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家塾读诗记 (四库全书本)

吕氏家塾读诗记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吕氏家塾读诗记    诗类
  提要
  等谨案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宋吕祖谦撰祖谦有书传已著录此其说诗之作也朱子与祖谦交最契其初论诗亦最合此书中所谓朱氏曰者即所采未子说也后朱子改从郑樵之论自变前说而祖谦仍坚守毛郑故祖谦没后朱子作是书序称少时浅陋之说伯恭父误有取焉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或不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于其间熹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已下世云云盖虽应其弟祖约之请而夙见深有所不平然迄今两说相持嗜吕氏书者终不绝也陈振孙书录解题称自笃公刘以下编纂已备而条例未竟学者惜之此本为陆𬬩所重刻𬬩序称得宋本于友人丰存叔吕氏凡二十二卷公刘以后其门人续存之与陈氏所说小异亦不言门人为谁然书录解题及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三十二卷则当时之本已如此𬬩所云云或因戴溪有续读诗记三卷遂误以后十卷当之欤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吕氏家塾读诗记原序
  余尝读吕氏读书记大事记未睹读诗记也近得宋本于友人丰存叔读而爱之其书宗孔氏以立训考注䟽以纂言剪缀诸家如出一手有司马子长贯穿之巧研精殚岁融会涣释有杜元凯真积之悟縁物丑类辩名正义有郑渔仲考据之精兹余之所甚爱焉迺柱史应台傅公刻于南昌郡刻成或问余曰今诗学宗朱氏集传矣刻吕氏何居余应曰子谓朱吕异说惧学者之多岐耶夫三百篇微词奥义藐哉遐矣齐鲁韩毛譬则蹊径之始分也其适则同也注䟽所由以适也譬则辙也朱氏吕氏盖灼迷而导之往也譬则炬与帜也吕宗毛氏朱取三家固各有攸指矣安得宗朱而尽弃吕耶朱说记采之吕说传亦采之二子盖同志友也非若夫立异说以求胜也善学者审异以致同不善学者因同以求异是故刻吕氏以存毛翼朱求合经以致同而已矣虽然余于是窃疑焉三家之诗唐人已失其传虽有存焉者讹矣毛诗固未尝亡也后世经生寻坠绪之三家不啻珠璧弃未亡之毛氏直如弁屣何哉毛氏行而三家废君子既已惜之集传出而毛氏之学寖微又奚为莫之慨也夫去古近者言虽𧷤而似真离圣远者说虽详而易淆故曰冡尺虽断可定锺律毛氏殆未可轻訾也或曰然则将尽信毛氏可乎曰余观其释鸱鸮合金縢释北山蒸民合孟子昊天成命合国语硕人清人黄鸟皇矣合左传由庚诸篇合仪礼其可尊信视三家独多故吕氏之言曰毛诗与经传合最得其真朱子亦曰其从来也远有传据证验不可废者是故刻吕氏以存毛翼朱求合经以致同而已矣吕氏凡二十二卷乃公刘以后编纂未就其门人续成之兹又斯文之遗憾云




  吕氏家塾读诗记序
  诗白齐鲁韩氏之说不传而天下之学者尽宗毛氏毛氏之学传者亦众而王述之类今皆不存则推衍毛说者又独郑氏之笺而已唐初诸儒为作疏义因讹踵陋百千万言而不能有以出乎二氏之区域至于本朝刘侍读欧阳公王丞相苏黄门河南程氏横渠张氏始用已意有所发明虽其浅深得失有不能同然白是之后三百五篇之微词奥义乃可得而寻绎盖不待讲于齐鲁韩氏之传而学者已知诗之不専于毛郑矣及其既久求者益众说者愈多同异纷纭争立门户无复推让祖述之意则学者无所适从而或反以为病今观吕氏家塾之书兼总众说巨细不遗挈领持纲首尾该贯既足以息夫同异之争而其述作之体则虽融会彻浑然若出于一家之言而一字之训一事之义亦未尝不谨其说之所自及其断以已意虽或超然出于前人意虑之表而谦让退托未尝敢有轻议前人之心也呜呼如伯恭父者真可谓有意乎温柔敦厚之教矣学者以是读之则于可群可怨之旨其庶㡬乎虽然此书所谓朱氏者实熹少时浅陋之说而伯恭父误有取焉其后历时既久自知其说有所未安如雅郑邪正之云者或不免有所更定则伯恭父反不能不置疑于其间熹窃惑之方将相与反复其说以求真是之归而伯恭父已下世矣呜呼伯恭父已矣若熹之衰颓汨没其势又安能复有所进以独决此论之是非乎伯恭父之弟子约既以是书授其兄之友邱侯宗卿而宗卿将为版本以传永久且以书属熹序之熹不得辞也乃略为之说因拜附其所疑者以与四方同志之士共之而又以识予之悲恨云尔淳熙壬寅九月己卯新安朱熹叙




  吕氏家塾读诗记姓氏
  毛氏
  郑氏康成
  孔氏安国
  陆氏
  何氏
  杜氏
  郭氏
  韦氏
  韩氏
  明道程氏
  伊川程氏
  横渠张氏
  成都范氏
  荣阳吕氏
  蓝田吕氏
  上蔡谢氏
  龟山杨氏
  庐陵欧阳氏
  眉山苏氏
  眉山苏氏
  后山陈氏
  临川王氏
  永嘉陈氏
  延平罗氏
  武夷胡氏
  建安游氏
  河东侯氏
  河南尹氏
  南丰曾氏
  元城刘氏
  三山李氏
  长乐刘氏
  莆田郑氏
  永嘉郑氏
  长乐王氏
  山阴陆氏
  渤海胡氏
  什方张氏
  导江鲜于氏
  董氏
  徐氏
  丘氏
  南轩张氏
  晦庵朱氏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