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重修一統志 (四部叢刊本)/卷五百三十五至五百三十八

卷五百三十二至五百三十四 嘉慶重修一統志 卷五百三十五至五百三十八
清嘉慶二五年 敕撰 闕名 撰索引 景清史館藏進呈鈔本
卷五百三十九至五百四十三

土黙特表                

                    

大清一統志

 土默特二旗在喜峯口東北五百九十里東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一十里東至養息牧

  牧廠界西至喀喇沁右翼界南至 盛京邊牆界北至喀爾喀左翼及敖漢界至 京師一千里

︹建置沿革︺本古孤竹國漢置柳城縣屬遼西郡為西

  部都尉治晉咸康中燕慕容皝改為龍城縣遂建

  都號和龍宫北魏為營州治隋復置柳城縣為遼

  西郡治唐為營州都督府治後為奚所據遼太祖

  平奚置興中府治興中縣隸中京道金因之元降

  為州屬大寕路明初以内附部長為三衞指揮使

  自錦義厯廣寕至遼河曰泰寕衞永樂初以忽刺胡班為都指揮

   僉事掌泰寕衛事三年阿繖掌衞事終明之世叛服不棠 阿繖舊作阿散今改正嘉靖以

  後小王子之裔居此者號曰圖們是為土默特

  本朝天聰三年其台吉鄂木布楚琥爾偕塔布囊善

   巴來降崇德元年以善巴從征有功封達爾漢鎮

  國公世襲主左翼康熙元年晉多羅達爾漢貝勒

   至嘉慶二十一年以濟克默特扎布襲封凡九世

   附貝勒一康熙四年封世襲順治五年封鄂木布

  楚琥爾之子固穆為鎮國公世襲主右翼康熙二

   年晉固山貝子至嘉慶四年以瑪呢巴達喇襲封

   凡十世共爵三其貢道由喜峯口

   右翼駐大華山在喜峯口東北五百九十里東西距二百九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東至左

   翼界九十里西至喀喇沁右翼界二百里南至盛京邊牆六十里北至敖漢界一百二十里東南

   至喀喇七靈圖山八十里西南至鄂博圖插漢和邵山二百七十里東北至博羅惠波洛温都爾山

   一百二十里西北至胡西哈圖山一百八十里

   左翼駐旱龍潭山在喜峯口東北八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

   養息牧牧廠界八十里西至右翼界八十里南至 盛京白土廠邊門三十里北至喀爾喀左翼界

   一百里東南至額倫布坦插漢台九十里西南至 盛京清河邊門一百十里東北至黒頂山八十

   里西北至阿里馬圖山九十里

  ︹山川︺大華山右翼貝子所駐𫎇古名巴煙花又有二巴煙花山一在其東四十里一在其北

   十五里遼史興中府有大華山小華山衣達摩山在右翼東十三里五鳳山

  在右翼東四十里𫎇古名他奔拖羅海麝香山在右翼東四十里𫎇古名翁額勒庫 盛

  京義州北清河發源於此蓮花山在右翼東六十里花拖羅海山在右翼東

  九十喀喇七靈圖山在右翼東南八十里臺土山在右翼南五里

  應山在右翼南三十里一名平山𫎇古名蘇巴爾噶圖 盛京義州柳河川河發源於此

  札噶爾山在右翼南六十里阿爾札噶爾山在右翼南七十里

  藍峯山在右翼南九十里土祿克臺山在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場

  山在右翼西南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庫里野圖山半有二洞内有石佛卓常吉爾山

  在右翼西南二百里山南有一泉南流㑹木壘河葦蘇圖喀喇山有二一在右翼

  西南二百里一在右翼西北一百九十里明安喀喇山在右翼西南二百二十里山頂

  有洞 盛京錦縣小淩河發源於此卓杭吉爾山在右翼西南二百三十里山北有泉

  北流㑹木壘河牛心山在右翼西南二百五十里𫎇古名巴煙朱祿克釜山在右翼西

  六十里𫎇古名喀喇拖和多青山在右翼西九十五里𫎇古名博羅和邵鳳凰山

  在右翼西一百里𫎇古名兆馨喀喇山頂有洞西北有塔𬃷山在右翼西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

  齊巴噶圖喀喇姤山在右翼西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查伯齊克森噶查哈伯他海

  花山在右翼西一百八十里石塔峯山在右翼西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蘇巴爾圖

  圖和邵上有三塔天保山在右翼西二百里𫎇古名騰葛里𫎇克哈達圖喀

  喇和邵山在右翼西二百里鐵幡桿山在右翼西北七十里𫎇古名馬尼圖

  香高山在右翼西北七十五里𫎇古名温都爾散花遼史興中府有香高山布祿爾

  喀喇山在右翼西北一百二十里栗山在右翼西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河西哈圖喀

  喇上有四塔七寶山在右翼北六十里𫎇古名多倫和爾賀錦屏山在右翼北

   一百里𫎇古名喀爾乾回賀爾山在右翼北一百里狼山在右翼北一百十里

   𫎇古名綽農圖赤山在右翼東北六十里𫎇古名五藍馬鞍山在右翼東北九十里

   𫎇古名席喇得伯僧額色賀爾波山在右翼東北九十里博羅㑹波洛

   温都爾山在右翼東北一百二十里楊山在右翼東北一百三十里𫎇古名烏里雅

   旱龍潭山左翼貝勒所駐在 盛京義州北一百七十五里𫎇古名海他哈山大隄

   河發源於此野狐山在左翼東南三十里𫎇古名烏納格圖石塔山在左翼東

   南六十里𫎇古名蘇巴爾噶圖山上有塔山腰有洞七金山在左翼東南七十里𫎇古名和

   爾博爾金烏拉布爾圖山在左翼東南八十里達離山在左翼南十里𫎇古

   名刻特俄爾多和邵羖羊山𫎇古名衣馬圖有二一在左翼西南三十里一在左翼西北八

   古爾板温都山在在翼西南四十里膜衣達摩山在左翼西十三

   三塔山在左翼西三十里𫎇古名古爾板蘇巴爾漢上有遼金時所建三塔猶存旁有

   興中舊城址青金山在左翼西七十里𫎇古名博羅𫎇魁青蛇山在左翼西北四

   十八里𫎇古名漠惠博羅黑山在左翼西北五十里𫎇古名邵圖喀喇彌勒山

   翼西北六十里𫎇古名邁達里盛京義州東北細河發源於此山石峯山在在翼西北八

   十里𫎇古名七老峯黑頂山在左翼西北一百里𫎇古名喀喇拖羅海 盛京廣寕縣東北

   樂洋河發源於此陶金圖山在左翼北五里伊克翁山在左翼北三十五里

   山麓有一塔巴漢翁山在左翼北四十里邦圖山在左翼北四十五里

   西有一塔阿漢里拖羅海山在左翼北七十里馬盂山在左翼北七十

   五里𫎇古名哈伯他海麝香崖在右翼東九十里𫎇古名翁克勒庫遼史興中府有麝香

   駐龍峪在右翼南三十里𫎇古名奴祿拉呼遼史興中府有駐龍峪盤嶺

   翼西南二百八十里青鸞嶺在右翼西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葦蘇圖嶺北有塔盤道

   嶺在右翼北八里𫎇古名布爾漢博羅齊五藍峯在右翼西一百里山上有洞

   石塔岡在右翼東九十里𫎇古名蘇巴爾漢崑齋七老河在右翼東三十里源

   出石塔山東南流入 盛京義州境為柳河川河又東流入大淩河石雞河在右翼東三十

   五里𫎇古名戈爾庫爾台源出五鳳山西北流㑹土河麝香河在右翼東八十里𫎇古名

   翁額勒庫源出麝香崖流入 盛京義州境為清河東南流入細河哈柳圖河在右翼南

   五十里源出石塔山南流經土祿克臺山㑹木壘河木壘河在右翼西南二百五十里源出

   明安喀喇山東南流入邊㑹小淩河烏馨河在右翼西南二百九十里源出鄂博圖插漢和

   邵山東流入 盛京錦縣界又東南流合小淩河入海白河在右翼西一百六十里𫎇古名

   插漢源出哈伯他海花山東南流㑹大淩河大淩河在右翼西二百里𫎇古名敖木倫自

   喀喇沁左翼流入境東流經古興中城南折東南流入邊為大淩河 按土默特右翼為今承德府

   之朝陽縣地故如大華山馬盂山大淩河小淩河諸山水與承德府卷互見焉小淩河

   翼西二百十里𫎇古名明安河源出明安喀喇山東北流㑹木壘河入邊為小淩河遼史興中府有

   小淩柳河在右翼西北二百十里𫎇古名布爾哈蘇台源出葦蘇圖喀喇山東南流經喀

   喇城入大淩河柞河在右翼北二十五里𫎇古名巴圖插漢源出大華山東南流㑹土爾根河

   土河在右翼北三十五里𫎇古名西巴爾台源出多倫和爾賀山東南流㑹土爾根河

   寨河在右翼北七十里源出羖羊山東南流入土爾根河卓索河在右翼北九十五里

   源出曰賀爾山東南流㑹土爾根河楊河在右翼東北八十里𫎇古名烏里雅蘇台源出五鳳

   山西南流㑹土爾根河土爾根河即土河有二俱在右翼境内一自喀喇沁右翼東流

   入境又東南流入大淩河一自奈曼南流入境經狼山南流入大淩河屯圖河源出左翼

   西二十里東南流入邊石塔河在左翼西八十里𫎇古名蘇巴爾哈圖自土默特右翼流

   入境東南流經左翼西又南流入邊馬鞍河在左翼西北四十里𫎇古名西喇他拉源出青

   蛇山西南流入邊羖羊河在左翼西北六十里𫎇古名依馬圖河源出彌勒山西南流經

   青山又南流㑹馬鞍河入邊經義州東北為細河㑹清河入大凌河大隄河源出左翼北三

   十里東南流至廣寕縣東北流入邊𫎇古名蘇爾哲河阿哈里河在左翼北七十里源

   出阿哈里拖羅海山東流㑹烏訥蘇台河烏訥蘇台河在左翼北八十里東北流㑹庫

   庫崑河在左翼北一百里輿圖作呼渾河自喀爾喀左翼流入境東流會養息牧河

   姚英河在左翼東北八十里源出喀喇拖羅海山東南流入邊百湖在左翼東六十

   里𫎇古名兆布拉克釜泉在右翼西七十里𫎇古名喀喇拖和多源出釜山東南流入大淩河

   冷泉在右翼西北二十五里𫎇古名魁屯源出褪邦圖山南流㑹大淩河獨石泉

  翼東二十五里𫎇古名烏刻爾七老西南流㑹大隄河七金泉在左翼東北七十里𫎇古

  名和爾博爾金

 ︹古蹟︺柳城舊城在右翼西漢書地理志遼西郡柳城縣西部都尉治崔鴻十六國春秋慕

  容皝以柳城之北龍山之南福德之地也使陽裕築龍城搆宫廟改柳城為龍城縣九年遷都龍城

  十二年號新宫曰和龍宫魏書地形志營州治和龍城大延二年為鎮真君五年改置領昌黎郡治

  龍城縣八年併柳城屬焉隋書地理志遼西郡舊治營州開皇初置總管府改龍城縣為龍山十八

  年改為柳城大業初府廢置郡舊唐書地理志武德元年改為營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萬嵗通

  天二年為契丹李萬榮所陷神龍元年移府於幽州界開元四年復移還柳城八年又往就漁陽十

  一年又還柳城舊治天寶元年改為柳城郡乾元元年復為營州領柳城一縣室韋靺鞨並在東北

  遠者六千里近者二千里西北與奚接界北與契丹接界寰宇記營州南至大海三百四十里北至

  秦長城二百七十里至契丹界湟水四百里西南至平州七百里遼史地理志中京道興中府本漢

  柳城縣地唐營州都督府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重𤋮十年升興中府

  治興中縣金因之元至元七年降興中為州屬大寕路全遼志興中城在錦州境外一百六十里

  按興中舊城在今土默特右翼西一百里錦州西北邊外大淩河之北城周七里有奇四門久圮遼

  金時所建三塔猶存𫎇古稱三為古爾板塔為蘇巴爾漢故名古爾板蘇巴爾漢城建州舊

  城在右翼西南遼史地理志中京道建州保靜軍唐武德中置昌樂縣太祖完葺故壘置州漢乾

  祐元年故石晉太后求於漢城側耕墾自贍許於建州南四十里給地五十頃州在靈河之南屢遭

  水害聖宗遷於河北唐崇州舊城治永霸縣金因之今有舊城在土默特右翼西南一百二十里周

  二里餘四門即遼金故址也喀喇城在右翼西一百七十里周六里有奇四門西北有二

  塔蓋亦遼金時州縣今無考川州舊城在右翼東北遼史地理志中京道川州長寕軍

   節度本唐青山州地太祖弟明王安圖置㑹同三年詔為白川州後省曰川州統宏理咸康宜民三

   縣金史地理志興中府領宜民縣遼川州長寕軍大定六年降為宜民縣隸懿州承安二年復置川

   州改徽川寨為徽川縣為懿州支郡泰和四年州及徽川縣元史地理志大寕路領川州全遼志

   川州城在廣寕西北一百二十里 按舊城在今土默特右翼東北一百五里𫎇古名卓索喀喇城

   周七里有奇四門久圮安圖舊作安端今改正

敖漢表               

                  

大清一統志

 敖漢一旗駐古爾板圖爾噶山在喜峯口東北六百里東西距一百六十里南北距二百八十里東

  至奈曼界六十里西至喀喇沁界一百里南至土默特界二百里北至翁牛特界八十里東南至土

  默特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喀喇沁界二百里東北至奈曼界九十里西北至喀喇沁界一百十五

  里至 京師一千十里

︹建置沿革︺本古鮮卑地唐屬營州都督府後入於奚

  遼為興中府北境金為大定府元為遼王分封地

  明為𫎇古喀爾喀所據後分與其弟號曰敖漢素

  役屬於察哈爾

 本朝天聰元年其貝勒塞臣卓禮克圖舉部來降崇

  德元年封其子班第為多羅郡王世襲掌旗至嘉

  慶十七年以達爾瑪吉爾底襲封凡十世附郡王

  一順治五年封貝子一雍正十年封俱世襲鎮國

  公一乾隆三十三年封二等台吉一嘉慶十年

  貝子遞降襲共爵五其貢道由喜峯口

 ︹山川︺鼎足山本旗郡王所駐𫎇古名古爾板圖爾噶哈達圖拖羅海山

  在旗東十五里巴喜爾拖羅海山在旗東南五十里納巴達孫山

  在旗東南五十里白石山在旗東南七十里𫎇古名插漢齊老台白鹿山

  東南九十五里𫎇古名布虎圖哈洛納山在旗東南一百里富泉山在旗東南

  一百十里𫎇古名巴煙布喇噶察天山有二一在旗南三十里一在旗南五十里𫎇古名騰

  葛里洪戈爾峨博山在旗南四十五里峨博圖山在旗南五十里

  盤道山在旗南六十里𫎇古名敖爾几爾喀喇小蟠羊山在旗南一百十里𫎇

  古名巴漢衣馬圖大蟠羊山在旗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伊克衣馬圖庫呼車

  爾山在旗南一百三十里韋布爾漢山在旗西南九十五里哈碧爾漢

  山在旗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場山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𫎇古名庫里野圖五藍

  貝科克山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庫爾奇勒山在旗西南一百五十五里

  森几拖羅海山在旗西七十里山頂有洞通明昻噶金山在旗西七十里

  碧柳台山在旗西九十里庫特爾山在旗西九十里紫楊山在旗西九

  十里𫎇古名庫楞布哈哈巴他海山在旗西九十五里巴煙達禮山

  在旗西一百里阿哈拉圖山在旗西一百里朱祿克山在旗西一百五里

  𬃷山在旗西一百十里𫎇古名齊巴噶巴雅海山在旗西北六十里寛山

  在旗北四十五里𫎇古名鄂達博羅噶察喀喇山在旗北六十五里邵龍拖

  羅海山在旗北七十里兆虎圖插漢拖羅海山在旗北八十里

  老台嶺在旗南二百里七嶺在旗西一百里𫎇古名朶倫碧齊克圖五

  藍峯在旗北七十里庫爾奇勒峯在旗東北七十五里老河中席喇虎

  他蘇爾海額勒蘇岡在旗東六十里阿爾楚賴得勒素岡

  在旗北三十五里達爾達額勒素岡在旗東北五十里棃谷在旗東北

  七十里𫎇古名阿里馬圖杜母達納林河在旗南三十里源出天山東北流入七老

  落馬河在旗西南一百十里𫎇古名百爾格自喀喇沁右翼流入境東北流入老河

  老河在旗北七十里𫎇古名老哈自喀喇沁右翼流入境東北流經噶察喀喇山又東流入翁

   牛特界 按老河即遼金二史所名土河以其源流水道核之亦即水經注所謂白狼水也明時謂

   之老花母林又按敖漢為今承德府之建昌縣境故如老河落馬河諸水與承德府互見焉

   里達札哈納倫泉在旗東南五十里衣馬圖泉在旗南一百二十里

   馬尼漢泉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庫爾奇勒泉在旗西南一百五十五里

   泥杵渾泉在旗西南二百里惠圖札哈納里特泉在旗西五十里

   崑都倫喀喇烏素泉在旗東北九十里七老台池在旗東南二十

   

柰曼表                

                   

大清一統志

 柰曼一旗駐章武臺在喜峯口東北七百里東西距九十五里南北距二百二十里東至喀爾喀左

  翼界四十里西至敖漢界五十五里南至土默特界一百二十里北至翁牛特界一百里東南至喀

  爾喀左翼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土黙特界一百二十里東北至喀爾喀左翼界一百里西北至敖

  漢界一百二十里至京師一千一百十里

 ︹建置沿革︺本古鮮卑地唐屬營州都督府後入於奚

  遼金為興中府北境明為𫎇古喀爾喀所據後分

  與其弟號曰柰曼素役屬於察哈爾

 本朝天聰元年其酋衮楚克為察哈爾所侵來降崇

  德元年封多羅達爾漢郡王世襲掌旗至嘉慶二

  十四年以阿完都窪底札布襲封凡十世其貢道

  由喜峯口

 ︹山川︺古爾板拉虎山在旗東南五十里大黑山在旗東南八十里𫎇古名

  巴顏喀喇博羅惠博羅温都爾山在旗東南一百四十里五鳳山

  在旗南五十五里𫎇古名他奔拖羅海麻尼喀喇山在旗南一百二十里鹿兒

  山在旗西南八十里𫎇古名布虎圖五藍峯在旗東南一百里席喇虎他

  蘇爾海岡在旗西五十五里哈納插漢岡在旗北一百里哈納岡

  在旗東北八十五里土河在旗南五十五里𫎇古名土爾根源出五鳳山南流入土黙特界

  老河在旗北一百里𫎇古名老哈自敖漢流入境東北流入喀爾喀左翼界 按柰曼為今承

  德府之朝陽縣境故如土河老河諸水彼此互見焉查木哈克泉在旗東五十里

   漢泉在旗東南六十里古爾板和爾圖泉在旗西南六十里三泉涌出東

   南流入土河崑都倫喀喇烏素泉在旗西北一百二十里

巴林表               

                  

大清一統志

 巴林二旗同界右翼駐托鉢山在古北口東北七百二十里左翼駐阿察圖拖羅海在古北口東北

  七百八十里東西距二百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東至阿嚕科爾沁界一百六十里西至

  克什克騰界九十一里南至翁牛特界六十里北至烏珠穆沁界一百七十三里東南至阿嚕科爾

  沁界一百八十五里西南至克什克騰界八十一里東北至烏珠穆沁界二百五里西北至烏珠穆

  沁界一百四十二里至 京師九百六十里

︹建置沿革︺遼上京臨潢府地金大定後以臨潢府併

  屬北京路元嘗遷廣寕治其地明初為烏梁海北

  境後為順義王諳達第五子所據烏梁海改見前諳達舊作俺荅

  今改是為巴林役屬於察哈爾與喀爾喀為兄弟

   行

  本朝天命十一年以喀爾喀五部落叛盟私與明和

   劫我使臣

太祖高皇帝親統大軍征之戮巴林貝勒葉黑少子囊努

   克盡收其畜產天聰二年察哈爾林丹汗復舉兵

   破之貝勒塞特爾偕台吉滿珠習禮舉部來歸順

   治五年封塞特爾之子色布騰為輔國公七年晉

   多羅郡王世襲主右翼乾隆十九年自璘沁加親

   王銜至嘉慶四年以索特納木多爾濟襲封凡九

   世附輔國公一乾隆二十一年封尋晉貝子後仍

   降襲輔國公又封滿珠習禮為固山貝子世襲主

   左翼至乾隆五十四年以多爾濟帕拉木襲封凡

   八世附固山貝子一順治五年封世襲共爵四其

   貢道由獨石口

  ︹山川︺石雞山在旗東七十里𫎇古名衣韜回太保山在旗東九十里𫎇古名滿札爾

   特默車户山在旗東南五十里伊克哈爾占山在旗東南一百五十

   蛇山在旗東南一百六十里𫎇古名漠㑹圖虎爾虎山在旗東南一百七十

   巴圖山在旗南三十里𫎇古名巴爾當遼史地理志遼國五代祖巴圖貌異常有武略

   力敵百人衆推為王生於巴圖山因以名沒葬山下在慶州二百里 按遼史但云在慶州二百里

   闕其方位似當云在慶州東南二百里也 巴圖舊作勃突今改正碧柳圖山在旗西九

   十一蒿拍都山在旗西北一百五十五里托鉢山在旗北六里方山

   在旗北五十里𫎇古名阿拍達蘭圖清金山在旗北七十里蔥山在旗北一百二十里

   𫎇古名宋吉納黑山在旗北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喀喇台森几圖山在旗東北八十

   慶雲山在旗東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吉爾巴西百圖山在旗東北一百

   五十赤山在旗東北二百五里𫎇古名巴顏五藍哈達遼史慶州有赤山黑山太平山黑

   阿拍濟哈峯在旗東九十五里衣馬圖峯在旗西北七十里

   雞河在旗北一百里𫎇古名戈爾戈台源出葱山東南流入黑河黑河在旗北一百十

   里𫎇古名喀喇本倫源出蔥山西南流至噶齊克圖站又東南流合戈爾戈台河入潢河 按遼史

   地理志慶州有黑山黑河夢溪筆談黑山在大漠之北有城在其西南謂之慶州有水出其下所謂

   黑水也古慶州在巴林之北所謂黑河即今喀喇木倫耳布雅鼐河在旗東北九十里源

  出森几圖山東南流㑹烏爾圖綽農河烏爾圖綽農河在旗東北一百九十里源

  出巴顏烏蘭峯東南流㑹布雅鼐河水又東流入阿嚕科爾沁界注於大布蘇圖池 按二河俱不

  入潢或有疑布雅鼐河為水經注之諾真水綽農河為白狼水者非也

 ︹古蹟︺慶州舊城在旗西北一百三十里遼史地理志慶州元寕軍本太保山黑河之地巖

  谷險峻穆宗建城號黑河州每嵗來幸後以地苦統和八年州廢聖宗秋畋愛其奇秀建號慶州

  有黑山赤山太保山老翁嶺饅頭山興國湖錫錫濼黑河統元德孝安富義三縣金史地理志慶州

  境内有遼祖州懷州城中有遼行宫北至界二十里南至盧川二百二十里西至桓州九百里東至

  臨潢一百六十里縣一朔平 按此城在喀喇木倫河旁𫎇古名插漢城周五里餘喀喇木倫即黑

  河黒山在其東北三十里許 錫錫舊作轄失今改正臨潢舊城在旗東北遼史地理

  志上京臨潢府太祖取天梯别魯等三山之勢於葦甸射金齪箭以識之謂之龍眉宫神冊三年

   之名曰皇都天顯十三年更名上京府曰臨潢轄軍府州城二十五統縣十臨潢長泰定霸保和路

   縣易俗遷遼渤海興仁宣化又曰上京太祖創業之地天顯元年平渤海歸乃展郛郭建宫室名以

   天贊起三大殿曰開皇安德五鑾城高二丈不設敵樓幅員二十七里門東曰迎春曰雁兒南曰順

   陽西曰金鳳曰西雁兒曰南福其北謂之皇城高三丈有樓櫓門東曰安東南曰大順西曰乾德北

   曰拱辰中有大内内南門曰承天有樓閣東門曰東華西曰西華南城謂之漢城宋大中祥符九年

   薛映記曰上京者中京正北八十里至松山館七十里至崇信館九十里至廣寕館五十里至姚家

   寨館五十里至咸寕館三十里渡潢水石橋旁有饒州唐於契丹嘗置饒樂府今渤海人居之五十

   里保和館度黒水河七十里宣化館五十里長泰館館西二十里有佛舍民居即祖州又西十里至

   臨潢府自過崇信館乃契丹舊地其南奚地也金史地理志臨潢府總管府地名西樓遼為上京金

   初因稱之天眷元年改為北京天德二年改北京為臨潢府路貞元元年以大定府為北京後但置

   北京臨潢路提刑司大定後罷路併入大定府路元史地理志廣寕路嘗遷治臨潢 按遼史臨潢

   府其側臨潢縣又曰臨潢縣天贊初南攻燕薊以俘人户散居潢水之北縣臨潢水故以名也似臨

   潢必在西喇木倫之濱而又言淶流河自西北南流遶京三面東入於曲江其北東流為按出河則

   臨潢又去西喇木倫遠矣金史臨潢府臨潢縣倚有金粟河未知金時金粟河即遼史所云淶流河

   否也但證以薛映所記道里自中京北至上京凡三百七十里而渡潢水又二百三十里而至臨潢

   中閒所謂渡黑水河即今喀喇木倫今巴林之南者也今巴林東北一百四十里當烏爾圖綽農河

   㑹和戈圖綽農河之處有波羅城址周十二里内有三塔久毀疑即古之臨潢但史所云淶流河遶

   京三面又疑古城當在和戈圖綽農之東岸巴林與阿嚕科爾沁接界處耳舊祖州

   北遼史地理志祖州天成軍節度本遼右八部實默里地太祖秋獵多於此始置西樓後因建城號

   祖州以高曾祖考所生之地故名城高二丈幅員九里有祖山太祖陵在州西五里統長霸咸寕二

  縣薛映記祖州四十里至臨潢府金史地理志慶州境内有祖州天㑹八年改為奉州皇統三年

   實默里舊作世沒里今改正

 ︹陵墓︺︹遼︺太祖祖陵在旗界内舊祖州遼史地理志祖州天成軍有祖山山有太祖廟御

  靴尚存太祖陵鑿山為殿曰明殿門曰黑龍東偏有聖蹤殿立碑述太祖遊獵之事殿東有樓立碑

  以紀太祖創業之功在州西五里 按自明以來皆於廣寕中安堡望祭或因指為遼陵所在非也

  聖京永慶陵在旗界内遼史地理志慶州慶雲山本黑嶺也聖宗駐蹕愛羨曰吾萬嵗

  後當葬此興宗遵遺命建永慶陵在州西二十里

札嚕特表              

                  

大清一統志

 扎嚕特二旗在喜峯口東北一千一百里東西距一百二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東至科爾

  沁界西至阿嚕科爾沁界南至科爾沁及喀爾喀左翼界北至烏珠穆沁界至 京師一千五百一

  

︹建置沿革︺漢遼東郡北境唐屬營州都督府後入於

  奚遼為上京道地金屬北京路元屬上都路明初

  為烏梁海地後為扎嚕特役屬於喀爾喀

 本朝天聰二年其汗内齊率貝勒色本瑪尼舉部來

  歸初扎嚕特内齊汗以其妹妻我貝勒莽古爾泰貝勒忠嫩以其女妻我貝勒代善額爾濟格以

  其女妻我台吉德格𩔖結為姻好天命四年貝勒色本叛盟   太祖高皇帝命偏師擊敗之擒

   邑本明年釋令歸國十一年復遣貝勒代善等聲罪致討獲貝勒巴克盡俘其人民牲畜而還至是

   色本瑪尼復為察哈爾所侵奔科爾沁無以自存遂來降順治五年追封色本

   為多羅達爾漢貝勒世襲主右翼至嘉慶七年

   幹珠爾扎布襲封凡十世附鎮國公一係色本弟

   瑪尼順治五年追封世襲公銜台吉一乾隆四十

   八年封又追封内齊為多羅貝勒世襲主左翼至

   嘉慶二十三年以佈木色楞襲封凡十世共爵四

   其貢道由喜峯口

   右翼駐圖爾山南在喜峯口東北一千二百里東西距七十里南北距四百六十里東自脱脱

   山與在翼分界西至阿嚕科爾沁界七十里南至喀爾喀左翼界二百二十五里北至烏珠穆沁左

  翼界二百三十五里西南至拜圖岡二百二十里西北至馬盂山二百四十里

  左翼駐齊齊靈花拖羅海山北在喜峯口東北一千一百里東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四百六

  十里東至科爾沁界三十里西至右翼界二十五里南至科爾沁界一百三十里北至烏珠穆沁界

  三百三十里東南至潢河一百三十里西南至車爾伯湖岡一百十里東北至巴噶查克朵爾山三

  百四十里西北至布拉克圖和邵山三百四十里

 ︹山川︺嵬石山在右翼南十八里𫎇古名扎拉克山米喇山在右翼南六十里

  几山在右翼西南三十里小白雲山在右翼西七十里𫎇古名巴哈插漢拖羅海山

  大釜山在右翼西七十里𫎇古名伊克托惠山遼史上京有大釜山色爾奔山

  在右翼西北十里几祿克山在右翼西北四十五里重几岱山在右翼西

  北五十里岳重圖山在右翼西北七十里大青羊山在右翼西北一百九十里

  𫎇古名伊克特黑山馬盂山在右翼西北二百二十里𫎇古名阿爾坦額黙爾遼史上京臨

  潢府有馬孟山寛山在右翼北一百里𫎇古名敖塔森几圖山在右翼北一百二十

  里山北有一洞通明亦名帑黑圖山花山在右翼北一百二十里蛇山在右翼北一百

  四十里𫎇古名漠惠邵隆小青羊山在右翼北一百九十里𫎇古名巴漢特黑几藍

  拖羅海山在右翼北二百里水泉山在右翼北三百三十五里𫎇古名布拉克

  圖和齊齊靈花拖羅海山左翼所駐鑿山在左翼西北八十里𫎇古

  名阿爾坦噶達蘇遼史上京有鑿山鵲在左翼北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巴顏喀喇山遼

  史上京有野鵲山兔兒山霞列山在左翼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吉爾巴爾遼史上京有列

  巴噶查克朵爾山在左翼北三百三十里屈劣山在左翼東北九

  十里𫎇古名布敦花拖羅海山遼史上京有屈列山古爾板克勒峯在右翼西三十

  大赤峯在右翼北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伊克五藍其南二十五里有五藍峯温都

  爾峯在左翼北一百四十里蝦蟆嶺在右翼北一百八十里愁思嶺

  翼北二百十里𫎇古名葫馬克阿爾達額勒蘇岡在右翼南一百十里達虎

  林西喇和邵岡在左翼東三十里五藍布爾噶蘇台岡

  翼南一百三十里噶海岡在左翼西南四十里車爾百湖岡在左翼西南一

  百十獨石岡在左翼西二十五里阿巴達爾台岡在左翼西二十五里

  童果爾額勒蘇岡在左翼西北四十里杏堝在左翼東南一百三十里𫎇古

  名貴勒蘇台平地松林在左翼東南六十里𫎇古名阿他尼喀喇莫多密林叢翳二十

  陰涼河在右翼西北一百六十里𫎇古名魁屯源出賀爾戈圖五藍山東南流㑹天河

  他魯河在右翼西北一百九十里源出大青羊山南流㑹阿里雅河阿里雅河

  在右翼北一百五十里源出大赤峯西流經花山入阿嚕科爾沁界潢河在左翼南一百三十

  里自阿嚕科爾沁界流入境經車爾百湖岡東流入科爾沁界𫎇古名西喇木倫河即遼河之西一

  天河在左翼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都毋達都騰葛里源出吉爾巴爾山南流五十餘里

  又有巴倫騰葛里河在右翼西北五十里額百里崑都倫河在左翼北一百九十

  五里源出愁思嶺東流入科爾沁界阿祿崑都倫河源出左翼北二百七十里東流

  入科爾沁界沙河在左翼北二百九十里𫎇古名和爾東流入科爾沁界黑水濼

  在右翼南五十里𫎇古名喀喇烏蘇東南流㑹天河大魚濼在右翼南一百七十里𫎇古名

  伊克札哈蘇台其北十里又有巴漢札哈蘇台池

 ︹祠廟︺釋迦牟尼佛廟在左翼北九十里康熙十二年

大清一統志

 阿嚕科爾沁一旗駐渾圖山東在古北口東北一千一百里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距四

  百二十里東至扎嚕特界三十里西至巴林界一百里南至喀爾喀左翼界二百里北至烏珠穆沁

  界二百二十里東南至扎嚕特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翁牛特界二百里東北至扎嚕特界二百六

  十五里西北至巴林界二百七十里至 京師一千三百四十里

 ︹建置沿革︺遼為上京臨潢府地金為大定府北境元

  為遼王分封地明初於烏梁海地置衞為外藩後

  自號阿嚕科爾沁

 本朝天聰六年部長達賚為察哈爾所侵率其子穆

  彰來降初有二旗崇德元年以達賚年衰嗜酒命穆彰專理旗務順治元年

  穆彰為固山貝子五年追封多羅貝勒世襲掌旗

  至嘉慶二十一年以丹錦巴勒桑襲封凡十世其

  貢道由喜峯口穆彰舊作穆章今改正

 ︹山川︺渾圖山在古北口東北一千一百里阿嚕科爾沁藩王舊居在山東伊克陀

  惠山在旗東三十里峨博圖山在旗東南四十五里庫格圖山在旗南四

  連山在旗南五十里𫎇古名賀爾博拖羅海𬃷山在旗西南九十里𫎇古名齊巴

  巴漢阿拍扎哈山在旗西南一百里伊克阿拍扎哈山

  在旗西南一百里阿特和朔山在旗西南一百二十里白雲山在旗西南

  一百四十里𫎇古名插漢拖羅海刻呼内山在旗西五十里珍珠山在旗西一

  百里𫎇古名蘇布樂游山在旗西一百二十里𫎇古名得訥格爾涿邪山

  西北四十里𫎇古名庫拍喀喇黃山在旗西北九十里𫎇古名西喇温都爾布爾格

  蘇台山在旗西北九十里烏遼山在旗西北一百四十里即烏丸山白石

  山在旗西北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插漢七老台邁爾圖山在旗西北一百六十里

  庫爾默特山在旗西北二百三十里巴彦葛祿山在旗西北二百四十

  都藍山在旗北十五里小黑山在旗北七十里𫎇古名巴漢喀喇博惠

  山在旗北一百里薩碧爾漢山在旗北二百里蘇克素爾山在旗北二

  百三十里五藍峯山在旗北二百六十里大黑山在旗東北三十里𫎇古名巴顏

  烏孫噶察山在旗東北七十里色爾騰哈達山在旗東北七十

  狼山在旗東北九十里𫎇古名綽農圖喀喇紗帽山在旗東北一百八十里𫎇

  古名拉邁馬拉哈羊山在旗東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特格又名特格五藍峯獺山

  在旗東北二百三十里𫎇古名獺爾巴哈圖馬盂山在旗東北二百六十五里𫎇古名阿

  爾坦額默爾刻勒峯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尹扎漢五藍峯在旗西北

  二百七十里色爾騰峯在旗東北七十里拜圖岡在旗東南二百二十里

  阿爾達額勒蘇岡在旗南一百二十里達木虎岡在旗西南一百七十

  達木虎噶察岡在旗西南二百里潢河在旗南二百里𫎇古名西喇木

  倫河自巴林流入境經達木虎噶察岡流入扎嚕特界詳見克什克騰烏爾圖綽農

  河在旗西南一百三十里自巴林流入境經刻勒峯東南流㑹哈喜爾河又西北九十里有和戈

  圖綽農河源出西喇温都爾山南流㑹烏爾圖綽農河入哈喜爾河枯爾圖河在旗西北

  一百五十里源出白石山西流入巴林界㑹烏爾圖綽農河尹扎漢河在旗西北二百

  三十里源出庫爾默特山東北流入烏珠穆沁界㑹烏爾虎河哈喜爾河在旗北二百里

   源出薩碧爾漢山南流經庫格圖山折而東流入扎嚕特界阿里雅河在旗東北八十

   里自扎嚕特右翼流入境西南流㑹哈喜爾河韭河源出旗東北一百八十里西南流㑹哈喜

   爾河𫎇古名戈賀蘇爾邁爾圖泉在旗西北一百六十里源出邁爾圖山西南流入巴

   林界㑹烏爾圖綽農河柳泉在旗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名布爾哈蘇台源出紗帽山西北流

   入烏珠穆沁界入尹扎漢河蘇几泉在旗北二百里源出紗帽山東南流㑹韭河入哈喜

   









                       總纂官邱建猷恭纂輯

                       前纂修官李嘉端恭覆輯

                       校對官張榮組恭  校

                       校對官許誦恆恭覆校

科爾沁表              

                  

大清一統志

 科爾沁六旗在喜峯口東北八百七十里東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一百里東至扎賚特

  界西至扎嚕特界南至 盛京邊牆界北至索倫界至 京師一千二百八十里

︹建置沿革︺秦漢遼東郡北境後漢為扶餘鮮卑地

  書扶餘國在元菟北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界南北朝隋唐為

  契丹靺鞨地唐時契丹地在奚之東北與室韋靺鞨接界今科爾沁在古契丹靺鞨間

  遼時為上京東境及東京北境金分屬上京北京

  及咸平路元為開元路北境開元路治黄龍府明初置福

  餘外衞以元後烏梁海酋領為都指揮掌衞事後

  自立國號曰科爾沁明太祖初置烏梁海三衞自黄泥窪踰鐵嶺至開原曰福

   餘衞永樂元年以按春及圖⺊新為都指衞掌福餘衞事後陰附𫎇古叛服不常二十年成祖親征

   阿嚕台還擊敗之洪熙間斡拉强盛其酋走避腦温江即今之嫩江也 烏梁海舊作兀良哈按春

   舊作安出圖⺊新舊作土不申斡拉舊作瓦喇今俱改正

  本朝初以壤地相接結婚姻其後為察哈爾所侵台

   吉奥巴遂率其兄弟先諸𫎇古來降

太祖高皇帝賜以土謝圖汗之號初奥巴之父洪巴圖爾世為察哈爾諾顏其從

   叔莽古思扎爾固齊以女歸我   太宗文皇帝是為   孝荘文皇后天命四年莽古思扎

   爾固齊之弟明安為喀爾喀所誘合師攻我被擒遂傾心歸附九年察哈爾林丹汗合諸部侵之

     太祖高皇帝命貝勒阿巴泰等選精兵往援察哈爾兵夜遁十一年奥巴來朝禮遇之甚厚自

   後每有征伐並以師來SKchar賜與他部獨異崇德元年以來敘功封親

  王二郡王三鎮國公一掌旗又有不掌旗親王一

  郡王一貝勒二貝子二輔國公五凡爵十七其貢

  道由山海關

  右翼旗駐巴烟和郡在喜峯口東北一千二百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四百五十里

  東至右翼前旗界八十里西至左翼界七十里南至左翼界二百里北至索倫界二百五十里東南

  至郭爾羅斯界二百二十里西南至左翼界二百十里東北至右翼前旗界二百六十里西北至左

  翼界三百里本靺鞨地遼爲黄龍府北境金屬上京路元廢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崇德元年封土

  謝圖汗奥巴之子巴達禮爲和碩土謝圖親王世襲掌右翼旗至乾隆四十七年以諾爾布琳沁襲

  封凡十一世自本旗外統領前後二旗及扎賚特杜爾伯特二旗附貝勒一康熙十四年封世襲

  右翼前旗駐席喇布爾哈蘇在喜峯口東北一千三百五十里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

  距三百八十里東至右翼後旗界六十五里西至右翼界五十五里南至郭爾羅斯界一百八十里

  北至右翼後旗界二百里東南至郭爾羅斯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郭爾羅斯界二百里東北至左

  翼後旗界二百里西北至右翼界二百三十里本靺鞨地金置肇州隸㑹寕府海陵時改屬濟州承

  安三年升為節鎮軍名武興領始興一縣元為遼王納顏分地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崇德元年

  奥巴之弟布達齊為多羅扎薩克圖郡王世襲掌右翼前旗至嘉慶三年以敏珠爾多爾濟襲封凡

  八世 納顏舊作乃顏今改正右翼後旗駐恩馬圖坡在喜峯口東北一千四百五十里

  東西距一百二十里南北距三百七十里東至扎賚特界九十里西至右翼前旗界三十里南至郭

  爾羅斯界一百三十里北至索倫界二百四十里東南至郭爾羅斯界一百六十里西南至郭爾羅

  斯界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扎賚特界三百里西北至右翼前旗界二百九十里本靺鞨地遼置衍州

  安廣軍統宜豐一縣金皇統三年州廢元為納顏分地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天命間圖美隨奥巴

  來朝   賜號達爾漢崇德元年封其子喇嘛什希為鎮國公世襲掌右翼後旗至嘉慶七年

  色旺多爾濟襲封凡九世

  左翼旗駐伊克唐噶里克坡在喜峯口東北一千六十五里東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五

  百五十里東至右翼界一百三十里西至扎嚕特左翼界五十里南至左翼後旗界二百里北至右

  翼界三百五十里東南至 盛京邊界五百五十里西南至左翼前旗界三百里東北至右翼界三

  百里西北至扎魯特界四百里本契丹地遼置信州彰聖軍領武昌定武二縣屬東京金省定武入

  武昌以州屬上京元廢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天命初貝勒莽古思扎爾固齊來朝結為姻婭情好

  款洽崇德元年敘從征功封其孫滿珠習禮為多羅巴圖魯郡王順治十六年晉封為和碩達爾漢

  親王世襲掌左翼旗至嘉慶十三年以布彥温都爾瑚襲封凡八世自本旗外統領前後二旗及郭

  爾羅斯二旗附親王一崇德元年封郡王一順治六年封貝勒一順治十八年由鎮國公晉封貝子

  二一雍正四年封一乾隆二十三年封親王後屢升降至嘉慶二十四年降襲貝子輔國公四一順

  治十八年封一雍正二年封旋晉貝子後仍降襲輔國公以上並世襲一雍正二年封一乾隆十五

  左翼前旗駐伊克岳里泊在喜峯口東北八百七十里東西距一百里南北距一百

  二十里東至左翼後旗界七十里西至喀爾喀左翼界三十里南至養息牧牧廠界八十里北至左

  翼界四十里東南至 盛京邊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養息牧牧廠界三十五里東北至左翼界六

  十里西北至左翼界三十里本契丹地遼置長春州金降為縣隸泰州元廢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

  崇德元年封扎魯固齊之弟洪果爾為多羅冰圖郡王世襲掌左翼前旗至嘉慶十九年以林沁扎

  勒㕘襲封凡九世左翼後旗駐雙和爾山在喜峯口東北一千四十里東西距二百里

  南北距一百五十里東至左翼界一百三十里西至左翼前旗界七十里南至 盛京邊界一百里

  北至左翼界五十里東南至邊界一百八十里西南至 盛京邊界一百三十里東北至左翼界一

  百二十里西北至左翼前旗界九十里本契丹地遼置鳳州金廢明入於科爾沁 本朝順治七年

  封棟果爾長子彰吉倫爲多羅郡王世襲掌左翼後旗至乾隆四十八年以索特納木多布齋襲封

  凡九世附輔國公一乾隆三年封貝子至三十六年降襲

 ︹山川︺鮮卑山在右翼西三十里土人呼𫎇格羖䍽山在右翼西北九十里𫎇古名伊

  克衣馬圖寒山在右翼西北一百四十里𫎇古名魁屯温山在右翼北二百里𫎇古名

  哈祿岳栗山在右翼北二百五十里胡凱山在右翼北二百五十里𫎇古名

  伊克呼巴海大牢古山在右翼東北八十里𫎇古名布古折榆木山在右翼東

  北一百四十里𫎇古名海喇蘇台綽爾海山在右翼東北一百七十里磨爾托

  山在右翼東北三百六十里喀喇阿几爾漢山在右翼前旗西北八十里

  勒庫山在右翼前旗西北一百八十里神山在右翼前旗北六十里火山

  翼前旗北二百里𫎇古名葛爾齊七羊山在右翼前旗東北一百五十里𫎇古名衣馬圖

  駝山在右翼前旗東北二百里𫎇古名特門朱爾噶岱山在右翼後旗北二百

  二十卓索台山在右翼後旗北二百四十里西伯圖山在右翼後旗東

  北一百五十里納几山在右翼後旗東北二百十里牛頭山在左翼東南一百三

  十里𫎇古名伊克圖虎爾几又東南一百五十里有巴漢圖虎爾几山白鹿山在左翼東

  南三百里大射山在左翼東南三百五十里𫎇古名伊克哈爾巴爾又南十里有巴漢哈爾

  巴爾巴烟朔龍山在左翼西北一百七十五里水精山在左翼西北二

  百里𫎇古名吉爾巴爾蛇山在左翼西北二百三十里𫎇古名莫惠朔龍小房山

  在左翼西北四百里𫎇古名巴漢查克朶爾五峯山在左翼北一百三十五里𫎇古名他

  奔拖羅海饅頭山在左翼北二百五十里𫎇古名索諾圖葛勒爾温都爾

  山在左翼北二百八十里大房山在左翼北三百五十里𫎇古名伊克查克朶爾

  山在左翼東北一百七十里𫎇古名阿巴哈喀喇大石山在左翼東北一百八十里𫎇古

  葛齊老太保山在左翼東北一百八十五里𫎇古名圖斯哈爾圖羖羊山

  在左翼東北三百里𫎇古名五虎爾几台龍門山在左翼前旗東南八十五里𫎇古名阿㑹

  布敦山在左翼前旗東南九十五里寛山在左翼前旗東南一百二十里𫎇古

  名巴得石山在左翼後旗東八十里巴漢巴虎山在左翼後旗西南一

  百二十里得石拖羅海山在左翼後旗東北一百二十里五藍峯在右翼東

  六十五里孤在右翼西南二百十里𫎇古名郭圖和朔朔龍峯在左翼前旗東南一

  百十奚王嶺在左翼後旗東一百三十里土人呼𫎇古爾拖羅海納哈台坡

  在右翼東八十里阿達金插漢拖羅海坡在右翼東南一百六十里

  拉達漢坡在右翼東南二百十里巴郎奇喇坡在右翼東南二百二十里

  土母逵插漢拖羅海坡在右翼南八十里布哈坡在右翼南八十

  漢惠圖坡在右翼南一百二十里達喜圖插漢拖羅海坡

  在右翼西北五十里插漢碧老岱坡在右翼前旗南七十里卓索圖坡

  在右翼前旗南一百八十里他奔拖羅海坡在右翼前旗西南四十里綽兑

  坡在右翼前旗西南四十里叟黑台坡在右翼後旗東南一百五十里鼐滿烏

  里堵坡在右翼後旗西南一百四十里哈祿爾坡在右翼後旗西三十里

  喜圖坡在右翼後旗東北一百十里烏爾圖岡在右翼西南八十里巴雅

  鼐插漢岡在右翼西南二百里烏喇達漢岡在左翼東南二百五十里

  木呼爾岡在左翼東南四百七十里吉里岡在左翼西南五里阿坦岡

  在左翼西五十里阿南達岡在左翼前旗東三十里巴漢他木呼岡

  在左翼前旗西三十里阿几呼岡在左翼前旗西北三十里花當岡在左翼後

  旗東二十里巴烟岱岡在左翼後旗東南九十里噶爾岡在左翼後旗西南一

  鷹納岱岡在左翼後旗西南一百里阿爾達爾河在右翼北一百七十

  里源出温山經榆木山東南流入右翼前旗界㑹貴勒爾河入洮兒河鶴五河在右翼北

  二百六十里源出伊克呼巴海山經磨爾托山東南流入右翼前旗界㑹榆河洮兒河

  翼前旗西四里亦作桃爾又作拖羅皆音之訛源出西北興安山東南流合貴勒爾河又東北折經

  右翼後旗南界又東經扎賚特南界匯為納藍撒藍池入嫩江全遼志洮兒河在開原城西九百里

  肇州西源出北山東流入松花江 按遼史上京有他魯河金史長春縣有撻魯古河聖宗四年改

  撻魯河為長春河皆即此水榆河𫎇古名海拉蘇台在右翼前旗西北二百三十里源出興

  安山經火山東南流㑹貴勒爾河貴勒爾河在右翼前旗北八十里自右翼界鶴五河

  東北流㑹榆河為貴勒爾河經魁勒庫山東南流㑹阿爾達爾河入洮兒河駱駝河

  翼前旗北二百里𫎇古名特門河源出葛爾濟隆山東流入戳兒河東入嫩江佗新河

  翼前旗北二百里源出卓索台山東流入扎賚特界合河𫎇古名和爾自扎魯特左翼之北東

  流入境經左翼西北三百三十里又東經右翼西一里又東經右翼前旗後旗地入因沁插漢池

  遼河在左翼東南四百五十里自永吉州西北流入境經額爾金山西北流入左翼後旗界又

  西南流㑹潢河入邊卓索河在左翼東南四百七十里源出邊内流入境西北流入左翼後

  旗㑹尹几哈台河入邊河潢河蒙古名西喇木倫在左翼西南六十里别於西黄河故曰潢自

  扎魯特左翼流入境經噶爾岡東南流㑹遼河詳見 盛京奉天府及克什克騰諸旗中天

  河蒙古名都母達圖騰葛里在左翼西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吉爾巴爾山南流四十餘里

  祿崑都倫河在左翼西北三百里自扎魯特左翼流入境經葛勒圖温都爾山東流㑹

  額伯爾崑都倫河東天河𫎇古名準騰葛里在左翼北一百六十里源出吉爾巴爾山東

  南流㑹几伯圖泉入佟噶喇克插漢池額伯爾崑都倫河在左翼北二百十里

  自扎魯特左翼流入境經索諾圖山東流㑹阿祿崑都倫河入右翼界西北經魁屯山東南流㑹合

  鴨子河𫎇古名冲古爾在左翼前旗南四十里其地有二泉並名冲古爾西南流入養

  息牧羊城濼𫎇古名尹兀哈台在左翼後旗東南一百五十里源出邊内流入境北流

  㑹卓索河金史完顏希尹與宗翰至奚王嶺期㑹於羊城濼即此几伯圖泉在左翼西

  北一百七十里源出巴烟朔龍山東流㑹東天河入佟噶喇克插漢池他拉泉在左翼東

  北一百二十里鹽池𫎇古名博羅呼几爾在右翼東南四十里德爾赫楞貴池

  在右翼東南六十里因沁插漢池在右翼後旗東南一百六十里佟噶喇克

  插漢池在左翼東北一百八十里扎拉圖池在左翼後旗東三十里巴漢

  岳里泊在左翼前旗東南十里

 ︹古蹟︺信州舊城在左翼東南三百八十里本渤海懷遠府遼置信州彰聖軍領武昌定武

  二縣屬東京金省定武入武昌以州屬上京元廢全遼志自開原東北至信州三百十里今有城周

  一里門八土人猶呼為信州城阿拉馬圖城在左翼東南四百七十里周六里三百歩

  有奇門四 按此城近 盛京開原邊外疑即舊韓州城也詳見奉天府西伯城在右翼前

  旗東南五十里周八里餘門四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7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7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7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7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8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9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5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7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8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09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0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1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2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3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4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5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6MediaWiki:Proofreadpage pagenum templatePage:Sibu Congkan Xubian293-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200-195.djvu/117

Template:SKQS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