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記
作者:鄧德明 劉宋
晉武帝太康三年,罷孫吳所設的廬陵南部都尉,置南康郡,治雩都。東晉義熙七年,徙治贛縣(今江西贛州市贛水東),屬楊州。包括今江西省南康、贛縣、興國、寧都以南之地。晉惠帝元康元年,南康郡改屬江州。

南康郡領有:贛、雩都、寧都、平固、南康、彼陽、南野縣。

以《南康記》為名之書有三(一說有四,計「逍遙公《南康記》」為別一本。)

此為南朝劉宋的鄧德明所著。

稍早由東晉而入南朝劉宋的王韶之也作有《南康記》。

後代南宋朱端章,於宋淳熙間主管江西南康軍(屬江州,在贛北鄱陽湖畔,非南康郡。),生平喜好醫學方書,著有《南康記》8卷。

:《藝文類聚》引有「逍遙公《南康記》」,當為唐以前所著。「逍遙公」未知何許人。

神闕 编辑

南康縣歸義山,去縣七百里,下有石城,高數丈,遠望嵯峨,靈闕騰空。故老謂之神闕。太平御覽·居處部七·闕 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居處部二

又見後文「石城」。

金雞 编辑

雩都縣有金雞石,傍有穴。宋永初中,見金雞棲翔此穴,頗時飛鳴。又云覆笥山。平湖有石雁,浮在水,每至炎氣代序,則飛翔若知感候。藝文類聚·卷六·地部

又見下逸文「金雞山」。

梓樹 编辑

梓潭昔有梓樹巨圍,葉廣丈餘,垂柯數畝。吳王伐樹作船,使童男女挽之。船自飛下,男女皆溺死。至今潭中時有歌唱之音。

又見下逸文「梓潭山」。

石桃 编辑

南康山有石桃,故老云:「古有寒桃,生於巔顛隱淪之上。將大取其實,因變成石焉。」

编辑

南康王山有石桃,故老云:「古有寒桃,生於嶺巔。隱淪之士,將大取其實,因變成石焉。」藝文類聚·卷第八十六·果部上

编辑

南康玉山上有石狗,故老云:「古有寒桃,生於嶺巔,隱淪之士將犬取其實,因變成石焉。」太平御覽·果部四·桃

鸀鳥 编辑

歸美山有石室,色如黃金,號為金室。有鸀鳥,形色鮮潔,自愛羽毛。其只者,或鑒水向影,悲鳴自絕。方知孤鴛對鏡,為不虛矣。

又見下逸文「歸美山」。

玉臺 编辑

雩都君山上有玉臺,方廣數丈。周回盡是白石柱,自然石覆,如屋形也。四面多松杉,遙眺峨峨,響像羽人之館。風雨之後,景氣明凈。頗聞山上有鼓吹之聲。山都、木客,為舞唱之節。太平御覽·居處部五·臺上 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居處部二

又見下逸文「君山」、「山都」、「木客」。

青竹杖 编辑

南野縣有漢監匠陳鄰,其人通靈。夜嘗乘龍還家,其婦懷身。母疑與外人通,密看乃知是鄰乘龍。龍至家輒化青竹杖,鄰內致戶前,母不知,因將杖去。須臾,光彩滿堂,俄爾飛失。鄰失杖,乃御雙鵠還。

潯陽四隱 编辑

晉翟莊,字祖休,湯之子,以孝友著名,守父操。州致禮命,並不就。莊子矯,亦高節,家居無事,好種竹。辟命屢至,嘆曰:「吾焉能易吾種竹之心,以從事於籠鳥盆魚之間哉!」竟不就。矯子法,賜節概尤佳。武帝以散騎郎召容,勉之就聘。乃正色曰:「吾家不仕四世矣!使白璧點汙可乎?」亦不從之。祖父子孫皆有行義,世稱潯陽四隱。

逸文 编辑

下文出北宋《太平御覽》、清《廣東新語》等書所引《南康記》,文中有唐「天寶」年號,疑為後人所增補,或為別本《南康記》所出。

石雁 编辑

平固縣有湖,中有石雁,浮在湖中,每至秋,石雁飛鳴如候時也。太平御覽·時序部九·秋上

编辑

平固縣覆笥山上,有太湖,數十里,靈果異物,皆不可識。又有石鴈,浮在湖中,每至秋天,石鴈飛鳴,如候時也。藝文類聚·卷九·水部下 藝文類聚·卷九十一·鳥部中

儲潭山 编辑

儲潭山,俯臨清潭,有儲君廟,因以名焉。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赤石山 编辑

赤石山,大石連聳,燦若舒霞,山角多赤石,有玉房瓊室。耆舊相傳云:宋元嘉年中,有人自稱安道士者,不知何許人,披服巾褐,棲於此山中數十年,忽失所在,其後有人時復見者。天寶六年,敕改為「玉房山」。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螺亭山 编辑

螺亭山,有大石臨水,號曰「螺亭」。云昔有貧女,暮宿于亭采螺,忽夜中見眾螺張口,亂啖其肉,貧女乃死。其伴因殯水傍,其冢化為巨石,螺殼無數,號曰「螺亭石山」。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又見後文「螺亭」。

金雞山 编辑

金雞山,臨貢水,石色如霞,其傍有穴廣四尺,一石正當穴口如彈丸,嘗有金雞出入此穴。晉義熙中,再三出見,有人挾彈放丸於穴口,化為石,其雞至今不見,因號曰「金雞穴」。宋永初中,又見棲翔於此。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峽山 编辑

峽山,上時有夜光飛焰,遙見若火照燎于原,從峽溯流數十里,有石臨水,名曰「蛟窟」。天寶六載,敕改名「夜光山」。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梓潭山 编辑

梓潭山,有大梓樹,吳王令都尉肅武伐為龍舟,槽斫成而牽引不動,占云,須童男女數十人為歌樂,乃當得。遂依其言,以童男女牽拽,槽沒於潭中,男女皆溺。其後天晴朗凈,仿佛若見人船焉,夜宿潭邊,或聞歌唱之聲,因號梓潭焉。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又見後「梓潭」。

柴侯峽山 编辑

柴侯峽山,漢靈帝時,有劉叔喬避地於茲,死葬村側,自云柴侯墓。晉末喪亂,有發其冢者,忽有大風雨,棺及松柏悉飛渡水,移上此峰,其棺乃化為石,因是而名之。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又見後「柴侯墓」

官山 编辑

官山者,天寶六年改名珠玉山。其山高峻,有善鳥香草,嘗有人於此山見大珠玉,相傳謂之「官山」。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君山 编辑

君山,翠麗鮮明,遙望若臺榭,名曰「媧宮」,亦曰「女姥石山」。山去盤固山五十里,上有玉臺,方廣數十丈,上有自然石室形。風雨之後,景氣明靜,頗聞山有鼓吹之聲。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盤固山 编辑

盤固山有石井,井側有大銅人常守之。按此石井五百年,水一涌起高數丈,銅人以手掩之,其水即止。其山盤紆峻嶒,因號為盤固山焉。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歸美山 编辑

歸美山,高數百丈,遠望嵯峨,靈闕騰空,故老謂之神闕。其山有水出焉。四面險峻,自然有石城,高數十丈,周回三百步。又有石峽,左右高五六十丈,勢若雙闕,其狀入云。復有古石室,色如黃金,號為金室。有鸀鳥形色鮮潔,自愛毛羽,其只者或鑒水,向影悲鳴自絕,方知孤鸞對鏡為不虛矣。山頂有杉枋數百片,高危懸絕,非人力所及焉。太平御覽·地部十三·南楚諸山

女媧石 编辑

歸美山,山石紅丹,赫若采繪,峨峨秀上,切霄鄰景,名曰「女媧石」。大風雨後,天澄氣靜,聞弦管聲。太平御覽·地部十七·石下 【王韶之《南康記》】

長瀨石 编辑

湘源有長瀨,其傍石,或像人形,或似牛羊,其土人名人形者為令史。藝文類聚·卷六·地部 【王韶之《南康記》】

雩都峽 编辑

雩都峽,其水常自激,通奔如轉輪。太平御覽·地部十八·峽

编辑

雩都峽去縣百里,兩邊傍江,江廣三十餘丈,高嶺稠疊,連巖石峙。其水常自激涌,奔轉如輪,春夏洪潦,經過阻絕。藝文類聚·卷六·地部

青龍岡 编辑

陳蕃墓在青龍岡,土人傳云,昔有一物龍形,而通身絕青,數出岡頂及山邊,故言名青龍也。太平御覽·地部十八·岡

编辑

陳蕃墓有青龍岡,土人傳云:昔見一物,龍形而通身純青,數出此岡頂,故因以為名青龍也。藝文類聚·卷六·地部

又見後文「陳蕃冢」。

馬脊岡 编辑

贛縣馬脊岡在縣西,形如馬脊,故以爲名也。太平御覽·地部十八·岡 藝文類聚·卷六·地部

陽道士 编辑

陽道士葬岩室,臨終語弟子等,可送吾尸置彼石室中,巾褐香爐,此外無所須也。葬數年,尸猶儼然,今舟行者過其山渚,長聞香氣,咸嘆异焉。太平御覽·地部十九·岩

编辑

陽道士葬岩石室。元嘉中,道士過世,臨終語弟子等:「可送吾置彼石室,巾褐香爐,此外無所須也。」及其亡日,謹奉遺命。葬經數年,尸猶儼然。葛巾覆之如初,弗朽。後忽不復見。今舟行者過其山渚,尚聞香氣,咸異焉。太平御覽·禮儀部三十五·葬送四

编辑

陽道士葬岩室,經數年,尸猶儼然,葛帳覆之。太平御覽·服用部一·帳

通天穴 编辑

西南有通天穴,四壁石色似畫,丈六像下有石床,有石子彈丸,聚有一角。太平御覽·地部十九·穴

覆笥山 编辑

平固縣覆笥山,上有笥,貯玉牒記,故山因笥為名焉。藝文類聚·卷七·山部上

覆笥穴 编辑

平固縣西覆笥下有洞穴,穴口可廣五六尺,高五尺餘。昔有人采鍾乳,入深爲瞑,不得出,遂留住宿,忽聞頭上有篙船之聲。太平御覽·地部十九·穴

又見前文「金雞」、「金雞山」。

五嶺 编辑

秦始皇略定揚越,謫戍五方,南守五嶺:第一塞上嶺,即南康大庾嶺是;第二騎田嶺,今桂陽郡臘嶺是;第三都龐嶺,今江華郡永明嶺是;第四甿渚嶺,亦江華郡白芒嶺是;第五越城嶺,即零陵郡南臨源嶺是也。太平御覽·地部十九·嶺

编辑

大庾一,桂陽騎田二,九真都龐三,臨賀萌渚四,始安越城五。廣東新語

蛟龍窟 编辑

神源下流百里有峽,兩岸皆高山,峽下數十里有蛟龍窟,時時有霧氣。耆宿云,此通南康縣,去此穴由百餘里。嘗有宿其口者,夜遇暴雨水,器物乃流出,彼此如其然。太平御覽·地部二十·窟 【王韶之《南康記》】

平湖 编辑

空山上有平湖,湖中有艑底浮在湖中,動搖便起風雨。太平御覽·地部三十一·湖

梓潭 编辑

梓潭在雩都縣之東南六十九里,其山有大梓樹,吳王令都尉蕭武伐爲龍舟,艚斫成而牽引不動。占云,須童男女數十人爲歌樂乃當得下。依其言以童男女牽拽,艚沒于潭中,男女皆溺。其後每天晴朗淨,仿佛若見人船焉,夜宿潭邊,或聞歌唱之聲,因號梓潭焉。太平御覽·地部三十一·潭

石城 编辑

歸美山下有石城,高數丈,有一門,門外有二石,夾左右高數百丈,遠望嵯峨,靈闕騰空。故老謂之神仙游焉。太平御覽·居處部二十一·城下

编辑

南康歸山石城內有梨熟,人食其實,任意取足。持歸家,人噉輒病,或顛仆失徑亡命,味似秋梨。 藝文類聚·卷第八十六·果部上 【此條不具出處,疑為《南康記》。】

盧耽 编辑

昔有盧耽,仕州爲治中。少有栖山之術,善解飛,每夕輒淩虛歸家,曉則還州。曾元會,曉不及朝,則化爲白鵠,至閣前回翔欲下。威儀以帚擲之,得一隻履,耽乃驚還就列。時步騭爲廣州刺史,意惡之,便以狀列聞,遂至誅滅。太平御覽·職官部六十一·治中

编辑

昔有盧耽,仕州為治中。少學仙術,善解飛騰。每夕,輒凌虛歸家,曉則還州。嘗元會至晚,不及朝列,化為白鵠,至閣前,徊翔欲下。威儀以帚擲之,得一隻履,耽驚還就列,內外左右,莫不駭異。時步騭為廣州刺史,意甚惡之,便以狀列聞,遂至誅滅。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

编辑

昔有盧耽仕州為治中。當元會,至曉不及朝,化為白鵠,至ト前回翔,欲下威儀。以帚擲之,得一雙履,耽驚還就列,內外左右莫不駭異。時步騭為廣州刺史,意甚惡之,便以狀聞,遂至誅滅。太平御覽·服章部十四·履

柴侯墓 编辑

白水有高岩,臨水頂有柴侯墓。遙望松樹,卒歲不雕。說者云墓處極峻,及累石爲冢,又別有金錢藏,不可得開。若欲上山,必遇雷晦之異。夜時見光色如雷之爛,所謂寶精也。太平御覽·禮儀部三十八·冢墓三

螺亭 编辑

平固水口下數里有螺亭,昔一少女曾江畔乘小船采螺,停沙邊共宿。夜聞騷騷如軍馬行,須臾見群螺張口無數,突來破舍,啖此女子。同侶悉走上岸,至曉方還,但見骨耳。收埋林際,報其家。經四五日間,所埋處翻見古冢,高十餘丈,穹隆頂可受二十人坐。其旁多螺,新故相傳謂之螺亭。太平御覽·禮儀部三十八·冢墓三

陳蕃墓 编辑

南野山、獻山大塘下流三十里,有漢太傅陳蕃冢墓。昔值軍亂,聞墓有寶,三軍爭掘。忽有大蛇圍繞墳前,崩雷晦雨,當時竟不得發。太平御覽·禮儀部三十八·冢墓三

编辑

南野巘山有漢袒緣陳蕃冢墓,西岸有廟,今曰宮渚。昔值軍亂,聞墓有三寶,軍人爭掘,指麾必啟。忽大蛇圍繞墳前,崩雷晦雨,當時竟不得發。太平御覽·鱗介部六·虵下

编辑

南野巘山,有漢太傅陳蕃墓,遙望兩杉樹,聳柯出嶺,垂蔭覆谷。太平御覽·木部六·杉 藝文類聚·卷第八十九·木部下

山都 编辑

山都形如昆侖,通身生毛,見人輒閉眼張口如笑,好在深澗中翻石覓蟹啖之。太平御覽·神鬼部四·鬼下 本草綱目·獸之四·狒狒

木客 编辑

木客頭面語聲亦不全異人,但手腳爪如鈎利。高岩拘掊,然后居之。能斫榜,牽著樹上聚之。昔有人欲就其買榜,先置物樹下,隨量多少取之。若合其意,便將去,亦不橫犯也。但終不與人面對交語作市井。死皆知殯斂之,不令人見其形也。葬棺法,每在高岸樹杪,或藏石巢中。南康三營代舡兵往說親睹葬:所舞倡之節,雖異於世聽,於風林汎響,類歌吹之和。義熙中,徐道復南出,遣人伐榜以裝舟艦。木客乃獻其榜,而不得見。太平御覽·神鬼部四·鬼下

编辑

木客,生南方山中。頭面語言不全異人,但手腳爪如鉤利。居絕岩間,死亦殯殮。能與人交易,而不見其形也。本草綱目·獸之四·狒狒

石鼓山 编辑

寧都溪之西,有一山,狀如鼓,相傳謂之石鼓。去縣三里,壁立百餘丈,赫然似朝霞初暉,異於凡石。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 【王韶之《南康記》】

章𣏞樹 编辑

南康縣瞢永極源,去郡並九百,地多章𣏞樹。太平御覽·木部九·𣏞

塞上 编辑

南野三十里至橫浦,有秦時關,其下曰「塞上」。廣東新語

鼻天子城 编辑

南康縣有鼻天子城。疑耀·卷六

  ↑返回頂部

 

本南北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