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志/物产
早占谷〈《凤山志》占作尖〉,有赤、白二种。粒小蚤熟,种于二、三月,成于六、七月,田中种之〈《台湾府志》〉。
埔占谷,壳白、米赤、皮厚,种于三、四月,成于八、九月,园中种之〈同上〉。酿酒尤佳〈《凤山县志》〉。
圆粒谷〈《凤山志》作圆粒早〉,米白而软、粒短而肥,种获与埔占同〈《台湾府志》〉。
尖仔谷,纯白者佳,诸稻中极美者。种于五、六月,成于九、十月,田中种之〈同上〉。皮厚而坚,可以久贮,有赤、白二色〈《凤山县志》〉。
乌尖谷,壳黑,粒穗长,米坚润,价昂诸稻〈同上〉。
三杯谷,形似尖粟〈《台湾府志》〉。皮软薄,不耐久贮〈《凤山县志》〉。
三杯择谷,形似三杯,早熟。时或雨泽稀少,诸稻鲜获,此种独茂,近多种之〈同上〉。
天来谷〈《凤山志》作天来早〉、内山早谷、清游早谷〈《凤山志》一作清流早〉、红脚早谷,俱早成〈《台湾府志》〉。
清游早谷,有大粒小粒二种,一作清油〈《淡水厅志》〉。
红脚早谷,脚红、米白〈同上〉。
安南早谷、白肚早谷、一伎早谷,俱早成〈《凤山县志》〉。
银鱼早谷,种于早春,七十馀日成熟,亦名七十日早〈《淡水厅志》〉。
大头婆谷,米粒圆而味香〈《台湾府志》〉。
大伯姆谷,白而大,种洼下田,水高随长,不能浸〈《淡水厅志》〉。其名不可晓〈《噶玛兰厅志》〉。种获同占仔〈《诸罗县志》〉。
过山香谷,粒大倍于他米,极白,用少许杂他米,炊尽香美〈《凤山县志》〉。一名香米,桃仔园有之〈《淡水厅志》〉。
吕宋占谷,种自吕宋,有赤、白二色,粒小而尖,种获同埔占;但藏久则腐,种之下者〈《诸罗县志》〉。
花螺谷,壳斑粒大,有大小二种〈《淡水厅志》〉。
荘猴谷,粒长有红白二种〈同上〉。
万根献谷,四季成谷,历四时而成。
唐山早谷,种出内地。
霜降早谷,霜降收。
格仔谷,有大小粒二种。
棉仔谷,粒尾有红须,长五、六寸,不畏盐水,宜塭田。
银朱红谷,米红心白,七十馀日收。
园早谷,似银朱红,种园中百馀日收〈俱同上〉。
糯稻,粘稻也。水田多种之,有高足卑足之殊;可酿酒为粢,蒸 熬饧〈《彰化县志》〉
糯米,即秫米〈《噶玛兰厅志》〉。
赤壳秫,壳赤、米白,一名占仔秫,一名金包银〈《淡水厅志》〉。
虎皮秫,壳赤有文,米白粒大。
竹丝秫,米青色白,故名。
生毛秫,谷有毛,俗呼为大武诮秫。
鸭母潮秫,性极黏。
禾秫,凤山八社种于园,米独大。
鹅卵秫,粒短、壳薄、色白、性甚软;诸秫中最佳者。
番仔秫,粒甚大,土番摘穟藏之以酿酒〈《台湾府志》〉。
牛索秫,壳微黑,粒穗俱长。
芒花秫,与牛索秫略同〈《凤山县志》〉。
乌秫〈《噶玛兰厅志》〉。
白秫,南路最多〈《凤山县志》〉。
──以上稻之属〈谨案:台地谷种来自占城,故以占名谷;其作尖者,乃占之转声耳〉。
附考
编辑台县俱种晚稻,诸罗地广及凤山、淡水等社,近水陂田,可种早稻;然必晚稻丰稔,始称大有之年。千仓万箱,不但本郡足食,并可资赡内地。居民止知逐利,肩贩舟载,不尽不休,所以户鲜盖藏〈《使槎录》〉。
稻有岻糯、岻稻,种于水田者,曰早占、曰晚占,色白;种于园者,曰埔占,色赤。糯稻种于水田者,曰赤秫,壳色赤;种于园者曰禾秫,粒大,色白〈《赤嵌笔谈》〉。
谷之产有数种:一曰黏谷,皮厚而坚,可以久贮。一曰埔黏,兼可种于旱园。一曰三杯,皮薄而粒大,不耐久贮。台、诸两邑皆种黏谷;凤邑黏谷埔谷并种;彰化北路,止种三杯。谷种早晚,性各不同;早者六月可收,晚者九月始获。南路下淡水间有三冬,种四月即收者名为双冬,又为他邑之所无也〈《台湾志略》〉。
番黎爱种糯稻,八月可收〈同上〉。
土壤肥沃,不粪;种粪则穗重而仆。移稙后听其自生,不事耘锄,惟享坐获,每亩数倍内地。近年台邑地亩,水冲沙压,土脉渐薄,亦间用粪培养。下淡水以南,悉为潮州客庄,治埤蓄泄,灌溉耕耨,颇尽力作〈《赤嵌笔谈》〉。
近岁籴价不贱,居民坎釜颇艰,则以逐利者祗贪越贩,故盖藏鲜焉〈《海东札记》〉。
稻米有粒大如豆者;露重如雨,旱岁遇夜转润;又近海无潦患,秋成纳稼倍内地〈《裨海纪游》〉。
占稻俗名占仔。《湘山野录》:宋真宗以福建地多高仰,闻占城稻耐旱,遣使求其种,使莳之。按《宋会要》:大中祥符五年,遣使福建取占城谷分给江、淮两浙,则种入中国;似更前有赤、白二色:白者皮薄易舂,六、七月始种,十月收,稻之极美者〈《诸罗县志》〉。
言全台则内地赖之,邑地狭而人众,常仰食于南北二路;故谷不及远,其种类之多与内地同〈《台湾县志》〉。
大麦,立冬种、清明收〈《台湾县志》〉。
小麦,有二种:曰怕烧,八、九种,二月成。曰深根,十二月种,三月成〈《淡水厅志》〉。大者为麰、小者为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小者可以磨弃,大者亦可作食〈《彰化县志》〉。
荞麦〈一作荍麦〉,实三棱而色微黑。秋花、冬实,粒亚于麦弃,俗谓能去冷汗〈《诸罗县志》〉。婴儿有疾,每用荞麦弃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肌袪热也〈《彰化县志》〉。
番麦,状如黍,实如石榴子,一叶一穟;一穟数百粒〈《台湾府志》〉。熟则色黄,煨食颇香美,此非麦属,姑名之耳〈《诸罗县志》〉。
──以上麦之属〈谨案:《玉篇》麦,有芒之谷。是麦亦谷类也。夏小正:三月祈。《麦实传》云:麦实者,五谷之先见者,故急祈而祀之也。今台地种麦有以二月成者,盖地暖,故较早耳〉。
附考
编辑麦有大麦、小麦;而小麦最佳。南万麦花多开于夜,台则如北地。然食多亦不觉热,麦米夜间开花,居民多不食。荞麦种植亦少,婴儿有疾,每用弃少许滚汤冲服,立瘥;谓能解肌袪热。间有为饭者〈《赤嵌笔谈》〉。
南路地热,二麦不宜;北路稍寒,可以种麦。三月告成,与淮北各省麦秋迥异〈《台湾纪略》〉。
南路地热不宜麦;北路种者甚多,三月可收,不待麦秋也。小麦开花,北地以昼、南方以夜。台麦如北地,故其性最良〈《海东札记》〉。
麦昼开花,异粤、闽而同于齐、鲁,故特美。然少种,价数倍于谷。番麦、番人种之,美亦远逊常种〈《台湾县志》〉。
芦黍,俗名薯黍《宁化志》云:芦粟高与黍等,叶如芦,粒差大于黍、色赤,有二种:黏者可和秫作酒;不黏者可作糕煮粥。黔、蜀间名高梁〈《诸罗县志》〉。
黑黍,旧志作薯黍,即秬黍,一名芦黍,西北方名高梁〈《凤山县志》〉。邵氏曰:秬秠为黍,黍即高梁,一稃二米,势若相背而实相承。去其黑稃,二米即见,他谷所无也〈《噶玛兰厅志》〉。
高粱,俗名芦黍,《本草》名蜀黍;春种夏收,茎高丈许,状似芦荻而内实。穗大如帚,粒大如椒。有红、白二种,稍可作帚;茎可为薪。澎人以供半岁粮〈《澎湖厅志》〉。
鸭蹄黍,穗似鸭蹄,故名。酿酒甚美〈《台湾府志》〉。俗名黄小米,性与糯米同〈《澎湖厅志》〉。酿酒能袪风〈《彰化县志》〉。
番黍,穗似鸭蹄黍,摘穗去皮,可作粿品〈《凤山县志》〉。
番芦黍,穗大六、七寸,粒亦大,俗名番黍〈《澎湖厅志》〉。
桶钩黍,与番黍同,低穗屈曲如钩〈《凤山县志》〉。
狗尾黍,穗长如狗尾,即北方小米;俗呼稷仔,番多种食〈《淡水厅志》〉。
稷,有黄、白二种,俗呼为粟〈《凤山县志》〉。
黄粟,稷之别名,当即鸭蹄黍也〈同上〉。
地瓜,俗名蕃薯,薯生;瘠土、沙地皆可种。有文莱薯、朱薯、黄栀薯、金薯。澎人遍地皆种,获而切片,或鑢成细丝,晒干;谓之薯米。其藤可饲牛羊,可为薪〈《澎湖厅志》〉。皮有红白二色,结实在根,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凤山县志》〉。生熟皆可食,亦可酿酒、作粉;又有文来薯,皮白、肉黄而松,种出文来国〈《台湾府志》〉。
番薯〈一名甘薯〉,切片晒干以代饭充糗,荒年人赖此救饥。或去皮磨之,曝为粉〈《诸罗县志》〉。番薯另一种,皮白而带黑点,乃地瓜中之最甜者,名文来薯,一名金薯〈《噶玛兰厅志》〉。
朱薯,出吕宋国,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彝人率取食之。茎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之属,润泽可煮而食。或磨为粉,亦可酿酒〈《淡水厅志》〉。又有一种田薯,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彰化县志》〉。
芝麻〈一作脂麻〉,即胡麻,有黑、白二种〈《凤山县志》〉。俱可作油。其茎皆方,花白或带紫艳;结壳长寸许,有四棱、六棱者,房小而子少。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彰化县志》〉。
──以上黍之属〈谨案:《韩非外储》说: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然则黍亦谷类。《说文》: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种,故谓之黍,盖黍暑声相近。故说文谓黍以大暑得名;但说文以黏者为黍,今台地之黍有不黏者。盖惟芦黍有此别种,馀皆黏也。地瓜本非黍之属,但台地多以此搀米作粮。芝麻古有所谓胡麻饭者;旧志入五谷类,今仍之〉。
附考
编辑稷之属有细米,黄白二种。萧诮、麻豆诸社有之〈《使槎录》〉。
北路多种黄粟,穟似鸭掌,粒颇细碎〈《台湾志略》〉。
番薯结实于土,生熟皆可啖。有金姓者,自文莱携回种之,故亦名金薯〈《台海采风图》〉。
薯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得自文莱国〈《赤嵌笔谈》〉。
澎人以地瓜为终岁粮,故入于谷类。何乔远《闽书》云:皮紫味甘,可生熟食,亦可酿酒。自明万历甲午岁荒,巡抚金学曾从外国饨种归,教民种之,后乃繁衍〈《澎湖厅志》〉。
民所最重者五谷,而澎湖稻、麦、黍、稷、菽之不全,仅以高粱、小米、地瓜杂粮为种植之本,养命之源。盖土地既已硗瘠,而风多雨少,又无霑足之润,虽有上农,亦何所施其力也哉〈《澎湖纪略》〉。
黄豆,粒大倍于内地,和白豆可作酱〈《淡水厅志》〉。
白豆,种自港冈出者最佳,下淡水次之〈《诸罗县志》〉。可为豆腐〈《淡水厅志》〉。
黑豆,粒不甚大,四、五月种,八、九月收,可为豉〈《凤山县志》〉。
绿豆,三、四月种,八、九月收,磨粉最佳〈同上〉。粒小于内地〈《噶玛兰厅志》〉。生凉能解毒〈《诸罗县志》〉。可浸芽〈《彰化县志》〉。番豆,粒似绿豆而差大,花银红色,土人最为粉糍馅〈《凤山县志》〉。埔荆豆,木本,实似番豆,用同〈同上〉。
菜豆,荚长,亦名长豆;蔓生下垂,有青、紫二种〈《台湾府志》〉。一名红公豆,一名裙带豆,青者菜豆、紫者红公豆〈《淡水厅志》〉。荚长尺馀,蔓下生,亦名长豆,即福州所谓豆角也〈《澎湖厅志》〉。
九月白豆〈一作米豆〉,可和米作饭〈《凤山县志》〉。皮白腰长,九月收,《泉州志》即呼为九月豆〈《噶玛兰厅志》〉。
九月珠,有黑、白二种;五、六月种,九月成〈《淡水厅志》〉。
青仁豆,皮黑肉青〈同上〉。
荷兰豆,色新绿而味香嫩;种出荷兰,土音讹为和兰豆〈《噶玛兰厅志》〉。
观音豆,俗呼赤小豆,一名御豆〈《噶玛兰厅志》〉。
扁豆,一名蛾豆,俗名肉豆,又曰乳豆;有紫、白二色〈《凤山县志》〉。白者入药能补脾〈《诸罗县志》〉。
虎爪豆,蔓生,一茎四五荚,状如虎爪,故名〈《凤山县志》〉。
刀豆,荚长而扁似刀,故名〈同上〉。
加雪豆〈《台湾府志》〉。
乌鬼豆,荚长色深紫,有半月痕,亦名半月豆〈《凤山县志》〉。
土豆,即落花生,出西国;蔓生,花微黄,花有心丝,谢入地,结实一房可二、三粒。用充果品,或以榨油〈《诸罗县志》〉。形如荚豆,一荚三、四子,惟宜沙土。《本草》:辛能润肺,香能舒脾。澎人植此尤多,用以榨油;其渣为圏,可粪田;藤可为薪,可饲牛羊,利尤溥焉〈北方名长生果,冬月收实《淡水厅志》〉。
──以上菽之属〈谨案:菽,《说文》作缩。解云:豆也《淮南说林训》高诱注云:菽,豆总名。是统言之为菽;析言之为豆。《夏小正》五月种黍、菽、糜;今台地黑豆种于四、五月,绿豆种于三、四月,米豆种于九月;时各不同。《吕氏春秋审时篇》谓:得时之菽,长茎而短足。则蓻菽者当审其时矣〉。
附考
编辑荷兰豆如豌豆;然角粒脆嫩,清香可餐。其馀如黄黑豆、小米、芝状、绿豆、赤豆之属,悉同内地;而收获较早〈《台湾志略》〉。
田中艺稻之外,间种落花生;俗名土豆。冬月收实,充衢陈列。居人非口嚼槟榔,即啖落花生。章峺将炒熟者用纸包裹,鬻于街头,名落花生包〈《赤嵌笔谈》〉。
荷兰豆,种出荷兰,可充蔬品。熬食,其色新绿、其味香嫩〈《台海采风图》〉。
裙带豆,子黑,豆荚绿。红公豆,子红、荚紫;原只一种,荚长尺馀,可充蔬菜。福州名豆结〈同上〉。
御豆,一名观音豆,熬食蒸豚,味尤松甘〈同上〉。
番豆,花银红色,壳硬粒圆,土人取为粉糍等馅,较绿豆价为廉〈同上〉。
芥菜,《本草》曰:芥似菘而有毛。有青芥、紫芥、白芥数种〈《凤山县志》〉。有青、紫数种,可煮食,亦可卤食。又有油芥可榨油〈《彰化县志》〉。
油芥,叶似萝卜,可粪春田〈《淡水厅志》〉。叶多缺者,性更辣。取其子研末以和食,为芥辣〈《诸罗县志》〉。谨案:《太平御览》引《岭表录异》云:北人将蔓菁子就彼种者,变为芥。是芥本蔓菁变种,蔓菁即芜菁,亦芥属也}}。
姜,春种夏熟〈《台湾府志》〉。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亦名子姜,宿根谓之母姜〈《彰化县志》〉。种山埒少水处,能盛长〈《凤山县志》〉。又有番姜,花白瓣绿,熟时色红、中有子,味辣〈《淡水厅志》〉。更有实圆尖小者,种出咬鞆吧,晒干可作辣酱,御湿之菜也〈《噶玛兰厅志》。谨案:姜《说文》作姜。解云:御湿之菜也。《噶玛兰志》说本此。《史记司马相如传》:茈姜蘘荷。《索隐》引张揖云:茈姜,子姜也。是子姜之名,古已有之。茈音紫,盖亦以紫色得名〉。
冈,有香冈、麦冈、风冈三种。风冈可疗风疾〈《台湾县志》〉。一名芤,以有孔也〈《诸罗县志》〉。佛家谓之荤菜〈《彰化县志》〉。
马,一名草锺乳;以其温补,故名锺乳也。《说文》: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数割,其根不伤割而复生,不用再种。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青〈《诸罗县志》〉。一名起阳,草性、极煖,割后再生,终岁可四五割。正、二月取者佳,秋后开花可餐,尤佳〈《澎湖厅志》。谨案:韭一岁数割,其根不伤。故《曲礼》称韭曰丰本也。《尔雅翼》引谚云:韭者,懒人菜。亦以其不须岁种也〉。
薤,似韭,而叶差阔。《尔雅》谓薤为鸿荟〈《诸罗县志》〉。《本草》谓之菜脂。古礼脂用冈,膏用薤〈《凤山县志》〉。《本草》賖塀晶子为薤之别名,俗云蓼荞。佛家谓荤菜。八月种,头可食,亦可捣虀〈《彰化县志》。谨案:薤《说文》作筹。《尔雅》同《嘉祐》、《图经》云:薤有赤、白二种,皆春分莳之,至冬而叶枯。今《彰化县志》谓八月种,与古时异。薤白入药曰帖,庾亮啖薤留白,以薤白可种也〉。
蒜,有硬茎、软茎二种〈《淡水厅志》〉。有大、小二种,六、七月种小蒜,八月种大蒜〈《凤山县志》〉。《尔雅》以小蒜为蒜,大蒜为葫。小蒜一名蒿。《齐民要术》:宜良软地;食之能杀腥膻、虫鱼之毒〈《诸罗县志》〉。《纪略》:释、道家为五荤之一。《说文》:荤,臭菜也。生食增恚,熟食发淫,故绝之。蒜性辛烈,辟邪秽,又能消食。其稍干者,可治蚯症、水积〈《澎湖厅志》。谨案:《夏小正》十有二月,纳卵蒜,此小蒜也。张骞得太宛之蒜,此大蒜也。今台地并有此二种〉。
蒝荽,茎叶柔而根多须,绥绥然也。时珍云:味辛香,通心脾,达四肢。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即此〈《诸罗县志》〉。《湘山集》;即园荽也。或名香菜。《幼幼新书》:即鹅不食草〈《澎湖厅志》〉。《本草》所谓葫荽是也〈《台湾县志》〉。佛家以为荤菜〈《彰化县志》。谨案: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语出《博物志》,李时珍本之〉。
白菜,一名菘,即周彦伦所谓:秋末晚菘也〈《淡水厅志》〉。其佳者茎扁薄而白,叶青白色。一种茎圆厚,微青;又一种差小,名六月白,端节间即有之〈《诸罗县志》〉。本出北地,近亦有团束似山东者,叶青碧,叶洁白〈《彰化县志》〉。兰地以头围者为胜,然味逊于山东。三年必另易其种〈《噶玛兰厅志》〉。今海外亦多,茎阔而白者为佳〈《凤山县志》。谨案:《诸罗志》谓:茎扁薄而白,叶青白色者,此乃白菜之别种;南方谓之黄芽菜,又名黄芽白。北方仍谓之白菜;其实种类各别也〉。
芹菜,《尔雅》谓之楚葵,一名水英。可作菹,熟食味微香〈《凤山县志》〉。北路产于冬春之交,嫩而肥美〈《诸罗县志》〉。水芹生于水中,旱芹生卑地;有赤、白二色。孟倪云:和醋食损齿。李廷飞云:赤芹害人,不可食。李时珍曰:蛇喜食芹,惊蛰后忌食〈《彰化县志》。谨案:芹《说文》通作œ。解云:菜类蒿,《周礼》有œ菹。《凤山志》谓:可作菹,本此。《广东通志》引谚云:南蓊西芹,菜茹之珍,盖嘉蔬也〉。
苋菜,《尔雅》:蒉、赤苋,即今红苋是也。《埤雅》:有红、白二色。《易》曰:苋陆,乃马齿苋〈《诸罗县志》〉。吴允睿云:解热毒,通窍,利大小肠〈《澎湖厅志》〉。《清异录》以红苋为凉还丹。俗传不宜与凉同食,谓凉见苋而生,本此〈《淡水厅志》。谨案:《淮南万毕术》云:青绶杀凉,得苋复生。是苋不宜与凉同食,古已有其说矣〉。
芥蓝〈《台湾府志》、《彰化县志》俱作隔蓝〉,《通志》:叶如蓝而厚,青碧色,菜之美者。《兴化志》:蜀中万年青极相类;但此一年一种。万年青岁不易,味稍苦耳〈《诸罗县志》〉隔蓝一名芥蓝〈《彰化县志》〉一名观音菜,又有番芥蓝,人少食者〈《淡水厅志》〉。芥蓝冬种,番芥蓝叶色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鞆吧,其国以为上品〈《凤山县志》。谨案:《岭南杂记》云:芥蓝叶如芥而绿,花有铅,不宜多食。谚云:多食马蓝,少食芥蓝。今妇人怀孕者亦忌食之,以其有铅,恐堕胎也。又《舟车闻见录》云:相传六祖出家,后与猎处,以此菜与兽肉锅隔开煮,熟食之。故又名隔蓝。今《台湾彰化志》作隔蓝,蓝本于此。说近于无稽,芥、隔乃声之转耳〉。
莙荙〈《淡水志》作苍荙,苍乃莙之冻〉,俗呼厚茇菜。唐《西域传》:末禄有军达。即此菜也〈《噶玛兰厅志》〉。《泉郡志》:叶厚而柔,晒之难干;盖载阴气之多者。《本草》谓其补中下气。汁洗衣白如玉,或谓以茎烧灰淋汁〈《诸罗县志》〉。《闽中记》:能去头风,汁可洗衣〈《澎湖厅志》〉。又名厚茉莉,有小毒〈《淡水厅志》〉。
菠薐〈《台湾》、《凤山》、《噶玛兰》、《淡水》各志俱作颇薐,惟《彰化志》与此同〉,刘禹锡曰:菠薐本颇陵国之种,西僧将子来者,语冻为菠薐耳。方士隐名为波斯草,俗呼红根菜〈《诸罗县志》〉。
瓮菜,种来自东彝古伦国;以瓮盛之,译不能通,但以瓮名〈《台湾府志》〉。嵇含《草木状》:叶似落葵而小,干柔如蔓而中空。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水上。种水中,如萍。根浮水面,叶茎皆出于苇筏。盖水陆皆可生之菜〈《诸罗县志》〉。蔓生,茎中虚,其曲以土壅之即活〈《澎湖厅志》〉。能解野葛毒〈《凤山县志》。谨案:《广东通志》云:蕹筏名蓊田,在处皆有,亦名蓊草。虽有解毒之功,然能损目〉。
同蒿〈台湾、凤山、彰化各志同作茼,《噶玛兰》、《淡水志》蒿讹作莴〉。时珍云:形气同于蓬蒿,故名。一名蕫蒿。叶似芥艾,花似小菊,性冷微香,多食令人气满〈《诸罗县志》〉。《学团杂蔬》谓之董蒿〈《澎湖厅志》〉。
萝卜,俗名菜头。《尔雅》疏:紫花菘也。一名温菘,一名葖,一名萝菔。昔婆罗门僧东来,见食弃者,曰:“太热,奈何!”及见食中有萝菔,曰“赖此解之耳!”〈《诸罗县志》〉。莱菔即萝卜〈《澎湖厅志》〉。秋、冬、春三时皆有〈《台湾府志》〉。有红白〈《淡水厅志》〉。
茄,有紫、白二种。《南方草木状》谓:种茄宿根三、五年,渐成大树,一名落苏。《杜宝拾遗录》:隋炀帝改茄为昆仑紫瓜〈《诸罗县志》〉。有紫、白二种,又有丁香茄、金瓜茄等类〈《凤山县志》〉。金瓜茄,叶干同茄,花连五瓣,似鸭脚,淡紫色,结实酒锺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后黄〈《淡水厅志》〉。又有一种野生,形圆而色黄白,则不可食〈《噶玛兰厅志》〉。金鸡茄〈《澎湖厅志》〉。
倭菜,一名生菜,有香倭二种〈《诸罗县志》〉。可生食〈《凤山县志》〉。
油芥菜,《通志》曰: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可为油〈同上〉。油菜一名云薹。时珍云:“此菜易起台;采其台食,则分枝必多,子可醡油,俗呼油芥”。〈《诸罗县志》〉。
浮藤菜,《兴化志》:叶略圆而厚,藤相纠缠,子紫黑色,和蟳煮味甚甘滑、〈《诸罗县志》〉。俗名蟳菜〈《凤山县志》。谨案:浮藤菜一名落葵,蔓生,叶柔滑可食。苏轼诗云:“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即以其叶柔滑可比于莼菜也〉。
鹿角菜,生海中〈同上。谨案:《本草纲目》引《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以形名。生石劯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角。紫黄色,土人采曝为海错,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粘而不乱。此释鹿角菜形状与其用甚详。旧志未采辑,故录之以补其缺〉。
紫菜,一名索菜。《吴都赋》:纶组紫菜。生海中石上,以子月生,亦名子菜,出淡水〈《诸罗县志》〉。
红菜,叶紫味香,食之补血〈《淡水厅志》〉。红豆菜,叶红紫,味香烈,妇人食之补血〈《噶玛兰厅志》。谨案:《粤东笔记》云:马兰花似菊而紫,味辛,能养新血。盖即红菜也〉
白花菜,茎微红,枝叶带毛,似芹而小,花白如雪,又名雪花。花鲜不可食,腌为菹,味香美〈《诸罗县志》。谨案:《广东通志》云:白花菜,花白、腌味酸香。杨贵妃因高力士取之高州,得食甚美,是此菜腌为菹,殆佳品也〉。
六月菜,俗呼辣菜〈《凤山县志》〉。
海粉,青、白二色,状如粉条,生海中〈《台湾府志》〉。
蕨,捣其根为粉〈《凤山县志》。谨案:《粤东笔记》云:蕨,凡有二种:一食其芽,名龙头菜;一以其根为粉者,名蕨粉。是蕨芽亦可餐也〉。
菰,俗名肉丝菰,湿地生,味甘〈同上〉。
笋,《尔雅》:笋,竹萌。《说文》谓之竹胎,种类甚多。诸罗笋无佳者,必煮去苦汁,浸以清水,差可食〈《诸罗县志》〉。台地产者味苦〈《台湾府志》〉。土产多苦,亦不甚香〈《噶玛兰厅志》〉。有麻竹、绿竹、猫儿竹。竹堑、岸里之筀竹最佳〈《淡水厅志》〉。生自莿竹者,味稍苦。有绿竹嵴,麻竹嵴,筀竹嵴,葭白嵴,俱佳 〈《凤山县志》〉。茄荻笋,种池沼中〈《淡水厅志》〉。
田薯,有紫、白二种;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间有一藤一魁者,长五、六尺,如短柱,重十馀斤〈《台湾府志》〉。大薯,即田薯〈《噶玛兰厅志》〉。薯,俗呼为田薯,叶长而尖,蔓生。《甯化志》:他物下种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独薯不然,取一条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种之发根生苗,诚一奇也〈《诸罗县志》〉。
山药薯〈《凤山县志》〉,山药,苗生蔓延,紫茎绿叶,花穗淡红,香气远闻,逼似兰花。冬食其根,皮黄肉白,一名玉延。《广雅》:玉延,诸蓣也〈《诸罗县志》。谨案:《广雅》,玉延薯藇,署预也。《说文》薯字下解:薯,蔗也。桂馨《说文解字义证》引《广雅》玉延薯藇释之。然考薯蔗即竽蔗,与山药为果物也〉。
芋,叶似荷而不圆,茎亦可作臛菹,一名土芝,一名蹲鸱;大曰魁,小曰子。杨雄赋:蹲鸱沃野世济阳九。言能济人也。凤山、淡水芋极大,魁重至七、八斤〈同上〉。长曰土芝,圆曰蹲鸱,一类数名。《广志》云:有水、旱二种。旱芋山地莳之;水芋水地莳之,根叶皆相似〈《彰化县志》〉。台产甚多〈《凤山县志》〉。山药有槟榔芋、鸡鈨芋、番白芋、竹芋、狗蹄芋等种;其最美者,槟榔红。芝兰堡石阁山种最佳,根不著土,叠石水次即生。又番芋大者,或重四、五斤,生番每窍火掩土,行挈为粮〈《淡水厅志》〉。又有名槟榔心者,大而松,红根相连,如槟榔子,故名。熟较内地为早〈《噶玛兰厅志》〉。有红、白数种,澎近有值者〈《澎湖厅志》〉。秫米芋,软而黏,色白〈《诸罗县志》〉。番芋,种出自番 〈《噶玛兰厅志》。谨案:《后汉书许阳传》云:亨我芋魁。注:芋魁,芋根也;俗名芋头。《汉书货殖传》云:吾闻岿山之下,沃认有踆鸱,至死不饥。颜注:踆鸱谓芋也。其根可食以充粮,故无饥年。是芋可为御饥之粮。故《粤东笔记》谓:芋亦号大米,惟野芋不可食。《博物志》云:野芋食之杀人〉。
冬瓜,形似枕。《广雅》一名地芝。《本草注》:经霜,上白衣如粉。陶隐居曰:利解毒消渴〈《诸罗县志》〉。台地四时皆有〈《台湾府志》〉。性寒,经霜而上白衣,故名〈《凤山县志》〉。性清凉,久病阴虚者忌之〈《彰化县志》〉。八、九月生〈《淡水厅志》〉。兰地四时皆有。俗切片白糖煮之,以作蜜荐〈《噶玛兰厅志》〉。
金瓜,一名南瓜,种出南番,有圆者,有长者,身有棱,老则色黄〈《诸罗县志》〉。南瓜有大小二种〈《台湾府志》〉。圆而有瓣〈《凤山县志》〉。种出南方,皮上有瓣,肉厚色黄〈《彰化县志》〉。有大小扁长数种,不可合羊肉食〈《淡水厅志》〉。又有一种碗大而红者,曰红瓜;不堪食,可供玩〈《噶玛兰厅志》〉。《澎湖纪略》云:叶如蜀葵,花黄,开时带子花为母花,不带子者为公花;取公花插母花心,方能结瓜。盖瓜亦有雌雄。澎所独异。林文忠公云:其汁可解鸦片瘾〈《澎湖厅志》〉。
菜瓜,有青、白二色,酱、豉、糖、醋皆宜,俗名莦瓜 〈《诸罗县志》〉。丝瓜或呼鼠瓜,老则成布。台地种于园中,蔓延于地。俗呼为天罗布,亦名菜瓜〈《台湾府志》〉。丝瓜亦名菜瓜,老则其中有丝,嫩者性寒,可理热〈《凤山县志》〉。丝瓜即菜瓜,或呼鼠瓜〈《淡水厅志》〉。丝瓜即俗所谓菜瓜也。嫩时去皮可煮食,经霜而枯。其中有丝可涤釜器〈《彰化县志》〉。菜瓜即丝瓜〈《噶玛兰厅志》〉。
丝瓜,一名天罗,一名布瓜,一名蛮瓜,性寒。《泉郡志》:老则其中有丝,去皮取丝,可擦锅,俗亦名菜瓜 〈《诸罗县志》〉。菜瓜即丝瓜,又名天罗布瓜、蛮瓜、鱼蕰、鼠瓜、乱织等名。叶如蜀葵,味清;瓜老则筋丝罗络可涤器〈《澎湖厅志》〉。谨案:菜瓜与丝瓜异种;菜瓜有青、白二色,丝瓜惟青色,无白色者。菜瓜蔓延于地,丝瓜缘棚而生。菜瓜圆肥如瓠,丝瓜形长起棱,其状各别。台产多菜瓜,少丝瓜;近始有由粤东移植者。以丝瓜俗亦有菜瓜之名,故各志多浑而为一;惟《诸罗县志》以菜瓜丝瓜分为二。《澎湖纪略》亦然,今从之}}。
王瓜,亦名胡瓜,张骞西域得种,故名。《本草》一名土瓜〈《诸罗县志》〉。一名莿瓜,以皮有微莿也。《月令》:四月,王瓜生。台地十二月即有之〈《台湾府志》〉。台地熟较早〈《彰化县志》〉。兰地春初即有之〈《台湾府志》、《噶玛兰厅志》〉。有青白二色,酱、豉、糖、醋皆宜〈《凤山县志》〉。
苦瓜,一名锦荔枝〈《台湾府志》〉,一名癞葡萄。皮上痱啫如癞,味苦,吴、越人食其子,闽、广人食其皮〈《诸罗县志》〉。又呼防羊,言不可与羊同食也〈《凤山县志》〉。俗呼红羊〈《淡水厅志》〉。有青、白二色〈《彰化县志》〉。谨案:《本草纲目》云:苦瓜原出西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茎叶卷须如葡萄;八月开黄花,五瓣如艶,结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如癞及荔支壳状,熟则自裂,内有红瓤裹之,味甘。据此则苦瓜亦番种也。以茎叶卷须如葡萄,皮上有粒如癞,故名癞葡萄。又考《广东通志》云:苦瓜一名菩荙,广南以其皮煮肉及盐酱,充蔬品,味苦而香,土人酷嗜之。是广南食皮与吴、越食子者,嗜好不同矣}}。
匏,蔓生。《埤雅》:长而瘦,上曰匏,俗名芋匏,又曰瓢。瓜属,故曰匏瓜,又曰壶卢〈《诸罗县志》〉。有长匏、细腰匏、劲匏。细腰谓之葫芦匏,皆可食;老则坚,可为器〈《彰化县志》〉。短颈大腹曰匏,有花、青、白三种;又有芋匏、苦匏、枕头匏〈《凤山县志》〉。有圆匏,又有紫匏〈《淡水厅志》〉。大者瓠,扁者匏,束腰有柄为葫芦。小者为雅玩,大者可袅水济溺。又有花匏,色青白相间;圆而有柄,可作馔〈《澎湖厅志》〉。又有小本葫芦匏,七叶而生苞结实,名七叶匏〈《彰化县志》〉。
附考
编辑凤山县有姜名三保姜,相传明初三保太监所植,可疗百病〈《香祖笔记》〉。
番薯,明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于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闽海而南有吕宋国,朱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茎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之属,而润泽可食。或煮、或磨为粉;亦可酿为酒。生食如食葛,熟食味如熟荸荠。生贮之有蜜气,香闻室中,夷人虽蔓生不訾省,然骡而不与中国人。有截取其蔓咫许以来,于是,入闽十馀年矣。当时有颂云: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皆无可弃、其值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耄耆食之、不患哽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鬻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匮焉;所以固其廉以广施焉;所以助其惠而诸德备焉〈《闽小纪》〉!
或云:薯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得自文来国;未知孰是?余见有大可尺围,形似南瓜者,土人亦不经见也〈《赤嵌笔谈》〉。
番薯结实于土,生熟皆可啖。有金姓者,自文来携回种之,故亦名金薯。闽、粤沿海田园,裁植甚广,农民咸藉以为半岁粮〈《台海采风图》〉。
番芋,一类数名,长曰土芝、团曰蹲鸱。又槟榔芋中有红根,相连如槟子。又淡水芋大者重五斤,其味俱佳〈《台湾志略》〉。
傀儡芋,出南路傀儡番社,长可一二尺,旁无小艿〈《台海采风图》〉。
芋,有二种:红者呼为槟榔红,白次之;熟较内地亦早,六月初旬即可食。多食滞气,不似内地滑润。南路番仔芋一名糯米芋,有重十馀斤者,味佳〈《赤嵌笔谈》〉。
内山生番,不知稼穑。惟于山间石罅刳土种芋苗;熟则刨地为坑,架柴于下,铺以生芋,上覆土为窍,火燃则掩其窍,数日取出,芋半焦熟,以为常食,行则挈以为粮〈《番社采风图》〉。
台地竹生笋,不出丛外,皆不堪食。夏月街市亦有煮熟肩卖者,味酸苦,难以充庖。《诸罗志》谓:竹堑岸里之筀竹笋,味甚佳〈《使槎录》〉。
金瓜茄,叶干同茄,花连五瓣,似鸭脚,淡紫色。结实酒锺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后黄,土人以供玩〈《台海采风图》〉。
香芥蓝,似芥;叶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鞆吧,其国以为上品菜。谚云;一丛抵一茇。言其罕也;番钱小者名茇〈同上〉。
台湾多竹,而笋味均苦,不可食。别有槟榔笋,乃树顶初出嫩尖,巨如人臂,去外壳,仅比交白略长,味甘鲜,且嫩于笋。其树直上无枝,高一、二丈,折其尖则萎,故得之不易,价甚昂〈《东瀛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