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文库:写字间/存档/2006

写字间/存档/2005年 写字间存档 2006年 写字间/存档/2006年(2)
这是Wikisource:写字间2006年的存档

佛經的版權問題

编辑

我剛剛在雜阿含經頁的連結中,看到這個佛經資料庫的版權宣告,其中一條是提供電子佛典資料庫以供各界作非營利性使用,其意和GFDL有所抵觸,但是佛經應屬public domain,這樣的宣告是有效的嗎?--KaurJmeb 04:56 2006年1月3日 (UTC)

应该没有问题吧--Shizhao 02:36 2006年1月4日 (UTC)
最近,英文維基文庫曾在爭論聯合國文件的版權問題,結果是,雖然不合GFDL,但仍有license。順便請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在大陆流行时,版权状况究竟如何?--Jusjih 09:48 2006年1月4日 (UTC)
这得看作者是不是逝世超过50年。中国大陆的著作权法有向前追溯的权利。--Shizhao 02:11 2006年1月5日 (UTC)
抱歉啊各位,目前所看到的雜阿含經,都是從CBETA電子佛典剪貼來的,不曉得發起這個討論的 KJ 以及所有參與討論的網友,是否也有安裝這套電子書?在CBEATE電子佛典中,每篇經文的最後,確實都有該網頁所提到的版本資訊,裡面也有交待這些經文的來源為何。
本來在貼的時候也是有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把這個版本資訊一併附上,畢竟這些內容都是該協會成員OCR掃描、校對、整理的辛苦成果。以下節錄其中一篇經文的版本資訊來讓各位看看,然後討論一下,這些東西是該一併貼進來,或是乾脆不要有:

佛說鐵城泥犁經


【經文資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1 冊 No. 0042 鐵城泥犁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Rev. 1.7 (Big5),完成日期:2004/10/07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說明
仅仅是对古籍的标点的话,不受到版权保护。但是如果增加了注解,那么注解部分受到版权保护--Shizhao 09:28 2006年1月5日 (UTC)

古诗文的格式

编辑

参看玉台新咏:序。我把一些需要解释的事物性的此连接到了wikipedia,而把一些难懂的字词连接到了wiktionary。另外,由于不同版本古籍上同一篇文章中经常会有一些字词,由于传抄而不同,我把他们放在了注释部分。毕竟维基文库的任务是搜集原始文献,因此字词地解释不应该是它的任务。大家看看这样可好?--Shizhao 07:01 2006年1月6日 (UTC)

我的邏輯是,文庫連辭典,辭典再連百科。--KaurJmeb 14:30 2006年1月8日 (UTC)

中国古代诗歌

编辑

欢迎参加Wikisource:专题/中国古代诗歌讨论--Shizhao 20:32 2006年1月7日 (UTC)

一些古籍资源

编辑

--Shizhao 00:42 2006年1月10日 (UTC)

保護頁面段落投票

编辑

多語言維基文庫正在進行保護頁面段落投票,以允許管理員保護頁面部份段落,而不是完全保護或完全部保護。請編輯50次以上註冊用戶到oldwikisource:Wikisource:Vote_on_enabling_the_ProtectSection_extension投票表決。我已經投下中文、英文、法文、多語文庫網站支持各一票。--Jusjih 01:14 2006年1月17日 (UTC)

1956年以前的中文文獻應以正體字上傳

编辑

簡體中文是自1956年後才規定施行的漢字簡化制度,1956年前的文獻應以正體字來保存,中文古文的研究,即使在簡體中文使用區,仍然以正體中文為主。中文的維基已經提供了正簡體轉換的功能,讓即使是研究者以外的讀者也能自由使用習慣的閱讀方式來閱讀。維基文庫是為了保留人類文明的資產而設立,部分原文以簡體字表示後意思可能與完意不同,這樣就失去了典藏這類文獻的意義。請大家在上傳文獻時,原文為正體字的文獻應以正體中文上傳。--KaurJmeb 08:48 2006年2月5日 (UTC)

完全同意。因為我繁簡中文都會用,所以有空我會處理這件事。--Jusjih 09:22 2006年2月6日 (UTC)
我也認為應該如此,應該以原始文獻所使用的字來表達,例如:秦漢之後,大概都是用「於」,先秦大概都是用「于」(ex. 詩經)。都不要去更改它,務求保留原貌才是。--Ruan 15:43 2006年2月6日 (UTC)
我們應該透過怎樣的程序,將之定成一個方針呢?--KaurJmeb 16:56 2006年2月7日 (UTC)
我认为这很难办到。我们不能强求如此。--Shizhao 06:07 2006年2月8日 (UTC)
雖然不能強求,但最好還是如此做。日文維基文庫對於1945年以前的文獻一般沒有簡化。--Jusjih 11:07 2006年2月8日 (UTC)
我有個疑問,在大陸,現在買得到的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等書,是簡字印刷還是正體字印刷?--KaurJmeb 13:11 2006年2月8日 (UTC)
几乎都是简体字,除非是旧书才有可能,或者是影印本。也有个别的与古籍有关的著作会使用繁体字,但属于个别现象--Shizhao 15:23 2006年2月8日 (UTC)
各位是否都贊成文庫收錄原則以第一手資料為主呢? 如果是,則以該文獻之原貌收錄應無異議。就算將來情況正好相反,繁體字成為漢語世界唯一的標準文字,同樣的標準仍然適用於既有的簡體文獻。-- 百楽兔03:05 2006年2月9日 (UTC)
如果保持原貌,似乎连标点符号也应该不要了。古籍上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Shizhao 06:27 2006年2月9日 (UTC)
關於標點,我願意且能夠妥協,閣下如何?-- 百楽兔 16:09 2006年2月9日 (UTC)
簡化字無法保持原貌,這點似乎不用再辯了,因為,簡化字不只將原本的字形簡化 (這一點還可以接受),也將原本不同義不同形不同音的字合併 (這一點是死穴)。也就是說,保留簡化字,不一定能正確的對應到正體字。但,若是保留正體字,在需要時可以正確無誤地對應到簡化字。至於標點符號,只是為了方便閱讀。若是某人因個別的需要必須將標點符號去除,也不是一件難事,而且這樣做也不會傷害到古籍原貌,不是嗎?--Ruan 17:14 2006年2月9日 (UTC)
中国的考据学,经常对古籍的句读就有多种--Shizhao 18:02 2006年2月9日 (UTC)
我正將超過一年的古文老條目正體化,但請問195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獻,哪一日開始簡化,哪一日之前應以正體字上傳?--Jusjih 09:23 2006年2月10日 (UTC)
關於句讀方面,台灣維基人曾在批踢踢的討論版討論,whoevert提出一個看法,大家可以參考,她認為句讀是為了方便大家來解讀,只要在文中註明「原文無句讀」即可。同樣的情形在英文版中也有,她以莎士比亞的劇為例,原文中,莎翁並無提到任何劇場的情形,只有人物的對話,但是後人解讀的版本中,則會在每幕之前加上舞台指示,依舊是研究莎翁劇作學者所依憑的版本,她也提到「如果不加標點,也要把版面編排得容易閱讀,如果使用者覺得不好查閱不方便,文庫本身也會失掉他的一項重要功能」。--KaurJmeb 07:53 2006年2月12日 (UTC)
非常同意。最重要的只在於文字本身,其他的標點、註解等只是參考,彈性很大。我看此事就至此定案,列入方針吧。-- 百楽兔 13:36 2006年2月16日 (UTC)
使用简体字地区的用户,对于输入繁体字有一定困难,列入方針并不现实--Shizhao 02:22 2006年2月17日 (UTC)
我覺得方針可以這樣訂:有簡體用戶想要上傳簡體字的文獻也可以(因為有總是比沒有要好,還是有貢獻),但只要是1956年以前的東西,都允許其他用戶將簡體字版本變更為繁體字。(也就是基本上還是支持用繁體)這樣子彈性比較大,也比較不會打擊想要貢獻的簡體字用者的熱情。--Ffaarr 02:47 2006年2月17日 (UTC)
同意。若原文就是簡體的文獻,這裡自動繁體化出錯時,逐字訂正轉換就可以了。--Jusjih 09:00 2006年2月17日 (UTC)
文獻內容的「正體化」,希望不會對原編輯者產生不敬的意思。--Ruan 09:11 2006年2月17日 (UTC)
文章條目應否移動到正體中文名稱?--Hello World! 15:11 2006年3月16日 (UTC)
個人認為條目名倒是無所謂。因為為了方便繁簡雙方用戶,重定向是一定要做的,所以基本上不會像內文一樣產生那麼大的困擾。-- 百楽兎06:25 2006年3月17日 (UTC)

因為我不總是能確定自動正體化後,用字合於原文,所以各位發現不轉換字體應正體化,但不便親自處理的條目,請用Template:正體化,留給任何用戶處理。條目名最好也忠於原文,但各位若無法自行移動頁面,請找管理员合併頁面歷史,不要自行剪貼,否則不會自動移動頁面。簡體文獻內容的「正體化」,還是不做得好,除非是在香港以及澳門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因為簡體換繁體常有分叉,容易錯誤。--Jusjih 12:12 2006年3月24日 (UTC)

另外,我认为古文不应该使用现代的标点符号。根据传统对古文的句读,应该只使用“。”--Shizhao 03:22 2006年3月27日 (UTC)
我认为正体化的标签应该加到文章的末尾,这样不影响到正文的内容阅读,毕竟在没有正体文章之前简体的也同样有意义。--Vipuser 06:40 2006年4月21日 (UTC)
我不認為如此。--Ruan 10:35 2006年4月21日 (UTC)
  • 同意1956年以前的中文文獻應以正體字上傳。--encyclopedist (對話頁) 21:19 2006年4月21日 (UTC)
    补充说明一下,我的意思是尚未正体化的页面将正体化标签放在页面底部,并不否认1956年以前的中文文獻應以正體字上傳。--Vipuser 08:50 2006年4月22日 (UTC)

我覺得應當確立盡量復原原文的方針,即原文是什麽字,就以改爲該字為最終目標,若有多個版本,以最原始版本為准。具體來説:

  1. 1956年以前的文字用繁體字。我有個學歷史的同學說,如果是簡體字出版的古籍,有時候相當麻煩,建議少看。另建議盡量保持原文使用的異體字,過於生僻可以加腳註,如果過於生僻到無法輸入,用正字代替,並在腳註説明原字是如何寫的(如左邊是言字旁,右邊是勞)。如果1956年以前的文字已簡體輸入,改爲繁體才可算完美品質,即加Template:正體化促進用戶轉寫,位置我認爲無所謂,個人感覺上面好一些。大陸也不是推行簡體字后就一夜就使用簡體字了,有些1956年后的文字仍然使用繁體字,建議這種情況下仍保持繁體字原貌。
  2. 對於兩岸四地的文字,應以屬地對待,即大陸、新加坡原文是簡體的,可以由繁體改為簡體,香港、澳門、臺灣原文是繁體的,可以由簡體改為繁體。
  3. 對於二簡字(似乎電腦字庫裏是沒有的)文字,使用簡體。
  4. 文章名原則同正文原則,但要建立必要的簡繁重定向。
  5. 最後建議確立為方針,提倡使用。

前幾日,想確定一個歷史事件時間(各個文章説法不一),查一下《明實錄》,結果發現網上根本免費查不到,要不就得一下子掏好幾百塊錢的年費來查詢。圖書館也找不到,這才覺得維基文庫的重要,這種沒版權的文獻趁早放上來造福大衆,少幾個像我這種有想探求真相興趣卻被金錢打擊積極性的人。--Pubuhan 18:02 2006年5月23日 (UTC)

竪式書寫的古文

编辑

剛剛做好了Template:VH1Template:Vtext兩個模板,專門用於古文。示例見岳陽樓記少年中國說(前者保留原來的橫式書寫,後者原橫式書寫原文僅為學校課本中的節選,現擴充為全文並將原節選刪除),請大家看看效果。句讀方面,採用了半角的“.”,個人感覺更好。--地球发动机 13:52 2006年4月24日 (UTC)

非常好。這樣遇到原文直寫的中華民國文獻也能如此顯示。--Jusjih 15:58 2006年4月24日 (UTC)
  • 看了你整理的作品,我感覺很棒。不過,你可能要多實作幾篇,我才會知道模版怎麼使用。 :) 謝謝!--Ruan 16:49 2006年4月24日 (UTC)
目前這套方案的特點和限制:
  1. 可以做到複製粘貼為普通文本時保持語序不變
  2. 可以做到句讀不影響排版
  3. 由於每行自動加入一個全角空格,因此能保證文字較多超過一排的時候不會上下混在一起
  4. 處理英文字母混雜的時候可能難以排版,最好避免。
  5. 不能自動斷句,如果一個非常長的段落中間有多/漏字會非常麻煩
  6. 可以加入<ref></ref>引用,但字高會有變化,正在研究更好的解決方法
最新添加了Template:VtextStartTemplate:VtextEnd兩個模板,是將Vtext模板加以拆分。還有Template:Lborder,儅需要在左邊加竪綫的時候可以使用這些模板。例子是鄭伯克段于鄢。其實這些模板的用法非常簡單,VH1就是一個標題,Vtext是一列文字。Lborder除了要給出正文外,還需要給出正文的字數(不包括句讀符號)。儅使用{{Vtext|}}的時候,就是一個空列,用作分段。--地球发动机 18:03 2006年4月24日 (UTC)
问题是这不利于文献的传播,他人转载是会不会造成困难?--Shizhao 01:03 2006年4月25日 (UTC)
這是這套模板的另一個優點。如果你複製粘貼為普通文本,就是正常語序的橫排文本,一點不會打亂。因此,對於轉載來説應該不存在困難。當然,這裡一行(竪式文本的一列)的長度比較短,大約只有22個字。我想儘管稍許有些不便,但應該還是可以用。--地球发动机 02:29 2006年4月25日 (UTC)
个人感觉对于编辑者来说难度太大了一点,还需要数字数来排版--Shizhao 03:46 2006年4月25日 (UTC)

豎式排版有其好處是不能否認的,但其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以個人的觀察,

  1. 字數少的文章很有視覺效果,字數多的就看得有點眼花。特別是目前電腦是以橫向閱讀為設計出發點,這個先天限制使得豎式顯示在實用性及效果上都打了不少折扣。
  2. 句讀效果還是以全形為佳。
  3. Shizhao兄所言,除了數字數(用程式數是很快,但多一個步驟就是多一分時間)之外,排版及後續的維護上會增加投入的時間,有的文獻可能值得,有的又不值得了。
  4. 一篇文章同時有豎橫兩式的實用性是否足夠?
  5. 目前可能還看不出來,但如果未來各類應用模板陸續出現後,豎式顯示會不會影響到那些模板的使用,即排版上的問題。甚至,是否會為了解決排版問題而增加模板設計的難度?
  6. 也是未來的發展。可以想見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各式媒體的交互整合,各類新型態應用的推陳出新,是否會增加未來轉換時的困難度?

我好像批評多於讚美,但其實不是,我非常高興有這麼美麗的模板可以使用,只是考慮到實用價值,就會有所取捨。就好像男人娶老婆不一定會娶自己覺得最漂亮的,有時會選擇最適合一起生活的。(最後這個例子聊資一歡,笑笑就好)-- 百楽兎 14:42 2006年4月25日 (UTC)

你的意見是非常中肯的。目前的Web標準確實完全沒有考慮竪式,雖然能夠用各種辦法避開,還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難題。比如我自己發現的,竪式文本的打印能力非常差。只要文本一多,打印結果就亂七八糟。看來只能靠W3C將來推出竪式的CSS支持,才能徹底解決問題。目前情況下,我建議竪式文本僅用於字數較少的文章。--地球发动机 08:12 2006年4月26日 (UTC)
打印我倒是沒想到,看來我實在太慣於存檔而不是打印了(笑)。的確如地球发动机兄所言,需要等待支援豎式顯示的時機。-- 百楽兎 07:43 2006年4月29日 (UTC)

「戰」外書源?

编辑

那個戰外書源,是錯字還是故意那個樣子的= =?--Kichyou 06:03 2006年2月25日 (UTC)

很明顯是「站」字打了別的同音字。--Hello World! 03:31 2006年3月9日 (UTC)

欢迎参加维基文库新logo的设计--Shizhao 02:57 2006年3月6日 (UTC)

  •  
    New Wikisource Logo made by 百楽兎
    技巧太差,表現不出自己所想的概念來,哈哈。
概念說明:
  1. 圓圓的,因為Wikimedia的幾個Project Logo都是圓形。
  2. 一個「文」字,代表庫。
  3. 一個「W」字,代表Word和Wikisource,也代表Wikimedia。
  4. 採用手寫體或書法風,代表文化、歷史與傳統。(其實原本要做得比較視覺系、現代感一點,但做不出來,哈哈)
  5. 紅色的圓形是Wikimedia Logo的特徵。
  6. 主體採用黑色...純粹是因為技巧太差(笑)
以上純屬閒暇娛樂,見笑見笑 -- 百楽兎 14:45 2006年3月15日 (UTC)
- 這個...太日本風了吧?很像日本武士的標誌。--Ruan 15:37 2006年3月15日 (UTC)
先跟Shizhao兄說抱歉,因為Shizhao兄提供的連結有問題,所以我已擅自更正了,希望Shizhao兄不會介意。
to: Ruan兄:哈哈,大概是那顆又大又圓的紅太陽的緣故吧。不管是中國風還是日本風,我的確是要表達一種東方風情,而且還要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维基文库新logo的设计中已有多個參選Logo,質感很好,但都太洋了。看來我代表東方人去推銷一下東方的concept好了-- 百楽兎05:04 2006年3月16日 (UTC)
那“W”字很像日文假名(希望不要介意我這樣說)--Hello World! 15:11 2006年3月16日 (UTC)
本來我還覺得那個說是書法效果好像有點牽強,但看到Hello World!兄說像平假名(中國草書),就覺得其實沒有我想像中的糟糕 -- 百楽兎06:18 2006年3月17日 (UTC)
投票处那里有人说这是希腊字母阿尔法(第一个字母)和奥米加(最后一个字母)的混合,看来这个真的不错--地球发动机
同一個圖案帶給大家的連想都不同,特別是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差異,想想也實在有趣。由此看來,當初混合文化的設計目的的確有達到了。-- 百楽兎 14:23 2006年4月20日 (UTC)

寫字間名稱討論-續

编辑

移动到:Wikisource talk:写字间

原討論內容沒有搬過去喔。-- 百楽兎 09:07 2006年4月8日 (UTC)
我搬了。-- 百楽兎 14:29 2006年4月20日 (UTC)

开放获取

编辑

参看w:开放获取,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这方面的事情?--Shizhao 13:51 2006年4月3日 (UTC)

繁簡体轉換問題

编辑

請管理員注意下,這裡的繁簡体轉換系統存在問題。比如著简体變成了着,请看这个:著作權。這裡的繁簡体轉換最好跟維基百科的保持同步為好。--地球发动机 05:35 2006年4月23日 (UTC)

我倒覺得文庫應取消繁簡轉換。儘管可能會有一頁之中繁簡交雜的問題,但似乎又不是那麼令人介意。我比較在意許多乍看之下無法判斷是否是轉換錯誤的問題,增加校稿上的痛苦指數。-- 百楽兎 13:35 2006年4月25日 (UTC)
校稿时候毫无疑问应当手动切换到不转换状态。校毕还应测试各种情况方妥。--地球发动机 18:46 2006年4月28日 (UTC)
就是這一點討人厭啊。第一次檢校時,同一個頁面要Load兩次,編輯完後的再次校對又要Load兩次。又不能在參數設置預設不轉換…-- 百楽兎 07:32 2006年4月29日 (UTC)
直到最近才發現可以設置為不轉換(汗)…-- 百楽兎 12:45 2006年5月13日 (UTC)

“大陆简体”中“拾”居然都转成了“十”,能不能取消转换呢?--Hy48 03:44 2006年5月21日 (UTC)

應該取消自動轉換,但我不會。建議暫時輸入-{拾}-。-{}-就能禁止自動轉換。--Jusjih 17:17 2006年5月21日 (UTC)
繁簡轉換的整理,是由誰來負責?若是管理者本身需有很強的電腦知識才能勝任,那麼,可不可以到百科中找個願意幫忙一下的人過來看看。不要一直放著老問題不管。宏 都會被轉成 巨集 --Ruan 18:13 2006年6月17日 (UTC)

保护

编辑
  • 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多人校对后再保护啊,毕竟保护后发现错误普通用户没办法直接更改。--Vipuser 09:04 2006年4月25日 (UTC)
  • 我認為現在中文維基文庫還不是到要開始啟動保護的時候。理由有二:
  1. 文庫的品質還不是很穩定。現在校對成功的,都是詩詞。不到一百字的。這些,應該不用那麼急著保護吧。
  2. 現在文庫的成員都還是很熱心。尚未有人在做「胡鬧」行為。當有新成員認為某此版面應該要更動的時候,「已保護」的招牌會澆息這些人的熱情。--Ruan 16:34 2006年4月25日 (UTC)
请参看Wikisource:保护守则Wikisource:正文品质--Shizhao 02:57 2006年4月26日 (UTC)
现在的保护政策是到75%就保护,一个人校对可能还会有些小错误,等2个人校对后再保护不迟 。--Vipuser 06:03 2006年4月26日 (UTC)
就依管理員們的意見吧。:) --Ruan 06:23 2006年4月26日 (UTC)
這裡只有三名管理員,僅有春曉全體管理員校對到齊,達到100%正文品質。雖然英文維基文庫是到75%就保护,但中文維基文庫或許能改成達到100%正文品質再保護。此時,75%的聯合國大會決議案五〇五教戰守策作者自存档:学术交流的新途径要不要解除保護,直到100%再保護?--Jusjih 10:09 2006年4月27日 (UTC)
那就先暂时执行100%保护的措施,这样利于校对,产生准确无误的文档。执行一段时间后再确定正式方案。--Vipuser 02:43 2006年4月29日 (UTC)

机器人

编辑

我想把 RhoBot中文维基文库上注册为机器人(做杂活、创建新条目等)请前往Wikisource:投票提意见/投票。。。 --Shibo77 14:32 2006年4月25日 (UTC)

  • 請問機器人可以為文庫做些什麼事?可不可以具體的舉一些例子。例如那些雜活?或創建何䅜新條目?--Ruan 06:22 2006年4月26日 (UTC)
有很多事可以做。原文从大网站/文库自动转换为维基文库格式再自动创建(即新条目);条目中添加模板(比如说:Template:正體化)、删除模板、更改格式(比如说:最近的文言文竖式);自动创建条目分类、自动欢迎新用户;做少数的跨语言链接;暂时想到这些。。。 --Shibo77 06:36 2006年4月26日 (UTC)

Template 模板

编辑

Template:标题以及Template:Header或許應該合併歷史。User:Shibo77在2006年二月18日創建Template:标题時,我沒發現,而在3月24日從英文維基文庫引入Template:Header以後,才發現性質相同而重複。如果沒有反對,我飩被合併兩者修訂歷史。--Jusjih 10:14 2006年4月27日 (UTC)

Category 頁面分類

编辑

Category:Chinese 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分類?不太懂它的作用。 --Ruan 06:45 2006年4月29日 (UTC)

这个是当初在wikisource.org上的分类,用来表明文章内容的语言,现在没有用了--Shizhao 07:32 2006年4月29日 (UTC)
經過整理,已經沒有頁面鏈入此頁面,並且刪除了。--Jusjih 09:29 2006年6月5日 (UTC)

我做了一個「缺字」的模板

编辑

目前仍有一些字未納入Unicode規範,以致缺字的情況還是不可避免。為了整理那些缺字,我做了一個缺字的模板。請見:template:?

方法:{{?|這裡輸入描述}}

範例:,仁的古字之一。

使用此模板後的好處有二:

  1. 在該模板的鏈入頁面中就能找到有哪些文章中有缺字。
  2. 因為以顯眼的紅色表示,所以在瀏覽文章時能夠很快地找到。

有些字一時打不出來或找不到時也可使用此模板,也許其他編輯者發現時能夠協助輸入。-- 百楽兎 08:03 2006年4月29日 (UTC)

最好将描述加括号显示出,以区分文章中的正文。--Tevatron 13:38 2006年5月13日 (UTC)

描述不會影響到正文(「,仁的古字之一。」是正文)。你可以將鼠標移至上面那個紅色問號上停留一下,你就會見到效果。-- 百楽兎 15:27 2006年5月13日 (UTC)
目前缺字最多的是這一篇:史記:卷117,不愧為華麗誇張的漢賦…(汗),大家可前往看看缺字效果。-- 百楽兎 13:47 2006年5月14日 (UTC)

维基文库包括的内容

编辑

参看en:Wikisource:What Wikisource includes(wikisource:维基文库包括什么),请大家帮助翻译一下,另外,请参看en:Wikisource:News/2006-05-02/Recent vote ends excluding reference material,目前英文版已经决定数学常数、列表、源代码等参考材料不收录到维基文库。我们是不是要跟随这个决定?--Shizhao 00:41 2006年5月9日 (UTC)

同意跟隨此決定。此外,en:Wikisource:Copyright policy已經決定僅接受公有領域以及與GFDL相容的文章,所以不再接受僅准非商業使用的文章,更不接受“合理”使用。也許我們也應跟隨此決定。--Jusjih 15:07 2006年5月10日 (UTC)
我觉得commons能够接受的图片版权,wikisource也应该可以同样接受。例如cc-by-sa和GFDL虽然很接近,但是二者并不兼容。然而二者都是属于自由的版权协议,如果如Jusjih所说,cc-by-sa的内容我们就无法使用--Shizhao 17:47 2006年5月10日 (UTC)

大概查了一下,如果遵循en:Wikisource:What Wikisource includes,目前我们这些文章应该删除:

--Shizhao 17:59 2006年5月10日 (UTC)

刪除這些文章時,應考慮能否倂入像是百科的條目。cc-by-sa不同意衍生作品。目前應該優先處理結束合理使用以及非商業許可。方才我才在英文維基文庫完成刪除1989年3月1日以後大部份的聯合國文件。請參見Wikisource:侵犯版权/存档#3月24日的詳情。--Jusjih 17:31 2006年5月16日 (UTC)
我也觉得有些文章可以转移到wikipedia或者wikibooks,但是不太好判断--Shizhao 06:20 2006年5月17日 (UTC)
我們應準備將相關文章在Wikisource:删除投票提出。有些文章不是別處出版的原始文件,但内容能移入百科。--Jusjih 17:17 2006年5月17日 (UTC)

中華民國法律格式標準化提議

编辑

最近從立法院網站上載許多中華民國法律正文,想問的事,非現行條文要如何消歧義。

  • “民國八十九年一月十五日”或類似寫法太長,不易了解那是立法院修正日期或總統公佈日期,所以我考慮移動頁面縮短之。
  • “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修正”或類似寫法,“修正”二字可以表示那是立法院修正日期,不是總統公佈日期。
  • “民國五十九年”或類似寫法,如果不製造歧義,最精簡。

若有意見,請討論。--Jusjih 15:33 2006年5月12日 (UTC)

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可有哪篇為例?-- 百楽兎 12:54 2006年5月13日 (UTC)
請看Category:中華民國法律非現行條文。順便一提的事,大部份中華民國法規的正式名稱不冠以“中華民國”,所以要消歧義,例如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某法律名城類似,向公司法,建議殿以“ (中華民國)”。--Jusjih 14:36 2006年5月13日 (UTC)
個人覺得「民國XX年X月修正」這種寫法比較好,若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則能更進一步縮短,看起來也會更整齊。「殿以“ (中華民國)”」本人亦贊同。-- 百楽兎 15:36 2006年5月13日 (UTC)
謝謝回應。雖然臺灣近年更長在日期用印度阿拉伯數字,但正式文書仍用漢字。我偏好民國紀年用漢字,但既然立法院法律系統顯示的法律沿革也改用印度阿拉伯數字,原用漢字,我現在開始參考您的意見。--Jusjih 13:00 2006年5月14日 (UTC)
已經大規模移動頁面。新標題簡潔許多。--Jusjih 17:14 2006年5月17日 (UTC)

維基文庫的使用量排名

编辑

根據 [1]的使用量統計。

中文維基文庫超過阿拉伯語版, 成為除了英文版之外最受歡迎的文庫。--Ffaarr 01:18 2006年5月22日 (UTC)

恭喜。--Jasonzhuocn...._交流 23:37 2006年6月1日 (UTC)

古诗排版

编辑

美女篇这样的排版很怪异,标题居中,内容却左对齐--Shizhao 06:30 2006年5月23日 (UTC)

以後右邊可以放翻譯、註解或插圖。-- 百楽兎 15:25 2006年5月23日 (UTC)
翻译和注解是wikibooks的事情,wikisource只收录原文--Shizhao 03:14 2006年5月24日 (UTC)
這樣好嗎?如此一來,wikibooks上勢必也會有一份原文做為對照,wikisource的處境反而尷尬了。-- 百楽兎 14:10 2006年5月24日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格式化的建议

编辑

由于法律法规是没有版权的,所以法律法规是维基文库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法律法规的格式很杂乱,完全没有相应的规则。我们应该讨论一个相应的格式规则出来。我的问题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要不要包括相应的主席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要不要包括相应的国务院令?
  3. 法律文本的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是采用Header模板还是采用其他的格式?
  4. 法律正文每行开头是否缩进2个空格?

--Siriudie 16:40 2006年5月30日 (UTC)

法律不能说“作者”吧!--Tevatron 17:50 2006年6月2日 (UTC)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应的主席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相应的国务院令当然可以包括,只是要不要分开业面尚待考虑。法律文本的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建议采用Header模板。人大网法律正文每行开头缩进2个空格(全角),所以我建议这里也如此处理。

法律不能说“作者”?我認爲可要可不要。順便一提的事,澳門法律也不受著作權保護,但香港及新加坡法律有政府版權。這裡有沒有澳門人?--Jusjih 15:03 2006年6月3日 (UTC)

新的維基文庫標誌

编辑

新的維基文庫標誌已使用,但仍是英文名稱。已有新的中文維基文庫標誌嗎?--encyclopedist (對話頁) 18:55 2006年6月5日 (UTC)

我做了一个中文的标志,已上传,请大家发表意见。--Vipuser 09:03 2006年6月10日 (UTC)
我改成新篆體+文字antialias的版本,若不喜歡可以回退。不過文字最好antialias一下,看起來會比較自然。-- 百楽兎 09:06 2006年6月11日 (UTC)
不错,这个古香古色,我同意用这个新的,有其他意见的请继续发表。--Vipuser 10:20 2006年6月11日 (UTC)
這個不錯。若是沒有出現更好的,我也同意用這個新的 logo。 --Ruan 12:37 2006年6月11日 (UTC)
  • 我建議用中文維基百科標誌的字體,看上去會比較統一。--encyclopedist (對話頁) 20:29 2006年6月11日 (UTC)
有没有更古一些的?--Shizhao 02:49 2006年6月12日 (UTC)
甲骨文?另外,我觉得标志上的字体不必统一,本来中文的书法就是比较有特色的,各种漂亮的字体都可以通过logo上的字体展示一下哦!--Vipuser 02:56 2006年6月12日 (UTC)

子頁的使用

编辑

英文維基文庫已經能使用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1/1Wikisource:写字间/存档/1等子頁鏈接。但在這裡,三國志:卷1三國演義:第一回等頁面,不能使用Wikisource:写字间/存档/卷1Wikisource:写字间/存档/第一回等子頁。能否修正?子頁最後最好用 / 但非 : 。--Jusjih 18:48 2006年6月13日 (UTC)

這將是一件大工程!因為很多古籍已經用 : 來做子頁鏈接。不過,若是要跟其他語言採用同樣的格式,也只好動手。大家先討論吧--Ruan 01:29 2006年6月14日 (UTC)
剛剛到英文維基文庫看了一下,他們正在做這件大工程。還有一點我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將 redirect 改為 Soft Redirect?這樣做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也要這麼做嗎?--Ruan 05:12 2006年6月14日 (UTC)
英文維基文庫有一種做法是管理員可以快速刪除“不需要”的重定向,但我們暫時不要如此做。要大規模更改子頁格式,最好有機器人代勞。--Jusjih 05:40 2006年6月14日 (UTC)
刚刚测试了一下,发现目前中文版还不支持这个功能。--Shizhao 02:21 2006年6月15日 (UTC)
中文維基文庫支持/1,但还不支持Wikisource:写字间/存档/1,要端看如何改善。--Jusjih 03:31 2006年6月15日 (UTC)

請大家再討論一下,若是要改成 /卷1 的型式,有沒有必要如 資治通鑑 般,在某些數字前補零,如 001,023... 。本人認為現在命名的規則好像有點兒混亂。 --Ruan 23:39 2006年6月15日 (UTC)

若使用印度阿拉伯數字,某些數字前應補零以求位數一致。--Jusjih 07:14 2006年6月16日 (UTC)

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都是聯合國大會決議案的一部份,在聯合國網站的PDF原文都是中華民國正體中文。然而,197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就地取代蔣介石的代表後,不但流行簡化字版,還重新編譯,成爲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改編簡化字版。

有沒有誰知道何時何地何人重新編譯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改編簡化字版?如果版權沒問題,也許我們能雙重版本並列,否則就僅保留原始正體版。Ruan已經完成還原世界人權宣言,而我已經完成還原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盟約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盟約。--Jusjih 03:43 2006年6月15日 (UTC)

關於Textquality和header模板的堆疊

编辑

Textquality和header模板在編輯框中通常會如下堆疊:

{{Textquality}}
{{header

但是這種堆疊方式會造成在「维基文库,自由的源文档库」下方多了一條不必要的空行。雖然以下列方式堆疊則不會:

{{Textquality}}{{header

即兩模板間不斷行,但這種堆疊方式對編輯者而言又不直觀,請問有無解決良策?-- 百楽兎 16:13 2006年6月16日 (UTC)

作者

编辑

看到许多法律文件的头部有“作者:xxx”,觉得很可笑。法律文本应该是没有作者的。--Shizhao 01:28 2006年6月27日 (UTC)

法律法规的确不该有“作者”一说,应该是发布机构,建议单独使用Law header模板--Siriudie 03:17 2006年6月27日 (UTC)

跨语言链接

编辑

能否增加英文版的跨语言链接样式?--Shizhao 09:33 2006年6月27日 (UTC)

現在沒有這種樣式?--Jusjih 01:42 2006年6月28日 (UTC)

Special:Import功能已经开启--Shizhao 05:58 2006年6月29日 (UTC)

怎么使用呢?先要申请吗?有很多网页可以直接导入到文库中的,比如四书五经之类的。--Vipuser 06:40 2006年6月29日 (UTC)
这个功能我也不大清楚。我只知道可以在使用mediawiki的站点之间导入、导出文章,包括编辑历史和编者。对于其他网站我不知道能不能用(这个功能好象只支持xml)--Shizhao 06:44 2006年6月29日 (UTC)
祭十二郎文举例:
  1. 在wikipedia上使用w:Special:Export,并把默认钩选的“只导出当前版本,不含完整的历史版本”去掉,输入“祭十二郎文”
  2. 将导出的页面存为xml文件
  3. 在维基文库使用Special:Import,上传这个xml文件

比较一下w:祭十二郎文祭十二郎文的修订历史就可以发现,所有在wikipedia上的编辑历史都被倒入到了维基文库。哦,这个功能必须具有sysop以上的权限才能使用,也可以单独授予用户Import权限--Shizhao 06:57 2006年6月29日 (UTC)

由於百科的版本未經過校對 (例:得軟腳病) 應為 (意為近來)。所以我將之回復成原文基的版本。抱歉。 --Ruan 14:01 2006年6月29日 (UTC)
import权限需要单独授予,我现在也不能用这种功能,好像也没有授予的权限。--Vipuser 01:00 2006年6月30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