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五十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卷目錄
伊水部彙考
考
伊水部藝文一
伊洛二渠水利重濬記 明劉健
伊水部藝文二〈詩〉
憶伊川有賦 唐李義甫
晚渡伊水 韋述
伊水門 樓穎
早渡伊川 錢起
望伊川 李德裕
曉過伊水寄龍門僧 司馬扎
伊川二首 宋歐陽修
前題二首 梅堯臣
秋日同謝希深昆仲遊伊川 前人
伊川二首 邵雍
渡伊水 張耒
渡伊水 明張美含
渡伊洛河 喬宇
渡伊洛河 薛蕙
伊洛合流 藺完植
伊水部選句
伊水部紀事
伊水部雜錄
伊水部外編
甘水部彙考
考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卷
伊水部彙考
編輯禹貢之伊水
伊水源出今河南省河南府盧氏縣城東北之悶頓 嶺,即古上洛縣之熊耳山也。其水東流,逕永寧、宜陽、 嵩縣界,又逕洛陽縣,由伊闕而北轉,復折而東,會洛 水入於河。
考
按:《書經夏書禹貢》:「荊河惟豫州,伊洛瀍、澗既入於河。」 〈傳〉伊出陸渾山。《正義》曰:《地理志》雲,「伊水出弘農盧氏 縣東熊耳山,東北入洛。」〈蔡傳〉《山海經》曰:熊耳之山,伊水 出焉,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郭璞云:「熊耳在上 洛縣南,今商州上洛縣也。《地誌》言伊水出弘農盧氏 之熊耳者,非是。」
按:《山海經。北山經》:「虢山,伊水出焉,西流注於河」 中《山經》:「發視之山,即魚之水出焉,西流注於伊水。」 鮮山,鮮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
陽山,陽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
葌山,葌水出焉,而北流注於「伊水。」
蔓渠之山,伊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洛。〈註〉今伊水出上 洛盧氏縣熊耳山,東北至河南洛陽縣入洛。
釐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伊水。」
放皋之山,明水出焉,而南流於注《伊水》。
《大》。之山,其陽狂水出焉,西南流注於伊水。 半石之山,來需之水,出於其陽,而西流注於伊水。 按《漢書地理志》弘農郡盧氏〈註〉熊耳山在東,伊水出, 東北入雒。
按《淮南子地形訓》,「伊出上、魏。」
按:《後漢書郡國志》,「弘農郡盧氏有熊耳山,伊水,清水 出」
按:《水經》,「伊水出南陽縣西蔓渠山。」〈注〉《山海經》曰:蔓渠 之山,伊水出焉。《淮南子》曰:「伊水出上魏山。」《地理志》曰: 「出熊耳山,即麓大同,陵巒互別。」耳水自熊耳東北,逕 鸞川亭北,葌水出葌山,北流際其城東,而北入伊水。 世人謂伊水為鸞水,葌水為交水,故名斯川為鸞川 也。又東為淵潭,潭渾若沸,亦不測其深淺也。伊水又 東北,逕東亭城南,又屈逕其亭東,東流者也。〈宋本作東北流〉 東北過「郭落山。」〈注〉陽水山,陽山,陽谿,世人謂之「太陽 谷水」亦取名焉。東流。〈山海經作北流〉入《伊水》。伊水又東北,鮮 水入焉。水出鮮山,北流注於伊。伊水又與蠻水合,水 出盧氏縣之蠻谷,東流入於伊。
又東北過陸渾縣南。〈注〉《山海經》曰:「滽滽之水,出於釐 山,南流注於伊水。」今水出陸渾縣之西南王母澗,澗 北山上有王母祠,故世因以名谿。東流注於伊水,即 滽滽之水也。伊水歷崖口山峽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闕,崖上有塢,伊水逕其下,歷峽北流,即古三塗山也。 杜預《釋地》曰:「山在縣南。」闞駰《十三州志》云:「山在東南。」 今是山在陸渾故城東南八十里許。《春秋?昭公四年》, 司馬侯曰:「四嶽、三塗、陽城、太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 也。」服虔曰:「三塗、太行、轘轅、崤黽,非南望也,京、相、璠之 著,《春秋地名》,亦云山名也。」以服氏之言,雲「塗道也。」準 《周書》南望之文,服言宜為轘轅大道、伊闕,皆為非也。 《春秋》晉伐陸渾,請有事於三塗,知是山明矣。有七谷 水注之。水西出女機山之南,七谿山上有西王母祠, 東南流注於伊水。又北,蚤谷水注之,水出女機山之 東谷,東逕故亭南,東流入於伊水。伊水又東北,逕伏 流嶺東,嶺上有崑崙祠,民猶祈焉。劉澄之《末初記》稱 「陸渾縣西有伏流坂」者也。今山在縣南崖口北三十 里許,西則非也。北與溫泉水合,水出新城縣之狼睪 山之西南阜下,西南流會於伊水。伊水又東北,逕伏 睹嶺,左納焦澗水,水西出鹿髆山,東流孤山南,其山 介〈一作分〉立豐上,單秀孤峙,故世謂之方山,即劉中書 澄之所謂「縣有孤山」者也。東歷伏睹嶺南,東流注於 伊。伊水又東北,涓水注之,水出陸渾西山,即陸渾山 者也。尋郭文之故居,訪胡昭之遺像,世去不停,莫識 所在。〈晉書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也少愛山水尚嘉遯父母服畢辭家游名山洛陽陷乃步擔人吳 興餘姚大辟山中而居焉魏志雲胡昭字孔明潁川人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閭里敬而愛 之寇賊到陸渾南長樂亭自相約誓言胡居士賢者也一不得犯其部洛一川賴昭咸無怵暢〉其水 有二源,俱導而東注。虢略在陸渾縣西九十里也。司 馬彪《郡國志》曰:縣西虢略池,《春秋》所謂東盡於虢略 者也。北水東流,合侯澗水,澗出西北侯谿,東南流注 於涓水。涓水又東,逕陸渾縣故城北。平王東遷,辛有 適伊川,見有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 乎?」魯僖公二十二年春,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故縣 氏之也。涓水東南流,左合南水,水出西山七谷,亦謂 之「七谷水。」祖澗東逝,歷其縣南。又東南,左會北水,亂 流左合禪渚。渚水上承陸渾縣東禪渚,渚左原上,陂 方十里,佳饒魚蕈。〈一作葦〉即《山海經》所謂南望禪渚。禹 父之所化。郭景純注云。「一禪。音暖。」〈山海經雲青要之山北望河曲南望 墠渚禹父之所化郭景純雲墠音填〉鯀化羽淵而復在此,然已變怪,亦 無往而不化矣。世謂此澤為慎望陂,陂水南流,注於 涓陽水,涓陽水又東南注於伊水。昔有莘氏女採桑 於伊川,得嬰兒於空桑中,言其母孕於伊水之濱,夢 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 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咸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 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獻之,命養於庖,而長有賢德。殷 以為尹,曰「伊尹也。」
又東北過新城縣南。〈注〉馬懷橋長水,出新城西山,東 逕《晉使持節征南將軍宋均碑》南。均字文平,縣人也。 其碑太始三年十二月立。其水又東流,入於伊。又有 明水,出梁縣西狼睪山,俗謂之石澗水也。西北流逕 楊亮壘南,西北合康水,亦出狼睪山,東北流逕范塢 北,與明水合北汶。〈汶字疑誤〉西南流入於伊。《山海經》曰:「放 皋之山。」〈舊本作放睪郭景純註山海經放皋山雲放或作效又作牧〉明水出焉,南 流注於伊水是也。伊水又與大戟水會,出渠。〈一作梁〉縣 西,水有二源,北水出廣城西南,西南逕楊志塢北,與 南水合。水源南出廣城澤,西流陸渾河《南十二縣簿》 曰:「廣城澤在新城縣界黃阜。西北流,屈而東,逕楊塢 南,又北屈,逕其塢東,又逕塢北,同注老倒澗,俗謂之 老倒澗水,西流入於伊。」伊水又北逕新城東,與吳澗 水會。水出縣之西山,東流南屈,逕其縣故城西,又東 轉逕其縣南,故蠻子國也。縣有鄤聚,今名「蠻中」是也。 漢惠帝四年,置縣。其水又東北流,注於伊水。伊水又 逕西北,當階城西,大狂水入焉。水東出陽城縣之大 口。《山海經》曰:大之山多。「琈之玉其陽狂水出 焉,西南流,其中多三足龜。人食之者無大疾,可以已 腫。」狂水又西,逕綸氏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楚吾得 帥師及秦伐鄭,圍綸氏者也。」左與倚薄山水合,水北 出倚薄之山,南逕黃城。〈舊本作城黃〉西,又南逕綸氏故城 東,而南流注於狂水。狂水又東,〈宋本作西〉八風谿水注之。 水北出八風山,南流逕綸氏城西,西南流入於狂水。 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水有二源,各導一谿,並出山 南合流,故世有「三交」之名也。其水西南流,注於狂水。 狂水又西逕缶高山北,西南與湮水合。水出東北湮 谷,西南流逕武林亭東北,又屈逕其亭南。其水又西 南,逕湮陽亭東,蓋藉水以名亭也。又東南流入狂水。 狂水又西,逕湮陽城南,又西逕當階城南,而西流注 於伊。伊水又北,《上溝水》。〈古本上溝一作土溝〉出元望西山。〈一作山西〉 東逕元望山南,又東逕新城縣故城北,東流注於伊 水。伊水又北,板橋水入焉。水出西山,東流入於伊水。 伊水又北,會厭澗水。水出西山,東流逕邥垂。〈邥音審〉亭 南,《春秋左傳文公十七年》:「秋,周甘」敗戎於邥垂者 也。服虔曰:「邥垂在高都南。」杜預《釋地》曰:「河南新城縣 北有邥垂亭。」司馬彪《郡國志》曰:「新城有高都城。今亭 在城南七里,遺基猶在。」〈一本有焉字〉京相璠曰:「舊說言邥 垂在高都南,今上黨有高都縣。余謂京論疏遠,未足以證,無如虔說之旨密矣。」其水又東,注於伊水,伊水 又北,逕高都城東。徐廣《史記音義》曰:今河南新城縣 有高都城。《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七年,東周與鄭高 都利者也。」又來需之水,出於半石之山,西南流,逕斌 輪城北,西歷芰澗。〈一作艾澗〉水以其西流,又謂之小狂水 也。其水又西南,逕大石嶺南,《開山圖》所謂大石山也。 山下有大石嶺碑。河南隱士通明,以漢靈帝中平六 年八月戊辰,於山堂立碑,文字淺鄙,殆不可尋。魏文 帝獵於此山,虎超乘輿,孫禮拔劍殺虎於是山。山在 洛陽南,而劉澄之言在洛東北,非也。山阿有魏明帝 高平陵。王隱《晉書》曰:「惠帝使校尉陳總仲元詣洛陽 山請雨,總盡除小祀,唯存大石而祈之,七日大雨,即 是山也。來需之水又西南,逕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 城東,西入伊水,謂之『曲水』」也。
又東北過伊闕中。〈注〉伊水逕前亭西。《左傳昭公三十 二年》:「晉箕遺樂徵,右行跪濟師,取前城者也。」〈三十二年左傳 二十二年跪作詭〉京《相璠》曰:「今洛陽西南五十里,伊關外前 亭矣。」服虔曰:「前讀為泉,周地也。」伊水又北入伊闕,昔 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北 流,故謂之伊闕矣。《春秋》之闕塞焉。昭公二十六年,趙 鞅使女寬守闕塞是也。陸機云:「洛有四闕,斯其一焉。」 東巖西嶺,並鐫石開軒,高甍架峰,西側靈巖下,泉流 東注,入於伊水。傅毅《反都賦》曰:「因龍門以暢化,開伊 闕以達聰」也。闕左壁有石銘云:「黃初四年六月二十 四日辛巳,大出水舉,高四丈五尺。」齊此已下,蓋記水 之漲滅也。右壁又有石銘云:「永康五年,河南府君循 大禹之軌,部督郵辛曜、新城令王琨、部監作掾董猗、 李褒,斬岸開石,平通伊闕。」石文尚存也。
又東北至洛陽縣南,北入於洛。〈注〉伊水自闕東北流, 枝津右出焉,東北引溉,東會合水,同注公路澗,入於 洛,今無水。《戰國策》曰:「東周欲為田,西周不下水。」蘇子 見西周君曰:「今不下水,所以富東周也。民皆種他種, 欲食之,不如下水以病之。東周不必復種稻,種稻而 復奪之,是東周受於君矣。」西周遂下水,即是水之故 渠也。伊水又東北,枝渠左出焉,水積成湖,北流注於 洛,合伊水。伊水又東北至洛陽縣南,逕員丘東,大魏 郊天之所,準漢故事建之。《漢書·郊祀志》曰:「建武二年, 初制郊兆於洛陽城南七里,為圜壇八陛,中又為重 壇,天地位其上,皆南向。其外壇上為五帝位,其外為 壝,重營皆紫,以像紫宮。按《禮》,天子大裘而冕,祭昊天。」 〈一作皞天〉「上帝於此,今袞冕也,壇壝無復紫矣。」伊水又東 北流,注於洛水。《廣志》曰:〈廣志以上疑有脫落〉《鯢魚》,聲如小兒,有 四足,形如鱧,可以治牛。出伊水也。司馬遷謂之「人魚」, 故著其〈一作其著〉《史記》曰:「始皇帝之葬也,以人魚膏為燭。」 徐廣曰:「人魚,似鯰而四足,即鯢魚也。」〈按山海經伊水出蔓渠山東流 注於洛又雲厭染之水出傅山之陽南流注於洛其中多人魚不雲伊水豈古今相沿並厭染之水名伊 水乎〉
按:《晉書地理志》,「上洛郡盧氏。」〈註〉熊耳山在東,《伊水》所 出。
按《西征記》,「伊水上源經新城、陸渾二縣,男女無少長 皆病癭,俗雲水土所致,伊水不可飲也。」
按:《唐書地理志》,「河南府,河南郡,河南。」〈註〉有伊水、 伊陽。〈註〉伊水有金。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伊出商州上洛縣熊耳山, 東北至河南府洛陽縣南流入於洛。」〈註〉《郡縣志》:「伊水, 在河南縣東南十八里。」
按:《金史地理志》:「河南府洛陽。」〈註〉有「伊洛瀍澗、金水」、銅 駝街、金粟山、金谷。
嵩州,「伊陽。」〈註〉宋隸河南府。有伊水、淯陽水。
按:《續文獻通考》:河南河南府「伊水,源出盧氏縣悶頓 嶺,東流經嵩縣、洛陽、偃師縣界,入於洛水。」
按:《明一統志》河南河南府:「陸渾山,在嵩縣東北四十 里,一名方山,漢末隱士胡昭隱居於此,隋因山置陸 渾縣。又陸渾之山,伊水出焉。」
伊陽渠在嵩縣東一十里,分伊水以溉田。
永定渠在嵩縣南六里。又有鳴皋、順陽、濟民等渠,皆 分伊水以溉田。
伊水石堰在府城南龍門山,東抵天津。唐河南尹裴 迥置。
按《河南通志》:河南府伊河在府城南,源出盧氏縣悶 頓嶺,流經嵩縣洛陽界,會於洛。《左傳》:辛有適伊,見被 髮而祭於野,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後秦晉果遷陸 渾之人於此。今屬嵩縣地。
姜左河,源出登封縣西北,流經洛陽縣界,入伊水。 高都川在嵩縣西北五里,源自大礦山,下流入伊。 按《盧氏縣志》:城東南百里有悶頓嶺,伊水出焉。 按《嵩縣志》:城西南十里有三塗山,蓋神禹所鑿以導 伊者。《書》曰「南望三塗」是已。兩山壁峙,伊水中流,一為 伊闕,一為陸渾,並此為三塗,俗呼為崖口,又曰水門 雲。
按《洛陽縣志》,城正南二十五里有闕塞山,郡之朝山也。一名伊闕,俗名龍門。酈道元曰:「伊水入伊闕。」 按《汝州志》,伊陽縣,伊河在縣北六十里,出自熊耳山, 經嵩入伊境,北至偃師入於洛。夾河鎮適當其衝。舊 夾河西里餘為班家莊,莊西二里許方至河濱,土人 開永泉渠,引水灌地,水勢逼湧,歷年漂沒,莊遂烏有。 今且夾河鎮,閭門接河矣。
伊水部藝文一
編輯《伊、洛二渠水利重濬記 》明劉健
余自童丱時隨父兄經行伊、洛間溝渠堤岸,即知為 昔年水利之跡,且聞嘗時水之盛行,溉田甚廣,惠民 甚眾,今但廢塞不行耳。成化乙巳、丙午之際,余已官 京師,聞吾鄉連歲旱荒,鄉民之飢死者枕藉道路,以 數計之,殆過半焉。因扼腕嘆息,「伊、洛之水,東入於河, 日夜不已,徒歸於無用。誠使水利之行如昔年,則民 之以飢而死,寧至是耶?」自是每與吏吾鄉者談,輒及 之,然未有能加之意者。丁未夏,余奉命西祀嶽鎮,道 經西安之王喬洞,見山溝之水,引行岸上。時縣境俱 旱,而此地之禾苗獨盛。過潼關,又見其地水之昔縱 橫於道者,皆成渠而行,且稻畦彌望相屬。各問其民, 謂皆得良有司及鄉民之有識者,如「他郡水利之制 治之,故能至此。」余聞其言,於是吾鄉水利之念愈切 焉。蓋吾鄉伊、洛二水,鑿渠以溉田,肇自唐時。洛渠起 郡治西南,東候保分洛水而東,曰莽渠。莽渠之北,又 分三支:曰清渠,曰單渠,曰太陽渠。北四渠末流,仍入 洛及伊。伊渠起郡南伊闕口之北,分伊水北行,至王 橋莊,與洛渠交而出其上,並二支亦名莽渠、清渠、單 渠,俱以東別之。凡三渠俱入洛。二水之大可勝舟,冬 夏不涸,故渠道行,近水之田將百里,皆仰溉焉。前代 以來,興廢不可考。國朝宣德初,始堙塞不行,今七十 餘年矣。弘治癸丑,都憲海虞徐公恪巡撫河南,以民 屢困於旱,訪求水利,凡古跡之可復者,悉疏以請。朝 廷特降璽書,命大參四明朱公瑄總其事行之。而伊 洛二渠,分委河南府知府劉公瓛,同知董公琇,及洛 陽縣知縣楊君滋,尋又委河南衛指揮張公傑,督工 濬治。先洛渠,次伊渠,凡用夫匠二千七百有奇,不數 月而工完。但閘壩之制,分溉之法未備,而徐公調湖 廣,朱公遷都憲,巡撫南畿。劉公去為陝西大參。又未 幾,汴省分治決河黃陵岡,董及張亦被檄而去,僅踰 年,而二渠復堙塞如故。歲丙長,河南按察司副使濟 南張公鼐,以治河有績,被命專領其事,仍兼河南水 利,按行二渠,遂復委董公等,督夫匠如前濬之,而新 任知府陳公宣繼至,乃相與協謀即事,於是渠水復 通。憲副公心切為民,又推「知水事,仍斟酌古法為之 制,使可經久。每渠障水之入,各有壩。防水入之暴,各 有閘。而渠之深下之處,又各有小閘。閘內之兩傍各 有子堰。子堰之中各有遊渠,以均水利於遠近。又於 洛渠之南大明寺後,創鑿一渠,東行出午橋之上洛 渠,蓋並前為五矣。水利既行,慮民之不能無分爭,及 渠之易於」壞也,各為條約,示以「護渠分水」之法。又慮 民獲水之利,歲至於豐,春祈秋報,及治水之官行視 督責,宜有所止。復以治渠餘材,於洛水南宋邵子安 樂窩之右作龍王廟,廟之後作廳事,以楹計,凡二十 有一。憲副公為民之心,至是可謂無遺策矣。是役之 繼興也,始於丙辰冬十一月,終於次年秋七月。雖不 能不用民之力,而民皆懽然赴之,無或後者。既訖工, 又相與推其有識者,走京師請余為記。余惟朝廷之 設官置吏,凡以為民而已。然民事莫大於農,而水利 又農之大者。伊、洛二渠,利民甚大,堙塞不行者,已七 十餘年。今茲之役,都憲徐公實創其始,大參朱公繼 之,憲副張公又繼之。為民之心,進進而無已,而一時 府縣諸公為之委任,又躬親督勵,克底於成。賢勞固 皆可嘉,況閱歷五寒暑,動民數千餘,而工始訖,其費 亦大,豈可泯然無聞於後哉?遂過不自量,為著《始末》, 並余之所嘗切於念慮者刻之龍王廟,凡一時有勞 諸執事,仍具列於碑陰,庶吾鄉之後人有考焉,不忘 茲惠於永久也。
伊水部藝文二〈詩〉
編輯《憶伊川有賦 》唐·李義甫
龍門南嶽盡伊源,草樹人煙目所存。正是北州梨棗 熟,夢魂秋日到郊園。
晚渡伊水 韋述
編輯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見石。是時春向深,兩岸草如積。 迢遞望洲嶼,逶迤亙津陌。新樹落疏紅,遙原上深碧。 迴瞻洛陽苑,遽有長山隔。煙霧猶辨家,風塵已為客。 登涉多異趣,往來見行役。雲起早已昏,鳥飛日將夕光陰逝不惜,超然慕疇昔。遠遊亦何為,歸來存竹帛。
伊水門 樓穎
編輯《朝涉伊水門》,「伊水入門流。愜心乃成興,澹然泛孤舟。 霏微傍青靄,容與隨白鷗。竹陰交前浦,柳色媚中洲。 日落陰雲生,彌覺茲路幽。聊以恣所適,此外知何求。」
早渡伊川 錢起
編輯昆雞鳴曙霜,秋水寒旅涉。漁人昔鄰舍,相見具舟楫。 出浦興未盡,向山心更愜。村落多白雲,茅茨隱紅葉。 東皋滿時稼,歸客忻復業。
望伊川 李德裕
編輯遠村寒日後,細雨度川來。芳草連溪合,梨花映野開。 竹籬初落照,松徑長新苔。向夕皋亭望,鳴禽幾處回。
曉過伊水寄龍門僧 司馬扎
編輯龍門樹色暗蒼蒼,伊水東流客恨長。病馬獨嘶殘夜 月,行人慾渡滿船霜。幾家煙火依村步,何處漁歌似 故鄉。山下禪庵老師在,願將形役問空王。
伊川二首 宋歐陽修
編輯綠樹繞伊川,人行亂石間。寒雲低曉日,白鳥向青山。 路轉香林出,僧歸野渡閒。巖阿誰可訪,興盡復空還。
其二
東郊漸微綠,驅馬忻獨往。梅繁野渡晴,泉落青山響。 身閒愛物外,趣遠偕心賞。歸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
《前題》二首 梅堯臣
編輯
山斷瀉伊流,灘聲朝暮急。東渡馬將登,兩堤人已立。 日看東西舟,爭途如不及。誰見捕魚郎,寒蓑雨中濕。
其二
放漏下平坡,舟移不知遠。稍回溪口風,恣愛雲中巘。 水鳥盡相依,蘆洲靄將晚。歸路莫言賒,何妨乘月返。
秋日同謝希深昆仲遊伊川 前人
編輯「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鳴榔進山口,清唱發渡頭。 淺瀨不可泝,停橈信中流。山樽封蒼翠,溪鳥自沉浮。 濯足破嵐影,采菱臨芳洲。千龕晚煙寂,雙壁紅樹秋。 細細石澗泉,搖搖波際樓。澄潭若瀉鑑,萬象已盈眸。 康樂足消尚,惠連仍此遊。摘景固無遺,揮筆曾未休。 醉來同淵明,興盡殊子猷。歸傍魚梁靜,行看夜火幽。」 露花初滴滴,夜吹何颼颼。不犯嚴城漏。誰言憐近丘。
伊川二首 邵雍
編輯向晚驅車出上陽,初程便宿水雲鄉。更聞數弄《神仙 曲》,始信壺中日月長。
其二
山留禹鑿門,川閣遶水痕。古人不復見,古跡尚或存。 歲月易凋謝,善惡難湮淪。無作近名事,強邀世俗尊。
渡伊水 張耒
編輯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遊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 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 嗟予水鄉客,塵土困蹈藉。江湖久懷歸,無地稅征駕。 臨流動長想,照影久悲吒。滄洲倘有歸,功業付高謝。
渡伊水 明張美含
編輯行行伊水濱,露冷斷芳塵。馬疾山迎我,船開岸別人。 濤聲歸石洞,佛影落雲津。千古雙峰峙,九秋一鴈賓。 懸崖棲薜荔,狹徑轉嶙峋。欲問村中酒,寒砧動四鄰。
渡伊洛河 喬宇
編輯入山復出山,上下盡坡坂。人去行路難,我悔見道晚。 嵩少去已遙,伊洛來不遠。二程軌轍存,迷途會當返。
渡伊洛河 薛蕙
編輯夕陽入東浦,白露滿秋坂。孤鴻唫更悲,芳草色已晚。 悠悠道路迫,杳杳嵩少遠。寄語山中人,旦夕吾將返。
伊洛合流 藺完植
編輯各自朝宗赴大川,合流從此更沺沺。寒波曲遶千峰 樹,煙水平吞萬里天。西極龍門通碧漢,上遊龜滬瀉 星躔。沙堤洄是觀瀾處,滄浪源頭盡一淵。
伊水部選句
編輯唐·李頎《送喬琳》詩:「草綠小平津,花開伊水濱。」
劉長卿《水西渡》詩:「伊水搖鏡光,纖纖如不隔。」
《渡水詩》:「伊水連白雲,東南遠明滅。」
劉禹錫《自左馮歸洛下》詩:「伊水晴光碧玉秋。」
和思黯《憶南莊見示詩》:「丞相新家伊水頭。」
張籍《寄令狐賓客》詩:「秋日出城伊水好,領誰相逐上 閑船。」
白居易《秋遊》詩:「下馬閑行伊水頭,涼風清景勝春遊。」 李商隱《故郭汾寧宅》詩:「伊水濺濺相背流,朱欄畫閣 幾人遊。」
劉滄《題龍門僧房》詩:「靜室遙臨伊水東,寂寥誰與此 身同。」
《題天宮寺閣詩》:「城連伊水禹門近,煙隔上陽宮樹微。」
《汶陽客舍詩》:「迢逓舊山伊水畔,破齋荒徑閉煙蘿伊水部紀事
編輯劉向《列仙傳》:「王子晉好吹笙,作鳳凰鳴於伊、洛之間, 有道士浮丘伯接以上嵩高山。」
《文獻通考》:「漢高后四年秋,河南大水,伊、雒流千六百 餘家。」
《晉書五行志》:「魏文帝黃初四年六月,大雨霖,伊、洛溢, 至津陽城門,漂數千家,殺人。」
《三國魏志明帝本紀》:太和四年「九月,大雨,伊、洛河、漢 水溢。」
《晉書五行志》:「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餘 日,伊、洛、河、漢皆溢,歲以凶饑。」
《宣帝本紀》:嘉平元年「正月,天子謁高平陵,爽兄弟皆 從。帝帥大尉蔣濟等勒兵出迎天子,屯於洛水浮橋。 上奏曰:『公卿群臣皆以爽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 兵宿衛,奏皇太后。皇太后敕如奏施行。臣輒敕主者 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各以本官侯就第。若稽留 車駕,以軍法從事,臣輒力疾將兵詣洛水浮橋,伺察』」 非常,爽不通奏,留車駕宿伊水南,伐樹為鹿角,發屯 兵數千人以守。
《五行志》:「武帝泰始六年六月,大雨霖。甲辰,河、洛、伊、沁 水同時並溢流,衝四千九百餘家,殺二百餘人,沒秋 稼千三百六十餘頃。」
《武帝本紀》:「泰始七年六月,伊、洛河溢。」
《五行志》:「七年六月,大雨霖,河、洛、伊、沁皆溢,殺二百餘 人。」
《汝州志》:「唐元宗開元八年,伊水溢,漂溺民產數十餘 家。」
《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十年五月辛酉,伊、洛水溢。」 《五行志》:「開元十年五月辛酉,伊水溢,毀東都城東南 隅,平地深六尺。」
《元宗本紀》:「開元二十九年七月乙亥,伊、洛溢。」
《五行志》:「開元二十九年七月,伊洛及支川皆溢,害稼, 毀天津橋及東西漕、上陽宮仗舍,溺死千餘人。」 《河南通志》:「崔從,博陵安平人,貞元初為河南尹,政尚 簡易,蠲略細苛。又引伊水溉田,人甚便之。」
《劇談錄》:「白尚書為少傅,分務洛師,情興高逸,有別墅, 近枕伊水,亭榭清峻。」
《文獻通考》:「後晉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 瀍、澗皆溢,壞天津橋。」
《宋史五行志》:「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六月,穀、洛、伊、瀍四 水暴漲,壞京城官署、軍營、寺觀、祠廟、民舍萬餘區,溺 死者以萬計,又壞河清縣豐饒務倉庫、軍營、民舍百 餘區。」
《畫墁錄》:洛中耆舊言:「伊洛水六十年一泛濫為戕害。 自祥符至熙寧中,自福善坡以北,率被昏墊,公私蕩 沒。」
《宋史神宗本紀》:「元豐七年秋七月甲辰,伊、洛溢。」 《聞見前錄》:「元豐七年甲子六月二十六日,洛中大雨, 伊、洛漲壞天津橋,波浪與上陽宮牆齊。夜西南城破, 伊、洛南北合而為一,深丈餘,公卿士庶第宅廬舍皆 壞,唯伊水東渠有積薪塞水口,故水不入府第。」 《宋史徽宗本紀》:「大觀元年秋七月乙酉朔,伊、洛溢。」 《元史五行志》:「順帝至正四年六月,河南鞏縣大雨,伊 洛水溢,漂民居數百家。」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溺 死三百餘人。
《河南府志》:「嘉靖三十二年夏六月,大雨,伊洛漲溢入 城,水深丈餘,漂沒公廨民居殆盡,人畜死者甚多,民 皆木棲,有不得食者。凡七日,取生棗咽之。」
三十九年庚申,偃師、伊、洛泛溢,害稼。
伊水部雜錄
編輯《史記·周本紀》:「武王曰:『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 有夏之居』。」〈註〉《索隱》曰:言自洛汭及伊汭,其地平易,無 險固,是有夏之舊居。
《後漢書西羌傳》:「平王之末,周遂陵遲,戎逼諸夏,自隴 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
伊、洛間有《楊拒》泉皋之戎。
伊洛戎強,東侵曹魯。
楚、晉強盛,威服諸戎,陸渾、伊、洛,陰戎事晉。
《梁書世祖元帝本紀》:「梁興五十餘載,平一宇內,德惠 悠長,左伊右瀍,咸皆仰化。」
《聞見後錄》:「伊、洛二水自東南分,徑入城中。而伊水尤 清澈,園亭喜得之,若又當其上流,則春夏無枯涸之 病。」呂文穆園在伊水上流,木茂而竹潤,有亭三:一在 池中,二在池外,橋跨池上相屬也
伊水部外編
編輯《拾遺記》:「帝嚳之妃,鄒屠氏之女也。行不踐地,常履風 雲,遊於伊洛。帝乃期焉,納以為妃。」
《拾遺記》:「王即位二年,廣延國來獻善舞者二人,一名 旋娟,一名提謨,並玉質凝膚,體輕氣馥,綽約而窈窕, 絕古無倫。昭王知其神異,處於崇霞之臺,設枕席以 寢讌,遣侍人以衛之。王好神仙之術,元天之女託形 作此二人。昭王之末,莫知所在,或遊於江漢,或在伊 洛之濱,遍行天下,乍近乍遠也。」
甘水部彙考
編輯《山海經》之甘水
編輯
《甘水》源出今河南河南府宜陽縣之鹿蹄山,東北流 至洛陽縣,入於洛。
考
按《山海經·中山經》,「釐山之首曰鹿蹄之山,甘水出焉, 西北流注於洛,其中多泠石。」
《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有甘山者,甘水 出焉,生甘淵。」
按《水經》,「甘水出弘農宜陽縣鹿蹄山。」〈注〉山在河南陸 渾縣故城西北,俗謂之「縱山。」水之所導,發於山曲之 中,故世人目其所為「甘棠」焉。
東北至河南縣南,北入洛。〈注〉甘水發源東北流,北屈 逕一故城東,在非山上,世謂之石城也。《京相璠》曰:「或 雲甘水西山上夢汁而平。」〈夢汁疑作廣闊〉有故甘城,在河南 城西二十五里,指謂是城也。余按甘水東一十許里 洛城南,有故甘城焉。北對河南故城,世謂之鑒洛城。 「鑒」、「甘」聲相近,即故甘城也,為王子帶之故邑矣。是以 昭叔有甘公之稱焉。甘水又與非山水會,水出非山 東谷,東流入於甘水,甘水又於河南城西北入洛,《經》 言「縣南」,非也。故京相璠曰:「今河南河南縣有甘水,北 入洛,斯得之矣。」
按:《隋書地理志》,「京兆郡雲陽。」〈註〉有涇水、五龍水、甘水、 走馬水。
按:《金史地理志》:益都府:「壽光。」〈註〉有甘水、澠水。
按:《續文獻通考》:「甘水在河南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 陽縣西南流入府境,下流入澗水。」
按:《明一統志》「河南府宜陽縣有鹿蹄山,俗名非山,甘 水出焉,西北流注於洛。」
按《河南府志》:「洛陽縣甘水,在府城西南四十里,自宜 陽縣西南流入本境,下流入澗水,味最甘。」
按:《洛陽縣志》:「甘水在縣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宜陽縣 西南流入洛,其味甘,故名。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