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宗 (四库全书本)

文章正宗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文章正宗       总集类
  提要
  等谨案文章正宗二十卷续集二十卷宋真徳秀编徳秀有四书集编已著录是集分辞命议论叙事诗歌四类左传国语以下至于唐末之作按总集之选录左传国语自是编始遂为后来坊刻古文之例其持论甚严大意主于论理而不论文刘克庄集有赠郑宁文诗曰昔侍西山讲读时颇于函丈得精微书如逐客犹遭黜辞取横汾亦恐非筝笛焉能谐雅乐绮罗原未识深衣嗟予老矣君方少好向师门溯指归其宗旨具于是矣然克庄后村诗话又曰文章正宗初萌芽以诗歌一门属予编类且约以世教民𢑱为主如仙释闺情宫苑之类皆勿取余取汉武帝秋风词西山曰文中子亦以此词为悔心之萌岂其然乎意不欲収其严如此然所谓怀佳人兮不能忘盖指公卿扈从者似非为后宫而设凡余所取而西山去之者大半又増入陶诗甚多如三谢之类多不収详其词意又若有所不满于徳秀者盖道学之儒与文章之士各明一义固不可得而强同也顾炎武日知录亦曰真希元文章正宗所选诗一扫千古之陋归之正旨然病其以理为宗不得诗人之趣且如古诗十九首虽非一人之作而汉代之风略具乎此今以希元之所删者读之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异唐风山有枢之篇良人惟古欢枉驾恵前绥盖亦邶风雄雉于飞之义牵牛织女意仿大东兔丝女萝情同车舝十九作中无甚优劣必以坊淫正俗之旨严为绳削虽矫昭明之枉恐失国风之义六代浮华固当刊落必使徐庾不得为人陈隋不得为代毋乃太甚岂非执理之过乎所论至为平允深中其失故徳秀虽号名儒其说亦卓然成理而四五百年以来自讲学家以外未有尊而用之者岂非不近人情之事终不能强行于天下欤然専执其法以论文固矫枉以过正兼存其理以救浮华冶荡之弊则亦未尝无裨藏弆之家至今著录厥亦有由矣续集二十卷皆北宋之文阙诗歌辞命二门仅有叙事议论而末一卷议论之文又有录无书盖未成之本旧附前集以行今亦仍并录焉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文章正宗目录     总集类
  卷一
  辞命一
  辞命二
  卷二
  辞命三
  卷三
  辞命四
  卷四
  议论一
  议论二
  卷五
  议论三
  议论四
  卷六
  议论五
  卷七
  议论六之一
  卷八
  议论六之二
  卷九
  议论六之三
  卷十
  议论六之四
  卷十一
  议论七
  卷十二
  议论八
  卷十三
  议论九
  卷十四
  议论十
  卷十五
  议论十一
  卷十六
  叙事一
  卷十七
  叙事二
  卷十八
  叙事三
  卷十九
  叙事四
  卷二十
  叙事五
  卷二十一上
  叙事六
  卷二十一下
  叙事七
  卷二十二上
  诗歌
  卷二十二下
  诗上
  卷二十三
  诗中
  卷二十四
  诗下







  文章正宗纲目
  正宗云者以后世文辞之多变欲学者识其源流之正也自昔集录文章者众矣若杜预挚虞诸家往往堙没弗传今行于世者惟梁昭明文选姚铉文粹而已繇今视之二书所录果皆得源流之正乎夫士之于学所以穷理而致用也文虽学之一事要亦不外乎此故今所辑以明义理切世用为主其体本乎古其指近乎经者然后取焉否则辞虽工亦不录其目凡四曰辞命曰议论曰叙事曰诗赋今凡二十馀卷云绍定执除之岁正月甲申学易斋书
  辞命
  按周官太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曰辞郑氏曰辞谓辞令曰命谓禆谌草创之命曰诰谓康诰盘庚之属曰会谓胥命于蒲之命曰祷谓如卫太子战祷曰诔谓如哀公诔孔子之诔内史凡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则䇿命之䇿谓以简䇿书王命御史掌赞书若今尚书作诏文质诸先儒注释之说则辞命以下皆王言也太祝以下掌为之辞则所谓代言者也以书考之其可见者有三一曰诰以之播告四方汤诰盘庚大诰多士多方康王之诰是也二曰誓以之行师誓众甘誓泰誓牧誓费誓㤗誓是也三曰命以之封国命官微子蔡仲君陈毕命君牙冏命吕刑文侯之命是也他皆无传焉意者王言之重惟此三者故圣人录之以示训乎汉世有制有诏有册有玺书其名虽殊要皆王言也文章之施于朝廷布之天下者莫此为重故今以为编之首书之诸篇圣人笔之为经不当与后世文辞同录独取春秋内外传所载周天子谕告诸侯之辞列国往来应对之辞下至两汉诏册而止盖魏晋以降文辞猥下无复深纯温厚之指至偶俪之作兴而去古益远矣学者欲知王言之体当以书之诰誓命为祖而参之以此编则所谓正宗者庶乎其可识矣
  议论cq=192
  按议论之文初无定体都俞吁咈发于君臣会聚之间语言问答见于师友切瑳之际与凡秉笔而书缔思而作者皆是也大抵以六经语孟为祖而书之大禹皋陶益稷仲虺之诰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高宗肜日旅獒召诰无逸立政则正告君之体学者所当取法然圣贒大训不当与后之作者同录今独取春秋内外传所载谏争论说之辞先汉以后诸臣所上书疏封事之属以为议论之首他所篹述或发明义理或旉析治道或褒贬人物以次而列焉书记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脍炙者亦缀其末学者之议论一以圣贒为凖的则反正之评诡道之辩不得而惑其文辞之法度又必本之此编则华实相副彬彬乎可观矣
  叙事
  按叙事起于古史官其体有二有纪一代之始终者书之尧典舜典与春秋之经是也后世本纪似之有纪一事之始终者禹贡武成金縢顾命是也后世志记之属似之又有纪一人之始终者则先秦盖未之有而昉于汉司马氏后之碑志事状之属似之今于书之诸篇与史之纪传皆不复录独取左氏史汉叙事之尤可喜者与后世记序传志之典则简严者以为作文之式若夫有志于史笔者自当深求春秋大义而参之以迁固诸书非此所能该也
  诗赋
  按古者有诗自虞赓歌夏五子之歌始而备于孔子所定三百五篇若楚辞则又诗之变而赋之祖也朱文公尝言古今之诗凡有三变盖自书传所记虞夏以来下及汉魏自为一等自晋宋间颜谢以后下及唐初自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诗下及今日又为一等然自唐初以前其为诗者固有高下而法犹未变至律诗出而后诗之古法始皆大变矣故尝欲抄取经史诸书所载韵语下及文选古诗以尽乎郭景纯陶渊明之作自为一编而附于三百篇楚词之后以为诗之根本凖则又于其下二等之中择其近于古者各为一编以为之羽翼舆卫其不合者则悉去之不使其接于胸次要使方寸之中无一字世俗语言意思则其为诗不期于高远而自高远矣今惟虞夏二歌与三百五篇不录外自馀皆以文公之言为凖而抜其尤者列之此编律诗虽工亦不得与若箴铭颂赞郊庙乐歌琴操皆诗之属间亦采摘一二以附其间至于辞赋则有文公集注楚词后语今亦不录或曰此编以明义理为主后世之诗其有之乎曰三百五篇之诗其正言义理者盖无㡬而讽咏之间悠然得其性情之正即所谓义理也后世之作虽未可同日而语然其间兴寄高远读之使人忘宠辱去系吝翛然有自得之趣而于君亲臣子大义亦时有发焉其为性情心术之助反有过于他文者盖不必颛言性命而后为关于义理也读者以是求之斯得之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