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

皇朝文献通考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总目
  田赋考凡十二卷
  卷一卷十二
  钱币考凡六卷
  卷十三卷十八
  户口考凡二卷
  卷十九卷二十
  职役考凡五卷
  卷二十一卷二十五
  征榷考凡六卷
  卷二十六卷三十一
  市籴考凡六卷
  卷三十二卷三十七
  土贡考凡一卷
  卷三十八
  国用考凡八卷
  卷三十九卷四十六
  选举考凡十六卷
  卷四十七卷六十二
  学校考凡十四卷
  卷六十三卷七十六
  职官考凡十四卷
  卷七十七卷九十
  郊社考凡十四卷
  卷九十一卷一百四
  群祀考凡二卷
  卷一百五卷一百六
  宗庙考凡十二卷
  卷一百七至卷一百十八
  群庙考凡六卷
  卷一百十九卷一百二十四
  王礼考凡三十卷
  卷一百二十五卷一百五十四
  乐考凡二十四卷
  卷一百五十五卷一百七十八
  兵考凡十六卷
  卷一百七十九卷一百九十四
  刑考凡十六卷
  卷一百九十五卷二百十
  经籍考凡二十八卷
  卷二百十一卷二百三十八
  帝系考凡七卷
  卷二百三十九卷二百四十五
  封建考凡十卷
  卷二百四十六卷二百五十五
  象纬考凡十二卷
  卷二百五十六卷二百六十七
  物异考凡一卷
  卷二百六十八
  舆地考凡二十四卷
  卷二百六十九卷二百九十二
  四裔考凡八卷
  卷二百九十三卷三百
  等谨按
  皇朝通考三百卷乾隆十二年
  敕撰初与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乾隆二十六年
  以前朝旧事例用平书而述
  昭代之典章录
  列朝之
  诏谕
  尊称
  鸿号礼应敬谨抬行体例迥殊难于画一遂
  命自
  开国以后自为一书其续通典续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书之例也其二十四门初亦仍马氏之目嗣以
  宗庙考中用马氏旧例附录群庙因而载入
  敕建诸祠仰蒙
  睿鉴周详
  纶音训示申明礼制釐定典章载笔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实难淆恍然于踵谬沿讹之失乃恪遵
  谕旨分立群庙一门又推广义例于郊社门内分群祀一门増为二十六门其子目于田赋増八旗田制钱币増银色银直及回部普儿户口増八旗壮丁土贡増外藩学校増八旗官学宗庙増安奉
  圣容之礼封建増蒙古王公皆遵今制所有而加于市籴删均输和买和籴选举删童子科兵考删车战皆以今制所无而省在马考所叙宋事虽以世家遗䕃多识旧闻然计其编摩实在入元以后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详今则
  圣
  圣相承功成文焕
  实录
  记注具录于史官公牍奏章全掌于籍氏毎事皆寻源竟委赅括无遗故卷帙繁富与马氏原本相埒夫尚书兼陈四代而周书为多礼记亦兼述三王而周礼尤备盖监殷监夏百度修明文献足徴搜罗自广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皇朝文献通考总目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凡例
  一是编恭载
  国朝体国经野规模宏远
  列圣奎章宸翰照耀简编
  皇上圣训及
  御制诗文凡有关典章政治悉依类备书冠于各篇之
  首用示
  典则昭垂为万代致治保邦之成式
  一我
  朝田赋之制自
  世祖章皇帝除明季加派之弊定赋役全书嗣是列圣相承勤恤民隐蠲浮赋慎丈量所定科则至详至当至八旗王公以下各有庄屯田地其圈揆之制交粮之额载在会典谨备书以彰
  昭代之洪规焉
  一自
  国家龙兴东土创铸钱文以资民用嗣是宝泉宝源之设轻重协宜圜函精好各省局𬬻座或设或停随时调剂迩者西陲底定复颁钱式于回部各城开铸乾隆通宝钱俾荒服之氓咸昭法守按马考叙钱币以刀布为下则秦汉以后皮币龟贝皆滞于行使两宋兼用楮币其制起于交子会子元明则沿用宝钞
  国家钱货充盈无藉钞法之用故顺治年间虽暂时行用旋即停止则有钱无币实为我
  朝良法若白金之用始于汉武之白选六朝迄唐交广之域兼用金银金时铸银名承安宝货此以银为币之始前明中叶始令税粮得収纳白金其用益广我
  朝银钱兼权为上下通行之币兹纂于银色之高下银直之轻重均按类备载
  一马考户口一门备载历代户口丁中赋役附以奴婢我
  国家初立编审法以稽人民之数后定为五年一举丁増而赋亦随之
  圣祖特颁恩诏自康熙五十年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其直省丁徭多寡不等沿明代之旧有分三等九则者有一条鞭徴者有丁随地派者有丁随丁派者后皆次第改随地派俾无业之民永免催科之累至八旗壮丁日益繁庶编审之规载于会典谨备书以昭丰镐之隆
  一续文献通考内市籴考因宋元犹沿市易司平凖库之遗是以仍依旧目编列今则通商恵工至周至悉并无所谓均输和买和籴之事自合删去旧目悉依
  昭代实政按年谨书较若画一
  一外夷职贡马考并未详载我
  朝肇基东土徳威远播漠南蒙古诸部归附最先嗣是东至朝鲜西至畨藏朔南暨讫奔走偕来莫不测海占风享王毕至
  皇上布昭圣武用迪
  前光平定凖回两部拓地二万馀里并令岁输贡赋他若左右哈萨克东西布噜特诸藩亦俱稽颡来朝奉表入贡迩者两金川底定土司等分班入觐人无定员物无定额总期于厚往薄来绥靖边隅实为亘古所未有兹纂于中土贡物谨遵户工两部则例其需用物件悉由各直省地方官支款置办者具列于篇至外藩诸国梯航所届效悃输忱度越千古敬稽成例依类备陈以见
  大一统之治云
  一马端临选举考内有童子科一门我
  朝人崇实学并无童子科之设无从载入谨删除不列
  一我
  朝雅化作人首崇学校自宗室以逮八旗京邑以达直省下逮重译要荒靡不渐仁摩义因地因人俾之讲肄有业跅弛有禁至于明考校之条申衡取之例定制义之凖革沿袭之弊选教职以慎司训
  颁经书以宏文教尚骑射翻译以遵
  祖制
  饬监臣学臣及守土有司新士习以端化俗之本谟训煌煌实足昭
  教思于无穷若夫
  临雍讲学重道尊师养老引年示民孝弟之意皆惟其实
  不惟其文则又
  列圣相承移风易俗迥非三代以下所可㡬及兹纂谨依马考而变通其例用以徴教化之实云
  一是编宗庙考稿本于乾隆二十七年
  进奉
  上谕续文献通考馆纂进稿本朕阅宗庙考一门内附入致祀历代帝王及本朝臣下家庙顾名思义于辑书体例何居盖既以宗庙冠部则惟
  太庙时祫典有専崇方称经常不易至
  奉先殿之礼重家庭
  夀皇殿
  安佑宫
  永佑寺之䖍奉
  神御于宗庙考中敬从附载尚为不失礼以义起之文若摭入历代及臣下非惟其制绝不相蒙揆之分门本义亦复何取即云承宋臣马端临原编旧式而往代儒生之识于大典未克折衷尽善类此者正复不少又岂得违礼而曲泥之朕意当于宗庙考専门备详定制外其馀不应附入者别入群庙考一门隶之俾名义既得所安而其书亦足垂远馆臣可录朕旨并登卷中臣等恭绎
  谕旨仰见
  皇上圣裁超越明礼辨分至当至精今敬遵
  训示于宗庙考外别立群庙考首载
  历代帝王庙次
  历代帝王陵次诸臣祠盖我
  列祖崇徳报功褒勲恤节馨香溥荐典礼攸隆
  皇上特命以明恭闵恵皇帝入庙享祀近复敬体
  圣祖仁皇帝谕旨増祀两晋南北朝后五代创守各主至前明诸陵亦不靳百万帑金重加修葺仰见
  大圣人之用心实与天地同量至特辑殉节诸臣录胜国
  遗臣皆得上邀
  天鉴概为表章沛格外之
  深仁扶伦常之正气尤为简册所未有云
  一恭绎
  圣祖仁皇帝御制律吕正义一书首明黄钟度分体积倍半相生相应之理较古尺九寸得今尺七寸二分
  九釐以定黄钟径围长短之数而八音之属咸绘图列说以昭法守我
  皇上重辑律吕正义后编考律审音论伦悉协乾隆己
  卯冬江右得古鏄钟十一圜以献
  皇上釐定其名复令乐部依式仿铸
  御制铭词镌垂永久锺成复令采和阗之玉琢为特磬以俪鏄锺宫悬遂备他若鼓吹铙歌临雍释奠乡饮酒礼靡不审此乐音章曲大备以复古一字一音之法兹纂谨按类记载用彰
  昭代雅乐之盛
  一马考于兵制内列车战一门虽意在遵用古法苐按之事理实犹井田封建之不可复行且我
  朝八旗之设经武驭兵飚驰电举既断不事此虚文自无庸更仍旧目兹纂亦削而不列
  一自

  钦定四库全书裒集宇内典籍定为著录存目两类兼命排入聚珍刊播遐迩洵
  册府之钜观艺林之盛事兹纂谨遵四库成规分为经史子集四门
  列圣御制
  御纂
  钦定之书
  皇上御制诗文集
  钦定各书并恭列
  本朝成书之首至著述诸臣仍载其姓氏官阀或前人论断有禆本书考订者亦约载数家略符马考之例
  一马考论封建之不可行者其语极详顾封建之制不可行而封爵之制不可废自唐宋以来大抵祇存封爵之名马氏仍列封建一门且引魏徵柳宗元苏辙之说用著于册盖存封建之名即以示封建之戒实其用意所在我
  朝折衷成法封而不建为万禩不易之常经兹纂虽仍依马考旧名至卷中按条标目则别称封爵以纪其实
  一我
  朝宪天齐政灵台推步之法视昔加详
  圣祖仁皇帝御制考成上下编
  世宗宪皇帝御制序文殚晰源流
  颁赐钦天监讲肄我
  皇上増定后编重制仪象凡古法之失传与西法之积岁参差者随时厘正所以揆天察纪明时正度俾象纬昭然耳目至纎至悉兹纂仿马考旧第取近今实测之数理与前代迥异者备著于篇一我
  朝丕基式廓分土辨方自不得拘牵成例以古州郡名号取冠舆图兹纂自
  京师
  盛京而外为省一十有八分置各府以领诸县诸州则参列其间或直隶如府或分治如县至各边外之地北自大清山左右为𫎇古诸部至喀尔喀地南自五岭外为广东广西及各土州地东北自
  盛京境外为吉林黒龙江等地西南自四川境外为云南及青海西藏地正西则自安西境外至于流沙而禹迹已尽其在天山北路则有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天山南路则有喀叶噶尔叶尔羌和阗等地自昔所称近有龙堆远则葱岭天所以界别区域者今则建官授职因地屯田耕牧方兴边氓乐业故凡地名之因革増省皆以见今为凖以示棋置星罗之盛焉
  一我
  国家统一凾夏四裔宾服
  皇上继承
  鸿烈平定凖夷回部辟疆二万馀里皆隶版籍东西南朔固已跨越四瀛广远绵邈什百前代兹纂凡献琛奉朔及互市诸国悉详其山川风俗总分四正方位以符马考旧例视王圻续考内増东南西南二面分隶之处悉多牵率者实大相迳庭矣










  皇朝文献通考凡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