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魏书 作者:魏收 北齐 |
《魏书》一百十四卷,〈内府刊本。〉北齐魏收奉敕撰。收表上其书,凡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分为一百三十卷,今所行本,为宋刘恕、范祖禹等所校定。恕等序录谓︰“隋魏澹更撰《后魏书》九十二卷,唐又有张太素《后魏书》一百卷,今皆不传。魏史惟以魏收书为主,校其亡逸不完者二十九篇,各疏于逐篇之末。”然其据何书以补阙,则恕等未言。《崇文总目》谓澹《书》才存纪一卷,太素《书》存志二卷。陈振孙《书录解题》引《中兴书目》,谓︰“收书阙《太宗纪》,以魏澹《书》补之;志阙《天象》二卷,以张太素《书》补之。”又谓“澹、太素之书既亡,惟此纪、志独存。”不知何据,是振孙亦疑未能定也。
今考《太平御览‧皇王部》所载《后魏书》帝纪,多取魏收书,而芟其字句重复。《太宗纪》亦与今本首尾符合,其中转增多数语。〈“永兴四年,宴群臣于西宫,使各献直言”,下多“弗有所讳”四字;“泰常八年,广西宫起外墙垣,周回二十里”,下多“是岁民饥,诏所在开仓赈给”十一字。按此数语《北史》有之,然《北史》前后之文与《御览》所引者绝异。〉夫《御览》引诸史之文有删无增,而此《纪》独异,其为收《书》之原本欤?抑补缀者取魏澹《书》而闲有节损欤?然《御览》所引《后魏书》实不专取一家。如此书卷十二《孝静帝纪》亡,后人所补,而《御览》所载《孝静纪》与此书体例绝殊。又有西魏《孝武纪》、《文帝纪》、《废帝纪》、《恭帝纪》,则疑其取诸魏澹《书》。〈《隋书‧魏澹传》︰“自道武下及恭帝为十二纪。”刘知几《史通》云︰“澹以西魏为真,故文帝称纪。”〉又此书卷十三《皇后传》亡,亦后人所补。今以《御览》相校,则字句多同,惟中有删节。而末附西魏五后,当亦取澹《书》以足成之。盖澹书至宋初,尚不止仅存一卷,故为补缀者所取资。至澹《书》亦阙,始取《北史》以补之。〈如《崔彧》、《蒋少游》及《西域传》。〉故《崇文总目》谓“魏澹魏《史》、李延寿《北史》与收《史》相乱,卷第殊舛”,是宋初已不能辨定矣。惟所补《天象志》二卷为唐太宗避讳,可信为唐人之书,无疑义耳。 收以是书为世所诟厉,号为“秽史”。今以《收传》考之,如云“收受尔朱荣子金,故减其恶。”其实荣之凶悖,收未尝不书于册。至论中所云:“若修德义之风,则韩、彭、伊、霍,夫何足数?”反言见意,正史家之微词;指以虚褒,似未达其文义。又云︰“杨愔高德正,势倾朝野,收遂为其家作传。其预修国史,得阳休之之助,因为休之父固作佳传。”案愔之先世为杨椿杨津,德正之先世为高允高祐,椿津之孝友亮节,允之名德,祐之好学,实为魏代闻人,宁能以其门祚方昌,遂引嫌不录?况《北史‧阳固传》称︰“固以讥切聚敛,为王显所嫉。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从征硖石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不云“固以贪虐,先为李平所弹也。”李延寿书作于唐代,岂亦媚阳休之乎?又云︰“卢同位至仪同,功业显著,不为立传;崔绰位止功曹,本无事迹,乃为首传。夫卢同希元乂之旨,多所诛戮,后以乂党罢官,不得云功业显著;绰以卑秩见重于高允,称其道德,固当为传,独行者所不遗。”观卢文诉辞,徒以父位仪同;绰仅功曹,较量官秩之崇卑,争专传附传之荣辱。〈《魏书》初定本,卢同附见《卢元传》,崔绰自有传。后奉敕更审,同立专传,绰改入附传。〉是亦未足服收也。 盖收恃才轻薄,有惊蛱蝶之称,其德望本不足以服众。又魏齐世近,著名史籍者,并有子孙,孰不欲显荣其祖父?既不能一一如志,遂哗然群起而攻。平心而论,人非南、董,岂信其一字无私?但互考诸书,证其所著,亦未甚远于是非。秽史之说,无乃已甚之词乎?李延寿修《北史》,多见馆中坠简,参核异同,每以收《书》为据。其为《收传论》云︰“勒成魏籍,婉而有章,繁而不芜,志存实录。”其必有所见矣。今魏澹等之书俱佚,而收书终列于正史,殆亦恩怨并尽,而后是非乃明欤?收叙事详赡,而条例未密,多为魏澹所驳正。《北史》不取澹书,而《澹传》存其叙例,绝不为掩其所短,则公论也。 |
四库全书
编辑帝纪
编辑列传
编辑- 卷13 皇后列传
- 卷14 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 卷15 昭成子孙
- 卷16 道武七王
- 卷17 明元六王
- 卷18 太武五王
- 卷19上 景穆十二王上
- 卷19中 景穆十二王中
- 卷19下 景穆十二王下
- 卷20 文成五王
- 卷21上 献文六王上
- 卷21下 献文六王下
- 卷22 孝文五王
- 卷23 卫操 莫含 刘库仁
- 卷24 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 卷25 长孙嵩 长孙道生
- 卷26 长孙肥 尉古真
- 卷27 穆崇
- 卷28 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 卷29 奚斤 叔孙建
- 卷30 王建 安同 楼伏连 丘堆 娥清 刘尼 奚眷 车伊洛等
- 卷31 于栗䃅
- 卷32 高湖 崔逞 封懿
- 卷33 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榖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
- 卷34 王洛儿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
- 卷35 崔浩
- 卷36 李顺
- 卷37 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 卷38 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 卷39 李宝
- 卷40 陆俟
- 卷41 源贺
- 卷42 薛辩 寇赞 郦范 韩秀 尧暄
- 卷43 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夀
- 卷44 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𧗠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
- 卷45 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
- 卷46 窦瑾 许彦 李欣
- 卷47 卢玄
- 卷48 高允
- 卷49 李灵 崔鉴
- 卷50 尉元 慕容白曜
- 卷51 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 卷52 赵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张湛 宗钦 段承根 阚骃 刘昞 赵柔 索敞 阴仲达
- 卷53 李孝伯 李冲
- 卷54 游雅 高闾
- 卷55 游明根 刘芳
- 卷56 郑羲 崔辩
- 卷57 高祐 崔挺
- 卷58 杨播
- 卷59 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
- 卷60 韩麒麟 程骏
- 卷61 薛安都 毕众敬 沈文秀 张谠 田益宗 孟表
- 卷62 李彪 高道悦
- 卷63 王肃 宋弁
- 卷64 郭祚 张彝
- 卷65 邢峦 李平
- 卷66 李崇 崔亮
- 卷67 崔光
- 卷68 甄琛 高聪
- 卷69 崔休 裴延俊 袁翻
- 卷70 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
- 卷71 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
- 卷72 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
- 卷73 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 卷74 尒朱荣
- 卷75 尒朱兆 尒朱彦伯 尒朱度律 尒朱天光
- 卷76 卢同 张烈
- 卷77 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
- 卷78 孙绍 张普惠
- 卷79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
- 卷80 朱瑞 叱列延庆 斛斯椿 贾显度 樊子鹄 贺拔胜 侯莫 陈悦 侯渊
- 卷81 綦儁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 卷82 李琰之 祖莹 常景
- 卷83上 外戚上: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 卷83下 外戚下: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实
- 卷84 儒林: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恒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 卷85 文苑: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 卷86 孝感:赵琰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 卷87 节义:于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 卷88 良吏:张恂 鹿生 张应 宋世景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 卷89 酷吏: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 卷90 逸士:眭夸 冯亮 李谧 郑修
- 卷91 术艺:晁崇 张渊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江式等
- 卷92 列女: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 卷93 恩幸:王叡 王仲兴 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等
- 卷94 阉官:宗爱 仇洛齐 段霸 王琚 赵黑 孙小 张宗之等
- 卷95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 略阳氐吕光
- 卷96 司马叡列传 賨李雄列传
- 卷97 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
- 卷98 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
- 卷99 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
- 卷100 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
- 卷101 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
- 卷102 西域
- 卷103 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 卷104 自序
志
编辑附录
编辑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后来方便今人阅读,而加入标点符号的版权状况可能是:
- 若由维基文库用户自己的方式加入标点符号,依据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及GNU自由文档许可证(GFDL)的条款释出。
- 1999年7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关于古籍标点等著作权问题的答复《权司1999第45号》,认为仅加标点不足以有创作性,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取代其地位)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至少应当支付相应的对价。此处民法通则的公平和等价有偿原则与著作权是分别的话题。
- 中华民国94年(2005年)4月15日,中华民国经济部智慧财产局智慧财产局解释令函(存档)也认为仅对古文加标点不足以取得新著作权。
另请参见:章忠信《著作权笔记·句读的著作权保护》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