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方舆汇编 第二百五十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录
伊水部汇考
考
伊水部艺文一
伊洛二渠水利重濬记 明刘健
伊水部艺文二〈诗〉
忆伊川有赋 唐李义甫
晚渡伊水 韦述
伊水门 楼颖
早渡伊川 钱起
望伊川 李德裕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司马扎
伊川二首 宋欧阳修
前题二首 梅尧臣
秋日同谢希深昆仲游伊川 前人
伊川二首 邵雍
渡伊水 张耒
渡伊水 明张美含
渡伊洛河 乔宇
渡伊洛河 薛蕙
伊洛合流 蔺完植
伊水部选句
伊水部纪事
伊水部杂录
伊水部外编
甘水部汇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卷
伊水部汇考
编辑禹贡之伊水
伊水源出今河南省河南府卢氏县城东北之闷顿 岭,即古上洛县之熊耳山也。其水东流,迳永宁、宜阳、 嵩县界,又迳洛阳县,由伊阙而北转,复折而东,会洛 水入于河。
考
按:《书经夏书禹贡》:“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传〉伊出陆浑山。《正义》曰:《地理志》云,“伊水出弘农卢氏 县东熊耳山,东北入洛。”〈蔡传〉《山海经》曰:熊耳之山,伊水 出焉,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郭璞云:“熊耳在上 洛县南,今商州上洛县也。《地志》言伊水出弘农卢氏 之熊耳者,非是。”
按:《山海经。北山经》:“虢山,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中《山经》:“发视之山,即鱼之水出焉,西流注于伊水。” 鲜山,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阳山,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
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注〉今伊水出上 洛卢氏县熊耳山,东北至河南洛阳县入洛。
釐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
放皋之山,明水出焉,而南流于注《伊水》。
《大》。之山,其阳狂水出焉,西南流注于伊水。 半石之山,来需之水,出于其阳,而西流注于伊水。 按《汉书地理志》弘农郡卢氏〈注〉熊耳山在东,伊水出, 东北入雒。
按《淮南子地形训》,“伊出上、魏。”
按:《后汉书郡国志》,“弘农郡卢氏有熊耳山,伊水,清水 出”
按:《水经》,“伊水出南阳县西蔓渠山。”〈注〉《山海经》曰:蔓渠 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 “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峦互别。”耳水自熊耳东北,迳 鸾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 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 也。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亦不测其深浅也。伊水又 东北,迳东亭城南,又屈迳其亭东,东流者也。〈宋本作东北流〉 东北过“郭落山。”〈注〉阳水山,阳山,阳谿,世人谓之“太阳 谷水”亦取名焉。东流。〈山海经作北流〉入《伊水》。伊水又东北,鲜 水入焉。水出鲜山,北流注于伊。伊水又与蛮水合,水 出卢氏县之蛮谷,东流入于伊。
又东北过陆浑县南。〈注〉《山海经》曰:“滽滽之水,出于釐 山,南流注于伊水。”今水出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涧,涧 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谿。东流注于伊水,即 滽滽之水也。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迳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 杜预《释地》曰:“山在县南。”阚骃《十三州志》云:“山在东南。” 今是山在陆浑故城东南八十里许。《春秋?昭公四年》, 司马侯曰:“四岳、三涂、阳城、太室,荆山、中南九州之险 也。”服虔曰:“三涂、太行、轘辕、崤黾,非南望也,京、相、璠之 著,《春秋地名》,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言,云“涂道也。”准 《周书》南望之文,服言宜为轘辕大道、伊阙,皆为非也。 《春秋》晋伐陆浑,请有事于三涂,知是山明矣。有七谷 水注之。水西出女机山之南,七谿山上有西王母祠, 东南流注于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机山之 东谷,东迳故亭南,东流入于伊水。伊水又东北,迳伏 流岭东,岭上有昆仑祠,民犹祈焉。刘澄之《末初记》称 “陆浑县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县南崖口北三十 里许,西则非也。北与温泉水合,水出新城县之狼睾 山之西南阜下,西南流会于伊水。伊水又东北,迳伏 睹岭,左纳焦涧水,水西出鹿髆山,东流孤山南,其山 介〈一作分〉立丰上,单秀孤峙,故世谓之方山,即刘中书 澄之所谓“县有孤山”者也。东历伏睹岭南,东流注于 伊。伊水又东北,涓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山 者也。寻郭文之故居,访胡昭之遗像,世去不停,莫识 所在。〈晋书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也少爱山水尚嘉遁父母服毕辞家游名山洛阳陷乃步担人吴 兴馀姚大辟山中而居焉魏志云胡昭字孔明颍川人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 之寇贼到陆浑南长乐亭自相约誓言胡居士贤者也一不得犯其部洛一川赖昭咸无怵畅〉其水 有二源,俱导而东注。虢略在陆浑县西九十里也。司 马彪《郡国志》曰:县西虢略池,《春秋》所谓东尽于虢略 者也。北水东流,合侯涧水,涧出西北侯谿,东南流注 于涓水。涓水又东,迳陆浑县故城北。平王东迁,辛有 适伊川,见有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 乎?”鲁僖公二十二年春,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故县 氏之也。涓水东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谓 之“七谷水。”祖涧东逝,历其县南。又东南,左会北水,乱 流左合禅渚。渚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左原上,陂 方十里,佳饶鱼蕈。〈一作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 父之所化。郭景纯注云。“一禅。音暖。”〈山海经云青要之山北望河曲南望 𫮃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纯云𫮃音填〉鲧化羽渊而复在此,然已变怪,亦 无往而不化矣。世谓此泽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于 涓阳水,涓阳水又东南注于伊水。昔有莘氏女采桑 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 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 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 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而长有贤德。殷 以为尹,曰“伊尹也。”
又东北过新城县南。〈注〉马怀桥长水,出新城西山,东 迳《晋使持节征南将军宋均碑》南。均字文平,县人也。 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东流,入于伊。又有 明水,出梁县西狼睾山,俗谓之石涧水也。西北流迳 杨亮垒南,西北合康水,亦出狼睾山,东北流迳范坞 北,与明水合北汶。〈汶字疑误〉西南流入于伊。《山海经》曰:“放 皋之山。”〈旧本作放睾郭景纯注山海经放皋山云放或作效又作牧〉明水出焉,南 流注于伊水是也。伊水又与大戟水会,出渠。〈一作梁〉县 西,水有二源,北水出广城西南,西南迳杨志坞北,与 南水合。水源南出广城泽,西流陆浑河《南十二县簿》 曰:“广城泽在新城县界黄阜。西北流,屈而东,迳杨坞 南,又北屈,迳其坞东,又迳坞北,同注老倒涧,俗谓之 老倒涧水,西流入于伊。”伊水又北迳新城东,与吴涧 水会。水出县之西山,东流南屈,迳其县故城西,又东 转迳其县南,故蛮子国也。县有鄤聚,今名“蛮中”是也。 汉惠帝四年,置县。其水又东北流,注于伊水。伊水又 迳西北,当阶城西,大狂水入焉。水东出阳城县之大 口。《山海经》曰:大之山多。“琈之玉其阳狂水出 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龟。人食之者无大疾,可以已 肿。”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曰:“楚吾得 帅师及秦伐郑,围纶氏者也。”左与倚薄山水合,水北 出倚薄之山,南迳黄城。〈旧本作城黄〉西,又南迳纶氏故城 东,而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东,〈宋本作西〉八风谿水注之。 水北出八风山,南流迳纶氏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 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二源,各导一谿,并出山 南合流,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其水西南流,注于狂水。 狂水又西迳缶高山北,西南与湮水合。水出东北湮 谷,西南流迳武林亭东北,又屈迳其亭南。其水又西 南,迳湮阳亭东,盖藉水以名亭也。又东南流入狂水。 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 于伊。伊水又北,《上沟水》。〈古本上沟一作土沟〉出元望西山。〈一作山西〉 东迳元望山南,又东迳新城县故城北,东流注于伊 水。伊水又北,板桥水入焉。水出西山,东流入于伊水。 伊水又北,会厌涧水。水出西山,东流迳邥垂。〈邥音审〉亭 南,《春秋左传文公十七年》:“秋,周甘”败戎于邥垂者 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预《释地》曰:“河南新城县 北有邥垂亭。”司马彪《郡国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 在城南七里,遗基犹在。”〈一本有焉字〉京相璠曰:“旧说言邥 垂在高都南,今上党有高都县。余谓京论疏远,未足以证,无如虔说之旨密矣。”其水又东,注于伊水,伊水 又北,迳高都城东。徐广《史记音义》曰:今河南新城县 有高都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七年,东周与郑高 都利者也。”又来需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迳斌 轮城北,西历芰涧。〈一作艾涧〉水以其西流,又谓之小狂水 也。其水又西南,迳大石岭南,《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 山下有大石岭碑。河南隐士通明,以汉灵帝中平六 年八月戊辰,于山堂立碑,文字浅鄙,殆不可寻。魏文 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杀虎于是山。山在 洛阳南,而刘澄之言在洛东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 高平陵。王隐《晋书》曰:“惠帝使校尉陈总仲元诣洛阳 山请雨,总尽除小祀,唯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 是山也。来需之水又西南,迳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 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
又东北过伊阙中。〈注〉伊水迳前亭西。《左传昭公三十 二年》:“晋箕遗乐征,右行跪济师,取前城者也。”〈三十二年左传 二十二年跪作诡〉京《相璠》曰:“今洛阳西南五十里,伊关外前 亭矣。”服虔曰:“前读为泉,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阙,昔 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 流,故谓之伊阙矣。《春秋》之阙塞焉。昭公二十六年,赵 鞅使女宽守阙塞是也。陆机云:“洛有四阙,斯其一焉。” 东岩西岭,并镌石开轩,高甍架峰,西侧灵岩下,泉流 东注,入于伊水。傅毅《反都赋》曰:“因龙门以畅化,开伊 阙以达聪”也。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 四日辛巳,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齐此已下,盖记水 之涨灭也。右壁又有石铭云:“永康五年,河南府君循 大禹之轨,部督邮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监作掾董猗、 李褒,斩岸开石,平通伊阙。”石文尚存也。
又东北至洛阳县南,北入于洛。〈注〉伊水自阙东北流, 枝津右出焉,东北引溉,东会合水,同注公路涧,入于 洛,今无水。《战国策》曰:“东周欲为田,西周不下水。”苏子 见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民皆种他种, 欲食之,不如下水以病之。东周不必复种稻,种稻而 复夺之,是东周受于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 渠也。伊水又东北,枝渠左出焉,水积成湖,北流注于 洛,合伊水。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迳员丘东,大魏 郊天之所,准汉故事建之。《汉书·郊祀志》曰:“建武二年, 初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为圜坛八陛,中又为重 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坛上为五帝位,其外为 壝,重营皆紫,以像紫宫。按《礼》,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 〈一作皞天〉“上帝于此,今衮冕也,坛壝无复紫矣。”伊水又东 北流,注于洛水。《广志》曰:〈广志以上疑有脱落〉《鲵鱼》,声如小儿,有 四足,形如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马迁谓之“人鱼”, 故著其〈一作其著〉《史记》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鱼膏为烛。” 徐广曰:“人鱼,似鲶而四足,即鲵鱼也。”〈按山海经伊水出蔓渠山东流 注于洛又云厌染之水出傅山之阳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不云伊水岂古今相沿并厌染之水名伊 水乎〉
按:《晋书地理志》,“上洛郡卢氏。”〈注〉熊耳山在东,《伊水》所 出。
按《西征记》,“伊水上源经新城、陆浑二县,男女无少长 皆病瘿,俗云水土所致,伊水不可饮也。”
按:《唐书地理志》,“河南府,河南郡,河南。”〈注〉有伊水、 伊阳。〈注〉伊水有金。
按:《地理通释·十道山川考》:“伊出商州上洛县熊耳山, 东北至河南府洛阳县南流入于洛。”〈注〉《郡县志》:“伊水, 在河南县东南十八里。”
按:《金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阳。”〈注〉有“伊洛瀍涧、金水”、铜 驼街、金粟山、金谷。
嵩州,“伊阳。”〈注〉宋隶河南府。有伊水、淯阳水。
按:《续文献通考》:河南河南府“伊水,源出卢氏县闷顿 岭,东流经嵩县、洛阳、偃师县界,入于洛水。”
按:《明一统志》河南河南府:“陆浑山,在嵩县东北四十 里,一名方山,汉末隐士胡昭隐居于此,隋因山置陆 浑县。又陆浑之山,伊水出焉。”
伊阳渠在嵩县东一十里,分伊水以溉田。
永定渠在嵩县南六里。又有鸣皋、顺阳、济民等渠,皆 分伊水以溉田。
伊水石堰在府城南龙门山,东抵天津。唐河南尹裴 迥置。
按《河南通志》:河南府伊河在府城南,源出卢氏县闷 顿岭,流经嵩县洛阳界,会于洛。《左传》:辛有适伊,见被 发而祭于野,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后秦晋果迁陆 浑之人于此。今属嵩县地。
姜左河,源出登封县西北,流经洛阳县界,入伊水。 高都川在嵩县西北五里,源自大矿山,下流入伊。 按《卢氏县志》:城东南百里有闷顿岭,伊水出焉。 按《嵩县志》:城西南十里有三涂山,盖神禹所凿以导 伊者。《书》曰“南望三涂”是已。两山壁峙,伊水中流,一为 伊阙,一为陆浑,并此为三涂,俗呼为崖口,又曰水门 云。
按《洛阳县志》,城正南二十五里有阙塞山,郡之朝山也。一名伊阙,俗名龙门。郦道元曰:“伊水入伊阙。” 按《汝州志》,伊阳县,伊河在县北六十里,出自熊耳山, 经嵩入伊境,北至偃师入于洛。夹河镇适当其冲。旧 夹河西里馀为班家庄,庄西二里许方至河滨,土人 开永泉渠,引水灌地,水势逼涌,历年漂没,庄遂乌有。 今且夹河镇,闾门接河矣。
伊水部艺文一
编辑《伊、洛二渠水利重濬记 》明刘健
余自童丱时随父兄经行伊、洛间沟渠堤岸,即知为 昔年水利之迹,且闻尝时水之盛行,溉田甚广,惠民 甚众,今但废塞不行耳。成化乙巳、丙午之际,余已官 京师,闻吾乡连岁旱荒,乡民之饥死者枕藉道路,以 数计之,殆过半焉。因扼腕叹息,“伊、洛之水,东入于河, 日夜不已,徒归于无用。诚使水利之行如昔年,则民 之以饥而死,宁至是耶?”自是每与吏吾乡者谈,辄及 之,然未有能加之意者。丁未夏,余奉命西祀岳镇,道 经西安之王乔洞,见山沟之水,引行岸上。时县境俱 旱,而此地之禾苗独盛。过潼关,又见其地水之昔纵 横于道者,皆成渠而行,且稻畦弥望相属。各问其民, 谓皆得良有司及乡民之有识者,如“他郡水利之制 治之,故能至此。”余闻其言,于是吾乡水利之念愈切 焉。盖吾乡伊、洛二水,凿渠以溉田,肇自唐时。洛渠起 郡治西南,东候保分洛水而东,曰莽渠。莽渠之北,又 分三支:曰清渠,曰单渠,曰太阳渠。北四渠末流,仍入 洛及伊。伊渠起郡南伊阙口之北,分伊水北行,至王 桥庄,与洛渠交而出其上,并二支亦名莽渠、清渠、单 渠,俱以东别之。凡三渠俱入洛。二水之大可胜舟,冬 夏不涸,故渠道行,近水之田将百里,皆仰溉焉。前代 以来,兴废不可考。国朝宣德初,始堙塞不行,今七十 馀年矣。弘治癸丑,都宪海虞徐公恪巡抚河南,以民 屡困于旱,访求水利,凡古迹之可复者,悉疏以请。朝 廷特降玺书,命大参四明朱公瑄总其事行之。而伊 洛二渠,分委河南府知府刘公𤩽,同知董公琇,及洛 阳县知县杨君滋,寻又委河南卫指挥张公杰,督工 濬治。先洛渠,次伊渠,凡用夫匠二千七百有奇,不数 月而工完。但闸坝之制,分溉之法未备,而徐公调湖 广,朱公迁都宪,巡抚南畿。刘公去为陕西大参。又未 几,汴省分治决河黄陵冈,董及张亦被檄而去,仅逾 年,而二渠复堙塞如故。岁丙长,河南按察司副使济 南张公鼐,以治河有绩,被命专领其事,仍兼河南水 利,按行二渠,遂复委董公等,督夫匠如前濬之,而新 任知府陈公宣继至,乃相与协谋即事,于是渠水复 通。宪副公心切为民,又推“知水事,仍斟酌古法为之 制,使可经久。每渠障水之入,各有坝。防水入之暴,各 有闸。而渠之深下之处,又各有小闸。闸内之两傍各 有子堰。子堰之中各有游渠,以均水利于远近。又于 洛渠之南大明寺后,创凿一渠,东行出午桥之上洛 渠,盖并前为五矣。水利既行,虑民之不能无分争,及 渠之易于”坏也,各为条约,示以“护渠分水”之法。又虑 民获水之利,岁至于丰,春祈秋报,及治水之官行视 督责,宜有所止。复以治渠馀材,于洛水南宋邵子安 乐窝之右作龙王庙,庙之后作厅事,以楹计,凡二十 有一。宪副公为民之心,至是可谓无遗策矣。是役之 继兴也,始于丙辰冬十一月,终于次年秋七月。虽不 能不用民之力,而民皆懽然赴之,无或后者。既讫工, 又相与推其有识者,走京师请余为记。余惟朝廷之 设官置吏,凡以为民而已。然民事莫大于农,而水利 又农之大者。伊、洛二渠,利民甚大,堙塞不行者,已七 十馀年。今兹之役,都宪徐公实创其始,大参朱公继 之,宪副张公又继之。为民之心,进进而无已,而一时 府县诸公为之委任,又躬亲督励,克底于成。贤劳固 皆可嘉,况阅历五寒暑,动民数千馀,而工始讫,其费 亦大,岂可泯然无闻于后哉?遂过不自量,为著《始末》, 并余之所尝切于念虑者刻之龙王庙,凡一时有劳 诸执事,仍具列于碑阴,庶吾乡之后人有考焉,不忘 兹惠于永久也。
伊水部艺文二〈诗〉
编辑《忆伊川有赋 》唐·李义甫
龙门南岳尽伊源,草树人烟目所存。正是北州梨枣 熟,梦魂秋日到郊园。
晚渡伊水 韦述
编辑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是时春向深,两岸草如积。 迢递望洲屿,逶迤亘津陌。新树落疏红,遥原上深碧。 回瞻洛阳苑,遽有长山隔。烟雾犹辨家,风尘已为客。 登涉多异趣,往来见行役。云起早已昏,鸟飞日将夕光阴逝不惜,超然慕畴昔。远游亦何为,归来存竹帛。
伊水门 楼颖
编辑《朝涉伊水门》,“伊水入门流。惬心乃成兴,澹然泛孤舟。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竹阴交前浦,柳色媚中洲。 日落阴云生,弥觉兹路幽。聊以恣所适,此外知何求。”
早渡伊川 钱起
编辑昆鸡鸣曙霜,秋水寒旅涉。渔人昔邻舍,相见具舟楫。 出浦兴未尽,向山心更惬。村落多白云,茅茨隐红叶。 东皋满时稼,归客忻复业。
望伊川 李德裕
编辑远村寒日后,细雨度川来。芳草连溪合,梨花映野开。 竹篱初落照,松径长新苔。向夕皋亭望,鸣禽几处回。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司马扎
编辑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病马独嘶残夜 月,行人欲渡满船霜。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 故乡。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伊川二首 宋欧阳修
编辑绿树绕伊川,人行乱石间。寒云低晓日,白鸟向青山。 路转香林出,僧归野渡闲。岩阿谁可访,兴尽复空还。
其二
东郊渐微绿,驱马忻独往。梅繁野渡晴,泉落青山响。 身闲爱物外,趣远偕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
《前题》二首 梅尧臣
编辑
山断泻伊流,滩声朝暮急。东渡马将登,两堤人已立。 日看东西舟,争途如不及。谁见捕鱼郎,寒蓑雨中湿。
其二
放漏下平坡,舟移不知远。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𪩘。 水鸟尽相依,芦洲霭将晚。归路莫言赊,何妨乘月返。
秋日同谢希深昆仲游伊川 前人
编辑“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鸣榔进山口,清唱发渡头。 浅濑不可溯,停桡信中流。山樽封苍翠,溪鸟自沉浮。 濯足破岚影,采菱临芳洲。千龛晚烟寂,双壁红树秋。 细细石涧泉,摇摇波际楼。澄潭若泻鉴,万象已盈眸。 康乐足消尚,惠连仍此游。摘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 醉来同渊明,兴尽殊子猷。归傍鱼梁静,行看夜火幽。” 露花初滴滴,夜吹何飕飕。不犯严城漏。谁言怜近丘。
伊川二首 邵雍
编辑向晚驱车出上阳,初程便宿水云乡。更闻数弄《神仙 曲》,始信壶中日月长。
其二
山留禹凿门,川阁绕水痕。古人不复见,古迹尚或存。 岁月易凋谢,善恶难湮沦。无作近名事,强邀世俗尊。
渡伊水 张耒
编辑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游人夸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吒。沧洲倘有归,功业付高谢。
渡伊水 明张美含
编辑行行伊水滨,露冷断芳尘。马疾山迎我,船开岸别人。 涛声归石洞,佛影落云津。千古双峰峙,九秋一雁宾。 悬崖栖薜荔,狭径转嶙峋。欲问村中酒,寒砧动四邻。
渡伊洛河 乔宇
编辑入山复出山,上下尽坡坂。人去行路难,我悔见道晚。 嵩少去已遥,伊洛来不远。二程轨辙存,迷途会当返。
渡伊洛河 薛蕙
编辑夕阳入东浦,白露满秋坂。孤鸿唫更悲,芳草色已晚。 悠悠道路迫,杳杳嵩少远。寄语山中人,旦夕吾将返。
伊洛合流 蔺完植
编辑各自朝宗赴大川,合流从此更沺沺。寒波曲绕千峰 树,烟水平吞万里天。西极龙门通碧汉,上游龟沪泻 星躔。沙堤洄是观澜处,沧浪源头尽一渊。
伊水部选句
编辑唐·李颀《送乔琳》诗:“草绿小平津,花开伊水滨。”
刘长卿《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纤如不隔。”
《渡水诗》:“伊水连白云,东南远明灭。”
刘禹锡《自左冯归洛下》诗:“伊水晴光碧玉秋。”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诗》:“丞相新家伊水头。”
张籍《寄令狐宾客》诗:“秋日出城伊水好,领谁相逐上 闲船。”
白居易《秋游》诗:“下马闲行伊水头,凉风清景胜春游。” 李商隐《故郭汾宁宅》诗:“伊水溅溅相背流,朱栏画阁 几人游。”
刘沧《题龙门僧房》诗:“静室遥临伊水东,寂寥谁与此 身同。”
《题天宫寺阁诗》:“城连伊水禹门近,烟隔上阳宫树微。”
《汶阳客舍诗》:“迢逓旧山伊水畔,破斋荒径闭烟萝伊水部纪事
编辑刘向《列仙传》:“王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于伊、洛之间, 有道士浮丘伯接以上嵩高山。”
《文献通考》:“汉高后四年秋,河南大水,伊、雒流千六百 馀家。”
《晋书五行志》:“魏文帝黄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 至津阳城门,漂数千家,杀人。”
《三国魏志明帝本纪》:太和四年“九月,大雨,伊、洛河、汉 水溢。”
《晋书五行志》:“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馀 日,伊、洛、河、汉皆溢,岁以凶饥。”
《宣帝本纪》:嘉平元年“正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 从。帝帅大尉蒋济等勒兵出迎天子,屯于洛水浮桥。 上奏曰:‘公卿群臣皆以爽有无君之心,兄弟不宜典 兵宿卫,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辄敕主者 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 车驾,以军法从事,臣辄力疾将兵诣洛水浮桥,伺察’” 非常,爽不通奏,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树为鹿角,发屯 兵数千人以守。
《五行志》:“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雨霖。甲辰,河、洛、伊、沁 水同时并溢流,冲四千九百馀家,杀二百馀人,没秋 稼千三百六十馀顷。”
《武帝本纪》:“泰始七年六月,伊、洛河溢。”
《五行志》:“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杀二百馀 人。”
《汝州志》:“唐元宗开元八年,伊水溢,漂溺民产数十馀 家。”
《唐书元宗本纪》:“开元十年五月辛酉,伊、洛水溢。” 《五行志》:“开元十年五月辛酉,伊水溢,毁东都城东南 隅,平地深六尺。”
《元宗本纪》:“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乙亥,伊、洛溢。”
《五行志》:“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及支川皆溢,害稼, 毁天津桥及东西漕、上阳宫仗舍,溺死千馀人。” 《河南通志》:“崔从,博陵安平人,贞元初为河南尹,政尚 简易,蠲略细苛。又引伊水溉田,人甚便之。”
《剧谈录》:“白尚书为少傅,分务洛师,情兴高逸,有别墅, 近枕伊水,亭榭清峻。”
《文献通考》:“后晋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 瀍、涧皆溢,坏天津桥。”
《宋史五行志》:“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六月,谷、洛、伊、瀍四 水暴涨,坏京城官署、军营、寺观、祠庙、民舍万馀区,溺 死者以万计,又坏河清县丰饶务仓库、军营、民舍百 馀区。”
《画墁录》:洛中耆旧言:“伊洛水六十年一泛滥为戕害。 自祥符至熙宁中,自福善坡以北,率被昏垫,公私荡 没。”
《宋史神宗本纪》:“元丰七年秋七月甲辰,伊、洛溢。” 《闻见前录》:“元丰七年甲子六月二十六日,洛中大雨, 伊、洛涨坏天津桥,波浪与上阳宫墙齐。夜西南城破, 伊、洛南北合而为一,深丈馀,公卿士庶第宅庐舍皆 坏,唯伊水东渠有积薪塞水口,故水不入府第。” 《宋史徽宗本纪》:“大观元年秋七月乙酉朔,伊、洛溢。” 《元史五行志》:“顺帝至正四年六月,河南巩县大雨,伊 洛水溢,漂民居数百家。”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巩县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溺 死三百馀人。
《河南府志》:“嘉靖三十二年夏六月,大雨,伊洛涨溢入 城,水深丈馀,漂没公廨民居殆尽,人畜死者甚多,民 皆木栖,有不得食者。凡七日,取生枣咽之。”
三十九年庚申,偃师、伊、洛泛溢,害稼。
伊水部杂录
编辑《史记·周本纪》:“武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 有夏之居’。”〈注〉《索隐》曰: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无 险固,是有夏之旧居。
《后汉书西羌传》:“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 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
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
伊洛戎强,东侵曹鲁。
楚、晋强盛,威服诸戎,陆浑、伊、洛,阴戎事晋。
《梁书世祖元帝本纪》:“梁兴五十馀载,平一宇内,德惠 悠长,左伊右瀍,咸皆仰化。”
《闻见后录》:“伊、洛二水自东南分,径入城中。而伊水尤 清澈,园亭喜得之,若又当其上流,则春夏无枯涸之 病。”吕文穆园在伊水上流,木茂而竹润,有亭三:一在 池中,二在池外,桥跨池上相属也
伊水部外编
编辑《拾遗记》:“帝喾之妃,邹屠氏之女也。行不践地,常履风 云,游于伊洛。帝乃期焉,纳以为妃。”
《拾遗记》:“王即位二年,广延国来献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一名提谟,并玉质凝肤,体轻气馥,绰约而窈窕, 绝古无伦。昭王知其神异,处于崇霞之台,设枕席以 寝䜩,遣侍人以卫之。王好神仙之术,元天之女托形 作此二人。昭王之末,莫知所在,或游于江汉,或在伊 洛之滨,遍行天下,乍近乍远也。”
甘水部汇考
编辑《山海经》之甘水
编辑
《甘水》源出今河南河南府宜阳县之鹿蹄山,东北流 至洛阳县,入于洛。
考
按《山海经·中山经》,“釐山之首曰鹿蹄之山,甘水出焉, 西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
《大荒东经》“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有甘山者,甘水 出焉,生甘渊。”
按《水经》,“甘水出弘农宜阳县鹿蹄山。”〈注〉山在河南陆 浑县故城西北,俗谓之“纵山。”水之所导,发于山曲之 中,故世人目其所为“甘棠”焉。
东北至河南县南,北入洛。〈注〉甘水发源东北流,北屈 迳一故城东,在非山上,世谓之石城也。《京相璠》曰:“或 云甘水西山上梦汁而平。”〈梦汁疑作广阔〉有故甘城,在河南 城西二十五里,指谓是城也。余按甘水东一十许里 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对河南故城,世谓之鉴洛城。 “鉴”、“甘”声相近,即故甘城也,为王子带之故邑矣。是以 昭叔有甘公之称焉。甘水又与非山水会,水出非山 东谷,东流入于甘水,甘水又于河南城西北入洛,《经》 言“县南”,非也。故京相璠曰:“今河南河南县有甘水,北 入洛,斯得之矣。”
按:《隋书地理志》,“京兆郡云阳。”〈注〉有泾水、五龙水、甘水、 走马水。
按:《金史地理志》:益都府:“寿光。”〈注〉有甘水、渑水。
按:《续文献通考》:“甘水在河南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 阳县西南流入府境,下流入涧水。”
按:《明一统志》“河南府宜阳县有鹿蹄山,俗名非山,甘 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
按《河南府志》:“洛阳县甘水,在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 阳县西南流入本境,下流入涧水,味最甘。”
按:《洛阳县志》:“甘水在县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宜阳县 西南流入洛,其味甘,故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