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能改齋漫録
全書始 卷一 事始 下一卷▶

樓羅 编辑

黃朝英緗素雜記論樓羅云:「酉陽雜俎云:『樓羅緗素雜記·巻八均作「摟羅」,酉陽雜俎·續集巻四原作「樓羅」,因天寶中,進士有東西堋,各有聲勢,稍傖者多會於酒樓,食畢羅,故有此語。』予讀梁元帝風人辭云:『城頭網雀,樓羅人著。』則知樓羅之言,起已多時。又蘇鶚演義云:『樓羅蘇氏演義·巻上作「婁羅」,幹了之稱也。』俗云騾之大者曰『樓騾』,『騾』、『羅』,聲相近,非也。又云:『婁敬、甘羅,亦非也。』蓋樓者,攬也;羅者,綰也。言人善幹辦於事者,遂謂之『摟羅』。『摟』字,從手旁,作婁,爾雅云:婁,聚也。』此説近之。然南史·顧歡傳云:『蹲夷之儀,婁羅之辨。』又談苑朱貞白詩云『太婁羅』,乃止用『婁羅』字。又五代史·劉銖傳云:『諸君可謂僂羅兒矣』,乃加人焉。」以上皆朝英説。然予以爲此説久矣,北齊文宣帝時已有此語。王昕曰:「樓羅樓羅,實自難解。」蓋不始於梁元帝之時。以表考之,梁文帝即位,是歳己巳;次年庚午,北齊宣帝即位;至壬申年,梁元帝方即位。今據緗素雜記·巻八,以「樓羅」事引梁元帝風人辭爲始,不當,蓋元帝宣帝之後。

麥秋 编辑

黃朝英緗素雜記云:「宋子京帝幸南園觀刈麥詩云:『農扈方迎夏,官田首告秋。』注云:『臣謹按,物成熟者謂之秋,取揫斂之義。故謂四月爲麥秋。』余按北史·蘇綽傳云:『布種既訖,嘉苗須理。麥秋在野,蠶停於室。』則麥秋之説,其來舊矣。」已上皆朝英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靖康緗素雜記,……程大昌演繁露辨其誤引『麥秋』一條,此本無之。」予考麥秋之始,在禮記·月令,自有成説,何必引蘇綽説耶?釋其義,則景文之説尤盡。及觀王荊公絶句云:「荷葉初開筍漸抽,東陂南蕩正堪遊,無端隴上翛翛麥,橫起寒風占作秋。」東陂二首其二此又何也?然景文所注,本出蔡邕月令章句曰:「百穀各以其初生爲春,熟爲秋。故麥以孟夏爲秋。」演繁露·巻三:「緗素雜記靖康黄朝俊所作也,辨正世傳名物音義,多有歸宿而時有闕疑者。至釋宋子京刈麥詩,以『四月而曰爲麥秋』案北史·蘓綽傳:『麥秋在野』,其名遠矣。是未嘗讀月令也,以此見博記之難。」

廋詞 编辑

太平廣記嘉話録載:「權德輿言無不聞,又善廋詞。嘗逢李二十六於馬上,廋詞問答,聞者莫知其所説焉。或曰:『廋詞何也?』曰:『隱語耳。不曰:「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此之謂也。』」已上皆嘉話所載。予按,春秋傳曰:「范文子莫退於朝。武子曰:『何莫也?』對曰:『有客廋詞於朝,大夫莫之能對也,吾知三焉。』」國語·晉語五楚申叔時問還無社曰:『有麥麴乎,有山鞠藭乎?』」春秋左氏傳·宣公十二年蓋二物可以御濕,欲使無社逃難於井中。然則廋一字雖本於論語,然大意當以春秋傳爲證。東坡和王定國詩云:「巧語屢曾遭薏苡,廋詩聊復託芎藭[1]。」

主者施行 编辑

今朝廷行移下州縣,必云「主者施行」者。本後漢·黃瓊傳也。

鴟夷子皮 编辑

王觀國學林新編論鴟夷子,引史記·伍子胥傳應劭注、及前漢·食貨志顏師古注云:「自號鴟夷者,言若盛酒之鴟夷,多所容受[2]而可巻懷,與時張弛也。鴟夷皮之所爲,故曰子皮。」又引陳遵傳揚雄酒箴曰:「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然則范蠡自號鴟夷子皮,又號陶朱公,託鄙名以自晦其跡耳。以上皆[3]。予按,墨子曰:「孔子景公不封己,乃樹鴟夷子皮於田常之門。」孔叢子嘗作詰墨曰:「夫樹人,爲信己也。孔子,惡陳常而終不見,病之。又陳常弑其君,孔子沐浴而朝,請討之。其終不樹子皮審矣。」此孔叢子孔子不樹子皮之義也。以是知鴟夷子皮又見於孔子,不獨范蠡也。

浴處掛壺於門 编辑

今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或不知其始。按,周禮·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司農曰:「謂爲軍穿井,井成,挈壺懸其上,令軍中士衆皆望見,知此下有井。壺所以盛飲,故以壺表井。」又別注曰:「挈,讀如挈發之挈。壺,盛水器也。」乃知俚俗所爲,亦有所本。

「萬歳」之呼 编辑

髙承事物紀原云:「萬歳之始,考古逮,未有此禮。戰國時,秦王藺相如奉璧,田單僞約降馮諼孟嘗君債券,左右及民皆呼『萬歳』。蓋七國時,衆所喜慶於君者,皆呼『萬歳』。以來,臣下對見於君,拜恩慶賀,率以爲常。」已上皆説。予按,大雅云:「虎拜稽首,天子萬壽。」人臣之奉上以「萬歳」,疑發於此。

鱠殘魚 编辑

太平廣記洛陽伽藍記云:「寶志嘗於臺城對梁武帝喫鱠,食訖,武帝曰:『朕不知味二十餘年矣,師何云爾!』志公乃吐出小魚,依依鱗尾。如今秣陵尚有鱠殘魚也。」予按,越王勾踐之保會稽,方斫魚爲鱠。聞兵,棄其餘於江,化而爲魚,猶作鱠形也。故名『鱠殘魚』,亦曰『王餘魚』。以是知鱠殘魚不始於志公。又博物志曰:「孫權曾以行食鱠,有餘,因棄之中流,化而爲魚。今有魚猶名「餘鱠」者,長數寸,大如筋,尚類鱠形也。」呉都賦曰:「片則王餘。」王逸注曰:「王餘魚,其身半也。俗云:『越王鱠魚未盡,因以其半棄之,爲魚,遂無其一面,故曰王餘也。』」

洪州鎭南軍 编辑

咸通六年,安南久屯,兩鋭士死瘴毒者十七。宰相楊收議罷屯軍,以江西鎭南軍,募強弩二萬,建節度,且地便近,易調度,詔可。然則以洪州鎭南軍,始於咸通六年。

人君葬地爲山陵 编辑

以來,人君所葬之地爲山陵,如髙祖長陵是已。然呂不韋秦昭王太子曰:「王之春秋髙,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注云:「山陵,喩尊髙也。崩,死也。」然則以葬地爲山陵久矣。出戰國策

身閉鼻甕 编辑

世以身不修飾者爲閉,鼻不清亮者爲甕,蓋有所本也。王充論衡·別通篇:「鼻不知香臭曰甕,人不知是非爲閉。」

不癡不聾 编辑

北史:「長孫平開皇三年爲工部尚書。時有人告大都督邴紹非毀朝廷爲憒憒昏庸、糊塗者。上怒,將斬之。進諫曰:『諺云,「不癡不聾,不做大家翁」。此言雖小,可以喩大。』」按,語出隋書·巻四十六·長孫平傳予按,愼子曰:「不聰不明,不能爲王。不瞽不聾,不能爲翁。」乃知此語久矣。愼子,名南史·庾仲文傳亦云:「不癡不聾,不成姑公。」因話録載唐肅宗謂郭子儀曰:「諺云:『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焚香始於 编辑

李相之賢己集,謂焚香之始云:「本佛圖澄傳襄國城塹,水源暴竭,石勒曰:『今當敕龍取水。』乃至故泉源上,坐繩床,燒安息香,咒數百言,水大至。」予按,江表傳:「有道士于吉,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療病。」又按,漢武帝故事亦云:「昆邪王休屠王,以其衆來降,得其金人之神,置之甘泉宮。金人者,皆長丈餘,其祭不用牛羊,唯燒香禮拜。」[4]然則焚香自已然矣。

詩人用「儂」字 编辑

王觀國學林新編云:「江左人稱我汝皆加「儂」字,詩人亦或用之。孟東野詩云:『儂是拍浪兒』送淡公其三是也。」予以隋煬帝亦嘗用矣。大業拾遺記:「與宮女羅羅詩云:『幸好留儂伴儂睡,不留儂住意如何?』又云:『此處不留儂,更有留儂處。』」[5]又古樂府鮑照呉歌云:「但觀流水還,識是儂流下。」又云:「觀見流水遠,識是儂淚流。」太元子夜歌云:「故使儂見郎。」又云:「儂亦吐芳詞。」又云:「儂亦恃春容。」又云:「儂年不及時。」又云:「儂作北辰星。」又云:「動儂含笑容。」所用甚多。然則音稱「儂」,其來甚久,詩人用之,豈始東野耶?石崇亦有懊儂歌

「歡」稱婦人 编辑

聲歌曲,多以「儂」對「歡」。詳其詞意,則「歡」乃婦人,「儂」乃男子耳。然至今人稱「儂」者,唯見男子,以是知「歡」爲婦人必矣。懊儂歌云:「潭如陌上鼓,許是儂歡歸。」又云:「我與歡相憐。」又云:「我有一所歡,安在深閣裏。」又華山畿云:「歡若見憐時,棺木爲儂開。」又讀曲歌云:「思歡久,不愛獨枝蓮,只惜同心藕。」又云:「憐歡敢喚名,念歡不呼字。連喚歡復歡,兩誓不相棄。」予後讀通典,見序常林歡云:「江南謂情人爲『歡』。」[6]然後始恨讀書之寡。

謂父爲「爹」 编辑

「儂」、「歡」出於江南風俗,政猶以父爲「爹」,音徒我反。南史:「武興王荊州刺史,惠及百姓。詔還朝,人歌曰:『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乳我?』土方言謂父爲『爹』,故云。」

樂府名大郎神 编辑

本朝樂府有二郎神,非也。按樂府雜録曰:「離別難武后朝,有一士人,陷冤獄,籍其家。妻配入掖庭,善吹觱篥,乃撰此曲以寄情焉。初名大郎神,蓋取良人行第也。既畏人知,遂三易其名,曰悲切子,又曰怨囘鶻。」乃以「大」爲「二」,傳寫之誤。

歌辭曰「曲」 编辑

自昔歌辭,或謂之「曲」,未見其始。琴書曰:「蔡邕嘉平[7]初入靑溪,訪鬼谷先生所居。山有五曲,一曲製一弄:山之東曲,常有仙人遊,故作遊春;南曲有澗,冬夏常淥,故作淥水;中曲即鬼谷先生舊所居也,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北曲髙巖,猿鳥所集,感物愁坐,故作坐愁;西曲灌木吟秋,故作秋思。三年曲成,出示馬融,甚異之。」然蘇武云:「幸有絃歌曲,可以喩中懷。」則音韻稱曲,其來久矣。又按,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

「旁午」之義 编辑

古文今字言「旁午」[8]之義。按儀禮曰:「度尺而午。」注曰:「一縱一橫曰『旁午』。」

民曰「黔首」 编辑

史記·秦紀:「命民曰『黔首』。」[9]禮·祭義宰我孔子,而孔子曰:「因物之精,制爲之極,明命鬼神,以爲黔首則。」然則以「黔首」命民,久矣。

屋翼名「搏風」 编辑

今之屋翼,謂之「搏風」。見儀禮·士冠禮篇云:「直於東榮。」氏注曰:「榮,屋翼也。」賈公彥疏曰:「榮,屋翼也者,即今之『搏風』。」又云:「榮在屋棟兩頭,與屋爲翼,若鳥之有翼。故斯干詩美宣王之室云:『如鳥斯革,如翬斯飛。』與屋爲榮飾,故云『榮』也。」

恅愺 编辑

文士以作事迫促者,通謂之「恅愺」,見陸士衡文賦曰:「恅愺瀾漫,亡耦失疇。」「埤蒼曰:『𠹊𡂕,寂靜也。』𠹊𡂕,與愺恅音義同。愺,粗老切。恅,閭草切。」

唐突 编辑

律有唐突之罪。按,馬融長笛賦曰:「𤀰瀑噴沫,奔遁碭突。」李善注:「碭,徒郎切。」以「唐」爲「碭」,李白赤壁歌云:「鯨鯢唐突留餘跡」,劉禹錫磨鏡篇云:「卻思未磨時,瓦礫來唐突」,亦作此「唐突」字。魏曹子建牛鬭詩云:「行至土山頭,欲起相搪突。」見太平廣記

錢塘蘇小小 编辑

劉次莊樂府解題曰:「錢塘蘇小小歌蘇小小,非人。世見樂天夢得詩多稱詠,遂謂與之同時耳。」次莊雖知蘇小小人,而無所據。予按,郭茂倩廣韻曰:「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西陵錢塘江之西,故古辭云:「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印」名「璽」 编辑

蔡邕獨斷云:「璽,印也,信也。天子璽,白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左氏傳:「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杜預曰:「璽,印也。」月令曰:「固封璽。」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此諸侯大夫印,皆稱璽也。衞宏云:「以前,民皆以金玉爲印,唯其所好。自以來,唯天子之印獨稱璽,又以玉,群臣莫敢用也。」按,周禮:「掌節,貨賄用璽節。」鄭康成曰:「今之印章也。」則時,印已名「璽」,但上下通用。以上並見左氏傳疏[10]。今以爲天子獨稱璽,何哉?又按,初學記云:「春秋合誠圖曰:『坐舟中,與太尉臨觀。鳳凰負圖授,圖以赤玉爲柙,長三尺,廣八寸,黃玉檢,白玉繩,封兩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璽」五字。』」則時印已名璽矣。本朝徽宗嘗賜宰臣蔡元長塗金銀鑄公相印一紐,前古所無也。

「和買」 编辑

「和買」[11]二字,見孔穎達左氏正義·昭公十六年:「起聘於子有環,其一在商,宣子買諸賈人。既成賈矣,商人曰:『必告君大夫。』子產曰:『今吾子以好來辱,而謂敝邑強奪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穎達云:「上稱買諸賈人,則是和買,而子產謂之強奪者。韓子以威逼之,其賈必賤,故商人欲得告君大夫。子產知其非和買,故云然也。」

鹽豉 编辑

鹽豉,古來未有也。禮記·內則·炮豚之法云:「調之以醯醢[12]。」尚書·説命篇:「若作和羮,爾惟鹽梅。」左傳:「晏子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而言不及豉,古人未有豉也,止用醬耳。禮記·內則楚辭·招魂備論飲食,而言不及豉。史游急就篇乃有「蕪荑鹽豉」。史記·貨殖傳曰:「蘖麴鹽豉千合。」及三輔決録曰:「前隊大夫范仲公,鹽豉蒜果共一筒。」蓋已來,始爲之耳。

冕始於胡曹 编辑

髙承事物紀原云:「冕,説文曰:『黃帝初作冕。』世本曰:『黃帝作旒冕。』宋衷云:『冠之垂旒者。』通典曰:『黃帝作冕,垂旒,目不斜視也。』」已上皆髙承説。予以髙承未見世本全文也,蓋世本云:「胡曹作冕。」注云:「胡曹黃帝臣也。」然則作冕始於胡曹耳。

經典無「騎」字 编辑

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五年:「左師[13]將以公乘馬而歸。」杜預注曰:「欲與公輕歸。」劉炫謂:「『左師將以公乘馬而歸』,欲共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予按,古者服牛乘馬,馬以駕車,不單騎也。至六國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乘,騎萬匹」是也。曲禮云「前有車騎」者,禮記世書耳。經典並無「騎」字。

祿爲火神 编辑

經傳多以祝融囘祿爲火神。祝融則無可疑者,囘祿則未之見也。予按,周語曰:「昔之興也,降於崇山嵩山。」注云:「祝融。」「其亡也,囘祿信於聆隧。」注云:「囘祿,火神。」鄭語云:「夫髙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昭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昭公二十九年·左傳曰:「火正曰祝融。」又曰:「顓頊氏有子曰,爲祝融。」故太史公採取二傳以爲楚世家云:「顓頊巻章巻章重黎重黎髙辛氏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呉囘重黎,後復居火正,爲祝融。呉囘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其後也。」以此考之,則祝融之後有呉囘陸終囘祿者,也,舉二人而言耳。陸、祿音相近。帝嚳既誅重黎,而以呉囘陸終爲後,復居火正,而爲祝融。則前古以祿祝融而爲火神,可以無疑矣。


「羮」音「郎」 编辑

王觀國學林新編云:「史記前漢:『羮頡侯劉信。』潁川地名不羮者。羮,音『郎』。春秋·昭公十二年·左傳:『今我大城,不羮。』陸德明音義曰:『羮,音郎。』前漢·地理志:『潁川郡定陵縣東不羮襄城西不羮。』顏師古曰:『羮,音郎。』羮音郎者,自古所呼如此。宋玉招魂曰:『肥牛之腱胹若芳,和酸若苦陳呉羮。』以音韻協之,亦讀『羮』爲『郎』。」已上皆[14]。予按,『羮』『臛』之字,音皆爲「郎」,不止宋玉招魂也。故魯頌·閟宮史游急就章,羮與房、漿、糠爲韻。至於不以「羹」爲「郎」者,孔穎達云,「近世以來方如此。」不知又何也?

直閣名官 编辑

馮章靖公,字道宗眞宗大中祥符末,嘗講易·泰卦,賜五品服,除直龍圖閣。直閣名官,蓋始於此。

立千丈架閣 编辑

仁宗朝,周湛江西轉運使。以江西民喜訟,多竊去案牘,而州縣不能制,爲立千丈架閣。法以歳月爲次,嚴其遺去之罪。朝廷頒諸路爲法。

本朝制置使 编辑

本朝制置使,始於楊允恭太宗允恭苑副使、都大發運,擘畫茶鹽捕賊事。先是,三路轉運使上供米,不過三百萬石。允恭盡籍三路舟卒與所運物數,擇才吏授之。所運止,由輸京師。行之一歳,上供者六百萬。即命允恭爲發運制置使,改擘畫爲制置。

「省」名「禁」 编辑

省中,舊名禁中,避元后諱,改爲省中。見漢書按,獨斷:「禁中者,門戸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孝元皇后父、大司馬陽平侯,當時避之,故曰『省中』。」

下見上謂之「參」 编辑

下見上謂之「參」,蓋始於戰國時也。戰國策:「秦王欲見頓弱頓弱曰:『臣之義不參拜。王能使臣無拜,即可矣,不則不見也。』秦王許之。」

試詩賦題示出處 编辑

本朝試進士詩賦題,元不具出處。因淳化三年殿試卮言日出賦,獨路振知所出,遂中第三人。是年,孫何第一人,朱台符第二人,亦不能知,止取其文耳。自後,所試進士詩賦題,皆明示出處。

端溪 编辑

端州石,世已知名。許渾歳暮自廣江至新興詩云:「洞丁多斵石,蠻女半淘金。」自注云:「端州斵石。」李賀靑花紫石硯歌云:「端州匠者巧如神。」柳公權論硯亦云:「端溪石爲硯,至妙也。」

奏御劄子稱「進止」 编辑

今奏御劄子,各稱「進止」,自已然。顏眞卿上疏曰:「御史中丞李進等傳宰相語,稱奉進止。縁諸司官奏事頗多,朕不憚省覽。」

糊名考校 编辑

取士,至仁宗始有糊名考校之律。雖號至公,然尚未絶其弊。其後袁州李夷賓上言,請別加謄録。因著爲令,而後識認字畫之弊始絶。

禱祠習儀 编辑

仁宗時,天子親祠。祠部言:「周官·宗伯:『凡王之禱祠,肄儀爲位。』鄭康成曰:『若肄司徒府。』而令百官即祠所習儀,不敬。」請徙尚書省。至今循之。

賣坊塲河渡 编辑

本朝賣坊塲河渡,始於熙寧間,荊公建議。然古亦有之,按水經:「漢武微行柏谷,遇辱門。感其妻,深識之,賜以河津,令其鬻渡。」

修韻略 编辑

互注禮部韻略·敘云:「自慶暦間,張希文始以圈子標記,禮部因之,頗以爲便。元祐復詩賦,嘗加校正,尋又罷」云云。然予嘗考之,禮部韻略凡三經修矣。景祐初,鄭文肅天休爲太常博士,考校御試進士,與宋景文建議:「禮部所行韻略廣韻,繁簡失當,訓詁不正。有司考士,多以聲病被黜。」三韻是正音訓,書成,學者以爲便。然則景祐初,已修韻略,不始張希文也。

封還詞頭 编辑

仁宗時,胡文恭公宿武平知制誥。入內都知楊懷敏坐衞士夜盜入禁中,出爲和州都監。懷敏用事久,勢動中外,出未幾,召復故職。宿封還詞頭,翼日,上謂宰相曰:「前代豈有此故事否?」文彥博對曰:「給事中袁髙不草盧杞制書,近年富弼亦曾封還辭頭。」然則制給事中亦草制耶,故袁髙得伸其志。今考龍川別志載:「劉從愿遂國夫人寶元中出入內庭,以此獲罪。久之,得復入。富鄭公時知制誥,遂國復還國,封制既下,鄭公繳還辭頭,封命遂寢。制,爲給事中得封還詔書。中書舍人繳詞頭,蓋自鄭公始。」已上皆説。蓋給事中亦草制耳,偶忘之耶?

禁蕃曲氈笠 编辑

崇寧大觀以來,內外街市鼓笛拍板,名曰「打斷」。至政和初,有旨立賞錢五百千;若用鼓板改作蕃曲子,並著蕃服之類,並禁止,支賞。其後民間不廢鼓板之戲,第改名「太平鼓」。續又有旨:「一應士庶,於京城內不得輒戴氈笠子。如有違犯,並依上條。」

導駕官朝服 编辑

政和元年十二月戊戌詔:「自今後,導駕官並朝服結佩。應親祠,除祭服外,餘並朝服,不得常服。」

試辭學兼茂科格制 编辑

大觀四年四月,禮部奏擬立到歳試辭學兼茂科試格:「制依見行體式,章表依見行體式,露布人破蕃賊露布之類,已上用四六。頌韓愈元和聖德詩柳宗元平淮夷雅之類、箴銘揚雄九州箴,又如柳宗元塗山銘張孟陽劍閣銘之類、誡諭如近體誡諭風俗或百官之類、序記依古體,亦許用四六。臨時取四題,分作兩塲。內二篇以歴代史傳故事借擬爲題,餘以本朝故事或時事。並限二百字以上,箴銘限一百字以上。」奉聖旨依。

勿破他故事 编辑

故事,知制誥見宰相,止用平狀[15];非朔望而見,則去靴笏。張文節公知白在中書,頗重典故。時徐奭知制誥,初投刺以大狀;後又請見,多具靴笏。力辭此二事,且述舊制,謂徐曰:「且勿破他故事。」

编辑

  1. 芎藭: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葉似芹,秋開白花,有香氣。或謂嫩苗未結根時名曰蘼蕪,旣結根後乃名芎藭。根莖皆可入藥。以産於四川者爲佳,故又名川芎淮南子·巻十三·氾論訓:「夫物之相類者,世主之所亂惑也;嫌疑肖象者,衆人之所眩耀。故狠者類知而非知,愚者類仁而非仁,戇者類勇而非勇。使人之相去也,若玉之與石,美之與惡,則論人易矣。夫亂人者,芎藭之與藳本也,蛇床之與麋蕪也,此皆相似者。」
  2. 容受:謂容納接受。漢書·成帝紀·贊:「博覽古今,容受直辭,公卿稱職,奏議可述。」
  3. 以上皆説:學林·巻三·名諱:「史記·伍子胥傳曰:『子胥自剄,呉王怒,取子胥尸,盛以䲭夷革,浮之中。』應劭注曰:『取馬革爲䲭夷。䲭夷,榼形。』前漢·食貨志曰:『范蠡報彊,刷㑹稽之恥,乃乗扁舟浮江湖,變姓適,爲䲭夷子皮。』按,語出漢書·巻九十一·貨殖傳顔師古注曰:『自號䲭夷者,言若盛酒之䲭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懐,與時張弛也。䲭夷皮之所爲,故曰子皮。』觀國案,古之貯酒器,多以陶或木爲之,皆有擊觸破碎之患。故䲭夷者,以皮爲之,可卷舒,以貯酒無破碎之患。陳遵傳楊雄酒箴曰:『子猶瓶也。觀瓶之居,居井之湄,處髙臨深,動常近危。酒膠不入,藏水滿懐,不得左右,牽於纆徽。一旦赙礙,爲瓽所轠。自用如此,不如䲭夷。䲭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觀此意,盖爲以瓶汲井,綆礙瓶破,不如䲭夷盛酒,安而不敗,以喩人之飲酒,不可自取困敗也。范蠡自號䲭夷子皮,又號陶朱公,託鄙名以自晦其跡耳。杜子美酬薛判官詩曰:『欲學䲭夷子,待勒燕山銘。』此詩意非爲欲隠也,乃欲富貴彊兵如范蠡。故其下句曰:『志在麒麟閣,無心雲母屛。』」
  4. 昆邪王休屠王」至「唯燒香禮拜」云云漢武故事:「(丞相公孫嘗諫伐匈奴,爲之小止。卒,乃大發卒数十萬,遣霍去病討胡,殺休屠王。獲天祭金人,上以爲大神,列於甘泉宮。人率長丈餘,不祭祝,但燒香禮拜。天祭長八尺,擎日月,祭以牛。上令依其方俗禮之,方士皆以爲夷狄鬼神,不宜在中,因乃止。」
  5. 「予以隋煬帝亦嘗用矣」至「更有留儂處」云云:大業拾遺記:「帝嘗醉遊諸宮,偶戲宮婢羅羅者,羅羅蕭妃,不敢迎帝,且辭以有程姬之疾史記·五宗世家:『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願進,而飾侍者唐兒使夜進。』司馬貞索隱氏曰:『釋名云:「天子諸侯羣妾以次進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説,故以丹注面目旳旳爲識,令女史見之。」』,不可薦寢。帝乃嘲之曰:『個人無賴是橫波,黛染隆顱簇小蛾。幸得留儂伴成夢,不留儂住意如何?』帝自達廣陵,宮中多效言,因有儂語也。帝昏湎滋深,往往爲妖崇所惑。嘗遊呉公鷄臺,恍惚間與陳後主相遇,尚喚帝爲『殿下』。後主戴車紗皂幘,靑綽裒長裾,緑錦純縁紫紋方平履,舞女數十許,羅侍左右,中一女迥美。帝屢目之,後主云:『殿下不識此人耶?卽麗華也。毎憶桃葉山前,乘戰艦與此子北渡。爾時,麗華最恨,方倚臨春閣,試東郭紫毫筆,書「小砑紅綃,作答江令璧月」句。未終,見韓擒虎躍靑驄,車擁萬甲,直來衝入,殊煞風影,以至今日。』俄以緑文測海蠡,酌紅梁新釀勸帝,帝飲之甚歡。因請麗華玉樹後庭花麗華後主:『辭以拋擲歳久,自井中出來,腰肢依巨,無復往時姿態。』帝再三索之,乃徐起終一曲。後主問帝:『蕭妃何如此人?』帝曰『春蘭秋菊,各一時之秀也。』後主復誦詩十數篇,帝不記之,獨愛小窗詩寄侍兒碧玉詩小窗云:『午醉醒來晚,無人夢自驚。夕陽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寄碧玉云:『離別腸應斷,相思骨合銷。愁魂若飛散,憑仗一相招。』麗華拜求帝一章,辭以不能。麗華笑曰:『嘗聞「此處不留儂,會有留儂處」,安可言不能。』」
  6. 江南謂情人爲「歡」:通典·樂典·雜歌曲:「常林歡者,蓋間曲。宋代爲南方重鎮,皆王子爲之牧。江左辭詠,莫不稱之,以爲樂土。故隨王襄陽之歌齊武帝追憶梁簡文樂府歌云:「分手桃林岸,遂別峴山頭。若欲寄音信,漢水向東流。」又曰:「宜城音豆酒今行熟,停鞍繫馬暫棲宿。」桃林漢水上,宜城荊山北。荊州長林縣江南謂情人爲『歡』。『常』、『長』聲相近,蓋樂人誤『長』爲『常』。」
  7. 嘉平:本臘祭之別稱,亦代稱臘月。史記·巻六·秦始皇本紀:「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臘曰『嘉平』。」
  8. 旁午:亦作「旁迕」。謂交錯、紛繁也。漢書·霍光傳:「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如淳注:「旁午,分布也。」顔師古注:「一從一橫爲旁午,猶言交橫也。」
  9. 命民曰「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分天下以爲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
  10. 以上並見左氏傳疏春秋左氏傳·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注:『取卞邑以自益』,使公冶問注:『問公起居。公冶氏屬大夫』,璽書追而與之注:『璽,印也』。」正義曰:「蔡邕獨斷云:『璽,印也,信也。天子璽,白玉螭虎紐。古者尊卑共之。』月令曰:『固封璽。』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此諸侯大夫印,皆稱璽也。衞宏云:『以前,民皆以金玉爲印,唯其所好。自以來,唯天子之印獨稱璽,又以玉,羣臣莫敢用也。』案,周禮:『掌節,貨賄用璽節。』鄭玄云:『今之印章也。』則時,印已名『璽』,但上下通用。」
  11. 和買:猶和市。時,官府於春放貸於民,至夏秋民償以絹,謂之和買。北宋末至南宋初,和買漸成重賦,諸路先後按比例或全部折納現錢,折價屢增。後爲強行攤派、掠奪民財之弊制。
  12. 醯醢:康熙字典:「醯,馨夷切,音『橀』。説文:『酸也。』玉篇:『酸味也。』廣韻:『酢味也。』」又云:「醢,許亥切,音『海』。説文:『肉醬也。』詩·大雅:『醓醢以薦。』疏:『醢,肉汁也。』」製肉醬必以醋調之,故稱。
  13. 左師:官名。春秋置,爲執政官,與右師並掌政令,又與司馬、司徒、司城、司寇並稱「六卿」、「六師」。左傳·僖公九年:「宋襄公卽位,以公子目夷爲仁,使爲左師以聽政,於是治。故氏世爲左師。」又戰國置,爲髙階冗官以優老臣。資治通鑑·周紀·赧王五十年:「左師觸龍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胡三省音注:「春秋宋國之官有左、右師,上卿也。觸龍爲左師,蓋宂散之官,以優老臣者也。」
  14. 已上皆説:學林·羹:「史記·髙祖功臣侯年表有『羹頡侯劉信』,前漢·王子侯年表有『頡羹侯劉信』,服䖍曰:『頡,音戞擊之戛康熙字典:「古黠切,音戛。正韻:『轢也。』增韻:『減尅也,掠除也。』」。在史記言「羹頡」,在漢書言「頡羹」,不同者。』觀國案,史記·楚元王世家曰:『髙祖長兄,蚤卒。髙祖微時,嘗辟事,時時與賓客過丘嫂食。嫂厭叔,詐爲羹盡轢釡,賔客以故去。已而視釜中尚有羹,髙祖怨其嫂。及髙祖爲帝,封昆弟而子獨不得封。太上皇以爲言,髙祖曰:「非忘封之也,爲其母不長者耳。」於是乃封其子羹頡侯。』裴駰注曰:『羹頡侯髙祖七年封。』由此觀之,則史記·年表羹頡侯者是也。漢書·年表顚倒其文爲『頡羹』,誤矣。潁川郡地名有不羹者,羹,音『郎』。春秋·昭公十二年·左氏傳曰:『今我大城,不羹,諸侯其畏我乎?子革對曰:「是四國者,專足畏也。」』杜預曰:『四國,不羹。』陸徳明[[|音義]]曰:『羹,音郎。』又十三年傳曰:『公子、公子黒肱、公子棄疾蔓成然蔡朝呉不羹之師。』音義曰:『羹,音郎。』前漢·地理志:『潁川郡定陵縣東不羹襄城縣西不羹。』顏師古曰:『羹,音郎。』後漢·郡國志:『潁川郡定陵縣東不羹。』章懷太子注引杜預曰:『縣西北有不羹亭』又『襄城縣西不羹。』注引杜預曰:『有不羹城。』則子革謂『不羹爲四國』者,乃杜預所謂『不羹也。』二不羹,乃東西不羹,以此知春秋時已分東不羹矣。羹音郎者,自古所呼如此。宋玉招魂曰:『肥牛之腱,胹若芳些。和酸若苦,些。濡鼈炮羔,有柘漿些。鵠酸臇鳬,煎鴻鶬些。』以音韻叶之,亦讀『羹』曰『郎』也。凡地名有他音者,字書亦多不載,羹音郎之類是也。」
  15. 平狀:猶言對等之禮。
全書始 下一卷▶
能改齋漫錄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南宋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