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四库全书本)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七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五经总义类
  提要
  等谨按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二百六卷原本题西条掌书记山井鼎撰东都讲官物观校勘详其序文盖井鼎先为考文而观补其遗也皆不知何许人验其板式纸色盖日本国所刊凡为易十卷书十八卷诗二十卷礼记六十三卷论语二十卷孝经一卷孟子十四卷别孟子于七经之外者考日本自唐始通中国殆犹用唐制欤前有凡例称其国足利学有宋板五经正义一通又有古本周易三通略例一通毛诗二通皇侃义疏一通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又有足利本礼记一通周易论语孟子各一通又有正徳嘉靖万历崇祯十三经注疏本崇祯本即汲古阁本也其例首经次注次疏次释文専以汲古阁本为主而以诸本考其异同凡有五目曰考异曰补阙曰补脱曰谨案所称古本为唐以前博士所𫝊足利本乃足利学印行活字板今皆无可考信书中所称宋板五经正义今以毛居正五经正误及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所引宋本参核如尚书益稷篇注粉若粟冰六经正误引绍兴本作粟冰监本作粟水兴国军本作粟米今汲古阁本作粟冰而此书不引粟水粟米二条毛诗䲭鸮章予尾翛翛经传沿革例引监本蜀本越本作修修今汲古阁作翛翛而此书不引修修一条生民章笺𬣙谓张口呜呼经传沿革例引余仁仲本鸣作呜今汲古阁本作呜而是书不引鸣字一条春秋左氏传隐四年老夫耄矣六经正误引潭本耄作 今汲古阁本作耄而此书不引 字一条襄三十一年夭厉不戒六经正误引临川本夭作天今汲古阁本作夭而此书不引天字一条礼记曲礼二名不偏讳经传沿革例引蜀大字本兴国本偏作遍今汲古阁本作偏而此书不引遍字一条悉与毛岳两家所称宋本不符不知所据宋本定出谁氏然如周易小过九四注不为责主此书引宋板责作贵与六经正误所引善本合又春秋传昭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与吕级此书引宋永怀堂本级作伋与六经正误所引兴国本合昭二十四年注不佞献王此书引宋板王作玉与六经正误所引临川本合僖三十二年注济水荥阳东过鲁之西此书引宋永怀堂本荥作荧与经传沿革例所据之善本合僖二十三年怀其安实败名此书引宋永怀堂本其作与与经传沿革例所引监本蜀本及诸善本合礼记曽子问注则卒哭而致事此书引宋板则作周丧服小记殇无变文不缟此书谓缟乃缛字之误皆与经传沿革例所引兴国本合考经传沿革例所载宋板二十一种多不附释文其附释文者独有建本及蜀中大字本此书载宋板毛诗左传独附释文则或为监本及蜀中大字本欤又鼎称足利本乃统括古本而所引古本如尚书舜典注云使各陈进治理之言古理作礼而六经正误所引监本亦云理作礼则知古本非无稽也至所正释文错误多称元文不知元文为何本今以通志堂所刊考之一一皆合盖徐本未出以前其书已传入彼国矣欧阳修作日本刀歌曰徐福行时书未焚遗书百篇今尚存今考此书所列尚书与中国之本无异又明丰坊伪造诸经皆称海外之本今考此书与坊本亦无一同是亦足释千古之疑也乾隆四十三年七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
  一世称十三经而今曰七经者据足利学所有也臣赐吿三年校书其中所藏经书古本五经之外论语孝经孟子耳且自汉唐艺文志及文献通考有五经六经七经九经之目而不称十三经尔雅孟子古不列之经经之者自十三经始挽近之称也按国史经籍志云唐定注疏始为十三经未详其所据也今奉命录上其所校同异题曰七经孟子考文亦尚古也
  一其所录
  有曰考异者字若句有所异而莫能识其孰可者两存以广异闻也但经文及注以古本为主疏以宋板为主以其多异同出入者为主也故初题古本或宋板以下统之其馀诸本各有异同者具记以本名云有曰补阙者世流布本缺字若句者今据所校以补之
  有曰补脱者释文所阙乃据其元文补入之也有曰正误者字若句无所缺而误写灼然者也有曰谨按者其似渉两可而实窥其不然者亦获诸校雠之际然恐骤视者之或惑故敢断以已意也有曰存旧者篇题之文卷数之分后纂修十三经者擅以已意更张改为几失古观假如礼记按唐书艺文志文献通考等皆云郑玄注二十卷孔颖逹正义七十卷今校之于古本宋板与志考所言相吻合矣而今诸刻十三经注疏本分为六十三卷永怀堂所刊注本随其篇数分为四十九卷之类皆后世梓者胡乱改易遂失其真如此之等各随其处详记之也凡斯数者一篇之内皆各逐经文标以考异补阙等目各白书经若注等字以别之也如其礼记每篇文长故以疏为限每提经文首末二句中间嵌以一至字卷首细书篇名恐其淆也其补缺者则必存上下数字以使相接续而中间围其所补字别之但其阙漏之处诸本皆阙而崇祯本世所谓汲古阁本接续备具者多系强补甚难信用故今据宋板别摘其字称某作某又别标补阙目充其原所阙字以朱围今系重围别之一以见崇祯本妄作一以为补诸本阙漏者之便尔
  一其所校诸本
  有曰宋板者廼足利学所藏五经正义一通所以识其为宋板者字体平稳如钱大款格宽广毎行字数参差不齐绝无明世诸刻轻佻务整齐者之态且凡字遇宋诸帝讳辄缺其点画如殷作□弘作弘𦙌作𦙌敦作□眩眩征作□敬作□让作□慎作□之类各避其所讳也臣向得唐九成宫石刻糓梁传残本高祖讳渊作□太宗讳世民作□□又尝阅唐玄宗八分书墨刻孝经所谓石台孝经亦尔唐宋之际避讳之例可以见也以此验之其为宋板无疑
  有曰古本者亦足利学所藏书写本也周易三通各三本略例一通尚书一通三本毛诗二通各十本礼记一通十本论语二通各二本皇侃义疏一通十本古文孝经一通孟子一通七本皆此方古博士家所𫝊也所以识者其礼记书尾犹存永和年中清原良贤句读旧䟦又活字板礼记其和训用朱点别有一法世所谓于古止点非复今时専用假名者比皆古博士家所授受者而每卷末有落款之可征焉盖亦俨然古时物也而凡古本其经文注文皆与宋板明板颇有异同助字甚夥而其体例不一者间或有之岂亦展转书写之所输欤其论语集解与义疏中者全同如适莫章今注疏本无注而此本有之又按文献通考石经论语述而篇举一隅下有而示之三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又有我字之类今校古本与石经同亦足以证古本可据也孟子有题辞注疏本或无之及章指矣初修考文时疑孙奭删去之后阅文献通考唐陆善经删去之也其说具于孟子考文古文孝经今所梓行者文字多误而此本颇佳序有刘炫释尚书孔安国𫝊字体太奇多古文今别为古文考且如晋书杜预奏议引书传云亮信也阴默也宋板明板皆无亮信也三字而此本有之周易王弼注与略例别行凡如此之类皆唐以前所𫝊者亦无疑也有曰足利本者亦本学所印行活字板也细翫其本后人櫽栝古本者而五经论语孟子世或有之学中所存者今厪有礼记一通耳其馀周易论语孟子又别得之于友人之手云左传考文称足利本者宋板经传集解本也今以活字板验之是为其原本也但以本名相混并称足利本亦与活字板无异
  有曰正徳本者廼明正徳刊十三经注疏世稀有之有曰嘉靖本者廼明嘉靖刊十三经注疏世流布本也
  有曰万历本者廼明万历刊十三经注疏世流布本也
  有曰崇祯本者廼眀崇祯年中汲古阁刊十三经注疏世流布本也
  右注疏本四种或通称今本而此编所校以崇祯本为主参以诸本以崇祯本世所尚也但论语孟子无疏可校故止校其经文与注而论语皇侃义疏别拟刊行古本宋板不载陆徳明释文今复别校经典释文而其有讹谬脱落者改正补写而称以元文也
  校雠经文
  宋板五经正义    正徳板十三经注疏本嘉靖板十三经注疏本 万历板十三经注疏本永怀堂板十三经注本 古本礼记
  足利本礼记     古本尚书
  古本周易三通   足利本周易
  古本略例     古本毛诗二通
  古本论语二通   足利本论语
  皇侃义疏论语   古本孟子
  足利本孟子    古本孝经
  陈澔礼记集说   蔡沈书传
  程頥易传     朱熹周易本义
  林尧叟左传直解  朱熹四书集注
  陆徳明经典释文
  援引书目
  周礼        仪礼
  公羊传       榖梁传
  尔雅注疏      大戴礼
  国语        孔子家语
  白虎通       风俗通
  管子        吕氏春秋
  淮南子       史记
  前汉书       后汉书
  晋书        唐书
  文选        挚虞集
  崔骃集       韩文
  柳文        文献通考
  国史经籍志     容斋随笔
  经籍会通胡元瑞笔樷载   居家必备
  说文        洪武正韵
  小补韵会      字彚
  续字彚       正字通
  金石韵府      古篆彚选
  摭古遗文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