悉由長港入江江水泛漲從此逆上隄之内外盡為汪洋今經改築江水在舊隄之北港水在新隄之南不獨周遭四十里不受水患而隄亦得保固可省民力但此四十里内惟有李老湖在舊隄之外其馬船港烏洲湖白楊港加以泗洲湖茶湖四五月間雨水盈積勢成巨浸苦無所洩特於范家港建一小閘以時啟閉出納皆由長港蓋江邑之有隄工二十二里每嵗隄長四十名用夫二萬每夫七工統計夫工十四萬興工之日攜糧露處辛苦可憫所費又至不貲今新隄既成地勢高阜土性堅固每嵗増修用夫不過十之一二且新隄内外高則麥地汙則草塲今若依傍隄形加以子隄各成丘畝自為溝洫以通水道旱澇無虞則自赤磯以抵陶家馬頭俱成膏腴之産是向之虞水患者今成水利而民産日益國賦日増區區隄堘民自愛惜無用督率而自固矣其江水從長港逆流甚猛嘉魚蒲圻咸寧較江邑雖稍逺其受患同相其要害於雨灌南廟兩山之間建一兩閘春則啟之以洩湖水夏則閉之以禦江流是又保障四邑之長䇿也
  武昌縣
  東臯隄即義隄在學宫前
  水涇隄在縣東二十里明嘉靖庚申大水衝決南湖橋隄在縣南二里
  清思隄在虎頭山下
  石盤隄在縣東五里
  丁橋隄在縣西七十里以上六隄嵗久湮塌明萬厯二年知縣李有朋重行修築
  馬橋隄在縣西二十里久廢
  嘉魚縣
  通江隄在縣東北自龍潭山至魚山驛髙丈許廣三之翼以柳
  新隄在縣北地勢卑下承上流若建瓴不數年溢為瀦澤春水泛漲與蒲圻咸寧江夏三邑均罹其患宋政和間知縣唐均集四邑之民築之至乾道初知縣陳景去舊隄三百步因兩山距楊家潭上横亘為隄是名新隄
  成公隄元皇慶元年知縣成宣築上自馬鞍山下至三角鋪捍䕶四邑明初水決屢築屢圮萬厯癸酉知縣楊光宇勘議江夏咸寧嘉魚蒲圻四邑協築每年各縣於均徭内編夫詳允遵行康熙四年復圯御史顧如華奏請四邑較田多寡分修八年勒石為界三十三年知府裴天錫重修雍正五年水決與江夏咸寧蒲圻三縣分領帑銀修築完固
  縣南陂三
  蒲圻縣
  二十三都陂一 二十七都陂一 九都陂一一十八都陂一 上四都陂一 二都陂一 上三都陂一 下三都陂一
  附蒲圻縣水利考畧蒲圻河至陸溪口出大江邑西北近水西良黃土早潭等處最卑下尤易浸没春夏之交自崇通而下積雨泛溢動輙經旬為山水害自沔漢而下川江漲入由北而東為江水害
  咸寧縣
  西河每湖水泛溢濵河者苦之旱則可以灌田縣西南陂一 縣南陂一 縣東陂一 二都陂一
  崇陽縣
  金櫃山東陂一 縣東陂四 縣東南陂一 縣西陂八 縣北陂一 下顧里陂一 内石梘陂在縣東十七里以石圳如梘得名
  附崇陽縣水利考畧崇陽河出通城至壺頭山下有洪灘甚險濱河者值水漲輙被漂損旱亦資灌溉焉
  通城縣
  坊里陂一 石橋里陂一 太平里陂一 甫田里陂一 梓木里陂三 新安里陂一 上黃里陂一 下黃里陂三 來蘇里陂一 上善里陂二
  附通城縣水利考畧邑之秀水與陸水雋水合而通江黃沙等港俱㑹焉水漲則田地衝淤故隄防最急
  興國縣
  樊公隄即朝天隄在州西五里古龍闗下上有石橋明永樂間知縣樊繼修
  恩波隄在州東北半里
  良薦橋隄州北二十里明隆慶間州同王可大重修
  附興國州水利考畧州境多水皆滙於長河而洩於富池若海口湖湋源湖則直放於大江而水勢殺矣長河自排市以下河較寛水易洩不至為害其排市以上若雞口慈口龍港山溪等河春雨浹旬山水暴漲田禾淹淤無嵗無之甚有衝㧞樹木蕩徙廬舍者
  大冶縣
  果城里陂一 啟石里陂四 西陽里陂七 茅潭里陂一 雲城里陂一 流水里陂二
  附大冶縣水利考畧縣前河源出西陽茅潭諸里繞洪濱橋合流而東至縣前為金湖直放湋源口而入於江雨淫山水突發濱河者常受其害
  通山縣
  一都陂三 二都陂一
  一都堰二 六都堰一
  漢陽府
  漢陽縣
  免溺隄今名楊栁在縣北三里明正徳初築自鐵門闗接漢水亭亭今廢 東西楊樹隄 室安隄李家隄 蓮花隄 青草隄 山嘴隄 石林
  隄 譚家隄 萬家隄 謝家隄 鄭家隄俱在平塘河泊所後湖隄在漢口鎮鎮為水陸要衝煙火數十萬家前江後湖漢水繞西北每夏秋水漲四面皆巨浸僅此一綫隄為保障居人嵗加修築終未完固水勢稍大輙慮泛溢
  張大渡隄在蔡鎮康熈五十五年請帑創築中建石閘以時蓄泄雍正五年水泛決十餘丈復發帑修築
  郭公隄在城西月湖中長二百四十五丈髙三丈濶一丈八尺中建石橋雍正二年漢陽知府郭朝祚倡築上有水鑑亭為行人憩息之所監生李思庚建
  高作陂在縣西六十里宋慶元中築隄首尾置清龍水濟二閘延袤四百八十七丈髙七丈至一丈五尺濶亦如之邑共十三陂在桑臺河泊所二在馬影河泊所十一兹其一也
  附漢陽縣水利考畧郡城與武昌對峙大江環抱東南漢水合灄水沔水沌水與大江㑹於郡北漲則瀰漫於諸湖為卑窪田地之害按縣舊有㐮陽口在漢口北㟁十里許即古漢水正道漢水從黄金口入排沙口東北轉折環抱牯牛洲至鵞公口又西南轉北至郭師口對㟁曰㐮陽口約長四十里然後下漢口明成化初於排沙口下郭師口上直通一道約長十里漢水徑從此下而古道遂淤且漢口雖為漢水㵼流之地但為江水洶湧横截其口流不能洩復逆折而上故太白新潭馬影蒲潭沌口刀環等湖易於泛溢而春夏水漲郡治常苦浸没之患其障禦全藉大别一山故從來未設隄防
  漢川縣
  吳公隄舊名和公隄明成化庚寅都御史吳琛築一自縣東至甑山十五里一自縣北和公城至劉家隔十五里
  長城鄉隄七 大赤鄉隄七 周陂鄉隄十二鷄鳴鄉隄九 梅城鄉隄八
  附漢川縣隄防考畧按縣東至漢陽南至沔陽西至天門北至雲夢正當漢江下流故有長湖横觀湖龍車小松等湖以蓄水又有城北南湖魚湖蓼湖西岡水洪等垸以禦水且漢江至此分流一由張池口經縣治一由竹筒河出劉家隔二水復合流出漢口故無大水患明嘉靖三十九年漢水大溢各垸隄俱潰而竹筒河中塞五十里許其張池口江身又復淺狹以故水多壅滯於鍾祥天門間而劉家隔之估船不得通於漢川民亦病之頃年查勘上自河口中經排子口至東湖流水口大約淤塞一千三百一十二丈上河口地勢稍低不便受水改從沙臺寺前去舊口約數十丈許中排子口至東湖流水口舊河身甚曲新改直勢以順水性約直二百丈零下口呌子臺出風門又半淤計二百丈零巡撫劉慤奏請贖鍰一萬餘兩募夫開濬親臨閲工乗流下上河勢大通自春二月興工至三月告成雍正五年麻埠等十二垸潰決共九千六百丈有奇奉
  㫖發帑修築
  黄陂縣
  縣前河通沙口入漢江春夏漲則武湖午湖泛溢河側田地被渰漫入縣前闤市矣
  百家陂在縣南三十里
  大阪山陂在縣東北三十里下有大阪灌田百畆千工堰在縣北四十里可灌田三千畆
  孝感縣
  後湖溉田甚溥明正統間以堙塞復加修築縣東陂一 廣陽鄉陂六 𢎞樂鄉陂七 郭下鄉陂五 白雲鄉陂四
  附孝感縣水利考畧按邑有垣田五十六處皆西南一帶與雲夢漢川相接逼近湖河築土為隄而溉田其中隄固則綠畦千頃決即澤國百年前大率本茅葦地今久為沃土一嵗豐收其登倍入然以近水家食之餘乗舟外販無復積聚為本邑緩急者其他山田收薄販艱此邑民所以易至缺食也
  黄州府
  黄岡縣
  老鸛河隄 舊川長河隄 中洲隄 溝兒口隄邱陵湖隄 龍坑隄 白米河隄 灄河隄
  毛林口壩 巴毛湖壩 黃舍潭壩俱在慕義鄉知縣簡霄修築 八王隄壩在城東南三里 紫荆港壩在庻安鄉
  火燒堰在五重鄉
  附黄岡縣水利考畧城西沙武口七河俱通大江出道觀河出崎山龍井經龍岡山陽洩於鮑湖灌溉利之每值泛漲害亦獨甚
  蘄水縣
  王公隄在巴河鎭正徳中知縣王伯築自江沙抵鎮長三十丈廣四丈高二丈甃石植柳
  萬工隄在縣西南迴風磯上
  南鄉堰二 北鄉堰一 東鄉堰二
  羅田縣
  縣南堰二 縣東堰一 縣北堰一
  附羅田縣水利考畧縣前有官渡河山水起可通筏運載旱則濱河者引水溉田
  麻城縣
  縣前河發源光山界下接新州長河入團風江縣東陂一 縣南陂一
  太平鄉堰二十四 仙居鄉堰二十二 亭川鄉堰二十二
  黄安縣
  附黄安縣水利考畧東流河在縣城北里許謝家店河在縣東俱逶迤入團風江雙河縣西三十里與西河合流為兩河口經黃陂灄口入漢江其塘堰即麻城太平仙居二鄉割屬黄安者
  蘄州
  永安壩州西北十里赤東大湖中實當孔道方春水起夏秋漫沒驛使經行必迂途廣濟方抵州治間以輕舠絶渡者往往覆溺於風濤先年州民顧益築三墩於湖中便舟子依泊嵗久傾圮明萬厯二年修築
  蓮花池州北州人顧學捐貲築隄便人往來安平上鄉堰二 高家畈堰二 史河口畈堰一溪河畈堰一 楊樹嘴畈堰一 烏石山下堰
  一 青山鄉堰一 大同鄉堰一
  廣濟縣
  武家穴壩在縣東九十里臨江上自盤塘下抵黄梅楊家穴長一百九十里嵗時修築以防江溢雍正五年
  㫖發帑修築
  附廣濟縣水利考畧梅州河在縣南流入武山湖兩㟁田可千頃旱則賴以灌潤 連城河明正統初濬之以便運艘
  黄梅縣
  唐思穴壩自楊家穴至宿松分界雍正五年因舊址單薄奉
  㫖發帑増修
  附黃梅縣水利考畧邑當江漢九江下流故嵗苦漲溢今壩起自廣濟之武家穴龍坪至邑境之蔡山孔家壠唐思穴清江鎮楊家穴雖延亘百里然嵗復為水衝決漫沒禾稼民日狎游魚鱉中蓋黄梅最下而彭蠡水又衝突之故其害視廣濟尤酷烈也
  安陸府
  安陸府隄防考畧按江故道逼近郡治石城而下明嘉靖初年間徙新洪遶沿山灣東去城彌逺水患日深考其故在豐樂則舊有九龍灘龍穴港桐木嶺金花熨斗等湖之分洩至石城則舊有城北湖池河殷家等湖之注蓄後皆淤平軍民官庄争墾為業而下流竹筒河復淤下滯上汜固一郡水患之原也屬邑大半濱江而受害甚者北㟁則鍾祥京山天門之紅廟南㟁則荆門潛江沔陽之沙陽也
  鍾祥縣
  漢江隄報恩寺南長三十里
  始固寺側隄長一里
  遞運所前隄長一里
  子胥臺東隄内有三塘四埂
  吉祥寺前隄長一里
  李萬湖隄長五里
  自府城街口鐵牛闗起至忠祠隄止計長百有餘里並月隄一截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黄沙壩在縣東一十五里
  千工壋在縣東十里
  附鍾祥縣隄防考畧按縣自石城而上至豐樂驛凡二百二十餘里舊無隄堘每嵗泛漲西㟁則漫至沿山岡東㟁則漫過池河等湖亦薄長岡而止蓋以湖為壑以岡為隄也自石城而下由蔡家橋板橋灣上下流漣馬公洲小河口以逹於南河紆迴三百餘里土人總名之曰紅廟隄最為要害然嘗考之蔡家橋舊有口通二聖道入湖洩漢勢又有流漣金臺二口枝河逹赤馬野猪等湖由青樹灣入金臺港大分漢流以故隄得無虞後半湮塞不可復疏明嘉靖二十八年以來諸隄盡決有司屢議屢輟蓋由荆州右衛與天門京山二縣軍民雜處其間互相推諉而格議撓法者多耳
  京山縣
  縣河隄明嘉靖中河齧城址推官䝉詢築
  小河隄
  林里浲隄俱在羊亭村明正徳中築嘉靖中決更築之
  魯班隄在七寳村
  漢江隄在縣南百餘里
  張璧口月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溫湯泉灌溉稻田其收數倍
  五泉泉有五穴湧如沸鼎横流入市清泚可愛民田賴之嵗不憂旱
  青水壋在縣南七十里水自珍珠泉發源居民築隄瀦水溉田
  附京山縣隄防考畧按縣治依山為城其境土半係高阜自古無水患但下里有一面逼近漢江北㟁上則接連鍾祥及荆州右衛等處諸隄下則有小河南河紫荆潭拖船埠等處直抵天門界地勢下濕自明嘉靖三十年來鍾祥荆州右衛之隄一決遂衝入本縣拖船埠等六十餘處連嵗屢築屢決迄無成功蓋本縣隄防與鍾祥天門荆州右衛諸隄相為脣齒一處不堅勢難獨保也
  濳江縣
  高氏隄在縣西北五里相傳五代時髙季興築起自荆州縁麻山至縣南沱埠淵延亘一百三十里以障㐮漢二水
  莫家潭隄長一百丈
  夜汊口隄在江漢畔明正徳中築長三百六十餘丈復増修月隄
  白洑垸隄邊臨漢江明成化六年水決二十餘丈八年知縣江志修
  江汊垸隄長六百餘丈身甚厚廣
  班家灣隄長一百六十丈明正徳中築
  車老垸隄縣南臨漢江
  太平垸隄明正徳中築
  黄漳通順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増修
  潛水漢水别流自鍾祥入境經蘆洑河三分流俱入沔陽界嵗苦水患
  黄漢垸 仁道垸 仁和垸 東林垸 白測垸東湖垸 陶湖垸 白汊垸 大豐垸 沙湖
  垸 范家垸 古隄垸 長溝垸 牛埠垸 沱灣垸 紅花垸 小植横垸 小中洲垸 邊江垸 鄭家蚌湖垸 泥洑垸 葛柘垸 楊湖垸河湖垸 新興垸 古埠垸 柴林垸 後灣
  垸 夾洲垸 中洲垸 崔家垸 沱沙垸 新瀾垸 平艷垸 趙林垸 直横垸 沿江垸黄景垸 白洑垸 新藍垸 感林垸 梁四垸太平垸 車垸 義豐垸 長亭垸
  附潛江縣隄防考畧按爾雅云水自漢出為潛潛江之得名以此宋乾徳間縣治在道隆鄉後患水遷之斗隄即今縣治也周廣七百二十八里皆為重湖地民多各自為垸故南則淘湖牛埠北則太平馬猖西則白洑咸林東則荷湖黄漢等凡百餘垸俱環隄而居五代時築花封高氏等隄至明初修築各垸隄塍又有潭子湖四港甘心口各枝河分洩水勢嘉靖三十九年諸隄半決而枝河更多湮塞民甚苦之隆慶二年春嘗興工修築然有馬家垸一決口在天門而潛江實受其害此又所當預圖者
  沔陽州
  長官隄在荆南起監利至漢陽長一百餘里白石湖隄在西北五里其隄自副口起至新問舖止約五里有餘高三丈餘兩旁植栁下為水溝溝之外田畆錯列
  高隄即復州故城為隄
  江隄自龍淵花墳牛埠竹林西流平放水洪茅埠玉沙凡九區長萬餘丈
  漢隄自大小朱家岡滄浪南池凡五區長萬丈江漢二隄明嘉靖初修築後復衝決十九年都御史陸𤇍僉事柯喬江隄増修黄師廟何家浲茅通天井等處又塞茅埠諸口延袤幾五里漢隄増築柴木垸道人腰河諸處又塞剅口長百餘里班隄在荆西北四十里白湖村雍正五年潰決南江大隄一十九口共一千七百一十二丈五尺總督傅敏捐米三千七百三十餘石幇修六年奉
  㫖發帑修築
  漢水與江水夏水漕河通諸湖入漢然沔陽之水界於江漢之間江溢則没東南漢溢則沒西北江漢並溢茫然大壑矣有非隄防所能禦者
  清水泉溉灌燕子剅内糧田數百畆
  熨斗陂在州滄浪水旁
  附沔陽州隄防考畧按州舊以富饒稱葢以地當江漢之間最多湖渠民便魚鮮之利又因湖渚環隄為垸而業耕其間誠樂土也自五代時高季興節度荆南築隄以障漢水自荆門緑麻山至潛江延亘三十里因名高氏隄而江隄亦自監利東接漢陽長百數十里名長官隄沔皆賴焉迨明隄防漸潰至成化甲午𢎞治庚申水大漲正徳丙子復漲丁丑如之皆乗舟入城市溺死者動以千數其後都御史秦金布政使周季鳯以江水常決監利之車木隄漢水常決潛江之班家隄俱修之其丈以千百計然未能高堅水至即圯嘉靖甲申知州儲洵疏陳隄防利害於朝事下巡撫舉行按察副使劉士元復建議龍淵而下分為九區於是龍淵花墳牛埠竹林西流平放水洪茅埠玉沙瀕江者為隄總萬餘丈大小朱家岡滄浪南池瀕漢者為隄總幾萬丈丙戌夏月漢水連溢而沔賴以完至庚寅漢水決拖船埠西湖水溢沔之西北遂為巨浸頃江隄自西流窩直抵玉沙隄凡二萬六千二百餘丈其決口數百處故州民嵗苦水患
  天門縣
  永豐隄在縣東北長一里
  周公隄在縣南自東至南横長三十里舊隄卑薄明𢎞治間知縣周端増修
  班隄在縣下白湖村世傳魯班築以防京山山水古隄有二一在縣東北上下有剅防一名穴河一名蓮花遇旱則貯湖水灌田泛則開剅防淹水勢高則不開明成化間知縣姜綰重修𢎞治間川㐮洞庭水泛衝䧟知縣周端重修以洩水勢
  便隄在縣南車湘渡䕶七十餘垸
  䕶城古隄又名老龍隄在縣西南
  大河南㟁官吉口隄一百三十五丈
  鐵匠灣隄五百丈
  上中洲隄二區四百三十八丈
  阮家口隄二百三十丈
  白毛嘴隄四百一十丈以上五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永奠閘雍正六年
  㫖發帑於沔地夾州建立
  甘魚陂在縣西
  灌溉堰在縣東南
  附天門縣隄防考畧按縣治低窪遶四㲼竹臺等湖即禹貢三澨故地也漢水至此分流一由黒牛渡經張池竹筒二河分入漢川劉家隔者為正流一由小河口經漁新河巾臺河牛角灣出風門者為枝流二流㑹合經溳口蔡店並出漢口此水故道也明嘉靖二十六年以來四㲼等湖半淤淺平而竹筒河牛角灣二處水道中湮故縣治長苦水患其最要害者青山頸林里澤急走灣上下淵河直衝縣治抵楊林垸灌海堰則一邑皆為水壑矣又有塔兒灣決口在潛江而天門實當其害俱可慮者
  荆門州
  朱李灣隄 灘江隄 鄭灣潭隄以上三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漢水下入漢江與諸湖通水大不至衝泛葢東賴王家隄以障之東南賴緑麻隄以障之
  千工壋在州東北十里
  三沼在州南宋知州彭乗引䝉惠二泉水為之附荆門州隄防考畧按州隄防要害全在沙洋鎮一帶夫此鎮控荆門江陵監利潛江沔陽五州縣之上流漢水自蘆麻口直衝沙洋北㟁舊有隄接連青泥湖新城鎮由沈家灣至白鶴寺下刹腦至潛江界凡二十餘里惟沙洋隄勢獨寛厚軍民㕓居其上明嘉靖二十六年隄決漢水直趨江陵龍灣市而下分為枝流者九以此五州縣嵗遭渰沒二十八年安陸有司官修築議多異同乃不塞舊決口而退讓二百餘步中挽一隄反成水囊北浪一入勢難東迴其隄不一嵗再決舊江身漸狹南北相對止二十餘丈決口東西相對約三百餘丈反為正派幾不可復障而東矣隆慶元年春始議安陸荆州二府修築至二年秋八月告成北㟁自何家嘴至南㟁新隄頭長凡四百七十七丈五尺餘濶凡十四丈許高凡五丈許當隄心鑄二鐵牛鎮之此隄一成淤沙日積勢可久永但此隄與紅廟對㟁紅廟居民每遇水漲多有欲盜決此隄以洩水者故盜決河防之禁尤不可弛也
  當陽縣
  麥城隄長三百六十七丈
  沙倒隄長八百四十丈
  羅家灣隄長八百五十四丈五尺
  細魚港隄長九百八十二丈
  滋泥湖隄長一千六百七十八丈
  菜湖隄長八百一十五丈俱係私隄隄内居民自行修築
  沱水經縣境與沮水復合入江水大則衝泛濱河者苦之旱則引水入陂
  熨斗陂在縣北八十里
  德安府
  安陸縣
  李公隄在縣西溳水左明正徳間知府李重修故以氏隄
  攔水隄縣西關外龍頭舊有遺制因山水泛漲久圮雍正元年知府楊國琳捐俸重修隄上建亭行旅稱便
  縣東陂一 縣西南陂三 縣西北陂一 縣南陂二
  千工堰在縣西
  附安陸縣水利考畧溳河遶城西東流入夢澤㑹漢水入江山水突發害田稼旱則可以溉田
  雲夢縣
  史河隄在縣西北三十里安陸境溳水故道沿河隄在縣西南明正徳間知縣余權築
  漏灌隄在縣西南五里每夏漲北河水由此衝入石羊湖民田被沒明嘉靖間知縣郭貴徳築此捍之復決知縣王廷佐重修後又決至康熈三年知府高翔知縣邵嘉應修築雍正七年知縣葉居仁清丈沿江隄自上升㑹起至南保㑹止共一十四㑹隄四千六百九十九弓各照㑹内田地多寡修築其餘協修甲夫各載弓口不在照田分隄之内勒石永垂
  縣東北陂一 縣東陂一 縣南陂一 縣西北陂一 石羊鄉陂一 感化鄉陂一
  官塘在縣東南
  石堰在縣東
  應城縣
  長江埠隄 喻家河隄 隔蒲潭隄每嵗業民築修興工告竣例有成限
  縣西陂二 縣北陂一 縣西北陂二
  附應城縣水利考畧西河在縣西東滙石羊湖出溳口入漢江縣北又有楊家河瀕河者咸資灌溉
  隨州
  平港里陂一 紫溪村陂一 銅缽村陂一 府君村陂一 㑹盤村陂三 牛心村陂四
  附隨州水利考畧溳水遶州前南流入漢江又有扶恭河浮纓河魯城河聖水河石魚河忤河皆遶州境民利之
  應山縣
  縣東陂一 縣西南陂一 縣西陂一 縣東南陂一
  附應山縣水利考畧汶水河在縣前又有黄沙河方家河白沙河漢東河大洪河舟楫不通濱河者多資灌溉
  荆州府
  附荆州府隄防考畧江水之患全在荆州一郡夾㟁南北凡六縣北㟁則江陵監利隄凡四萬九千餘丈南㟁則枝江松滋公安石首隄凡五萬四千餘丈明嘉靖庚申嵗洪水決隄無慮數十處而極為要害者枝江之百里洲松滋之朝英口江陵之虎渡黄潭鎮公安之瑶頭舖艾家堰石首之藕池諸隄衝塌深廣最難為力每嵗有司隨築隨決迄無成功至四十五年十月知府趙賢估議請築務期堅厚自丙寅歴戊辰凡三冬六縣隄稍就緒始立隄甲法每千丈隄老一人五百丈隄長一人百丈隄甲一人夫十人江陵北㟁總共隄長六十六人松滋公安石首南㟁總共隄長七十七人監利東西㟁總共隄長八十人夏秋守禦冬春修補嵗以為常然荆州郡治濵江郡西上六十里有萬城隄在當陽江陵嘉靖十一年一決直衝郡西城不浸者三版十二年有司挽築更築李家埠重隄䕶之二十九年又決此隄乃郡治之大要害也後江陵縣専為修理始得無虞
  江陵縣
  新開隄在縣東一百二十里明成化間修後圯正徳間布政司周季鳯築長四百五十丈
  寸金隄在龍山門外五代時蜀孟昶將伐高氏欲作戰艦巨筏衝荆南城梁將軍倪福可築是隄激水以捍之宋吳獵嘗分高沙東漿之流由此隄外歴南紀楚望諸門東滙沙市為南海
  黄潭隄在縣東南二十里上當江流二百餘里之衝一決則江陵潛江監利民為魚鱉誠要害也明成化初知府李文儀沿隄甃石正徳十一年知府姚隆重修月隄三處約千餘丈後漸傾頽
  李家埠隄在縣西三十里自萬城隄至鎮流砥六十里當水勢之衝明𢎞治十三年隄決渰溺甚衆知府吳彦華修築堅厚至今賴焉諺云水來打破李家隄荆州便是飬魚池闗係至重
  文村隄在黄潭隄東三十里明𢎞治十四年水決知府吳彦華修築四百餘丈正徳十一年水決知府姚隆重修雍正六年
  㫖發帑疏濬小栁口洪魚口柘林港林家溝等處并黄
  潭祁家潭子湖龍二淵等隄
  鎮流砥在縣東十五里突出大江數十丈捍激江水聲如迅雷葢江勢東下鎮砥於此則水勢延緩如黄潭之衝少殺沙市之地可保 按杜預傳預都督荆州舊水道惟沔漢達江陵千數百里他無通路預乃開楊口起夏水逹巴陵千餘里内㵼長江之險外通零桂之漕
  附江陵縣隄防考畧按縣沙市正古江陵地陵阜自荆門西北來二百里臨江正扼水衝南有虎渡穴口分流洞庭北有章卜郝穴二口殺流出漢口而潭子湖洪水淵三湖等處俱為湖瀦蓄水地故漢宋以前無大水患迄元以來沙市高陵半圮入江章穴口復湮逮明嘉靖十一年決萬城隄水遶城西決沙市之上隄而南二十一年後又以浮議築塞郝穴口諸湖瀦又多淺淤三十九年一遭巨浸各隄防蕩洗殆盡四十五年後有司稍稍修復然不如古隄之堅矣
  公安縣
  趙公隄在舊縣東三里
  斗湖隄在舊縣南半里
  油河隄在舊縣西三里
  倉隄在舊縣東北二里
  横隄在布政分司以上五隄俱宋端平三年孟珙築
  沙隄在舊縣東南八十里
  大江隄在舊縣東北上接江陵下抵石首長一百里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鄧家灣陳家灣東龍橋三隄又疏濬獨口
  沱孔二處
  附公安縣隄防考畧按縣東西廣一百三十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地皆平曠縣治舊在柴林街因避三穴橋水患移至江臯勢若原隴宋端平三年孟珙築隄防以禦水有趙公隄在縣東斗湖隄在縣南油湖隄在縣西北倉隄在縣東北横隄在布政分司後世傳為五隄云至元大徳七年竹林港隄大潰自是隄不時決迨明修築沿江一帶隄塍西北接江陵上灌洋東南接石首新開隄隄凡萬有二千五百餘丈其間雷勝旻灣窑頭舖艾家堰竹林寺二聖寺江池湖狹隄淵沙隄舖新淵隄郭家淵施家淵諸隄更為要害成化五年決施家淵𢎞治年間決狹隄淵正徳十一年決郭家淵嘉靖十一年決江池湖三十五年決新淵隄三十九年決沙隄舖四十年決深淵隄四十四年決大湖淵及雷勝旻灣四十五年傾洗竹林寺隆慶元年傾洗二聖寺二年決艾家堰水患殆無虚嵗縣境内有軍湖貴湖紀湖重湖大金洋溪諸湖惟大金一湖通虎渡枝河河漲湖溢毛穗諸里軍民常苦之
  石首縣
  黄金隄在縣東五里
  萬石隄在縣西五里
  新興隄在縣西南七十里防竹林港水患
  楊林隄在楊林口長百丈有奇
  風火隄在縣南二十里
  百家隄在縣北四十里其地為水所圯百家合築此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浪砍石牌二處又濬黄金橋剅口
  鄭家垸在縣南三十里元里民鄭淵率衆築此以防洞庭水患
  附石首縣隄防考畧按縣東西廣三百八十里南北袤一百里俱夾江南北而縣治一面濵江勢復下隰自元大徳七年決陳瓮港隄薩徳彌實挽築再築黄金白楊二隄䕶之不一嵗瓮再決趙通議開楊林宋穴調弦小岳四穴水勢以殺迨明初四穴故道俱湮隄防漸頹嘉靖元年決雙剅垸三十四年衝洗戴家垸三十五年決車公腦四十五年決藕池頃年始修南岸自公安沙隄至調弦口隄凡四千一百餘丈北岸自江陵洪水淵至監利金果寺隄凡千有餘丈其間楊林瓦子灣藕池袁家長剅尤為要害
  監利縣
  黃師隄在縣西四十里濵大江嵗久湮頽明正徳十一年修築
  新冲隄在縣西南五十里濵大江極為險要朱家埠隄在縣東三十里
  龍潭口隄在縣北長百丈
  把火隄在縣北五里雍正五年
  㫖發帑修築楊馬頭隄等處六年復發銀修築楊林垸永樂庵大山坡下張家峯等處隄工加修施茅埠低塌等隄四處
  魯洑江南通荆江北入沔漢水漲為患獨甚新冲河通江陵漕河民居輻輳賴以溉田
  盛洪堰在縣北八十里
  黄金堰在縣北
  附監利縣隄防考畧按縣東至沔陽西至江陵南至華容北至潛江周遭四百五十里正江湖滙注之地勢甚汚下鄉民皆各自築垸以居而縣治臨江有一枝河流貫城中嵗苦水患元大徳間趙通議開赤剝穴江流以殺迨明初此穴已湮乃築大興赤射新興等二十餘垸成化間又修築黄師廟龍潭鼉淵等一帶諸隄嘉靖十八年築塞十八灣河又塞祝家壋其壋隨決至四十四年水決黄師廟李家埠何家壋文家垸金家湖諸隄而大興垸亦大潰嘗一修築自龍窩嶺至白螺磯凡二百六十餘里近年江勢南囓而水患漸消矣
  松滋縣
  大隄自隄尾橋直抵虎渡延袤八十餘里雍正六年
  㫖發帑疏濬太平太來兩垸剅口新築孟堰坑月堤
  鴉雀壋 方便壋俱在縣境
  縣東堰一 縣南堰二 縣東南堰一
  附松滋縣隄防考畧按縣地勢平衍三峽之水迸流至此始得展蕩勢若⿰木厯 -- 櫪馬脱韁隨性奔逸最難防禦而本縣又當公安石首諸縣之上流江隄一決正衝諸縣胸腹而下其形勢尤為要害縣東五里有古隄自隄首橋抵江陵之古牆舖長亘八十餘里且舊有采穴一口可洩水勢宋元時故道湮塞迨明洪武二十八年決後時或間決自嘉靖三十九年以後決無虚嵗下流諸縣甚苦之較隄要害惟余家潭之七里廟何家洲之朝英口古牆之曹珊口為大其餘五通廟胡思堰清水坑馬黄岡等隄凡十有九處中多獾窩蟻穴水易浸隄
  枝江縣
  沈水縣南四里有堆烏灘水漲湍急如雷舟經此最險濵河者危之
  老鴉湖在縣西一里後為田
  附枝江縣隄防考畧按志江流至此地分派如木之有枝故以名縣縣東至江陵南至松滋西北至宜都週圍廣三百八里縣治頗依高阜向無隄防惟縣東南有百里洲延袤百里南有蘆洲澌洲洋洲澕洲皆夾生大江之内者自百里洲楊林洲賽磚灘蔣斗灣窑子口至流店驛復轉北自董灘口土臺古成腦而下至礶嘴灘流店湖又自礶嘴灘而南轉至漸洋洲觀音寺直抵松滋米家埠對岸皆有隄舉其最要害者莫過於古成腦蔣斗灣二處係通洲上流一決則勢若建瓴莫能捍禦又洲内軍民雜處互相規避故隄工視他縣尤難
  夷陵州
  二公隄在州東門外三里當荆㐮巴蜀之衝旁有民田明成化二十二年知州周肅築行旅便之浣紗河與赤溪東合水泛則瀕河者受害
  宜都縣
  蒼茫溪在縣東五十里灌田可千餘頃
  富金溪在縣西三十里
  白巖溪在縣西三十里
  逺安縣
  洪巖洞洞泉流出油溪可溉田千餘頃
  筧水湖源出鷄頭山石孔中土人為筧引水灌田
  襄陽府
  附襄陽府隄防考畧考㐮陽古有大隄曲是隄防之設自商周已然矣漢壽亭侯決水灌樊城是漢水為㐮樊患最切要害明初水流故道不復為災故大隄漸塌民多侵為已業而有司並無築隄慮嘉靖四十五年洪水四溢郡治及各州縣城俱潰民漂流以數萬計郡西老龍隄一決直衝城南而東故郡治之患為尤甚副使金世龍秦淦徐學謨先後條議估修踰二年工成
  襄陽縣
  老龍隄在縣西三里即大隄也
  救生隄在縣西南五里
  漢江出大安軍下入漢江水漲不免嚙城舊有大隄東臨漢江西抵萬山袤十餘里防䕶之今逐年加俢恃以無恐
  縣西北陂一 縣西陂一 縣南陂一 縣北陂一
  附襄陽縣隄防考畧按縣隄防全在㐮樊二城間葢二城并峙漢水中流如峽口且唐白河從北來横截漢流以故波濤⿲氵身攵射城隄為患按古大隄西自萬川經檀溪土門白龍池東津渡繞城北老龍隄復至萬山之麓周遭四十餘里年久隄潰而龍池東津一帶又多浮沙明初修截隄一道自長門至土門大半頽塌至嘉靖四十五年老龍隄一決餘皆洗盡頃年並力修築北自老龍隄至長門皆沿城甃石高凡三丈許南自萬山麓至土門則仍古大隄東南自土門至長門則仍舊截隄高凡二丈許厚凡五丈許樊城北舊有土隄皆決面江一帶磚城盡潰然樊城潰則襄城無恙其利害之輕重又不可不審也
  宜城縣
  楊家壋一 金家壋一俱在咸寧社
  青龍閘在古羊社
  新陂三 北陽社陂三 新張營陂一 常長營陂二 古羊岡陂三 常山營陂一 武家舖陂一 古羊社陂一 發舖陂一 縣南陂一 縣西陂一 縣西北陂三
  附宜城縣隄防考畧按縣東至棗陽南至安陸西至南漳北至㐮陽秪一面踞山三面臨江江故道遶龍鳳山而下去城二十餘里舊有使風龍潭二港按大江流灌入城濠然未聞為城患也迨明嘉靖四十五年九月江溢直衝迎水洲面下改徙鴇潼河新洪逼城五里許又由使風龍潭二港衝洗南北城樓自此水漲徑撼城隄殆無虚嵗後議築使風龍潭二港父老皆謂港口不塞城隄終難保障也
  南漳縣
  蠻河經縣至宜城入漢江水起泛濫濵河者頻受其害
  縣柬堰五 縣南堰二 縣北堰四
  附南漳縣水利考畧武安靈溪於諸堰為大武安即秦將白起攻楚引鄢水灌城者唐大厯間節度使梁宗義修之靈溪即古木里溝始開於楚漢南郡守王寵又鑿之元大徳中再築二堰
  棗陽縣
  沙河下逹漢江山水突發衝決可虞
  亷家陂在縣東北
  穀城縣
  古羊河西流與粉水合逹漢江水泛亦能為害光化縣
  石隄漢水東宋李仲芳築
  縣東南堰一 縣東堰四
  均州
  潧河出太和山通平堰龍堰可以灌田
  鄖陽府
  附鄖陽府隄防考畧按鄖陽郡西北控扼秦豫東南接連荆㐮四面皆疊山峻嶺屬邑半依山為城獨郡治孤立川原之間正當水衝故上津竹山諸縣雖臨漢濵不必隄防其水患祗在郡治而禦水又以城為隄自古無大決害至明嘉靖四十五年九月初九日衝決東南門外土隄城半傾塌民多湮没
  鄖縣
  吴公隄在縣東南舊名捍江明成化間江漲隄圮御史吴道光増修高八尺濶倍之長三百餘丈軍民永被其徳
  趙河流至縣東為盛水堰溉田甚廣
  縣西北堰一 縣南堰一 縣北堰一
  房縣
  南梘河流經榖城入漢江
  縣南堰一 縣西堰五 縣北堰六 縣西北堰二
  竹山縣
  北星河北入庸水東注水起則溢旱則濵河者可資灌漑
  堵水東入漢江水漲濵河者每引入堰溉田官路旁堰一 縣西堰三
  竹溪縣
  縣東堰二 縣東北堰三 縣西堰五
  鄖西縣
  南門河與五里河之水合流逹於漢
  娘娘泉娘娘洞下出如沸鼎垂如素練聲如震雷麓田悉資灌溉
  石登槽筧在於上堰北
  蘇家陂堰一 縣東南堰一 縣西北堰三 縣東堰二 縣北堰二 縣西堰一
  保康縣
  蘇泉在縣後山下民故取水於河知縣蘇惠憫其險逺疏導山泉繞流縣側民咸稱便泉因名焉
  直𨽻歸州
  附歸州水利考畧水經云江水東過秭歸縣之南又水逕歸鄉縣故城北又東逕信陵縣南𢑴水過佷山縣南
  長陽縣
  清江南至宜都入大江其流獨清
  興山縣
  清泉學宫後澄澈清漪深可數丈引流出觀瀾門外㑹香溪入大江
  巴東縣
  巴江在縣前凡蜀諸水皆合而東注焉
  附三江總㑹隄防考畧按湖廣境連八省凡秦關巴蜀中原貴竹嶺右諸水俱注之導為三江瀦為七澤即禹貢江漢九江沱潛雲夢之故區也江發岷山抵巴東入荆襄流至岳陽與洞庭水合其受害者惟荆州一郡為甚漢發嶓冡抵上津入鄖地流至漢陽與大江水合其受害者鄖襄安漢稠郡而襄安為尤甚九江乃沅漸元辰叙酉澧澬湘諸水合流入洞庭湖沿滙八百里經岳陽樓西南出湖口與江流合其受害者常武岳陽二郡也三水總㑹於武昌其江身始濶直注而東以故武昌蘄黄之境無大水害大較隄防多在襄安常武荆岳間葢古七澤正其地也漢唐以來代苦水患至宋為荆南留屯之計多將湖渚開墾田畆復沿江築隄以禦水故七澤受水之地漸湮三江流水之道漸狹而隘其所築之隄防亦漸潰塌明嘉靖庚申嵗三江水圮異常沿江諸郡縣蕩没殆盡舊隄防存者十無二三而後來有司雖建議修築然旋築旋圯葢民私其力而財用贏絀之勢異也
  附州江隄防考畧江陵城池東南傾䧟故緣以金隄自靈溪始桓溫令陳遵造之遵使人打鼓逺聽知地勢高下依旁創築畧無差池 江陵東北七十里有廢田傍漢古隄壊決凡二處每夏為浸溢唐貞元八年節度使嗣曹王臯始命塞之得其下良田五十頃畆收一鍾又規江南廢洲為廬舎架為二橋 宋乾道七年十月湖北漕臣李燾修江陵潛江縣里社虎渡二隄張孝祥知荆南兼荆湖北路安撫使築寸金隄以免水患 汪葉倅江陵郡有三海八櫃恃為險固豪右據以為田力復之又築寸金隄以捍江政績甚偉 按禹貢岷山𨗳江東别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迤北㑹為滙東為中江入於海今澧州巴陵正澧與九江東陵故地也江水方出三峽口勢如建瓴夏秋一漲頃刻千里然遡夷陵而上山阜夾岸勢不能溢嘉魚而下江面浩濶順流直注中間郡縣兩㟁俱平衍下濕水易漫流當江陵公安石首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紆迴至岳陽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荆州夾江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隄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磯隄凡長亘六百餘里北岸自當陽至茅埠隄凡長亘七百餘里咫尺不壑千里為壑且決口四通湖泊塗賊竄伏其間江陵之龍灣市監利之分監所公安石首澧州安鄉之四水口嘉魚之簰洲東江腦俱為盜賊藪葢以隄防不修則津渡散漫盜可四出故也自元大徳間決公安竹林港又決石首陳瓮港守土官每議築隄竟無成績始為開穴口之計按江陵舊有九穴十三口其所可開者惟郝穴赤剝楊林采穴調弦小缶六處餘皆湮塞迨明初六穴復湮其五故隄防不時泛決然未甚也惟嘉靖三十九年決後殆無虚嵗而荆岳之間幾為巨澤矣漢江隄防考畧胡烈守襄陽築隄扞水百姓歌之 張柬之罷政事願還襄州乃授襄州刺史會漢水漲齧城郭東之因疊為隄以遏湍怒闔境賴之 王起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地濵漢江塘堰聨屬吏弗完治起至部修復與民著為水令凶年有賴 盧鈞判户部㑹昌元年漢水害襄陽拜鈞山南東道節度築隄六千步以障漢瀑明年春隄成 乾道八年荆南守臣葉衡請築襄陽沿江大隄 陳桷紹興三年出知㐮陽府漢水漂蕩室廬修築隄岸賴以無虞 李仲芳知光化軍漢水暴至作石隄以保之 趙延進為㐮州總管築隄扞水易甃以石 按禹貢嶓冡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别南入於江今考漢江圖西自漢中流至漢陽大别山出漢口與江水合即漢水故道也水多泥沙自古遷徙不常但均陽以上山阜夾岸江身甚狹不能泛溢㐮樊以下天門以上原隰平曠故多遷徙潛沔之間大半滙為湖瀦復合流至乾鎮驛中分一由張池口出漢川一由竹筒河出劉家隔以故昔年安㐮一帶雖遷徙而無大患者由湖瀦為之壑三流為之㵼也明正徳以來潛沔湖瀦漸淤為平陸上流日以壅滯嘉靖初年安陸石城故道改洗沿江灣二十六年決荆門沙洋鎮三十九年決紅廟隄四十五年決㐮陽老龍隄宜城古道改徙鴇潼新河而竹筒河復湮淺十餘里下流又日澁沮故水患多在荆㐮安陸潛沔間矣
  開穴口總考畧穴口所以分大江之流必下流有所注之壑中流有所經之道然後上流可以分江湖而殺其勢楚有三大水惟川江獨據中流故穴口在南者以澧江為所經道以洞庭為所注壑在北者以潛沔為所經道以漢口為所㵼地故川江獨有穴口然古有九穴十三口江水分流於穴口穴口注流於湖瀦湖豬洩流於枝河枝河㵼入於江海此古穴所以並開者勢也今日生齒漸盛耕牧漸繁湖瀦漸平枝河漸湮穴口故道皆為塵舍畎畝他如章卜等穴故道無復舊跡矣此今穴口所以多塞者亦勢也虎渡流注澧江同入洞庭江南之溪水俱注之郝穴流出漢口與大江復合而江北之溪水俱注之衆水㑹合則流行不絶注㵼有河則水道不壅此二穴所以獨存也蓋穴口之枝流多湮則江水之正流易泛將來浸決之患其可免乎故荆南以開古穴口為上䇿此固遡源探本之論也然郝穴築塞而議開舊口必先將枝隄修築就緒然後開水門以受江流方無東西泛溢之患是穴口之有故道者尚且開濬之難况故道湮塞者乎元大徳間曽開六穴郝穴赤剝楊林采穴調弦小岳之故道並開矣今祇存郝穴而他皆不可識焉此果人謀之疎畧耶抑地脉水勢之靡常故爾耶此所以知開穴之難抑亦勢所不可行也然荆南人猶幸有虎渡郝穴可以分大江南北之勢但二穴枝河中多淤塞者使復湮如諸穴則荆南水患其能免哉









  湖廣通志巻二十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一
  水利志
  長沙府
  長沙縣澇河隄在縣北十五里湘水之東澇水之北自蕭王廟起東距桃花港北障金牛𱗙田綿亘三千三百丈止為長沙市鎮民居千有餘户歴年居民修築
  麻林石壩在縣東北八十里明侍郎李棠倡建用牐板瀦水以時蓄洩可灌可舟鄕人便焉石牯牛壩在縣東北九十里亦李棠倡建
  善化縣陸公隄在縣南十里湘水之東明知縣陸南陽築
  瀠灣隄在縣西十里湘水之西邑人王重冠築湘陰縣沙田圍隄在縣南長三千九百七十一丈楊柳圍隄在縣南長一千三百五十丈
  軍民圍隄在縣西南長一千七百四十丈
  荆塘圍隄在縣西南長五千三百四十四丈
  東庄圍隄計二十二里
  古塘圍隄長三千七百三十七丈
  塞梓圍隄長四千二百五十丈
  金盤圍隄長三千三百四十五丈
  彎斗圍隄長一千三百九十丈
  韓灣圍隄長五千八百四丈 自古塘圍以下俱在縣西
  余家圍隄在縣北長二千三百九十六丈
  莊家圍隄長一千一百四十丈
  黄公圫隄長一千二十丈
  魯家圫隄長一千五百丈
  買馬圫隄長一千二百二丈五尺
  葡萄圫隄長一千五百四十九丈自莊家圍以下俱在縣西北
  以上湘陰縣境内圍圫諸隄雍正六年
  旨發帑修築
  附湘陰縣隄防考畧湘邑居洞庭之濱地勢最卑其東北一帶近水悉巨浸也而縣治之西曰淮西其水勢更甚今其地生聚日繁土田日廣防遏不可不豫而圍因以設焉分觀其勢各有塍堤統計其數則有十六南則沙田圍逼近江與楊柳相間中隔樟湖嶺阜由是而軍民荆塘金盤灣斗韓灣等圍垸隄雖間設各有塍限而東庄一圍則居軍民之東古塘塞梓二圍又居韓灣灣斗等圍之西北湘水烝水滙流自西入長沙遶東而下至湘陰是南水也南水泛水自外入沙田一圍之東實當首險從此水由支港擁入楊柳軍民等隄之近東南者皆受頂冲而東庄向南稍平餘實三面被激焉澬水沅水出而與湘水合達於洞庭是西水也西水泛水自内出兼之西南夾湧洪波濁浪紆洄灌激在沙田一圍之西首為出水之頂冲次及於楊柳圍更次及於軍民荆塘各圍之近西北等隄而古塘塞梓二圍界連沅邑為沅水之頂冲焉至北則有余家垸西北又有莊家圍暨黄公魯家買馬葡萄等圫濱臨大湖地益曠而土益鬆其水自西而内出自南而外入者悉於是乎會歸而湖浪遂於是迎衝一經水漲其勢瀰漫堤塍衝潰頃刻灌滿葢統計各圍之險處共有一萬九千四百九十八丈至各圍垸内出水積水之區或則有港或則有塘或則請建有閘或則疏通有溝向係民力歲修港則設之溷口塘則立有剅溝閘則因時啓閉以資蓄洩以藉灌溉似可無煩疏濬者也
  益陽縣千家洲大垸隄 小垸隄
  長湖垸隄長二千四百八十九丈
  沿河垸隄長二千一百三十二丈自千家洲起俱在縣東
  合興垸隄長四千五百二十五丈
  中洲境隄長九百一丈 兩垸俱在縣東北
  長灘垸隄長一千一百丈
  河皮垸隄長二千四百七十六丈
  曹埠垸隄長五千五十二丈
  宋家垸隄長九百丈
  上火田垸隄長二千八百九十丈
  中火田垸隄長一千八百四十一丈
  下火田垸隄長二千二十八丈 自長灘以下俱在縣東
  以上益陽境内各垸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附益陽縣隄防考畧益陽縣在府治西北二百里西界安化南界寧鄕西北龍陽東北沅江東南界連湘陰水曰澬江自寳慶發源桃花江合流湍行直下數百餘里至縣前龜臺山而分𣲖焉其中為大河濱河一為千家洲大垸一為長洲小垸又北小河分㲼經石梁橋沿河垸二處會入大河石梁橋地稍高自趙家園起至尹家山止為沿河垸皆屬明萬厯時舊址又北自甘溪河分㲼入沅江白泥湖又大河直下經沙頭塘之西北為合興垸中洲垸又東南抵沅江毛角塘分㲼入麻子河沅江界一由沅江瓦石磯塘出大麻子河湘陰界一入小河益陽塘此益陽東北之水也自龜臺山而東為支河經長灘垸至河皮垸繞千家洲西南復會沙頭塘而歸大河一楓林河分㲼經瀾溪市直行添新橋河支流旋轉鳳凰湖廻繞火田三垸旁及宋家垸曹埠垸入盧家江滙於爛泥湖分㲼上入溪口下經龍打窖塘而歸於湘陰焉蓋益陽分上中下三鄕自縣北而東為下鄕上承澬沅之水下連洞庭西汊左抵長沙大江一當湖水泛漲加以南水之瀰漫上之來者滯而不去下之積者壅而上行近江濱湖之地常不免於淹浸有備無患唯在督理業戸使之依時培修堤垸而巳
  衡州府
  衡陽縣馬王塘近城大可百畝五代馬殷所鑿
  永州府
  零陵縣司馬塘在北門外以柳宗元名
  湮塘在城東百里其深莫測
  祁陽縣横塘在縣東三十里
  舒塘在縣東一百二十里
  梅塘在縣北七十里
  寧遠縣大力塘在馮石村
  碧虚塘在碧虚洞前天聖中永福寺僧雲亮築魚塘在縣南三十里丹桂鄕府志向為民田以土性多石不能耕民苦之邑令蔡光度其地可為塘乃請于上豁民稅塘成得灌漑之利
  寳慶府
  邵陽縣鐵塘陂在城東安平鄕漑田五百畝明洪武二十七年工部委官修
  代陂在中鄕漑田四千餘畝洪武間工部委官修武岡州朱公隄在城西南半里滇黔孔道且障負郭數十頃田地濱都梁水明嘉靖間水漲壞城垣田舎士民請廵撫顧磷修築後屢修屢圯萬厯間廵撫趙可懐委知州宋純仁搜漏稅二千餘兩請以為費純仁遷秩去知州朱諭采石築之後知州胡悅重修䝉公隄在城東孔道明嘉靖間同知䝉大賚捐俸甃隄計百餘丈至今利頼
  岳州府
  按舵桿洲石臺在洞庭湖中雍正九年
  皇上軫念四方行旅及楚省居民經九江五瀦之險者取道東湖尚有洲岸可泊西則𣺌瀰無際風鼓浪作每至不測
  特㫖頒發帑金二十萬兩建造石臺袤九十六丈高六丈趾廣三十丈頂二十丈北如弓背式浪至易分南為偃月隄灣湥可泊凡往來舟楫遇水漲風驟棲宿臺南從此有袵席之安無漂淪之患兹者度築方新匠夫雲集居民商賈萬口感頌仰見
  聖天子至明所燭無遠不悉至仁所被靡隱不周告成之日萬世攸頼畏塗渉若通津絶島居然聚落洪流砥柱廼自人工洞府仙家詎闗地道雲旗晻靄風雨不驚燈火長虹鯨鯢宵遁生天生地而後贊元化之全功𨗳水𨗳山以來奠大川之永利百神環擁衡山常鎮於湘波億萬斯年
  聖壽綿延於
  帝澤此事專荆土
  恩普域中矣
  巴陵縣偃虹隄在縣西宋郡守滕宗諒築
  永濟隄在府城北十五里明成化十九年知府李鏡築號李公隄長四千丈廣二丈緣地勢為平高者七八尺隄成名曰永濟旁夾樹柳二萬以固積壤又鑿巨石於華容之層山為橋二下可容舟復倣規運河甃石為閘於二橋之北廣五尺高丈有二尺長加高之三尺架木梁以通車馬大學士李東陽為記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王篤慶捐修康熈十年知縣李炌
  十三年知縣王國英相繼重修
  南津隄在縣南十五里洞庭之側明𢎞治間知府張金築
  白荆隄在縣東十五里一名紫荆築於宋至明成化八年知府吳節增之嘉靖十年知府蕭晚重修四十一年邑人方鈍增築
  舊江村隄與監利接壤前明額隄止二百五十丈
  皇清順治十二年加修七百六十丈零竹庄河何家壋瓦子灣魯家埠四處共一千一十二丈六尺康熈五十五年奉
  㫖發帑銀二千六百兩知縣王國英督工五閱月始成隄工完固
  竹庄隄長二百三十丈
  何家壋隄長三百丈
  瓦子灣隄長九十八丈
  魯家埠隄長三百八十四丈六尺
  以上巴陵境内諸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高厚倍前
  附巴陵縣隄防考畧按巴陵縣正當洞庭湖沿滙之地有楓橋白石等湖又有南津乾沙等港湘水一泛半没田廬然東南諸里尚倚山阜其最要者江南則有永濟隄江北則有江村隄尤宜急圖者也
  臨湘縣趙公隄在縣東南五里西北倚山東南臨湖高下不平難以瀦水自南而東皆窪澤元泰定間知縣趙憲築隄以防水至今頼之
  華容縣黄封隄在縣河之濱宋知縣黄照築
  楊柳隄在放生池側
  官垸隄在城西長六千一百八十弓
  蔡家垸隄在城西四里長三千三百二十三弓黄蓬蔣垸隄在城南三里長五千三百七十三弓張家垸隄在城南三里長一千四十三弓
  朱家垸隄在城東三里長一千二百三十八弓兎湖垸隄在城東十五里長一千九百二十五弓蔡田南北垸隄北離城東五里南十五里長三千四百六十一弓
  濤湖垸隄在城東北一十五里長一千六百九十二弓
  凌溪垸隄在城東北一十七里長六百三十四弓張家垸隄在城東北一十九里長一千三百五十弓伍家垸隄在城東北二十五里長四百二十六弓安息垸隄在城北二十五里長三千九弓
  束皮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五里長二千九百一十二弓
  余家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二里長二千八百二十九弓
  黄家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三里長一千八百六十一弓
  江黄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三里長七千七百三十二弓
  馬家垸隄在城東北三十四里長一千七百九十五弓
  線家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五里長一千二百七十六弓
  劉陳垸隄在城北三十五里長五千六百四十三弓吳小垸隄在城北三十七里長一千四百三十弓湖家小路垸隄在城北三十七里長二千一百三十三弓
  楊李垸隄在城西北四十里長三千一百九十七弓南北垸隄在城西北四十里長一千四百三十弓桃樹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五里長二千七十弓黄湖垸隄在城東北四十五里長一千八百七十二弓
  永固垸隄在城東北三十七里長一萬二千九百九十七弓
  嚴肖垸隄在城東北三十八里共長一千八百八十四弓
  林家垸隄在城北三十七里長三千三百一十五弓乙酉垸隄在城北六十五里長七百三十四弓蔡劉垸隄在城北六十五里長一千一百四十弓合工垸隄在城北六十里長六千六百八弓
  周小垸隄在城北六十里長九百八十二弓
  以上華容境内各垸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高厚倍前
  附華容縣隄防考畧按縣城北臨川江南連洞庭中有斗子澌瀦等湖南北水漲殆無遺土非環土為垸則居民不能以旦夕安也明正統間知縣楊鐩請於朝遣工部員外郎王士華湖廣布政使蹇贒相便宜築隄四十有八其最大為要害者惟官垸濤湖安津蔡田四垸各周廻四十餘里本縣錢糧半出其内一罅之漏千家坐斃隄防之功不可緩也
  岳州府隄防總考畧按郡志城西岳陽樓一帶正臨洞庭湖春夏水漲波濤撼城勢甚可慮宋守滕宗諒築偃虹隄障之其屬邑惟平江居萬山中水患尚少臨湘半倚山城雖可捍禦然西北俱濱江水口又多勢難築隄巴陵隄防祗在江北諸里惟華容四十八垸之隄最為要害
  常徳府
  武陵縣柳隄自東門外至北門
  南湖隄在縣西二十里滇黔孔道
  趙家隄在縣西二十里
  金雞隄在縣西南二十里
  長江隄在縣東二十里
  皂角隄在縣東三十里
  東田隄在縣東十五里
  屠家隄 伍家隄 烏雞隄 龍裏隄 馬家窖陽雀隄 上東隄 下東隄 接官亭隄 四老口新陂隄 觀音樁隄 自屠家隄以下俱在縣東
  槐花隄 花猫隄 鐵窑湖隄 易家隄 落路口蓮花庵隄 白頭湖隄 唐家灣隄 菖蒲隄
  明月隄 罩沙隄 曲尺灣隄 南湘舖隄 洗手堰隄 自槐花隄以下俱在縣西
  蘆洲障周圍十五里六分
  姚家障周圍三十七里
  王家障周圍一十一里
  文子障周圍一十七里
  黄溪南障周圍一十八里二分
  黄溪北障周圍一十五里五分
  木瓜徳遠二障周圍三十里六分
  烏汊障周圍一十八里四分
  張家障接連龍陽大圍計一十二里
  永益障計二十里
  保安障計十八里三分
  黄花扁草障計二十里九分武陵四方之三 自蘆洲以下俱在縣東
  南溪障計二十八里三分
  官隄障周圍一十四里一分 三障在縣東北 以上諸隄障
  皇清康熈二十一年增修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每隄障加高三尺加寛五尺
  宿郎堰在縣東九十里周圍四十餘里雍正四五兩年夏秋水發因近洞庭洪波激蕩成壑萬難修築開墾雍正七年
  㫖將額賦永遠豁除並舊欠及本年錢糧俱邀蠲免蓴陂在縣北五十里唐刺史李璡修
  槎陂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唐崔嗣業韋夏卿修放鶴陂在縣東北八十里唐崔嗣業復修又名崔陂津石陂在縣北一百九十里唐崔嗣業修李翺溫造復修
  永泰渠在萬金村唐光宅中刺史胡處立開
  右史渠在萬金村本名後鄕渠一名石英渠溫造開考功堰在縣東北八十九里一名樊陂唐李翺開以上諸陂堰俱可漑田千餘頃惜歲久多淤
  附唐書地理志武陵縣北有永泰渠光宅中刺史胡處立開以通漕且為火備西北三十七里有北塔堰開元二十七年刺史李璡增修接古蓴陂由黄土堰注白馬湖分入城隍及故永泰渠漑田千餘頃東北八十九里有考功堰長慶元年刺史李翺因故漢樊陂開溉田千一百頃又有右史堰刺史溫造增修開後鄕渠總九十七里漑田二千頃又北百一十九里有津石陂本聖厯初令崔嗣業開翺造亦從而增之漑田九百頃翺以尚書考功員外造以起居舎人出為刺史故以官名東北八十里有崔陂東北三十五里有槎陂亦嗣業所修以漑田後廢大厯五年刺史韋夏卿復治槎陂漑田千餘頃十三年堰壞遂廢
  龍陽縣蕭公大隄在縣東十五里
  南城隄在縣東南半里
  河洪隄在縣西一里
  陡門隄在縣西三里
  杉木隄在縣東一里
  殷隄在縣東南五里
  小汎洲隄在縣西二十五里内有塘涽二座
  大汎洲隄在縣西四十里周圍一千八百六十餘丈内有涽四座
  李公隄在縣北二十五里周圍二千八百餘丈新隄在縣南一里安涽一座
  古隄在縣東南十五里
  夾隄在縣南十五里
  曲隄在縣南十里
  大圍隄在縣北周廻三萬五千八百餘丈計一百二十里上接沅辰諸溪洞水下濱洞庭大湖舊有水涽七座以洩積聚之流
  南趕障在大圍之北計二十二里
  保安障計一十八里
  黄花障計一十四里龍陽縣四分之一
  絲茅障計四里
  彭家障計一里
  廖家障計四里 以上隄障俱在縣北係補舊連三障在縣北計五里係新增
  辰陽障計一十一里
  車横障計一十五里
  連五障計十五里六分所統諸隄為粟公為承春為楓橋為中隄為大隄春夏水溢一隄不堅五障皆潰三汊障計六里五分
  灰歩障計一十五里四分
  七荆障計二十一里五分
  銅盆障計一十三里
  雙家障計九里五分
  茶塘障計一十五里
  南隄障計十里七分 以上諸障俱在縣東係補舊油坡障長二里二分
  青歩障長一十五里
  乾坡障長七里 三障俱在縣東係新築
  北益障在縣南長一十五里六分係補舊
  菖蒲障長一十五里
  横隄障長五里二障在縣南係新築
  冷水障在縣西長一十一里四分
  大有障長十里舊名陡門
  白子障長二十三里
  馬家障長七里二分
  張家障長二十二里
  莊浦障長三十里
  永恒障長五里
  豐收障長七里 以上俱在縣西係補舊
  金石障長四十七里
  復興障 二障在縣西係新築 以上龍陽境内諸隄障明嘉靖十三年修二十九年潰四十四年修大圍隄決口三十處長四千五百餘丈
  皇清康熈七八兩年大修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每隄障加高三尺加寛五尺堅厚倍前沅江縣西湖隄在縣南半里
  沔湖圫隄在縣東二十里
  長山圫隄在縣東四十五里
  太平圫隄在縣東七十里
  永寧圫隄在縣東九十里
  新興圫隄在縣東十里 以上沅江境内諸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
  附常德府隄防考畧按郡治與龍陽沅江二縣地皆濱江歴來歲遭水害南齊永明十六年沅江諸水暴至常德没城五尺宋淳熈十六年没城一丈五尺漂民廬舎後唐沈如常砌二石櫃以殺水勢得保城垣元延祐六年郡監哈尚於府學前又砌石櫃一座高二丈餘益加保固明嘉靖元年大水決隄十二年江漲幾欲衝城隆慶五年萬厯三十六年皆大水頻遭渰没頃年修築民始有寧居
  辰州府
  麻陽縣一都堰二十有五
  二都堰十有五
  三都堰十有二
  四旗都堰十
  石惹都堰二十
  石渠都堰二十四
  市都堰二十有七
  附麻陽縣陂堰考畧按邑多瘠田水源絶少唯仰望於雨澤少旱則歲難有秋水利自楊家古堰外皆萬厯間知縣蔡心一開築心一多善政水利乃其最著者
  直𨽻澧州
  澧州陽由坪隄 孟姜隄 黄絲隄 上夕陽隄下夕陽隄 魏家隄 窖口隄 李文隄 張毛隄大圍垸隄 以上澧州境内各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高厚倍前
  安鄕縣圍城垸隄 文明垸隄 羅陽垸隄 中和垸隄 黄隄垸隄 劉孟垸隄 張壤垸隄俱在縣南
  板橋垸隄在縣西
  惠明垸隄在縣北接圍城垸 以上為上十垸興家垸隄 實惠垸隄 新家垸隄 太和垸隄合家垸隄 以上為下五垸 以上安鄕境内各垸隄雍正六年
  㫖發帑修築高厚倍前
  附九江隄防考畧按禹貢九江孔殷謂沅漸元辰敘酉澧澬湘九水會合滙為洞庭一湖是也今以郡縣志考之辰常衡永枝河會流於洞庭者無慮數十水而其會衆流而注之湖則有三焉曰沅湘澧而巳沅發自牂牁經辰溪合麻陽諸溪洞水過常武出湖之北湘發自廣西與安海陽山至分水嶺分為二𣲖一為灕水一為湘水至永州瀟水會焉至衡州烝水會焉過長沙出湖之南澧發自武陵古克縣東流過武水口合焦溪如溪諸水經慈利石門至澧州出湖之西而漸元辰敘酉澬共合流而滙為洞庭以為之壑故衡寳永辰沅得免水患惟常武當沅江之下流岳澧值江湖之會合長沙之益陽湘隂上接澬湘下濱洞庭故歲遭浸溺隄防之設最宜急圖者也
  附修築隄防總考畧近年深山窮谷石陵沙阜莫不芟闢耕耨然地脉既疏則沙礫易圮故每雨則山谷泥沙盡入江流而江身之淺澁諸湖之湮平職此故也欲盡心力以捍民患惟修築隄防一事耳故備考古今可經久而通行者葢有十焉一曰審水勢東洗者必西淤下澁者必上湧築隄者審其勢而為之址最難禦者莫如直衝之勢議者退為曲防故荆州虎渡穴口之隄先年愈退愈決而後直逼江口以遏水衝乃得無恙他如順注之傾涯則隄勢宜迂急湍之廻沙則隄勢宜峻二曰察土宜一遇決口必掘浮泥見根土乃築隄基其所加挽者必用黄白壤三曰挽月隄洗在東涯則沙廻而西淤在南塍則波漩而北故往往古隄反抱江流者為水所齧即臨傾涯之上勢甚孤懸必先勘要害之地而預築重䕶之隄四曰塞穴隙獾屬螻蟻窠穴秋冬水涸徧察孔端極探其原而為之防五曰堅杵築木杵不如石㮙石㮙不如牛轢六曰捲土埽塞決口為上䕶成隄次之法埽以雈葦為衣以楊柳枝為筋以黄壤為心以穀草為紼纚因決口之淺深水勢之緩急而為長短大小者也若隄防初成土尚未實必以楊柳枝為埽横棲於隄外則可以禦波濤而隄無恙七曰植楊柳八曰培草鱗九曰用石甃當衝決之要處若非石隄必不能回水怒而障狂瀾十曰立排樁將大木長丈餘密排植於隄之左右聯以紼纚結以竹葦則風浪先及排樁而隄可恃以不傷也
  䕶守隄防總考畧決隄之故三有隄甚堅厚而立勢稍低漫水一寸即流開水道而決者有隄形頗峻而横勢稍薄湧水撼激即衝開水門而決者有隄雖髙厚而中勢不堅浸水漸透即平穿水隙而決者要皆修築既疏而防守復怠故坐致此患耳故防範䕶守之計條議有四一曰立隄甲每千丈僉一隄老每五百丈僉一隄長每百丈僉一隄甲凡隄夫十人一應隄防事宜官守之而有垸處所亦設有垸長垸夫其法與隄甲同仍不論軍屯官庄凡受利者各自分隄若干丈二曰豁重役凡隄老隄長隄甲及垸長垸甲人役各復其身每遇編審即與豁除别差則彼得一意於隄防三曰置舖舍查照漕河事例於隄上創置舖舍三間令隄長人役守之則往來棲止不患無所而防䕶事務亦庶幾不致妨悞矣四曰嚴禁令凡有奸徒盜決故決江漢隄防者即照依河南山東事例發遣揭示通衢以警偸俗













  湖廣通志巻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二
  學校志貢院書院附
  古者黨庠序塾皆有學以次升於司徒論諸司馬秦漢而下沿革代殊至宋慶厯始命郡縣立學然無定制無專官元始置儒學常員明乃與城池并設典綦重矣我
  朝庠序之制師儒之官徧於海内矧值
  闕里肇修卿雲獻瑞九有歡騰凡天下學宫莫不漸次增新其在楚省即蠻陬猺峝皆有弟子員執簡操觚經術修明文章蔚起沅湘江漢間人材軰出南金竹箭豈直芹藻流輝已哉其舊建書院亦附著焉
  聖祖御書大成殿萬世師表題額康熙二十三年
  聖祖御製訓飭士子文康熙四十一年建碑明倫堂
  上諭加封孔氏五代改啟聖祠為崇聖祠雍正元年御製
  聖諭廣訓雍正二年
  御製朋黨論雍正二年
  欽定樂器圖雍正二年
  御書生民未有題額雍正三年
  
  㫖廣額湖北一十九州縣文童歲科大學加五名中學
  加三名小學加四名
  湖南二十二州縣文童歲科大學加五名中學加三名小學加四名雍正三年
  上諭避孔子聖諱雍正四年
  上諭居家孝友行止端方才可辦事而文亦可觀者一
  學各舉一人雍正五年
  上諭六年選㧞一次雍正五年
  
  㫖頒發平定青海告成太學碑文勒石學宫雍正六年
  㫖頒發大義覺迷錄四巻刋布學宫雍正八年
  以上一十三條各府州縣俱同
  武昌府
  武昌府儒學舊在黄鵠山前宋康定間建後廢為營壘紹興間仍更為學宋末兵燬元延祐重建明洪武初修歴天順𢎞治正德間廵撫白圭布政使張敷華知府沈棟相繼增修嘉靖中按察使萬虞愷以學門由西不利即驛傳道故址闢門從東大學士楊溥彭時商輅李東陽侍郎朱廷立俱有記明季兵燬
  皇清康熙十七年廵撫張朝珍布政使徐惺倡捐修葺雍正十年廵撫王士俊以學宫傾圯舊制未善發項更新即明倫堂舊址改建
  崇聖祠拓學西地建明倫堂遷名宦祠於 大成門左鄉賢祠于 大成門右置文武官舎于左右之下又于櫺星門左右添設㦸門制度允稱有記刻石江夏縣儒學在鳳凰山下宋元學附鄂州别為務本齋明洪武建于黄鵠山北後遷平湖門内𢎞治間廵撫御史王恩改建今所嘉靖間御史吳百朋提學張天復繼修
  皇清康熙間廵撫王新命布政使徐惺提學蔣永修糧道章欽文知縣劉朝英重修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潘宷鼎增修
  武昌縣儒學在縣治南舊在縣西宋淳熙中遷縣東嘉定中陞壽昌郡學大德中仍為縣學明洪武初知縣孟吉改建今所後知縣謝廷舉聶賢相繼拓修
  皇清康熙間知縣熊登重葺
  嘉魚縣儒學在龍潭山麓宋淳熙中建明因之知縣吳啟文莫震孫倫馬炳然提學陳鳳梧先後增修
  皇清雍正七年知縣王邦鼐重修
  蒲圻縣儒學在縣治南舊在金疊山下唐鄭伭瑾建宋紹聖間知縣朱壽昌移建今所明柯日新吳俊吳中郭鳳儀焦貴吳本固前後增修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署縣張玘重修雍正七年知縣吳珽教諭鄒受祉重修
  咸寧縣儒學在登高峯下宋慶厯間建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縣馮㫤建後知縣陳灝施達王介茅信蕭立業相繼增修
  崇陽縣儒學在縣北舊在縣西門外元末兵燬明初知縣顧華改建今所歴同知萬璋知縣焦璣學道嚴洤知府秦䕫通判王蔓相繼修
  皇清雍正六年知縣張慄重修
  通城縣儒學在縣東明洪武初知縣馮極建永樂後知縣曹景昇喻峻通判王蔓相繼修
  皇清雍正三年知縣李玠重修八年知縣周洪重修興國州儒學在龍蟠山下宋軍學元路學明初改府學通判鄭瑮同知翟圭繼修尋改州學歴知州李文聲葉菁胡瀛李東劉綸吳希賢周鵬等相繼拓造
  皇清康熙五十四年知州高夢龍重修雍正三年知州黄澄重修
  大冶縣儒學在縣西歴宋元興圯不一元至正中縣令周鏜重修明洪武八年災十二年知縣王伯時重建歴知縣于賢劉瓏綦貞等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中知縣劉源湛訓導官撫邦康熙中知縣陳邦寄雍正七年知府張淑郿知縣周之相教諭聶烺相繼建修
  通山縣儒學在羅埠山麓宋建歴元如舊明初知縣任昂即故址鼎建知縣吳萊戴惠朱庭芝續修
  皇清康熙間知縣夏燦重修雍正間知縣李埂吳飛九井浚同教官鍾惟聲丁永琪等相繼修
  漢陽府
  漢陽府儒學在鳳棲山下明洪武初知府程瑞因宋舊址建成化間知府何淡重修𢎞治間知府張鋭張文質重修嘉靖間知府孔鳳賈應春重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六年知府傅應星鼎建康熙中知府郝士錞增修
  漢陽縣儒學在南紀門内明正統間裁倂入府學萬歴乙酉知府王學古知縣喻應台詳請重建丁酉知縣陳堯欽整葺之戊申水圯知府舒體震重修明末遞遭兵燹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府邱俊孫教諭凌建竒復建康熙五十八年邑紳士重修
  漢川縣儒學在縣治東北明洪武初知縣張敬建嘉靖間知府賈應春徙伏龍山下後知府劉廷梅知縣昌應會復建今所
  皇清康熙間布政司徐惺捐俸修
  聖殿門廡提學蔣永修訓導向士煜修明倫堂康熙四十四年邑紳士重修
  黄陂縣儒學在縣治南明初知縣吳旻因宋元故基建歴知縣劉拱宸楊啟予劉時省李恒吕調陽徐蓮僉事萬秀通判萬壽推官羅翰相繼增修
  皇清雍正五年添建照墻
  孝感縣儒學舊在縣治東宋端平間燬於兵元時知縣趙資仁喬成劉諒徐元等先後創葺復燬於兵明洪武五年知縣朱師勝即常平倉地建立學宫亦在治東視前為近九年省縣入州學遂廢十三年復置縣知縣宋顯銘即宋元廢址建縣治東歴教諭梁炯知縣史搢曹敬率推官黄鞏知縣龍興郭斗雷鳴春趙可鎔相繼增修隆慶四年知縣劉崑廢會眞觀改建今所萬厯間知縣彭同魁及邑人先後增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十三年邑人屠奏疏重建十六年知縣張擢士增修康熙三十年知縣梁鳳翔重修五十四年知縣劉朝講重修
  黄州府
  黄州府儒學在府治東明洪武初知府李仁即宋河東書院址建歴知府錢敏余浩王霽余桂應明德相繼修楊溥歐陽旦黎淳朱節劉采王廷陳俱有記
  皇清順治間知府何應珏康熙間知府于成龍蘇良嗣王輔賈鉝相繼修五十六年知府蔣國祥重建啟聖祠雍正元年
  崇聖祠雍正二年知府蔣國祥督同教授彭士商重修學宫
  黄岡縣儒學在縣東舊在南門外明洪武間徙縣東南正統間知府錢敏修李時敏記東西接民居屢遭燬僉事張彬拓之正德間遷今所知府余貴胡潔管霄繼修朱節王霽記萬厯三年知府潘允哲知縣羅應鶴重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高自訓重建康熙四年知縣徐籒增修康熙十一年知縣董元俊更新之
  蘄水縣儒學在縣東明洪武間知縣趙季光因宋元故址建歴縣丞黄舎觀主簿夏時知縣胡奎江文煥孔榮宗縣丞李蔚主簿王輔典史金鼎教諭申屠鐸訓導簡縉紳左惟賢兩次重建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倪籥元修尋災知縣李蓀劉佑相繼修繕康熙間署縣金廷襄創建尊經閣知縣劉象賢汪歙加葺雍正六年因櫺星門外向右單設一門西向不利又所靣城埤違制教諭夏䇿謙詳請改置捐建柵欄
  羅田縣儒學舊在縣東明洪武初知縣石璞遷縣南宏治間水泛知縣羅勲復遷舊處嘉靖間知縣勞樟祝珝相繼重修
  皇清康熙四十一年知縣姚士基遷於縣西至五十年復遷於原址之前
  麻城縣儒學在縣治東明初知縣張谷維因唐宋故基建洪武三年知縣趙乾重建歴知縣楊順翁選胡琮陶天忠尚德恒推官嚴肅相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王潞修葺康熙五十二年知縣馬元勛重修知縣吳顧行更新之雍正五年貢生周基國捐貲請於署縣譚芩重修
  崇聖祠
  黄安縣儒學在縣治西南明嘉靖癸亥都御史谷中虚御史徐大壯提學吳文華檄同知袁福徵知縣林葵建歴知縣常正紀應存初始成
  皇清康熙間知縣張一躍繼修六十一年重修
  蘄州儒學在麒麟山陽明洪武初知府左安善因宋元故址建府學後改州學歴知州王坦趙應龍莊轍周廣榮楊淮石璽相繼增修萬厯三年鄉官馮天駿捐貲重修
  皇清康熙五十一年知州劉國輔學正劉清史訓導陳作楫捐修雍正七年廩生馮煒重修
  廣濟縣儒學在縣治東北明洪武初知縣陳景昌遷治東南後復遷分司舊址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閻國士教諭傅鍠建修康熙六年知縣黄玉鉉教諭李以範相繼增修
  黄梅縣儒學在縣東南元至元巳卯初建至正六年知縣喬恩忠增儀門講堂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復建歴縣丞李顯知縣戴中相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六年知縣陳覲天教諭張士淑修葺康熙六十年知縣戴紹祖重修
  安陸府
  安陸府儒學舊在府城東南隅樠木山西宋紹興中漢水衝圯徙城北淳熙五年郡守孫樊徙長壽東南隅元為安陸府仍宋舊明初即鎮遠樓為安陸州學洪武十五年知縣梁棟徙建蘭臺即宋玉宅舊址十六年州學灾二十三年曹國公李文忠重建歴知州顧震趙熙俞藎提學薛綱高繡學正林𡹘增修𢎞治八年興獻王命修葺殿廡易櫺星門瓦以琉璃正德十三年興獻王發帑重修嘉靖十年州陞府改府學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府李文芳李起元馬逢臯知縣李彦珽康熙間知府吳肇榮相繼建修
  鍾祥縣舊無儒學
  皇清康熙五十四年學臣薄有德 題請添設知縣李愫於興府舊址建
  大成殿東西廡櫺星門
  京山縣儒學在縣治西宋崇寧間知縣劉幹建學城南河畔元因之明洪武初知縣劉桓改建今所
  皇清雍正七年重修
  潛江縣儒學元至正癸巳邑為水決學隨邑遷今治教官楊實重建於治東明洪武初知縣史純一即故址重建𢎞治間知縣史華嘉靖間知縣夏泗移建向前以廣之萬厯間知縣朱熙洽王建中等繼修沔陽州儒學在城東北明洪武九年改為州學知州金德增修歴知州李震鄒烜鍾順吕文孫衍彭萬里徐咸李濓曾儲副使劉士元相繼修
  皇清康熙四十年重修五十五年增修
  天門縣儒學在北門外清河橋北舊在縣西南隅明洪武三年因故址建正統後知縣顧行姜綰周端李東教諭翁美先後重建嘉靖間改建今所按郡志學中有
  先師像係吳道子筆嘉靖壬寅有兵廵使者行部至邑馬伏地不行因掘得石碑乃所刻道子畫像也荆門州儒學在平泰門内明初知州戴昌因元故址建歴知州俞誥陰子淑楊琇相繼修
  當陽縣儒學在縣治西舊在玉陽山元末遭兵燹明洪武初改遷方城後知縣魏忠復遷故址嘉靖間知縣侯加祥遷九子山下萬厯間知縣胡漢改遷縣治西門外知縣李啟元始徙入城今仍舊
  徳安府
  徳安府儒學在府治東宋建三皇臺前明初徙府東北後仍遷舊址即今所歴知府張寛范理周鐸王璽和鸞馬綸鄭淮湯紹恩陳謨李逢徐貢元馬文煒樊邦正相繼修建楊溥王直楊春等為之記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府李愼修高翺繼修
  安陸縣儒學明洪武十三年知縣杜益建歴知縣朱敏陳顯林璲林相繼修嘉靖間知府徐貢元遷府治東與府學並列
  皇清康熙五十五年重修
  雲夢縣儒學在縣東明洪武間建縣北知縣汪淮遷今所歴知縣施紀賈陞陳謹趙文傑黄鞏孫復相繼修
  皇清康熙五十八年知縣沈家鶚新之
  應城縣儒學在縣治東明初知縣賈嚴即宋謝顯道所建故址創立洪武十年縣併雲夢學隨廢十三年縣復知縣韓子中重建尋圯知縣夏機繼建成化及𢎞治年間修後知縣汪清馮宗龍張淑宗相繼修
  皇清雍正七年知縣唐琳捐俸重修
  隨州儒學在州治東明洪武十四年知州陳萃因宋元舊址建州城東歴知州仲端尤忠汪嵩李克朱天秩相繼修萬厯初知府馬文煒知州林梓改遷今所
  皇清順治中直指李贊元 題請鼎建後學正王岱重修
  應山縣儒學在縣治北明初主簿白欽祖因元故址建洪武十年縣併學廢十三年復知縣魏樸重建成化嘉靖中歴知縣李春王尚用王朝璲樂頌相繼增修
  皇清康熙間知縣周祜倡議重修
  荆州府
  荆州府儒學在府治南明洪武三年知府周政因元故址建歴知府劉永李仁儀撫治副使相守禮相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府王業惇建康熙間廵道祖澤深增修江陵縣儒學舊在城東沙市明洪武初遷入于城中十三年遷今縣治北正統間修正德十五年僉事張萱增修萬厯間副使張振先重修明末兵燬
  皇清康熙六十年巡道殷邦翰同屬員諸生遷建於道署之西雍正二年落成迎主奉祀
  公安縣儒學原在舊縣城内兵火後遷新縣
  皇清順治九年邑人毛侍御捐地創建訓導孫錫蕃捐修雍正元年教諭陳繼先率邑紳士重修櫺星門新濬外泮池
  石首縣儒學在縣西門内明洪武初知縣宋永恭因元故址建歴知縣馬祥雷元黄本經歴楊家相相繼修
  皇清雍正三年訓導劉方夏詳准重修
  監利縣儒學在縣東宋端平時燬元至正後相繼營建明洪武間知縣張貴因宋元遺址建正統間燬知縣鄭崇重建成化間僉事萬綉知府范英焦欽修
  皇清順治七年知縣藺完瑝重建康熙間教諭邢子愿盧絳知縣鄭國印程藻相繼修雍正四年知縣羅綬重修
  松滋縣儒學在縣東宋建胡瑗張栻記明洪武初知縣許彥盛因舊址重建正統間歴知府張嵓趙璉知縣楊景馮淳相繼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高起鳳陳麟教諭童式度重捐修
  枝江縣儒學明初建城東沙沱市成化十七年遷城内小西門𢎞治間知縣蔡文置地移建萬厯間知縣周仲士遷縣治西明末庚辰知縣胡鳴岡請於巡道王永祚知府王觀光大學士楊嗣昌復遷城内福傳山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周廷桂廵道祖澤深次第修葺康熙四十年知縣孔毓基遷建城東南明枝所官廨故址五十二年五十八年雍正元年知縣張聯星任直陳悳榮相繼修理完備
  夷陵州儒學在州治東北宋故址在南門外明洪武初改建今所歴知州馮浩劉本用林鉞鄔遂相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九年知州朱長應建修康熙四年九年二十三年知州鮑孜田恩遠相繼修五十五年重修六十一年重修鄉賢名宦祠
  宜都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洪武初知縣郭魯道因宋舊址建歴知縣王濬劉瑞李麟相繼增修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葉代生二十四年廵道祖澤深先後捐俸重修
  遠安縣儒學在縣治北舊在亭子山下明成化間遷今所歴知縣劉英王炬相繼增修
  皇清順治間知縣周會隆安可願康熙初知縣陳其舜重修五年由新城遷於舊城北門外四十年知縣梁鳳翔重修啟聖祠雍正元年
  崇聖祠額
  襄陽府
  襄陽府儒學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初知府張善建歴都御史章煥汪道昆知府何源萬振孫同知范愛衆相繼增修明末兵燬尋修復
  皇清順治間副使蘇宗貴知府陸登甲加葺雍正初知府甘國奎尹會一重修
  襄陽縣儒學在縣治南明洪武初建嘉靖間副使王佩隆慶間同知范愛衆萬厯間知縣尹廷俊訓導李尚銘相繼修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撫治趙兆麟副使蘇宗貴知府冀如錫知縣董上治重建康熙十二年知縣余配元增修雍正初襄陽道趙宏恩知縣程其成重修
  宜城縣儒學在縣治毓秀山下宋建元明因之宣德間知縣張泰重修萬厯二年知縣雷加祥改櫺星門以石柱
  南漳縣儒學在縣治東明宣德間知縣莊敬因宋舊址建正德間知縣蕭浩修
  棗陽縣儒學在縣治東南元知縣馬讓魏文昌建元末兵燬明洪武間知縣吳子俊即舊址重建歴知縣黄金王時忠楊瑛安邦王允耕楊履王應辰相繼修
  皇清順治間知縣柯聳重修
  穀城縣儒學在縣治東南明初因宋元故址建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劉楷建修康熙五十七年知縣扈際興重修
  光化縣儒學在縣城内聚奎街西北宋元前在古酇城内明洪武間知縣陳聰即舊址重建萬厯初知縣陳其範改建今所
  皇清順治間知縣扈申忠重修明倫堂
  均州儒學在州治東宋咸平中建明洪武初重建正統間修正德嘉靖間知縣張聰葉尚文相繼重修
  鄖陽府
  鄖陽府儒學在府治東北舊為鄖鄉縣學在今府治南成化間都御史原傑奏置府治陞為府學𢎞治間都御史王鑑之遷府治西北嘉靖間知府黎堯勲改遷府治西與鄖縣儒學合祀丁巳都御史章煥開拓城垣東北隅改遷今所
  皇清順治十六年御史張尚知府張文星重修康熙五十六年知府黄焜修葺雍正四年知府王瀚補修鄖縣儒學在縣西舊為鄖鄉縣學成化間陞為府學縣學廢嘉靖間知府許詞奏准另建
  皇清康熙五十五年知縣盧尚進捐修
  房縣儒學在城東門外舊為州學在城内東北明洪武八年改州為縣學因之後改遷今所成化七年又遷城内舊址嘉靖十八年復遷今所
  皇清康熙六年通判仇昌祚建修後圯二十九年知縣沈用將重修四十四年知縣董雱捐修雍正八年知縣李居臨修葺
  竹山縣儒學在縣治東北舊東南明洪武中知縣郭士賢建成化十一年以地汙下遷建蓮花池地即今所久圯
  皇清康熙二十九年知縣董綿祚捐修
  竹谿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成化間都御史原傑建嘉靖二十三年署府同知溫如璋重修後圯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徐京陞建修四十一年知縣祁聖年教諭程大華重修工未竟知縣翁聖年繼成之五十八年知縣龔克庸修葺雍正七年教諭萬大中八年知縣朱瑞世增修
  鄖西縣儒學在縣治南明成化間都御史原傑知縣侯爵建歴知縣劉理王才王綸蘇紳黄鑑邵陽楊震宇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賀繩烈重修康熙四十四年知縣陳志源貢生梁鳳翥重修
  保康縣儒學在縣治右明洪武間知縣蘇惠和捐建明末兵燬
  皇清康熙五十二年邑紳士重建
  直𨽻歸州
  歸州儒學先在州後山麓之右萬厯戊申知州張尚儒遷於左明末兵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曹熙衡重建
  長陽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洪武間建成化間知縣李福劉奎相繼修正徳二年教諭劉永祥遷明倫堂後山下萬歴巳亥復遷山岡明末兵燬
  皇清順治間知縣樊維翰捐建於來龍山下漸次修舉興山縣儒學在縣治東明𢎞治間徙建東闗外未幾復遷舊址正德間推官陸鰲重修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縣胥遇捐修知縣王熙隆繼修三十六年知縣姜元春詳准重修
  巴東縣儒學在縣治左明洪武初建隆慶間灾知縣鄒光裕遷建壽寧寺基萬厯十五年知縣高尚德改建今所明末兵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蔣希古創草房三間於今址後十一年知縣陳銑復建今址二十二年知縣齊祖望增修
  恩施縣儒學舊在南門内明洪武十八年遷南門外即今文昌閣基址𢎞治間參議林璜僉事鄭岳復徙今所俱圯燬
  皇清康熙二十四年廵道祖澤深捐建四十五年重修
  貢院書院附
  武昌府
  貢院在府城内鳳凰山南宋建炎中附試九江紹興甲子各試於郡郡各置院興國江陵茶陵俱有之元試於城隍廟明正統時始創建今所號舎皆板屋成化七年重修萬厯元年布政使施堯臣陳瑞易以磚石上覆以瓦懷宗十五年提學高世泰增修號舎
  國朝因之康熙壬午布政使李基和借縣學基拓號千餘間併原號不滿七千赴試者多至萬餘人癸巳廵撫劉殿衡布政使李錫按察使牟欽元允南北紳士劉明經等條呈
  題請捐修買民舎拓基址添號五千有竒
  芹香書院在府學前舊為社學明成化間提學薛綱改建今廢
  濓溪書院在府學前舊為社圃亭明嘉靖二十四年都御史張雨改建懷宗六年御史白士麟移建明月橋西右為濓溪祠祠前鑿池引明月湖水種蓮立坊額曰愛蓮後廢
  江漢書院舊在文昌門内明督學葛寅亮集生徒講學處後廢
  國朝順治初左布政黄志遴張爾素瞿鳳翥移建忠孝門内康熙間廵撫陳詵張連登次第修葺
  東山書院在黄鵠山前相傳東方朔讀書處
  南湖書院在武昌縣東半里坐挹平湖諸峯競秀一邑竒觀宋淳祐中權壽昌軍事京規教授黄瑞諒建祠奉周張二程朱子南軒東萊七先生闢齋築堂寳佑中知府叚震午增築堂廡至元間設山長領書院事至正中達嚕噶齊鐡山重建後燬於兵基存明景泰間三分其一為府館餘為布政分司
  東臯書院在武昌縣明嘉靖二十一年教授朱瓚建義學書院在嘉魚縣湖西宋建明李永芳修
  鳳山書院在蒲圻縣明蔡潮建王儼廖道南有賦今廢
  新溪書院在蒲圻縣新店市宋周風仕建今廢大宗書院在蒲圻縣治東北明懐宗時提學高世泰同知縣曾拭建
  相山書院在咸寧縣宋馮京讀書處今廢
  青陽書院在通城縣儒學東明嘉靖間廵撫顧璘建疊山書院在興國州宋謝枋得讀書處
  義學各州縣並置
  漢陽府
  鳳山書院在漢陽府儒學後鳳棲山顚
  二程書院在黄陂縣魯臺山麓明邑人楊廷蘊縣丞李成紀重建
  甘露書院在黄陂縣甘露山下黄武濵建中祀二程夫子
  西湖書院在孝感縣西湖中明月臺上宋藝祖沽酒處
  義學各縣並置
  黄州府
  問津書院在黄岡縣北九十里孔子河昔孔子自陳蔡適楚至此問津石刻孔子使子路問津處八大字疊石跨津上名孔嘆橋橋北有風亭當孔道顔曰聖賢路上倚河北岸為孔子山上有講經臺左右為長沮桀溺畈西北隅為曬書塲山麓路旁⿱㓁大 -- 𥤮出一石上鐫進歩處旁勒五廸二字不知始於何時五廸疑鐫書名字也當津之衝有石屹然名坐石墨池在其右東隔層巒三里許曰顔子港北十里許曰回車埠蓋自此返蔡焉唐杜樊川守黄州治間廟祀元龍仁夫築室山下立講院旋燬於兵明萬厯間知府王世德推官許惠一建額曰問津書院至今廟貌巍然中奉
  先聖像西為仲子祠配以沮溺東祠祀理學先儒祭器祭田釐然具備士子相率肄習其中邑人上棆上著有問津書院志
  東坡書院在府城宋蘇軾謫居於此明吳淮建道峯書院在麻城縣牛棚山知縣陳子文為隱士道峯毛鳳建
  南門書院在蘄水縣南謝朝宣建祀王羲之陸羽蘇軾
  老塔書院在羅田縣明正德間郡司馬毛應時建邑進士王先於此講學齋聯云未審昔人稱老塔請題今日作東山
  崇正書院在蘄州沈龎羅洪先建
  陽明書院在蘄州北門外
  江漢書院在廣濟縣龍坪明瞿九思與諸生講學處義學各州縣並置
  安陸府
  郢門書院在府治陽春臺
  文昌書院在府城東里許子胥臺之南前臨漢水左馬良山右三尖山為郢城最勝地明萬厯丙辰守道高第吳尚黙次第重建為諸生肄業所額曰大觀軒明末兵燹
  國朝順治十六年知府馬逢臯重修塑文昌像於閣上於季春朔三日率諸生讀書屬文於此後如期而至十八年推官黄尊光築墻建坊顔曰文昌書院邑人鄭茂泰有記
  同仁書院在潛江縣西明督學劉垓建都御史鄒元標有記
  中洲書院在潛江縣大闗帝廟街東明邑人郭世朝建内有椿桂堂環翠亭講經所大本達道齋
  石橋書院在潛江縣今廢
  傳經書院在潛江縣前西街
  國朝康熙十年知縣王又旦建内為傳經堂堂左為說詩臺右為操縵軒後為藏書樓樓東西為文塲又旦立有書院約七條
  夢野臺書院在天門縣東門内明祭酒魯鐸讀書處茶陵李文正東陽題額
  東湖書院在天門縣東湖岸亦祭酒魯鐸讀書處象山書院在荆門州西明𢎞治間參政鍾文俊建祀陸九淵
  義學各縣並置
  徳安府
  長庚書院在府治西白兆山下唐李白讀書處元李仲章建有記
  江漢書院在府城南文筆峯下元儒趙復講學於此碧霞書院在府城北石柱山上明萬厯丁已督學葛寅亮建
  國朝知府高翺重修
  白雲書院在隨州即隨侯得珠處
  漢東書院在隨州磚城外即宋元以來舊學
  義學各州縣並置
  荆州府
  荆南書院在府城内南紀門之西康熙已亥年郡守邱天英買地鼎建並置學田以為諸生課讀之費竹林書院在公安舊縣冦公祠傍宋南渡後孟琪創建以處四方流寓之士後存廢址
  國朝知縣楊之駢卜遷冦公祠於今縣北門外大道傍因為義舘有記
  崇正書院在石首縣社稷壇左明大學士張璧建今廢
  清江書院在宜都縣清江北一里許白洋驛後元人文璋藏修之所明正德間邑人向文璽因舊址結屋三間知縣江朝宗題曰北山書院歲久傾圯嘉靖丁未知縣陶師文改建於儒學右隙更題曰清江書院明末毁
  六一書院在夷陵州宋歐陽修建
  白水書院在枝江縣西三里元巴圖摩歡司建今廢義學各州縣並置
  襄陽府
  武侯書院在府儒學東有碑記
  隆中書院在隆中山漢諸葛亮隱居處
  鳳棲書院在襄陽縣即雲封寺龎統故宅
  冽泉書院在習家池明督學葛寅亮建基存
  鳳山書院在羊侯廟南明督學顧起鳳建基存滄浪書院在棗陽縣東一里舊名濯纓亭
  文忠書院在光化縣耿家河口明嘉靖間知縣鄭蔓為歐陽修立萬厯時知縣陳其範遷迎輝街
  古南陽書院在均州治南門内
  國朝十一年知州党居易修有記
  義學各州縣並置
  鄖陽府
  五賢書院在鄖縣祀周二程張朱
  義學各縣並置
  直𨽻歸州
  崇化書院在恩施縣
  義學各縣並置





  湖廣通志巻二十二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三
  學校志貢院書院附
  長沙府
  長沙府儒學在正南門右元平章阿爾哈雅始建正殿明初指揮丘廣建明倫堂知府劉清建廟廡齋舍敎授王褒立射圃後知府錢澍建尊經閣同知盛應期立號舍嘉靖時知府孫存修櫺星門潘鎰奉制建敬一亭修大成殿立四齋樊景麟鑿泮池隆慶間知府周標修櫺星門萬厯時知府吳道行增司祭更衣二館改泮池櫺星門外羅緄復修啟禎間推官林正亭大加修葺同知朱士景建啟聖祠
  皇清順治四年知府張宏猷修廟及堂康熙十九年巡撫韓世𤦺布政司安世鼎薛柱斗按察司馬斯良副使趙廷標知府任紹爌同知熊中鶴重修
  長沙縣儒學在新開門内舊建於瀏陽門内定王臺元至元間移建府學之右明洪武十三年知縣王銓遷縣治東十八年遷北門外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朱明魁又遷於驛歩門外康熙四十五年改建今所
  善化縣儒學在縣治左舊在城南興仁坊明⿰氵𠔏武四年知縣孟吉建於府學左十五年知縣張居仁建於仰山寺舊址成化十六年知縣盛時遷於縣治之西嘉靖癸亥改建今所西面嶽𪋤明季燬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孫國泰重建
  湘潭縣儒學在縣治西宋元俱建於縣東元季燬明洪武間知縣莫玉重建正德丙子改遷縣西廣惠寺即今學址也萬厯間知縣查大期蕭竒傑包鴻逵先後增葺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縣劉見龍康熙三年知縣鄭有成乙丑知縣姜仁修重修
  湘隂縣儒學在縣治東宋元祐間知縣王定民建於縣南笙竹書院舊址崇寧間以地濱江遷縣東義勝坊即今學址也元季燬明洪武間知縣王思讓重建宣德間知縣宋綸成化間主簿朱敏知縣周蕃後知縣蔡金張燈王京祥黄士榮祖守節以次修葺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唐懋淳重修
  湘鄉縣儒學在縣治東宋大中祥符間建於縣治西北建中靖國初改建漣水之東胡安國提舉湖南學政徙今所元皇慶間邑人周士琰修之明洪武初改建縣西後知縣龎欽明復遷於文定所建舊址萬厯間知縣掲士竒重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南起鳳葺殿廡康熙四年知縣陳拱照建明倫堂
  醴陵縣儒學在縣治東元大德間知州張思敬吕增修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黄彥正重建後知縣龍章舒文舉游於北晏朝寅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張法孔建殿祠堂廡康熙四年知縣張尊賢重修
  攸縣儒學在縣治東南宋寳佑三年建元季燬明洪武初主簿王範復建後知縣吳桂杜庠江昌董志毅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朱英幟教諭古通今重修
  益陽縣儒學在縣城西門外歴宋迄元相仍不改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田俊重建後知縣楊哲汪淮朱銶鄭思孟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八年教諭李應柏康熙二十年知縣江闓四十四年知縣祖彰五十四年知縣姚恒重修雍正元年教諭黄嗣山增建學齋
  瀏陽縣儒學在縣治西宋元迄明初俱在縣治東正德丁卯移創今所後知縣蘇志臯趙憲章楊一桂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徐維埁康煕三十一年知縣蔣曜增修
  寧鄉縣儒學在縣東門外飛鳳山之陽舊在南門外後唐同光二年知縣梁貴賔卜遷今所歴代相仍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薛德昭重建後知縣梁俊鄭楠胡明善沈震龍周瑞豹相繼修葺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蔣應泰建明倫堂及名宦鄉賢祠康熙三年知縣權世持修大成殿建兩廡葺啓聖祠
  安化縣儒學在縣治西宋熙寧間建於縣治東寳佑間改徙今所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梅源善重建正德辛巳又遷於縣東明季知縣蔣永亨復遷於縣西
  皇清康熙六年知縣王丕振四十四年知縣祖彰以次修葺
  茶陵州儒學在州治西宋寳祐間建於紫薇門外明成化中知縣俞藎改遷今所𢎞治間知州李永正復徙城外丁卯知州董豫又改建於城外獅子口
  皇清康熙十年署州事葉筠仍建州西十九年知州熊應昌重修
  衡州府
  衡州府儒學舊在石皷山宋開慶間改建於郡城内之金鰲山元至正間遷於李芾故宅明洪武三年太守高從訓重建嘉靖間知府周浩萬厯間知府熊煒許倓陸志孝鄧以誥劉春等相繼增修明季燬
  皇清順治九年巡道張兆羆知府陳起潛建大成殿十三年偏撫袁廓宇建明倫堂十六年知府李光座建啟聖祠康熙二十二年分守朱士傑學使王孫蔚捐俸命教授黄士珩完葺
  衡陽縣儒學在城西門外宋開禧三年建元至正七年僉事周驤勘舊泮池在僧寺中復之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周岳即舊址重建正統中知縣林靖修成化六年知府徐孚重建萬歴庚辰圯同知沈鈇推官朱梯復置學宫建尊經閣又建敬一亭癸巳知府陸志孝續新之明季復圯
  皇清順治十八年教諭古通今等集議捐修自康熙元年經始越明年夏告成中建大成殿凡五間東西廡各三間前設廟門後建啟聖祠三間
  衡山縣儒學在縣治左唐天寳年建宋大觀元年學士鄭居中奏乞御書八行刻石學宫元季燬明洪武三年知縣陸伯良即舊址重建正統間知縣龔俛以廟學湫隘構地拓基成化十五年知縣游昂重修嘉靖五年知縣彭簪增學舍二十三間中為文會堂與諸生講業隆慶二年遷於南門外萬厯十一年復遷今所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孫維震增葺四十七年知縣杜元勲遷建啟聖祠於大成殿後四十八年教諭王大經建櫺星門易木以石五十九年鑿泮池
  耒陽縣儒學在縣治南舊學在縣治東漢耒陽長侯寘建宋元符二年江滋重建元季燬明洪武二年知縣徐煜移置縣治北天順中御史龔謙修成化五年知府徐孚復修隆慶巳已知縣劉太和遷建於南城外山川壇萬厯已亥知縣曾維慤修
  皇清康煕四十八年知縣張應星改建今所
  常寧縣儒學在縣治北舊在南門外宋建為州學元季燬明洪武三年改州為縣八年縣丞金彥和重創縣學成化十九年知縣謝廷舉修萬厯七年知縣吳景明重修四十三年知縣劉自省復建聖殿兩廡兩齋知縣徐兆奎重建櫺星門周圍甃以石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張問明改建今所
  安仁縣儒學在縣治東南舊在治西宋紹興中徙於城之西南隅嘉定五年王槐遷今所明洪武三年知縣韋衡建景泰四年知縣李恕施善相繼重修𢎞治七年僉事吳淑購地廣之萬厯九年知縣頼霖改建啟聖祠明倫堂二十八年知縣謝之藩改建於城西四十五年知縣張自省復建今所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韓稷拓地修葺二十八年知縣陳黄永重修
  酃縣儒學在縣治東舊在縣治西宋嘉定中建元至正中徙今所明洪武三年知縣朱璣仍舊址重建天順七年知縣韓暄重修𢎞治四年知縣蘇源復大新之嘉靖十六年知縣高祉建敬一亭二十三年知縣胡子信建啟聖祠歲久漸圯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李朝事繕葺康熙八年建櫺星門
  桂陽州儒學在州治東州舊為郡五代晉時創夫子廟於郡左宋天聖年災紹興十二年知桂陽監張修遷於城南乾徳元年燬四年復建明𢎞治壬子判官姜綰遷城南嘉靖十七年巡撫顧璘分巡姜儀復舊址萬厯十三年知州羅大奎重修
  皇清順治八年文廟及兩廡災十四年知州劉見龍重建康熙十四年知州袁繼善以舊制狹隘撤而新之臨武縣儒學在縣治東北舊在縣治東南宋乾道元年改建今所元延祐丙辰縣尹皮元重建元季燬明洪武三年知縣賈元凱建正統九年儒學訓導鄭侃以其地卑隘奏改徙事下知縣李庸等議即故址增土重建萬厯六年知縣金元重修明季燬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李振麟重建二十三年知縣張聲遠增修
  藍山縣儒學在治東舊在舜水之涯宋慶厯四年建嘉定間縣令沈光龍改築於縣南寳厯丙戍桂陽守高不倚檄知縣史元舉修元至元丁亥縣尹李勉之復加完葺泰定五年劉季喆遷建今所明洪武間重建成化元年知縣蕭袚修𢎞治五年知縣汪英重修正徳乙亥知縣劉文華撤而新之
  皇清康熙九年知縣鄭夢坤重修
  嘉禾縣儒學在縣治西北明季始建旋燬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湯學尹重建二十二年知縣韓自强四十九年知縣陳祥祚俱重修五十二年祥祚又建啟聖祠
  永州府
  永州府儒學在府治東舊在郡城外唐刺史韋宙因瀟西紅蕖亭立後遷愚溪宋慶厯中柳拱辰移建郡城内高山之麓嘉定間郡守趙善謐稍徙山下趙希楙復增廣焉元平章阿爾斯蘭明僉事曹衡張輗吳淑知府劉泰姚昺增修萬厯巳未知府林士標卜遷今址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府柯弼雍正三年知府張廷樞教授王楙績相繼重修
  零陵縣儒學在府治東舊在城外愚溪橋左明洪武三年知縣馬裕改創城南宏治庚戍避水患徙於城北嘉靖乙巳卜遷今址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縣劉方至雍正四年知縣劉尚質教諭徐源舒相繼重修
  祁陽縣儒學在縣治東青雲橋舊在城東五里明嘉靖中改建今地
  皇清順治十四年遷縣署丕康熙七年知縣王頤復舊十三年燬十九年冬知縣王靄重建
  東安縣儒學在縣南門外迤東二百餘歩宋建學基本在城外明時遷建不一景泰初遷入城内至萬厯庚戍再移城外即今學也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縣程雲翀修
  道州儒學在州西營川門外唐刺史薛伯高建至宋規制大備元時判官吳芾新之明嘉靖間知州王曾萬厯間知州韓子祁相繼重修明季燬
  皇清順治八年署州事同知馮洪莢十三年知州高攀龍十八年知州王希聖相繼增修
  寧遠縣儒學在縣治西南二十餘歩宋乾徳三年建明洪武初知縣朱公慶修葺永樂中燬洪熙元年知縣劉童重建嘉靖中知縣周諒徙於郭東二十六年知縣劉孔愚復舊明季燬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沈仁敷重建
  永明縣儒學在縣治西九十歩明洪武七年知縣斿叔度建成化中僉事蕭正重建𢎞治間同知徐瑚嘉靖間知縣楊秀輔相繼重修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尹足法康熙二十二年教諭徐尊顯重修
  江華縣儒學在縣治西舊在縣東創於唐神龍元年自宋迄明屢經遷建明季遷今地旋圯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林調鶴教諭李嘉卉重修
  新田縣儒學在縣東門内明季署縣事張恂建旋燬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沈維垣建殿於舊基之前康熙八年知縣鍾運泰復舊
  寳慶府
  寳慶府儒學在府治西宋為邵州學建於治左攝州事周惇頤遷於邵水之東為今縣學紹興乙亥徙入城乾道中知州胡華復遷舊址張栻為記慶元丙辰知州黄沃修嘉定十三年知州劉保以距城隔水卜遷今址元因之為路學布尼雅錫哩重修後燬明洪武元年同知程斗南重建萬厯庚寅守道馮露以聖殿後基逼近啟聖祠遷建於明倫堂之前明季燬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府傅鸞祥康熙二十年學使蔣永修重修二十二年知府梁碧海建文昌閣
  邵陽縣儒學在郭外邵水之東即宋周惇頤遷州學故址元大德間知縣温淵建明洪武十三年知縣薛得中重建宣德二年知縣何永芳重修正德丙子為水所圮僉事謝廷桂知府石鳳遷城内嘉靖間復舊水又圮知縣鄭守炬重修明季燬
  皇清順治十二年推官朱應昇重建康熙二年知縣顔堯揆建明倫堂七年知府傅鸞祥改學宫西向二十二年知府梁碧海知縣張起鵾重修
  新化縣儒學在縣治東宋熙寧五年章惇開復梅山始建學於縣之西南隅紹聖初隨縣治遷於白石坪尋復舊元因之後燬明成化七年知府謝省遷建縣治東是為今學明季燬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于肖龍重建康熙二十二年知府梁碧海重修
  城歩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正德丙子年建萬厯癸巳知縣元宗孔修甲寅知縣汪察改遷城西南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蔣遵國改遷今所
  武岡州儒學在州城南即宋軍學舊址先是崇寧丙戍置武岡軍建學於宣恩門外紹興戊午遷今所元為路學至正末兵燹明洪武初仍舊址建之
  皇清順治庚子知州吳從謙重修
  新寧縣儒學舊治東北一里始自宋紹興元年即金城村為治而學建焉元因之後燬明初即舊址重建景泰辛未徙今治遷學於治東天啟癸亥復依明初舊址重建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崔錡重修
  岳州府
  岳州府儒學在府治東南隅宋治平中知岳州軍事趙尚之奉詔創立明洪武間始建明倫堂正統三年知府易善成化中知府吳節重修嘉靖初知府李鏡二十三年僉事王宗濬知府陸垹增搆宏整
  皇清順治四年叅政唐調鼎知府李若星康熙十九年督學蔣永修糧驛道趙建標相繼重修
  巴陵縣儒學在縣治西 明洪武初知縣郎子文建宣徳間知縣狄成成化間知府吳節嘉靖中知縣江滿修葺
  皇清康熙十九年督學蔣永修知府李遇時四十八年知縣王國英相繼重修
  臨湘縣儒學在縣治西南明洪武初知縣馬傑創立成化二十一年知縣李殷以舊基淺隘購民地拓之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潘大臺增葺二十三年知縣陳澄度訓導錢有年相繼重修
  平江縣儒學在縣東宋縣令晁達吉撝之相繼創立明洪武初知縣劉順重修
  皇清雍正元年教諭王文濬倡修殿廡邑人彭世珍捐修石櫺星門
  華容縣儒學在縣北舊在縣治南宋嘉定間建明洪武四年教諭楊貫道遷今所成化間知縣許傑萬厯間知縣田大年相繼重修
  常徳府
  常德府儒學在府治西南宋咸淳八年郡守湖北常平使龔日昇鼎建元延祐六年常德路達嚕噶齊哈尚改建明洪武七年指揮孫德修葺嘉靖六年知府方任闢地廣之十六年明倫堂圯知府陸垹重修懷宗五年署府事推官陳之龍十三年知府潘士彦先後加修尋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府王來慶鼎建康熙六年知府胡向華增修殿堂祠廡煥然俱新
  武陵縣儒學在府城西北隅宋紹熙二年知縣林夢英建嘉定十三年知縣戴重煕繼修元至正四年縣丞呼圖克哈雅再修後燬明洪武間知縣張子源鼎新景泰初知府蔡壽知縣張海以舊規狹陋改建明季燬
  皇清康熙五年教諭閔才建啟聖靈聰二祠八年知縣黎上材建大殿知府胡向華重修
  桃源縣儒學在縣城南宋慶厯間建元天祐六年學錄張燾達嚕噶齊圖嚕知縣杜獻重修尋燬明洪武六年知縣徐天驥修永樂間圯宣德三年署縣事縣丞徐祥建天順五年巡道沈慶以學基狹隘市地擴之𢎞治十四年巡撫閻仲宇復闢地加廣知縣李文顯繕緝明季燬
  皇清順治六年紳士捐修未竟康熙三年知縣陳洪範九年知縣孟金鉉二十四年知縣汪虬次第落成龍陽縣儒學在縣城東宋元祐間建大成殿元至正間耆儒吳權高增建尋燬明洪武初知縣叚旻重建復燬正統六年知縣李昂改建天順六年知縣李泰重修萬厯十六年教諭范蘭闢地環衛學宫十七年知縣吳良堅復新之後圯
  皇清康熙七年知府胡向華知縣張若椷紳士彭之鳳唐門鳳等捐修未竣知縣張允先訓導田夢張繼成之
  沅江縣儒學在縣城東明洪武二年知縣吳文改建萬厯三十八年知縣霍梓鼎新東南向明季燬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成明瑞重修
  辰州府
  辰州府儒學在府治東舊在府治東南明洪武初建景泰中知府王炬成化中知府易貴重修
  皇清康熙十九年知府劉應中即辰州衛署舊基改建今學殿廡堂祠悉如制宏敞可觀 附乾州儒學康熙五十四年以瀘溪學訓導移攝學事雍正七年督學習寯同知沈元曾捐建學宫 鳳凰營儒學康熙四十二年以麻陽學訓導移攝學事四十九年巡撫趙申喬守道孫調鼎捐建學宫其移攝訓導俱部給闗防各進苗生八名多冐籍考取雍正六年督學習寯
  題請將已進冐籍諸生改囘原籍嗣後確查實係苗童方准入試
  沅陵縣儒學在縣治東北洪武初建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李昌齡修二十一年知縣傅以新重建二十三年教諭向兆麟四十年訓導祝伊齡四十三年知縣郎廷璉先後增修
  瀘溪縣儒學在縣治東元至大間縣尹王克柔建明洪武初縣丞王守約嘉靖中知府吳思忠增建隆慶間洪水衝圯知縣王京重建萬厯間知縣梅一都修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湯國祿重建明倫堂及尊經閣辰溪縣儒學在縣治東南宋寳祐初主簿景化鵬建明景泰間知縣杭宗道重建
  皇清康熙三十一年知縣薛牧改建雍正七年知縣陳虞修並建明倫堂
  溆浦縣儒學在縣治東明嘉靖三十年建萬厯三十三年知縣苗霖修
  皇清雍正三年知縣吳大煒重修
  沅州儒學在州治西北隅舊在城東南隅宋大觀中建明嘉靖間遷州治左萬厯間知州于瑞臨遷城外沅水驛後署州事推官侯加地仍遷州左
  皇清康熙二年巡撫周召南重建四十一年知州包太隆遷今所
  黔陽縣儒學在縣城西門外舊鄰縣治宋元豐中建明嘉靖間署縣事沅州判官王璇遷於縣東龍標山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張扶翼重建四十九年知縣劉訥因地勢偪隘遷建今所五十五年知縣武宏登重修麻陽縣儒學在城西南隅宋慶元中建元時遷於城西
  皇清康熙三年知縣陳五典復建今址十九年知縣黄志璋重建雍正三年知縣丁育果六年知縣趙宏儀增葺
  永順府
  永順府儒學在府城内西北隅
  皇清雍正七年
  永順縣儒學在縣署西
  皇清雍正七年
  龍山縣儒學在縣城西南
  皇清雍正七年
  保靖縣儒學在縣城西南
  皇清雍正七年
  桑植縣儒學在縣城西南
  皇清雍正七年
  直𨽻澧州
  澧州儒學在州城南創自宋代元時燬明洪武初知州史希賢重建
  皇清康熙元年學正龔芳重修二十二年知州朱士華學正孟安齊訓導胡時敏重修
  安鄉縣儒學在縣治南舊在縣治東宋慶元中知縣劉愚改建今地明洪武初知縣吳中重建後屢加修葺
  石門縣儒學在西門外舊在縣治東明洪武初建𢎞治中遷今所後屢遷建
  皇清康熙四十七年知縣許湄即明𢎞治中舊址重建慈利縣儒學在縣治右明嘉靖中改建澧陽山之麓後復遷今址
  皇清順治九年知縣張超載修
  安福縣儒學方隅俟續載
  直𨽻郴州
  郴州儒學在州城東宋乾道四年知州薛彦博遷於城西咸淳七年知軍事劉坦修元至正甲辰御史疇埜重修元季燬明洪武二年知府王恪即故址創建成化乙已知州周鑑修萬厯間知州胡漢重修後圯
  皇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州陳邦器改遷州治之西四十九年知州范廷謀復舊
  永興縣儒學在縣城西北隅宋紹定間知縣趙汝柄建明成化間知縣馬綸萬厯間知州胡漢知縣范嘉桂先後加修
  皇清順治丙申知縣閆之麟重新復圯康熙五十八年知州范廷謀鼎建
  宜章縣儒學在縣治東自宋迄明遷改不一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張思正遷於縣治東為今學宫康熙二十四年知縣鹿廷瑛教諭錢竒才訓導劉帶蕙合修
  興寧縣儒學在縣城西宋嘉定間知縣趙崇尹建元季燬明洪武初知縣杜堅復建隆慶間燬知縣黄志尹喻思化先後增修萬厯間知縣方澄澈增闢舊址後圮
  皇清順治十二年知縣高燻鼎建
  桂陽縣儒學在縣城東宋嘉定中知縣周思誠建端平間知縣彭九萬遷於縣南淳熙間攝令周應隆遷城東濠外元季燬明洪武間知縣李原創建於新城内為今學宫隆慶壬申知縣叚雲鴻重修後燬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徐之凱九年知縣盛民譽二十一年知縣徐圯相繼成之
  桂東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洪武初知縣胡視遠建正統間知縣范忠嘉靖間知縣周鳳鳴隆慶間知縣王敬賔先後增葺後圯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張希召修康熙五十三年知縣伊予先加修
  直𨽻靖州
  靖州儒學在州治左舊在大南門外
  皇清康熙九年知州董安國改建東門内十一年知州周振圖復建南門外二十八年知州祝鍾賢遷今址五十九年知州高鐸重修
  會同縣儒學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成化八年知縣劉永改葺嘉靖十四年燬知縣蕭標重建天啓甲子知縣陳一葵遷治西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何林復建今所
  通道縣儒學在縣治左明萬厯二年知縣陳士光建
  皇清康熙二十年知縣殷道正修葺
  綏寧縣儒學在縣治南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楊九鼎改建
  貢院書院附
  長沙府
  貢院在府城内東北撫院署之左雍正二年
  㫖舉行湖廣湖南鄉試分置貢院於長沙解額分湖北之半共中式舉人四十九名副榜九名其五經五名南北輪分中式武鄉試解額分中二十五名雍正六年以靖州之天柱縣及五開銅鼓二衞改𨽻貴州奉
  㫖以湖南榜舉人分二名入貴州實中式舉人四十七名武舉二十三名湖湘奥壤衡霍靈區扶輿清淑之氣鬱積磅礴復遭逢
  聖世文教覃洽抜茅彚征多士競奮而楚省三歲賓興湖南與解額者常至寥寥實緣重湖之險甲於寰中秋水時至擬於望洋愛身過於愛名大半皆裹足不前劉蛻謂破天荒良有以也
  皇上聰明文思
  特詔分闈發於
  宸斷丕煥離明鯨浪不驚鹿鳴式燕遂家置詩書人懷鉛槧下至苗猺子弟爭趨向學庠序盈門莘莘爼豆實人文極盛之時萬世太平之象也
  嶽麓書院在府城外湘江西嶽麓山下宋開寳九年潭州守朱洞建實彭城劉嶅倡之咸平四年詔賜國子監經籍與嵩陽睢陽白鹿為天下四大書院從知州李允則之請也祥符八年以周式為山長紹興間燬於兵乾道元年湖南安撫劉珙重建以張栻主教事三年晦菴朱子如長沙講學書院中手書忠孝亷節四字淳熙十五年直徽猷閣潘疇繼修紹興五年朱子為湖南安撫牒委興學四方景從者至幾千人元季燬明洪武間知府錢㴻通判陳綱復建
  皇清康熙三年廵撫周召南二十三年廵撫丁思孔重修二十五年
  賜學達性天扁額朱子嶽麓興學牒勘本州州學之外復置嶽麓書院本為有志之士不遠千里求師取友至於是邦者無所棲泊以為優游肄業之地故前帥樞宻忠肅劉公特因舊基復創新舘延請故左司侍講張公先生往來其間使四方來學之士得以傳道授業解惑焉此意甚遠非世俗常見所到也而比年以來師道凌夷講論廢息士風不振議者惜之當叨冐假守䝉被訓詞深以講學教人之務為寄顧恨庸鄙勿克奉成到官兩月又因簿書未能一往謁殿升堂延見諸生詣考所合罷行事件庶革流弊以還舊規除已請到醴陵黎君貢生充講書執事與學錄鄭貢士同行措置外今議别置額外十員以處四方遊學之士庶幾有以上廣聖朝教育人才之意凡使為學者知所當務不專在於區區課試之間實非小補牒教授及帖書院照會施行張栻陳傅良元吳澄俱有記
  書樓在書院後康熙二十五年
  頒日講經史於嶽麓書院廵撫丁思孔檄長沙府同知趙寧作樓藏書
  城南書院在妙高峯之陽宋張栻家潭時建此為講學地城南書院四字相傳為栻父浚手書
  東岡書院在長沙縣東元中書左丞相許有壬父號東岡嘗讀書於此因賜額
  喬江書院在長沙縣喬口鎮舊有三賢堂祠屈原賈誼杜甫元元統間邑人黄澹設義學於此因賜額惜陰書院在善化縣靈觀渡左舊為陶公祠明嘉靖四年知縣李延爵創為惜隂書院李棠為記
  湘西書院在嶽麓山下宋劉輔之建後朱子重建宋史尹榖傳潭士以居學肄業為重州學生月試積分高等升湘西嶽麓書院生又積分高等升嶽麓精舎生潭人號為三學生
  碧泉書院在湘潭縣西七十里宋胡安國建其子宏與張栻講學於此
  漣溪書院在湘鄉縣東南漣水濱宋嘉定間眞德秀帥潭命知縣徐質夫立
  東萊書院在醴陵縣東三十里宋吕祖謙講學於此元宋渤有記
  𪷸洲書院在益陽縣南𪷸洲上元邑人劉履泰講學於此詔授𪷸洲書院山長
  文靖書院在瀏陽縣南宋楊時宰瀏與邑士講學於城南後人因建書院以其謚名之
  雲峯書院在寧鄉縣東宋胡宏建
  雲崖書院在茶陵州雲陽山下明王廷爵建董玘有記義學各州縣並置
  衡州府
  石鼓書院在府城北石鼓山舊為尋真觀唐元和間士人李寛結廬讀書其上刺史吕溫嘗訪之有題尋眞觀李秀才書院詩宋至道三年郡人李士眞援寛故事請即故址創書院以居衡之學者景祐二年劉沆守衡請於朝賜額曰石鼓書院淳熙中部使潘疇提刑宋若水先後修葺而連帥林栗等咸捐金相之朱子有記開慶巳未燬刑獄使俞琰復新之提學黄幹出公帑易田以廩生徒元季復燬明永樂間知府史中始圖修復兵廵沈慶知府翁世資相繼營度歴𢎞治初知府何珣廼克就理萬厯崇禎間重加修葺明季復燬
  皇清順治十四年廵撫袁廓宇疏請重建
  南嶽書院在衡山縣西唐肅宗時李泌退隱衡山詔賜道士服為治室廬於烟霞峯側名曰端居室多藏書故韓愈詩云鄴侯家多書架挿三萬軸自宋元來掌教有官育士有田
  趙抃書院宋神宗時抃以資政殿學士致仕其子屼奉抃遍遊諸名山遂于衡山卜居有書院遺址明嘉靖三十六年副使程秀民重建
  胡文定書院在衡山紫蓋峯下明𢎞治間監察御史鄭惟恒建祀宋胡安國以安國二子配李東陽有記南軒書院在衡山縣南嶽後張栻父浚三奉詔居永州栻往來省侍受學于五峯胡宏之門又與諸子同遊講學置書院于嶽山後今基存
  甘泉書院在衡山紫雲峯下明嘉靖甲辰湛若水年八十四赴武陵蔣公信之約自羅浮攜其門下士遊衡山遂築室于紫雲峯之麓與衡士講學其中數月乃去後十年甲寅年九十四復來遊衡留數日皓首童顔見者以為神仙中人
  白沙書院在甘泉書院之上湛若水早承白沙之學以白沙嘗寤寐衡岳未至而卒于是搆堂于書院之上以祀之
  集賢書院在衡山縣南嶽集賢峯下明嘉靖間知縣彭簪建祀唐宋名賢李鄴侯韓昌黎朱晦菴張南軒趙清獻周濓溪曾鳳儀有記
  東郭書院在衡山縣祝融峯下明鄒守益號東廓嘉靖中講學石鼔建書院於南臺寺左著教言二十五篇
  文昌書院在衡山縣南門外明嘉靖中知縣彭簪建萬厯間知縣鄧國材重修
  觀湘書院在衡山縣東觀湘洲知縣王家賢建杜陵書院在耒陽縣北二里即杜甫祠唐建明嘉靖辛亥知縣馬宣重建
  白石書院在耒陽縣北即龎公祠嘉靖壬子知縣馬宣為郡守蔡汝楠建
  芹東書院在常寧縣儒學東故名明萬厯四年知縣陶敬圖清舊址重建更名集賢
  桃花書院在常寧縣
  清溪書院在安仁縣東南寳墖寺之左宋嘉定間縣令王槐建
  潔愛書院在安仁縣北
  臺山書院在酃縣西二十里山高二十餘仞上平曠如臺宋嘉定中邑人尹沂讀書講學其中今基存石林書院在桂陽州西三里芙蓉峯下宋進士黄照隣及子植讀書處淳熙五年建久廢
  䝉泉書院在桂陽州南城隍廟後明嘉靖五年知州戴錄建有泉甘冽不竭故名
  子龍書院在桂陽州東鹿峯下因趙雲駐此故名久
  
  南薰書院在臨武縣治南三里宋延祐間邑人陳騾溪建久廢
  義學各州縣並置
  永州府
  宗濓書院在府儒學後明知府黄翰建林士標萬元吉魏紹芳俱重修
  東丘書院在府城内太平寺旁漢丞相蔣琬故宅浯溪書院在祁陽縣浯溪元至元中零陵丞曾圭建中為大成殿左為祠以祀唐元結顔眞卿蘇天爵有記
  清溪書院在東安縣治西
  濓溪書院在道州儒學西宋理宗賜御書道州濓溪書院六大字扁額刻於石並刻守臣楊允恭謝表二通書院後為周子祠堂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
  書學達性天扁額
  㑹濓書院在寧遠縣舊學基今圯
  濓溪書院在永明縣西
  義學各州縣並置
  寳慶府
  東山書院在府城東明嘉靖中建祀周惇頤以張九成配享
  愛蓮書院在府倉塲宋周惇頤觀蓮處
  諫議書院在武岡州紫陽山宋諫議周儀讀書處今石室尚存
  義學各州縣並置
  岳州府
  陽坪書院在平江縣鳳棲鄉宋邑人吳雄從朱子遊建書院四十九間講學今址猶存
  龍峯書院在華容縣圓覺寺旁黎淳劉大夏讀書處兩湖書院在華容縣御史蕭一中讀書處
  義學各縣並置
  常徳府
  沅陽書院在武陵縣東北元丁易東建石壇精舎教授生徒資以廩費事聞賜額沅陽書院授以山長桃溪書院在桃源縣南三十里
  漳江書院在桃源縣北十里
  龍津書院在龍陽縣西南七十里梅溪畔宋周轔之祖周德元建有博文篤行懷忠守信四齋袁申儒有龍津書院記
  義學各縣並置
  辰州府
  崇正書院在府城内明正德間知府戴敏建中為文會堂後為六賢祠祀周濓溪程明道伊川張横渠朱晦菴張南軒諸賢後又為寳經堂
  虎谿書院在虎谿山有修通堂明王守仁謫龍場召歸過辰州留虎谿上久之乃去後三十年其門人徐汝礪為郡倅即虎谿之後為精舎作堂其中名以修道
  東洲書院在瀘溪縣武口洲上宋紹興中王廷珪被謫寓居瀘溪士多從之邑令為建書院
  文清書院在沅州明薛瑄以御史監銀塲至沅與諸生講學舊立書院在明山後遷偏沅撫署右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勅修
  義學各州縣並置
  永順府
  義學在永順桑植保靖三縣界
  直𨽻澧州
  車渚書院在澧州東南新洲市元時碑記猶存溪東書院在澧州城東白沙洲宋范仲淹嘗遊此後人慕之作書院祀焉
  延光書院在澧州城東津市順治初知州湯調鼎建康熙五十年州人重建
  義學各縣並置
  直𨽻郴州
  育才書院在宜章縣西
  文昌書院在興寧縣東
  觀瀾書院在興寧縣西北宋曹靖建
  蓮溪書院在桂陽縣西有愛蓮予樂兩亭後即亭為祠祀周惇頤明嘉靖已酉知縣徐兆先復立講堂學舎
  義學各縣並置
  直𨽻靖州
  紫陽書院在州治左明知州黄鏌建祀紫陽朱子鶴山書院在州治北宋魏了翁講學處
  興文書院在州治左知州梁浩然建
  武功書院在州治南明參將黄燾建祀有武功於靖者指揮張應奎重修
  義學各州縣並置














  湖廣通志巻二十三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卷二十四
  軍政志
  楚軍之分左右廣詳於左氏傳後世更番法實祖之漢樓船下瀬習水師教戰陣在楚制勝之兵有獨用其長者焉我
  朝設營哨塘汛俾將弁行伍大小各有專寄臂指相使首尾相應而荆州統軍董率八旗常徳閫帥控制全楚扼黔蜀鞏襄樊從古節制之師莫能過也其南北水師七營
  皇上特命閩中熟練水性兵丁赴楚教習又復量能授
  職袵席之安永綿億載矣
  歴代兵制
  
  周禮小司徒㑹萬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以比追胥以令貢賦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數上地家七人可任也者家三人中地家六人可任也者二家五人下地家五人可任也者家二人凡起徒役無過家一人以其餘為羨惟田與追胥竭作夏官司馬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按楚為子男之國止一軍
  
  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僖公二十八年晉楚戰於城濮子玉請戰王怒少與之師惟西廣東宫與若敖之六卒實從之
  文公十年厥貉之會宋逆楚子以田孟諸有左盂右盂兩甄之制
  宣公十二年晉楚戰於邲三軍以為正軍二廣以為親軍廣有一卒卒偏之兩於陳則分左右二拒調卒之法農工商賈不敗其業而卒乘輯睦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百官象物而動軍政不戒而備
  戰國䇿蘇秦說楚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地方六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
  
  史記始皇本紀秦初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注漢書百官表曰秦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
  羣書備考秦并六國置材官於外郡南郡車徒則材官領之
  
  漢官儀高祖命天下選能引關蹶張材力武猛者以為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常以立秋後講肄課試各有員數平地用車騎山阻用材官水泉用樓船
  漢書刑法志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於郡國文獻通考漢調兵之制民年二十三為正一歲為衛士二歲為材官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陳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為庶民就田里
  武帝本紀元鼎五年南粤相國吕嘉反遣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歸義粤侯嚴尤為戈船將軍出零陵江淮以南樓船十萬人討之
  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七年詔罷天下輕車騎士材官樓船及軍假吏悉還民伍惟踐更如故
  後漢書列傳靈帝時陽璇為零陵太守制馬車數十乘以破賊
  文獻通考昭烈初置五軍其將校畧如東漢而兵有突將無前賨叟青羗散騎武騎之别
  三國
  魏志文帝甘露四年夏六月分荆州置二郡都督晉
  文獻通考晉武帝以伐吳遂分左右各一將軍又有左右前後四軍四䕶軍領之凡二衛左右前後驍騎七軍皆以中軍將軍羊祐領之 太康元年既平吳詔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置南蠻校尉於襄陽元康中改為荆州刺史
  元帝南渡有大將軍都督四鎮四征四平之號以荆江為重鎮甲兵所聚盡在焉常使大將居之
  安帝於襄陽置寧蠻校尉
  南北朝
  宋孝武分荆湘江豫州三郡置郢州治江夏罷南蠻校尉遷其營於建康
  
  唐書兵志唐立府兵之制頗有足稱蓋古者兵法起於井田至於府兵始一寓之於農其居處教養畜材待事動作休息皆有節目雖不能盡合古法蓋得其大意焉府兵之制起自西魏後周而備於隋唐興因之
  高祖武德初始置軍府以驃騎車騎兩將軍府領之析關中為十二道皆置府三年更以道為軍軍置將副各一人以車騎府統之六年以天下既定遂廢十二軍改驃騎曰統軍車騎曰别將
  太宗貞觀十年更號統軍為折衝都尉别將為果毅都尉諸府總曰折衝府凡天下十道置府六百三十四皆有名號
  睿宗先天二年詔曰往者分建府衛計户充兵裁足周事二十一入幕六十一出軍多憚勞以規避匿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屢征鎮者十年免之𤣥宗開元六年詔折衝府兵每六歲一簡自高宗武后時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壞番役更代多不以時衞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衞不能給宰相張說乃請一切募士宿衞 十三年始以彍騎分𨽻十二衞又擇材勇者為番頭頗習弩射
  代宗廣德二年於鄂岳沔置三州防禦使初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衞京師而巳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輙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絶禍亂之萌也
  
  宋史兵志宋之兵制大槩有三天子之衞兵以守京師備征戍曰禁軍諸州之鎮兵以分給役使曰廂軍選於户籍或應募使之團結訓練以為所在防守則曰鄕兵太祖鑒前代之失萃精銳於京師建隆元年詔殿前侍衞二司各閱所掌兵揀其驍勇升為上軍老弱怯懦置剩員以處之詔諸州長吏選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又選強壯卒定為兵様分送諸道其後代以木梃為高下之等散給諸州委長吏都監等召募教習俟其精練即送闕下
  仁宗天聖至寳元間增募諸軍荆湖歸遠總百餘營康定初荆湖路各募宣毅大州二營小州一營凡
  二百八十人 皇祐五年荆湖置教閱忠節州一營大州五百人小州三百人而荆湖益募雄畧 嘉祐四年乃詔荆南募就糧軍號威果各營於本州神宗熙寧三年樞宻使文彦博上軍數帝參以治平中兵數而討論焉湖北萬二千人湖南八千三百人元豐四年又團結東南諸軍荆湖北路為第七南
  路潭州為第八全邵永州應援廣西為第九
  哲宗元符元年湖北各增置有馬雄畧
  徽宗崇寧元年荆湖北路增置禁軍以靖安名又樞宻院乞增荆湖南路雄畧
  孝宗乾道末各州有都統司領兵鄂州四萬九千荆南二萬
  熙寧以後荆湖路騎軍之額自騎射而下三歩軍之額自左衙而下二十並改號曰宣節凡四十四指揮一萬一千三百人歩騎荆門水軍船坊潭鼎渡船都清務船坊鐵作騎射江陵潭鄂岳安澧復鼎永道郴邵桂陽威邊衙隊左衙水軍江陵潭衡永郴邵鄂岳復安澧峽鼎歸漢陽桂陽寧遠壯城潭岳安復靜江江陵潭岳鼎衡永郴全三畧寧淮崇寧澄江宣節南路諸州軍監北路岳澧鼎荆門諸監熙寧七年九月沅置一大觀元年靖置一歩㨗威棹江陵歸峽保節崇節威勇牢城諸州軍中軍將潭汀揀中揀中宣節潭澧鼎鼓角將荆門高宗建炎廂兵宣節中興在寳慶潭永武岡郴衡全桂陽靖道沅靖安中興立潭永常德澄海中興武岡全
  建炎後屯駐大軍鄂州都統司水軍黄州雄關飛虎軍荆湖路義軍土丁弩手不見創置之始北路辰澧二州南路全邵道永四州皆置蓋溪洞諸蠻保據巖險叛服不常其控制須土人故置是軍皆選自户籍蠲免徭賦番戍砦栅大率安其風土則罕攖瘴毒知其區落則可制狡獪其校長則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副都頭軍頭頭首採斫招安頭首十將節級皆叙功遷補使相綜領施之西南實代王師有禦侮之備而無饋餉之勞其後荆南歸峽鼎郴衡桂陽亦置
  仁宗慶厯二年北路總一萬九千四百人南路總五千一百五十人番戍諸砦
  神宗熙寧元年籍荆湖南北義軍凡一萬五千人軍政如舊制
  哲宗元祐七年選差邵州邵陽武岡新化等縣中等以下户充土丁弩手與免科役七年一替 紹聖二年樞宻院言荆湖南路安撫轉運提刑常平司奏請邵州營下緣邊保砦置弩手一千四百人乞依元豐六年詔於五等户輪差並半年一替
  徽宗宣和四年靖州通道縣有邊警詔添置弓弩手二千人
  光宗紹熙五年知潭州湖南安撫朱熹奏請飛虎軍𨽻本州節制從之
  
  元史兵志考國之初典兵之官視兵數多寡為爵秩崇卑長萬夫者為萬户千夫者為千户百夫者為百户
  世祖時頗修官制内五衞以總宿衞外則萬户之下置總管千户之下置總把百户之下置彈壓立樞宻院以總之遇方面有警則置行樞宻院事巳則廢而移都鎮撫司屬行省 至元二十一年四月詔潭州䝉古軍依揚州例畱一千人餘悉放還諸鄂囉 二十五年調揚州省軍赴鄂州代鎮戍士卒又調德安屯田萬户府軍士一千四百六十七名分置衡州之清化永州之烏符武岡之白倉置屯田 二十七年復以揚州行省四萬户䝉古軍更戍潭州 中統二十年荆湖行省所轄湖南宣慰司三道
  泰定二年湖廣等行中書省所轄總計二百三十七處
  元史帝紀成宗元貞三年調揚州翼鄧新萬户府全翼軍馬分屯蘄黄 大德三年三月沅州賊人嘯聚命以毗陽萬户府鎮守辰州鎮巢萬户府鎮守沅州靖州上均州萬户府鎮守常德澧州
  
  前明世法錄太祖起兵之初親閱將士使分隊習戰曰兵不貴多而貴精近募兵多濫吾特為試之庶得精銳可用也
  洪武二十八年申調兵捕賊之例凡所在冦發三四十人則調軍一二百人冦數百人則調軍數千人為之期日必得官不躬率或調兵失律者罪之
  永樂四年征安南敕湖廣軍俱往廣西聽征 十一年敕貴州總兵官顧成調兵一萬即選於武當辰沅五關九衛聽征
  續文獻通考洪武元年定衛所官軍將帥將兵之法自京師達於郡縣之險要者皆立衞所凡都指揮使十六處而為行都司者四又於湖廣添一行都司為五其所設軍士皆有定數大率五千六百名為一衛一千一百十二名為一千户所一百一十二名為一百户所衛分軍數或有多寡而千百户所統則一每一百户内總旗二名小旗十名管領鈐束以成隊伍有事征伐則詔總兵官佩將印領之既旋則上所佩將印於朝官軍各還本衛大將軍單身還第總兵官不敢擅調
  宣宗宣德元年遣御史分行天下郡縣清理軍伍英宗正統十四年景帝命各處召募民壯就令本地官司率領操練遇警調用民壯蓋兆於此
  廵撫湖廣兼理軍務都御史一員駐省城景泰間設提督軍務撫治鄖陽都御史一員駐鄖陽府成化間設
  總督川貴湖北都御史一員嘉靖二十九年麻陽苗叛命都御史張岳討平之尋鎮其地駐沅州四十二年議革後以廵撫貴州都御史兼領湖北一道清軍副使一員駐省城
  屯田副使一員駐省城
  分廵武昌兼兵備僉事一員駐省城
  分守上荆南道兼施歸兵備參政一員駐澧州分守上荆南道兼施歸兵備副使一員駐荆州施州兵備僉事一員駐夷陵州後裁以荆南分廵兼領分廵上荆南道兼鄖陽兵備副使一員駐襄陽府分廵上湖南道兼郴桂兵備副使一員駐衡州府辰沅兵備副使一員駐沅州
  蘄黄兵備副使一員駐黄州府
  分廵荆西兼兵備僉事一員駐沔陽州
  下江防兵備僉事一員駐蘄州
  上江防兵備僉事一員駐岳府
  鎮守湖廣掛平蠻將軍印總兵官一員駐省城鎮筸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清浪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靖州參將一員 守備一員
  興都畱守司正畱守一員 副畱守一員 僉書一員 領衛三 守禦所二
  湖廣都指揮使司軍政掌印一員 僉書二員 領衛二十有四
  鄖陽行都指揮使司掌印一員 僉書二員 領衛五 守禦所八
  三江守備一員
  永定守備一員
  洞庭守備一員
  鄖陽守備一員
  永道守備一員
  郴桂守備一員
  荆瞿守備一員
  各衞掌印指揮一員 佐貳二員 管操一員 清軍一員 管屯一員  廵捕一員 隨操者無定員其屬鎮撫一員 五所千百户掌印一員 佐貳
  各二員 隨操者無定員
  武昌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鎮撫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六十二名
  武昌左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鎮撫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六百二十四名
  顯陵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七百三十六名
  安陸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五十六名
  襄陽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三百二十二名均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五十六名
  鄖陽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四百二十七名竹山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百七十名房縣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
  德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四名
  隨州百户所百户二員 兵二百零二名
  黄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四百三十五名蘄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七百四十名荆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千三百零四名荆州右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二千四百四十一名
  夷陵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鎮撫 兵一千四百一十一名
  枝江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名遠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名
  長寧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一十名
  施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六百七十九名岳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一百七十四名
  永定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大庸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六十四名澧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七名
  九谿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四千六百三十三名安福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添平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麻寮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長沙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茶陵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戸 百户 兵一萬六百九十名寳慶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四百一十七名武岡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百五十七名城歩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三十九名衡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四百九十二名桂陽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五百二十四名常寧中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名
  寧溪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零三名
  常德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戸 兵五千六百三十六名辰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二百七十二名沅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一百八十三名平溪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一十四名永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八百零一名寧遠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三百七十名枇杷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五名
  桃川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名
  錦田鎮前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百六十二名
  江華守禦右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三名
  寧遠守禦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四十名
  東安守鎮百户所百戸 兵九十七名
  靖州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九名
  天柱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一十二名
  汶溪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零八名郴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九百名
  廣安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三十一名宜章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百三十七名清浪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六千二百四十四名偏橋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鎮遠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五千六百名
  銅鼔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中前中後左左右右千户所千户百户 兵一萬八千三十六名
  伍開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中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萬二千二百六十名
  大田軍民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三千一百二十七名
  瞿塘衛指揮使 指揮同知 指揮僉事 左右中前後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八千三百六十二名忠州守禦千户所千户 百户 兵一千一百二十二名
  皇清
  總督湖廣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部院一員駐節武昌府城
  督標巾左右三營副將一員 遊擊二員 改設中軍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六員 把總一十二員 馬歩兵丁一千四百零三名内撥防八吉堡兵三十名又於雍正九年為欽奉
  上諭事案内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一十名實存伍兵一千一百六十三名
  廵撫湖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院一員駐節武昌府城
  撫標左右二營改設中軍叅將一員 遊擊一員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九百五十五名内撥防八吉堡兵二十名又於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十名實存伍兵八百一十五名
  鎮守荆州等處地方都統將軍一員駐節荆州府城副都統二員 滿洲固山大八員 䝉古固山大
  兼佐領二員 佐領四十六員 防禦五十六員驍騎校五十六員 筆帖式四員 滿洲䝉古甲兵四千名 弓鐵匠一百六十八名 歩甲七百名砲手八十名
  提督湖廣全省軍務總轄官兵軍衛土司控制苗夷節制各鎮左都督一員駐節常徳府城
  提標中左右前後五營叅將一員 遊擊四員 守備五員 千總十員 把總二十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九百二十六名雍正七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兵一百二十五名赴永順恊今實在兵丁二千八百一名
  鎮守夷陵等處總兵官一員駐劄夷陵州城
  鎮標中左右前後五營遊擊五員 守備五員 千總十員 把總二十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九百九十八名雍正九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守備一員把總二員兵丁一百五十名赴永順恊止守備四員把總一十八員兵丁二千八百四十八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七十名共戰守兵丁二千九百一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三十名實存伍兵二千六百八十八名 經制沙襄五板戰刷船七十隻 堪修薄板小⿰舟秋民船一十一隻除駐劄州城并分防州屬之普溪黄陵廟等水陸六十六汛共兵一千一百一十名外
  駐防興山縣城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把總三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一十名 并分
  防縣屬之竹溪平驛口等三十三塘汛
  駐防長陽縣城守備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一十名 并分防縣屬之白石橋等二十六塘汛
  駐防歸州城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三百十八名 五板戰船一十五隻 刷船二隻 民船三隻 并分防州屬之香溪觀音閣等水陸一十一塘汛及貼防巴東之紅砂堡等塘汛駐防巴東縣城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三百一十七名 五板戰船一十四隻刷船三隻 并分防縣屬之三尖觀南木園等水
  陸二十塘汛
  鎮守襄陽等處總兵官一員駐劄穀城縣城
  鎮標中左右前四營遊擊四員 守備四員 千總八員 把總十六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二千三十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百五十三名實存伍兵一千七百七十九名 船七隻除駐劄縣城并分防縣屬之回流灣澗口等水陸二十七塘汛共兵五百八名外
  駐防襄陽府城中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二隻 并分防府屬之泰山廟白家灣等水陸三十三塘汛
  駐防襄陽府城前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二隻 并分防光化縣城及王家河薛家集等水陸二十一塘汛
  駐防南漳縣城左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八名 船一隻 并分防縣屬之天門寨等三十六塘汛黄州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七百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七十一名實存伍兵六百三十一名駐劄黄州府城 并分防黄岡黄陂蘄水羅田麻城黄安六縣及縣屬之灄口陽邏等水陸驛逓四十四塘汛
  鄖陽恊副將一員 都司僉書一員 守備一員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原額八百七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名實存伍兵七百七十六名駐劄鄖陽府城 并分防鄖縣保康鄖西三縣及縣屬之觀音堂上津堡等水陸四十五塘汛
  武昌府城守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三十七名雍正
  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五百七十七名駐劄武昌府城 并分防江夏武昌嘉魚蒲圻咸寧崇陽通城七縣及各水陸要隘塘汛
  興國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八名駐劄興國州城 廵江船三隻 并分防大冶通山二縣及上巢湖龍港鎮等水陸一十八塘汛
  德安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五十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五十五名實存伍兵三百九十五名駐劄德安府城 并分防應山隨州應城孝感雲夢五州縣及各屬之廣水店等水陸驛逓三十四塘汛荆州城守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六十三名雍正九年調撥陜西凉州兵六十三名實存伍兵五百名駐劄荆州府城 馬船六隻 廵江船七隻 并分防江陵公安石首監利四縣及各屬之蘆蓆灣十里舖等水陸驛逓四十五塘汛
  均房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九百六十名除撥赴永順保靖二百一十名外存兵七百五十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一百名共戰守兵丁八百五十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一百二十三名實存伍兵七百二十七名駐劄均州城 并分防房縣及二屬之遠河灘房山廟等水陸五十九塘汛
  荆門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七十五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四名實存伍兵六百一十一名駐劄荆門州城 并分防沔陽潛江天門三州縣及各屬之王家舖沙陽等水陸六十九塘汛其守備一員帶領兵丁一百八名駐防沔陽之新隄并分防䨇柳樹等八塘汛
  遠安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九十七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三十七名駐劄遠安縣城 并分防縣屬之洋坪清溪當陽縣之運坪河溶等水陸三十九塘汛
  竹山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二十二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六十名實存伍兵四百六十二名駐劄恩施縣城 并分防大田支羅戎角各隘口及陸路蓮花池等三十八塘汛
  襄陽府城守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七十五名雍正
  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七十三名實存伍兵六百二名駐劄襄陽府城 船四隻 并分防襄陽棗陽宜城三縣及各屬之潼口站等水陸驛逓五十二塘汛
  漢陽府城守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四十一名駐劄漢陽府城 船三隻 并分防漢川縣及二屬之漢口鎮等水陸二十七塘汛
  蘄州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三名駐劄蘄州城 并分防黄梅廣濟二縣及三屬之菩提壩等陸路八塘汛
  安陸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三名駐劄安陸府城 并分防京山縣及二屬水陸三十六塘汎宜都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二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三百名除撥赴保靖營一百名外存兵二百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募補兵丁七十五名共戰守兵丁二百七十五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名實存伍兵二百三十五名駐劄宜都縣城并分防松滋枝江二縣及三屬之傅靳溪紅花套
  等水陸二十八塘汛
  道士洑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把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二百六十三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四十八名實存伍兵二百一十五名 廵江船三隻 并分防土腦嘴等處及廣濟縣屬之武穴等水陸二十九塘汛
  八吉堡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十名 沙船二隻查係雍正六年為酌議添設官兵等事案内因八吉堡沿江地方匪賊叢多於督撫二標武昌水師六營内均撥按季輪流貼防
  督標武昌府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凉州兵二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六十一名駐劄武昌府城 戰船一十一隻 虎戰船一十四隻沙船一十隻 并分防新隄三江口等處及貼防漢口鎮各水汛
  荆州府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雍正九年調撥赴陜西
  凉州兵二十名實存伍兵二百六十一名駐劄城外筲箕窪地方 沙船十隻 戰船二十隻 并分防侯家腦等處及貼防新隄各水汛
  廵撫湖南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院駐節長沙府城
  撫標左右兩營改設中軍叅將一員 遊擊一員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一百四十一名
  鎮筸鎮總鎮一員 統領標下設中左右前四營駐劄五寨司苗邊等處并黔麻二縣城汛 遊擊四員守備四員 千總八員 把總一十六員 馬歩
  戰守兵丁三千名查五寨原係鎮筸恊副將駐劄於康熙三十九年内為欲防苗撫民等事案内將沅州鎮標官兵移駐改鎮筸副將移駐沅州
  永州鎮總鎮一員 統領標下設中左右三營遊擊三員 守備三員 千總六員 把總一十二員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五百五十六名 分防永州府屬之零陵東安新田江華永明道州寧遠祁陽八州縣并各要汎又於雍正八年内為懇恩遵
  㫖添兵等事案内 題請添兵三百名共一千八百五十六名奉文分防道州右營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外委把總一員 戰守兵丁九十二名
  分防江華縣左營遊擊一員 千總一員 外委把總一員 戰守兵丁一百三十二名
  分防寧遠縣右營守備一員 外委千總一員 戰守兵丁七十九名
  分防永明縣左營守備一員 外委千總一員 戰守兵丁五十名
  長沙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一十二名駐劄長沙府城 并分防長沙善化湘陰瀏陽醴陵湘潭寧鄉安化茶陵攸縣等一十二州縣城汛衡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八十三名駐劄衡州府城 并分防桂陽州衡陽衡山常寧安仁耒陽酃縣等七州縣城汛
  寳慶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六名駐劄寳慶府城 并分防邵陽新寧新化三縣城汎
  龍陽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戰守兵丁七百七名駐防龍陽縣城并分防洞庭湖中東西三路水路湖汛
  九谿恊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七百四十四名除撥赴保靖營五十名外存兵丁六百九十四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丁一百五十名共戰守兵丁八百四十四名其副將一員帶領千把總三員兵丁五百四十四名駐劄九谿衛慈利縣并新設之白菓坪抵容美土司邊界守備一員帶領千把總三員兵丁三百名於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移駐新闢之桑植縣并分縣屬各塘要隘
  辰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一千四名除撥赴永順恊兵一百九十五名外存兵丁八百九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丁一百二十名共兵丁九百二十九名駐劄辰州府城 并分防辰谿溆浦瀘溪三縣并各驛路市鎮要隘塘汎
  沅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六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九十名駐劄沅州城并分防各驛路水早塘汛查該營原係沅州鎮於康熙三十九年内為欲防苗撫民等事案内將沅鎮官兵移駐鎮筸改鎮筸恊副將為沅州副將移駐州城又原額尚有守備一員 把總二員移駐清浪平溪二衛於雍正四年内將二衛撥歸黔省管轄其守備一員把總一員帶原防兵二百三十七名撥赴新設綏寧營又將把總一員撥歸武岡營
  靖州恊副將一員 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八十五名駐劄靖州城并分防靖屬要隘及會同通道二縣查原額尚有
  千總二員把總四員分防五開銅鼓二衛幷綏寧縣屬四汛因五開銅鼓二衛撥歸黔省管轄於雍正六年内為苗猺肆虐等事案内撥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帶原防兵二百九十五名另設新添綏寧營又將把總一員撥歸武岡營防守横嶺汛地
  永順恊新設副將一員 改設都司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北南各標鎮恊營抽撥戰守兵丁八百名駐劄新設永順府 并分防龍山縣及各要隘塘汎查係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添置
  岳州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六十三名駐劄岳州府城 并分防巴陵平江臨湘華容四縣城汎
  澧州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五名駐劄澧州城 并分防安鄕石門二縣順林清化二驛路塘汛
  臨武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九名駐劄臨武縣并分防藍山嘉禾各城汛
  宜章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六百四十九名駐劄宜章縣并分防郴州永興各州縣城汛
  桂陽營叅將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四十六名駐劄桂陽縣并分防桂東興寧各城汛
  常德城守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駐劄常德府城 并分防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城汛武岡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六十八名駐劄武岡州城 并分防城歩縣及新寨横嶺要汛
  綏寧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歩戰守兵丁五百四十二名駐劄黄桑坪并分防綏寧縣屬各塘隘查係雍正六年内為苖
  猺肆虐等事案内撥湖北宜都營遊擊一員沅州恊守備一員把總一員靖州恊千總二員把總三員帶領原防五開銅鼔清浪平溪四衛兵丁移駐添置保靖營遊擊一員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馬歩戰守兵丁四百名駐劄新置保靖縣并分防縣屬各要隘查係雍正七年内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撥原駐永定營遊擊一員湖北宜都營守備一員千總一員把總二員抽撥各營兵丁四百名移駐添置
  永定營改設都司僉書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 原額馬歩戰守兵丁五百二十名除撥永保兵丁二百七十名外存兵二百五十名又於雍正八年内奉
  㫖准募補兵一百三十名現共兵丁三百八十名駐劄永定衛查原設遊擊一員於雍正七年為宻陳改土歸流事案内改赴保靖營駐防
  岳州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駐劄岳州府城 并分防洞庭東西二路湖汛係康熙二十八年内為陸營佈置等事案内分辰水師官兵移置
  常德水師營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二員戰守兵丁二百八十一名駐劄常德府城 并分防府屬上下塘汛係康熙二十八年内為陸營佈置等事案内抽撥提標兵添設新置吉多營副將一員都司一員 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馬歩戰守兵丁一千二百名駐劄新闢六里吉多坪并安設各要隘險汛係雍正八年内為遵
  㫖議奏事案内安設
  衛所
  湖北各衛所除施州大田新改置恩施縣外現在衛九所一
  武昌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武昌左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黄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蘄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沔陽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德安守禦所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荆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荆州左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荆州右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襄陽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湖南各衛所除清浪平溪五開銅鼓撥歸黔省九谿永定安福歸并新置之安福縣永順司改永順府保靖司改保靖縣桑植司改桑植縣其長衡永寳武岡常辰澧郴靖等處屯衛所俱歸併各府州屬外現存衛一
  岳州衛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百總一員





  湖廣通志巻二十四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五
  祀典志祠廟附
  稽古王者享帝立廟國之大事繫焉記曰功成作樂如周之大武及漢武德文始五行四時之奏是也治定制禮周之周官是也唐則有開元禮繼繼承承垂國法為家法故代各不同若夫天地社稷山川鬼神之祀雖一時一事亦必有洽神人而和上下者魯儒生謂禮樂百年後興迂矣欽惟我
  皇上聰明睿智典禮敦庸崇聖加五王之封褒忠進二
  公之爵
  躬耕藉田
  詔天下大小臣工邵農祗事各郡縣忠孝節義
  特加崇祀凡前古未備之儀集大成焉而衡嶽洞庭江
  漢間增修建置祀事孔明猗與盛哉
  
  先農耕籍田
  每嵗仲春亥日已時祭
  先農壇午時行耕耤禮祭日承祭官率各官請 神位供於壇上衣朝衣行禮祭畢送 神入祠壇高二尺一寸廣二丈五尺 牌髙二尺四寸廣六寸 座髙五寸廣九寸五分壇後祠宇
  正房三配房各一正房中供
  先農神位紅牌金字 東正房貯祭器農具 西正房貯耤田米榖東配房買辦祭品 西配房看守農氏居住
  藉田
  四畆九分買於東郊
  祭品
  帛一白色羊一  豕一  鉶一
  籩四  豆四  簠二  簋二
  儀注
  祭日各官衣朝衣禮生引承祭官至拜位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各就位承祭官就位通贊唱瘞毛血禮生引詣盥洗所贊盥洗淨巾引詣香案前贊迎神行二跪六叩頭禮興行初獻禮引詣
  神位前跪奠帛獻爵叩頭興詣讀祝位跪衆官皆跪宣祝文畢叩頭興引唱復位通贊唱行亞獻禮引詣
  神位前跪獻爵叩頭興復位通贊唱行三獻禮如亞獻儀通贊唱飲福受胙引唱詣飲福受胙位跪飲福酒受福胙跪叩頭興謝胙一跪三叩頭興復位通贊唱徹饌送神行二跪六叩頭禮興通贊唱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詣燎所引唱詣望燎位焚畢揖復位通贊唱禮畢各官更蟒衣詣耤田行耕耤禮
  耕藉儀
  一官捧青箱一官播種各官俱用右手扶犂左手執鞭各行九推禮農夫終畆耕畢各回官㕔更朝衣望
  闕恭行三跪九叩頭禮仍將遵行耕藉日期具奏省城總督廵撫秉耒知縣執青箱知府播種府城知府秉耒佐貳執青箱知縣播種州縣則正印官秉耒佐貳執青箱播種専城衛所亦用正印官秉耒如無屬員即選擇耆老執青箱播種
  耕藉器物
  農具一赤色 牛一黒色 耔種一青色
  耕藉人役
  耆老一名牽牛農夫二名扶犂農童六名唱歌
  
  文廟
  每嵗春秋上丁日致祭先期承祭官率陪祭各官齋赴
  文廟階下行一跪三叩頭禮教官滌器視牲竝瘞毛血至期黎明各官衣朝衣齊集行禮
  正殿
  至聖先師孔子神位
  祭品
  帛一白色牛一  羊一  豕一
  豋一  鉶二  簠二  簋二
  籩十  豆十  酒罇一  白磁爵三
  四配
  復聖顔子     述聖子思子
  宗聖曾子     亞聖孟子
  祭品
  帛一白色豕一  羊一  鉶一
  簠二  簋二  籩八  豆八
  酒罇一 白磁爵三
  十哲東五位又加朱子一位
  閔子名損     冉子名雍
  端木子名賜    仲子名由
  卜子名商     朱子名熹
  祭品五案朱子一位一案
  帛一白色豕一  鉶各一  簠各一簋各一 籩各四 豆各四  豕首一白磁爵三
  十哲西五位
  冉子名耕     宰子名予
  冉子名求     言子名偃
  顓孫子名師
  祭品與東五位同
  東廡
  蘧瑗       澹臺滅明
  原憲       南宫适
  商瞿       漆雕開
  司馬耕      有若
  巫馬施      顔辛
  曹䘏       公孫龍
  秦商      顔髙
  壤駟赤     石作蜀
  公夏首     后處
  奚客蒧     顔祖
  句井疆     秦祖
  縣成      公祖句兹
  燕伋      樂頦
  狄黑      孔忠
  公西蒧     顔之僕
  施之常     申棖
  左丘明     秦冉
  牧皮      公都子
  公孫丑     張載
  程頥      公羊髙
  孔安國     毛萇
  髙堂生     鄭康成
  諸葛亮     王通
  司馬光     歐陽修
  胡安國     尹焞
  吕祖謙     蔡沈
  陸九淵     陳淳
  魏了翁     王相
  許衡      許謙
  王守仁     薛瑄
  羅欽順     陸隴其
  祭品
  帛一白色豕三  每案簠一  簋一籩四  豆四  銅爵各四
  西廡
  林放      宓不齊
  公冶長     公晳哀
  髙柴      樊須
  商澤      梁鱣
  冉孺      伯䖍
  冉季      漆雕徒父
  漆雕哆     公西赤
  任不齊     公良孺
  公肩定     鄡單
  罕父黒     榮旂
  左人郢     鄭國
  原亢      亷潔
  叔仲噲     公西輿
  邽巽      陳亢
  琴張      步叔乗
  秦非      顔噲
  顔何      縣亶
  樂正克     萬章
  周敦頤     程顥
  邵雍      榖梁赤
  伏勝      后蒼
  董仲舒     杜子春
  范𡩋      韓愈
  范仲淹     胡瑗
  楊時      羅從彦
  李侗      張栻
  黄幹      真徳秀
  何基      趙復
  金履祥     陳澔
  陳憲章     胡居仁
  蔡清
  祭品與東廡同
  儀注
  分獻陪祭各官入兩旁門序立贊引官導承祭官至盥洗處盥手畢引至臺階下立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事官各司其事分獻官陪祭官各就位贊引官贊就位承祭官就拜位立分獻官隨後立典儀唱迎神唱舉迎神樂奏咸平之章樂作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陪祭官分獻官俱行三跪九叩頭禮興樂止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唱舉初獻樂奏寧平之章樂作贊引官贊陞壇導承祭官由東階上進殿左門贊引官贊詣
  至聖先師孔子位前承祭官至案前立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行一跪一叩頭禮贊引官贊奠帛捧帛官以帛跪進承祭官接帛拱舉立獻畢贊引官贊獻爵執爵官以爵跪進承祭官接爵拱舉立獻畢行一跪一叩頭禮興贊引官贊詣讀祝位承祭官詣讀祝位立讀祝官至祝案前一跪三叩頭捧祝版立於案左樂止贊引官贊跪承祭官讀祝官分獻官陪祭各官俱跪贊引官贊讀祝讀畢捧祝至
  正位前案上跪安帛匣内三叩頭退樂作贊引官贊叩興承祭官及各官行三叩頭禮興贊引官贊詣
  復聖顔子位前承祭官就案前立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一跪一叩頭興贊引官贊奠帛捧帛官跪進於案左承祭官接帛拱舉立獻案上贊引官贊獻爵執爵官跪進於案左承祭官接爵拱舉立獻案上行一跪一叩頭禮興贊詣
  宗聖曾子位前如前儀贊詣
  述聖子思子位前如前儀贊詣
  亞聖孟子位前如前儀其十哲兩廡分獻官俱照前儀行禮畢贊引官贊復位承祭官分獻官仍詣
  至聖先師位前立樂止典儀唱行亞獻禮唱舉亞獻樂奏安平之章樂作贊引官贊陞壇獻爵於左如初獻儀贊引官贊復位承祭官分獻官各復位立樂止典儀唱行三獻禮唱舉三獻樂奏景平之章樂作贊引官贊陞壇獻爵於右如亞獻儀贊引官贊復位承祭官分獻官各復位立樂止典儀唱飲福受胙贊引官贊詣受福胙位承祭官至殿内立捧酒胙官二員捧至
  正位案前拱舉至飲福胙位右傍跪接福胙官二員在左傍跪贊引官贊跪承祭官跪贊飲福酒承祭官受爵拱舉授接爵官贊受福胙承祭官受胙拱舉授接胙官贊引官贊叩興承祭官三叩頭興贊復位承祭官復位立次行謝福胙禮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分獻官及陪祭各官俱行三跪九叩頭禮興典儀唱徹饌唱舉徹饌樂奏咸平之章樂作徹訖樂止典儀唱送神唱舉送神樂奏咸平之章樂作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分獻官及陪祀各官皆行三跪九叩頭禮興樂止典儀唱捧祝帛饌各詣燎位捧祝官捧帛官至各位前一跪三叩頭捧起祝文在前帛次之捧饌官跪不叩頭捧起在後俱送至燎位承祭官退至西傍立𠉀祝帛饌過仍復位立典儀唱望燎唱舉望燎樂與送神同樂作贊引官贊詣望燎位導承祭官至燎位立祝帛焚訖樂止贊引官贊禮畢退
  樂章
  迎神樂咸平之章 無舞
  太四南工
  林尺仲上太四仲上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太四黄合太四仲上林尺南工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林尺仲上黄合太四
  初獻樂寧平之章 有舞
  自太四仲上林尺仲上太四黄合仲上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黄合仲上仲上太四仲上太四仲上林尺黄合太四林尺仲上太四南工黄六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亞獻樂安平之章 有舞
  大太四仲上黄合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仲上太四仲上林尺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仲上仲上林尺仲上黄合太四太四南工黄合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三獻樂景平之章 有舞
  百仲上南工林尺仲上林尺仲上太四黄合黄合南工林尺仲上林上仲上太四黄合太四黄合林尺仲上南工林尺太四仲上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
  徹饌樂咸平之章 無舞
  犧仲上太四仲上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太四太四南工林尺仲上仲上林尺太四仲上黄合太四仲上太四南工林尺仲上太四黄合太四仲上林尺黄合南工林尺仲上
  送神樂咸平之章 望燎同
  有太四南工林尺仲上黄合太四仲上太四黄合南工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仲上林尺南工林尺仲上太四林尺仲上黄合南工林尺仲上南工林尺仲上太四
  樂器
  麾  金鐘  玉磬  鼓  搏拊柷  敔   琴  瑟   排簫笙  簫  笛   塤  箎
  舞譜
  初獻
  稍前向外開籥舞    生蹈向裏開籥舞
  合手罇朝上     來起辭身向外髙舉籥面朝
  兩兩相對罇東西相向   底合手罇朝上
  正揖       盛起平身出左手立
  兩兩相對自下而上東西相向  師稍前舞舉籥垂翟
  中班轉身東西相向立惟兩中班十二人轉身俱東西相向
  舉翟三合籥     度稍前向外垂手舞
  蹈向裏垂手舞     前向前合手謙進歩雙手合籥囘身再謙退歩側身向外高手回面向上正罇朝上
  稍舞躬身挽手側身向外呈籥耳邊面朝上正揖
  起辭身挽手復舉籥正立   禮兩兩相對交籥兩班俱東西手執籥
  正揖       斯向外退挽手舉籥向外面朝上
  囘身正立     黍稍前舞
  正罇朝上     非左右垂手兩班上下俱雙垂手東西相向
  起合手相向立     惟左右側身垂手向外開籥垂手舞右側身垂手向裏垂手舞   之正揖朝上
  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而受之三鼓畢起
  亞獻
  大左右進歩向外垂手舞   哉右向裏垂手舞
  向外落籥面朝上    師退向正身立
  正罇       天起身向前轉向外舞
  向裏舞      徳合手謙進歩向前雙手合籥存謙兩兩相對自下而上兩班相對舉籥東西
  上下俱垂手惟兩中班上下十二人俱垂手轉身東西相向
  轉身東西相向立    崇相向立兩班上下以翟相籥稍前舞蹈兩班上下俱垂手向外 祀向裏垂手舞
  合手謙進步向前垂手合籥  斁囘身再謙兩班上下東西相向合籥立
  稍前舞向外開籥翟    酤向裏舞
  雙手平執籥翟開籥翟  馨合籥翟朝上正位
  側身垂左手兩班側垂手向外舞 牲躬身正揖
  雙手舞籥翟躬身   碩躬而受之躬身朝上拱籥受之一鼓而起一叩頭舉右手叩頭   羞舉左手叩頭
  復舉右手叩頭     明拜一鼔畢即起躬身三鼓平身三舞蹈舉籥向左躬身舞  幾舉籥向右躬身舞
  舉籥復向左躬身舞   格拱籥躬身而受之
  三獻
  百向外開籥舞     王向裏開籥舞
  側身向外面朝上    師朝上正位
  兩班上下兩兩相對交籥   民合手朝上正罇
  側身向裏落籥     軌合籥朝上正立
  向外開籥舞     之向裏開籥舞
  開籥朝上正立     洋合籥
  向外開籥舞     其向裏開籥舞
  進歩向前雙手合籥    止回身東西相向手謙
  向外開籥舞     彼向裏開籥舞
  開籥朝上正立     罍合籥朝上正立
  向外垂手舞     清向裏垂手舞
  朝上正揖      㫖躬身而受之
  躬身向左合籥舞    獻躬身向右合籥舞
  躬身復向左右籥    三合籥朝上拜一鼓便起身
  側身向外垂手舞    嘻側身向裏垂手舞
  朝上正揖      禮躬身朝南受之三鼓畢起身
  舞器
  節  羽  籥
  佾舞生三十六名
  樂工五十二名
  糾儀官二名
  禮生十名
  崇聖祠雍正元年追王五代
  肇聖王木金父公正中南向
  裕聖王祈父公東一室南向
  詒聖王防叔公西一室南向
  昌聖王伯夏公東二室南向
  啓聖王叔梁公西二室南向
  祭品五案
  帛一白色羊一  豕一  鉶一
  簠一  簋一  籩八  豆八
  酒罇一 白磁爵三
  配位
  顔氏無繇     孔氏
  曽氏      孟孫氏
  祭品每位一案
  帛一白色豕首一 簠一  簋一
  籩四  豆四  豕肉一 每位銅爵三
  東廡
  周輔臣惇頥之父    程珦顥頥之父
  蔡元定沈之父
  西廡
  張廸載之父     朱松熹之父
  祭品
  帛一白色簠一  簋一  籩四
  豆四  豕肉一 每位銅爵三
  儀注同正殿惟不用樂
  名宦鄉賢二祠同時分祭儀同兩廡
  
  武廟
  每嵗春秋仲月及五月十三日致祭
  春秋二祭祭品
  帛一白色牛一  豕一  羊一
  籩十  豆十
  五月十三日祭品後殿不用牛餘同
  帛一白色牛一  豕一  羊一
  果五盤
  儀注
  祭日贊引官引承祭官進左傍門至盥洗所贊盥洗盥洗畢引至殿内行禮處立典儀唱執事者各司其事贊引官贊就位引承祭官就位立典儀唱迎神司香官捧香盒就香爐左邊立贊引官引承祭官就香爐前立司香官跪贊引官贊上香承祭官立將炷香接舉揷爐内又上塊香三次畢贊引官贊復位承祭官復位立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行三跪九叩頭禮典儀唱奠帛爵行初獻禮捧帛爵官將帛爵捧進
  神位前奠帛官跪獻畢行三叩頭禮退執爵官立獻畢退讀祝官詣安祝文桌前行一跪三叩頭禮捧起祝文立贊引官贊跪承祭官讀祝官俱跪贊讀祝讀畢捧至
  神位前跪安盛帛盒内畢行三叩頭禮退贊引官贊叩興承祭官行三叩頭禮立典儀唱行亞獻禮執爵官照初獻禮獻畢退典儀唱行三獻禮執爵官自案右邊照亞獻禮獻畢退典儀唱徹饌唱送神贊引官贊跪叩興承祭官行三跪九叩頭禮立典儀唱捧祝帛饌各詣燎位捧祝帛香饌官各至
  神位前俱跪捧祝帛官行三叩頭禮捧香饌官不叩頭將祝帛香饌依序捧送承祭官退至西傍立𠉀捧祝帛各官過畢復位立贊引官贊詣望燎位承祭官至燎爐前焚訖揖贊引官贊禮畢退
  祭後殿雍正三年追封三代公爵
  光昭公正中南向
  裕昌公東一室南向
  成忠公西一室南向
  春秋二祭祭品
  帛各一白色  豕各一  羊各一
  籩豆各八
  儀注
  行二跪六叩頭禮承祭官詣 光昭公 裕昌公 成忠公各爐前奉香餘同前殿
  
  江神廟
  每歳春秋仲月 日致祭先期陪祭官赴廟省牲祭品
  帛一  豕一  羊一  酒爵三
  儀注
  祭日主祭官衣蟒衣禮生禀請行禮至盥洗所贊盥洗盥洗畢引至殿内行禮處立通贊唱執事者各司其事陪祭官各就位主祭官就位瘞毛血迎神行二跪六叩頭禮興行初獻禮引唱詣酒罇所司罇者舉幂酌酒詣
  神位前跪進帛進爵叩頭興詣讀祝位跪衆官皆跪讀祝畢叩頭俱興復位通贊唱行亞獻禮如初獻儀行三獻禮如亞獻儀通贊唱飲福受胙引唱詣飲福受胙位跪飲福酒受福胙叩頭興謝胙一跪三叩頭興復位通贊唱徹饌送神行二跪六叩頭禮興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各詣沉帛所引唱詣望沉帛位引承祭官至江邊揖復位禮畢
  
  龍神祠致祭如祭江神廟儀
  
  社稷壇
  每嵗春秋仲月上戊日出主於壇而祭之
  祭品
  帛一黑色豕一  羊一  鉶一
  籩四  豆四  簠二  簋二
  儀注與先農同
  祭
  風雲雷雨
  山川
  城隍之神共一壇
  每嵗春秋仲月合祭風雲雷雨居中帛四山川居左帛二城隍居右帛一俱白色祭品儀注與社稷同祭厲壇
  每嵗清明日七月望十月朔請城隍之神出主其祭榜無祀鬼神分祀之羊三豕三飯米三石香燭酒紙隨用祭時有告 城隍文
  軍牙六纛霜降日武官致祭
  帛一  豕一  羊一
  武昌府
  社稷壇在武勝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中和門外
  先農壇在賔陽門外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平湖門内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文昌閣在學宫側
  關帝廟在城内長街左
  城隍廟在府治西南
  旗纛廟在都司署内
  厲壇在武勝門外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龍神祠在撫署東雍正五年
  㫖建
  江神廟在城外大江濵鐵牛厰雍正六年
  㫖建 以上二廟祭日儀注詳前
  江夏縣
  東嶽廟一在縣東將臺舖右一在城東隅
  三皇廟在孟城
  三公廟在城東唐建祀伍員范蠡馬援
  三忠祠在城南祀屈原賈誼杜甫明督學道髙世泰建
  江漢神祠在漢陽門樓宋淳熈中通判劉靖以江漢宜為望祀即靈竹寺西為壇祭之後改祀今所陸大憲祠在縣西南祀漢陸賈賈使南粤至江夏亡郡人立廟祀之
  宋大憲祠在城内明月橋東漢宋無忌為火精唐立廟祀之以禳火災宋紹興中知州王信復立名火星堂
  雙孝祠在縣學内合祀黄香孟宗
  關帝廟一在小東門内一在卓刀泉
  張侯廟在城西祀張飛
  江東廟在文昌門内祀孫權
  魯肅廟在縣西南
  孟孝感廟在忠孝門外祀孝子孟宗宋紹興間建蔣王廟在城東祀金陵蔣山仙
  陶侃廟在縣西北晉咸平中侃鎮武昌卒於樊口咸康中立廟有碑記
  張王廟一在縣城南金龍巷一在金口祀張廵周子祠在武勝門内祀濓溪先生
  忠義祠在城北宋建炎間金騎渡江郡守李宜嬰城固守民頼以安後為賊殺百姓立祠祀之
  岳鄂王廟一在縣東五里宋乾道中建一在賔陽門内青草坡兵燹後為菴易王像於殿側康熈十二年知縣馬中駿題額改正王像於殿中
  晏公廟在南門外公諱戊仔宋末清江鎮人入元為文錦局溺死鄱陽湖屢著靈異封為平浪侯
  四賢祠在縣學内祀明郭正域吴裕中熊廷弼賀逢聖康熈六十年知縣潘寀鼎建
  表忠祠在城東明萬厯二年建祀忠臣姚善廖昇樊士信周拱辰
  賀公祠在府學前祀賀陽亨先生以文忠祔焉忠節祠一在長街
  勅祀左都督贈太子太傅徐勇一在府街口
  勅祀督糧道贈工部右侍郎葉映橊
  宣公祠在長街祀都司贈榮祿大夫宣徳仁
  額公祠在賔陽門祀總督贈忠勇將軍額倫特楊公祠在賔陽舖祀總督贈太子少保楊宗仁華光廟有六一在胭脂山一在七府坡一在貢院一在明月橋一在金沙洲一在按察司前
  痘母祠在金華山
  武昌縣
  馬步廟在梁子湖上以端午致祭
  龍巢廟在永福鄉退叟馮貴記
  關帝廟在飯羅山
  孫大帝廟在縣西
  陶太尉廟在縣東北龍蟠石
  三賢祠一在縣西祀陶侃陶潛元結一在西山寺後祀陶侃元結蘇軾
  蘇文忠公祠在寒溪寺東祀蘇軾
  黄文獻公祠在西山後祀宋黄幹
  趙忠顯公祠在縣西公名令𡷫宋建炎初通判鄂州守黄四年寇至不屈死宣撫張復請額賜忠顯陳文忠公祠在儒學東元延祐五年立公名天祥汪公祠在鳯臺書院祀明知縣汪璽𢎞治庚戌旱璽禱之累日斃於齋舍民為立祠
  嘉魚縣
  關帝廟在分司舊址
  三忠祠在縣東明嘉靖八年知縣陳一言建以闗忠義張睢陽岳武穆合為一祠春秋祀之
  孫王廟在石頭口
  張中丞廟在縣南專祀張廵
  蒲圻縣
  水星廟在縣市北水門内
  龍王廟在荆泉山
  虞帝廟在龍翔山西
  文昌祠在東門内
  關帝廟一在登瀛坊下一在縣北門内
  孫王廟在西門外
  侯王廟在仙雲觀下祀吴鎮牧魯肅呂䝉陸遜張忠烈祠一在縣治東一在五岳觀一在神山俱祀張廵
  顔忠烈祠在縣南白石山合祀顔真卿杲卿允臧八月十五縣令致祭
  王墩廟在大田坂祀三顔公
  宣公祠在盤石湖隄祀明築隄知縣宣大勲
  通天明王廟在北門内
  天妃廟在河北龍翔山右祀臨水夫人
  咸寧縣
  關帝廟在縣東
  來蘇廟在縣西南
  宋馮文簡公祠在學宫右明嘉靖四十一年知縣李和以文簡江夏人咸寧舊江夏地故建
  崇陽縣
  伏波將軍廟在縣北舊志馬援征交趾常過此又前武帝元鼎五年遣伏波將軍路博徳將兵擊南越建武二十五年援征武陵進營壺頭或曰葛洪亦伏波將軍而崇陽多洪煉丹處
  關帝廟在縣西南二百歩
  張中丞廟在北峯亭下
  温司空祠在縣東黄巢弄兵温遷約自長沙糾義兵捍禦賊不敢犯卒以靖民朝廷嘉之遂命上柱國檢校司空鄂州制置使兼知鄂州
  先賢祠在縣學左祀温庭筠張詠李涓陳仲微張乖崖廟在縣北張詠宰是邑有美政民思之即詠所建美美亭立生祠
  王令祠在昌國寺前宋乾道中縣令王溉有惠政邑民祠之以丞相李綱配享
  李大夫忠顯廟在縣東南城上祀宋令李涓
  通城縣
  關帝廟在東城内公署後
  廖將軍廟在下太平里祀廖忠
  興國州
  關帝廟在大東門内
  髙山廟在州北六十里祀孫䇿
  吴將軍廟在富池口祀吴甘寧宋以神有䕶國功賜王爵廟號昭勇明改號吴將軍甘公之神春秋祀之大冶縣亦有廟
  陸宣公廟在州南四十里陸䞇使外郡過此奏免本邑酒稅民立祠祀
  疊山祠在州東謝枋得以直言謫此立祠祀之大冶縣
  昭濟龍王廟在縣東五里蛟潭上
  荆王廟在縣西三十里漢高祖封從兄賈為荆王九江王黥布反王從征沒葬於此因立廟祀
  關帝廟一在採芹橋一在香爐山一在興密山謝將軍廟在縣西北一里祀晉謝鐵龍
  宋高祖廟在鐵山上祀劉裕
  張中丞廟在縣西五十里祀張廵
  銀青光祿大夫廟在縣東四十里相傳王姓唐將以破賊有功後人立廟祀之
  止齋先生祠在城隍廟左祀鄉先生萬貞
  通山縣
  三閭大夫祠在通津橋南
  關帝廟在縣西半里
  謝公祠在學宫北專祀謝枋得
  漢陽府
  社稷壇在西城外永安橋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永安橋西
  先農壇在西關外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西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闗帝廟在城内小教塲
  城隍廟在府治東
  旗纛廟在府城内
  厲壇在大別山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漢陽縣
  雷祖殿在大别山頂
  龍王廟在府南紀門外大江之滸
  大禹廟在大别山麓
  息夫人廟在大别桃花洞即桃花夫人也蔡侯以息媯語楚子楚子滅息以息媯歸生堵敖及成王而不言楚子問之對曰吾以一婦人事二夫縱不能死其又奚言楚子卒令尹子元蠱息媯館於宫側而振萬焉息媯泣曰先君以是習戎備也今不尋諸仇讐而於未亡人之側不亦異乎子元曰婦人不忘讐我反忘之遂伐鄭
  關帝廟有二一在大别磨刀石一在西南大江濵魯肅廟在魯山上
  胡奮祠祀晉征南大將軍
  仁顯廟在九真山上相傳為劉伯通不知何代人梁大同中長沙王祀之元封敷濟仁顯靈祐王下有靈泉
  張王廟在南紀門外祀張巡
  太白祠在府城郎官湖北岸
  六先生祠在鳯棲山宋知軍黄幹立祠祀周程游朱明正德中太守蔡欽増祀黄榦楊時
  漢川縣
  文昌閣在城外東北濵漢江
  白龍廟在縣東北五里苦野坡
  子文廟在縣西二里祀楚令尹鬬穀於菟
  關帝廟有五一在南關外一在縣學東一在戊子圻一在縣東北一在劉家隔
  廣威將軍廟在縣東四十里祀晉朱伺
  水府廟在東關外臨河祀蕭公
  黄陂縣
  文昌閣在縣境内河南知縣金殿臣倡建
  關帝廟在城隍廟左
  木蘭廟在木蘭山下事見陵墓竝詳雜紀
  雙忠廟在縣東祀張廵許逺
  二程先生祠在魯臺山麓祀明道伊川二公明季燬
  皇清廵按李成紀謫陂丞捐建
  孝感縣
  龍王廟在龍宫潭上
  忠孝祠在縣學左舊專祀漢孝子董永後增唐忠臣張抃 縣城東門内别有董孝子祠
  關帝廟在縣西
  張昭烈廟在縣西祀張抃
  黄州府
  社稷壇在清淮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一字門外
  先農壇在清淮門外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左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城南一字門外
  城隍廟在清源門内
  旗纛廟在衛署内
  厲壇在清淮門外三里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黄岡縣
  江神廟在縣城外
  武節祠在安國寺右祀張廵
  韓魏公祠在安國寺左韓琦初侍兄琚守黄州於西廂讀書邑人就書齋立祠祀之旁立王陽明祠春秋合祭
  二程先生祠在河東書院下
  東坡祠有二一在城東一在赤𡽶山
  三賢祠在儒學内祀王禹偁韓琦蘇軾
  忠節祠在舊鼓樓西祀宋死節守何大節附蘇軾王禹偁
  忠顯廟在清淮門外宋建炎間趙令𡷫守黄死節贈徽猷閣待制諡忠愍州人立廟祀之都監王逺判官吴源廵檢劉卓俱死難竝祀
  蘄水縣
  關帝廟在縣東城内
  孫權廟在縣西北三十里
  三賢祠在縣南祀王羲之陸羽蘇軾
  三公廟在縣大街
  仙女祠在密峯山
  龍女祠在月子山
  羅田縣
  東嶽廟在東門外
  百神祠在縣署内
  闗帝廟在縣前
  麻城縣
  闗帝廟在縣北
  張相公祠在縣北宋張行七毁沿江諸廟繫獄適有火災令使張捍之立止至五腦山人馬俱化邑人祠祀忠節祠在縣城南内祀宋趙令𡷫王達吴源劉卓陳季常祠在岐亭北二里杏花村季常墓側
  傅元帥廟在縣東一里鄉民有疫禱之立應
  黄安縣
  關帝廟在縣東南
  蘄州
  東嶽廟在州前
  髙山廟在州五里
  水府廟在州南
  清源廟在州西
  火星廟在北門外
  關聖廟在南門外
  唐王廟在州東南
  魯王廟在州東
  二烈士廟在龍眼磯旁祀王彦明後竝祀王介四節祠在州學内祀王彦明李誠之秦鉅王介褒忠廟在州内祀李誠之秦鉅誠之封正節侯鉅封義烈侯賜額
  崇賢祠在州學西祀學正莆田林宗
  廣濟縣
  關帝廟在縣治西
  費龍君廟在縣東二十里明洪武初重建
  石港龍王廟在縣南四十里龍池山下
  黄梅縣
  關聖廟在縣河南岸
  宋益廟在黄齡洞前益任番禺刺史棄官隱此後人祀之唐封顯應侯宋加靈濟昭徳元加惠蔭善濟
  安陸府
  社稷壇在城北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城南三里
  先農壇在城東七里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宮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城南月城内
  城隍廟在大東門外
  旗纛廟在衛署内
  厲壇在北門外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鍾祥縣
  東嶽廟在縣東
  三皇廟在東城内
  文昌閣在東檀坡康熈三十八年郡守吴肇榮重修三賢堂在縣城威武門外祀申包胥宋玉屈原岳武穆廟在城南舊在拱辰門南宋淳熈中建三忠祠在西門内
  包公祠在縣東
  善利顯佑公廟在縣南六十里
  五顯廟有二一在城外一在城内
  京山縣
  靈泉廟在惠山西
  楚申大夫廟在縣東南瀕江祀申包胥明天順中建今廢
  關帝廟在縣東二里
  惠澤廟在惠亭山上祀王安石
  潛江縣
  關帝廟在縣城内
  髙季興廟在縣西北九十里
  沔陽州
  神農廟在州治北
  馬侯廟在州治西祀伏波將軍馬援
  關帝廟在州東
  天門縣
  東嶽廟在縣東北
  水府廟在西湖隄
  伏羲廟在華山麓縣本古風國風太昊伏羲姓神農廟在縣五華山臨津門
  令尹子文廟在官城村
  劉先主廟在畱駕河
  諸葛武侯廟在白湖村
  關帝廟在南薫門外
  荆門州
  闗帝廟在州西十五里
  威顯廟在州北二十里神乃張飛之子某孫遵也俗呼為張三郎四郎
  尉遲公祠在州南七十里新店舖
  二孫祠在州東山書院祀孫何孫僅
  三賢祠在州東城下祀胡安國陸九淵朱震
  岳武穆廟在州南七十里
  陸文安祠舊在䝉山下陸九淵嘗知荆門軍故祠明正徳中改建象山下春秋祀之
  英愍廟在州南祀吴昉
  當陽縣
  泰山廟在縣南
  關帝廟在縣西北五里古漳鄉地以塋墓所在建立祠宇有司以時致祭舊制簡畧弇鄙雍正十年廵撫王士俊行藩司查明妥議續經具覆批准動支存耗銀兩委員重修
  張侯廟在倒流橋祀漢張飛
  胡文定祠在縣北古漳水濵舊志謂安國塜在焉嵗時祀享同知𡩋祥立石
  德安府
  社稷壇在城西二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城北二里
  先農壇在城南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治東南
  城隍廟在府治内東南
  旗纛廟在所署後
  厲壇去府城外東北二里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安陸縣
  淮瀆廟在縣南溳水上
  槎山廟在縣北五十里槎山上
  鄖公廟在縣治内楚封鬭辛為鄖公
  孝子廟在縣城東南隅祀黄香明知府范理建張亮廟在儒學東祀唐鄖國公張亮
  七相堂在縣東祀唐郝處俊宋張齊賢寇凖宋庠吕大防范純仁等
  思賢堂在縣西祀范純仁
  賢守廟在縣治中祀知府陳規建炎初規極力禦賊有徳於民後立廟賜額賢守追封忠利侯
  雲夢縣
  令尹子文廟在縣北十里於菟鄉後遷縣東北界宋元祐賜額忠應
  韓信廟在縣東三十里韓王岡
  諸葛廟在縣北二十里
  闗帝廟有二一縣東門外一縣南
  應城縣
  洞庭廟在縣西
  龍王廟舊建縣西雍正七年知縣唐琳奉
  勅立廟縣北三里
  蒲騷廟在縣南塑楚武王像南有三塜
  關帝廟在縣北
  謝公祠在縣署外祀宋上蔡謝良佐朱考亭有記隨州
  神龍王廟在州南五里
  炎帝廟在厲山九域志厲山炎帝生處
  舜帝廟在州北十里
  季子廟在學宫東祀隨大夫季良
  子房祠在太平山相傳子房辟榖處
  闗帝廟在州署東
  應山縣
  龍王廟有二一在東嶽廟後岡一在天井澗石壁關帝廟有二一在平靖關南一在縣東北一里張中丞祠在縣東半里祀張廵
  四賢祠在縣南故法興寺址宋宣和中令宋羲年建祀其祖祁伯祖郊及連庠連庻因四公同講學於此嘉泰中縣令李紹祖重建元至正中縣令魏從恕修明正統中知府范理增修
  馬都司祠在縣東北二十里澍林口明正徳中霸州寇起河南都指揮馬振率十餘騎追捕至此力戰死之時三月十日後人以死事日舉祀
  楊忠烈祠在城内祀楊漣
  荆州府
  社稷壇在南紀門外西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南紀門外
  先農壇在楚望門外佛華寺傍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右配亨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治南門内即當年帥府舊基雍正十年廵撫王士俊
  奏准於司庫存留荆關節省飯食項内動支充費鼎建祠宇於舊三義殿後祀
  勅封三代神主修葺正殿大門内建鐘鼓二樓東西對峙
  謹按荆州府關廟有五一在公安門内一在擲甲山脊一在石馬頭一在草市惟在南門内者守土官歳時致祭舊制尚多缺畧兹鼎新工竣仰見
  聖朝褒忠盛典云
  城隍廟在府治西
  旗纛廟在衛署内
  厲壇在北門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江陵縣
  東嶽廟在城東草市
  楚莊王廟在沙市莊王都郢三年不下令繼聽伍舉蘇從諫而國治後人因祀之
  馬伏波廟在草市相傳援征交趾經此
  闗帝廟有四一在公安門内一在擲甲山一在石馬頭一在草市
  三公廟在城東合祀羊祜杜預陶侃
  梁元帝祠在草市帝始為湘東王與王僧辯陳霸先東撃侯景後人立廟祀之
  清源君廟在新東門内祀隋趙昱
  鐵女廟在縣西四里相傳唐孫姓者監冶虧數被囚二女痛父投爐死化為二鐵人有司上聞釋其父恤其家後人祀之
  髙季興祠在通㑹橋西季興節度荆州築隄有功併塑保融保朂像合祀之
  包孝肅廟在縣東嶽廟内
  大五通廟在縣東北
  荆南三節祠在縣東南五里祀尚書愍節公劉儁知州忠節公何忠知縣贈光祿少卿錢錞
  劉太守祠在沙市明正統中知縣劉㫤有善政民祀之内附祀張愷丁寧蔣瑶又名三賢祠
  莽將軍廟在城北十里康熈四十二年八旗滿洲官兵建
  公安縣
  南嶽廟在永寧坊
  龍王廟在寇萊公祠東北
  西湖廟在西湖河隄
  諸葛武侯廟在縣東孱陵街
  關帝廟有二一在西關外一在井子舖
  孱陵侯廟在永寧坊祀吴吕䝉
  寇萊公祠舊在油河隄街久廢康熈六十年縣令楊之駢改建於北關外
  三相祠在儒學内祀宋寇凖孟珙元亷希憲
  謝相廟在西關外以地逺見黄山謝驎塜故名石首縣
  東嶽廟在縣西楚望山上
  馬伏波廟在楊林口
  漢昭烈廟在縣繡林口
  關帝廟在西門外
  孫王廟在縣東七十里孫權與先主曹操戰於此故祀之李衛公祠在龍蓋山上李靖取江陵破蕭銑後人祀之岳武穆王廟在縣南六十里王討楊么時屯兵於此故祀之謝公祠在縣西六十里祀宋謝驎
  監利縣
  東嶽廟 南嶽廟俱在縣城内
  洞庭廟在縣北
  馬伏波廟在縣北八十里
  關帝廟 歐陽將軍廟俱在縣東五十里
  三賢祠在縣東二十里祀二程子及朱子
  朱文公祠在縣南三十五里
  松滋縣
  南嶽廟在秀峯山
  漢景帝廟在麻山上漢昭烈行軍至荆以景帝神主祭享於此
  瀼口廟在東瀼口祀漢岑彭
  毛灘廟在縣東二十里祀昭烈帝
  闗聖殿在縣城内
  胡安定公祠在儒學櫺星門内祀胡瑗
  文公廟在縣南九十里祀朱文公
  枝江縣
  漢景帝祠在著紫山上
  定江王廟在漸洋洲舊碑云二侯乃漢中山王孫岑彭廟在百里洲
  闗帝廟有三一在縣西一在城外沙沱濵一在城西隅夷陵州
  江瀆廟在州治内
  龍王廟在州治南
  黄陵廟在州西黄牛峽相傳神嘗佐禹治水
  漢景帝廟在南門外昭烈征吴奉帝神主駐蹕於此闗帝廟在大北門外
  四賢祠在州學東祀唐顔真卿宋歐陽修蘇轍黄庭堅姜孝子祠在大江西岸姜詩為姜陽令時權居於甘泉寺陳煊燬佛塑像祀詩以木主
  烈女廟在浣沙河側
  宜都縣
  龍王廟有二一在縣北一在縣東
  關帝廟在縣西北
  逺安縣
  真武廟在縣鳴鳯山
  關帝廟在南嘉門月城内
  二賢祠在縣署儀門外祀唐韋皋元畢遜二人龍女祠去縣七十里宋賜額靈貺贈通惠大夫
  襄陽府
  社稷壇在府治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治南一里
  先農壇在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
  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闗帝廟在城東隅
  城隍廟在府東北一里
  旗纛廟在衛署後
  厲壇在府西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襄陽縣
  八蜡廟在南門外雍正八年知府尹㑹一修建樊侯廟在樊城
  徴獻祠在縣西南祀周楚漢晉吴梁唐宋以來名宦鄉賢仲山甫等共八十六人今廢
  酇侯祠有二俱在縣治内
  鹿門廟在鹿門山習郁以侍中從光武幸黎邱與光武俱夢見蘇嶺山神後封郁襄陽侯使立蘇山神祠刻二石鹿夾祠前因名
  劉表廟在縣境内
  三義祠在龜山下祀劉先主關壯繆張桓侯
  龐公祠在東門外知縣徐宗奭修
  諸葛武侯廟在隆中山即侯故宅雍正八年重修四賢祠在縣西祀龐德公孔明張順張貴
  羊侯廟在峴山西祜都督荆州諸軍事晉人創廟祀之三髙祠在鹿門山北
  三賢祠在樊城北河口祀宋范天順張漢英牛富忠節祠在城南鳯凰山祀平蠻將軍陽明
  宜城縣
  真武廟在縣西牛心山
  楚昭王廟在縣西三十里今廢
  關帝廟在縣治二門内
  晏公廟在縣北二十五里江漢之濱
  五顯廟在縣南
  范將軍廟在縣南十里祀宋將軍范文虎
  南漳縣
  西溪廟在縣北一百四十里以嵗季春孟冬朔旦祀龍王之神
  卞和廟在縣西即卞和抱玉之地今廢
  關帝廟在縣東
  棗陽縣
  泰山廟在小東門外半里
  水府廟在大東門外
  光武廟在縣南三十里獅子山上
  關帝廟在縣大東門内
  榖城縣
  禹王廟在縣西門外五里禱雨輒應
  榖伯廟在縣北八里周榖伯封此因祀之
  關帝廟 髙亭廟在縣南門外五里髙亭山下明知縣髙寜有惠政邑人祀之
  光化縣
  江神廟在老河口
  楊四將軍廟 五龍祠在縣西十五里五龍潭上禹王廟在縣北三里
  蕭丞相廟在縣北一里漢蕭何封酇侯此為食邑故祀之關帝廟在城東門内
  均州
  比干廟在州西五里宋楊恢守州以其裔居此土因祠祀之闗帝廟在南門内
  黒虎廟在州南九十里九渡澗上
  烏鴉廟在州南天門外
  鄖陽府
  社稷壇在府西三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東三里
  先農壇在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縣城南
  城隍廟在府治北二里
  旗纛廟在行都司署内
  厲壇在府治北二里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鄖縣
  火星廟在縣治南
  蕭公廟在縣治東
  原都御史祠在縣城北里許祀明原傑
  房縣
  龍王廟在縣西南潵澥堰
  尹吉甫廟在縣西南六里
  蕭何廟有二一在永豐東一在守禦所西
  黄香祠在縣西
  諸葛廟在縣西長望川
  關帝廟 崇祀廟費長房托此為神祈雨有感竹山縣
  水府行祠在縣南
  龍王廟在縣西
  太華行祠在縣東
  關帝廟一在縣西一在新街口前
  二郎廟在縣西北一里
  竹谿縣
  關帝廟在西門外
  嘉祐廟在縣西
  鄖西縣
  火星廟在縣南門内
  蕭何廟在縣東門内
  關帝廟在縣東門外
  聖母祠在縣城隍廟側
  保康縣
  闗帝廟在縣南百里
  洞庭廟在縣東四十里
  直𨽻歸州
  社稷壇在州東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東門外
  先農壇在州東二里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後大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
  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祠内立碑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内 節孝祠祠前建坊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在學宫外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東城外
  城隍廟在治後朝天寺左
  旗纛廟
  厲壇在北門外
  里社鄉厲二壇在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江瀆廟在州新灘南岸
  清烈公祠祀三閭大夫屈原唐元和十五年刺史王茂元於州治西偏江北十里即屈公舊宅址建祠宋元豐三年封清烈公邦人立廟元至正壬午郡長穆爾阿瑪奉㫖新其廟江忽暴漲得柏木數十株以為梁棟共驚為神輸延祐五年加封忠節清烈公明萬厯三年知州陳深修墓即其墓側建祠令裔孫諫楚守之奉其常祀
  女嬃廟祀屈原姊嬃其名也在三閭鄉屈原沱東北即原故宅去州百里唐元和中始立
  百福廟即漢景帝廟在州西二十里廟成時有鐘自空飛來聲如雷今猶存
  明妃廟在州東北四十里
  三公廟祀晉羊祜杜預陶侃
  向王廟在州東本州東陽人向輔隋大業初於所生之地穿山鑿石顯著靈異後人祀之
  黄魔神廟在州峽中寰宇記唐咸通中蕭遘竄黔南經三峽至秭歸夢神人曰我黄魔神也居紫極守西北隅將䕶公出境又廟記李君甫自忠州舟經此峽濤漲波怒忽有神人湧出水上扶舟李問何神曰我黄魔神後廟廢舟行多覆土人感夣知州王景陽捐貲重建土神祠在州前
  長陽縣
  闗帝廟 資求廟在縣西北九十里祀蜀將軍向寵興山縣
  泰山廟在縣西七里
  昭君祠在縣南一里
  關帝廟在縣西冷坪
  巴東縣
  玉皇閣在縣西二里明羽士王道成募建康熈六十年重建
  文昌閣舊在學宫左知縣張尚儒改建治東二里與玉皇閣東西相對
  東嶽廟在縣東一里康熈十四年重修
  土主廟有二一在寇公祠左一在連天關
  漢王廟有二一在勸農亭左一在縣治南灘
  關帝廟在縣東一里
  宼萊公祠原在舊縣尋廢縣尉王寧孫即秋風亭祀之明景泰五年改建今治學宫左知縣盛杲葺之萬厯三十二年知縣張尚儒重修康熈六十年知縣司世教重建尋廢
  三公祠在萊公祠左祀明知縣盛杲葉正鄒光裕今廢
  水府蕭公廟有四一在治北對岸飛鳯山下一在治西瓦窰溪上一在東瀼一在治西南二百四十里桃符口蕭公新淦人名化軒没於宋咸淳間為水神明初遣使諭祭於汰洋洲廟永樂中詔封水府通靈廣濟顯應陰佑侯
  恩施縣
  巴公祠在縣内印山上
  竹王祠在城東山上即夜郎侯祠華陽國志一女子浣於遯水有三節竹流於水間中有嬰兒聲剖竹得男收養之及長材武自立為夜郎王以竹為姓漢武平西南夷王被殺夷獠求後天子封其三子為侯死後配食其父宋崇寧中賜廟額曰靈惠
  關帝廟有二一在縣城南陽門上一在南門外田太翁祠在髙羅安撫司南半里太翁本司峒長初土人惟事燒畬不知耕鑿之利太翁教之闢田採杉土人感徳立祠祀之
  磨嵯神廟在城西十里磨嵯山洛浦蠻為邊患孟蜀屢擊破之神每以陰兵助官軍擊賊靈跡顯著所在祀之
  長沙府
  社稷壇在府城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内
  先農壇在北門外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南門内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悌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新開門内飛虎寨
  城隍廟在府城北
  郡厲壇在府城内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内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福湘滋農龍王廟在新開門内泐潭寺左雍正九年
  㫖建祭日儀注詳前
  江神廟在城外湘江西橘洲之上雍正八年
  㫖建祭日儀注詳前
  旗纛廟在府城東
  長沙縣
  漢長沙定王廟在縣東一里祀漢長沙定王發孝烈靈妃廟在縣東二十里明一統志秦武陵令羅君用督鐡運溺水其女挈弟尋父屍不獲遂赴水死宋元豐間贈女曰孝烈靈妃弟曰孝感侯立廟長沙李公祠在北門大街郡人捐貲建祀
  皇清廵撫李發甲
  趙公祠在北門大街郡人捐貲建祀
  皇清廵撫趙申喬
  善化縣
  吴王祠在湘春門外祀漢長沙王吴芮
  屈賈二公祠在大西門内祀楚大夫屈原漢太傅賈誼即誼故宅明李東陽有記
  趙公祠在南門外郡人捐貲建祀
  皇清副使趙廷標
  郎公祠在燈龍巷郡人捐貲建祀
  皇清布政司郎永清
  陶公廟在縣南二里晉太尉陶侃封長沙公有功於潭郡人立廟祀之
  向公祠在大西門内祀宋安撫向士璧
  崇道祠在嶽麓書院側祀宋朱子張栻
  真西山祠在大西門内宋嘉定中真徳秀出知潭州以亷仁公勤諭屬以周胡朱張之學訓士後人建祠祀之
  李公祠即熊湘閣在大西門内芾知潭州闔門殉難潭人即其死節處立祠祀之明李東陽有記
  慕道祠在嶽麓文廟後祀宋知州李允則朱洞安撫劉珙山長周式明同知楊茂元通判陳綱號六君子祠
  周蔡二公祠在大西門内祀明死難知府周二南司理蔡道憲
  湘潭縣
  許旌陽祠在馬山上祀唐旌陽令許遜
  四先生祠在儒學後祀宋儒胡安國張栻朱子真徳秀
  湘隂縣
  黄陵廟在縣北祀虞舜二妃後漢書郡國志羅縣注帝王世紀曰有黄陵亭湘中記亦云二妃之神水經注湖水西流逕二妃廟南世謂之黄陵廟也言舜之陟方也二妃從征溺於湘江神遊洞庭之淵出入瀟湘之浦故民為立祠於水側焉方輿勝覽黄陵廟在縣北八十里唐韓愈有碑
  汨羅廟在汨羅江上祀楚屈原水經注羅淵北有屈原廟廟前有碑又有漢太守程堅碑記在原廟湘鄉縣
  蔣公祠在縣城内祀漢相蔣琬
  褚公祠在縣城内祀唐都督褚遂良宋魏了翁有記醴陵縣
  伏波將軍廟在縣治西祀漢新息侯馬援
  東萊祠在縣治北祀宋儒吕祖謙
  攸縣
  周昭王廟在縣東郭一里
  雙忠祠在縣東祀蔡道憲周二南
  益陽縣
  五賢祠在縣城南祀楚屈原漢諸葛亮宋張詠張栻胡寅
  瀏陽縣
  楊孝子祠在縣治東唐時楊孝子哭親而殁邑人為立祠
  楊龜山祠在縣治南宋紹聖間楊時為瀏陽令有惠澤邑人立廟以祀
  歐陽圭齋祠在縣治西南祀元學士歐陽𤣥
  皇清康熈五十九年裔孫勝謙構學舍置祀田五十畝改額曰南山書院學使黎致逺為記
  寧鄉縣
  張公父子祠在儒學左祀宋魏公張浚浚子栻明楊廷和有記
  安化縣
  忠靖威顯靈佑王廟在縣城内祀唐張忭南霽雲嘉應侯祠在縣東祀五代時王仝宋吴致堯有記茶陵州
  岳王廟在州城内祀宋少保岳飛
  三學士祠在州城西祀明劉三吾李東陽張治
  衡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門外
  先農壇在府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崇賢坊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悌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城内
  城隍廟在府治南
  郡厲壇在府城北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城内
  衡陽縣
  舜廟在縣西宋郡守劉清之命主簿程洵重建申包胥廟在縣南打線坪
  諸葛武侯廟在縣北石鼓山宋張栻有記
  伏波將軍廟在縣北烝江西岸
  趙汝愚祠在縣東開福寺汝愚為韓侂胄所忌謫永州道經衡州為守臣錢鍪所窘暴卒殯此因立祠向子忞祠在開福寺旁宋向子忞知衡州有善政民立祠祀之胡寅為記
  三賢祠在府學東宋丞相李廸劉摯中書劉攽皆以忠直謫衡後人立祠祀之
  胡銓祠在縣西西湖寺宋胡銓謫衡州嘗講學於此鄒陳二公祠在縣西二十里花光山廣教寺宋鄒浩陳瓘俱以言事謫官過此留題寺中郡守劉清之立祠以祀之
  先賢堂祠在縣西宋郡守王亞夫建湯漢記
  李忠節公祠在縣西祀宋李芾
  皮公祠在縣北祀宋皮龍榮
  七賢祠在縣北石鼓山明𢎞治間建祀韓愈朱子張栻黄幹李寛李士真萬厯間増祀周敦頥為七賢六賢祠在縣東宋郡守劉清之建祀張九齡韓愈宼凖周敦頥胡安國為五賢明嘉靖中郡守蔡汝楠増祀清之改曰六賢
  二守祠在石鼓山初在朱陵道院宋史劉清之傳作朱陵道院祠張九齡韓愈宼凖周敦頥胡安國於左祠晉死節太守劉翼宋死節内史王應之於右雅儒吉士日相周旋其間而叅佐謀論多在焉府志嘉定中知縣徳興遷此
  衡山縣
  南嶽廟在縣西北赤帝峯下虞夏殷周咸望祀焉秩視三公歐陽氏集古錄漢西嶽華山碑云孝武皇帝修封禪之禮廵省五嶽立宫其下宫曰集靈宫殿曰存仙殿門曰望仙門漢書郊祀志云南嶽灊山於灊此後遂以灊為南嶽唐武徳貞觀之制五嶽四鎮四海年别一祭各以五郊迎氣日祭之南嶽衡山於衡州復古制也天寶五載加王號宋乾徳六年有司請祭南嶽於衡州從之大中祥符五年加帝號明正號曰南嶽之神
  皇清因之凡有大事皆遣官祭告我
  聖祖仁皇帝鼎新廟貌經始於康熈四十四年竣工於康
  熈四十六年奉
  御書扁額者再曰光輔紫宸曰永峙南維復奉御製碑文昭示永久雍正十年
  皇上特允撫臣趙宏恩所請重新廟貌為億萬生民祈
  報煌煌曠典矣
  謹按漢書載武帝登灊天柱山自尋陽浮江應邵云灊屬廬江郡或疑今廬江在江北尋陽在江南武帝既至江北不應復自江南浮江又因路史有灊山即衡嶽一語遂謂武帝實至衡山考杜佑云
  漢尋陽在江北今蘄春郡界晉温嶠移於江南胡三省云自晉立尋陽郡於江南之柴桑而江北尋陽之名遂晦周禮疏云按爾雅霍山為南嶽者霍山即衡山地理志揚州霍山為南嶽者山今在廬江數説俱可訂謬
  韓文公祠在縣城内即開雲樓
  三賢祠在縣城内祀朱子張栻胡安國配以胡宏胡寅林澤之每春秋二仲致祭
  李鄴侯祠在南嶽後
  轄神祠在南嶽廟後神元時䝉古人名阿爾斯蘭以忠顯校尉為潭州總管監修嶽廟能以亷惠集事廟成遂祀之
  靈山三徳侯祠在縣南九十里靈山之巔有三石似覆釜五季時劉氏兄弟三人生有神異奉母來隱於此唐同光中三人各坐一石與石俱化去人異之因廟祀焉
  耒陽縣
  靈顯廟在縣東北鷔山唐末盜起郴人廖思文弟思政思宥三人率鄉民保障宼莫敢犯因立祠祀之有禱輒應宋賜今額
  羅含廟在縣西南四里西湖側
  伍子胥廟在縣北伍相橋側伍員仕楚嘗居此立廟祀之
  昭烈祠在縣西
  蔡倫祠在縣南蔡池上元知縣陳宗義有記
  龐統祠在縣北統嘗為縣令後人為立祠
  杜少陵祠在縣北二里杜甫葬此因立祠
  常寧縣
  三皇祠在縣南門外前殿祀三皇後有雨華堂熒惑廟在縣南門外
  安仁縣
  周文忠祠在儒學左其地名益相里宋丞相周必大嘗讀書處也明𢎞治中郡守鄧淮建祠祀之
  尹公祠在城内明嘉靖間知縣尹鳴商有惠政民立祠祀之
  忠節祠在儒學右明成化間學使薛綱立祠以祀宋參議陳億孫
  髙長官祠在縣西五里蜜泉宋嘉祐間建祀縣令髙岳
  賴公遺愛祠在縣治北明萬厯中建祀知縣賴霖四忠祠在縣東南三里明正徳中建祀唐將南霽雲雷萬春及宋周必大陳億孫嘉靖中改建為清溪書院專祀周必大
  酃縣
  炎帝祠在縣東三十里炎帝陵
  李義祠在縣東康樂鄉晉李義擊賊有功邑人祀之桂陽縣
  趙常山將軍廟在州東芙蓉山側
  龍渡廟在州南三十里宋陳傅良有記
  七賢祠在城内祀漢守衛颯茨充許荆欒巴度尚周昕臨武長唐羌後廢
  䕶英祠在芙蓉山南漢趙雲立營於此因廟祀之宋進士黄照隣為立碑
  八蜡祠在州城北
  臨武縣
  舜廟在縣西舜峯元至正四年知縣閔孝純重建明嘉靖間修
  周公祠在武水旁祀漢太守周憬
  唐公祠在縣前祀漢邑令唐羌
  烈婦祠在縣南祀烈婦鄺氏詳列女志
  藍山縣
  舜廟在西南四十五里
  皇英祠在縣東十五里百疊山
  䕫廟在縣西二里䕫山下
  永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北門外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南門外
  先農壇在府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正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悌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城内東山
  城隍廟在府治東
  郡厲壇在府北門外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北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後萬石亭右
  零陵縣
  文昌閣在城北
  東嶽廟一在縣治南一在河西柳子祠左
  南嶽廟在城東岡
  永山祠在縣南七十里
  帝舜廟在縣治南
  瀟湘廟在瀟湘門内明洪武四年封為瀟湘二川之神
  畱侯廟在縣南四十里
  諸葛廟在縣西十里百家渡
  三賢祠在郡圃祀漢召信臣龍述宋胡寅今廢吕將軍廟在縣東祀吴吕䝉孫權使䝉畧地零陵軍令嚴整人皆感悦為之立廟
  唐公廟在城内髙山寺右舊名零陵王廟祀唐唐世旻明一統志唐世旻本零陵人年十七在郡為衙校唐季宼盗充斥世旻能擁州兵以全郡邑湖南馬氏以王爵享祀之後宋亦累封焉
  寓賢祠在朝陽巖上舊為唐獨孤愐竇必所建茅閣明正徳中知府曹來旬專祀唐元結為元刺史祠嘉靖間知府唐珤合宋時遷謫諸賢以黄庭堅蘇軾蘇轍鄒浩范純仁范祖禹張浚胡銓蔡元定諸賢竝祀之名曰寓賢祠後司理萬元吉復增祀楊萬里萬里子長儒
  柳子祠在城西愚溪上祀唐柳宗元宋汪藻有記濓溪祠在城北濓溪書院内
  浮溪祠在城北望江樓下祀宋汪藻
  楊誠齋祠在縣治左祀宋楊萬里
  忠節祠在府學左祀明陳純徳
  祁陽縣
  文昌祠在城内
  真武廟在江東岸
  瀟湘廟在縣治西南二里
  武陵廟在縣南
  昭陵廟在城北隅
  忠靖廟在城内南大街
  白沙廟在城内北大街
  顔元祠在縣南浯溪上祀唐顔真卿元結浯溪志古有兩祠不詳所始宋紹興中永州守許永祁陽縣令劉獬始合為一明成化中僧正䙗重建於中宫寺之右
  濓溪祠在鎮祁樓下
  精忠祠在城内祀宋岳飛
  東安縣
  南嶽廟在縣花橋
  舜廟在縣楊江源
  三閭大夫廟在縣斜溪源
  鄧酇侯廟在縣石背村義氣橋邊
  唐公廟在縣城南
  周元公祠在縣城西
  道州
  東嶽廟在城東門外
  南嶽廟在州南門
  虞舜廟在州西門外儒學旁石刻虞山二字
  臯陶廟在州西營樂鄉世傳臯陶隨大舜至此陽刺史廟在州西東陽觀右祀唐刺史陽城
  崇應廟在州西北五里五龍山下晏殊𩔖要唐陽城出守道州至襄陽有五老人來迓自云舂陵人城與之帛問其所居曰居城西北五里至則訪焉惟有五龍井帛猶存因為立廟大觀四年賜廟號曰崇應政和中封侯爵山有五侯祠
  李王廟在州西南登封鄉唐李靖南征有功民為立廟
  周濓溪祠在州儒學内祀宋周惇頥胡銓為記淳熈間重建張栻記
  蔡公祠在州西祀宋蔡元定
  宼萊公祠在州治西宋寇凖嘗貶道州司馬州為立祠
  歐陽崇公祠在州治内今廢
  石將軍廟在州西門外祀元將軍石堅
  沈守備祠在州北六十里祀明沈至緒至緒山陰人以武進士為永道守備懐宗戊寅髙紫二源猺賊犯道州至緒誘賊至木壘其地阻山拒水因率衆逼之賊知不免殊死鬭值監司蔡官治忌功援兵不至至緒遂戰死其女名官弟年十五通書曉兵再戰殺賊甚衆奪父屍而還城獲全事聞得䘏典立祠於木壘寜逺縣
  舜寧廟在縣南九疑山下營陽郡記九疑山下有舜祠故老相傳舜登九疑水經注九疑山南有舜廟前有石碑文字缺落不可復識自廟仰山極髙直上可百餘里泰伯祠在縣北五里
  仲雍祠在泰伯祠側
  褒忠祠在縣東南祀宋都廵檢王政乾道初郴寇犯境政禦之被執罵賊死贈觀察使立廟祀之
  蕭孝子祠在褒忠祠後
  永明縣
  盤古廟在縣東北文徳鄉
  王佐廟在縣南十五里祀唐李靖
  濓溪祠在學宫東
  周御史廟在縣西二十里祀宋周渭建隆初奏免嶺南耗租民感而祀之
  吴將軍廟在縣南六十里祀宋吴舜舉詳人物江華縣
  南嶽廟在縣南二里
  李王廟在縣南一里祀唐李靖
  烈女祠在縣城内為趙志倫女向正立
  新田縣
  福徳祠在縣治内
  寳慶府
  社稷壇在府城西北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治南
  先農壇在府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西隅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悌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城東
  城隍廟在府城内
  郡厲壇在府治北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治北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治後
  邵陽縣
  盤古廟在城西十里
  大舜廟在城北一里
  大禹廟在城北四十里宋建
  諸葛武侯廟在城東南二里宋建
  鄧畱侯廟在城東祀五代時刺史鄧處訥
  水府廟在城東
  八蜡廟在城東二里
  普濟廟在城東八十里宋建
  張桓侯廟在城西門外祀漢張飛
  張太尉廟在城西祀張九成
  召伯祠在城東祀召公奭
  濓溪祠在府學内
  四先生祠在縣治内
  二忠祠在城東祀宋待詔曾如驥明參政賀興隆三忠祠在城東祀李振珽何三傑王紱
  忠孝祠在城内祀劉孔暉
  楊海清祠在石井舖
  新化縣
  朱公祠在縣南祀朱應昇
  余公祠在縣南祀知縣余傑
  林公祠在縣南福景山祀林培
  城歩縣
  飛山廟在縣東關
  伏波將軍廟在縣南門外祀漢馬援
  武岡州
  鼇山廟在州城内
  潭王廟在州東百里
  寧逺廟在州南祀將軍劉賜
  昭潭廟在州南五里古山之麓祀昭潭龍神
  渠渡廟在州城北宋封神為靈濟侯
  新寜縣
  水府廟在縣東二里
  沉水廟在縣東三十五里
  白公廟在縣南祀楚大夫白善
  十先生祠在縣學旁元縣尹李文淵創始蕭從周繼成之祀宋周惇頥程顥程頥張載邵雍司馬光朱子張栻吕祖謙元許衡邑人許元齡輸私田百畝供祭祀
  袁侯祠在演武㕔前祀袁劉芳
  岳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南
  先農壇在府西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城西
  城隍廟在府治北
  郡厲壇在府城東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北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城南
  巴陵縣
  巴山廟在城内巴邱山
  閔忠廟在城内宋淳祐初制置使孟珙以荆襄殉難之臣創祠祀之賜額閔忠
  魯將軍廟在城内祀魯肅
  五賢廟在城内祀魯肅陶侃滕宗諒李鏡陶宗孔李公祠在城内祀知府李鏡
  孫王廟在城東祀孫權
  鄭王廟在城内祀鄭文秀
  湖山神廟在城南祀洞庭君山神
  三閭大夫廟在城南
  董王廟在城北祀董景珍
  岳武穆廟在城北七里山明成化間建
  湘妃廟在君山
  羅娘廟在南津港一名孝感廟詳長沙縣祠祀内洞庭神廟在洞庭湖金沙洲上康熈十八年
  王師討賊駐此波浪不驚舟師克濟精英肹蠁實賴神功奏捷事
  聞遣官致祭封為洞庭之神載在祀典
  御製祭文恭錄首巻
  康太尉廟在城南三十里
  雷將軍廟在城南七十里祀唐雷萬春明少保鄭廷瓚總督兩廣軍務征鬱林諸種蠻感夢於公次日㑹戰因得黙佑奏凱後疏請於朝崇祀東陵
  龍王廟在城東二十里
  韓烈婦廟在七里山祀賈瓊妻韓氏詳列女
  臨湘縣
  劉公廟祀宋劉琦一在縣中街一在城陵磯
  正武宫在城南
  太尉廟在城南五十里鳯凰山祀康太尉
  崇惠廟在城東南三十里
  石通判廟在大雲山祀通判石光
  平江縣
  三賢祠在縣治右祀屈原王旦唐介
  王文正公祠在縣治左祀王旦
  魯公祠在縣城東吴魯肅為建昌太守屯兵於此後人立廟祀之
  關瀨祠在縣城南有祠久廢雍正五年邑人劉况吳昌年等重建
  屈原廟在縣城南
  宋公祠在縣東南祀知縣宋鑑
  華容縣
  禹王廟在縣城東祀大禹
  鼎山廟在縣城東祀漢昭烈
  墨山廟祀陳墨子以六月六日祭
  漢處士胡綱祠在儒學内
  荆佽飛廟在縣城南三十里楊子洲相傳有蛟為患佽飛渡江斬之自是患絕因立廟以祀
  伏波廟在縣南門外
  勇士王相祠在縣北門外明嘉靖間寇至相以民兵戰死知縣周霄立祠祀之
  洪山廟祀張廵
  馬王廟在縣西北祀五代馬殷
  常徳府
  社稷壇在府西一里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東門外二里
  先農壇在府城西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西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學宫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悌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立碑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西北
  城隍廟在府治東
  郡厲壇在府北三里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西門外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治南
  武陵縣
  舜二妃廟在城西
  陽山廟在縣東北祀陽山之神以征南將軍梁松配享宋封靈濟侯賜廟額
  忠佑廟在城内祀宋刺史程昌寓
  英佑侯廟一在東門外一在清泥灣祀水府神善巻祠在縣東南善徳山上宋李燾有記
  三閭祠在縣東二里
  四賢祠在府學前祀屈原馬援唐介岳飛
  雙忠祠在縣西南祀張廵許逺
  烈士祠在縣西善濟山上祀唐人袁映
  都土地祠在縣治後
  桃源縣
  東嶽廟在縣東三里
  伏波將軍廟在縣南三里
  蘇公祠在縣東三里
  龍陽縣
  洪沾水神廟在縣東一百八十里濵湖西祀洞庭湖神
  潘將軍廟在縣西半里祀吴潘濬
  張大帝廟在縣南一里祀漢張渤
  仙翁祠在縣南六十里金牛山上
  忠惠祠在縣東祀本縣典史青文勝詳名宦明陸釴青尉祠詩祗因遺愛畱湘土不放忠魂歸蜀鄉沅江縣
  南嶽廟在縣城南
  湖西廟在縣西岸祀水神
  郭公廟在縣碧角口祀郭汾陽
  蠡山廟在縣東北蠡山上祀越范蠡
  辰州府
  社稷壇在府城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府城東北
  先農壇在府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府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府城東
  城隍廟在府城西
  郡厲壇在府城北
  里社鄉厲二壇在府城北
  以上壇廟祠各州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府治後
  沅陵縣
  䕶國夫人廟在城東夫人姓瞿氏郡人以其昇仙立祠祀之宋賜額
  馬援廟有二一在府城外江南岸宋時建明宣徳間改建薛瑄記一在壺頭山名青平廟
  王忠臣廟在城外教塲東北祀郡人王夢麒
  瀘溪縣
  忠賢祠在縣治内宋建祀郡守張建侯江長源盧陽令王憲之
  伏波廟在縣治東
  辰溪縣
  新息侯廟在縣治西
  善巻祠在縣江南岸宋祥符間詔春秋致祭賜號遐世髙蹈先生
  溆浦縣
  南嶽廟在縣東
  伏波廟在縣西
  沅州
  英顯廟在州東四十里神唐人姓林為溪洞首領沒為神宋紹興中陰助討賊乾道間賜廟額英顯咸淳五年封䕶國侯勅云沅芷澧蘭見於九歌楚俗之信鬼而好祀尚矣爾神兄弟以溪洞首領競爽於唐而顯跡於宋紹興却曹成之宼乾道賜新廟之名出雲雨以致豐年禦強暴以保境内民頌之不休其何愛侯封而不以慰沅人之心哉可依前件奉勅如左漢車騎將軍張公廟在州南四里祀蜀將張飛昭靈廟在州南五里祀三閭大夫宋嘉定中賜額顯應廟在州西北五里祀明山之神明一統志宋章惇討田元猛以兵事禱得吉卜元猛果降因奏封顯應侯賜廟額
  黔陽縣
  昭烈王廟在縣東演武塲宗饒端學記畧昭烈廟者南嶽忠靖王行祠也寶慶初元端學之母弟敏學來令此邑鼎新之走書湘中屬紀事按朝奉大夫方公師尹淳熈時記云昔官京口賑濟淮陰因讀棄指亭記得王顚末王諱扞姓張唐天寶中家滑之白馬任俠尚氣每出必擕金椎安史之亂張廵許逺保孤城得南霽雲為將霽雲與王素善遂俱入睢陽洎乞師賀蘭進明進明無出師意壯二士欲強留之為大饗張樂霽雲㧞刀斷指血淋漓以示進明王感憤瞋目裂皆亦斷一指偕還城陷王與廵逺霽雲皆死之又按清湘志政和初賊潘宗巖犯沅州城危垂陷衆急禱宗巖縱火有反風又聞若有人呼外兵來援遂退卻州上其事特封靈佑侯端學以為忠義之士此心更千載如在爭光日月雖晦蝕於一時而天實顯之有終不可得而逸者故王姓名可逸於唐史三十六人之間而威徳在人自不能忘於沅水之上今考忠義傳又載廵遣霽雲敗賊寧陵别將二十有五而逸其姓名者亦四人益知山巔水涯斷碑遺文有助史闕為多云
  三忠祠在縣北祀屈原馬援關帝
  麻陽縣
  武侯祠在縣内東街
  四節祠在河東岸明萬厯九年建祀向門四節
  永順府
  社稷壇
  風雲雷雨山川壇
  先農壇
  文廟
  名宦祠
  鄉賢祠
  關帝廟
  城隍廟
  郡厲壇
  以上壇廟祠應俟城池工竣續載
  保靖縣
  伏波廟在縣南
  直𨽻澧州
  社稷壇在州城西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城東
  先農壇在州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州治南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州治東
  城隍廟在州治西
  州厲壇在州城北
  里社鄉厲二壇在州城東南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州城西北
  屈原祠在州東蘭江驛
  李彭思王廟在州西彭山舊名應廟明易今名安鄉縣
  忠濟廟在縣北黄山上祀劉宋謝晦
  七里廟在縣北渡口南岸
  華光廟在縣東門外
  白馬廟在縣東北十五里祀岳武穆
  范文正公祠在縣北讀書臺宋慶元中建
  石門縣
  彭山廟在縣東
  南嶽廟在縣江南
  慈利縣
  秀峯祠在縣東七里
  安福縣
  水府廟在舊永定衛南門外
  直𨽻郴州
  社稷壇在城外東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城外西北
  先農壇在州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州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側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州城内
  城隍廟在州城東
  州厲壇在州城南
  里社鄉厲二壇在州城外西北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旗纛廟在州城東
  女郎廟在州治西士民請禱輒騐唐韓愈郴州祈雨詩乞雨女郎魂炰羞潔且繁廟開鼯䑕叫神降越巫言旱氣期銷蕩隂宫想駿奔行看五馬入蕭颯已隨軒
  義帝祠在舊學後湘中記郴縣有義陵祠元陳元明義帝祠記畧義陵在郡之西祠改創於宋之咸淳年至正甲申冬通議大夫脱穎溥化疇埜公來監是郡因謁廟升陵捐俸新之
  景賢祠舊在州學内今改建於天主堂舊址廣輿記唐韓愈謫陽山時過此郡人慕之立祠
  周濓溪祠一在州城内一在桂陽縣
  忠愛祠在州城内祀宋守王橚廵道程秀守道宋廷表
  何文簡祠在州治前祀吏部侍郎何孟春
  忠肅祠在州城西祀兵部尚書鄺埜
  劉瞻祠舊在州學前久廢
  柳毅祠在州城東魚𩷄山上
  永興縣
  漢三侯祠在縣西祀安國侯王陵絳侯周勃舞陽侯樊噲又桂東有漢三侯祠
  孝婦祠在縣治西北即孝婦蔡氏墓
  忠靖祠在縣治北祀唐張廵
  湖南夫子祠在學宫内祀宋陳純夫
  宜章縣
  廣惠武侯祠在縣南石虎山祀昭徳侯黄師浩唐時為都綂沒於此為神
  七賢祠在縣東門外祀邑令李教薛蓁鄭希程劉珍楊燫梁必登羅𢎞論後廢
  興寧縣
  李廣廟在縣城北
  鄧都司廟在縣南八十里明都指揮鄧旻與賊力戰死於此立廟祀之
  桂陽縣
  朱恭簡祠在縣東祀明左都御史朱英
  六君子祠在縣學前祀周邵二程張朱六君子後廢桂東縣
  三閭祠在縣城南
  直𨽻靖州
  社稷壇在州城北
  風雲雷雨山川壇在州城南
  先農壇在州東郊雍正四年
  㫖建築祭日儀注詳前
  文廟在州治東配享從祀祭日儀注詳前
  崇聖祠在 文廟後雍正元年
  㫖改建封爵祭儀詳前 文昌閣在學宫旁 名宦祠
  鄉賢祠在㦸門左右
  忠義孝弟祠祀忠義孝弟立碑祠前刻
  恩旌忠義孝弟姓名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節孝祠祀節孝建坊祠前刻
  恩旌節孝姓氏於上雍正三年
  㫖建 以上二祠春秋致祭
  關帝廟在州城内
  城隍廟在州城南
  州厲壇在州城北
  里社鄉厲二壇在州境
  以上壇廟祠各縣皆如制
  東嶽廟在州東二里
  威逺侯廟在州西祀誠州刺史楊再思
  李王淨神廟在州西北大由鄉
  二忠祠在州西三里明嘉靖間廵撫顧璘建祀死節都指揮鄧旻曹鵬
  忠節祠在州南州人宋以方死宸濠之難建祠祀之詳忠臣志
  㑹同縣
  飛山廟在縣東祀楊再思宋封威逺侯
  南嶽廟在縣東
  三淨廟在縣西
  楊公廟在縣北
  石萬戸祠祀宋石仲斌嘉定間五溪等處苗叛斌出應募擒苗長潘元有功
  李萬戸祠祀宋李萬庭嘉定間勦苖有功
  通道縣
  武侯祠在縣東
  普光祠在縣南
  綏寧縣
  永豐祠在縣南
  詹公祠在縣南祀縣丞詹信
  
  雍正十一年二月接准部咨荆州
  闗帝廟
  御書乾坤正氣匾額





  湖廣通志巻二十五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六
  世紀志后妃公主附
  自古一代之興發迹固殊豈以其地哉顧地以人重既顯嘉符遂崇名號荆湖南北歴歴可徵萬里沙隨厲鄉尚矣舂陵佳氣鬱鬱葱葱張衡所為賦南都也宜都九十九洲復生一洲則元嘉之應昭然矣若安州之升德安府也為宋神宗也鼎州之升常德府也為宋孝宗也邵州之升寶慶府也為宋理宗也元文宗即位以荆州等處為中興路明世宗入繼大統以安陸為承天府昔日龍潛之地蔚為名都後之考古者其可略而弗誌乎至於坤儀儷德椒掖流輝鍾英楚地者並著於後昔皇甫謐有帝王世紀故以世紀名篇
  上古
  雲陽氏路史雲陽氏是為陽帝蓋處於沙註沙長沙所謂萬里沙見遁甲經今茶陵西南十里雲陽山也廖道南楚紀雲陽氏號陽帝厥紀循蜚厥都沙土厥代大敦而先巫常泰壹以宇天下厥化混混厥生濛濛謹按雲陽氏一曰少昊氏
  祝融氏六韜祝融氏古之王者也未使民民化之未賞民民勸之孝經鈎命决祝融氏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白虎通祝者屬也融者續也言能屬續三皇之道而行之故曰祝融也路史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其治百年塟衡山之陽是以謂祝融峰也
  赫胥氏路史赫胥氏之治也尊民而重事光耀赫奕而隆名有所不居即以胥而自况九洛泰定爰脫灑於潛山註即天柱第十四洞天也謹按南嶽衡山有天柱峰
  炎帝神農氏易繫神農氏作斵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帝王世紀神農起烈山謂烈山氏今隨厲鄉是也荆州記縣北界有重山山有一穴云是神農所生又有周廻一頃二十畆地外有兩重塹中有九井相傳神農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則衆井動即此地為神農社年常祠之路史炎帝長於江水成為姜姓其初國伊繼國耆故氏伊耆帝柱禮祭法厲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農能殖百榖注厲山氏一云烈山氏炎帝神農也其後世子孫有名柱者能殖百穀作農官因名農國語烈山氏之子曰柱路史炎帝柱神農子也七嵗有聖德佐神農厯谸原銘百藥天均時而地均財於是神農之功廣而天下殷賑矣
  帝承神農書承為民賦二十而一廖道南楚紀帝承臨魁子也厥政因民厥法貢胥厥蓄備儲
  
  光武皇帝後漢書帝紀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髙祖九世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陵節侯買買生鬱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性勤於稼穡而兄伯升好俠養士莽末天下冦盗蜂起地皇三年光武避吏新野宛人李通等以圖䜟說十月與李通從弟軼等起於宛十一月還舂陵時伯升已㑹衆起兵建武元年諸將奏曰大王初征昆陽王莽自潰後拔邯鄲北州弭定跨州據土帶甲百萬惟大王以社稷為計萬姓為心六月即皇帝位二年起髙廟建社稷於洛陽按蔡陽今棗陽地舂陵在今永州府寧逺縣本漢泠道縣地節侯買之封邑也元帝時徙封南陽仍號舂陵在今襄陽府棗陽縣帝即位後改舂陵鄉為章陵縣世復其徭役
  明帝諱莊光武四子後漢書陰皇后紀永平三年冬帝從太后幸章陵置酒舊宅㑹陰鄧故人諸家子孫並受賞賜
  南北朝
  宋文帝宋書帝紀諱義隆武帝第三子也永初元年封宜都王進督湘州景平二年七月中百官備法駕奉迎入奉皇統行臺至江陵進璽紱甲戌發江陵八月丙申車駕至京城丁酉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景平二年元嘉元年文武賜位二等逋租宿債勿得收減荆湘二州今年租稅之半
  宋孝武帝宋書孝武帝紀諱駿字休龍文帝第三子也元嘉十二年立為武陵王十六年都督湘州諸軍事湘州刺史二十二年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荆州之襄陽竟陵南陵順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自晉氏江左以來襄陽未有皇子重鎮時太祖欲經略闗河故有此授三十年率衆討元凶劭四月即皇帝位五月克定京邑劭伏誅
  宋明帝宋書帝紀諱彧文帝第十一子也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陽王二十九年改封湘東王孝武即位累遷鎮軍將軍雍州刺史是嵗入朝泰始元年即皇帝位
  梁武帝南史武帝本紀帝諱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姓蕭氏初為衛軍王儉東閣祭酒儉一見深相器異請為戸曹竟陵王子良開西邸招文學帝與沈約謝脁王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等並游焉號八友融俊爽識鑒過人尤敬異帝每謂所親曰宰制天下必在此人累遷隨王鎮西諮議參軍魏孝文帝自率大衆逼雍州齊明帝令帝赴援至襄陽進行鄧城率衆拒戰獨得全軍魏軍退以帝為輔國將軍監雍州事及齊明帝崩遺詔以帝為都督雍州刺史時諸王分爭帝以征東將軍發兵襄陽出沔逼郢城下建業所向披靡大亂削平卒以勸進登帝位
  梁元帝梁書帝紀諱繹字世誠髙祖第七子也封湘東郡王累官至使持節都督荆雍湘司郢寧梁南北秦九州諸軍事鎮西將軍荆州刺史侯景冦没建康王僧辨等勸進即皇帝位於江陵改元承聖
  
  神宗宋史本紀帝諱頊英宗長子母曰宣仁聖烈皇后髙氏慶厯八年生于濮王宫祥光滿室羣䑕吐五色氣成雲嘉祐八年侍英宗入居慶寧宫嘗夢神人捧之登天英宗即位授安州觀察使封安國公治平三年立為皇太子四年英廟崩即皇帝位按宣和元年以神宗潛藩安州升德安府
  孝宗宋史本紀諱眘字元永太祖七世孫也父秀王稱生帝於秀州紅光滿室如日正中髙宗紹興二年選帝育於禁中累官和州防禦使保慶軍節度使封建國公加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改常德軍節度使三十年立為皇子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即皇帝位按常德府本鼎州乾道元年以潛藩升府
  理宗宋史本紀諱昀太祖十世孫父希壚追封榮王家於紹興府山陰縣母全氏以開禧元年生於邑中虹橋里第寧宗嘉定十五年以帝為邵州防禦使十七年八月寧宗違豫立為皇子閏月嗣皇帝位寶慶元年升邵州為寳慶府廖道南楚紀邵州在寳慶府邵陽縣有山曰六亭理宗所建後嗣位改元寳慶仍初封云元
  文宗諱圖卜特穆爾武宗次子大德八年生武宗傳仁宗仁宗傳英宗英宗傳泰定帝封帝為懷王居江陵後由江陵入纂正統改元天厯二年升潛藩為中興路
  
  世宗諱厚熜孝宗弟興王佑杭之子憲宗孫也𢎞治四年興王徙封安陸州母蔣氏生帝興邸正徳十六年武宗崩無嗣慈夀皇太后定議為遺詔遣太監谷大用等齎金符往安陸藩府迎帝入繼大統即皇帝位詔以明年為嘉靖元年命禮部㑹議興獻王稱號有以前代為人後為言者帝不悅三年張璁桂萼等上言三代之法兄終弟及於是稱孝宗曰皇伯考獻皇帝曰皇考十七年追尊獻皇帝為睿宗十八年車駕至承天府純德山享上帝於龍飛殿奉皇考配閲顯陵畢詔告天下事見明紀輯略
  后妃
  
  光烈陰皇后後漢書皇后紀諱麗華南陽新野人更始元年六月光武納后於宛當成里時年十九光武即位以后為貴人帝以后雅性寛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辭建武四年從征彭寵生顯宗於元氏十七年立為皇后后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顯宗即位尊后為皇太后按漢書陰識傳云識光烈皇后之前母兄也其先出自管仲七世孫修自齊適楚為陰大夫因而氏焉陰地在今襄陽光化界明
  譚妃湘潭人父譚福永樂十六年由知縣陞浙江道御史二十一年福女選入東宫洪熈元年冊封貴妃宣德改元追封恭禧順妃見湘潭縣志
  公主
  
  岐陽莊淑公主憲宗女唐書諸公主列傳岐陽莊淑公主懿安皇后所生下嫁杜悰事舅姑以禮聞悰為澧州刺史主與偕從者不二十婢乘驢不肉食州縣供具拒不受姑寢疾主不觧衣藥糜不嘗不進








  湖廣通志巻二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七
  藩封
  在昔藩封之制所以作屏王室枝幹相維非惟親賢並建而炎黄之裔功德未艾也三代建國在荆土者多矣厥後皆入於楚歴年之永列國無與比賈誼稱長沙國小而獨完勢疏而最忠葢謂諸侯王宜衆建而少其力也自東漢而後或繫以郡縣之名而不必居其地或食以邑戸之租而不得操其權豈非變通之良法而輕重之得宜者乎若栁宗元蘇軾之論其亦凖時勢以立言者與
  古先封國
  風伏羲氏風姓子孫受封為風國元和郡縣圖志復州竟陵縣城本古風城古之風國路史上世貳國於風而為姓故帝之後有風后堯誅大風禹訪風后皆其祚云地當汊水明一統志風城在五華山
  厲春秋魯僖公十五年齊師曹師伐厲杜預曰厲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鄉師古曰厲讀曰賴路史今隨縣之北厲鄉賴鄉也有厲山在隨縣北百里神農是生
  房明一統志鄖陽府房縣春秋為房子國
  商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鄭𤣥曰商國在太華之陽皇甫謐曰今上洛商是也
  謹按左氏魯昭公元年傳云遷閼伯于商丘商人是因商丘在今河南歸徳府而史記殷世家云自契至成湯八遷然則上洛商其始封商丘其後所遷歟又按元魏以上洛郡為洛州析商置上津縣今為鄖西縣地
  商世荆楚商頌惟女荆楚居國南鄉孔穎達曰周始封熊繹為楚子於武丁之世不知楚君何人也嚴氏粲曰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乃在南即荆楚也荆岐既旅至於荆山乃在西蓋雍州之荆也詩人以有二荆故以荆楚别荆岐
  楚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髙陽髙陽生稱稱生巻章巻章生重黎為帝嚳髙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融之弟吴回吴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其六曰季連芈姓周文王之時季連之苗裔曰鬻熊事文王其子曰熊麗生熊狂熊狂生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熊貲立始都郢彊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始霸楚亦始大昭十年吴人入郢十二年吴復伐楚楚去郢北徙都鄀頃襄二十一年秦拔郢燒夷陵楚東北保於陳考烈二十二年東徙夀春命曰郢負芻五年秦滅楚為郡自熊繹至負芻凡四十一傳
  謹按丹陽在今秭歸水經江水又東過秭歸縣之南又東逕城北注云其城北對丹陽楚熊繹始封丹陽之所都也後徙枝江亦曰丹陽見路史郢在今江陵水經江水又東逕江陵縣故城南注云故楚也路史云徙鄀今宜城為北郢又按熊渠封長子康為句亶王中子紅為鄂王少子執疵為越章王以非先封建附見沿革志内
  隨姬姓侯爵地在義陽隨縣今隨州魯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隨隨侯聽季梁諫懼而修政楚不敢伐魯定公五年吴入郢鬭辛與其弟巢以楚王奔隨事並見春秋左傳又春秋魯哀公元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杜預云隨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吴之入楚昭王奔隨隨人免之卒復楚國楚人德之使列於諸侯故得見經
  唐姬姓侯爵地在義陽安昌縣東南左傳魯宣公十二年楚子圍鄭晉師救鄭楚子使唐狡與蔡鳩居告唐惠侯曰不榖不德而貪以遇大敵不榖之罪也敢藉君靈以濟楚師又魯定公四年蔡侯吳子唐侯伐楚五戰入郢五年秦師救楚滅唐
  鄧曼姓侯爵地在今襄陽境春秋魯桓公七年鄧侯吾離來朝左傳魯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
  樊侯爵周宣王時仲山甫為卿士兼師保之官有賢徳封於楚為樊侯一統志襄陽樊城即仲山甫之樊國
  謝本申國姜姓伯爵炎帝四岳之後周宣王時封元舅申伯於謝詩曰于邑于謝南國是式是也路史棘陽東北百里謝城是有謝水
  弦春秋魯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黄杜預云弦國在弋陽⿰⾞⽝縣東南前漢地理志江夏郡⿰⾞⽝縣故弦子國水經江水又東逕西陽郡南注晉書地道記以為弦子國也明一統志西陽城在黄岡縣境漢舊縣屬江夏晉弋陽郡治此
  黄嬴姓子爵顓頊之裔齊桓圖伯㑹貫盟陽穀黄與焉僖公十二年楚滅黄舊志謂古黄都於河南光州黄州葢其域按左傳黄人不共楚職曰自郢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今自郢至齊安界大約九百里餘明廖道南楚紀亦云黄在今黄州
  鄖皋陶之後子爵左傳魯桓公十一年楚屈瑕用鬬亷䇿敗鄖師於蒲騷其後楚滅鄖以鬭辛為鄖公杜預云鄖國在江夏雲杜縣東南有鄖城蒲騷鄖邑麇嬴姓子爵魯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於防渚潘崇復伐麇至於錫穴又十六年楚大饑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事並見左傳杜預云麇在均州鄖鄉即今鄖陽
  邾曹姓子爵祝融之後水經江水又東逕邾縣故城南注云楚宣王滅邾徙居於此故曰邾也
  謹按路史云邾亦在黄今黄州西北百二十里新洲地有邾城蓋邾君所居也
  䕫芉姓子爵楚熊摯之裔也左傳魯僖公二十六年蘷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蘷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楚成得臣鬭宜申帥師滅蘷以蘷子歸杜預云蘷在建平秭歸縣今歸州興山縣
  權姓爵未詳楚子克權使鬭緡尹之遷權於那處事見左傳杜預云權國名南郡當陽縣東南有權城水經沔水又東右㑹權口注云水出章山東南流逕權城此古之權國也
  庸魯文公十六年楚大饑庸人率羣蠻以畔楚楚子因蒍賈䇿滅庸事見左傳書傳云庸濮在江漢之間水經注渚水又北逕上庸郡故庸國也路史庸氏伯爵今房之竹山漢之上庸
  穀嬴姓伯爵春秋魯桓公七年穀伯綏來朝杜預云穀國在南陽筑鄉縣北路史今襄陽穀城西北五里有故穀城有穀伯廟
  鄀允姓子爵左傳魯僖公二十五年秦晉伐鄀又文公五年秦人入鄀杜預曰鄀本商宻秦楚界上小國其後遷於南郡鄀縣則今宜城水經沔水又經鄀縣故城南注云古鄀子之國也秦楚之間自商宻遷此為楚附庸楚滅之以為邑
  鄾左傳魯桓公九年楚子使道朔將巴客聘於鄧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使鬭亷及巴師圍鄾水經注淯水又南逕鄧塞東又逕鄾城東古鄾子國也蓋鄧之南鄙也路史鄧之分子爵鄾也注云曼姓舊通志云在今棗陽
  濮左傳魯文公十六年庸人率羣蠻以畔楚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路史熊姓以多曰百濮舊通志庸在今竹山則濮不出江漢麇人率百濮則濮必隣於麇廬左傳魯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羅與廬戎兩軍之大敗之水經沔水又東過中廬縣東注云即春秋廬戎之國也師古云襄陽縣南有次廬村路史廬國故楚地今襄之宜城應氏謂在廬江
  隂左傳魯昭公十九年楚公子赤遷隂於下隂師古云古陰國乃故酇也又有下陰在陰城之西後之所遷今光化乾德路史襄之穀城東北有陰城
  鄢舊通志云爵姓無攷杜預云鄢水在襄陽宜城縣入漢路史䢵姓今襄之宜城楚之鄢都一曰郢昭四遷頼於鄢者漢惠三曰宜城
  絞爵姓無攷魯桓公十三年楚伐絞大敗絞師為城下之盟而還事見左傳路史在隨唐之南
  貳爵姓無攷左傳魯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於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林堯叟云貳軫二國名路史在隨州南
  軫爵姓無攷路史軫國在楚東南
  州杜預云州國在南郡華容縣東南路史今荆南監利故華容古州也昔隨絞州蓼伐楚敗鄖者皆近楚小國莊辛言州侯者非淳于之州
  羅熊姓左傳魯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且不設備羅與廬戎兩軍之大敗之水經注枝江其民古羅徙羅故居宜城山楚文又徙之於長沙路史初封在襄之宜城後徙江陵之枝江周東乃徙長沙
  謹按漢書志宜城縣西舊羅國後徙枝江長沙國羅縣注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今平江縣南三十五里有古羅城故址即羅子所遷地也
  
  衡山王吳芮前漢書列傳秦時番陽令也沛公攻南陽遇芮之將梅鋗與偕攻析酈降之及項羽相王立芮為衡山王都邾其將梅鋗功多封十萬户為列侯項籍死上以鋗有功從入武闗故徳芮徙為長沙王都臨湘
  謹按邾漢江夏郡地臨湘東長沙郡治所
  臨江王共敖前漢書項籍傳義帝柱國共敖將兵擊南郡功多因立為臨江王前漢髙帝紀初項羽所立臨江王共敖死子尉嗣立為王不降遣盧綰劉賈擊虜尉
  謹按臨江國漢南郡治所
  臨江哀王閼前漢書列傳孝景前二年立三年薨無子國除
  長沙定王發孝景皇帝唐姬子以前二年封傳七世臨江閔王榮前漢書列傳榮為臨江王三嵗坐侵廟壖地為宫自殺無子國除
  長沙王興後漢書帝紀建武二年詔曰惟宗室列侯為王莽所廢先靈無所依歸朕甚愍之其並復故國十三年詔曰長沙王興不應經義其以興為臨湘侯衡山王勃淮南厲王子文帝十二年分淮南地以勃為衡山王即吴芮舊封地
  安城思侯蒼  容陵侯福 路陵侯童  茶陵節侯訢 夫夷敬侯義  舂陵節侯買  都梁敬侯定俱長沙定王子蒼元光六年封傳二世福元光六年封童訢俱元朔四年封義元朔五年封傳四世買元朔五年封傳四世至建武二年立祉為城陽王定元朔五年封傳四世舂陵戴侯仁長沙定王之裔定王子買以元朔五年封舂陵國在漢零陵郡三傳至仁徙封南陽亦號舂陵仁生敞敞生祉新莽時奪爵光武即位封祉為城陽王
  髙城節侯梁長沙頃王子始元六年封傳四世免鍾武節侯度長沙頃王子元康元年封傳三世無後安陸侯平楚思王子元始元年封八年免
  當陽侯益廣陽思王子元始二年封七年免
  昭陽侯賞 承陽侯景俱長沙刺王子元始五年封陰城思侯蒼趙敬肅王子元朔二年封國在漢南陽郡今棗陽地
  尉文節侯丙趙敬肅王子元朔二年
  竟陵侯平舂陵侯敞孫敞生祉值新莽時奪爵光武即位封祉為城陽王祉薨立子平為蔡陽侯後坐與諸王交通國除永平五年更封平為竟陵侯
  安鄉孝侯喜趙哀王子竟寧元年
  湘鄉侯昌長沙孝王子建平四年
  邔侯柱泗水王歙孫歙光武族父也建武二年封泗水王歙子終封淄川王歙薨終居喪思慕哭泣二十餘日亦薨封長子柱為邔侯以奉終祀
  平春悼王全孝章帝子以建初四年封無子國除列侯梅鋗見前衡山王吴芮傳
  酇文終侯蕭何前漢書列傳初從入漢為丞相守蜀及闗中給軍食佐定諸侯為法令宗廟髙帝六年封傳九世王莽居攝元年侯禹嗣建國元年更為蕭鄉侯莽敗絶
  龍陽敬侯陳署以卒從漢王元年起覇上以謁者撃項籍斬曹咎侯千戸髙帝九年封
  邔嚴侯黄極忠前漢書列傳以羣盗長為漢擊臨江王及諸侯髙帝十二年封傳六世元始元年賜極忠代後者敞爵闗内侯
  便頃侯吴淺以父長沙王功侯二千戸孝惠元年封⿰⾞⽝侯黎朱蒼以長沙相侯惠帝二年四月封傳四世罪免
  沅陵頃侯吴陽以父長沙王功髙后三年封
  醴陵侯越以卒從漢起櫟陽以卒吏擊項羽為河内都尉以長沙相侯六百户髙后四年封
  平陵侯蘇建以都尉從車騎將軍功侯武帝元朔二年封六年坐罪免
  湘成侯敞屠洛元狩四年
  湘成侯監居翁以南越桂林監聞漢兵破番禺諭甌駱民四十餘萬降元鼎六年
  平陵侯范明友以擊烏桓功侯宣帝元鳳四年地節四年謀反誅
  富民定侯車千秋以丞相侯昭帝征和四年封傳二世國除
  石城侯王廣山桑侯王常子徙封石城侯永平十四年坐與楚事相連國除
  武當侯鄧棠西華侯鄧晨子晨初娶光武姊元後以佐命功受封薨小子棠嗣後徙封武當侯
  平春侯吴盱廣平侯吴漢子初封筑陽侯建初八年徙封平春侯
  蘄春侯陳浮祝阿侯陳俊子徙封蘄春侯傳三世⿰⾞⽝侯王符淮陵侯王霸子徙封⿰⾞⽝
  竟陵侯劉隆南陽安衆侯宗室也建武年封亢父侯十三年更封竟陵侯
  鄳侯鄧邯中興初以功封
  酇侯蕭熊建邦七年封即何之後
  益陽亭侯馬昌馬成之後
  羅侯竇瓌竇憲弟初封夏陽侯徙封羅侯
  三國
  吴王孫權權自公安都鄂改名武昌蜀漢章武元年權受魏主丕策命稱吴王
  
  隨縣王整義陽城王望第三子也厯南中郎將封清泉侯先父望薨武帝以義陽國一縣追封為隨縣王子邁嗣
  隨郡王邁隨縣王整子也太康九年以義陽之平林益邁為隨郡王
  長沙厲王乂晉書列傳長沙王武帝第六子也太康十年受封乂才力過人虚心下士甚有名譽子碩嗣竟陵王楙初封樂陵亭侯武帝受禪封東平王及懐帝踐祚改封竟陵王
  楚隠王瑋武帝第五子初封始平王太康末徙封於楚當陽侯杜預字元凱杜陵人博學明於興廢之道襲祖爵豐樂亭侯以平吴功進爵當陽縣侯
  襄陽縣侯王濬字士治𢎞農湖人博涉典墳疎通亮達恢廓有大志以平吴功封
  上庸縣侯唐彬鄒人有經國大度尤明易經泰始初賜爵闗内侯後與王濬共伐吴改封上庸縣侯武當侯滕脩南陽西鄂人初仕吴封西鄂侯聞皓降乃縞素流涕送印綬詔以脩為安南將軍封武當侯臨湘縣公孫惠為東海王越參軍以迎大駕功封長沙郡公陶侃晉書列傳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早孤貧孝亷范逵過侃其母乃截髪得雙髲以易酒肴樂飲極歡逵過廬陵太守張蘷稱美之察侃為孝亷㑹劉𢎞為荆州刺史辟侃為南蠻長史以軍功封東鄉侯轉都督湘州刺史蘇峻作逆戎服登舟斬峻改長沙郡公薨諡曰桓子瞻為蘇峻所害詔以瞻息𢎞襲侃爵子綽之嗣薨子延夀嗣宋受禪降封吴昌侯武岡侯王導晉書列傳導字茂𢎞覽之孫也少有風鍳識量清逺元帝為琅邪王素相親善𨗳傾心推奉及帝登尊號以討華軼功封武岡侯薨諡文獻子恬嗣
  武陵侯王廙晉書列傳廙導從弟以討杜弢功封諡曰康子順之嗣
  當陽亭侯陶臻長沙公侃兄子有勇畧賜爵當陽亭侯
  武昌縣侯虞潭餘姚人吴騎都尉翻之孫張昌作亂潭起兵新昌又平陳恢討沈充以前後功封
  江陵伯陸華吴人少有雅望以孝聞以平錢鳳功封竟陵縣男桓宣宣開濟篤素為元帝丞相舎人與祖逖陶侃共事以前後功封
  宜城縣伯鄧嶽陳郡人有將帥才略以平蘇峻郭黙功封
  秭歸男袁躭少有才氣倜儻不羈蘇峻之役王導引為參軍峻平封秭歸男
  平春侯胡威一名貔夀春人荆州刺史質之子武帝謂威曰卿孰與父清對曰臣不如也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以功封
  武昌郡公王敦敦入石頭擁兵不朝放肆兵士刼掠以敦為丞相進爵武昌郡公還屯武昌
  南郡公桓温温自江陵北伐師次伊水擊姚襄大敗之及討蠻賊文盧妖賊李𢎞傳首京師升平中封南郡公
  南北朝宋
  江夏文獻王義恭幼而明穎姿顔美麗髙祖特所鍾愛諸子莫及元嘉元年
  長沙景王道憐宋書列傳道憐髙祖中子初為國子學生髙祖克平京邑道憐留侍太后桓元走以功封竟陵縣公髙祖受命封長沙王子義欣嗣
  南郡王義宣元嘉元年封竟陵王世祖即位改封南郡王
  竟陵王誕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廣陵王後改封竟陵
  武昌王渾文帝第十子初封汝陰王魏破汝陰郡徙渾為武昌王
  桂陽王休範 巴陵哀王休若按宋書俱文帝子孝建三年
  安陸王子綏孝武帝子大明二年
  邵陵王子元 按宋書孝武子大明六年
  隨陽王翽明帝第十子初封南陽王昇明二年以南陽荒逺改封隨陽
  江夏王伯猷建安王休仁子泰始三年
  武陵王贊 邵陵殤王友 桂陽侯義融 營道侯義綦 臨澧縣侯襲 按宋書義融義綦長沙景王子襲景王孫
  武陵郡公檀道濟宋書列傳道濟髙平金鄉人少孤奉姊事兄以和謹稱髙祖創義道濟從入京城以勲列五等侯為天門太守遷武陵内史封作唐縣男文帝即位進封武陵郡公
  華容縣侯王𢎞宋書列傳𢎞臨沂人也少好學以清恬知名永初九年以佐命功封
  龍陽縣侯王鎮惡宋書列傳鎮惡北海劇人也祖猛字景略鎮惡為天門臨澧令以討劉毅功封漢縣侯髙祖受命追封龍陽侯
  益陽縣侯坦䕶之宋書列傳䕶之略陽桓道人也南郡王義宣反䕶之破平之封益陽縣侯
  枝江侯徐湛之父逵之尚武帝長女㑹稽宣公主為彭城沛二郡太守生湛之為武帝所愛永初三年詔以公主一門嫡長且湛之致節之裔封枝江縣侯臨沮伯張邵武帝討桓元召為主簿轉太尉參軍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臨沮伯分荆州為湘州以邵為刺史
  霄城縣侯趙倫之宋孝穆皇后弟以佐命功封霄城侯
  武昌縣公謝誨涉獵文義博贍多通累遷太尉主簿從征及武帝即位封武昌縣公
  佷山縣侯到彦之字道豫楚大夫屈到後宋武帝討孫恩以鄉里樂從每有戰功封佷山縣子武帝受命進為侯佷山漢南郡地
  貞陽縣公沈攸之宋書列傳攸之吴興武康人司空慶之從父兄子也少孤隨慶之征討有功景和元年封東興侯太宗以攸之為寧朔將軍賊平封貞陽縣公
  竟陵侯吴喜明帝即位喜請東討百姓聞吴河東來便望風降散所至克㨗封竟陵縣侯
  州陵縣侯江彛彛少自藻厲為後進之美預討桓元功封南郡州陵縣五等侯
  龍陽縣侯杜慧慶按文獻通考慧慶交趾朱鳶人以討盧循功封
  邵陽縣男杜幼文 臨沅縣男孟龍符按文獻通攷幼文以軍功封孟龍以征廣固功封
  南齊
  衡陽元王道度太祖長兄建元二年追加封諡江夏王鋒髙帝第十二子十歲能屬文好琴書有武力宜都王鏗髙帝第十六子永明間為南豫州刺史雅得人心
  長沙威王晃 武陵昭王華俱太祖子
  竟陵文宣王子良武帝第二子敦義愛古少有清問禮才好士著内外文筆數十卷子昭胄嗣
  安陸王子敬武帝第五子初封應城縣公後封安陸王隨郡王子隆武帝第八子性和美有文才文集行於世
  巴東王子響豫章王世子永明六年
  南郡王子夏世祖第二十三子
  桂陽王鑠  巴陵王子倫 邵陵王子貞 衡陽王子峻 湘東王子建俱世祖子
  安陸昭王緬初封安陸侯都督雍梁荆司軍事留心詞訟為百姓所畏愛贈安陸王子寳晊嗣
  巴陵隠王寶義南齊書列傳明帝長子也建武元年封晉安郡少有廢疾不堪出人間止加除授梁受禪封謝沐縣公尋封巴陵郡王奉齊後
  江夏王寶元明帝第三子建武元年
  巴陵王昭秀 桂陽王昭粲俱文惠太子建武間改封
  邵陵王寳攸 桂陽王寶貞俱明帝子建武間封江陵公寳覽安陸昭王子建武元年
  霄城公寳宏安陸昭王子建武元年
  吉陽縣男蘇烈侃之弟隨諸將平石頭封吉陽縣男
  襄陽縣侯張敬兒南陽冠軍人便弓馬有膽氣齊髙帝頓新亭敬兒求詐降以取之斬休範封襄縣侯沌陽侯周盤龍北蘭陵人膽氣過人尤便弓馬宋封晉安子元徽二年隨髙帝頓新亭改封沌陽侯應城縣公王廣之沛郡相人少好弓馬便㨗有勇力初封蒲圻子延興元年進應城縣公
  安陸縣侯江祏祏姑為齊髙帝兄始安王妃生明帝祏少為明帝所親及即位遷安陸縣侯
  霄城侯劉懐珍平原人漢膠東王寄之後初封中宿縣侯建元二年改封霄城
  湘鄉縣侯吕安國南齊書列傳安國廣陵人宋累封湘南縣男沈攸之事起太祖以安國為湘州刺史袁粲謀石頭安國進號前將軍太元二年上遣安國出司州持節總荆郢諸軍北討事平改封湘鄉縣侯梁
  南平元襄王偉梁書列傳南平王太祖第八子天監元年封建安郡王十七年髙祖以建安土瘠改封南平郡王諡元襄世子恪嗣
  長沙嗣王業梁書列傳長沙王髙祖長兄懿之子東昏肆虐懿遇禍天監元年追封長沙郡王諡曰宣武業幼明敏識度過人天監二年襲封子孝儼嗣衡陽嗣王元簡髙祖四弟暢子暢仕齊卒天監元年追封衡陽郡王元簡襲封
  桂陽嗣王象梁書列傳象長沙宣武王第九子初叔父融仕齊宣武之難融遇害天監元年封桂陽郡王無子詔象為嗣襲封爵象事所生母以孝聞尋遷衡湘二州諸軍事湘州刺史湘州舊多虎暴及象在任為之静息故老咸稱德政所感
  邵陵王綸梁書列傳邵陵王髙祖第六子天監十三年封侯景構逆加征討大都督率衆討景兼道入赴直指鍾山賊徒大駭綸與戰大破之翌日賊來攻相持日晚賊稍却安南侯駿以數十騎馳之賊回拒駿駿部亂因逼大軍軍遂潰奔還京口大寳初大修器甲將討侯景元帝遣王僧辯帥舟師逼綸綸走武昌綸長史韋質司馬姜律聞綸敗馳往迎之收散卒屯於齊昌郡景將任約使鐵騎襲綸綸走定州行至汝南西魏所署汝南城王李素者綸之故吏開城納之乃修浚城池收集士卒將攻竟陵西魏遣大將軍楊忠儀同侯幾通率衆赴焉綸嬰城自守後李素中流矢卒城乃陷執綸綸不為屈遂害之
  南郡王大連簡文帝第五子初封臨城縣公大寶元年封南郡王
  安陸王大春簡文帝第六子初封西豐縣侯大寶元年封安陸王
  武昌郡王𧫣昭明太子子大同三年
  當陽公大心簡文帝第二子中大通四年
  梁王莊陳霸先滅梁湘州刺史王琳奉莊纂梁祚於郢州
  瀏陽縣公大雅太宗子大同九年
  衡山縣侯恭 祁陽侯通理恭南平王偉子通理南康王績子
  雲杜侯栁慶逺河東解人髙祖受禪封重安侯天監二年改封雲杜
  竟陵侯曹景宗新野人幼善騎射好畋獵髙祖至竟陵以景宗圍郢城取建康城平封湘西縣侯天監元年改封竟陵縣侯
  醴陵縣侯江淹梁書列傳淹考城人義師至新林淹㣲服來奔天監元年封臨沮縣開國伯其年改封醴陵侯
  漢夀縣伯蔡道恭南陽冠軍人天監初以功封謹按梁書蔡道恭傳齊除散騎常侍屢有戰功義兵起以道恭舊將素著威略專相委任天監初論功封漢縣伯
  當陽縣侯鄧元起當陽人少膽幹膂力過人建康城平封
  霄城縣侯范雲舞隂人少機警有識善屬文天監元年以佐命功封
  夷陵縣子裴邃䆳十歲能屬文善左氏春秋天監初年邊境自効以功封
  枝江縣侯杜崱京兆杜陵人幼有志氣以膽勇稱太清三年與兄㟁弟幼安兄子龕等夜歸元帝受封幼安封華容縣侯
  江陵縣侯杜㟁崱兄太清中與崱同歸元帝受封陳
  衡陽獻王昌陳書列傳衡陽王髙祖第六子拜長城國世子與髙祖俱遷闗右髙祖即位頻遣使請於周人許之而未遣天嘉元年二月昌發自安陸百僚上表議以昌為湘州牧封衡陽郡王詔可三月入境令縁道迎接丙子濟江於中流船壊以溺薨諡曰獻無子世祖以第七子伯信為嗣
  江夏王伯義世祖第九子天嘉六年
  武陵王伯禮 桂陽王伯謀俱世祖子伯義伯禮天嘉六年封伯謀太建中封
  宜都王叔明髙宗第六子太建五年
  武昌王叔虞髙宗第十九子太建十四年
  岳陽王叔慎陳書列傳岳陽王髙祖第十六子也太建十四年立為岳陽王出為湘州刺史隋楊素兵下荆門遣將龎暉略地至湘州城内將士莫有固志剋日請降叔慎乃置酒㑹僚吏酒酣嘆曰君臣之義盡於此乎乃刑牲結盟使人詐送降書於龎暉暉信之剋期而入叔慎伏甲待之縛暉以徇坐射堂招合士卒數日之中兵至五千人衡陽太守樊通武昌刺史鄔居業皆請赴難隋薛胄兵次鵝羊山叔慎戰敗胄擒斬之時年十八
  長沙王叔堅 湘東王叔平 沅陵王叔興 岳山王叔韶 巴東王叔謨俱髙宗子叔堅太建元年封叔平叔興叔韶至德元年封叔謨至德四年封南平王嶷 邵陵王兢俱後主子嶷至德元年封兢貞明二年
  西陽王叔穆宣帝第二十三子至徳元年封
  南郡王叔澄髙宗第二十五子至徳元年封
  臨江縣侯杜僧明廣陵臨澤人元帝承制授臨江縣子平侯景以功進爵為侯
  漢陽縣侯胡穎吳興人以從軍功封
  沌陽縣侯周鐵虎膂力過人初仕梁封沌陽縣子進爵為侯降髙祖復其本職征王琳為琳所擒不屈死
  魚復侯徐世譜巴東魚復人以討侯景功封
  武昌郡公周炅安城人少豪俠任氣有將帥才梁封西陵縣伯髙祖踐祚改封龍源縣侯贈封武昌郡公子法僧嗣
  夷道縣侯樊毅南陽湖陽人以戰功封夷道縣伯後進為侯
  隨郡公司馬消難仕北周為鄖州總管楊堅專政消難心不平以所統八鎮九州之地來附時太建十二年詔封隨郡公
  零陵郡公侯瑱充國人天嘉初以功封
  南平郡公吴明徹陳書列傳明徹秦郡人髙祖受禪拜南安將軍將兵討王琳天嘉三年周廸反詔以明徹為江州刺史督衆軍討廸太建元年朝議北伐明徹决計請行秦郡降進克仁州進爵南平郡公湘東郡公徐度安陸人天嘉元年以平王琳功進湘東郡公
  興寧縣侯荀朗陳書列傳朗潁陰人少慷慨有將帥大略髙祖入輔齊遣蕭軌東方老據石頭城朗自宣城來赴大破齊軍永定元年賜爵興寧縣侯
  益陽縣侯陸子隆陳書列傳子隆吴郡吴人世祖嗣位子隆隨侯安都拒王琳於沌口王琳平封益陽縣子華皎據湘州反頻遣使招誘子隆子隆不從及皎敗郢州子隆出兵襲其後與王師㑹進爵為侯北魏
  宜都王目辰桓帝之後顯祖傳位有定策功受封江夏公吕太祖族弟以平凉州功封
  吉陽男比于太祖族弟以司衛監討白澗丁零有功封
  襄陽侯乙斤髙凉王孤後襲封襄陽侯顯祖崇舊齒拜外都大官甚見優重
  宜都公穆崇代人太祖為魏王拜崇征虜將軍從平中原封厯陽公後又徙宜都公
  南郡公毛脩之滎陽陽武人領兵討蠕蠕大檀及從世祖平凉俱有功封南郡公
  零陵侯穆遂留穆崇長子討蠕蠕有功賜爵零陵侯武陵侯因章帝之後以功封曲逆侯世祖時改爵武陵
  南郡公李益中山人尚世祖妹武威長公主封南郡公子恵襲爵
  北齊
  漢陽王洽神武第十五子天保元年
  齊安王廓武成第四子
  北周
  荆王元武帝子宣政元年
  郢王術宣帝子大象二年
  楚國公趙貴天水南安人以軍功封
  鄖國公韋叔裕京兆杜陵人字孝寛少以字行以征伐積功封子揔嗣
  楚國公豆盧寧昌黎徒河人以軍功封子勣嗣隋國公楊忠𢎞農華陰人隋髙祖父也識量深沉有將帥之略以屢建軍功封
  上庸郡公陸騰代人領東魏陽城郡守為西魏所破被執降屢建軍功天和六年封子元嗣
  竟陵縣公楊恵楊忠弟大象末封
  
  竟陵郡公坦邵國公綸弟大業間封
  楚國公豆盧勣昌黎徒河人魏大統間以勣勲臣子封義安縣侯入周改封丹陽郡公天和二年襲爵楚國公隋開皇二年以為北道行軍元帥備邊嵗餘拜夏州總管十年召還卒諡曰襄
  邵國公綸滕穆王瓚子髙祖受禪封邵國公明年拜邵州刺史
  武陵郡公元胄洛陽人髙祖以保䕶功封
  上庸郡公韋世康京兆杜陵人厯沔峽二州刺史司州總管長史絳州刺史有惠政擢禮部尚書尋進爵上庸郡公開皇元年遷吏部尚書
  襄陽郡公韋洸韋世康弟從季父孝寛擊尉迥於相州以功拜柱國封襄陽郡公開皇九年平陳有功拜江州總管子協嗣
  蘄郡公達奚長儒代人文帝受禪以佐命功封襄陽縣公來䕶兒南陽新野人平陳之役有功後隨楊素討髙智慧平之封襄陽縣公
  穀城郡公吐萬緒代郡鮮卑人周時襲封元夀縣公文帝受禪進穀城郡公
  
  江夏郡王道宗太祖子畢王璋生東平王韶韶生道宗髙祖即位封略陽郡公破梁師都突厥兵封任城王後徙封江夏王
  漢陽郡公瓌西平王安子武德初封後以事坐免起為宜州刺史散騎常侍
  楚王智雲髙祖子武德元年追封以太宗子寛為嗣荆王元景髙祖子武徳三年王趙正觀初遷雍州牧十年徙封荆
  安陸王承道建成子
  江夏王承裕元吉子
  邵王重潤按唐書中宗子
  鄂王瑶開元二十三年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三千戸
  襄王僙肅宗子至德二載
  宜都王僑棣王琰子
  隋王迅代宗子大厯間封
  荆王選代宗子建中二年追封
  郢王瑛元宗初年封
  蘄王緝順宗子咸通二年
  邵王約 衡王絢 嶽王緄 桂王綸
  按唐書俱順宗子
  沔王恂憲宗子長慶元年
  澧王惲 衡王憺
  按唐書俱憲宗子
  安王溶穆宗子長慶元年
  安陸郡王源澧王惲子憲宗時封
  襄王執中敬宗子開成二年
  鄂王潤宣宗子大中五年
  鄂王偘懿宗子咸通六年王郢後徙封威王
  鄖國公張亮房𤣥齡以亮沉果有謀白秦王引為車騎將軍王即位封長平郡公徙封鄖國
  甑山公郝相貴因隋亂據峽州歸國封甑山縣公子處俊嗣
  鄂國公尉遲敬德名恭以字行朔州善陽人劉武周以為偏將武徳二年秦王戰栢壁諭之舉地降初封吴國公後改封鄂國
  鄖國公殷開山名嶠以字行涉書工尺牘髙祖起兵從討王世充以功進爵鄖國公
  安陸郡公許紹安陸人兒時與髙祖同學相愛也王世充簒位遣使歸國封安陸郡公
  孝昌公許智仁紹子以勲授
  漢陽郡王張柬之襄陽人永昌元年以賢良召後誅二張柬之首發其謀以功封漢陽郡公不半嵗進漢陽郡王加特進罷政事
  鄖國公韋安石京兆萬年人舉明經調乾州尉神龍元年遷中書令封鄖國公
  鄖國公嚴震梓州鹽亭人為興鳳兩州團練使好興利除𡚁劍南黜陟使韋楨狀震治行為山南第一封鄖國公
  後梁
  安王友寧太祖兄子
  衡王友諒 邵王友誨俱梁太祖兄廣王昱子受禪後封
  後唐
  南平王髙季興陜州破石人梁開平初拜荆南節度使梁亡附於後唐唐封為南平王傳五世五十七年滅於宋
  楚王馬殷五代史列傳殷鄢陵人唐中和三年蔡州秦宗權遣孫儒劉建峰略地淮南殷為儒禆將乾寧三年唐拜殷潭州刺史殷遣將攻連邵郴衡道永六州皆下之圍桂管盡取其屬州四年拜殷武安軍節度使梁太祖即位殷遣使修貢封楚王率兵攻嶺南取昭賀梧䝉龔富等州攻朗州執雷彦雄等於是辰澧溆溪洞諸蠻皆附於殷太祖拜殷天冊上將軍唐莊宗滅梁殷遣其子希範修貢京師莊宗問洞庭廣狹希範對曰車駕南巡纔堪飲馬爾莊宗嘉之明宗即位遣使修貢封殷楚國王以潭州為長沙府建國承制自置官屬卒諡武穆子希聲立希聲卒弟希範立希範卒弟希廣立希廣弟希崇周顯徳三年率其兄弟十七人歸京師
  後周
  蘄王熙誨世宗子顯徳六年封
  
  楚王元佐太宗長子初封衛王進封楚王
  安王元傑太宗子
  荆王元儼太宗子初封廣陵郡王天聖七年改鎮王後改荆王
  楚恭惠王元偁太宗第六子領鄂州都督武昌軍節度使子允則嗣
  楚國公守㢲太祖曾孫官和州防禦使贈楚國公楚國公從信太祖曾孫官雄州防禦使贈楚國公襄陽侯從誨太祖曾孫官台州團練使封襄陽侯楚國公從古太祖曾孫官登州觀察使封楚國公安國公從煦太祖曾孫慶厯七年封
  漢東侯宗楷太宗曾孫官康州刺史封漢東侯漢東郡公宗回太宗曾孫官沂州防禦使封漢東郡公
  鄂王曦仁宗子追封
  安陸侯世熾燕王德昭曾孫
  富水侯世儀宗室
  楚王顥英宗子初封東平郡王哲宗立徙楚王楚王似神宗子初為集慶軍節度使徽宗時鎮武昌崇寧中徙鎮荆南
  荆王楫徽宗子
  郢國公張士遜陰城人淳化中進士知邵武縣以寛厚得民仁宗出閣帝選僚佐以士遜為友令王答拜累遷尚書左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寶元初封郢國公
  鄂武忠王岳飛宋史列傳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氣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宣和四年眞定宣撫劉韐募敢戰士飛應募康王即位飛上書數千言歸宗澤為留守司統制紹興四年除兼荆南鄂岳制置使趙鼎奏湖北鄂岳最為上流要害乞命飛屯鄂岳乃以隨郢唐鄧信陽并為襄陽府路𨽻飛封武昌縣開國子五年入覲進封武昌郡開國侯後授少保嘉定四年追封鄂王
  蘄王韓世忠孝宗隆興四年追封
  漢東郡公孟珙隨州棗陽人端平二年授主管侍衛黄州駐劄增埤浚隍蒐訪軍實邊民來歸日以千數嘉熙元年封隨縣男進封漢東郡侯
  當陽縣子陳應叔泰始初封
  吉陽縣男王藴大中大夫楷之子
  
  威順王科綽巴哈世祖孫泰定三年封威順王鎮武昌荆王伊蘇布濟克拜特穆爾子
  楚王雅呼圖睿宗第八子大德十一年由鎮逺王進封楚王
  荆王托克托特穆爾睿宗第十子
  楚王托里特穆爾雅爾圖子至大中封楚王
  江陵王阿爾哈雅至元二十三年以武功封楚國公至正八年進封江陵王
  鄂國公史弼元貞三年以舊臣封鄂國公
  
  楚昭王楨太祖第六子洪武九年之國武昌王天資英睿鋭情經史常録御註洪範及大寶箴於座右以時玩警傳子孟烷是為莊王傳子季堄是為襄王無子以弟季埱嗣是為康王無子以安東王均鈋嗣是為靖王傳子榮㳦是為端王傳子顯榕是為愍王傳次子英爚是為恭王傳子華奎懐宗癸巳獻賊陷城殉難國絶
  按楚紀洪武三年封昭王九年之國十四年討諸洞蠻奏㨗上甚喜又命徃討雲南阿魯秃等暨桂陽瀘溪黔陽諸冦悉平之熒惑入太微上勅王省愆慎德以回天意王受命惟謹不敢自懈乃書尊朝廷守祖訓等十事以無忘髙祖之訓三十一年薨 莊王孝友仁厚根諸天性成祖入靖内難王辭䕶衞原賜西安名馬深自貶抑築書堂招文學管時敏貝翺雷貫輩昕夕討論永樂癸已嵗旱躬禱仰山㴻雨隨應宣德甲寅大饑發廩為糜粥以濟多所全活 靖王幼不好狎凝重老成事憲妃傅氏康妃杜氏如生母正德初逆瑾用事王具疏論之侃侃有直氣 端王弱冠政體民隠靡不周知居親䘮塟日遇雨雪跣行骨立疏請立宗廟以崇古制武宗俞允特賜彰孝坊表之
  潭王梓楚紀太祖第八子封潭王十五年之國長沙王英敏好學善屬文洪武二十年坐妃家犯法召至京王懼同妃自焚
  湘獻王柏太祖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建國荆州論古兵制有老將所不及時常德降賊叛王受命殱之建文初有讒之者闔宫自焚成祖立諡曰獻置祠官以守塚焉
  遼簡王植太祖第十五子洪武二十六年封居廣寧城諳練邊務屢樹竒功成祖登極以遼地險逺請徙荆州報可永樂二年之國世子貴煐未立薨次子長陽王貴烚嗣正統四年坐事廢弟興山王貴𤊐嗣是為肅王傳子豪墭是為靖王世子夭次子恩鑙嗣是為惠王傳子寵涭是為恭王傳子致格是為莊王傳子憲㸅坐法廢國除
  岷莊王楩楚紀太祖第十八子洪武二十七年封國雲南建文初削諸王䕶衞命西平侯沐晟偵伺其過被逮流漳州成祖登極復其爵土奏晟媒孽狀上諭以皇考遺訓云沐晟所為鹵莽固不可宥但念乃父佐命開疆不忍罪之茍不改過罪之未晩吾弟亦當念黔寧之親置之度外永樂二年改封武岡薨諡曰莊歴恭王徽煣順王音埑簡王膺鉟靖王彦汰康王譽榮憲王定燿共七世
  谷庶人橞楚紀太祖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建谷藩於宣府二十八年之國建文初削諸䕶衞王遁還廢為庶人令守金川門靖難師至庶人開門迎謁上賜雅樂七奏衞士三百人及金綺寶鈔鎗劍輿馬增嵗禄三百石徙封長沙後忠誠伯茹瑺道經藩服不朝有司奏聞上遣御史歐陽謙偵之謙告有逆謀庶人自焚
  郢靖王棟太祖第二十四子洪武辛未封無子國除襄憲王瞻培仁宗第五子初封長沙正統元年英宗以長沙地卑濕徙封襄陽傳子初鏞是為定王傳子見淑是為簡王傳子祐材是為懷王傳弟祐𱵲是為康王無子以陽山榮康王子厚熲嗣是為莊王傳子載堯是為靖王傳子翊銘是為忠王懐宗辛已殉難國絶
  按楚紀襄王天資明睿讀書通詩尤長於春秋永樂二十二年宣德元年漢王髙煦叛上親征勅王留守五年之國長沙正統元年徙襄陽薨年七十有三諡曰憲
  荆憲王瞻堈仁宗第六子永樂甲辰封宣德四年之國江西正統八年徙封蘄州傳子祁鎬是為靖王傳子見潚見潚坐法廢以都梁王見溥之子祐橺嗣是為和王傳子厚烇是為端王以疾辭爵不允喪明薨歴莊王載墭恭王翊鉅泰寧王常𣵧定王由懋由懋子慈煙共九世
  按楚紀憲王天姿穎秀勤學好古每遇朝廷大慶必祗慎肅恭初無倦容延訪文學揮毫摛藻亦無驕態 端王謙和温粹鋭情經史禮賢下士恤困軫災以内隟地為田嵗耕種以觀旱澇旱則躬自齋祓為民祈禱因號東莊顔其齋曰白雲深處嘗力辭常禄被温㫖正徳十年以疾辭爵不允
  梁莊王瞻垍仁宗第九子永樂癸卯封無子國除景王載圳世宗第三子嘉靖四年封國德安無子國絶
  吉簡王見浚楚紀英宗第五子天順元年封王生而岐嶷超悟不羣及長敏學好古乙未之國長沙益懋厥徳游嶽麓書院訪古賢哲遺跡命工梓先聖圖及尚書以時誦觀年七十二薨傳七世
  岐惠王祐棋憲宗第四子𢎞治六年封國徳安無子國絶
  夀定王祐榰憲宗第九子初封國四川保寧正徳元年徙封德安無子國除
  榮莊王祐樞憲宗第十子𢎞治十一年建國於常德薨諡曰莊傳六世
  興獻王祐杭憲宗次子世宗父𢎞治七年封藩安陸世宗入繼大統嘉靖初追封為興獻帝
  荆惠王神宗子天啟七年之國荆州辛已闖賊陷城國亡以上始封國
  巴陵悼簡王孟㷓昭王第二子洪武三十年封無子罷封
  永安懿王孟烱昭王第三子洪武三十二年封傳子墪是為莊惠王傳子均𨫊是為悼懐王傳子榮澹是為靖懿王傳子顯梧是為昭定王傳子英焌是為恭順王傳子華𫭥是為榮惠王
  壽昌安僖王孟焯昭王第四子洪武三十二年封傳子季㘧是為靖和王傳子均鑯是為莊穆王無子罷封
  崇陽靖簡王孟煒昭王第五子永樂二年封傳子季堞是為莊僖王傳子均鐓是為端懿王傳子榮𤄷是為端隠王傳子顯休坐事奪爵子英㷂降封鎮國將軍
  通山靖恭王孟爚昭王第六子永樂二年封傳子季垟是為莊簡王傳子均鏼是為温惠王傳子榮濠是為温定王傳子顯楀是為端穆王傳子英炊是為莊懿王通城莊靖王孟燦昭王第七子永樂二年封傳子季是為榮順王傳子均钃是為僖穆王傳子榮渡是為温惠王傳子顯柜是為懐簡王傳子英焀
  竟陵順靖王孟炤昭王第八子永樂二年封無子罷封
  岳陽悼惠王孟爟昭王第九子永樂二年封傳子季境是為恭僖王無子罷封
  江夏康靖王孟炬昭王第十子宣德三年封傳子季㙱是為悼順王傳子均鋷是為安惠王傳子榮漠是為端僖王傳子顯桔是為莊定王
  東安恭定王季塛莊王第三子正統二年封長子均鈋後楚康王以第二子均䤭嗣是為昭簡王子榮淑嗣薨子顯梡嗣
  大冶王季煗莊王第四子無子罷封
  保康榮靡王顯湍端王第二子嘉靖六年封無子罷封
  武岡王顯槐端王第三子嘉靖十七年以上楚藩支子封國
  長陽王貴烚簡王第二子永樂二年封洪熙初因遼世子貴煐夭進封烚為遼王正統四年坐法廢子豪㙷嗣為長陽王傳子恩訥是為安靖王傳子寵游逺安王貴燮簡王第三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熈初坐法廢子豪塾乞封輔國將軍
  巴東王貴煊簡王第五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熈初坐法廢子豪圢乞封輔國將軍
  益陽安僖王貴烰簡王第九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傳子豪壧是為康懿王傳子恩鍖是為恭簡王傳子寵湳是為端靖王傳子致梠是為榮惠王傳子憲熽衡陽莊和王貴㷂簡王第十一子永樂二十二年封傳子豪㙫是為僖靖王傳子寵淹是為安懿王無子絶封
  應山悼恭王貴㸎簡王第十二子宣徳七年封傳子豪環是為端順王傳子恩鎦是為和僖王傳子寵洣無子罷封
  宜城康簡王貴㸅簡王第十五子宣德七年封傳子豪坅是為榮僖王傳子恩銑是為懐靖王傳子寵濱是為懿定王傳子致棖是為榮昭王無子罷封枝江莊惠王貴熠簡王第十六子宣德七年封傳子豪壁是為靖僖王傳子恩錢是為温穆王傳子寵潤是為悼懐王傳子致樨無子罷封
  沅陵恭憲王貴燏簡王第十七子宣徳八年封傳子豪塶是為昭安王傳子恩鈰是為宣穆王無子傳弟恩鈼是為莊恪王傳子寵淶是為榮簡王傳子致枇麻陽悼僖王貴燠簡王第十八子無子罷封
  衡山恭惠王貴煘簡王第十九子無子罷封
  蘄水靖和王貴熡簡王第二十子正統二年封傳子豪𣔭是為安穆王傳子恩鉅是為康順王傳子寵澍是為僖簡王傳子致𣛮薨子憲𤋘嗣是為榮順王肅寧悼靖王恩鉹靖王第三子成化十三年封薨子榮順王寵汕嗣薨子致栟嗣薨無子罷封
  長垣恭順王恩鉀靖王第四子成化十三年封薨子寵泑嗣薨無子罷封
  光澤榮端王寵瀤惠王第二子成化二十三年封薨子恭僖王致榞嗣薨子憲爃嗣
  康元康僖王致椹恭王第三子正徳八年封子憲爀嗣以上遼簡王支子封國
  江川恭恵王莊王第三子宣德四年封之國武岡成化元年奏遷寶慶府傳二世
  邵陵王厚奎恭王子
  善化康簡王譽桔靖王第二子正德九年封傳二世祁陽王定煠康王第七子嘉靖三十二年
  常寧王幹岷憲王二子以子企𫓐襲爵追封岷王顯王企𫓐憲王孫懐宗七年封 岷王禋𭱴顯王子懐宗十七年封 哲王禋洪企鉁子企鉁為憲王孫未及封卒天啟間以禋洪襲封以上岷荘王支子封國棗陽王祁鑛憲王第二子正統八年封無子罷封寧鄉王祁鉦憲王第三子正統八年封傳子見沔是為僖順王傳子祐楒是為榮肅王子厚燭以鎮國將軍進封棗陽王傳子載𭏬薨不嗣以上襄憲王支子封國
  陽山恭和王見淓定王第二子長子夭次子祐楬嗣是為榮康王薨襄康王無嗣以祐楬子厚穎進封襄王追封祖見淓為襄恭王父祐楬為襄惠王
  鎮寧王見瀷定王第三子𢎞治四年封傳子祐檽祐檽傳子厚熧以上襄陽定王支子封國
  隆慶王載䵺莊王第二子嘉靖四十四年封無子國絶
  永城王載圻莊王第三子嘉靖四十四年封不嗣以上襄陽莊王支子封國
  都昌惠靖王祁鑑正統八年封傳子見潭是為懐順王傳子祐㮧是為悼僖王傳子厚熈薨子載塎襲封薨子鎮國將軍翊鏵嗣
  樊山温懿王見澋成化三年封傳子祐構是為莊和王傳子厚焌是為恭裕王傳子載坅
  都梁悼惠王見溥靖王第二子成化二年封子祐橺嗣荆王是為和王都梁國廢
  富順王厚焜傳子載垬
  永新安莊王厚熿正德十四年封傳子載壕薨傳子翊鍵
  德安王翊鐯嘉靖二十六年以上荆王支子封國華陽悼隠王悅耀蜀獻王第二子永樂二年封華陽王洪熙元年徙封澧州傳六世
  長沙王翊鋋端王庶二子嘉靖三十五年
  蘄國公康茂才蘄州人太祖佐命功臣洪武三年伐蜀卒於道追封蘄國公子鐸年十四封蘄春侯後征雲南克普定華山有功尋卒時年二十二贈蘄國公諡忠愍子淵二嵗實授公禄未襲封正德間封其孫南京錦衣衞正千户
  郢國公馮國用屢建軍功洪武三年追封
  江夏侯周德興洪武三年以軍功封
  安陸侯吴復洪武十二年以軍功封
  京山侯崔元駙馬封
  應城伯孫巗靖難功臣成祖未即位封
  安鄉伯張興靖難功臣永樂元年以上異姓諸侯封國















  湖廣通志巻二十七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八
  職官志
  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何周禮設官之多歟宜朱子以為未及施行之書也我
  國家幅𢄙之廣超越前古而董正治官無冗員無闕事
  皇上復優加禄米以養之洵乎法制之盡善矣文自郡守武自遊擊以上兹皆書其姓名爵里及其涖官年月獨詳於
  本朝者尊
  王命也前代或有闕軼就其可紀者略次其世而録之
  俾有考焉
  唐虞官制
  荆州牧一人
  三代官制
  荆州牧一人楚國子爵
  秦官制
  史記始皇本紀秦并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注楚曰南郡曰黔中曰長沙漢書百官表曰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職甲卒監御史掌監郡縣置令長
  漢官制
  前漢書公卿表漢初遣御史監三輔郡察詞訟其後復置監察御史文帝省之遣丞相史分刺諸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置部刺史以六條察郡國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牧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刺史元夀二年復為牧郡有守有尉有丞有長史縣有令長景帝中二年守更名太守尉更名都尉後漢百官志光武初置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各主一州荆州所部郡國七凡州所監都為京都置尹一人丞一人每郡太守一人丞一人皆置諸曹掾史屬官每縣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其次置長丞各一人尉大縣二人小縣一人各署諸曹掾史其郡有鹽官鐵官工官都水官者隨事廣狹置令長及丞
  晉官制
  晉書百官志晉沿漢制州置刺史别駕治中從事諸曹從事等員郡皆置太守諸王國以太史掌太守之任後避景帝諱改太守為内史又置主簿等員郡國皆置文學掾一人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有主簿録事史等員
  唐官制
  唐書百官志初因隋制諸州總管加號使持節後改為大都督帶使持節即為節度使兼安撫使則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觀察使副使又有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開元二年置十道按察採訪處置使景雲二年置荆州大都督府都督一人長史司馬録事參軍各一人上州刺史一人别駕長史司馬各一人録事參軍事以下等員中州下州同惟下參軍事上州四人中州三人下州二人諸軍各置使一人五千人以上有副使一人萬人以上有營田副使一人縣令丞主簿各一人上縣尉二人中下尉一人宋官制
  宋史職官志初設制置使掌經畫邊鄙軍旅之事後置宣諭使宣撫使經略安撫使紹興中以汪澈為湖西宣撫使開禧間以從官出宣撫江淮湖北等處宣和中置荆南襄陽經略安撫大使又有提㸃刑獄公事掌察所部之訟獄而平其曲直提舉常平司掌常平義倉提舉學事司掌一路州縣學政府州軍監宋初罷諸鎮節度分命朝臣出守列郡號權知州軍事其後文武官參為知州軍事乾徳初下湖南始置諸州通判大郡二員餘一員幕職官簽書判官及觀察支使員數多寡視郡大小及職務煩簡慶厯四年詔諸路州軍監各立學始置教授建隆元年縣置令一人丞主簿尉各一人小縣不置丞以簿兼丞之事元官制
  元史百官志元初有征伐之役分任軍民之事皆稱行省中統至元間始分立行中書省每省丞相一員平章二員右丞左丞各一員參知政事郎中員外郎各二員都事二員參政下又有簽省司簽之屬後罷不置丞相尤慎擇其人往往缺焉至元十一年右丞相巴延伐宋行中書省事於襄陽尋以别將分省鄂州為荆湖等路行中書省十三年取潭州即署省治之十八年復徙置鄂州又有宣慰司都元帥府儒學提舉司官醫提舉司至元二十五年河南江西浙江湖廣陜西五省各置一司餘省無散府秩達嚕噶齊一員知府或府尹一員同知判官推官各一員知事
  及提控案牘各一員中統五年併立州縣未有差等至元三年定上中下州上州達嚕噶齊州尹同知判官各一員中下州達嚕噶齊知州同知判官各一員二十年定上中下縣上縣達嚕噶齊及尹丞簿尉各一員典史二員中下縣不置丞餘悉如上縣之制明官制
  明初循元制設行中書省既而罷之置巡撫巡視初無定職皆得奉勅行事事竣即巳嘉靖中乃專設巡撫湖廣贊理軍務都御史後置撫治鄖陽等處提督軍務都御史洪武初詔遣監察御史巡按各省州縣九年分天下為十三布政使司設布政參政參議各二員皆分左右以總一方承流宣化之任首領屬官經歴都事照磨各一員庫大使副使理問正副各一員置按察司以司憲度副使僉事因事添設無定員首領官屬經歴知事照磨各一員檢校司獄各一員各府知府一員同知通判推官各一員儒學教授訓導每府各一員經歴知事照磨檢校司獄稅課大使每府各一員陰陽醫學僧綱道紀每府各一人各州知州一員州同學正訓導各一員州判吏目各一員各縣知縣一員儒學教諭訓導各一員縣丞典史各一員主簿上中縣各一員小縣不置陰陽醫學僧㑹
  道㑹司州縣各一人驛丞巡檢因地添設無定員歴代職官
  戰國
  吳 起衛人楚悼王相
  
  文帝賈 誼洛陽人長沙王太傳
  宣帝陳 級杜陵人荆州牧
  元帝東門雲荆州刺史     召信臣夀春人零陵太守成帝翟 宣汝南人方進子南郡太守
  哀帝蕭 育望之子蘭陵人南郡太守  蕭 由育弟江夏太守
  母將隆蘭陵人南郡太守
  光武馬 援茂陵人伏波將軍征五溪蠻
  郭 賀雒陽人荆州刺史   劉 順光武族兄南郡太守劉 隆南陽宗室南郡太守   董 宣陳留人江夏太守衛 颯修武人桂陽太守   茨 充南陽人桂陽太守
  張 機長沙太守    周 嘉安城人零陵太守
  龍 述京兆人零陵太守  張 隆桂陽太守
  章帝范 式金鄉人荆州太守   謝夷吾山陰人荆州刺史王 敏荆州刺史
  和帝湛 仲荆州刺史    許 荆陽羡人桂陽太守
  安帝楊 震華陰人荆州刺史   王 寵南郡太守
  陳 忠沛國人江夏太守   應 疊南頓人江夏太守
  法 雄郿人南郡太守    張 成山陽人江夏太守
  順帝李 固南鄭人郃子荆州刺史  髙 舒荆州刺史
  杜 喬林慮人南郡太守   李 進武陵太守
  周 昕桂陽太守     張 羡零陵太守
  第五頡桂陽太守
  質帝楊 秉震子荆州刺史   趙 戒荆州刺史
  桓帝度 尚山陽人荆州刺史   劉 度荆州刺史
  馮 緄宕渠人荆州車騎將軍  吴 樹下邳人荆州刺史尹 珍母斂人荆州刺史   李 肅南郡太守
  馬 融扶風人南郡太守   田 明江夏太守
  應 奉南頓人武陵太守   劉 綽彭城人零陵太守欒 巴内黄人桂陽太守
  靈帝趙 凱荆州刺史     徐 璆廣陵人荆州刺史陳 球淮浦人零陵太守   抗 徐丹陽人長沙太守陸 康吴郡吴人武陵太守   楊 璇烏程人零陵太守
  獻帝劉 表髙平人荆州牧    劉 琦表子荆州刺史
  王 叡荆州刺史     韓 嵩劉表從事郎史
  竇 輔扶風人荆州從事   趙 岐督租糧荆州
  黄 祖江夏太守     孫 堅富春人長沙太守
  蜀漢
  諸葛亮瑯琊人荆州都督   闗 羽解人襄陽太守都督荆州張 飛𣵠郡人宜都太守   廖 化宜都太守
  蒯 琪房陵太守     申 躭上庸太守
  龎 統治中     蔣 琬長史
  趙 雲真定人桂陽太守   黄 忠南陽人長沙太守劉 磐表從子長沙太守   廖 立武陵人長沙太守郝 普土垠人零陵太守
  王 昶晋陽人都督    徐 晃河東人都督
  樂 進衛國人都督    曹 仁操從弟都督
  龎 惪都督     趙 儼陽翟人都督
  張 郃郃陽人都督    夏侯尚譙人征南將軍領荆州刺史
  滿 寵昌邑人都督    張 遼馬邑人將軍
  李 通江夏人將軍    文 聘南陽人江夏太守
  司馬懿荆州撫軍     裴 潛聞喜人刺史
  孫 禮容城人刺史    王 基曲城人荆州刺史胡 質夀春人荆州刺史   桓 禺江夏太守
  晉 宗蘄春太守
  周 瑜舒人都督南郡太守   魯 肅東城人南郡領兵陸 遜吴郡人都督荆州牧   陸 抗遜子都督西陵夷道等諸軍事
  步 抗荆州牧     吕 岱廣陵人大將軍
  滕 牧大將軍     韓 當令支人大將軍
  歩 隲右將軍     步 協隲子右將軍
  陸 凱吴郡人將軍    朱 然本姓施丹陽人將軍
  全 琮將軍     孫 登權長子鎮武昌
  楊 肇荆州刺史     程 普土垠人江夏太守諸葛瑾瑯琊人南郡太守   孫 奐富春人江夏太守周 泰下蔡人荆州刺史   郤 禮江夏太守
  是 儀營陵人禆將軍輔太子登鎮武昌刁 嘉江夏太守
  吴 彦歸州太守     甘 寧臨江人西陵太守
  雷 譚宜都太守     黄 蓋泉陵人武陵太守李 肅南陽人桂陽太守   鍾離牧山陰人武陵太守嚴 略彭城人零陵太守
  
  武帝羊 祜南城人都督荆州諸軍事鎮襄陽司馬瑋武帝子都督
  杜 預杜陵人都督荆州諸軍事  楊 濟華陰人都督
  盧 欽涿人都督沔北諸軍事  劉 彪廣陵將軍
  陶 濬荆州牧     王 戎臨沂人荆州刺史
  惠帝劉 𢎞沛國人荆州刺史   胡 烈荆州刺史
  劉 忱雍州刺史     宗 岱荆州刺史
  荀 崧潁川人都督荆州
  懐帝王 澄瑯琊人都督荆州   陳 騫都督荆州諸軍事
  朱 伺黄州騎督     曹 攄譙國人征南司馬
  滕 霄汝州人内史    戴 邈廣陵人邵陵内史應 詹南頓人督南平天門武陵三郡軍事荀 晞都督荆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六州軍事
  愍帝第五猗荆州刺史     王 𢋸荆州刺史
  石 覽襄城太守     山 簡懐人都督荆襄等州諸軍事
  元帝司馬晞將軍     𠂀 卓丹陽人督沔北諸軍鎮襄陽卞 敦寃句人監沔北諸軍戍夏口湘州刺史
  劉 隗彭城人荆州牧    周 顗浚子荆州刺史
  王 舒荆州刺史監荆沔諸軍事  魏 該東陽人為雍州鎮酇城司馬氶譙王遜子監湘州軍事領刺史
  明帝陶 侃鄱陽人都督荆湘等州軍事荆州刺史
  胡 奮臨涇人都督荆州諸軍事
  成帝桓 宣譙國人鎮襄陽     溫 嶠太原人都督鎮武昌陶 稱侃子監江夏義陽隨   毛 寶三郡陽武人江夏相督隨義陽
  周 撫二郡訪子監沔北    庾 亮諸軍夏陽人鎮
  庾 翼武昌亮弟江州     庾 氷都督亮弟都督江荆庾瑗之七州翼子
  刺史謝 尚康帝陽夏人督江夏義
  陽隨毛穆之軍事穆帝寳子     范 江都督五郡順
  李 固陽人内史南鄭人    劉 帖荆州刺史
  江夏桓 豁内史簡文龍亢人   桓 修荆州刺史
  荆州謝 安刺史孝武都督荆   桓 嗣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諸軍事冲
  朱 序子江夏相義烏人江夏相監沔中
  桓 伊諸軍事鎮襄陽龍亢人 謝 𤣥都督荆江十
  吉 挹郡軍事安從    郗 恢子都督蓮勺人將軍髙平人都桓石民督荆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諸軍事鎮襄   陳 騫陽豁子荆州刺史都王 忱督東愓人都督荆   殷仲堪州諸軍事晉陽人
  荆州刁 暢刺史陳     劉懐肅郡人荆州刺史文帝鎮魏詠之任城人荆州刺史都督六州 何無忌東海人江荆都督
  劉 毅九江都督     楊佺期雍州刺史
  劉道規彭城人武帝少弟荆州刺史 司馬休之河南人荆州刺史魯 芝扶風人荆州刺史
  南北朝
  檀 祗金鄉人髙祖時將軍武陵内史 江 彞考城人髙祖時衡州刺史
  沈林子留守江陵     張 裕吴都人都督
  劉義康都督荆州等州諸軍事  劉義恭都督荆湘八州軍事荆州刺史劉道産彭城人雍州刺史都督  張 邵相雍二州刺史都督檀道濟金鄉人都督江州之江夏等郡諸軍事
  劉義慶荆州刺史     劉秀之東莞人雍州刺史都督劉義季武帝第六子都督荆湘等八州諸軍事荆州刺史
  李 崇荆州長史     劉 誕文帝第六子雍荆二州刺史
  崔𢎞恭總管     蔡興宗考城人都督荆州刺史
  劉 湛荆州長史     劉 濬始興王荆州刺史劉 粹沛郡人江夏相雍州刺史都督 到彦之彭城人監州州府事桞元景河東人都督雍梁荆隨諸軍事 褚裕之陽翟人雍州刺史朱修之義陽人荆州刺史都督  王景文瑯琊人都督郢州等郡諸軍事顧凱之吴郡人孝建二年湘州刺史 栁世隆江夏内史行郢州事蕭思話蘭陵人郢州刺史都督  馬 鄴廣州刺史
  劉懐珍平原人督䂊司二州郢州軍事 沈慶之武康人武昌内史領司馬焦 度南安氐人龍驤將軍鎮夏口 劉休祜荆州刺史
  劉子綏郢州刺史     孔道存荆州行事
  沈攸之武康人荆州刺史   庾深之新野人都督湘州七郡李安人蘭陵人司州刺史   劉 熙郢州刺史
  宗 慤湼州人雍州刺史都督  蕭 頣行郢州事
  蕭 鸞郢州刺史     劉廷係雍州刺史
  劉 悛彭城人司州刺史   褚 炫陽翟人竟陵長史江夏内史蕭 嶷齊髙帝第二子都督荆湘等八州荆湘二州刺史
  沈 冲郢州長史輔國將軍   蕭赤斧太祖從弟雍州刺史蕭 映齊髙帝第三子都督荆湘等九州諸軍事荆州刺史
  張 瓌吴郡人都督郢司等州軍事雍州刺史
  袁 彖陽夏人南郡内史行荆州事 蕭 鏘太祖第七子雍州刺史蕭子敬世祖第五子都督荆湘等六州軍事荆州刺史
  蕭子懋世祖第七子都督郢司等州軍事雍州刺史
  蕭子隆世祖第八子都督荆雍等六州荆州刺史
  蕭子興世祖第九子郢州刺史  蕭寶晊湘州刺史
  陳顯達彭城人雍州刺史   傅 琰靈州人徙南郡内史行荆州事蕭子卿世祖第三子都督荆湘等七州荆州刺史
  蕭 緬齊宗室都督荆司等州軍事雍州刺史
  陸慧曉吴郡人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孔琇之山陰人江夏内史行郢州事蕭昭秀文惠太子第三子都督荆雍等七州軍事荆州刺史
  蕭 球髙祖第十八子督郢司二州軍事郢州刺史
  桓崇祖鎮襄陽義陽夀春三郡  蕭遥昌都督郢司二州軍事郢州刺史蕭昭燦太子第四子都督荆雍等七州軍事荆州刺史
  蕭遥欣都督荆雍等七州諸軍事荆州刺史董 徴頓邱人安州刺史曹景宗新野人郢州刺史   張 冲吴郡人督郢司二州郢州刺史
  袁 顗雍州刺史     顔見逺瑯琊人荆州録事參軍顧憲之吴郡人髙祖時為衡陽 吕安國内史廣陵人湘州刺史栁世隆征虜將軍永明中湘  王僧䖍州刺史督湘州臨沂人督
  蕭 景州諸軍湘州刺史梁髙祖 蕭 續從弟都督雍郢二州刺史髙祖蕭 綸第五子都督雍荆二  蕭穎達州刺史髙
  蕭 秀祖第六子郢州刺史荆 蕭 恢州刺史文帝第七子荆蕭 憺州刺史都督文帝第十子郢州刺
  蕭 恪史都督文帝第    夏侯夔十一子荆州刺史
  張惠紹加安西將軍雍郢   康 絢二州刺史譙郡人
  馬仙琕司州刺史義陽人司   孔休源州刺史藍田人司州刺史蕭太心司州刺史貞威將軍山陰 田魯生人南郡太
  陳慶之守行荆州府事簡文帝 夏侯疆第二子都
  王 操督郢州刺史司州   蕭 繹刺史興國山人南
  栁慶逺北司二州刺史司州   栁 津刺史晉陽人郢州刺
  夏侯亶史武帝子荆州刺   韋 叡史河東解人雍州
  栁仲禮刺史河東解人司   楊 忠州刺史譙郡人
  蕭方諸司州刺史杜陵人雍  蕭 象州刺史河東人司州蕭 昌宗室天監中衡州刺史  王珍國相人桂陽内史
  范 雲舞陰人零陵内史   楊公則天水人都督湘州刺史柳 惔解人武帝時湘州刺史  王 琳㑹稽人湘州刺史都督諸軍事韋 燦放子大同中安逺將軍刺衡州 蕭 績南康王督江州諸軍江州刺史蕭㑹理績子輕車將軍湘州刺史  魯悉逺扶風人北江州刺史
  陸法和都督郢州刺史    王僧辯太原人都督荆州刺史
  周文育陽羡人都督    周 廸江州刺史
  毛 喜陽武人右衛率右將軍行江夏武陵桂陽三王府國事
  樊 毅湖陽人都督荆郢等四州諸軍事荆州刺史
  吴明應荆州刺史     程靈洗海寧人都督郢州刺史徐 度安陸人郢湘二州刺史都督湘沅等六州諸軍事
  沈 恪武康人都督郢巴等四州諸軍事郢州刺史
  陸子隆吴郡人都督荆州刺史  程文季海寧人昭武將軍助防郢州徐敬成安陸人巴州刺史   駱 瑒吴郡人都督荆州孫 瑒吴郡人都督荆郢等五州諸軍事郢州刺史
  錢道戢吴興人都督巴郢武三州諸軍事郢州刺史
  陳慧紀髙祖從孫都督郢州   魯廣達都督郢州七州軍事
  淳于量濟北人都督郢巴等四州諸軍事安州
  周 炅刺史安城人都督安蘄等六州諸軍事
  樊 猛安州刺史湖陽人都督荆信二州諸
  荀尚法軍事荆州刺史潁陰人都督巴郢武三
  周羅㬋州諸軍事郢州刺史尋陽 歐陽頠人都督巴峽縁江諸軍事長沙人都章昭達督衡州諸軍事衡州刺史武𠉀 瑱康人都督江郢等州江州刺史華 皎充國人都督湘桂六州湘 陳叔慎州刺史暨陽人都督湘
  巴等陳方慶州刺湘州     司馬楚之岳陽王智
  王廣之武將軍湘     元 福州刺
  封 回史西魏荆州都督   楊大眼荆州刺史
  李 挺郢州都督     王思政都督渤海人安州刺江文遥史荆州刺史荆州   寇 讚刺史太原人都督
  李 果荆州刺史     元世遵考城人安
  申 徽州刺史上谷人雍州  裴 佗刺史安州刺史荆
  趙 昌州刺史魏郡    崔延伯人荆襄二州刺史
  辛慶之狄道人南荆州刺史   李琰之隴西人三荆二郢大行臺
  拓㧞烈荆州刺史     孫 禮涿郡人荆州刺史王 熊霸城人荆州刺史   辛 纂荆州刺史
  李 崇荆州刺史     裴 詢郢州刺史
  婁 悅荆州刺史     辛 雄行臺左丞
  房叔祖郢州刺史     賀㧞勝尖山人都督荆州刺史田興祖江州刺史治麻城   陳伯之都督江郢三州諸軍事趙 怡南陽人荆州大中正荆州刺史 宇文貴夏州人郢州刺史
  韋 雋荆州治中     裴 潛河東人荆州刺史董 珍頓邱人安州刺史   韋 珍荆郢二州刺史
  韋 朏珍孫荆郢和糶大使   薛貞度汾陰人荆州刺史王 勇代武川人雍州刺史   長孫儉代人都督荆襄等三十三州
  北齊宇文䕶都督     宇文達荆州刺史
  王 則太原人都督荆州刺史  韓 賢荆州刺史
  崔彦穆安州刺史總管十二州軍事 獨孤信雲中人都督荆州刺史賀蘭祥武川人都督荆州刺史  皇甫璠隨州刺史
  李遷哲安康人大將軍鎮襄陽  李 愍荆州刺史
  權景宣天水人荆州刺史總管十七州諸軍事
  泉仲遵豐陽人荆州刺史   王 述總管
  李 昞武川人安州總管   陸 騰代人江陵總管
  韋叔裕杜陵人雍州刺史   韋 瑱杜陵人南郢州刺史崔士謙安平人江陵總管荆州刺史 厙狄士文善無人隨州刺史
  裴 鴻郢州刺史     杜 杲杜陵人温州刺史史 寧建康人荆州刺史荆襄郢等五十二州江陵鎮防諸軍事
  柳 敏河東人郢州刺史   王 悅藍田人郢州刺史裴 寛聞喜人沔州刺史   裴 俠解人郢州刺史
  王士良凉州人荆州刺史   令狐虬郢州刺史
  鄭先䕶安封人郢州都督   鄭 常郢州刺史
  髙 賔渤海人襄州總管   元 偉洛陽人襄州刺史髙 琳髙麗人江陵副總管   于栗翼代人安州總管
  于 顗代人郢州刺史    元法夀安州刺史
  吐萬通代郡人郢州刺史   周恕延洛陽人南荆州刺史李長夀伊川人黄州刺史   崔 蔚穎川人郢州刺史李延孫伊川人長夀子荆州都督  慕容㑹位儼子郢州刺史王 誼武川人襄州總管   獨孤永業中山人襄州總管楊 雄上洛邑陽人平州刺史江陵總管樊子蓋廬江人郢州刺史梁 昕烏氏人保定初邵州刺史  豆盧勣昌黎人天和間邵州刺史
  
  文帝李 雅荆州總管     楊 素荆州總管
  韋世康杜陵人襄州刺史安荆二州總管田 式襄州總管
  宇文亮郢州總管     楊 紀荆州總管
  崔𢎞度博陵人襄州總管   裴 政河東聞喜人襄州總管薛道衡汾陰人襄州總管   韋 滉安州總管
  元景山交州總管    周法尚安城人郢州刺史黄永二州總管達奚長儒代人襄荆二州總管  獨孤悒遷州刺史
  辛慶之狄道人荆州刺史   辛彦之狄道人隨州刺史史 祥建康人寧子蘄州刺史  周 摇洛陽人襄州總管
  韋 瓘隨州刺史     韓僧夀長垣人擒虎弟安州刺史趙仲將平垣人安州刺史   房彦謙臨淄人襄州總管杜 整杜陵人襄陽行軍總管  王世積新岡人蘄荆二州總管李成禮狄道人襄州總管   劉仁恩荆州刺史
  崔仲方安平人基州刺史   宇文述代郡人安州總管
  蕭 岑大將軍留江陵    薛 胄汾隂人郢州刺史崔𢎞昇博陵人襄州總管   李 安狄道人郢州刺史李 衍襄平人安州總管   吐萬緒代郡人通子襄州總管元 夀洛陽人基州刺史   魚俱羅下邽人安州刺史楊 約素異母弟髙祖時邵州刺史 楊 綸滕穆王瓚子出為邵州刺史乞伏惠馬邑人開皇時潭桂二州總管 令狐熙燉煌人開皇中桂州總管虞慶則櫟陽人開皇中桂州總管  于 璽文仲弟開皇時邵州刺史韓 擒東垣人周武時永州刺史
  
  髙祖李孝恭太祖子荆州大總管襄州道行臺左僕射
  薛大鼎汾隂人山南道副大使荆州大都督長史
  李 瓖唐宗室漢陽郡王荆州都督 李 瑗廬江郡王山南道行臺僕射褚遂良錢塘人潭州都督   李襲志隴西人桂州都督
  太宗張公謹魏州繁水人襄州都督  李元景髙祖第六子荆州都督李 恪太宗第六子安州都督  李 靖三原人檢校
  髙 儉齊清河王岳之孫安州都督 李 惲太宗第七子安州都督李 貞太宗第八子安州都督  武士彠外戚并州人荆州都督尉遲敬德善陽人襄州都督  姚 簡均州節度使
  髙宗蘇良嗣武功人荆州大都督長史  李安期安平人荆州大都督長史中宗張柬之襄陽人荆州大都督長史  韋虚心京兆人荆揚潞長史兼采訪使張廷珪濟源人江南西道按察使  王 晙景城人桂州都督杜 悰萬年人荆南南節度使
  睿宗崔日用滑州人荆州長史   陽 嶠洛陽人荆州長史𤣥宗韓朝宗京兆人襄州刺史兼山南東道 張九齡韶州人荆州大都督長史劉長卿河間人郢鄂觀察使   韋 陟京兆人襄陽太守本道采訪使楊思朂羅州人輔國將軍黔中招討使 李 綸山南東道襄鄧等十州節度使杜 暹濮川人荆州大都督府長史 韋 公鎮鄂
  徐 浩越州人襄陽防禦使   劉 餗荆南節度使
  源 清相州人江陵大都督長史本道采訪防
  韋 抗禦使京兆人安州   吕 諲都督河東人澧朗峽崔 植忠節度使祜甫弟鄂   來 瑱岳觀察使永夀人山
  南東郭子儀道節度使肅宗華州人山南李光弻東道諸道行營元帥栁城人知穆 寧山南五道節度行營事河内人魯 炅鄂岳祖庸鹽鐡沿江第五琦轉運使幽州人領襄陽 韋 倫淮西兩鎮京兆人山南等五道度支李 皋使京兆人山南東道  杜鴻漸襄鄧十州節度使曹
  羅 珣王明子湖南    李栖筠觀察使濮陽人荆南崔光逺節度使荆襄節度使趙人山南防
  王 翊禦觀察使靈昌人荆襄招
  討山張延賞南東道兵馬都使晉  顔真卿陽人山南東道節度
  李 峴觀察使代宗蒲州人 李 芄荆南節度觀察使萬年劉 晏人荆南節度使吴王恪孫荆南衛伯玉節度使趙郡
  庾 準人山南東道觀察支   王 縉使曹州人湖南荆南山南朱 貞東道轉運使荆南   平 昌節度使常州
  盧 鈞人荆南節度使太原
  徳宗郗士美金鄉人鄂岳觀察使   李 承髙邑人山南東道節度使吕元膺鄆州人鄂岳觀察使   張伯儀魏州人荆南節度使伊 慎兖州人安黄節度使   李 阜山南東道節度使樊 澤河中人山南東道節度觀察等使裴 均聞喜人山南東道節度使于 頔河南人于謹七世孫山南東道節度使
  賈 躭南皮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楊漢公𢎞農人荆南節度使鄭 權開封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王 起太原人山南東道節度使尚可孤鮮卑人荆襄援淮西使  楊儀之湖南度支使
  李夷簡鄭王元懿孫山南東道節度使 韓 皋長安人鄂岳蘄沔觀察使李 㢲贊皇人湖南觀察使   王 凝藍田人湖南觀察使沈傳師吴人湖南觀察使   趙宗儒鄧州穰人荆南節度使
  衞伯玉荆南節度使    庾 準常州人荆南節度使楊嗣復華隂人湖南觀察使   楊 憑𢎞農人湖南觀察使
  憲宗李 愬臨洮人晟子山南東道節度使 嚴 綬山南東道節度使趙宗儒鄧州人荆南節度營田觀察等使髙 錯鄂岳觀察使
  李 遜山南東道節度觀察使
  袁 滋汝南人山南東道節度使湖南觀察使
  李古道鄂岳等州團練觀察使  趙 昌天水人荆南節度使李 程隴西人襄邑王神符五世孫鄂岳觀察使山南東道節度使
  崔潭峻荆南監軍     李 聽臨洮人晟子隨鄂岳觀察使柳公綽京兆人湖南鄂岳觀察使山南東道節度使
  髙霞寓范陽人山南東道唐鄂隨節度使崔 羣清河人湖南觀察荆南節度觀察使竇 羣扶風人山南東道節度副使湖南觀察使
  竇易直京兆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孟 簡平昌人山南東道節度使李景讓并州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敬 晦河中人山南東道節度使來 遜山南東道節度使   吕元膺東平人鄂岳觀察使韋貫之瓊八世孫湖南觀察使  辛京杲金城人湖南觀察使裴 度聞喜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元 結河南人荆南節度使敬 晦河東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王 縉太原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穆宗崔 植鄂岳觀察使    李逢吉隴西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朱元翼襄陽節度使    李 回新興王德良孫湖南觀察使裴 識聞喜人湖南觀察使
  敬宗成 汭青州人荆南節度使   崔 郾博陵人鄂岳安黄等州觀牛僧儒察使隋竒章公𢎞之後武 髙元裕昌節度使渤海人山崔 琯南東道節度使博陵   薛 苹人荆南節度使寶鼎
  崔 陵人湖南觀察使佑甫  崔 瓘從子湖南觀察使博
  崔 鉉陵人湖南觀察使博  盧簡辭陵人山南東道觀察使李 翺河中蒲人山南東   崔元式道節度使山南東道
  節度髙 重使博州人湖南觀察   李 石使文宗清河人鄂岳觀察使襄元 稹邑王神符八世孫荆  鄭 伸南節度使河
  殷 侑南人武昌軍節度使  鄭 肅鄂岳觀察使陳州人叚文昌山南東道節度使   髙 端榮陽人山南
  孫簡知東道節度使    吕令琮荆州人荆南
  鄭 朗都督鄂岳觀察使江   孔 戢陵節度使荆南監
  竇易直軍使滎澤人鄂岳觀  殷 侑察使聖裔湖南觀察崔 瑶使始平人山南東道   崔 瑾節度使陳州人山南
  東道盧 鈞節度使武城人鄂岳
  觀察李德裕使武城人湖南觀察   白敏中使武宗范陽人山南
  韋 慤杜陵人武昌軍節度  周 墀使鄂岳觀察
  盧 商使武昌軍節度    徐 商使東莞人節度山南蕭 鄴東道梁長沙宣王懿九世孫荆
  南節于 琮度使懿宗博陵人荆   劉 瞻南節度使桂陽人荆
  張 濬南節度使河間人武  蔣 係昌軍節度使常州人李 蔚山南東道節度使   髙 駢山南東道節度使幽
  州人裴 休荆南東道節度使僖  郭 禹宗孟州濟
  李福源人荆南節度使荆南留後襄邑
  鄧處訥王神符五世孫山南  鄭紹業東道節度使
  段彦謨龍潭人武安    宋 威軍節度使荆
  王 鐸南節度使荆    崔 涓南節度
  孫昭德使荆南招討    閔 朂使荆南節度使鎮江
  陵荆趙匡凝南節度使江西人欽化軍節度馬 殷使昭宗蔡州人山南東道節度趙匡明使後封楚
  五代
  楊師厚鄢陵人武安軍節度  髙季興使後為楚王荆南留後梁髙繼冲硤石人荆南節度使   劉 言廬陵人武平軍節度使劉 玘雍邱人襄州都指揮使
  周行達武陵人荆南節度使   周知裕幽州人安州留後
  王崇文鎮武昌     劉仁瞻淮隂洪潭人武昌節度使
  劉審文文安人襄州防禦使   髙行周媯州人襄州行營都部署王 清曲周人秦國都虞侯   焦繼勲許州人襄陽防禦使劉 詞元城人襄州行營都虞侯
  李 瓊饒安人安州防禦使   李洪信晉陽人岳州防禦使李洪義晉陽人岳州防禦使
  張從恩太原人襄陽行營兵馬都監 髙懐德常山人岳州防禦使
  太祖慕容延釗太原人山南東道節度西南面兵馬都部署
  王全斌太原人崇義軍節度使觀察留後石守信浚義人崇信軍節度使潘 美大名人山南東道節度使  解 暉臨沼人湖廣道都指揮使
  尹 勲郢州防禦使    王 明大名人荆州轉運使張廷翰澤州人歸州路行營兵馬指揮都使許仲宣青州人知荆南轉運使司 超元城人蘄州防禦使   梁彦嗣復州防禦使
  李 符大名人轉運司制置   韓重贇磁州人永州防禦使
  太宗李惟清下邑人荆湖北轉運副 任中正判官曹州人荆湖轉
  張 詠運使鄄城人荆湖北  宋 璫路轉運使華州人峽雷有終路轉運副使郃陽人德驤子荆趙昌言湖等茶鹽制置使汾裴 莊州人荆湖轉運副使  劉師道閬中人荆湖北路轉
  趙元偁運使開封人荆湖發  郭 宻運使鄂州都督武昌
  王 顯軍節度使貝州人安州觀 樊知古察使開封人
  羅處約崇信軍節度觀察等   朱 昻使荆湖轉運使華陽
  袁逢吉人荆湖路巡撫京兆  韓 丕人峽路轉副使開封人李復圭荆湖北路轉運使華   張 遜州人集賢殿修撰知均州徐州薛居正人湖北轉運使博州人
  右驍趙 乘衛大將軍知江陵府  邊 肅陵儀人湖南都提舉發運慕容徳琛使真宗華隂人提㸃 黄 震京西刑獄楚邱人武焦守節昌安逺軍節度副使太原人冦 準荆湖北路鈐轄建州張希一人提㸃湖北路刑獄  楊 覃長杜人江淮南荆
  卞 兖成都人荆湖發運使   吴元扆太原人安州觀察使
  趙 賀封邱人三司户部鹽鐵副使知徐 起江陵鄄城人荆湖北梅 詢路轉運使宣城人湖   張 煦北轉運使開封人江南陳世卿西路安撫都監南劒  陳知㣲人荆湖北轉運使髙王 質郵人荆湖南路轉運  張 傳使單父人荆湖北路趙 振轉運使譙人荆湖北路轉運范 雍使雄州人湖北都巡秦 羲檢使制置南路河南   王舉正人户部侍郎知安州江寧人制置荆馬 亮湖路鎮定人資政殿學士尚書知光化
  劉 䕫軍合淝人尚書工部侍郎 齊 廓集賢院學士知江陵崇
  安人徐 的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㑹稽人提㸃荆
  張 錫湖南路刑獄仁宗建  彭思永安人荆湖北路轉運
  田 瑜使荆湖南路安撫使  栁 植漢陽人荆湖北路轉運魚周詢使廬陵人湖北轉運使 楊 畋夀安人荆湖北路轉運錢惟演使真州人右諫議大  狄 青夫知黄州開封人提㸃李孝稱荆湖南路刑獄寶慶   張士遜人荆湖南路兵宣撫使潘 夙吴越王俶崇信軍節度 劉 沆使西河人荆湖南北馬懐德開封人隨州觀察使   趙從詔左金吾大將軍歸州團練使任 顓夀光人知潭州宣撫司  劉 平祥符人永州防禦使
  神宗韓 維雍邱人翰林侍讀學士知襄州 韓 贄長山人荆湖安撫張 莊應天人提舉湖北路常平本路提㸃刑獄
  孫 構博平人湖北轉運使   陸 詵餘杭人湖南北轉運使蕭 注臨江人荆南鈐轄提㸃刑獄 徐 禧洪州人荆湖北路轉運副使唐義問江陵人湖南轉運判官湖北轉運使李肅之濮州人湖北轉運使薛 向同知樞宻院出知隨州  李東之龍圗閣學士知荆南王安石臨川人觀文殿大學士知江陵府謝景溫右諫議大夫知潭州李 周馮翊人提㸃荆西刑獄  鄧 綰成都人以待制知荆南安 夀開封人荆湖北路轉運判官 范子竒太原人湖南轉運使劉元瑜河南人天章閣待制知潭州 何正臣新淦人吏部侍郎出知潭州
  哲宗范純仁仲淹子以觀文殿大學士知隨州沈 括龍圖閣學士均州團練副使姚 雄武康人荆湖北路判官  朱 京南豐人湖北轉運判官江 海建安人襄州太蔚   張 粢建州人提㸃湖北刑獄王 厚徳安人郢州防禦使   李昭玘濟南人提㸃京西刑獄吕大防汲郡人以學士知隨州徙 孔平仲安州提㸃京西
  刑獄韓忠彦徽宗相州人琦子崇信軍 程 振節度副使饒州人提蒲 卣舉京西常平閬州人提 梅執禮舉湖北京西常平浦江耿南仲人顯謨閣待制知蘄  金 爽州開封人荆湖轉運
  錢 遹副使洪州人湖北安  曾孝序撫使𭒀州人提舉湖北常平潘良貴晉江人顯謨閣待制
  知潭李 綱州欽宗金華人提㸃  岳 飛荆湖刑獄髙宗觀文殿韓世忠學士湖南宣撫使湯  薛 弻陰人荆湖南北路招富元衡討使延安人荆湖宣   吕 祉撫副使永嘉人湖
  馬 伸南運判知荆南姑蘇人湖南北吴 挺提刑建陽人荆湖提
  王 德刑東平人殿中侍御  張 俊史撫諭荆湖廣南隴干人王 庶郢州防禦使通逺軍   成 閔人荆南副都統制鳳牛 皋翔人少保崇信等軍  陳求道節度使慶陽人
  趙令𡷫湖北安撫使邢州人湖北 張大經京西制置使汝州人荆湖南路李 植副總管襄鄧隨郢撫鎮燕懿王裔
  馮康國孫直龍圖閣知黄州  李汝士建昌人提㸃湖南
  沈與求湖州人荆湖南路安   楊 政撫使臨涇人武當軍虞允文節度使隆州人開   王 澈府襄陽浮梁人湖北朱勝非京西宣諭使蔡州人  葉 衡都督淮荆浙諸軍金華人劉 錡樞宻都承㫖知荆南府徳順陳 規軍人知潭州加太尉荆南辛次膺府宻州人德安復州漢 吴 祉陽鎮撫使萊州人
  吕頤浩除直秘閣湖南提刑建 勾 濤陽人荆湖提刑樂陵人曾 開湖南安撫使知潭州新 張孝祥繁人荆湖安撫使知潭
  州贑劉 珙州人知潭州湖南安撫使烏江人
  李 燾荆南湖北路安撫使孝宗子韓彦直羽子崇安人知荆南府湖北安張 栻撫使丹稜人直顯謨閣湖北轉運副使延安
  楊 輔人總領湖北京西發運副使浚之
  宇文紹節子荆湖北路轉運副使知江陵府安
  薛叔似撫本路遂寧人顯謨   李 道閣待制知江陵府移
  趙善譽襄陽廣都人以華文閣 陳 敏學士湖北京西宣撫
  趙彦橚使永嘉人     張 杓荆湖宣諭使相州人王 信湖北副總管太宗後湖 陳 謙北常平茶鹽提舉石城人商飛卿臨海人荆湖南路轉運判官 趙 愭孝宗長子蘄州防禦使趙 方衡山人湖北安撫司使兼權荆湖置司
  扈再興淮人荆鄂都統制   朱 熹荆湖南路轉運使知潭州劉 甲東光人湖北安撫使   辛棄疾厯城人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張 綸汝隂人辰澧鼎等州安撫使
  李 椿永平人知潭州湖南安撫使
  光宗詹體仁浦城人湖廣縂領   李大性四會人荆湖制置使馬 尋須城人知汝襄等八州  趙 雄資州人帥湖北
  周必大管城人觀文殿學士判潭州 孫逢吉龍泉人湖南提刑
  寧宗趙 范方子衡山人荆湖安撫使  黄 幹福州人荆湖北路安撫使安 炳廣安人觀文殿學士知潭州湖廣安撫使
  趙貴誠房州防禦使    項安世江陵人知鄂州湖廣總督畢再遇兖州人保康軍承宣使  張 榮京湖宣撫使
  吴 獵潭州人主管荆湖北路安撫公事知江陵府
  真德秀浦城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 曾從龍公亮從孫湖南安撫使别之傑郢州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 曹彦約都昌人知潭州湖南安撫使陳 塏嘉興人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劉光祖簡州人荆湖制置使謝天麟臨江人湖廣總領   王 介金華人京西安撫張 威成州人荆鄂都統沔州都統制 趙汝談湖北提舉常平
  何 澹處州人觀文殿學士移使湖北知江陵
  張忠恕浚之孫湖北轉運判官兼知鄂州
  理宗孟 珙隨州人荆湖安撫制置使  汪立信六安人荆湖制置使知江陵陳 韡𠉀官人徽猷閣學士荆湖南路安撫使
  馬光祖𭒀州人端明殿學士荆湖制置使史嵩之鄞人京西荆湖安撫制置使
  髙斯得提㸃湖廣刑獄    吴 總學士知鄂州
  董 槐安逺人提㸃湖北刑獄  魏了翁浦江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向士璧常州人湖北安撫副使湖南制置副使
  皮龍榮醴陵人寶章閣待制荆湖南路轉運使
  趙 葵衡山人湖南安撫使   崔與之顯謨閣學士知潭州湖南安撫胡 穎湘潭人湖南提刑   李曾伯嘉興人湖南安撫使知潭州洪天錫顯文閣侍制湖南安撫知潭州
  度宗髙 達湖北安撫使知鄂州   李庭芝應山人京湖制置大使張世傑范陽人保康軍節度使  范天順荆湖都統
  江萬里都昌人知潭州湖南安撫大使 廖邦杰順昌人湖南提刑
  恭宗鞏 信荆湖都統     李 芾衡州人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
  世祖阿爾哈雅輝和爾人荆湖等路樞宻院事鎮襄陽
  賈文備蒲陰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張榮實保定人湖北道宣慰使亷希憲博囉哈雅子行省荆南  管如德黄陂人湖北招討使史 弻博野人黄州等路宣慰使 姚天福絳州人湖北道按察使賈居貞獲鹿人湖北宣慰使   樊 楫冠州人荆湖等行中書省事楊惟中𢎞州人江淮荆湖南北宣慰使 張孔孫隆安人湖北道按察使庫哩濟蘇湖廣平章政事   趙 璧懐仁人江淮荆湖經畧使趙世延成都人僉江南湖北道肅政亷訪司事
  李 恒西夏人行省荆湖   謝 讓潁昌人江西湖北道亷訪司事鄂囉齊扎拉台人湖廣等處行樞宻院事圖固勤湖廣右丞
  哈喇哈遜烏拉納爾氏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張雄飛臨沂人荆湖北道宣慰使  胡祗遹武安人荆湖北道宣慰副使許 楫太原人嶺北湖南提刑按察楊文安副使天水人湖廣宣
  王都中撫使福寜州人荆湖北道宣慰副使郴
  烏克遜澤州路總管臨潢人湖廣 暢斯文平章政事南陽人山南道雷 膺肅政廉訪司事渾源人山南湖郭 昻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林州人特穆爾巴哈襄陽總軍司沅  綦公直州安撫司湖廣行省平章張𢎞綱樂安人湖南等處招討司  謝仲温張禧子贈湖廣行省
  張 礎左丞豐縣人湖南宣慰使 伯特恩通州人湖南道提刑按察
  邸 澤副使蠻部人    朱國寳常徳路達嚕噶齊郴州路倪徳政總管徐州人鎮常徳   何 琦知安撫司事蘇州人常徳
  路總博爾歡管宛平人總管統軍政常徳喇勒智喇威路成宗索隆噶圖子平章政事達爾瑪行省湖廣唐古特鄂摩克氏劉國傑荆湖宣慰使高昌人湖北額森布哈山南兩道亷訪司使女真人湖廣行
  程鉅夫省平章政事䝉古克哷氏 樊 炳湖廣等處行
  中書圖烈哈雅省左丞相建昌人江南湖
  北肅桑 節政亷訪事永州路總管仁 岳 柱宗輝和爾氏荆湖北道宣伊嚕特穆爾慰使英宗河西人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額琳沁巴勒西夏人湖廣知樞宻事
  鄂 允克呼氏湖南宣慰使
  文帝納 琳河西人睿之子湖廣行省參知政事吕思誠平定州人湖北亷訪使陳思謙寧晉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李好文東明人參湖廣行省政事
  順帝蘇天爵真定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成 遵穰縣人武昌路總管達實特穆爾托克托子湖廣行省平章政事
  實喇尼都北庭人山南南㢘訪使 余 闕廬州人湖南行省左右司郎中額森特穆爾湖廣平章政事  雅克巴哈湖廣右丞相台哈布哈鴻吉哩氏湖廣行省左丞相節制荆襄諸軍
  多爾濟巴勒平章湖廣   樊執敬鄆城人湖北道亷訪使林興祖羅源人道州路總管
  
  湖廣行中書省參知布政
  楊 璟合肥      戴 徳
  賀興隆       陶 凱
  趙 曜晉江
  巡撫湖廣贊理軍務都御史
  賈 諒嶧縣舉人    吴 政麗水進士
  蔡 詢進士    李 實全州
  王永夀太原舉人    白 圭南宫進士
  王 儉銅梁進士    羅 箎南昌進士
  吴 琛繁昌進士    劉 敷永新進士
  吴 誠錢塘進士    白行順清澗進士
  馬 訓長江進士    吴 檟博野進士
  梁 璟崞縣進士    鄭實舒城進士
  謝 綬樂安進士    韓 文洪洞進士
  徐 恪常熟進士    樊瑩常山進士
  沈 暉宜興進士    閻仲宇隴州進士
  韓重淳絳州進士    王鑑之山陰進士
  郝志義清澗進士    湯 全華亭進士
  劉 纓新淦進士    張子麟藁城進士
  王 綸慈谿進士    陳 鎬會稽進士
  劉 丙安福進士    秦 金無錫進士
  席 書遂寧進士    張 琮江寧進士
  黄 衷南海進士    孫 修邯鄲進士
  朱廷聲進賢進士    凌 相通州進士
  汪 珊貴池進士    林大輅莆田進士
  翟 瓚昌邑進士    顧 璘吴縣進士
  陸 杰平湖進士    車 純上虞進士
  姜 儀南昌進士    林雲同莆田進士
  屠太山鄞縣進士     翁 溥槩縣進士
  馮 岳慈谿進士     汪大受婺源進士
  李憲卿崑山進士     趙炳然劍州進士
  陳仕賢福清進士     劉 崘無為進士
  張 雨萬安進士     方 亷新安進士
  徐南金豐城進士     谷中虚海豐進士
  楊豫孫華亭進士     劉 慤萬安進士
  張 翀南昌進士     汪道昆歙縣進士
  阮文中南昌進士     趙 賢汝陽進士
  陳 瑞長樂進士     王之垣新城進士
  陳 省長樂進士     李 江錦衣進士
  孫 坤睢州進士     李 貞
  梁孟龍清苑進士     張問達涇陽進士
  趙可懐       李叔元晉江進士
  魏光緒山西進士     唐 暉
  方孔昭江南進士     盧象昇宜興進士
  姚崇文慈谿進士     洪如鐘進士
  宋一鶴宛平進士
  陳睿謨武進士巡撫偏沅都御史懐宗末年開府長沙沅撫自此始
  撫治鄖陽等處提督軍務都御史
  原 傑陽城進士     吴道宏宜賔進士
  王 濬威縣進士     劉 璋南平進士
  何 經順德進士     鄭 時舒城進士
  戴 珊浮梁進士     王 道蠡縣進士
  沈 暉科貫見前     黎 福樂平進士
  樊 瑩科貫見前     陳 清宜都進士
  王鑑之科貫見前     孫 需徳興進士
  汪 舜𭒀源進士     劉 宛宜春進士
  張 淳合肥進士     王 憲東平進士
  任 漢温江進士     公勉仁䝉陰進士
  陳 雍餘姚進士     王 鎮東莞進士
  方良永莆田進士     徐 蕃泰州進士
  章 極蘭谿進士     冦天敘榆次進士
  蔣 曙全州進士     夏崇夀江陰進士
  林 富莆田進士     潘 旦婺源進士
  袁宗儒雄縣進士     胡東皋餘姚進士
  宋 冕餘姚進士     王學蘷安福進士
  于 桂昌邑進士     路 迎汶上進士
  王以旂江寧進士     戴時宗長泰進士
  喻茂堅榮昌進士     張 岳惠安進士
  王 守吴縣進士    歐陽必進安福進士
  任惟賢閬中進士    葉 照慈谿進士
  于 湛金壇進士    任 瀛兖州進士
  沈良材泰州進士    張舜臣章邱進士
  劉伯躍南昌進士    章 煥吴縣進士
  劉學易夀光進士    谷 嶠前屯進士
  張 雨科貫見前    汪 俅貴溪進士
  遲鳳翔臨向進士    康 朗惠安進士
  吴桂芳新建進士    陳 志莆田進士
  劉秉仁貴州進士    孫應鰲清平進士
  武 金井陘進士    汪道昆科貫見前
  凌雲翼太倉進士    湯 賔南皮進士
  王世貞太倉進士    徐學謨嘉定進士
  楊俊民蒲州進士    張國彦邯鄲進士
  毛 綱蘇州籍太平人進士  方𢎞静歙縣進士
  李 材豐城進士    蕭 彦涇縣進士
  董 裕樂安進士    鄭國佐魏縣進士
  胡心得仁和進士    黄紀賢榮縣進士
  衛一鳳陽城進士    陳尚謨仁和進士
  楊述中富順進士    蔡復一同安進士
  畢懋康歙縣進士    李若珪邢臺進士
  梁應澤清苑進士    蔣允儀宜興進士
  盧象昇科貫見前    宋祖舜東平進士
  苗祚士澤州進士    陳良訓進縣進士
  王鰲永淄州進士     王永祚崑山進士
  巡按監察御史
  徐 英永年     丁 降南昌
  江 沂建安     姜 洪廣徳進士
  馬文昇鈞州     史簡洛陽進士
  常 新襄城進士     汪宗器繁昌進士
  俞士吉象山舉人     田 淵洛川進士
  鄭惟恒常山進士     魯 昻吉水進士
  王 恩餘姚進士     黄世經泰州進士
  王 冠鳯翔進士     王 約臨川進士
  包 澤鄞縣進士     翁 理饒平進士
  張 綱長清進士     吴 哲臨川進士
  方 中進士     李 頤餘于進士
  張 誥華亭進士     李天賦交城進士
  鄭 宣麗水進士     薛 瑄河津進士
  瞿 唐長垣進士     張 璉耀州進士
  朱 鑑晉江舉人     尹 綸深州進士
  王 俸吴縣進士     胡 止羅山進士
  曹 雷平定進士     張 翰騰驤進士
  王 度南充進士     毛伯温吉水進士
  陳 則畨禺進士     何 鰲順徳進士
  沈 俊盧州進士     王 秀萊陽進士
  鄧顯麒奉新進士     唐 符太倉進士
  張 禄平原進士     劉 濓南宫進士
  倪 組閩縣進士     余 鍧德興進士
  王 衮廣安進士     沈一定慈谿進士
  馮 震慈谿進士     朱箎山陰進士
  楊 宜衡水進士     史褒善開州進士
  陳 豪長樂進士     伊敏生吴縣進士
  桂 榮上饒進士     包 節大興進士
  髙 節華亭進士     賈大亨上虞進士
  王 忬太倉進士     陳其學登州進士
  谷 嶠興國進士     胡宗憲靖谿進士
  朱瑞登海豐進士     馮 薦南充進士
  黄繼瑞閩縣進士     吴百朋義烏進士
  姜 儆南昌進士     莫 抑馬平進士
  唐繼禄上海進士     徐大壯長垣進士
  陳 省科貫見前     郜光先長治進士
  雷稽古思縣進士     陳於階遵化進士
  舒 鰲南宫進士     李 栻豐城進士
  何 程慈谿進士     趙應元涇陽進士
  郭思極魏縣進士     朱 璉新淦進士
  錢岱常熟進士      凃 𤇍南昌進士
  任養心苪縣進士     張治具晉江進士
  白士麟山西平定進士    宋 賢建德進士
  劉熙祚武進舉人
  左布政使司
  李 琦元氏明經     李 旭贛縣太學生
  劉 禮潁縣     馬 麟
  王 哲清苑舉人     易 善南海貢生
  蕭 寛吉水進士     宋 欽乾州
  馬 謹樂縣進士     陳 安新建進士
  蕭 暄泰和進士     錢 昕常熟進士
  杜 銘金堂進士     何喬新廣昌進士
  吴 誠錢塘進士     黄 紱貴州進士
  鄭 時舒城進士     儀 智宻縣教官
  李 清上海進士    張敷華安福進士
  劉 喬萬安進士    鍾 蕃崇徳進士
  李 濬武進進士    徐 源長洲進士
  朱 瓚肅寧進士    韓 鎬盧氏進士
  朱 欽邵州進士    顧 源長洲進士
  邵 寳無錫進士    王 綸濵州進士
  徐 旦豐州進士    董 傑涇縣進士
  黄 瓚儀真進士    龔 𢎞嘉定進士
  周季鳳寧川進士    彭 杰
  蔣 曙科貫見前    林庭㭿閩縣進士
  丁 沂溧水進士    潘 珍江都進士
  盛 儀江都進士    錢 宏錢塘進士
  林大輅科貫見前    陳克宅餘姚進士
  易 瓚肅寧進士    徐 乾臨桂進士
  劉儲秀浙江進士    劉彭年巴縣進士
  顧 遂餘姚進士    陳則清閩縣進士
  管懐理臨邑進士    龔 輝餘姚進士
  劉 寅江西進士    任 轍巴縣進士
  孫世祐豐城進士    翁 溥科貫見前
  楊本仁南祀進士    劉伯躍科貫見前
  郝維嶽宜賔進士    王 昺章邱進士
  傅 鎮福建進士    谷 嶠科貫見前
  汪 俅科貫見前    季 遷新建進士
  徐南金科貫見前    劉自强扶溝進士
  畢 鏘石埭進士    陳天資饒平進士
  劉 佃安福進士    孫一正渭南進士
  湯 賔科貫見前    施堯臣青陽進士
  陳 瑞科貫見前    徐學謨科貫見前
  金立敬臨海進士    劉志伊慈谿進士
  馮叔吉慈谿進士    晉應槐洪洞進士
  安嘉善代州進士    錢 藻如皋進士
  賈待問威縣進士    王 湘濟寧進士
  陳惟直洪雅進士    劉世賞巴縣進士
  王庭詩華州進士    劉東星沁水進士
  王應乾東流進士    武尚耕漂水進士
  李得陽廣徳進士    王續之南充進士
  馮 孜桐鄉進士    胡心得科貫見前
  梁雲龍瓊山進士     洪有復南安進士
  薛三才      杜 詩濟南進士
  會道唯南海進士    李叔元科貫見前
  右布政使司
  華仕瞻偃師貢生    鄒 煜華陽太學生
  蹇 賢巴縣進士    崔 恭廣宗進士
  任 禮豐城進士    立 陵蘭陽貢生
  宋 傑定興進士    陳雲鵬餘姚進士
  嚴 洤莆田進士    盧 雍江寧進士
  王 詔晉縣進士    唐 詢華亭進士
  王 範開州    周 斌昌黎進士
  方 守莆田進士     熊 祜博興進士
  陸 珩歸安進士     張 本錢塘進士
  畢 孝單縣進士     王 綸科貫見前
  管 琪崑山進士     曹 鳳新蔡進士
  陳良器仁和進士     劉 琬科貫見前
  陳 鎬會稽進士     劉 挺萬安進士
  王懋中安福進士     周 載富順進士
  李 昆髙宻進士     童 瑞四川進士
  周季鳳科貫見前    方 璘莆田進士
  聶 賢長壽進士    王 鑾襄城進士
  蔣 瑶歸安進士    林庭㭿科貫見前
  余 祐鄱陽進士    潘 珍婺源進士
  胡 訓南昌進士    胡 鐸餘姚進士
  孫 鳳洛陽進士    陳克宅科貫見前
  徐學謨見前    楊 栢啇邱進士
  金立敬見前    史朝宜晉江進士
  劉志伊見前     秦 淦慈谿進士
  馮叔吉見前     侯于吉杞縣進士
  晉應槐見前     安嘉善見前
  賈待問見前     王 湘見前
  姚繼可襄城進士     陳惟直見前
  李可俊宜興進士     張天麟永嘉進士
  郭子章泰和進士     劉東星見前
  左參政
  吴 雲宜興舉人     于 睿陽榖太學生
  王 鱗魚臺太學生    賈 照濟陽舉人
  趙 向無極俊秀     郝 鵬扶溝太學生
  安 德汝州教官     武友諒偃師進士
  馬雲輝直𨽻     郭 璲巴縣太學生
  章 善進士     李 衡當塗進士
  黄 澤閩縣進士     吴 澤南昌進士
  易 瓚科貫見前     韓士英南充進士
  馮時雍交河進士     劉彭年科貫見前
  顧 遂科貫見前     陳則清科貫見前
  龔 亨清江進士     張時轍鄞縣進士
  姚文照莆田進士     劉 寅科貫見前
  李義壯南海進士     任 轍科貫見前
  孫世祜見前     連 曠永年進士
  翁 溥科貫見前     張 臬進賢進士
  魏良輔新建進士     鄒守愚莆田進士
  顧四科錢塘進士    鄭 絅莆田進士
  王 鎬深州進士    李 盤固始進士
  谷中虚科貫見前    汪 俅科貫見前
  楊 賢濟寧進士    張希舉南昌進士
  劉自强見前    谷 嶠見前
  萬 衣徳化進士    栗永禄長治進士
  孫應鰲見前    李心學臨淮進士
  孫一正見前    湯 賔見前
  施堯臣見前    陳 瑞見前
  李 果堂邑進士    楊 誼濟寧進士
  曾䝉簡泰和進士    王 讓宛平進士
  唐 瑜上海進士    楊 瓚莆田進士
  倪 輔平湖進士    王 道科貫見前
  李孟暘睢州進士    李 琮景寧進士
  陸 淵餘姚進士    章 銳鄞縣進士
  梁 方南海進士    金 福黄巖進士
  郭祥鵬泰和進士     林 璿長樂進士
  尹 灝安福進士     鍾文俊長汀進士
  李天賦科貫見前     王 泰翼城進士
  葉 相江南進士     胡 鐸科貫見前
  胡 忠宜興進士     邵 銳仁和進士
  劉 挺科貫見前     韓士竒洪洞進士
  黄 焯南平進士     劉友仁漳浦進士
  吴 仲武進進士     韓 璒髙陽進士
  陳 煥餘姚進士     胡有恒山陽進士
  駱 顒富順進士     陳守愚夀張進士
  丁汝夔霑化進士     朱鴻漸吴縣進士
  髙 鸞太寧進士     顧四科科貫見前
  孟廷相霸州進士     扈永通曹縣進士
  雷 賀豐城進士     謝孟金陳州進士
  藍 璧髙安進士     袁洪愈長洲進士
  孫宏軾四川進士     林 命建興進士
  顧𢎞潞浙江進士     温 純上雲進士
  鄭雲鎣閩縣進士     秦吉士曲周進士
  蔡復一科貫見前     丘志充諸城進士
  鄭 旻掲陽進士     沈伯龍科貫見前
  湯 仰新都進士     喬懋敬上海進士
  陶大順會稽進士     沈子木歸安進士
  劉 倬長洲進士     劉守仁洪洞進士
  李 遷科貫見前     馬顧澤吴縣進士
  王 泮山陰進士
  右參政
  郭 文直𨽻進士     田 綱貢生
  朱 㲄太康太學生    楊 真河陽
  柴 璉洛陽進士     徐 俌長洲
  沈餘慶崑山     甄 完新安進士
  李同芳崑山進士     李 恪江寧進士
  王 銃延安進士     周 晟涉縣進士
  甯 瑛稷山進士    馮 孜南充進士
  雍 秦咸寧進士    劉 聰蘇州進士
  劉 琬科貫見前    林 㙱閩縣進士
  夏祚當塗進士     畢 亨新城進士
  周 紘陽曲進士    胡 韶鄱陽進士
  李思明濟寧進士    夏 暹廣西進士
  陳鳳梧泰和進士    曹 崑進士
  夏從夀科貫見前    張天相太原進士
  鄭 毅上饒進士    畱志淑晉江進士
  徐金陵常山進士    劉 棟山陰進士
  文 明萍鄉進士    吴永禄南海進士
  劉儲秀科貫見前    龔守愚清江進士
  章 書餘干進士    李士翔張山進士
  鄭 重固始進士    及 官交河進士
  王 積太倉進士    王 楊會稽進士
  端廷郝當塗進士    楊本仁杞縣進士
  鄒守愚科貫見前    許 琯歙縣進士
  游居敬南平進士    陳 塏見前
  王 崇永康進士    劉忠唐祥符進士
  繆宗周通海進士    陶欽夔彭澤進士
  沈 愷華亭進士    王朝賢太康進士
  姜 恩廣安進士    楊大章餘姚進士
  李憲卿科貫見前    柳 英巫山進士
  趙之屏南充進士    林懋和閩縣進士
  張景賢進士     李 遷科貫見前
  徐 霑江山進士     游震德徽州進士
  劉廷誥慈谿進士     萬士和宜興進士
  雷 達豐城進士     張希舉科貫見前
  吴維嶽湖州進士     萬 衣科貫見前
  蔡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新淦進士     李逢時江西進士
  李 燧科貫見前     羅一鸑閩縣進士
  陶承學會稽進士     曹三暘宜興進士
  金 淛東陽進士    朱 徴唐縣進士
  祁 清山陰進士    馮成龍慈谿進士
  趙 賢科貫見前    鄒善安福進士
  胡邦竒山陰進士    沈人种嘉定進士
  王叔杲永嘉進士    王 璽南豐進士
  楊 相莆州進士    劉 炌海鹽進士
  劉 鉉鄱陽進士    晉應槐科貫見前
  陳惟直科貫見前    馬文煒安邱進士
  許守謙藁城進士    陳於王嘉善進士
  𮕵貞吉南昌進士    楊一魁安邑進士
  馮時雨長洲進士    范之箴秀水進士
  蔡復一科貫見前    王志逺龍谿進士
  吴維嶽科貫見前    熊宇竒新建進士
  潘 瀾晉江進士    丘志充科貫見前
  顧 柄常熟進士    瞿 溥達州進士
  吴 兌江山進士    龔承薦龍游進士
  馮 露襄城進士    郭士亮富陽進士
  王叔陵陽城進士    詹爾達樂安進士
  黄克纘晉江進士    鄒學杜餘姚進士
  顔欲章安福進士    馮時可華亭進士
  王喬棟䧺縣進士    梁鼎賢河南進士
  吴國仕歙縣進士    茅瑞徴歸安進士
  左參議
  何 廣上海明經    班 平
  汪景明黟縣進士    郝 珩廣平進士
  黄仲芳建安進士    孫 節
  侯 復昌平    劉 益吉水進士
  凌 志新城    曹 衡臨海進士
  車 寧閩縣進士    徐 恪科貫見前
  張以𢎞山陰進士    韓 文科貫見前
  劉 誠進士    徐 哻嘉定進士
  章元應樂清進士    胡 瑞内鄉進士
  吴世忠金谿進士    喬 恕寧陵進士
  方 麟莆田進士    鍾文俊科貫見前
  王 藎濰縣進士    黄 質杞縣進士
  丁致祥武進進士    許 路宿松進士
  郭日休莆田進士    敖 英清江進士
  張 絅吉水進士    劉 恩髙陽進士
  張問之慶雲進士    潘九齡遂昌進士
  戴嘉猷直𨽻進士    洪世文閩縣進士
  楊逢春同安進士    陳 鎏吴縣進士
  劉起宗巴縣進士    李萬實南豐進士
  舒春芳鄱陽進士    顧 柄科貫見前
  張仲謙上海進士    舒應龍全州進士
  吴 兌見前    徐 柄海寧進士
  李貴和祥符進士    李日强曲沃進士
  林偕春福建進士    馮時雨科貫見前
  李學禮潁州進士    沈伯龍科貫見前
  韓孫受慈谿進士    王應乾科貫見前
  李學一歸善進士    劉 魯安陽進士
  楊 標安陽進士    李 琦江陰進士
  黄公輔廣東人    蕭九成南城進士
  牛惟炳曲周進士    田樂義蘭陽進士
  陳 瑾南寧人    李復聘進士
  鮑希顔長子進士    霍維藎曲周進士
  鄧雲霄東莞進士    于元業東阿進士
  袁繼咸宜春進士
  右參議
  鄭 暘甌寧    聞 質桐廬
  莊謙才晉江    杜 潛廣東
  錢古訓餘姚進士    楊 復𠉀官貢生
  方 勉永樂進士    畢 鸞陘縣進士
  鄭 序長樂進士    劉子鍾東平進士
  劉 觀武進進士    章 琬山東進士
  段 慎河間進士    劉寅之永新進士
  王 珪松江進士    凌 文上元進士
  翁 信餘姚進士    楊 琚泰和進士
  梅 倫直𨽻進士    林 廸閩縣進士
  李 謙滋陽進士    王 瑞望江進士
  李 俊陜西進士    王 鼎常熟進士
  馬 銓南和進士    龔 膺寧德進士
  鄭 觀閩縣進士    王 豫祥符進士
  王 溥内鄉進士    張 縠上海進士
  陳 濬惠安進士    夏 昻宛平進士
  王 璽科貫見前    華 山無錫進士
  華 福餘姚進士    林 鐄淮安進士
  楊子器進士    尚 繻嘉興進士
  孫 源會稽進士    邵 棠通州進士
  李 源祥符進士    張九逵大庾進士
  張 繼汲縣進士    張 瀚山東進士
  白 金武進進士    夏從夀科貫見前
  謝 忠上虞進士    熊 紀南陽進士
  范 鏞華亭進士    黄 清崑山進士
  顧 珀晉江進士     王子謨淳安進士
  林文纘𠉀官進士    陸 杰科貫見前
  王 淮安福進士    張 萱上海進士
  王 棟南充進士    虞 煦東陽進士
  楊 易建安進士    蔣同仁武進進士
  崔 桐海門進士    商汝頤浙江舉人
  張天性      胡 德婺源進士
  吴 瀚吴縣進士    張 鯤太康進士
  劉彭年科貫見前    邱九仞貴谿進士
  陳良謨吉安進士    吕 陶正定進士
  王 鎔慈谿進士    方 昇婺源進士
  康世隆咸寧進士    王 爚崑山進士
  吴 檄桐城進士    朱子恭瀘州進士
  張 素蒲州進士    胡 松滁州進士
  段 續陽曲進士    鍾雲瑞東莞進士
  方逺宜歙縣進士    楊 言鄞縣進士
  陳 塏科貫見前    魏良輔科貫見前
  蔣 芝咸寧進士     秦 鰲崑山進士
  余承業青神進士    王 鎬灤州進士
  戴邦正上海進士    劉 澍藍田進士
  鄭友周掲縣進士    張 續岐江進士
  米 榮紹武進士     黄 鰲晉江進士
  何元述晉江進士     吴子孝長沙進士
  黄 福休寧進士     卜大同秀水進士
  張景賢科貫見前     劉文光閬中進士
  胡堯臣安居進士     郭惟清崑山進士
  曾才漢太和進士     王繼洛鄭州進士
  邵 梗仁和進士     朱舜民濟州進士
  成子學海陽進士     髙 對汶川進士
  宋廷表臨淮進士    李 燧科貫見前
  徐惟賢上虞進士    郝成性江都進士
  劉子輿海陽進士    楊廷相建木進士
  栁宗蔡河間進士    趙 忻陜西進士
  張勉學長洲進士    劉應箕巴縣進士
  王叔果永嘉進士    楊 儲廬陵進士
  張九一新蔡進士    林應箕莆田進士
  賀 涇廬陵進士    鄭 洛安肅進士
  祝堯煥濮州進士    黄可大番禺進士
  王 楷永康進士    周 京永年進士
  董世彦釣州進士    潘清亶上虞進士
  常三省泗水進士    王 謨潁州進士
  李堯徳永年進士    王應顯漳浦進士
  劉 翾内江進士    郭崇嗣肥和進士
  胡 僖蘭谿進士    王 旋太康進士
  章甫端任丘進士    周思充餘姚進士
  王恩民臨安進士    蔣勸能餘姚進士
  李 琦科貫見前    江廷寄旌德進士
  靖四方淇縣進士    馬鳴鑾内江進士
  栁 侗臨邑進士    許一德泗州進士
  劉朝噩永新進士    張維新汝州進士
  劉堯卿清苑進士    武尚耕科貫見前
  袁𢎞徳曲周進士
  分守道未詳品級者附
  邵 正金華進士    李 倜鄧州進士
  樊 斆鄧州進士    黄 順進士
  陳良弻厯城進士    焦 傑平湖進士
  盧 煦金華進士    廣 灝任邱進士
  鍾應瑞南海進士    詹貞吉巴縣進士
  陸長庚平湖進士    楊際會容縣進士
  楊道會晉江進士    王嗣美朝邑進士
  譚自省建德進士    劉廣生羅山進士
  劉守烈綿州進士    李成名陽城進士
  莊廷臣武進進士    堵天顔陽武進士
  楊松年貴州進士    楊文岳南兖進士
  程 榮歙縣進士    徐景麟上虞進士
  周夢伊上虞進士    萬年榮平谿進士
  髙斗樞鄞縣進士    朱翊𰽑東昌選貢
  伍袁萃長湖進士    朱南英山陰進士
  霍鎮方光州進士    吴伯與宣城進士
  張鳳翼棠邑進士    劉觀光南海進士
  張克儉屯留進士    葉秉敬浙江西安進士
  髙 第灤州進士
  提刑按察使
  黄 信彭澤薦舉    徐永達歸德
  曹 榮      孟 桓
  羅 銓山陽    陳 諤廣東
  李 素通州進士    孔文英安化進士
  王 瑄長興進士    馮 誠浮梁進士
  趙 象臨海進士    羅 箎科貫見前
  項 璁崑山進士    張 綱科貫見前
  李 敏襄城進士    王克復福清進士
  胡 靖德興進士    張 悅華亭進士
  徐 懷建德進士    蕭 正太和進士
  何 淳淳安進士    楊繼宗陽城進士
  劉 喬科貫見前    張 撫陜西進士
  林 俊莆田進士    吴 雄仁和進士
  湯 全科貫見前    胡 富直𨽻進士
  李 瀚沁水進士    金獻民綿江進士
  魏 英慈谿進士    王 恩科貫見前
  何 琛成都進士    張 吉餘干進士
  髙 江莆田進士    李 昆髙宻進士
  鄭 陽安肅進士    王時中黄縣進士
  聶 賢科貫見前    杭 淮宜興進士
  王廷相儀封進士    徐 讚浙江進士
  盛 儀江都進士    周期雍寧州進士
  張 峨成都進士    衞 道河南進士
  祝 續吴縣進士    翟 瓚巴縣進士
  胡世寧仁和進士    張 銊安仁進士
  髙叔嗣祥符進士    吴永禄科貫見前
  范 鏓遼東進士    王繼禮文縣進士
  陳則清科貫見前    紀 常文安進士
  於 敖陜西進士    石 簡海寧進士
  李 黙甌寧進士    吕 顓寧州進士
  喻 智當塗進士    林雲同科貫見前
  孫應奎洛陽進士    任 轍科貫見前
  孫世祐曹城進士    連 鑛永平進士
  劉思唐陜西進士    沈應龍烏程進士
  朱鴻漸科貫見前    吴 惺餘姚進士
  陶欽蘷彭澤進士    王 鎬科貫見前
  吴 嶽汶上進士    孟廷相霸州進士
  萬虞愷南昌進士    谷 嶠興國進士
  俞 憲無錫進士    游震得婺源進士
  李 豸陽城進士    程 珤徳州進士
  陳洪濛仁和進士    劉期潔易州進士
  蔡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衞輝進士    李心學科貫見前
  沈 橋會稽進士    秦 梁無錫進士
  馮時雨景州進士    何 寛臨海進士
  方𢎞静歙縣進士    温如春山東進士
  姚世熈舒城進士    陳 瑞科貫見前
  方良曙歙縣進士    胡邦竒山陰進士
  王世貞科貫見前    錢 藻如皋進士
  秦 金科貫見前    晉應槐科貫見前
  侯於趙杞縣進士    喬懋敬上海進士
  馬文煒安仁進士    李 頤餘千進士
  程 寰歙縣進士    梁有年順徳進士
  副使
  田敏道五臺    劉 淵桂林
  髙懷敬延州    彭 琉安福進士
  宋 信徳州    劉子敏太和進士
  朱仲安蕭山    俞士悅長洲進士
  陳 鎰吴縣    許 昇南昌
  李 縉淮安進士    周 皞廬陵
  龔 澤慈谿    侯 恂白水進士
  焦 芳心縣進士    俞振才新縣進士
  毛松齡豐城進士    楊茂元鄞縣進士
  陳 孜浮山進士    鄭恭曲沃進士
  王 玹鹽山進士    吴 欽仁和
  蕭 謙永平    馮 錤慈谿進士
  馬 隆陽城進士    周 南縉雲進士
  沈 鐘長洲進士    顧 源長洲進士
  陳 寓寧徳    馮 鎬信陽進士
  鄭性恒常山進士    孫 需科貫見前
  劉 果長洲進士    朱 文崑山進士
  張 銳江都進士    毛 憲餘姚進士
  宋 漢膠州進士    黄 肅餘姚
  張 璉鞏縣進士    張 鎮臨清進士
  曽 鼎永豐進士    邢 端井陘
  陳 質上海    丘 野鹿州
  上官尹南昌    吕 囦常熟
  徐仲麟上饒    陳叔紹閩縣進士
  桂 怡慈谿進士    成 功山東
  沈 慶餘姚    盧 秩新淦進士
  邵𢎞譽餘姚進士    戴 珙河南
  李 益長安    嚴 洤莆田進士
  余 恂鄞縣    應 欽黄巖
  郁文博上海進士    費 臻安州進士
  吴 智莆田    馬 震汲縣進士
  薛 綱山陰進士    武 清大同進士
  王 億銅梁進士    陳 宏龍谿
  馮 俊宜山進士    陳 鼎山東進士
  張 遇項城進士    謝 綬科貫見前
  劉 遜安福進士    張 貫蠡縣進士
  洪 逺歙縣進士    任 鑑臨頴進士
  蔣 昇全州進士    曹 亷鞏昌進士
  李 金遷安進士    胡 昻定興進士
  陳 輔宜賔進士    方良永莆田進士
  侯啟忠長寧進士    徐 潭仁和進士
  孫 烱興州進士    程 杲汶縣進士
  張 琮吴縣進士    林茂達莆田進士
  張 繼汲縣進士    房 瀛費縣進士
  董 銳昌邑進士    惲 巍武進進士
  范希淹弋陽進士    翁 理科貫見前
  聶 賢長壽進士    張邦竒鄞縣進士
  張鳴鳳上海進士     汪 賜仁和進士
  陳 璧大谷進士     陳 鼐遷安進士
  黄天爵南安進士     王 綖開州進士
  汪 玉鄞縣進士     田汝耔祥符進士
  楊叔通鄞縣進士     孫 鳳科貫見前
  朱廷聲進賢進士     王 佩南充進士
  程 昌祁門進士     劉士元彭縣進士
  朱 琉新州進士     楊守禮蒲州進士
  滕 謐進士    夏邦謨涪州進士
  侯 綸進士    胡 岳華亭進士
  屠應塤平湖進士    許宗魯咸寧進士
  張 鯤科貫見前    龔守愚科貫見前
  余 澗桐城進士    楊 淳臨漳進士
  黄 質宛縣進士    文 明科貫見前
  崔 桐海門進士    朱 佩大理進士
  李 顯樂清進士    路 迎汶上進士
  李 錫臨邑進士    鄭 氣静海進士
  陳 卿宜賔進士    郭登庸山陰進士
  林士元瓊山進士    詹 瀚王山進士
  萬雲鵬鹽城進士    葉 觀江都進士
  馬文煒安邱進士    張 𦒎泰興進士
  屠應坤平湖進士    劉 勲
  張 烱科貫見前    姜 儀南昌進士
  鄭 濓新建進士    葉朝陽秀水進士
  黄希憲金谿進士    張思忠肥縣進士
  管大勲鄞縣進士    楊可大沁州進士
  李天植廣徳進士    梁問孟新鄉進士
  張振先臨安進士    賈應璧無錫進士
  黄 鶴杞縣進士    孫 珮諸城進士
  覃應元山西進士    丁惟寧諸城進士
  田 樂任邱進士    王 暘河南進士
  周 檡山陰進士    張思聰山陰進士
  徐 嵩太川進士    王 鎔慈谿進士
  周 在太倉進士    李 瑜洵陽進士
  江 匯進賢進士    張惟恕上蔡進士
  宋 宜鄌州進士    汪 堅進士
  陳 璣進士    江以達進士
  李鳳翔成都進士    孫應奎長洲進士
  朱 觀崑山進士    馬 坤通州進士
  李義壯南海    孫繼魯錢塘進士
  魏廷萱許州進士    盧 紳安岳進士
  張承恩易州進士    王學孔安福進士
  金 燦嘉興進士    應 檟遂昌進士
  孫世祐科貫見前    項 喬永嘉進士
  楊應竒夏邑進士    陳仕賢科貫見前
  潘九齡遂昌進士    王嘉賔合州進士
  楊勉學荏平進士    魏尚純鈞州進士
  喬世寧耀州進士    公躋奎䝉陰進士
  楊伊志吴縣進士    髙 懋銅梁進士
  潘子正安陸進士    曹 亨新蔡進士
  沈 愷華亭進士    戴邦正科貫見前
  朱 藻瀘州進士    陶欽夔科貫見前
  陳子文閩縣進士    盛若林海内進士
  沈 𡹘吴江進士    張 合江寧進士
  史嗣元餘姚進士    陳紹儒南海進士
  楊大章餘姚進士    劉天授萬安進士
  林懋和閩縣進士    鄭汝舟莆田進士
  何 彦進士    髙 節永節進士
  孫宏軾資縣進士    翁大立餘姚進士
  李凌雲鈞州進士    熊 逵清江進士
  齊 譽南昌進士    李 遷科貫見前
  王一蘷安福進士    張景賢科貫見前
  施千祥福清進士    吴三樂河南進士
  胡堯臣科貫見前    趙希蘷長治進士
  龔秉徳新建進士    翁世繼福清進士
  章士元吴縣進士    余 爌樂平進士
  劉繼宗科貫見前    黄宗器閩縣進士
  程秀民西安進士    陳 墀餘姚進士
  馮 覲海寧進士    張正和南昌進士
  張天復山陰進士    周 鎬汲縣進士
  李逢時科貫見前    王光祖直𨽻進士
  李心學科貫見前    鄔 璉新昌進士
  汪克用永豐進士     耿隨朝滑縣進士
  楊豫孫華亭進士     盛 唐嘉善進士
  何 寛科貫見前     徐 鷁海鹽進士
  阮文中科貫見前     曹三暘科貫見前
  李 敬涇陽進士     吴邦正吴縣進士
  張九功沁州進士     張 玭石州進士
  潘繼光汲縣進士     王紹元金谿進士
  金世龍長洲進士     莊應正惠安進士
  李遇元臨安進士    徐 栻常熟進士
  宿應麟東掖進士    熊 琦南昌進士
  董 鯤海寧進士    施篤臣青陽進士
  顔 鯨慈谿進士    秦 金科貫見前
  姜延珤掖縣進士    姜繼會膠州進士
  殷正茂歙縣進士    楊守禮莆田進士
  陳一松海陽進士    杜 思鄞縣進士
  黄 錝嘉興進士    徐學謨見前
  毛自道平原進士    陳 覲餘姚進士
  張大業陽信進士    胡 直太和進士
  秦 鈁慈谿進士    劉思賢安福進士
  鄭伯興無錫進士    楊一槐安邑進士
  姚𢎞謨秀水進士    邊維垣彭縣進士
  盧仲佃東陽進士    徐 栢浦城進士
  陸光祚平湖進士    馬顧澤長洲進士
  房 楠汝寧進士    蘇士澗晉江進士
  宿 度掖縣進士    陶大順見前
  郭 棐番禺進士    金學曽錢塘進士
  晉應槐見前    沈伯龍見前
  章甫端任邱進士    項思教臨海進士
  曹 慎鎮江進士    曹子朝長洲進士
  侯堯封嘉定進士    蘇民牧髙平進士
  管 稷餘姚進士    駱問禮諸暨進士
  董其昌華亭進士    張 崶餘姚進士
  馮 露見前    馮時可見前
  李復聘墊屋進士    虞德業義烏進士
  劉思忠安邱進士    楊 楷屏山進士
  洪世文閩縣進士    吴中傅朝城進士
  廖恒吉達州進士    陳經濟禹州進士
  鄧士昌廣安進士    張 孝巴縣進士
  倪朝賔蕭山進士    史啟元江都進士
  周禮雅武進進士    程世培休寧進士
  曽 櫻江西進士    黄近朱長夀進士
  陳 實延平進士    嚴起恒山隂進士
  傅良選雅州進士    蔡官治仁和進士
  解經雅韓城進士    張 素見前
  崔應科長垣進士    劉思中保定進士
  石維嶽灤州進士    曽如春臨川進士
  游王庭臨川進士    張天徳烏程進士
  沈子來歸安進士    馮雲起崑山進士
  韓孫慶慈谿進士    傅上瑞武定進士
  瞿汝說常熟進士
  僉事
  朱逢吉浙江    習 成盧龍
  董 愷内丘    茹 琪
  雷 亮咸寧    王 霖仁和
  方 恢餘姚進士    劉 紹吴縣進士
  黄宗載豐城進士    朱與言萬安進士
  葉承宗嘉興進士    顧 㢲慈谿進士
  楊 紹新安進士    侯 興順天
  張 誠髙唐    劉 虬廬陵進士
  許 資棠邑    徐 俌見前
  王縉紳安邑進士    徐 條衢州
  熊 昱豐城進士    方 勉歙縣進士
  張思安無錫進士    賈 進安東
  陳 斌永嘉    韓 楊山陽進士
  陳勝通沙縣    董 敬武進進士
  黄潤玉鄞縣    吴 名江寧
  程志學歙縣    徐 彬黄巖
  成始終無錫    熊 鍊進賢
  胡 貫眉州進士    洪本昌建德
  唐 維      葛 詡上虞
  王 宣長夀進士    駱 敏湖口進士
  闗 哻鄠縣進士    劉 文嘉定進士
  璩 安安化    朱 吉崑山
  胡 灝嘉定    洪 弻嚴州進士
  劉 敷永興進士    王 驥䝉昌進士
  沈 靖髙郵    趙 名安化
  鄧 秀安福    伍星會臨桂
  陳 全宜興    王 度宜興進士
  裴 斐渭南    夏 時餘姚進士
  黄 謹莆田進士    尚 禠羅山進士
  陳 方廬陵進士    湯 清永新進士
  應 顥淳安進士    陳 朂無鍚
  汪 寛大興    侯 由龍谿
  邵 琮仁和進士    張 輗陽曲
  江孟綸江津    張述古宜興
  周 謨新淦進士    李 冕劍州進士
  萬 繡安福進士    徐 輝嘉興進士
  汪 進婺源進士    郭 經崑山
  姚 倫武進    洪廷臣淳安
  侯 方華亭進士    張 曉三原進士
  唐 鼎安陽進士    余 鐸清江進士
  卜 同宜興進士    鄧 瑗樂昌
  戚 昻金華進士    周 鵬玉山進士
  張 賔單縣進士    馬 璠安邑
  黄 祥羅山    曹 玉江寧進士
  王 純仙居進士    吴 淑宜興
  傅 金臨桂進士    楊 春新都進士
  許 璘華亭進士    朱 惪仁和進士
  陳 雍餘姚進士    王 欽固安進士
  危 容懐寧進士    鄭 軾永豐進士
  祝 祥滄州進士    李 善隴州進士
  歐陽旦安福進士    李宗泗眉州進士
  李 情河南進士    方 仁弋陽進士
  韓 鼐華亭進士    鄭 岳莆田進士
  蔣 顒臨海進士    姚文灝貴溪進士
  徐守誠餘姚進士    趙 璧昆明進士
  陳鳳梧見前    姜 實蒲城進士
  彭 甫莆田進士     沈 元慈谿進士
  杜 馴徐蒲進士    陶 照秀水進士
  盧 翊常熟進士    張 芝歙縣進士
  謝 璽振武進士    姜學蘷嘉興進士
  顧景祥大興進士    馬應祥陜西進士
  匡翼之贑榆進士    霍 紹藿州進士
  秦 銳㑹稽進士    陳良珊華亭進士
  蔡 潮臨海進士    張𢎞宜華亭進士
  田 墀襄城進士    張鳴鳳見前
  髙 顯濮州進士    沈 欽山隂進士
  丁 沂溧水進士    謝廷柱長樂進士
  顧 英慈谿進士    汪 玉鄞縣進士
  王 濟丹徒進士    張 宏正定進士
  田 登長安進士    孟 洋信陽進士
  張 萱見前    吴 欽淳安進士
  左 經耀州進士    申 惠吴江進士
  李 緯鈞州進士    楊守禮見前
  林 遂福寧進士    楊南金鄧州進士
  宋 璉清苑舉人    吴彰德莆田進士
  方 豪開化進士    鄭維新歸善進士
  林 桂平湖進士    毛紹元餘姚進士
  許宗魯見前    鄭光琬莆田進士
  汪 溱祁門進士    何 鰲見前
  柴 經鄞縣進士    陸 釴鄞縣進士
  蔣 珙應天進士    三 閣新都進士
  周 佐永豐進士    孟居仁遼州進士
  陳嘉言陜西進士    劉 淮睢州進士
  王 爚崑山進士    鄔 閱新昌進士
  張 素見前    鮑象賢歙縣進士
  周 在太倉進士    陳 束鄞縣進士
  田 頊福建進士    張文奎洛川進士
  孫 雲崑山進士    毛一言臨海進士
  戴 鯨鄞縣進士    錢 照慈谿進士
  劉汝南同安進士    弋 諌太和進士
  張 鏜永豐進士    雷嘉祥井陘進士
  萬一貫安福進士    唐天祥全州進士
  夏良心廣徳進士    張應詔咸陽進士
  蘇 雨巴縣進士    孫成名慈谿進士
  王邦俊鄜州進士    魏良甫見前
  秦 鰲見前    柯 喬青陽進士
  楊 祜錢塘進士    楊 雷吴縣進士
  米 榮邵武進士    李 盤固始進士
  王宗濬晉江進士    曹大埜巴縣進士
  侯 寧東平進士    劉文光見前
  王喬齡餘姚進士    鄭汝舟莆田進士
  卜大同見前     張景賢見前
  張 鐸南直進士     王嘉謨安仁進士
  冉從禮中牟進士     張 鍊武功進士
  陳 松裕州進士     翁學淵遂昌進士
  施 昱歸安進士     吴必孝餘姚進士
  韓 桂餘姚舉人     曽才漢太和舉人
  任 良南充進士     惲紹芳武進進士
  沈 龍宣城舉人     陳一松廣東
  李 全内江進士     于 錦濟寧進士
  邵 楩見前     周思兼華亭進士
  郝成性吴縣進士     吉求獻興平進士
  周 美崑山進士     栁宗葵河間進士
  崔 都蒲州進士     范惟一吴縣進士
  朱天球漳浦進士     狄斯彬溧陽進士
  張勉學見前     沈熙載崑山進士
  羅文蔚四川進士     温如春見前
  胡 直見前    麻 瀛宣城進士
  許公髙南部進士    孫 裒如皋進士
  袁 淳雩都進士    詹 萊常安進士
  茍延唐峩眉進士    吴 椿新建進士
  潘清亶見前    吴文華連江進士
  包 汴嘉興進士    張九一新蔡進士
  李 紀泗州進士    劉志伊見前
  曹 棟丹徒進士    張子仁無錫進士
  樊 倣進賢進士    屠 寛上海進士
  李堯徳永年進士    袁世榮華亭進士
  方 新青陽進士    王應顯漳浦進士
  李惟觀濬州進士    徐中行長安進士
  趙 岩崇德進士    盛當時華亭進士
  卜 相嘉興進士    蔡一槐晉江進士
  李 崧秦洲進士    戢汝止簡州進士
  余士龍婺源進士    賈 館單縣進士
  馮子京錢塘進士    蘇 璜河南進士
  李克敬聞清進士    劉自存河南進士
  蔣夢龍長洲進士    陳允升崑山進士
  鄧林喬内江進士    楊 松洛陽進士
  宋 范永年進士    江廷寄旌徳進士
  王應乾見前    侯堯封見前
  謝良弻泗州進士    傅 霖圻縣進士
  南 軒渭陽進士    馬鳴鑾見前
  王廷稷晉江進士    龍宗武江西進士
  劉𢎞道吴縣進士    洪一謨厯城進士
  王 圻嘉定進士    丁此吕新建進士
  蔡文範新昌進士    馮應京旴𣅿進士
  金之俊嘉興進士    魏養䝉北直進士
  黄希憲見前    甘 來江西進士
  鄧雲霄見前    吴中偉海鹽進士
  張邦俊韓城進士    周泰時吴江進士
  魏 濬松溪進士    周士昌内江進士
  向應賢通江進士    朱明時順天進士
  羅 寛光山進士    周以典南昌進士
  李 嵩束鹿進士    冒起宗如皋進士
  金九陛全椒舉人    王鼎鎮西華進士
  趙彦復浙江進士    沈萃正浙江進士
  周鳳岐永康進士    馬茂才陜西進士
  許 璟莆田進士    胡獻來台州進士
  顧元鏡福建進士    陸茂元平湖進士
  許國翰陜西進士    向 鼎泗州進士
  毛汝賢嘉善進士    王毓陽綏德進士
  章邦翰南昌進士    陳惇臨潮陽進士
  韓光曙吴縣進士    卞承憲江津進士
  謝 渭定海進士    周繼昌無錫進士
  劉仲斗宜城進士    李作舟合州
  何啟升富順進士    趙廷璧南陽舉人
  趙思誠樂平進士    徐學聚蘭溪進士
  提學巡防各道未詳品級者附
  葛寅亮錢塘進士    郭子章見前
  劉東星見前    竇子偁合肥進士
  梁有年見前    熊守竒見前
  王 景華陽進士    馬人龍太湖進士
  杜 詩見前    周 𤐣莆田進士
  徐人龍上虞進士    王志堅崑山進士
  李叔元見前     水佶應寧波進士
  王永祚見前     髙世泰無錫進士
  張秉貞桐城進士     許文岐仁和進士
  分守上荆南兵備道駐澧州
  楊 璟合肥     張 彬
  韓 澄髙陽進士     康世隆咸寧進士
  朱子恭瀘州鄉貢     楊 言鄞縣進士
  魏良輔新建進士     劉 澍藍田進士
  朱鴻漸吴縣進士    繆宗周通海進士
  姜 恩廣安進士    王朝賢太康進士
  楊大章餘姚進士    栁 英巫山進士
  徐 霈江山進士    劉廷誥慈谿進士
  雷 逵豐城進士    李逢時徳州進士
  陶成學會稽進士    曹三晹宜興進士
  金 淛東陽進士    馮成能山陰進士
  施堯臣青陽進士    趙 賢汝陽進士
  王在晉藜陽進士    李 煒晉江進士
  蔡復一同安進士    徐待聘常熟進士
  蔡善繼進士    過庭訓進士
  王世仁長洲進士    張法孔鶴慶進士
  許國翰涇陽進士    路文範宜興進士
  向 鼎涪州進士    周岐鳳浙江進士
  姚孫榘江南進士
  上江防兵備道駐岳州
  陸 銊鄞縣進士    錢 照慈谿進士
  鮑象賢歙縣進士    張文奎
  孫 雲太倉進士    王宗濬晉江
  張景賢眉州進士    吴必孝餘姚進士
  李 全内江進士    邵 梗仁和進士
  郝成性江都進士    崔 都蒲城進士
  許公髙南部進士    張 一新蔡進士
  屠 寛上海進士    李惟觀瀘州進士
  蘇 璜堂邑鄉貢    蔣夢龍長洲進士
  張 鏜永豐進士    唐天祥全州
  梁問孟新鄉進士    蘇民牧髙平進士
  馮 露襄城進士    張 淳桐城進士
  張 堯四川    錢時俊
  髙則益江西    王 景華陽
  闗守箴      楊 相商丘進士
  沈人种嘉定進士    劉 玠海鹽進士
  楊 相蒲州進士    劉 鉉鄱陽進士
  裴貞吉南昌進士    張更化汾州進士
  張維新汝州進士    王 泮山陰進士
  陸 懋鄞陽進士    李同芳崑山進士
  胡桂芳金谿進士    梁雲龍南海進士
  趙彦復      沈翠徵平湖進士
  馬茂才陜西進士    許 璟莆田進士
  胡獻來台州進士    王永祚崑山進士
  顧元鏡福建進士    陸懋元平湖進士
  分守下湖南道駐實慶府
  楊逢春同安進士    陳 鎏吴縣進士
  劉起宗巴縣進士    李萬實南豐進士
  范之箴秀水進士    舒春芳鄱陽進士
  吴維嶽孝豐進士    萬 衣德化進士
  顧 炳常熟進士    張仲謙華亭進士
  吴 兊江山進士    舒應龍全州進士
  馮時雨長洲進士    李學禮潁州進士
  李學一歸善進士    劉 魯安陽進士
  田樂義蘭陽進士    牛維炳曲周進士
  霍維藎曲周進士    馮 露襄城進士
  王叔陵陽城進士    金學曾錢塘進士
  黄克纘晉江進士    伍袁萃長洲進士
  朱南英山隂進士    王志逺龍谿進士
  熊宇竒新建進士    楊 楷屏山進士
  潘 瀾晉江進士    霍鎮芳光州進士
  瞿 溥達州進士    龔承薦龍游進士
  徐人龍浙江進士    吴伯與宣城進士
  李守俊宜興進士    張鳳翼堂邑進士
  張天麟永嘉進士    黄公輔新會進士
  郭士亮富陽舉人    于元華東阿官生
  分巡下湖南道駐長沙府
  孟居仁遼州進士    鄔 閱新昌舉人
  鮑象賢歙縣進士    張 素安寧進士
  戴 鯨鄞陽進士    秦 鼇崑山進士
  楊 祐錢塘進士    米 榮邵武進士
  王喬齡餘姚進士    王嘉謨安丘進士
  冉崇禮中牟進士    吉來獻樂平進士
  任 良南充進士    陳一松海陽進士
  韓 柱餘姚進士    周思兼華享進士
  朱天球漳浦進士    狄斯彬溧陽進士
  羅文蔚綦江進士    張勉學長洲進士
  茍延唐峨眉進士    張子仁無錫進士
  卜 相嘉興進士    賈 舘單縣進士
  王應乾東流進士    南 軒渭南進士
  趙思誠樂平進士    李天植廣德進士
  劉思中保定進士    覃應元大同進士
  曾如春臨川進士    徐學聚蘭溪進士
  陸長庚平湖進士    周繼昌無錫進士
  張天德烏程進士    沈子來歸安進士
  劉仲斗宣城進士    李作舟合州進士
  何啟升富順進士    韓孫愛慈谿進士
  解經雅增城進士    崔應科長垣進士
  詹爾達樂安進士    程 寰歙縣進士
  丘志充諸城進士    顔欲章安福進士
  石惟嶽灤州進士    金之俊南直進士
  游王庭臨川進士    髙斗樞鄞縣進士
  馮雲起崑山進士    傅上瑞武定進士
  趙廷璧南陽進士
  分守上湖南道駐永州
  洪世文福建進士    卜大同秀水進士
  胡堯臣安居進士    李 遷新建進士
  髙 崶大理進士    宋廷表臨桂進士
  楊廷相臨安進士    張勉學長洲進士
  周 京永年進士    董世彦鈞州進士
  黄可大番禺進士    姚𢎞謨秀水進士
  毛汝賢嘉善進士    郭崇嗣合肥進士
  蔣勸能餘姚進士    江廷寄旌徳進士
  侯堯封嘉定進士    馬鳴鑾内江進士
  靖四方淇縣進士    劉堯卿清苑進士
  王毓陽綏德進士    馬顧澤呉縣進士
  吴中傅朝城進士    廖恒吉達州進士
  王 泮山陰進士    章邦翰南昌進士
  陳惇臨朝陽進士    韓光曙吴縣進士
  陳經濟禹州進士    鄒學柱餘姚進士
  卞承憲江津進士    鄧雲霄東莞進士
  馮時可松江進士    鄧士昌安州進士
  謝 渭定海進士    張 孝巴縣進士
  梁鼎賢夏邑進士    倪朝賔蕭山進士
  吴國仕歙縣進士    茅瑞徵歸安進士
  傅良選雅州進士    史啟元江都進士
  周詩雅武進進士     陳世培休寧進士
  蔡官治仁和進士     曽 櫻江西進士
  黄近朱長夀進士     陳 斌延平進士
  嚴起恒山陰進士
  分巡上湖南道駐衡州府
  沈 慶餘杭     裴 斐渭南
  吴 淑宜興     陳鳳梧泰和進士
  汪 玉𭒀源進士     汪克用永豐進士
  齊 遇      楊 淳臨潼進士
  張九功沁州進士    金 燦嘉興進士
  陳 𤧸      姜 儀南昌進士
  鄧承劵全州舉人    程秀民西安進士
  沈 愷華亭進士    胡堯臣安居進士
  林士元瓊州進士    陳 覲餘姚進士
  邊維垣彭縣進士    房 楠汝寧進士
  管大勲鄞縣進士    黄希憲金谿進士
  章邦翰南昌進士    魏養䝉北直進士
  甘 來江南進士    鄧雲霄東莞進士
  吴中煒鹽海進士    張邦俊韓城進士
  袁一𩦸福建進士    周泰畤太湖進士
  魏 濬松溪進士    周士昌内江進士
  向應賢通江進士    馬人龍太湖進士
  朱明時大興進士    羅 寛光山進士
  周以典南昌進士    李 嵩束鹿進士
  冒起宗如皋進士    金九陛全椒進士
  王鼎鎮西華進士    陳象明東莞
  嚴起恒山陰進士    戴吉人休寧進士
  分巡湖北道駐常徳府
  曾才漢太和進士    于 錦濟寧進士
  沈熙載崑山進士    胡 直太和進士
  潘清亶上虞進士    曹 棟丹徒進士
  王應顯漳浦進士    馮子京錢塘進士
  李克敬聞清進士    江廷寄旌徳進士
  馬鳴鑾内江進士    夏良心廣徳進士
  丁此吕無錫進士    陳敦臨朝陽進士
  林焲章莆田進士    董元學厯城
  史旌賢大理    熊 元光州
  李應祥無錫    劉之龍富順
  姚上徳長洲    郭顯忠太康
  陳翔龍富順    馮時可華亭
  郭宗宁江南進士    黄公輔新會進士
  陳 瑾南寧舉人
  分守湖北道駐辰州府
  吴 瀚吴縣進士    張問之慶雲進士
  陳則清閩縣進士    鄭 重固始進士
  王 積太倉進士    鄒守愚莆田進士
  許 琯歙縣進士    王 崇永康進士
  陶欽蘷彭澤進士    趙之屏南充進士
  林懋和閩縣進士     游震得𭒀源進士
  萬士和宜興進士     蔡楊金衛輝進士
  羅一鸑閩縣進士     朱 徵唐縣進士
  祁 清山陰進士     鄒 善安福進士
  胡邦竒山陰進士     王 璽南豐進士
  晉應槐洪洞進士     賀邦泰丹陽進士
  顔思教臨海進士     陳長祁長樂進士
  張國珍奉新進士     郭 棐番禺進士
  林 梓漳浦進士    陳性學諸暨進士
  鄭 銳涇縣進士    詹啓陳安谿進士
  張喬松新喻進士    張惟方龍溪進士
  羅賜祥青陽舉人    李廷謨豐城進士
  史允中雲中進士    蔡復一同安進士
  樊長樞江西進士    趙鵬程山東進士
  顧其仁四川進士    王 𩦸江南進士
  曹代之陜西進士    劉之沂山東進士
  辰沅兵備道
  馮 俊宜山進士    劉 璧夀光舉人
  龔 澤慈谿進士    鄭 㳟曲沃進士
  蕭 謙永平進士    顧 源長洲進士
  張 璉鞏縣進士    張 鎮臨海
  徐 潭錢塘進士    董 銳興州進士
  翁 理朝陽進士    黄天爵南安進士
  朱廷聲進賢進士    朱 琉瀘州進士
  龔守愚清江進士    黄 質范縣進士
  李 顯樂清進士    崔 桐海門進士
  王 暘河内進士    李 瑜吉水舉人
  李義壯南海進士    李 愷會安進士
  公躋奎䝉隂進士    髙 懋銅梁進士
  劉廷臣洪洞進士    朱 藻瀘州進士
  髙 節左衛進士    劉天受萬安進士
  金 爌樂平進士    施千祥福清進士
  李心學臨淮進士    周 鎬汲縣進士
  姜繼曾膠州進士    元文中南昌進士
  史嗣元餘姚進士    秦 鈁慈谿進士
  宿 度掖縣進士    蘇士潤晉江進士
  張思忠肥縣進士    章甫端任邱進士
  管 稷餘姚進士    龍宗武太和進士
  髙維崧廬陵舉人    虞德葉義和進士
  孫守業祥符舉人    江東之歙縣進士
  王應霖文安進士     徐 榜涇縣進士
  袁應文東莞進士     張應鳳元城進士
  曽 皋廬陵進士     許成器江南舉人
  吴一鴻江南進士
  荆闗工部抽分厰
  成化徐 敏錢塘進士員外    鄭 齡弋陽主事
  周 輸主事     周 正主事
  王 丹餘姚進士主事    尚 徳徳州進士主事
  潘 璋金華進士主事    洪 漢任邱進士主事
  盧 鴻淳安進士主事    趙 潤濟寧進士
  吴 郁休寧進士主事    林 璧閩縣進士
  王 瓚通州進士主事    李 韶富順進士員外
  胡 韶科貫見前
  𢎞治李時新餘姚進士主事    劉 昻宛平進士主事
  黄 俌浙江進士主事    周 濬安福進士員外
  任繼祖項城進士主事    余 璘灤州進士員外
  宋 鳳趙州進士     傅 潮新喻進士員外
  丁 錬豐城進士     徐 永鈞州進士
  李 敷進士員外     韓大章會稽進士主事
  劉汝清渭南進士員外    謝 忠上虞進士
  陸應龍長洲進士     黄 瑄太倉進士主事
  裘 讓慈谿進士員外    許元奎海寧進士主事
  滕 進汝州貢士員外    姜 桂安仁進士主事
  馮友瑞涇陽進士主事    髙 魁新鄭貢士
  劉廷重南昌進士     楊 淳見前
  胡 禮南海進士     李 寅縉雲進士
  邊 偉任邱進士     徐金陵常山進士
  何 瓊順德進士     詹 晨貴溪進士主事
  何 遵江寧進士主事    王承恩髙陽進士
  茅 貢常熟進士主事    林 馥同安進士主事
  車 純見前
  嘉靖富好禮華亭進士主事    蔣 泮僊居進士主事
  邵經邦仁和進士主事    晉 憲崑山進士
  佟應龍山陽進士主事    朱鴻漸見前
  王 鈁奉化進士     杜 璲涇陽進士
  徐 楗暨城進士     姚 參華亭進士
  劉贊襄青陽進士     沈思賢徳清進士
  吕 瑚永豐進士     王 玫忻州進士
  譙孟龍南兖進士     趙愈和星子進士
  李汝楫汝陽進士     吕 源錢塘進士
  陳 鎏吴縣進士    楊 登咸寧進士
  向宗哲資縣進士    陸 愚太倉進士
  謝 淮任邱進士    陳光哲臨海進士
  陳 梧漳浦進士    劉 慤見前
  鄔 璉見前    張承敘固安進士
  顧 柄見前    皇甫濓長洲進士
  徐九思貴溪進士    吴炳庶僊居進士
  周俊叔崑山進士    曹守貞江都進士
  符 任寧陵舉人    周賢宣萬安進士
  方良曙歙縣進士    宋繼祖漢川進士
  應存性僊居進士    凌廸知烏程進士
  陶幼學會稽進士    孫 詔嘉興進士
  錢子鄰嘉善進士    劉 浡長洲進士
  朱應時餘姚進士
  隆慶朱泰鄧縣進士     吕一静貴池進士
  金學曽見前    張大器慈谿進士
  萬厯曹 慎解州進士     施天麟青陽進士
  鍾庚陽崇德進士     周思宸餘姚進士
  劉伯淵慈谿進士     王 豫烏程進士
  王再聘臨邑進士     程 奎歙縣進士
  沈 修仁和進士     甯化龍新安進士
  杜 偉吴江舉人     盧仲諤吴縣舉人
  袁 奎豐城進士     張有徳祥符進士
  周嘉賔内江進士     盛萬年秀水進士
  沈子來歸安進士    張天秩烏程舉人
  程 試新河進士    陳汝麟清江進士
  沈朝煥仁和進士    黄克謙邵武進士
  宗名世上元進士    潘陽春餘姚進士
  葉秉敬西安進士    趙國琦南昌
  孫龍傳奉化舉人    沈孚先嘉興進士
  徐良棟上虞進士    張先縉澤州進士
  吴一栻淳安進士    須之彦嘉定進士
  沈華正平湖進士    路周道汶上進士
  朱國盛華亭進士    胡汝淳吴縣進士
  天啟徐人龍上虞    陸文衡吴江進士
  楊閒中進士    吕克孝青浦舉人
  王則古進士    李世英瀘州進士
  吴道華無錫進士
  崇禎馮敬舒慈谿進士    楊肇泰諸暨進士
  朱大受崑山進士    王夢錫金壇進士
  吴從魯淄陽進士    陳𢎞教餘姚進士
  鄭尚友錢塘進士    朱大烈秀水官生
  姚序文長興進士












  湖廣通志巻二十八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欽定四庫全書
  湖廣通志巻二十九
  職官志
  皇清文職官制武職官制見軍政
  總督部院都御史一員總督全省軍務兼理糧餉
  巡撫湖北都察院御史一員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初沿明制設撫治鄖陽部院一員後裁
  巡撫湖南都察院御史一員提督軍務兼理糧餉初為巡撫偏沅雍正二年改為湖南巡撫
  湖南觀風整俗使都察院一員雍正七年
  巡按湖北監察御史一員順治十八年
  巡按湖南監察御史一員順治十八年
  巡察御史一員雍正二年
  提督學院初分設湖北督學道湖南提學道順治十八年改為通省提學道康熈四十二年始以翰林院視學為學院雍正三年北南各設一員
  荆關工部分司一員康熈四年裁併有司兼攝康熈九年復差部員徴收十年仍歸有司管理康熈五十五年巡撫監收
  湖北承宣布政使司一員初置左右布政各一員康熈三年裁右布政停左字銜稱布政使經歴一員照磨一員庫大使一員
  湖南承宣布政使司一員康熈三年分藩理問一員庫大使一員湖北督糧道一員康熈三年分藩湖北改糧務驛鹽道後分置庫大使一員分守武漢黄道一員初為分守武昌道康熈六年裁十二年復設雍正七年移駐黄州改今銜
  分守襄陽道一員初為分守下荆南道雍正六年改今銜
  分守岳常澧道一員初為分守上荆南兵備道康熙九年改分守岳常道雍正七年改今銜
  分守衡永郴道一員康熈六年裁九年復設
  分守荆西兵備道一員
  分守下湖南道一員
  分守上湖南道一員
  分守湖北道一員已上四道康熈六年裁
  撫夷荆南兵備道一員奉裁
  湖北提刑按察使司一員初置湖廣按察使一員康熈三年分司改今銜經歴一員司獄司一員
  湖南提刑按察使司一員康熈三年分司設照磨一員司獄司一員湖北驛傳鹽法道一員初設驛傳屯鹽水利道順治七年歸併驛鹽道康熈七年歸併糧道十三年復設康熈五十八年仍歸併糧道雍正元年復設
  湖南驛鹽糧儲道一員康熈三年設驛鹽督糧二道後裁併
  分巡荆州道一員初為分巡上荆南道雍正六年改今銜
  分巡辰永靖道一員初為分巡辰沅靖道雍正七年新設永順府改今銜
  分巡武昌兵備道一員
  分巡下荆南道一員
  分巡荆西兵備道一員
  分巡湖北道一員
  分巡下湖南道一員
  分巡上湖南道一員
  上江防兵備道一員
  下江防兵備道一員
  辰沅兵備道一員已上九道俱康熈六
  湖北興屯道年裁一員
  湖南興屯道奉裁一員
  武昌府奉裁知府一員同知一員經歴司通判一員照磨所經歴一員司獄司照磨一員儒學司獄一員敎授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正術一人僧綱司正科一人道紀司都綱一人
  江夏縣都紀一人知縣一員縣丞儒學一員典史一員敎諭巡檢司一員訓導驛丞一員巡檢
  武昌縣三員驛丞二員知縣一員儒學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巡檢司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巡檢二員僧會司訓術一人道會司訓科一人咸寧縣僧會一人道會一人儒學知縣一員典史一員陰陽學敎諭一員醫學訓導一員僧會司訓術一人道會司訓科一人
  嘉魚縣僧會一人道會一人儒學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巡檢司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巡檢二員僧會司訓術一人道會司訓科一人
  蒲圻縣僧會一人道會一人知縣儒學一員縣丞一員典史驛丞一員敎諭醫學一員訓導僧會司一員驛丞道會司二員訓科
  崇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通城縣知縣一縣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興國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大冶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通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漢陽府知府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漢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五員漢川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黄陂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孝感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黄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照磨所照磨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軍儲倉大使一人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黄岡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二員
  蘄水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羅田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麻城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黄安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蘄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廣濟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黄梅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安陸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照磨所照磨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僧綱一人道紀司道紀一人
  鍾祥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驛丞驛丞一員京山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潛江縣知縣一員主簿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沔陽州知州一員州同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人訓導一人巡檢司巡檢二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天門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荆門州知州一員州同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三員驛丞驛丞三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當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徳安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安陸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
  雲夢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應城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隨州知州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四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應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荆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二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江陵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四員公安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驛丞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石首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會司一人僧會道會司一人道會
  監利縣一人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巡檢司訓導一員陰陽學巡檢四員醫學訓術一人僧會司訓科一人道會司僧會一人松滋縣道會一人知縣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巡檢司訓導一員陰陽學巡檢一員醫學訓術一人僧會司訓科一人道會司僧會一人
  枝江縣道會一人知縣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訓術一人僧會司訓科一人道會司僧會一人
  夷陵州道會一人知州一員州判儒學一員吏目一員學正陰陽學一員訓導醫學一員典術僧正司一人典科道正司一人僧正
  宜都縣一人道正一人知縣儒學一員典史一員敎諭巡檢司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巡檢醫學一員訓術僧會司一人訓科道會司一人僧會
  逺安縣一人道會一人知縣儒學一員典史一員敎諭陰陽學一員訓導醫學一員訓術僧會司一人訓科道會司一人僧會
  襄陽府一人道會一人知府一員經歴司同知一員司獄司通判一員儒學經歴一員司獄一員陰陽學敎授一員醫學訓導一員僧綱司正術一人道紀司正科一人襄陽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二員驛丞驛丞一員
  棗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宜城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南漳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會一人
  光化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穀城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會一人道會司道會一人
  均州知州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鄖陽府知府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鄖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
  房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竹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竹谿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鄖西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保康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直𨽻歸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長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興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巴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恩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長沙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經歴司一員經歴司獄司一員司獄儒學一員敎授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正術醫學一人正科僧綱司一人都綱副都綱各道紀司一人都紀副都紀各
  長沙縣一人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橋頭馬驛訓導一員善化縣縣丞一員知縣一員縣丞儒學一員典史一員敎諭
  湘潭縣一員訓導一員知縣一員儒學縣丞一員典史一員湘潭水驛敎諭一員黄茅舖巡檢司訓導一員陰陽學驛丞一員醫學巡檢一員僧㑹司訓術一人道㑹司訓科一人
  湘陰縣僧㑹一人道㑹一人知縣儒學一員縣丞一員典史歸義馬驛一員敎諭陰陽學一員訓導醫學一員驛丞僧㑹司一員訓術道㑹司一人訓科湘鄉縣一人僧㑹一人道㑹一人儒學知縣一員縣丞一員武障市巡檢典史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寧鄉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益陽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㑹司一人僧㑹道㑹司一人道㑹
  瀏陽縣一人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梅子園巡檢司訓導一員陰陽學巡檢一員醫學一訓術人僧㑹司訓科一人道㑹司僧㑹一人安化縣道㑹一人知縣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訓術一人僧㑹司訓科一人道㑹司僧㑹一人
  醴陵縣道㑹一人知縣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訓術一人僧㑹司訓科一人道㑹司僧㑹一人
  攸縣道㑹一人知縣一員儒學典史一員敎諭一員陰陽學訓導一員醫學訓術一人僧㑹司訓科一人道㑹司僧㑹一人
  茶陵州道㑹一人知州一員州判儒學一員史目一員學正視渡巡檢司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巡檢醫學一員典術僧正司一人典科道正司一人僧正
  衡州府一人道正一人知府一員經歴司同知一員司獄司通判一員儒學經歴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衡陽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
  衡山縣一員知縣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草市巡檢司一員巡檢永夀巡檢司一員巡檢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㑹司一人僧㑹道㑹司一人道㑹
  耒陽縣一人知縣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會司一人僧㑹道會司一人道㑹
  常寧縣一人知縣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㑹司一人僧㑹道㑹司一人道㑹
  安仁縣一人知縣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會司一人僧㑹道㑹司一人道㑹
  酃縣一人知縣一員典史儒學一員敎諭一員訓導陰陽學一員訓術醫學一人訓科僧㑹司一人僧㑹道㑹司一人道㑹
  桂陽州一人知州一員州同一員儒學吏目一員學正一員泗川寨巡檢司訓導一員陰陽學巡檢一員醫學典術一人僧正司典科一人道正司僧正一人
  臨武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藍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大橋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嘉禾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永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雍正八年改理猺同知移駐江華縣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零陵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
  祁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排山馬驛驛丞一員歸陽市巡檢司巡檢一員永隆太平市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東安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廬洪市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道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寧逺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九疑魯觀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永明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白面墟巡檢司巡檢一員桃川市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江華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錦岡巡檢司巡檢一員錦田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新田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白面寨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寳慶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邵陽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隆回司巡檢巡檢一員
  新化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蘇溪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城步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武岡州知州一員州同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紫陽巡檢司巡檢一員蓼溪巡檢司巡檢一員硤口巡檢司巡檢一員石門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新寧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岳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巴陵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青岡驛驛丞一員鹿角巡檢司巡檢一員
  臨湘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雲溪馬驛驛丞一員長安馬驛驛丞一員城陵磯巡檢司巡檢一員土門界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平江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大荆馬驛驛丞一員長夀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華容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黄家穴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常徳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司獄司司獄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都綱一人道紀司都紀一人
  武陵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大龍馬驛驛丞一員
  桃源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鄭家馬驛驛丞一員新店馬驛驛丞一員桃源水驛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龍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沅江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辰州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今增乾州同知一員駐乾州吉多營同知一員駐吉多坪鳳凰營通判一員駐鳳凰營經歴司經歴一員今增吉多營經歴一員儒學敎授一員訓導一員乾州巡檢司巡檢一員鳳凰營巡檢司巡檢一員五寨司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正術一人醫學正科一人僧綱司僧綱一人道紀司道紀一人
  沅陵縣知縣一員縣丞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辰陽馬驛驛丞一員界亭馬驛驛丞一員馬底馬驛驛丞一員
  瀘溪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訓導移攝乾州學事船溪馬驛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辰溪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山唐馬驛驛丞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溆浦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龍潭巡檢司巡檢一員隂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沅州知州一員州同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晃州馬驛驛丞一員便水馬驛驛丞一員懐化馬驛驛丞一員羅舊馬驛驛丞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黔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安江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麻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 訓導一員訓導移攝鳳凰營學事巖門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永順府知府一員同知一員通判一員經歴司經歴一員
  永順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施溶洲巡檢司巡檢一員田家岡巡檢司巡檢一員
  龍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隆頭巡檢司巡檢一員
  保靖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張家壩巡檢司巡檢一員
  桑植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
  直𨽻澧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清化馬驛驛丞一員順林馬驛驛丞一員嘉山鎮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安鄉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石門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慈利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安福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九谿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直𨽻郴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石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永興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髙亭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宜章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赤石巡檢司巡檢一員白沙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興寧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滁口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桂陽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益將巡檢司巡檢一員鎮安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桂東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直𨽻靖州知州一員州判一員吏目一員儒學學正一員訓導一員零溪巡檢司巡檢一員鎮逺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典術一人醫學典科一人僧正司僧正一人道正司道正一人
  㑹同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若水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通道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播陽巡檢司巡檢一員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㑹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綏寧縣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儒學敎諭一員訓導一員臨口巡檢司巡檢一員青坡巡檢司巡檢一員陰陽學訓術一人醫學訓科一人僧會司僧㑹一人道㑹司道㑹一人
  皇清職官
  總督湖廣全省部院都御史
  佟養和遼東人
  羅繡錦奉天人貢士
  祖澤逺遼東人
  李蔭祖遼東人
  張長庚遼東人
  蔡毓榮奉天錦縣人康熙十二年
  董衞國奉天遼陽人貢士
  徐國相遼東廣寧人康熙二十三年
  丁思孔遼東人進士康熙二十七年
  呉 琠山西人進士康熙三十三年
  李輝祖正黄旗廕生康熙三十五年
  郭 琇山東即墨人進士康熙三十八年
  喻成龍正黄旗人康熙四十一年
  石文晟正白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郭世隆孝義人康熙四十六年
  鄂 海滿洲人康熙五十年
  額倫特滿洲鑲紅旗人康熙五十二年
  滿 丕滿洲鑲紅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楊宗仁遼東人雍正元年
  李成龍雍正三年
  傅 敏奉天人進士雍正四年
  邁 柱鑲藍旗人雍正五年
  巡撫湖北都察院
  江與緒係招撫於順治三年四月内裁
  何鳴鸞
  髙士俊
  遲日益遼東廣寧人
  張長庚遼東人
  楊茂勲滿洲人
  劉兆麒滿洲人
  董國興遼東人
  徐化成遼東人
  張朝珍遼東人
  王新命滿洲籍四川潼川人貢士
  慕天顔陜西人乙未進士
  石 琳
  張 汧
  柯永昇
  丁思孔遼東人進士康熙二十七年
  楊素藴山西人進士康熙二十七年
  呉 琠山西沁州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
  年遐齡鑲白旗人康熙三十一年
  劉殿衡鑲白旗人康熙四十三年
  陳 詵浙江海寧人舉人康熙四十八年
  張連登陜西咸陽人增生康熙五十七年
  納齊喀正藍旗人雍正元年
  法 敏廂藍旗人雍正三年
  鄭任鑰福建人進士雍正四年
  憲 徳䝉古正白旗人雍正四年
  馬㑹伯陜西人雍正五年
  趙宏恩鑲紅旗漢軍人雍正七年
  魏廷珍河間人進士雍正八年
  王士俊貴州平越人進士雍正九年
  徳 齡鑲黄旗人進士雍正十一年
  巡撫湖南都察院始駐沅州康熙三年分藩移鎮長沙府為巡撫偏沅雍正二年改今銜髙光斗嘉祥人進士順治四年
  線 縉遼東人順治九年
  金廷獻遼東人順治九年
  袁廓宇冨平人順治十一年
  周召南瀋陽人貢士康熙元年
  盧 震北海人康熙八年
  韓世琦三韓人康熙十三年
  丁思孔遼東人進士康熙二十三年
  興永朝奉天人康熙二十七年
  鄭 端北直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
  于養志盛京人康熙二十九年
  王 良遼東人康熙三十年
  董安國遼東人康熙三十三年
  楊鳳起正紅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金 璽遼東人康熙三十七年
  趙申喬武進人進士康熙四十一年
  潘宗洛宜興人進士康熙五十年
  李 錫三韓人康熙五十三年
  陳 璸廣東人進士康熙五十四年
  李發甲雲南人舉人康熙五十五年
  王之樞定州人進士康熙五十七年
  魏廷珍河間人進士雍正元年
  王朝恩鑲紅旗貢生雍正二年
  布蘭泰正白旗人雍正四年
  王國棟遼陽人進士雍正五年
  趙宏恩鑲紅旗嵗貢雍正七年
  撫治鄖陽都察院
  徐啟元遼東人
  潘士良濟寧人進士
  趙兆麟富平人舉人
  朱國柱滿洲人
  胡全才文水人進士
  張 尚正黄旗人
  王應祚
  白秉貞遼東人貢士
  王来任遼東人貢士
  楊茂勲滿洲人
  湖南觀風整俗使都察院雍正七年
  李 徽山西人進士雍正七年
  提督通省學院
  潘宗洛宜興人進士康熙四十二年
  顧圖河江都人進士康熙四十五年
  呉 昺江南人進士康熙四十五年
  薄有徳順天大興人癸未進士
  李周望山西蔚州人丁丑進士
  繆 沅江南太州人已丑進士
  黎致逺福建長汀人進士康熙六十年
  提督湖北學院
  呉家騏蘇州呉江人進士雍正二年
  于 振江南金壇人進士雍正五年
  管式龍浙江海寧人進士雍正六年
  凌如煥江南上海人進士雍正七年
  提督湖南學院雍正三年分設
  黄鴻中山東人進士雍正三年
  習 寯江南人進士雍正五年
  呉大受浙江歸安人進士雍正十一年
  湖北督學道
  王爾禄右參議兼僉事直𨽻人進士
  李承尹僉事三原人進士
  郜煥然僉事北直長垣人進士
  狄 敬僉事溧陽人進士
  王發祥江南人進士
  李可喬僉事城固人進士
  王自新僉事江南人舉人
  李可汧僉事崑山人進士
  湖南提學道
  彭而述鄧州人進士順治三年
  趙 漁進士
  黄 㴻浙江人進士
  李棠馥進士順治六年
  劉果逺進士順治十四年
  楊藻鳳進士順治十六年
  周起岐進士順治十八年任本年奉裁南北合一
  湖廣通省提學道
  魏學渠僉事浙江人進士
  王象天僉事富平人進士
  鄭昆璧僉事文水人進士
  髙 瑜僉事遼東人進士
  蒋永修副使宜興人進士
  王孫蔚副使臨潼人進士
  姚淳燾僉事烏程人進士
  鄭僑生江南邳州人
  邱園卜江南睢寧人進士
  岳宏譽江南武進人進士
  王 琯直𨽻交河人進士
  王祚興山西永寧州人進士
  袁乃湔山西翼城人進士
  董思凝山東平原人進士
  蔣徳昌浙江海寧人進士
  湖廣巡察御史雍正二年
  黎致逺福建人進士雍正三年
  趙 城雲南人進士雍正五年
  程仁圻貴州人進士雍正五年
  王 瓚貴州人進士雍正六年
  唐繼祖江都人進士雍正七年
  歸宣光江南人舉人雍正八年
  巡按湖北監察御史順治十八年
  馬兆鸞
  王守禮
  陳 棐河南光州人舉人
  王 佐舉人
  曹叶卜蘭陽人進士
  聶 玠山西人
  張朝瑞遼東人
  李廷松滿洲人
  李贊元山東人進士
  顧豹文浙江人進士
  巡按湖南監察御史
  宋一貞江西人舉人
  張懋禧
  呉 逹江南人進士
  上官鉝山西人進士
  李 敬山東人進士
  白上登滿洲人
  胡来相遼東人
  周季琬江南人進士
  趙祥星遼東人
  仵紹昕陜西人進士順治十八年奉裁
  湖北承宣布政使司
  劉顯貴遼東人
  張彦珩河南人進士
  崔 代奉天人正白旗拜嗒喇布勒哈番
  徐 惺上元人進士
  李輝祖正黄旗漢軍下人廕生
  王定國遼東人正黄旗下官學生
  胡載仁容城人拔貢
  于養志盛京人
  李 煒武清人舉人
  線一信遼東寧逺人正白旗官廕生康熙三十一年
  王 燕直𨽻宛平人廕生康熙三十三年
  任風厚陜西臨潼人拔貢康熙三十七年
  李基和鑲紅旗漢軍人進士康熙四十一年
  王毓贒正紅旗人廕生康熙四十二年
  張聖猷正藍旗張樞佐領下人廕生康熙四十八年
  李 錫正黄旗人廕生康熙五十一年
  吕猶龍正紅旗包衣王宏臣佐領下人監生康熙五十三年
  牟欽元正白旗監生康熙五十五年
  張文燦正藍旗監生康熙五十六年
  張聖弼正藍旗廕生康熙五十九年
  朱 綱山東髙唐人雍正元年
  鄭任鑰福建侯官人雍正元年
  王克荘順天宛平縣人雍正四年
  黄 焜正白旗漢軍雍正五年
  徐 鼎河南遂平進士雍正六年
  徐 本浙江人進士雍正八年
  鍾 保鑲黄旗人官生雍正十年
  湖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分藩
  郎永清廣寧人康熙三年
  于朋舉丹陽人進士康熙七年
  繆正心鑲藍旗貢生康熙九年
  安世鼎東寧人貢士康熙十年
  崔維雅新安人舉人康熙十八年
  薛柱斗延安人貢生康熙十九年
  張仲舉海城人官監康熙二十二年
  黄性震福建人康熙二十五年
  楊鳳起正紅旗人康熙三十年
  王道熙鑲白旗人康熙三十四年
  施世綸福建人鑲黄旗蔭生康熙四十一年
  董昭祚正白旗監生康熙四十三年
  佟國勷正藍旗蔭生康熙四十八年
  阿 琳鑲藍旗蔭生康熙五十二年
  宋 致商邱人嵗貢康熙五十五年
  鄭任鑰福建人進士雍正元年
  朱 綱山東人監生雍正二年
  趙 城通海人進士雍正五年
  楊永斌昆明人舉人雍正七年
  張 璨綏徳人進士雍正九年
  左布政司
  鄭 清
  南株源山東人進士
  齊國儒
  馬之先
  林徳馨福建人進士
  張鳳儀
  李長春
  黄志遴晉江人進士
  右布政司
  李 嵩
  崔光前
  遲日益遼東人
  黄 紀四川人
  張爾素陽城人進士
  田起龍遼陽人鑲紅旗生員
  翟鳳翥山西人進士
  劉 楗山東人進士
  湖北督糧道
  胡来陛副使兼右參議
  白士麟副使兼右參議
  牛 銓副使兼右參議
  李發藻僉事兼右參議
  朱受祐左參政
  余應魁左參政
  劉 桓左參政
  趙廷臣參議鐵嶺人貢生
  陳正中參議大興人國史院供事官
  呉執中右參議
  石在閶參議富平人拔貢
  王孫蔚參議臨潼人進士
  張尊徳副使錦州人貢士
  李為霖參政興化人進士
  章欽文參政宛平人貢監
  尚崇善僉事遼東人廕生
  田 雯山東人進士
  葉映榴參議上海人進士
  王道熙鑲白旗遼東人康熙三十一年
  馮 瑞江南婁縣人康熙三十四年
  董紹孔鑲白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張聖佐遼東人康熙三十九年
  王之麟鑲黄旗人康熙四十三年
  張文燦正藍旗人康熙四十八年
  許大定江南江陰人康熙五十六年
  郭維新鑲白旗漢軍雍正元年
  王承烈陜西涇陽人雍正二年
  王 恕四川安居人雍正六年
  張廷樞鑲白旗漢軍雍正七年
  督糧道康熙三年分藩後奉裁併
  柯永昇遼東人廕生
  胡戴仁直𨽻容城人舉人
  驛糧道康熙七年歸併
  饒宇栻參政進贒人進士
  陳凝祉參政
  胡尚衡參政涇縣人進士
  分守武昌道
  王爾禄僉事管右參議直𨽻人進士
  黑 星僉事
  董應魁右參議兼副使
  佟鳳彩僉事管右參議
  楊世學僉事管右參議當塗人進士
  陳子逹僉事管右參議
  戚良宰右參議山東人進士
  程 衡右參議廣寧人貢士
  徐 惺參政上元人進士
  呉毓珍參政遼東人舉人
  盧崇興參政遼東人廕生
  成 光參議大名人官廕生
  孟世泰參議鑲紅旗人官生康熙二十八年
  尚崇恩參議鑲黄旗人廕生康熙三十五年
  荘 搢參議江南武進人進士康熙三十七年
  劉 珩參議直𨽻滑縣人舉人康熙四十年
  金祖誠參議江南呉縣人廕生康熙四十六年
  殷邦翰鑲白旗人雍正元年
  趙宏恩雍正三年
  趙宏本鑲紅旗人雍正五年
  徐聚倫浙江仁和人戊戍進士雍正六年
  朱 㵢江南揚州人進士雍正九年
  分守襄陽道住湖北襄陽初為分守下荆南道雍正六年改今
  蕭時彦右參政直𨽻人舉人
  劉開文參議山東人進士
  張 濩右參議邯鄲人進士
  趙 燾僉事管右參議膠州人進士
  郎永清右參政廣寧人拔貢
  呉 健右參議寧夏人舉人
  金朝用滿洲人東寧衞人他赤哈哈番
  石 琳參政滿洲籍佐領
  黄 隆參議泉州人舉人
  楊素藴參議宜君人進士
  沈志禮參議滿洲籍廕生
  張 敏奉天府遼陽人康熙二十八年
  兪 森浙江錢塘人康熙三十年
  蒋興芑鑲紅旗人康熙三十六年
  許嗣興鑲藍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王度昭山東諸城人康熙四十二年
  陳子威福建閩縣人康熙四十五年
  金秉掄江南呉縣人康熙四十九年
  璩廷祐江南濟源人康熙五十三年
  趙宏恩鑲紅旗漢軍人康熙五十八年
  趙宏本鑲紅旗漢軍人康熙五十九年
  趙之均陜西寧夏人雍正三年
  武宏彦山西大同人雍正十年
  分守湖南衡永郴道康熙九年復設駐衡州
  黄而輝同安人恩廕康熙九年
  鄭 秀臨川人進士康熙十一年
  朱士傑瀋陽人廕生康熙十九年
  董廷恩鑲黄旗廕生康熙二十八年
  張仕可江南人進士康熙四十一年
  王朝恩鑲紅旗貢生康熙四十八年
  劉光業鑲黄旗廕生康熙五十一年
  魯一輔正紅旗監生康熙五十四年
  韓維翰鑲紅旗監生康熙五十六年
  黄汝鈺鑲白旗監生康熙五十七年
  劉 章鑲白旗監生康熙五十九年
  徐聚倫浙江人進士雍正三年
  汪 榯江南人進士雍正六年
  許登瀛徽州人監生雍正八年
  分守湖南岳常道康熙九年設駐澧州
  遲日豫遼東人康熙九年
  甘文瑛正藍旗廕生康熙二十年
  劉維正江南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
  呉中正正黄旗監生康熙三十年
  羅 玉鑲白旗廕生康熙三十五年
  姚淳燾浙江人進士康熙三十六年
  馬逸姿陜西人廕生康熙四十年
  武國楹鑲紅旗嵗貢康熙熙四十三年任
  胡世藻山東人進士康熙四十五年
  裴衝度山西人嵗貢康熙四十八年
  趙宏運鑲紅旗監生康熙五十七年
  呉希聖正黄旗廕生康熙六十一年
  趙宏恩鑲紅旗嵗貢雍正三年
  楊 晏正紅旗廕生雍正三年
  郭朝祚鑲紅旗嵗貢雍正五年
  温而遜直𨽻人貢生雍正六年
  孫 元江南人舉人雍正七年雍正七年
  㫖陞澧州為直𨽻係道管轄改為岳常澧道
  分守荆西兵備道住安陸府康熙六年
  石鳳臺右參議
  周 荃副使兼右參議
  劉竒遇右參議
  李棠馥右參議
  劉嗣美右參議
  宋之屏右參議開平衞人進士
  顔 敏參政
  王廷諫參政
  馮右京參議振武衞人進士
  分守上荆南兵備道駐澧州
  王 儒西鄉人舉人順治五年
  王 燧廣安人順治七年
  張國士順天人
  陳 卓
  髙翼辰𣵠州人舉人順治十五年
  郭 亮江南人進士順治十八年
  孫養翼孟津人進士康熙二年任九年改併分守岳常道
  分守上湖南道駐永州府
  李懋祖遼東人副使順治四年隨征入衞補衡州後調永州
  彭而述鄧州人進士順治四年
  姬 焜西華人順治七年
  崔起鵬遼東人生員順治十一年
  萬 全遼陽人順治十二年
  黄中通晉江人進士順治十四年
  胡養中遼東人順治十五年
  楊志學江南人進士順治十七年
  張登雲遼東人康熙元年任六年奉裁
  分守下湖南道駐寳慶府
  張名世遼東人順治四年
  夏揚名昌邑人舉人順治五年
  楊 璥宛平人進士順治八年
  吕繹如鄒平人貢生順治十三年
  趙廷標錢塘人貢生順治十三年
  韓廷芑青城人進士順治十六年
  呉廷輔參議順治十一年
  塗應泰參議鐵嶺衞人貢士順治十五年
  朱廷宷滿洲人康熙元年任六年奉裁
  分守湖北道駐辰州府
  李 藻山西人舉人順治五年
  劉昇祚陜西人進士順治九年
  徐騰蛟江南人貢生順治十五年
  呉嵩應正定人進士順治十七年
  朱訓誥聊城人進士康熙二年任六年奉裁
  撫夷荆南兵備道奉裁
  齊國儒右參政
  衞之琯右參政
  湖廣提刑按察使司
  楊本鍼
  馬之先
  李棲鳳遼東人
  李中梧奉天人
  張鳳儀奉天人
  呉嵩應
  管起鳳直𨽻人
  郭鳴奉任邱人辛未武進士
  劉興漢遼陽人正黄旗監生
  周天裔遼東人
  劉 楗直𨽻人進士
  王孫蔚臨潼人進士
  湖北提刑按察使司康熙三年分藩設
   元遼東人
  陳 丹江南淮安人進士
  閻廷謨孟津人進士
  髙翼辰灤州人舉人
  佟康年奉天瀋陽人
  呉毓珍遼陽人舉人
  李世昌遼陽清河人
  張道祥江南徐州人官生
  丁 煒徳化人貢士
  李 炳正黄旗人康熙二十八年
  王毓贒遼東瀋陽人康熙二十九年
  髙緝睿直𨽻河間靜海人康熙三十七年
  李華之山東青州府諸城人康熙四十一年
  何顯祖鑲黄旗人康熙四十二年
  徐 欐鑲紅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遲 炘遼東廣寧人康熙四十八年
  牟欽元正白旗陳普佐領下人康熙五十一年
  張連登陜西西安府咸陽人康熙五十二年
  張聖弼正藍旗人康熙五十五年
  裴倖度山西平陽府曲沃人康熙六十年
  謝陽履廣西桂林府全州人康熙六十一年
   俊鑲白旗人雍正二年
  王克荘順天府宛平縣人雍正三年
  桑成鼎江南徐州沛縣人雍正三年
  憲 徳正白旗䝉古人雍正四年
  王肅章山東兖州府單縣人雍正五年
  刁承祖直𨽻人進士雍正九年
  唐繼祖江南揚州人進士雍正九年
  王 柔福山人貢生雍正十一年
  湖南提刑按察使司康熙三年分藩設
  李榮宗遼陽人貢生康熙三年
  趙曰冕南昌人進士康熙七年
  馬斯良遼陽人進士康熙九年
  范時秀瀋陽人貢生康熙二十一年
  柴 望浙江人進士康熙二十五年
  鄭 端直𨽻人進士康熙二十六年
  線一信正白旗廕生康熙二十八年
  劉 橒山西人廕生康熙三十一年
  常名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正白旗人康熙二十六年
  董廷恩鑲黄旗廕生康熙四十年
  郎廷棟鑲黄旗監生康熙四十三年
  王朝恩鑲紅旗貢生康熙五十年
  毛文銓鑲白旗監生康熙五十五年
  張世安正黄旗貢生康熙五十九年
  遲維臺正白旗監生雍正元年
  何錫禄正黄旗監生雍正元年
  趙殿最浙江人進士雍正五年
  趙宏恩鑲紅旗貢生雍正六年
  郭朝祚鑲紅旗貢生雍正六年
  張 璨綏徳人進士雍正七年
  胡 瀛宜賓人進士雍正九年
  湖北驛傳鹽法道
  劉景榮僉事遼東人進士
  余三汲參政遼東人廕生
  曹叶卜參議蘭陽人進士
  成 光僉事大名人官廕
  胡介祉僉事直𨽻人廕生
  宫夢仁參議泰州人靜海籍㑹元
  李振世直𨽻長垣人康熙二十八年
  張士伋遼東錦縣人康熙三十年
  宋 起河南商邱人康熙四十七年
  楊懋紹遼東義州人康熙五十一年
  栁國勲河南太康人雍正二年
  髙 淳山西朔州人雍正五年
  楊 宴正紅旗人廕生雍正六年
  驛傳鹽法道順治七年
  王錫隆僉事翼城人進士
  于時躍副使遼東人
  卞三元副使遼東舉人
  邢以忠副使河南人貢士
  于際清副使遼東人貢士
  陳 彩副使廣東人進士
  宋可發參政兼副使膠州人進士
  饒宇栻副使進贒人進士
  驛傳道奉裁
  鄭廷櫆副使
  李 標副使
  屯鹽水利道奉裁
  唐大成僉事順治四年
  錢 源僉事
  陳培貞副使順治七年歸併驛道
  湖南驛鹽糧儲道康熙三年分藩設驛鹽督糧兩道奉裁
  趙廷標浙江人貢生康熙十八年
  張承賜正藍旗廕生康熙二十八年
  成 光大名人廕生康熙三十三年
  侯 煇陜西人例貢康熙四十九年
  王奕鴻太倉人進士康熙五十五年
  謝 旻武進人監生雍正元年
  劉業長山西人貢生雍正三年
  楊 馝正黄旗監生雍正五年
  刁承祖保定人進士雍正八年
  李正茂成都人舉人雍正八年
  分巡荆州道駐荆州初為上荆南道雍正六年改今銜
  李棲鳳左參政兼僉事
  藺民孚右參議兼僉事
  彭三益右參議
  卞三元副使遼東人舉人
  李翀霄副使絳州人
  顔 敏副使
  王輔運僉事
  張惟赤副使海鹽人進士
  王業興副使遼陽人廕生
  鄧廷羅參政江南人拔貢
  祖澤深遼東寧逺衞人正黄旗參領
  劉顯謨鑲藍旗遼東人康熙二十八年
  鍾有徳奉天府鐵嶺人康熙三十一年
  梁爾夀陜西西安府鎮安縣籍涇陽縣人康熙三十四年
  胡蔚先四川成都府井研縣人康熙四十年
  馬國楨鑲紅旗人康熙四十四年
  李㑹生河南歸徳府夏邑人康熙五十年
  孔毓珣山東兖州府曲阜人康熙五十五年
  殷邦翰鑲白旗人康熙五十六年
  年法堯鑲黄旗人雍正元年
  髙 淳山西朔平府朔州人雍正四年
  髙 起鑲白旗人雍正五年
  錢兆沆浙江進士雍正十年
  分巡湖南辰沅靖道駐辰州
  田曾慶山東人舉人康熙十九年
  王舜年闕 人進士康熙二十一年
  趙作舟太嵩衞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
  汪震元闕 人貢生康熙三十一年
  陳廷綂山西人貢生康熙三十六年
  呉國士闕 人貢生康熙三十九年
  鄭 振闕 人嵗貢康熙四十二年
  孫調鼎正白旗監生康熙四十七年
  周文元正黄旗監生康熙五十二年
  王以㢲正白旗監生康熙五十七年
  張 楙闕 人嵗貢康熙六十一年
  祖秉圭正白旗貢生雍正三年
  張廷樞鑲白旗官學生雍正四年
  呉關杰石門人進士雍正五年
  王 柔福山人貢生雍正六年雍正七年改土歸流新設永順府係道管轄奉
  㫖改為辰永靖道
  分巡武昌兵備道住興國州康熙六年
  屠奏疏副使孝感人
  蕭時彦副使
  郝 綗右參議
  李呈祥右參議山西人舉人
  劉鳳翔僉事
  張雲龍僉事遼陽人貢生
  張元璘僉事
  盛際斯僉事嘉善人貢生
  分巡下荆南道奉裁
  甘文奎右參議
  蘇宗貴副使
  李 藻副使
  閻廷謨副使孟津人進士
  李文煌副使
  盛復選副使鑲紅旗人國學生員
  分巡荆西兵備道奉裁
  張以謙副使西安人
  遲日益副使廣陵人生員
  李正茂副使宛平人
  馬鳴鑾僉事内江人進士
  呉之紀僉 呉江人 士
  孔自洙副使嘉興人進士
  李承尹三原人進士
  孟 泰參政兼副使撫順人貢士
  分巡上湖南道駐衡州府
  李懋祖遼東人順治四年
  張兆羆漢中人貢士順治六年
  李翀霄絳州人中書舍人順治十年
  張武烈陜西人貢士順治十二年
  呉甲周徽州人監生順治十四年
  彭而述鄧州人進士順治十五年
  胡 允句容人進士順治十七年
  史必遵孟縣人貢生康熙元年任六年奉裁
  分巡下湖南道駐長沙府
  王世恩
  林長春蓋州人順治五年
  鎖青縉河南人進士順治六年
  郭萬象髙陵人進士順治八年
  趙廷臣鐵嶺衞人貢士順治十一年
  陳正中大興人貢士順治十三年
  呉光國遼東人貢士順治十六年
  張時成滿洲人貢士順治十八年
  張 璿永寧人進士康熙二年任六年奉裁
  分巡湖北道駐常徳府
  余躍龍錦州人貢生順治四年
  周来鳳汝州人舉人順治九年
  婁鎮逺遼東人貢生順治十一年
  宣文衡闕 人貢生順治十五年
  陳士本江南人貢生順治十七年康熙六年奉裁
  上江防兵備道駐岳州
  李鍾秀右參議管僉事順天人舉人
  王爾翼右參政兼僉事四川人舉人
  樓 晟浙江人進士
  張 圯順天人進士
  戴 璣福建人進士
  李 愫華亭人進士
  謝祖悌㑹稽人順治十六年康熙四年奉裁
  下江防兵備道康熙六年
  范鳴珂僉事威逺衞人恩貢
  周漢傑安福人進士
  呉之應直𨽻人舉人
  王 顯僉事曲州人進士
  吕 陽僉事無錫人進士
  趙映乗僉事祥符人進士
  汪繼昌副使錢塘人進士
  劉緝堯山西人進士
  楊志逺丹陽人進士
  李登第參政兼副使正白旗人進士
  辰沅兵備道奉裁
  戴國士江西人舉人順治五年
  王 羔四川人舉人順治九年
  張武烈山東人貢生順治十五年
  鄧廷羅江南人貢生順治十八年
  李世鐸長山人進士康熙二年
  湖北興屯道奉裁
  郭鳴鳳副使任邱人
  湖南興屯道奉裁
  宫家璧僉事兼右參議
  荆關工部分司
  順治
  盧六藝許州人
  敦打里滿洲人户部主事
  劉天爵遼東人
  克什不录滿洲人户部主事
  艾爾才遼東人
  李及秀玉田人進士
  金打喇漢滿洲人户部員外
  髙爾憲寧海舉人户部主事
  達 哈滿洲人户部員外
  秦十管南陵進士户部主事
  劉 厨永清進士工部主事
  褚光釗嶧縣貢士工部員外郎
  張鯤翔華州進士工部主事
  呉禮海滿洲人工部理事官
  劉芳譽鄭州進士工部主事
  李天祐關東人拖赤哈哈番
  羅爾布代滿洲人工部理事官
  楊榮印陽城進士户部主事
  錢雲龍關東人筆帖式
  孫允恭丹陽進士工部主事
  張有光松江進士工部主事
  呉 煒直𨽻舉人工部主事
  鍾明進長興進士工部主事
  康熙
  薩爾圖滿洲人户部郎中
  吕和鍾進士工部主事
  纒布色刑部筆帖式
  趙 山滿洲解元工部員外郎
  鄭日奎貴溪進士工部主事
  永 泰刑部筆帖式
  倫 貝滿洲人工部員外郎
  陳益修臨清進士户部主事
  江有亮滿洲人刑部筆帖式
  武昌府知府
  王 羔四川人進士    王任杞直𨽻人舉人
  王維屏山西人進士    梁知先山東人進士
  李應昌遼東人    張 璠河南人貢生
  吕為章貢生     余三汲遼東人貢生
  劉餘霖順天人貢生    杜毓秀定邊堡人
  裴天錫江南人進士    武廷适山西人貢生
  朱昌緒江南人貢生    尤 汶鑲紅旗人監生
  陳九陛鑲黄旗人監生    楊懋紹遼東人廕生
  章培基浙江人監生    張淑郿直𨽻進士雍正四年白映棠鑲白旗人副榜雍正十年 馬靈阿滿洲人雍正十一年
  漢陽府知府
  張必忠委署     王崇儒陜西舉人順治三年傅應星河南選貢順治四年  王泰交山東舉人順治九年邱俊孫江南進士順治十年  楊必達奉天貢生順治十六年陳國儒廣東拔貢康熙熙七年任 戴夢熊浙江人康熙二十七年黄國材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七年 胡文爚山東人康熙四十年郝士錞直𨽻人進士康熙四十四年 胡具瞻直𨽻人康熙五十四年栁國勲河南人康熙六十年  郭朝祚雍正元年
  髙克謩雍正五年    封元震雍正六年
  髙 綱雍正九年
  黄州府知府
  牛 銓河南人順治二年   王 偉山西人順治五年郭鳴鳳河間人順治九年   杜之璧河南舉人順治年任王猷著新蔡人順治年任   徐士儀貴溪人順治年任何應珏桐城人順治十七年  羅載惇霑化嵗貢康熙七年余三汲遼東廕生康熙十三年  于成龍永寧副榜康熙十三年郭廷弼遼東貢生康熙十八年  蘇良嗣遼陽廕生康熙二十年王 輔鑲藍旗人康熙二十七年 賈 鉝鑲藍旗人康熙三十三年許錫齡江南人康熙三十七年  張 焜山西人康熙四十一年李彦𤦛陜西人進士康熙四十三年 舒士貴直𨽻人康熙五十二年蒋國祥鑲藍旗人康𤋮五十五年任 王 琹雍正四年
  康 忱山西人進士雍正六年  李天祥  雍正十年
  安陸府知府
  胡騰蛟山東舉人順治二年  李絮飛遼東貢生順治五年李文秀直𨽻舉人順治七年  李起元直𨽻舉人順治十年馬逢臯直𨽻人順治十五年  張尊徳遼東貢生康熙元年王興元奉天人康熙二十六年  趙鼎臣直𨽻人康熙三十年韓 銓正紅旗人康熙三十三年 呉肇榮江南人康熙三十三年李䔞秀鑲黄旗人康熙四十五年 楊綠綬直𨽻人進士康熙四十七年段如蕙雲南人康熙五十二年  張炯生山東人康熙五十八年
  周夢錦雍正四年    陳齊登雍正八年任進士
  談九叙雍正八年    偉 璱雍正十年
  徳安府知府
  梁 仰山西人    張定邦滿洲人
  李慎修陜西人    王治邦山東貢生
  李蔚春滿洲人    馮雲朝昌平人
  髙 翺江南進士順治十六年  許 暢江南舉人康熙九年許廷試遼東廕生康熙十年  傅鶴祥河南廕生康熙十七年李滋生直𨽻人康熙二十九年  梁碧海河南人康熙三十一年王又汧江南人進士康熙三十五年 張仲英鑲紅旗人康熙三十九年楊國琳順天宛平人康熙五十三年 蔣景濓雍正五年
  封元震山東人雍正六年   費謙流浙江人雍正六年
  偉 璱雍正八年    封元震山東人雍正十年
  荆州府知府
  余必躍錦州人生員    陳培正遼陽衞人監生
  梁召孟杏山人監生    呉開疆遼東籍江南人
  袁于令長洲人貢生    王業惇任邱人舉人
  韓昌榖禹城人進士    諸保宥武進人進士
  孟 泰遼東人貢生    耿拱極西平人進士
  李為霖興花人進士    李 玑髙陽人廕生
  胥 遇上元人拔貢    許廷試遼東人廕生
  郭茂泰涇陽人進士    魏 勷直𨽻人康熙二十九年黄良佐福建人康熙四十二年  邱天英陜西人康熙四十九年王景臯鑲黄旗人康熙五十九年 王廷桂雍正五年
  王溯維雍正六年    康廷璧雍正六年
  周鍾瑄雍正八年
  襄陽府知府
  楊 鑛河南人官生順治三年  陸登甲奉天人順治五年冀如錫直𨽻進士順治七年  楊宗岱山西進士順治十二年咸大猷遼東貢生順治十六年  湯 鼐河南人順治十七年張大受遼東貢生順治十八年  馬思才陜西拔貢順治十八年杜養性遼東貢生康熙二年  范明宗
  師若琪直𨽻人進士康熙二十九年 黄 章浙江人康熙三十七年于翔漢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 沈五杲浙江人康熙五十一年甘國奎正藍旗人康熙五十四年 劉尚智正黄旗人康熙五十九年徐肇顯浙江人康熙六十年  趙宏濟雍正三年
  髙茂選雍正三年    尹㑹一直𨽻進士雍正五年趙侗斆武進人雍正九年
  鄖陽府知府
  董有聲河南舉人     呂秉忠遼東副榜
  張 直灤州舉人     張文星江西拔貢
  李燦然涇州貢生     周憲章浙江拔貢
  劉作霖武清舉人     楊廷耀海州貢生
  衞台瑺山西人康熙二十八  朱 綵年任山東人進士康熙三郭維貞十七年任鑲白旗人康 黄 焜熙四十九年任正白旗
  賈廷謨人康熙五十    王 瀚五年任雍正
  席 雍元年任雍正
  長沙府知府
  王三元三年任雍正六年   張宏猷山陰人順治三年髙天爵錦州人貢生順治六  孔延禧年任遼陽人順治十錢竒嗣一年任遼東人順治十 呂夾鍾三年任平山衞人貢黄杰蔭康熙元年任滑縣  張翰宸人貢生康熙七年宣紹中晉江人官生康熙九  任紹爌年任昌黎人貢生康熙蘇佳嗣十年任息縣人拔貢康熙十年楊威盛任河津人進士康熙十八年佟 淮遼陽正紅旗蔭生康熙二 劉承家十三年任遼東鑲紅旗陳克俊康熙二十五年任正藍 張維垣旗廕生康熙二十七年王奕曾鑲紅旗監生康熙三十八年 姜立廣大興人監生康熙四十一年崔岱齊平山人拔貢康熙四十四年 薛琳聲孟縣人廕生康熙四十八年劉天祐安邑人嵗貢康熙五十六年 武宏緒大同人監生康熙五十八年張 楙武强人嵗貢康熙六十年 傅澤澍鑲黄旗監生康熙六十一年沈世屏錢塘人進士雍正二年  汪 榯休寧人進士雍正五年孫 元上元人舉人雍正六年  魚海源髙陵人貢生雍正八年
  衡州府知府
  鄭 經四川人貢生順治四年  王登進遼東人順治六年陳嘉廕闕 人順治八年   程起潛遼東人順治十年范明宗紹興人順治十二年  李光座開封人進士順治十五年張 時嘉定人貢士順治十七年 劉進禮遼東人康熙元年張竒勛滎陽人恩貢康熙五年  佟國瑜遼東人廕生康熙十年于養性遼東人正藍旗廕生康熙十八年譚宏憲大興人進士康熙二十二年張乃英遼東人正黄旗廕生康熙廿五年任崔鳴鷟内邱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王奕曾鑲紅旗監生康熙三十年 張維垣歴城人貢生康熙三十八年江國正正紅旗人貢生康熙三十八年孔興滋曲阜人廕生康熙四十三年常學良介休人貢生康熙四十七年 髙 坦新安人廕生康熙五十年金依堯瀋陽人副榜康熙五十四年 孫 元上元人舉人雍正二年汪 榯休寧人進士雍正五年  陳 沆屏州人進士雍正六年
  永州府知府
  紀國相遼東人貢生順治四年  周廷鳳重慶人舉人順治七年李䇿鼎夏邑人官生順治八年  黄中通晉江人進士順治十二年魏紹芳文安人舉人順治十三年 朱 旂嘉興人進士順治十六年唐 鉁錦州人康熙元年   劉道著遼東人貢生康熙六年范乃審山東人進士康熙十一年 呉延夀奉天人康熙十八年許 虬崑山人進士康熙十九年 柯 弼奉天人舉人康熙二十二年姜承箕蓋州人廕生康熙二十九年 朱 綘髙唐人貢生康熙四十四年韓曰煐深州人進士康熙四十五年 楊 蔚安邑人貢生康熙四十八年王以濟正白旗人貢生康熙五十八年王克荘宛平人廩生雍正二年張廷樞鑲白旗人官學生雍正三年 張暻樞曲沃人進士雍正四年姜邵湘錢塘人進士雍正四年
  寳慶府知府
  董應魁廣寜人順治四年   閔先箕遼東人順治五年馮 桓寜晉人舉人順治六年  張惟養闕 人貢生順治十二年傅鸞祥汝南人廕生順治十六年 李益陽大興人廕生康熙九年宣紹巾息縣人康熙十八年  梁碧海蘭陽人廕生康熙十九年劉光業正黄旗廕生康熙二十五年 沈聨鑣大興人貢生康熙三十一年董紹舒鑲白旗監生康熙三十五年 王 祖睦州人嵗貢康熙四十四年劉民瞻正白旗廕生康熙四十八年 宋吉金商邱人嵗貢康熙五十三年李宏漢江都人嵗貢康熙五十三年 周全功鑲白旗嵗貢康熙五十六年劉業長洪洞人嵗貢雍正元年  張 檄㑹稽人監生雍正四年許登瀛徽州人監生雍正五年  魏敬勝栢鄉人貢生雍正七年兪存仁大興人嵗貢雍正八年
  岳州府知府
  馬宏萇大興人儒士順治四年  朱 光保定人順治五年李若星寧陵人順治七年   髙翼辰無錫人進士順治十年顔 斆北直人順治十三年  熊一龍江西人順治十五年張學孟遼東人順治十八年  王勤民北直人康熙三年蘇之升休寧人康熙五年   黄 明晉江人康熙十年李遇時遼陽人他赤哈哈番康熙十八年周元功金州人廕生康熙二十八年甯思聖遼東人官監康熙三十三年 張 信正黄旗貢生康熙三十五年孫道林大興人嵗貢康熙三十八年 楊天寵正白旗貢生康熙四十二年黄之麟陜西人康熙四十五年  魏嘉孚栢鄉人嵗貢康熙四十七年顧周霖長洲人進士康熙五十年 許 玠正紅旗人康熙五十三年李國柱咸陽人嵗貢康熙六十一年 李 渭髙邑人進士雍正四年尹士份濟寧人嵗貢雍正五年  崔 珨長垣人廕生雍正八年
  常徳府知府
  閻拱宸北直人貢生順治四年  劉舜濬桂林人舉人順治七年髙 明河内人進士順治十一年 梅茂春上元人順治十三年王来慶河間人順治十六年  趙 昕北直人貢生康熙四年胡向華兩當人康熙八年   金祖庚呉江人廕生康熙十九年熊孟華新建人廕生康熙二十二年 呉肇榮婺源人監生康熙二十二年趙鼎臣大興人廕生康熙二十七年 劉 崑南昌人進士康熙二十八年王 然宛平人官監康熙三十一年 朱國柱遼東人廕生康熙三十四年王 許蓬縣人舉人康熙三十九 鄭崑璜年任文水人進士康熙四祖良楨十八年任正黄旗監生 許廷瑶康熙五十年任同安人監魯朝俊康熙五十一年任新城 胡忠本人嵗貢康熙五十三年魯國華宛平人進士康熙五  魏 壮十九年任㑹稽人監王葉滋雍正二年任獲鹿
  辰州府知府
  王任杞人進士雍正四年  蘇宏謨上海人進士雍正五年鄢翼明任大興人舉人順治七 盧裕礪年任遼東人貢生順劉應中治十五年任遼東人進 李慶祖順治十八年任順天人上官源貢生康熙八年任井陘人 王 鎮拔貢康熙十九年任鐵嶺人廕蒋徵猷康熙二十三年任翼城 朱國柱人貢生康熙二十八年遲 煓正白旗官學生康熙三十 汪立名三年任建徳人嵗貢袁承寵康熙三十七年任遼  白 豐東人廕生康熙三十
  永順府知府
  袁承寵九年任廣寧人監生
  翰林院五經博士
  周 枚道州人
  翰林院五經博士雍正十年題設
  關朝泰江陵人












  湖廣通志巻二十九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湖廣通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